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众媒介在农村科技传播中的作用与发展路径

大众媒介在农村科技传播中的作用与发展路径

大众媒介在农村科技传播中的作用与发展路径
大众媒介在农村科技传播中的作用与发展路径

大众媒介在农村科技传播中的作用与发展路径

论文作者:张欧江昀(新闻世界2011年4期)

【摘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现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农村科技传播。大众媒介是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担负着农村科技传播的重要责任。本文主要阐述大众媒介在农村科技传播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以期探索出一条大众媒介在农村科技传播中的新路径。

【关键词】大众媒介科技传播发展路径

农村科技传播是指通过说服、培训和提供信息等非强制方式帮助农民改进生产技能,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传播内容不仅包括农业科技信息,同时还包括工业、医疗、生活等农村生活涉及的各个方面①。大众媒介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优势,成为信息时代下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一、大众媒介在农村科技传播中的作用

1、媒介在国家政策与农民间的桥梁作用。大众媒介通过生动形象的解读,传播国家科技政策、对农政策等公共政策,使农民更好地把握这些政策,对农业生产发展方向提供政策指引和思想保障。

2、媒介为农民提供实用的科技信息。信息时代下,有效的信息将超过物资、能源成为第一生产要素,谁快速掌握了信息,就意味着谁掌握了市场,掌握了取胜的主动权。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增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从而促进农村经济整体健康发展。中央电视台七套的《聚焦三农》、《农广天地》、《每日农经》等栏目,均对相关农业信息和农业技术、致富技术等进行报道和宣传,农民可以从电视画面上直观地看到新技术的好处和操作方法。

3、媒介科技传播影响农村生活方式。媒介不光为农业生产提供科技信息服务,还包括农民的衣食住行等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倡导农民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消除陋习邪气,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生活环境,提倡健康科学、和谐有序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改变了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4、媒介提高农民科学素养和科技意识。农民文化教育水平普遍偏低,知识

匮乏、思维禁锢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媒介向农村传播的科学技术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带给农民的也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影响,更反应在思维方式上的转变。一项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其实质是农民摈弃传统生产方式下的旧技术、接受新时期下的新技术的过程,新旧技术的对抗反应出农民新旧观念的碰撞。

二、影响大众媒介发挥农业科技传播作用的主要因素

1、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度不足。通过调研发现,农民对电器修理、汽车维修、电脑操作和烹饪等非农业实用技术的兴趣明显高于农业技术。调查发现,不到10%的农民是为了寻找农业信息而接触媒介,多数农民读报、听广播、看电视的主要动机是为消遣和娱乐。根据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农民之所以对农业科技缺乏热情,主要是因为其务农的积极性不高,从而进一步导致对农业技术信息的需求不足,在接受媒介传播的农业科技信息和掌握农业技术方面表现被动。

2、媒介的传播特点影响接收效果。报刊等印刷媒介上不少关于农村科技传播的文章对于文化水平不高或不具备阅读能力的农民来说,既显得专业又缺乏亲和力。广播、电视等有声或声画结合的电子媒介,虽然更为生动形象,但由于其传播具有瞬间性,农民往往难以记录下对其有用的科技信息。在调查中发现,只有10.33%的农民选择从大众媒介上获取农业科技知识(见图表1)。

3、大众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系统中处于附属地位。从图表还可以看出,大众媒介在农村科技传播环境中处于边缘的、附属的地位。在农村,由于受到农村经济、农民文化素质以及传统思想的制约,使得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大众媒介通常只是作为政府机构或涉农企业进行技术推广的工具,并没有充分发挥传播农业科学知识和培育农民科学意识的功能。

4、媒介的传播内容缺乏针对性。随着大众媒介自身的发展壮大,所传播的农业信息比以往增加不少,从中央到地方电视台均开办了农业栏目甚至还专门开辟了农村频道。但由于媒体运作通常与农村实际生产情况脱节,所传播的农业科技信息往往不适合当地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媒体和农民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使得媒体不清楚农民所需,农民对媒体的传播内容不感兴趣。有些媒体热衷传播国外农业高新技术,严重脱离我国农业发展实际,此类信息更不易被农民关注。此

外,由于媒介管理存在缺陷,一些虚假科技信息充斥其中,使农民对其可靠性与真实性产生怀疑,不利于农业科技的传播。

三、大众传媒在农村科技传播中的发展路径

1、分众化传播满足农民多元化角色需求。农业科技传播的适用性依赖于对受众的研究,体现在针对性地满足受众的现实需求。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民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居民,农民从一元农业劳动者发展成为多元角色,农业科技传播的受众范围进一步扩大。城镇中农产品的消费者、农资经营者、农业管理者,发展花木、蔬菜、水果等多元化种植以及养殖业的新型农民均是农村科技传播的受众群。因此,大众媒介必须改变过去“大农村”思想下的传播策略,抓住新受众群的特点,为目标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农村不同受众的需求,为大众媒介在农村科技传播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2、加强媒体互动与新媒体应用。由于媒介自身的特点不同加之农村地广人稀的特点,使得大众传媒在满足农村信息需求时需要进行互动性传播,弥补各自的缺陷,从而增加媒介信息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通过电子媒(下转第160页)(上接第129页)介播出的科技节目,可以借助印刷媒介、光盘等进行二次传播,弥补其信息转瞬即逝的缺陷;印刷媒介也可以通过电子媒介扩大信息覆盖面。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影响了大众媒介在农村和农业方面的传播体系,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为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此外,随着被称为“第五媒介”的手机在农民群体中的流行,其方便快捷的传播特性也成为农业信息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新媒体的出现,为农村科技传播注入了新的血液。

3、优化农村科技传播的媒介环境。优化农村科技传播媒介环境的主要任务是改变大众媒介的边缘化地位,使之成为农村科技传播环境中的重要要素。首先需要从改善广大农村地区大众媒介的硬件条件入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介传播通道的畅通。其次是要充分发挥大众媒介环境监视、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和信息供应的社会功能,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媒介战略和技术推广方案,使三者相融合,最终营造出有利于农村科技传播的媒介环境,缩短推广时间,提高媒介传播效果和运行效率,降低农村科技传播的成本。

结语

大众媒介是农村科技传播的重要方式,尤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前,农民对信息的需求度日益增强,传媒需正确认识其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不应该在农村发展与变革中缺席。随着农民内部的分化与农村环境的改变,大众媒介的经营者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传媒是农村科技传播的重要组成因素,不断创新报道手段与方法,充分利用自身特点、传播理论和技巧进行农村科技推广,从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主动担负起宣传科技政策与普及科技知识的社会职责,将农村科技传播作为一项艰巨而重要任务坚持落实,对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改善农村媒介环境、实现农村科技有效传播、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①曹忠德、滕小华,《影响农村科技传播的农民文化素质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2)

②江澄、朱云怡,《卫星广播在广播电视“村村通”中的应用》,《卫星与网络》,2010(1)

(作者:张欧,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江昀,成都理工大学社会学教授、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责编:刘冰石

浅谈大众传播媒介的娱乐功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a15536639.html, 浅谈大众传播媒介的娱乐功能 作者:周芳 来源:《中国经贸》2010年第12期 摘要:大众传播媒介作为衡量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尺,在很大程度上和社会生活的文明程度密切关联。从文字的诞生.到现如今的电子传播,媒介的变革始终伴随着社会、科技手段的发展,其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并且随着无限放大。 关键词:大众传播媒介;娱乐;大众文化 大众传播媒介自诞生伊始,其主要功能在于信息和文化知识的传播,而作为刺激受众感知觉器官的娱乐功能仅仪占据很小的一部分,并且由于历史局限性,很少有人对其关注,更无法谈及其形式的多样性。 在文字印刷时代,人们对书籍和报纸的兴趣空前高涨,这是后人无法想象的,通过文字的阅读,进而著书立说,传播、讨论,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思想学说从此诞生并流传开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世界著名学者尼尔?波兹曼将印刷机统治思想的时期称为“阐释年代”,认为那是一个拥有逻辑的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的时代,但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娱乐业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这种局面。 作为人类天性的娱乐,在“前电视时代”是一种在“精英文化”操控下的奢侈品,并不由人人平等享有娱乐的权利。大众传播媒介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很少拥有娱乐功能,这时的娱乐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更多地是被看做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随着电视的必起与发展,媒介的娱乐功能被逐步地释放开来。电视媒介降低了娱乐的门槛,使得普通人都可以享有娱乐的权利,人们的感官得到一次前所未有的“放纵”,“精英文化”的垄断地位与权威受到了来自“平民文化”的挑战。 电视媒体的诞生肯定了娱乐的文化内涵,也充分挖掘了文化的娱乐性因素,大众传播媒介的娱乐功能与传播功能然开始分庭抗礼。因此,传播学家赖特在探讨大众传播的功能的时候,在继承了拉斯韦尔“三功能说”的基础上加入了大中国传播的娱乐功能,并将其视为最显露、最有力的功能。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到美国社会在20世纪电视普及后不久,娱乐就开始成为电视媒介的重要节目内容和形式,从竞技体育、游戏、音乐、肥皂剧到各式娱乐节目占据了美国家庭中的绝大部分休闲时间,娱乐风潮从“好莱坞电影梦工厂”转向普通人的电视收看行为。

各种媒体的优缺点分析()

各种广告媒体的优缺点分析 一、报纸 在传统四大媒体中,报纸无疑是最多、普及性最广和影响力最大的媒体。报纸广告几乎是伴随着报纸的创刊而诞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的品种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版式更灵活,印刷更精美,报纸广告的内容与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所以报纸与读者的距离也更接近了。报纸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体。报纸的主要特点有: 1、传播速度较快,信息传递及时 对于大多数综合性日报或晚报来说,出版周期短,信息传递较为及时。有些报纸甚至一天要出早、中、晚等好几个版,报道新闻就更快了。一些时效性强的产品广告,如新产品和有新闻性的产品,就可利用报纸,及时地将信息传播给消费者。 2、信息量大,说明性强 报纸作为综合性内容的媒介,以文字符号为主,图片为辅来传递信息,其容量较大。由于以文字为主,因此说明性很强,可以详尽地描述,对于一些关心度较高的产品来说,利用报纸的说明性可详细告知消费者有关产品的特点。 3、易保存、可重复 由于报纸的特殊的材质及规格,相对于电视、广播等其他媒体,报纸具有较好的保存性,而且易折易放,携带十分方便。一些人在阅读报纸过程中还养成了剪报的习惯,根据各自所需分门别类地收集、剪裁信息。这样,无形中又强化了报纸信息的保存性及重复阅读率。 4、阅读主动性 报纸把许多信息同时呈现在读者眼前,增加了读者的认知主动性。读者可以自由地选择阅读或放弃哪些部分;哪些地方先读,哪些地方后读;阅读一遍,还是阅读多遍;采用浏览、快速阅读或详细阅读。读者也可以决定自己的认知程度,如仅有一点印象即可,还是将信息记住、记牢;记住某些内容,还是记住全部内容。此外,读者还可以在必要时将所需要的内容记录下来。 5、权威性 消息准确可靠,是报纸获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大多数报纸历史长久,且由党政机关部门主办,在群众中素有影响和威信。因此,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往往使消费者产生信任感。 6、高认知卷入 报纸广告多数以文字符号为主,要了解广告内容,要求读者在阅读时集中精力,排除其它干扰。一般而言,除非广告信息与读者有密切的关系,否则读者在主观上是不会为阅读广告花费很多精力的。读者的这种惰性心理往往会减少他们详细阅读广告文案内容的可能性。换句话说,报纸读者的广告阅读程度一般是比较低的。不过当读者愿意阅读时,他们对广告内容的了解就会比较全面、彻底。 7、注意度不高 在一份报纸中,有很多栏目,也有很多广告,它们竞相吸引读者的注意。这样,只有当你的广告格外醒目时,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否则,读者可能视而不见。 8、印刷难以完美,表现形式单一 报纸的印刷技术最近几年在高新科技的支持下,不断得到突破与完善。但到目前为止,报纸仍是印刷成本最低的媒体。受材质与技术的影响,报纸的印刷品质不如专业杂志、直邮广告、招贴海报等媒体的效果。报纸仍需以文字为主要传达元素,表现形式相对于电视的立体、其他印刷媒体的斑斓丰富,显然要单调得多。 二、杂志 杂志也是一种印刷平面广告媒体,尽管与报纸广告相比,它明显地缺乏时效性,而且覆盖面有限,但由于它精美的印刷,具有光彩夺目的视觉效果,故深受特定受众的喜爱。由于杂志种类繁多,雅俗均有,而且出刊周期短的杂志种类最多,影响颇大,因此,它成为现代广告四大媒体之一。由于印刷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思维的进步,以往的单纯平面设计模式不断被打破,新的设计形式不断出现,这都体现着杂志广告的广阔前景。杂志的主要特点有: 1、读者阶层和对象明确 杂志的读者不象报纸广大,但分类较细,专业性较强,这便于选择特定阶层的广告非常方便,更能做到有的放矢。同类杂志的读者,在质的方面大体相同,因此,广告文案的制作也容易得多,反过来说,每一类杂志都拥有其基本的读者群,那么就可以针对不同的消费者选择不同的杂志。所以,为了更好地利用杂志媒体,应该根据广告目标对象的。要求对能利用

大众传媒与社会控制_论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

大众传媒与社会控制 ———论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 章 辉 美 内容提要 大众传媒正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工具和手段,大众传媒主要通过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建立和巩固信仰、社会暗示及教育实现其社会控制功能;大众传媒既有社会控制的正功能,也有负功能。大众传媒的负功能将对社会控制产生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对社会政策的过度干预会削弱正式控制力量、舆论导向的不确定性影响控制效果、不合理的社会暗示容易误导社会成员、公众对大众传媒的过度依赖影响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关系的和谐。认识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正视大众传媒的负功能对社会控制的消极影响,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控制,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大众传媒 社会控制 功能 作用机制 一、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随着信息网络和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正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大众传媒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有学者将大众传媒权力称为与传统的立法、行政、司法权并立的“第四种权力”,而大众传媒机构则被称为“政府的第四部门”。相对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有形的、刚性的权力而言,大众传媒权力是一种无形的权力,也是一种柔性的权力,它以其特有的方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推动着人类教育的发展,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于潜移默化中达到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有效控制,从而成为现代社会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大众传媒通过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实现社会控制 所谓舆论,是指多数人对社会生活中有争议的事件发表的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作为蕴藏在人们思想深处的共同心理倾向,舆论通过带有价值判断的社会评价,如对某种具体的价值观或行为方式的褒扬与赞赏或批判与谴责,造成一种社会氛围,从而对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一般而言,“一个人关于他自己和他的行为的看法,极大地受着公众意向的影响”,①也就是说,在舆论所形成的社会氛围的影响下,社会成员通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舆论的导向与制约。正是借助对社会成员的广泛影响,舆论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控制手段,在现代社会控制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舆论主要有两种形成机制:一是由社会公众自发形成,这种自发形成的舆论是社会成员的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体现为社会系统的自在控制,其优点在于控制成本较低,社会成员认同度高。局限性在于控制范围较小,控制方式简单,易受偶然性影响,控制预见性差;二是由社会组织体系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大众传媒广为宣传而形成,这种自觉形成的舆论是社会成员对社会运行的自觉把握和导向,体现为社会系统的自为控制。与社会自在控制相比,自为控制的突出特点在于它有明确的主体、客体和明确的目的,体现了社会成员对社会运行主动权的把握。②随着社会成员自觉水平的不断提高,自为控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相应地,作为自为控制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大众传媒的舆论控制功能也将越来越重要。 那么,大众传媒如何实现其舆论控制功能呢?总的来说,有两条途径:一是舆论导向;二是舆论监督。 所谓舆论导向,是指大众传媒向公众传播、宣传系列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引导,以维护社会秩序。一方面,大众传媒将由立法部门和公共管理机构所制定、颁布的法律、政令公之于众,呼吁 193

报纸媒体的优势与劣势

报纸媒体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版面大,篇幅多,可供广告主充分地进行选择和利用。 传播面广,传播迅速。 报纸具有特殊的新闻性,从而使广告在无形之中增加可信度。 广告的改稿、换稿和投稿都比较方便。劣势:时效性短。受版面限制,经常造成同一版面广告拥挤。无法对文盲产生广告效果。缺乏动态感、立体感和色泽感。 电视媒体 优点形声兼备,逼真的具体感,强烈的现场感,沉重的气氛感 诉求面广,能表现各类题材 受众广泛 缺点:时效短,信息量深度有限,快速兴奋反应多集中在大脑表层 费用高昂,联想天地相对局限 网络媒体 优点 1. 真正的互动媒体,消费者可与广告主直接互动且可立即反应。 2. 受众数量庞大,32%的人口总数已是个相当值得重视的数量。 3. 目标对象选择 性高。4. 属于富裕 市场,购买力强。 5. 可提供深度信 息,将潜在顾客转 化为实际购买者。 6. 成长迅速,发展 潜力大。 7. 信息可信度高, 但随着信息之泛滥, 已有下降的趋势。 8. 可展示产品,具 有店面与推销人员 的优点。 缺点 1. 效果依然 难以测试。 2. 选择目标对象 费用依然相当的高。 3. 尚非主流媒体, 实际效果仍有待观 察。 4. 广告位置安排, 仍有很大改进的空 间。 5. 安全与隐私保 障仍嫌不足。 手机媒体 优点 1大众性:中 国有5亿多的手机 用户,意味着传播 面广,覆盖率高, 这就意味着大多数 产品能够利用这个 媒体进行营销。 2 互动性:手机广告 具有非常好的互动 性。面对广告,消 费者能够马上回复, 延长了广告与目标 受众的接触时间, 增强广告的“黏 度”。 3便携性: 手机具有强烈的个 人属性和便携性, 手机媒介对受众的 影响是全天候的。4 抗干扰性:手机广 告直接把内容送到 目标受众的眼前, 排除了一般广告过 程中存在的干扰和 噪音,保证了内容 的及时、完整和高 效送达。 5针对性: 手机能够进行一对 一沟通,针对顾客 信息开展个性化服 务,根据目标客户 的潜在需求针对性 传播,有利于广告 价值的发挥。 缺点 1产业链及商 业模式不成熟。 2 现有的手机广告表 现手段单一。3手机 广告收入细分市场 中,以短信为主, 赢利渠道单一。 4WAP流量收费,制 约手机广告发展。 4缺乏第三方监控, 手机广告市场未规 范。 恶俗广告的影响 1对儿童的负面影 响很大 儿童身心都处 在快速成长阶段, 是非观、价值观尚 在培育中,但是模 仿和学习能力又特 别强。在接触电视 等大众等传媒的过 程中,他们很容易 接受和模仿广告传 播的观念和行为, 经常接触恶俗广告 对儿童的影响是十 分有害的。 2给社会文化、精神 文明带来不良影响 广告是社会文 化的一部分,它潜 移默化地影响着人 们的消费观念和文 化。广告中的一些 庸俗低级趣味的言 语、观点、行为会 对社会文化产生不 良影响,尤其是宣 扬奢侈享受、拜金 主义等享乐主义思 想,不利于社会精 神文明建设,也不 利于社会和谐。 3给媒体带来较大 的负面影响 刊、播、登恶 俗广告无疑会影响 媒体的品牌形象、 权威性、声誉,一 旦这种情况严重, 媒体将失去受众, 也将减少广告商的 投入。 4不利于广告行业 的发展 广告行业的良 性发展离不开对广 告专业主义价值观 和创意、理念追求, 而恶俗广告的制作 和传播,不再奉守 社会普遍认可的价 值观,而是用低级 庸俗的内容和表现 方式来刺激受众的 感官,这势必败坏 广告行业的风气, 不利于广告行业的 健康发展。 恶俗广告出现的原 因 1、广告主方面 现在媒体的主 要经济收入源于广 告,在争夺广告的 激烈竞争中,广告 主在整个传播中处 于优势地位,广告 主的一些认识直接 影响广告的传播。 如广告主过分追求 低成本,不重视创 意,不注重品牌形 象,急功近利等。 这些都直接妨碍了 广告质量的提高, 甚至导致了恶俗广 告的泛滥。 2、从业人员水平低 在行业内,有 一种对恶俗广告的 错误认识,认为只 要不违法越恶俗越 好。从业人员的人 身观、价值观扭曲, 创意匮乏,职业素 养不高。 3、媒介唯利是图 在竞争和利益 面前,一些媒体忽 视自身应承担的社 会责任,为了增收, 媒体放弃了对恶俗 广告的把关责任。 4、受众者中许多人 的审美能力比较低 5、网络亚文化盛行。 恶搞有理。网络文 化变成人们负面兴 趣释放的途径。部 分人通过网络恶搞 视频的制作、观看 和转发来发泄自己 的情绪。 国人的维权意 识还很谈薄,很少 有人对恶俗广告诉

四种传播媒介的优缺点

四中传播媒介的优点和不足 一、印刷媒介: 1、定义:印刷媒介,就是指将文字和图画等做成版、涂上油墨、印在薄页上形成的报纸、杂志、书籍等物质实体。 2、优点: (1)读者拥有主动权。读者在接触印刷媒介时,可以自由选择阅读的时间和地点,这一点上它优于电子媒介。电子媒介的受众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受众必须在一定的时间或地点才能接触到其内容。由于电子媒介的传播方式是线性的,所以受众如果想回头再看,必须付出额外的代价,比如将电视节目录下来。可以说,印刷媒介较为充分地照顾到了受众的选择性。 (2)媒介可以有效的保存,信息不易丢失,印刷媒介具有便携性和易存性。电子媒介如广播电视的传播内容是稍纵即逝的,若不经过专门录制,就会很快消失。而印刷媒介如报纸、书籍等却能将信息有效地保存下来。正因为这样,印刷媒介更能达到使受众获得反复接触的积累效果。 (3)印刷媒介更能适应分众化的趋势,不同的印刷媒介往往具有针对性而拥有特定的读者群,适应专业化和专门化受众的特殊需要,印刷媒介更能适应分众化的趋势。除了一些综合性的报纸以外,印刷媒介不像其他媒介那样强调以标准化的内容来适应大部分受众的共同兴趣。电子媒介为了这争取最大数量受众,都力求能适应大众的口味,强调老幼皆宜,雅俗共赏,这就导致了内容上的同一化趋势。而专业化、专门化的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介往往以其具有针对性的内容而拥有特定的读者群并对他们在某一方面施加特殊影响,这就适应了专业化、专门化受众的特殊需要。在知识界与教育界,印刷媒介更是拥有广泛的类型化受众。 3、不足: (1)时效性不强,制作周期长。 (2)使用印刷媒介需要识字能力,因而受文化程度的制约,文盲和文化程度低的人无法或不能充分使用。

高中英语作文:大众传媒的作用 The Function of Mass Media

高中英语作文:大众传媒的作用 The Function of Mass Media As the development the Internet, today we live in the high-tech world, we can have access to all kinds of high-tech products, such as TV, computer and so on. The Internet makes the world smaller, we can know the instant news quickly. 20 years ago, we only have TV and radio to get the news, but now, we have computer and cellphone. We call such product the mass media. The mass media brings people a lot of fun, we can know the new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we are not just depending on the traditional media. Now the government takes some action to clear the departments, the citizens can supervisor the official. If people find the officials take the advantage of the government’s resource, they can use the media to expose such behavior. Mass media is welcomed by the audience, people not only know more about the world, but also can supervisor the government. 随着网络的发展,今天我们生活在高科技的世界,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比如电视,电脑等等。网络让世界变得更小,我们可以快速了解即时信息。20年以前,我们只有通过电视和收音机来收看消息,但是现在,我们拥有了电脑和手机。我们把这些产品称为大众媒体。大众媒体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乐趣,我们可以知道全世界的信息,不用仅仅依靠传统媒体。现在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

大众传播媒介的优缺点

大众传播媒介的优缺点 传统四大媒介指报纸、电视、广播、杂志,新兴媒介是指网络。 一.报纸传播信息的优势和弱点 在传统四大媒体中,报纸无疑是最多、普及性最广和影响力最大的媒体。报纸广告几乎是伴随着报纸的创刊而诞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的品种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版式更灵活,印刷更精美,报纸广告的内容与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所以报纸与读者的距离也更接近了。报纸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体。 (一).报纸的优势 1.传播速度较快,信息传递及时 对于大多数综合性日报或晚报来说,出版周期短,信息传递较为及时。有些报纸甚至一天要出早、中、晚等好几个版,报道新闻就更快了。一些时效性强的产品广告,如新产品和有新闻性的产品,就可利用报纸,及时地将信息传播给消费者。 2.信息量大,说明性强 报纸作为综合性内容的媒介,以文字符号为主,图片为辅来传递信息,其容量较大。由于以文字为主,因此说明性很强,可以详尽地描述,对于一些关心度较高的产品来说,利用报纸的说明性可详细告知消费者有关产品的特点。 3.易保存、可重复 由于报纸的特殊的材质及规格,相对于电视、广播等其他媒体,报纸具有较好的保存性,而且易折易放,携带十分方便。一些人在阅读报纸过程中还养成了剪报的习惯,根据各自所需分门别类地收集、剪裁信息。这样,无形中又强化了报纸信息的保存性及重复阅读率。 4.阅读主动性 报纸把许多信息同时呈现在读者眼前,增加了读者的认知主动性。读者可以自由地选择阅读或放弃哪些部分;读者也可以决定自己的认知程度,如仅有一点印象即可,还是将信息记住、记牢;此外,读者还可以在必要时将所需要的内容记录下来。 5.权威性 消息准确可靠,是报纸获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大多数报纸历史长久,且由党政机关部门主办,在群众中素有影响和威信。因此,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往往使消费者产生信任感。 (二).报纸的弱点 1.印刷难以完美,表现形式单一 报纸的印刷技术最近几年在高新科技的支持下,不断得到突破与完善。但到目前为止,报纸仍是印刷成本最低的媒体。受材质与技术的影响,报纸的印刷品质不如专业杂志、直邮广告、招贴海报等媒体的效果。报纸仍需以文字为主要传达元素,表现形式相对于电视的立体、其他印刷媒体的斑斓丰富,显然要单调得多。 2.时效性短 报纸的新闻性极强,因而隔日的报纸容易被人弃置一旁,传播效果会大打折扣。 3.传播信息易被读者忽略 报纸的幅面大、版面多、内容杂,读者经常随意跳读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报纸对读者

互联网传播媒介的优缺点 特征和解决方案

互联网传播媒介 特征: 一.无可比拟的时效性和全时性 二.传播内容的海量性和开放性 三.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和交互性 四.传播方式的虚拟性 五.传播形态的多媒体 六.传播环境的个性化 优点: 1.匿名性。减少产生信息传递和反馈的顾虑,一定程度上保证公众的话语权,使得调研能够进行; 2.大众传播的宠儿。最广泛的影响,最低成本的投入,最丰富的媒介应用,最宽阔的信息平台,最受关注的经济成长方式,最广大的发布载体; 3.互动性。实时互动,无边界交流和反馈,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关利器,尤其是在公关危机处理方面; 4.公共会议。表现在公共关系有线和可视会议方面。 缺点: 1.信息的选择困难; 2.对虚假信息和不利信息的处理非常棘手; 3.3.垃圾信息导致相关公共关系调研的效果大打折扣; 4.安全危机时刻出现。网络病毒和黑客已经成为威胁企业信息的重要对象。 分析原因: 1.信息量巨大,甄别困难,不确定信息多; 2.由于信息发布者可以采用假名,并且网络信息发布商和论坛非常多,对这些信息的阻截不会有太大成效,对流言和恶语无法有效地直接制止; 3.政府对小程度上的信息欺瞒采取放之任之的模糊态度; 4.部分网民涵养不够,对于发布信息的态度不严谨,导致信息良莠不齐。 解决方案: 1.完善政府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政府互联网的掌握力度,有效杜绝不确定或不良信息的发布及传播; 2.进一步发展教育,提高网民的自我修养和素质,净化消息来源,传播正面消息; 3.对网络环境的改善:完善网络自我监管,对不确定或不良消息进行屏蔽和删除; 4.建立有效的法律体系,对传播不良信息者进行适当的惩罚,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严厉打击违法者。

论大众传媒的发展和影响+耿莉

论大众传媒的发展和影响 【摘要】高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中大众传媒无处不在,人们能时刻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了解到海量的信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信息来源。大众传媒全面参与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的现代人。所以大众传媒直接并深入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思想甚至是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大众传媒;政治活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改革 一、大众传媒的概况 大众传媒是传播媒介的特殊形式,一般是指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现代传播工具。是由组织化的传播机构及其专业人员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向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传者传播新闻、意见、知识、思想、文化、服务等社会生活各方面信息的社会过程。信息是社会的一种“黏合剂”,信息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方式,它使得文化得以传递、扩散、迁移和继传。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既是人类创造和使用传播媒介的历史,也是传播媒介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 美国学者罗伯特?默多克所言:“对于任何一个21世纪先进国家而言,一个强劲繁荣的传媒产业不仅仅是有利可图的,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国家的艺术和知识产品的价值,远远超过它们所带来的财政收入:它们是传播的原动力。一个国家的传播能力——分享它的历史遗产,表达它的智慧,以及在国内外交流特殊人才——才是保证这个国家能够进入连接着世界最强大国家的媒体网络。书籍、报纸、电影、杂志和电视,这些都远不止是闲暇的消遣:它们是一个民族参与世界范围伟大思想交流的必经之路。” 二、大众传媒的发展优势与目的 1、发展优势: 1)、专业的媒介组织,收集、加工、生产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和效率高。 2)、具有公开可靠的信源,信息的可信性和确认性。 3)、形成了一整套为社会所广泛承认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形成了一套吸引和联系受众的有效机制。

大众传播媒介资源布局与功能研究分析

大众传播媒介资源布局与功能研究分析 李文豪 长江大学文学院 湖北荆州 434000 摘 要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生活娱乐等栏目,同时,对各种资源进行布局,能够起到宣传作用的同时也促进各种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大众传播媒介资源布局与功能研究,得出相关研究成果,起到应有的作用与价值。 关键词大众传播 媒介 资源布局 功能研究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社会内部各阶层各行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进一步强化,导致社会对信息的质与量的需求都比之传统社会呈现剧烈增加的趋势。一种传播媒介成熟的标志是它是否在人类社会中形成了一种独立的生活方式。关于这一点,麦克卢汉的!媒介就是信息?的理论间接地有所触及,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理解成为!传播技术的任何进展引起人类事物在规模、步伐或类型上的变化。?一旦这种变化发展成司空见惯的社会行为,那么这种新的媒介就真正独立成熟起来了,而社会本身也就此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 一、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价值现状 人类任何一次传播方式的变化都是以相应的传媒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技术的发展不以社会意识为转移,但传播媒介的成熟除却技术原因之外和社会意识还是息息相关的。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生活娱乐等栏目,为广大社会成员理解和接受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等,并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条件。但同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媒体在带来正面引导作用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美国!9#11?事件、西班牙!3#11?事件,至今让人们心有余悸。我们除了在谴责恐怖主义给社会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的同时,是否还应该反思一下,是什么造就了恐怖主义者的勇气和袭击策划,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国自己一直以为引以为豪的恐怖大片。因特网出现之后,广播电台除了把稿件贮存在网上随时以供调查以外,还可以把节目放在网上以供听众随时调听。现代大众媒介的开放性,为大众接受信息提供了更迅捷的途径,但正是这种开放性、无限性,既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积极影响,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消极影响。这种负面影响是现代传媒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现代传媒所应肩负的责任。 二、媒介叠加与干涉的本质与媒介行为社会化 媒介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该媒介在社会中的普及和人们对它的依赖程度。普及是传播物质基础的体现,而依赖程度的提高则关系到社会心理的变迁。以电视为例,日本NHK的调查也显示,20岁以上的国民中有95%以上的人每天至少看一次电视。看电视成了一种日常化的接受行为,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美国的电视机达到普及的程度是在本世纪50年代初期。这是电视台发展的重要时期,1952年,当联邦通讯委员会关于电视台的冻结取消之后,美国三大广播网均大力发展了自己的电视事业。电视开始朝着大范围的覆盖方向发展。60???70年代,电视逐渐成熟,电视机普及率在1960年以达到90%,有4600万的家庭至少拥有了一台电视。如今已经有99%的家庭拥有了电视机,平均每户拥有的电视机数目是2.24台。电视台的发展和电视机的普及形成了人们看电视的习惯。大众传播有自己固有的传播逻辑,如它必须依靠特定的传播机构、拥有职业的传播工作者、面对的是非特定的大众等等。新传媒由于自身的不成熟,这包括技术的不成熟和传播思想的不成熟,它一开始无可避免地要借鉴传统媒介的传播思想和手段,来面对传统媒介已经可以十分娴熟地对待的媒介环境和信息源。此时,它是传统媒介形成的人类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正如人们刚刚接触广播新闻的时候是为了能更好地看报纸,刚刚开始接触电视剧和电视电影的时候是为了替代去电影院里看电影一样(80年代初,电视刚刚在中国兴起,很多地方的情况是几十个人共同看一台小电视,而且一定要熄了灯看,这完全是电影接受习惯的延续)。 三、拉斯韦尔!5W?模式与现代传播媒介资源布局 通过拉斯韦尔!5W?模式为主干的传播学理论框架出发,来探讨新时期下大众传播媒介的三大定位???国家性与客观性,可控制性与自由性,开放性与大众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出版界对客观性法则的评价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过去的批判和否定转为越来越多地加以研究和借鉴。但是,对于客观性还存在种种误读。大众传播政策包括媒介管理政策、媒介报道政策、媒介发展建设政策等。狭义的大众传播政策主要指媒介报道政策,其中又侧重于宣传纪律,故又称为宣传方针。宣传方针的核心是党性原则,它要求媒介无条件地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观点,这就公开表明了媒介的国家性,即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基本属性。随着大众传播受众中心地位的确立和国际化趋势的发展,淡化宣传意味和弱化一般的倾向性将被重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媒介可摆脱主流价值观的支配,而是以更好的传播效果来评价媒介的成败。 从新闻自由的角度讲,作为传播者和受众,他们有一定的表达权和知情权。新闻自由是社会公众的一种民主权利,是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议政权的实现的程度。参与议政的人越多,对政府行为的影响越深,民主程度就越高。议政的前提是知情,知情的主要途径是新闻传播,而新闻传播要起到社会耳目喉舌的作用,就必须享有充分的新闻传播自由。但世界上没有绝对不受限制的传播媒体。传播者和受众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遵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否则就会导致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的失控。在当代社会中,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指媒介制度。即媒介内部施行控制、促使媒介按照管理者的意图运作的系统。媒介组织自上而下发出控制信息,调节着媒介的运作状态。外部因素,主要指各种影响制约媒介的社会因素共同构成的媒介控制系统。在媒介外部影响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执政党的意识形态环境与国家的法律制度。从媒介环境的角度讲,大众传媒决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的,它既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产物,又受到这些力量的调控和制约,因此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一定的可控性。 四、关于大众媒介的未来展望 关于未来媒介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理论界一直众说纷纭。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英特网这一媒介的变迁。正如我们很难将29英寸大屏幕的彩电、影院效果的立体声音响以及几十个频道的电视资源等电视的概念同二、三十年前12英寸的黑白电视、在着雪花点的屏幕形象、寥寥无几的频道资源的电视概念等同起来一样,可以说,此电视已经非彼电视。在网络这一媒介的冲击下,传统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将!化为泡沫?,有的则认为网络对于传统媒介来说只是一种协作关系,它会分流一部分传统媒介的受众,但影响力不会很大。目前英特网的发展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它作为一个新媒介,正处在一个和传统媒介相干涉的阶段。 五、结语 塑造新的市场主体、构建新的媒介市场是当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媒介开始介入资本市场,业外资本开始进入传媒业。在媒介市场面前,媒体的法人地位需要尽快立法界定。 参考文献: [1]路利云.短信新闻:对传统新闻理念的冲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1). [2]陈中原.信誉咋不断下降???来自美国报纸编辑协会的报告[J].国际新闻界,1999,(04). [3]张春林.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研究???从社会转型中受众身份衍变的角度[D].四川大学,2004. 166 实证分析

传统媒体广告的优缺点

传统媒体广告优缺点 一、报纸广告 1、优势: ①传播范围大,读者众多且相对稳定。通常情况下,报纸的发行量都比较大,尤其是全国发行的综合性报纸,而且这些读者是相对稳定的。 ②读者对象选择性强。许多报纸都拥有自己特定的读者群。 ③可信度高,印象深刻。一般来说,报纸在读者的心目中享有较高的信誉,它所发布的新闻消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借助报纸刊登广告,能赢得读者信任。 ④灵活性。这往往是报纸能吸引广告主的另一重要原因。报纸广告不需要复杂的制作程序,从稿件处理到制版印刷时间很短。同时广告版面的大小、颜色和有关细节可灵活掌握,广告主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及市场对产品、对广告的反应随时对广告讯息进行修改。 ⑤易保存、可重复。报纸广告不像电视、广播广告那样转瞬即逝,不可追踪,它以“白纸黑字”的书面语言把广告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受众,便于消费者收集有关资料,事后可进行保存、查阅。 ⑥传播速度较快,信息传递及时。对于大多数综合性日报或晚报来说,出版周期短,信息传递较为及时。有些报纸甚至一天要出早、中、晚等好几个版,报道新闻就更快了。一些时效性强的产品广告,如新产品和有新闻性的产品,就可利用报纸,及时地将信息传播给消费者。 ⑦信息量大,说明性强。报纸作为综合性内容的媒介,以文字符号为主,图片为辅来传递信息,其容量较大。由于以文字为主,因此说明性很强,可以详尽地描述,对于一些关心度较高的产品来说,利用报纸的说明性可详细告知消费者有关产品的特点。 ⑧阅读主动性。报纸把许多信息同时呈现在读者眼前,增加了读者的认知主动性。读者可以自由地选择阅读或放弃哪些部分;哪些地方先读,哪些地方后读;阅读一遍,还是阅读多遍;采用浏览、快速阅读或详细阅读。读者也可以决定自己的认知程度,如仅有一点印象即可,还是将信息记住、记牢;记住某些内容,还是记住全部内容。此外,读者还可以在必要时将所需要的内容记录下来。 2、劣势 ①生命周期短。人们读报时倾向于快速浏览,而且是一次性的。一份日报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短短的24小时,因此,其生命周期是很短的。 ②干扰度高。很多报纸因为刊登广告而显得杂乱不堪,过量的信息削弱了任何单个广告的作用。即使是增刊广告,现在也因为太厚而显得更加混乱。除非广告信息与读者有密切的关系,否则读者在主观上是不会为阅读广告花费很多精力的。 ③产品类型限制。报纸和所有的印刷媒体一样有着共同的缺陷。有些产品不能在报纸上做广告,例如要演示的产品。 ④印刷质量欠佳。印刷质量欠佳是各种报纸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广告讯息以图片形式出现时

大众传媒的作用研究

大众传媒的作用研究 (文献综述) 关键词:大众传媒作用影响 一、什么是大众传媒[1]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是指在传播路线上用以传达信息的报纸、书籍、杂志、电影、电视、因特网等诸多形式。 二、大众传媒的特点[1] 1、地位稳固。 2、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 3、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 大众传媒的上述三个特点,使得它们比其它类型的传播者地位更优越、力量更强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众传媒也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它们所拥有的传播能力和权利都远远超过了作为个人的社会成员或其它一般社会群体。 三、大众传媒的种类[2] 第一类: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如口语和体语; 第二类: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 第三类: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和计算机通讯等

四、大众传媒的功能[2] 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功能(最基本的功能) 文化传承功能:它传播前任的只是与经验;记录同代人的探索与创新; 引领社会时尚与风气;倡导一定的价值观。 监督功能:它能及时报道和评论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舆论导向作用;揭露社会上的一些假、恶、丑现象,对其形 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娱乐功能:它提供了大量文学、艺术、休闲方面的内容,大大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陶冶我们的性情。 五、大众传媒的作用 大众传媒对决策制定的作用非常显著。威尔伯·施拉姆等学者就指出,“媒体很少劝人怎么想,却能成功劝说人想什么。” 大众传媒对政府决策的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有时候甚至是决定性的,其主要作用就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等。大众传媒在公共决策的具体作用表现如下: 1、收集信息,传播信息 大众传媒也不是机械地收集信息,而是要把所有的信息加工和分析过后,提供给公众。这样对公众在了解信息的过程中能很好地提供一些重要的信息。当然现在的大众媒体在信息的传播中有时也会误导大众。 2、提高决策的认知度 大众媒体和决策都面对同一个对象——大众。大众媒体通过不断

“文化定位”大众传媒与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文化定位”大众传媒与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摘要:作为西部贫困地区的甘肃,在大众文化和 大众传 播的发展上,始终处于一种弱势地位,这就决定了甘肃在文化 传播中,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和盲目的迷失状态。甘肃的大众传播发展至今,在发达地区的步步紧逼下,不但和发达地区有较 大的差距,而且已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基于此,在对受众的认 识和理解上,应该由“大众”概念向“分众”概念转变,由“全 面覆盖”向“文化定位”转变。因此,“文化定位”概念的提 出,对于改变这种大众传播的劣势状态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文化定位大众传媒分众文化观念文化霸权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广义的文化一 般是指人类 创造的物质、精神、制度的总和。此外,我们还从人们主要社 会活动的基本形式出发,区分出政治、经济、文化的

不同形式, 这里的文化则主要是指人们的文化观念和人们的认识水平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主导形式。这里所涉及的文化观念的研究即是不同与政治体系或经济形式的一种精神或心理现象。所以,研究方向则主要集中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意识观念的层 面上,其研究的着眼点在于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 ,如何过程中 对人们的认识水平和观念形态发生影响和改变,反之,由于受

众的意识观念形态的变化所引起的新的需求又如何促进大 众媒介自身的改变和提高。 国要走现代化的强国之路 ,首先是观念的现代化。同样 贫困地区要摆脱贫困 ,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 观念的现代化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归根结底 ,现代化的根本 在于人的现代化。 因此 ,对于西部贫困地区的大众传播与文化 观念的关系的研究 ,其核心在于大众传播如何促进人的观念 的现代化的问题。 以此为出发点 ,再系统地考察目前西部贫困 地区的大众传播媒介在人的观念的现代化中所起到的促进 作用 ,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 就大众传媒和文化观念的发展的有关理论看 ,如英格尔 斯、 施拉姆、 罗杰斯等人 ,他们都从宏观上认识到了大众传播 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 ,但对于具体的实践操作性比较 社会的发展进步 ,首先是文化和认识观念的发展进步 匚=f ,西部

试比较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网络传播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的异同

试比较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网络传播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的异同 一、大众传播媒介释义 大众传播媒介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职业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指复制、传递信息的机械和传播组织、团体及其出版物和影视、广播节目。二、网络传播媒体释义 是一种互动性强的新兴媒体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多媒体交互式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上,建立的提供各种新闻与信息服务的相对独立的站点。 三、广播电视媒体释义 包含广播和电视等多个方面的组合,是现代生活的的精神文化 四、大众传播媒介的网络传播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的异同比较 (一)不同点:(1)网络传播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传媒在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作用日渐凸显。相较于传统媒介来说,网络媒介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大众传播中异军突起。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新闻信息的时效性、个性化、多角度、深入性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现实表明,传播媒介之间的竞争,正是满足受众需要、获取更多受众竞争。网络媒介可以随时随地把信息传输给用户,与传统的单项传播不同,各种信息平台上的信息传输是双向的,快速便捷,具有较强的互动性。 以湖南卫视的网络传播媒介芒果TV为例成功的原因: ①节目资源丰富优质。芒果TV直播频道拥有以湖南卫视、湖南经视、金鹰 卡通和青海卫视等20个频道提供实时同步节目内容直播。 ②多种平台的技术支持。作为广播电视新媒体,数字电视、手机电视和互 联网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芒果TV进行多平台的资源共享提供了良好 的平台支撑。 ③对湖南卫视节目资源的深度加工。芒果TV借助湖南卫视的东风对湖南广 良性循环。 ④创新广告运营模式。网络电视台的平台优势使得芒果TV在广告运营方面 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分为网站页面广告投放和网络视频广告投放。

大众传媒的作用(精)

(1 大众传媒 : 大众传媒是传递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体。 (2大众传媒的种类: 书籍、报纸、杂志、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3特性(功能 :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最基本的功能 ;文化传承功能;监督功能;娱乐功能 (3影响: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 ; 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改变着人们 的日常生活 (4现代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 有利:网络是学习的工具,可以开阔青少年的眼界,增长知识,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 网络可以是娱乐工具,娱乐是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长的需要,有利于青少年学习社会。 不利:大众传媒中的信息来源复杂, 如果不加选择,过量接受,可能会导致“ 信息污染综合症” ;虚假的不良的广告信息也会对青少年造成不利影响;大众传媒中还有一些暴力、色情 等内容,会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可能会影响青少年的思想等。如果长时间的泡在网上,会影响他们的休息和身体健康, 还可能使他们感到孤独感 ,颓废感、困惑感,亲情得不到满足,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1 大众传媒的种类:第一类: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如口语和体语

第二类: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第三类: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通讯等等 (2作用(功能 :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功能(最基本的功能 文化传承功能:它传播前人的知识与经验;记录同代人的探索与创新 ;引领社会时尚与风气;倡导一定的价值观念。 监督功能:它及时报道和评论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舆论导向作用;揭露社会上的一些假、恶、丑现象,对其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娱乐功能:它提供了大量文学、艺术、休闲方面的内容,大大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陶冶我们的性情。 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 新闻传播工具 (news media :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 报纸、通讯社、 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西方称为新闻媒介(News media或大众传播媒介 (Mass media 。 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经历了 4种方式:原始传播方式、手抄传播方式、印刷传播方式、电子传播方式。在书写工具问世以前,信息的传递是通过语言手势图记、烟火等方式进行,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当新闻传播工具出现后 , 新闻传播才成为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活动新闻传播工具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交往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播方式不断变化,传播速度 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效果也越来越大。 最早出现的新闻传播工具是报纸,它在漫长的传播史中一直是新闻传播工具的主要形态。对新闻传播工具渊源的研究,中外新闻学者有 3种说法:①新闻采集活动始于中国商代、周代, 《诗经》、《春秋》是最早的古代报纸。这种观点最早见于日本的新闻学著作。②中国的邸报 (见敦煌进奏院状和古罗马帝国的“ 每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案最全版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案 【内容标准】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知识与能力】(1)知道报刊、影视发展的基本史实。 (2)了解互联网的发展概况,尝试通过短短的十几年的迅速发展来了解今天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 【过程与方法】(1)搜集图片、文字资料、编写自己所了解的报刊、影视或互联网发展史。(2)观看不同时期的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加深对社会变迁的了解。 (3)组织不同小组制作相关教学题材的网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报刊发展的状况,认识到中国社会的舆论环境逐渐改善,推动了中国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今天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消极的影响。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正确的面对网络的诱惑。 重点:报刊、影视发展的状况。 难点:中国社会飞速发展对互联网的影响。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展历程。知道了现代社会里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除此之外,大众传播媒介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中国的大众传播媒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一课。 讲授新课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板书) 1、历史渊源:(板书)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2、大众报业出现原因:(板书) (问)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答:(1)进入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2)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合作探究] 如何评价西人办报? 3、过程:(板书) (问)中国报业发展的历程? 答:(1)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2)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 4、通俗性报刊特点:(板书) (问)同学们,你们一般情况下会看什么报刊呢? 答:通俗性报刊。 (问)那么,通俗性报刊有哪些特点呢? 答:(1)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取材世俗,运笔浅显,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2)根据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按戏曲、电影、体育、生活、文艺、娱乐等类别实现了专门分工,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购买相应的报纸。 [第二课堂] 1、《昭文新报》:1873年艾小梅、汉口创办,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报纸。 2、中外纪闻》:京师强学会的机关报,维新派的重要舆论机关,其前身是《万国公报》,由梁启超,任大燮任主编,是中国资产阶级政党的报刊的萌芽。该报的出版使广大官员和知识分子“渐知新法之益”,为改良派政治团体的建立和改良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创造了有力条件。1896年元月20日停刊。《中外纪闻》特点:(1)刊登外文报纸,外文电讯的译文。(2)介绍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情况和自然科学知识,也评论中西方社会的得失,宣传中国应该向西方学习。 3、《强学报》: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维新派南方的代表。 4《时务报》:1896年在上海创办,梁启超任总编辑。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是旬刊,以“域外报译”为主,同时开设言论栏目。主要宣传进化论,倡导学校废科举,设议院兴民权,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揭露帝国主义罪行,呼吁捍卫民族独立,该报在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中的爱国分子中引起了很大影响。该报是当时发行量最高,影响最大的国人报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