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1、刘心武1977年发表《班主任》,它和《伤痕》“通常被看作是‘新时代文学’开端的标志”

2、阿城《棋王》

3、毛泽东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巴金《随想录》回忆文革经历

5、在先锋小说中,重视“虚构性”和“叙述”在小说方法上的意义。

6、王安忆《长恨歌》

7、杨朔“开头设悬念,卒章显其志的结构模式,转而为人们所诟病。

8、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9、《受戒》作者汪曾祺

10、杨绛《干校六记》

11、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12、《洼地上的战役》作者路翎

13、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

14、《红豆》宗璞

15、1968食指《相信未来》

16、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

17、于坚主张“拒绝隐喻”

18、刘震云《一地鸡毛》

19、50年初纪实性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

20、《十八岁出门远行》的作者是余华

21、新诗潮刊物《今天》

一、朦胧诗的产生及其特点

【发生】:

就其发展过程而言,最早可溯源到“文革”时期60年代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当时许多知识青年普遍怀有一种模糊而又强烈的情绪:不解、怀疑、愤怒、无奈、对抗等交织在一起,一种被抛弃的失落感以及对幻灭了的理想的沮丧和坚执,对失去家园的牵系等,成了这一代人的主导情绪和情感基调。

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批年轻诗人开始崛起于诗坛,给诗苑带来了一股新异的诗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他们中的主要代表有:食指、北岛、舒婷、芒克、多多、顾城、江河、杨炼、林莽、梁小斌、王小妮等。

【特点】:

1、思想内容:

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角度对动乱年代的苦难历史、人性毁灭、理性论丧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批评。重新确定人的自我价值、呼唤人道主义与人性的复归。

2、艺术性:

①以意象化方式追求主观真实、摒弃了客观再现。通过意象的大量的撞击和组合,语言的变形和隐喻,为了构成象征,使诗的内涵具有多义性。

②捕捉直觉和印象,打破传统诗歌线性因素和单向直接的表达方式。用情感逻辑代替物理逻辑,使诗歌情绪内涵的表达获得了更大的张力空间。

例子:顾城《远和近》:“你一会儿看我,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诗中的“你”

“我”“云”三个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作者利用“你”“我”“云”主观距离的变化,来显示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诗歌具有意象化、哲理化、象征化、陌生化的特点,它隐含着诗人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

二、以受戒为例谈谈寻根小说的特点及其意义

特点:

1、重视小说的整体氛围、情调的营造:汪曾祺在《受戒》中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将一幅美丽的诗意的水乡风俗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以他的家乡风土民俗为背景,描绘着那最自然风光,全文充满着温馨的情调。

2、小说的语言向着平淡、自然、节制、简洁的方向倾斜,或者是融入方言的词汇、句式,丰富语言的内涵与表现力:汪曾祺的语言自然、淡朴,《受戒》一文中,多是平淡、简洁的短句子,语言简洁明快、纡徐平淡,不拖泥带水,含蓄节制,正是在这种诗化的语言中勾勒出水乡生活之美。

3、小说章法、结构、叙述方式取法于“古代小说”,尤其是“唐人传奇”与“宋人笔记”:《受戒》中没有集中的曲折的故事情节,作者在文中不紧不慢地茧中抽丝,让读者适应了这个遥远的故事。

4、寻根小说对民族艺术精神的展示。《受戒》一文中,作者写的是和尚的生活,却无神秘的气氛,也无娇柔虚伪、道貌岸然的戒律清规;在这里,处处都显示着和谐之美、人性之美,这是作者深厚的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熏染,执意追求的正是熔铸了中和主义的审美观与和谐的审美境界。

意义:

寻根小说所要“寻”的就是民族文化这个根。社会的发展,使寻根派作家感受到了民族使命的责任感,体会到了民族文化的不可否弃,重新审视民族的力量,挖掘民族生命的内核。

1、推动了这个时期表现领域的转移,出现了偏离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性,偏离了现实批判、政治反思的现象。

2、拓展了小说的表现领域,这种情况的表现之一是小说对日常生活、对日常生活相关的风俗、地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结合新写实小说中的一部作品谈谈与传统写实小说的不同

1、传统的小说注重“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塑造,而新写实小说摒弃了“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塑造,代之的是琐屑的、平庸的世俗化的现实。如刘震的《一地鸡毛》中描绘的是小林夫妇的日常生活,“起床、上班、与保姆争吵、给孩子看病、孩子入托”等等琐碎的生活小事。这些庸俗的生活小事就构成了作品的主要情节,凸现了他们卑微的生活情况。

2、传统的小说人物常常被作者赋予某种使命或通过人物的命运来给读者以启示,而新写实小说则不再追求人物与作品的意义,代替英雄壮举与情思的是普通小人物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例:《一地鸡毛》中由一斤馊豆腐引发了小林夫妇之间争吵进而牵扯对保姆的懒惰,不上心等问题的怒斥,又随写到孩子入托辞去保姆等等故事,事件好似一件接一件,突觉偶然,但却不觉唐突,只让人深感这就是平凡生活的真实写照。

3、传统小说作者的情感是介入的,结构上是封闭的。而新写实小说作者在情感上是不介入的,以“局外人”的身份来写作,结构上是开放的。《一地鸡毛》中,作者用平淡的语调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叙述开来,既不着急歌颂什么,也不讽刺某人物的某种行为,作者以“零度”情感的写作,冷眼旁观这一切就现实而叙述着现实,就琐碎而描绘着琐碎。

新写实小说的特征:

1.放弃“典型化”及其表现本质的目标,舍弃“宏大历史”叙述,注重平庸、琐屑的俗世化“现实”表现。

新写实小说有的只是司空见惯的日常琐事,如恋爱、结婚、生孩子,经济拮据,住房拥挤,气候的冷暖,菜价的上涨,夫妻间的打打闹闹,争争吵吵,婆媳之间的鸡毛蒜皮,勾心斗角等等,似乎大多都是发生在你我身边的家庭琐事。

2.代替英雄的壮举和情思,表现普通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烦恼、欲望,生存的艰难。如《一地鸡毛》则进一步写了小林夫妇家庭内部一连串的琐事。作品的着眼点都放在了为一斤馊豆腐吵架、孩子入托、与保姆不和吵架、搭班车等日常生活小事上。

3.“还原”生活的“零度叙述”,不带感情缺少议论消解生活的诗意,拒绝乌托邦。叙述者往往都是充当单纯的旁观者或书记官的角色,如《一地鸡毛》中就没有直接显示作者的情感与观点。

4.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努力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的纯态事实。《单位》、《一地鸡毛》中的主要人物像小林夫妇、老何、女小彭、老孙等,都是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随便抓出来的。既没有加工改造,也没有赋予他们典型性格。如,小林夫妇为一斤馊豆腐而争吵不休;单位中的女老乔、女小彭为一筐烂梨而挑三拣四;以及小林帮熟人卖烧鸭赚外快。这些庸俗的生活小事(即原生态生活)就构成了作品的主要情节。

5.新写实小说由对个人的描述达到对社会全貌的扫描,从具体的现实生活跟踪到对人生哲学的阐述。方方在《风景》中借助七哥多次面对命运般的两条铁轨茫然思索隐含了作者对漫漫人生的思索。整部小说笼罩着灰暗的色调:生命如同树叶,所有的生长都是为了死亡。

6.它采用流水账的写作方式,却不失激情——争吵。平凡的生活中毫无大事,只有接踵而至、使人应接不暇的鸡毛小事。。《一地鸡毛》中小林夫妇的争吵大多为此。

7.新写实小说生活化的语言更加贴近大众。语言社会化、口语化、不避粗俗。《一地鸡毛》就像隔壁邻居在谈家务事,小林夫妇的争吵语言不避粗俗,更真实,更贴切于现实生活。

四、知青小说的演变

1、带有明显的自叙传色彩,如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以本人的经历为基础而作。

2、不热衷于以个人活动来联结历史事件,较少以洞察人生真谛的圆满自得。而是更多表现惶恐、不安和焦虑。在《韩少功的《归去来》当中,黄治先说失去了“记忆”,不如说是“失去了自我的存在”。早期的知青小说更着重与对“文革”悲剧的感伤揭露。

3、在越过这种悲伤揭露的方式之后,不再以控诉为主调,而是从民间生活中提炼有生命力的人性品格,作为更新自我和社会的精神力量。如阿城的《棋王》,作者不再以悲观态度创作,而是展现出对“棋”的执着与追求,将生命付诸于棋上,彰显了追求的品格。

五、韩东诗的特点

1、语气、语调变得平淡、冷漠。他是在冷静客观抒写一种情绪,表面看,他是平淡的,甚至是“冷漠”的。就写作而言,《有关大雁塔》正是“朴素抒情”的产物。在价值的消解、智者的退隐、陌生的口语中生成其诗美特质。

2、对修饰语、形容词的清除所达到的词语的朴素、具体与清晰。

3、反刻意、强调生活的琐碎、平庸。带着一种反崇高和反英雄的情结,叙写了一种平民化的、凡俗化的人的真实和朴素的情怀。

六、鲁迅与赵树理塑造的农民形象的不同

1、他们表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立场。鲁迅是以启蒙知识分子的立场出发来表现和描写农民的,他笔下

的农民是沉默的“被动的”,对农民的精神麻木采取批判的态度;但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变成了社会主人公,成为了具有历史创造性和掌握自己历史命运的人物。

2、鲁迅虽然也写农民物质的贫困,但是从来不指出物质贫困的悲剧性,而是借此来洞察农民“精神创伤”,借农民精神上的创伤来唤醒人们的觉醒。赵树理对底层民间的物质贫困有着充分而又清醒的认识。赵树理认为物质的贫困成为农民革命的温床。

3、他们对待启蒙的观点不同。鲁迅认为只有启蒙,中国才有希望。在赵树理看来,知识分子并不能启蒙和拯救民间。他并不认为启蒙或者是革命能够使农村发生戏剧化的变化。

七、谈谈《长恨歌》与《倾城之恋》中的人物的不同

1、从人物设置上,白流苏是一个丈夫离异的三十多岁的女人,她的性格命运是来自家族,她的人生的态度是被动的。王琦瑶则是“爱丽斯公寓”里的女人,她的人生的态度则是主动的。在人物设置上形成对立。

2、从人物背景上看,王安忆写的是彻头彻尾的上海女人,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女人,没有家族的羁绊,更多的是社会的影响。而张爱玲只是以上海为背景,人物并不具有典型的上海特征,白流苏是一个真正的旧式中国封建女性,生于没落贵族的上海女人。

3从人物的追求上看,王安忆笔下的王琦瑶可以心满意足地做着衣食无忧的情妇,她得到的是别人的羡慕,而白流苏则不甘做范柳原的情妇,她要有婚姻做她的保障,即便是有名无实的太太也好过不明不白。

4、从人物的结局来看,白流苏的爱情在香港沦陷的乱世中得到了成全,在“文明整个地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的情况下,在人的生存降低到最后的底线时,在战争的炮火炸断了范柳原“多少故事的尾巴”时,白流苏似乎换来了与范柳原真正的平等。与白流苏截然相反的是,1948年的社会巨变却让王琦瑶和李主任永远地擦肩而过,开始了另一段漫长的多舛悲剧人生。最后在一次窃案中死于非命。命运的宿命感布满在全篇的每一个字里行间。

八、顾城诗歌的贡献

1、在诗中创造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对立的“彼岸世界”,“诗就是理想之树闪耀的雨滴,”“我要用心中的纯银去铸一把钥匙,开启天国的门”诗表现了“纯净之美”。实现人“心灵的绝对自由”。

2、题材和视角:未经涉足的大自然和涉世未深的孩子的心灵和眼睛。

3、努力使用一种简单、明确的句子来写作。

4、爱洛尔迦的影响追求一种用心灵去感应事物“本体”的能力。如《简历》。

5、使用象征隐喻法、抽象变形、感觉的沟通、物象叠合等表现手法。

九、《棋王》与《受戒》的民族文化及其表现

《棋王》的深层意蕴是在文化上对传统民族精神的思考。《棋王》通过王一生普通而又不平凡的生活内容的描写,感受传统文化精神的博大精深。王一生由开始棋中解忧到后来棋中悟道,在神州大地一片混乱之时,他却不问世事,痴迷于下棋,把那种年代的世事纷争和创痛忧苦置之度外,对生活现实平和知足,保持着自由超脱的逍遥性情和精神自由,这种淡寂虚静的性格和处事态度无疑体现着老庄“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阿城笔下的人物是在纷乱世事间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既有道家的旷达与超脱,又有儒家的执着与坚定,平和之中有悲壮,阴柔之中有阳刚。人物身上体现着崇尚虚静、天人合一的东方文化精神。

《受戒》和谐:

1、“桃花源”式的理想生活

《受戒》表面上的主人公是明海和英子,实际却是这种“桃花源”式的自然淳朴的生活理想。这个桃花源中诸多的人物不受清规戒律的约束, 其情感表露非常直接而且质朴。

2、真善美的人性人情

《受戒》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着真善美的人性世界, 这里没有虚伪、狡诈,人们都是自然的, 纯真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和谐的,充满了一种人情美。

3、贯穿其中的儒道佛思想

汪曾祺小说蕴含的传统文化意识——儒道佛的相互渗透贯穿在整个小说创作中。儒道佛思想共同构成了汪曾祺小说中的和谐。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熏染,执着追求的是熔铸了“中和主义”的审美观和和谐的审美境界。

十、细读《捡麦穗》,从那几个角度评论,理由是什么?

1、童真

2、意象

本文出现的“树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的意象,它凝集着作者的情感。写到“小火柿子”时,小女孩已经知道了“卖灶糖老汉”的死讯,这时候那对柿子的描写是一种反衬,突出了小女孩的悲伤和孤独。

3、至纯至爱的颂歌

文中的“我”也挎着篮子在拣麦穗,然而“我”年龄尚小,因而“我”的梦与一般姑娘的梦不同,为了能“天天吃灶糖”,“我”竟想嫁给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想法荒唐,然这正是天真无邪的“我”的真实想法。在这里,“灶糖”成了美好生活的代名词,它寄托了“我”对梦想的追求。而卖灶糖的老汉也明白,小女孩的话不过是逗人发笑的童言,也只有天真无邪的小姑娘才能说出这样教他开心的话,让他在寂寞中感到一丝温情。体现了人世间至真、至纯、至美的爱。而这也正是作者所要极力讴歌的爱。

4、对人性的呼唤

故事的最后,借大雁姑娘对老汉刻骨铭心的“依恋”——虽然当年为老汉预备的“烟荷包”早已丢失,但“烟荷包”却依然占据着她的心灵,向读者证明,美永远不会毁灭,那中华民族固有的人性美,会重新回到现实的人间。

5、艺术特色

首先,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刻画小女孩的心理,心态描写真切细腻,感情真挚朴实。“我常常目送老人的背影远去”这是一种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方法。以内心独白为基础夹以穿插人物的活动,交代故事的进程,造成通篇散文发自心灵的、淡淡哀愁的叹息气氛

其次,为了突出偏僻乡村固有的、本色话的人性和人情,并强调其至美,作品在艺术上以“丑显美”,将两个人物形象都描画而为“美丑联体”的意象,外面都具有丑的特征,通过形丑与神美的错倒反差,达到人性美的讴歌。通过缺陷的美,以期在艺术表现上充分肯定老汉、大雁美好善良的人性的存在。

最后,语言朴素自然,明净清丽。全篇选字炼词、组句成话均是发自内心的一片至诚。作者在语言色调和韵味方面,注重以童心写童真,拟态逼真,浑然天成,颇具儿童心理感觉色彩。

《能够》

多多将这首诗命名为《能够》,在诗中也一直频繁多次出现情感色彩极为浓烈的“能够”:能够有大口喝醉烧酒的日子,能够壮烈,酩酊,能够一个人散步,手能够折下鲜花……用心诵读,你不难发现,多多的情感

之激烈,用词之有力量感,特别是诗的开头一句“能够有大口喝醉烧酒的日子,能够壮烈,酩酊”在此多多选择的意象是烧酒而不是一般的酒,可见之激烈,并且是要喝得“壮烈,酩酊”,酣畅淋漓的感觉,也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久久被压抑后,渴望解脱束缚的强烈渴求。由此可以推测出,多多之所以多次重复用到“能够”一词渲染出一种强烈而厚重的愿景,恰恰是从侧面反衬出了在现实中压抑而不能自己的生活困境。而多多创造这首诗的内心力量及源泉也正是出自这样的困境及他对此的不满和反抗。

在整首诗中多多都是以一气呵成、自然流畅、略带口语化的语言风格来创作的,使其的感情基调更为饱满和浓烈。诗的情感和诗的情节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随着诗人情感激烈程度的不断升华,诗中所描写的日常之事却变得更加琐碎起来,使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多多正是用了这样的技巧,使全诗的情感在最后一小节达到了高潮并且爆发。正是这样“爆发式”的写作与深刻的对比,使我们更加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找寻到了诗人内心极度的一种渴求——对失去的人性的召唤和对个人价值及自由的追寻。

在诗人描写的大量的“能够之事”中我们似乎读懂了什么,几乎所有的“能够之事”都皆为一个人之所以为人最基本的生活需

一切诗人都是凡俗世界的敌人,在诗歌里,烟火气的意思和毒气的意思通常是差不多的,当社会中的多数人选择鸡蛋汤的时候,诗人通常会选择二锅头。而在《能够》里却出现了对世俗生活的非凡礼赞和极端向往,这就不能不说有些异数的味道了。按照一般的标准,如果说“大口喝烧酒”、“壮烈、酩酊”尚不离诗歌僭越、狂放的传统,那么“在钟表滴答的窗幔后面/想一些琐碎的心事”就多少显得格局狭小,而在接下去诗句里,其意象则是一个比一个琐碎、一个比一个世俗——“散步”、“休息”、“发脾气”、“谎话”,这种对日常景观的描述本应该让读者产生舒张而懒散的感觉,但在“能够”与“多好”这两个词的框定下,却具有了另外的意味。

“能够”与“多好”组成了一个极为巧妙的压力系统,因其强制性和坚固性而将上述平凡、世俗、舒展的日常生活窒息性地封闭在一起,既描绘出一幅强烈的压抑感和紧张感,同时也使这种场景具有了成为爆炸物的可能,正如制造爆竹要将火药紧紧地束裹在纸卷中一样。在诗中,诗人将“能够”与“多好”这两个词本身所具有的祈使意味运用到几乎透支的程度,这两个词将更加丰富的可能性与人相互隔开,同时又将人似乎仅有的可能性压缩至于乌有。一方面,“能够”使人彷佛只能在“休息”、“走路”、“发脾气”之间进行有限的选择,这种浑浑噩噩的日常生活已经狭小得令人不堪忍受;而另一方面,“多好”又意味着连上述有限的选择其实也是不可能的,人甚至于连这种浑浑噩噩的日子也难以享有。这样,诗人就通过这些饱含世俗况味的意象描绘出了一个彻底反世俗而且反超越的秩序,这种残忍的秩序站在一切自然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反面,既要割掉下半身的欲望也要剔除上半身的理想。就像诗中对“能够”与“多好”的运用一样,这种秩序也竭力试图把人压缩在铁一样的罐子里,在1973年,这个罐子由一本270页的小红书、八个样板戏与无数军代表构成,它成功地把人们与世俗的生活、超越性的理想隔绝开来,把人禁锢在一个无趣亦无智的世界里。

在诗末,诗人直言不讳地指出,诗歌所声讨和反对的就是“风暴与革命”,这种直白在那个时代并不多见。多多是一个极为擅长于将时代内容转换为诗歌语言的诗人,他以追求真理的方式来书写诗歌。在无法大声言说的时代里,真理就会潜藏于诗歌之中,有如禅入尘土、道在屎溺。于是,一种诡异的现象出现了——哪怕是最为世俗甚至庸俗的存在也可以饱含意义,象征真理,此岸与彼岸的分歧不再鲜明,物欲与理想的界限不再明确。彷佛蟑螂和百合花一旦有了共同的敌人,那么它们就无需再分彼此了。对于这样一种现象,有赞许者将其看作是文学不甘沉沦、生命力强大的表现,这固然有其道理,但是,这种认识却严重忽视甚至回避了“革命”所造成的恶果和应当承担的责任。事实上,“革命”不仅在其得势的时候压抑、阉割、摧毁了文学,在其失势的时候(即所谓“后革命时代”),它所造就的恶劣影响依然在发生作用,这尤其表现在对文学价值判断的模糊与混乱之上。当“革命”的压力锅还是密封着的时候,欲望与文学的结

合造就了炸弹,而一旦密封不再,两者分道扬镳,它们就瘫痪成了两堆药面。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一、西川在1986年参加“中国现代主义诗群体大展”时,提出了西川体,但主张新古典主义,后来又提倡知识分子写作和中年写作,可是他一直是在按照自己的感觉进行着诗歌写作,西川是中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对当代中国诗歌和欧美诗歌做出比较全面论述的人。在西川的诗里,充满一种神秘的气息。自1989年他的挚友海子和骆一禾死后,他就被一种预言和神秘的色彩所笼罩,让他自己说,就是“对于我,面对诗歌一如面对宗教。”这种思想和气息,我们可以从他下面的这首诗中看出这种深刻的迹象:

有一种神秘你无法驾驭

你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听凭那神秘的力量

从遥远的地方发出信号

射出光束,穿透你的心

像今夜,在哈尔盖

在这个远离城市的荒凉的

地方,在这青藏高原上的

一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旁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神秘,让诗人无法驾驭?是漆黑的夜晚,茫茫的高原?是藏北的神灵,冥冥的天象?他在《艺术自释》中曾这样说到:“请让我面对宗教,使诗与自然一起运转从而取得生命,它充满着自如的透明。请让我有所节制。向往调动语言中的一切因素,追求结构、声音、意象上的完美。”西川是那种意象密集,语言节制的诗人。他抒情,但不煽情。在他的骨子里,有一个神灵一直作祟他的神志,他认为这是宿命,和预言一样地灵验。他在这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旁”,那么他看到了什么?

我抬头来眺望星空

这时河汉无声,鸟翼稀薄

青草向群星疯狂地生长

马群忘记了飞翔

风吹着空旷的夜也吹着我

风吹着未来也吹着过去

我成为某个人,某间

点着油灯的陋室

而这陋室冰凉的屋顶

被群星的亿万只脚踩成祭坛

我像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

放大了胆子,却屏住了呼吸

诗人颤栗了:他看着星空,无声的河汉,稀薄的鸟翼;向星空疯长的青草,忘飞的马群。主体的我,渺小得令人如此可怕;风,吹着时间的过去和未来,我像点着油灯的冰凉的陋室,而亿万只群星的脚,把我踩成了祭坛。面对自然,面对星空,我们怎能没有敬畏的感觉呢?星空和自然,这是最令人敬畏不已的上帝。而人的伟大是来自人对自然、宇宙的真诚学习。自然是人的最好的老师。因此,诗人在谈到诗与自

然时这样说:“对于我,诗歌应当面对自然;人是自然的回声,以自然的伟大而伟大。”诗人在宇宙面前,在大自然面前,在时间面前,一种强大的,不可驾驭的神秘力量,自内心生发,自己只不过是被群星的亿万只脚踩成的祭坛,是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西川这时深深地感到,自己可以大着胆子去领取圣餐,但必须敬畏宇宙、星空和时间。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是西川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西川有一种学贯中西的气质,他的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捍卫了诗歌文本和诗歌精神。但是他诗歌的缺陷,在其它的诗中,也屡屡败露。

二、《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是西川早期诗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首,它是写诗人在特定时空下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敬畏的不是亲近的,是神圣的不是日常的。一句话,是天启的,不是“炼意”得来的。深夜,在荒蛮苍茫的中国西部,在一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旁”、诗人眺望河汉。这时他感到语言的困境:那冥冥中的世界浸透他的肌髓,但“有一种神秘你无法驾驭/你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听凭那神秘的力量从遥远的地方发出信号/射出光束,穿透你的心”,这种不可说透的意蕴缠绕着诗人,他“欲辨已忘言”。他毋须借助主观化的意象,因为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都会损失掉他心中、眼里的超验图景。他只消“站立不动/让灿烂的群星如亿万只脚/把我的肩头踩成祭坛”。节制的诗情反使诗情无限弥散,把我放在我之外来写,使诗达到一种天地同参的效果,这就是诗人所说的“诗歌通过现世界对于另一世界的提示”了。那个世界是无声的,寒洁而澄明的。这首诗是纯粹的感觉诗,无所寄托又无不寄托。说它无所寄托是指它纯粹的形式感、美感,说它无不寄托则是指它通过对神圣永恒星空的呼应,来暗示现世人生的粗鄙和噪杂。“头顶的星空和内心良知”使诗人敬畏,像康德那样。

这首诗就具有克雷奇所说的“异常的意识状态”,这也是对东方型的凝神观照作风的一种承继,但它又不无现代精神,完成了诗人所一向追求的诗作中“宗教般的净化力量”,使我们沉默如潮涌,使我们坚信世间会有奇迹发生。

三、《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是西川早期诗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首,它是写诗人在特定时空下的一种感觉。哈尔盖,在青藏高原上。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哈尔盖“一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旁”,抬头仰望星空时的所见所感。

诗人首先见到、感受到的是一种“无法驾驭”的“神秘”,一种摄人心魄的、源于自然的“魔力”。这种“魔力”是巨大的,它“从遥远的地方发出信号/射出光束,穿透你的心”。在这种“魔力”面前,“你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诗人没有直接描述这种“魔力”,而是通过描述瞬间的心理感受暗示出来。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用具体事例渲染这种“神秘”:“河汉无声,稀薄的鸟翼/坠落,使驽马惊惶/逃向我”。此时,诗人已痴迷于这种“神秘”-——“我站立不动/让灿烂的群星如亿万只脚/把我的肩头踩成祭坛。”这种“痴迷”,是通过“驽马惊惶”来反衬的。最后两句诗,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对哈尔盖风光顶礼膜拜的神情。

在结构上将交代性文字(第六至十行),放在中间作为过渡,这种写法可简省笔墨,避免平铺直叙,同时使诗一开篇便造成悬念。以文为诗是此诗的又一个特点,看似散文化的句子,却仍是诗化的节奏和韵律。

这首诗就具有克雷奇所说的“异常的意识状态”,这也是对东方型的凝神观照作风的一种承继,但它又不无现代精神,完成了诗人所一向追求的诗作中“宗教般的净化力量”,使我们沉默如潮涌,使我们坚信世间会有奇迹发生。

帕斯捷尔纳克

不能到你的墓地献上一束花

却注定要以一生的倾注,读你的诗

以几千里风雪的穿越

一个节日的破碎,和我灵魂的颤栗

终于能按照自己的内心写作了

却不能按一个人的内心生活

这是我们共同的悲剧

你的嘴角更加缄默,那是

命运的秘密,你不能说出

只是承受、承受,让笔下的刻痕加深为了获得,而放弃

为了生,你要求自己去死,彻底地死

这就是你,从一次次劫难里你找到我检验我,使我的生命骤然疼痛

从雪到雪,我在北京的轰然泥泞的公共汽车上读你的诗,我在心中

呼喊那些高贵的名字

那些放逐、牺牲、见证,那些

在弥撒曲的震颤中相逢的灵魂

那些死亡中的闪耀,和我的

自己的土地!那北方牲畜眼中的泪光在风中燃烧的枫叶

人民胃中的黑暗、饥饿,我怎能

撇开这一切来谈论我自己

正如你,要忍受更剧烈的风雪扑打才能守住你的俄罗斯,你的

拉丽萨,那美丽的、再也不能伤害的你的,不敢相信的奇迹

带着一身雪的寒气,就在眼前!

还有烛光照亮的列维坦的秋天

普希金诗韵中的死亡、赞美、罪孽春天到来,广阔大地裸现的黑色

把灵魂朝向这一切吧,诗人

这是苦难,是从心底升起的最高律令不是苦难,是你最终承担起的这些仍无可阻止地,前来寻找我们

发掘我们:它在要求一个对称

或一支比回声更激荡的安魂曲

而我们,又怎配走到你的墓前?

这是耻辱!这是北京的十二月的冬天

这是你目光中的忧伤、探寻和质问

钟声一样,压迫着我的灵魂

这是痛苦,是幸福,要说出它

需要以冰雪来充满我的一生

对黑色字体的分析:

⊙尤其是前一段,放在现在也不觉得不崭新。

⊙这首诗语言的另一个特点是“断”(和巫昂的“拆句”不同),虽然这并不特别。诗中有四处断,而且都是跨段落的断。这四个断竟然安排得错落而层进,从语气上看,第一个冷静,第二个激动,第三个激烈,第四个理智。这样的错落和层进真是文章天成。最让人赞叹的断是第三个断:那些死亡中的闪耀,和我的/(断)/自己的土地!那北方牲畜眼中的泪光。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1990年12月,但从风格而言,属于80年代诗。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2000年读王家新的诗,更无比真切地体会诗歌这十年来技术的丰富与人文的衰微。

⊙最优美的还是第4到第7段,施动反转、反复、通感、反复、对比、比喻、夸张、拟人、反问、无序、反复、缺省、感叹、拼饰和无休无止想象、思考,优美的诗意推涌出庞大无边的激情,跌宕继进,似乎诗永远不会停止,不会停止。

⊙最后三段,照理是升华而发射理性光芒的三段,让我读得浑身不舒服,浑不知道是上升到什么高度去了。带有枯燥无味的JSH的影响。

⊙帕斯捷尔纳克真伟大。

赏析:

一、诗歌《帕斯捷尔纳克》作者以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命名,不仅是对命运多舛的异域诗人的哀悼和追思,也是对自己亲历的时代的反思,更是王家新歌咏、倾诉、以期达到“一种灵魂上的无言的亲近”的对象。首先,我们要知道帕斯捷尔纳克这位诗人:帕斯捷尔纳克是一个注重自我内在体验的现代诗人,在苏联建国后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长期沉默后发表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获诺贝尔文学奖,不料再度受到国内的严厉批判,以至于不得不屈服这种专制的压力,直到死亡。作者通过异国诗魂悲剧命运来进行自我剖析,帕斯捷尔纳克的形象被王家新涂抹上了主观色彩,“以个人的睿智和忧伤体认了一个时代苦难者的形象,又确立了一种要求承担苦难并朝向灵魂的高贵的存在尺度”(陈思和语),从而达到了精神与他的相通和契合,是灵魂之间,历史之间的对话,在对话中:王家新又似乎在询问着自己和帕斯捷尔纳克的精神契合点在哪里?中俄大地间的共同命运又是什么?那些不解都在自我阐述里升华,转为诗人的灵感和思索,使帕斯捷尔纳克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而王家新则是这精神的承担者,正又是由于这种承担,个人才真正的成为了个人。所以“他将时代的遽变融入个人的思考过程,然后又将个人命运的苦难置于时代这个特殊的历史空间,从而成为真正有勇气承担起历史重量的诗人。”(引自《程光炜诗歌时评》)

二、诗开篇就以一种崇敬和低沉的情感表明创作意旨,把一个中国诗人的“一生的倾注”和“灵魂的颤栗”献给异国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及他的诗,在现实中虽然不能为他“献上一束花”,却穿透时间空间的距离,以精神穿越“几千里风雪”从而使“我”和“帕斯捷尔纳克”超越历史空间联系到了一起,而在历史的劫难与现实的劫难向前,王家新又反复思考“创作”与“真实生活”之间的关联,使得其在“终于能按照自己的内心创作了/却有不能按一个人的内心生活”背景下,在自我现实生活和帕斯捷尔纳克的历史命运之间游离,最终表明这一切的苦难不仅是他自己的,也是帕斯捷尔纳克的,而且这种苦难也是成就他们伟大和成长的“催化剂”,让他们在煎熬间饱受人间的折磨,从而成熟。

诗歌在艺术形式上呈现了一种“深度意向”。王家新对反复、通感、对比、夸张、拟人等修辞的运用及反问感叹跨段式的自如应用交替,既使这首诗语意繁复,意象丰满,又体现了诗人成熟的定型的艺术风格,而且诗歌的语言带有知识分子的气质的理性和思辨,使意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特别是某些句子也含有警世的力量,这也是他诗歌具有的绝对的力量。比如:“为了获得而放弃”“为了生你要求自己死,彻底的死”等。而且诗中的语词都用来营造了内心化的意向,即根本上的一种按照内心的写作。

在诗歌中作者用词最高的是“雪”,“雪”是他一开始写诗时便常用的词,而且在不同的时期里,不同的诗

作中,作者的“雪”的意向各有一种情感(王家新诗中的特色),在这首诗中,从“雪”到“风雪”到“雪的寒气”再到“冰雪”,这些意象见证的就是哀痛的劫难,痛楚;是无奈的承受和精神的坚强不屈。在另一面也暗示着“雪”是中俄诗人共同面临的风暴和劫难,因为共同承受,共同面对,所以雪成了王家新和诗人帕斯捷尔纳克的一种精神灵魂上的共通。从第一节的以“几千里风雪的穿越”到最后一句“需要以冰雪来充满我的一生”(其中第四节,第七节,第八节都有雪的意象),使得生命与冰雪连通,以此显示生命中痛苦与幸福的历程和承受冰雪的历程,在询问与体验间,王家新品味着人生的意韵,也在自我沉思与痛苦着。王家新从他所喜爱的大师的作品里汲取营养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文学目标定位在了对时代和社会历史的反思及批判的基础之上”,这是他的超越,也是他的别具一格诗歌的独特所在。

王家新属“沉思的诗人”,他的诗歌中,在诗意与思想之中浸透的是知识分子拥有的人文精神,也是理性规约下个人对历史时代的人文关怀精神。他把自己的命运与时代的命运与时代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既带有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的意识,同时也使他的诗歌具有俄罗斯诗歌精神中的苦难,深沉,高贵的美感。这也是中国当代诗歌在90年代重新显示出的一种思想契入后的美感。

三、有关《帕斯捷尔纳克》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就,主要被认为是创造了一种“深度意象”。这也就意味着它通篇都保持了一种朴素直接的表达方式,很少需要特别加以诠释的修辞,亦没有那些浮于语言表层的装饰性意象,所有的语词都用来营造一个内心化的意象,也就是以上所述及的全部内容。这在根本上正是一种按照内心的写作:表达的冲动全部都来自于诗人最纯粹最内在化的要求。

四、这些流亡或准流亡的诗人命运是他写作的主要源泉,他试图通过与众多亡灵的对话,编写一部罕见的诗歌写作史。作品中经常有令人警醒的独白,笔意沉痛。

一种难言的沉郁之气贯穿于字里行间——这是王家新个人气质在诗歌中最直接的表露,增强了作品打动人心的力量。这些特质在那首为他获得广泛声誉的《帕斯捷尔纳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帕在诗中已不完全是那个在俄罗斯坚持写作的大师了,而成了王家新手里的一个意象核桃。王家新在其中注入了自己最主要的生命感受,倾诉了自己的隐痛和经验。在此种意义上来说,帕斯捷尔纳克也就是王家新。因此,这首诗的成功是顺理成章的——再没有比营造“自我”这个意象更能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深入而真切的阐释了,对于精擅此道的王家新来说更是如此。

王在《帕斯捷尔纳克》中有一段感人肺腑的表白:那北方牲畜的泪光/在风中燃烧的枫叶/人民胃中的黑暗、饥饿,我怎能/撇开这一切来谈论我自己。然而通读全集,我不得不说自己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一种被人煽情而致落泪最后却发现对方原来是在作戏般的感觉——王恰恰是撇开一切在谈论他自己。王将自己的忧郁和失意看成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最高的痛,在许多诗中反复的倾诉,生怕别人不晓得。这令我不由得想起一个胸襟狭隘、目光局促、有着自恋情结的小男人,为了一些小小失意而唉声叹气,满嘴沉痛。

《融入野地》

张炜的创作,一直在执着于自己的精神追寻:“我想寻找一个原来,一个真实。“做梦都想像一棵树那样抓牢一小片泥土,我拒绝无根无定的生活,我追求的不过是一个简单、真实和落定。”这种简单、真实和落定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呢?“我所投入的世界生机勃勃,这儿有永不停息的蜕变、消亡以及诞生,关于它们的信息都覆于落叶之下,渗进了泥土,新生之物让第一束阳光照个通亮。这儿瞬息万变,光影交错,我只把心口收紧,让神思一点点溶解。”当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缕“神思”被“一点点溶解”之后,人就转化为树了:“眼看着四肢被青藤绕裹,地衣上长额角。这不是死,而是生。我可以做一棵树了,扎下根须,化为故地上的一个器官。从此,我的吟哦不是一己之事,也非我能左右。一个人消逝了,一株树诞生了,生命仍在,性质却得到了转换。”这种转换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一,是张炜穷毕生精力所要追究的“原来”和“真实”。所谓“和谐为一”,就是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乃至等同,这当然不是说人与自然中的一切生命都完全一样,就生命的表现形态来说,各种生命都是决不相同的,但就生命的“原初”形态来说则都是同一的,这种同一性就表现在对泥土的依赖:萌生于泥土,生长于泥土,最后又归依于泥土。任何生命都逃不脱这一宿命的轮回,因而任何生命在这一意义上都是同一的。

我与地坛

一、浑融的结构与深邃的主题

文章以相对独立的两部分结构,深刻地展示了作者走出残疾阴影的心路历程。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以景物描写为主,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写“我”与母亲,采用追忆回想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两部分内容看似不相关,其实贯穿着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我”与地坛的缘分;暗线———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在第一部分中,“我”去地坛是为了逃避现实;“我”思考了三个问题:①关于死。②为什么出生。③怎样活。在第二部分中“我”去地坛则是为了感受亲情,追念母亲,因为这里处处都有关于母亲的回忆。在这里“我”也思考了两个问题:①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②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最终作者找到了答案,两部分于是在不同的层次上突出了相同的中心:对照地坛荒芜而不衰败的景象,作者感悟到“我残疾但不能颓废”,应该像地坛那样,让生命张扬出活力;而对照母亲苦难坚强的一生,作者明白了自己应该像母亲那样,勇敢坚强地面对人生的不幸,让“坎坷”灿烂。不仅如此,作者在结尾处还用这样的语句将文章两部分结构融成一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因而这篇文章尽管篇幅长、容量大,行文奔放洒脱,却不失严谨,充分显示了作者结构行文的功力。

二、细节化的景物与传神的虚写

文中的景物描写动静结合,生动、新奇、细腻。作者或捕捉静态的景物写“古殿檐头剥蚀的琉璃”“门壁上淡褪的朱红”,用以表现地坛沧桑的历史;或描摹动态的景物,写“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来表现渺小生命生存、思索、奋斗的快乐;写“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表明即使短暂平凡的小生命也能创造出生命的辉煌。

有时作者还在自己细节化的景物描写中穿插虚写来传神。如写“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加入了这样的联想、想象:“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借助这种虚写,作者把生命痕迹中蕴含的活力、情趣传神地表达出来。又如“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此中的虚写突出了生命的成熟凝重、从容刚毅、坚强不屈、执著忠诚。其实,文章第二部分表现母亲对作者毫不张扬的爱,就运用了设想的方式(设身处地地想象母亲当时的心理) ,这本身就是一种虚写。这些虚写很好地突出了母亲的苦难与坚强以及儿子的懊悔与痛苦。

三、哲理性的语言和真挚动人的情感

文章语言极富哲理性。如“死是一件不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它告诉人们“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人应该乐观面对,而对当时还未走出残疾的阴影的作者来讲,死亡的来临无疑也是痛苦的解脱,就像节日。

作者对古园景色的描绘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激情。如“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又如“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 片刻不息”,作者用拟人、用声响、用敏感的心在捕捉着生命的律动,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写出如此激情的东西,作者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怀真挚动人。

作者对母亲的思念、眷恋之情更是感人肺腑。母亲已逝,依旧在老柏树旁,在草地上、颓墙边,思念母亲的儿子,从雾罩的清晨,一直呆呆地坐到鸟儿归巢的傍晚,直至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幻想着母亲还会像从前那样再来这园中找自己,此中景色描写成功地渲染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把儿子思念母亲的痛苦写得如此深沉悲哀。真挚动人的还有母亲对儿子的爱,母亲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而这事无法替代,“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她爱得小心翼翼,回避着诸如“踩”“踏”一类的字眼,要照顾儿子男子汉的自尊,她走遍整个园子惶急地寻找儿子,看到儿子后,却悄悄走开。她用顽强坚韧的意志承受着儿子的不幸带给她的痛苦与打击,她用天使般的笑容想重新唤起儿子对生命的信心,这是多么崇高伟大的母爱!

四.明暗两线,互相映衬

作者安排了两条线索齐头并进,第一条是由地坛的描写到“我”的十五年的主要经历,由“我”的思想经历进而引出母亲在儿子经受这一打击之后的种种做法。也可以这样说,由我与地坛的故事引出我与母亲的故事。第二条线索是在两个故事之中,暗含着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由十五年前双腿残疾的“失魂落魄”到对生死有所感悟的“安心多了”;由想通了死的问题再到考虑该怎样活的问题,对生命产生由衷的

庆幸和感激;在这一系列的思考之中无不浸透着母亲的痛苦和关爱,由此又到对母亲的深深歉意和深深悼念。文章的线索从下列的结构图示中可以看得更为清楚:精神家园地坛(明线)“失魂落魄”(暗线)我“安心多了”感激庆幸生命家园母亲歉疚悼念这两条线索,前者可以叫做明线,后者可以叫做暗线;明线是一条事线,暗线是一条情线;明线把地坛、我、母亲三者联系起来,暗线把地坛这个精神的家园与母亲这个生命的家园联系起来。可以这样说,地坛是虚化的母亲,母亲是作者心中永远的地坛。写地坛是为了写我,写我是为了写母亲,如此层层铺垫。在明线的进行中,一景一物,一人一事,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感情。因此,两条线索互相映衬,延伸到整篇文章,使这篇少有的长散文真正做到了“形散神不散”。

五.景烘托情,情在景中

《我与地坛》有成功而独特的写景艺术。在整篇散文思想感情的流动过程中,时时穿插着景的描写。它有两个特点:其一,景物的描写都是以群体形象出现,是三组景物描写。第一组是地坛建筑物和植物的描写,写出了古旧荒凉饱经沧桑的地坛;第二组是一些微小昆虫的描写,写出了这些微小生命的勃勃生机,从而得出“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结论;第三组作者调动视觉、听觉和嗅觉,描写了地坛中自然和人类的一些生命的形式,表达对生命的激情。其二,景与情的自然融合。每一处景物描写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最好诠释。第一组“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在这样一幅古旧荒凉的画面之中,双腿残疾、心灰意冷的作者走进了地坛,其心情的绝望,神情的灰暗,意志的消沉,似乎已经让我们从地坛之景中感受到了。此景近乎完美地烘托了此情。第二组“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地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在经受人生沉重打击,对生命失去热情,极端悲观失望的时候,作者摇着轮椅在地坛的每个角落百无聊赖地游荡,无意间他看到了这些充满生机的小昆虫,他们不知世事的、平静安宁的、快乐自在的活着。作者突然从中得到顿悟:“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可见,地坛小昆虫之景,融合着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使作者的心情平静下来,进而产生对生命的深入思考,并最终走出困境,重新振作。所以此景是此情最好的体现。在第三组景中,作者用个六个“譬如”组成了排比句,写了石门落日,雨燕高歌,孩子脚印,苍黑古柏,暴雨骤临以及秋风忽至六种情景。这六种充满激情的情景,不正是作者对生命拾回信心,充满热情和探索的写照吗?所以,在作者一系列感情发展变化的线索上,景的描写就好像是挂在这条线上的几个耀眼的亮点,色彩斑斓,极好地烘托着作者此时此刻的感情,而作者的感情又无时无刻不在景物的描写之中。正所谓景烘托了情,情在景中。

六.细节描写,感人至深

文章除了高超的写景艺术之外,在对母亲的描写中,又成功地采用了细节描写,使母亲的形象具体丰满,使母爱感人至深。如:“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这处细节是通过母亲送“我”去地坛时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来表现母亲的心理活动的,极其逼真地把一个残疾儿子的母亲痛苦而又隐忍的复杂感情表现出来了。而母亲的关爱和担忧显示了母爱的真诚和伟大。细节描写,选取日常生活中极其普通的情景,母亲的日常对话,母亲的一个习惯性动作,但它极其准确地表现了母亲的感情,起到了一叶知秋,一事知人的艺术效果。使母亲的形象更加具体生动,使母亲的感情更加逼真感人,使“我”的悼念之情也更加真诚深切。

七.语言恳切,新颖优美

《我与地坛》用其独具风格的语言征服了读者。那就是:恳切、优美。恳切是指诚恳殷切。语言的恳切应该注重分析一下感情的问题。《我与地坛》无论是写地坛,还是写母亲,都流露出作者一种浓浓的感激之情。这种对地坛对母亲的感激,使文章的语言时时处处地闪耀着真诚殷切的色彩。同时,文章中独特的句式,反复渲染,一唱三叹的语言艺术又使这种恳切的感情色彩得到强化。请看:“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

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这些句子,或句式独特,或反复渲染,或一唱三叹,具有浓厚的充满感激的恳切之情。读来怎不叫人感动?优美的语言各有各的不同。本篇语言的优美之处主要表现在用词的新颖独到上。“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沉静光芒”,“寂静的光辉”,“安祥的落叶”,“焦灼的路”,“熨帖而微苦的味道”,“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等等,在这些句子中,把原本不用来修饰这个词的形容词用来修饰这个词,使之产生一种新颖独特的感受,仔细体会又似乎感到修饰与被修饰之间有某种神似。文中有大量的这种用词,使得语言给人独特新颖的感受。还有一些创新的比喻、拟人。比喻如“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拟人如“这古圆仿佛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急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等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精致优美,形象生动,极具有艺术的感染力。《我与地坛》的表现手法新颖别致,令人耳目一新,极具吸引力。写景视角不同一般,细腻而独特。其语言文字精致优美、真诚恳切。所有这些都是本文的成功之处,值得读者去仔细体会,在欣赏感叹之余,借鉴吸收。

景物描写的作用

1、说明地坛是破败、荒芜、古旧的,同时又宁静,充满活力、生气。

2、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3、地坛是对“生命”和“世界”的解读,也是作者的解读,让作者获得新生。

大地上的事情

《大地上的事情》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久已被我们熟视无睹甚至因审美知觉麻木钝化而遗忘了的大自然景观:蚂蚁营巢的三种方式;日出日落的时间和速度;田野上空徒劳盘旋的鹞子;彩色蜘蛛的罗网;季节的生命;迁徙的鸟群;原野上逆风而行的火首;整整齐齐摆在辽阔的大地上的麦田;赋予大地神性的雪;飞行迅疾,使人闻其声却难见其形的杜鹃;富于传奇色彩和神秘气氛,以警觉和逃遁苛存于世的野兔…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都被世人关注,也许我们从不曾真正静心去理解自然,然而苇岸做到了。苇岸是大地的歌者。文中,他用清净与温情的目光注视大地,用素朴的文字和优美的语言,以及深邃的意境描述一件件大地上的事情。他观察深爱着的蚂蚁、麦子、草地、雄蜂、河流、麻雀、野兔、天空、阳光、雪……他像农人那样热爱大地里的美好事物,他以高度的心灵克制力和宁静平衡的美感,摹写了大自然万事万物在时光流逝中的变迁、繁衍、生长,表现了时间、存在与人性的永恒性。他是不可多得的大地的观察者、体验者、歌唱者、守望者。他写得那么平静而美好,那么挚爱而眷恋。在干净、整洁、有力、温暖的文字下面,流动着多么活泼新鲜的诗情画意和深邃精湛的大智慧。他值得每个爱“大地”的人尊重。

景物、人类三个角度进行描述的。

(1)动物:蚂蚁营巢、雄蜂之勇、麻雀之乐、盘旋之鹞、

麻雀啼叫、蚁拖蜣螂、麻雀休息、雨中麻雀、田中小鸟、

冬日鸟鸣、感悟群蜂

(2)景物:下雪感悟、观察落日、“黄金”麦田、积雪融化、

原野之火、深秋景色、观看日出、太阳的路、初春旷野

(3)人类:孩童游戏、心灵之锁、果树捕鸟

观察动物——动物是鲜活的,有爱、有勇气、有洒脱、有恬静,作者赞美他们的舒展与随性,了无痕迹的亲切感流露无遗。

感悟景色——自然景色是纯静的、富于变幻的、洋溢生命力的,作者真正将自身融入物象,用最朴素的情怀关怀着太阳、雪、田野。

冷看人类——人总是很理性地束缚孩子、很“坦然”地奴役他物,对此,作者深感痛心。

个人的理解:

人若是能非理性、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与动物为伴、与景物共舞、让孩子寻回天性,大地上便会有最和谐的乐章。

应反思人类对于自然居高临下的态度,人应有谦卑的倾听的姿态及崇高的精神特质,从而使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能够和谐而诗意地栖息在这个有限的地球上,这种诗意的栖息将把人类带向希望之乡。

注意体味每一段落中白描——以简洁的文字勾勒事物的行状,取喻——采用拟人或比喻,议论——从普通事物中挖掘出意义,这三者的融合,从而使每一段文字既是对实物的描绘也是充满诗意的哲理性片段。

拣麦穗

文章的开头部分,就像是一幅娟秀的风景画,在月残星稀的清晨,满怀幻想的女孩挎着空篮去拣麦穗。田野上腾起薄雾、月亮偷偷地睡了一觉。诗意的画面突然掺进了一声轻轻的感叹,一旦想到现实生活的贫困和将来未知的命运,美丽的梦幻顿时变了味儿。在气氛的渲染中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状态,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特点。这篇散文在时间上有一定跨度,但作者衔接得自然流畅,行文的过渡扣住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详略得当,显示了作者艺术的“剪辑”水平。由于作者是小说家出身,她对人物外貌的塑造,神态举止和语言的刻画,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充分体现了人物的性格、年龄特征,具有至深的艺术感染力,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张洁的文章中表达的是作者对道德理想境界的一种追求。张洁的“猪肚子”烟荷包就是一种纯洁的象征,也是作者一直在追寻的那种美好境界。甚至她希望所有的人都能通过文字来认识美好,记住美好。

主题思想

散文通过对几十年前拣麦穗的一段往事的回忆,主要描写了一个卖灶糖的老汉和一个天真无邪的乡村小姑娘之间的纯洁感情。他们相互依恋,都从对方身上感到人间的温暖,但又丝毫不想得到什么回报——“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文章抒发了作者希望人间真情常驻的心声,同时,也对这种希望的难以实现,流露出淡淡的感伤。

作品分析

本文中叙述了两个拣麦穗的故事。一个是关于所有“在农村长大的姑娘”的,一个是关于叙述者“我”的。前者用概括的方式来叙述,它是许多人的共同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农村姑娘在少女时代对未来人生的纯真而朦胧的幻想,对实现幻想所付出的热情和努力,以及在现实人生中的一再失落。在这被一再重复的故事中,显现出一种对平凡、苦涩人生的怅叹之情,表现出对幻想的困惑和人生的孤独感。它是另一个故事的情感铺垫。

后面一个拣麦穗的故事是关于“我”的具体的故事,这个故事又是通过成人之后的叙述者以回忆的口吻叙述的,正是在这种从容舒缓的叙述中,传达出一股感人的力量。老人与小女孩是文学史中一组很值得注意也很有意义的意象,这里面寄予了太多的内容。他们都是寂寞的,无论萧红的《后花园》,还是张洁的《拣麦穗》,都有其潜在的感伤和希冀。“我”作为一个农村女孩,从童年时起就模仿大姑娘们去拣麦穗,虽然不明白这一举动的真正意味,但同样感受到了人生的孤独,对人世间的冷漠和粗糙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正因如此,她与“卖灶糖的老汉”之间的情感才会如此感人,作者对卖灶糖老汉的那种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朴素的爱才会格外珍重。

本文后半部分出现的“树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的意象,在全文中占有中心地位,它凝集着作者在全文表达中的所有情感,也是最容易拨动读者情感心弦的一个意象。作者在文章中两次写到“小火柿子”。第一次的写实,写“我”站在村口的一棵柿子树下,在寂寞和思念中等待“卖灶糖老汉”的到来,但写实中也已有了情感的铺垫。作者写它“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是一种烘托,它象征着小女孩对抚爱的期盼和希望。第二次再写到“小火柿子”时,小女孩已经知道了“卖灶糖老汉”的死讯,这时候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的描写则是一种反衬,突出了小女孩的悲伤、失望和孤独。在希望与失望的交织、对立中,进一步突出了“小火柿子”的象征意蕴,强化了这一意象的艺术感染力。

不是直接、不是正面地批判“文革”那摧残、扭曲人性的时代,而借用一个古老而且美丽的故事,委婉地呼唤着人性的复苏,呼唤着人间的几许真诚。故事的最后,借大雁姑娘对老汉刻骨铭心的“依恋”—

—虽然当年为老汉预备的“烟荷包”早已丢失,但“烟荷包”却依然占据着她的心灵,向读者证明,美永远不会毁灭,那中华民族固有的人性美,会重新回到现实的人间,人性的琼浆玉液会重新滋润人们长久饥渴、受伤喋血的心灵。

开头部分的几节,不是直接切入故事,而是浓墨重彩地勾画故事发生的人文环境和色彩暗淡凝重的背景,叙说黄土上在贫穷、落后的生活中,姑娘们在拣麦穗的风俗画中寻找着、创造着自己的婚姻幻梦想,以及这种茫然追求不可避免的、“全部变了味儿”的悲剧命运。这样为整个故事创造了浓烈的悲剧情调。结尾部分,反复渲染大雁姑娘在老汉死后对失落之梦的追觅,尤其在煞尾时叙说那只烟荷包“它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的细节,而使故事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留下了不尽的悲剧意味。首尾的圆合,序曲与尾音的对峙,姑娘们的幻梦与大雁姑娘的幻梦这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使悲剧的“人性”主题得到了诗情盎然的表现。加之全文始终以大雁的自述口吻作为叙述角度,以舒缓平静的节调叙说牵动九曲回肠、铭感五脏六腑的“忘年交”这“情结”,以此使读者一起与大雁揪心动容,在同一悲剧中产生共同的悲剧体验,因而读者更是平添了几多悲凉、几多凄怆的情绪色彩。黑格尔说;“艺术对于人的目的在使他在对象里寻回自我。”张洁在这里更懂得怎样使读者参与她的审美创造,一同去寻回自我,从而产生强烈的悲悯情绪。正因为张洁注意切中肯綮地把握着悲剧情调与悲剧气氛,使这篇散文在艺术表现的整体风格上有着透彻的悲凉与透彻的悒郁。

艺术特色

《拣麦穗》是一篇别具艺术风致的散文。

首先,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刻画小女孩的心理,心态描写真切细腻,感情真挚朴实。“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是真的越来越依恋他。”“我常常目送老人的背影远去”,“我真的担心了,担心他早晚有一天会死去。”这是一种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方法。以内心独白为基础,夹以穿插人物的活动,交待故事的进程,造成通篇散文发自心灵的,深深的、轻轻的、淡淡哀愁的叹息气氛。

其次,为了突出偏僻乡村固有的、本色化的人性与人情,并强调其至美,作品在艺术上以“丑”显美,将两个人物形象都描画而为“美丑联体”的意象,外面都具有“丑”的特征,通过形“丑”与神“美”的错倒、反差,达到人性“美”的讴歌。小时候的大雁,又馋又傻,长得“极其丑陋而又没人疼爱”,甚至还傻乎乎地为自己选定的男人,缝了一个“猪肚子”似的烟荷包。卖灶糖的老汉,“象半个葫芦样的后脑勺上”,闪着“长长的白发”。可是,写“丑”是为了突现“美”,是为了突现“丑”小丫和“丑”老头畸形的躯体里,深藏着金子般的心,即至美的人性。“丑”和“美”在他们身上奇妙联体、相反相成地交织着、联结着,作者在如诗如画的人性风俗描写中,故意抹上“丑”的、不相和谐的几笔,目的是通过缺陷的美,以期在艺术表现上充分肯定老汉、大雁美好善良人性的存在与完形。

寓意的深沉含蓄也是文章的一个特色。从表面看,文章记叙的是儿时平常的往事,但不管是歪歪咧咧提篮跟在大姐姐身后的行动,还是二姨贼眉贼眼的戏谑,或是老汉对“我”的疼爱,以及“我”对老汉的依恋,其间却潜藏着作者对人世间真情的感念和成人后对人与人之间往往缺乏勾通、缺乏关怀的哀愁。这哀愁似乎是起因于某种孤独感,某种对于人世间的冷漠和粗糙的敏感,因此作者才格外珍视那卖灶糖的老汉的疼爱,因此,渗透在这一平淡故事之中的,恰恰是作者对人间真情的强烈呼唤。也许作者的哀愁中也包含了一丝对于理想本身的困惑,所以作者才尽力以通达的口吻来谈论那些农村姑娘和童年幻想的告别。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含而不露的哀愁赋予了整篇散文一种内在的和谐,也正是这哀愁加强了作品那从容舒缓的叙述文体的抒情意味,使它能在不知不觉中拨动读者灵魂深处的心弦。

语言自然朴素、明净清丽,也是艺术上的鲜明特色。修辞立其诚。全篇的语言仿佛是从作者肺腑里流淌出来的、晶莹透明的心泉之水,选字炼词、组句成话,均发自内心的一片至诚。而且,作者在语言色调与韵味方面,注意以童心写童真。如写“我”拣麦穗的感触:“那篮子显得太大,总是磕碰着我的腿和地面,闹得我老是跌跤”。再如,在大雁眼睛里写大人对她那句“嫁老汉”傻话的反应:“她们全都放声大笑,象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等等。对这些语言的艺术锤炼,作者能够进入“我”——大雁的思想与语言的“角色”,因此拟态逼真、浑然天成,颇具儿童的心理感觉色彩。

吉狄马加

吉狄马加是新时期活跃在中国诗坛极有成就的彝族诗人。著名诗人流沙河在初恋的歌里如此精辟地论述吉狄马加的诗:“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出了一个年轻的现代诗人,他用潇洒的散文语句写诗。他的诗告别了排偶的尔比尔吉,无拘无束。在他的诗中,传统的歌的成分,已经越来越稀薄了。他传达给读者的,与其说是‘我看到了什么’,还不如说是‘我想到了什么’。他的兴趣不在展列现象的纷繁,而显示灵魂的深邃。”吉狄马加的强烈民族感。这正是吉狄马加诗作的显著特点。他这样说过:“我力求我的诗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人性和友爱的世界,我希望我的诗能体现出我的民族真正的民族精神,而不是那些表面的东

西。”他的诗充满着对本民族深深的爱,跃动着的诗正是彝人之魂。换句话说,吉狄马加的诗立足于彝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由此去审视中华民族文化甚至世界文化精华。所以,民族精神构成了吉狄马加诗歌主题的审视各种文化的参照系,并由此构成了新的文化意识。

作为诗人,吉狄马加有他自己生长的沃土,那就是美丽的凉山。那是一片神奇的诗海,那里的一切滋养了他:古老的优美的故事和传说,陶冶了他的灵性;家乡的景物,民族的风情陶冶了他的情操;传统的民族文化,刚毅,质朴,浑厚,倔强的民族性格,陶冶了他的品性;多彩的生活,绚烂的人生更使他迸发出浑厚而高昂的激情。这一切正是吉狄马加民族文化精神形成的历史源泉。

民族文化的内容是深广的,民族的图腾,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典籍,精神寄托与追求。我们在进行诗歌创作时,都可以将这一切充分的形象的表现出来,虽然说这样的诗也是富于文化价值的,但是所说的民族性,是指能展示民族的本质精神。我们从吉狄马加的诗中不仅可以感受到一种不屈的性格,而且可以进一步感受到由此而形成的只能是属于彝民族的精神气质。

吉狄马加的诗歌里奔涌着犹如人类信仰般鲜红的血液,他倾注在诗歌中的永恒的大爱与仁慈悲怜的情怀依托这个背景。在绝对纯粹的领地,他的精神的俯瞰超越了故乡、种族、时间与地理的疆界,他因而成为当代中国具有世界性重要影响的诗人。他的如誓言般的诗歌,让我们相信:诗歌,是一个诗人生命核心不可替代的部分,源于这里的人性不泯的光辉呈现在他的诗歌里,具有阳光一样温暖的特质。由于吉狄马加对中国及世界诗歌独特的贡献,特授予中国当代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 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当代文学。 2、从50年代初期起,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是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50年代初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 4、50年代中期,由于一批“干预生活”以及描写爱情的作品相受到批判,现实题材的作品一度受到冷落,许多作家纷纷转向历史题材。 5、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是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老舍的话剧《茶馆》,而后有田汉的话剧《关汉卿》、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第一卷)。 6、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的一大批长篇小说相继涌现,形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作家作品有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吴强的《红日》、冯德英的《苦菜花》、梁斌的《红旗谱》、欧阳山的《三家巷》以及稍后出现的罗广斌杨益言的《红日》等。 8、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梁斌、郭小川、闻捷和李瑛等。 9、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散文作家以刘白羽、杨郑、秦牧、吴伯箫等人的成就最高。 10、1976年4月(丙辰清明〉出现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代表了人民怒不可遏的心声,是那十年间最为激动人心的辉煌乐章。 11、自1976 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 12、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首先出现的是“伤痕文学”,随之出现的创作潮流是“反思文学”。 13、新时期,“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为代表。 14、新时期,“反思文学”以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王蒙的《蝴蝶》、方之的《内奸》、古华的《芙蓉镇》以及张贤亮的《唯物主义者的启示录》系列小说等为代表。 16、新时期的朦胧诗人以舒婷、顾城、北岛为代表。 17、新时期,高晓声的以《陈奂生出国》、《陈奂生上城》为代表的“陈奂生系列小说”等农村题材作品,继承了鲁迅的遗风,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19、80年代初,王蒙的《春之声》、《夜的眼》、《蝴蝶》等作品以意识流手法为特征,突出表现人的意识活动,发展了中国小说的创作,形成了一种文学时尚。 20、21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韩冬为代表的新生代诗歌的出现,宣告了“朦胧诗”不再先锋。 21、80年代中期以后,以马原、洪峰、余华、格非、孙甘露等为代表的先锋小说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叙述革命。 25、双百方针指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王蒙在百花文学时期因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而成名也因此被划为“右派”。 27、《百合花》描述了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故事。 28、《青春之歌》是建国后第一部以青年知识分子成长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29、50年代前期,文艺界发生了大规模的文艺思想斗争,主要有关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2、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陈独秀把晚清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3、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以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4、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在另一篇《平民文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派主张”,又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5、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在于创作,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 【《学衡》派: 1、发起人及时间地点:1922年,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创办了《学衡》杂志,因诸人观点态度相近,被称为《学衡》派 2、主张:尊崇中国的古圣贤者,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标榜“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稳健保守,是“穿西装的复古派”。 3、代表作: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吴宓、胡先骕《论新文化运动》《评<尝试集>》】(3)新文化阵营与章士钊《甲寅》上的复古论调的论争。 13、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1)自晚清以来的被压抑着的现代性获得了最大的生机,形成了新的文化与文学观念,开创了新的主题领域与人物形象谱系; (2)五四文学革命全面革新文学语言、文体形式,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 (3)五四文学增添了世界维度,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自觉的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有本土特点的开放性现代文学; (4)五四形成的现代作家队伍是以后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的主体力量,这批作家和他们开创的文学内容及形式形成了新的现代传统,这一传统的赓续是文学现代性的基本保证。第二章20年代小说(一) 1、问题小说代表作家:叶绍钧、许地山、冰心、王统照、庐隐等 (1)冰心:“爱的三部曲”《超人》、《烦闷》、《悟》,其中《超人》(1921)标志着冰心对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药方”,这就是“爱的哲学”(爱、童心、自然是“爱的哲学之鼎的三足”)(2)庐隐:中篇《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短篇《丽石的日记》;长篇《象牙戒指》《女人的心》《归雁》《云鸥情书集》《庐隐自传》等,风格感伤,基调悲戚,与郁达夫同为新文学抒情小说开拓者。 (3)王统照: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山雨》(1933) (4)叶绍钧:20年代出版了《隔膜》《城中》等5个短篇小说集;《倪焕之》(1928)是其唯一长篇小说,显示现实主义趋向,被誉为“扛鼎的工作”。 叶绍钧小说以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写实主义特征。同时与讽刺兼备,是叶绍钧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 叶绍钧还是现代中国童话的开山者。鲁迅对其评价:“叶绍钧先生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出了一条自己的创作的路的。”

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平时作业2及答案

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平时作业2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三家巷》中,陈家是资本家,何家是官僚地主,周家则是工人世家。 2.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刘世吾、《蝴蝶》中的张思远、《相见时难》中的翁式含、《踌躇的季节》中的犁原等。 3.1957年“反右”扩大化之后,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创作,其主要收获有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老舍的《茶馆》、曹禺的《胆剑篇》等。 4.蔡其矫的《生活的歌》、李季的《玉门诗抄》、邵燕祥的《到远方去》、梁上泉的《高原牧笛》、雁翼的《在云彩上面》、傅仇的《伐木声声》等,都是50年代工农业建设的写照。 5.闻捷的《天山牧歌》、公刘的《在北方》、梁上泉的《云南的云》等,描绘了以新的劳动生活为主体的富于浓郁地方民族色彩的时代风景画。 6.新时期初期乡土文学的优秀作品主要有何士光的《乡场上》、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叶蔚林的《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等。 7.2008年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四部获奖作品中,贾平凹的《秦腔》、周大新的《湖光山色》、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都是以乡村的现状和历史为主题的作品。 8.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先出现的颂歌主要有郭沫若的《新华颂》、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艾青的《我想念我的祖国》、胡风的《时间开始了》、臧克家的《有的人》等。 9.郭小川的组诗《致青年公民》、贺敬之的《放声歌唱》为当代政治抒情诗开了一代诗风。 10.《天安门诗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教研室16人集体化名“童怀周”编辑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中的诗歌。 11.朦胧诗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12.在改革开放后的30余年间,从莫言的《红高粱》、贾平凹的《浮躁》、张炜《古船》和陈忠实的《白鹿原》等乡土文学作品,标志着当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13.陈应松以描写湖北神农架山区的山民生活见长,他的《马嘶岭血案》、《松鸦为什么鸣叫》、《豹子最后的舞蹈》等,为他赢得了“底层写作”的代表性作家的声誉。 14.莫言以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一举成名,而真正奠定他在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的则是《红高粱》。15.五六十年代,女作家的主要作品有茹志鹃的《百合花》、杨沫的《青春之歌》、宗璞的《红豆》等。16.铁凝的成名作是1982年的《哦,香雪》。 17.陈染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私人生活》以女性视角,大胆表现了对自恋和同性恋的赞美。 18.王安忆的《锦绣谷之恋》写一个女人婚外精神恋的白日梦,即女编辑在一次笔会上暗恋一个男作家的故事。 19.王安忆的《启蒙时代》描述了南昌、陈卓然、海鸥等几个干部家庭出身的年轻人的故事,是一部成长小说。 20.《与往事干杯》是陈染的成名作,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17岁的少女“我”(肖濛)的成长经历及与老巴父子两代人的恋情故事。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50年代中期大胆突破“禁区”的诗歌主要有流沙河的(C )等。 A.《望星空》B.《养花人的梦》C.《草木篇》D.《迟开的玫瑰》 2.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中,韩少功的是(A )。 A.《爸爸爸》B.《老井》C.《小鲍庄》D.《厚土》 3.2008年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四部获奖作品中,只有一部作品不是以乡村的现状和历史为主题的,这部作品是( C )。 A.《秦腔》B.《湖光山色》C.《暗算》D.《额尔古纳河右岸》

3.5《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大路《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C)。 A.鲁迅 B.陈独秀 C.胡适 D.李大钊 2.《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B)。A.鲁迅 B.周作人 C.胡适 D.沈雁冰 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的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其作者是(D)。A.冰心 B.冯文炳 C.鲁迅 D.王统照 4.体力劳动和人生磨难没有摧垮她,关于地狱之有无,是否会在死后被两个男人用大锯锯开,以及作为再嫁的寡妇是否有资格参加祭祖祝福,才是她的精神支柱。这个人物是(D)。A.阿Q B.孔乙己 C.闰土 D.祥林嫂 5.在《沉沦》问世十余年后,有人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万年的背甲里面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这人是(B)。 A.苏雪林 B.郭沫若 C.郑伯奇 D.周作人 6.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B)。 A.青年杂志社 B.新潮社 C.文学研究会 D.创造社 7.叶绍钧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写于1928年的( D)。 A.《隔膜》 B.《潘先生在难中》 C.《火灾》 D.《倪焕之》 8.文学研究会重要的小说家,除由新潮社而来的叶绍钧和俞平伯外,还有冰心、落华生等,其中,落华生是指()。 A.王统照 B.庐隐 C.许地山 D.许杰 9.诗界第一位发难者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的第一人”的(B)。 A.郭沫若 B.胡适 C.刘半农 D.鲁迅 10.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女神》的作者是(A)。 A.郭沫若 B.胡适 C.刘半农 D.鲁迅 11.1917年1月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和新诗理论建设的第一篇文章,其作者是(B )。 A.周作人 B.胡适 C.陈独秀 D.鲁迅 12.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诗集是(C)。 A.《冬夜集》 B.《女神》 C.《尝试集》 D.《雪朝》13.《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C)。 A.郭沫若 B.胡适 C.刘半农 D.鲁迅 14.文学研究会丛书中的第一部个人诗集《将来的花园》的作者、文学研究会诗人中最受推崇的诗人是(B)。 A.朱自清 B.徐玉诺 C.郑振铎 D.叶绍钧 15.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D)。

中国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的答案写在前面的括号里(10分;1×10) ()1、台湾诗坛上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的是() A.郑愁予 B.洛夫 C.余光中 D.杨牧 ()2、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出自()。 A.《一代人》 B.《感觉》 C.《远和近》 D.《昨天,像黑色的蛇》 ()3、白先勇的()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部以同性恋为题材的小说。 A、《台北人》 B、《纽约客》 C、《孽子》 D、《玉卿嫂》 ()4、高行健的戏剧()明显受到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的影响。 A、《野人》 B、《车站》 C、《觉得信号》 D、《彼岸》 ()5、小说()是新时期军事文学创作领域的第一次突破。 A、《红高粱》 B、《高山下的花环》 C、《射天狼》 D、《西线轶事》 ()6、《话说陶然亭》、《那五》、《烟壶》等市井小说是()创作的。 A、邓友梅 B、冯骥才 C、陆文夫 D、高晓声 ()7、“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是谌容的小说()中创造的人物。 A、《减去十岁》 B、《人到老年》 C、《万年青》 D、《人到中年》 ()8、《燕山夜话》的作者是:()。 A、邓拓 B、夏衍 C、唐弢 D、吴晗 ()9、不属于蛤蟆滩“三大能人”的是:()。 A、郭世富 B、姚士杰 C、郭振山 D、高增福 ()10、朱老忠是()的一个人物形象。 A、《红日》 B、《红岩》 C、《红旗谱》 D、《铁道游击队》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空白处(10分;1×10) 1、“双百方针”全称为-------------------------,它是毛泽东于----------年提出来的。 2、徐迟的报告文学代表作--------------塑造了科学家------------的形象,掀起了一股“科学家热”。 3、池莉的“人生三部曲”是指---------------------、-----------------------------和《太阳出世》三篇小说。

自考 中国当代文学史 复习试题

1 、《红日》的作者是();《红旗谱》的作者是();《红岩》的作者是()、;《青春之歌》的作者是()。 2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 3 、《随想录》的作者是();《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回答》的作者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 4 、谢惠敏是小说《》中的人物;丙崽是小说《》中的人物;印家厚是小说《》中的人物。 5 、《山上的小屋》的作者是();《一地鸡毛》的作者是();《岗上的世纪》的作者是()。 1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 A 、自信 B 、能力强 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 2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 A 、杨朔 B 、秦牧 C 、刘白羽 D 、周涛 3 、 1950 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 A 、《“锻炼锻炼”》 B 、《小二黑结婚》 C 、《三里湾》 D 、《套不住的手》 5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郭路生的《相信未来》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小题 5 分) 1 、“三突出”创作原则 2 、伤痕文学 3 、朦胧诗 4 、先锋文学 四、简答题( 28 分,每小题 7 分) 1、简析《茶馆》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2 、简析《创业史》中粱三老汉这一人物形象。 3 、简述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征。 4 、以《文化苦旅》为例,简析余秋雨文化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五、论述题( 22 分) 在当代文学史中,你最感兴趣的作品是哪部或哪些,谈谈感兴趣的理由。(请结合作家作品来谈) 1 、吴强;梁斌;罗广斌;杨益言;杨沫 2 、《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红灯记》 3 、巴金;史铁生;北岛;舒婷 4 、班主任;爸爸爸;烦恼人生 5 、残雪;刘震云;王安忆 二、单项选择题1 、 C 2 、 B 3 、 A 4 、 B 5 、 D 三、名词解释 1 、“三突出”是“文革”中被推崇为“无产阶级创作必须遵行”的创作原则。( 1 分)这一原则的规范性说法经姚文元修改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1 分)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1 分);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1 分) 。” “三突出”创作原则是新中国文艺极左倾向走向极致的产物。( 1 分) 2 、“伤痕文学”是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后最先出现的文学现象。伤痕文学的内容主要是写社会伤痕和人们的心灵伤痕。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中国社会的悲剧,是一桩牵动亿万人心的巨大社会事件,不能不首先引起作家的深切关注;文革的切肤之痛,积郁十年的愤懑,人民所遭受的折磨和进行的痛苦挣扎,不能不要求文学优先表达。( 2 分)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伤痕文学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就十分明显的局限,那就是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 3 分) 3 、朦胧诗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2 分)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1 分)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2 分) 4 、先锋文学是指在中国文坛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 2 分)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 1 分)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等。( 2 分) 三、简答题( 28 分,每小题 7 分) 1 、《茶馆》是老舍 1957 年创作的话剧杰作。作品借北京城里一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 1898 初秋;袁世凯死后军

201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4 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4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曾获得广泛赞誉,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备受推崇,只有一篇小说除外。这篇小说是( A )。 A.《邪不压正》 B.《小二黑结婚》C.《田寡妇看瓜》D.《李有才板话》 2.李云龙的形象出自长篇小说( B )。 A.《英雄无语》 B.《亮剑》C.《历史的天空》D.《激情燃烧的岁月》 3. 描写了文革刚刚过去,黑子、蜜蜂、小号三个各具经历的年轻人、老车长与车匪在一节夜间行驶的列车守车上发生的一段遭遇的实验话剧是(C)等。 A.《正红旗下》B.《车站》C.《绝对信号》D.《野人》 4. 1978年12月由芒克、北岛等在北京创办的“民间刊物”是(A)。 A.《今天》B.《星星》C.《诗刊》D.《萌芽》 5.延续了孙犁优美清新的荷花淀派风情的作家是沉浸于“运河文学”的创作的(D)。 A.浩然 B.汪曾祺 C.李凖 D.刘绍棠 6.女性文学中也有诗歌作品,比较优秀的有( A )等。 A.舒婷的《致橡树》B.铁凝的《哦,香雪》C.张洁的《祖母绿》D.残雪的《山上的小屋》 7.残雪先锋创作的起点是( B )。 A.《突围表演》B.《山上的小屋》C.《思想汇报》D.《黄泥街》 8.刘震云“生活流”小说的代表作是( D )。 A.《太阳出世》 B.《烦恼人生》C.《不谈爱情》D.《一地鸡毛》 9.奠定金庸武侠小说大宗师地位的小说是( D )。 A.《倚天屠龙记》B.《天龙八部》C.《书剑恩仇录》D.《射雕英雄传》 10.潦倒的钱夫人去台北参加窦夫人的盛宴华筵。宴终席散,昔日的风云人物只能站在窦夫人的院子中可怜兮兮地等着窦夫人的小轿车折返回来送自己。这个内容出自小说( A ) A.《游园惊梦》B.《永远的尹雪艳》C.《思旧赋》D.《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孙犁以描绘青年妇女的优美形象而著称,其中,主要有( ABD )等。 A.小满儿 B.双眉C.范灵芝 D.妞儿 2.《三家巷》围绕着周炳的成长,作家再现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有(ABD )等。A.沙基惨案B.省港大罢工C.南昌起义D.广州起义 3.《茶馆》所描写的“三个时代”是(ABD)。 A.从戊戌政变失败后清政府的腐朽黑暗B.袁世凯死后的军阀混战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答案(00002)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 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当代文学。 2、从50年代初期起,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是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50年代初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 4、50年代中期,由于一批“干预生活”以及描写爱情的作品相受到批判,现实题材的作品一度受到冷落,许多作家纷纷转向历史题材。 5、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是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老舍的话剧《茶馆》,而后有田汉的话剧《关汉卿》、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第一卷)。 6、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的一大批长篇小说相继涌现,

形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作家作品有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吴强的《红日》、冯德英的《苦菜花》、梁斌的《红旗谱》、欧阳山的《三家巷》以及稍后出现的罗广斌杨益言的《红日》等。 8、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梁斌、郭小川、闻捷和李瑛等。 9、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散文作家以刘白羽、杨郑、秦牧、吴伯箫等人的成就最高。 10、1976年4月(丙辰清明〉出现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代表了人民怒不可遏的心声,是那十年间最为激动人心的辉煌乐章。 11、自 1976 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 12、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首先出现的是“伤痕文学”,随之出现的创作潮流是“反思文学”。 13、新时期,“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0 分,每空 1 分) 1 、 1918 年周作人发表_____和《平民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强调平民文学要写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 2 、 1921 年 10 月,郁达夫的_____集的出版,标志着创造社自我小说的兴起。 3 、闻一多于 1928 年一月出版的《死水》,真正体现他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三美”_____、_____、___ __奠定新诗格律理论的基础。 4 、_____是丁玲早期作品中一系列“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中最重要的典型。 5 、在艺术上,鲁迅的两部散文集各呈特色,_____深沉含蓄,具有诗的凝练;《朝花夕拾》流畅清新,表现散文的通脱与舒展。 6 、_____标志着矛盾创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成熟阶段,是我国现代文学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的长篇。 7 、《雷雨》、《日出》以后,曹禺于 1937 年写了_____,这是一部描写农民向地主的复仇的悲剧。 8 、冷清秋是_____里的重要角色,这是作者张恨水别具匠心安排的一个核心人物,让她走进金府,去见证这个大家庭的腐败与衰落。 二、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 ." 五四 " 时,一些戏剧家提出 " 爱美的 " 口号,其意思是 ( ) A. 浪漫的戏剧 B. 非职业戏剧 C. 唯美的戏剧 D.职业的戏剧 2 、指出下列属于论语派的刊物 ( ) A. 《文学季刊》 B. 《宇宙风》 C. 《水星》 D. 《文化评论》 3 、《女神》是 " 火山爆发式 " 的诗集,之后郭沫若又陆续创作了四本诗集。其中留有 " 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 " 的诗集是 ( ) A. 《星空》 B.《瓶》 C. 《前茅》 D. 《恢复》 4 、下面不属于巴金以家为题材创作的小说的是 A. 《春》 B. 《寒夜》 C. 《灭亡》 D. 《憩园》 5 、在下列作品中,具有鲜明主观抒情性的作品是 ( ) A. 《华威先生》 B. 《骆驼祥子》 C. 《荷花淀》 D. 《潘先生在难中》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题 5 分) 1 、“新月诗派” 2 、“问题小说” 3 、“七月诗派” 4 、“孤岛”文学 四、简答( 30 分,每题 10 分) 1 、郁达夫小说的创作特色 2 、结合作品,试论徐志摩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 3 、结合作品,试分析孙犁小说的抒情品格 五、论述(三选二,每题 15 分) 1 、试论述 20 年代“乡土文学”作家群的创作特色 2 、试分析新感觉派小说的审美特色 3 、分析《围城》讽刺文学的特征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3

作业3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阎连科关于耙耧山脉的乡村神话《年月日》、《日光流年》、《坚硬似水》、《受活》等,机敏地接受了以拉美文学为代表的现代世界文学影响。 2.迟子建出生在东北边陲的漠河北极村,她的小说具有一种童话的气息,第一部小说集就名为《北极村童话》。 3.莫言对小说艺术创新的惨淡经营,《檀香刑》以人间的酷刑作结,《生死疲劳》则以地狱的酷刑开场。 4.舒婷的成名作是1979年的《致橡树》。 5.宗璞的《我是谁》、戴厚英的《人啊,人》、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都是有关存在主题的书写。 6.史铁生的《命若琴弦》、《原罪》和《宿命》等,流露出一种深重的人文精神与宗教情怀。 7.90年代后,余华创作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小说主题也历经了一个从先锋到世俗的巨大嬗变。 8.“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有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柯云路的《新星》、贾平凹的《腊月?正月》等。 9.受“寻根文学”影响的作品主要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陈忠实的《白鹿原》、阿来的《尘埃落定》、韩少功的《马桥词典》等。 10.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刘恒、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等。 11.苏童的小说《米》后被改编为电影《大鸿米店》。 12.池莉的小说《来来往往》后被改编为电视剧《来来往往》。 13.杨朔的《香山红叶》、秦牧的《社稷坛抒情》的相继发表,是当代散文第一次飞跃的标志。 14.最能代表吴伯箫散文成就的是散文集《北极星》中的《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窑洞风景》等一组回忆延安生活的作品。 15.新时期初期老作家人生反思的优秀作品主要有巴金的《怀念萧珊》、孙犁的《亡人逸事》、杨绛的《干校六记》、陈白尘的《云梦断忆》、黄秋云的《雾失楼台》等。 16.巴金散文创作最高水平的代表是1978年底开始创作的五卷本《随想录》。17.最能代表贾平凹散文成就的是《无味巷》、《黄土高原》、《入川小记》等地域风情散文,尤其是与小说同名的《秦腔》。 18.王小波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和卡夫卡,也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 19.张洁是新时期“女性散文”的发轫者之一。1980年前后发表的《挖荠菜》、《拣麦穗》等“大雁”系列的散文,大多是对作家童年的回忆,情感细腻。20.余秋雨出版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文明的碎片》等散文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奔丧》、《瀚海》和《极地之侧》等先锋小说的作者是深受马原影响的( B )。 A.格非 B.洪峰 C.苏童 D.余华 2.最能体现“马原体”特征的作品是( C )。 A.《拉萨河的女神》B.《上下都很平坦》C.《冈底斯的诱惑》D.《西海无帆船》 3.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1987年发表的( A )。 A.《十八岁出门远行》B.《西北风呼啸的中午》C.《四月三日事件》D.《一九八六年》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四部分)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四部分 四、简答题 1.1921年成为新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年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A.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两大新文学社团成立,新文学的声势大振。《小说月报》由沈雁冰担任主编,从鸳鸯蝴蝶派的重镇变成新文学的重要刊物。 B.这一年出版了郁达夫小说集《沉沦》、郭沫若诗集《女神》(以及汪敬熙小说集《雪夜》、俞平伯诗集《冬夜》)等。沈雁冰关于小说创作的评论和理论探讨,对小说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说出两部作品集及沈雁冰即可) C.这一年涌现出了郁达夫、叶绍钧、冰心(以及庐隐、王统照、落华生(许地山)、王鲁彦、许杰、郑振铎、彭家煌、蹇先艾、凌淑华、冯沅君、蹇先艾、台静农、张资平、郑伯奇)等有影响的小说家。(说出三位作家即可) 2.1902年鲁迅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 鲁迅为什么选择学医?又为什么决定弃医从文? A.鲁迅选择学医,因为他从阅读中得知日本维新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也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遇到战争则去做军医救护伤员。 B.鲁迅决定弃医从文,缘于在医学课间插播的时事性幻灯画片中所见:日俄战争中,一个中国人为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同胞却麻木地充当看客。使他认识到思想不觉醒,医好了身体又能奈何? 3.在《在酒楼上》和《孤独者》这两部小说中,鲁迅是如何把自己一分为二,用“我”的目光审视另一个自我的? A.鲁迅把自己的形象特征赋予其笔下的魏连殳,“原来他是一个短小瘦削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 B.吕纬甫和魏连殳的行为,如受母亲之命给早夭的弟弟迁坟,为祖母送葬而遭受流言和冷眼,都是鲁迅自己的遭遇。 C.魏连殳对孩子和青年的殷切关爱和希望,也是鲁迅曾经持有的热烈心态。 4.鲁迅小说成为现代小说的开创者和高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比起同时代的作家,鲁迅年长许多,个人经历和体验远为丰富,他对世道人心的思考,显然要老辣得多。 对中外思想文化的广泛接受,则加强了他的思想深度和韧度。 B.鲁迅的艺术修养,非常丰富。鲁迅在北京大学等高校讲授中国小说史课程,并且出版了国人所写的第一部《中国小说史略》,又广为涉猎世界文学,具有开放的心态,积极的借鉴。 5.《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我”,和《沉沦》中的“他”,是中国现代小说中出现最早的两个具有强烈个性的人物 形象。请简要说明这两个形象的异同。 A.他们都被赋予特定的历史的和民族的意义,前者倾诉的是对数千年之吃人民族与吃人自我的冷峻思考与“救救孩子”的热切呼唤,并且由此追问狂人最后的“回归”之蕴含何在。后者则是以弱国子民的心态,迫不及待地以最后的生命发出“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的呼吁。 B.两者的不同则在于,鲁迅是在自我与社会的关联上,是时代的先行者如何唤起那些沉睡的国人,是重在理性的层面上进行灵魂的拷问:郁达夫则是向自己的内心深处,向着最隐秘的性心理和性生理,进行深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课程代码:0053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沈从文《长河》中的女性形象是(C)。 A.翠翠 B.贞贞 C.夭夭 D.香香 2.以《抗战文艺》为会刊的社团是(B)。 A.“左联” B.“文协” C.中国诗歌会 D.九叶诗派 3.《平民文学》一文的作者是(C)。 A.陈独秀 B.胡适 C.周作人 D.刘半农 4.晚清文坛“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是(B)。 A.梁启超 B.黄遵宪 C.裘廷梁 D.谭嗣同 5.“鸳鸯蝴蝶派”通常又称(D)。 A.“才子佳人”派 B.言情派 C.游戏消遣派 D.“礼拜六”派 6.郭沫若的自叙传小说是(B)。 A.《瓶》 B.《漂流三部曲》 C.《爱情三部曲》 D.《南冠草》 7.二十年代中期与冰心齐名的“闺秀派”女作家是(D)。 A.庐隐 B.凌叔华 C.苏雪林 D.白薇 8.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D)。 A.《还魂草》 B.《火》第三部 C.《第四病室》 D.《寒夜》 9.“汉园三诗人”得名于(A)。 A.三位诗人合出的一部诗集名《汉园集》 B.三位诗人共同的书斋名“汉园” C.三位诗人经常在名为“汉园”的公园里聚会吟诗 D.三位诗人都来自“汉园”地区 10.《毁灭》是朱自清的一部(A)。 A.抒情长诗 B.叙事长诗 C.抒情散文 D.写景散文 11.吕纬甫这一人物,出自鲁迅小说(C)。 A.《风波》 B.《离婚》 C.《在酒楼上》 D.《孤独者》 12.鲁迅收入《野草》一集中,为纪念“三?一八”惨案而作的文章是(B)。 A.《淡淡的血痕中》 B.《纪念刘和珍君》 C.《为了忘却的纪念》 D.《铸剑》 13.《猫城记》是(B)。 A.老舍的童话体小说 B.老舍的寓言体小说 C.张天翼的童话故事 D.张天翼的讽刺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考试大题复习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可能为简答题的知识点) 1、复习提要资料一的第一点 2、简述建国初文艺界三大思想批判运动的经验教训 (1)把思想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来处理,混淆了政治问题和思想学术问题的界限,使左倾思潮在文艺界蔓延发展。 (2)在批判过程中存在简单粗暴的批评态度和教条主义的批评方法,使正常的文学批评和自由讨论无法开展。 (3)从精神上严重损害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走向单一化。 3、《红旗谱》的民族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1)在艺术描写中透露出来的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民族特点。 (2)对冀中平原的人民生活和民俗风情的描写刻画,如关于生活场景、家庭伦理、婚姻爱情、文化心理等的描写,实际上它们成了小说艺术的血肉。 (3)采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表现方法和技巧,如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心理,结构上采用了传统小说的大故事里面套小故事的方式。 (4)语言上以冀中平原农民口语为基础,加以提炼和加工,创造出了一种富有地方乡土气息又有高度表现力的文学语言。 4、 分析朱老忠的思想性格特点及典型意义 (1)首先是在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疾恶如仇、坚忍不拔、有胆有识、深谋远虑的特点。 (2)其次是急公好义、慷慨豪爽、“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性格,具有我国北方传统农民英雄的斩头沥血、扶危济困、豪侠仗义的精神道德特点。 (3)经过阶级斗争的考验和对共产党人的认识,使他从一般农民中超拔出来,成为一个具有先进时代意识的新型农民英雄。 朱老忠的性格是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的统一,在革命历程中经历了从个人复仇到为无产阶级革命献身的升华,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不断成长的革命农民典型,在他身上也浓缩了两千余年中国农民的斗争历史。 5、简述林道静成长的三个阶段并分析该形象的典型意义 大体上是这样的三个阶段:反抗封建家庭干涉她的婚姻自由(即逃避她的家庭要她嫁给权贵的压迫),找寻个人出路,这是第一阶段;在种种事实的教训下(同时也受到他偶然接触到的共产党员的影响),她渐渐意识到个人奋斗还是没有出路,个人的利益要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这是第二阶段;最后,在党的思想教育的启迪下,她认识到个人利益应当服从于工农大众的利益,坚决献身于革命小说通过林道静这一形象成长和转变的描写,揭示了进步知识分子只有接受党的领导,把自己个人的命运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结合起来,这样他们的青春才能真正发出光辉。 6、 以《百合花》为例,简析文革前茹志娟小说的创作风格 (1)从题材取向看,擅长书写受到时代鄙视的“家务事、儿女情”,通过描写生活激流中的一朵小浪花来折射整个时代的巨大波澜。 (2)从人物塑造看,很少刻画叱咤风云的大人物,而是注重描写生活中的普通小人物,一些从各自的起点走向成熟的普通平凡的小人物。 (3)从艺术表现看,作品构思精巧,结构严谨,注重细致深入的心理刻画,往往借助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 盾简洁地将其艺术风格概括为“清新、俊逸”,作品体现了女性特有的柔婉、细腻、含蓄、优美的艺术格调,在十七年文学中属于阴柔美的风格类型。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试题练习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D) A.《语丝》 B.《小说月报》 C.《创造》季刊 D.《新青年》 2.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C) A.南国社 B.春阳社 C.春柳社 D.民众戏剧社 3.左联成立后,文坛上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是一个(A) A.国民党的文学派别 B.民族主义者的文学派别 C.抗日救亡的文学派别 D.民族统一战线的文学组织 4.郭沫若的诗集《恢复》写于(D) A.“五四”时期 B.“五卅”时期 C.北伐大革命高潮时期 D.大革命失败后 5.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是(D) A.忠于历史事实的客观描绘 B.戏说历史的主观编造 C.赋予历史以象征色彩 D. 浪漫主义和诗情 6.“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C ) A.美国文学 B.中国古代文学 C.俄国文学 D.日本文学 7.郁达夫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C) A.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B.性苦闷的情绪 C.隐逸的思想 D.追求革命的思想 8.朱自清发表于“五四”之后的抒情长诗是(A ) A.《踪迹》 B.《毁灭》 C.《火把》 D.《北游》 9.许地山的《空山灵雨》是(B) A.小说集 B.散文集 C.童话集 D.诗集 10.老舍所属的民族是( D.满族 11.《爱情三部曲》指的是(C) A.《新生》、《萌芽》、《灭亡》 B.《雾》、《雷》、《电》 C.《雾》、《雨》、《电》 D.《雨》、《电》、《雷》 12.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作品是(C) A.《灭亡》、《新生》 B.《激流三部曲》 C.《火》三部曲 D.《爱情三部曲》 15.下面属于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一组人物是(A ) A.翠翠船总傩送老船夫 B.夭夭傩送老船夫天保 C.翠翠王团总老船夫滕长顺 D.萧萧傩送船总老船夫 16.沈从文小说《丈夫》表现的思想内涵是(B) A.对封建男权主义的批判 B.对穷苦人不幸命运的同情与追问 C.对都市文明的批判 D.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7.曹禺描写复仇的一部话剧是(C)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18.下面属于《雷雨》的一组人物是(B) A.周朴园侍萍愫方 B.周朴园鲁大海四风 C.陈白露蘩漪周朴园 D.周萍蘩漪方达生 19.曹禺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的剧作是(B) A.《雷雨》 B.《日出》 C.《北京人》 D.《原野》 20.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的作者是(A) A.胡也频 B.柔石 C.洪灵菲 D.茅盾 21.散文集《画廊集》的作者是(A) A.李广田 B.何其芳 C.陆蠡 D.丽尼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史》易考名词解释的文艺思潮,流派,作家,作品. 一、填空题 1 、50年代的长篇小说“三红一创”中,《红日》的作者是(吴强);《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创业史》的作者是(柳青)。 2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红灯记》)。 3 、《随想录》的作者是(巴金);《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回答》的作者是(北岛);《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4、中国第一代作协主席是(茅盾)。 5、当代文学史从1949年开始,也是(第一次文代会)的开始。 6、《红日》的主人公,正面形象是沈振新,反面人物是张灵甫、李仙舟;《红旗谱》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朱老三、严志和,反面人物是冯兰池;《红岩》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江姐、许云峰,反面人物是徐鹏飞。 7、《保卫延安》的作者是杜鹏程。 8、《百合花》作者茹志娟,是女作家王安忆的母亲。 9、《红豆》的主人公是江玫,作者是宗璞,她是冯友兰的女儿。 10、“七月派”的诗歌领袖是胡风;“九叶派”的诗歌领袖是穆旦,“九叶派”又称“中国新诗派”。 11、政治抒情诗作家郭小川是战士诗人。有成名作品《致青年公民》、《望星空》、《一个和八个》(叙事诗),其中《一个和八个》还被拍成电影。其诗歌善于采用“楼梯体”。12、贺敬之是政治抒情诗作家,同样善用“楼梯体”,主要作品有《回延安》,同郭小川一样也是战士诗人。他以现代版歌剧《白毛女》出名,是中国新歌剧的开拓者。 13、闻捷是生活式的政治抒情诗人,主要作品《天山牧歌》。 14、流沙河的一部干预生活的作品是《草木篇》。 15、老舍的代表作品《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 16、《关汉卿》的作者是田汉,其写作方法是“六经注我”。主人公关汉卿与朱帘秀是一对恋人,权臣阿合马是作品的反面人物。 17、散文三大家是杨朔(《荔枝密》)、秦牧(《花城》)、刘白羽(《日出》)、邓拓(《燕山夜话》)、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18、“手抄本小说”《第二次握手》的作者是张扬,这部小说属于地下文学。 19、北岛原名,赵振开。 20、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是一部抗美援朝作品。 21、《李自成》的作者是姚雪垠。 22、50、60年代,“传记式结构”的作品是欧阳山的《三家巷》。 二、单项选择题 1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C)。 A 、自信 B 、能力强 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 2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B)。 A 、杨朔 B 、秦牧 C 、刘白羽 D 、周涛

中国当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名词解释(1)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材料 —贝利马丽斯名词解释:(3个) 1、地下文学:在“文革”期间,与“遵命文学”相对立的,还有一种文学倾向,那就是“地下文学”,与当时公开出版物所体现的文化专制迥然不同的是,“地下文学”完全是由群众自发进行创作,通过非公开渠道以手抄、油印等手段进行传播的文学,真诚的创作态度、独立的思考、多元的艺术探索,构成了它的主要特征。“地下文学”的主体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文革”初期,他们大多是革命热情甚高的“红卫兵”。同时在书籍的交流中,俄苏的小说和诗歌占有最大的比重,俄罗斯文学特有的沉郁、凝重和忧伤传达着当时青年们内心的失落感,同时也孕育了他们最初的文学冲动。如食指的《相信未来》、张扬的《第二次握手》。 2、新写实主义小说:新写实主义小说是批评家对某种创作倾向的概括。1989年《钟山》杂志主动倡导并提出这个名称,其卷首语中概括为“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这一思潮较为公认的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叶兆言、王安忆、刘恒等。代表作品有刘恒《伏羲伏羲》《狗日的粮食》;方方《风景》;池莉《烦恼人生》;刘震云《一地鸡毛》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是:主要描写下层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拒绝传统现实主义典型化的手法,采取拉拉杂杂叙家常的手法;取消情节与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造成无常化的生活流;采取零度叙事,叙事人以平淡冷漠的口吻讲述而不介入故事。 3、百花文学:在1956年5月召开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公开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尽管“双百方针”仍未摆脱阶级斗争的大前提,但它确实标示着文艺政策向宽容和相对自由的方向作出了实际调整。敏锐感受到文学环境变化的作家、批评家很快响应繁荣和发展文艺的号召,受压抑的创造力被释放出来,一批探索性、批判性的新作品问世,不少观点新颖大胆,甚至质疑既有规范的理论文章得以发表,一时文学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新变化与新局面。有文学史家称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为“百花文学”,甚至有人称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为“百花时代” 4、双百方针:在1956年5月召开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公开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代表中央对这一方针做了权威性的阐释:“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