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安徽产大戟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

安徽产大戟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

安徽产大戟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
安徽产大戟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

云南植物研究2005,27(5):517~524

Acta Botanica Yunnanica

安徽产大戟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

周守标1,孟娜1,蒋继宏2

(1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2江苏省药用植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安徽7种大戟属(Euphorbia)植物叶表皮进行了观察。发现该

属7种植物叶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形或多边形,垂周壁一般为平直、浅波状、深波状;气孔器

通常为无规则型,有的种类叶表皮具单细胞毛或多细胞毛,表皮毛在电镜下具瘤状突起的纹

饰。在扫描电镜下,角质层纹饰多具鳞片或颗粒等特征,种间有细微差别。结果表明该7种

植物叶表皮微形态有明显差别,这些表皮特征有助于识别一些在外部形态较相近的种类。

关键词:大戟属;叶表皮;微形态

中图分类号:Q9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2700(2005)05-0517-08

Studies on Leaf Epidermis Micromorphology of Euphorbia

from Anhui Province

ZHOU Shou-Biao1,MENG Na1,JIANG Ji-Hong2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241000,China;2Key Laboratory of

Medicine Plant and Biotechnology,Xuzhou221116,China)

Abstract:The leaf epidermis structures of seven species in the genus Euphorbia from Anhui province in

China,have been examined with L M and SEM.The shapes of leaf epidermal cells are usually irregular or

polygonal and the anticlinal walls are straight,arched,sinuolate,sinuous or sinuate.The stomata appa-

ratus is anom ocytic type and some species have simple or multicellular hairs which have neoplasitic process

under SEM.And the cuticular membrane of leaf epidermis is scaly or granular under SEM.The result

shows significant micro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of leaf epidermis of the seven species and it is taxonomi-

cally helpful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some species with similar leaf morphology.

Key words:Euphorbia;Leaf epidermis;Micro morphology

大戟属(Euphorbia)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中最大的属,通常有乳状汁液,有毒性同时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全球约2000种,主要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我国约有60种,广布于全国各地,安徽省有6种(钱啸虎,1988),但近年来作者在安徽滁州、繁昌和黄山市等地还发现有通奶草(E.india L.)的分布。

植物叶表皮特征在植物分类及系统进化方面的意义正逐步受到重视,不少研究揭示植

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0042415)及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2005-01-17,2005-06-06接受发表

作者简介:周守标(1963-)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E-mail:zhoushoubiao@https://www.wendangku.net/doc/5115860875.html,

物叶表皮的形态具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Kocsis等,2004;任辉等,2003;敖成齐等, 2002;郑艳等,1999;洪亚平等,2001;孙同兴等,1999)。大戟属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化学及药理方面(浮光苗等,2003;孔令义和闵知大,1996;周等,2004;王文祥等, 1999a,b),而对大戟属植物叶表皮特点及其在分类学和生药鉴定上的意义尚未见报道。孟娜等(2005)在对安徽产大戟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和nrDNA的ITS序列分析的基础上,对其7种植物的叶表皮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的观察,旨在为大戟属植物的分类及生药鉴定等提供可靠的微形态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观察的材料多为成熟叶片(表1),凭证标本存于安徽师范大学标本馆,其中用于光学显微镜的材料为新鲜标本,用作扫描电镜的材料为蜡叶标本。

表1材料来源

Table1The origin of materials

种名Species采集地Locality生态环境Habitat凭证标本号Voucher No.

大戟E.pekinensis L.琅琊山Langyashan,Chuzhou林下under forest孟娜Meng N.0301

月腺大戟E.ebracteolata L.琅琊山Langyashan,Chuzhou林下under forest孟娜Meng N.0302

乳浆大戟E.esula L.芜湖Wuhu林下under forest王春景Wang C.J.0303

泽漆E.helioscopia L.芜湖Wuhu林下under forest王春景Wang C.J.0304

地锦草E.humifusa L.芜湖Wuhu路旁草丛间tussock beside pathway周守标Zhou S.B.0305

斑地锦E.supine L.芜湖Wuhu路旁草丛间tussock beside pathway周守标Zhou S.B.0306

通奶草E.india L.繁昌Fanchang,Wuhu路旁草丛间tussock beside pathway周守标Zhou S.B.0307

1.2表皮细胞的光学显微镜观察

1.2.1取1cm×1cm的小块,沸水浴20min,放入20%~30%的NaClO溶液浸泡至叶片发白后取出,蒸馏水冲洗后剥离上下表皮,将分离后的上下表皮在载玻片上用1%的番红乙醇溶液染色3~5min,按常规方法制片,在OLY MPUS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

1.2.2气孔器类型取具气孔器的上下表皮封片,置光学显微镜下,随机检查50个气孔器,记录其气孔器类型。

1.2.3气孔器密度取具气孔器的上下表皮封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单位面积内气孔器个数。

1.2.4气孔器指数(I)、单位视野气孔数(S)、单位视野普通表皮细胞数(P)均取具气孔器的上下表皮封片中20个视野平均值,其公式如下:

I=

S

S+P

×100

1.3表皮外部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扫描电镜下观察的材料先用毛笔将叶片轻轻擦拭,去除灰尘,剪成0.5cm×0.5cm小方块,用双面胶固定在样品台上,喷镀后在Hitachi S-520型扫描电镜下观察拍照。

2结果与分析

2.1叶表皮在光学显微镜下的特征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戟属7种植物叶表皮特征见表2。

815云南植物研究27卷

025云南植物研究27卷

2.1.1表皮细胞特征叶表皮细胞分为多边形(polygonal)和不规则形(irregular)两种类型。多边形垂周壁平直(straight)或弓形(arched)如大戟(图版Ⅰ:1),月腺大戟(图版Ⅰ: 3),乳浆大戟(图版Ⅰ:5)和斑地锦(图版Ⅱ:13),不规则形细胞根据垂周壁波状起伏的程度划分为浅波状(sinuolate)(泽漆,图版Ⅰ:7,8)、波状(sinuous)(地锦上表皮细胞,通奶草上表皮细胞,大戟,月腺大戟和乳浆大戟,图版Ⅰ:2,4,6,9,11)深波状(sinuate) (地锦下表皮细胞、斑地锦和通奶草下表皮细胞,图版Ⅰ:10,12,图版Ⅱ:14)3种,细胞间结合紧密无间隙,根据垂周壁加厚方式,可分为2类:垂周壁呈点状不均匀加厚,如大戟(图版Ⅰ:1),月腺大戟(图版Ⅰ:3),乳浆大戟(图版Ⅰ:5),斑地锦(图版Ⅱ:13);垂周壁尖端处不均匀加厚,如大戟(图版Ⅰ:2),月腺大戟(图版Ⅰ:4),乳浆大戟(图版Ⅰ:6),泽漆(图版Ⅰ:7,8),通奶草(图版Ⅰ:9,10),地锦(图版Ⅰ:11,12),斑地锦(图版Ⅱ:14)。

2.1.2气孔器特征气孔器的分布除大戟、月腺大戟、乳浆大戟3种植物仅分布下表皮外,其它4种上下表皮皆有气孔器,但气孔器分布密度具有差异,气孔器密度除泽漆上表皮少于下表皮外,其余皆为上表皮多于下表皮(表2)。气孔器的类型为无规则型和不等型;除斑地锦上表皮气孔器为不等型外(图版Ⅰ:4),其余皆为无规则型。

2.1.3表皮毛特征光学显微镜观察泽漆上表皮和斑地锦下表皮一部分细胞向外突出形成表皮毛,毛基部皆由7~8个形态相似的表皮细胞围绕,毛基部表皮细胞形状较其它细胞长(图版Ⅰ:7,图版Ⅱ:14)。

2.2叶表皮在扫描电镜下的特征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大戟属7种植物叶表皮特征见表3。

2.2.1气孔器外拱盖内缘的特征根据所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器外拱盖内缘特征,可分为2类:气孔器外拱盖内缘近平滑,如大戟(图版Ⅱ:15),月腺大戟(图版Ⅱ:19),乳浆大戟(图版Ⅱ:16),通奶草(图版Ⅱ:20);气孔器外拱盖内缘浅波状,如地锦(图版Ⅱ:21),斑地锦(图版Ⅱ:23)。

2.2.2保卫细胞特征保卫细胞两极大多数有“T”型加厚,仅通奶草的“T”型加厚不明显(图版Ⅱ:20)。

2.2.3表皮毛特征扫描电镜下观察月腺大戟和斑地锦下表皮具表皮毛,月腺大戟下表皮毛为单细胞毛,毛基部表皮细胞轮廓不清晰,表皮毛中部较宽,顶部较窄,且表皮毛上具瘤状突起(图版Ⅱ:17,18);斑地锦下表皮毛为多细胞毛,表皮毛细胞扁平,毛上具长瘤状突起(图版Ⅱ:22)。

2.2.4角质层纹饰特征根据下表皮角质层特点可划分为:(A)角质层具条纹和鳞片颗粒,存在于大戟(图版Ⅱ:15)和月腺大戟(图版Ⅱ:17~19);(B)角质层具大量片状隆起和鳞片颗粒,存在于乳浆大戟(图版Ⅱ:16);(C)角质层具少量条状隆起和大量鳞片颗粒,存在于泽漆(图版Ⅱ:24)和通奶草(图版Ⅱ:20);(D)角质层具条状隆起和大量密集鳞片,存在于地锦(图版Ⅱ:21)和斑地锦(图版Ⅱ:22,23)。

3讨论

3.1植物外部形态特征

安徽大戟属植物多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匍匐,如地锦和斑地锦茎匍匐,

其它几种皆直立;通常有乳状汁液,单叶,互生(大戟、月腺大戟、漆泽和乳浆大戟)或对生(地锦、斑地锦和通奶草),全缘(大戟、月腺大戟和乳浆大戟)或有锯齿(漆泽、地锦和斑地锦)。杯状聚伞花序(或称大戟花序)多数排列为顶生(大戟,月腺大戟、乳浆大戟、泽漆和通奶草)或腋生(地锦和斑地锦)的聚伞花序。根据植物外部形态特征,我们对收集鉴定并观察研究的7种安徽大戟属植物分种检索表如下:

1.叶对称

2.种子表面有凸起的图纹;叶边缘具细锯齿………………………………(1)泽漆E .helioscopia L .

2.种子表面光滑,叶全缘

3.根肥大

4.果实有疣状突起,茎有白色柔毛,叶无毛………………………(2)大戟E .pekinensis L .

4.果实光滑,叶背面生白长毛…………………………………(3)月腺大戟E .ebracteolata L . 3.根不肥大…………………………………………………………………(4)乳浆大戟E .esula L .

1.叶不对称

5.直立草本,杯状聚伞花序顶生………………………………………………(5)通奶草E .indica L .

5.纤细茎匍匐草本,杯状聚伞花序腋生

6.茎纤细,带紫红色,叶顶端钝圆,两面无毛或疏生柔毛……………(6)地锦E .humifusa L . 6.茎柔软,叶顶端锐尖,叶片中央有一紫斑,叶下面有柔毛…………(7)斑地锦E .supine L .3.2 叶表皮特征与植物外部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外部形态上比较相近的3种植物,大戟、月腺大戟、乳浆大戟上表皮细胞均呈多边形,且垂周壁式样皆为平直或弓形,垂周壁呈点状不均匀加厚;另外3种外部形态较相近的植物地锦、斑地锦和通奶草,其叶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亦相近,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式样皆为深波状,垂周壁在细胞壁尖端加厚。泽漆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式样皆为浅波状,且垂周壁加厚皆为点状不均匀加厚,认为泽漆的表皮细胞特征可能反映出为大戟属植物由大戟、月腺大戟和乳浆大戟向地锦、斑地锦和通奶草的过渡。此外,地锦、斑地锦和通奶草上表皮明显不同可以作为区别这3种植物的鉴别特征。

安徽大戟属7种植物除斑地锦表皮气孔器为不等型外,其余皆为无规则型,但气孔器密度和气孔器指数不同,大戟、月腺大戟和乳浆大戟3种植物上表皮均无气孔器,地锦、斑地锦和通奶草3种植物气孔器密度上表皮多于下表皮且气孔器指数上表皮大于下表皮,而仅泽漆气孔器密度上表皮少于下表皮且气孔器指数上表皮小于下表皮,认为泽漆的气孔器特征也可能反映出大戟属植物由大戟、月腺大戟和乳浆大戟向地锦、斑地锦和通奶草的过渡。此外,无论是用作光学显微镜材料的新鲜标本还是扫描电镜的蜡叶标本,斑地锦下表皮皆有多细胞非腺毛,认为地锦和斑地锦下表皮表皮毛的有无也可以作为区别这两种植物的鉴别特征。

3.3 扫描电镜下观察安徽大戟属7种植物叶下表皮,角质层纹饰具有鳞片、颗粒等特征,但种间有细微差别:大戟和月腺大戟角质层加厚不均匀,细胞壁处加厚明显,细胞轮廓清晰;斑地锦表皮细胞角质层加厚明显,中部略厚,形成许多不规则的“脊”,使表皮细胞轮廓不清晰;泽漆和通奶草叶上表皮角质层条纹十分显著,掩盖了表皮细胞的轮廓。

3.4 实验表明,无论是用作光学显微镜材料的新鲜标本,还是用作扫描电镜的蜡叶标本,同种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气孔器等特征是一致的,仅月腺大戟下表皮毛的有无不一致,可能是在撕表皮等实验操作中表皮毛脱落所致。由此可见,结合外部形态特点,叶表皮的微1255期 周守标等:安徽产大戟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

225云南植物研究27卷

形态特征对研究大戟属植物的分类和生药鉴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属更大地域范围、更多种类的叶部微形态特征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钱啸虎,1988.安徽植物志(第3卷)[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256—257

Ao CQ(敖成齐),Cheng GX(陈功锡),Zhang HD(张宏达),2002.Leaf epidermis morphology of Camellia and its taxonomic significance[J].Acta Bot Yunnan(云南植物研究),24(1):68—74

Fu GM(浮光苗),Yu BY(余伯阳),Zhu DM(朱丹妮),2003.Studie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Euphorbia ebracteolata [J].J Chin Pharm Univ(中国药科大学学报),34(4):377—379

Hong YP(洪亚平),Pan K Y(潘开玉),Cheng ZR(陈之端),et al,2001.Characters of leaf epidermis and their systematic significance in Menispermaceae[J].A cta Bot Sin(植物学报),43(6):615—623

Kong LY(孔令义),Min ZD(闵知大),1996.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roots of Euphorbia pekinensis[J].Acta Pharm Sin(药学学报),31(7):524—529

Kocsis M,Darok J,Borhidi A,https://www.wendangku.net/doc/5115860875.html,parative leaf anatomy and morphology of some neotropical Rondeletia(Rubiaceae)species [J].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248:205—218

Meng N(孟娜),Zhou SB(周守标),Jiang JH(蒋继宏),2005.Sequence analysis based on ITS region of nuclear ribosomal DNA and comparative anatomy of the leaves on five species in Euphorbia[J].Guihaia(广西植物)

Ren H(任辉),Pan KY(潘开玉),Chen ZR(陈之端),et al,2003.Structural characters of leaf epidermis and their systematic significance in Vitaceae[J].A cta Phytotax Sin(植物分类学报),41(6):531—544

Sun TX(孙同兴),Hu YX(胡玉熹),Lang KY(郎楷永),1999.A study on micro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leaf epidermis of Neottianthe in China[J].Acta Bot Yunnan(云南植物研究),21(1):51—62

Wang WX(王文祥),Ding XB(丁杏苞),1999a.Studie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Yuexiandaji(Euphorbia ebracteolata) [J].Chin Tradit Herb Drugs(中草药),30(1):1—3

Wang WX(王文祥),Ding XB(丁杏苞),1999b.Acetophenone derivatives from Euphorbia ebracteolata Hayata[J].Acta Pharm Sin(药学学报),34(7):514—517

Zhou Y(周),Liu CY(刘暑艳),Zou LF(邹丽芳),2004.The inhibiting effect of extracts from some wild plants on plant pathogens[J].Chin Wild Plant Res(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3(2):31—33

Zheng Y(郑艳),Wang Y(王洋),Zhou HB(周海滨),et al,1999.Study on the leaf epidermis of Polygonatum from Anhui province[J].Guihaia(广西植物),19(3):263—266

图版说明

图版Ⅰ,Ⅱ:1~14.在光学显微镜下安徽大戟属植物表皮的特征.1~2:大戟×200;3~4:月腺大戟×200;5~6:乳浆大戟×200;7~8:泽漆×400;9~10:通奶草×400;11~12:地锦×200;13~14:斑地锦×200

图版Ⅱ:15~24.在电子显微镜下安徽大戟属植物表皮的特征.15:大戟×2000;16:乳浆大戟×2000;17:月腺大戟×300;18:月腺大戟×1000;19:月腺大戟×2000;20:通奶草×2000;21:地锦×3000;22:斑地锦×1000;23:斑地锦×3000;24:泽漆×2000.其中1,3,5,7,9,11,13为上表皮光镜照片;2,4,6,8,10,12,14为下表皮光镜照片;T=表皮毛=Trichome

Explanation of Plate s

PlateⅠ,Ⅱ:1-14.The epidermis characters of leaves in Euphorbia under LM.1-2.E.pekinensis1×200;3-4.E.ebracteolata×200;5-6.E.esula×200;7-8.E.helioscopia×400;9-10.E.india×400;11-12.E.humifusa×200;13-14.E.supina×200 PlateⅡ:15-24.The characters of leaf lower epidermis in Euphorbia under SEM.15.E.pekinensis×2000;16.E.esula×2000;

17.E.ebracteolata×300;18.E.ebracteolata×1000;19.E.ebracteolata×2000;20.E.india×400;21.E.humifusa×3000;22.E.supina×1000;23.E.supina×3000;24.E.helioscopia×2000

The characters of upper epidermis in1,3,5,7,9,11,13and those of lower epidermis in2,4,6,8,10,12,14

周守标等:图版Ⅰ ZHOU Shou -Biao et al :

Plate Ⅰ3255期 周守标等:安徽产大戟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

周守标等:图版Ⅱ ZHOU Shou -Biao et al :

Plate Ⅱ425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27卷

植物叶的形态结构与环境关系

植物叶的形态结构的比较 棉花叶横切(禾本科):有维管束延伸层,栅栏组织为圆柱形细胞,海绵组织细胞不规则排列,间隙发达。 松树叶横切(裸子植物):有树脂道,叶肉部分化成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有一圈内形成层,有气孔。 夹竹桃叶横切(旱生):表皮由2至3层细胞组成复表皮,排列紧密,外被厚的角质层,下表皮有下陷的气孔窝结构,气孔窝内的表皮细胞常特化成表皮毛,叶肉细胞分化成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是叶肉中的维管组织 眼子菜叶横切(水生):表皮细胞壁薄,细胞内含叶绿体,外壁没有角质层,不具气孔,叶肉细胞不分化成多层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细胞间隙发达或分化成大型的气室。

玉米叶横切(C4):表皮细胞较小,形状较规则,上表皮两个维管束之间有几个大型的薄壁细胞,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叶肉细胞小排列紧密,细胞间隙较小,内含叶绿体,维管束鞘为大型单层薄壁细胞,内涵较大的叶绿体,与毗邻的叶肉细胞组成“花环形”结构,为C4植物所特有。 水稻叶横切(C3):表皮细胞较大,细胞疏松排列,叶肉细胞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含有正常的叶绿体,维管束较小,维管束鞘细胞没有叶绿体。 植物叶的形态和结构的观察 名科叶形叶序叶脉叶尖叶缘 银杏叶扇形簇生 二叉平行 叶脉叶基(楔形) 不规则 三节 状,中 间凹入 鹅掌楸 叶马褂形互生网状脉截形(叶尖) 掌状半 裂 玉簪叶椭圆形簇生 弧形平行 脉 急尖(叶尖)全缘

金钱松 叶披针形簇生 急形异短尖 (叶尖) 铁树 (复叶)羽片条 形 对生叶 序 侧出平行 脉 急尖(叶尖) 羽状全 裂 红花木倒形羽互生网状脉 急形异短尖 (叶尖) 细锯状苦楮披针形互生网状脉尾尖锯状 野生豌豆羽状复 叶 叶须卷 羽状全 裂 植物叶的形态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摘要:植物由于外界生态因素的影响,逐渐演化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和结构来适应所生长的环境。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植物生长周围水分的供应状况。因此,依照植物与水分的关系,可以将植物分为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水生植物。叶子是花植物的一种主要进行蒸腾的器官,所以旱生植物的叶子为了减少蒸腾,其相适应的结构产生变化。水生植物的叶浸没在水里,在结构上与旱生植物迥然不同。可见不同环境植物叶的形态结构有很大的不同和差距,即使生长在同一环境,它们克

植物的形态结构变化

植物在不同环境中形态结构的变化 摘要:植物与其生长的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为了适应不同的逆境环境,植物在形态和结构上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依此来保持自身正常的生命活动。本文详细阐述了植物的根茎叶在高CO2、低CO2、缺氧、高温、低温、干旱、盐因子等不同逆境下所发生的形态和结构变化。 关键词:植物;环境;变化 The plants variation of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Abstract: The growth of the plants and their environment is a unified whol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ifferent adversity environments, the plants have corresponding variations in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to keep their normal life activiti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lants variation of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such as high CO2, low CO2, hypoxia, high temperature, low temperature, drought and salt factor. Key words:plants; environments;variation 植物体是一个开放体系,生存于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不是恒定不变的,为了适应不良环境,植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那么,植物面 对高CO 2、低CO 2 、高温、低温、缺氧、干旱、盐渍等不同环境会发生增氧的变化 呢? 本文讨论了在各种不良环境中植物形态和结构发生的相应变化。 1 大气 大气是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空气质量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生长在各种各样的大气环境中,长期的大气变化使其获得了一些适应某种大气环境的相对稳定的遗传特征,其中也包括形态结构方面适应的特征。因此某种大气环境因子突然改变就必然导致植物在形态结构上出现某种变化[1]。

植物花形态结构及解剖研究

一、实验名称:植物花形态结构及解剖研究 二、实验目的 (1)识辨数种常见花卉; (2)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和常见类型; (3)掌握描述花形态结构的基本术语; 三、实验用具 3.1. 实验材料:新鲜的金鱼草花、百合花、玫瑰花、菊花、水稻花,百合子房横切片 3.2. 实验设备:WiFi光学显微镜(Motic麦克奥迪),互动光学显微镜(Motic麦克奥迪),体视显微镜,镊子,解剖针,解剖刀,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洗瓶等 3.3. 实验试剂:蒸馏水 四、实验内容 4.1. 花的各部分结构解剖 金鱼草花的观察:在体视镜下解剖金鱼草花,自内向外观察其组成。 (1)花柄(花梗):着生在茎上,支持花朵。 (2)花托:花柄顶端着生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的部分。 (3)花萼:为花的最外一轮,萼片为(绿)色,共(5)片,萼片(分离)。 (4)花冠:位于花萼内轮,花冠由(2)片(白)色的花瓣

组成,花瓣基部愈合,分离部分呈唇形,上唇(二) 裂直立,下唇(三)裂开展外曲,故称唇形花冠。花 瓣形状、大小各异,通过花的中心只有一根对称轴能 将花分成相等的两半,故属不完整花(两侧对称)。(5)雄蕊群:位于花冠的内方,共(4)枚,其中(2)枚较短,(2)枚较长,称二强雄蕊。每枚雄蕊由两部分 构成:细长的部分为花丝;顶端的囊状物称为花药。(6)雌蕊群:位于花的中央,形似一瓶装物即雌蕊。雌蕊顶端扩大部分为柱头,基部膨大部位为子房;二者之 间较细的部分为花柱。子房的基部着生于花托上,为 子房上位。用刀片将子房做若干个横切,用体视显微 镜进行观察,课间子房分为(2)室,由此可推断这 种雌蕊为(2)心皮合生的复雌蕊。 按上述内容解剖观察百合花、玫瑰花、菊花、水稻花。 4.2 百合子房结构 取百合子房横切片于显微镜下观察。百合的雌蕊是由三心皮联合而成的复雌蕊。 百合子房主要有子房壁、子房室、胎座和胚珠租车那个,横切面上可见有(6)个子房室,每室中可见(1)个胚珠(实为纵向两列)。胚珠着生处为胎座,百合胚珠着生在中轴上所以为(中轴)胚座。子房壁最外面一层的细胞叫外表皮,最内一层细胞叫内边皮,内外表皮之间为薄壁细胞;在对着

观赏植物学40种植物形态特征.

1红花檵木金缕梅科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嫩枝红褐色,密被星状毛。叶革质互生,卵圆 形,先端短尖,叶基偏斜,不对称,全缘,暗红色。顶生头状花序,紫红色。 2大叶黄杨 卫矛科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略为四棱形,单叶对生,倒卵形或椭圆形, 边缘具钝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聚伞花序腋生,具长梗,花绿白色。蒴果球形,淡红色, 假种皮桔红 色。 3小叶黄杨 黄杨科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干灰白光洁,枝条密生,枝四棱形。叶对生, 革质,全缘,椭圆或倒卵形,先端圆或微凹,表面亮绿色,背面黄绿色,有短柔毛。花簇生 叶腋或枝端,花黄绿色,没有花瓣,有香气。葫果卵圆形。 4紫叶小檗小檗科 落叶多枝灌木。 叶深紫色或红色,幼枝紫红色,老枝灰褐色或紫褐 色,有槽,具刺。叶全缘,菱形或倒卵形,在短枝上簇生。短总状花序,黄色,下垂,花瓣 边缘有红色纹 晕。浆果红色,宿存。 5洒金桃叶珊瑚 山茱萸科 常绿灌木。小枝粗圆。叶对生,革质,暗绿色,有光泽,椭圆 形至长椭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广楔形,叶缘疏生锯齿。叶面散生大小不等的黄色或 淡黄色斑点。雌雄异株,花紫色,圆锥花序顶生。核果短椭圆形,鲜红色。 6鸢尾鸢尾科 根状茎匍匐多节,粗而节间短,浅黄色。叶为渐尖状剑形,质薄,淡绿色, 呈二纵列交互排列,基部互相包叠。花蝶形,下垂;花出叶丛,有蓝、紫、黄、白、淡红等 色,花型大而美丽。蒴果长椭圆形,有 6稜。 7玉簪百合科 宿根草本。叶基生,卵形至心状卵形,基部心形,叶脉呈弧状。总状花序顶 生,高于叶丛,花为白色,管状漏斗形, 浓香。 8南天竹小檗科 革质,全缘,两面无毛。 9贴梗海棠蔷薇科 花簇 生,红色、粉红色、 10二月兰十字花科 叶缘有钝齿;上部茎生叶长圆形或窄卵形,叶基抱茎呈耳状,叶缘有不整齐的锯齿状结构。 总状花序顶生,花瓣 4枚,长卵形,花萼细长呈筒状,色蓝紫,果实为长角果圆柱形。 11杜鹃杜鹃花科 落叶灌木,分枝多,有棕褐色扁平的糙伏毛。单叶互生,叶纸质,卵状 椭圆形,两面均有糙伏毛,背面较密。花簇生于枝端;花药紫色。蒴果密被糙伏毛。 12杜英杜英属 常绿乔木树皮深褐色、平滑,小枝红褐色,单叶互生,叶形为长椭圆状 披针形,钝锯齿缘,表面平滑无毛,羽状脉;总状花序为淡绿色、腋生,秋冬至早春部分树 叶转为绯红色。果实为椭圆形褐果,两端锐形,种子很坚硬。 13破铜钱草 伞形科 常绿多年生小草本,茎细弱,匍匐地面,节上生叶和根。叶肾圆形, 边缘有浅裂和圆齿,上面光亮。 14金盏菊菊科 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被白色茸毛。单叶互生,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 形,全缘,基生叶有柄,上部叶基抱茎。头状花序单生茎顶,形大,舌状花一轮,或多轮平 展,金黄或桔黄色,筒状花,黄色或褐色。瘦果,呈船形、爪形。 15 一串红唇形科 总状花序顶生,唇形花冠, 16紫露 草鸭跖草科 于直立,叶互 生,披针形, 柄上。 17红瑞木山茱萸科 顶生,花乳白色。果实乳白或蓝白 色。 直立,少分枝。叶对生,2-3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椭圆状披针形,薄 圆锥花 序顶生;花小,白色;浆果球形,鲜红色。 落叶灌木,小枝无毛,有刺。叶互生,卵形至椭圆形。先花后叶, 淡红色或白色;萼筒钟状,无毛;梨果球形或长圆形。 茎直立且仅有单一茎。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羽状深裂,叶基心形, 多年生草本,方茎直立,光滑。叶对生,卵形,边缘有锯齿。轮伞状 花冠、花萼同色,花萼宿存。 茎多分枝,带肉质,紫红色,下部匍匐状,节上常生须根,上部近 全缘,基部抱茎而生叶鞘,下面紫红色,花密生在 2叉状的花序 落叶灌木。老干暗红色,枝桠血红色。叶对生,椭圆形。聚伞花序

各种植物叶片和花的形态的描述

实验一 被子植物基础形态特征观察 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通过观察家乡周围的植物,学会描述植物的形态特征; 2. 分别采集1株双子叶和1株单子叶草本植物,比较二者之间的根、茎、叶、花的差异(以图、文介绍); 3.采集5-10种有花或有果的植物,拍摄图片,并解剖花、果结构,描述各植物的叶片形态、花序类型、花冠类型、雄蕊类型、雌蕊类型、子房位置、果实类型等等形态学特征。 二、实验材料 要求:每个同学均以自己家乡周边的野生或栽培植物为材料 我的实验材料: 植物材料:倒地铃、茼麻、香葙、三角梅、番薯、洋紫荆、火焰树、银胶菊、长春花、素馨花、鬼针草、缨丹、曼陀罗、大叶相思、大红花、菜花、红花羊蹄甲、美人树、树菠萝、玉米、蓖麻 操作材料:刀片、手套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1.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识别 2.常见被子植物的叶片形态特征 2.常见被子植物的花序类型 3.常见被子植物花的形态特征 4.常见被子植物的果实特征 四、作业(实验报告) 1. 以图文形式介绍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区别; 答:本次用到的材料为玉米(单子叶植物)和蓖麻幼苗(双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最根本的区别是:在种子的胚中发育两片子叶还是发育成一片子叶,两片的称为双子叶植物,一片的称为单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幼苗的第一片叶子很薄,叶子多为平行脉,主根不发达,多是须根系,单子叶植物花中的萼片、花瓣的数目通常是三片,或者是三片的倍数 ?双子叶植物幼苗最初只有两片对生叶,叶子多为网状脉,多是直根系,主根发达,花中萼片、花瓣的数目都是四片或五片 玉米幼苗图片:蓖麻图片

2. 拍摄10种以上不同形态的叶片,描述叶片特征 1、牵牛花属于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一个叶柄上只长一张叶子,所以它是单叶植物。叶片呈宽卵形或近圆形,深或浅的3裂,偶5裂。中裂片长圆形或卵圆形,渐尖或骤尖,侧裂片较短,三角形,裂口锐或钝,叶面或疏或密有微硬的茸毛。叶尖的形态为渐尖,叶尖较长,有内弯的尖。叶缘平整,为全缘叶。叶基呈心形。牵牛花叶片由叶基分出多条主脉,为掌状网脉。 2、合果芋是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一个叶柄上只长一张叶子,所以它是单叶植物。它是异形叶性,因此在同一株植物上叶片可能有两种形状的叶片。幼叶叶片通常呈两型性,箭型或戟型。老叶裂成5-9裂的掌状叶,叶的颜色变深变绿。叶尖呈箭型。叶基是戟形的,2裂片尖锐向外指。叶片左右两端的缘平整,是全缘形态的叶缘。叶脉为网状脉,有一条明显的主脉,并向两侧发出许多侧脉,各侧脉之间,又一再分出细脉,组成网状脉。

双子叶植物茎和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双子叶植物茎和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⑴表皮由长细胞和短细胞(硅细胞和栓细胞)组成,外壁角化并硅化。 ⑵机械组织是位于表皮内的厚壁组织。 ⑶基本组织占茎的大部分体积的薄壁组织,其中常有气腔或气道。 ⑷维管束分散在基本组织中,在实心茎中星散分布,在中空茎中排成疏松的两环。 双子叶植物有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之分 A.初生结构 ⑴表皮是茎外表的初生保护组织,其最显著特征是细胞外壁角质化,并形成角质层。 ⑵皮层由厚角组织和皮层薄壁组织构成。厚角组织及近外侧的薄壁细胞常含有叶绿体。皮层具有光合作用和贮藏作用,并可产生木栓形成层。 ⑶中柱(维管柱)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三部分构成。 ①维管束多数双叶植物的维管束为无限外韧维管束,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束中形成层。初生韧皮部由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和韧皮纤维组成;初生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组成。茎中初生木质部发育成熟方式为内始式。维管束起输导和支持作用。 ②髓是茎中央的薄壁组织,起贮藏作用。 ③髓射线是位于两个维管束之间,连接皮层和髓的薄壁细胞,起贮藏和横向输导的作用,正对束中形成层的髓射线细胞可恢复分裂转变为束间形成层。

B.从外至内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构成。同皮上通常有皮孔,是老茎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2) 被挤压的皮层:有或无,是初生结构的皮层在次生生长过程中,被挤压破坏留下来的一些残余。 3) 次生韧皮部:由韧皮薄壁细胞、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射线组成。主要起输送有机养分和机械支持作用。在木本植物的老茎中,次生韧皮部还是木栓形成层发生的场所,一旦在此处形成周皮,其外方的部分韧皮部即死亡成为干树皮的一部分 4) 维管形成层:由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组成。 5) 次生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木射线组成。起输送水分、矿质营养和机械支持作用。 6) 初生木质部:是由初生结构中初生木质部保留下来,在次生木质部的内方。木射线通过形成层的射线原始细胞和韧皮射线相连,共同构成维管射线(vascular ray)。多年生木本植物的次生木质部又称木材 7) 髓:在茎的中央,由薄壁细胞构成,常含淀粉粒等贮藏物质。髓边缘常有环状的环髓带。

植物叶的形态结构与环境关系

植物叶的形态结构的比较 棉花叶横切(禾本科):有维管束延伸层,栅栏组织为圆柱形细胞,海绵组织细胞不规则排列,间隙发达。 松树叶横切(裸子植物):有树脂道,叶肉部分化成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有一圈内形成层,有气孔。 夹竹桃叶横切(旱生):表皮由2至3层细胞组成复表皮,排列紧密,外被厚的角质层,下表皮有下陷的气孔窝结构,气孔窝内的表皮细胞常特化成表皮毛,叶肉细胞分化成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叶脉就是叶肉中的维管组织 眼子菜叶横切(水生):表皮细胞壁薄,细胞内含叶绿体,外壁没有角质层,不具气孔,叶肉细胞不分化成多层的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细胞间隙发达或分化成大型的气室。

玉米叶横切(C4):表皮细胞较小,形状较规则,上表皮两个维管束之间有几个大型的薄壁细胞,没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叶肉细胞小排列紧密,细胞间隙较小,内含叶绿体,维管束鞘为大型单层薄壁细胞,内涵较大的叶绿体,与毗邻的叶肉细胞组成“花环形”结构,为C4植物所特有。 水稻叶横切(C3):表皮细胞较大,细胞疏松排列,叶肉细胞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含有正常的叶绿体,维管束较小,维管束鞘细胞没有叶绿体。 植物叶的形态与结构的观察 名科 叶形 叶序 叶脉 叶尖 叶缘 银杏叶 扇形 簇生 二叉平行 叶脉 叶基(楔形) 不规则三节 状,中间凹入 鹅掌楸 叶 马褂形 互生 网状脉 截形(叶尖) 掌状半 裂 玉簪叶 椭圆形 簇生 弧形平行脉 急尖(叶尖) 全缘 金钱松 叶 披针形 簇生 急形异短尖(叶尖) 铁树(复叶) 羽片条形 对生叶序 侧出平行脉 急尖(叶尖) 羽状全 裂 红花木 倒形羽 互生 网状脉 急形异短尖(叶尖) 细锯状 苦楮 披针形 互生 网状脉 尾尖 锯状 野生豌豆 羽状复 叶 叶须卷 羽状全 裂

《观赏植物》实习报告及体会.pdf

实习观赏植物的识别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并识别常见观赏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初步认识不同观赏植物卉的栽培方法和管理要点。 二、实验地点 校园内、公园、苗圃等地。 三、实验内容 1、露地草本花卉 ①一年生草花:指一个生长季内完成儿生活史的花卉植物,又叫春播花卉。常见的有鸡冠花、凤 仙花、一串红、百日草、万寿菊、波斯菊、牵牛花、茑萝、千日红和半枝莲。 ②二年生草花:指在两个生长季节内完成生活史的花卉植物。播种当年只进行营养生长,越冬后 开花结果死亡。又叫秋播花卉。如金鱼草、美女樱、金盏菊、雏菊、三色堇、石竹、虞美人等。 ③宿根花卉:指地下茎和地下根正常生长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如萱草、蜀葵、锦葵、景天类、菊 花、射干、玉簪、桔梗、金鸡菊等。 ④球根花卉:指地下茎或地下根发生变态、成球状或块状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见春植花卉有: 唐菖蒲、晚香玉、美人蕉、大丽花和葱兰等;常见秋植球根花卉有:郁金香、风信子、百合等。 ⑤水生花卉:指在水中或沼泽地中生长的花卉。如荷花、睡莲、于屈菜和风眼莲等。 2、温室花卉。温室花卉是指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及南方温暖地区的花卉。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季需在温室中培养和保护越冬。 ①一、二年生草花:瓜叶菊、蒲包花、彩叶草等。 ②宿根草花有:万年青、君子兰、非洲菊和报春花等。 ③球根花卉:如仙客来、朱顶红、大岩桐、球根秋海棠、马蹄莲等。 ④兰科植物:如春兰、惠兰、墨兰、建兰、寒兰和石斛等。 ⑤多浆植物:也叫多肉植物,茎、叶肥厚而多浆,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如仙人掌类、大叶落地 生根、石莲花、霸王鞭和龙舌兰等。 ⑥蕨类如铁线蕨和蜈蚣草等。 ⑦半灌木花卉:如香石竹、倒挂金钟、天竺葵和秋海棠等。 ⑧花木类:如一品红、变叶花、扶桑、叶子花、山茶花、杜鹃、茉莉、米兰、含笑、柑橘类、棕 桐类等。 3、观赏树木:木本的观赏乔木、灌木和藤本植物。 ①木本的观赏乔木:一般有主干且在5M以上。如广玉兰、雪松、银杏、南洋杉等 ②木本的观赏灌木:一般无主干高度在5M以下(包括露地花木类----指茎干木质化而坚硬的植物, 包括灌木和小乔木)。如连翘、玉兰、碧桃、榆叶梅、丁香、紫荆、海棠、牡丹、蔷薇、紫薇、金银花、忍冬、木槿、月季、珍珠梅等。 ③木本的观赏藤本植物:如凌霄、木香、紫藤等。 四、作业: 1、从所认识的露地草本花卉中至少选五种填入表一。 2、从所认识的树木和木本花卉中至少选五种填入表二。 (见副本) 五·体会 这学期我我选修了设计艺术学院的《观赏植物》公选课,开始只是想随便听听,到学期末拿个学分就行了。可是上完第一节课后,我发现自己开始喜欢这门课了。

植物茎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宋姗姗

植物茎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姓名:宋姗姗学号:20121070219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园艺 【摘要】:提出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以旱生植物为例,从旱生植物的茎方面的形态结构的变化来解释植物是如何与抗旱的功能相适应的。最后对文章进行一些总结。 现存的每一种植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1]。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都具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 植物由于外界生态因素的影响,逐渐演化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和结构来适应所生长的环境。外界的各种生态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植物的形态发生变化,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植物生长周围水分的供应状况。因此,本文主要谈由于水分引起的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关系。依照植物与水分的关系,可以将植物分为陆生植物与水生植物,陆生植物又分为旱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湿生植物[2]。具体以旱生植物的适应性特征来解释其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关系。 可适应干旱条件而正常生活的植物称为旱生植物,,一般在严重缺水和强烈光照下生长的植物,植株往往变得粗壮矮化。地上气生部分发育出种种防止过分失水的结构,而地下根系则深入土层,或者形成了储水的地下器官。另一方面,茎干上的叶子变小或丧失以后,幼枝或幼茎就替代了叶子的作用,在它们的皮层细胞或其他组织中可具有丰富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旱生植物的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可从茎方面表现出来[4]: 茎是地上的重要部分,经受干旱的影响,远比根部显著,也比较容易观察,它们在形态解剖上的变化是: 沙漠里生长的多年生植物的叶子往往非常退化,幼枝代替了叶子的功能,例如各种梭梭(Haloxylon spp. )和沙拐枣(Calligonum spp. ),茎上已不发育出叶片(或有一些非常退化的鳞片叶,),却在幼小的绿色枝条上进行光合作用,形成所谓同化茎。有的这些枝条以后也可能脱落。有些沙漠植物的枝条,在干旱季节可以及时枯死,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同时使植物体内需水的程度减到最低限度,但是一到雨季,它们又能够迅速长出新的枝条。 沙生植物,特别是沙生灌木,常可看到的一种特征,就是形成分裂的茎。例如一种蒿(Artemisia herba- alba),骆驼蓬(Peganum harmala)和一种霸王(Zygophyllum dumosum)的茎部都可以裂开成几部分。分裂形成的几个分开部分,由于所遇到的小生境的条件可能不同,因此,有的干死了,而有的却可能存活下来,继续生长。 旱生植物的皮层和中柱的比率较大,茎中的皮层要比中生植物的宽,而维管束则较紧密,

第七章 叶的形态与结构

第七章叶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叶的发生组成和叶序 叶是先于根发育出现的结构,是植物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重要场所,是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之一。本章主要讲述叶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与功能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叶的发生、组成与叶序 一、叶的发生与生长 (一)叶的发生与生长 1.叶的发生 叶由叶原基生长分化而来。当芽形成和生长时,在茎的生长锥的亚顶端,周缘分生组织区的外层细胞不断分裂,形成侧生的突起。这些突起是叶分化发育的起点,因而被称为叶原基。叶原基是一团原分生组织细胞,将朝着长、宽、厚三个方向进一步生长,逐渐形成具有叶片、叶柄、托叶等结构雏形的幼叶,最终发育成为成熟叶。叶的这种起源发育方式称为外起源(图7-1)。 2.叶的生长 由叶原基发育成叶的过程包括顶端生长、边缘生长和居间生长三个阶段。 叶原基形成后,首先进行顶端生长,不断伸长,成为圆柱状的结构,称为叶轴。叶轴是尚未分化的叶柄和叶片。具有托叶的植物,叶原基上部形成叶轴;叶原基基部的细胞分裂较上部快,且发育较早,分化成为托叶,包围着上部叶轴,起到保护作用。具有叶鞘的植物(如禾本科),叶原基基部生长活跃,侧向延伸可以包围整个茎端分生组织。在叶轴伸长的同时,叶轴两侧边缘的细胞开始分裂,进行边缘生长(边缘生长进行一段时间后,顶端生长停止)。叶轴的边缘生长,使叶轴变宽,形成具有背腹性的、扁平的叶片雏形;如果是复叶,则通过边缘生长形成多数小叶片。没有进行边缘生长的叶轴基部分化为叶柄,当幼叶叶片展开时叶柄才随之迅速伸长(图7-2)。 当幼叶由芽内逐渐伸出、展开时,边缘生长逐渐停止,整个叶片进入居间生长,最后发育成熟。大多数幼叶叶片的生长基本上是等速生长,但有些幼叶各部分细胞的生长速度并非完全一致,因而在叶的生长过程中,便出现了不同的叶缘、叶形等。叶片在不断增大的同时,伴随着内部组织的分化成熟。 在边缘生长时期,叶轴两侧的边缘分生组织经垂周分裂产生原表皮,将来发育成为表皮;近边缘分生组织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交替进行,形成了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在一种植物中叶肉的层数基本是恒定的,是由平周分裂决定的。在各层形成后,细胞停止了平周分裂,只进行垂周分裂,增大叶片面积,但不增加叶片厚度。 一般说来,叶的生长期是有限的,这和具有形成层的无限生长的根、茎不同。叶在短期内生长达一定大小后,生长即停止。但有些单子叶植物的叶的基部保留着居间分生组织,可以有较长期的居间生长。如禾本科植物的叶鞘可以随节间生长而伸长,葱、韭菜等剪去上部叶片,叶仍可继续生长(即割一茬又长一茬),就是由于叶基部居间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 3.叶的发育、生长与调控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不同物种叶的大小、颜色、形状差别非常大,同一植物在不同阶段其叶形也可能完全不同。 (二)叶在植物系统进化与个体发育中的地位和意义 二、叶的生理功能和利用 (一)叶的生理功能 (二)叶的利用 (三)叶序 三、叶的形态多样性

植物叶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的关系

植物叶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的关系 刘新秦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4级生物科学专业)依据各类植物与水的关系,把其分为陆生植物与水生植物,陆生植物又分为旱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湿生植物. 可适应干旱条件而正常生活的植物称为旱生植物.旱生植物的叶具有保持水分和降低蒸腾作用,其通常向着两个方向发展: 一类是减小蒸腾的适应:就外型而言,一般植株矮小,根系发达,叶小而厚,蜡被和表皮毛发达,有的植物形成复表皮.就结构而言,叶的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气孔下陷或限定在气孔窝内.栅栏组织细胞层数多,甚至上下表皮内方均有栅栏组织分布.海绵组织和细胞间隙不发达.叶脉发达,可提高输水率和机械强度,如夹竹桃和松叶.这些形态上的结构特征,或是减少了蒸腾面,或是尽量是蒸腾作用迟缓进行,再加上原生质体的少水性,以及一些细胞液的高渗透压,使旱生植物具有了高度的抗旱性,来适应干旱环境; 夹竹桃黄花夹竹桃黄花夹竹桃叶 夹竹桃叶切片图 另一类为肉质叶片,叶片肥厚多汁,叶肉中有发达的储水组织薄壁组职,保水力强.这些植物的细胞,能保持大量水份,水的消耗也少,因此可耐干旱.如芦荟,景天,龙舌兰等. 芦荟白景天翡翠景天金边龙舌兰 水生植物的整个植株生在水中,因此,可以获得充分的水分和溶于水中的营养物质,但它们的叶--尤其是沉水叶,不怕缺水,而因为水中溶解的空气少,光线为散射光叶绿体,,如何解决获得它所需要的气体和阳光成为所要面对的问题.适应这种生态环境的水生植物,通常叶片较薄,叶面无气孔和表皮毛(浮水叶仅在上表皮有气孔),表皮细胞具叶绿体,可营吸收,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的功能表皮细胞所含的叶绿体,对于光的吸收是极为有利的,因此,沉水叶的表皮不仅是保护组织,也是吸收组织和同化组织(光合组织).叶肉不发达,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形成发达的通气系统.机械组织和维管组织退化,导管不发达.胞间隙特别发达,形成通气组织,即具大液泡间隙的薄壁组织.有些水生植物中具气生叶或漂浮叶,后者仅上表皮有气孔,叶肉中也句发达的通气系统.如芦竹、石菖蒲、芦荻和水生美人蕉等。 芦竹石菖蒲芦荻水生美人蕉水生植物在分类群上由多个植物门类组成,包括非维管束植物,如大型藻类和苔藓类管束植物,其中被子植物占绝大多数,典型的水生植物多为被子植物中的单个叶纲. 水生植物有挺水、浮叶、沉水等生活型,以下将做详细介绍: 湿地植物(包括挺水型、浮叶型)-- 生长在浅水湿地,其根系发达且深,下部淹没水中或在陆地上全部暴露在空气中均可生长,可形成净化带,对地表径流流入湖中的水起过滤作用,阻拦、吸收、转化可能进入水体的有机质及营养盐,有利于水体自净,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 挺水型:挺水植物指根生底质中、茎直立、一般植株高大,根部生活在水中,植物大部分挺出水面.光合作用组织气生的植物生活型,主要为单子叶植物. 黄鸢尾水竹 浮叶型:根生浮叶植物是一面叶气生的水生植物活型。一般茎细弱不能直立,根状茎发达,有根在水下泥中,不会随风漂移。 萍莲草荇菜 沉水植物--生长在湖底,整个植物浸没水下,多为观叶植物,能防止底泥的再悬浮而影

观赏植物的装饰和应用复习题

观赏植物的装饰和应用复习题 一、填空题 1、观赏植物的艺术功能有:隐蔽园墙,拓展空间;分隔联系,组织空间;装点山水,衬托建筑;渲染色彩,突出季相;散发芬芳,招蜂引蝶。 2、根据起源和形态的不同,植物的根系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种类型。 3、乔木在园林绿化的应用中的配置方式大体分为:孤植、对植和列植、丛植、群植等几种配置方式。 4、苞片是生在花或花序下面的一种特殊的叶,有保护花和果实的作用。 5、水生植物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及岸边耐湿植物四类。 6、观叶植物喜较高的空气湿度,一般空气湿度应在60%以上。 7、室内装饰的形式,常见的有盆栽式、悬垂式、攀缘式、水养式、壁挂式、瓶栽式等。 8、插花依插花艺术风格分为: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和综合式插花。 9、花材是插花创作的主体,根据不同质地可以大体分为:鲜花材、干花材、人造花材。 10、芽依芽的位置分为顶芽、腋芽、不定芽。 11、生长于地下与根相似的地下茎称为根状茎,如竹类。 12、花材按照花型花姿可分为:线型花材、面型花材、散型花材、异型花材。 13、观赏植物按生物学习性分为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 14、根据园林绿地的类型,公园属于公共绿地。 二、名词解释 1、温室花卉:原产在南方热带、亚热带温暖地区的花卉,北方必须在温室内培养或冬季需在温室内保护越冬的花卉种类。 2、球根花卉:指地下部分变态肥大,地上部分开花后枯萎(或终年常绿),地下部分越冬或越夏后继续生长和开花的花卉。 3、季相: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使得植物产生了形貌和色彩的变化。如花的开谢、叶的展落等,这种随季节变化而产生植物周期性的不同貌相,称为季相。 4、贮藏茎:生长在地下具有贮藏养料功能的茎,称贮藏茎。 5、灌木:无明显主干,一般植株较矮小,靠地面处生出许多枝条,呈丛生状,如牡丹、月季、腊梅、贴梗海棠等。 6、花坛:是在具有一定几何的轮廓的植床内种植花卉,以体现其色彩美或图案美的一种完全规则式的花卉应用形式。一般多设在广场和道路的中

叶的形态、结构和生理

第三节 叶的形态结构与生理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 、绿叶只含叶绿素 B 、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淀粉 C 、绿叶时刻发生呼吸作用 D 、绿叶的上表面一侧产生氧气多 2、从物质变化来说,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 、把废物变成有用物 B 、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 C 、使气态物变成另一气态物 D 、气态物变成固态物 3、移栽树木时,人们常要去掉几片叶,这样做是为了 A 、减轻重量 B 、降低呼吸作用 C 、减少光合作用 D 、减少水分蒸发 4、活的植物体在白天 A 、只进行光合作用 B 、只进行呼吸作用 C 、只进行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 D 、光合、呼吸与蒸腾同时进行 5、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A 、只在白天 B 、白天和黑夜 C 、只在黑夜 D 、只在光下 6、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A 、只在种子中 B 、只在叶片内 C 、只在根系中 D 、在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 二、填充题: 1、叶片的结构一般包括 、 、 三部分,叶绿体较集中的部位是 部分的 组织。 2、叶片的表皮主要起 作用,表皮上有一种气体和水分出入的通道叫 ,它的开闭,由 控制。 3 (储存能量) 4、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指光能转变为储存在 里的能量;光合作用中的物质转化过程是指简单的 转变成复杂的 ,并且释放出 。 5、如果自然界中的森林大面积的减少,那么,大气中的 就会不断的增多, 就会不断的减少。 6、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吸收利用的气体是 ,在呼吸作用中吸收利用的气体是 ;植物在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气体是 ,在呼吸作用中释放的气体是 。 7、植物在光合作用中 有机物,在呼吸作用中 有机物。 一、分析说明题: 1、有一位科学家曾经把一棵2.5千克重的柳树苗栽种道一只木桶里,桶里的土壤事先称了重量。在这以后,他只给树苗浇纯净的雨水。5年以后,柳树长大了,重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却只减少了不足100克,你从这个实验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把两段绿色枝条按图中装置分别放在甲、乙两个玻璃罩内。在甲玻璃罩内放清水,以玻璃罩内放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把它们放在黑暗中一天,然后

植物叶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的关系.

植物叶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的关系 依据各类植物与水的关系 , 把其分为陆生植物与水生植物 , 陆生植物又分为旱生植物 , 中生植物和湿生植物 . 可适应干旱条件而正常生活的植物称为旱生植物 . 旱生植物的叶具有保持水分和降低蒸腾作用 , 其通常向着两个方向发展 : 一类是减小蒸腾的适应 :就外型而言 , 一般植株矮小 , 根系发达 , 叶小而厚 , 蜡被和表皮毛发达 , 有的植物形成复表皮 . 就结构而言 , 叶的表皮细胞壁厚 , 角质层发达 . 气孔下陷或限定在气孔窝内 . 栅栏组织细胞层数多 , 甚至上下表皮内方均有栅栏组织分布 . 海绵组织和细胞间隙不发达 . 叶脉发达 , 可提高输水率和机械强度 , 如夹竹桃和松叶 . 这些形态上的结构特征 , 或是减少了蒸腾面 , 或是尽量是蒸腾作用迟缓进行 , 再加上原生质体的少水性 , 以及一些细胞液的高渗透压 , 使旱生植物具有了高度的抗旱性 , 来适应干旱环境 ;

夹竹桃黄花夹竹桃黄花夹竹桃叶 夹竹桃叶切片图另一类为肉质叶片 , 叶片肥厚多汁 , 叶肉中有发达的储水组织薄壁组职 , 保水力强 . 这些植物的细胞 , 能保持大量水份 , 水的消耗也少 , 因此可耐干旱 . 如芦荟 , 景天 , 龙舌兰等 . 芦荟白景天翡翠景天金边龙舌兰

水生植物的整个植株生在水中 , 因此 , 可以获得充分的水分和溶于水中的营养物质 , 但它们的叶 --尤其是沉水叶 , 不怕缺水 , 而因为水中溶解的空气少 , 光线为散射光叶绿体, , 如何解决获得它所需要的气体和阳光成为所要面对的问题 . 适应这种生态环境的水生植物 , 通常叶片较薄 , 叶面无气孔和表皮毛 (浮水叶仅在上表皮有气孔 , 表皮细胞具叶绿体 , 可营吸收 , 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的功能表皮细胞所含的叶绿体 , 对于光的吸收是极为有利的 , 因此 , 沉水叶的表皮不仅是保护组织 , 也是吸收组织和同化组织 (光合组织 . 叶肉不发达 , 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 , 形成发达的通气系统 . 机械组织和维管组织退化 , 导管不发达 . 胞间隙特别发达 , 形成通气组织 , 即具大液泡间隙的薄壁组织 . 有些水生植物中具气生叶或漂浮叶 , 后者仅上表皮有气孔 , 叶肉中也句发达的通气系统 . 如芦竹、石菖蒲、芦荻和水生美人蕉等。 芦竹石菖蒲芦荻水生美人蕉

观赏植物分类

A 按照设计位置,将树木永久地栽植到绿化地点的方式叫做定植。√B 柏科植物苞鳞与珠鳞完全合生 柏科植物苞鳞完全合生 杜鹃花属植物的花药常孔裂 杜鹃花科植物的雄蕊通常为花冠裂片的2倍 百合科、石蒜科、鸢尾科均具有3心皮复雌蕊 杯状聚伞花序为大戟属的特有 报春花科的雌蕊具特立中央胎座 报春花科的雌蕊通常与花冠裂片同数对生 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是金花茶 被尊为佛教圣树的是银杏。 X C 唇形科区别于玄参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具有4裂子房 唇形科的花柱与子房的相对位置是花柱生子房裂隙基部 从园林树木的根系组成结构讲,可以将树木的根系分为主根、侧根和须根。√ D 单子叶植物通常为平行脉 单子叶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根系通常为须根系 杜鹃花科植物的雄蕊通常为花冠裂片的2倍 杜鹃花属植物的花药常孔裂 春季是所有园林树木的最佳栽植时期。X G 规则式园林的树木采用的布局方式常常是行列式。√ H 含羞草科、云实科、蝶形花科最重要的共同特征为荚果 含羞草科、云实科、蝶形花科的主要区别在于花冠排列方式不同 J 锦葵科植物的花冠常旋转状排列 蕨类植物的配子体又称之原叶体 蕨类植物不产生种子 蕨类植物区别于种子植物最根本性的原因 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称两性花 具有花萼和花冠的花称两被花 荚果与蓇葖果的主要区别在于荚果沿背腹两缝线同时开裂,蓇葖果沿背或腹缝线一边开裂 荚果的主要特征有:单雌蕊、边缘胎座、开裂干果 K 客土是将栽植地点或种植穴中不适合种植的土壤更换成适合种植的土壤,或掺入某种土壤改善理化性质。√ M 每节着生一叶,节间极度缩短,此类叶序称互生 木犀属、女贞属的果实为核果 木犀科雄蕊数目为2 木兰科花腋生的属是含笑属 木兰科各种原始性状中,雌、雄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这一特征尤为突出。 L 祼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系通常为直根系 祼子植物由于有胚珠,因而产生种子 祼子植物传粉时,花粉直接传给胚珠 梨果为苹果亚科亚科所特有 理解种的概念时,错误的是种是固定不变的 M 苗圃树木修剪过程中,剪下的感染病虫害的枝条,可就地掩埋。X 某一地区各类园林绿地均要使用的、数量最大能形成统一基调的树种称为骨干树种。X N 粘性土保肥能力差,透水通气性能好。X 腊梅是春天开花的落叶树种。X P 葡萄的卷须是茎的变态 Q 乔木是指树体高大,有直立发达的主干,主侧枝分布鲜明的树木√ S 苏铁科植物的大孢子叶特称为羽状大孢子叶 苏铁的营养叶为羽状深裂的单叶 松科植物苞鳞与珠鳞分离仅基部合生 松科植物的叶、小孢子叶、大孢子叶为螺旋状互生 杉科植物苞鳞与珠鳞合生仅先端分离 杉科植物只有水杉属的叶、小孢子叶、大孢子叶为交互对生 合生仅先端分离 双受精现象为被子植物特有 桑的果实可食品用的部位是花萼 桑科植物:有乳汁有托叶、花单性、单被、聚花果 山茶科植物经常是常绿阔叶林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十字花科特有的特征有: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 树木体内的有机营养主要是通过木质部来传输的,并且可以同时向 上和向下传输。X 适地适树是指使栽植树种的生态系特性与栽植地立地条件相适应。√ T 通过花的中心能切出两个以上对称面的花称两侧对称花 同一物种,由于小生境的不同导致个体间在形态上有稳定遗传的异 常特征的变异类群可定为变种 W 雌蕊为被子植物所特有 屋顶花园设计中,考虑最为重要的因素为防水。√ 屋顶绿化种植,必须在建筑物荷载允许范围内进行,并屋顶花园 最好选用人工配置的轻质土壤。√ 且所选植物根系最好是浅根系。√ X 下列特征不为大戟科具有的是下位子房 下列特征不为锦葵科植物的是下位子房 下列为杉科植物的是水松 下列特征不为银杏的是种子无胚乳 下列特征不为榆科植物的是有乳汁 下列特征中互生叶序不为唇形科具有 下列特征中,侧膜胎座不为十字花科植物所特有。 下列植物适宜作行道树的是银杏 下列植物适合观花的是山茶 心皮多数、离生、瘦果或核果是蔷薇亚科的特征 Y 银杏的大孢子叶特称为珠领 银杏的叶脉类型为叉状脉序 杨柳科植物的花为无被花 杨柳科植物的花为雌雄异株的单性花 叶常为鳞叶或刺叶的科是柏科 由两个以上的心皮构成的雌蕊称复雌蕊 榆科植物的雌蕊的心皮为2 影响树木根系生长的主要因子是土壤。√ 园林树木的主要类型包括乔木、灌木和藤本。√ 园林树木的修剪应当包括对根的修整,对花、果和对枝叶的修剪√ 园林大苗施工栽植过程中,挖掘根部土球直径大小通常是树干胸径 的 6-8 倍。√ 园林中常说的岁寒三友是指树木中的松、竹、梅。√ 园林树木根系所具备的功能包括支撑和吸收功能。√ 园林树木的叶片是生产器官,而园林树木的花朵和果实是生殖器官。 √ 依靠特殊器管或蔓延吸附而依附于其他物体上才能伸展于空中的植 物为攀绿植物。√ Z 只具有一个心皮的是边缘胎座 纵伤是在枝干上用刀纵切,深达木质部,有利于枝条的加长生长, 增强生长势。X 樟科植物常具特殊气味,是因其枝叶中具油腺 樟科植物花药开裂方式为瓣裂 最适合园林大苗施工移植的时间是春季和冬季。X 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有山石、水体、建筑和雕塑。X 红豆杉属于红豆杉科柳杉属于杉科垂柳属于杨柳科 玉兰属于木兰科雪松属于松科塔柏属于 睡莲属于睡莲科鸢尾属于鸢尾科银木属于樟科 油松属于松科侧柏属于柏科水杉属于杉科 百合属于百合科海桐属于海桐科山茶属于山茶科 罗汉松属于罗汉松科蜡梅属于腊梅科银杏属于银杏科 苏铁属于苏铁科杜鹃属于杜鹃花科郁金香属于百合科 白皮松属于松科四川苏铁属于苏铁科落羽杉属于杉科 异叶南洋彬属于南洋彬科 羽状复叶:3枚以上的小叶排列在叶轴两侧呈羽毛状。 学名:植物任何一级分类单位,均须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进行命名,这样的名称称为学名。 双名法:用两个拉丁单词给物种命名的方法,第一个单词是属名, 为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单词为种加词,为形容词。完 整的学名应在种加词后附上命名人的姓氏或其缩写。 单体雄蕊:一朵花中所有雄蕊的花丝联合成一束而花药彼此分开。 二强雄蕊:一朵花中具4枚分离的雄蕊,花丝2长2短。 聚合果:由花内若干离生心皮雌蕊聚生在花托上发育而成的果实。 匍匐茎:茎平卧地上,节上生不定根 掌状复叶:3枚以上的小叶排列在叶轴顶端如掌状。 短枝:节间极度缩短的枝条。 完全叶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称为完全叶。 活动芽当年形成当年萌发长成枝、叶、花和花序的芽,称为活动芽。 木兰属、含笑属、鹅掌楸属的主要区别:区别主要在:花着生位置、 有无雌蕊柄、每室胚珠数目、果实类型及叶裂有无等方面。 锦葵科的主要特征:木本或草本。花两性,整齐,5基数;有副萼, 单体雄蕊,花药1室;中轴胎座。蒴果或分果。 蔷薇科植物的主要特征:叶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整齐,花托 凸隆至凹陷,花部5基数,轮状排列;雄蕊多数,子房上位少下位。 核果、梨果、瘦果或蓇葖果。 苏铁科植物的主要特征:常绿木本,茎干直立常不分枝。营养叶羽 状深裂,集生于茎的顶端。雌雄异株,雄球花小孢子叶鳞片状或盾 状,背面有多数小孢子囊;大孢子叶生茎顶鳞叶腋部,上部通常羽 状分裂,下部柄状,每侧着生2-5胚珠。种子核果状。 木兰科的主要特征,木兰属、含笑属、木莲属、鹅掌楸属有何主要 区别:木本,枝条上有环状托叶痕;花单生,两性,花萼、花瓣不 分,雌、雄蕊多数且离生;聚合蓇葖果。区别主要在:花着生位置、 有无雌蕊柄、每室胚珠数目、果实类型及叶裂有无等方面。 桑科植物的主要特征:木本稀草本,常具乳汁;单叶互生、具托叶; 花单性,组成各种花序;花被4,雄蕊与花被同数对生;雌蕊2心 皮,子房上位,每室1胚珠;聚花果。 禾本科植物的特征:简述禾本科植物的特征:秆圆形中空,有节, 稀实心;单叶互生,常2列,叶鞘开裂。花序以小穗为基本组成单 位;颖果。 蔷薇科四个亚科的主要区别:简述蔷薇科四个亚科的主要区别:主 要区别:主要从托叶有无、心皮数目及联合程度、子房位置、果实 类型区分。

最新我国常见观赏植物的形态特征

我国常见观赏植物的 形态特征

我国常见观赏植物的形态特征、观赏特性及用途 观赏植物是美化环境的重要活材料,它以姿色、风韵和香味给人以美的享受。它既能反映出大自然的美,又能反映出人类匠心的艺术美,又能培养和提高人们精神文明的素质。 我国早在文字出现前,观赏植物就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被利用。到汉、晋、南北朝时代,观赏植物已由纯生产品转向以欣赏为主。到隋、唐、宋时代己是观赏植物发展的盛期。到了近代观赏植物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对品种的搜求和栽培都十分认真。品种繁多的观赏植物,它们不仅可以供人观花、观叶、观茎,还有许多用途,提供木材,检测环境,许多植物还是名贵的中草药。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1.玉兰:落叶乔木。冬芽密被淡灰绿色长毛。叶互生。花先叶开放,直立,钟状,芳香,碧白色,有时基部带红晕。聚合果,种子心脏形,黑色。玉兰花白如玉,花香似兰,花先叶开放,顶生、朵大,直径12-15厘米。花被9片,钟状。3月至4月初开花,6-7月果熟。不同起源之白玉兰园林应用中情趣各异,在小型或封闭式的园林中,孤植或小片丛植,宜用嫁接种,以体现古雅之趣;而风景游览区则宜选用实生种,以表现粗犷纯朴的风格。另外玉兰花蕾可入药称“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2.菊花:菊科菊属植物的栽培种,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出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又称鲍菊。品种已达千余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200cm,通常30-90㎝。茎色嫩绿或褐色,除悬崖菊外多为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质化。单叶互生,卵圆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头状花序顶生或腋

生,一朵或数朵簇生。舌状花为雌花,筒状花为两性花。舌状花分为平、匙、管、畸四类,色彩丰富,有红、黄、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筒状花发展成为具各种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红、黄、白、紫、绿、粉红、复色、间色等色系。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中国历代诗人画家,以菊花为题材吟诗作画众多,因而历代歌颂菊花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和艺菊经验,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名谱佳作,并将流传久远。菊花可做茶饮,有清凉降火的功效。 3.泡桐:落叶乔木,高可达27米。花絮圆锥形,花萼卵状钟形,密被星状绒毛,5深裂,花冠白色。花大而纯洁,树高而挺拔,宜作道旁景观树。根入药能祛风,解毒,消肿,止痛。泡桐对空气中气体污染物十分敏感,故也可视为空气污染的检测。 4.水仙:鳞茎卵状至广卵状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叶狭长带状,长30—80cm,宽1.5—4cm,全缘,面上有白粉。花葶自叶丛中抽出,高于叶面;一般开花的多为4—5片叶的叶丛,每球抽花1—7支,多者可达10支以上;伞房花序(伞形花序)着花4—6朵,多者达10余朵;花白色,芳香;花期1—3月。水仙多为水养,且叶姿秀美,花香浓郁,亭亭玉立,故有"凌波仙子"的雅号。中国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即有栽培,深得人们喜爱,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水仙根是一味药材,可清热解毒。 5.贴梗海棠:落叶灌木,高1~2米,叶卵形或椭圆形,花3~5朵簇生,花梗短粗或近无梗,故名贴梗海棠,花粉红、朱红或白色,先于叶或与叶同时开放,花期3~5月,果卵形至球形,黄色或黄绿色,芳香。产于我国华北南部、西北东部和华中地区,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贴梗海棠花朵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