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蔡澄清

蔡澄清

【资料宝藏】
1.名家执教《故乡》之比较
小说是通过对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以反映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怎样引导学生潜心地理解课文呢?我们以鲁迅的《故乡》为例,来看一下于漪老师、钱梦龙老师和蔡澄清老师三位语文教育家的《故乡》教学。
于漪老师的《故乡》教案(四课时),教学步骤为:一、解题;二、理清故事情节;三、典型人物分析:1.闰土;2.杨二嫂;3.分析“我”;4.小结,总结《故乡》运用对照的方法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及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四、归纳主题思想;五、作业。
钱梦龙老师的《故乡》教学实录为两课时。共分三步:一、学生认真自读全文,提出问题;二、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分类归并,然后启发学生逐类讨论解决;三、布置一定的练习。主要是第二步,第二步步骤为:将学生提的问题分为七类。(一)解题以及讨论“一般疑问”;(二)讨论回乡途中的“我”(以上为第一课时);(三)讨论闰土;(四)讨论杨二嫂;(五)讨论宏儿和水生;(六)讨论离乡途中的“我”;(七)讨论写景部分(以上为第二课时)。
蔡澄清老师的《故乡》教学实录为三课时:一、导入新课:1.解题;2.了解情节发展,把握文章结构(以上为第一课时);二、点拨、讨论:1.分析闰土——“小英雄”与“木偶人”;2.分析景物——“神异的图画”和“萧索的荒村”(以上为第二课时);三、突出训练——研究《故乡》的结尾三个自然段,完成练习“五”(以上为第三课时)。
三位老师执教《故乡》,从大方面看,有着明显的一致性:第一,都打破了介绍背景,再分段、分析,然后总结主题与写作特点的传统程序。第二,都根据小说三要素设计分析思路。第三,都在解题、熟悉情节、把握小说结构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人物和景物描写。同时,三位老师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
(一)情节和结构的分析。
蔡澄清老师设计的情节结构提纲: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主题思想
1.渐近故乡(萧索·悲凉)
2.故乡见闻(人物变化)
①和母亲的谈话
②回忆少年闰土(插叙)
③杨二嫂要木器(间有插叙)
④会见中年闰土(对比)
3.离开故乡(感慨·希望)
钱梦龙老师把学生提的问题分为七类,板书如下:
①一般疑问。
②回乡途中的“我”。
③闰土。
④杨二嫂。
⑤宏儿和水生。
⑥离乡途中的“我”。
⑦写景。
恩格斯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任何事物都具有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因素。《故乡》的作

者对客体作审美选择定位时,注重于时空密切结合的艺术视角来反映内容。于漪老师、蔡澄清老师按时间、地点的转换列出的情节提纲,客观地反映了创造主体的艺术视角。课文本身是一个整体系统。这个整体系统有着整体性和层次性两个特点。两位老师的情节结构提纲,又都体现了教材的上述两个特点。这样理清情节结构的益处,一是帮助学生在听课文录音、识字、积词基础上有层次地来熟悉小说情节,二是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提纲挈领地把握小说的基本风貌。钱老师的情节结构提纲淡到看不见情节。提纲以对学生所提问题的分类形式出现。显然,钱老师帮助学生理清情节结构的工作是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完成的。学生不经过思前顾后的熟悉情节,是不会提出那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的。而这些问题,正是老师要引导学生解决的问题。学生很好地发挥了主体作用。
三位老师对情节结构分析处理虽不尽相同,但都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在顶峰,放眼全文,引学生纵观布局谋篇,领略整体结构之美,获得整体印象。为“潜心”分析,理解人物、景物打下基础。
(二)人物形象分析。
1.闰土形象的分析。
先看于漪老师的分析思路:少年闰土是怎样一个人?中年闰土又是怎样一个人?从他们的前后变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①读有关部分。②少年闰土:生气勃勃,少年英雄。③中年闰土:自卑、衰老、迷信,像个木偶人。④反映怎样的社会现实?
再看蔡澄清老师的分析思路:①《故乡》主人公是谁?为什么?②鲁迅是怎样描写闰土的?童年的闰土和中年的闰土有什么不同?③大家先概括一下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形象特点,再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特点的,在描写中渗透了作家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④是什么使闰土从“小英雄”变成了“木偶人”呢?⑤作品对闰土的描写在写作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钱梦龙老师的分析思路,是由学生提问和教师将学生引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启发问两种提问的结合组成的:学生提问:①闰土和“我”小时那么好,现在为什么要叫“我”“老爷”,而且还叫水生磕头?②“我”很想见到闰土,但闰土来了后,“我”并不感到高兴,有许多话要说,却又吐不出口,为什么?③本文题目是《故乡》,却为什么要写闰土和迅哥的关系?为什么还要写那么多闰土的外貌?(教师启发问: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外貌有哪些不同?少年闰土怎么样?这是什么样的形象?②再看中年闰土,他的外貌怎样?③这样对比着写有什么作用?闰土的生活“困苦”又说明了什么?④区别“日趋”与“日益”。农民生活

怎样?农村经济怎样?钱老师针对学生的每个问题都有启发问,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在此仅举一例。)⑤小英雄的形象为什么“忽地模糊”了?⑥为什么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⑦闰土为什么要把碗碟埋在灰堆里?⑧(这个问题由老师提出)造成闰土变成木偶人是什么原因呢?
三位老师分析闰土,首先是领学生从作品的语言上把握作品的艺术形象,这主要是从肖像描写、对比描写中来感知的。这样可使学生通过想象在脑子里再现闰土的形象,这是感性认识。分析起步后是对形象理解的理性认识。三位老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去理解闰土这个形象所体现的现实,本质意义及作者根本意思:闰土悲剧的根源在于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而这正是旧中国广大劳动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总根源。闰土不仅在经济上政治上是痛苦的,在精神也是痛苦的——他的思想被封建意识束缚得麻木了。于漪老师在闰土形象的归纳分析中对闰土的思想历程分析得十分深刻。的确,闰土是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是深沉而又忧郁的。这深沉和忧郁体现在社会性和思想性两个方面,所以他的悲剧价值是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彻底否定。“小英雄”变成“木偶人”,善良、美好人物的毁灭悲剧,正说明了一个审美形象的被毁灭。由此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对过去生活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使之受到思想教育。作者塑造具象化的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将本人的生理感觉和情感体验包容在其中,因而人物还有作者的内视化特点。为此,蔡老师设计了“在描写中渗透了作家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一问,以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体验的内视形象。蔡老师还结合写作提出了“对闰土的描写在写作上有什么启示”一问,将阅读和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钱老师对闰土形象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也作了讨论分析,视野阔大。三位老师对闰土的具体分析形式上略有不同,但理解的深度却是一样的,都引导学生感悟了作者对民族深层文化心理的把握,感悟了作者的历史的、人生的深沉体验与博大思考,从而在更广阔的深刻的历史背景上,认识了作品所揭示的中国农民灵魂中的深层意识,理解了鲁迅“呐喊”的深层意识。
2.其他人物形象分析。
蔡澄清老师只分析了闰土这一个人物,内容集中,重点突出,以点带面。于漪老师分析了闰土、杨二嫂和“我”三个人物。钱梦龙老师分析了五个人物。在分析人物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各个具体形象以及形象之间的关系,以诱导学生看到当时故乡的全方位的生活情景,多角度地理解主题、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

景物分析。
不难发现,三位老师都对《故乡》的景物描写作了引导分析。钱梦龙老师专门分出“写景”一题,让学生提出问题来讨论:①文章末了,为什么要重复前面的一段写景?②鲁迅在《风筝》、《一件小事》中都写到冬天,《故乡》又写到冬天,为什么?学生关于写景的讨论,开始仅就写景作用而言。而联系前面的“回乡途中的‘我’”之教学,我们不难看到,在这部分分析中,已具体讨论了“神异的图画”的形象特点及这幅“幻想中的美”的图画和人物的关系,还简析了描写“萧索的荒村”的作用。蔡澄清老师将景物分析列成一个与人物分析并重的分析:①鲁迅对“故乡”景物的描写共有几次?哪三次?②作品为什么有这样三次描写?它又是怎样描写的?③“神异的图画”、“萧索的荒村”两相对照和比较,又反映了什么?④写“萧索的荒村”是为了反映中国农村的破产和现实世界的黑暗,也反映了“我”现在的“悲凉”的心情。那么,写“神异的图画”又是为了什么呢?这是否意味着二十多年前的中国农村就是一个美好的天堂呢?⑤写了“神异的图画”和“萧索的荒村”,小说的结尾处为什么还要写那“朦胧中”的想象,而且基本上是重复“神异的图画”的描写?⑥《故乡》的这些景物描写对我们写作有何启示?于漪老师的景物分析与“我”这个形象的分析是同步的。“我”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对故乡和故乡人的变化,是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描写出来的。于老师主要分析了“萧索的荒村”的描写作用:显示了当时农村的凋敝,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距离太大,“我”感到非常的失望与悲凉,从而抒发了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无比憎恨的感情。在分析了三个人物之后的小结中,于老师又概括总结到:故乡前后情况的对比,描绘了日趋破产的惨景,揭示导致破产的根源。
自然景物描写的内在意味总是与生命的存在、生命的精神相一致的。三位老师分析景物描写的方法有所区别。虽然这样,但都抓住了核心问题——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和对揭示主题的作用。
此外,三位老师都设计了对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训练内容,体现了讲练结合或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特点。
三位老师的《故乡》教学在教材处理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呢?从以上较具体的教材处理思路分析来看,大约有以下几点:第一,“潜心会本文”。处理教材应当注重引学生潜心地理解课文,以达到对精读篇目的“甚解”。小说教学要遵循作者思路,把握教材特点,把握小说的基本特征、小说中蕴藉很

深的字、词、句,理解作品中所表现的社会生活的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处理教材要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注意诱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学习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持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语文能力的训练。第三,因教材因学生施教,因教师特点施教。法因文生,教学不必求固定的单一模式。教学贵在创造,贵在有良好的效果。
2.鲁迅部分作品中的写景文字
《风筝》: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社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
3.生活与艺术——《故乡》与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两个故乡
鲁迅在《故乡》这篇小说里纪念他的故乡,但其实那故乡没有什么可纪念,结果是过去的梦幻为现实的阳光所冲破,只剩下了悲哀。但此外也有希望,希望后辈有他们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原文结末云:“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是很好的格言,也说得很好,没有尼采式的那么深刻,但是深远得多了。
这里前后有两个故乡,其一是过去,其二是现在的。过去的故乡以闰土为中心,借了这个年青的农民,写出小时候所神往的境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

绿的西瓜。现在先从闰土说起。这闰土本名章运水,小说里把土代替了水字,闰运是同音的,也替换了,在国音里闰读如润,便有点隔离了,他的父亲名叫章福庆,是城东北道墟乡杜浦村人,那里是海边,他种着沙地,却是一个手艺工人,能制竹器,在周家做“忙月”,意思即是帮忙的,因为他并非长年,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晒谷的时候来做工罢了。他有时来取稻草灰,也带了运水来过,但是有一年因为值祭,新年神像前的祭器需要人看守,那时便找运水来担任,新年照例至正月十八为止,所以他那一次的住在城内是相当长久的。
看守祭器
本文中说大祭祀的值年离现在将有30了,那小说是1921年写的,计算起来该是1891年左右,事实上是光绪癸巳即1893年,那时鲁迅是13岁。在复盆桥周家有两个较大的祭祀值年,其一是第七世八世祖的致公祭,由致中和三房轮值,致房下分为智仁勇,智房下又分为兴立诚,鲁迅是兴房派下的。所以须得27年才能轮到一回。其二是第九世祖的佩公祭,单由致房各派轮值,这只要九年就够了。1893年轮值的祭祀乃是佩公祭,因为在丙申即1896年伯宜公代立房值年。白尽义务(立房的子京将祭田田租预先押钱花光,发狂而死,已见《百草园杂记》中,)正是此后第三年。其次是佩公祭资产较多,祭祀比较丰盛,神像前有一副古铜大五事,即是香炉烛台和花瓶,很是高大,分量也很重,偷去一只便很值点钱,所以特别要有人看守才行。还有一件特别的事故,便是鲁迅的曾祖母戴老太太以七十九岁的高寿于前一年即壬辰的除夕去世,大堂前要停灵,值年的祖像只好移挂别处,就借用了仁房所有的“大书房”在“志伊学颜”的横匾下陈设起来。那是在大门内西偏,门口没有看门的人,很是不谨慎,当时仁房玉田在那里设着家塾,孟夫子即孔乙已就有时会溜进来,拿走一点文房具的。因此之故,看守更是不可少了。
闰土父子
本文里说闰土能装捕小鸟雀,这是他父亲的事,在《朝华夕拾》中曾有过一段叙述。他的父亲名福庆,小孩们叫他“庆叔”,是种地兼做竹匠的,很是聪明能干,他用米筛捕鸟,关在用竹络倒放撑开的麻袋里,后来拿锡酒壶盛大半壶水,把小鸟的头塞在壶口内,使它窒息而死,都是很简单巧妙的。壬辰那年冬天特别冷,下雪很多,积得有尺把厚,河水也冻了,有一两天航船不能开行,是向来少有的事情。因为大雪的缘故鸟雀无处得食,所以捕获很容易,这以后就再没有这种机会,即使下点雪,也没有那些鸟来了。这事可以断定是在壬辰冬天,因为癸巳正月里一直忙丧事和祭祀,不能再有这闲工

夫了。闰土出场那时是第一次,中间隔了六年,他第二次出场是在庚子(1900)正月,初七日日记下云,“午后至江桥,运水往陶二峰处测字,余等同往观之,皆谰语可噱。”测的不知是什么字,但谰语有些却还记得,有混沌乾坤,阴阳搭戤等句子,末了则厉声曰:勿可着鬼那么的着!闰土乃垂头丧气而出,鲁迅便很嘲笑他,说他瘟了,学陶二峰的话来说他,使得他很窘。过了几年之后,庆叔显得衰老忧郁,听鲁老太太说,才知道他家境不好,闰土结婚后与村中一个寡妇要好,终于闹到离婚,章家当然要花了些钱。在闰土不满意于包办的婚姻,可能是有理由的,但海边农家经过这一个风波,损失不小,难怪庆叔的大受打击了。后来推想起来,陶二峰测字那时候大概正闹着那问题,测字人看出他的神情,便那么的训斥了一顿,在这里也正可以看到占卜者的机警与江湖诀了。
豆腐西施
闰土的第三次出场是在民国以后,姑且说是民国元年(1912)吧。假定他是与鲁迅同庚的,那么那时该是32岁,但如本文中所说已经很是憔悴,因为如老实的农民一样,都是“辛苦麻木而生活着”,这种暗淡的空气,在乡村里原是很普遍的。鲁迅的第二个故乡乃是民国八年(1919年)的绍兴,在这背景出现的仍是闰土,他的样子便是民初的那模样,那海边的幻景早已消灭,放在眼前的只是“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的老屋。那些稻鸡、角鸡、鹁鸪、跳鱼,以及偷吃西瓜的小动物,叫作俗音遮字,小说中写作犬边查字的,都已不见影踪,只换了几个女人,里边当然也有衍太太,但特别提出的乃是绰号“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豆腐西施的名称原是事出有因,杨二嫂这人当然只是小说化的人物。乡下人听故事看戏文,记住了貂蝉的名字,以为她一定是很“刁”的女人,所以用作骂人的名称,又不知从哪里听说古时有个西施(绍兴戏里不记得出现过她),便拿来形容美人,其实是爱美的人,因为这里边很有些讽刺的分子。近处豆腐店里大概出过这么一个搔首弄姿的人,在鲁迅的记忆上留下这个名号,至于实在的人物已经不详,杨二嫂只是平常的街坊的女人,叫她顶替着这诨名而已。她的言行大抵是写实的,不过并非出于某一个人,也含有衍太太的成份在内。
搬家
《故乡》是一篇小说,读者自应去当作小说看,不管它里边有多少事实。我们别一方面从里边举出事实来,一则可以看著者怎样使用材料,一则也略作说明,是一种注释的性质。还有一层,读者虽然不把小说当作事实,但可能有人会得去从其中想寻传记的资料,这里也就给予他们一点帮助,免得乱寻瞎找

,以致虚实混淆在一起。这不但是小说,便是文艺性的自叙记录也常是如此,德国文豪歌德写有自叙传,题名曰《诗与真实》,说得正好,表示里边含有这两类性质的东西。两者截然分开的固然也有,但大半或者是混合在一起,即是事实而有点诗化了,读去是很好的文章,当作传记资料去用时又有些出入,要经过点琢磨才能够适合的嵌上去。这篇小说的基干是从故乡搬家北来的这一件事,在1919年冬天,于十二月一日离北京,二十九日回京,详细路程当查《鲁迅日记》,今可不赘。但事实便至此为止,此外多有些诗化的分子,如叙到了家门口时的情形,看见“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写是很好,但实际上南方屋瓦只是虚叠着,不像北方用泥和灰粘住,裂缝中容得野草生根,那边所有的是瓦松,到冬天都干萎了,不会像莎草类那么的有断茎矗立着的。话虽如此,若是这里说望见瓦楞上倒着些干萎的瓦松,文字的效力便要差了不少了。
路程
从绍兴到北京的路程,可以分作两段,第一段是绍兴至杭州,第二段是杭州至北京。这两段长短大不一样,但是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前段水路坐船,后段陆路坐火车。杭州南星桥站出发,当天到达上海南站,次早北站上车,在南京浦口轮渡后,改坐津浦车,次日傍晚到天津,再搭那时的京奉车,当夜可抵正阳门,其间要换车四次,但坐火车总是一样的。绍兴出西郭门至萧山的西兴镇只有驿路一站,坐民船只一夜就够了,从西兴徒步或乘小轿过钱塘江,那时已用小火轮拖渡,平安迅速,对岸松毛场上岸便是杭州,离南星桥不远,来得及买票上车。这一夜的民船最有趣味,但那也以归乡时为佳,因为夏晚蹲船头上看水乡风景确实不差,从绍兴来时所见只是附郭一带,无甚可看,而且离乡的心情总不太好,也是一个原因。本文中说到路程,只是水路那一段,因为是搬家去的,连到家的时候也显得有点暗淡,离家时自然更是如此,虽然说“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很简单却写的很是得神。同行的人本文只说到母亲与宏儿,这也自然是小说化的地方,事实上同走的连他自己共有七人,其中两个小孩都是三弟妇的,长女末利才三岁,长子冲两岁,时在乡下病卒,次子还没有名字,生后七个月,小说中便将他诗化了,成为八岁的宏儿,因为否则他就不能与闰土的儿子水生去做朋友了。

四、小结本课:

1、总结本课要点
2、面对故乡的沧桑巨变,“我”感慨万千,萧索的荒村不再有我美好的希冀和梦想,故乡的一切渐行渐远,悲哀苦闷中,“我”会不会寻到一条希望之路?






5

、学生不会问,提出的问题意义不大,教师用什么手段引导?可举例。

答:优秀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善问,让学生做问题的主人,当学生不会问,提出的问题意义不大时,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而且要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提问题、善提问题。

(1)解忧。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新课程下的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欢迎学生的提问,决不因学生所提的问题幼稚无理而取笑学生。要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大力营造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树立只有敢提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的理念。敢提问是勇敢的一种表现,也是锻炼自己提高素质的一种方式。“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

(2)壮胆。学生中不乏有性格内向的,对这一特殊群体,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激励。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定会给我们以启发。一位同学平时性格十分内向,课堂从不举手,后来学生不举手教师也喊其发言,发现有时他答得不错,有时则哑口无言感到窘困,这位伟大的教师与其盟约“你会答的问题举左手,不会的举右手”。谁也不曾料到,这一盟约竟改变了一个学生。《左手和右手》的故事告诉我们,教师要走进孩子心灵,为其壮胆。扶他们上马,并友情的送上一程。

(3)激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说:“好奇心很重要,有了好奇心,才能敢提出问题”。牛顿从苹果掉到地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正是对事物的兴趣,成就了一个时代伟人。“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学生只有对学习发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探索的内驱力,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会乐于去思考,去发现。

(4)授法:①静读书。古人云 “静以修身,宁静致远”毛泽东小时候能于闹市读书可见其心静如水。教师在质疑问难前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平静地读书和思考,只有用心将自己置身于文章的情境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方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②动笔墨。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如何标注,用什么样的符号表示什么样的意思。心理学研究表明,手脑并用,效果更为明显。③真合作:在学生静心读书,细心标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真合作,让学生把提出的问题在学习小组先交流讨论,小组里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拿到全班讨论。同时,建立一些激励评比办法,评比合作优秀小组,尤其是对那些能解决全班

共同提出难题的小组或个人要大加赞赏。

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基本措施:

(1)营造民主氛围,促使学生敢问。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说过:“人生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如果教师时刻用欣赏的眼光注视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感受到爱,就会对教师产生信赖,对他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多对学生进行感情的投资,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聊聊最近的读书体会,帮助解答课文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营造宽松、自由和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联想、质疑和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挖掘其可贵之处,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喜欢教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想问。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愤”、“悱”的状态是教师调动出来的,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有疑,有疑而没有解答,同时又有一个平等、宽松的环境,学生自然就会提问。中学语文中的很多文章,粗看上去都很好理解,学生又不去深入地阅读,自然提不出问题。教师应适时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细节,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文章的环境中,这样学生自己就能发现很多问题了。

(3)构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会问、善问。教师要注意适时地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是要让学生明确提问的方向;二是注意适时地诱导点拨,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三是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这是他们发现问题的基础;四是要求学生学会知识或是进行情感上的迁移,增强思维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6、面对学生挑战性质疑,教师该怎么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

答:应该勇敢接受学生的质疑,和学生一起成长。教师也并非事事皆通。新课程本身对于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就是一种挑战,面对学生挑战性质疑时,可以信尝试如下处理方法:

(1)用心倾听,充分关注。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学活动中,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作为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所以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提问,这既是教师的应尽本职,也是良好职业道德的体现,其次,课堂提问还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从提问的回答中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适时调节教学安排,弥补教学中的缺陷。

(2)学会欣赏,巧借学生的问题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质疑问难环节,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时出乎教师的意料,此时要学会欣赏,首先肯定学生的积极思维,而且思维独特。在此基础上,巧借学生问题资源,引导学生讨论合作,往往会事半功倍,甚至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一位教师教《田忌赛马》有学生提出:假如齐威王第二轮出赛时,也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那田忌不就输了吗?一语惊动四座,学生纷纷发表意见。从“洋洋得意”说明齐威王已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那时的他,根本就不把田忌放在眼里,更不要谈设计妙计来迎接比赛,从而让学生对孙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不但“知马”,更是“知人”不愧为一位智者。

(3)调整心态,完善自我,弘扬师道。

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生者未必不如师”。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应有博大的胸怀去接纳课堂上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真诚表白:这问题,老师一时还不能给大家明确的答复,请允许老师或让我们大家一道去攻克难关。这坦诚的话语,不仅不会损害教师的形象,还会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师者,应努力作好学生的表率。

(4)组织探究,辩中明理。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结合学生的提问,组织小组合作探究,让他们在合作中产生共鸣,在探究中明理,如《给颜黎民的信》文末,鲁迅先生署名“祝你们好!”明明是写给颜黎民一个人的信,又为何称“你们”呢?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鲁迅先生在那黑暗的社会不畏强暴,对广大进步青年的无私关怀。再如《月光曲》兄妹俩的对话中,盲姑娘说:哥哥,我只是“随便说说”罢了”。引导学生紧扣“随便说说”,盲姑娘是真的“随便说说”吗?从而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体会兄妹俩相依为命,相互关心,相互安慰的高尚情操。教学中,结合学生的问题,给予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基本有以下几点:

(1)设立问题质疑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写在卡上。这是完全独立性的操作,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无疑是有好处的。它是多种心理机能参与的一种综合能力,提问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课文作深入了解,钻研的过程。它能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久而久之,它就会发出辐射作用,促进思维能力的全方位提高。

(2)网络反馈。网络等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教育改革创设了优越的环境和条件,“网络反馈”是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与学生互动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既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又可以实现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学科之

间的整合;它既可以激发学生灵活思考和充分利用科技学习知识,又可以改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工具,同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地归纳调整自己的备课,把学生提问作为备课的重点,以便以学生的困难、疑惑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解疑答惑,辅之以必要的讲解。

(3)小组合作反馈。“小组合作”强调学生间的交流,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这是一种以“精选问题”为目标的交流。在小组组员的构成上,可以采用“异质互补法”。“异质互补法”,即把不同层次(低、中、高)的学生组成一组。这样,在优等生的带领下,学生就有机会向同伴学习,并能得到同伴的帮助,先弄懂一些浅显的问题。

由于在交流过程中突出互助合作,既体现主体意识,又体现合作精神,它充分发挥个体与群体智慧的相互启迪作用,是一种有效的课前质疑的交流手段。

(4)师生之间反馈与备课的合作。教师的备课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备课先备人,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对教材的钻研和认识;第二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它的步骤是:筛选→优化→组合。

筛选: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归纳筛选出对探究课文有共同意义的问题。

优化: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欠明确、或表达上有不妥当的地方加以修改,作必要的优化处理。

组合:根据学习课文的程序,将问题按序排列,组织成教学的过程。这就将教材的思路,学生的思路,教师的思路三者合一。经过这一步的工作,教师方可写教案,并组织教学。这是一种较高要求的教学活动,教师确实是把学生当作了主体,教学活动是从学生不懂的地方开始的,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有的放矢的。

质疑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我认为要做到勇敢接受学生的质疑,不仅要从思想上抛弃“师道尊严”,放下“居高临下”的姿态,而且要提高业务素质,多钻研,勤阅读。教师要抱着谦逊的态度,坦诚地和学生交流,相互促进,和学生一起走进新课程,和学生一起成长。


7、 你在学生读书读网的活动中,是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的?

答:日常指导学生读书读网的基本方法

《故乡》实录片段作者:蔡澄清

师:鲁迅对“故乡”景物的描写共有几次?
生:三次。
师:哪三次?能否把描写的原文朗读一下?
生:一是“我”回到“故乡”时见到的“萧索的荒村”;二是“我”回忆起的“神异的图画”;三是“我”“在朦胧中”想象到的图景。
(学生分段集体朗读这三段景物描写)
师:这三段描写,一

在开头,一在中间,一在结尾。“神异的图画”是过去,“萧索的荒村”是现在,“朦胧中”的想象是未来。从“神异的图画”到“萧索的荒村”走过了近三十年的道路。作品为什么有这样三次描写?它又是怎样描写的?
生:写“神异的图画”是为了对比“萧索的荒村”。“沙地”是“碧绿的”,“天空”是“深蓝的”,又“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师:这是一个奇丽而美好的境界!
生:写“萧索的荒村”,又是“深冬”,又是“阴晦”,又是“冷风”,又是“苍黄”的,村庄是“萧索”的,到处“没有一些活气”。
师:这是一个多么阴暗而凄凉的现实!两相对照和比较,又反映了什么?
生:从“神异的图画”到“萧索的荒村”,反映了中国农村日趋破产的局面,那“萧索的荒村”就是在“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蹂躏下的中国农村社会的缩影和写照。这“荒村”的“萧索”景象,生动有力地烘托了中国广大农民在反动统治下贫穷、悲惨的生活。
师:写“萧索的荒村”是为了反映中国农村的破产和现实世界的黑暗,也反映了“我”现在的“悲凉”的心情。那么,写“神异的图画”又是为了什么呢?这是否意味着二十多年前的中国农村就是一个美好的天堂呢?
生:不是的。
师:为什么不是?
生:鲁迅之所以写“神异的图画”,一是以此来对比“萧索的荒村”,突出“萧索的荒村”;二是衬托少年闰土的形象,也反衬和突出中年闰土的变化。“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的那些美丽的景物,是由回忆少年闰土而引起的联想,这是一种文学笔法,目的是借以衬托和对比现实中的故乡,从而突出作品的主题。
师:见解高明。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一本分析《故乡》的书上见到的。
师:好,应该课外看点有关的书。现在我再问,写了“神异的图画”和“萧索的荒村”,小说的结尾处为什么还要写那“朦胧中”的想象,而且基本上是重复“神异的图画”的描写?
(学生无人回答,四座寂然)
师:我来讲讲个人的看法,这是为了反映“我”对现实的故乡的不满,希望能改变现实,有一个较为光明的世界,亦即小说中所说的“希望”这段描写,既是与开头的“萧索的荒村”形成鲜明对照,也与记忆中的“神异的图画”相融合,从而给人以美好的印象和鼓舞的力量。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学生又朗读一次三处景物描写的文句)
师:《故乡》的这些景物描写对我们写作有何启示?大家能谈谈体会吗?

:它启示我们写景要配合人物,要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不能为写景而写景。
师:说得好。同学们的作文常常是为写景而写景,往往堆砌一大堆“蓝天”“白云”之类的漂亮词藻,却不知表现什么思想感情,景物游离于人物描写和作品主题思想之外,不能很好地反映文章的思想内容。这是应当避免的。
(摘自《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故乡》教学设计
人物,内容集中,重点突出,以点带面。于漪老师分析了闰土、杨二嫂和“我”三个人物。钱梦龙老师分析了五个人物。在分析人物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各个具体形象以及形象之间的关系,以诱导学生看到当时故乡的全方位的生活情景,多角度地理解主题、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景物分析 不难发现,三位老师都对《故乡》的景物描写作了引导分析。钱梦龙老师专门分出“写景”一题,让学生提出问题来讨论: 1、文章末了,为什么要重复前面的一段写景? 2、鲁迅在《风筝》、《一件小事》中都写到冬天,《故乡》又写到冬天,为什么? 学生关于写景的讨论,开始仅就写景作用而言。而联系前面的“回乡途中的‘我’”之教学,我们不难看到,在这部分分析中,已具体讨论了“神异的图画”的形象特点及这幅“幻想中的美”的图画和人物的关系,还简析了描写“萧索的荒村”的作用。 蔡澄清老师将景物分析列成一个与人物分析并重的分析: 1、鲁迅对“故乡”景物的描写共有几次?哪三次? 2、作品为什么有这样三次描写?它又是怎样描写的? 3、“神异的图画”、“萧索的荒村”两相对照和比较,又反映了什么? 4、写“萧索的荒村”是为了反映中国农村的破产和现实世界的黑暗,也反映了“我”现在的“悲凉”的心情。那么,写“神异的图画”又是为了什么呢?这是否意味着二十多年前的中国农村就是一个美好的天堂呢? 5、写了“神异的图画”和“萧索的荒村”,小说的结尾处为什么还要写那“朦胧中”的想象,而且基本上是重复“神异的图画”的描写? 6、《故乡》的这些景物描写对我们写作有何启示? 于漪老师的景物分析与“我”这个形象的分析是同步的。“我”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对故乡和故乡人的变化,是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描写出来的。于老师主要分析了“萧索的荒村”的描写作用:显示了当时农村的凋敝,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距离太大,“我”感到非常的失望与悲凉,从

而抒发了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无比憎恨的感情。在分析了三个人物之后的小结中,于老师又概括总结到:故乡前后情况的对比,描绘了日趋破产的惨景,揭示导致破产的根源。 自然景物描写的内在意味总是与生命的存在、生命的精神相一致的。三位老师分析景物描写的方法有所区别。虽然这样,但都抓住了核心问题──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和对揭示主题的作用。 此外,三位老师都设计了对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训练内容,体现了讲练结合或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特点。 三位老师的《故乡》教学在教材处理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呢?从以上较具体的教材处理思路分析来看,大约有以下几点:第一,“潜心会本文”。处理教材应当注重引学生潜心地理解课文,以达到对精读篇目的“甚解”。小说教学要遵循作者思路,把握教材特点,把握小说的基本特征、小说中蕴藉很深的字、词、句,理解作品中所表现的社会生活的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处理教材要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注意诱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学习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持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语文能力的训练。第三,因教材因学生施教,因教师特点施教。法因文生,教学不必求固定的单一模式。教学贵在创造,贵在有良好的效果。 2、鲁迅部分作品中的写景文字:

《风筝》: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社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