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路基础实验——实验四 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测试

电路基础实验——实验四 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测试

电路基础实验——实验四 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测试
电路基础实验——实验四 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测试

实验四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电路的特点。

2.掌握串联电阻分压和并联电阻分流的电路知识。

二、实验内容

1.电阻串联电路的测量

电阻串联电路图:

U S=6V

等效电阻:R=R1+R2+R3= 156欧姆

I= U S/ R=38.46mA

U R1= I×R1= 1.96V

U R2= I×R2= 2.89V

U R3= I×R3= 1.15V

也可用分压公式法算各电压(略)

电阻并联电路图:

4.电阻并联电路理论值计算:

U S=6V

等效电阻:1/ R =1/ R1+1/ R2+1/ R3

求得:R=1/(1/ R1+1/ R2+1/ R3)=158.906欧姆因为:U S= U1 =U2 =U3=6 V

故:I= U S/ R= 37.75mA

I 1= U1/ R1= 6mA

I 2= U2/ R2= 11.76mA

I 3= U3/ R3= 20mA

而I 2..3= I 2+ I 3=31.76 mA

也可用分流公式法算各电流(略)

电阻混联电路图:

表三:

6.电阻混联电路理论值计算:

U S=6V

电路中并联部分等效电阻:R并=1/(1/ R2+1/( R3 +R4) +1/( R5 +R6)) 电路等效总电阻:R= R1+R并=125.1欧姆

用分压公式有:

U R1= ( R1/(R1+R并))×U S= 3.571V

U R2= (R并/(R1+R并))×U S=2.429 V

I 1= U R1/ R1= 47.9mA

I 2= U R2/ R2= 16mA

I 4= U R2/(R3+R4)=16 mA

I 5= U R2/(R5+R6)= 16mA

I 3= I 4 +I 5= 32mA

也可用分流公式法算电流(略)。

仿真实验电阻电路

仿真实验1 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电压、电流、功率、参考点和节点电压。 2、研究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及其测定方法。 3、掌握EWB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使用步骤,以及虚拟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及说明 1、EWB软件(Electronics Workbench) EWB中文名称是电子工程师仿真工作室,是加拿大交换图像技术有限公司(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 Ltd)在90年代初推出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在电子类课程教学、电子工程设计等领域广为应用。 2、基本概念 (1)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电压:单位正电荷从电路中由a点转移到b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3)功率:电路中某一段所吸收或者提供能量的速率。电功率为电流与电压的乘积,即P=UI。 (4)参考点(零电位点):电路中任选的一个基准点。在工程中常选大地作为参考,即认为大地电位为0。在电子电路中,电路并不一定接地,常选一条特定的公共线(如金属机壳)作为参考点。这条线常与底座相连,称作地线。 (5)节点电压(电位):定义为各节点至参考节点间的电压降。对节点电压,通常不需标示参考极性,参考点被认为是“-”端。电位随着参考点的不同而改变,在电路分析中,不指明参考点而讨论电位是没有意义的。 3、基本元件和单口的伏安特性可以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称为伏安测量法(伏安表法)。伏安表法原理简单,测量方便,同时适用于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测量。 4、电阻元件 电阻元件的特性可以用该元件两端的电压U与流过元件的电流I的关系来表征,满足欧姆定律: R U I 在U-I坐标平面上,线性电阻的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非线性电阻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不能用欧姆定律来表示,它的伏安特性一般为一曲线。图1-1给出的是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三、实验内容 1、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串联和并联实验

二、组装电路:组成串联和并联电路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任课教师:姓名: 学习目标: 1、能自己独立并熟练地完成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 2、知道开关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作用; 3、亲自体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实验流程: 串联电路: 一、提出问题: 1、如何组成串联电路? 猜想和假设: 。 2、在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是什么? 猜想和假设: 。 3、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能否独立工作,受不受另外一个用电器的影响? 猜想和假设: 。 二、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 2、组成串联电路。 (1)按图1-1的电路图,先用铅笔将图1-2中的电路元件,按电路图中的顺序连成实物电路(要求元件位置不动,并且导线不能交叉)。 (2)按图1-1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和断开开关,观察开关是同时控制两个灯泡,还是只控制其中一个灯泡。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开关改接在L1和L2之间,重做试验;再改接在L2和负极之间,再重复做实验,观察开关的控制作用是否改变了,并分别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电路图电路图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论: 在串联电路里只有条电流路径;用电器(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选 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开关控制_____ ____用电器;如果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开关的控制作用_________。并联电路: 一、提出问题: 1、如何组成并联电路? 猜想和假设: ; 2、在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是什么? 猜想和假设: ; 3、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能否独立工作,受不受另外一个用电器的影响? 猜想和假设: ; 二、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 2、组成并联电路 (1)画出由两盏电灯L1和L2组成的并联电路图,要求开关S接在干路上,开关S1和S2分别接在两个支路上,并按电路图用铅笔连接1-3的实物电路图。 电路图 (2)按电路图在实物上连接并联电路,然后进行下述实验和观察: ①闭合S1和S2,再闭合或断开干路开关S,观察开关S控制哪个灯泡。 观察结果:。 ②闭合S和S2,再闭合或断开支路开关S1,观察开关S1控制哪个灯泡。 观察结果:。 ③闭合S和S1,再闭合或断开支路开关S2,观察开关S2控制哪个灯泡。 观察结果:。 3、结论: 在并联电路里有条电流路径;用电器(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 之间(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干路开关控制_____ ____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_____ ____用电器。

串并联电流电压规律探究实验报告单.doc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班级:小组成员: 【实验目标】 1.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2、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实验器材】 电池组、电压表、三个小灯泡(其中两个规格相同)、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步骤: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②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若没有问题,方可闭合开关,使两个灯泡均发光。 ③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电路中的 A 点、 B 点、 C 点,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流值; ④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1-3 次。 3.实验表格: A点的电流 I A B点的电流 I B C点的电流 I C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分析与论证】 分析实验数据,论证猜想与假设是否正确,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交流与评估】 1、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失误? 2.若通过两只灯泡的电流相等,两灯泡一定是串联吗?请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指导教师:等级评价: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班级:小组成员: 【实验目标】 1、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2、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实验器材】 电池组、电压表、三个小灯泡(其中两个规格相同)、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 连接实物图; ②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电路中 AB之间、BC之间、AC之间,并分别记录测量的 电压值;③换用另外的小灯 泡再测两次。 3.实验记录表格: L1两端的电压 U1/V L2两端的电压 U2/V总电压U/V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分析与论证】分析实验数据,论证猜想与假设是否正确,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 实验结论: 【交流与评估】 1.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失误? 2.若两只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两灯一定是并联吗? 指导教师:等级评价: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电路仿真

实验1 叠加定理的验证 1.原理图编辑: 分别调出接地符、电阻R1、R2、R3、R4,直流电压源、直流电流源,电流表电压表(Group:Indicators, Family:VOLTMETER 或AMMETER)注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参考方向),并按上图连接; 2. 设置电路参数: 电阻R1=R2=R3=R4=1Ω,直流电压源V1为12V,直流电流源I1为10A。 3.实验步骤: 1)、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1和I1; 2)、点击停止按钮记录,将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为0V,再次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2和I2; 3)、点击停止按钮记录,将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为12V,

将直流电流源的电流值设置为0A,再次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3和I3; 4.根据叠加电路分析原理,每一元件的电流或电压可以看成是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于电路时,在该元件上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所以,正常情况下应有U1=U2+U3,I1=I2+I3; 经实验仿真: 当电压源和电流源共同作用时,U1=-1.6V I1=6.8A. 当电压源短路即设为0V,电流源作用时,U2=-4V I2=2A 当电压源作用,电流源断路即设为0A时,U3=2.4V I3=4.8A

所以有U1=U2+U3=-4+2.4=-1.6V I1=I2+I3=2+4.8=6.8A 验证了原理 实验2 并联谐振电路仿真 2.原理图编辑: 分别调出接地符、电阻R1、R2,电容C1,电感L1,信号源V1,按上图连接并修改按照例如修改电路的网络标号; 3.设置电路参数: 电阻R1=10Ω,电阻R2=2KΩ,电感L1=2.5mH,电容C1=40uF。信号源V1设置为AC=5v,Voff=0,Freqence=500Hz。 4.分析参数设置: AC分析:频率范围1HZ—100MHZ,纵坐标为10倍频程,扫描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电路仿真 实验1 叠加定理的验证 1.原理图编辑: 分别调出接地符、电阻R1、R2、R3、R4,直流电压源、直流电流源,电流表电压表(Group:Indicators, Family:VOLTMETER 或

AMMETER)注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参考方向),并按上图连接; 2. 设置电路参数: 电阻R1=R2=R3=R4=1Ω,直流电压源V1为12V,直流电流源 I1为10A。 3.实验步骤: 1)、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1和I1; 2)、点击停止按钮记录,将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为0V,再次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2和I2; 3)、点击停止按钮记录,将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为12V,将直流电流源的电流值设置为0A,再次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3和I3; 4.根据叠加电路分析原理,每一元件的电流或电压可以看成是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于电路时,在该元件上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所以,正常情况下应有U1=U2+U3,I1=I2+I3; 经实验仿真: 当电压源和电流源共同作用时,U1=-1.6V I1=6.8A. 当电压源短路即设为0V,电流源作用时,U2=-4V I2=2A 当电压源作用,电流源断路即设为0A时,U3=2.4V I3=4.8A

所以有U1=U2+U3=-4+2.4=-1.6V I1=I2+I3=2+4.8=6.8A 验证了原理 实验2 并联谐振电路仿真 2.原理图编辑: 分别调出接地符、电阻R1、R2,电容C1,电感L1,信号源V1,按上图连接并修改按照例如修改电路的网络标号; 3.设置电路参数: 电阻R1=10Ω,电阻R2=2KΩ,电感L1=2.5mH,电容C1=40uF。信号源V1设置为AC=5v,Voff=0,Freqence=500Hz。 4.分析参数设置: AC分析:频率范围1HZ—100MHZ,纵坐标为10倍频程,扫描点数为10,观察输出节点为Vout响应。 TRAN分析:分析5个周期输出节点为Vout的时域响应。 实验结果: 要求将实验分析的数据保存 (包括图形和数据),并验证结果是否正确,最后提交实验报告时需要将实验结果附在实验报告后。 根据并联谐振电路原理,谐振时节点out电压最大且谐振频率为w0=1/LC=1000 10,f0=w0/2 =503.29Hz 谐振时节点out电压 * 理论值由分压公式得u=2000/(2000+10)*5=4.9751V.

仿真实验四 共射极放大电路分析

仿真实验四 共射极放大电路分析 一、实验目的: (1)认真理解和掌握含三极管的非线性电路的特点 (2)使用Multisim 验证三极管的等效小信号模型 二、实验原理及实例 小信号分析法是分析非线性电阻电路的主要方法之一。在非线性电路中,同时有直流电压0U 和随时间变化变化的输入信号源s u t () 的作用。如果在任何时刻都有0U >s u t () ,则可以采用小信号分析法。 具体步骤如下: (1)画放大电路的小信号等效电路。 (2)估算be r 。为此,还要求得静态电流eq I (3)求电压增益V A 。 (4)计算输入、输出电阻o ,R R i 三、仿真实验设计 如下图所示求该电路的电压增益。 (1)当电路中只有直流电流作用时,求出静态工作点

2120.0454m 250800.0036312 1.104BE B C B CE C V I A K I I A V R I V ββ-= =Ω ====-= (2)画出该电路的小信号等效电路

计算相关参数: 26200(180)7730.0454 3.63 be r =++=Ω+ ()155.24770.63b C E V b BE i b be o C i R R A i R R R r R R k β=-=-=≈Ω ≈=Ω 对其仿真得: 由仿真结果可得67.56m 154.03435.23u O V i V V A V V = == 验证输入与输出的波形关系 :

可得到输入波形与输出波形为反向,所以-154.03V A = 测量输入、输出电阻的阻值: i 435771.30.435263.552824.40.0225i i O o V V R I mA V V R Io mA = ==Ω===Ω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直流电路工作点分析和直流扫描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Pspice软件,熟悉它的工作流程,即绘制电路图、元件类别的选择及其参数的赋值、分析类型的建立及其参数的设置、Probe窗口的设置和分析的运行过程等。 (2)学习使用Pspice进行直流工作点的分析和直流扫描的操作步骤。 二、原理与说明 对于电阻电路,可以用直观法列些电路方程,求解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Pspice软件是采用节点电压法对电路进行分析的。 使用Pspice软件进行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时,首先编辑电路,用Pspice的元件符号库绘制电路图并进行编辑。存盘。然后调用分析模块、选择分析类型,就可以“自动”进行电路分析了。 三、实验示例 1、利用Pspice绘制电路图如下 2、仿真 (1)点击Psipce/New Simulation Profile,输入名称; (2)在弹出的窗口中Basic Point是默认选中,必须进行分析的。点击确定。 (3)点击Pspice/Run(快捷键F11)或工具栏相应按钮。 (4)如原理图无错误,则显示Pspice A/D窗口。 (5)在原理图窗口中点击V,I工具栏按钮,图形显示各节点电压和各元件电流值如下。

四、选做实验 1、直流工作点分析,即求各节点电压和各元件电压和电流。 2、直流扫描分析,即当电压源的电压在0-12V之间变化时,求负载电阻R l中电流虽电压源的变化 曲线。 曲线如图: 直流扫描分析的输出波形 3、数据输出为: V_Vs1 I(V_PRINT1)

0.000E+00 1.400E+00 1.000E+00 1.500E+00 2.000E+00 1.600E+00 3.000E+00 1.700E+00 4.000E+00 1.800E+00 5.000E+00 1.900E+00 6.000E+00 2.000E+00 7.000E+00 2.100E+00 8.000E+00 2.200E+00 9.000E+00 2.300E+00 1.000E+01 2.400E+00 1.100E+01 2.500E+00 1.200E+01 2.600E+00 从图中可得到IRL与US1的函数关系为: IRL=1.4+(1.2/12)US1=1.4+0.1US1 五、思考与讨论 1、根据仿真结果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根据图1-1,R1节点:2A+2A=4A,R1,R2,R3构成的闭合回路:1*2+1*4-3*2=0,满足基尔霍夫定律。 U呈线性关系,3R I=1.4+(1.2/12) 1S U=1.4+0.11S U,式中1.4A表2、由图1-3可知,负载电流与1S U置零时其它激励在负载支路产生的响应,0.11S U表示仅保留1S U,将其它电源置零(电示将1S 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时,负载支路的电流响应。 3、若想确定节点电压Un1随Us1变化的函数关系,应如何操作? 应进行直流扫描,扫描电源Vs1,观察Un1的电压波形随Us1的变化,即可确认其函数关系! 4、若想确定电流Irl随负载电阻RL的变化的波形,如何进行仿真? 将RL的阻值设为全局变量var,进行直流扫描,观察电流波形即可。 六、实验心得 1、由实验图形和数据可知实验中的到的曲线满足数据变化规律,得到的函数关系式是正确的。 2、通过仿真软件可以很方便的求解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及其变化规律。 实验二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仿真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仿真软件中绘制电路图,初步掌握符号参数、分析类型的设置。学习Probe窗口的简单设置。 (2)加深对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的理解。 二、原理与说明 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一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电阻的串联的支路来代替,该电路的电压等于原网络的开路电压,电阻等于原网络的全部独立电压源置零后的输入电阻。诺顿定理指出,任一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流源与电导的并联的支路来代替,该电路的电流等于原网络的短路电流,电导等于原网络的全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输入电导。。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pdf

实验1 叠加定理的验证 一、电路图 二、实验步骤 1.原理图编辑: 分别调出接地符、电阻R1、R2、R3、R4,直流电压源、直流电流源,电流表电压表(注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参考方向),并按上图连接; 2.设置电路参数: 电阻R1=R2=R3=R4=1Ω,直流电压源V1为12V,直流电流源 I1为 10A。 3.实验步骤:

1)、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1和I1; 2)、点击停止按钮记录,将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为0V,再次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2和I2; 3)、点击停止按钮记录,将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为12V,将直流电流源的电流值设置为0A,再次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3和I3; 根据电路分析原理,解释三者是什么关系?并在实验报告中验证原理。 三、实验数据: 电压电流U/V I/A 第一组12V 10A 6.800 -1.600 第二组0V 10A 2.000 -4.000 第三组12V 0A 4.800 2.400 四、实验数据处理: U2 + U3 = 2.000V + 4.800V = 6.800V = U3 I2 + I3 = (-4.000A) + 2.400A= -1.600A = I1 五、实验结论: 由电路分析叠加原理知:由线性电路、线性受控源及独立源组成的电路中,每一元件的电流或电压可以看成是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

时,在该元件上产生的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本次实验中,第一组各数据等于第二组与第三组各对应实验数据之和,与叠加原理吻合,验证了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即每一元件的电流或电压可以看成是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产生的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串联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实验题

一.解答题(共20小题) 1.(2014?东营)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小明同学想用图甲中的器材组成电路,其中一个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一个电压表测量某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请你帮助他完成下述工作(电源电压不超过3V). (1)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2)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实物图连成实验电路; (3)正确操作后,测量电源两端电压和灯泡两端电压的两电压表示数分别如图乙a、b所示,则电源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V,被直接测量的灯泡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V. (4)根据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得:另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 V. 2.(2014?日照)李小芳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实验探究时,利用现有的器材按如下步骤进行了操作: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S,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李小芳同学为了节省试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 对小芳同学以上实验操作评价是: ①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应该_________; ②小芳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_________. (5)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如表中,小芳同学依据本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总电压_________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 U AB/V U BC/V U AC/V 3.1 1.4 4.45

《阶电路的仿真实验》word版

仿真实验1 RC电路的过渡过程测量 一、实验目的 1、观察RC电路的充放电特性曲线,了解RC电路由恒定电压源激励的充放电过程和零输入的放电过程。 2、学习并掌握EWB软件中虚拟示波器的使用和测量方法。 二、原理及说明 1、充电过程 当电路中含有电容元件或电感元件时,如果电路中发生换路,例如电路的开关切换、电路的结构或元件参数发生改变等,则电路进入过渡过程。 一阶RC电路的充电过程是直流电源经电阻R向C充电,就是RC电路对直流激励的零状态响应。对于图1所示的一阶电路,当t=0时开关K由位置2转到位置1,由方程: 初始值:Uc(0-)=0 可以得出电容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RC充电时,电容两端的电压按照指数规律上升,零状态响应是电路激励的线性函数。其中τ=RC,具有时间的量纲,称为时间常数,它是反映电路过渡过程快慢程度的物理量。τ越大,暂态响应所待续的时间越长即过渡过程时间越长。反之,τ越小,过渡过程的时间越短。 2、放电过程 RC电路的放电过程是电容器的初始电压经电阻R放电,此时电路在无激励情况下,由储能元件的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即为零输入响应。在图1中,让开关K于位置1,使初始值Uc(0-)=U S,再将开关K转到位置2。电容放电由方程, 可以得出电容器上的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三、实验内容 1、RC电路充电过程 (1) 在EWB软件的元器件库中,选择直流电压源、接地符号以及所需的电阻、电容、双掷开关等,电容C= μF (一位同学学号最后两位)),电阻R= KΩ(另一位同学学号最后两位)。按照图2接线,并从仪器库中选择示波器XSC接在电容器的两端。 (2) 启动仿真运行开关,手动控制电路中的开关切换,开关置于1点,电源通过电阻对电容充电。观测电容的电压变化,移动示波器显示面板上的指针位置,记录电容在不同时间下的电容电压,填在表1中。 表1 RC电路充电 充电时间 t2(s) (近似τ值)0τ2τ3τ4τ5τ 注: 测量值Uc(V) 理论值Uc(V) 2、RC电路放电过程 将电容充电至10V电压,手动控制电路中的开关切换,将开关K置于3点,电容通过电阻放电。观测方法同上,数据记在表2中。 表2 RC电路放电 放电时间 t2(s) (近似τ值)0τ2τ3τ4τ5τ 注: 测量值Uc(V) 理论值Uc(V)

16.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一、实验目的: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二、实验器材: 小灯泡2只(2.5V 0.3A;3.8V 0.3A)、小灯座(JY 116)2个;单刀双掷开关3个(JY 0117);一号干电池2节、电池盒2个;导线若干。 三、实验步骤: (一)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 1.按图1连接电路。 2.根据电路图检查电路。 3.闭合开关S,观察两只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4.开关S闭合时,两只小灯泡都发光,是串联电路。 (二)连接简单的并联电路 1.按图2连接电路。 2.根据电路图检查电路。 3.断开S,分别闭合S 1、S 2 ,观察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 4.闭合S,分别闭合S 1、S 2 ,观察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 5.闭合S,分别断开S 1、S 2 ,观察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 6.观察S、S 1、S 2 闭合、断开时对灯泡的控制情况,确定电路为并联电路。 7.整理实验器材。 四、实验结果 (一)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 闭合开关S,观察两只小灯泡的发光情况。见图3S L1 L2 图1 S L1 L2 图2 S1 S2 图3

(二)连接简单的并联电路 1.断开S,分别闭合S 1、S 2 ,观察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见图4 2.闭合S,闭合S 1、断开S 2 ,观察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见图5 3.闭合S,闭合S 2、断开S 1 ,观察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见图6 4.观察S、S 1、S 2 闭合、断开时对灯泡的控制情况,确定电路为并联电路。见图7 图4 图5 图6 图7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操作评价表 评价项目评价要求分数实 际 得 分 扣分原因 实验操作实验前 准备 器 材 调 配 组装干电 池 15分 ①组装成并联形式扣5分 旋紧小灯 泡 ②没有紧固小灯泡动作扣2分 紧固开关③没有紧固开关动作扣2分 电路连 接 器 材 摆 放 器材摆放 有条理 10分 ④将干电池放在离身体较近位置或开关较远位置酌情 扣2分 ⑤没有将灯泡、开关疏密有致摆放扣2分 连 接 电 路 连接电路 有条理 30分 ⑥连接电路时未断开开关扣2分 ⑦未按电路图连接扣5分 ⑧没能保证各连接线接触良好酌情扣2-3分 ⑨开关接线柱连接有误扣2分 ⑩未有序从电源的一极顺次连接电路的扣5分 观察开关 作用 操作方法 恰当 10分○11操作步骤不完整扣5分 实验后整理器材5分○12未整理器材扣2分 实 验报告实验设计 设计 实验步骤 30分○13观察并联电路时未考虑开关作用扣5分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探究目标】 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 【实验器材】 电池组、电流表、三个小灯泡(其中两个规格相同)、开关、导线若干。 【提出问题】 1、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2、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总电流与各个支路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 1、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2、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设计与进行实验】 (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步骤: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②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若没有问题,方可闭合开关,使两个灯泡均发光。 ③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电路中的A点、B点、C点,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流值; ④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1-2次。 A点的电流I A B点的电流I B C点的电流I C

第一次测量0.3A0.3A0.3A 第二次测量0.2A0.2A0.2A 第三次测量0.1A0.1A0.1A 【分析与论证】 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步骤: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②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若没有问题,方可闭合开关,使两个灯泡均发光。 ③在这个并联电路中,选取三个关键的点A、B、C。用电流表分别测出这三点的电流,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流值; ④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1-2次。 A点的电流I A B点的电流I B C点的电流I C 第一次测量0.1A0.2A0.3A 第二次测量0.2A0.1A0.3A 第三次测量0.1A0.1A0.2A 【分析与论证】 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放大电路实验操作和multisim仿真(20200705152859)

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和测试方法。  2、掌握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的测试方法。  3 、观察静态工作点的选择对输出波形及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只有给放大电路中的三级管提供合适的静 态工作点才能保证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如果静态工作点不适合,输出波形则会产生非线性失真——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而不能正常放大。  当静态工作点设置在合适的位置时,即保证三极管在交流信号的整个周期均工作在放大 区时,三极管有电流放大特性,通过适当的外接电路,可实现电压放大。表征放大电路放大 特性的交流参数有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由于电路中有电抗元件电容,另外三极管中的PN结有等效电容存在,因此,对于不同频率的输入交流信号,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不同,电压放大倍数与频率的关系定义为频率特性,频率特性包括:幅频特性——即电压放大倍数的幅度与频率的关系;相频特性——即电压放大倍数的相位与频率的关系。  三、实验要求和实验步骤 (1)实验要求  1.设计一个分压偏置的单管电压放大电路,要求信号源频率2kHz(峰值5mV) ,负载 电阻3.9kΩ,电压增益大于50。  2.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观察电路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的输出信号波形,并测试 对应的静态工作点值。  3.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要求输入信号峰值增大到10mV电路输出信号均不失真。在 此状态下测试:  ①电路静态工作点值;  ②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β、 r be 、r ce值; ③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增益;  ④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和f L、f H值。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报告单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报告班级:________ 小组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时间:__________ 【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 2、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开关的连接和控制作用。 3、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4、通过电路的连接等,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实验器材】小灯泡2只,灯座2个、电池组,开关3个,导线若干。【实验过程】 一、电路连接的注意点: 1、 2、 3、 二、练一练:组装简单电路 三、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 1、断开开关,按照图1电路图连接电路。 2、经检查(亦可以生生互检或由老师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和断开开关,观察开关控制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教师批阅: 四、体会开关反向控制的应用 1、闭合S 1时, 亮,再闭合S 2时, 亮, 不亮。 2、根据实验归纳得到串联电路的特点: ① ② 教师批阅: 五、连接简单的并联电路 1、断开开关,按照图2电路图连接电路。 2、经检查(亦可以生生互检或由老师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和断开

开关,观察开关控制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教师批阅: (4)体会短路的后果 1、闭合S 1 ,则亮,闭合S 2 ,出现现象: 2、根据实验归纳得到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 ② 教师批阅: 三、评估与交流: 1、连接电路时为什么要断开开关? 2、连接电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你是怎么做到的?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3、开关和用电器总是______联的。 4、用电器____联时,任何一只用电器开路,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 5、如果要使几个用电器的通断不影响,这几个用电器必须_____联连接。 6、在并联电路中,接在干路上的开关跟接在支路上的开关作用相同吗?

电路仿真实验

0+ 40V - Uoc R1 实验18 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 计算如图电路(a )的开路电压和电路(b )的短路电流。要求打印出电路图,仿真结果的文本输出文件。 **** 06/05/16 20:09:22 *********** Evaluation PSpice (Nov 1999) ************** ** Profile: "SCHEMATIC1-125" [ F:\Capture\123-SCHEMA TIC1-125.sim ] **** CIRCUIT DESCRIPTION ****************************************************************************** ** Creating circuit file "123-SCHEMA TIC1-125.sim.cir" ** WARNING: THIS AUTOMATICALL Y GENERATED FILE MAY BE OVERWRITTEN BY SUBSEQUENT SIMULATIONS *Libraries: * Local Libraries : * From [PSPICE NETLIST] section of pspiceev.ini file: .lib "nom.lib" *Analysis directives: .PROBE .INC "123-SCHEMA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d14598085.html," **** INCLUDING 123-SCHEMA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d14598085.html, **** * source 123 V_V1 1 0 40V R_R1 1 N00611 5k R_R2 0 2 20k F_F1 0 2 VF_F1 0.75 VF_F1 N00611 2 0V **** RESUMING 123-SCHEMA TIC1-125.sim.cir **** .INC "123-SCHEMA TIC1.als" **** INCLUDING 123-SCHEMA TIC1.als **** .ALIASES V_V1 V1(+=1 -=0 ) R_R1 R1(1=1 2=N00611 ) R_R2 R2(1=0 2=2 ) F_F1 F1(3=0 4=2 )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2.掌握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3.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4.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5.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 二、过程与方法 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教学难点】 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原理,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新课导入 教师:什么是电路的串联? 学生回答:把几个导体元件依次首尾相连的方式。 教师:什么是电路的并联? 学生回答:把几个元件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两端接入电路的方式。

教师: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有关串联和并联的知识,这节课我们要深入研究串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的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 (一)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1.串联电路 I0=I1=I2=I3 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同。 2.并联电路 I0=I1+I2+I3+?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二)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1.串联电路 U=U1+U2+U3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2.并联电路 U=U1=U2=U3 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的电压相等。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规律

A V 图3 中期考试复习纲要 一、串联电路的规律 1.电流: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公式:I 1=I 2= …=I n 2.电压: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公式:U 1=U 2=…=U n 3.电阻: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公式:R=R 1+R 2+…+R n 4.作用:串联电路有分电压的作用,电压的分配跟电阻成正比 公式:U 1/U 2=R 1/R 2 5.串联电路各用电器相互影响 二.并联电路的规律 1.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公式:I=I 1+I 2+…+In 2.在并联电路中,各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总电压 公式:U 1=U2=…Un=U 总 3.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 公式:1/R=1/R 1+1/R 2+…1/R n 两个电阻并联的总电阻:R 1R 2/(R 1+R 2) 4.作用:并联电路有分电流的作用,电流的分配跟电阻成反比 公式:I 1/I 2=R 2/R 1 5.并联电路各支路用电器是独立的,互不影响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I=U/R 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 U=IR 注:电阻跟电压,电流无关 电能 电功率 1、计算电功率的公式: 纯电阻:P=W/t=UI=U 2/R=I 2R 非纯电阻:P=W/t=UI 2、计算电能的公式: 纯电阻:W=Pt=UIt=U 2t/R=I 2Rt 非纯电阻:W=Pt=UIt 3、三组重要变形公式 (1)P=W/t W=Pt t=W/P 国际单位:W----J(焦) t-----s (秒) P-----W (瓦) 常用单位:W----kwh t-----h(时) p------kw(千瓦) (2)P=UI U=P/I I=P/U 单位:P----w U----V I-----A (3)P=U 2/R R=U 2/P 强化训练题 1.一段电路有持续电流的条件:一是 ;二是 2.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3V ,导体中的电流是,则导体的电阻是______Ω;若导体两端不加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是______A ,此时导体电阻是______Ω。 3.现有一只工作电压是,工作电流是的小灯泡。要使它能正常工作,必须 联一个阻值是 Ω的电阻, 才能接在电压为6V 的电池组两端。 4.已知R 1 、: R 2=2: 3,若R 1与R 2串联,则通过R 1与R 2的电流之比 ,电压之比 ;若R 1与R 2并联,则R 1与R 2两端的电压之比 ,通过 R 1与R 2的电流之 。 5、如图9所示,当开关S 闭合后,电压表测出的电压是( ) A.灯L1两端的电压 B.灯L 2两端的电压 C.灯L1和L 2两端的总电压 D.电源两端的电压 6、如右图6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 两灯均正常发光。突然,两盏灯同时熄灭 且电表示数均变为零,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L1短路了 B. L2短路了 C. L1灯丝断了 D. L2灯丝断了 7、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P 向右滑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 、都增大 B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C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 、都变小 纯电阻: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电器 如:电饭锅 电烤箱 热水器 电熨斗 电铬铁 电炉 电褥丝 … 非纯电阻:电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 如:电动机(电能转化为热能和动能) 电风扇 洗衣机 电视 图9

电路电子软件仿真实验报告

电路电子软件仿真实验报告 学号:XXXXXXX 姓名:XXXX 实验报告纲要 1:电路电子基本知识小结 一、常用电阻、电容、电感 二、常用仪器的认识 三、测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Multisim的认识 3:实验6-2-----6-5

4:常用电器的分析 5:常用电器的部分电路的仿真与故障排除 6:实验的反思与体会 一、电阻器的基本知识 (一)电阻器的作用 电阻器主要用来控制电压和电流,即起降压、分压、限流、分流、隔离、信号幅度调节等作用。 (二)电阻器的电路图形符号 电阻器在电路中以R表示,常用的电路符号如下 (三)电阻器的种类

电阻器有多种分类方法,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 1、按用途的不同分类,电阻器可以分为通用电阻器、高阻电阻器、高压电阻器、高频电阻器和精密电阻器等。 2、按制作材料的不同,电阻器可分为线绕型电阻器和非线绕型电阻器。其中线绕型电阻器又可以分为普通线绕型电阻器、被釉型线绕电阻器、陶瓷绝缘线绕型电阻器等;非线绕型电阻器又可以分为合成式线绕电阻器和膜式电阻器。 3、按结构形式不同,电阻器可为分圆柱型电阻器、管型电阻器、圆盘型电阻器和平面状电阻器(贴片式电阻器)。 4、按引线的不同,电阻可分为轴向引线型电阻器、径向引线型电阻器、无引线电阻器等。 5、按电阻器的特性,通常可分为固定电阻器、可变电阻器、敏感电阻器、熔断电阻器和电阻排等几大类。其中,固定电阻器可分为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金属氧化膜电阻器、合成碳膜电阻器、有机实心电阻器、无机实心电阻器、金属玻璃釉电阻器、线绕电阻器、片式电阻器等;敏感电阻器可分为热敏电阻器、压敏电阻器、光敏电阻器、湿敏电阻器、磁敏电阻器、气敏电阻器、力敏电阻器等 电容器的基本知识 (一)电容器的结构特性与作用 电容器是由两个相互靠近的金属电极中间夹一层绝缘介质构成的,具有通交流、隔直流的特性。电容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高、低频及电源等电路中,起退耦、耦合、滤波、旁路、谐振等作用。 (二)电容器的电路图形符号 电容器在电路中用字母“C”表示,常用的图形符号如下: (三)电容器的分类 电容器有多种分类方法,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 1、按电容量是否可调,电容器可以分为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 2、按电容器的介质不同分类 1)固体有机介质电容器 用有机薄膜为介质材料制成的电容器,这种电容器多是卷绕式结构,其电极有金属箔电极和金属化电极两种,有机介质电容器按所用有机材料又可分非极性和极性有机介质电容器,非极性有机介质电容器有: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等,有极性有机介质电容器有:纸介、涤纶、聚碳酸脂等。 2)固体无机介质电容器 用固体无机介质制成的电容器,如云母电容器、陶瓷电容器、玻璃釉电容器等。 3)电解电容

电路研究之串联和并联

电路研究之串联和并联

电路研究之串联和并联

电路研究之串联和并联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第八课是《电路研究》,而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知识是电学的基础,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识别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和科学考核考题。学习时要学会基本的方法,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一、串联电路 把用电器各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接入电路就组成了闭合电路,就组成了串联电路。我们常见的装饰用的“满天星”小彩灯,常常就是串联的。串联电路有以下特点: (1)电路连接特点:串联的整个电路是一个回路,各用电器依次相连,没有“分支点”。 (2)用电器工作特点:各用电器相互影响,电路中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余的用电器就无法工作。 (3)开关控制特点:串联电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位置变了,对电路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即串联电路中开关的控制作用与其在电路中的位置无关。 (4)当电压一定时,串联电路的电灯相对较暗。 二、并联电路 把用电器各元件并列连接在电路的两点间,形成用电器各元件单独闭合电路,就组成了并联电路。家庭中的电灯、电风扇、电冰箱、电视机等用电器都是并联在电路中的。并联电路有以下特点: (1)电路连接特点:并联电路由干路和若干条支路组成,有“分支点”。每条支路各自和干路形成回路,有几条支路,就有几个回路。 (2)用电器工作特点:并联电路中,一条支路中的用电器若不工作,其

4 他支路的用电器仍能工作。 (3)开关控制特点: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的作用与支路开关的作用不同。干路开关起着总开关的作用,控制整个电路。而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的那条支路。 (4)当电压一定时,并联电路的电灯相对较亮。 三、识别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方法 ⑴路径法:(如图1)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沿开关、用电器等元件“走”回电源负极的路径中,若只有一条通路即为串联电路,如果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即为并联电路。 ⑵拆除法:(如图2)若拆除一个用电器,另一用电器也不工作,说明这两个用电器是串联的;如果另一用电器仍然工作,说明这两个用电器是并联的。 四、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归纳 串联电路连接特点 并联电路连接特点 首尾连接 并列连接在两点之间 并列连接在两点之间 电流路径 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只有一条路径流回电源负极 干路电流在节点处分别流经各支路,再在另一节点处汇合流回电源负极 开关作用 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位置对它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的那条支路 用电器间是否相互干扰 各用电器互相干扰,若其中一个断开,其他用电器无法工作 各用电器互不干扰,若其中一个断开,其他用电器可照常工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