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机电专业群建设方案

机电专业群建设方案

机电专业群建设方案
机电专业群建设方案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

机电技术应用

专业群建设方案

目录

一、需求论证

二、建设目标

三、建设思路

四、建设内容

五、保障措施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方案

一、需求论证

(一)产业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突飞猛进,技术改造、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机电技术应用领域得到大力拓展,在各类加工制造行业中应用极其广泛。机电行业的飞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机电技术应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正式印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标志着中国第一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正式颁布实施。包括范围江苏苏南地区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五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划明确,围绕到2020年建成全国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到2030年全面实现区域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达到主要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重点推进经济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苏南地区建成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开放合作引领区、富裕文明宜居区。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十三五”期间丹阳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全力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的丹阳现代产业体系新格局。继续发展以工程机械、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仪器仪表、五金工具等产业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截止2015年末,有规模的机电类企业达2000多家,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产品120个,把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好,不断提高学生质量,是我校专业建设的重要使命。

(二)社会需求

据丹阳市统计局2015年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丹阳市人才需求总量比2014

年增长了11.71%;人才需求排名前列的专业依次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电子与信息、眼视光与配镜、市场营销、电工、化工、建筑、会计、汽车、,以上十大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占需求总量的83.01%,其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人才最为短缺。

目前丹阳机电行业从业人员超过3.5万,每年中级技工需要3000多人,高级技工需要1000多人。而丹阳市每年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只有270人左右,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改装、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数控维修、车工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短缺,为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三)现有基础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开办于1984年,国家第三批示范校建设中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及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首批职业学校品牌专业。数控技术应用江苏省职业学校品牌专业、机械加工技术江苏省合格专业,机电实训基地十二五期间建设成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实训基地,数控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

1.课程改革基础:2007年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被确定为江苏省课程改革实验点。2014年6月份本专业群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了广泛的市场调查研究,制订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人才评价标准,并编写《车工技能》、《数控车技能》等6本项目化校本教材,初步形成了“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把贴近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典型机电类产品制造、加工、设备安装、调试、维护”作为课程的内容,实现课程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衔接。毕业生双证获取率达100%,就业率达98%,近三年获得省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共34个。

2.师资队伍建设基础:本专业群现有专任专业教师32人,其中本科率100%、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1.25%;江苏省职教领军人才1人、镇江市骨干1人、丹阳市学科带头人3人、丹阳市教学骨干3人、硕士研究生10人。近三年专业教师研发的一种直线式时钟、一种多功能跑步机、一种拐臂式注塑模具获国家专利,参与《江苏省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主编江苏省中职学校《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3.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基础:建有机电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一个,设备总值1309.5462万元,拥有22个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及23个校外实训基地。

4.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近年来,专业群内各专业建设水平稳步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社会声誉好。据调研组调研数据:各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达95.57%,半年后就业率为98%,毕业生平均起薪额1800元,毕业一年后平均月薪高达2500元。

二、建设目标

围绕地方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以服务现代制造业为目的,面向现代制造技术工作岗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统筹我校现有的专业布局,以省级品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为核心,省级品牌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为骨干,

涵盖“机械加工技术”建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为核心,完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相关专业体系,建设公共服务与管理平台;融汇企业文化,倡导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课程开发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建设专兼结合教师团队;加强校企互动,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科技服务活动,建设多功能、开放式、共享型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探索以“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专业+平台”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发展和丰富学校三位一体的办学特色,以内涵丰富特色,以特色提升水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办学实力和辐射能力。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成为省内知名,市内一流;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方面走在全省的前列;在与此相配套的管理制度改革方面成为示范。为丹阳先进制造业提供人才支持。

三、建设思路

1.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专业群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调研分析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岗位职业能力,以核心技能训练为重点,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完善与工学交替相适应的各种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完善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核心专业课程标准,将技能考证、行业标准、职业规范等融入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设置专业课程,调整和优化原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3.建设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制定专业教师培养计划,以专业负责人为核心,以“双师”培养为重点,加大引进兼职教师力度,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优质“双师”教师团队。

4.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按照构建、扩充、完善“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的思路,建设能够满足校内实训和对外培训需求的校内实训基地,提高实训基地管理水平。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寻求多途径的合作渠道,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并加强内涵建设。

四、建设内容

(一)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

以丹阳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服务现代制造业为目的,面向现代制造技术工作岗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准确把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定位和发展方向,主动适应现代制造业工作岗位群的需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以提高质量为基本任务,以促进就业为行动导向,以服务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办学方针,以创新人材培养模式为主线,按照“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通过对校企双方的资源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以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核心,构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基于校企

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校企合作制度,使校企合作运行常态化、制度化。如下表1所示。

表1 校企合作制度化构想

(二)探索校企合作的专业群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在校企合作委员会及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调整专业定位,以企业满意度为人才培养质量核心指标,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教学改革,共同落实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社会服务与培训等工作。专业群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的人才培养流程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流程总体框架

(三)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建设框架

在学校校企合作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现场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团队;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现代制造业岗位群岗位工作流程,通过分析、整合和提炼,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工作流程各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核心能力和态度,并融入国家职业标准,确立课程模块的细节;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

程体系。

图2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课程体系框架

2.课程体系建设内容

第一,以培养目标体系为依据构建理论教学内容体系

在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体系主要由中职人才培养所必需的基础文化课程、平台课程及专业方向课程构成。

1)整合专业群公共技术领域课程,设置底层共享课程群。通过专业群所面向的岗位群(见表1)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形成了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体系见表

2)。设置底层共享课程群,培养中职学生专业单项能力和素质目标以及相应知识内容的学习。因此,我们根据各专业群课程体系整体设计的目标定位要求,各门核心课程按其课程职业能力预设目标,把培养学生面向现代制造业岗位群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中的能力以及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作为选取教学内容的依据,以“教学做合一”的方式作为主要教学模式,以项目课程和案例教学作为课程开发的主导模式,以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作为主要教育技术手段,对技术平台核心课程群实施综合化改革。

表1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各专业面向的岗位

表2 职业岗位、任务、能力

第二,按照“就业导向”的指导思想,设置专业方向课程

按照“就业导向”的指导思想,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围绕专业方向所服务面向的现代制造业,重点针对学生就业岗位,加强知识、能力培养。

1)针对学生从业的岗位,开发形成一组以岗位专项能力训练为目标的中层分立课程群;

2)从业岗位不是很明确时,则与典型的服务面向企业的业务骨干一道,针对学生从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具有综合实训项目特征的专项能力,设计高层互选的课程群。

强调工作过程完整的综合实训,综合化核心课程的学习还不足以使学生具备岗位群内完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以“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整工作过程”的思路设置综合实训这一综合实践环节。通过一组相互有机关联的综合实训项目将单项能力的实践融入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训项目的训练,形成职业领域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及职业素质的养成训练,同时也为今后职业生涯中可能的职业迁移打下了基础。

3.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双循环”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以“专业群”对接“职业岗位群”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改革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创新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岗位

通用技能与专门技能训练为基础,系统设计实训体系,整合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分类组建实训基地。通过“模块化”和“项目化”的形式,开展实训教学内容的系列化建设,构建了以“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为特征的“双循环”实践教学体系。

(四)构建“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

1. 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形成“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按照“工学结合”的总体思路和岗位目标所需能力培养要求,结合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预设能力培养目标,完成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设计教学难度层层推进的若干课程项目来引领,每个项目有几个任务来驱动,要求用“教、学、做一体”(见图3)教学模式来实施。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项目实施中教学、学生在完成项目中自主学习探究、掌握相关技能,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能力,从而有序地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校企共同参与教学评价。

图3 融“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示意图

2.构建技能竞赛平台,激发学生潜能。组建技能竞赛团队,参照国家、省、市技能竞赛方案,共同研制学校技能竞赛方案。每项竞赛由一个专业教师和一个企业专家作为负责人。每年校技能节机电应用技术专业群学生全部参与车工、钳工、数控维修、单片机、机电一体化等项目竞赛,优秀学生参加市级、省级比赛,由此激发学生潜能和团队协作精神。竞赛过程中更注重实际操作的训练,这些学生毕业后能适合现代制造业岗位的要求,更好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3.建立创新工作室,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立“创新工作室”,开展“教、学、做、证、赛”等工作,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创新创业对专业的影响力与辐射力。工作室负责人(石金炳)带领学生进行各类创新、创业、

竞赛等活动。创新工作室以两年为一个工作周期,机电部具体负责创新工作室运行情况的评估考核等业务工作。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课程资源,以虚拟项目改造传统教学模式。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软件,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再现现场和岗位作业过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教学,以虚拟仿真项目为载体,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面貌,推动课程改革。

(五)构建以精品课程为核心的专业群共享教学资源。

目前专业群内相关专业已建设有省级教学资源2门(1门主持、1门参与)。建立学校精品课程教学平台并发挥了专业群内已建成精品课程的作用,把精品课程资源转化成专业群共享教学资源。以企业技术应用为重点,在精品课程的基础上,校企共同开发了《PLC编程与应用技术》、《液压与气动系统安装调试》、《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虚拟实训室、《数控车》、《数控铣》仿真操作系统。按照核心课程群与专业相关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建设由优秀数字化媒体素材、优秀教学案例等教学基本素材构成的、可不断扩充的开放式专业群教学支持系统,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在专业群内的广泛共享。

1.专业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依托专业群指导委员会,在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基础上,根据岗位任职要求确定专业能力体系;在机电岗位人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核心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与作用和能力培养任务。对7门专业核心课程准确定位,制订课程标准,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其中4门课程建设成精品课程。成立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参加的课程开发小组,共同制订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精品课程遴选条件和评审方案,保证资金落实到位,列入正常工作计划逐一推进。

2. 教学资源建设

制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方案,在现有的校本教材基础上,完成4门特色校本教材,配套建设教学资源。

(六)人才评价模式改革

创新评价方法与手段,构建由学校、社会、行业、企业多方参与、从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到操作技能进行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师傅)点评等形式多样的评价体系,采用学生实习报告与现场技能考评相结合、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与结果鉴定相结合的考评制度,引入行业标准、职业岗位标准对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成效进行评价。

(七)师资建设

构建专兼结合“双师”型师资教学团队。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师资队伍的建设方案以提高教师队伍层次,培养“双师”型教师和优化教师结构为重点,采用积极培养和努力引进、以内为主、以外为辅、聘请结合的方法来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根据专业群教学需要,通过校企“互聘、互兼”双向交流的团队合作机制,发挥不同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教师的优势,提升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打造了一支具有现代职教理念、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双师型”专业群教学团队。

1.专业负责人培养

培养目标:从现有中青年骨干教师中选拔和培养3个专业负责人。

主要培养路径:制定专业负责人培养方案和考核方法,实施以专业带头人为

核心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模式,将教学课改、教研科研、技能竞赛、培训考核等纳入团队建设。通过重点培训、国内外调研考察、向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等途径,培养专业带头人。

2.骨干教师培养

培养目标:在现有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重点培养4名骨干教师。

主要培养路径:对重点培养的骨干教师,制定《骨干教师培养方案》,以“两课”评比、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信息化比赛等活动为抓手,通过进修培训、到企业锻炼和“双师”培训,使其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教学能力和技能水平,取得“双师”证书,成为业务精湛、充满活力、善于创新的骨干教师和县、市学科带头人。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目标:建成一支由7人组成知识结构合理,技能水平优秀,职称结构适当,老中青比例协调,业务精良的兼职师资队伍。

主要建设路径: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将企业、行业专家、机电类高级技师聘请来校参与教育教学,建立兼职教师库。

4.双师型教师培养

培养目标:93.75%的专业教师达到“双师型”教师要求。

主要培养路径:制订《“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从经济上给予补贴,从政策上给予倾斜,敦促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建立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迅速成长的保障机制。重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实效,使教师通过下企业能熟练掌握机电职业岗位技能,使93.75%的专业教师达到“双师型”教师要求。

5.教学团队建设

建设目标: 依托创新工作室、技能竞赛、课程开发等教学团队,在创新大赛、技能竟赛、课程开发、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取得较大的成绩。

主要建设路径:通过组建创新工作室和技能竞赛工作室,以此为平台,制定各项培养计划,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老中青三结合、职称学历较为合理的教学梯队型团队。

(八)构建融合企业管理理念的专业群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成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建立由行业企业代表、相关专业负责人、学生代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专业群建设组织管理形式,建立健全专业群建设管理制度,协调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资源共享与互补,通过柔性化的专业管理与课程组织,提高专业拓展和滚动发展的能力。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创新专业群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将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运用到专业群教学管理中来,对学生顶岗实习实施“企业导师制”,建立起“企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专业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1.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完善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教师下企业实践、学生顶岗实习等相关规章制度,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负责指导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平台,根据区域机电企业的发展变化进行技能训练,增加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交流的活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依托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专业群设置调整、发展规划、教学计划、实训基地建设、课程结构调整等提出意见建议。采用联合、共建、融合等方式将工学结合贯穿于整个过程,构建贴近专业的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生产与教学融合、学校和企业共赢。

2.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在现有设备基础上,再建或充实单片机、数控维修、机电一体化、电器设备安装、仿真典型机电产品生产调试维修五个实训室,更新部分实训设备。突出职业岗位需要,引进企业文化,建设体现生产性实训环境,以利于学生在职业活动环境中进行岗位实务训练或仿真训练,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从计划、方案到运行、文化布置等,相关企业全程参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在重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加强校企合作,使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优势互补,为学生创建更好的实习实训平台,促进技能水平不断提高。计划两年内在丹阳市内或周边地区与4家规模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更好地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4.校企资源共建共享

组建一个由企业技术骨干、校外特聘专家、校内“双师型”骨干教师共同参与的产教研教学研发团队,共同研究开发典型机电类项目化或科研型项目化教学资源库。利用学校现有师资力量和技术条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每年为不少于2家企业提供生产服务,创造产值不少于10万。

5.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创新,实行企业导师制

探索企业导师制管理模式,即聘请一位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学生顶岗实习导师,从岗位见习、技能操作等方面进行一对一指导,期限六个月,之后具备独立上岗操作能力。制订实习成绩鉴定方案,按照《江苏省丹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

习考核表》进行考核,一是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原则上占总成绩的70%;二是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评价,原则上占总成绩的30%。(九)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完善培训场地建设,满足对外培训和考核的需要,积极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城镇居民就业与再就业培训、转业军人培训、企业职工培训等,社会培训人数每年不少于1000人次。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成立项目建设小组。具体负责本项目建设,根据建设进度,细化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目标,实施运行管理,保证建设质量。定期报告建设进度,做好过程材料上传和归档工作,及时反映存在问题,接受项目监控、检查和评估。

2.组建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成立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根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就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时提出专业群建设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参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顶岗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二)制度保障

根据学校《专业群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分年度制定专业群建设项目任务分解表,把每项建设内容按工作任务、工作成果、佐证材料、完成时间节点及预算经费加以细化,并具体落实责任人和参与人。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制定工作标准和管理规范。

(三)经费保障

地方投入80万,行业企业投入11万,自筹40万。本专业将在学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本着透明、公开、高效的原则,使用好专项资金。同时保证各部门资金及时到位,用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校园网络规划方案

校园网规划设计方案 21 世纪将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 21 世纪的教育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为此,各个国家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重新调整教育目标,制定教育改革方案,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并特别强调教育信息化。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教育信息化,强化各项管理,提升综合实力,是各高校的一项紧迫任务。今后学生选择高校,不光是听口碑,看师资,更直接的是通过Internet,接触各所高校的教学科研基本情况。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字化校园还是学校的一Internet名片,一个永远放映的宣传片。一流的高校必将拥有一流的数字化校园并通过此窗口向世界展示自身的实力和形象。 1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数字校园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形成的一个数字空间,使得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开来。它是以网络为基础,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 应用管理:为应用程序设定一系列外部接口规,使得遵循标准的应用能够方便地集成,接口规分为核心集、扩展集和可选集,支持不同级别接口规的应用的集成度不同; 用户管理与认证: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与认证,并提供用户单点登录; 权限管理:为用户和应用、以及应用之间的访问权限管理提供统一的规,使得新应用能够被自动发现并被用户使用; 数据交换:提供统一的信息视图和标准的数据交换服务,使得应用之间数据交换规化。 资源检索和查询:提供给用户方便的检索功能,使用户在众多的数字化校园中迅速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和信息。 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教务、科研、财务、人力资源、设备资产、档案等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等; 数字图书馆:将学校中各种数字图书资源(包括期刊、书籍、论文等)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项目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概述 根据北京现代制造业和煤炭行业对机电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本专业设臵两个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系统方向、煤矿机电技术方向。机电一体化系统方向主要面向北京机电一体化产业和汽车制造业,培养机电高技能人才;煤矿机电技术方向主要面向华北主要产煤地区,培养煤矿机电高技能人才。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进一步深化与完善“校内产学一体”、“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以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修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以能力为主线、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以项目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重点建设《电气控制与PLC》、《单片机控制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维修》3门优质核心课程;培养自动化生产线方向、机电一体化设备方向专业带头人2名;培养骨干教师6名;注重培养专职教师的双师素质,“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5%;聘请12名企业机电技术方面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自动化生产线、机电一体化设备、工业机器人等5个实训室(中心),建成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生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学习型生产性实训基地;与北京现代汽车公司、北汽福田、北京嘉昌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首钢集团、京煤集团、中煤北京煤矿机械责任有限公司等10多家北京制造企业和煤炭企业建立深度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与60多家企业签定顶岗实习协议,保证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开展机电一体化、低压维修电工等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2000多人次,为首钢集团等企业转岗职工再就业进行技术培训300人次,为北京现代制造企业和华北地区煤炭企业培训矿、厂长和技术人员300人次,开展技术服务项目10项;建设专业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本专业示范建设项目总需资金为1370万,其中,中央财政465万,北京市905万。项目建设资金主要用于教学实训条件、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一、建设基础 (一)社会需求 1.北京现代制造业快速发展急需机电高技能人才 现代制造业是北京工业的支柱产业。北京下一步将重点发展机电一体化产业、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产业、医药产业、都市产业六个制造业领域,预计到2008

旅游专业建设与方案

旌德县职业教育中心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与定位 (一)背景分析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和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的出入境和国内旅行人数呈直线上升趋势,中国已经成为备受世界瞩目的旅行大国。随着市场影响力的扩大,旅游业产业规模将会急剧增大,得到更为长足的发展。 我县地处皖南山区,与著名旅游圣地黄山一脉相连,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祥云、碧云、马家溪,马岭、鹊岭、仙人谷重峦叠翠,山水相间;江村、朱旺、肇修堂;文庙、文昌、锁翠桥文化古迹,源远流长。吕辉、大梁、谭梓生,仕川、洋川、红色地英烈辈出,缅怀激励;大饼、青蔗、真香茶,灵芝、葛根、小花生土特生态,美味悠闲。。。多元多彩,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历来受到各级政府各界人士的关注重视,当前在政府的领导下,更是大力开发创新旅游资源,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以江村古建筑群、吕碧城故居、肇修堂、朱旺古村落、旌德文庙等历史文化古迹的文化之旅;以旌歙古道、祥云、马家溪、仙人谷、兴隆梅园等优美的自然生态的生态之旅;以仕川农民暴动旧址、梅大梁故居、谭梓生故居、吕辉烈士牺牲地等红色旅游资源的红色之旅;以江村、玉屏村、朱旺村、路西村、建强村等秀美村庄的美好乡村之旅;以灵芝生产加工基地、灵芝产业园、自驾车营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等康体养生资源的养生之旅。五条特色旅游线路以及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农家乐、渔家乐景点初步形成。

以高铁新区为主的旅游板块正迅速推进。“中国灵芝之乡”“中国宣砚之乡”“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省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等金质名片已闪亮呈现,一个实质性的“养生天堂”正清晰眼前。 随着颜值最高的京福高铁的全线开通,旌德已成为距旅游胜地黄山最近的站点,同时扬绩高速鸿门互通立交项目建设以及芜黄高速公路谋划建设,旌德正进入高速时代,旅游产业将迎来历史性机遇。本着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原则,我校开办旅游管理特色专业,既是本质所在又是时代召唤。 (二)专业定位: 旅游管理专业立足本地,为旅行社、旅游景区及相关旅游企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扎实的业务能力,掌握旅行社前台销售、导游技能、计调技能、外联技能以及旅游景区和旅游餐饮客房等相关业务岗位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认真执行我校专业发展规划,结合旅游服务业发展现状,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特色办学理念,搞好旅游管理专业建设。 (二)专业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项目负责人:张建英 项目组主要人员:袁姝、王显成、杨晓安、黄金华、乔海燕、娄在凤 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一) 行业背景分析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秀丽,旅游业尤为发达。据省旅游局统计,自2003年以来,旅游总收入、接待国内旅游者、旅游外汇收入连续五年均列全国第五位,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嘉兴旅游资源富集, 人文景观遍布,江南水乡韵味十足,是江浙沪旅游金三角中一颗闪耀的新星。旅游总收人115.8亿元,其中国内游客1362.5万人次,同比增长22%,国内旅游收人l06.7亿元,同比增长33.8%,接待海外游客44.2万人次,同比增长30.8%,创汇13亿美元,

同比增长35.94%,接待海外游客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旅游年总收入排名全省第五。 (二)人才需求分析 1.旅游高技能人才需求广阔浙江省今后五年重点建设35个总投资超过10亿元以上的重点旅游项目、积极支持和培育10大旅游企业集团、新建四、五星级高等级酒店180~20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50多家。未来五年浙江省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新增8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新增400多万人。由于旅游业服务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量海外游客的增加及本国人民生活需求提高,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因此旅游业人才培养有广阔前景。 2.休闲农业旅游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休闲农业旅游是旅游方式由传统观光型向新兴的休闲度假型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人们消费观念和水平变化后产生的新型旅游形式。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经历繁华喧嚣的都市人越来越向往悠闲的田园风光,享受农家乐园、特色农庄、农家餐馆等休闲乐趣。因此,休闲农业游的发展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3.嘉兴独特的优势和条件为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创示范提供了良好

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第一章建网原则 实际上,我国中小学所耗费的信息技术投入远不止上述经费。国人在进行投入的过程中总是追求时髦、讲面子。不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严重脱离中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现状,要知道我们一直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排名在一百多位的发展中国家。 接着全国兴起了装备计算机的热潮,重点中学和好一点的乡镇中小学开始全面装备286、386计算机,当时的计算机每台近两万元左右,使用不到两年,软件升级,WINDOS全面取代DOS系统,286、386计算机全面淘汰(由此全国又损失数百亿元).这时候486计算机全面登场,并立即淘汰,586以及档次与配置更高的计算机面世。我们的学校在这场计算机的变革中,就不停的跟在后面赶,不停的被淘汰,由于有些学校领导片面追求时髦、面子,而给学校和国家造成了无法估计的损失。 现在教育部提出:一定的时间内在国内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行"校校通"工程;可是由于一些大的计算机厂家在不停的炒作,进行误导,使得我们有些学校校长、少数教育领导干部头脑发热起来了,认为:校校通就是校园网,校园网就是计算机网;学校为了完成上面下达的任务,不顾本校的实际情况,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大规模的建

设计算机网,造成学校大量负债,而这个所谓的校园网自从建立起 来后就面临着淘汰,为什么呢?目前,我国大部份的学校连基本的广播网、有线电视网都没有,有的学校的教师连计算机的最简单的常识也没有,更谈不上如何使用它们。在上述情况下,我们在进行校园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效果。 校园网络作用主体不清 建立一个好的校园网络系统包括广播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等。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校园网络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份。他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完善,而不是相互取代的。建设校园网的目的是用于老师传授知识和学生获得知识。传授知识有三种方式:图像,声音,文字。现在一般的人重视的是文字方面知识传授,而忽略 了用图像和声音进行大众的知识传授。文字是声音和图像的补充和记载。从传播知识的作用范围来讲,广播系统传播的范围最广。从设备的增值性来看:最实用的是计算机,其次是教育系统应用软件和广播系统。因此,我们在建校园网时,应先从简易经济和适用的系统做起,再建计算。 第二章校园网的规划设计 2.1校园网建设核心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用户数量迅速增加,并且由于院校合并形成了分布于多个校区的校园网,网络结构日趋复杂,网络结点数剧

机电专业群建设方案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 机电技术应用 专业群建设方案

目录 一、需求论证 二、建设目标 三、建设思路 四、建设内容 五、保障措施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方案 一、需求论证 (一)产业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突飞猛进,技术改造、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机电技术应用领域得到大力拓展,在各类加工制造行业中应用极其广泛。机电行业的飞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机电技术应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正式印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标志着中国第一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正式颁布实施。包括范围江苏苏南地区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五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划明确,围绕到2020年建成全国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到2030年全面实现区域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达到主要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重点推进经济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苏南地区建成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开放合作引领区、富裕文明宜居区。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十三五”期间丹阳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全力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的丹阳现代产业体系新格局。继续发展以工程机械、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仪器仪表、五金工具等产业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截止2015年末,有规模的机电类企业达2000多家,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产品120个,把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好,不断提高学生质量,是我校专业建设的重要使命。 (二)社会需求 据丹阳市统计局2015年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丹阳市人才需求总量比2014年增长了%;人才需求排名前列的专业依次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电子与信息、眼视光与配镜、市场营销、电工、化工、建筑、会计、汽车、,以上十大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占需求总量的%,其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人才最为短缺。 目前丹阳机电行业从业人员超过万,每年中级技工需要3000多人,高级技工需要1000多人。而丹阳市每年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只有270人左右,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改装、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数控维修、车工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短缺,为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物流管理专业与专业群建设方案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物流管理专业与专业群建设方案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物流管理专业与专业群建设方案 一、项目概述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是我院省级示范院校建设方案的项目之一。物流管理专业是在进行充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查分析基础上于2006年设置的一个新专业,同时也是我院的重点专业之一,在2010年成功申报为陕西省省级重点专业,本专业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制度。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物流行业变化的需要,立足于西安、辐射西北、连接国内国际市场的物流平台,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胜任货运代理、运输业务、仓储配送、物流信息操作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精操作、能管理、懂经营”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自2006年9月开始招收第一届三年制高职学生,至今已有06、07、08、09、10、11级在校生共计681。物流管理专业经过五年的建设,本着“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办学理念,以“主动适应,整体优化,定位准确”的办学特色。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课程教学改革,专业办学特色等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效。五年来,为西北地区物流产业输送了334名优秀人才,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陕西地区的物流企业和工商企业,他们大多数人是物流企业生产一线的骨干,受到企业的广泛好评。 本专业教师团队共有2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职教师队伍的24%,中级职称教师占专职教师队伍的62%,初级职称教师占专职教师队伍的14%。其中,还聘请物流相关行业、企业的管理人员、业务人员来校授课,指导学生的实验实训。兼职教师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合计数达33%。 二、专业建设背景 (一)行业背景分析 陕西省物流业近年来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总体规模快速扩张。2008年陕西省全社会物流总额达12500亿元,物流业实现增加值600亿元,这两项指标自2005年以来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7.3%和14%。2009年陕西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

校园网建设方案范例(CISCO路由器)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 1.1、校园网建设思路与规划........................................................................... 1.2、校园网建设目标......................................................................................... 1.3、校园网设计要求....................................................................................... 第二章网络方案设计 ................................................................................... 2.1、设备选型考虑........................................................................................... 2.2、网络拓扑结构........................................................................................... 第三章网络设计分析........................................................................................ 3.1、网络的安全性设计................................................................................... 3.2、IP地址规划及相关配置结果 .................................................................. 3.3、VLAN规划及相关配置结果................................................................... 3.4、路由协议规划及相关配制结果............................................................... 第四章网络应用设计........................................................................................ 4.1、服务器分析与选择................................................................................... 4.2 、系统软件选择 第五章涉及到的问题及心得 ...........................................................................

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旅游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和适应现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及沿海都市型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构架 3、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思路 以“宽口径、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本、以素质教育为课程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学时 学 分 开设学期 旅游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Tourism Science 54 3.0 二 导游实务 tour guide practice 36 2.0 二 旅游市场营销学 Tourism Marketing 36 2.0 三 旅游经济学 Tourism Economics 36 2.0 三 旅游商务英语 Tourism Business English 72 4.0 五 旅行社经营管理 Travel agency management 54 3.0 五 休闲农业 Leisure Agriculture 36 2.0 五 会展经济 Economics of MICE Industry 54 3.0 六 旅游地理学 Tourism Geography 36 2.0 六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54 3.0 七

主线,以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体系、内容为重点,以加强实践实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为手段,以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为尺度,以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为切入点,加强特色专业课程建设,全面推进各核心课程的持续均衡发展。 4、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措施 4.1 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以胜任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为基点,不断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引进人才既看学历、职称,更注重实际学术水平、研究成果和职业道德,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 充分利用学院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紧紧围绕学科建设,引进或培养高水平旅游管理学科带头人1人。 重视教师培训,重视继续教育,以在职攻读博士或博士后的形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和科研素质,同时通过横向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将科研成果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深化教学内容,巩固教学改革成果。 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支持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学习、合作研究,在合作中培养师资,提高水平。积极争取国家和天津市公派出国指标,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争取更多的出国深造机会。 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到旅游企业锻炼,积极申报教师系列外的行业岗位专业技术职称,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加强与行业联系,聘请行业内企业家和专家为兼职教授,逐步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家和学者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保障本专业教师实践、实训能力的提升。 强大的师资力量是本专业建设发展的基石,本专业将在学历、职称、双师队伍、专业带头人等方面为教师提供支持。 4.2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 对本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改革,从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入手,加强课程改革,并完成核心课程的能力或技能考核设计,积极打造高水平精品课程,促进课程建设的新发展。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作为专业课程体系的主线,而不是以知识体系、理论概念为课程主干,由过去的“理论先导、实践为辅”变为“任务引导、实践为先”。 4.3 教材建设 加强教材建设,教材要将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整合,突出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综合应用,突出生产和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突出新知识、新技术运用,构建项目式教材体系,也可以直接将企业典型真实的课题作为教材的内容。课程的教材必须是动态的,应不断修改,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运用的工作任务引入到教学中。 为了保证核心课程的特色水平,旅游管理专业将通过校企共建,组织专兼职优秀教师,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项目负责人:张建英 项目组主要人员:袁姝、王显成、杨晓安、黄金华、乔海燕、娄在凤 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一) 行业背景分析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秀丽,旅游业尤为发达。据省旅游局统计,自2003年以来,旅游总收入、接待国内旅游者、旅游外汇收入连续五年均列全国第五位,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嘉兴旅游资源富集, 人文景观遍布,江南水乡韵味十足,是江浙沪旅游金三角中一颗闪耀的新星。旅游总收人亿元,其中国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22%,国内旅游收人亿元,同比增长%,接待海外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创汇13亿美元,同比增长%,接待海外游客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旅游年总收入排名全省第五。 (二)人才需求分析 1.旅游高技能人才需求广阔浙江省今后五年重点建设35个总投资超过10亿元以上的重点旅游项目、积极支持和培育10大旅游企业集团、新建四、五星级高等级酒店180~20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50多家。未来五年浙江省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新增8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新增400多万人。由于旅游业服务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量海外游客的增加及本国人民生活需求提高,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因此旅游业人才培养有广阔前景。 2.休闲农业旅游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休闲农业旅游是旅游方式由传统观光型向新兴的休闲度假型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人们消费观念和水平变化后产生的新型旅游形式。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经历繁华喧嚣的都市人越来越向往悠闲的田园风光,享受农家乐园、特色农庄、农家餐馆等休闲乐趣。因此,休闲农业游的发展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中学校园网络建设方案

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方案

目录 1普教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概述 (3) 1.1数字化校园概述 (3) 1.2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现状 (3) 1.3数字化校园的发展阶段及趋势 (4) 2xxx中学网络需求分析 (4) 2.1XXXXX中学网络现状 (4) 2.3.1需求不间断的基础网络平台 (5) 2.3.2需求易管理的网络运维 (5) 2.3.3需求安全报障 (6) 2.3.4需求统一身份认证 (6) 2.3.5需求单点登录、统一信息门户 (6) 3XXXXX中学数字校园建设设计 (6) 3.1数字校园整体架构 (6) 3.2XXXXX中学改造网络拓扑 (7) 4XXXXX中学数字校园网络解决方案 (8) 4.1核心网络设计 (8) 4.1.1核心网建设 (8) 4.2接入设计 (12) 4.3学校网络出口设计 (13) 4.3.1出口智能流控审计 (13) 4.4无线网设计 (14) 4.4.1无线规划 (14) 4.4.2无线信息统计 (17) 4.5安全设计 (18) 4.5.1数字化校园的安全设计思想 (18)

1 普教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概述 1.1 数字化校园概述 目前,什么是数字化校园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相对使用较多的一个定义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工具,将学校的各个方面,从环境(包括网络、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数字化,逐步形成一个数字空间,从而使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延伸,在现实校园基础上形成一个虚拟校园。数字化校园旨在用层次化、整体性的观点来实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利用校园网把教学资源和管理信息更好地组织分类,为教学工作提供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为管理、科研工作提供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1.2 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现状 XXXX在全国做了近2万个中小学项目,同时,进行大量的现场调研工作,根据目前学校业务应用的使用情况,大体上把业务系统分为三类,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及特色应用等。 行政管理中的业务系统的服务端大部分在信息中心,学校作为客户端使用,主要是为了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包括OA办公、一卡通、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教学管理中的大部分业务系统各个学校都会独立建设,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包括数字广播、备课系统、多媒体录播系统等,实际上,目前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的业务系统基本上各地都已经建设了,差别在于,特色应用中的业务系统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建设的侧重点不一样,如各地目前关注度比较高的特色业务系统包括网上阅卷系统、多媒体录播系统、同步课堂等。

机电一体化专业群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机电一体化专业群项目建设 实施方案

目录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1) (一)建设背景 (1) (二)建设基础 (1) (三)专业群建设存在旳`主要问题 (2)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2) (一)建设基本思路 (2) (二)建设目标 (2) (三)预期效益 (3) 三、重点建设内容 (4) (一)专业结构优化调整 (4)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5) (三)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11) (四)教学团队建设 (13) (五)专业群发展机制建设 (16) 四、主要保障措施 (18) (一)组织保障 (18) (二)制度保障 (20) (三)过程管理保障 (20) (四)经费保障 (21)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建设背景 1.现今国家推行“工匠精神”,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已在进行之中,湖南也同时提出了“1274计划”,制造业出现了大批旳`技能技术人才空缺. 2.湘潭市是湖南省旳`老工业基地和长株潭城市群旳`主体城市之一,拥有170 多家机械制造企业,其中既有大型军工企业江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江南机械厂,也有被誉为“中国机电产品摇篮”旳`湘电集团公司.近年来,湘潭市政府提出把湘潭打造为“湖南先进制造业中心”旳`发展战略,创建和引进了一大批新型制造企业,制造业成为湘潭高新区和九华经济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德国工业园、双马生态工业园、天易工业园等新兴工业园区旳`主体,制造业日益成为湘潭市旳`重要支柱产业. (二)建设基础 湖南省经济贸易中等职业学校成立于1979年,2006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数控加工技术专业为省示范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市级示范专业,通过建设,实现了专业旳`快速发展. 1.通过“模块化”旳`课程建立“做学教”一体化教学体系.以“模块化”课程为导向,建设一体化教学教室,方便学生“理实一体”吸收知识:理论教学完毕后,进行机房仿真练习,最后进入实训车间实操,巩固新知. 2.以就业为宗旨,拓展校内“工学结合”和校外“2+1顶岗实习”旳`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内,以真实旳`企业加工零件为实例,通过和企业旳`合作,建立有企业特色旳`实训车间并以此为依托,在“理实一体化”旳`教学中突出“工学结

专业群建设方案参考

专业群建设方案参考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重点的专业群建设方案 3.5.1 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重点的专业群建设 2.项目组主要成员 邱寄帆(负责人)、王海春、魏中、高枫、王津 3.服务的产业 主要面向信息技术产业和以航空工业为重点的国防科技工业,重点面向提供计算机应用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产业。 4.专业群 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可视化程序设计、Web应用程序设计等(*为本项目重点建设专业)。 3.5.2 项目建设背景 1.国家以信息产业为龙头带动工业化进程 21世纪将是信息化的世纪,信息产业已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和最有发展力的产业。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和发展的专业技术,而且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网络与软件技术已成为区域优先建设与发展的专业。 2.专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四川省提出,要加强工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以高新技术、先进技术为支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为基础,构建新型工业结构。今后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方向是把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产业,实现“工业强省”的目标。这其中,信息产业成为了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将加快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加快工业的改组改造和结构升级。然而,我省目前适应支柱产业发展的人才短缺,特别电子信息类中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据统计,目前我省劳动力市场对计算机类相关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达10万人。 成都、绵阳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四大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之一,信息技术企业相对集中,产业链较为完整,具有相当的规模和配套能力。在软件外包方面,目前国家已将成都列为全国五大软件外包基地之一。根据对在川军工企业和其它电子信息企业的走访调查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预测,“十一五”期间,四川地区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需求将大大增加。特别是银海公司、北京中讯公司、迈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相关网络与软件技术企业入驻成都高新区,形成了以网络、软件技术等为重点的相关高新技术公司群体。 网络技术属于先进技术应用的行业,随着互联网技术和3G等通讯技术的发展,对这类技术服务人才的需求是相当大的。因此,四川省有3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3.航空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业对人才的行业需求 从服务面向来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既要主动服务于区域经济技术发展的需求,也要积极服务于航空行业和国防工业的需求。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先进制造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

高校校园网设计方案

《网络工程设计与应用》实习报告 课题设计:高校校园网设计方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摘要................................................... 错误!未指定书签。 引言......................................................................... .. (3) 第一章、校园网需求分析 (4) 1.1项目背景 (4) 1.2需求分析 (4) 1.2.1网络信息点分布 (5) 1.2.2应用系统需求分析 (5) 1.3目前的网络现状.............................................................. ......................................... .. (5) 第二章、拓扑图及IP地址分配 (6) 2.1网络拓扑结构图 (6) 2.2 IP地址分配及子网划分 (6) 2.3校园网络系统方案设计总体思路 (7) 第三章、校园网综合设计 (7)

3.1校园网建设原则 (7) 3.2校园网建设目标 (8) 3.3校园网建设技术需求 (9) 络系 统…………………………………………………………………………… (9) ………………………………………………………………………… (9) ………………………………………………………………………… (9) ………………………………………………………………………… (9) 3.4网络主干设计及设备选型 (9) 主干网 (9) (10) 第四章、设备清单与报价 (13) 4.1网络系统清单及预算 (13)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项目负责人:张建英 项目组主要人员:袁姝、王显成、杨晓安、黄金华、乔海燕、娄在凤 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一) 行业背景分析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秀丽,旅游业尤为发达。据省旅游局统计,自2003年以来,旅游总收入、接待国内旅游者、旅游外汇收入连续五年均列全国第五位,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嘉兴旅游资源富集, 人文景观遍布,江南水乡韵味十足,是江浙沪旅游金三角中一颗闪耀的新星。旅游总收人亿元,其中国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22%,国内旅游收人亿元,同比增长%,接待海外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创汇13亿美元,同比增长%,接待海外游客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旅游年总收入排名全省第五。 (二)人才需求分析 1.旅游高技能人才需求广阔浙江省今后五年重点建设35个总投资超过10亿元以上的重点旅游项目、积极支持和培育10大旅游企业集团、新建四、五星级高等级酒店180~20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50多家。未来五年浙江省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新增8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新增400多万人。由于旅游业服务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量海外游客的增加及本国人民生活需求提高,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因此旅游业人才培养有广阔前景。 2.休闲农业旅游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休闲农业旅游是旅游方式由传统观光型向新兴的休闲度假型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人们消费观念和水平变化后产生的新型旅游形式。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经历繁华喧嚣的都市人越来越向往悠闲的田园风光,享受农家乐园、特色农庄、农家餐馆等休闲乐趣。因此,休闲农业游的发展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校园网组建方案设计

WORD格式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学院: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2013年4月

1前言 (3) 2.需求分析 (3) 2.1网络需求分析 (3) 2.2校园网建设原则 (4) 2.3技术需求 (4) 2.3网络拓扑图 (5) 3.网络总体设计方案 (6) 3.1网络主干设计 (6) 3.2应用系统及软件 (6) 3.3网络传输介质 (6) 4综合布线 (7) 4.1规范和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设计范围及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7) 5.总结 (7)

1前言 校园网是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以现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 Internet技术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网络,一方面连接学校内部子网和分散于校园各 处的计算机,另一方面作为沟通校园内外部网络的桥梁。校园网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办公、信息交流和通信等提供综合的网络应用环境。要特别强调的是,不能把校园网简单的理解为一个物理意义上的由一大堆设备组成的计算机硬件网络,而应该把校园网理解为学校信息化、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教育生产力的劳动工具,是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办公、信息交流和通信等服务的。要实现这一点,校园网必须有大量先进实用的应用软件来支撑,软硬件的充分结合是校园网发挥作用的前提。 4.需求分析 2.4网络需求分析 经分析,本校园网的应用需求如下: 建立以计算中心为核心,连接校园各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要求主干网带宽达到 1000Mpbs。 按校园用户的需求,划分相应的子网,以方便网络管理、提高网络性能。各子网的带宽至少达到100Mpbs。 在整个校园网内实现资源共享,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服务。 建立基于网络的教育管理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行政、教学、教务、科研、后勤、财务等日常事务的网络化管理。 建立网络教学系统,提供教师电子备课、课件制作、网络考试、自动教学评估等功能。 建立安全、高速的Internet应用,实现内外互通。 提供常用的Internet应用,包括学校网站、邮件系统、文件传输等。 为校园网提高一定的安全保障,防止黑客入侵和破坏,保证校园网安全。 为校园网提供简单有效的网络管理措施,实现对整个校园网的管理和控制。 为校园网提供相应的容错功能,防止在校园网出现故障时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校内的基本应用有:WWWSERVER、SQLSERVER、MAILSERVER、VODSERVER、FTPSERVER、 教务系统、精品课程、视频会议实况转播、杀毒服务器、学生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网络课程、等。

机电专业群建设方案精编WORD版

机电专业群建设方案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 机电技术应用 专业群建设方案 目录 一、需求论证 二、建设目标 三、建设思路 四、建设内容 五、保障措施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方案 一、需求论证 (一)产业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突飞猛进,技术改造、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机电技术应用领域得到大力拓展,在各类加工制造行业中应用极其广泛。机电行业的飞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机电技术应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正式印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标志着中国第一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正式颁布实施。包括范围江苏苏南地区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五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划明确,围绕到2020年建成全国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到2030年全面实现区域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达到主要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重点推进经济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苏南地区建成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开放合作引领区、富裕文明宜居区。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十三五”期间丹阳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全力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的丹阳现代产业体系新格局。继续发展以工程机械、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仪器仪表、五金工具等产业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截止2015年末,有规模的机电类企业达2000多家,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产品120个,把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好,不断提高学生质量,是我校专业建设的重要使命。 (二)社会需求 据丹阳市统计局2015年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丹阳市人才需求总量比2014年增长了11.71%;人才需求排名前列的专业依次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电子与信息、眼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实施方案为了强化特色专业建设,提升专业综合培养实力和水平,服务泰安“强市名城”建设,打造山东高职示范性特色专业,特制定本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 1、专业建设背景 旅游管理专业是山东服装职业学院首批设立的专业之一,2001年首次招生,经过11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条件不断改善,课程体系逐步完善,实践教学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趋于合理,教学管理制度日趋规范,我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专业体系,现有旅游管理、涉外旅游和餐饮管理与服务三个专业,为培养大专业的旅游人才搭建了坚实的专业平台。 2、专业建设的现状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但由于我院是新建院校,为自筹自资的事业单位,无论是在办学经验、管理经验、实训设施、经费投入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并期待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怀。 1)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双师素养和职称结构有待进一步提高。 2)专业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教学模式和校企合作育人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尝试;职业教育特色和职业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强化等。 3)校内实训设施急待充实和升级换代。 4)深层次全方位的校企合作育人方式和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开拓和深化。如:课程建设中企业参与不足,毕业生缺乏市场竞争力,课程的建设方面开发力度不足等。如此导致生产性、仿真性、虚拟性的校内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不够;与企业建立的合作关系稳定性不够。 5)专业精品内涵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题科研建设四个方面需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 3、专业建设的优势 1)专业精品建设开局良好 我院2004年开展了“创名牌、树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精品建设活动,旅游系配合学院、教务处做好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完善工作,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安排中,理论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