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哲学问答题能力训练1-3

哲学问答题能力训练1-3

哲学问答题能力训练1-3
哲学问答题能力训练1-3

高二哲学问答题能力训练(一)

例1:(2010全国高考Ⅰ卷)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解决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加以说明。(12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处于联系之中。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状况影响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人的活动手自然规律的制约,无视人与自然界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对自然改造不当,也会影响粮食生产和社会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促进粮食生产和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

训练1:材料一: 2008年9月15日,伴随着华尔街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的金融危机,而且由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美国次贷危机又引发了全球性、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材料二:为了防范美国次贷危机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2008年9月15日到1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罕见地先后四次下调利率,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二率”,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上已告别从紧,政策重点开始转向“保增长”。

材料三: 10月24日,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和东盟的首脑在北京商定,最迟到明年6月推出总额800亿美元的联合基金,来避免东亚地区陷入金融危机。世行专家表示,共同基金可望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维护东亚地区金融和经济稳定,从而为解决全球金融危机带来曙光。

上述三段材料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9分)

例2:(2010年高考江苏卷)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家属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指导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学习型正当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训练2:(09山东高考)材料三:表4 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部分税收政策的调整情况

例3:(2010年高考上海卷)城市是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呈逐步增长的趋势(表1)与此相适应,我国选举法对各级人大中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的规定,也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表2)。

表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个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其他类推。

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1分)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一切从实际出发。(1分)

选举法的多次修改,符合我国不断变化着的实际。(2分)说明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办事。(1分)客观实际是不断变化的,(1分)我们的主观思想符合客观实际是个过程。(1分)

训练3:(龙泉中学09年高二期中)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9月18日发布的发展回顾报告: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由第六位跃居第四位,人均国民收入从2002年的1100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2010美元,4年翻了近一番。中国人均GNP已超过2000美元,这一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现期”。构建和谐社会是基于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顺应社会和民意要求的明智选择。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经济和谐、区域和谐、城乡和谐、人的和谐、生态和谐以及经济社会和谐等内容。其中最主要、最紧迫的任务是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建设和谐社会,要正确认识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和形势、外部环境和历史机遇。要以客观规律为唯一指针,防止主观决策、领导意志和经验主义,在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寻求社会和谐进步之路。

上述材料中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构想是怎样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8分)

例4:(2010年高考海南卷)“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请运用认识论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辨析。

学习受主体已有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条件的制约。若不研究新情况,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就难以获取新知。在这个意义上,该观点有合理性。(3分)已知包含着真理性认识,可以成为探索未知的基础、阶梯。在这个意义上,该观点有片面性。(3分)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探索未知是一个艰难的过程。(2分)只有既立足已知,又开拓创新,认识才能不断发展。(2分)(若考生只从一个角度作答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最高不超过6分)

训练4:(2010年高考湖南卷)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极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涌现出“百老汇”、“好莱坞”等知名文化品牌,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大国。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

日本和韩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文化产业大国。有人据此认为: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对于我国部分省市落实文化强省(市)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也许是不可多得的“良机”。

运用哲学知识,对上述材料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12分)

例5:(09安徽高考)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安徽省的做法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8分)

①能动地认识世界。制定“文化强省战略”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的影响,变挑战为机遇,化危为机。

②能动地改造世界。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提升软实力,实现快速崛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于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省情,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训练5:2010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隆重庆祝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是我国探月工程取得的又一成就,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又一成果,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壮举,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壮丽篇章。这一重大成就,对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引领我国科技创新,对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运用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说明“嫦娥二号”探月工程成功的原因。

(2) “嫦娥二号”的发射及成功运行与“嫦娥人”的冲天干劲、革命精神是分不开的。因此,有人认为,只要具有革命的精神,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事情办成。请你运用所学唯物论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训练1: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材料一中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全球体现了这一点。(3分)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这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材料二中我国货币政策根据条件的改变的转变体现了这一点。(3分)③唯物辨证法认为,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部分也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材料三中作为地区重要的国家和组织,中日韩三国和东盟建立共同基金稳定亚洲金融局势有利于解决全球金融危机。(3分)

训练2: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结构性减税。②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有利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目标的实现。③运用了系统优化的方法。实行结构性减税,将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进行优化组合,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训练3:①中央根据我国实现小康进程中的现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部署和要求,体现了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②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体现了从整体上把握实际。(或:体现了全面的把握实际)③建设和谐社会要以客观规律为唯一指引。防止主观决策、领导意志和经验主义。体现了尊重客观实际,反对从主观出发。④在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寻求社会和谐进步之路,体现了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每点各2分)

训练4: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经济不景气时,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美日韩的例子也说明了该推断有一定合理性。规律是事物运动的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经验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不同于规律。把有限地经验提升为普遍规律,是不严谨的。

训练5:(1)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做好每一项工作。(3分)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嫦娥二号”探月工程的成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结果。(3分)

(2)①这一观点是错误的。(1分)

②人的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要想把事情办成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分)

③我们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把事情办成。(3分)

④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及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3分)

龙泉中学2009级高二哲学问答题能力训练(二)

例1:某乡政府接到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为加快水产养殖步伐,每村新开挖鱼池不得少于10公顷,但该乡政府认为,本乡地势高,往年常旱,不适宜挖田养鱼。该乡政府根据近两年市场上的棉花、蔬菜种植面积,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全面拓宽疏通生产河道。当年旱情严重,新开挖修好的生产河道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种植棉花。蔬菜的经济效益比往年大大提高。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道理分析该乡政府决策的正确性。

(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某乡政府的决策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科学的决策。因为:①该乡政府认为上级文件不符合本地实际,不能生搬硬套,避免了主观主义的错误。②该乡政府根据本乡地势高、常有旱情的特点,没有盲目发展水产业,而是坚持发展种植业,拓宽疏通生产河道,坚持了从本地的客观实际出发,决策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该乡政府从市场上棉花、蔬菜的需求变化出发,改变原有种植结构,其决策符合变化了的实际,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

训练1:岳阳市环境检测站在对岳阳县城饮用水源新墙河水质进行水质例行检测时,发现砷超标10倍左右。无独有偶,甘肃徽县有色金属冶炼公司自1996年投产以来,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环保设施一直未按环评要求落实,长期超标排污,致使该公司400米范围内的土壤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造成村民354人血铅超标,其中14岁以下儿童146人。这两起污染事件的共同点是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对资源过渡开发、掠夺性开发,企业违法排污,政府庇护。

用哲学知识说明“企业排污,政府庇护”的错误性。(12分)

例2:(09年四川高考)材料六国民经济各部门存在密切联系。据测算,建设1公里高速公路要消耗钢材500~1500吨、水泥4000~12000吨,平均消耗沥青1900吨。新增100亿元投资科带动400亿元的投资规模。在建设周期内每亿元高速公路建设可创造就业岗位3900个。2009年,我国铁路建设投资6000亿元,消耗钢材3000万吨、水泥1.2亿吨,可创造600万个就业岗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可达1.5个百分点

材料七交通运输时制约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四川省针对其在西南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省情,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过程中,着力打造贯通南北,链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2008年四川省境内新开工铁路建设项目投资规模1087亿元,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767亿元。2009年四川省交通建设预计完成投资580亿元。

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四川省打造西部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正确性。(10分)

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2分)。四川省针对其在西南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省情,发挥交通建设的带动的作用,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了事物的联系(2分)。

②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2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2分)。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将会创造新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四川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2分)。

训练2: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资源需求将持续大幅度增加,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为此必须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这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运用联系的观点和规律客观性的观点,分析我国怎样解决资源短缺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12分)

例3:(08年全国Ⅰ卷)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表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改革开放以采,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10分)整体和部分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分)。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国家整体中发挥积极的作用(4分)。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国家作为整体在矛盾同一体中处于主导地位,国家强大了,民族自治的地方将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部分的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了,国家整体将更加强大(4分)。

训练3:(09年全国Ⅱ卷)材料三: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部分地区。这一区域位于我国经济梯次发展战略的中部。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确定其为重点开发区域,拟加大对该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等财政投入,从而使该地区面临吸纳资源、资金和人才的绝好时机。同时,东部发达地区进入产业升级换代的新阶段,也使该地区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导下,位于该地区的甲地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表3

(10分)

例4:(11届浙江省重点中学联考)材料一:当前学校发展正在探索一条有内涵发展之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学校教育正发生着由“发展性教育”向“选拔性教育”的转变。这一变化不仅使我们延误了对教育的现代价值及教育现代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而且进一步扩大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及其影响。“大一统”的教育格局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丰富多彩的人性张扬;目标的单一性遏制了教育文化的多元发展;以至当我们确立起素质教育方向、重新回归教育的本质状态时,竟会显得那么生硬而不自然,乃至说不清教育是什么、教育的发展规律以及学校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材料二:四化需要建设,建设需要科技,科技需要创新,科技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投入,教育需

要优先发展,因此,强国必先强教。面对人口多、经济尚不发达,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紧缺、发展不平衡等等问题,教育规划纲要制定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刻分析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9分)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要求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从材料一可知:“大一统”的教育格局,目标的单一性的教育教学现状违背了教育发展规律,没有实事求是,从而导致缺乏对教育的教育正确认识和各种弊端的影响的扩大蔓延。(3分)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充分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党中央、国务院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是对国情教情等作出能动的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创造和自觉选择的活动,同时也是运用教育规划纲要来能动地促进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教育事业的发展。(3分)

③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的统一关系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革命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是尊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3分)

训练4:(11届东莞五校联考)材料一:就业问题是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特别是今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一是毕业生人数多,去年是559万,今年是610万。二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目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共同研究制订了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如完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到边远地区就业的各项政策;进一步畅通毕业生到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就业的路子;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

结合材料一,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角度,谈谈国家实施的政策和措施正确性。(12分)

训练5:湖北省郧西县黄姜连续三年供不应求,商贩们上门抢购,每亩收入3000多元,种姜比种粮效益强10倍。今年伊始,郧西县农民弃粮种姜,租地开荒,扩大种植面积。但2月20日郧西县政府下达紧急指示,要求农民稳定种姜面积,走加工增值之路。其依据是:本省许多县市以及周边河南、陕西等地一些县纷纷前来考察、购种,准备大力发展黄姜。

请用所学哲学道理分析郧西县发展黄姜产业做法的正确性。(9分)

【参考答案】

训练1:(1)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企业排污,政府庇护,无视自然的客观性,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政府片面追求政绩,错误的意识将导致错误的行动,破坏了环境,损害人民的生命健康。

(3)事物的联系不但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企业排污,政府庇护,无视事物的客观联系,导致害人害己。(4)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有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环境污染和资源过渡开发,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短缺,无视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同时这些政府和企业无视中央的三令五申,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割裂了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强调部分。

(5)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经济建设一定要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训练2: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分)经济发展必须以环境资源为依托,没有不要的资源作保证,经济发展难以持续。同时,环境资源对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约束作用。因此,要正视发展经济与环境资源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客观联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3分)②规律是客观的,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做到实事求是。(2分)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并从我国的资源实际出发。利用资源必须保护环境,正确处理在资源利用上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分)

训练3: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影响整体;而各个部分之间的地位是不平衡的。三国时期荆州地区国其重要战略地位而成为整体中的关键部分,制约全局的形势,是兵家必争之地。整体统率部分,任何部分的发展都离不开与整体及相关部分的联系。现在荆州地区的发展受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影响,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该地带来发展的有利条件;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训练4: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4分)针对我国09年大学毕业生增加,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等情况,国家制订了有关的就业政策。(2分)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或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树立正确的意识。(4分)国家完善各项政策和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实现就业的重要措施。(2分)

训练5: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供不应求时扩大生产,当别人要发展黄姜时,提出走加工增值之路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分)

②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必须按规律办事。郧西县在供不应求时大力发展黄姜产业,是在按价值规律办事。(3分)

③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郧西县看到其他地区纷纷前来考察购种,准备大力发展黄姜,预见到今后黄姜将会供过于求,因此要求稳定种植面积,走加工增值之路。(3分)

龙泉中学2009级高二哲学问答题能力训练(三)

例1:(2010年高考天津卷)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荧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3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言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结合材料,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观点,说明世博会为什么能“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10分)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展示台”、“大课堂”、“助推器”等材料分别体现了上述原理。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新驿站”等材料体现了上述原理。

训练1: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近五年我国文化产品的消费增长超过物质产品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文化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改变文化产业落后的现状,广东省制定实施了《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文化职能部门加快职能转变,改“办”文化为“管”文化;改革国有文化事业单位,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树立人才是文化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广泛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充分发掘广东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打造具有现代岭南风格和广东气派的文化精品。目前,广东文化产业产值在经济总产值的比重居全国第一。

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广东省是怎样打造文化大省的?(12分)

例2:(11届东莞五校联考)材料二:据有关部门透露,201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一是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尚未完善,二是就业空间相对紧)。因此,国家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这是科学分析我国就业形势,并依据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出来的。实践证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一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人实现就业。

试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二。(14分)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分)面对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发展,国家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2分)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分)实践证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一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人实现就业。(2分)

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促进实践活动的发展,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4分)国家始终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实现了一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人就业。(2分)

训练2:1984年至1996年,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土地调查,初步查明了当时全国土地资源及利用的基本情况。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全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又有了很大的变化,土地信息越来越难以满足新形势的需要,新一轮全国土地调查将成为解决我国土地管理决策难、规划难、执行难等到诸多问题的关键。为全面查清全国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为土地的科学管理和宏观调控提供可靠依据,依照国务院部署,国家从2007年7月1日起,全面启动调查工作以2009年10月31日为统一变更数据的标准点,用两年半左右的时间,查清全国各类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和数据更新制度推进土地分析应用和社会化服务。

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12分)

训练3:胡锦涛同志强调,《江泽民文选》生动记录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进程,科学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宝贵经验,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的新的重大理论成果,为我们更深入地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最好的教材。

上述材料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哲理?这些哲理在上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训练4:材料一: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教训数不胜数。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的大炼钢铁、毁林开荒等错误做法,80年代中期的“大矿大开,小矿放开”“有水快流”政策,致使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材料二:《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意味着环保参与政府的综合决策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下来,我国生态环保开始从发展的源头抓起,有利于经济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12分)

例3:(老教材题)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然而,许多地方为解决农业用地和发展经济,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我国天然湿地日益减少,日趋脆弱。由于忽视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和湿地系统综合功能的发挥,采取种植、捕捞、采挖等单一的开发利用,破坏了这一自然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生物生产力,使得湿地涵养水分﹑蓄

积洪水﹑调节气候功能急剧下降。此外,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排入,不仅水质下降,而且对湿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

结合材料说明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该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8分)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规律办事,人们是否按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活动性能否收到积极效果,盲目开荒,单一的开发和用,大量使用农业、化肥等造成的污染,都是人类违背规律的做法,这样导致湿地生态多样性被破坏。(4分)

②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用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人类的行为,一味地追求改造自然,忽视生态自然的综合开发和用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都是错误的,必须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4分)

训练5:某市以煤炭业为支柱产业,由于矿难频发,环境污染严重,被戏称为“灰”暗的城市。市政府痛下决心,实施“绿色转型”规划,涉及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等指标,并且将环境保护提升到重要地位,把这些指标作为考察当地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至2010年初,市区共关闭小煤矿1000多座。当地天蓝了、水绿了,穿衣也不怕煤灰了。市民说:“现在空气好了,晚上也不用关窗了。”

谈谈材料三中该市政府实施“绿色转型”的做法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6分)

例4:2008年12月5日,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突出矛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酝酿14年的燃油税方案征求意见稿终于出台。海南是燃油税改革的试点省份,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每年燃油附加费的收入有十亿多,而刚开始时只有两亿多。由于资金充裕,银行也愿意贷款修路,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专家指出,实行燃油税改革,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既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和企业生产成本,又考虑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于抑制燃油的不合理消费,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推行燃油税改革?(9分)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当前的能源紧张和能源浪费严重的现状要求我们实施燃油税改革,来抑制不合理消费,实现科学发展。(3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推行燃油税改革,可以有效理顺税费关系,促进汽车厂家研制节能技术.治理公路“三乱”。(3分)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但我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实施燃油税改革有利于理顺税费关系,促进汽车厂家研制节能技术,是按经济规律办事的表现。(3分)

例5:(老教材题)胡锦涛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在各困迅速蔓延,并进一步波及全球实体经济,是世界经济增长面临的最严峻挑战.重消费轻储蓄,过度依赖虚拟经济和风险防范缺失是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各自为战、不注重维护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利益又加大了危机的危害和防范化解难度。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说明应如何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危机。(12分)

①事物都处在普遍的客观联系之中,要坚持联系的观点。面对金融危机,各国应加强国际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3分)

②事物的联系具有条件性,人们根据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加强金融合作与监管,正确处理储蓄与消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关系。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危机,(3分)

③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增强对金融风险防范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预警。(3分)

④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各国不能各自为战,要维护好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才能使整个世界摆脱金融危机的困境。(3分)

【参考答案】

训练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广东根据本省客观实际制定规划;适应变化的形势,转变政府职能;发掘本省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做到了从客观变化的实际出发。

②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要求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广东省正确制定实施了《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深化改革,从而改变了本省文化产业落后的面貌。

训练2:(1)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2分)开展土地调查,查明僵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基本情况,为土地的科学管理和宏观调控提供可靠依据,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2分)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行新一轮土地调查,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分)认识有待于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2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2分)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和数据更新制度,推进土地信息分析应用和社会化服务,体现了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2分)

训练3:(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在实践中深化、拓展、向前推移;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①“《江泽民文选》生动记录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进程,科学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宝贵经验”。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江泽民文选》“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的新的重大理论成果”。这段话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在实践中深化、拓展、向前推移。③“更好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最好的教材”。这段话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训练4:(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能够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能够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材料一在错误政策下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材料二中《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有利于经济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

(2)规律是客观的,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违背规律会受到惩罚,材料一违背生态规律,致使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损失,材料2《环境评价法》的实施说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相结合,做到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利益协调发展。

(4)人们的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人们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中,由破坏生态环境到保护生态环境体现这一点。

(5)不同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具有不同的作用,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错误的生态价值观会阻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材料二与材料一分别体现现这一点。

训练5: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该市政府把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等指标作为绿色标准体系的内容,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2分)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把握客观条件。该市政府立足本地实际,建立了地方性绿色标准体系,其中环境保护占据重要位置,做到了主客观具体的统一。(2分)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坚持正确的取向。该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绿色标准体系作为考察当地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2分)

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方案一基础知识辨识

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方案一:基础辨识能力 学生姓名:时间:年月日【常见考点】 基础辨识能力指的是在现代文阅读中对各文体基础知识的识别能力。具体来说,指能辨识各种文体,能判别各文体的组成要素,能分辨各文体中的表达方式,能指出各文体的结构或顺序,能判断文中的各种修辞手法,等等。 在中考阅读题中,考查“基础辨识能力”的考点主要有: 1.指出记叙文中记叙的人称、顺序、线索和要素等。 2.辨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 3.判别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4.分辨小说的主要人物、情节和环境等。 5.识别特殊体裁(如新闻)的结构。 6.辨别文中的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7.判断文中的各种修辞手法。 【答题点拨】 解答基础辨识题首先要夯实基础,熟练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知识,然后在阅读训练中掌握答题的技巧。 比如,辨识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就是一个难点,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 1.看说明的内容。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形态、结构,多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多用时间顺序;其他则多用逻辑顺序。 2.看说明的对象。说明某事物多用时间、空间顺序,说明事理则多用逻辑顺序。 3.看标志词、过渡词。如果文段有表时间、空间的词语,则多为时间、空间顺序;如果文段有“为什么、首先、所以”等推理性的词语,则多为逻辑顺序。辨识议论文的论点是议论文阅读的关键,答题时先要看文题,以得到启发和指引;再看文段,确定提出观点的段落;最后抓住概括性的句子即可。小说的阅读重点是对主要人物的辨识,判断的依据不应该是描写人物的笔墨有多少,而应该看小说的主题、作者的意图靠谁来表达。 【单项训练】 (一)海底“黑烟囱” ①1979年,美国的“阿尔文”号载人深潜器在东太平洋海底熔岩上,发现的350摄氏度的含矿热液以每秒几米的速度喷出。矿液刚喷出时为澄清溶液,与周围海水混合后,很快产生沉淀变为“黑烟”,形成

倾听能力的培养与思考图文稿

倾听能力的培养与思考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小学数学课中学生倾听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内容摘要: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期待、是分担、是共享快乐……因此说倾听的意义远不止是给了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它带来的或许是早已失落的人格自尊,点燃的或许是尘封已久的信念追求。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但现在的低年级课堂却并不尽人意,特别是数学课堂。因此,作为低段的数学教师也要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作为数学课的目标之一。通过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初步掌握倾听的方法,再通过师生的自律、评价、强化巩固学会倾听,从而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 关键词:强化自律技巧修养艺术 一、问题与背景 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期待、是分担、是共享快乐……因此说倾听的意义远不止是给了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它带来的或许是早已失落的人格自尊,点燃的或许是尘封已久的信念追求。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国外有关学者曾经对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信息交流情况做过统计,结果是:听占45%,说占30%,读占16%,而写仅占9%。这说明“听”在信息交流中占最重要的地位。人与人之间都需要沟通、交流、协作、共事,一个人善不善于倾听,不仅体现着他的道德修养水准,还关系到他能否与其他人建立起一种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

高中政治复习-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及矛盾分析法题目详解

题型一:运用xxx原理(或所学的xx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要求同学们运用给定的特定原理,分析阐明材料中的实际问题,不需要同学们分析其内含的哲学依据。在解这类题时,应做到以下四点:第一,回顾原理内容,理清这一原理的内涵及方法论要求;第二,仔细阅读材料,理清题意,审好题,答出原理的具体内容;第三,把原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运用原理(一般道理)分析实际问题(具体),说明理论的正确性;第四,综合回答,首尾呼应,得出结论,表明态度。 题型二: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什么)哲学道理(或蕴含着什么哲学道理) 此题型要求同学们根据设问中的指导语和背景材料选定答题时所用的基础知识和答题的方向、范围。这类题发挥的自由大、难度大、灵活性和综合性强。从答题上看,要善于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所谓归纳,就是命题体现了我们所学的哪些原理,也就是把命题内容翻译成原理。所谓演绎,即命题材料是怎样体现你所归纳的原理的,通俗的讲,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这种题型有时会缩小考查范围,如体现什么唯物论原理、什么辩证法原理、什么认识论原理、什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等。 题型三: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不直接指明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所要运用的知识在设问中也无明确的体现,需要考生自己去体会、去分析。这类试题往往难度大、能力要求高,学生感觉无从入手,或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蛮不讲理”、废话连篇。因此,要求我们尽量从材料中归纳出符合题意的哲学原理。答题格式是“原理+方法论+材料”另外,这种题型还有可能以其他面目出现:如用唯物论原理回答(这样可以从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入手);用辩证法原理回答(可以从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规律的观点、内外因的关系、质变量变关系原理等去思考);用认识论回答(如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科学理论的指导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回答(如历史创造理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人生价值观等理论) 题型四: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哲学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对于启示类题目,一般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先要分析材料;二是要明白我们应该怎么办,应吸取什么教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第三,结合设问和材料,抽象出给我们的启示。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是“原理+应该怎么办”,不必展开去分析。 题型五:结合材料分析XX原理(材料体现、如何体现XX原理)。 这类题型是已经告诉了我们哲学原理,然后让我们分析材料中提到的原理的内涵或方法论意义。这是前面提到的一些题型的转化。但是回答这类题型,一定要结合材料,不能空谈理论,胡答一气。 题型六:材料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这类题型是要求我们寻找材料的哲学依据。在做这种题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把握材料中的哲学素材,体会材料中出现的一些哲学词汇和哲学教材中提到的一些成语、俗语、政策等。 例六(08年全国Ⅱ卷第38题)材料一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党的十本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角度,说明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

解决问题能力训练

一、活动背景: 问题解决能力是一种社会能力,是体现个体有效灵活地综合运用自身内部资源及环境资源,有效解决社会生活环境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并实现自身良好发展的能力。最新的研究发现,问题解决能力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未成年人的社会适应,而社会适应是人类的人生历程必不可少的任务,是体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个体的成长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过程。问题解决能力包括问题趋近、问题回避、计划制定、人际沟通、支持寻求五个维度,其中计划制定、人际沟通、支持寻求的是未成年人在解决日常问题过程中所需要的核心技能,而问题趋近和问题回避反映的是未成年人对于生活中所出现问题的定位以及对自身解决问题能力的判断,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是一种动力因素。 二、活动主题:问题解决能力训练 三、活动目标: 通过以“问题解决能力训练”为主题的夏令营的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未成年人提高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活动的设置,让营员直接面对问题,并鼓励营员向问题趋近;通过团队的任务,增进营员的人际沟通;通过让营员体验团队协助的力量大于个人,从使之在今后遇到问题懂得主动寻求他人支持。 四、活动对象: 海沧区2-6年级的未成年人(8-12岁) 五、活动时间: 2015年8月12日 六、活动地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 七、活动内容:

上午 工作人员到位,学生集合 开幕仪式 热身活动:孙悟空(分组小游戏) 时间:20分钟 目的:活跃气氛,发放物资,为分组做准备 材料:背景音乐,辅导站袋子(装有笔,便签,矿泉水,不同颜色胸牌) 流程: 1、指导语:今天我们下来玩一个小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孙悟空。请问孙悟 空最开始是什么?没错,他最开始是一块石头;不过这块石头很特殊,经过风吹雨淋日晒,有了灵气,蹦出了一只猴子,这只猴子很聪明,拜师学艺,学会了72变,后来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最后被封为神仙。我们的游戏孙悟空将带大家体验从石头进化到神仙的过程。 2、首先大家要学四个姿势,大家必须要认真学。 石头:蹲下了成团状; 猴子:弯腰弓背半蹲,同时还要单手呈遮阳望眼状; 半人半猴:呈单脚站立姿势; 神仙:双脚着地,张开翅膀飞翔。 3、开始前大家都是石头,游戏开始后,大家迅速蹲着移动找人比赛;游戏的口 令是“孙悟空”,说到空字就出拳“剪刀石头布”,赢的就进化,输的保持原状,再找下一个和自己相同状态的人比赛。 4、当最后成为“神仙”时,就有序的飘到后方,找老师领一袋礼品。 团队组建 时间:60分钟 目的:形成团队,建立公约,团队介绍、自我介绍 材料:便签、笔、胸牌 流程: 1、分队:每队分别一位指导老师,分区域围成圈。 2、自我介绍:指导老师组织营员自我介绍。 3、确定队名:指导老师组织营员讨论确定队名。 4、确定公约:指导老师组织营员讨论团队公约,让每个成员在便签上写下至少 一条的团队公约。(之后团队要派代表上台跟大家介绍自己团队的公约) 5、团队队形:指导老师组织营员讨论确定团队队形。 6、团队介绍:团队所有成员上台,异口同声的喊出“我是XXX团队”,然后摆 出队形让摄影师拍照,然后团队代表要向大家宣布自己团队的公约,并简要介绍自己的团队成员。 休息时间 由两名工作人员负责带学生有序的去洗手间(到走廊排队再有序前往)

课外阅读能力训练

课外阅读能力训练 复习内容:课外阅读能力训练。 复习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复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课外阅读的训练题型和基本答题方法。 复习重点:把所学知识运用到阅读中,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复习难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准确把握人物思想。 复习过程: 一、质疑引入课题《温故而知新》之《课外阅读能力训练》。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教家是谁?(孔子) 你知道他说过一句关于“温习旧的知识从中得到新的知识”的名言是?(温故而知新) 二、问题激趣导入复习 师:同学们喜欢读故事吗? 生:喜欢。 师:读故事之前,请同学先同老师闯关,把学习方法的秘密互相交流. 第一关:入关:遇到不识的字怎么办? 1.查字典:用部首查字法,找准字的部首(几画),再到相应的部首目录除去部首的笔画数找到相应得页数去拼读。 2.可以请教。 第二关 :闯关:多音字如何读正确? 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例:教师上数学课时,教我们数数。 shǔ(数一数) jiāo(教书) 数教 shù(数字) jiào (教学) 第三关:升级: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怎么办? 1、利用工具书。 2、结合生活实际。如《乡下人家》中的“捣衣”。 3、结合上下文理解。(常用方法) 第四关:飞跃: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抓文章的重点句概括。

如:《桂林山水》一文的第一句话。 2、分部分认真阅读,了解每一部分主要讲什么,然后把各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如:《普罗米修斯》本文就是写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 3、抓住过渡句来归纳主要内容。 4抓住主要标题来归纳主要内容。 第五关:腾空:怎样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1、结合文章主要内容。 如:《桂林山水》,我感受到了桂林的山是多么的奇秀险,桂林的水是多么的静清绿啊! 2、善于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学习人物品质。 如:《小英雄雨来》,我知道了雨来是一个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人。 3、找关键词语、抓住重点句、读文章想画面、联系生活实际、分析标点符号等方法设身处地去读、去想,能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闯关成功,请同学美美的读故事,展示学习本领。 一棵树上的两种果实 有两户人家相邻而居,以院墙相隔,墙东栽了一棵石榴,墙西栽了一棵樱桃。开花时节,姹紫嫣红,分.(fēn fèn)外妖娆。两家人经常坐在树下乘凉、吃饭, 因为有了两棵树,他们的生活五彩缤纷。 时间久了,两棵树的枝条开始向外生长,逐渐蔓过了院墙的界限,石榴的枝条跑向了墙西,而樱桃的枝条也悄.(qiāo qiǎo)无声息地伸向了东邻。 又到了开花时节。东家开始给石榴打药了,因为石榴树上生了许多的虫子。他给石榴打完药,仔细观察了一番,竟然发现樱桃蔓过来的枝条上也有害虫。他想了想,觉.(jué jiào)得这可能是因为自家的石榴引起的。于是,他重.(chónɡ zh ònɡ)新配了药,沿着蔓过来的枝条将药打在樱桃枝上。过了几天,他竟发现所有的害虫消灭得无影无踪。他感到很快乐。 一场大风后,残花遍地,西家人动手给樱桃破损的枝条进行了捆绑。捆绑完时,突然发现越过院墙的石榴也是体无完肤,他想,东家的主人可能出差了,要是几天不回来,石榴就会错过花期。他想着想着就动起手来,也将石榴的残枝进

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全南二小钟淑贞 有一位哲人说:“上帝给我们两个耳朵,却只给我们一个嘴巴,意思是要我们多听少说。”著名的社会学家兰金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往活动(听、说、读、写)中,听的时间占45%,说的时间占30%,读的时间占16%,写的时间占9%。这说明,听在人们交往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善于倾听他人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家长在家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呢?我提供一下几点建议: 1、说话时放慢速度,使他们听清每个字的正确发音,特别是针对孩子难以发出的音或发不准确的音,在说话时口型稍微夸张些。 2、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让孩子多看一些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还可让孩子听一些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儿歌等,当有声有色的话语,伴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将孩子带到幻想中的动物世界、古老宫殿时,他们会完全忘却自己,一遍一遍地去聆听。 3、多多称赞和表扬孩子,鼓励是良好品行的自我肯定的动力,是对自己才智充满自信心的动力,适时、巧妙地说出称赞的话,是对良好倾听习惯的孩子的肯定,并使其坚持不懈。所以只要孩子能认真听对方讲话,理解了别人讲话的内容,不打断别的谈话,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耐心地听完,听懂对方的话,就

可给予表扬鼓励。我们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孩子以后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能受益终身。 4、利用“按指令行事”法发展孩子倾听能力。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之一,也是身心发展的一个阶段。为此,家长可以用按指令行事的方法来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如:要求孩子听指令做相应动作;在日常生活中交给孩子一些任务,让其完成,以锻炼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让孩子根据某种音乐或节奏等,一边看着大人的手势,一边完成某些动作或相应的行为等。 5、利用“听辨错误法”来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生活中,有的孩子听一件事时,只听到其中的一点儿就听不下去了,这就说明倾听的质量不高,听得不仔细,不专心和不认真。因此,家长应有目的地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判断语言的对错,吸引孩子注意倾听,并加以改正。 6、创设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善于倾听孩子心声。培养幼儿倾听习惯需要家园配合,尤其是家庭教育环境的创设。注重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的家长,其孩子习惯明显优于那些随意的家长。在工作中我也发现家长千差万别,由于职业不同,文化层次不用,家庭教育环境的创设也不同,幼儿期是一个好模仿的时期,环境的创设在孩子的成长中有着不可代替作用。良好的环境对其倾听习惯的养成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高中政治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标准[详]

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主观题的成绩呢?总的来说,就是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熟记教材知识,进行合理的习题训练,注重答题技巧和规,不断积累回答各类主观题题型的解答经验,以期在解题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政治主观性试题学生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1、基础知识未落实: ①概念界定不清——判断失误;②观点理解不透——迁移失败;③知识表述不全——要点失缺;④人文通识不广——思维失活。2、常规能力未到位: ①无法提炼有效信息——茫然失措,切题困难;②不能形成有机联系——思路不清,运用失当;③没有结合热点分析——东拉西扯,要点不明;④难以形成稳定观点——观点游离,点睛缺失。3、解题技巧未掌握: ①命题特点不清——定位不准;②问题要求不明——破题不易;③答题过程不白——思路不顺;④答题套路不熟——得分不高。4、思维、答案有欠缺: ①术语不准,辞不达意;②层次不清,逻辑混乱;③答案不全,丢三落四;④主次不分,详略不当;⑤不分段落,一逗到底;⑥书写潦草,难以评判。二、主观题的类型 按设问方式分,主观题主要有“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大类。(一)“是什么”类的设问除了“是什么”还有“体现”和“反映”等设问方式。 (二)“为什么”类的设问除了“为什么”还有“原因”、“依据”、“意义”、“影响”等设问方式。 (三)“怎样做”类的设问除了“怎样做”,还有“如何”、“建议”、“对策”、“启示”等设问方式。 (四)此外,“理解”、“认识”等设问出现时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方面考虑,但是否要从这三方面组织答案,要视具体试题而定。三、主观题解题的技巧和规 总的来说,主观题解题要做到“研究设问明关系,通读材料抓主题,细读材料分层次,活用归纳与演绎;根据设问找原理,理论联系实际要对齐,列出提纲再对照,语言规有条理。”(一)审题:审题过程“六部曲”(看、抓、悟、联、列、思)1、看:看什么——看设问; 怎么看——要看出设问的围<政治学科的考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四个必修模块和《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选修模块,哲学又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主体<主要是政治生活中要区分主体包括国家、公民、政府、人大、政党制度(党、政协、党派)、民族、、外交>等,并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 2、抓:抓什么——抓住材料和设问的关键词、中心意思; 怎么抓——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导法”来抓;3、悟:悟什么——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什么知识原理;怎么悟——从题目的材料出发,去思考该题所处的时政背景,从而判断出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想考查什么知识容); 4、联:联什么——紧扣题目、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怎么联——准确完整地联想相应的知识网和相关热点背景; 5、列:列什么——列出答题纲要(即如何组织答案); 怎么列——按照前面的四部曲的容,把相关题目设问所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容按先后依次有序地列出答案要点; 6、思:思什么——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学性;怎么思——倒推重审题,注意题目的分值(看分作答)。 (二)答题:组织答案要注意要点、语言、结构、条理、详略、容、书写

三下核心能力训练解决问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核心能力训练班级:姓名: 1.一张餐桌988元,4把餐椅共828元。一张餐桌比一把餐椅贵多少钱? 2.六年级同学一共回收了618节旧电池,是三年级回收的3倍,三年级一共回收了多少节旧电池? 3.(1)李老师买下面文具中的一种用去了114元,买下面玩具中的一种用去了125元。李老师买了哪种玩具,哪种文具?各买了多少? (2)如果李老师用这些钱只买文具盒,可以买多少个? 5.一共买了326张纸,每4张纸做一个灯笼。大约能做多少个灯笼? 6.一堆沙子重124吨,一辆车可以装6吨,一共18辆车,能一次运走吗? 7.今天共采摘了252枝百合花,每3枝扎成一束,每5枝装一盒,可以装满几盒?8.一支钢笔9元,4天卖了8盒钢笔,每盒30支。 (1)张叔叔4天共卖了多少钱? (2)平均每天卖多少支钢笔? 9.幸福食杂店运来36箱矿泉水,每箱32元,每箱都有24瓶,一共运来多少瓶矿泉水? 10.云云家有5行橘子树,每行8棵,今年平均每棵收获橘子22千克。 (1)今年云云家一共收获橘子多少千克? (2)如果每千克橘子卖3元钱,可以卖多少钱? (3)把这些橘子装箱,每箱8千克。用5辆三轮车运走,平均每车运多少箱? 11. 2匹斑马4天吃了80千克的食物,照这样计算,1匹斑马一天要吃多少千克食物? 12.林场运来6车树苗,每车12捆,每捆5棵,共运来树苗多少棵? 1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14.王老师为小朋友买小熊玩具,带了476元钱。她发现小熊的价格比35元贵,买了12个小熊后,钱还没有花完。小熊的价钱可能是多少? 15.一个正方形果园的四周围上了24米的篱笆,这块正方形果园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6.铺路工人要铺一条长60米,宽6米的盲道,如果用边长为3分米的盲道砖铺,一共需要多少块? 17.小明家的厨房地面长3米,宽2米。用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厨房地面,需要多少块砖? 18.小林从左边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剩下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 10厘米 6 19.一台收割机,收割的宽度是3 米,每分钟行 驶50米。这台收割机工作8分钟,可以收割稻谷多少平方米? 20.电视台从晚上7:10开始转播一场足球赛,到21:30结束,共转播了多长时间?21.有两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长都是24厘米,宽都是12厘米。 (1 (2)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3)它们的面积相等吗?分别是多少? 22.一部电影下午2时开始,预计需要2小时10分钟。下午4时要去舞蹈班上课,会迟到吗? 23.爸爸坐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甲站到乙站的铁线路长560千米。火车晚上10:30出发,次日凌晨3:30到达。 (1)爸爸从甲站到乙站一共用了多少小时?(2)这列火车平均每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24.妈妈每天早上8时到单位,12时下班回家,下午2时30分上班,17时30分下班。她全天在单位多长时间? 25.电子厂每天用电3度,今年上半年用电多少度?

阅读能力训练及答案.doc

阅读能力训练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共2题) 1. 酒 事 于德北 17岁那年,我离开了学校,走上了社会.我父亲是一个古板而严谨的人,他当时是一家报纸的副总编,在人群里总有点面子,特别希望我能去一家好一点的高中重读.我生来就倔 ,小事还犹豫,大事从来是一去不回头.当时,我外语不好,数学不好,考上大学的希望十分渺茫,所以,我毅然选择离家,到外面的世界去漂泊. 我曾在一个建筑工地当力工。 力工的活苦,没技术,让人瞧不起。不像钢筋工、架子工、木工、电工那么气派,受人尊敬。力工像杂役,什么地方缺人都得顶上。 心中就苦闷。 苦闷也没有办法,因为,这毕竟上自己的选择。 那年夏天,雨水大,工期被耽误了,大家都很着急。有一天,我被分到李师傅带的混凝土班,跟着大家打立柱。一天的任务是11根立柱,打到下午的时候,云彩就来了。李师傅抬头看看天,凭空叫了一句:“爷儿几个,加把劲,抢雨前干完了,我管酒。” 我知道这个李师傅,他是建筑公司的劳模。他有一个疯老婆,已经疯了三十几年,但三十几年里,李师傅从来没让她磕着、碰着,从来没让他弄脏了衣服,从来没让他走失过。 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李师傅有一个女儿,刚刚上大学,李师傅的负担不轻,平日里花钱节省人人尽知。 “真管酒?”有人问。 “管!” 李师傅平时是一个话语极少的人,他这一喊,有一点一诺千金的意思,身边的人陡然增了一股劲,硬是抢在倾盆大雨下来之前,把立柱打完了。 酒、肉都有价,酒是9毛钱一斤,肉是8毛钱一盘。 六个人,围坐在工棚里,大呼小叫地吃开了。 我不会喝酒,自然往后挪挪身子,我感到有点冷。这时,一只粗糙的大手扶住了我的后背,并用力地往回拢了拢。 是李师傅。 他把发乌的饭盒递到我眼前,说:“啁一口。” 我摇了摇头。 “啁一口。” 语气是命令似的。 我接过饭盒盖,抿了一口里边的白酒,顿时被呛得咳嗽起来。 李师傅拍了拍我的后背,鼓励说:“再啁一口。”

浅谈大班幼稚倾听能力的培养

浅谈大班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 总论点:从小培养幼儿的良好倾听习惯将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倾听习惯黄金时刻趣味性家园配合 提要:一、培养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重要性。 二、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一)学习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1、开展晨谈活动培养幼儿倾听能力。 2、设计趣味性较强的教育活动。 3、充分利用“黄金时刻”。 4、正确对待幼儿的“抢嘴”现象。 (二)生活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1、提出有一定难度的任务。 2、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3、运用赏识的方式鼓励幼儿倾听。 (三)家园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幼儿入小学后有效学习的保证。目前我园正在开展养成教育活动,我们大班孩子主要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倾听这方面的习惯上养成得还不够好,表现出:有插话的,有自己回答完问题就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建议的,有的还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听老师或同伴讲等等。这些现象势必会影响他们的注意力,没有好的倾习惯会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态度和质量。所以,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培养幼儿良好学习态度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倾听习惯的习得将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其语言理解能力。”孩子倾听能力的强弱,影响着其学习和语言发展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为孩子终身学习语言交流奠定基础。“倾听”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是取得外界信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倾听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和理解,是对自己的一种学习和提高。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极有可能对孩子今后的学习造成障碍,而倾听是早期教育的第一步。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与生活中,我们没有足够重视对孩子“倾听”的习惯的训练、培养。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学

2017高考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全)

哲学生活类主观题答题技巧(附哲学原理总结) 一、辩证唯物论 1、宏观角度 (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 2、中观角度: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微观角度: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 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 2、中观角度: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3、微观角度: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三、唯物辩证法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 (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 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中观角度 “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 3、微观角度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 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 四、历史唯物主义 1、宏观角度 (1)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2)单元标题: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中观角度 课题: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 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 3、微观角度:独考查其中某个原理 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部分。 ★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 1.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 →唯物论常用的观点 ⑴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⑵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自觉树立正确 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⑶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阅读的四种能力及培养

阅读的四种能力及培养 阅读能力主要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价欣赏能力、迁移应用能力,它们呈现一种递进的阶段性,前后关联,互为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能力纵向系列。认识和筛选信息;对抽象的道理加以具体说明,或对具体的材料加以抽象和概括;把阅读所获信息加以组合、调整,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系统;作出扩展,对作品是非得失、优劣加以判断。因此,中学生要想达到这样的阅读目标,应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阅读能力。 1.认读能力是对书面语言的感知能力 具体说,是指认知字形、认读字音、了解字义,初步获得课文表层意义的能力。这是阅读过程中最基本的能力,又是整个阅读过程的基础。顺利进行认读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两项,一是视读的广度,这指视知觉范围的大小,初中学生视视读广度是以词和短语为单位,高中学生则能以句子为单位。准确认读表现在对一些音形义混淆、容易读错、容易写错的字以及对同义词、反义词的辨析。准确认读还表现在,认读时不错字,不减字、不增字、不重字、不倒字。读得正确,不仅能锻炼语言的感知能力,而且能促进对语言的理解和记忆。它以敏锐的语感能力为核心,要求认读速度快、广度大,感知选择性强、准确性高。 一般地讲,不发声的默读由于省掉了发声器官的发音过程、听觉分析器的分析过程,直接经过视觉分析器将文字信息传给大脑,所以较之诵读速度快。更重要的是读者的知识水平越高,就越能快速有效的辨识字词篇章所表达的概念、意旨,认读速度也就越快。汉语表达的特征具有很强的“板块”性状,在中心意义——“神”的统摄下,流水一样发展,这就要求在快速阅读过程中加大视觉范围和认读广度,尽可能多地抓住词句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准确把握板块单元的意旨。 2.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结构中最核心的因素。 阅读中的理解是对课文中词句、段落、篇章、写作方法以及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理解。整个理解过程是按照对语言形式到对内容的理解,对部分到对整体的理解;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深对语言形式和部分内容的理解这样的规律来完成的,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从写词句入手,经过判断和推理,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活动,达到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这才算读懂了一篇课文。这是在认读感知基础上对词句所作的解释和对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所作的分解和剖析。要能够理解词句的含义,尤其要善于抓住关键词句,前后关照,统摄整体,注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分散而关联的思考途经;要分析作者的思路层次,分析材料和中心、材料和材料的关系,分析材料使用的详略、先后,分析表达方式和表现方法,从整体感知入手到局部咀嚼体会,进而归纳整合,形成新的整体感知,实现螺旋式上升的理解分析效果。但初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不同,他们理解的心理特征也就不同。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其中具体的形象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特点使他们对课文的深层意义和隐含内容常常理解肤浅;对内容复杂的课文,往往以偏概全;对没有中心句的段或不是判断句的论点、缺乏概括能力。在归纳中心思想或段落大意时,有时夹杂次要因素,有时又遗漏某些重要成分,或不大善于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往往会生搬硬套原文中的某些句子,作机械拼凑。高中学生的思维具有抽象概括的特点,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因此,他们的理解能力较之初中学生有所提高。在阅读中,能基本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抽象出最基本的观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但他们在阅读中往往忽略某些深层意义或潜在内容。在揭示寓意较深的内涵或提炼某些复杂的议论文的主要观点时,仍然把握不准。另外,初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不如高中学生,尤其在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方面。因此阅读时,初中学生只能就一个方面、一个层次或一般问题质疑,而高中学生则可能在更多的方面和更深的层次上进行质疑;初中学生主要在内容方面提出问题,高中学生则能在内容和形式,乃至语言风格方面提出问题。 3.评价欣赏能力 是指对课文的美的感知、体验和评价能力,包括从课文的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语言文字,乃至风格特点和评价和欣赏。高中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都接近成熟,开始初步形成某些人生价值观念,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特别明显的是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阅读中选择性和稳定性有了明显发展。这些特点使他们已经具有相当的评价欣赏能力,有对阅读材料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乃至语言风格进行判断辨析和鉴赏。由于他们在知识和生活上的不足,致使他们在思维和理解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样在评价欣赏作品时也往往会反映出来。例如,当他们读到某些反映社会阴暗面的作品时,就以为整个社会是漆黑一团;当他们看到揭露某些干部腐化堕落的文章后,就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在培养学生评价欣赏能力方面采取多种方式加以指导。这是建立在对文本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准确、深入理解分析基础之上的,它要求读者对作品所表达的知、情、义的丰富或单薄、正确或谬误、健康或消极,表达方式、方法的恰当或不足、高明或笨拙、有益或有害等方面作出判断,从而真正认

倾听能力的培养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中学生倾听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内容摘要: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期待、是分担、是共享快乐……因此说倾听的意义远不止是给了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它带来的或许是早已失落的人格自尊,点燃的或许是尘封已久的信念追求。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但现在的低年级课堂却并不尽人意,特别是数学课堂。因此,作为低段的数学教师也要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作为数学课的目标之一。通过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初步掌握倾听的方法,再通过师生的自律、评价、强化巩固学会倾听,从而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关键词:强化自律技巧修养艺术 一、问题与背景 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期待、是分担、是共享快乐……因此说倾听的意义远不止是给了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它带来的或许是早已失落的人格自尊,点燃的或许是尘封已久的信念追求。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国外有关学者曾经对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信息交流情况做

过统计,结果是:听占45%,说占30%,读占16%,而写仅占9%。这说明“听”在信息交流中占最重要的地位。人与人之间都需要沟通、交流、协作、共事,一个人善不善于倾听,不仅体现着他的道德修养水准,还关系到他能否与其他人建立起一种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 自古以来,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品质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更没有回避学生的“听”,反而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我们的老师也确实在课堂上体现这一要求,但据笔者看来,现在小学数学课中学生的倾听情况并不乐观。 案例一(玩了再说): 有一次,我到某小学执教一堂公开课,在小组合作之前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把它用投影展示在黑板上,(4人1组,轮流摸球,每人2次);但在汇报时把我吓出了一身泠汗,有一个小组只摸了一个球……在摆一摆的游戏中(要求只摆不实践),但也有一组同学在闭着眼睛实践了……。 案例二(抄抄都不会): 前几天在办公室,有位同事在发牢骚:“我们班的学生真苯”。我在上面给他们分析试卷,要求学生边听边改,而且我还把答案写在黑板上,结果有三个学生没改好……真是苯死了,连抄抄都不会。 案例三(一问三不知): 我上课比较细腻,往往喜欢多问学生。有一次上“提出数学问题”的内容,我为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就让大量的同学来说,其中有好几位同学都出现了重复的问题;还有两个同学不会提,我就请他们重复其他同学的问题,但还是没说,真可谓一问三不知。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解题技巧

哲学原理总结(2013年高考必备) 【注意设问范围】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人生观、价值观】 Ⅰ、(辩证)唯物论 一、世界物质性原理 1、〖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世界物质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三、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四、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3、〖识别关键词〗根据…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基础)制定或实行…方针、路线、政策或发展战略╱制定…计划、路线、方针、政策或发展战略由…客观情况决定╱立足或着眼于国情、省情、县情╱ 五、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 1、〖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的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识别关键词〗强调意识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在…路线、政策的指引下,取得成功或失败╱强调贯彻…科学理论或…重要思想,如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个代表、生态价值观)╱抵制、批判…错误思想或理论╱弘扬…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坚持…方针╱ 六、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阅读能力训练浅谈

阅读能力训练浅谈 阅读,是人们最基本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经过一定的阅读训练,能学到知识,发展智力,掌握技能,养成习惯,最终形成认读、鉴赏、评价等阅读能力。 中学阶段的阅读能力训练方式多种多样,常用的主要有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等四种方式。 1、朗读。朗读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这是将书面语言有声化,用声音再现出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一种阅读方式,也是眼、脑、口、耳共同参与、协同活动的一种阅读方式。 朗读能增强学生的语感,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还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朗读训练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组织学生认真听好示范性朗读的录音。第二步:严格训练读音。要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包括声、韵、调要正确清楚,音节界限要分明。第三步,运用一些表达的技巧,如恰当地处理重音,注意运用好停顿和连读,正确把握好语气和语调等等。 在朗读训练中,教师的指导十分重要,教师的指导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自己的示范朗读。示范朗读须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反复揣摩、钻研教材,以能恰如其分地传达出课文蕴藏的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在示范朗读时要尽力做到吐字清晰、发音准确、感情处理恰当;还要向学生作些提示、讲解,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这样有利于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听读的效率。另一个方面是辅导学生朗读。辅导学生朗读,十分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研究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理解

课文的内容,正确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进而再指点方法、授以技巧,这样容易取得辅导朗读的较好的效果。 2、默读。默读是一种不出声的读,也称“心读”,这是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实用、最有价值的阅读方式。中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往往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字材料,如果只能使用朗读一种阅读方式,将会是十分不方便的,因而中学生一定要学会默读。 默读有别于朗读,默读时,当眼睛感知文字符号后,由视神经传导到大脑,大脑直接进行思维活动,默读省去了口的发声和耳的监听,所以大大提高了阅读的速度。一些专家的研究证明,大多数读者的默读速度几乎比快速朗读还快两倍。在当今信息猛增的时代,默读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进行默读训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有效地提高默读质量,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默读时必须要求学生全神贯注。第二,默读时教师要加强巡视,帮助学生纠正唇动而轻轻发声、以手指读的不良习惯,应提高眼睛的扫瞄速度,减少眼停的时间,使大脑对文字的感知迅速变为对内容的领会。第三,默读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动手做些书头笔记,即在特定的地方做上勾、点、圈、划的符号,加上些注释、点评,等等。 应该说,默读比朗读更实用,适用面更广,中学生的课内外阅读,一般都应以默读为主,尤其是对科技著作、理论性文章和长篇作品,更有必要采用默读的方式。默读还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与思考,因为朗读一般是一读而过,印象较为肤浅,而默读可以反复地看,纵横阅览,驻足揣摩,这样就能比较深入地理解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