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伦理学教程笔记

新伦理学教程笔记

第一章导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节教学,学生应当知道伦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了解什么是描述伦理学、元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了解当代美国、前苏联和中国的规范伦理学研究状况,从宏观上对伦理学这门学科有所认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描述伦理学、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的含义;当代美国、前苏联与中国的规范伦理学研究情况。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

四、思考题:

1、描述伦理学、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的含义

2、规范伦理学的类型和理论

3、试比较当代美国与中国规范伦理学的异同

五、参考书目:

1、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第一章导论

一、伦理学的含义及其产生、发展的一般概述:

(一)伦理学的含义;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现象、揭示道德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是对道德现象进行哲学考察和系统研究的理论体系。

(二)伦理学的产生、发展简介:

1、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葛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基督教伦理学——康德的道义论伦理学——边沁、密尔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元伦理学

在西方历史上,系统的伦理学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到四世纪的古希腊,经历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生三人不断推进的过程。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主要探讨世界的起源和构成,他们关心自然界是怎么来的,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然而到了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他亲身经历了雅典兴盛的顶峰和随后的衰落,看到了雅典卷入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带来的许多道德问题,而雅典的民主制度也遇到危机,于是,哲学到了苏格拉底这里有了一个大的转向,即由天上转向人间,由自然转向社会,由主要关心世界是怎样来的,转向关心人应该往哪里去,即人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生活,选择什么样的价值目标,拥有什么样的德性,以及相应的社会制度应当如何安排等等。(他生活简朴,为人勇敢、大度,品行中表现出一种很高的道德坚定性和纯洁性。“助产术”、“知识即美德”、“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活”等)

在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中,有关人及其道德、政治的思考占据着中心的位置。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一个人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一个正义的人是否也是一个幸福的人?中间主要是有关个人正义与制度正义的联系,一个正义的理想国家将是怎样的。最后归结到个人灵魂的不朽和永生幸福。

亚里士多德是系统的伦理学学科的创立者,在他的代表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系统地阐述了一种高尚的目的论、完善论和德性论的伦理学,这是对后世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一种传统伦理学(美德伦理学、德性伦理学)

在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家们十分重视对伦理学问题的探讨,后来的斯多葛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都把哲学分为三部分——即物理学(自然哲学)、逻辑学和伦理学。伊壁鸠鲁学派认为,这三者中伦理学才是目的,前两者都是手段。斯多葛学派则认为,整个哲学好比一个果园,逻辑学是整个果园的围墙,物理学是园中的果树,伦理学才是果园中的果子。他们又认为,哲学好比一个蛋,逻辑学是蛋壳,物理学是蛋清,只有伦理学才是居于这个蛋中心的蛋黄。可以说,在古希腊,伦理学不但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而且简直成了哲学的核心。

2、中国:儒家的孔子—孟子—西汉董仲舒—二程等宋明理学家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二、当代伦理学界对伦理学的分类:

(一)描述伦理学(二)元伦理学(三)规范伦理学

第一节描述伦理学

一、描述伦理学的类型和理论

(一)含义:依据经验描述的方法,从社会的实际状况对道德进行经验性的描述和再现,也叫记述伦理学。与传统规范伦理学相

比,既不研究行为的善恶及标准,也不制定行为准则和规范,而是依据其特有的学科研究方法对道德现象进行经验分析、科学分析。

(二)类型及理论:

1、道德社会学: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社会的道

德现象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社会的道德事实,根本指导思想是——把道德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构成部分和要素,因而受社会结构和社会矛盾的制约,同时对社会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的一类社会现象来看待。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如社会调查、作品分析、走访、座谈等,通过对社会与道德之间的双向作用过程的考察,研究和“测定”社会的道德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向。对所获得的资料、数据等社会道德信息进行社会学分析,从而揭示出道德形成、发展和运行的社会学规律,展示社会的道德风貌,进而探明社会道德完善的途径。

研究内容

2、道德心理学: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社会道

德现象的科学.根本任务是通过研究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社会道德心理发生和运行的过程及一般规律,揭示人的道德品质和习惯、社会舆论和传统文化等形成、发展的心理学规律。

(1)道德意识的心理形式。(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2)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欲望—动机—意志—行为—结果。)(3)个体道德心理的发展规律。(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社会成员道德心理状况)

(4)社会道德心理的运行规律。(社会习俗、传统风尚、社会舆论、社会文化制度对个体道德心理的制约和影响。)

此外还包括道德人类学和道德民俗学等理论。

二、描述伦理学的性质和特征

(一)性质:经验实证性科学——站在纯客观的立场上,采取经验描述和分析的方法,通过获取大量的事实材料、科学资料和客观信息再现道德的社会本性、心理学规律、民族特征、人类学特点等。

(二)特征:

1、以经验描述和分析为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2、边缘性和综合性。

3、理论与实际的近似性。

三、描述伦理学在伦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为规范伦理学研究提供经验材料

(二)为伦理学研究提供新的课题

(三)对规范伦理学加以印证和检验

(四)提高规范伦理学干预生活的能力

第二节元伦理学

一、元伦理学的类型和理论

(一)元伦理学的含义:meta-ethics,20世纪西方伦理学中占主导地位的伦理学理论。又叫分析伦理学(analytic ethics)或批判的伦理学、伦理学的认识论、伦理学的逻辑。由英国哲学家摩尔开创。“元伦理学”一词最早由逻辑实证主义者使用,并形成系统的理论。认为限于研究道德规范和行为善恶等具体问题的规范伦理学没有科学意义,主张以逻辑和语言学的方法来分析道德概念、判断的性质和意义。自称是高层次的、不涉及道德现象具体内容的形式研究。

(二)类型和理论:

1、直觉主义元伦理学:强调对道德的直接认识和把握

(1)价值论直觉主义

*主张“善”是最基本的伦理概念,伦理学的首要任务便是对“善”本身的含义加以分析;

*坚持“善”的性质的单纯性和不可分析性,认为“善”是不可定义的;

*认为直觉是认识“善”的唯一形式。

(2)义务论直觉主义

* “正当”、“责任”、“义务”等义务性概念是伦理学最基本的概念和最高范畴;

*义务概念具有客观自明性,因而是不可定义的;

*义务的直接自明性决定了义务只能为直觉所直接把握。

罗斯开列七种“显见义务”——忠诚的义务、赔偿的义务、感恩的义务、公正的义务、仁慈的义务、自我完善的义务、勿行恶的义务。

——直觉主义元伦理学的一个根本特征是:从分析基本的伦理学概念和术语入手,强调依靠直觉得到的道德概念和价值语词的独特

1

的不可分析性,把道德直觉视为高于一切形式的经验主义方法和理性主义方法之上的道德认识的方法。从而使伦理学从规范性科学转变成为纯理论性科学,开创了元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对峙的局面。

2、新实证主义元伦理学:关注对道德的科学求证

情感主义

*科学的伦理学仅仅研究道德语言和逻辑问题;

*道德是人的情感(情绪)的表现;

*伦理判断是不科学的伪判断。

语言分析学派

主要研究:

*道德语言的用法;*道德概念和判断的功能;

*道德判断的根据和标准

a 道德判断须具有普遍性——使人们在相同的情境下做出同样的行动;

b 道德判断所依据的道德原则具有普遍性;

c道德判断必须考虑到一切有关者的利益乃至整个人类的利益。二、元伦理学的性质与特征

(一)性质:以语言学和逻辑学为依托来研究道德现象的逻辑分析科学

(二)特征:

1、以逻辑分析为道德研究的方法;

2、“科学主义”的“中立性”和“超规范性”;

3、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三、元伦理学在伦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开阔了伦理学研究的视野,丰富了伦理学研究的内容;(二)元伦理学对道德语言的逻辑分析,有助于对道德理解的深化;(三)提高伦理学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增强其社会实践作用。第三节规范伦理学

一、规范伦理学的类型和理论

(一)规范伦理学的含义: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探究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本质和评价标准的理论。在西方主要有义务论和功利主义两大流派。

(二)规范伦理学的类型和理论:

1、价值论——关于善和恶的学说。围绕道德上的“善”的概念,研究道德上善恶的含义、性质、来源及其本质,研究人们怎样看待行为中的善恶即如何评价行为的善恶,即善恶的价值标准等问题。

2、义务论——关于责任、应当的理论。

*神学义务论——基督教的摩西十戒

*目的论义务论——功利主义

*道义论义务论——康德的义务论

3、德性论——关于做人应该具备的品格、品德的理论。

*古希腊“四主德”——智慧、公正、节制、勇敢

*儒家——“恭、宽、信、惠、敏”,或“温、良、谦、恭、让”

“父慈、子孝、兄爱、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二、规范伦理学的性质和特征

(一)性质:注重价值分析的规范科学,理论科学与实践科学的结合。

(二)特征:

1、以价值分析方法为道德研究的基本方法

2、以“应然”统摄“实然”的规范性

3、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三)规范伦理学在伦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整个伦理学体系的主体和核心(31)

第四节当代美国、前苏联和中国的规范伦理学

一、美国的规范伦理学

(一)美国规范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道德原则和规范

*弗兰克纳——仁慈原则、正义原则

* 蒂洛——人道主义规范体系:生命价值原则、善良原则、公正原则、说实话或诚实原则、个人自由或平等原则

2、道德品德——慈善、正义、诚实、忠诚、勇敢、正直、良心、智慧等

(二)美国规范伦理学的特点:

1、理论繁多、派别林立。

*派别:实用主义(杜威)、存在主义(巴雷特)、弗洛伊德主义(弗洛姆、马尔库塞)、现代功利主义(布兰特、图尔闵、辛格)、社会正义理论(罗尔斯)、基督教境遇伦理学(弗莱彻)、基督教伦理学(芬尼司)

*理论类型:

美德伦理学(品德利己主义、品德功利主义、品德义务论之分)

义务论(行为义务论和规则义务论之分)

目的论(行为功利主义和规则功利主义)

2、道德原则规范的构建服从于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理想。个

人主义价值观占主导地位,人道主义规范伦理学是其主流。

3、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的互补。

4、道德规范的社会作用多尊重于个人生活。

二、前苏联的规范伦理学

(一)前苏联规范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道德原则和规范。以忠于共产主义、集体主义、人道主义、共

产主义劳动态度、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为主要原则的道德原则规范的体系。

2、道德范畴。善恶、义务、良心、荣誉、尊严、幸福、正义等

(二)前苏联规范伦理学的特点:

1、对规范伦理学的研究自始至终、一以贯之。

2、以服务于共产主义价值理想为宗旨,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为其方法论指导。

3、道德原则规范的优先性与与阶级利益是根本一致的。

4、强调道德主体活动过程中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注重研究道

德意识的内心机制。

三、中国的规范伦理学

(一)中国大陆的规范伦理学

1、与前苏联规范伦理学同质

2、规范伦理学与理论伦理学、应用伦理学一体

3、注重道德规范的层次性研究

4、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二)台湾的规范伦理学

——新儒家对中国传统儒家伦理学的继承,基本上是将中国传统美德赋予新意;主要有:忠、孝、仁、爱、信、礼、廉、耻、勤、俭、谦、让、清心寡欲、奉公守法、克尽己职。

1、以传统儒家的心性哲学(人性论)为其规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2、属于实用的规范伦理学。

3、充分体现出中国文化和中国伦理道德的传统特色。

4、中西混合的价值观。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新规范伦理学的产生及其意义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西方古典规范伦理思想及中国古典规范

伦理思想的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了解马克思主义新规范伦理学的产生及其意义,了解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体系结构。

二、重点与难点:1、中国古典规范伦理思想的特征

2、西方古典规范伦理思想的特征

3、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体系结构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

四、思考题:1、中国古典规范伦理思想的特征

2、西方古典规范伦理思想的特征

3、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体系结构

五、参考书目:

1、罗国杰、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朱贻庭主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一节西方古典规范伦理思想发展简述

一、西方古典规范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伦理思想:

1、荷马史诗和赫西阿德的作品——“成为关于道德问题的一

切讨论的基础”

2、伊索寓言——颂扬正义、智慧

3、希腊七贤——最著名的是雅典的梭伦和米利都的泰勒斯

4、希腊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宇宙论——人类学——伦理

2

学的发展过程

(1)宇宙论时期——对早期道德思考的理论转向:

*毕达哥拉斯从“数”出发建立了和谐、秩序、正义的伦理概念,提出灵魂不死、善恶报应的学说用以解决道德与幸福的矛盾,并倡导反省忘我的道德修养。

*赫拉克利特从“火”出发建立起正义就是斗争的伦理观,提出幸福在于智慧,试图把知识与快乐统一起来。

(2)人类学时期——强调人的主体性

* 唯心主义智者派普罗塔哥拉认为道德的主体是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感觉、欲望、需要和利益决定着道德的善恶好坏;

*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没有人知道善而不去行善,没有人知道恶而去故意作恶;“不经过反省的人生不值得活”。

(3)伦理学时期——亚里士多德为了调和德谟克利特与柏拉图伦理体系的冲突

* 德谟克利特建立幸福主义伦理学说——后为伊壁鸠鲁继承

* 柏拉图建立真善美统一的宗教伦理思想体系——“善的理念”

* 亚里士多德建立至善和幸福、知德和行德统一的中道伦理思想体系

——总之,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伦理思想立足于个人的幸福与完善,主要探求人生应具有的道德品性,重视智慧,认为人要过有德性的生活。

(二)中世纪时期的伦理思想——宗教伦理思想

基督教:宣扬仁慈、公正和博爱;

倡导容忍、服从和禁欲

鼓吹天国、来世和报应

1、教父奥古斯丁——创立原罪说和预定论,把基督教伦理思想概括为三条基本道德原则——信仰、仁爱、希望;

2、安瑟伦——第一个经院哲学家,认为信仰是理性和美德的源泉;

3、托马斯·阿奎那——神学伦理学体系的完善者

(三)近代资产阶级伦理思想

1、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

*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认为伦理学的目的不是描述善的生活,而是在实践中创造善的生活——奠定经验伦理学的基础;

* 霍布斯——人性是恶的,“人对人象狼一样”,宣称公开的利己主义;

* 边沁、密尔——“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创立功利主义伦理学* 培根、霍布斯的经验主义伦理学—休谟、亚当·斯密的情感主义伦理学、洛克调和折中的伦理学——边沁、密尔的功利主义伦理学

2、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的伦理思想:

* 伏尔泰指出道德完全是从人与人的关系中产生出来的,与神毫无关系;

* 卢梭推崇良心,认为人先天地具有自爱心和怜悯心;

* 唯物主义者拉美特利、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强调感性欲望在道德中的作用:

——拉美特利认为人的自然欲望能否得到满足就是道德的标准——爱尔维修视情欲为精神世界的圣火、道德高尚的源泉

——霍尔巴赫说“爱别人,就是爱那些使我们自己幸福的手段” ——他们都主张在利己的基础上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并提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的思想。

* 狄德罗试图建立一种新的协调理性与情感、利己与利他、美德与幸福、自由与必然诸关系的伦理学体系。在狄德罗看来,人不仅有利己自爱的本能,还有爱他利群的本能,不仅有情欲和感官的需要,也有理智和道德的需要。他提倡一种为了社会的利益而控制自己情欲的开明的自爱,主张美德存在于幸福之中,自由并不背弃自然。

3、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家的伦理思想

* 康德认为伦理学是关于人的实践哲学,创立了以善良意志为核心,以普遍立法、人是目的、意志自由三大绝对命令为表现形式的义务论伦理学,强调动机的纯洁性,强调至善,强调自律。

* 黑格尔区分了道德和伦理,认为道德是纯主观的意志自由,包括目的、意图和福利、善和良心等内容;而伦理则使人摆脱了自然的冲动和主观任意性,它涉及的不是人的个体而是人的群体,包括家

庭、市民社会和国家。

* 费尔巴哈建立了合理利己主义的幸福论伦理思想体系,认为道德的基本原则就是对己以合理的节制,对人以爱。

二、西方古典规范伦理学研讨的主要问题

(一)道德的起源和基础:

1、宇宙论的道德起源论——毕达哥拉斯的“数”

2、神启论——“摩西十戒”

3、感性欲望论——霍布斯、爱尔维修

4、理性论——亚里士多德(道德是人类合理性的产物)

(二)道德与物质利益的关系

1、快乐主义认为道德与物质利益密切相关

* 德谟克利特——“快乐与不适决定了有利与有害之间的界限”

* 伊壁鸠鲁——“一切善的开端和根源都在于肚子的快乐,连智慧和修养也必须归因于它”

* 英国经验论和法国唯物论——物质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和标准

* 费尔巴哈——“生活的基础也就是道德的基础”

2、德性主义认为善和德性是至高无上的,人应当克制自己

的物欲以追求道德

(三)社会的道德原则

1、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

2、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

(四)道德评价

1、动机论

2、效果论

三、西方古典规范伦理学的基本特征

(一)规范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与现代西方伦理学和元伦理学相比)(二)理性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特征(与现代非理性主义、悲观主义相比)(三)崇尚真理,热爱智慧(宣扬美德即知识,智慧为至善)(四)意志自由,提倡自我认识,尊重人权“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奠定了西方伦理学的基本方向(五)博爱主义,号召普爱众生,平等待人(六)崇尚功利,渴求快乐与幸福(伦理学是求人生幸福之术)

第二节中国古典规范伦理思想发展简述

一、中国古典规范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伦理思想的萌芽和产生

1、萌芽于唐虞三代

*“五教”——“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周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奴隶主阶级的伦理思想家,强调“敬德保民”,建立了一个以先王为道德榜样,以礼为核心的、,以孝悌恭敬和惠爱为道德规范的学说。

(二)历史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封建伦理胚胎和形成时期

*儒家:孔子建立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仁就是爱人、忠恕之道和克己复礼——孟子提出“仁政”,视仁义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和理念——荀况视“礼”为道德的最高原则和最高理念,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群居生活的需要。

*道家:老庄把“无为”作为人类活动的最高准则,崇尚自然、柔弱、知足,倡导少私寡欲,将清静无为的圣人和超然无己的真人作为道德修养的理想人格。

*墨家:墨家强调道德不能脱离功利,把“兼相爱、交相利”作为人类道德生活的基本原则,提出义利合一、志功合一的功利主义思想。

*法家:韩非全面阐述了人性险恶、自私的利己主义道德观。

2、秦汉隋唐时期:封建伦理思想宗教化时期

*西汉董仲舒——儒、道合一

*东汉王充——礼义之行在谷足

*魏晋南北朝——儒、释、道合一

3、宋元明时期:封建伦理思想的成熟和完备期

*发端于邵雍、周敦颐、张载——形成于二程——集大成于朱熹*派别之分: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功利主义者陈亮、叶适

4、明末至清中叶时期:中国封建伦理趋向动摇和衰落的时代

*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观点

3

*黄宗羲强调理性和个性解放

*顾炎武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德观

*王夫之提出了天理寓于人欲之中的理欲合一的观点

*戴震揭示封建伦理“以理杀人”的反动作用——训诂考据5、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封建伦理思想腐朽没落和资产阶级伦理思想形成和发展时期

*龚自珍、魏源提出“以实事程实功”的功利主义思想,主张尊重个性、尊重人才

*洪秀全建立以博爱、平等和平均为主要内容的伦理思想体系 *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提出“以人为主”的人道主义原则,改造西方资产阶级伦理思想

*革命派章太炎、孙中山等倡导自由平等博爱和为众人服务的道德观,并主张继承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传统道德。

二、中国古典规范伦理学研讨的主要问题

(一)人性、人的价值问题

*孟子的性善论——“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荀子的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告子的性无善恶论——“食色,性也”,“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东西也。”

*杨雄的性善恶混论——“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董仲舒、韩愈的性三品说——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对应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二)道德起源的问题

*孔子、董仲舒、程朱等认为道德起源于天的意旨

*孟子、陆九渊、王阳明等认为道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内在良知或心

*荀子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群居生活的需要

*王夫之、戴震等认为道德起源于物质性的气

(三)道德的社会作用问题

*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法宝

*老庄——道德无用论

(四)道德原则和规范问题

“礼”——“三纲五常”

(五)道德修养和道德理想问题

*内省、慎独、养气等

三、中国古典规范伦理学的基本特征

(一)强烈的现世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

——重视人和现世生活,主张“入世”,荷蓧丈人“不仕无义”

(二)鲜明的家族主义和群体主义意识

——强调个人对宗族和国家的义务

(三)浓厚的情感主义和经验主义倾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四)突出的重义轻利和崇道扬善品格

——重义轻利、贵义贱利,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产生及其革命变革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阶级根源:?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理论表现,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物质基础和现实内容。

(二)思想资料:? 1、古希腊神话及其伦理思想;

2、古希腊唯物主义伦理思想家的影响——快乐主义伦理学;

3、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伦理思想中的合理因素;

4、近代法国唯物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

5、批判和改造资产阶级思想家的道德理论;

6、同工人阶级运动内部的错误观点斗争的产物。

二、唯物史观和科学的伦理学

(一)表现:

1、从社会的客观存在和社会的道德生活事实出发去研究道德问题;

2、坚持从现实的社会道德关系中引申出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3、承认道德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但道德归根结底是经济关

系的反映人们总是从自己所处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

4、道德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并作用于社会生活,随

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革命变革体现:

1、研究对象——整个社会的道德现象

2、研究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理论与

实践相统一

3、研究任务——理论任务与实践任务一体化

4、研究目的——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服务;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提供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全面发展的新人。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新规范伦理学的体系结构

(一)经验伦理学——基础部分

经验伦理学,又称道德事实学,主要从事对现实道德风尚和道德经验事实的描述,着眼对道德生活实例的搜集、调查与研究。它是理论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的现实基础,为理论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提供丰富的生活实景和物质资料。经验伦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社会道德生活的全部实际情况,诸如民风民俗、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人际关系、职业风范、婚恋嫁娶、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现实道德水准和道德行为、道德实践等。

(二)理论伦理学——主干部分

理论伦理学,又称哲学伦理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总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工具,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角度研究道德的一般理论。主要研究道德的起源和本质,结构和功能,它的特殊性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性,与经济、政治、法律、艺术、宗教、文化等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三)规范伦理学——实质部分

规范伦理学,可称为准则伦理学,主要研究诸如善恶、义务、良心、幸福、自由、正义、理想、节操等伦理概念的内容,并以评价—命令的方式与人交谈。向个人提出某些准则、价值、建议,从而帮助人们在进行道德探索、教育和自我教育中确定目标。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新规范伦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马克思主义新规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以

及马克思主义新规范伦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掌握道德、伦理、伦理学三个基本概念,掌握规范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基本特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道德的定义;

2、规范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3、规范伦理学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四、思考题:1、道德、伦理、伦理学的含义;

2、规范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3、规范伦理学的基本特征

五、参考书目:

1、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周中之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第一节新规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道德、伦理概念释义:

(一)“道德”一词的词源学考察:

1、道:——从伦理学意义上说,道指处世做人的根本原则,

即人之为人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道路。“道不拾遗”;“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 法则、规律。“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韩非子·解老》),指万物产生变化的总规律

* 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老子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可道,非常道”

* 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政治观或思想体系。“志同道合”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 封建伦理纲常。董仲舒:“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 方法。

4

* 治理。

2、德:——就伦理学意义而言,德既指人们内心的情感和信念,还指人们坚持行为准则的道所形成的品质或境界。

“德”字最初见于《周书》,指内心的情感和信念。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得”——即“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就是说在协调人际关系时,一方面“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外得于人”;另一方面,“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内得于己”,就是于人于己都有所得。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圣外王”就体现了“德—得”相通的精神:

一种理想人格:“内圣”:内修圣人之德;

“外王”:外施王者之政或外务社会事功;

(1)“外王”必须“内圣”,即要想有“得”必须有“德”,“德”是“得”的条件;

(2)“内圣”是为了“外王”,即有“德”是为了有“得”,“得”是“德”的目标;

3、道德:——伦理学意义上的道德,指人的行为合于理,利于人。道通天地,德藏于己,“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人之所自得也”。道指做人之道,即人之所以为人所应有的根本原则,德指修道有得,即人遵循为人之道所引致的收获、体验。

(二)“伦理”一词的词源学考察:

在我国文化中,“伦理”一词最早见于《礼记·乐记》篇:“乐者,通伦理者也。” 东汉学者郑玄解释说:“伦,犹类也,理,犹分也。”即“分条理”的意思。

1、伦:——“伦”字从人从仑,“仑”字含有“条理”、“思虑”之意,“仑,思也,加人作偏旁就有了人事之理之意。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伦,辈也”,清代学者段玉裁解释说:“军发车(音居)百辆为辈,引申之,同类之次曰辈。”——出兵时发车百辆,其间有严明的秩序、严密的组织,由此引申来指人与人的关系时,同样是秩序井然而和谐的。我国传统社会中的“五伦”就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结构与和谐有序的性质。可以说,“伦”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秩序、关系,“人伦物理”在封建社会就指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2、理:——“理”字从玉从里,最初之意是指剖析、研修石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理,治玉也”,后引申为道理。到了宋明理学家那里,如程朱学派就将“理”作为封建纲常,“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3、伦理:指人们处理相互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伦理较之道德并未突出个体的心理品质。黑格尔把伦理称之为客观的法,指社会道德,把道德称之为主观的法,指个人道德。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将“伦理”、“道德”并称甚至互用。)

*** 在西方文化中,英文“伦理”一词是ethics,源于希腊文“伊索思”,其本意是“本质”、“人格”,也与“风俗”、“习惯”相联系。英文中“道德”一词是moral或morality,源自拉丁文的mores一词,原意也是“风俗”、“习惯”之意,后来的罗马人甚至用moralis来翻译ethics,可见,在西方文化中,“伦理”与“道德”都有着一定的联系。

二、科学的道德定义:

道德:

魏英敏——所谓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周中之——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以善恶为标准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1)明确指出了道德的基本特点。在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中,既有道德规范,也有法律规范,但两者在调节人们的行为中,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道德诉诸于“善恶”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调节着人们的行为,而法律则是以国家为后盾,通过强制性的手段调节人们的行为。

(2)明确揭示了道德调节的范围。千百年来,道德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的共识,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道德不仅要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要调

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明确界定了道德现象的内容。道德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在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时,必然要通过心理机制对人们的行为发生作用。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人,将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品德。道德不仅仅是原则规范,将道德认定为“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道德现象的客观内容。

2、伦理:处理人们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

3、伦理学: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现象、揭示道德本质及其发展

规律的学科,是对道德现象进行哲学考察和系统研究的理论体系。

三、新规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规范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考察

1、伦理学研究对象是“善”;

2、伦理学研究对象是人类的道德行为;

3、伦理学研究对象是人类的幸福

4、伦理学研究对象是道德原则和规范

(二)新规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全部道德现象,特别是共产主义道德现象

1、共产主义道德:从无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引申出来的,适

应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要求的新型道德。

第一阶段: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时,共产主义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道德;

第二阶段: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时,无产阶级道德成为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即社会主义道德;

第三阶段: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道德将是全民的、全人类的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

2、新规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其发

展规律,尤其是共产主义道德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研究它同工人阶级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同人类伦理思想史的关系,同现实生活的关系。

第二节新规范伦理学的研究任务和方法

一、新规范伦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理论方面:

1、科学地揭示道德的起源、基础、本质、功能、作用及其

发展变化的规律;

2、揭示共产主义道德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3、确定和论证共产主义道德的原则、规范及其在各个领

域中的具体要求,全面地、深刻地论证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二)实践方面:指导人们正确地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和做出行为的道德评价,增强人们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培养人们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三)清除剥削阶级旧道德的影响,批判地继承伦理史上一切有价值的思想和遗产,丰富和发展共产主义道德理论。

二、新规范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根本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

1、历史的方法。在考察道德现象时,必须从一定的社会物

质生活条件出发,联系当时历史条件的诸方面,综合起来加以研究。

2、阶级分析的方法。对不同阶级的道德进行分析,找出其

发展的规律。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二)具体方法:

1、归纳和演绎的方法。

2、系统科学的方法。

3、比较的方法。

4、追溯的方法。

第三节规范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与特征

一、规范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善与恶的矛盾关系问题:

(一)善与恶的矛盾是道德中特有的矛盾,只有在道德中才存在善与恶的问题,也只有在伦理学中才研究善恶矛盾。这是道德之所以是道德,伦理学之所以是伦理学的根本原因。

(二)善与恶的问题是古今中外一切伦理学家、一切伦理学派普遍注意研究的重大问题。

5

(三)善与恶的矛盾是道德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道德发展史,就是善恶矛盾斗争史。

(四)善与恶的矛盾贯穿在人类道德生活的一切领域并贯穿道德生活的始终。

(五)善与恶是伦理学范畴的核心。

二、规范伦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

(一)伦理学与哲学——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与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德哲学。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伦理学是哲学的核心和精髓部分。

(二)伦理学与美学——任何具有伦理学意义的现象都同时具有美学意义,一方面可以对其进行善恶评价,另一方面都可以对其进行美丑评价;反过来,具有美学意义的现象很多也同时具有伦理学意义,既可以对之进行美丑评价,又可对之进行善恶评价。可以说,伦理学的东西和审美的东西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统一性,人们往往利用美的形象宣传善的理想。当然,美而不善的现象也是有的。

(三)伦理学与心理学——两门学科在研究人的行为和动机方面有着密切关系。伦理学研究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行为动机本身也属心理现象的一部分,心理学也要说明人的道德意识在不同年龄时期的发展规律,揭示人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形成过程。心理学为伦理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资料,而伦理学对人的道德意识等心理的研究又丰富和扩大了心理学的范围。(四)伦理学与人类学——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生活、习惯、风尚、文物、宗教、文化的科学,伦理学同样研究人类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伦理学提供关于人类风尚习俗及道德起源的有益启示,提供对于人本身认识的科学依据,同时伦理学关于传统习惯、生活方式、人生理想、道德的起源和历史演变等问题的研究成果,也可为人类学的研究提供思想资料和理论指导。

(五)伦理学与社会学——社会学研究的个体与群体关系以及文化规范、社会风俗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同时也是道德问题。社会学对社会有机体的研究更可为伦理学研究社会道德提供社会背景,而且伦理学所研究的道德问题本质上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六)伦理学与政治学——中国古代社会的“家国同构”、“家国一体”,将政治学与伦理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

“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修齐治平”

(七)伦理学与法律学——二者同为规范科学:内容上相互吸收;功能上相互补充;

实施过程中相互凭借;

三、规范伦理学的基本特征:

( 一) 伦理学是一门理论科学。伦理学以全部道德现象作为自己特定的和唯一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带有哲学研究性质的系统理论学科。

(二)伦理学是一门规范科学。伦理学是一门揭示人们应有行为准则的规范科学,它要对集中表证和体现道德价值的各种道德原则、规范、范畴进行概括、说明、阐释和研究。

(三)伦理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它同人们的道德生活实践密切相关,是一门关于改造人类自身的科学。伦理学的社会使命就是根据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要求来陶冶人的品性,改变人的气质,培养人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造就理想人格。

(四)伦理学是一门价值科学。伦理学是心灵与行为的价值,讲“善”,它教导人们趋善避恶,择善固执。

第四章道德的起源及其发展规律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外伦理思想史关于道德起源的代表性观点,在此基础上正确理解科学的道德起源论。

了解人类道德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发展;

了解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道德的基本内容及其特征。

了解社会发展与道德进步“二律背反”的观点,

了解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以及评判道德进步的标准,

理解并掌握道德发展和进步的规律性,

了解道德遗产批判继承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科学的道德起源论;

2、道德发展和进步的规律性;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

四、思考题:

1、科学的道德起源的条件;

2、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及评判标准;

3、道德发展和进步的规律性;

五、参考书目:

1、周中之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罗国杰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

第一节道德的起源

一、诸种道德起源说述评——伦理思想史上关于道德起源的几种观

点:

(一)神启论——认为道德起源于“天”的意旨或“上帝”的启示:

1、孔子认为道德来源于天,是上天把道德交给圣人,由圣人制定

出规定,教导人们去遵守,他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即是说,道的兴废取决于天命。

2、西汉的董仲舒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从这一观点出发,他把封建道德纲常神圣化、宗教化,认为触犯封建道德就是违反天意。

3、西方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伦理学认为道德根源于“上帝”的

启示。基督教教义《旧约》上讲的摩西十诫便是“上帝”耶和华对摩西的启示,然后通过摩西向教民们宣讲的教规或道德戒律。“摩西十诫”在西方伦理史上被称为“黄金定律”,奠定了基督教道德的基础。

①我是你的上帝,不可信仰别的神;⑥不可奸淫;

②不可亵渎上帝之名;⑦不可偷盗;

③谨守圣安息日;⑧不可作伪证陷害他人;

④孝敬父母;⑨不可贪恋别人的配偶;

⑤不可杀人;⑩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

(二)天赋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

1、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四个“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

2、康德认为具有普遍道德价值的东西来自人的理性本身的善良意

志,善良意志是人与生俱来的受理性支配不以环境为转移的内在机能,道德就是这种善良意志所发出的绝对命令。

(三)情感欲望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情感之中或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之中

1、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人是有感觉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

趋乐避苦,就是自利、自爱,也就是追求个人的利益和幸福,这是一切道德的根源。

2、卢梭认为,道德源于人心中的社会情感和利他之心,源于对公

共利益的追求。

3、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伦理学家亚当?斯密认为,道德是对同胞

的同情心发展的必然结果。

4、法国实证主义者孔德认为,本能、情感和理性三者的统一便产

生了人类的道德。(理性可以促进人们形成道德意识,但它不是道德的出处)

5、先秦时代的商鞅、韩非子都认为,法律和礼义的产生就是为了

规范和制约人的趋乐避苦的本性。

(四)动物本能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本能

社会本能——区别于生物本能,指动物之间同种或在一起生活的异种群有一种互助的精神。

以达尔文为代表的进化论伦理学认为,人类道德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本能,“道德观念,原本发生于社会本能”

6

(五)不可知论——道德起源是不可知的张东荪

二、科学的道德起源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一)道德起源的条件: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

流落在荒岛上的鲁滨逊除了对他自己和自然界之外,不会有什么真正的道德或不道德的行为,因为他是在社会之外的。只有在社会中,发生了个人与整体、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之后,只有当人将其合群的本能上升为交往关系时,道德才可能发生。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总和。在原始社会初期,人们相互间的交往关系是不稳定的,经过两性基础上的自然分工到三次社会性的大分工以后,人们之间形成了较为广泛和稳定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不,即社会关系。随着劳动的日益深化和社会关系的日渐发展,个人与整体、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也日渐突出,调整这类关系并且对个人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规范性要求,便成为客观的需要。否则便会威胁到整个氏族的生存和发展并进而影响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说,社会关系的形成为道德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2、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在阐述群婚向个体婚过渡时,曾经谈到过妇女耻辱心与保持贞操这种观念的出现。他说:“巴霍芬坚决地断定,从他所谓的…杂婚制?或…污泥生殖?向个体婚制的过渡,主要是由妇女所完成的,这是绝对正确的。古代遗传下来的两性关系,愈是随着经济生活条件的发展,从而随着古代共产制的解体和人口密度的增大,而失去朴素的原始的性质,就愈使妇女感到屈辱和难堪;妇女也就迫切地要求取得保持贞操,暂时地或长久地只同一个男子结婚的权利作为解救的办法。”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中,妇女对于贞操的意识逐渐产生了,而正是这种意识成为了道德观念产生的主观条件。随着人们头脑中意识的逐渐发展、扩散,如何做、做什么“有利”、做什么“有害”(实质上是最初的善恶观念),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的道德要求逐渐以观念、意识的形式被固定下来,并最终成为道德规范。氏族内部禁止通婚就是最初的道德规范。

3、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统一的社会条件:

在生产实践中,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创造了人对道德的需要,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促进了人的观念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为道德的产生创造出了主客统一的社会条件。

* 劳动为人成为道德主体创造了自然条件。劳动在人类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人类的祖先类人猿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才变成能制造工具的人,所以说,劳动为类人猿变成人奠定了自然基础。* 劳动为人成为道德主体创造了社会基础。在劳动中,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单薄的个人力量,人要生存必须联合起来,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关系,使群居的本能升华为人的社会本性,人在劳动中具有了社会性。

* 劳动为人成为道德主体奠定了观念基础。劳动促进了人的大脑器官的发展,带动了人的意识的发展,从中逐渐萌发出人类最初的语言和意识,从而为人成为道德主体奠定了观念基础。

4、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重要条件: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劳动中出现了分工(自然分工)与协作,多次重复的分工与协作使人们之间逐步形成了某种稳定的习惯和明确的秩序,人们也逐渐接受这些习惯和秩序的规范与制约,进而促使这些规范以风俗习惯的形式更加稳固下来,就成为最初的道德。后来的社会性分工更是产生了个人利益和与之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从而产生了调节各种利益矛盾以维持一定社会秩序的必要性,于是,原始的道德禁忌就逐渐形成了,这就成为道德规范的最初形式。因此说,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离不开社会分工这一重要条件。

(二)人类道德的历史生成:

1、人类道德的萌芽——原始禁忌——原始习俗的重要内容:

原始人脱胎于动物界,原始人的祖先发展到人类阶段,是以遵守其群体的习俗为条件的。这些习俗涉及收集食物、饮食起居、繁衍生存包括怀孕、分娩、青春期、月经、婚姻、死亡等,大多是以否定性的语言或禁止性的词句表现出来,所以称之为原始禁忌。现代社

会中仍然保留有原始禁忌的痕迹。在原始社会中,这些禁忌带有神秘性质,但其在客观上成了调节早期人类共同生活的重要工具。随着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生活经验的积累和人类思维水平与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规范的出现不是由于某种神秘力量的作用,而是社会生活调节的需要。这时候,调节人们关系的社会规范丢掉了禁忌的外壳,成为一般的道德规范。

2、人类道德的形成:

人类道德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由少数人的意识逐渐发展为多数人的意识,变成普遍的共同的社会要求的漫长的历史过程,期间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以婚姻家庭的发展为例:

(1)杂婚:

(2)集团内的辈分婚:

(3)血缘群婚:原始时代血缘家族公社时期和母系氏族社会前期的一种婚姻形式。产生与旧石器时代,前期为血缘群婚,中晚期为一个集团的一群男子与另一个集团的一群女子集体通婚,而集团内部的男女则禁止婚配,一般实行于氏族和同胞之间。历史上,亚、欧、美等洲都存在过这种婚姻形式,至今世界上一些民族中流行的婚前性自由、姊妹共夫、兄弟共妻、妻姊妹婚、夫兄弟婚、一妻多夫等婚俗,都是群婚的遗迹。

(4)对偶婚:母系氏族公社晚期,在群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婚姻形式。指一个氏族的女子与另一个氏族的男子保持相对稳定的婚姻关系,即一个氏族的女子可以在另一个氏族中选择一男子为主夫,同样,一个氏族的男子可以在另一氏族中选择一女子为主妻。

一般是男子须到女方氏族中去,但死后要归属原氏族。因配偶无共同的经济生活基础,这种婚姻关系不牢固。

——氏族内部禁止通婚是原始道德形成的标志之一,表明原始人类自我约束、自我调控的规范已正式形成,已具有了一定的调控功能。

* 禁忌——禁令——共同制定道德规范;

* 他律——自律;

* 外在要求——内在需要;

* 无意识——有意识

第二节道德的历史发展

人类道德的历史类型:原始社会道德——奴隶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资本主义社会道德——共产主义道德类型

一、原始社会的风尚习俗道德:

(一)原始社会道德的主要内容:

1、维护氏族整体利益是原始道德的基本准则。

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获取食物、抵御自然界袭击和危险的能力很低,因而人们必须结成群体,共同劳动,相互协作,才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下去。如果脱离氏族群体,人们就不能生存。对集体的依赖性,强化了人们的群体意识以及与集体生死与共的观念,因此,维护氏族整体利益成为原始道德的基本准则。

2、平等、互助、共同劳动是原始道德的重要规范。

公有的财产关系、平等的人际关系,必然会产生互助合作的伦理关系。达尔文在考察巴塔哥尼亚蒙昧人时的所见所闻就证明了这种关系的存在。

3、勇敢刚强是原始人最崇敬的美德。

古代神话故事中的神农氏、夸父、普罗米修斯等正是因其勇敢刚强成为原始人心目中的英雄。

(二)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特征:

1、纯朴性与野蛮性并存:氏族复仇、食人之风、血缘群婚

2、直观性与狭隘性同在:模仿、典型示范、传授行为;道德对内

不对外

3、自发性与外在性一体:

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特权道德:

(一)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道德的主要内容:

1、统治阶级的道德:

(1)忠于国家、君主是统治阶级最主要的道德原则:

* 奴隶主为了巩固自己在经济、政治上的利益和特权,为了对外进行掠夺,要求所有的人必须绝对忠于奴隶制的国家。古代雅典要求它的公民在战争中要奋不顾身,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

7

* 我国封建社会要求人们要精忠报国,忠于封建制国家和君主,共扶社稷,利济天下。岳飞、文天祥、陆游、顾炎武等,“忠君”是处理等级间的规范,要求绝对忠于封建帝王,后来发展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荒谬地步。

(2)维护人身依附和宗法等级关系,是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的道德要求:

* 西欧,国王之下有公、侯、伯、子、男五爵;

* 中国,人分五等(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官分九级;——各等级之间界限分明,不仅官职、财产、特权有严格规定,就是吃喝穿戴、礼仪、举止、风度、习惯,也都有明显区别。

* 在我国,“孝亲”是处理家族关系的道德规范,包括“孝”和“悌”“孝”——孝顺父母——绝对服从家长,“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悌”——尊敬兄长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3)鄙视劳动、歧视妇女、主张男尊女卑是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的道德要求:

*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译文:樊迟请求学习种田。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又请求学习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了出去。孔子说:“真是没见识的小人啊,这个樊须!在上位的人爱好礼,百姓就没有谁敢不尊敬;在上位的人爱好义,百姓就没有谁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爱好诚信,百姓就没有谁敢不以真心待人。如果做到这样,四方的百姓就会背着孩子来投奔,哪用得着自己去种田?”——视劳动者*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歧视妇女

* “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男尊女卑

2、被统治阶级的道德:顽强勇敢、团结互助、勤劳节俭、艰苦朴素等观念

(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道德的基本特征:

1、道德的进步与退步相伴随;

2、道德成为独立的社会上层建筑成分和意识形态;

3、政治道德化,道德宗教化;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自由道德:

(一)资产阶级道德的主要内容:

1、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最基本的价值和原则;

其理论前提是:社会是虚幻的,个人是真实的,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因此个人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个人利益和个人幸福是至善至美而不可剥夺的,道德的基础即是人们的个人利益。

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价值原则的提出,对于人们摆脱宗教禁欲主义、封建蒙昧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桎梏具有积极的进步的意义,个人主义捍卫个性的独立与尊严、重视个人利益和个性自由,这是值得肯定的、有合理性的。但是由于它过分重视个人利益和价值甚至把个人和个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因而只能使人囿于自我的圈子,只能使人变成自己本能和欲望的奴隶,变成畸形的只为个人利益和金钱活着的动物人。它不可能使个人获得真正的解放和全面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

2、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规范,是在维护私有财产和个人利益不受侵犯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反封建压迫、反等级特权的性质,有其历史必然性,是道德史上的巨大进步。但是,由于它本质上捍卫的是少数剥削者的利益,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必然要流于形式和日趋虚伪。

3、拜金主义、金钱万能是资产阶级主要的价值观念;

这一点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部分人的观念来印证。(二)无产阶级道德:

思考题:

1、科学的道德起源条件;

2、人类道德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发展;

3、期中作业:以你对道德现象的所见所闻为依据,你认为随着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道德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下节课讨论

第三节道德发展的规律性

一、社会发展与道德进步“二律背反”观点评述:

(一)问题的提出:

一部分思想家认为,社会发展与道德进步之间存在着一种“二律背反”的关系——即社会越发展进步,道德越堕落退步。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物质文明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精神不平等的深化和道德的堕落。卢梭的这种论调,伴随着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急速发展,在20世纪更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思潮,萨特、海德格尔、马尔库塞、弗洛姆、哈贝马斯等人都针对社会伦理道德发展的现状,揭示了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尖锐对立、社会发展与道德进步的二律背反。

* 二律背反:译自希腊语antimomia,指规律中的矛盾。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使用此词,指两个互相排斥但同样是可论证的命题之间的矛盾。康德认为当理性企图对自在之物有所认识时,必然陷入难以自解的矛盾。他举出四组二律背反:

(1)世界在时间上与空间上是有限的;世界在时间上与空间上是无限的;

(2)世界上一切都是单一构成的;世界上一切都是复杂的、可分割的;

(3)世界上存在着自由;世界上不存在着自由,一切都是必然的;

(4)世界有始因;世界无始因;

他认为二律背反证明了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度的,事物的本质是无法认识的。

* 单面性或单向度性:当代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用语,指人与社会在发达工业社会演变中形成的片面性、畸形性。在《单面的人》一书中提出。马尔库塞认为,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凭借高科技和自动化达到高生产、高消费,通过商业广告制造“虚假的需要”,使人们沉迷于物质享受之中,社会的控制、操纵深入到人的本能、情感里,造成人按社会所规定的模式去思想和行动,丧失了内在的批判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成了“单面人”,舒舒服服地做工业文明的奴隶。即是说,人迷惑于物质的享受,实际上为物质利益所奴役,人的精神失去了批判性、自主性、创造性,人成了单面的人,社会成了单面的社会。

(二)讨论:就目前社会的道德状况,你认为这种“二律背反”观点是否正确?

(三)评价:从总体上看,这种观点是不符合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因而也是不科学的。造成这种理论失误的原因是:

1、他们没有看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发展与道德要求的内

在制约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生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步性)过分夸大了二者的对立;没有看到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生产力的进步将最终促进人类道德的进步。

2、把道德这个包含有众多层次结构的复杂的社会现象体系作了简

单化的理解,他们只把道德归结为一种利他主义的品质和德性,把道德的功能仅仅归结为一种调节功能,从而误认为某些道德品质的失却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和堕落,认为道德在“滑坡”。

3、把某一时期、某些阶级或某些人发生的道德堕落当成是人类全

部道德、或整个历史时期的道德堕落,以偏概全。

(四)结论:社会发展与道德进步之间的背反不是绝对的,它只是私有制社会的特殊现象,人类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

二、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

(一)道德在使社会日趋进步合理和个人日趋独立完善方面产生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和影响

* 建立节约型社会;建立和谐社会;

* 责任意识的增强;公民道德规范的提出;市民公约的提出等;

(二)道德作用的范围日益扩大,道德调节的方法不断完善

* 在阶级社会中只有统治阶级的道德,被统治阶级被认为不配享有道德,而现在,在道德面前每个人是平等的,或许法律面前还有不如人意之处,但在道德面前,人们不仅会受到社会舆论的约束,还会受自己良心的监督。

8

* 各种应用伦理学科的兴起,标志着道德作用的范围越来越广,环境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网络伦理学等以及各种职业道德的实施,都说明道德作用的范围在日益扩大。

* 道德调节的方法除了传统习俗、社会舆论、良心等之外,还有了个人的自律、责任等。

(三)道德知识的内容不断增多,伦理学日趋繁荣兴旺;

* 次道德概念、终极关怀

(四)个体道德意识的内容、结构和功能不断丰富和完善;

* 内容方面:个体道德意识日渐丰富,良心、责任、义务、信念、理想、情操、节操、尊严、公正等;

* 结构方面:个体道德意识越来越具有多层次性和复杂性,潜意识、无意识、前意识等;

* 功能方面:除了具有调节、命令、评价、认识、约束功能之外,还具有教育、激励等功能;

总之,人类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道德进步是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重要内容,它既受整个社会历史进步状况的制约,也有效地影响和整个社会的历史进步状况。

三、评判道德进步的标准:(评判道德类型是否进步的标准)(一)主体性标准说:道德进步的标志和标准就是人的道德主体性的深刻觉醒、全面确立和日益增强。这是因为,人是道德的主体,道德进步的必然前提和必然结果是人的进步。只有每个人清醒、深刻、正确地认识到他是社会的主体、道德的主体、社会责任和人生义务的主体并努力成为这样的主体,才能真正进行积极有为、自由自觉的道德活动,推动道德进步,以发展完善自身。

(二)价值标准说:评判道德进步的标准,要以既定的价值取向为坐标,以工具理性为指导,以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作为参考框架的评判原则。有四个特征:

1、有一个既定的价值取向或价值目标;

2、把伦理道德看作是实现既定价值目标的工具,以操作价值来判断其优劣;

3、对伦理道德的评判应注意它所结出的果实;

4、重视各种伦理道德在历史和现实中的作用。

(三)主客体标准说:一种道德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是否表达人们的发展意向,是否有利于促进人的生命活动的健康展开和主体性的积极发挥,以及这种“符合”、“表达”、“促进”的程度如何,就是判断道德是否进步的标准。从主体方面衡量,具体考察特定的道德规范是否比以往更适应个体、人类的全面发展;从客观效果方面衡量,具体考察特定的道德规范是否比以往的更能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四)生产力标准说:道德是否进步,要看它是否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相适应。凡是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关系相适应的道德,就是进步的道德,否则,就是落后的、守旧的道德。

*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道德)

* 生产力标准的内涵:社会财富的增加程度、劳动者劳动技术和素质的提高程度、生产工具的现代化程度。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劳动者的素质问题,包括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掌握程度、技术业务的熟练程度、思想道德境界、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

四、道德发展和进步的规律:

(一)道德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

道德发展的趋势是一个曲折迂回的螺旋式的上升过程,是变革和继承、否定和肯定的对立统一过程,其发展的路线和方向是从素朴的非阶段道德到阶级道德再到更高一级的全民道德。在道德原则问题上,人类的道德也呈现出否定之否定的趋势。总之,道德发展和进步的一个基本规律是人类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

(二)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是阶级社会道德发展和进步的杠杆

人类社会被分裂为阶级对立以后,道德便主要表现为阶级道德。在阶级社会里,道德的发展不但受到阶级利益的制约,而且为阶级斗争、政治斗争所左右。离开了阶级利益、阶级斗争和各阶级的政治需要,就不能理解任何道德的发展和变化。历代被压迫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的道德,主要是在阶级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且是前

后相继的。

(三)道德的发展是善恶矛盾斗争的结果

善恶矛盾是道德结构内部特有的矛盾,道德领域充满了善与恶的对立和冲突。任何一种道德,不论是阶级的道德,还是无阶级的全人类道德,其中都有善与恶的对立,都有善和恶的明确标准,都要揭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对于符合道德原则规范的行为,就誉之为善的,反之就斥之为恶的。尽管善恶观念具有阶级性、历史性、民族性,但人们在趋善避恶、扬善抑恶、改恶从善上的倾向却是共同的。但是由于每种道德都强调这一倾向,使人们产生了褒贬不同的两种态度,并自觉运用这一观念去评价社会的道德现象,善善恶恶,才使得道德不断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入到人们的内心世界,并且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善总是同恶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同时,善与恶的矛盾冲突在特殊情况下还会互相转化,即善转化为恶,恶则转化善。道德的发展进步是一个善恶矛盾对立转化的过程,也正是通过善与恶的不断对立、冲突,才得以实现。

第四节道德遗产的批判继承

一、道德遗产继承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

(一)国粹派——唯道德遗产是尊:

代表人物有杜亚泉、梁漱溟到现代的新儒学代表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钱穆、杜维明等,他们认为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富的道德文化遗产,后人的任务就是总结、整理、发掘和全面继承这份道德遗产。他们主张复兴儒学,弘扬中国古代道德文化。

(二)全盘西化派——唯西学是尊:

代表人物有胡适,认为中国文明是古代文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一个病入膏肓的残喘者,中国社会要想获得新生和发展,必须全盘否定旧道德,建立和发展新道德。提倡工具理性、实用主义。

(三)评论:这两种对待道德遗产的观点显而易见是错误的。复古派否定道德文化遗产的历史性和阶级性,看不到旧道德中有许多封建性的糟粕和扼杀人性、妨碍社会进步的因素。而历史虚无主义和西化派则看不到人类道德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看不到旧道德的母体中也包孕着许多新道德的因素。事实上,任何道德文化的革新,都不可能完全离开其以往的文化轨道。

二、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道德遗产

(一)道德之间有无继承性问题?——有:道德的继承性是道德发展过程中,新旧道德之间的必然联系。

第一、社会经济条件的连续性决定了道德的继承性。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经济形态的更替、社会历史的变迁,道德也先后相继地改变着自己的历史类型。(社会经济形态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决定了社会经济形态的连续性,道德作为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意识形态,作为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制约的特殊的上层建筑,无疑具有它的继承性。)

第二、道德是一种“观念中的东西”,具有继承性。

道德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们运用善恶观念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第三、伦理关系的相同性决定着道德的继承性。

任何时代、任何阶级的人们都会经常遇到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民族、国家的关系,要对这些关系进行调节和处理,人们往往需要借鉴以往的经验。

第四、各阶级道德的共同性决定了道德具有继承性。

无论是统治阶级的道德,还是被统治阶级的道德,都有某些共同的规范,如保家卫国。

三、道德遗产批判继承的主要内容

(一)对待历史上劳动人民的道德遗产问题

其实,这也是一个批判继承的问题。因为即使是在劳动人民的道德文化中,也程度不同地包含着一些消极的、落后的东西。对于那些消极的、落后的或过了时的东西,就不能不加分析批判的继承。如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在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

具体应该继承的有:

1、劳动人民的革命精神:仇视并勇于反抗等级特权压迫和剥削;

2、劳动人民的平等精神:“等贵贱、均贫富”;

9

3、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抗民族压迫和侵略;

4、劳动人民的道义精神:“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5、劳动人民的某些优良品质:勤劳俭朴;

(二)对待历史上剥削阶级的道德遗产问题:

* 理由有三:

第一、任何一个剥削阶级都曾经是革命者,有其先进的一面,其道德体系中也有较之以前更多的民主性和革命性。

第二、剥削阶级中存在着不同的阶层、政治集团和政治派别,有些阶层、集团、派别的主张、观点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某些利益。

第三、当面对外族入侵时,剥削阶级和劳动人民一样同仇敌忾,其道德观念与劳动人民是相一致的。

* 应该继承的有:

1、某些道德规范:如奴隶社会的智慧、勇敢、节制、公正;封建社会的忠孝节义、礼信廉耻;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无产阶级可以适当地继承和利用其有价值的东西。

2、某些共同的生活准则和社会公德:如勿偷盗、讲卫生、尊老爱幼等。

3、某些道德理论、道德理想、道德格言及道德节操:如孔子的“仁爱”学说、孟子的“民本”思想、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功利思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格言;文天祥“人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牺牲精神等。

思考题:

1、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及评判标准;

2、道德发展和进步的规律性;

第五章道德和社会生活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了解道德与社会物质生活诸因素的关系,以及道德对社会物质生活诸因素的影响;

了解道德与社会的精神生活的关系,掌握道德与政治、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了解道德与文化的关系,理解何谓道德文化。要求能够应运所学知识对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现象进行理论分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2、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

3、道德与政治的关系

4、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5、道德与文化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四、思考题:

1、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

2、道德与政治的关系

3、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4、道德与文化的关系

五、参考书目:

1、李奇:《道德与社会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美]蒂洛《伦理学——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一节道德与人

马克思主义论人和人的本质

(一)人是什么?

1、斯芬克斯之谜:一头人面狮身双翅的怪物,叫斯芬克斯。它守在路口,向过往行人提出谜语,这个谜语说,“能发出一种声音的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却用三条腿走路。”这就是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凡是猜不出谜语的人,都要被斯芬克斯吃掉,后来,这个谜语被古希腊英雄俄狄浦斯猜出。“人是长着两条腿的没有羽毛的动物”——柏拉图

“人天生是个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

“人是能创造劳动工具的动物”——富兰克林

“人是一棵能思考的芦苇”——帕斯卡尔

“人是在大自然的舞台上从事表演的傀儡”——法国诗人维尼

“人是机器”——法国唯物主义者拉美特利

“人是那个自然界在其中化有人格、有意识、有理性的实体的东西”

——费尔巴哈

“人是道德的动物”——儒家

“人为万物之灵”——北宋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

2、马克思论人

马克思所理解和把握的人首先是现实的具体的个体,“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种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在处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角度来探讨人,认为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但按其本性来说却是社会存在物。在马克思看来,客观真实的人是人的精神与肉体、理性与情感、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也是人的个体与类、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论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人的本质,也就是指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规定性。

1、人的本质与人性的联系:人的本质是人性结构中最基本的决定

性的内容

人性从内容上讲包含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等多重属性:*自然属性:包括食欲、性欲、自我保存三种基本机能;

这种自然属性成为人性发展的自然基础和最一般的部分,人的自然属性既来源于动物界,又随着人的进化发展越来越超越动物界。

*社会属性: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所形成的相互依存性、人际交往性和伦理道德性等多种属性。

(1)人类共生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是社会属性的最基本的一层涵义,它规定了脱离社会的单个人是无法生存的。

(2)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人际交往性是社会性的第二层涵义,交往性是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必要的和普遍性的条件。

(3)人在伦理关系中所表现出的道德性是社会性的第三层涵义,其主要表现为,人在与他人、社会发生联系并进行交往的过程中,有一种依据某种行为规范而行事的倾向。

*精神属性:主要是指人的思维,人所具有的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人的认识能力和自由意志。因此,人能够依据自己所意识到的对象来进行发明和创造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2、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人性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根本性的内容,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质的规定性。在人性结构中,最根本的内容就是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正是在此基础上,人才发展起一种全然不同于动物本能的自然属性,(食欲、性欲)不同于动物群体行为的社会属性,不同于动物感触鸣叫的精神属性。社会关系和实践活动既创造了人的不同于动物的自然存在和本性,也是人类精神活动和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正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说,社会关系和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它创造了人本身,也使人进一步远离动物界,使人的各种属性日益人性化。

人是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产物,人们一生下来就会遇到某些早已为他们的生存准备好了的起始条件,必须得接受既成的属于自己的社会关系,然后才能谈得上有所改变、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社会关系属于人的本质规定中的客观制约因素,它揭示了人的主体活动的基础、范围及其发展规律。(被动性的因素,如家庭成员、出身背景、亲戚朋友及出生的自然环境等)

*社会活动属于人的本质规定中的主观能动因素,它揭示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及改造能力,揭示了人的主体性。(主动性的因素,“知识改变命运”,“态度决定一切”,“性格决定命运”)

人的本质是客观制约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二者互为条件,彼此渗透。人既是社会存在物,其本质受着既定的社会关系的制约,又是能动的社会存在物,其本质又由人自身的社会活动加以规定。人离开了既定的社会关系就不能进行任何活动,同时,如果没有人的活动,也不可能存在任何现实的社会关系。

个人与社会

10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的统一,二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没有离开个人的社会,也没有离开社会的个人。个人只能在社会中生活,社会也不能没有个人而单独存在。

(一)人生产社会

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是人进行活动或实践的客观条件和环境。只有在这种客观条件和环境中,人的活动和实践才能得以进行,作为人的人性才能得以实现。他说:“个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条件是与他们的个性相适应的条件,这些条件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外部的东西;它们是这样一些条件,只有在这些条件下,生存于一定关系中的一定个人才能生产自己的物质生活以及与这种物质生活有关的东西,因而它们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而且是由这种自主活动创造出来的。”因此——社会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生产它的人的水平,个人的自由、创造和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志。

(二)社会本身也生产作为人的人

人是社会的产物,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人的自由、发展、创造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是社会的产物和表现。离开了社会或集体,就谈不到个人的自由。个人的发展,也只能通过个人的社会化,通过人的社会本质的形成,通过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才能得到发展。(我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思想、意识、观念等都是社会的产物)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需要

(一)需要:事物客观存在的对一定条件的依赖关系(有机体对一定客观事物需求的表现)。

(1)人类在种族发展过程中,为维持生命和延续种族,形成对某些事物的必然需要,如营养、自卫、繁殖后代等需要。

(2)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形成对社交、劳动、文化、科学、艺术、政治生活等的需要。

人的需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满足和发展的,具有社会历史性,它表现为愿望、意向、兴趣,从而成为行动的一种直接原因。

(二)道德需要:人类客观存在的对一定社会道德秩序的依赖关系。

1、道德需要具有二重性:

(1)超个人功利性:道德作为一种以或多或少的牺牲为前提的行为规范与其他行为规范相比,起调节利益矛盾的根本要求是:自觉地自我约束克制,乃至自我牺牲。唯其如此,人作为个体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方能成为可能。

(2)个人功利性:

1、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

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道德的基础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在讲道德的起源时我们已经知道,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因为社会生活需要用道德的准则和行为规范来调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从而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和纪律。在无阶级的社会里,道德是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唯一手段,如原始社会的图腾、禁忌等。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成为剥削阶级统治人民的有效工具之一。在社会主义社会,道德是调节人们关系的重要手段,是维护社会稳定、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重要工具。

2、道德是个人生活的需要。

从人本身及其需要上看,道德是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一个层次,任何人都有伦理道德上的需要。人们之所以需要道德,是因为道德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社会现实,调节人我关系、群己关系,激励人不断向上,使人能够得到自由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能够丰富、充实人的内心世界,使人性发扬光大,人格完善高尚,使人变得更美好,生活得更幸福。(当我们做了一件好事时内心会充满愉悦感)

生活中人们对待道德问题大致有两种态度:

*一种是反省的态度,即在经历了一件事情之后对自己、他人的思想、行为进行自我审问。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另一种态度是对道德问题的冷淡或无视,可称之为不反省的态度,包括三种情况:

1、对道德持一种完全相对主义或虚无主义的态度,或同时伴有一种极端利己主义或享乐主义的观点,内心也没有任何焦虑和廉耻之心,对道德思考持一种完全拒斥的态度。

2、基于群体的观点,盲目或狂热地相信某种宗教主义或政治教条,

从而失去了自己的道德反省和独立思考能力。

3、基于思想上的懒惰和惰性,懒得思考。

*“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活”——苏格拉底

可以说,道德虽然不是获得幸福生活的充分手段,但绝对是一个必要手段。

第二节道德与社会的物质生活

消费水平与道德

*管子——“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王充——“为善恶之行,在于岁之饥穰;礼义之行,在谷足也。”

*费尔巴哈——“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生活的基础也就是道德的基础。”

*“为富不仁”——“贫而有道”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消费水平与道德是有联系的,因为社会的消费水平是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结果性因素。就总体上而言,富裕对道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但在具体问题上,也不乏贫而有道的现象。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不同意把贫穷与道德或富裕与道德简单地等同起来,主张对之进行历史的阶级的分析。

消费水平对道德的影响:

1、消费欲望;

2、消费心理;

3、消费需求的张力和限度;

4、个人消费与社会消费的关系;

经济关系决定道德

1、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道德的类型: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道德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经济关系的性质——道德的类型

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原始共产主义道德;

生产资料私有制——阶级对立道德;

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道德;

2、道德的内容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经济关系的首要表现是利益,而道德的内容实质就是不同利益关系的调整问题,涉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等。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产生就是为了解决这些利益矛盾。因此说,经济利益决定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道德的内容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集体主义原则就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反映

3、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道德体系、原则、规范的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道德观念、道德意识的变化;

科学技术革命对道德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科学技术是人们达到道德进步的有利武器

愚昧状态下的种种不道德行为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条件下受到遏制。

2、科学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人的崇高的道德精神

科学的发展,科学新理论的提出,往往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从而引起人们道德观念的进步。

3、科学技术对于个人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人的意识结构中,智慧、道德、美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人们的智慧可以参与高尚道德的形成。科学知识有利于陶冶人的品性,消除各种盲目迷信的东西对人们心灵的毒害,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增强行为选择的自觉性。历史上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同时也是道德的楷模。

4、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伦理学的发展

当代各种应用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网络技术的应用带来网络伦理学的发展,医疗技术的发展带来生命伦理学的发展等。

(二)消极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的一些不道德问题的出现:

*网络道德问题、网络犯罪;

11

*生殖道德问题;

*军事道德问题;

四、商品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

人类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如氏族、封建庄园)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即自给自足的经济。*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对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都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关系来进行的经济形式。人类社会迄今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的特点:

*直接目的是为了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即买是为了卖;

*必须在交换过程中通过私人劳动的转移来实现产品的价值;

*商品生产者的目的是获取特殊的经济利益;

——必然导致竞争、开放、自由、等价交换等要求。

(一)商品经济对伦理道德的促进作用:

1、商品经济促进人性的丰富和发展;

人性的丰富和发展程度取决于他所进行的交往活动的广度与深度。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交往突破了家族范围而深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适应人们生活需要的各种道德要求,人的个性得以丰富和发展。

2、商品经济促进人的自主意识、独立人格的形成;

3、商品交换强化人的平等、自由、公正观念,推动人的主体作用的增强;

等价交换——自由买卖——公平竞争

4、商品生产的目的促进人的效益观念和时间观念的增强,拓展人的道德品质的新领域;

(二)商品经济对道德的负面影响:

1、为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了利益进行不正当竞争;虚假广告;

3、人格商品化;

五、道德对社会物质生活诸因素的影响

(一)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影响——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道德通过社会的舆论力量和精神力量为产生和形成它的经济关系服务,如市场经济条件下,鼓励人们积极追求合法利益,活跃市场经济。

(二)道德对商品经济的制约:

——伦理观念、道德规范直接或间接制约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儒家重义轻利的观念制约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道家“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观念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

*西方基督教新教伦理促进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就该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韦伯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为什么近代资本主义文明最初发生在西欧而未发生在世界其他地方?韦伯经过研究,将其归结为十六、十七世纪欧洲宗教改革所产生的新教伦理特别是加尔文教的入世禁欲主义。他认为加尔文教的入世禁欲主义培养了一种资本主义的精神,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尔文教的入世禁欲主义倡导勤劳节俭,反对奢侈怠惰,强调严格的生活和工作纪律,肯定现世的正当经济活动的价值,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道德使命感,兢兢业业地从事世俗的经济活动,履行自己的天职,以世俗事务的成功和成就来确证自己对上帝的信仰,为上帝增添荣耀。韦伯认为,加尔文教的入世禁欲主义及其所造成的经济理性主义,正是西方近代文明的伦理动因和精神基础。

(三)道德对科学技术的反作用:

1、道德通过一系列调节和反映功能,干预科技发展的目的和手段,促使科学技术能朝着符合全人类生存和根本利益、造福于子孙后代的方向发展。

2、道德通过对价值目标和价值层次模型的制定,影响着科技项目的确立和选择,制约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3、道德影响科技工作者的义务和良心,并激励和抑制某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四)道德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生活方式是人们的一种存在和生活样式,它揭示出一定社会里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态度怎样,即人们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生活活动。

1、积极的道德

2、消极的道德

第三节道德与社会的精神生活

道德与政治

(一)道德决定政治论:

*孔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孔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孟子:“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兴废存亡者亦然”

*圣西门:“人们把舆论称为世界的主宰,这是十分正确的。它是一个伟大的道德力量,只要它能够明显地表现出来,就必然要压倒人间的其他一切力量。”

*杜威:“道德力量乃是一切人类社会兴亡的最后决定因素”

(二)政治决定道德论:

*马基雅维利:政治高于道德

*孟德威尔:道德起源于政治;“私恶即公利”

(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观点:

1、道德与政治的区别:

(1)它们对经济关系的作用方式不同: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着各阶级的经济利益。政治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干预是强制性的,总是直接运用国家机器或以国家机器为后盾。

*道德对经济关系的干预不是直接的,而是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凭借舆论、教育和示范,诉诸人们的良心和觉悟,不具有强制性。

(2)它们反映社会存在的内容不同:

*政治是各阶级为争夺统治权而进行的斗争,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是政治研究的中心问题(国体、政体、执政党、参政党、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制度)

*道德反映的是个人、家庭、阶层、阶级和各社会群体的关系,其反映的中心问题是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

(3)它们历史发展的过程和前途不同:

*政治只存在于阶级社会,随之产生随之消亡

*道德存在与任何社会,与人类社会共存亡

2、道德与政治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1)政治制度与道德类型相互促进;

(2)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相互影响;

*西方思想史上,正义的伦理道德思想贯穿着整个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发展的始终,并且影响到现在;

*中国的政治和道德出来都是相互渗透的;

(3)个人政治觉悟与道德品质相辅相成;

“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道德与法律

(一)区别:

1、两者产生的时间和历史条件不同:

*法律是一切阶级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律;

*道德则贯穿人类社会始终,既有统治阶级的道德也有劳动人民的道德;

2、两者表现的具体形式不同:

*法律有具体、规范的表现形式,法律规范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一般有各种正式的文字记载,通常的表达方式是成文的。法律的制定颁布和修改废止都要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

*道德一般没有特定的表现形式

3、两者的实现方式和约束力不同:

*法律的实施具有国家强制性;

*道德的实施依靠内心的自觉、个人的自律、习俗、社会舆论等;

4、两者作用的范围和调整的对象不同:

*道德作用和调整的范围很广,几乎涉及到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领

12

*违法的行为一定是不道德的行为,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是违法的行为

5、两者的社会要求不同:

*道德对人们的行为要求比法律高得多,在一定意义上说,道德的社会价值比法律大得多。人人有德,社会不但秩序井然而且和谐温馨,人人守法只是社会秩序安定。有道德的行为不违反法律,而守法的行为不一定是道德的行为。

(二)联系:

1、两者在起源和发展上有某些共同点——均起源于风俗习惯;

2、两者在内容上相互包含——我国“爱国主义”既是法律要求也是道德要求;

3、两者在社会作用上相互凭借——都是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

道德为法律规范及其实施进行辩护,法律维护道德、推行道德规范。道德用于防范未然,法律用来惩罚、制裁已然。

道德与文艺(文学和艺术)——善与美的关系:

(一)区别:

1、研究的范围广狭不同:

文艺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研究人们的道德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曹雪芹的《红楼梦》,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涉及了各种各样的人们之间的关系。

2、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不同:

道德是以概念、原则和规范来反映社会现实,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文艺则是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塑造不同的形象来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如喜剧、悲剧、相声、小品、音乐、舞蹈、美术等等。

3、指导人们生活的手段不同:

道德以理服人,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等手段使人们接受道德的原则、规范,变成自觉的约束力,以指导人们的行动;文艺以情感人,通过直观的场景、美丑形象的塑造、气氛的陶冶来感染人,从而发挥它的教育作用。

(二)联系:

1、文艺以道德为重要内容,道德以文艺为重要传播手段:

文艺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人们的道德关系,如歌曲《常回家看看》反映的就是父母与儿女间的亲情,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广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电视剧的内容大都是反映正义战胜邪恶、善良赢得尊敬等。这是因为,道德品质是构成人格的重要因素,文艺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总要涉及人物的人格特征,揭示人物形象的审美意义,离开了道德关系,文艺作品的艺术内涵将大打折扣。

道德的传播需要借助文艺为载体、为手段。文艺形式的多样性,能够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它可以对典型形象的某种品质进行强烈的、夸张的渲染,使人们在艺术形象的魅力的诱导和陶冶下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效果。

2、道德影响文艺的社会价值,文艺影响社会的道德风尚: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纯正无邪)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打击色情文化

道德与宗教

在社会意识中,道德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具有特殊性,无论思想家们如何认识道德与宗教的关系,但事实上确实有人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在西方中世纪时,基督教伦理学更是将宗教和道德合为一体。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看来,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是人们无力反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二者有区别也有联系。

(一)区别:

1、反映生活的方式不同——超然与必然:

宗教总是把现实的客观必然性以歪曲的形式,转换成超人类、超尘世的虚幻的力量;

道德反映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赋予必然以正当和善的意义,以此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2、调节生活的力量不同——神威与人道:

各种宗教都是借助于某种神秘力量{如神、鬼、上帝、真主等},来“启迪”劝告或威胁人们,屈从于现实的某种社会秩序,安守于某种生活境遇;

道德则是依靠符合现实人道的方式对人们进行勉励、规劝或激发,引导人们遵守某种秩序,进入某种生活境界。

3、铸造灵魂的手段不同——他律与自律:

宗教是一种精神压迫的方式,它借人们畏神宗教的心理,进行一种神秘的强制;

道德则是人们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实现自我的社会工具,它遵从人们的内心信念,主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正如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

4、对于自我的态度不同——自卑与自尊:

一切宗教都是贬斥和否定自我的。如基督教要求它的信徒要爱一切人,主张逆来顺受,寄希望于上帝的宽恕,一切都寄托在来世。

道德尤其是无产阶级道德则以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为最高的善。

(二)联系:——道德宗教化:

第四节道德与文化

文化是一个说明人类行为与人类历史的含义很广的词语,几乎任何普遍的现象都可称之为“文化”,如食文化、茶文化、课桌文化等。

一、文化的定义与分类:

(一)文化的定义:

1、广义的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

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2、狭义的文化:仅用语言文字记载的精神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

1、按时代分:古代文化、中古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当代

文化;

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青铜器文化、铁器文化、电气文化;

游牧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后工业文化;

2、按地域分: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南方文化、北方文化;

欧洲文化、美洲文化、亚洲文化;

徽州文化、齐鲁文化、秦晋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

3、按民族分:日尔曼文化、俄罗斯文化、汉文化;

4、中国文化:匈奴文化、突厥文化、吐蕃文化、西夏文化、契丹

文化;

5、集团阶层:庙堂文化、民间文化、统治者文化、劳动人民文化;

二、文化与道德:

(一)文化与道德的互动性:

1、文化包含和内蕴着道德,道德充实和光大着文化;

2、文化的发展制约着道德,道德的进步影响着文化;

3、社会的文化程度昭示出社会的道德水平,社会的道德水平反映

出社会的文化程度;

(二)文化对道德的影响作用:

1、文化能够造就人的道德心理和道德人格:

人的道德人格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的熏陶和文化的产物。所谓人格,就是一定社会文化赋予人的思想、性格和行为范示。

2、文化氛围影响到社会的道德规范:

一个社会奉行什么样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往往受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制约。

冷静地观察自然、追求智慧的希腊文化萌发了知识即美德、智慧为至善的观念;

着眼于治理国家、人际调解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中庸、仁义的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产生了洁身自好、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

3、文化改造人的习性和气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三)道德对文化的影响:

道德对文化的形成、发展目的和途径都有影响。真正的道德熔铸了人类文化的精神和内容,表现为知识与美德、事实与价值、理性与情感、行为与态度诸多方面的统一。无产阶级道德影响无产阶级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13

三、道德文化:

道德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存在于人们的习惯、风俗、礼仪规范之中。其本质是一种向善和应当的价值文化,为人类其他类型的文化提供价值论证和辩解,常常以“文明”、“理智”、“人道”、“公正”等概念表示出来。

道德文化表明,道德的首要职能是确立和保护作为个性的人的价值和精神独立,并为人类命运和人类未来设置最具道义的价值坐标系。

在我国文化中,道德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道德文化。

思考题:

1、道德与政治的关系

2、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3、道德与文化的关系

第六章道德现象的结构、功能与特征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道德的社会性结构、理解并掌握道德的基本功能;

理解并掌握道德的特殊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道德的基本功能;

2、道德的特殊性体现;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

四、思考题:

1、道德的基本功能;

2、道德的特殊性体现;

五、参考书目:

1、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甘葆露主编;《伦理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周中之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第一节道德现象的结构

国内外有关道德现象结构的几种观点:

研究道德结构的方法论:

(一)道德结构:一种道德体系或道德形态内部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活动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或组织方式。

(二)道德结构的分类:

道德的个体性结构

(1)个体的道德心理结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等;

(2)个体的道德行为结构:道德动机、道德选择、道德行为、道德效果、道德评价、道德修养等;

(3)个体的道德境界结构:自发的道德境界、自觉的道德境界、自由的道德境界;

2、道德的社会性结构

(1)道德的现象结构

(2)道德的关系结构

(3)道德的水准结构

(三)研究道德结构的方法论:

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来分析道德现象的结构,即把道德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在和周围环境进行各种交换中实现的有序化的自组织系统。道德现象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内部又包含着若干小的子系统,由不同的层次构成。

道德的社会性结构

(一)道德的现象结构:

1、道德活动现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据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原则而进行的道德实践活动。黑格尔说:“主体等于他的一连串的行为。”我们评价一个人也总是以其行为为核心,看其“做”而非听其“说”。

2、道德意识现象:人们在道德实践基础上形成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观点以及各种道德思想和理论体系。

3、道德规范现象:一定历史条件下,指导和评估社会成员行为价值取向的善恶准则。

(二)道德的关系结构:人们在道德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

社会关系,是在经济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原则而形成,并通过人们的道德活动和行为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渗透于一切社会关系中,具体存在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整体(包括民族、阶级、团体)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中。

1、人与自然的关系:

2、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集团的关系、

社会集团与社会集团间的关系;

3、人与自身的关系:“主我”(主格的我I)与“客我”(宾格的我

Me)的关系;

“主我”是主动的我,是个人的主体;

“客我”是被动的我,是呈现在外部世界中的社会的自我;

“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三)道德的水准结构: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社会中普遍通行的基本道德观念和主要道德准则,同当时整个社会利益关系谐调需要和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适应程度。道德水准的高低,同社会的物质生产状况、科学文化状况以及民族的道德传统等密切相关,但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以及表现出来的利益关系的性质。

1、既往的过时道德:

2、现存的应世道德:

3、理想的未来道德:

第二节道德的功能

道德功能的含义及特性:

(一)道德功能:道德对人自身生存发展和完善的功效及意义。

(二)道德功能的特性:道德对人所具有的积极肯定的作用或功效。

二、道德的基本功能:

(一)道德的命令功能:

原始人对于人类自身命运的本能的内心恐惧体验,“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行为,这是人类道德命令的最原始的形式。在人类早期,道德是维护人类整体利益的权威,起着调整人类社会各种关系和行为的作用,多采用“禁忌、禁止”等命令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氏族内部禁止通婚”、“勿作恶”、“勿偷盗”等,人们处于道德他律阶段。

可以说,近代以前的诸多道德体系基本上是权威主义的,其道德命令的功能显示的非常充分。进入近代以后,人本主义的道德取代了权威主义的道德,但并没有否定、驱除道德的命令功能。(事实上,这也是与道德意识的他律阶段相一致的)

* 康德在伦理学史上发动了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用语。喻指其批判方法在哲学上产生的影响。这种批判方法在知识与对象的关系上,把“知识依照对象”的传统观念颠倒过来,确立“对象依照知识”

作为指导思想。就象哥白尼体系把托勒密体系中的太阳围绕地球转改成地球绕着太阳转。

康德强调意志自律、自己为自己立法,他还认为,绝对命令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它排除一切感性经验和主体的偏好、兴趣、利益、欲求等纯粹出自理性对规律的尊重。善就是对绝对命令的尊从,恶就是对绝对命令的违背。义务就是绝对命令对行为提出的要求,就是按照这种要求做应该做的事,如不撒谎。

康德所强调的绝对命令,其实质在于肯定道德法则的普遍性,以唤起人们对道德法则的敬畏和自觉遵从。康德在自己的《实践理性批判》一文中说:“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他们,我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种自律恰恰证明了人对道德要求和命令的自觉理解、把握和遵守。道德命令是由人类所特有的良心与义务这种心理机制来维持的,良心要求人们行善疾恶,义务要求人们诚实,履行自己的责任,保持自己的荣誉和尊严。但道德命令不同于政治命令和军事命令的是——道德命令不具有外在强制性,它具有内在自觉性。

(二)道德的规约功能:

道德的规范和约束功能是适应人类社会的生存需要的产物,社会的生存需要之所以转换成道德的需要,原因是必须有一种东西能够约束个人天性和欲望以达到维护社会秩序和生存发展的目的。道德是一种调整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行为规范。道德的规约是对所

14

有人的规约而非对一部分人的规范和约束。

道德的规约功能不同于法律和宗教的制裁功能。道德的规范约束功能是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等手段实现的,是通过人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自觉自愿的自我制裁而实现的。

(三)道德的教育功能:

道德能够通过舆论、习惯、评价、激励特别是良心等方式,教育人们、培养人们形成良好的个人道德意识、品质和行为,从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准。道德评价、道德榜样、道德理想等都是道德教育的方式,它教人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并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高尚的人。道德教育的特殊任务是把某种价值体系、行动与观念的准则灌输到个人意识中,使其形成相应的道德信念和道德品质。

道德教育不同于道德说教。它反对把社会成员区分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从而将一方视为道德教育的主体,将另一方视为道德教育的客体。事实上,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每个人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教育者本身也需要受教育,没有任何人是只教育别人而自己不需要受教育的。道德教育强调把对人的严格要求和对人的个性、愿望的尊重相结合,调动个人作为道德教育过程参与者的积极性,激发人改变和完善自己、改变和完善社会的热情,以唤起人们自我教育的欲求。道德说教却是把人截然二分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完全漠视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味地向受教育者发出种种道德禁令,要求个人盲目模仿指定的榜样,盲目崇拜并遵从既定的戒律和准则,而教育者本人则常常游离于这种说教之外,正是人们平常说的“伪君子”

这样的道德说教具有欺骗性、虚伪性和道德上的不平等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活动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当然,分工是有的,但教育者应当先受教育,至少要求受教育者做到的,教育者要先做到。(四)道德的认识功能:

道德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道德的认识功能主要是通过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来实现的,其目标在于提高道德生活的自觉性。道德的认识功能不仅提供关于现实社会关系状况的知识,而且显示现实社会的生命力和历史趋势,预测或预见社会前进发展的远景。

(五)道德的调节功能: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具有通过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以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的能力。调节功能是道德最主要的社会功能,它通过评价、命令、教育、指导、示范、激励、沟通等方式得以实现,它以“应当怎样”为尺度来衡量和评价人们行为的现状,并力图使“现状”符合“应当”。道德调节具有规劝和引导的特点,如“我们应当爱护花草树木”、“我们应当遵守社会公德”等。

(六)道德的激励功能:

道德能够激励人们通过对“应有”的追求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人们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使社会关系更加融洽。道德激励功能的实现途径有两种:一是由社会掌握运用,作用于被激励对象,主要通过道德理想、道德榜样和道德批评等形式来实现,如学雷锋、学习李素丽、任长霞、牛玉儒等模范人物。另一是由被激励对象自身掌握运用,进行自我激励,如对于自身道德上的荣誉感、尊严感、责任感等。

第三节道德的特殊性

道德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人对世界的把握”——指人对世界的一种主体关系,即人能够把客观世界当作对象来认识和改造,驾驭客观的必然性,实现人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力量、特征的实在的占有,并从而使主体即人自身的本质得到丰富和发展。

(一)道德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把握世界:??

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

实践——精神的方式是说,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而且是一种精神化了的行为实践,是一种以指导行为为目的、以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

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

2、道德是一种精神化了的行为实践;

道德必须付诸于实践,“口头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不是真正的道德。这种实践是一定精神的体现,如助人为乐的精神就体现在帮助别人排忧解难的实践活动中。

3、道德是一种精神;

我们学习雷锋的助人为乐的精神,学习焦玉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等等,并非一定是照搬照抄他们的事迹,而是学习他们的精神,与自己的实际结合起来,贯彻到实践活动中。

道德把握的是人同现实世界之间的一种价值联系,这种价值是道德主体的需要同满足这种需要的对象之间的关系,我们平常所说的“好的”和“坏的”、“善的”和“恶”的,“有益的”和“有害的”,就是对道德现象的一种价值评价。道德不仅建立了人和现实世界的价值联系,而且还实现着这种价值。道德行为的目的性表现了精神的实践功能,是人类精神能够进入实践的主要依据。

(二)道德以评价——命令的方式把握世界:

评价是道德把握世界的基本手段,道德评价给人们提供了关于现实社会关系、状况的知识,左右人们的态度和价值取舍。

道德评价转化为内心的道德命令(义务、良心、责任感等),驱使人们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趋善避恶,创造良好的社会关系并完善自身人格。道德评价使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准则享有权威,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道德立法。这种道德立法就成为人们选择行动的命令。

(三)道德以利益——道义的方式把握世界

道德的基础是利益,其核心内容就是调整利益关系。人们的道德情感、道德观念、道德心理、道德立场事实上都是由利益决定的。在现实生活中,道德总是从利益关系的的角度,特别是个人对待社会整体利益和其他个人利益的态度的角度,去调节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

利益调整的需要产生了道义,道义是调整利益或均衡利益的工具,它既体现着人们对利益的看法和态度,又综合着人们平衡利益的要求与信念,本质上展现着对社会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认同与维护。如我国现阶段突出的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帮助就是一种道义的体现。这种道义的背后是对利益的调整和均衡,每个人都是缔结社会的一分子,都享有基本的人权——生存权。当前对贫困大学生的扶助也是道义的体现,人人都有发展权和受教育权。

二、道德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的特殊性:

(一)道德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道德的客观性是指:道德受客观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体现着社会共同体的利益;道德评价的标准和手段源于客观的社会生活需要,道德活动是客观的,道德关系也是客观存在的。

道德的主观性是指:道德始终同个人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念及道德理想等密切相关,反映着人们对道德的认识、感受、体会与偏好。

客观的外在的社会道德,只有内化和体现为个人道德才能实现其功能,主观性的个人道德只有外化和提升为社会的道德才能获得现实的生命。

(二)道德是他律性与自律性的统一:

道德的他律性是指道德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具有对个人之行为的约束与限定。每个人的道德意识都要经历他律性的阶段,婴幼儿的道德处于他律道德的阶段,成人的道德如果受外在因素的约束而迫不得已地遵从道德准则,那么他的道德就是他律的

道德的自律性是指道德的主体能把社会的道德要求同个人的内心信念、主体自觉结合起来,自己为自己确立行为的准则并能自主自愿地遵从,他们履行道德义务不是迫不得已,而是出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内在愿望。处在自律道德阶段的人完全具备了分析社会道德原则的能力,能主动地评判和选择社会的价值标准,形成自我独立的价值观,能把外在的道德原则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及自我需要。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道德他律和自律的统一可体现为不太情愿的自愿、被动的主动。每个人的道德中都有他律的成分,道德水平的不同只是他律性和自律

15

性的程度不同而已,并不是他律性或自律性的消失。

(三)道德是阶级性与全民性的统一:

道德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里,道德被一定的阶级利益所决定,同时又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

道德的全民性是指不同阶级之间的道德具有共通或相一致的地方,因而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同奉守。比如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一般准则及共同的道德心理如抵御侵略、保家卫国、爱国主义等。

全球伦理、普世伦理

在阶级社会里,道德的阶级性与全民性是交融互渗、互相统一的,阶级性中包含着全民性的因素,全民性寓于阶级性之中;全民性带有阶级性的烙印,阶级性渗透在全民性之中。道德的阶级性和道德的全民性,即道德的特殊性和道德的普遍性,是道德理论中两个紧密相连的问题,二者不可偏废。

(四)道德是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

道德的现实性是指道德根源于现实,受现实社会关系的制约并适应着现实社会的实际需要,同人的世俗生活密不可分。任何一种道德要发挥自身的功能与作用,就必须立足现实生活、面向社会生活实际,考虑到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接受程度和觉悟程度。

道德的理想性是指道德虽然源于现实,但更指向理想,“是什么”指向“应当是什么”。

道德的现实性与理想性是辩正的统一,道德的理想性寓于现实性之中并以现实性为基础,道德的现实性蕴含有理想性的因素并以理想性为目标,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五)道德是协调性与进取性的统一:

道德的协调性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以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道德协调是运用道德原则和规范来规约、调整人们的道德活动,唤起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借助于善恶范畴,并在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的帮助下促成人际关系的和谐,保持社会的安宁与稳定。

道德的进取性是指道德激励人们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使人和社会不断进步、文明、日趋理想和完善。

道德的进步就是在协调性与进取性的矛盾运动和辩正统一中实现的。

第七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及其规范体系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道德;

了解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是人类伦理、道德发展的新阶段;

正确对待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反省与批判,正确省察西方的伦理、道德文化;

理解并掌握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体系结构,正确理解集体主义,正确评价个人主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人与自然的关系和道德;

2、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是人类伦理道德发展的新阶段;

3、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反省与批判;

4、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体系结构;

5、集体主义;

6、诚实守信原则;

7、我国为什么不提倡个人主义;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课件

四、思考题:

1、人与自然“应有”的关系是什么?

2、必须弘扬的民族道德传统有哪些?

3、简述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体系结构。

4、集体主义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5、个人主义的反科学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五、参考书目:

1、周中之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甘葆露主编:《伦理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焦国成主编:《公民道德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关系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与文化:

三、社会主义阶段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道德

(一)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指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主要是经济关系,其首要表现是物质利益关系。

*人与人的道德关系,是为经济关系所制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关系。

*首先,因为制约道德关系的经济关系是客观的、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人与人的道德关系也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其次,道德关系是在一定道德观念支配之下的一种思想关系,因此,道德关系又是主观的,是人有意识造成的,是人们自觉选择的结果。

*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关系——人民内部的一切关系,从根本上说是平等、互助、团结、友爱、合作的新型关系;

1、从根本上废除了人身依附关系,消灭了封建特权和等级专制的

制度;

“傍大款现象”

2、人与人之间没有根本对立的利害冲突;

有竞争但不是你死我活,

3、人道主义是人际关系的主流;

*雇佣关系、相互利用关系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

1、自然界孕育了人类,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类,也不可能有人类社

会。据推测,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年龄大约为50亿年,原始生命的出现约在30亿年前,而我们人类的祖先类人猿则出现于约1000万年前,直到约100万年以前,才诞生了人类。由此可见,人是宇宙演化和生命进化的结果。没有地球,没有生物,也就没有人类。在此意义上说,自然是人类的母亲。

2、人类是自然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和其他物种同祖同宗,都是

大自然的产物。人类同动物、植物、非生命形式一样,都是自然这个共同体中的“普通公民”,犹如兄弟手足,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均居于平等的地位,而不是大自然的主宰。

3、人类不能离开自然界这个大家庭,否则将无法生存和发展。自

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因为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所必须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而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不仅影响着经济,而且最终会影响社会、文化的兴衰。

4、人类的活动必须服从自然规律,在自然界中确定自己的恰当位

置。尽管在人的发展和进化过程中,人的自然属性逐渐为人的社会属性所改造所支配,但本质上,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自然性,无论人的力量多么强大,无论人对自然的能动把握发展到什么程度,人永远不能超越于自然界之外或之上,人的活动不能超越自然所能接受的限度,不能违反自然规律,自然制约着人的活动,人必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

5、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丰富的生

物种群各自占据着自己特有的“生态位”,相互间形成互利共生的利益共同体。人类时刻与自然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任何生态为的缺失,都有可能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

人类对自然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环境污染严重——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料污染、放射性污染;

(四)人与自然关系的“应有”状态:

1、热爱大自然,与自然为友。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敌对的征服

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互惠互利、共存共荣的友善关系。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实质上是对人类生命本身的热爱,对大自然的保护,实质上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保护。

2、爱惜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人类应当以某种人道主义态度

与情感对待自然界、对待生物界,对一切有益的生物采取有道德情感的态度,是生态伦理的基本要求。

3、优化生产方法,清洁生产。人类必须克服在生产中急功近利、

不顾污染环境只顾追求眼前利益的不道德行为。

16

4、发展科学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5、节俭资源消费,生活方式生态化。现代生态道德,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物质消费领域中确立全新的道德标准,在全社会倡导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一切生活、消费行为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荣,使消费文明化、无害化、适量化。生态道德有利于人们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交融、充满文明、富有情趣和人性的生活新方式。

6、控制人口增长,维护生态平衡。当前的许多环境问题、生态问题都是由于人口膨胀造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新增的人都是一个新添的污染源,都增加了地球的负担。

7、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和冲突。多数战争和冲突都与自然资源有关——美国攻打伊拉克;中东地区在河流问题上的摩擦;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在共享的湄公河流域的暴力冲突、伊拉克和伊朗边界上的阿拉伯河的争端等。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伦理、道德建设和对前人道德遗产的借鉴

一、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是人类伦理、道德发展的新阶段

(一)与历史上伦理道德的联系:

(二)对历史上伦理道德的扬弃:

(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伦理道德是对中西伦理道德的反省与批判基础上的基础上继承的:

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反省与批判

(一)必须弘扬的优秀的民族道德传统: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特别强调民族气节和对天下兴亡的历史责任感,提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矣!”认为“保国”只是统治者贵族们的事。近代维新派思想家麦孟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其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梁启超引用后家喻户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一种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类似的说法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刻苦耐劳,热爱自由。

刻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头悬梁、锥刺骨”、“凿壁偷光”、“愚公移山”等故事就是对劳动人民刻苦耐劳精神的真实写照。

热爱自由、追求自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不自由、勿宁死”。

3、尊师重道,敬老爱幼。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好传统:

*所谓“天地君亲师”,教师的地位是很高的;

*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 “程门立雪”的故事:

*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尊老爱幼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礼记·礼运》:大同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崇尚志气,重视节操。

*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朱自清、温一多……

(二)应当吸收、借鉴的儒家伦理思想、观点和范畴:

1、人文主义思想:

(1)“仁爱”——“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一视同仁”

“当仁,不让与师”

(2)“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有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天人合一”的价值观:

3、动机与效果相统一的评价说:

4、内省与实践的修养之道:

(1)孔子提出“修己”说:“修己以安人”;主张把学习与反省结合起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孟子提出“修身”、“养性”的理论;

(3)“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4)“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荀子注重知行一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5、有价值的道德范畴:

(1)仁、义、礼、智、信;

* 仁——爱人、关心人、同情人、尊重人,助人为乐;

* 义——不以私利侵犯公益;

* 礼——与人交往的规矩;

* 智——智慧,明辨是非的能力;

* 信——诚实无欺,信守诺言;

(2)忠、孝、耻、廉、公;

* 忠——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 孝——孝养、孝敬、孝顺、孝思、

* 耻——自我责备;

* 廉——清白,不受,不贪污受贿、不假公济私、不徇私枉法;

* 公——无私、无偏,公正;

三、西方伦理、道德文化的省察:

(一)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西方道德:

1、自由与平等:

2、勤劳与节俭:

3、信用与守时:

(二)可以吸收的西方伦理思想、观点与范畴:

1、元伦理学

2、功利主义伦理学的某些观点

3、一些道德范畴:人道主义、公正、责任等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规范体系

一、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

(一)共产主义道德概念的由来、内涵与外延:

1、由来:“共产主义道德”这一概念是列宁于1920年在《共青团的

任务》的演讲中首次提出来的。

2、内涵:共产主义道德是反映无产阶级利益并为无产阶级利益服

务的一种新型的道德体系。

3、外延:(1)共产主义道德不仅反映无产阶级的利益,也反映其

他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是为劳动人民彻底解放服务的道德。它不仅具有阶级性,同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2)共产主义道德作为一种新型的道德体系,它与整个共产主义运动相适应,包括三个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部分,即无产阶级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

(二)无产阶级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之间的关系:

1、联系:三者本质上是一致,都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经济关

系的反映,共产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阶段上的具体体现。

2、区别:无产阶级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本质上都是一种阶级道德,

未来的共产主义道德则是非阶级的道德。

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结构:

(一)两级结构、三个层次:

1、两级结构:

社会主义道德、

(2)共产主义道德;

2、三个层次:

(1)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具有全民性,这是生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切人都必须遵守的起码的行为准则,如爱护公

17

物、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

(2)社会主义道德:居于主导地位,是广大人民群众现行的道德规范,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人必须遵守的国民道德。具体有五条原则和五条规范:

(3)共产主义道德:是社会中最高层次的道德,是共产党员和少数先进分子的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道德进步的方向。

(二)社会主义五项基本原则:

1、爱社会主义原则:这是一条政治原则,也是一条道德原则,它调节的是个人与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事业的关系问题。

(1)内涵:作为一条道德原则,爱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利益高于一切。

(2)基本点:

第一、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全局利益要照顾局部利益。

第二、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长远利益高于眼前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长远利益要照顾眼前利益。

(3)要求:先人后己、先国家后集体,进一步则是“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集体主义原则:社会主义中国首要的和基本的道德原则,主要调节个人与集体(团体、阶级、民族、社会、国家等)之间的关系。(1)集体主义原则的提出:最早是由著名的共产主义思想家拉法格提出的,他把集体主义确定为同公有制相适应的一种思想原则。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集体主义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时,提出了集体主义的原则

和思想;

[2] 列宁和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中,对作为道德原则的

集体主义作了比较完整的表述,列宁提出要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的原则变为群众生活的准则;

[3] 毛泽东和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

义关于集体主义原则的学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强

调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全局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要“兼顾国家利益、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

提出要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下,更多地关心和尊

重个人利益);

[4] 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把集体主义提高到我国当前社会生活的主旋律

的高度;

(2)集体主义原则的理论前提: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1] 个人利益有正当与不正当之分:

*谋取个人利益的方式、手段是合法的;

*个人利益所包含的精神需求与集体利益在价值目标上是一致的;个人利益的存在是客观的,它与个体同生死、共存亡,它不因整体利益的高尚而受到冷遇甚至遭到扼杀。个人利益的合理存在,表现为他容性和增值性。他容性即个人利益的合理存在,是以他人肯定为条件的,这就要求个人利益的获取,必须不能损害他人利益。增值性表明个人利益的发展,最终达到整体利益的增值,这就要求个人利益的获取,不仅要着眼于自身的需要,同时也要与社会需求相一致,对个人不正当行为的约束是为了满足个人正当利益,对个人正当利益的满足与发展是为了实现社会整体利益高度和谐与社会的进步。

[2]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实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在社会主义集体中,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是非对抗的;

(3)集体主义原则的内容:

[1] 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统一为出发点;

[2] 以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整体利益高于局部利益为特征;

[3] 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两者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做出必要的自我

牺牲;

[4] 保障正当的个人利益;

*或:集体主义的基本要点:

第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言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第二、在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实行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

第三、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自觉地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也应该尽可能的照顾个人利益。

(4)要求:正确处理“公”与“私”之间的利益关系,进可能做到“公私兼顾”,如果发生矛盾,要先公后私,因公弃私。

3、人道主义原则:主要调节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1)人道主义的内涵:人道主义(Humanism)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为人的、仁爱的。从伦理意义上来考察,人道主义的思想内涵大致包括三层含义:

其一、人道主义思想在于肯定人的“自由”、“平等”的权利和倡导“博爱”、

“公正”的义务;

其二、人道主义在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其三、人道主义思想在于重视与促进人的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

(2)人道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

[1] 西方:“人道主义”一词最早发端于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的论述

中,西塞

罗用它来指一种能够使个别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具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制度。从14世纪开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出现,人道主义首先是被作为一种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作为一种衡量人的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即作为一种价值尺度提出来的。从14世纪到15、16世纪,出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它主要是通过文学、艺术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的歌颂,其思想主要表现在:第

一、以世俗文化和世俗人文学教育反对宗教神学文化的独断统治;

第二、以个人主义和世俗主义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和来世学说;第三、以人性、人道反对神性、神道主义,高扬以人为中心的革命旗帜,歌颂人、赞美人、为人申辩。新兴的资产阶级根据这种理论,无情地批判了封建教会把人的欲望和世俗生活看作罪恶的禁欲主义,肯定了人拥有享受人间快乐的权利,从而使征服自然、寻求人生快乐、进行自由创造、争取个性解放、追求社会公正等进步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所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一般被学界称之为西方人道主义的最初发展阶段。17、18世纪后,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们使人文主义的价值观进一步系统化和理论化。英国的培根、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德国的康德、费尔巴哈等都是这一重大时期的人道主义代表。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人道主义思想仍然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西方资本主义从自由时代进入垄断时代,从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人的“异化”现象日益严重,加之在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主义带来了人类的深重灾难,人道主义又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社会思潮,不但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人道主义流派,而且各种人道主义组织也竞相登上历史舞台。从理论上看,这些流派有存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实用主义、自然主义的人道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他们的代表人物有萨特、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马利坦、杜威、胡克、马尔库塞、弗罗姆等。

[2]我国:在人伦关系中:中国古代的“仁道”思想中包含着人与人之

间应当相互理解、尊重、宽容、友爱、互助等丰富的“人道”思想;

在天人关系中:强调“以人道率天道”,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强调“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利人作为一种价值取向,肯定了人的利益和人的需要,把人的利益和需要当作人们行动的标准,这是人道主义最起码的要求,是人性觉醒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治国方略上: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管子》提出“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

在社会理想上:强调“均天下”、“不患寡而患不均”,墨子提出“有力

18

者疾以助人,有才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

(3)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容:

[1] 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

*封建社会按照人的等级贵贱来决定人的价值;

*资本主义社会按照金钱多少来决定人的价值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强调,在一个人对社会做出贡献之后,社会应根据他的贡献大小,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使他获得一定的回报和荣誉,使他具有社会所承认的价值。充分肯定所有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的崇高价值,就是尊重人最具体的体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坚决反对那些因享有某种特权而自以为高人一等、鄙视劳动人民、不关心普通劳动者的尊严、虐待妇女儿童等违反人道主义的种种现象,尤其反对那种以权谋私、以强凌弱的不尊重人的价值的恶劣习气。

[2] 关心人:关心每个人的物质福利和精神文化生活。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提倡关心人的同时,尤其要注意那些因不公正待遇而处境困难、生命垂危以及遭遇各种挫折打击而受到很大痛苦的人。[3] 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多样性的本质力量全面对象化,人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力量。通俗的讲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4)对个人品质与行为的要求:尊重他人为人,对人讲仁慈与友爱,至少要做到不伤害、不损害、不侵犯他人的利益;

4、公正原则:调节一切人际关系

公正:道德范畴里,“公正既指符合一定道德规范的行为,又主要指处理人际关系和利益分配的一种原则,即一视同仁和得所当得”。公正的本质含义是均衡与合理,即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时,遵循不偏不倚的原则,给有关的每个社会成员以均衡的条件和机会,从而实现权利与义务的最佳统一。

[1] 个人公正:

[2] 社会公正:衡量社会的合理性和进步性的直接标志。社会黑暗和社会腐败主要是指社会不公正。

现代意义上的公正的具体内容和基本原则:

[1]基本权利的保证,即保证的原则;

只有切实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才能够从最起码的底线意义上体现出对个人缔造社会的基本贡献和对人的种属尊严的肯定,才能够从最本质的意义上实现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即以人为本位发展的基本理念,也才能从最有效的意义上为社会的正常运转确立起必要的条件。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规定:

*人人有机会凭其自由选择和接受的工作来谋生的权利;

*人人有权享受公正和良好的工作条件;

*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

*人人有权为他自己的家庭获得相当的生活水准;

*人人享有免于饥饿的基本权利;

*人人有权享有能达到的最高的体质和心理健康的标准;

*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

*人人有权参加文化生活等等。

[2]机会平等,即事前的原则;

机会实际上是指社会成员发展的可能性空间。机会直接影响着未来的分配状况,机会的不同将导致未来发展的可能结果的不同,因而,从分配的意义上讲,机会的条件是一种事前就有所“安排”的原则。机会平等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共享机会,即从总体上来说每个社会成员都应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发展机会;二是差别机会,即社会成员之间的发展机会不可能是完全相等的,应有着程度不同的差别。

[3]按照贡献进行分配,即事后的原则;

根据每个社会成员的具体贡献进行有所差别的分配,一方面体现了平等的理念(尤其是平等的劳动权利);另一方面更体现了自由的理念,充分尊重并承认了个体人对社会的不同的具体贡献。

[4]进行必要的再分配,即调剂的原则;

这一原则的主要内容是,立足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对于一次分配后的利益格局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使社会全体成员普遍地不断得到

由发展所带来的收益,进而使社会的质量不断有所提高。

5、诚实守信原则:

(1)诚信的内涵:守诺、践约、无欺。(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1]诚信是一种规范。“诚”是一种正直、诚实的内心态度和内在品质;

“信”则是指自己的外在言行,涉及与其他人的关系。

[2]诚信是一种制度。“诚信”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具有公正、不偏的

特性,它要求社会群体建立公正、合理的制度,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树立起公正、公平的处事态度和大公无私的道德观念。可以说,“诚信”需要制度化才能持久,才有力量。

[3]诚信是一种品格。诚信,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人品修养,是做人的

根本准则。

(2)诚信的作用:

[1]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诚信”是立国之本;

[2]对于一个社会单位、一项社会事业而言,“诚信”是立业之本;

[3]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

(3)当代诚信原则的基本要求:

[1]守时。上下班准时;完成任务准时;双方交易要准时;不迟到早

退;

[2]守约。经济领域内,遵守达成的约定;

[3]守法。遵守法律法规,就是遵守整个社会的公共约定;

[4]不欺人。不自欺欺人,不欺骗他人;

[5]知行统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三)社会主义道德五项规范:

1、爱祖国。关心祖国的命运,忠诚地为祖国服务。要有民族自尊

心、自豪感;

2、爱人民。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做事,对人民负责;

3、爱劳动。以劳动为光荣,以劳动为快乐;

4、爱科学。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尊重知识,用科学知识为人类

服务;

5、爱生存环境。

三、个人主义评述:

(一)个人主义的内涵:一种尊崇个人利益和权利,捍卫个性自由的学说。它既是一种人性论、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伦理观,其核心思想是自我中心论。

(二)个人主义的合理因素:

1、从理论上说:个人主义重视人的利益,尊重人的权利,捍卫个

性自由,倡导独立自主,鼓励个人奋斗,是合理的、可取的。

2、从实践上说: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自主和自由,反对他人、

包括政府对个人的种种不必要的干涉,强调个人对自己的一切负责,是积极的、有益的。

(三)个人主义的反科学性:

1、作为价值观的个人主义把自己看作是目的,把社会看作是达到

个人目的手段;

2、作为价值观的个人主义颠倒了个人利益、需要、尊严和权利与

社会利益、需要、尊严和权利的关系;

3、作为人性论的个人主义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私的,要求拥有最大

限度、甚至于绝对自由地去追求个人的利益与幸福;

4、作为生活态度和信念的个人主义,特别强调自信,自信自己的

所作所为一切都正确;

5、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伦理意识是不可取的;

6、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相通的;

(四)我们为什么不提倡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既不符合中国历史传统,也不符合中国国情:

中国有句成语:“橘逾淮北而为枳”,为什么淮南的橘一到淮北便成了枳呢?

原因是“地气然也”、“水土异也”。西方也有此类的谚语,如“一个人的佳肴可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毒药”。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曾指出,在一种文明系统中不会致害甚至会致福的因子,一旦跳离这一文明框架的制约而参与到另一个文明系统中,就有可能对这一文明系统产生致命的危害。在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上,不仅产生了扼杀人的个性的封建整体主义,而且也形成了小农的自私意识。早中国

19

文化内部,缺乏制约个人主义的相应机制,而狭隘的小农自私意识,往往从最致害的方面去认同个人主义,这就使个人主义在中国文化背景产生了巨大的负作用。中国的小农自私意识与宗法观念、家族主义相连,后者成为前者的保护伞,小农自私意识一旦与个人主义认同,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反对个人主义价值观,并不意味着拒绝个人主义价值观中的某些合理因素。

第八章社会三大生活领域中的道德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社会三大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要求,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职业道德建设情况;

掌握社会公德的涵义及其基本特征,了解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引导学生正确遵守社会三大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规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爱情的本质与特征;

2、职业道德的特征;

3、社会公德的特征和要求;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四、思考题:

1、真实爱情的特征;

2、职业道德的涵义及特征;

3、社会公德的涵义;

五、参考书目:

1、周中之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第一节爱情婚姻家庭道德

爱情的本质、特征与爱情道德:

(一)人类爱情的历史探源:

1、原始人的性欲、情欲为爱情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古希腊罗马时代爱情观念产生:

古希腊罗马时代的神话中常常谈到“爱情”,并有了代表爱情的女神阿芙洛狄特和赤身裸体的小爱神厄洛斯。希腊人的爱情有“肉体之爱”和“精神之爱”两种名称。所谓“肉体之爱”就是把爱情当作是肉体的吸引、性欲的感受和恋情,但肉体的吸引不是纯粹的肉欲,肉体的吸引中还包含有某种高尚的精神。苏格拉底曾说:“一个人如果能具有正确的爱情,他就应当从一开始和美的形体交往,爱一个能使他产生精神美的形体。”而柏拉图则认为:爱情应该是纯粹性的精神体验,是没有肉体基础的灵魂的融合。这种超越爱情物质载体——肉体的爱情陈述被定义为“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

3、中世纪产生的是“骑士之爱”:

骑士之爱是骑士对某个在精神上和情感上更为高贵的贵夫人的崇拜,注重的是心灵的沟通和精神的交流,追求一种情绪上的体验。

4、近代浪漫主义爱情观:

文艺复兴运动后,人们的爱情发展成为近代浪漫主义爱情观——注重爱情中彼此间平等的交流,强调两人之间灵魂的结合,认为平等的双方分享着各自的内心世界和内在体验。标志着现代爱情观念的确立。

5、科学的爱情观念:

恩格斯在考察了人类社会和国家的起源之后,对爱情做了科学的概括:爱情是人们彼此之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两性关系。

(二)爱情的本质:

1、自然主义观认为:爱情的全部内容就是性欲的满足。从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肉体之爱”,到现代精神分析学派的“泛性论”,以及当代世俗社会中否定爱情真实存在的种种言论,都可认为是自然主义爱情本质论在理论和现实中的表现。

2、超理性主义认为:性欲是低级的兽性,而爱情是一种丝毫不带有兽性的高尚的精神活动。这种完全否定爱情的自然基础,将性欲排斥在爱情之外的超理性主义的爱情本质论与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柏拉图式精神恋爱”一脉相承。

3、马克思主义认为:爱情是人类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爱情的自然属性是指成熟健康的男女自身的性欲和性需求,它是爱情产生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爱情的社会属性是指人的性需求不是以一种自然的方式来满足,而是以一种内容丰富、不断发展变化的社

会方式进行的,即人的性欲本能随着社会发展而演化为社会化的自然属性。因此,爱情的基础是性,但性决不是爱情的全部内容。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婚姻与道德》一书中说:“男女之间最高尚的爱是自由的、无畏的,是肉体和精神平等的结合;这种爱不应当因为肉体关系而失去其理想色彩,也不应当因此对肉体关系发生恐惧之心,认为肉体之爱必定阻碍理想关系的实现。爱,正像一棵大树,她的根子要扎在泥土之中,但树枝却高可参天。”

——因此,爱情是美好和谐的性爱与有感情、有理智、有道德的精神生活的统一。

(三)爱情的特征:——判断真实爱情的前提

1、爱情具有自主性和对等性;(相互爱慕)

2、爱情具有专一性和排他性;(忠诚专一)

3、爱情具有阶段性和持久性;(钟爱一生)

4、爱情具有社会性和道德性;(对爱负责)

(四)爱情中的道德要求:

1、确立正确的恋爱观;

2、确立合理的择偶标准;

3、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自己的义务;

4、以诚相见,忠贞不贰;

5、文明端庄,持之以度,学会恰当的表达方式;

6、理智地处理爱情与事业的关系;(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幸的,只

有爱情的人生是可悲的)

7、明智地化解失恋的痛苦;

婚姻家庭的社会本质及其道德要求

(一)婚姻家庭的涵义及其社会本质:

1、涵义:婚姻是以男女两性结合为内容并为一定社会所认可的社

会关系;家庭是以人们的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

2、社会本质:在于其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通过其社会职能表

现出来:

[1] 经济职能:生产和消费;

[2] 生育职能: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3] 教育职能:人最初的社会化是在家庭中开始的;

[4] 保障职能:家庭是人们生长之地也是养老场所;

[5] 情感职能:家庭是人们享受温情的重要场所;

(二)婚姻家庭的历史演变:

1、杂婚:性关系不受任何限制,没有辈分和血统之分,只有男女

之别。

2、群婚:限制了兄弟姐妹间的性关系,实行两个氏族集团间的群

婚行为,即“普那路亚”家庭(伙伴群婚)——一群直系、旁系的兄弟共有一群不是姊妹关系的女子为妻。诞生的子代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家庭成员有一个共同的女祖先。?

3、对偶婚:男子在其众多妻子中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主妻,女子在

其众多丈夫中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主夫。

4、一夫一妻制:

(三)婚姻家庭的道德要求:——婚姻家庭关系中的道德要求关键在于夫妻关系的道德调节,其次是由此衍生出来的代际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道德调节。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调节的主体应该是夫妻关系,调节的目的是增进感情,提高婚姻的和谐、幸福度,提高婚姻质量。

1、婚姻自主、男女平等、互敬互爱;

2、尊老爱幼、善待老人;

3、优生优育;

第二节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的特征与作用:

(一)职业道德的涵义:适应各种职业的要求而必然产生的道德规范,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二)职业道德的特征:

1、在范围和对象上,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和对象的特定性;

2、在内容和结构上,职业道德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