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日关系史课件整理 (5)

中日关系史课件整理 (5)

中日关系史课件整理 (5)
中日关系史课件整理 (5)

第三章中日友好交往的第一次高潮——隋、唐时期

一、圣德太子与遣隋使

□圣德太子:日本古代的政治家、外交家。593年被推古天皇立为太子,行摄政。在职期间,制订“冠位十二阶”和《十七条宪法》,初步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的原则。对外,则派出遣隋使和留学生、学向僧,努力吸取中国文化。笃信佛教,修建法隆寺、四天王寺等,并著有《三经义疏》。

(一)向隋遣使的目的

自隋文帝时代起延长至炀帝时代的多次对高句丽的战事,强烈冲击着与朝鲜半岛南部关系密切的倭王政权,促使大和国家的执政者改变前几代倭王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做法。

(1)学习隋朝的中央集权的统治制度与方法,以巩固大和国家的中央集权制度,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加强对人民群众的统治。

※王权加强和豪族反王权;苏我氏。

※据《隋书·倭国传》记载,在倭皇迎接抵达都城的隋使裴世清的欢迎词中,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句话:“冀闻大国惟新之化。”

(2)与隋朝建交,可对新罗施加压力,以挽回大和国家6世纪末以来在朝鲜半岛上军事失败的局面。

※加罗(任那日本府)

(3)向隋朝学习佛教文化,可使国民做到扬善去恶;国家则会恶去刑息,实现太平。

※“三武灭佛”又称“三武之祸”,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438年开始)、北周武帝灭佛(574年开始)、唐武宗灭佛(841-846年)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在位者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以上在佛教史中称“三武”之厄。110年以后,即公元955年,五代时期后周的周世宗又下诏废天下无敕额之寺院,毁铜像,收钟磬钹铎之类铸钱。 合周世宗,称“三武一宗”。

(二)圣德太子向隋四次遣使

据中日史籍《隋书》、《日本书纪》记载,自公元600年至614年间,日本曾四次派使节到隋朝。其间,隋朝使节去日本一次。

1、第一次遣隋使

第一次遣隋使是在圣德太子第一次征讨新罗中派出的,时当推古天皇八年(隋开皇二十年,即600年)。《隋书·东夷传·倭国》说:“开皇二十年,倭王姓阿每,字多利思比孤

,号阿辈鸡弥,遣使诣阙。”《北史·倭国传》也有同样记载。但这次遣

隋使的情况,日本史书《日本书纪》上却没有记载。当时隋王朝已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国富兵强。《隋书·高祖纪》载,这一年突阙、高丽、契丹等东方诸国多人来隋朝贡。据此情况,日本遣隋使来华当属可信。

2、第二次遣隋使

在第一次遣隋使来华七年之后,即隋炀帝的大业三年(607年),日本派出了第二次遣隋使。出发于该年农历七月秋,翌年四月返日。《隋书·东夷传·倭国》上记道:“大业

三年,其王多利思比孤遣使朝贺。”《日本书纪·推古天皇纪》上也

说:“(推古天皇)十五年秋戊中之朔庚戌,大礼小野臣妹子遣于大隋,以鞍作福利为通事(翻译)。”此时,隋炀帝力图扬威远藩,派遣使臣去招抚诸国,一时来隋朝贡者达三十余国。小野妹子等适于此时抵隋都洛阳。

《隋书·东夷传》上记述此次与遣隋使同来了不少学问僧。

“使者曰: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故遣朝拜,兼有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

不料,这次遣隋使呈递的国书却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这就是“国书事件”。小野妹子呈递的国书是以“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为首句,作为问候语。炀帝览后不悦,以为一个东夷小国,竟敢与隋分庭抗礼,而且措辞不逊,用词僭越。于是,对负责外事接待的鸿胪寺卿交待:“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让下面的人替他挡驾。不过,后经日使再三解释,以日本人粗学汉字,不善文章辞令,不但得到炀帝的谅解,且“犹怪其意气高远,遣裴世清等十三人”为答礼使,取道朝鲜半岛西南的百济回访日本,以示泱泱大国的恢宏气度。今天看来,炀帝这一容忍大度的措置,对后来中日友好关系的长期发展起了有益的作用。

608年农历四月,隋的答礼使裴世清等人到达筑紫(今北九州)时,圣德太子马上派人前往迎接;又命在难波(今大阪)建造迎宾馆。六月十五日,隋使一行抵难波,即日,由

餝船(“餝”意为银饰,“餝船”当系为银之船)三十五艘迎人新宾馆。五十天之后,于八月三日进入日都。天皇派人设仪仗、鸣鼓角迎接。八月十二日入朝,圣德太子和诸王大臣出宫迎接。一个月后,裴世清以“朝命既达,请即戒涂”,提出回国。九月十一日,自难波启程回国之际,日朝廷第二次任命小野妹子为大使、吉士雄成为小使(即副使)、鞍作福利为通事,以及留学生、留学僧各四名,陪送隋使回国。是为第三次遣隋使。

3、第三次遣隋使

第三次遣使既是出于外交礼节上的考虑,更重要的目的则在于派遣留

学生、学问僧赴隋留学,汲取先进文明,特别是引进佛法。这次也是以后规模巨大的“遣唐使”的前奏,因

此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日使小野妹子翌年(609年)九月返日,而八名留学生、留学僧在华时间,少则十几年,多则三十余年,直到唐高祖甚至唐太宗贞观时才回国。(第三次遣隋使所带的八名成员,其姓氏全部清楚。其中留学生

是“倭汉直福因(留学16年)、奈罗语译惠明(不详)”、高向汉人玄理(留学33年)、新汉人大国(不详)”四人,留学僧是“新汉人旻(25年)、南渊汉人请安(32年)、志贺汉人惠隐(32年)、新汉人广齐(16年)”四个)

4、第四次遣隋使

第四次遣隋使于推古天皇二十三年(隋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六月出发,以犬上御田耜、矢田部造为正副使。犬上御田耜等翌年七月,偕同百济使者回国。这次遣隋使只见于《日本书纪》,但语焉不详,而《隋书》则付诸阙如。此次随来的留学生、留学僧有惠光、惠日、灵光、胜鸟养、惠云等。

不久,爆发了隋未农民大起义,隋炀帝客死江都(今扬州),618年隋亡。而日本方面,负责派遣隋使的圣德太子也在三年后的推古天皇二十九年(621年)死去(一说622年)。从此,开始进入了下一个“遣唐使”时代——古代中日交流大放异彩时代。

□遣隋使:日本派往中国隋朝的政府使节。据《隋书》、《日本书纪》等史书记载,自公元600年至614年间,日本曾四次派使节到隋朝。第二次607年、第三次608年的使节为小野妹子,第四次614年的使节为犬上御田锹。据说第二、三次遣隋使呈递的国书是按与隋对等的格式书写的,曾触怒了隋炀帝。第三次以后有高向玄理、南渊请安等留学生和学向僧随行,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回国后对日本文化的发展和大化革新作出了重大贡献。遣隋使为遣唐使的先驱。

(三)“倭国”改称“日本”问题

1、国号更改的时间

(1)公元648年至703年之间。

《旧唐书》中“倭国”、“日本”二传并立。前者记述648年之前事,后者记述703年之后事。

(2)公元670年。

《新唐书·日本传》则明显地交代了此事的年代起点: “咸亨元年(公元670年), 遣使贺平高丽。后稍习夏音, 恶‘倭’名, 更号‘日本’。使者自言: ‘国近日所出, 以为名’。”此外, 《古今图书集

成》曾就《唐书·高宗本纪》未载之事作过特别补录: “咸亨元年, 倭人始更号‘日本’, 遣使贺平高丽。”特别应该提到的是, 日本的正史也有与之相应的历史记载: “ (八年己巳) 是岁, 遣小锦中河内直鲸等使于大唐。”此事双方所记存在一年的时间差异, 盖因日方所载为使团出发年份, 而中方记的则是使团到达唐都长安的年份, 故而无碍。咸亨元年为日本天智天皇九年, 亦即公元670 年。《新唐书》的记载虽有带有一个“稍”字, 但其前提是“咸亨元年, 遣使贺平高丽”, 故当年就将国名改为“日本”是可信的。据此, “日本”这一国名是从公元670年开始启用的。

○覃启勋:《日本国名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年第2 期(总第241 期)。

(3)712年至720年之间。

汪向荣在《中日关系文献论考》第121页谈到:712年成书的《古事记》仍称己国为“倭”;720年成书的《日本书纪》已称己国为“日本”。

(4)720年.

《日本书纪》上首次出现“日本”字样,是该年确立日本国号的最有力证据。(盛邦和:《透视日本人》,文汇出版社1997年,19-21页。)

2、更改国号的原因:

□从《旧唐书·日本国传》和《新唐书·日本传》等典籍中可找出三条原因。

《旧唐书·倭国·日本国传》写道:“日本国者,倭国之别种也。以其国在日边,故以日本为名。或曰,倭国自恶其名不雅,改为日本。或云,日本旧小国,并倭国之地。其人入朝者,多自矜大,不以实对,故中国疑焉。”《新唐书·日本传》也有同样的记载:“日本,古倭奴也。…后稍习夏音,因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言,国近日所出,以为名。或云日本乃小国,为倭所并,故冒其号,使者不以情,故疑焉。”

北宋时编撰的《唐会要》云:“则天时自言,其国近日所出,故号日本国,盖恶其名不雅而改之。”

□第四条原因:(703年到中国的第七次遣唐使栗田真人已自称是日本国的使者)

663年的白村江之战,严重损害了倭人在中国王朝心目中的形象,引起了中国王朝对倭人的怀疑。故白村江之战后。倭人决定放弃“倭

国”国号而采用“日本”国号。因更改国号存在难言的动机,故不好向中国方面解释。(沈仁安:《日本起源考》,昆仑出版社2000年,370

页。)

(四)日本国统治者自称“天皇”的时间

1、圣德太子摄政时期(593-622年)

《日本书纪》推古天皇16年(608年)条:“东天皇敬白西皇帝。”

王晓秋、大庭修:《中日文化交流大系·历史卷》赞成此说:在公元6、7世纪的继体、钦明、用明及推古朝倭王的称号中,相继出现了“治天下??大公王”、“治天下天皇”和“治天下大王天皇”等字样。这说明倭王的称号是由“王”到“大王”再至“大王天皇”不断发展的。2、670年之后

大化改新之后,日本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天武天皇继承了兄长天智天皇皇位之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建立起了律令制国家,故而把自己由大王提升为唯我独尊的皇帝,则在情理之中。与此同时,在中国的唐王朝,唐高宗上元二年(674年),即日本天武天皇三年,唐王朝尊高宗为“天皇”,尊皇后武后为“天后”。中国出现了这一显赫的尊号,日本统治阶级在吸收、引进中国文化的同时,大有可能受到影响而以此为范例,也使用“天皇”一词。

(五)隋日交往中的“国书”问题

 1、事情的原委

所谓“国书事件”, 始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年)。据《隋书·倭国传》记载, 在这一年, 日本的推古朝派出了以小野妹子为首的第二次遣隋使到达洛阳, 向隋炀帝献上了以“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为开头语的国书。炀帝阅后十分生气。

608年,小野妹子和裴世清一起抵达日本后,先行晋京(飞鸟, 今奈良县) , 上奏云: 隋帝回致日皇的国书, 途经百济时被人掠走, 故无以呈递。

8 月12 日, 推古天皇在皇宫举行了隆重的接见裴世清仪式。裴世清献上了隋炀帝给日本的国书。据《日本书纪》载, 其国书曰“皇帝问倭皇”(日本的另一史书《经籍后传记》载为“倭王”。此处疑为《日本书纪》的编纂者所窜改) ??远修朝贡, 丹款之美, 朕有嘉焉??故遣鸿胪寺掌客裴世清等, 指宣往意, 并送物如别。”据日本史书《经籍后传记》载, 当推古朝的摄政圣德太子看到这份国书时, 同样很不高兴,“恶其黜天子之号为倭王, 而不赏其使”。

同年底, 小野妹子一行至隋都。由于上次的国书引起了隋炀帝的不快, 故这次携带的国书作了稍微变动, 改成了“东天皇敬白西皇帝”。对于这次国书,《隋书·倭国传》中没有关于隋炀帝“览而不悦”的记

载, 很可能是采取了默认的态度。至此, 一波三折的“国书事件”始告平息。

2、关于第一次国书引起炀帝不快的原因

两国史学界几乎都一致认为, 这是因日本国书的内容有不合礼节之处引起的。但在哪些词句不合礼节的问题上, 日本史学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解释。

一种意见认为,“日出处”“日没处”本身就包含有优劣

的意思; 而“致书”以及“无恙”的词句则具有把日本置于优越地位和卑视中国的意见。因为, 按照中国的传统观点, 中国自古以来便自认为处于世界的中心, 并非处于“日没处”; 而“致书”意为“送上”, 是一般词汇, 也没有尊敬的语气。(藤家礼之助:《日中交流二千年》)另一种意见认为, 隋炀帝感到不悦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自称“天子”,“而不是一般所谓的是因为倭国把自己的国家比作‘日出处’,

把隋王朝比作‘日没处’之故”。

3、关于小野妹子遗失国书事件的真相

主要有三种说法。其一, 掠走或自毁说。其二, 根本没有回书说。其三, 小野隐匿未奏或史书故意删除说。

黄尊严老师观点;小野妹子第一次访隋归国时, 隋炀帝并“无回书说”较为合乎情理。其理由是: (1) 隋炀帝派裴世清等人陪送小野妹子回访日本, 并带去了国书, 已没有必要另修国书交小野妹子带回。(2)小野妹子作为遣隋大使丢失了比生命还重要的国书, 而推古女皇却不予追究, 随后又再次被委任为遣隋大使, 显得极不合理。(3) 第二次使隋回国后, 小野妹子因出使有功, 由大礼破格晋升为大德(由十二冠位中的第五阶晋升为第一阶) , 也似乎不应有此过失之罪。(4) 从裴世清所携国书的内容来看, 只是赞扬了日本政通人和局面, 褒奖了日本“远修朝贡”的诚意, 而丝毫没有提到日方的国书之事。这似乎意味着隋朝并未把日方的国书作为正式国书接受下来, 因而没有回复的必要。

(黄尊严:《隋日交往中的“国书”问题研究述评》,《北方论丛》96年5期。)

4、对第二封国书的评价问题

小野妹子第二次使隋所带的国书改成了“东天皇敬白西皇帝”。对于这次国书的含义及改动的原因, 日本学者藤家礼之助评论说: 在这里把东与西相对置, 以暗示先前国书中的“日出处”与“日没处”是意味着东与西的修饰词。更为重要的是, 用“天皇”这一最高君主称号的别称来称呼我国(日本) 方面, 而对中国方面则用中国自己认为是正式的最高君主的称号“皇帝”来称呼, 在这里作了明确的区别。

因而他认为,“这次国书在尽力维护我国(日本) 荣誉的同时, 又充分吸收了中国的意向, 它是在这种可能限度内妥协的产物。”

隋炀帝对这次国书的反映如何?《隋书·倭国传》没有记载。对于此中的原因, 我国学者认为: 很可能是默认了日本为“对等国”; 也可能是鸿胪寺卿遵照炀帝的旨意, 未呈炀帝览阅之故。日本学者藤家礼之助则认为:“承认我国(日本) 为‘对等国’, 对中国来说, 或许不是出自其本意。但是, 由于退让了一步,承认其为‘对等国’, 这样就可以在这个前提下来处理事务并补救了册封体制所规定的原则。这是一次极有趣的外交策略。”

(六)圣德太子向隋遣使的意义

(1)频繁地向隋遣使,派出留学生和学问僧,学习了隋朝的政治统治制度与社会经济制度,推进了日本的政治、经济改革。

□冠位十二阶:603年由圣德太子制定并实施的一种根据官吏的才能和功绩分别授予十二种冠位的制度。其具体内容是:以德、仁、礼、信、义、智各分大小,组成十二级官街;并以紫、青、赤、黄、白、黑六种颜色各分浓淡的冠帽来区别官位的高低。此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抑制氏姓门阀和选拔人才的作用,并促进了贵族的官僚化和以天皇为中心的官僚体制的形成。

□十七条宪法:日本最早的成文法。604年由圣德太子制定。内容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兼取法家、道家及佛教思想,阐释了君臣之间的上下关系及其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强调以天皇为中心的国家意识,成为建立律令国家的政治原则,对日本后代的法典编纂有很大影响。

(2)它标志着日本民族已不满足于通过朝鲜半岛间接吸收和输入中国文化的“自然”传播方式,而采取了直接从中国输入先进文化的积极行动。

(3)圣德太子在对隋外交上,改变了过去向中国求封、朝贡的态度,采取了对等立场,既有利于确立日本皇室的权威,又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

(4)频繁地向隋遣使,学习了隋朝的佛教文化和其他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文化的进步。

※飞鸟时代(593-710年);飞鸟文化(约593-645年);607年建法隆寺。

二、唐代中日友好关系高度发展的原因

(1)统一、繁荣、强大的唐帝国对日本具有长时期的吸引力。

(2)7至9世纪,日本对中国方面有着不同的需求,依次变化的需求极大地推动了唐代中日友好关系的高度发展。

※《大宝律令》(701年)、《养老律令》(718年)。

三、遣唐使的次数、分期和航行路线

□遣唐使:七至九世纪日本派往唐朝的政府使节,目的是输入唐朝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学文化。630—894年间共任命过19次,实际到达唐朝12次(一说13次)。使团成员包括正使、押使、判官、录事等官员,还有大批留学生、学向僧等随行人员,人数多至数百人。航线初取北路,八世纪起改行南路。对汲取中国的先进文化及推动日本国内的改革起了重大作用。894年后,由于唐朝衰落及经费筹集困难等,在菅原道真建议下中止。

(一)次数

公元630年,舒明天皇终于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从630-894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其中任命后因故中止者三次,实际成行的十六次。但是有一次仅抵朝鲜半岛的百济国,有两次(一说1次)是作为送回唐朝专使的“送唐客使”,另有一次是因入唐日使久客末归而特派使团前往迎接的“迎入唐使”。因此实际上真正名副其实的逍唐使是十二次(一说十三次)。(二)分期

这13次遣唐使的派遣,因派出的时代不同,其目的、组织规模、航线等多有变化,故可以分为4个时期:

1、第一时期

其中前4次为第一时期,日本舒明天皇(629~641)到齐明天皇(655~661)时期,当时唐朝正值太宗、高宗当政时期。出发时间在630年至659年。这4次遣使,前后历时30余年。

正值大化改新前后,日本急于学习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空前的政治、经济改革,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统治。这一时期的使团规模较小,人员配备也不齐全。第一时期遣唐使所走的航线多为北路,又称新罗道,即沿着朝鲜半岛西海岸航行,然后穿越黄海,在山东半岛登陆;或继续沿辽东半岛东岸航行,然后横渡渤海湾口,再从山东半岛登陆。这时的船只都在离海岸不远处航行,比较安全,但时间较长,每次航行都需要四五十天。

2、第二时期

第二时期包括665-669年间出发的第五、六两次遣唐使,为日本天智天皇(662~671)时期。这两期虽然走的路线以及使团规模都与第一时期类似,政治意义却大不相同,是具有国家战略意图的外交活动,为的是修复被白村江之战所破坏的两国关系。

其中665年的第五次遣唐使,大概是专门为送唐朝前来修好的使者而

派遣的。当时的情况是中日白江口海战后不久,唐朝因将战略重点转向征服北部的高句丽,希望与日本修好;而日本因为战争的失败,正惶恐于唐朝会乘胜进攻其本土,对于唐的主动示好求之不得。所以当唐朝的使节出访日本后,日方为了回应唐方的友好,而有了这次遣唐使的派遣。669年,唐军攻克高句丽,日本天智天皇闻讯后,特意派河内鲸为使,专程赴唐祝贺,显然是为了表示对唐朝的友好。

3、第三时期

702-752年间出发的第七次到第十次为第三时期,为日本文武天皇时期(697~707)到孝谦天皇时期(749~758),4次遣使前后历时50年之久。这一时期的唐帝国正如日中天,日本也正在全面、系统地学习唐朝的法律制度和各种文化,因此是遣唐使的巅峰时期。该时期,日本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统治也达到极盛时期。这一时期遣唐使团的特点是规模庞大,配置齐全,使团的总人数往往多达五六百人,船的数目自然也由过去的2只增加到4只,故而这一时期的遣唐使团又有“四只船”之称。经济文化交流是这一期日本派遣遣唐使团的主要目的,像名垂千史的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藤原清河、菩提仙那等人,都是在这一时期作为遣唐使或留学生被派往唐朝的;而中国的高僧鉴真也是在这一时期东渡日本的,说明当时中日的相互往来也开始频繁起来。就航线而言,这一时期走的是南岛路,指从九州逐岛南下,在适当地方横渡东海而至长江口一带的航线。为何此时舍弃由来已久比较安全的北路不走而改走南路呢?主要是因为朝鲜半岛的新罗在作梗。当初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时,日本支持百济,双方即结下怨恨。新罗强大后,双方关系一度恶化,759年日本甚至大规模整军备战,准备讨伐新罗。强大的新罗也把唐帝国的势力逐回大同江以北。因此,就战略而言,新罗自然不希望中日之间来往过于亲密。

4、第四时期

公元777至838年出发的第11-13次为第四时期,为日本从光仁天皇时代(770~780)至仁明天皇时代(834~850)时期,前后历时约60年,是遣唐使的衰落时期。此时的唐帝国经历“安史之乱”后,已经逐渐衰落,吸引力大不如前。这一时期,日本古代天皇制的经济基础也逐渐解体。日本方面经过数百年对唐文化的引进,基本的国家制度已经建构起来,需要对已经引进的唐文化作进一步的消化吸收。所以这一时期的遣唐使,虽然组织规模不下于第三期,但遣唐者的精神状态已经发生变化,热情大不如前,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多为解决实际问题而赴唐,来去匆匆。像早期那种慕华不肯归者极少。派遣的主要目的,是从唐朝得到高级消费品,满足皇室、贵族的生活需要。航线是南路,又称

大洋路。【见航线、遣唐使船等图片】此线路不循岛南下,而是由值嘉岛一带直接横渡东海到达长江口附近。相比而言,大洋路的最大优点是距离近、时间短。一旦离开值嘉岛,中间没有任何岛屿停靠,使团须一鼓作气横渡东海。之所以由南岛路改为大洋路,是因为第九、十次遣唐使接连出事,尤其是第九次损失惨重。与其在海上长时间颠簸,不如一鼓作气直接穿越。

(三)航行路线

北路;南岛路;南路(大洋路)。

四、遣唐使的任务和作用

(1)完成外交使命,进行与唐朝中央政府的政治交往。

(2)学习、移置唐朝的先进文化。

(3)遣唐使还起到了贸易使团的作用。

(4)历次遣唐使还出色地完成了入唐留学生、学问僧的护送、接回及入学、从师等事宜。

五、遣唐留学生、学问僧和东渡赴日的中国人

(一)遣唐留学生、学问僧的数量

(二)遣唐留学生少于学问僧的原因

(1)唐朝收纳留学生的国子监名额限制很严,而对接受学问僧却无名额限制。

(2)日本崇信佛教,乐于多派学问僧到中国留学。

(3)日本当时政权仍为少数世家豪族所垄断,他们不愿过多选派学成回国后可能参与政治活动的留学生。

(三)著名的遣唐留学生和学问僧

阿倍(朝臣)仲麻吕;吉备真备;橘逸势;空海;最澄。

□ 吉备真备:(694—775)日本奈良时代的政治家、学者。出身于吉备地方的中等贵族之家。717年,作为留学生入唐,通晓儒

学、天文、法律、音乐、兵法等各种学问。19年后学成归国,献唐礼、历学、音乐诸书及乐器等,受到孝谦天皇的赏识。752年

又以遣唐副使随大使藤原清河入唐,回国后官至右大臣。著有

《私教类聚》50卷。传说他根据汉字楷书的偏旁部首创立了日文字母片假名。

□ 阿倍(朝臣)仲麻吕:(698-770)日本奈良时代遣唐留学生。717年随第8次遣唐使与吉备真备等人一起入唐留学,仕于唐,累进

至从三品秘书监。在中国使用汉名朝衡,也称晁衡、晁卿。753

年随遣唐使藤原清河回国,遭遇风暴漂流到安南(今越南)。与藤

原清河重返长安后继续在唐朝任职。与中国诗人王维、李白等交往密切,互有赠答。死后,唐代宗追赠“潞州大都督”(从二

品)。

(四)东渡赴日的中国人

□鉴真:唐朝的高僧,日本律宗的开山鼻祖。742年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传法,几次挫折,754年第六次东渡成功抵日。翌年在奈良东大寺建筑戒坛,传授戒法,曾为日本天皇、皇太后等受戒。759年创建唐招提寺,传播律宗,并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药学等介绍到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六、遣唐使被废止的原因

※菅原道真

原因:

(1)经过两个半世纪吸收移植盛唐文化,日本已基本上完成了仿唐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开始萌生具有日本特色的国风文化,故失去了过去追求唐文化的热情。

□唐风文化:日本奈良时代至平安前期受中国唐代文化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日本民族文化。唐代,随着中日两国之间的频繁交往,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思想文化以至于风俗习惯全面传入日本,并为日本所效法和模仿,故也称“中国式文化”。公元894年停派遣唐使后,唐风文化开始衰微,国风文化代之而起。

□国风文化:指平安朝中期以后日本风格的文化。在继承日本传统文化并提炼唐风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始于9世纪末,盛行于11世纪。主要表现为:假名的产生和运用,“国文学”(和歌集和物语)的繁荣;净土教的发达;美术的民族化(大和绘)。

(2)9世纪末的日本政府已无力筹措派遣使团所需的巨额经费。

(3)在“安史之乱”后,盛极一时的唐帝国日益衰落,在日本人的眼中失去了昔日辉煌的形象。

(4)9世纪中期以后,唐朝商人赴日贸易者日益增多,既满足了日本贵族对唐朝珍奇货物的需求,也可使留学生、学问僧自由搭船往来,已用不着靠维持遣唐使制度来满足这两方面的需要。

七、唐代的中日文化交流

(一)唐代中日文化交流高度发展的原因

(1)唐朝从建立到灭亡,它的各方面文化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唐朝繁荣时期,对外国和边疆少数民族采取开发政策。这二者为唐代中日文化交流得以高度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和畅通的渠道。

※“徕远人”政策

(2)9世纪末以前的日本,生产力水平低下,自身的文化尚未产生,所以需要集中地学习唐朝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先进文化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自身文化的产生。

(二)唐代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1、典章制度

(1)官僚制度

{中央官制}:唐在中央设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一台(御史台)。日本稍加变通,设立二官(神祗官、太政官)、八省(中务省、式部省、治部省、民部省、兵部省、刑部省、大藏省、宫内省)、一台(弹正台)。○中务省主持草拟诏书、朝廷礼仪及侍从皇宫事务,综合了唐朝中书、尚书、殿中等省的职责。式部省则仿照唐朝的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考课。治部省的职责与唐朝礼部相同,主持国家典礼及外交事务。民部省相当于唐的户部,而唐朝的户部也是在贞观二十三年六月由民部改称的部。兵部省则与唐朝的兵部相当。大藏省掌管日本朝廷的大部分财政制度,包括钱币,金银,贡物,度量衡和民间货物价格的恒定等,但是税收制度则由民部省管理。宫内省职责较宽,综合了唐朝殿中省、光禄专、家正寺等机构的职能,主掌宫内大小事务及官营经济。

{地方官制}日本也大体上仿照唐朝的道、州(长官为刺史、太守)、县(县令),设国(国守)、郡(郡司)、里(里长)三级。

○『五畿七道』,五畿即畿内:大和、和泉、河内、山城、摂津五国;七道指东山道、北陆道、东海道、山阳道、山阴道、南海道、西海道七道六十五国。

(2)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大化改新中,日本还模仿唐代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实行

了“班田制”和“租庸调制”。

○唐代“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代均田制的主要内容是:其一,对百姓授田的规定。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老男、残疾受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受口分田三十亩;此外,一般妇女、部曲、奴婢都不受田。其二,对贵族官僚受田的规定。有爵位的贵族从亲王到公侯伯子男,受永业田一百顷递降至五顷。职事官从一品到八、九品,受永业田六十顷递降至二顷。

广大农民的主要负担是租庸调制,该制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计丁征取。唐初规定每丁年纳“租”粟二石,随乡所出,输“调”绢(或绫、絁)二丈,绵三两;若输布则二丈五尺,麻三斤。每年服徭役二十日;不应役者,则按每日三尺绢折纳,叫做“输庸”。

○日本的“班田制”:646年正月,孝德天皇宣布大化改新诏书,正式宣布实行“班田收授法”即班田制。班田制仿照唐朝的均田制而制定,是律令制土地制度的根本法。 班田制实行班田收授,首先须编定全国的户籍。班田的具体作法是:凡六岁以上公民,由政府班给口分田,男子二段,女子为男子的三分之二。官户奴婢与公民相同,家人、私奴婢则给公民的三分之一。有位、有职、有功者,按位的高低,功的大小,班给相应的位田、职分田、功田等。除口分田之外,还相应给以若干宅地和园田,为世业田,若绝户还公。班田每六年一次。所受之田不准买卖,若受田者死亡,由国家收回。

○日本的“租庸调制”:农民在获得班田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赋役义务,即与唐朝租庸调法一样,需向国家负担租、庸、调。其中租是田租,按照田数征收交纳稻米;庸是丁纳布代役;调是贡物,按丁征收,交纳各种土特产品。

(3)法律

大化革新以后,日本以唐律为范本,开始制定和完善法律制度。大化革新之初,政府制定了许多单项法令,如班田、租庸调制、户籍制、男女奴隶之法、丧葬制、二官八省一台制、国郡里制等。668年制定了22篇的《近江令》,它是日本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据日本学者研究,《近江令》大体参考了唐代《贞观令》,成为以后日本《令》的基础。天武天皇即位后,681年开始修订《近江令》,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飞鸟净御原令》,亦称《天武令》。

700年,天皇命刑部亲王,藤原不比等19人撰定律令。该法典制定于大宝年间,称为《大宝律令》。《大宝律令》基本修成于701年。第二年开始全面实施。《大宝律令》由律6卷、令11卷组成,参照《永徽律》和《永徽令》,律、相当于刑法,大抵模仿唐律,但吸收了日本故有的维持秩序的制度;令、相当于行政法、民法、诉讼法,作为国家的基本法备受重视,它是根据日本社会经济实际,参照唐令制定的。制定《大宝律令》的17年后的718年,藤原不比等奉元正天皇之命,以《大宝律令》和唐朝的《永徽令》为基础,制定了《养老律令》。《养老律令》有律10卷13篇,令10卷30篇。《养老律令》制定后没有立即实施,而放置39年后,直到757年才实施。《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的制定,标志着日本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至此,日本已成为一个法式完备的封建国家。

唐、日刑名比较:唐律刑罚的种类有笞、杖、徒、流、死城五刑,《养老律令》也有,称五等。唐律重罪称“十恶”有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第七种)、不睦、不义、内乱等;

《养老律令》重罪称“八虐”: 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义。

2、儒学和佛教

{儒学}

儒学传入日本的时间:A、285年说。百济博士王仁。B、405年。(许多学者认为应神天皇十六年不应相当于公元285年,而废相当于公元405年)C、继体天皇七年(公元5l3年)。日本人系统学习中国儒家典籍及其思想,则是晚至6世纪的事。(据《日本书纪》记载,继体天皇七年(公元5l3年),百济国王派遣五经博士段杨尔到日本。3年后的516年,百济又派五经博士“汉高安茂请代博士段杨尔”。以后,百济似乎继续以轮换向日本派遣五经博士)

7书纪以来,儒家经典也成为日本各级学校的教课书,祭孔之礼也悦来越隆重。739年,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日本在768年奉孔子为文宣王。

{佛教}

佛教于538年(或552年)从百济传入日本。但其重大发展却始于6世纪末的“飞鸟时代”。而诸宗学问的整备则是在8世纪以后的事情。早期从朝鲜半岛片段传入的佛教的学问,及至7世纪下半叶起得以从中国直接地大量传入。

唐前期主要又六个佛教宗派:三论、法相、华严、律、俱舍、成实。日本受唐朝影响,也有这六个佛教宗派,号称“南都六宗”。由于其中俱舍、成实二宗仅为附宗,故主要讨论三论、法相、华严、律等四个宗派。

○三论宗:三论宗以印度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及其弟子提婆的《百论》作为立论基础而得名,属于从中观派发展而来的学派。三论宗在中国是由鸠摩罗什(344—413年)翻译出上述著作而开展研究的。

三论宗向日本的传播过程:按照《三国佛法传通缘起》记述,该宗向日本的传播共有3次,即慧灌、智藏(672年被任命为僧正)、道慈(744年去世)的“三传”。 首先,是第一传的慧灌。据《三国佛法传通缘起》,慧灌为高句丽人,625年来带日本。看来日本的三论宗是7世纪中期初步形成,在进入8世纪后由道慈通过融汇新说使其发展,三论宗成果的形成是在8世纪后期。

○法相宗: 法相宗来自印度的唯识说,是糅合护法等人对世亲《唯识三十颂》的注释,以玄奘翻译的《成唯识论》10卷为基础,由玄奘弟子大乘甚(窥基,632—682年)集其大成的宗派。

按照《传通缘起》记述,法相宗在日本的传承有以下四传: 第一传 道昭,白雉四年(653年)入唐,师事玄奘; 第二传 智通、智达,齐明天皇四年(658年)入唐,师事玄奘、窥基; 第三传 智风、智驾、智雄,大宝三年(703年)入唐,师事智周; 第四传 玄肪,灵龟二年(716年)入唐,师事智周。

○律宗:相对于其他宗派教义的理论性,律宗以重在研究实践性的戒律而与之迥异。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因依据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称四分律宗。复因道宣住终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

据《僧史》记载,中国汉地翻译戒律和实行受戒,始于三国魏嘉平(249~254)中。北魏孝文帝时,法聪在平城讲《四分律》,并口授弟子道覆作《四分律疏》6卷,内容只是大段科文。因此法聪被认为是四分律师。及至慧光造《四分律疏》,并删定羯磨,始奠定该宗基础。慧光弟子道云传道洪,道洪弟子智首,慨叹当时五部律互相混杂,即研核古今学说,撰《五部区分钞》、《四分律疏》,影响很大。智首的弟子道宣(596-667),专研律学。继入终南山潜心述作,著《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四分比丘尼钞》,后被称为五大部。他在终南山创设戒坛,制订佛教受戒仪式,从而正式形成宗派。

戒律传日的过程:无庸讳言佛教初传时戒律尚未完备,授戒条件也不完整。根据《传通缘起》记载,崇峻天皇元年(588年)苏我马子曾向来自百济的僧人询问授戒仪式。《日本书纪》载,同年曾有司马达等的女儿岛等3人以还俗僧惠便为师出家,改名善信尼等。后来善信尼到百济接受了戒律。《传通缘起》中还记载,此后直至天武天皇白凤四年(676年)时还有“僧尼虽多,未传戒律”的状况。

《传通缘起》记载最初学习戒律的日本人是道光。据《日本书纪》戒律传日的过程。无庸讳言佛教初传时戒律尚未完备,授戒条件也不完整。根据《传通缘起》记载,崇峻天皇元年(588年)苏我马子曾向来自百济的僧人询问授戒仪式。《日本书纪》载,同年曾有司马达等的女儿岛等3人以还俗僧惠便为师出家,改名善信尼等。后来善信尼到百济接受了戒律。《传通缘起》中还记载,此后直至天武天皇白风四年(676年)时还有“憎尼虽多,未传戒律”的状况。

《传通缘起》记载最初到中国学习戒律的日本人是道光。据《日本书纪》载,道光于白雉四年(653年)入唐,670年以后回国。在鉴真之赴日前与戒律关系最为密切的在日僧人是道璇(702—760年)。道璇也是唐僧人。后来促成鉴真来日的留学僧荣睿、普照,此前曾邀请道璇作为传

戒师于天平八年(736年)到日本。他著有《梵网经注》,为梵网戒的推行作出了贡献,后辞去律师职务,隐遁比苏山林。随着对戒律关注的高涨,终于迎来了鉴真的来日。鉴真(688—763年),扬州人士。曾在长安师事恒景受戒,又从道岸等学习戒律。后来,鉴真在扬州大明寺开讲戒律时,接受了来自日本的留学憎荣睿、普照的赴日邀请。最终于天平胜宝五年(753年)越海抵达日本。来日后的鉴真,于翌年在东大寺佛殿前开设戒坛,为圣武上皇、孝谦天皇授菩萨戒,为比丘授具足戒,至此日本佛教教团终于有了严密的戒律。天平胜宝七年(755年)东大寺建立戒坛院,继之又于天平宝字五年(761年)在下野药师寺、筑紫观世音寺设立戒坛,合称“天下三戒坛”。以后,必须在此三戒坛受戒,方可成为正式僧侣。

○华严宗: 华严宗是以《华严经》为依据在中国形成的宗派。《华严经》的最初汉译本出于420年, 695-798年又陆续出现了第二、三种汉译本。《华严经》是宣说佛陀觉悟的世界,以“三界唯心”之说为核心,表现了将全世界作为觉悟之心显现的“法界”来理解的宏大的世界观。中国华严宗的传承有杜顺(557——640年)、智俨(602—668年)、法藏(643—712年)、澄观(738—839年)、宗密(780一841年)五祖。杜顺虽被尊为初祖,却少有教说的建树,真正发展是始于智俨,而由法藏完成的。到法藏时终于建立起华严宗教说体系。

据《传通缘起》记载,华严宗在日本的传播首推道璇(702-760年)。此人在前面探讨律宗时已经涉及,是普寂弟子,通晓禅、律、华严、天台诸家学说。但是,《华严经》的宣讲是在良辨(689—773年)和审详(审祥)时完成的。

唐后期流行天台宗、真言宗,日本也如此。

○天台宗;据天台宗系谱,初祖为印度龙树,二祖为北齐慧思,三祖为慧文,而实际创始人则是陈隋之际的智者 (531~597)。因其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天台山国清寺是天台宗的祖庭。天台宗以《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根据。智者注有《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法华文句》,被奉为天台三大部。其判教,主张“五时八教”,把自己信奉的《法华经》列为佛的最高最后的说法(故天台宗游客称法华宗)。其教义主张一切事物都是法性真如的显现,以中、假、空三谛圆融的观点解释世界。是中国出现最早的佛教宗派。

9世纪初,日本僧人最澄将此宗传到日本,在平安时代(784~1192),与真言宗并列发展,史称“平安二宗”。13世纪由此宗分出日莲宗。当今,日本天台本宗、日莲宗都很兴旺,而日莲宗在20世纪又分出几个新兴教派。

○真言宗:广义之真言宗,泛指自印度传入西藏、中国、日本之密宗。(依秘密真言而为宗,故名真言宗。又真言属秘密藏,为如来三密中之语密,故又称为密宗)。狭义之真言宗,特指流传于日本之密宗。为日本八宗之一。以‘即事而真’、‘三密加持’为主要法门。以重视念诵真言(即咒语),故称真言宗。开祖为弘法大师空海(774~835)。相对于最澄所传之天台密宗(即台密)而言,又称东密。其法统由教祖大日如来(即摩诃毗卢遮那)传金刚萨埵(二祖)、龙猛(三祖)、龙智(四祖)、金刚智(五祖)、不空(六祖)、惠果(七祖)、空海( 真言宗八祖),称为付法八祖。其根本圣典为大日经(善无畏译)、金刚顶经(不空译),称为两部大经。

○空海(774~835):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俗姓佐伯﹐幼名真鱼。赞岐国(今香川县)人。15岁学《论语》﹑《孝经》等。18岁时,入大学明经科,学习《书经》、《诗经》、《左传》等中国儒家经典著作。后信佛而作居士。795年於奈良东大寺受具足戒,法名空海。为了更透彻地索解艰深的佛教密宗教义,于桓武天皇延历廿三年(唐德宗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作为学问僧与最澄等随第十七次遣唐使入唐求法。806在长安青龙寺东塔院从惠果受胎藏界和金刚界曼荼罗法﹐并受传法阿阇黎的灌顶﹐自号“遍照金刚”。获得了密教正宗嫡传的名位和向后代传法的身份。806年携带佛典经疏﹑法物等回国。弘仁七年(816),于高野山创设金刚峰寺,正式开创日本真言宗宗派。死后被谥为弘法大师。

3、教育

在教育体制上,中央设大学寮,地方设国学。

在教育内容上,如唐朝一样,《孝经》和《论语》是公共课。

日本特色的科举考试—式部省“登庸试”,分四科:秀才、,明经、进士、明法。考试及格者授予正八品或以下的官阶。

4、语言文字:假名-平假名-片假名。

5、文学

751年至827年间,编成《怀凤藻》等四部汉诗集,共收录近三百位作者的1300多首汉诗。

唐代诗人对日本影响最大的是白居易,一直到江户时代都被视为“诗仙”。在当代,张继的《枫桥夜泊》在日本很有名。

有日本学者评论到:“唐诗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是自己国家的古典。”

6、艺术

(1)书法:“平安三笔”—空海、橘逸势、和嵯峨天皇。空海被誉

为“日本的王羲之”。

书法艺术,后称“书道”。

(2)乐舞:

传入日本的“唐乐”。传入日本的乐器主要有笛、琴、瑟、筝、琵琶等。

(3)绘画:“唐绘”;“大和绘”。

7、史学:

从720年到901年编六部史书,叙述了自神武天皇到光孝天皇(887年)的史实,合称“六国史”,如《日本书纪》。“六国史”的体例模仿中国正史的编年体(《汉书》和《后汉书》是编年体),且用汉字书写。史学思想除儒家“德治”思想外,也贯穿天皇一家万世一系的思想。

8、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

(1)农业生产技术:

仿造唐朝的水车,另有“唐 ”、“唐犁”等。农书《齐民要术》传入日本。

763年采用“大衍历”;961年改用“宣明历”(唐穆宗时制定),一直沿用到江户时代。

(2)手工业技术

精致的手工艺品和制作技术也毫无例外地传到日本。在“唐三

彩”影响下制作三彩碗、盘。

(3)汉方医学

大批的医学典籍如《素问》、《张仲景方》、《千金方》等传入日本 在吸收中国医学的基础上,加上日本人长期的医疗实践,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汉方医学”。

(4)建筑

在710年和794年先后建成了平成京(今奈良)和平安京(今京都),均仿照长安、洛阳建造。

9、体育娱乐

围棋;马球;蹴鞠;相扑。

○中国文武二国粹:京剧和武术

○日本文武二国粹:歌舞伎和相扑。

10、衣食风俗

(1)服装:“和服”

(2)烹调

(3)茶

(4)节日活动

春节;上巳日(“雏祭”);端午;七夕;盂兰盆节;赏月;重阳节;彼岸节。

年中行事:新年和盂兰盆节。

七、唐日白村江战役

2020届中考历史专题总复习讲义10 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 1. 列举古代、近代和当代中日关系发展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1)古代:①特点:友好往来,源远流长。②事例: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2)近代:①特点;发动战争,侵略中国,严重损害中国人民的感情; ②事例:(日本学习西方列强后侵略第一个老师的事例) 19世纪的侵华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20世纪30年代的侵华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3)当代:①特点;既合作又斗争。 ②事例:合作--1972年中日建交、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斗争--东海油汽田危机、钓鱼岛危机 2. 新中国成立后,中日关系如何改善? 1972年,中日建交。 3. 目前中日关系发展的最主要的障碍是什么? 近年来日本政界右翼势力抬头,屡次修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罪行;首相等参拜靖国神社,为法西斯分子招魂的事件。 4. 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为什么产生不同的结局?不同的结局给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两次侵略战争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指挥失误,日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力量强大。 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原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敌后抗战,对胜利起了决定作用,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和爱国华侨的支持。 ②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影响: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引发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影响:扭转了一百年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③启示:不断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坚决反对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行友好外交,壮大世界和平力量,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流和合作,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亚洲包括日本人民带来

中国近现代史 中日关系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 程 论 文 学号: 2015年11月25日中日关系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一、中日关系的历史回顾 中国和日本都地处亚洲东部;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巨大,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日本为中国之东邻,隔海相望,有史以来,日本即以吸取中华文化作为自己生长的活力,从而使自己不断向前发展。因而中日两国的交往关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汉代中日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事件开始,距今已有2000多年。 在中日关系史上,既有2000多年的中日两国相互借鉴、共同进步的友好交往史,也有70年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人民遭受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付出沉重代价的不幸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日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2年日本独立,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成为两国正式开始平等交往的新起点。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日关系在不同历史阶段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并蕴含着两国关系错综复杂的根源和两国关系巨大发展潜力的源泉漫长的中日关系史从古代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可以划分为3个历史时期:一

是在2000多年中占主流地位的中日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时期;二是近代日本侵华70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三是20世纪50年代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前的和平行来时期。 (一)古代中日间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 古代的中国文明不仅仅是东亚的文明中心,在近代西方文明兴起之前,也是世界上最先进且具有影响力的文明。作为近邻,日本曾经不断接受中国文明的洗礼。很早以前就有徐福东渡的古老传说,据考古发现,远在旧石器、新石器时代中日两国已有交往的关系,这都说明中日两国人民交往历史的悠久。 在约2000年间,日本需将学习中国的政治与文化列为国家事业。尤其隋、唐时代。中日往来比较频繁,日本不断向中国派“遗隋使”“迢唐使”、学问僧等到中国学习,从中国吸收、引进了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甚至中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一些制度、规章,亦被日本照搬、借用或参考、借鉴。此后,宋、明时代,中日两国的通商往来也比较频繁。在这一历史时期,中日两国互相借鉴,共同进步,截至现代西方文明进军亚洲前,日本一方面从属于中国的文明圈,另一方面,又作为岛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二)近代时期日本的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发生在中国的鸦片战争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标志着两国的历史进入以发展资本主义为内容的近代史时期。近代发端,中日两国有着几乎相同的命运。但是由于西方帝国主义侵略重点不同,由于中日两国的当政者面对西方侵略的措施有异,两国的发展道路却截然相反,中日两国的关系也相应发生了巨大变化。 (1)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 (2)甲午战争后日本成为列强的重要成员之一,妄图灭亡并独吞中国。 (3)抗战胜利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闰,中日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 (三)20世纪50年代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前的和平往来 战后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并逐渐进入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日本被美国单独占领后,进行了历史性的民主改革,特别是制定了和平宪法,保证了日本的和平发展。中国的变化亦翻天覆地,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宣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及未来走向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及未 来走向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1、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现状及未来走向 答: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隔海相望,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关系。充分全面地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也是两国政府和人民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一、善于从历史角度看待中日关系。中日关系的现状很大程度上与中日关系的历史相关,中日甲午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的伤害,一提到中日关系,自然想到这段历史,并把他上升到民族尊严和国家荣辱的高度。但中日两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唐朝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高峰期,既有日本使者云集长安,又有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在漫长的交往过程中,中国的文化得以传播,日本的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周恩来总理当年曾用十个字说明中日关系的历史,即“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这是中日关系历史最全面最准确的表达,友好是长期的,对立是短暂的;友好是历史主流,对立是历史主流中辛酸的一页。 二、中日关系现状。从目前整个中日关系来看,经济合作占有中心地位,对整个中日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日两国互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之一。从战后的历史看,正是经济合作推动了整个中日关系改善。但是两国经济关系的加深未必就提高了两国政府和国民之间的相互信赖度。中日两国间最大的政治障碍是历史问题,两国之间的战争虽然早已结束,但是这份沉重的历史遗产却一代又一代传了下来,长期的战争状态粉碎了中日两个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相互师从、相互仰慕的美好感情与和平氛围,民族情绪开始发生历史逆转。与历史问题相伴而来的还有两国在台湾问题、领土问题以及日美安保问题等方面的分歧。近

中日关系史课件整理 (1)

第八章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中日两国的早期现代化运动 ※“近代化”:日语中至今仍单纯使用“近代化”,不使用“现代化”概念。所谓“近代化”,也就是资本主义化,即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和社会政治体制从产生到确立的过程。它包括生产技术、科学文化、教育、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等各个方面。 ※罗荣渠的“现代化”定义:以工业化为核心和主要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渐向现代工业社会嬗变并引发经济、政治结构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重建的大转变历程。(《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1993年版)北京大学历史系已故罗荣渠教授的遗著《现代化新论续篇—东亚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1997 年),认为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中国现代化运动经过了三次模式的转变。 一、中日两国早期现代化运动的历程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中日两国的现代化运动大体上都经过了从低层次改革到高层次变革两个发展阶段。所谓低层次的改革,就是在生产技术、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而高层次的变革则是国家政冶经济制度的改革,其核心是改革派或革命派参与以至掌握国家政权。近代中日两国的早期现代化运动大体上都是按照这样的先后顺序进行的。但发展的进程及其成果却有很大的不同。 1、日本早期现代化的进程 □天保改革:日本天保年间(1830—1843)德川幕府和西南各雄藩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由于连年饥荒,各地民众不断暴动,为加强幕府的统治力量,幕府首席老中水野忠邦于1841-1843年推行改革,由于没有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方向故收效甚微。而各雄藩同时期的改革却取得了一定成就。长州藩于1838年压制豪商,保护中下级武士,开展往来大阪的海运贸易,改善了本藩财政。萨摩藩拖延偿还债务,控制糖的收购和销售,充实了本藩的海军力量。肥前、土佐等藩也进行了改革。通过各藩的改革,中下级武士及部分豪农出身的知识分子掌握了各藩的实权,为西南四强藩成为后来倒幕运动的根据地奠定了重要基础。 □安政改革:1853年培理舰队入侵后,为应付外国侵略,幕府和西南各藩在安政年间(1854—1859)进行的改革。幕府在首席老中阿部正弘主持下进行了幕政改革,如创办洋学所,翻译西书,吸收西洋文化;编练新式海军,加强海防等。在幕政改革的同时,长州、萨摩、土佐、肥前等藩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破格提拔有才干的武士参与藩政,发展藩营企业和对外贸易,鼓励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创办军火工厂,购炮练兵等。改革进一步增强了西南各藩的实力,为未来的倒幕维新运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2019尔雅答案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一) 1 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派喊出了的口号是()A ?A、 以日本为师 ?B、 求富 ?C、 求强 ?D、 中体西用 2 《南京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C ?A、1840年 ?B、1841年

?C、1842年 ?D、1843年 3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哪一年发生的?A ?A、1868年 ?B、1854年 ?C、1842年 ?D、1840年 4 50年代时,北京大学的历史系是几年制教学?C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5 中国近代史而言,与中国关系最为密切、最为复杂,对中国近代历史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国家关系是:B

?A、A中美 ?B、B中日 ?C、C中俄 ?D、D中印 6 日本是哪一年被美国打开大门的?B ?A、1852年 ?B、1854年 ?C、1860年 ?D、1864年 7 王晓秋认为近代对中国关系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哪个国家?A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8 鸦片战争是在哪一年发生的?A

?A、1840年 ?B、1846年 ?C、1940年 ?D、1946年 9 光绪帝维新变法的教科书C ?A、A《日本国志》 ?B、B《劝学篇》 ?C、C《日本变政考》 ?D、D《康南海自编年谱》 10 美国打开日本大门后,与日本签订了日美神奈川条约。正确 11 《日本国志》作者是魏源。错误 12 两国关系恶化的年代宫崎滔天支持了孙中山的革命正确 13

近代中国人研究日本的集大成著作是《日本人》错误 14 中国的世界史应该放在世界的角度来考察,这是拓宽研究视角的主要视角。正确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二) 1 《近代中国人日本观的变迁》是谁的著作?A ?A、王晓秋 ?B、康有为 ?C、黄遵宪 ?D、李大钊 2 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认识及其中国观的转折时期B ?A、A室町时代 ?B、B幕末和明治初年 ?C、C大正时期 ?D、D战国时代

近代史,论中日关系

浅谈中日关系 背景:在参观完中国国家博物馆系列展出——复兴之路后,日军在中国土地上横行霸道,所到之处杀伤抢掠的图片依然历历在目,馆内所陈列的文物,油画不仅仅是带给了人视觉上的冲击,更多的是人心灵上的震撼和感悟。返校之后,遂决定进一步了解和深入的探讨一下中日关系,纠正自己对历史的错误认识,弥补对中日历史的盲点。下文主要从从中日关系发展史、中日关系的现状和中日关系的症结三个方面来谈中日关系。 恩恩怨怨——中日关系发展史 “发展中日关系要以史为鉴。”这句话告诉我们,研究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未来,离不开对中日关系史的考察。中日两国由于地缘相近,不管愿意与否,同处于一个对各自发展发展有至关影响的利益互动体中。因此,探求与总结二千余年中日关系发展史上的经验与教训,对于21世纪中日关系建立良性互动模式、选择最佳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最早称日本为“倭”。中国南北朝时期,大和国统一日本,中日之间形成朝贡关系,隋唐盛世,日本屡派“遣唐使”大举学习中国文化,但到了13世纪上半期,倭寇开始侵略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沿海地区,长达300多年。此时中国正处明朝,与日关系分分合合,明太祖还曾绝日本贸易,严海禁,派兵剿御倭寇,看来中国人对日本的坏印象是由“倭寇”这一侵掠形象慢慢积累加深的。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日本的国力日渐强盛。然而日本内部矛盾激化,日本政府为安定内部,决定转内征为外征,把士气转向国外,他们很自然的把目光转向中国,开始推行向中国侵略扩张的政策。日本开始对中国血腥的侵略史。日军所到之处烧伤抢掠,其中就有惨无人道的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细菌战等等,迫使腐朽的清政府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如《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日辽南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另一种手段,通过条约对清政府进行经济掠夺、政治控制和文化渗透。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清政府不断的割让土地,赔偿白银,转让自主权。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1945年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战争结束后,中日关系僵硬,直至1972年9月25日,田角中荣首相访华,中日量过政府发表联合声明,中日关系实现邦交正常化。2000年10月,朱镕基总理访日。2001年10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访华,对日本侵华历史表示反省和道歉。2007年12月,日相安倍晋三访华,中日关系“破冰”。2007年4月11日至13日,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中日关系“融冰”。2007年12月27日至30日,日相福田康夫访问中国,中日关系“迎春”。2008年5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乘专机抵达日本东京羽田机场,开始对日本进行为期五天的国事访问。 日本首相访华——中日关系将何去何从 12月25日到26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上任以来首次访华,距2012年还有短短数天,明年中日关系将正式进入不惑之年。《论语·为政》中说,“四十而不惑”,不惑是指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孔子又说:“智者不惑。”未来中日关系发展要达到“不惑”,需要中日双方增进互信与沟通,并为之贡献更多智慧。 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迅速发展,贸易总额从最初的年约11亿美元扩大到约3000亿美元;人员往来也从当时的年约1万人次增加到约540万人次,两国经贸往来、人员往来日益密切,经济依存度不断深化。然而,中日关系并非一直高歌猛进。尤其最近几年,中国崛起势头强劲,并在2010年在经济总量上超过日本,终结了日本长达42年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中日关系出现微妙变化。 去年9月,钓鱼岛撞船事件致使中日关系跌入低谷。野田佳彦上台后深化美日同盟,极

中日曾经友好过吗——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日关系

中日曾经友好过吗?——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日关系 史与现实非常明确地显示,中日友好的提法是缺乏事实根据的。综观中日两千年的交往,中国与日本之间,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之间从来没有过平等友好的关系。 宋朝以前,日本称臣于中国,而中国人毫无保留地传授文化与技术,特别是在唐朝,日本人多次派人到中国留学,而中国也有鉴真东渡等。从明朝开始,则是日本人对中国不断侵略、破坏,不断残杀中国人的历史。中国强盛时,日本人是中国人的门生,而中国人奉日本人为上宾;中国衰弱时,中国人却沦为日本人的刀下鬼。 中日之间过去没有过友好,现也在没有。将来会不会有?现在言之过早。中日友好,充其量只是一个虚幻的愿望。中国发展对日关系时,必须以史为鉴,而不能以虚幻的愿望为基础。 “东夷貌柔顺”的伪装日本对中国的狼子野心早在盛唐时即已显露无疑。唐大宗时朝鲜内乱,中国应新罗之请以宗主国身份平乱。唐高宗龙翔三年(公元六六三)日本以援助百济为名,出动舟师数百。占领锦江口。唐朝不得不遣刘仁轨领兵击之,“仁轨遇倭兵于白江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贱众大渍”。一千二百多年后的甲午战争与这一幕何其相似,同样是朝鲜内乱,中国以宗主国身份平乱,然后日本乘机寻衅。然而,强弱易势,甲午之战的结果是日本吞并朝鲜、屠城旅顺、割取台湾、牟获暴利,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痛苦和灾难,给日本国民带去了巨大的欢乐和利益。 显然,日本人在唐代对中国的尊重不过是他们崇拜强权的特性的表现。当时的日本尚处于近乎蒙昧的时代,无论在文化技术和国力上都远远落后于大唐。于是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卧学习制造工艺、建筑美术、典章制度等等,并仿照中文草书偏旁等而造成日文,使日本开始走出原始时代,完成所谓大化革新。日本人向唐朝称臣的目的,无非是要通过引进文化来改善他们蒙昧落后的状态。当时日皇即告诫其使者:“言语必和,礼意必笃,毋生嫌疑,毋为诡计”。史称东夷貌柔顺,没有识别倭人的伪装。 崇强鄙弱的日本人二战后,日本对美国千依百顺,连天皇也每天早晨起来就去给麦克阿瑟鞠躬行礼,获得美国的信任,以从中国和亚洲掠得的资金购买设备和获取先进的技术,如汽车、电器、半导体等。一旦感到羽翼丰满,就开始看不起美国人。把美国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说得一无是处的《日本敢于说不》,就是一个例子。 然而,美国在计算机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把日本远远抛在后面。而南朝鲜等生产的随机存取芯片也侵蚀了日本的市场占有,这无疑是给那个狂妄无知的索尼总裁打了一计耳光。他曾狂言日本的一兆位的存取芯片能打破美苏的战略平衡,认为日本人的智力无与伦比,殊不知日本不过是在做计算机里最简单重复的一个部件而已。而现在,这个日本人在藐视中国人之余,又对美国人毕恭毕敬了,连声说他不反美国,他最佩服民美国人。

2020超星大学生网课《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章节测试答案

2020大学生网课《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章节测试答案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一) 1【单选题】50年代时,北京大学的历史系是几年制教学?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王晓秋认为近代对中国关系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哪个国家?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我的答案:A 3【单选题】鸦片战争是在哪一年发生的? A、1840年 B、1846年 C、1940年 D、1946年 我的答案:A 4【单选题】光绪帝维新变法的教科书 A、A《日本国志》 B、B《劝学篇》 C、C《日本变政考》 D、D《康南海自编年谱》 我的答案:C 5【判断题】两国关系恶化的年代宫崎滔天支持了孙中山的革命 我的答案:√ 6【判断题】中国的世界史应该放在世界的角度来考察,这是拓宽研究视角的主要视角。 我的答案:√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二) 1【单选题】《近代中国人日本观的变迁》是谁的著作? A、王晓秋 B、康有为 C、黄遵宪 D、李大钊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认识及其中国观的转折时期 A、A室町时代 B、B幕末和明治初年 C、C大正时期 D、D战国时代

我的答案:B 3【单选题】最早去日本交流的文人 A、A魏源 B、B罗森 C、C黄遵宪 D、D李鸿章 我的答案:B 4【单选题】“千岁丸”访华的日本人不包括() A、高杉晋作 B、中牟田仓之助 C、伊藤博文 D、日比野辉宽 我的答案:C 5【单选题】“千岁丸”访问上海的时间是() A、1840年 B、1842年 C、1860年 D、1862年 我的答案:D 6【单选题】日本访华旅行记《观光游记》的作者 A、A川端康成 B、B佐久间象山 C、C冈千仞 D、D吉野作造 我的答案:C 7【单选题】《海国图志》的作者是() A、林则徐 B、魏源 C、黄遵宪 D、洪秀全 我的答案:B 8【判断题】中国最早去日本的文人是罗森。 我的答案:√ 9【判断题】《海国图志》对近代日本维新思想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的答案:√得分:8.7分 10【判断题】通过史料研究可以看出,近代日本对中国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我的答案:√ 11【判断题】日本民间作家以太平天国为题材写作的军谈小说是《云南新话》我的答案:√ 12【判断题】近代日本第一艘官方的访华贸易船是“千岁贡” 我的答案:×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三) 1【单选题】《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的作者是谁? A、王芸生

近现代中日关系史浅谈

近现代中日关系史浅谈 华中科技大学;曾奕昂;U201212022;15 摘要:一个国家想要成立,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从军事方面入手,简单分析了从古至今中日军事力量的对比对国家关系所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中日关系近现代军事 一、明治维新之前 中国与日本的交流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当时的中国,可以算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几个国家之一。日本作为还没有完全发展的国家,以大化改新为代表,积极的学习中国的知识文化。从那时起中国就对日本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日本从来都不甘于屈居人下,从在600年和602年,推古政权曾派兵征新罗,但没有获得成功。同时,先后四次派使节访隋,其中在607年派小野妹子使隋时,在国书中使用了“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之语;608年,再次派遣小野妹子与8名留学生、留学僧赴隋时,国书中带有“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之语,其中用语中表达的希望与中国平起平坐的欲望显而易见。 在明治维新之前,中国也与日本有过几次小规模的战争,其主要焦点也集中在朝鲜半岛。如公元663年的白江口之战,唐军凭借着优良的造船技术与丰富的作战经验。以13000人,战船170余艘战胜倭军42000人,战船1000余艘。而当时,而当时的中国,光北京的范阳节度使就管兵九万一千人,马六千五百疋,衣赐八十万疋段,军粮五十万石。远非日本可比。 而到了中国明代,日本有着很长一段时间的群雄割据时期。最终由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大部。而那时日本大的战役也不过是过万人的军队,例如奠定了秀吉统一日本基础的山崎合战中明智军有1.6万人,羽柴军也仅有3.5万人。而当时的明朝,则是强过日本数倍。以捕鱼儿海大捷为例,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三月“大将军永昌侯蓝玉率师十五万,由大宁进庆州,闻虏主脱古思贴木儿在捕鱼儿海,从间道,兼程而进”。通过记载,蓝玉捕鱼儿海大捷,共灭敌数万,俘虏七万多人。在战争规模与激烈程度来看都远超日本。 而到了1585年,一统日本后的秀吉说:“如今为已征服全日本,地位晋升,邻国在握,财富充裕,已无他求。唯望自己的名声和权势遗留后世。待日本诸事稳定后,将让日本于兄弟,自己为征服朝鲜和中华,决意渡海”。并于1592出兵朝鲜,意图途径朝鲜进攻中国。丰臣秀吉还认为两年内就可以迁都北京,自己将定居宁波,然后主持对印度的征服。但在明朝政府近5万人与朝鲜军队配合,相继收复失地,日军退缩,丰臣秀吉提出议和,第一次战争暂告结束。由于丰臣秀吉无法满足于当时明朝中国在华夷体系内预留给日本的地位,此后两年多的明日和谈最终失败。1597年1月,日军再次进攻,黑田长政在稷山被明朝军队击败,海军也被李舜臣在鸣梁海面重创,明朝援军继续入朝,进击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长部队。1598年8月18日丰臣秀吉忧郁而死,日本撤军。 二、明治维新到918事变 1598年的侵略战争的失败,使日本意识到与中国作战的时机不成熟,于是江户幕府马

近代中日关系史

《近代中日关系史》讲授提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近代中日关系史 英文名称: 学分:2 周学时:2 任课教师: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课程基本内容: 一、导言 1、研究近代中日关系史的意义 2、近代中日关系史的特点 3、基本研究史料 二、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与日本 1、中日关系源远流长 2、《中日修好条规》的签订 3、中日关于台湾与琉球问题的交涉 三、中日两国关系之逆转 1、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对华态度之转变 2、两国经济关系之演变 3、中国人开始向日本人学习 四、民国初年之两国关系 1、日本对中国革命者的态度 2、孙中山对日态度的转变 3、五四以前日本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五、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中日关系 1、日本对中国军阀的控制与扶植 2、日本与五四运动 3、中国内乱与日本侵华新策略 六、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的两国关系 1、九一八事变的前因后果 2、国民党的妥协外交与日本的步步进逼 3、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4、日本的以华制华战略 5、日本投降与善后处理 七、战后中日关系的缓慢恢复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两国交往

2、中日交往中的逆流 3、进入半官半民交往的新阶段 八、中日友好新篇章 1、中日邦交正常化 2、《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后的两国关系 3、中日关系的新课题与远景展望 教学方式: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考核方式:日常作业及期末论文 参考资料: 1、《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1-8册) 王芸生编著三联书店出版 2、《近五十年来中国与日本》(1932—1982)若干册 张蓬舟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3、《中日关系史纲》 杨考臣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4、《中日关系史》(卷一) 张声振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5、《近代中日关系史》 (台)林明德著三民书局印行出版 6、《侵略与自卫——全面抗战时的中日关系》 曹振威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7、《日中友好运动史》 (日)日中友协中央本部编商务印书馆出版8、《日本侵华七十年史》 北京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9、《当代中日关系史》 吴学文等著时事出版社出版 10《近代中日关系研究》 王晓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附一】《中日关系全书》 关捷等主编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 【附二】《中国的中日关系研究》 李玉等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中日关系史课件整理 (5)

第三章中日友好交往的第一次高潮——隋、唐时期 一、圣德太子与遣隋使 □圣德太子:日本古代的政治家、外交家。593年被推古天皇立为太子,行摄政。在职期间,制订“冠位十二阶”和《十七条宪法》,初步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的原则。对外,则派出遣隋使和留学生、学向僧,努力吸取中国文化。笃信佛教,修建法隆寺、四天王寺等,并著有《三经义疏》。 (一)向隋遣使的目的 自隋文帝时代起延长至炀帝时代的多次对高句丽的战事,强烈冲击着与朝鲜半岛南部关系密切的倭王政权,促使大和国家的执政者改变前几代倭王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做法。 (1)学习隋朝的中央集权的统治制度与方法,以巩固大和国家的中央集权制度,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加强对人民群众的统治。 ※王权加强和豪族反王权;苏我氏。 ※据《隋书·倭国传》记载,在倭皇迎接抵达都城的隋使裴世清的欢迎词中,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句话:“冀闻大国惟新之化。” (2)与隋朝建交,可对新罗施加压力,以挽回大和国家6世纪末以来在朝鲜半岛上军事失败的局面。 ※加罗(任那日本府) (3)向隋朝学习佛教文化,可使国民做到扬善去恶;国家则会恶去刑息,实现太平。 ※“三武灭佛”又称“三武之祸”,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438年开始)、北周武帝灭佛(574年开始)、唐武宗灭佛(841-846年)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在位者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以上在佛教史中称“三武”之厄。110年以后,即公元955年,五代时期后周的周世宗又下诏废天下无敕额之寺院,毁铜像,收钟磬钹铎之类铸钱。 合周世宗,称“三武一宗”。 (二)圣德太子向隋四次遣使 据中日史籍《隋书》、《日本书纪》记载,自公元600年至614年间,日本曾四次派使节到隋朝。其间,隋朝使节去日本一次。 1、第一次遣隋使 第一次遣隋使是在圣德太子第一次征讨新罗中派出的,时当推古天皇八年(隋开皇二十年,即600年)。《隋书·东夷传·倭国》说:“开皇二十年,倭王姓阿每,字多利思比孤 ,号阿辈鸡弥,遣使诣阙。”《北史·倭国传》也有同样记载。但这次遣

中日关系的历史与未来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比邻而居,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相互影响之深,持续时间之长,为世界历史所罕见。我们两国的先人早在两千年前就开始了相互往来。秦汉之际,中国大陆传到日本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日本列岛从渔猎采集为主的绳文时代进到农耕为主的弥生时代。南北朝时,日本史学界称为“渡来人”的中国移民,在日本传播了植桑养蚕、制造丝织品和冶铁的技术。3至5世纪,汉字逐渐传到日本。隋朝时,日本多次派遣使节来中国,学习典章制度和文化知识。到了唐朝,中日友好交往更是盛况空前。日本的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大批前往中国。吉备真备和阿倍仲麻吕,就是他们中的著名代表。吉备真备在唐18个年头,钻研儒家经典,学习律令、礼仪、音韵、天文和历法。阿倍仲麻吕善诗能文,同大诗人李白、王维结下深厚友谊。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和文学作品陆续传入日本,对两国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说,日本吸收中国古代文化,很好地融汇成自己的审美传统。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认为,就整个日本历史来说,平安时代完成的最大贡献是利用汉字创造了平假名和片假名。这生动地说明日本人民是善于学习外来文化,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创新的伟大人民。从宋朝开始直至清朝前期,贸易往来也成为中日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漫长的交往,两国人民建立了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优良传统,形成了相互友好的深厚底蕴和重要纽带。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为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如饥似渴地向外国学习。一时之间,到日本求学考察成为时尚。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5次到日本。中国许多先进分子和仁人志士,如陈独秀、周恩来、鲁迅、郭沫若、何香凝等,都在日本学习和生活过。先后到日本求学的中国人有数万人之多,他们同日本人民友好相处,留下许多动人的佳话。 不幸的是,19世纪末,日本走上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之路,1894年甲午战争后,侵占了中国领土台湾。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一度占领中国的旅顺、大连。20世纪30年代开始,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致使中国军民3500万人伤亡,经济损失6000亿美元以上,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民族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教导中国人民,那场侵略战争的责任应由极少数军国主义分子承担,中国人民应该和日本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为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中国提出“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周恩来总理不辞辛劳,亲自同日本各界广交朋友。两国社会名流和广大民间人士积极奔走,做了大量工作。1972年,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恢复了邦交。中日关系从此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1978年,我们两国又签订了和平友好条约,从法律上进一步巩固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着重确认了中日联合声明的各项原则。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我们应该沿着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确定的方向,发展持久的睦邻友好关系。邓小平先生曾指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团结,中日两国亲密合作,这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中日两千多年交往的进程,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历史真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只有在和平友好的气氛中按照人民的意愿来进行,才会对他们的共同发展和整个人类进步事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任何以武力侵略、奴役别国人民,或者把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强加于其他民族,都必然带来浩劫和灾难,是注定要失败的。这个人类曾经付出惨痛代价才得到的基本教训,值得我们的今人和后人格外珍重。在当今世界上,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的交往,应该坚持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平等互利,友好相处,以促进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上的所有国家,在丰富多彩的发展中不断地实现共同进步。 中国和日本是亚洲也是世界上的两个重要国家。两国建立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既有地理的优势,又有历史的渊源,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心愿和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可以得出几点重要的认识。

南开19春学期(1503、1509、1603、1609、1703)《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尔雅)》在线作业0答案

南开19春学期(1503、1509、1603、1609、1703)《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尔雅)》在线作业 4、B 一、单选题共35题,70分 1、1879年应日本《报知新闻》主编栗木锄云等人邀请赴日128天的中国人是 A严复 B王韬 C顾天 D姚莹 本题选择是:? 2、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时间是() A1868年 B1875年 C1894年 D1905年 本题选择是:? 3、《没鼻笔记》的作者是 A日比野辉宽 B吉田松阴 C名仓何予人 D德永直 本题选择是:? 4、“千岁丸”是日本从哪个国家购买的?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本题选择是:? 5、写信给日本的依田百川即《复依田百川君书》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林旭 D谭嗣同 本题选择是:? 6、《没鼻笔语》的作者是() A高杉晋作 B伊藤博文 C日比野辉宽 D五代友厚 本题选择是:? 7、《幕末明治中国见闻录集成》有 A20卷 B30卷 C15卷 D40卷

本题选择是:? 8、《日本变政考》的作者是() A梁启超 B康有为 C黄遵宪 D魏源 本题选择是:? 9、中日交流方面对日本产生影响的书籍是 A《海国图志》 B《瀛环志略》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 本题选择是:? 10、李鸿章所说的“书院经生,市井讼生之流”是指 A革命派 B保皇派 C维新派 D改良派 本题选择是:? 11、以下不是中日文人交往方式的是 A笔谈 B唱和汉诗 C携带翻译 D朝贡贸易 本题选择是:? 12、“千岁丸”访问中国的港口是() A大连 B广州 C上海 D青岛 本题选择是:? 13、淮军的创始人是() A左宗棠 B李鸿章 C张之洞 D曾国藩 本题选择是:? 14、黄遵宪描述中日关系“只一衣带水,便隔十重雾”的诗句出自A《人境庐诗草自序》 B《近世爱国志士歌》 C《饮冰室诗话》 D《己亥杂诗》 本题选择是:? 15、明治维新后日本提出的口号有()

16春学期《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尔雅)》在线作业答案

1、单选题(共35 道试题,共70 分。)得分:70 1. 中国同盟会成立时总部设在() A. 东京 B. 巴黎 C. 伦敦 D. 洛杉矶 满分:2 分得分:2 2. 鸦片战争是在哪一年发生的? A. 1840年 B. 1846年 C. 1940年 D. 1946年 满分:2 分得分:2 3. 《解腕痴言》的作者是 A. 谷崎润一郎 B. 大江健三郎 C. 芥川龙之介 D. 久阪玄瑞 满分:2 分得分:2 4. 古代中日交流最紧密的时期是() A. 汉朝 B. 三国时期 C. 南北朝时期 D. 唐朝时期 满分:2 分得分:2 5. 《海外新话拾遗》的出版时间是() A. 1849年

B. 1859年 C. 1869年 D. 1879年 满分:2 分得分:2 6. 以下在中国做官的日本人是() A. 阿倍仲麻吕 B. 安倍晴明 C. 吉田松阴 D. 佐久间象山 满分:2 分得分:2 7. “千岁丸”访华的时间是() A. 1862年 B. 1952年 C. 1848年 D. 1842年 满分:2 分得分:2 8. 黄遵宪描述中日关系“只一衣带水,便隔十重雾”的诗句出自 A. 《人境庐诗草自序》 B. 《近世爱国志士歌》 C. 《饮冰室诗话》 D. 《己亥杂诗》 满分:2 分得分:2 9. 《日本琐志》的成书时间是() A. 1879年 B. 1881年 C. 1885年 D. 1889年

满分:2 分得分:2 10. 中国近代史而言,与中国关系最为密切、最为复杂,对中国近代历史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国家关系是: A. 中美 B. 中日 C. 中俄 D. 中印 满分:2 分得分:2 11. 淮军的创始人是() A. 左宗棠 B. 李鸿章 C. 张之洞 D. 曾国藩 满分:2 分得分:2 12. 日本明治维新中奉还版籍是哪一年 A. 19871年 B. 1898年 C. 1869年 D. 1970年 满分:2 分得分:2 13. 以下不是中日文人交往方式的是 A. 笔谈 B. 唱和汉诗 C. 携带翻译 D. 朝贡贸易 满分:2 分得分:2 14. 阿倍仲麻吕在()为官 A. 隋朝

中日关系整理

一、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中日关系 两汉时期 政治交往 1 西汉:汉武帝,日本有30多个小国与汉朝来往 2 东汉初: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赐赠“汉委奴国王”金印 经济交往 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 隋唐时期 登州、扬州 全方位的交往 政治互遣使节仿照唐制631年(贞观五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吉备真备) 645年(贞观十九年),日本参考隋唐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至;仿照隋唐的官制,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参照隋唐律令,制定了《大宝律令》。 日本:日本大化改新学习中国文明国力逐渐强盛 文化学习建筑教授儒学710年(景云元年),修建了平城京,794年(贞元?年)修建了平安京。这些城市的设计、布局都是摹仿唐长安城的。建筑所用的砖瓦的纹饰也和唐代略同。在教育方面,天智天皇时期在京都设立大学,以后学制逐渐完备,各科的内容基本上和唐朝相仿。 经济:贸易往来港口登州、扬州 鉴真(中)对于律宗有很深的研究,在扬州大明寺讲律传戒。另促进草药学医学六次努力 宋元时期 南宋和日本交往频繁 元代海船直通日本 明清时期 明朝中日贸易往来成为双方关系重要纽带 倭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七月至四十四年(1565)春,戚继光和他领导的戚家军,对驱逐倭寇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561浙江台州一带九战九胜,迅速荡平了浙江倭寇。然后,戚继光率军进入福建、广东与另一支抗倭将领俞大猷相结合,连续给倭寇以沉重打击。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清朝前期闭关锁国

二、中国近代时期的中日关系 清政府统治时期(1840-1912) 1874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1900—1901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日俄战争 日本侵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扶植地方军阀势力 大力对中国进行资本、商品输出 1914年,入侵中国山东 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 与美国争夺激烈,逐渐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 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2年,建立伪满州国 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 1937年,全面侵华 发动“八一三事变” 制造南京大屠杀 1945年,日本投降 三、现当代史上的中日关系 1、23年的冷战对立:(1949-1972年)——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 2、30多年的和平友好交往:(1972年至今)——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20世纪90年代,中日关系一波三折

隋唐时期中日关系及前景展望

隋唐时期中日关系的发展史 公元6世纪至9世纪,即中国隋、唐时期,日本是大和时代后期、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前期。这个时期的交流路线则以直接渡海为主,交流方式有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如日本学习唐朝律令制度实现“大化革新”,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从公元7世纪初至9世纪末的两个半世纪里,日本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在这个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著名代表人物是鉴真,鉴真和尚五次东渡日本,在历史上传为佳话。 中日文化交流——宗教 佛教是最早由中国传入日本的宗教。佛教传入日本后,受到日本历史环境和社会习俗的影响,经历了漫长的民族化过程,到12世纪发展为日本的民族佛教,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现在还相当流行. 公元9世纪左右,中国佛教宗派中的三论宗传入日本,最后演变为日本佛教的奈良六宗。其中,在唐朝时期,日本与中国的宗教文化交流最为频繁。从日本舒明天皇二年(630)到字多天皇宽平六年(894),共派出遣唐使19次,除3次未能成行外,实有16次。派遣唐使的主要目的是输入唐代的宗教文化,遣唐使船的往来都有留学生、留学僧(“学问僧”)随行,有些还搭乘新罗船和唐朝商船入唐。据统计,在这期间入唐的留学生、留学僧(包括随从僧人)138人,其中留学僧105人,占76%多。在后,日本还形成了平安佛教。并流传至今。 奈良佛教和平安佛教是日本佛教初传时期的前后两个阶段。在这一时期是日本人对中国佛教开始接受、认识和消化吸收的过程。与中国初传期佛教相比,它在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影响较大,信仰色彩更浓,而哲学思辨较少。 中日文化交流——教育 从公元600年日本向隋朝派出第一批遣隋使始,一直到894年,日本朝廷向中国共派出4次遣隋使,19次遣唐使(实际成行的遣唐使为12次)。中日教育文化交流影响到日本奈良时期官学和私学的发展,尤其影响到日本语言文字。文明的兴盛和书写的发展密切联系,日本人借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据说由吉备真备和空海根据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创造了片假名和平假名。作为片假名,是借汉字的偏旁部首,取其音而形成的文字,平假名则是日本在平安时期借汉字草书创造的文字。片假名和平假名的创制,是日本有了与本民族语言相应的文字,这是日本文化史乃至整个历史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这正是由于隋唐时期的中日教育交流的大规模进行所促成的。 中日文化交流——茶文化 在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甚至远播青藏高原,并且出现了“茶道”一词。但是陆羽的《茶经》及以后的茶书都不提“茶道”,而是重点阐述品茗艺术(茶艺)。相反,日本将中国的饮茶引进本国之后,却发展为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茶道。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造成中日两国茶文化向不同的方向发展,中国文

近代以来中日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近代以来中日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11-06-27 15:52:26)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日关系的发展对两国来说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历史遗留问题是影响中日关系的发展的重要一环。同时我们也因该看到,作为亚太地区两个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国家承担着维护和平和促进发展的重要责任,中日关系的发展不仅仅对两国有着重要作用,对亚太乃至世界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正视历史、面对现实、发展健康的中日关系 关键词:中日关系、历史遗留、发展、东海争端、资源、合作、互惠 一、中日关系的过去----中日关系遗留问题分析 回看历史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外交的发展一直都是在中日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中进行,对待历史的态度可以视为两国外交关系的风向标,一旦有一个国家不尊重历史那么在这一时间段两国的外交都会处于紧张的局势。因为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是不能被忽视和漠视的,两国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日两国的关系一起处于起伏的状态,有僵局也有缓和,这种紧张与缓和局面与中日历史遗留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的关系。历史遗留问题,总结有如下几个方面: 1)日本不承认侵华战争是非正义的。纵观中日关系的曲折发展时间,我们可以发现日本的侵华战争是中日历史遗留问题的根源。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痛的灾难,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中国杀伤抢夺,无数家庭在这次战争中被搞的支离破碎,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热的状态。1945年日本被迫投降,但事后日本不愿承认侵华战争的非正义性,这种情况是中国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在中国人眼中承认过去的错误是中华民族应该得到的基本尊重。 2)日本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每次提及南京大屠杀我们中华人民的心中都会激起一阵疼痛,30万同胞在自己的国度,自己热爱的土地上被来自小岛国的侵略者残忍的杀害,其手段之残忍让中国人民为之一震。否认历史特别是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极大程度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同时也阻碍了两国人民的感情交流。在这种情况下中日两国的外交关系也一度跌入历史新低。 3)参拜靖国神社。众所周知,靖国神社是供奉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14名甲级战犯和1000多名乙级、丙级战犯亡灵的场所。多少年来,日本极少数人总要在每年的8月25日前后去参拜靖国神社,为在侵略战争中死去的战争罪犯们招魂扬惜。他们这种公然为侵略罪行翻案的行径,遭到了中国人民及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在这一问题上由日方引起的旷日持久的摩擦与冲突,也成为中日两国关系发展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二、中日关系的现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呈现的局势。1992年,江泽民总书记和明仁天皇的互访把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的纪念活动推向高潮,成为中日关系发展的里程碑【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