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型课题研究样表

微型课题研究样表

微型课题研究样表
微型课题研究样表

微型课题名称:小主人实践活动中幼儿自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微型课题研究方法

微型课题研究的方法 方法是解决思维、表达、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是“过河的桥”、“通往远方的路”,认识事物借助的工具。微型课题研究的方法有很多,如: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调查研究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等,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 将问题发展成研究课题,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其基本特点是: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进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行动者进 行研究,边行动边调整,广泛的兼容性。 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以研究的结果提高教育教学实践水平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行动研究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实践问题为首要目标。行动研究强调教学行为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强调行动过程与研究相结合。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自然、真实、动态的工作情境,就是活生生的课堂。所以行动研究法可以通 俗的解释为:每个课堂都是一个实验室,每个教师都是一个研究者。 2、总结经验法 实践是理论的故乡,教育科学不仅仅存在于专家的著作中,更存 在于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例如, 有位老师根据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创新总结出启发学生回答问题 的十种方法: ⑴积极等待法,因学生心急而慌乱,教师应当安定他的情绪,耐 心等待; ⑵旁敲侧击法,学生在思考主要问题时,再提一两个有关的问题,加速学生的思考;

⑶回忆法,让学生回忆有关的旧知识,以便解决问题; ⑷铺垫法,提一两个较浅显的问题,让学生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 ⑸点拨法,在关键点上指点一下学生; ⑹激将法,做出要让别人回答的样子,激励学生加快思考; ⑺分辨选择法,让其他学生回答,或教师提出多种答案,让学生 自己思考分辨,选择正确答案; ⑻回述法,先由教师或让别的学生正确解答之后,让这个学生回述; ⑼暂停法,让学生课下再想,然后找老师回答; ⑽加深扩展法,当学生答对了,再提一两个更难、更宽的问题。 这种总结的方法就是要把过程分条析缕地讲清楚,并突出它的特点。特别是要把其他人不容易找到的地方讲详细、讲得透。 3、案例研究法 案例法是通过对教育教学中典型的有价值现象,进行描述总结, 从而来探索发现教育规律的过程。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 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案例研究=故事+点评。 4、叙事研究法 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 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叙事研究=事物描述(故事)+评价分析(反思)。 5、实验研究法 什么是实验研究?根据一定的理论或假设,选择一定的研究对 象,实行某种教育措施并观察效果,再进行分析比较,对理论或假设

《分析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微型课题研究总结

《分析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微型课题研究总结小学一线教师进行微型课题的研究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师自身专业成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和本校杨艳萍老师2013年3月份申报了题为《分析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微型课题研究,之后制定研究计划、确立方案,精心设计、认真开展研究并记录整理好相关的资料,于11月完成研究并上交教科中心。具体总结如下: 一、问题提出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4—6年级需探索和理解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会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结合教学活动中学生单纯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不难,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题型复杂多样,学生不能够灵活运用,导致出现很多的错误,因此分析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值得我们一线教学的老师进行深入地研究。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内容:乘法分配律在整数、小数和分数中的灵活运用 《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一个经典内容,对它的理解及实际应用贯穿于整个小学中高段的数学学习中,它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运算,拓展到减法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只是按原本的标准格式来运算即(a+b)c=ac+bc,对拓展题和变式题型模糊,不知道能用分配律来进行简算。

三、理论支持 我们大多数一线的数学教师虽然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道理、原理和原则,但是我们从教育实践中获得了一定的有效知识、技能以及情感和情绪体验。教师们经验已经相当丰富,但由于没有经过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的系统学习和训练,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丰富经验的背后其实蕴藏着某种理论,所以研究过程中是有潜在的理论支撑的。教育经验总结,就是要将这些成功经验背后的“理论”面纱揭开,对题型进行归类整理,形成一套针对不同题型的解决方法。然后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对比辅导训练,最终让多数学生能灵活掌握乘法分配律的不同题型。 四、研究对象与步骤 ①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本校4—6年级的学生 整数部分:对4年级学生进行研究 小数部分:对5年级学生进行研究 分数部分:对6年级学生进行研究 ②研究步骤及时间: 初步阶段:在2013年3月份申报了课题为《分析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微型课题研究。 准备阶段: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现在的教学实际及学生情况,小组成员在4月份完成了实施方案。 实施阶段:在5月份完成了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微型课题研究报告

“任务单导学模式”下语文研究式学习的监控策略探讨 课题研究报告 江苏省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王永建 《“任务单导学模式”下语文研究式学习的监控策略探讨》是我校语文教研组为摸索任务单教学模式规律,研讨学习监控对策而组织申报、研究的微型课题,作为江苏省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研究课题微型课题之一,已于2010年3月由学校批准正式立项。根据课题的研究计划和预期目标,现将本课题研究方案作简单总结报告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十五”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如皋教育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在不断增强,教育研究、学校管理、德育、体艺等都形成了鲜明的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教育教学质量更是持续高位走强。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在基础教育发展势头强劲的背景下展开的。 二十多年来,素质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的重大话题和课题,目前,又被提到空前的高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国社会经济和谐、科学、可持续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09年6月12日,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也转发了江苏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这表明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实施素质教育的坚强决心。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进行新课程改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甚至还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并没有完全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 如皋教育开始探寻有效课堂的思想和理论源头,摸索有效教学实现的策略、路径和手段,继承和发扬我市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逐步建立了“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二是教师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新的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我们的教师对老教材的结构和知识体系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能较好驾驭教材,驾轻就熟,教起来得心应手。面对变化了的新教材,我们部分教师的观念却未变,教法也没有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捉襟见肘,处处被动,甚至出现了盲目蛮干的教学行为。 三是面对多元化的改革主张和教学模式,一些老师“等”“靠”思想严重,“问题意识、反思意识,研究意识”比较薄弱,不能主动地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课堂教学改革作更多更深入的思考,更多的却是对现有评价手段的埋怨。同时,校与校之间、教师之间参与课改的态度、能力和水平严重不平衡。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任务单导学模式”下语文研究式学习的监控策略模式,提高任务单导学模式效率。我们将根据我校教学现状和课改发展趋势,积极探索,集中群体智慧,整合教育资源,构建适合职教特点的、具有我校特色的“任务单导学模式”下语文研究式学习的监控策略模式。 (2)营造教育科研氛围,培养教师研究意识。科研兴校,通过微型课题研究,逐步克服教师的畏难情绪,激发教师的研究兴趣,培养教师的反思品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3)摸索“任务单导学模式”下语文研究式学习的监控策略,切实提高“任务单导学模式”下语文研究式学习效率。总结经验,挖掘潜力,提高学生研究式学习水平,为学生搭建更好的成长舞台,打

小课题研究校本教研案例

从小问题着手,汇集出课堂教学的大成果 ——小课题研究校本教研案例 教研主题:“错误资源在课堂中的有效利用”小课题研究 教研方式:短课研磨 教研组:数学教研组 组稿人:沈有为 活动时间: 活动流程:确定主题——背景介绍——活动分工——明确观察点——展示观察第一节短课——反思、议课、集体备课——展示观察第二节短课——互动议课——成果生成——活动总结。 一、背景介绍 改变以往课题研究的定式,以“小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更适合山区农村小学的一种教科研方式。“小课题研究”是教育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是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有效整合,也是实现教师成长的内驱机制,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任务,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与行为跟进的一种研究方式。相对于传统的以“课题组”为形式的“大课题”而言,“小课题”具有聚焦个体、着眼微观、彰显个性、周期较短、倾向平民的特点。这种形式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小学布局分散、规模小、集中难、资金缺等问题,能快速有效地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小而突出的实际问题。 二、活动分工 嘉宾:教育局张文龙副局长、教研室王新老师(活动总结) 主持:张玉兰作课:黄国福记录、总结:沈有为

观课、议课:思花汪琴康俊唐慧贞白启章王永金 三、明确观察点 1、课堂中的错误资源产生在哪些方面?(汪琴思花) 2、教师利用和处理错误资源的策略及效果?(王永金康俊) 3、如何更好地发现和挖掘课堂中的错误资源?(白启章唐慧贞) 四、展示观察第一节短课(教学设计简案《小数减法》20分钟) (一)、精彩三分钟展示(教师组织开火 车) (二)、探究新知(教学例2) 1、提出问题(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 (1)根据小丽和小芳的对话,让学生从中 获得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 (2)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并回答。 (3)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列出减法算式。3.4-2.65= 2、解决问题 (1)先让学生尝试独立练习 (2)小组交流,派代表板演并讲解(讲解算理和过程) (3)补充、交流、评价(由板演者主持) 3、总结归纳 (1)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梳理) (2)师引导,小结(课件出示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 (三)、课堂练习,巩固加深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一、任教学科:三年级语文 二、研究课题:《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 三、指导思想: 学期伊始,在学校科研管理的大方针指导下,我将从课题研究的实际出发,结合本学期本人的教学实践和个人课题的自身特点,进一步进行课题研究。在上学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如:自主学习、开设研究课、成果展示等。本年度我将继续努力钻研,认真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探索研究,从各个方面增强自己的理论水平,增加教学实践次数,扎扎实实作好这一年的研究工作。 四、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积极、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动力系统,实现师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 2、通过课题的研究,构建体现和谐课堂教学环境的操作模式,减轻学生负担。 3、通过课题的研究,积极探索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促进教师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达到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研究内容: 1、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努力提高师德素质和教师备课、上课、辅导等常规教学能力。 2、提升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运用精彩的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灵活多样的学生活动。 六、研究措施: 1、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和谐课堂、学生减负”的理论知识。认真地学习一些相关的专著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学习中转变陈旧的观念,并撰写好学习笔记、心得体会,使之服务于实践。 2、按照确立的研究对象,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访谈或问卷,收集关于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并定期进行数据整理,提出解决措施,撰写调查报告。 3、注重课题研究过程,在学校研究计划安排下,积极参与课题研讨课的上课、听课和评课工作。主动与全组成员一起探讨成败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4、联系实际,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搞好课堂教学,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5、精心设计学生作业。把握关键知识,协调好作业质量和数量的关系,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生作业设计研究活动,避免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 6、增进教师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与共鸣。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增进师生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减轻学生负担。 七、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学习课题组的总计划。 (2)撰写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3)对学生、教师现状调查分析。针对学生、家长开展调查研究,精心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总结。 (4)课题组理论学习

最新微型课题研究心得体会5篇

最新微型课题研究心得体会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 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是小编搜 集的最新微型课题研究心得体会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最新微型课题研究心得体会(1)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自然天天与学生打交道,学生种种不良表现,总是让我焦虑 不已。漠视学生当前的问题,必然导致过后更为严重的问题,我认为这是学生越来越 难教的重要原因 。然而,面对学生身上层出不穷的问题,我天天找不同的学生谈话,做学生的工作,工作量极大,却没有收到多少成效,结果问题还是问题,我尝到的挫败感远远多 于成就感,于是总觉身心俱疲,难以招架太多的问题。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可以让我 集中精力,一段时间专注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我这类能力一般的教师提供了 一种解决困惑的有效思路。 在一次校公开课后,同行们的评课意见,让我找到了我要研究的课题方向。公开 课的前半节课,学生总体反应沉闷,中途我采用了小组抢答积分竞赛以巩固和测试学 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此环节学生反应特别热烈,参与积极性高涨。 后来,我作了几天的反思,查阅了一系列相关竞赛的研究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文章,将我的微型课题名称拟定为《运用竞赛手段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研究》。接着,开始对照班级学生实际,设计出一系列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微调。朗读、 默写、背诵、表演等等环节,大都贯穿于小组竞赛中进行操作,每个小组每周一次统 计总体得分,评出周冠军组,并给予象征性奖励。 学生个人根据表现,比如背诵完成快的,作业完成质量好的,课堂积极参与的, 按规定分值可以计入个人积分。一个学期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改观,而且还带 来了副产品――师生关系更融洽了。 课题研究确实“麻烦”,比如积分的统计,奖品的准备等,但是它能有助我解决我 的教学难题,所以,我愿意坚持。当然,我也在思考:怎么进一步改进?该课题研究结束后,我该如何传承或积累既得的成果?如果研究结束后,一切又回到原点,那就失去了研究的大半价值了。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案例二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微型课题的研究方案没有固定的格式,但要尽可能地把一些基本内容讲清楚: 1、问题描述:即描述遇到的问题及课题产生的过程,并由问题提炼出课题名称。在描述时,一般都是采用白描的手法叙述此课题产生的过程,即我遇到的什么问题。同时,在阐述问题时一定要观点简洁明了、点到为止。 2、课题界定:即对课题关键词、核心语进行诠释,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关键词要从两个方面定义,一是从内涵上定义,二是从外延上定义。同时,还要对课题进行任务分解,分解出来的任务就是研究的内容。 3、研究概况:即在开展研究前,了解一下省内外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情况及 主要成果。了解研究概况有利于研究者知己知彼、少走弯路,同时还有利于整合、借鉴、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4、研究思路:即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时间安排以及研究措施等。 ①研究方法:把本课题能用到的诸如课例描述法、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列举出来。②实施步骤:即本课题研究计划分几步完成,每一步做些什么。③时间安排:即本课题研究需要多长时间,每步大概需要多长时间等。 ④研究措施:即在研究中准备采取哪些具体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做法。 5、预期成果:即该研究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和要求。研究成果报告和论文是微型课题的两种成果表现形式。研究成果中涵盖着教学日记、教学叙事、教学反思、学生作业作品、个案、谈话记录、教学案例、研究报告、发表或交流的文章等各种资料。当然,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课题,选择其中的部分形式作为成果形式。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案例二 课题名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预习与复习 课题主持人:薛磊(中学一级教师) 工作单位:苏州立达学校 申报日期:2009年11月 研究截止时间:2010年10月 一、课题主持人及参与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二、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背景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关注点已经开始有了一点转变。从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对教材内容、解题方法的深入研究,逐渐开始对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有了更多的关注,开始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有了更深的思考。学习过程中预习、复习阶段,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进行预习、复习,却没有一个很好的定论。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存在这一定的客观困难与主观懈怠: 一方面,由于学生对初中化学的接触,正是到了初三毕业班的时候,学生能够自由支配时间与精力的确比较少,对及时进行预习、复习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预习、

小课题研究报告案例

小课题研究报告案例(二) 如何帮助学困生从对英语的“厌学”转化为“乐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课堂上,我觉得部分学生上课很不专心,课后和他们交谈,我发现他们想学英语,但是畏惧英语,觉得英语挺难学的,特别是课文单词、句型的记忆,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而对英语产生一定的厌学心理,导致出现了不良的学习现象,如:不按时交作业或写作业不自觉,不爱背单词、句子,上课无法静下心来听讲。总之,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在老师的监督下被动的学习。 二、研究内容: 1.不喜欢学英语的学生问题出在哪里; 2.老师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方法去和孩子沟通,让他们乐于接受你的帮助; 3.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对英语的厌学心里,树立只要肯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的上进心; 4.如何帮助学生掌握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 三、研究重点: 如何帮助这些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的孩子找回自信,帮助他们找出学会英语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课题应解决的问题: 1.帮孩子找回自己能学英语的自信,明白只要自己能自觉的想花时间去记忆单词,就能学好英语; 2.因材施教地辅导学生,鼓励孩子大胆的说英语,学英语,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热情,喜欢学英语。 四、三个研究阶段 : 第一阶段: (一学期)研究起步阶段: 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课后学生完成作业的自觉程度,对英语“厌学”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并进行个别调查,了解学生学英语困难的原因。 第二阶段(一学期):调查研究和分析实施阶段 阅读、查阅理论依据和一些成功的案例作为实践的理论指导,对学英语有“厌学”情绪的学生的整体和个别的跟踪调查、沟通,分析原因,对症下药,通过老师和家庭的多方面帮助,让孩子找回学好英语的信心,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摆脱学不好英语的困境,达到研究的目的。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五、研究方法 : 1.与学生沟通,交谈,了解 2.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反省 3.跟踪个别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并加以辅导 六、具体实施过程: 通过这一半年的小课题研究,现在我就“如何帮助学生从对英语的‘厌学’转化为‘乐学’谈谈我的做法和获得的经验。 (一)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学生的沟通,我觉得造成学生对英语“厌学”的原因既有内在因素又有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

微型课题学习心得体会

微型课题学习心得体会 2014年3月 31 日,我和杨蓉老师来到吉首市乾城小学参加了吉首市十二五微型课题的培训。此活动主要由湘西州民中的修哲智老师来主讲。本次活动对于我来说,具有深刻的学习意义。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做微型课题首先要先从收集问题,到选出课题,再到研究课题,这样的一个过程。下面我将学到的知识与在座的姐妹做一个分享: “教师微型课题研究”也叫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教师小课题研究。“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是指教师在短时间内以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问题为课题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理论,在教育教育中加以行动研究,探寻解决教育教学中具体问题的对策。其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并取得一定实效。一般由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合作。 “微型课题的研究特点” 1、真实问题来自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 2、微小切入口小,论述范围小。 3、成型由点及面,归类分析。 4、实际问题的“灵活性”,方法的“可行性”。 5、短期研究周期短,见效快。(半年、一年 之内时间) 6、深度以小见大,深入分析。 基本流程:

1、每年4月20号上交微型课题研究表。 2、每年4月30号以前市教育局下发微型课题立项开题通知 书。 3、各微型课题组撰写研究计划及方案进行课题研究。 4、每年12月20号前各微型课题组根据各自研究进度提出结 题鉴定申请。 5、每年12月底前市教科所对提出结题申请的微型课题进行 结题鉴定并做出成果评价。 下载申请表的流程: 1、登陆“”湘西教育E网 2、点击“湘西县市教育” 3、从“县市站点”进入吉首市教研网。 4、从“下载频道”进入“表格下载” 5、以“附件”形式下载相关表格 课题结题时要准备的资料: 立项审批表、研究方案和计划、立项批复、研究活动记录、照片、音像材料、问卷调查、调查分析、测试记录、教学案例、反思、学生个人案例分析、阶段成果报告、研究者的学习笔记、发表的成果等…… 微型课题需要注意的问题: 1、课题研究的价值。 2、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微型课题典型案例

什么是“微型课题” 我们暂且不给它下定义,先来看一位小学教师撰写的一则“微型课题”研究实施简案: 我遇到问题了: 今天作文评讲课我遭遇了空前的尴尬。我挑选了上周作文中的几篇优秀作品,不仅制作了课件,还让“小作家”们为自己的得意之作录了音。在播放录音时,小金同学竟然鼾声大!我急忙走过去。“陈老师,小金是假装睡觉的,”邻座的小汪告诉我,“他刚才还说,这样的作文评讲真没劲,老一套!” 这引起我的深思。课间我没有回办公室休息,而是坐到小金身边,跟他聊起来。小金的作文语言通顺但少精彩之笔,叙述清楚却乏细腻之处……这类作文由于处于全班“不上不下”的水平,因此被称为“中等作文”,占三分之一左右。在评讲课上,这类作文既不会被老师作为优秀作文来展示,也不会作为病文劣作来剖析,处于“被遗忘的角落”,难怪小金会“抗议”。 引领中等生踊跃参与到作文评讲中来,传统的做法往往“没辙”,那么有没有一些突破传统的“另类招数”呢? 我的微型课题: 为“中等作文”定制评讲的“另类招数”。 我的研究预想: 研究用时:半学期。研究方法:第一步采用文献法,以“作文评讲”为主题词多方收集资料,以此获得灵感点拨;第二步采用访谈法,通过课间和学生交流、《我喜爱的作文评讲课》征文等来了解同学们理想中的评讲课是怎样的,特别注意中等生独特的心理需求;第三步采用“行动法”,如,可请作者组成“小剧组”,按照习作所叙述的情节,表演“作文剧”。由于习作存在着平铺直叙等缺点,“演出”必然干巴呆板,在此情境中,作者应能通过自我反思而自知优劣,进而努力改进自我写作状态。总之,评讲方法力求独辟蹊径,能给予作者较强的积极刺激;第四步采用经验筛选法,尽可能写成研究论文,如确有一定推广价值,则投寄报刊。 预期文本成果:一本班级学生优秀作文选,一篇有关作文评讲问题的论文,几篇研究故事或案例。 我的求助: 我希望得到语文组老师以下帮助: 1.共同分析中等生写作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提供各自有研究价值的作文评讲课(或片段)实录,特别是评讲“中等作文”的有效方法的相关资料或信息。 3.一起研究小学生优秀作文标准,探讨帮助“中等学生”提升写作水平的策略及路径。 由以上实例可以看到,微型课题研究的要素包括:具体的研究对象、现实的触动描述、鲜明的意旨表达、可行的方法设计、清晰的程序勾勒、大致的成果预期,等等,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至此,可以给微型课、题一个大致的界定或描述: 微型课题是教师为解决一个具体的、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确立的小课题。它往往会用到常规课题研究中常用的一些研究方法,但又相对简单,不追求方法自身的严密性;它与实践操作或行为改进紧密互动,又有机融合,更注重过程本身;它不强调研究的学术性、规范性,较为自由,是一种平民化或草根化的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10篇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一): 《小学数学拓展教学》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本期我们学校筹备了课改样板校的许多工作,我们四年级又是课改样板年级,为了找到适合我们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主要研究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并将其精华与我们研究的课题有效结合,倡导学生主动预习、自主学习;预习生成,拓展问题;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得出结论,应用知识。使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能有效地把握时机进行拓展:复习引入进行拓展,例题形式进行拓展,巩固练习进行拓展,课外实践进行拓展等等。透过拓展教学,也找到了它许多的益处所在: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都让学生增添了对数学的热爱,巩固应用、综合实践的有效拓展更是开启了学生的思维,让优秀学生得到了培养。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会教、善教,教学潜力、科研潜力也得到了提升。现将阶段性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了课题研究的管理工作 1、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及时探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惑,寻求最佳的方案。 2、教科室建立了数学课题研究的电子邮箱,课题研究教师要按时将自己的研究资料发送到课题邮箱,给课题研究教师带给了相互学习的平台,掌握课题研究进度,同时便于教科室管理课题研究工作,方便资料的收集。 3、课题研究教师每期要求上一节课题研讨课,撰写2篇课题论文,期初要有计划,期末写阶段性总结。 4、对于课题研究认真负责,按时收集资料的教师每期给予50元的奖励。 二、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及成果 1、为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经常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课题组的粟春红老师赴长沙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新课程培训,并在学校举行了新课程讲座。 2、杨远成老师给全体教师上了一节高效课堂的数学示范课,让老师觉得耳目一新。 3、开展了教师各科目高效课堂的教学比武活动,老师们都上出了精彩纷呈的高效课堂,戈先华、谭早梅、林忠老师均获一等奖。 4、用心撰写论文。课题组教师均有多篇课题论文获省市级奖。 5、课题组教师所执教的班级,在进行了有效地拓展教学之后,学生成绩进步很大。 三、存在问题及有待研究问题 1、课题研究工作还待于更加做细、做实。 2、资料还要多收集,课题论文的篇数还有待增多,获奖级别还有待提高。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二):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一)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一) 课题:初中英语教学中语言技能、人文积淀的培养实践研究 主题内容: 学年课题开题准备 时间:2018.03.15 活动内容: 一.重温课题申报情况,明确课题研究的要求 二.重温课题研究的背景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做了详细阐述。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对人文积淀的阐述,重点是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蕴含的认知方法和实践方法等。《辞海》中“人文”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三.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与价值 目标:理清初中初中生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技能与其人文积淀培养的相互关系;研究归纳出在初中英语教材及教辅中所涉及的各类的人文知识具体表现形式与内容;探索研究基于英语课堂教学的统筹兼顾英语技能与人文积淀培养的模式;探索研究基于英语课堂教学的统筹兼顾英语技能与人文积淀培养的方法。 价值:《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把人文底蕴放在了首位,十八大要点又将人文积淀放在了首位。人文积淀能内化为学生的思想与素养,从而内化为学生爱国、守法、乐学的动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学科,那么他的主要任务仍然是英语技能的培养,我们既不能过于功利的实施技能培养而忽略人文积淀的培养,更不能因为培养人文积淀而放松英语技能的培养。由此可见基于英语课堂教学的统筹英语技能、人文积淀培养模式研究不可或缺;基于英语课堂教学的统筹英语技能与人文积淀培养的方法研究必不可少。 效果反思: 重新认识了此项课题研究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明确了此项课题的目标和价值。 重新审视课题类型、所教授学生的阶段特征,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情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需稍作修改。

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小课题:初中体育实践课男女生分组教学的探究立项后,我 如期按计划实施,现将我在立项——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实施 过程及相关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直以来体育课都是男女生一起参与、一起练习,这样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参与运动锻炼的积极性和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学生个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上体育课时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即使参与了也没有认真、尽力去练习,只是应付着去完成。初中阶段体育实践课实行男女生分组教学,是体育课实现因材施教,区别 对待,有的放矢的最好途径,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的最好 方法。 首先,从思想上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生生长发育的不断成熟,男女生身体差异的不断变化,使得他们在思想上潜意识的认为男女是有别的,男女生在一起练习,显得有些不自在。比如在体育课上 女生比男生更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男生在场时一些女生有害羞感,而男女生分开上体育课,可满足男女生的不同心理要求,上课更有安全感,更专注地锻炼。 其次,从心理方面初中阶段男女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 不成熟时期,大部分学生的情感比较内向、敏感、自尊;在意识上 表现为畏难、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向、懒

动。同时,伴随着青春期的先后到来,随着身体的生长和发育使学生的性别意识更进一步强化,男女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着的两性差异越来越大,同时在体育的兴趣、爱好、素质、能力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男女生混合在一起上体育课,男生喜欢的内容女生不喜欢,女生喜欢的内容男生又不喜欢,会造成男生“吃不饱”,而女生“吃不了”的现象存在。因此,初中阶段体育实践课有必要对男女生进行分组教学。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关键词:初中、实践课、分组教学 初中:义务教育阶段七至九年学生。 实践课:将体育课划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两部分,实践课是在室外操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实践活动。 分组教学:是将学生按照不同属性划分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本课题按照性别属性将学生分成男女生两个大组,再将两个大组进行小组划分进行教学。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研究目的: 传统的体育课都是男女生一起参与、一起练习,这样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参与运动锻炼的积极性和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学生个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上体育课时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即使

课题研究个人小结文档(通用版)

课题研究个人小结文档(通用版) Personal summary document of project research (general versi o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课题研究个人小结文档(通用版) 前言: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顺利展开。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第一篇:课题研究个人小结 分析现行的课堂教学,我认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反思》这个课题很有研究的必要性。所以我积极参与该课题的研究活动。一学期来在全体数学老师的共同学习下,我认识了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是有效的,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是无效的,逐步探索出教学反思有效的理论和方法。现将一学期来参与该课题研究活动如下: 一、理论学习 认真听取蔡老师组织我们学习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对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有了初步的认识,我明确了自己的研究目标和研究任务。

二、课堂实践 带着初步认识的理论知识,我以课堂为基地,以教学实 践为切口,以生动的教学案例为支撑展开自己的研究活动。我经常关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技能,师生互动等、利用课堂生成的教学反思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教学反思的有效性,找出教学内容的有效运用与开发并在下次上课过程中改进,不断优化教学反思能力,这使我在课堂上的教学能力有了提高。三、观课议课 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观摩课,公开课,研讨课活动。 在观课过程中,我用心注意执教老师是如何在课堂上追问学生,及时对课堂中的生成进行反思,对于好的做法和不好的做法我会记录下来,便于借鉴和研究。在议课过程中,通过大家的议,明确了我对每节课中如何进行有效反思有了深刻认识。 四、形成文字 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在分析课堂教学实例中,我 将自己的点滴感悟进行梳理,形成文字,写成案例或论文,如《比的认识》教学案例,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利用质疑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些文字虽不深刻、精辟,却能为我今后的研究铺路导航。

微型课题设计方案的基本要点

微型课题设计方案的基本要点 微型课题的设计方案没有固定的格式,但要尽可能地把一些基本内容讲清楚: 1.问题描述:即描述遇到的问题及课题产生的过程,并由问题提炼出课题名称。在描述时,一般都是采用白描的手法叙述此课题产生的过程,即我遇到的什么问题。同时,在阐述问题时一定要观点简洁、言简义赅、点到为止。 2.课题界定:即对课题关键词、核心语进行诠释,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关键词要从两个方面定义,一是从内涵上定义,二是从外延上定义。同时,还要对课题进行任务分解,分解出来的任务就是研究的内容。 3.研究概况:即在开展研究前,了解一下省内外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情况及主要成果。了解研究概况有利于研究者知己知彼、少走弯路,同时还有利于整合、借鉴、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4.研究思路:即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时间安排以及研究措施等。①研究方法:把本课题能用到的诸如课例描述法、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列举出来。②实施步骤:即本课题研究计划分几步完成,每一步做些什么。③时间安排:即本课题研究需要多长时间,每步大概需要多长时间等。④研究措施:即在研究中准备采取哪些具体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做法。

5.预期成果:即该研究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和要求。研究成果报告和论文是微型课题的两种成果表现形式。研究成果中涵盖着教学日记、教学叙事、教学反思、学生作业作品、个案、谈话记录、教学案例、研究报告、发表或交流的文章等各种资料。当然,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课题,选择其中的部分形式作为成果形式。 6.援助要求:即学校或上级教研部门应为研究提供的经费、设备设施、人力物力等相关支持,进而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当然,微型课题的研究方案设计出来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随着问题的解决而不断修正和完善。

小学英语课堂小结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英语课堂小结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一、课题简介 1、课题由来 从对我校全体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来分析中发现,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比较重视一节课的导入,而往往轻视甚至忽略了对整节课的教学小结。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上花很多的时间,而在教学小结上往往只是对前面教学内容的机械再现或简单重复;或者由于时间关系而匆匆了事;或者是只是重视了对学生们知识点的总结和分析,而忽略了情感目标的渗透和语言的语用功能。随着小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的学习任务逐渐增多,学生们很有必要对自己一整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总结、归纳,对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整体的梳理和总结,主动的去反思、总结,与别人交流。这也是学生们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技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也为他们在今后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学习策略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反思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应通过不断的反思,加深对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认识,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对课堂进行及时、有效的小结,对于教师的个人业务素质提高与教学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小学英语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设计比较靠后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作用。课堂小结总结是教师或者学生们运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把本课的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学重、难点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使之整体化、系统化;课堂小结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整堂课的学习成果、以及学生们下节课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性。因此,《小学英语课堂小结策略的研究》是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新的重要的课题,加强英语课堂教学小结的体系的建构与研究,已成为英语课堂更加完善高效的要求。因此,加强小学英语课堂小结策略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任务。 2、课题界定 小学英语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设计比较靠后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作用。

微型课题研究方法有哪些

微型课题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方法是解决思维、表达、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是“过河的桥”、“通往远方的路”,认识事物借助的工具。微型课题研究的方法有很多,如: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调查研究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等,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总结经验法 实践是理论的故乡,教育科学不仅仅存在于专家的著作中,更存在于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例如,有位老师根据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创新总结出启发学生回答问题 的十种方法: ⑴积极等待法,因学生心急而慌乱,教师应当安定他的情绪,耐心等待; ⑵旁敲侧击法,学生在思考主要问题时,再提一两个有关的问题,加速学生的思考; ⑶回忆法,让学生回忆有关的旧知识,以便解决问题; ⑷铺垫法,提一两个较浅显的问题,让学生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 ⑸点拨法,在关键点上指点一下学生; ⑹激将法,做出要让别人回答的样子,激励学生加快思考; ⑺分辨选择法,让其他学生回答,或教师提出多种答案,让学生自己思考分辨,选择正确答案; ⑻回述法,先由教师或让别的学生正确解答之后,让这个学生回述; ⑼暂停法,让学生课下再想,然后找老师回答; ⑽加深扩展法,当学生答对了,再提一两个更难、更宽的问题。

这种总结的方法就是要把过程分条析缕地讲清楚,并突出它的特点。特别是要把其他人不容易找到的地方讲详细、讲得透。 2、叙事研究法 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叙事研究=事物描述(故事)+评价分析(反思)。 3、案例研究法 案例法是通过对教育教学中典型的有价值现象,进行描述总结,从而来探索发现教育规律的过程。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案例研究=故事+点评。 4、实验研究法 什么是实验研究?根据一定的理论或假设,选择一定的研究对象,实行某种教育措施并观察效果,再进行分析比较,对理论或假设做出科学结论。它的基本程序是:选题——构想——尝试(可能有多次反复)——结论(效果)。 5.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将问题发展成研究课题,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其基本特点是: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进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行动者进行研究,边行动边调整,广泛的兼容性。 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以研究的结果提高教育教学实践水平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行动研究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实践问题为首要目标。行动研究强调教学行为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强调行动过程与研究相结合。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自然、

微型课题阶段性总结

微课题第一学期课题研究总结 《小学数学指导学生有效自学》课题在于通过调查研究和教学实践,构建出提高有效教学的实施程序、方法和技巧,通过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引导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意愿,进而转变学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会自学,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本课题自确立以来,第一学期的工作已顺利完成。现总结如下: 一、阶段研究目标 1、学习有关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目标 2、调查分析当前学生自学的现状和成因 3、初步形成学指学有效自学的策略 二、具体工作 围绕这些目标我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 1、调查分析、现状成因 为了有效开展课题研究,我首先从问题入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在数学中自学的各种情况,找到了学生自学低放的成因。 成因一:学生对课前自学有畏难情绪。学生往往觉得自学要比直接听老师讲费力、费时间,再加上以往养成了老师讲的习惯,由此产生畏难情绪。

成因二:家长对学生自学不能提供有效指导,甚至有排斥态度,家长受自己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学习就应该老师讲学生听,然后再多练习,忽略了孩子有效自学对思维的发展,对学习效率的提高,没有家长支持,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影响。 成因三:自学活动缺少评价机制,多数教师只是要求学生自学,而自学效果如何,缺乏一定的检查监督和适当评价。导致有效自学成为一句空话。 2、初步形成指导学生有效自学的策略 策略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学生切身体验“数学”就在身边,进而形成主动探索的欲望。用置疑的方法引入,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渗透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能够灵活的选择适当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现实化的情境亦或童话故事,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跃跃欲试,急于探索。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如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数学充满趣味。进而,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问题自己提,规律自己找,结论自己总结。尽管数学内容是抽象的,然而大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适合小学生接受的原型。 策略二:互动学习,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课堂中的师生、生生互动能充分利用学生个体间不断碰撞的智慧火花和认知结构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思考、讨论代替不必要的分析、讲解,集思广益,通过各种意见的交锋,促进思维灵感的产生。 老师提出问题,为学生预留自主探索的空间,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在生生互动,互相启发的基础上,解决了问题,发展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往往由于解法的多样性,不同的学生就有了不同的思考方向,促进了思维的发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