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13章答案

第13章答案

第13章答案
第13章答案

第13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解质

一、选择题

1(D),2(A),3(C),4(B),5(C)

二、填空题

(1). σ (x ,y ,z )/ε 0,与导体表面垂直朝外(σ > 0) 或 与导体表面垂直朝里(σ < 0). (2). σ ,σ / ( ε 0ε r ); (3).

R

q 04επ ;

(4). P ,-P ,0; (5). εr , εr

三、计算题

1.如图所示,一半径为a 、外半径为b 的金属球壳,带电荷Q ,在球壳空腔内距球心r 处放一点电荷为q , 设无限远处为电势零点,试求:(1)球壳内外表面上的电荷. (2)球心O 点处,由球壳内表面上电荷产生的电势。 (3)球心O 点处的总电势。

解:点电荷q 在内壳上感应出负电荷-q ,不论电荷如何分布,距离球心都为a .外壳上就有电荷q+Q ,距离球为b .球心的电势是所有电荷产生的电势叠加。 (1)球壳内表面上的电荷为-q ;外表面上的电荷为q+Q 。 (2)球心O 点处,由球壳内表面上电荷产生的电势:a

q U o 04πε-

=

(3)球心O 点处的总电势:000111444o q q Q q U r a b

πεπεπε-+=++

2. 如图所示,一圆柱形电容器,内筒半径为R 1,外筒半径为R 2 (R 2<2 R 1),其间充有相对介电常量分别为εr 1和εr 2=εr 1 / 2的两层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其界面半径为R .若两种介质的击穿电场强度相同,问:

(1) 当电压升高时,哪层介质先击穿?

(2) 该电容器能承受多高的电压?

解:(1) 设内、外筒单位长度带电荷为+λ和-λ.两筒间电位移的大小为 D =λ / (2πr ) 在两层介质中的场强大小分别为

E 1 = λ / (2πε0 εr 1r ), E 2 = λ / (2πε0 εr 2r )

在两层介质中的场强最大处是各层介质的内表面处,即

E 1M = λ / (2πε0 εr 1R 1), E 2M = λ / (2πε0 εr 2R ) 可得 E 1M / E 2M = εr 2R / (εr 1R 1) = R / (2R 1)

已知 R 1<2 R 1, 可见 E 1M <E 2M ,因此外层介质先击穿. (2) 当内筒上电量达到λM ,使E 2M =E M 时,即被击穿,

λM = 2πε0 εr 2RE M 此时.两筒间电压(即最高电压)为:

r r r r U R R r M R

R r M d 2d 22

1

201012??

+=επελεπελ???

? ??+=R R R R RE r r M r 22112ln 1

ln 1εεε

3. 一个圆柱形电容器,内圆柱半径为R 1,外圆柱半径为R 2,长为L (L >>R 2-R 1),两圆筒间充有两层相对介电常量分别为εr 1和εr 2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其界面半径为R ,如图所示.设内、外圆筒单位长度上带电荷(即电荷线密度)分别为Q 和-Q ,求: (1) 电容器的电容.

解:(1) 根据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可得两筒之间的电位移的大小为D = λ / (2πr ) 介质中的场强大小分别为

E = D / (ε0εr ) = λ / (2πε0εr r )

两筒间电势差

?

?=

b

a

r E U d

a b

r ln 20εελπ=

电容 ()a

b L U Q C r /ln 20εεπ==

(2) 电场能量 C Q W 22

=

4. 如图所示,一平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S ,两极板之间距离为d ,其间填有两层厚度相同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其介电常量分别为ε1和ε2.当电容器带电荷±Q 时,在维持电荷不变下,将其中介电常量为ε1的介质板抽出,试求外力所作的功.

解:可将上下两部分看作两个单独的电容器串联,两电容分别为

d S C 112ε= ,d S

C 222ε=

串联后的等效电容为 ()

21212εεεε+=d S

C

a

b L Q r ln 402επε=

带电荷±Q 时,电容器的电场能量为 ()S d Q C Q W 21212242εεεε+== 将ε1的介质板抽去后,电容器的能量为 ()S d Q W 202024εεεε+='

外力作功等于电势能增加,即 ???

?

??-=-'=?=102114εεS d Q W W W A 5.

如图所示,将两极板间距离为d 的平行板电容器垂直地插入到密度为r 、相对介电常量

为er 的液体电介质中.如维持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U 不变,试求液体上升的高度h .

解:设极板宽度为L ,液体未上升时的电容为

液体上升到h 高度时的电容为

在U 不变下,液体上升后极板上增加的电荷为

电源作功

液体上升后增加的电能

液体上升后增加的重力势能 因 A = W 1+W 2,可解出

C 0 = ε0HL / d

()d hL d L h H C r εεε00+-=()011C H h r ?????

?-+=ε()d

hLU U C CU Q

r /100-=-=?εε()d hLU QU A r

/12

0-==?εε()d

hL d

L h H C r

εεε00+-=20212121U C CU W -=?()d hLU r /12

120-=εε2

221

gdh L W ρ=?()2

201gd U h r ρεε-=

四 研讨题

1. 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面电荷密度为σ)两侧场强为)2/(0εσ=E ,而在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表面(该处表面面电荷密度为σ)附近场强为0/εσ=E ,为什么前者比后者小一半?

参考解答:

关键是题目中两个式中的σ不是一回事。下面为了讨论方便,我们把导体表面的面电荷密度改为σ′,其附近的场强则写为./0εσ'=E

对于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面电荷密度为σ),两侧场强为)2/(0εσ=E .这里的 σ 是指带电平面单位面积上所带的电荷。

对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其表面附近的场强为./0εσ'=E 这里的 σ′是指带电导体表面某处单位面积上所带的电荷。

如果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是一个静电平衡状态下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导体板,则σ是此导体板的单位面积上(包括导体板的两个表面)所带的电荷,而σ′仅是导体板的一个表面单位面积上所带的电荷。

在空间仅有此导体板(即导体板旁没有其他电荷和其他电场)的情形下,导体板的表面上电荷分布均匀,且有两表面上的面电荷密度相等。在此情况下两个面电荷密度间的关系为σ =2σ′。这样,题目中两个E 式就统一了。

2. 由极性分子组成的液态电介质,其相对介电常量在温度升高时是增大还是减小?

参考解答:

由极性分子组成的电介质(极性电介质)放在外电场中时,极性分子的固有电矩将沿外电场的方向取向而使电介质极化。由于极性分子还有无规则热运动存在,这种取向不可能完全整齐。

当电介质的温度升高时,极性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更加剧烈,取向更加不整齐,极化的

效果更差。此情形下,电极化强度V

p P i

?=∑ 将会比温度升高前减小。

在电介质中的电场E 不太强时,各向同性电介质的P 和E

间的关系为

E P r )1(0-=εε.

很明显,在同样的电场下,当温度升高后,相对介电常量εr 要减小。

3. 有一上下极板成θ角的非平行板电容器(长为a ,宽为b ),其电容如何计算?

参考解答:

设一平行板电容器是由长为a ,宽为b 的两导体板构成,板间距为d ,则电容为

,0d

ab

C ε=

若该电容器沿两极板的长度同一方向有d x 的长度增

量,则电容为,d )

d (0d

x

a C d

x b a C εε+

=+=

' 在此基础上推广到

如图所示的电容器,可以认为是在0C 的基础上,上极板沿与长度

方向成θ角度连续增加到b ,下极板沿长度方向连续增加到b cos θ构成,把该电容器看成是由两个电容器并联时,该电容器的电容为

d

b d a C l d l

a C C

b θ

θεθ

εθsin ln tan tan d 0cos 0

0++

=++='?

即非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d

b d a C θθεsin ln

tan +=

4. 为了实时检测纺织品、纸张等材料的厚度(待测材料可

视作相对电容率为εr 的电介质),通常在生产流水线上设置如图所示的传感装置,其中A 、B 为平板电容器的导体极板,S 为极板面积,d 0为两极板间的距离。试说明检测原理,并推出直接测量电容C 与间接测量厚度d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果要检测钢板等金属材料的厚度,结果又将如何?

参考解答:

设极板带电S q 0σ=,

两板电势差:d E d d E U 有电介质

无电介质+-=?)(0 d d d U r εεσ

εσ00000)(+-=

? 则 )(00d d d s

U q C r r -+=

?=εεε 介质的厚度为:C

S

d C S C d d r r

r r r r r )1(1)1(0000---=--=εεεεεεεεε 实时地测量A 、B 间的电容量C ,根据上述关系式就可以间接地测出材料的厚度、通常

智能化的仪表可以实时地显示出待测材料的厚度。

如果待测材料是金属导体,其A 、B 间等效电容与导体材料的厚度分别为:

d d S C -=00ε, C

S d d 00ε-=.

第十三章波动参考答案

第十三 波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参考答案: 1.(C);2.(C);3.(A);4.(D);5.(C);6.(C);7.(B);8.(C);9.(D);10.(A);11.(B);12.(C);13.(B);14.(B);15.(D);16.(B);17.(A);18.(C); 二、填空题参考答案: 1、0.02 m ,2.5 m ,100 Hz ,250 m/s 2、0.8m ,0.2m ,125 Hz 3、y 轴负向,y 轴正向,y 轴正向 4、m ])330(165cos[1.0ππ+-=x t y 或 m ])330 (165cos[1.0ππ--=x t y 5、 2 3π 6、m )2 2 cos( 2.0π π - =t y P 7、(1)222π π?+ =k , ,2,1,0±±=k (2)2322π π?+=k , ,2,1,0±±=k 8、)](22cos[212L L v A y +- +=λ π ?π 1L k x -=λ, ,2,1±±=k 9、 10、θcos IS 11、2/π 12、)22cos(2212 221λ π r L A A A A A -++= 13、])/(2cos[1πλπ++=x vt A y (SI ) 或 ])/(2cos[1πλπ-+=x vt A y (SI ) )2 2cos()2 2cos( 2π ππ λ π + + =vt x A y (SI )或 )2 2cos()2 2cos( 2π ππ λ π - - =vt x A y (SI ) 14、(1)m )200 cos(01.0t y π= (2)m )200 cos(02.0t y π= ) (m y O ) (m x λu 2λ

大学物理课本答案习题 第十三章习题解答

习题十三 13-1 如题图13-1所示,两条平行长直导线和一个矩形导线框共面,且导线框的一个边与长直导线平行,到两长直导线的距离分别为1r , 2r 。已知两导线中电流都为0sin I I t ω=,其中I 0和ω为常数,t 为 时间。导线框长为a ,宽为b ,求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 解:无限长直电流激发的磁感应强度为02I B r μ= π。取坐标Ox 垂直于 直导线,坐标原点取在矩形导线框的左边框上,坐标正方向为水平向右。取回路的绕行正方向为顺时针。由场强的叠加原理可得x 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00122() 2() I I B r x r x μμ= + π+π+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通过微分面积d d S a x =的磁通量为 00m 12d d d d 2()2()I I B S B S a x r x r x μμΦππ?? =?==+??++?? 通过矩形线圈的磁通量为 00m 01 2d 2()2()b I I a x r x r x μμΦ??=+??π+π+???012012ln ln sin 2a r b r b I t r r μω?? ++=+ ?π?? 感生电动势 0m 12012d ln ln cos d 2i a r b r b I t t r r μωΦεω?? ++=- =-+ ?π?? 012012()()ln cos 2a r b r b I t r r μωω?? ++=- ??π?? 0i ε>时,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实际方向为顺时针;0i ε<时,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实际方向 为逆时针。 13-2 如题图13-2所示,有一半径为r =10cm 的多匝圆形线圈,匝数N =100,置于均匀磁场B 中(B =0.5T )。圆形线圈可绕通过圆心的轴O 1O 2转动,转速1 600r min n -=? 。求圆线圈自图示的初始位置转过 题图13-1 题图 13-2 解图13-1

幼儿园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幼儿园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1. B 2.D 3.A 4. C 5.D 6. C 7. A 8.D 9. A 10.C 11. A 12.C 13. B 14. C 15.D 16. B 17. A 18. C 19. C 20.B 21. B 22. D 23. A 2 4. C 25.A 26.C 2 7. D 28. A 29.C 30.B 31. B 32.D 33. C 34.A 35.D 36. B 37.D 38. A 39. C 40.D 41.A 42.A 43.B 44.C 45.D 46.A 47.D 48.C 49.B 50.A 51.C 52.A 53.D 54.C 55.A 56.B 57.C 58.D 59.B 60.C 61.B 62.D 63.A 64.C 65.D 66.A 67.B 68.C 69.B 70.C 二.多项选择题 71.AC 72.BD 73.AC 74.AB 75.CD 76.ABC 77.AB 78.ABCD 79.ABCD 80.ABD 81.BCD 82.ABCD 83.BC 84.AB 85BCD 86.AB 87.AB 88.ABCD 89.ABCD 90.ABCD 91.ACD 92.ABC 93.BCD 94.ABC 95.ABCD 96.ABD 97.ABCD 98.ABD 99.AB 100.CD 101.CD 102.ABC 103.ABCD 104.ABD 105.ABC 106.ABC 107.ABCD 108.ABCD 109.ABCD 110.ABCD 111.AB 112.BD 113.ABC 114.ABC 115.BCD 116.ABC 117.BC 118.AB 119.CD 120.ABCD 121.ABCD 122.ABD 123.BCD 124.AD 125.ABCD 126.ABCD 127.ABCD 128.ABD 129.AD 130.BC 131.ABCD 132.ABCD 133.ABCD 134.AB 135.BCD 136.ABCD 137.ABC 138.ABCD 139.ABCD 140.ABD

第十三章 练习与答案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谋求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加大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B、推动南北对话,加强南南合作 C、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加强发展中国家的自力更生 (答案C)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核心和主要原则是 A、互不侵犯 B、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C、互不干涉内政 D、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答案D)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是 A、中国、印度、缅甸 B、中国、印度、越南 C、中国、朝鲜、越南 D、中国、印尼、巴基斯坦 (答案A) 4、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答案B) 5、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是 A、实行有效裁军和军控 B、发挥联合国的维和作用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加强国际干预 (答案C) 6、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的立足点是 A、联合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进行对抗 B、以共同经历、共同任务做完发展对外关系的基础 C、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对话,反抗对抗 D、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答案D) 7、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是在()。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答案C) 8、最早确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的党的代表大会是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二大(答案D) 9、首先提出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一系列主张是()。 A、周恩来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答案C) 10、中共十六大提出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安全观,其核心是()。 A、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B、平等、协商、团结、合作 C、平等、合作、繁荣、发展 D、互利、互信、合作双赢(答案A) 11、2005年,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新目标是()。 A、公平正义的世界 B、公正合理的世界 C、和谐世界 D、和平发展的世界(答案C) 二、多选题 1、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 A、和平是东西问题 B、和平与发展互为条件,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C、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D、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答案BCD) 2、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表现有 A、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B、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C、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 D、国际金融贸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额 (答案ABCD) 3、我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之所以选择与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是因为 A、中国本身就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B、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和命运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是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利益所在 D、在战后的长期国际斗争中,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历来相互支持 E、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选择了共同的发展道路 (答案ABCD) 4、我国外交工作的方针是 A、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物理光学》郁道银版第十三章习题解答(全)汇编

2 mm 301 1 mm 30工程光学 第十三章习题解答 1. 波长nm 500=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边长为3cm 的方孔,在光轴(它通过孔中心并垂直方孔平面)附近离 孔z 处观察衍射,试求出夫琅和费衍射区的大致范围。 解: 夫琅和费衍射应满足条件 π <<+1 max 21212)(Z y x k )(900)(500 21092)(2)(7 2max 2121max 21211m cm a y x y x k Z =??==+=+>λλπ 2. 波长为500nm 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宽度为0.025mm 的单逢上,以焦距为50cm 的会聚透镜将衍射光聚焦于 焦面上进行观察,求(1)衍射图样中央亮纹的半宽度;(2)第一亮纹和第二亮纹到中央亮纹的距离;(3)第一亮纹和第二亮纹相对于中央亮纹的强度。 解: 2 0sin ? ? ? ??=ααI I θλπαsin 22a f y ka kal ?=?== (1))(02.010 025.0500 6 rad a =?= = ?λ θ )(10rad d = (2)亮纹方程为αα=tg 。 满足此方程的第一次极大α43.11= 第二次极大α.22= x a kla θλπαsin 2??== a x πλα θ= sin 一级次极大)(0286.010025.043.1500sin 6 rad x x =???=≈ππ θθ ()mm x 3.141= 二级次极大)(04918.010025.0459.2500sin 6 rad x x =???=≈ππ θθ ()mm x 59.241= (3)0472.043.143.1sin sin 2 201=??? ??=??? ??=ππααI I 01648.0459.2459.2sin sin 2 202=?? ? ??=??? ??=ππααI I 10.若望远镜能分辨角距离为rad 7 103-?的两颗星,它的物镜的最小直径是多少?同时为了充分利用望远镜的分辨率,望远镜应有多大的放大率? 解:D λ θ22.10= )(24.21031055022.179m D =???= -- ? -=?????= ' '= Γ9693 10180606060067 π? 11. 若要使照相机感光胶片能分辨m μ2线距,(1)感光胶片的分辨率至少是没毫米多少线;(2)照相机

第十三章课后答案文档

第十三章开放经济的均衡 1.什么是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和“净误差与遗漏”,它们相互之间在数量上怎样构成一个平衡表的关系? 答:(1)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包括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状况,是贸易和投资以及其他国际经济交往的总和。其中既包括用外汇收付的经济交易,也包括以实物、技术形式进行的经济交易。国际收支反映的是某一段时期的经济交易流量情况,与国家资产负债表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2)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种统计报表,全面系统地记录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它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经济发展、偿债能力等状况的重要文件,也是一个国家在制定外汇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时的重要依据。通常,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划分为四类: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变动以及净误差与遗漏。 ①经常项目。它是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项目,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益项目和经常转移。货物贸易主要指通过海关进出口的所有货物,服务贸易则包括各种形式的商业服务和一部分政府服务,这两个子项目的出口都可以从国外收取外汇。收益项目包括劳动报酬和投资收益(利息、股息、利润、红利等)两项。经常转移又称为单方转移,指的是不以获取收入或者支出为目的的单方面交易行为,包括侨汇、无偿援助和捐赠、国际组织收支等。 ②资本和金融项目。资本项目记录的是资本性质的转移和专利、版权、商标等资产的一次性买断、卖断。金融项目记录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三项。 ③储备资产。指的是由中央银行持有,或由财政部门持有的可随时直接使用的金融资产。 ④净误差与遗漏。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复式簿记原理编制的,每一笔经济交易要同时记入有关项目的借方和贷方,数额相等。但是在实践中,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是通过对各个子项目的统计进行的。由于统计数据来源不一、时间不同等原因,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额。为此,就需要有一个平衡项目——净误差与遗漏。当贷方大于借方时,就将差额列入该项目的借方;当借方大于贷方时,就将差额列入该项目的贷方。换言之,正是由于净误差与遗漏项目的存在,使得国际收支平衡表总可以实现平衡。 2.在复式簿记下,以下的国际交易应如何计入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1)一位中国居民从美国居民那里进口了价值50 000美元的商品,并约定3个月后付款; (2)3个月后,中国居民用他在纽约的银行存款付款; (3)美国居民用这笔资金购买了中国的B股股票; (4)美国居民购买的中国B股股票获得了600美元的红利。如果这些交易发生在同一年,它们对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净额影响是什么? 答:(1)借:商品进口50 000美元 贷:短期资本流入 50 000美元 (2)借:短期资本流入50 000美元 贷:本国在外国银行存款 50 000美元 (3)借:外国在本国银行存款50 000美元 贷:证券投资 50 000美元 (4)借:外国在本国银行存款 600美元 贷:证券投资收入 600美元 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影响: 项目借方(-)贷方(+)差额 商品50 000 -50 000 间接投资50 000 600 +50 600 其它投资50 000 600 50 000 -600 合计100 600 100 600 0 3.什么是国际收支的失衡?失衡是否一定是坏事?国际收支中有许多项目,每个项目都有是顺差还是逆差的问题,是否顺差就是好,逆差就是不好? 答:(1)在判断国际收支是否平衡时,国际上通行的方法是将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各个项目区分为两类不同性质的交易: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前者是指企业、单位和个人由于自身的需要而进行的交易,如商品和服务的输出与输入、赠予、侨民汇款和长期资本的流出和流入。后者是指在自主性交易产生不平衡时所进行的用以平衡收支的弥补性交易,如向国

《小学语文教学论》题库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大课程——小教学观”认为()。 A.课程不仅包含教学活动,还包含丰富的内容,课程是内容与过程的统一 B. 课程与教学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实践活动内容与指涉对象 C. 课程只是教学活动的内容与对象,即教学内容 D. 教学活动的外延相对而言宽广地多 2.下列不属于“语言文化”说的观点的是()。 A.语言学习、语文课程离不开文化的学习,人的语言能力中包含着一定的文化素质 B. 语言与文化构成了一个民族存在的象征,语言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才是语言的实质性内容 C.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文学教学,语言只是文学的内容与实质而已 D.语文教学应该是“语文教育”,是一种“大语文观” 3. 教会学生规范、准确、流畅、流利地与人交流,教会学生善于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立场与感情,是小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A.基本语文知识学习 B. 基本语言能力训练 C. 语言思维能力训练 D. 基本人文素养教育 4. 有效教学的核心构成要素是()。 A.教学目标 B. 教学方式 C. 教学评价 D. 教学效果 5. 我国现行《大纲》或《标准》把小学阶段的识字量确定为()字左右。 A. 1700 B. 2000 C. 2500 D.3000 6. 以下哪一项不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 A.语文化 B. 一体化 C. 整合化 D. 简单化 7.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的创造的教学进程设计策略是()。 A. 问题——探究式教学设计 B.传递──接受式教学设计、 C. 自学──辅导式教学设计 D.范例式教学设计 8.下列哪项不是立体多维的知识结构?() A. 教什么的知识 B. 教给谁的指使 C. 如何教的知识 D. 工具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 9.小学生口语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是()。 A. 听话能力 B. 说话能力 C. 表达方式的选择 D. 表达愿望与信心 10.某教师就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节目中所涉及的话题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这种教学法是()。 A. 教学内容延伸法 B.看图说话法 C. 主题会话法 D.情景创设法 11.狭义上讲,小学语文教材是指()。

【精品】高教第二版(徐寿昌)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3章

第十三章羧酸及其衍生物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CH 3 (CH2)4COOH2.CH3CH(CH3)C(CH3)2COOH3.CH3CHClCOOH 4.COOH 5.CH 2 =CHCH2COOH6.COOH 7. CH3COOCH38 . HOOC COOH9 . CH2COOH 10.(CH 3 CO)2O11. O CO CH312.HCON(CH 3 )2 13. COOH O2N O2N 14 . CO NH 3,5-二硝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酰亚胺

15. CH 3CHCHCOOH CH 3 OH 16. OH COOH 2-甲基-3-羟基丁 酸1-羟基-环己基甲酸 一、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草酸2,马来酸3,肉桂酸4,硬脂酸

5.α-甲基丙烯酸甲酯6,邻苯二甲酸酐7,乙酰苯胺8,过氧化苯甲酰胺 CH 2=C CH 3 COOCH 3 CO O NHCOCH 3 O O OO NH C O H 2NCOOC 2H 5 C C NH O O O H 2N C NH 2 NH CO O CO n CH 2 CH O C O CH 3 []n 三、写出分子式为C 5H 6O 4的不饱和二元酸的所有异构体(包括顺反异构)的结构式,并指出那些容易生成酸酐: 解:有三种异构体:2-戊烯-1,5-二酸;2-甲基-顺丁烯二酸;2-甲基-反丁烯二酸。其中2-甲基-顺丁烯二酸易于生成酸酐。 C C H COOH COOH C C H COOH CH 3 HOOC CH 3 HOOC CH=CHCH 2COOH 2-戊烯 -1,5-二酸;2-甲基-顺丁烯二酸;2-甲基-反丁烯二酸 四、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酸性强度: 1,醋酸,丙二酸,草酸,苯酚,甲酸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库参考答案1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 《幼儿园课程》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D )1.将课程看作是学习者获得的直接经验的学者是。 A.皮亚杰 B.斯宾赛 C.克伯屈 D.杜威 ( A )2.从计划的维度来定义课程的学者有。 A.塔巴 B.博比特 C.弗洛伊德 D.坎贝尔 ( C )3.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将和课程的本质联系起来。 A.学科知识 B.活动过程 C.儿童经验 D.教学计划 ( B )4. 与课程是学校组织的活动的观念同一渊源的课程观是。 A.学科课程观 B.经验课程观 C.活动课程观 D.目标课程观 (A)5.强调知识学习的课程是。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核心课程 D.广域课程 (A)6.强调儿童经验的丰富的课程是。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核心课程 D.广域课程 ( A )7.强调课程必须适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这是幼儿园课程的。 A.适宜性 B.活动性 C.基础性 D.文化性 ( B)8.幼儿园课程不具有强制性,这是其。 A.游戏性 B.非义务性 C.基础性 D.文化性 ( A )9.在研究幼儿时将幼儿当做一个人分析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这种研究角度是。 A.哲学 B.心理学 C.社会学 D.教育学 ( B )10. 研究他们内在的发展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兴趣,研究儿童学习能力上的年龄特征,这种研究角度是。

A.哲学 B.心理学 C.社会学 D.教育学 ( D )11.蒙台梭利的早期教育课程注重儿童的。 A.智力 B.动作 C.艺术 D.感知觉 ( C )12. 是瑞吉欧教育体系中课程的主要特征。 A.知识学习 B.动作训练 C.方案教学 D.感知觉训练 ( A )13.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家先生提倡在幼儿园实施“单元教学”。 A.陈鹤琴 B.张雪门 C.张宗麟 D.戴自俺 ( C )14.美国课程学者认为目标是课程编制的核心,被叫做“行为目标之父”。 A.杜威 B.斯宾赛 C.泰勒 D.坎贝尔 ( C)15. 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 A.总体目标 B.中期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预成性目标 ( B )16. 是指以适应儿童的心理特点的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而形成的内容顺序。 A.逻辑顺序 B.心理顺序 C.内容顺序 D.学科顺序 ( C )17.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由决定的。 A.文化 B.经济发展 C.幼儿的身心特征 D.环境 ( A )18. 早期教育方案强调“整个儿童”的培养。 A.认知学派 B.蒙台梭利 C.结构主义 D.班克街(Bank street) ( C )19. 是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倡导者和领导者。 A.杜威 B.蒙台梭利 C.马拉古兹 D.维果斯基 ( B )20.我国第一个《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在年。 .1932 C (C )21.首先将“学前教学”引进教育学的人是。 A.杜威 B.张雪门 C.乌索娃 D.维果斯基 ( B )22.英国课程学者提出了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 A.艾宾浩斯 B.特纳 C.斯坦豪斯 D.斯波代克 ( D )23. 是课程设计者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预设的教育目标。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及第十六章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第十六章试题及答案 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输液引起的空气栓塞致死原因是(A) A.栓子阻塞肺动脉入口 B.栓子阻塞肺静脉入口 C.栓子阻塞主动脉入口 D.栓子阻塞上腔静脉入口 E.栓子阻塞下腔静脉入口 2.在输血前准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 A.抽取血标本作血型鉴定 B.采血时禁止同时采集两位病人的血标本 C.从血库取血时应认真核对 D.应检查血的质量 E.若血的温度太低,可在热水中稍加热 3.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时(C)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大量输血后反应 E.疾病感染 4.在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E) A.检查血库质量,血浆呈红色,不能使用 B.血液从血库取出后,在室温内放置15min后再输入 C.先给病人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 D.两人核对供、受血者姓名、血型、和交叉试验结果 E.在血中加入异丙嗪25mg,以防过敏反应 5.输液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血性泡沫痰的原因是(B)

A.输入致热物质 B.输入速度过快 C.输入药液浓度过高 D.输入空气栓子 E.输入变质液体 6.输血是患者发生溶血反应,处理方法错误的是(E)A.停止输血 B.双侧腰部热敷 C.碱化尿液 D.视需要用升压药 E.闭尿者增加入水量 7.当发生溶血反应,护士首先应(A) A.停止输血 B.通知医生 C.0.1%盐酸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D.给患者平卧位 E.热水袋敷双侧腰部 8.静脉输液的速度,成人一般为(滴/分)(A)A.40~60 B.60~80 C.20~40 D.80~100 E.100~110 9.肺水肿病人给予高流量吸氧的作用是(B) A.使毛细血管扩张 B.提高肺泡内氧分压 C.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D.防止肺部感染 E.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 10.急性肺水肿的治疗措施不包括(D) A.立即使病人端坐,两端下垂 B.高流量氧气吸入C.使用镇静剂、强心药、利尿剂 D.大量输液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E.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

第13章答案

13.2 如果将DAC0832接成直通工作方式,画图说明其数字接口引脚如何连接。 答: 数字接口引脚连接如图13-2所示: 图13-2 数字接口引脚连接图 13.3 对应13.2.4节的图13-9a电路,编写输出一个12位数字量的程序段。假定这12位数据在BX的低12位中。 图13-9a 2级锁存接口电路 答: 假设第1级低8位锁存的端口地址为PORT1,第1级高4位锁存的端口地址为PORT2,第2级12位锁存的端口地址为PORT3,则程序段如下: MOV AL,BL ;取低8位数字量输出 OUT DX,AL MOV DX,PORT2 MOV AL,BH ;取高位数字量输出 OUT DX,AL

MOV DX,PORT3 ;将12位数据同时送给DAC进行转换 OUT DX,AL 13.6 某控制接口电路如图13-16所示。需要控制时,8255A的PC7输出一个正脉冲信号,START启动A/D转换;ADC转换结束在提供一个低脉冲结束信号EOC的同时送出数字量。CPU采集该数据,进行处理,产生控制信号。现已存在一个处理子程序ADPRCS,其入口参数是在AL寄存器存入待处理的数字量,出口参数为AL寄存器给出处理后的数字量。假定8255A端口A、B、C及控制端口的地址依次为FFF8H~FFFBH,要求8255A的端口A为方式1输入、端口B为方式0输出。编写采用查询方式读取数据,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段。 图13-16 习题13.6图 答: 采用查询方式读取数据,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段如下: ;8255A初始化 MOV DX,0FFFBH ;10110000B,8255A的A组为方式1输入,端口B为方式0输出,C口高位输出MOV AL,0B0H OUT DX,AL ;PC7口产生正脉冲,启动A/D转换 ;00001110B,PC7复位 MOV AL,0EH OUT DX,AL ;00001111B,PC7置位 MOV AL,0FH OUT DX,AL CALL DELAY ;保证正脉冲具有一定的宽度 ;00001110B,PC7复位 MOV AL,0EH OUT DX,AL

幼儿园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

幼儿园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4. C 6. C 7. A 9. A 11. A 13. B 14. C 16. B 17. A 18. C 19. C 21. B 22. D 23. A 2 4. C 2 7. D 28. A 31. B 33. C 36. B 38. A 39. C 二.多项选择题 85BCD 三、名词解释 141.课程——课程的本质就是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个人成长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促进学习者有效地学习或实现可期望的身心发展而计划、选择和组织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在各种教育机构中,课程是由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以及评价构成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体系。 142.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教育工作者为了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而计划的,

在幼儿园的教育情景中组织和实施的,以幼儿为主体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的总和。 143. 分科课程——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为课程组织的基础。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的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而形成的课程。 144.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有多种称谓,如“儿童中心课程”、“生活课程、”“经验课程”等等。它与分科课程相对,是打破学科之间的逻辑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的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145.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又称为“广域课程”、“统合课程”和“合成课程”。它是指以特定的方式将若干门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融合、组织在一起进行教学的一种课程。 146.核心课程——是指一种独特的课程类型,即以儿童的某一重要的生活问题,或者是人类社会的某种基本活动为核心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课程。这种核心课程也被称作“问题中心课程”。 147.国家课程——国家课程也称为“国家统一课程”,是指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148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149.显性课程——显性课程又被称作“正规课程”,是指学校按计划开设的、由专门的教师负责组织实施课程。 150.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又称为“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它是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课程,具体来说,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在学校政策和课程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但却实实在在构成了学生在学校学习经验中常规、有效部分的教育内容和结果。 15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在学校教师指导下,学生某种学习活动的具体的行为变化的表现和阶段性、特殊性的学习结果。 15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肯定是在学习者还没有掌握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人类的科学和文化之中的,能供儿童学习,而且对儿童的发展有意义、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素材,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153.课程实施——人们一般认为,课程实施就是将静态的课程方案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践的过程,即是将设计好的课程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 154.项目活动——项目活动是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活动的主题,并以该主题为中心加以扩散,编制主题网络,将概念予以分化、放大,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索概念的

第十三章 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解答:C 2.当消费函数为c =a +by(a>0,0

工程力学课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工程力学课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力对点之矩与矩心位置有关,而力偶矩则与矩心位置无关。 [ ] 2.轴向拉压时无论杆件产生多大的变形,正应力与正应变成正比。 [ ] 3.纯弯曲的梁,横截面上只有剪力,没有弯矩。 [ ] 4.弯曲正应力在横截面上是均匀分布的。 [ ] 5.集中力所在截面上,剪力图在该位置有突变,且突变的大小等于该集中力。 [ ] 6.构件只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就可以安全、可靠的工作。 [ ] 7.施加载荷使低碳钢试件超过屈服阶段后再卸载,材料的比例极限将会提高。 [ ] 8.在集中力偶所在截面上,剪力图在该位置有突变。 [ ] 9.小柔度杆应按强度问题处理。 [ ] 10.应用平面任意力系的二矩式方程解平衡问题时,两矩心位置均可任意选择,无任何限制。 [ ] 11.纯弯曲梁横截面上任一点,既有正应力也有剪应力。 [ ] 12.最大切应力作用面上无正应力。 [ ] 13.平面平行力系有3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 ] 14.低碳钢试件在拉断时的应力为其强度极限。 [ ] 15.若在一段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则该段梁的弯矩图为倾斜直线。 [ ] 16.仅靠静力学平衡方程,无法求得静不定问题中的全部未知量。 [ ] 17.无论杆件产生多大的变形,胡克定律都成立。 [ ] 18.在集中力所在截面上,弯矩图将出现突变。 [ ] 二、单项选择题: 1.图1所示杆件受力,1-1、2-2、3-3截面上轴力分别是 [ ] 图1 ,4F,3F B.-4F,4F,3F,F,0 ,4F,3F

2.图2所示板和铆钉为同一材料,已知bs []2[]στ=。为充分提高材料利用率,则铆钉的直径应该是 [ ] 图2 A.2d δ= B.4d δ= C.4d δ π= D.8d δ π= 3.光滑支承面对物体的约束力作用于接触点,其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 [ ] A.指向受力物体,为压力 B.指向受力物体,为拉力 C.背离受力物体,为压力 D.背离受力物体,为拉力 4.一等直拉杆在两端承受轴向拉力作用,若其一半为钢,另一半为铝,则两段的 [ ] A.应力相同,变形相同 B.应力相同,变形不同 C.应力不同,变形相同 D.应力不同,变形不同 5.铸铁试件扭转破坏是 [ ] A.沿横截面拉断 B.沿45o 螺旋面拉断 C.沿横截面剪断 D.沿45o 螺旋面剪断 6.图2跨度为l 的简支梁,整个梁承受均布载荷q 时,梁中点挠度是45384C ql w EI =,图示简支梁跨中 挠度是 [ ] 图2 A.45768ql EI B.45192ql EI C.451536ql EI D.4 5384ql EI 7.塑性材料冷作硬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化的是 [ ] A.比例极限提高,弹性模量降低 B.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 C.比例极限不变,弹性模量不变 D.比例极限不变,塑性不变 8.铸铁试件轴向拉伸破坏是 [ ] A.沿横截面拉断 B.沿45o 斜截面拉断 C.沿横截面剪断 D.沿45o 斜截面剪断 9.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 [ ] A.外力 B.变形 C.位移 D.力学性质 10.材料不同的两根受扭圆轴,其直径和长度均相同,在扭矩相同的情况下,它们的最大切应力 和相对扭转角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最大切应力相等,相对扭转角相等 B.最大切应力相等,相对扭转角不相等 C.最大切应力不相等,相对扭转角相等 D.最大切应力不相等,相对扭转角不相等 11.低碳钢试件扭转破坏是 [ ] A.沿横截面拉断 B.沿45o 螺旋面拉断 C.沿横截面剪断 D.沿45o 螺旋面剪断 12.整根承受均布载荷的简支梁,在跨度中间处 [ ] A.剪力最大,弯矩等于零 B.剪力等于零,弯矩也等于零 C.剪力等于零,弯矩为最大 D.剪力最大,弯矩也最大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三章试题及答案

第十四章碳族元素 总体目标: 1.掌握碳、硅单质、氢化物、卤化物和含氧化物的性质和制备 2.了解硅酸和硅酸盐的结构与特性 3. 了解锗、锡、铅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 各节目标: 第一节碳单质及其化合物 1.了解单质碳的结构、同素异形体和性质 2.掌握CO、CO2的结构、性质、制取和用途;碳酸的酸性;碳酸盐的水解性和热稳定性。 第二节硅单质及其化合物 1.掌握单质硅的结构、性质和制取 2.掌握SiO2的结构和性质 3.了解硅酸的酸性;硅酸盐的结构和性质;A型分子筛的结构和实际应用 4.掌握硅烷的制备、热稳定性、还原性和水解性 5.了解卤化硅的制备和性质 第三节锗、锡、铅 1.了解锗、锡、铅单质的性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的酸碱性 2.掌握Sn(Ⅱ)的还原性、水解性和Pb(Ⅳ)的氧化性、Pb(Ⅱ)盐的溶解性,从而掌握高价化合物氧化—还原的变化规律。 习题 一选择题 1.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是( ) (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金属健 B.共价健 C.范德华力 D.离子键 2.碳原子之间能形成多重键是因为( ) (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碳原子的价电子数为4 B.碳原子的成键能力强 C.碳原子的半径小 D.碳原子有2p电子 3.下列碳酸盐与碳酸氢盐,热稳定顺序中正确的是( )

A.NaHCO 3Ca(HCO 3)2 B.Na 2CO 3>PbCO 3 C.(NH 4)2CO 3>K 2CO 3 D.Na 2SO 3>Na 2SO 4 12.下列化合物中,不水解的是( )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SiCl 4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f15567928.html,l 4 C.BCl 3 D.PCl 5 13.1mol 下列物质生成正酸时需要水的mol 数最多的是( ) A.B 2O 3 B.P 4O 10 C.(SO 3)3 D. N 2O 5 14.下列物质中还原性最强的是( ) A.GeH 4 B.AsH 3 C.H 2Se D.HBr 16.常温下,不能稳定存在的是( )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4GaCl B.SnCl 4 C.PbCl 4 D.GeCl 4

第十三章-滚动轴承-答案

《滚动轴承》习题 一、填空题 1.滚动轴承预紧的目的在于增加 轴承的刚性,减少 轴承的振动 2.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 基孔 制,外圈与座孔的配合应采用 基轴 制。 3.30207(7207)轴承的类型名称是 圆锥滚子 轴承,内径是 35 mrn ,它承受基本额定动载荷时的基本额定寿命是 106 转时的可靠度是 90% 。这种类型轴承以承受 径向 向力为主。 4.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负荷C ,当量动负荷P 和轴承寿命L h 三者的关系式为 ε ?? ? ??=P C n L h 60106 5.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负荷是指 使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恰好为106转时,轴承所能承受的负荷,某轴承在基本额定动负荷的作用下的基本额定寿命为 106 转 。 6.滚动轴承的选择主要取决于 轴承所承受的载荷大小、方向和性质,转速高低,调心性能要求,装拆方便及经济性要求 ,滚动轴承按其承受负荷的方向及公称接触角的不同,可分为主要可承受径向负荷的 向心轴承和主要承受轴向负荷的 推力 轴承。 7.滚动轴承轴系设计中,双支点单向固定的固定方式常用在 跨距较小 或 工作温度不高情况下。 8.在动轴承轴系设计中,一端双向固定而另一端游动的固定方式常用在 跨距比较大或 工作温度比较高 情况下。 9.安装于某轴单支点上的代号为7318 B /DF 的一对滚动轴承,其类型名称为 角接触球轴承 ;内径尺寸d= 90 mm ,公称接触角α= 40 ;直径系列为 中系列 ;精度等级为 0级 ;安装形式为 成面对面安装 。 10.安装于某轴单支点上的代号为32310 B /P4/DB 的一对滚动轴承,其类型名称为 圆锥滚子轴承 ;内径尺寸d= 50 mm ;公差等级符合标准规定的 4级 ;安装形式为 成背对背安装 。 11.在基本额定动载荷作用下,滚动轴承可以工作 106 转而不发生点蚀,

第十三章课后习题答案教学文案

第十三章 热力学基础 13 -1 如图所示,bca 为理想气体绝热过程,b1a 和b2a 是任意过程,则上述两过程中气体作功与吸收热量的情况是( ) (A) b1a 过程放热,作负功;b2a 过程放热,作负功 (B) b1a 过程吸热,作负功;b2a 过程放热,作负功 (C) b1a 过程吸热,作正功;b2a 过程吸热,作负功 (D) b1a 过程放热,作正功;b2a 过程吸热,作正功 分析与解 bca ,b1a 和b2a 均是外界压缩系统,由?=V p W d 知系统经这三个过程均作负功,因而(C)、(D)不对.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因此三个过程初末态内能变化相等,设为ΔE .对绝热过程bca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ΔE =-W bca .另外,由图可知:|W b2a |>|W bca |>|W b1a |,则W b2a <W bca <W b1a .对b1a 过程:Q =ΔE +W b1a >ΔE +W bca =0 是吸热过程.而对b2a 过程:Q =ΔE +W b2a <ΔE +W bca =0 是放热过程.可见(A)不对,正确的是(B). 13 -2 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平衡态A 变到平衡态B ,且它们的压强相等,即p A =p B ,请问在状态A 和状态B 之间,气体无论经过的是什么过程,气体必然( ) (A) 对外作正功 (B) 内能增加 (C) 从外界吸热 (D) 向外界放热

分析与解 由p -V 图可知,p A V A <p B V B ,即知T A <T B ,则对一定量理想气体必有E B >E A .即气体由状态A 变化到状态B,内能必增加.而作功、热传递是过程量,将与具体过程有关.所以(A)、(C)、(D)不是必然结果,只有(B)正确. 13 -3 两个相同的刚性容器,一个盛有氢气,一个盛氦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开始时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同,现将3J 热量传给氦气,使之升高到一定的温度.若使氢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氢气传递热量为 ( ) (A) 6J (B) 3 J (C) 5 J (D) 10 J 分析与解 当容器体积不变,即为等体过程时系统不作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 =ΔE +W ,有Q =ΔE .而由理想气体内能公式T R i M m E Δ2 Δ= ,可知欲使氢气和氦气升高相同温度,须传递的热量 ? ?? ? ?????? ??=e e e 222e 2H H H H H H H H /:i M m i M m Q Q .再由理想气体物态方程pV =mM RT ,初始时,氢气和氦气是具有相同的温度、压强和体积,因而物质的量相同,则3/5/:e 2e 2H H H H ==i i Q Q .因此正确答案为(C). 13 -4 有人想像了四个理想气体的循环过程,则在理论上可以实现的为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