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技术要求(试用版)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技术要求(试用版)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技术要求(试用版)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技术要求(试用版)

中国地质调查局技术要求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技术要求

(试用版)

2014年4月

目次

前言 (3)

引言 (4)

1 范围 (5)

2 引用文件 (5)

3 术语和定义 (5)

4 总则 (7)

4.1 目的 (7)

4.2 任务 (7)

5 基本规定 (8)

5.1 流域选取与调查分区 (8)

5.2 调查基本工作量 (9)

5.3 工作精度 (9)

5.4 工作程序 (9)

5.5 技术手段 (10)

6 设计书编审 (10)

6.1 基本要求 (10)

6.2 编写提纲 (10)

6.3 设计书审查 (11)

7 基本调查方法 (11)

7.1 资料收集 (11)

7.2 遥感解译调查 (12)

7.3 地面调查 (12)

7.4 钻探 (13)

7.5 山地工程 (14)

7.6 物探 (14)

7.7 测试与试验 (14)

8 区域综合工程地质调查 (15)

8.1 目的任务 (15)

8.2基本要求 (15)

8.3 地形地貌调查 (15)

8.4 地质构造调查 (16)

8.5 岩(土)体工程地质调查 (16)

8.6 地表水与地下水调查 (16)

8.7 气候、植被与土地利用状况调查 (16)

8.8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调查 (17)

8.9 斜坡调查 (17)

9 重点调查区工程地质测绘 (17)

9.1 测绘的目的 (17)

9.2 测绘任务 (18)

9.3 基本要求 (18)

10 地质灾害调查 (19)

10.1 基本规定 (19)

10.2 滑坡调查 (20)

10.3 崩塌调查 (22)

10.4 泥石流调查 (24)

10.5 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 (26)

11.地质灾害评价与区划 (28)

11.1 基本要求 (28)

11.2 地质灾害隐患点评价 (30)

11.3 重点地区评价与区划 (30)

11.4流域评价与区划 (32)

12.数据库建设 (32)

12.1 一般要求 (32)

12.2 验收要求 (32)

13.图件编制 (33)

13.1 一般规定 (33)

13.2 图件内容 (33)

14.报告编写 (36)

14.1 基本要求 (36)

14.2 说明书及报告提纲 (36)

15 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 (39)

15.1 质量检查 (39)

15.2 最终成果验收 (40)

15.3 成果提交与资料归档 (4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42)

附录A.1野外记录本记录格式及内容 (42)

附录A.2 区域综合工程地质调查点 (43)

附录A.3 滑坡调查记录表 (45)

附录A.4 崩塌(危岩体)调查记录表 (48)

附录A.5 泥石流调查记录表 (50)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53)

附录B.1 滑坡分类表 (53)

附录B.2 崩塌(危岩体)分类表 (54)

附录B.3 塌岸分类表 (55)

附录B.4 泥石流分类 (56)

附录B.5 斜坡结构类型划分方案 (57)

附录B.6土的类型与结构 (58)

附录B.7 斜坡稳定性常规评价方法 (59)

前言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提出。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室归口管理。

本技术要求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人:李铁锋、金维群、石菊松、谭吉民、张茂省、黄玉华。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负责解释。

引言

为探索以流域为单元的新一轮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技术方法,指导流域地质灾害调查评价试点工作的开展,制定本技术要求。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展了以省为单元以地质灾害为重点的1∶500000环境地质调查,1999年开始开展了2020个县的1∶100000丘陵山区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2005年起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部署开展了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通过分阶段、有计划、递进式的地质灾害调查,基本查明了我国地质灾害及隐患点的分布规律,为编制全国和地方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地质灾害防治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近年来,以流域为单元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呈现增加的趋势,上游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对流域下游的危害更大、隐蔽性更强,流域性的地质灾害群死群伤事件甚至灾难性事件屡有发生。但流域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精度低,对流域地质灾害的调查和成灾规律认识不足,流域上下游综合防灾减灾有待加强,严重制约着山区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新一轮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总体目标任务是:以流域为单元,部署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查明流域内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特性、斜坡结构类型等孕灾地质环境背景和工程地质条件,查清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分析评价地质灾害成灾模式,建立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基础数据库,编制不同比例尺的地质灾害图件,提出流域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对策,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和山区城镇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本技术要求共分十四部分,包括: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基本规定、设计书编审、基本调查方法、区域综合工程地质调查、重点调查区工程地质测绘、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评价与区划、数据库建设、图件编制、报告编写、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等内容。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以1:50000标准图幅开展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目的任务、内容、技术方法及质量管理要求等。

2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要求的条款。

GB/T 50266—2013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 50287—2008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T 50123—2007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 5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T14158—93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万)

GB/T12328-1990 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

DZ/T 0220—2006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 0221—2006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DZ 0238—2004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

DZ 0245—2004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DZ/T0219—2004 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标准

DZ/T 0190—1997 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程(1:5万)

DZ/T0097—1994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

DD 0220-2011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万)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3.1 流域Watershed

指分布在山地、丘陵、低岗地区二、三级支流及以下以分水岭和下游河道出口断面为界,集水面积相对独立和封闭的自然汇水区域。

3.2 地质灾害Geohazard

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破坏或损失的地质现象。本技术要求主要指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相当于国际上广义的滑坡(Landslide)灾害。

3.3 滑坡Slide

岩体、土体沿倾斜面向下运移的地质现象。通常具有双重含义,可指在重力地质作用下斜坡岩土体的运移过程,也指重力地质作用下斜坡岩土体运移后的结果。广义的滑坡(Landslide)是指斜坡岩土体向下失稳运动的统称。

3.4 崩塌Fall

高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呈自由落体加速崩落的现象和结果。具有明显的拉断和倾覆现象。

3.5 泥石流Debris Flow

在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或江湖、水库溃决后的急速地表径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碎屑物质,并有强大冲击力和破坏作用的特殊洪流。

3.6 危岩Dangerous Rockmass

被多组不连续结构面切割分离,稳定性差,可能以滑移、倾倒或坠落等形式发生崩塌的危险岩体。

3.8 地质灾害隐患点Potential Geohazard

未来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或泥石流等,并具有威胁对象,或可能造成损失的变形斜坡体或潜在泥石流沟谷。

3.9 复合型地质灾害Complex Geohazard

由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两种类型以上组合而成的地质灾害。

3.10 地质灾害链Geological Hazard Chain

时间上有先后、空间上彼此相依,存在因果关系且依次延续出现而呈连锁反应的几种地质灾害组成的灾害系列。

3.11 地质灾害编录Landslide Inventory

对地质灾害的位置、类型、规模、活动性和发生日期等数据信息进行登记和编目。常见的编录形式有编录图(Landslide inventory map)和编录数据库。

3.12 地质灾害易发性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一个地区基础地质环境条件所决定的发生地质灾害的空间概率的度量,也即“什么地方易于发生地质灾害”。

3.13 地质灾害危险性Geohazard Probability

在某种诱发因素作用下,一定区域内某一时间段发生特定规模和类型地质灾害的概率。

滑坡危险性Landslide Probability

在不同强度地震或降雨等因素触发下,滑坡滑动、影响范围(滑坡源区、可能滑动路径区或滑坡向后和侧向扩展区)以及转化为其他形式灾害(如水库涌浪、滑坡堰塞湖等)的概率。

泥石流危险性Debris Flow Probability

在不同强度降雨、冰雪融水等因素触发下,沟谷松散堆积物启动、沿沟谷流动并在沟口堆积成扇的概率。

3.14 地质灾害危害性Landslide Consequence

地质灾害发生所导致后果或潜在后果的严重程度,一般用财产损失价值、建筑物破坏价值及人员伤亡数等指标来表征。

3.16 承灾体Elements at Risk or Exposure

某一地区内受地质灾害潜在影响的人员、建筑物、工程设施、基础设施、公共事业设备、经济活动和环境等。

3.15 易损性Vulnerability

地质灾害影响区内承灾体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破坏的程度,用0(没有损失)和1(全损失)之间的数字来表征。对于财产,是损坏的价值与财产总值的比率;对于人员,是在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内人的死亡概率。

3.16 地质灾害风险Landslide Risk

生命、健康、财产或环境所遭受的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大小。对于地质灾害人员死亡风险,一般以处于最大风险的人员死亡数量的年概率来表示,由地质灾害危险性、人员遭受地质灾害危险的时空概率及其遭遇地质灾害时的易损性等决定;对于地质灾害财产损失风险,一般以处于最大风险的财产损失价值的年概率来表示,由地质灾害危险性、财产遭受地质灾害的时空概率及其遭遇地质灾害时的易损性决定。

4 总则

4.1 目的

在充分收集、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以高精度遥感影像解译、工程地质测绘、地质灾害测量和工程地质勘查为主要手段,开展流域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特性、斜坡结构类型等孕灾地质环境背景和工程地质条件调查,查清地质灾害类型、规模、特征,综合分析地质灾害时空分布规律与成灾模式,完成流域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危险性区划评价,建立流域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基础数据库,编制调查评价图件,提出流域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对策建议,为流域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4.2 任务

4.2.1 区域综合工程地质调查与编图。收集气象、水文、植被及土地利用状况,查清流域地貌成因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调查分析区域新构造特征、地震与主要活动断裂分布特征,研究河谷地貌演化过程;开展地层岩性、主要地质构造、斜坡地质结构等调查,划分工程地质岩组,研究主要易滑地层的工程地质特性;揭示区域地质环境条件与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相关性;编制综合工程地质图。4.2.2 地质灾害调查编录与填图。查明地质灾害类型、规模、结构特征、分布范围、影响因素、诱发因素、威胁范围及危害程度等,按图幅对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隐患点进行编录、填图;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分析其可能的变形破坏方式、潜在影响范围、危害程度,论述其形成演化过程与成灾模式。

4.2.3 控制性河谷地形地质剖面测量与分析。选取不同类型河谷断面,结合工程地质钻探、山地工程,开展地质剖面测量,重点调查岩土体组合、斜坡结构类型,计算、分析斜坡稳定性。

4.2.4 典型地质灾害勘查与剖析。选取典型地质灾害(或隐患)进行工程地质勘查,揭示其变形破坏特征,开展稳定性计算和分析评价,提出防治方案或防灾对策建议。

4.2.5 地质灾害易发性与危险性区划。开展1:50000流域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编制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图,提出流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议;完成重点城镇或河谷岸坡1:1万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分区评价,分析、论述不同地震烈度或降雨量等触发因素条件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

4.2.7 建立流域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基础数据库。利用GIS(MapGIS或ArcGIS)技术,录入地质灾害调查基础数据(包括钻孔数据、测试试验数据、调查卡片资料等),以及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矢量图形要素,建立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空间数据库(按照《空间数据库建设指南》要求)。

4.2.8 专项调查与专题研究。对调查区存在的易滑地层物理力学性质、活动断裂活动性以及物源丰富、威胁人口众多的沟谷等特殊情况,采用适当比例尺开展专项调查,并进行精细化分析评价;对调查区存在的与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状况、成灾模式等关键问题、调查评价技术方法应用示范,开展专题研究。4.2.9 编制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对威胁人口和财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向隐患点所在乡镇国土

所提交地质灾害隐患一览表,并针对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提出处置建议和群测群防措施建议。野外工作全部结束后应及时向县(市)级国土部门提交该县(市)地质灾害隐患一览表,并针对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提出处置建议和群测群防措施建议。地质灾害一览表按风险大小排序,以指导各级政府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必要时附图片和文字说明。

5 基本规定

5.1 流域选取与调查分区

5.1.1新一轮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调查宜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人类活动强烈区,选取人口密集城镇或城镇规划区、重大工程建设或规划区所在的流域。

5.1.2调查灾种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重点调查危及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并注意复合型地质灾害,以及崩塌、滑坡向泥石流发生转化的链生型地质灾害。

5.1.3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分为一般区调查、重点区调查、典型点勘查三个层次,一般区和重点区应根据危害对象等级(表1)和地质条件复杂程度(表2)确定(表3)。

1)一般区调查是对全流域进行1:50000区域综合工程地质调查和地质灾害调查。

2)重点区调查是对流域内具有典型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且威胁重要基础设施、人口密集区的地段,开展1:10000专项工程地质测绘和地质灾害填图。

3)典型点勘查是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1:500-1:2000比例尺勘查,标绘斜坡变形迹象和局部破坏特征,开展崩塌、滑坡稳定性评价和分区,对泥石流沟进行汇水面积、沟谷水流流量与流速、松散堆积物储量等调查,研究潜在地质灾害的成灾机制,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提出综合减灾防治措施。

5.2 调查基本工作量

5.2.1 区域综合工程地质调查可采用遥感调查和线路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点要控制主要地质构造、地貌单元、工程地质岩组、水文地质单元等。

5.2.2 地质灾害调查按照《DD0220-2011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要求进行,调查并编录工作区内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隐患。

5.2.3 重点调查区应采用点、线、面相结合,遥感解译与野外测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点数不少于3点/km2。

5.2.4斜坡地质结构剖面测绘,采用地面调查与山地工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不同地层岩性组合、斜坡结构、河谷岸坡类型进行1:2000~1:5000比例尺地质剖面测绘,辅以必要的物探、钻探等验证。5.2.5 典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勘查工作参考《DD0220-2011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斜坡勘查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少量勘探点。

5.2.6 调查基本工作量见表4。

5.3 工作精度

5.3.1 1:50000区域综合工程地质调查,精度为编测;1:50000地质灾害调查,精度为正测。

5.3.2 1:10000重点调查区工程地质测绘,精度为草测。

5.3.3 崩塌、滑坡隐患勘查宜采用1:500~1:2000比例尺,泥石流沟勘查根据沟谷流域面积确定适当比例尺,精度应达到规划前期勘查要求。

5.4 工作程序

5.4.1流域地质调查的基本工作程序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踏勘、设计书编写、野外调查、资料整理、图件编制与报告编写等。

5.4.2 收集资料。收集调查区已有地质调查成果,购置调查区1:50000遥感影像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如数字线划地图(DLG,Digital Line Graphic)、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栅格地图(DRG,Digital Raster Graphic)、数字正射影像图(DOM,Digital Orthophoto Map)数据。编

制以往工作程度图。

5.4.3 现场踏勘。在全面掌握以往工作程度、系统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应开展野外踏勘和检查核实,梳理和厘定工作目标、内容和重点,初步确定工程地质岩组、填图单位,确定测区内溪沟、谷地的分水岭和工程地质剖面测绘线路,明细工作部署,编制测区地质草图和工作部署草图。

5.4.4 设计书编写。结合DEM分析、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根据现场踏勘成果和对工作区的初步认识,明确重点工作区和典型勘查点,设计技术路线和方法,编写设计书或年度工作方案,编制详细工作部署图。

5.4.5野外调查。根据技术设计和工作部署,开展野外调查、测绘、勘探、试验测试与空间数据库建设等,做好野外调查、原始资料质量控制与管理记录;开展质量互查与检查,做好质量管理记录。

5.4.6资料整理。室内资料数据分类、分析整理,完善空间数据库。

5.4.7 编写成果图件和报告。

5.4.8 跨图幅、跨区域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填图时,若存在地质界线、灾害体确认等方面的争议,需在相邻区域划定共同调查评价区,并成立联合调查协调工作组开展联合调查。

5.5 技术手段

采用地形测量、遥感调查、工程地质测绘、钻探、物探、山地工程、试验测试、GIS、数值模拟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无人机航空摄影、三维激光扫描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6 设计书编审

6.1 基本要求

6.1.1编制设计书之前,应充分收集工作区相关资料,全面掌握以往工作程度、加强室内分析研究,开展基于RS和DEM数据分析的地质灾害解译工作,开展野外踏勘和检查核实。

6.1.2 设计书编写前应与调查区域所在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沟通。

6.1.3 设计书编制应根据任务书(或合同书)要求,细化目标任务、可考核和量化的预期成果,明确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以及特色专题,确定技术路线,落实具体实物工作量、阐明实物工作量部署的科学依据等,在1:5万标准图幅上部署实物工作量。同时,应编制调查区以往工作程度图和综合工程地质草图。

6.1.4 设计书应做到任务明确,依据充分,各项工作部署合理、技术方法先进可行、措施有力,文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6.1.5 设计书应依据充分、内容完整、工作部署合理、技术方法先进、经费预算合理、组织管理和质量保证措施有效可行。

6.1.6 专题研究和专项工作须单独编制单项工作设计书,作为设计书的附件。

6.1.7设计书应附必要的附图、附表,提交工作区以往工作程度图、按1:5万标准图幅编制的实物工作量部署图等。

6.2编写提纲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目标任务:包括任务来源、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工作起始时间及成果提交时间等。

第二节工作区范围和自然地理条件:地理位置、坐标范围或图幅及编号、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节以往工作程度:包括以往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情况以及与本次调查有关的其他成果,存在问题等。

第二章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第一节区域地质环境背景:包括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等。

第二节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现状:包括种类、分布、数量、规模与造成的危害及防治现状等;亟需解决的与防灾减灾相关的地区性特殊问题、技术方法研究、监测预警等关键问题等。

第三章工作部署

第一节工作部署原则:包括总体工作思路、技术路线和部署原则。

第二节总体工作部署:包括不同层次和各类地区的工作部署,分阶段或分年度的主要工作内容。

第三节年度安排:包括年度安排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量。当年工作安排应详细具体。

第四章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

分节论述所采用的调查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单体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和区域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及要求。

第五章实物工作量

列表说明总体工作部署和年度各类实物工作量。

第六章经费预算

按《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编写。

第七章组织管理

第一节组织管理措施。

第二节项目组人员组成及分工。

第八章技术管理措施

第一节质量管理措施。

第二节技术保证措施。

第三节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等。

第九章预期成果

成果报告:包括调查报告、专题研究报告、数据库及附图、附表;提交成果报告时间。

应提交附(插)图:

A)工作区交通位置图

B)研究程度图

C)工作部署图

6.3 设计书审查

6.3.1 设计书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审查,也可委托有关部门或单位组织审查,通过审查的设计书,由项目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6.3.2 设计书一经批准应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确需修改和调整,须报原审批单位批准。

7 基本调查方法

7.1 资料收集

7.1.1 收集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诱发因素资料,包括: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与构造、地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等。

7.1.2 收集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资料,包括:历史上所发生的各类地质灾害的时间、类型、规模、灾情和其调查、勘查、监测、治理及抢险、救灾等工作的资料。

7.1.3收集有关社会、经济资料,包括: 人口与经济现状、发展等基本数据,城镇、水利水电、交通、矿山、耕地等工农业建设工程分布状况和国民经济建设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各类自然、人文资源及其开发状况与规划等。

7.1.4 收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规划和群测群防体系等减灾防灾资料。

7.1.5 收集购买调查区不同比例尺地形图,不同时相遥感影像数据资料等数字化资料,建立基础图件要素矢量图形数据库。

7.2 遥感解译调查

7.2.1 根据调查对象和调查精度,选用中、高分辨率卫星、航空遥感以及无人机遥感等信息源的影像数据;1:50000标准图幅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以高分一号,02C卫星等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统一按照标准图幅编制遥感影像图。

7.2.2 可用空间分辨率优于1米的卫星影像或航空遥感数据开展重点调查区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推荐采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开展重点调查区的遥感调查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快速调查。

7.2.3 采用国家控制点、地形图采集、GPS现场实测点等,消除遥感图像畸变,与地理坐标配准,对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在建立控制点网基础上采用地形图、航片立体像对、卫星图像像对或雷达数据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精度必须满足国家测绘规范的相关要求。

7.2.4建立遥感解译标志。在充分收集和熟悉工作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踏勘,在基础图像上建立典型地质灾害类型、灾害要素、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水文地质现象和土地覆盖类型等的遥感解译标志。

7.2.5推荐采用多时像遥感影像开展调查区地质环境背景对比解译,利用遥感影像立体像对生成立体模型并与DEM数据进行叠置分析,制作三维可视化的虚拟场景,以增强地质灾害体辨识及其地质环境背景视觉效果。

7.2.6 地质灾害遥感解译调查应事先建立调查区遥感解译标志,采取人机交互方式开展地质灾害体识别解译,编制初步解译图。

7.2.7结合野外地面调查,应对遥感解译结果进行野外实地验证,确认灾害体及类型,确定灾害体及其组成部分(尤其指沟谷形泥石流)的边界,计算覆盖面积(规模),必要时通过不同时相图像对比了解灾害的活动状态;通过灾害体所处地貌、岩性、产状、斜坡结构、水文及区域地质构造环境解译分析灾害形成的基本地质环境条件及触发因素,修正初步解译结果。

7.2.8 按1:50000国际标准图幅或工作区范围自由分幅编制地质灾害及其地质环境背景遥感解译图。对重要地质灾害体,除准确标示地理位置及边界范围外,还应制作表现其结构组成的三维影像图。遥感解译图应标注遥感图像(数据)类型、分辨率、接收时间、图像处理和遥感解译方法技术、解译精度等内容。

7.3 地面调查

7.3.1 地面调查工作手图:在一般调查区宜采用比例尺1:25000地形图;在重点调查区采用1:10000或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推荐采用叠加地形阴影效果的地形图或高精度遥感影像图。

7.3.2 地面调查应采用穿越法与追索法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路线宜垂直岩层与构造线走向以及地貌变化显著的方向进行穿越调查;对危及县城、村镇、矿山、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居民点的地质灾害点和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公路、铁路、水库、输气管线等须采用追索法调查。

7.3.3 观测路线与观测点的密度须根据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危害对象的重要性以及地质灾害点的密度合理布置。重点调查区观测路线间距宜为1000~2000m,调查点数不应少于3点/km2,不得“漏查”

地质灾害及隐患。

7.3.4 对危害较大或典型的地质灾害点应进行大比例尺的地面测绘。

7.3.5 对规模不大且危害小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可视具体特征和分布位置做一般调查,但须填写调查卡片,不得遗漏主要灾害要素。

7.3.6 对地质灾害点较稀少的区段,可视具体情况做地质环境条件控制性定点调查。对县城、集镇、矿山,无论有无地质灾害,均应布设控制性调查点;在地质条件复杂区,对于一般居民点均应布设控制性调查点。

7.3.7 对于同类群发地质灾害,均应一点一表,不得将相邻的灾害体合定为一个观测点。对于同一地点存在的不同类型地质灾害,以主要灾害类型为主可以只定一点,但应做好其它类型灾害的记录。

7.3.8 野外调查记录以野外记录本记录为主、调查表记录为辅。

1)记录本文字记录应描述野外调查过程中的主要地质现象,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其组合特征、构造现象及其产状、地质灾害体特征(位置、范围、宏观变形现象、周边地质环境条件、稳定性状况、威胁对象、危害状况等)等方面的内容。记录格式及内容见附录A。

2)调查表内容应逐一填写,不得遗漏主要调查要素。调查点之间沿途所见现象应利用野外记录本详细记录,附必要的示意性平面图、剖面图或素描图以及影像资料等。记录格式及内容见附录A。

3)重要地质现象除文字描述外,还应附以素描图和照片。素描图应主题突出,对文字描述所不能表达的内容起到补充作用。素描图应有图名、图例、方位、比例尺以及简要说明等内容。典型地质现象应进行拍照。照片应有参照比例尺、编号、镜头方向及简要说明。应将相机的日期标记设置为开,以便拍照时自动记录时间。

4)原始资料所反映的地质现象要真实、齐全、准确、注记规范、整洁清晰;文字记录、图件、照片和地质现象应互相对应,吻合一致。

7.3.9 观测点图上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凡能在图上表示出范围和形状的地质灾害体,须在野外实地将其边界勾绘在手图上,不能标示实际范围、形状的,用规定的符号标示。

2)用符号标示的地质灾害体,滑坡点定在滑坡后缘中部,泥石流点定在堆积区中部,崩塌点定在崩塌发生的前缘。

3)所有调查点均采用GPS和微地貌相结合的方法定位,定位误差不得大于2mm,也不得误跨沟谷。

7.3.10 工作手图上的各类观测点和地质界线,应在野外采用铅笔标绘;转绘到清图图面后应及时上墨。

7.4 钻探

7.4.1 钻探在典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典型斜坡勘查中采用。

7.4.2钻探应在地面调查和物探工作基础上进行,以初步查明滑动层面位置及要素,了解滑坡的稳定程度及深部滑动情况,为评价滑坡的稳定性提供有关参数。

7.4.3钻孔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1)一般性钻孔深度应穿过最下一层滑动面3~5m,控制性钻孔应深入稳定地层以下5~8 m。

2)钻孔口径110mm,采取原状岩土样的钻孔口径130mm。

3)在遇滑带或软层时,宜采用无水钻进,每回次钻进不超过0.5m,岩芯采取率应达到70%以上,钻孔斜度偏差应控制在2%之内。

4)钻孔取芯、采样、编录、岩芯保留与处理、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水文地质试验、封孔和钻孔座

标的测定等应按《工程地质钻探规程》(DZ/0017—91)要求执行。

7.4.4 钻孔竣工后,须及时提交各种资料,包括钻孔施工设计书、岩芯记录表(岩芯的照片或录像)、岩芯素描图、钻孔地质柱状图、采样记录、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记录、测井曲线、钻孔质量验收书、钻孔施工小结等。

7.4.5 斜坡勘查钻探以揭露斜坡地质结构为目的,重点揭露控制性结构面、软弱层、潜在滑带、覆盖层、风化带等。

7.5 山地工程

7.5.1 山地工程以探槽和浅井为主,应配合野外地面调查进行。

7.5.2 对重要的地质灾害点、勘查点及重点测绘区,应按需布置适量山地工程工作量。

7.5.3 探槽、浅井的深度应根据调查需要和施工安全具体确定,对探槽、浅井应进行详细编录。

1)对探槽、浅井揭露的地质现象都须及时进行详细编录,制作大比例尺(一般为1:20~1:100)展视图或剖面图,记录内容包括:地层岩性界线、结构、构造特征、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特征、取样位置等,对重要地段(滑面带等)须进行拍照或录象。

2)探槽编录应在探槽完工后尽快进行,通常对探槽的长轴一侧和底部进行描述编录,素描图方位采用探槽长轴方向,应有图名、图例、方位、比例尺以及简要说明等内容。

3)浅井编录通常对四壁进行编录,第一壁首选为正北壁,其次为北西壁、北东壁和正东壁。编录基点布置在第一壁左上角,基线自基点铅垂布设,采用垂直投影方法。凡地质体或地质现象在素描图上宽(厚)度≥1mm、长度≥2mm者,均应在图上反映,要求有图名、图例、比例尺、垂直标尺、方位和责任签等要素。

7.6 物探

7.6.1 物探应在危及县城、村镇、矿山、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居民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典型斜坡测绘或勘查中采用。

7.6.2 物探应与钻探密切配合,物探一般在钻探之前进行,物探测线的布置须根据调查需求、测区地形、地物条件,因地制宜地设计。测线长度、间距以能控制被探测对象为原则,主测线方向须垂直于地质灾害体的长轴方向(崩塌、滑坡体纵轴方向等),并尽可能通过钻孔或地质勘探线。物探成果需以钻探验证,以保证物探成果的质量。

7.6.3 采用物探手段,初步查明滑坡、崩塌、泥石流空间分布状态、地质结构及滑床埋藏情况、软弱夹层的分布、覆盖层厚度等。

7.6.4 应根据地质灾害类型和调查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物探方法。对于单一方法不易明确判定的地质灾害体,可采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物探方法。

7.6.5物探应根据调查要求编制工作大纲。野外作业中,工作参数的选择,检查点的数量,观测精度,测点、测线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测量精度,仪器检查、操作和记录,应遵循有关物探规范的要求。

7.6.6 物探成果报告应论述工作方法、地质灾害的地球物理特征、资料的解释推断、结论和建议,并附相应的工作布置图,平剖面图,曲线图,解释成果图等。

7.7 测试与试验

7.7.1 岩土体性能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原位测试主要用于区域易滑地层岩组工程地质特征、重点勘察滑坡稳定性分析等。

2)原位测试方法主要选择现场直剪试验和岩石声波测试等。

3)对于规模特大、危害严重的典型滑坡,可开展滑面(带)岩体或土体现场直剪试验。

7.7.2 室内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要测试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水化学成分。对区域关键易滑地层、滑带土及典型滑坡勘察与稳定性分析所需的物理力学参数应取样测试分析。测试项目可参照表5执行。

2)室内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指标一般包括:密度、天然重度、干重度、孔隙率、孔隙比、吸水率、饱和吸水率、抗剪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单轴抗压。

3)室内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指标一般包括:密度、天然重度、干重度、天然含水量、孔隙比、饱和度,颗粒成份、压缩系数、凝聚力、内摩擦角。粘性土应增测塑性指标(塑限、液限、计算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和含水比)、无侧限抗压强度等。砂土应增测最大干密度、最小干密度、颗粒不均匀系数、相对密度、渗透系数等。

8 区域综合工程地质调查

8.1 目的任务

围绕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开展孕灾地质环境背景调查,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斜坡结构类型、地质构造、新构造与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等,重点查明斜坡结构类型并进行稳定性评价,编测综合工程地质图,编制斜坡稳定性评价图。

8.2基本要求

8.2.1 已经开展过1:50000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的地区,在已有调查基础上,采用路线穿插和重大隐患点核查的方法,开展区域综合工程地质编测和地质灾害调查。在尚未开展1:50000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的地区,同时开展综合工程地质调查(修测)和地质灾害调查(正测),精度不低于1:50000比例尺的要求。

8.2.2 区域综合工程地质调查应布设观察控制点进行描述,调查点应控制工程地质岩组界线,避免无效点。调查描述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地质、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因素,以及人类活动等;重点调查区内应对斜坡结构类型和特征进行详细描述。调查点之间应做好沿途观察与描述。

8.2.3在工程地质条件调查基础上,应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沟谷或斜坡进行专门工程地质测绘,剖面测绘比例尺宜采用1:2000~1:5000。剖面线宜垂直河谷布置,控制河谷剖面及一级分水岭斜坡。

8.3 地形地貌调查

8.3.1 结合DEM、遥感影像及地形阴影分析,确定工作区地貌单元的成因形态类型。

8.3.2调查与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相关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斜坡形态、类型、结构、坡度,以及悬崖、沟谷、河谷、河漫滩、阶地、沟谷口冲积扇等;微地貌组合特征、相对时代及其演化历史。8.3.3 详细调查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冲沟,内容包括:冲沟形态(纵横断面特征)、规模、河谷发育阶段;冲沟内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石风化、水文现象;冲沟岸坡稳定性;沟底及沟口堆积物的岩性、厚度、分布范围、形态特征及不同时期堆积物的组合关系;冲沟与气象、地质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8.3.4调查人工地形地貌形态、规模及其稳定性条件,包括:人工边坡、露天采矿场、水库和大坝、堤防、弃渣堆等。

8.4 地质构造调查

8.4.1以收集资料为主,并结合遥感解译,分析区域构造格架,主要构造运动类型、期次和性质,新构造运动及构造地貌特征,编制构造纲要图。

8.4.2应收集区域主要活动断裂及地震地质背景资料,主要包括区域构造应力,历史地震活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等,分析区域主要断裂活动性、地震活动特征等。

8.4.3在构造活动强烈地区,应开展活动构造地质灾害效应专项调查,调查主要活动断裂规模、性质、方向、活动强度和特征及其地貌地质证据,分析活动断裂、历史地震及地表破裂与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的关系。

8.4.4调查主构造方向及主要构造形迹以及各种构造结构面、原生结构面的产状、形态、规模、性质、密度及其相互切割关系,分析各种结构面与临空面的关系,划分斜坡结构类型。

8.5 岩(土)体工程地质调查

8.5.1 区域地层岩性以资料收集为主,收集调查区地层层序、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特征和接触关系,结合岩土体成因类型、强度及结构特征,初步划分区域工程地质岩组类型。

8.5.2 区域工程地质岩组调查,开展主要工程地质岩组界线、建造类型、强度特性、结构特征调查,评价岩体RQD,土体抗剪强度特性,分析其与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的关系,确定区域易滑地层,研究其工程地质特性。

8.5.3 开展区域控制性1:2000~1:5000工程地质剖面调查与测量。

8.5.4对岩体风化特征进行调查,调查风化层的分布、风化带厚度及其与岩性、地形、地质构造、水、植被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调查斜坡不同地段差异风化与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的关系。

8.5.5对土体工程地质进行调查,包括:土体分布、成因类型、厚度及其与斜坡结构和稳定性的关系,测试分析土体颗粒组分、矿物成分、密实度、含水率及渗透性。

8.6 地表水与地下水调查

8.6.1 地表水和地下水调查以资料收集为主。

8.6.2 应结合遥感解译等资料,核实调查河水流量及历史最高洪水位,地表水产流、入渗条件和冲刷作用,以及地表水的流通情况。

8.6.3对威胁集镇、矿山、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居民点的泥石流沟应进行流域面积、地表水流量、泥位核实评估,分析可能形成的泥石流灾害,并对行洪区、沟口和堆积区建筑物灾害风险进行评估。

8.6.4核实调查地下水基本特征,包括:地下水类型、性质、水位及动态变化、流量、水化学特征,泉点、地下水溢出带、斜坡潮湿带等分布及动态情况。

8.6.5核实调查水文地质结构,包括:含水层分布、类型、富水性、透水性、地下水位变化趋势,主要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和分布。

8.6.6 现场分析地下水的流向、径流和排泄条件、地下水与边坡稳定性的关系。

8.7 气候、植被与土地利用状况调查

8.7.1应收集调查区历史降雨记录、多年平均降雨量、历史最大降雨量等资料。应调查已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前期降雨量值和临界降水量值。

8.7.2植被或覆被调查应结合遥感解译,获取覆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确定覆被类型、覆盖率以及马刀树和醉汉林等斜坡变形指示植物,分析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8.7.3土地利用状况以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补充,分析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其与地质灾害的互馈作用。

8.8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调查

8.8.1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以资料收集和核实方式调查为主,重点收集土地利用规划图,核查重点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8.8.2了解土地利用状况,包括,斜坡上旱地、水田、鱼塘等的分布以及作物类型等,重点掌握饱水性水田、池塘、鱼塘等地表水体的分布及渗水状况。

8.8.3了解人类工程活动对斜坡的扰动情况,如加载、切坡、改变水环境、震动等对斜坡的影响及典型诱发灾害。

8.8.4了解区域社会经济活动及其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包括:城市、村镇、乡村、经济开发区、工矿区、自然保护区的经济发展规模、趋势及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8.8.5调查大型工程活动及其地质环境效应,包括:水电工程等引起地质环境的应力、水动态和岩、土性质等方面的变化,掌握环境工程地质现象的分布、形态、性质、规模、强度、成因和发展速度以及与人类工程活动的因果关系。

8.8.6了解调查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措施及其作用,包括: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类型、布局、修建年份、主要作用及其防治效果等。

8.8.7 斜坡水事活动调查,在斜坡地带开展的灌溉、排污、改变水流途径等与水相关的工程活动。

8.9 斜坡调查

8.9.1 基本要求

1)调查对象主要为流域内可能产生灾害、具有典型结构的自然斜坡段及重点区一级斜坡。

2)斜坡调查范围应达到一级斜坡地带,尽可能包含上部可能致灾范围。

3)对山区县城、村镇所在或临近斜坡地段进行调查,并填制相应卡片。

4)斜坡调查须采用以实地量测为主的调查方法;斜坡调查点应实测代表性剖面,并进行拍照、录像或绘制素描图。

5)斜坡稳定性划分为稳定性好、稳定性较差和稳定性差三级。斜坡稳定性野外判别可按照表9标准执行。

8.9.2 斜坡调查内容

应初步查明斜坡的地质条件、演化过程、斜坡体特征和灾害发育情况以及不同类型斜坡分布范围,初步判别斜坡稳定性状况。

1)地形地貌特征,包括地形特征、与地层产状关系、临空面特征、斜坡形态。

2)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岩组特征。

3)地质构造发育情况,包括所处构造部位、褶皱、断裂、裂隙特征及其切割关系。

4)水文地质特征,包括地下水类型、简要水文地质条件。

5)植被类型、覆盖率。

6)斜坡形态特征、结构特征,包括平、剖面形态、结构类型、规模、组合关系、结构面特征等。

7)现今斜坡变形破坏迹象。

9 重点调查区工程地质测绘

9.1 测绘的目的

通过1∶10000工程地质测绘,对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区、灾害发育区、重要冲沟、人类居住密集区等重点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调查,查明斜坡结构类型、软弱结构面等,现场圈定地质灾害及隐患的边界,分析斜坡地貌演化过程及可能的变形破坏模式,分区评价其稳定性。

9.2 测绘任务

9.2.1 开展重点区工程地质测绘,查明影响斜坡稳定的因素,宏观类比分析斜坡稳定状况,划分斜坡工程地质类型,编制综合工程地质图与斜坡稳定性评价图。

9.2.2 对重点区已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查明其分布范围、规模、地质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和诱发因素等,现场圈定地质灾害体及隐患体的边界,并对其复活的可能性及复活后可能的威胁范围进行评价,明确工程地质岩组与地质灾害发育的关系,调查评估复活性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数量和经济损失,提出防治规划建议。

9.3 基本要求

9.3.1重点调查区范围应结合河谷斜坡工程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特征等具体情况予以确定。

9.3.2 重点区工程地质测绘内容与区域工程地质条件调查内容相同,但调查精度不同。

9.3.4 测绘手段除采用地形测量、遥感解译、工程地质测绘外,可根据实际情况布设适量的物探、山地工程和试验测试等手段配合,推荐利用无人机航摄与三维地形扫描。

9.3.5测绘内容包括工程地质测绘和地质灾害测绘。对控制和影响地质灾害形成的工程地质要素、已发生地质灾害、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一进行详细观察,在野外记录本上详尽记录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测绘观测描述,并填写相应的调查卡片。实地勾绘地质灾害体及其他各种地质界线,允许误差为图上2mm,对于具有重要意义、在图上不足2mm者,可放大比例尺或用符号表示,并标注实际数据。9.3.6 在重点区工程地质测绘应实测典型专门工程地质剖面,剖面比例尺宜采用1∶2000~1∶5000。剖面线宜沿斜坡坡向布置,长度一般从地形最高点至最低点。

1)实测工程地质剖面一般应绘制剖面图,记录实测的数据和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包括岩层、构造、异常地质体及其相应的产状、厚度等。

2)实测剖面图要素:剖面起始点坐标、方位、垂直标尺、水平标尺、导线号、地层界线、地层代号、岩性代号、异常地质体、构造、样品位置及编号、产状、地质内容编号及代号、重要地物等。

3)对重要的地质现象(构造、接触关系等),应绘制细部素描图并拍摄照片。

4)图名、图例、比例尺、责任签等编录要素应齐全,剖面图定稿后应着墨。

9.3.7 测绘调查方法

工程地质测绘应采用穿越法与追索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于重要的地质现象如灾害体边界、裂缝、软弱夹层、滑坡剪出口、断层、岩组界线等,应进行追索。在覆盖区或现象不明显地段,应采用探槽、浅井等山地工程进行人工揭露点,以保证测绘精度和查明主要地质问题。

9.3.8 观测点的布置与测量

1)观测点布置目的要明确,密度要合理,以达到最佳调查测绘效果为准。对于重要的地质现象,应有足够的调查点控制,如滑坡边界点、地质构造点、裂缝、泉水等。观测点的间距一般为2cm~5cm(图面上的间距),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疏密。

2)观测点应分类编号,宜在实地用红漆标志,在野外手图上标出点号,在现场用卡片详细记录。

3)野外观测点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地层岩性点、地貌点、地质构造点、裂隙统计点、水文地质点、斜坡调查点、地质灾害点(包括边界点、裂缝点、滑坡后壁调查点、滑带调查点)等。

4)观测点定位应采用仪器测量和地形图微地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确保定位准确。

9.3.9 野外记录的要求

1)必须采用专门的卡片记录观测点,分类系统编号,卡片编号与实地红油漆点号一致。

2)记录必须与野外草图相符,凡图上表示的地质现象,均必须有记录。

3)描述应全面,不漏项,突出重点。尽量用地质素描和照片充实记录。

4)点与点之间的地质现象,应进行路线观察描述和记录。

10 地质灾害调查

10.1基本规定

10.1.1 地质灾害调查应采用遥感调查、地面调查、测绘和勘查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开展。运用遥感和地面网格控制调查方式掌握滑坡、崩塌、泥石流发生发育及其孕灾工程地质条件。

10.1.2 对一般调查区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结果须结合地面调查进行野外验证,核查数不得低于解译总数的80%,逐一填写调查卡片;植被覆盖度大的地区,应进行100%的核查,并逐一填写调查卡片。

10.1.3 对一般调查区已有地质灾害点,重点调查灾害是否发生变化及其变化程度与发展趋势,填写调查卡片,协作地方政府更新完善群测群防预案。

10.1.4 对于威胁集镇、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居民点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规模大且稳定性较差的灾害体应进行大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

10.1.5 对威胁严重或典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可按照规前勘的精度要求,布设适当的钻探、山地工程、物探等工作量,进行地质灾害勘查,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类型、分布范围、规模、物质组成、岩土体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软弱结构面、地下水存在状态、人类活动方式、影响和诱发因素和变形破坏机制,了解其岩土体结构并获取必要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稳定性和危害性评价,分析可能的致灾范围及危害程度,提出防治工程建议。

1)勘查点应选取能够代表调查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稳定性差、威胁严重的典型地质灾害隐患点或具有典型岩土体结构的不稳定斜坡,一般在重点调查区内选取。

2)地质灾害勘查应综合采用钻探、井探、槽探、物探、现场原位试验或样品室内测试等方法进行。各种勘查方法适宜性参照表6。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设计书的编写要特别强调以下几方面要求: 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目的 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以人为中心”,即以人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调查研究和保护为中心,为科学规范地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和防治地质灾害服务,为实施地质灾害预警工程和地方政府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服务,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和防治对策。 二、工作任务 (一)一般进行1:50000以地质灾害为主的综合调查,对居民点、重要经济工程区,特别是集镇,查明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范围、规模、稳定状态、危害程度及其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 (二)查明和预测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调查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类型、强度、范围、历史、已造成的危害和未来趋势; (三)调查与地质灾害相关的水土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提出民居建设的生态地质对策; (四)评价工作区地质环境和各种地质灾害体的稳定状态,预测评价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面塌陷、地裂缝和斜坡稳定性等地质灾害,预测其发展趋势; (五)提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六)建立地质灾害GIS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综合分析系统; (七)对重点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建议. 三、工作内容

本项目的工作内容包括地质灾害诸灾种的实地调查、综合分析研究 (一)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是综合性的,以各种地质灾害为主,同时兼顾相关的地质环境、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的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灾种的地质环境、成灾历史、目前动态和可能的危害等: 1、崩塌; 2、滑坡; 3、泥石流; 4、岩溶地面塌陷; 5、地裂缝; 6、斜坡稳定性; 7、胀缩土; 8、地表水地下水污染; 9、固体废弃物;10、采矿、采石和边坡开挖诱发的地质灾害;11、矿坑排水引起的地表水地下水污染;12、特殊地质环境因素;13、地方病;14、水土流失。 (二)评价内容 分以下三个层次建立研究区的概念模型和量化模型,开展区域地质灾害的时空规律预测。 1地质灾害发育度——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的现状评价指标/方法筛选; 2地质灾害风险度——风险评估/单因子分析、多因子分析 分析因子包括:地形地貌、岩组、地质结构、降雨、地表水、地下水、气候变化、人为因素、区域地质环境等的空间相关/时间相关分析; 3地质灾害危害度——危害强度+易损性分析。 四、综合研究的技术要求与技术路线 (一)工作标准 执行的技术标准: 1、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标准(1:2.5万—1:5万),中国地质调查局编制,1999; 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规划基本要求,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1999;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DOC)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提交单位: 提交时间:2015年12月 目录 0前言 (3)

1基本灾情 (3)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3) 2.1自然地理条件 (3) 2.2水文气象条件 (3) 2.3地形地貌 (4) 2.4地层岩性 (4) 2.5地质构造 (5) 2.6工程地质条件 (5) 2.7水文地质条件 (5) 2.8区域地壳稳定性 (6) 3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及成因分析 (6) 3.1灾害规模、特征 (6) 3.2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6) 4地质灾害现状危害及发展趋势 (8) 5已采取的应急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 (8) 5.1已采取的应急防治措施 (8) 5.2防治效果及存在问题 (8) 6今后的防治工作建议 (8) 7应急调查准备和安全问题 (8)

0前言 1基本灾情 2014年9月2日13时19分,位于长江一级支流青干河支流锣鼓洞河左岸的杉树槽发生重大岩体滑坡。初步估算,滑坡体总面积3万m2,估计总方量约80万m3。滑坡地点位于秭归县沙镇溪镇三星店村2组、3组交界处,距离青干河河口约5.15 km。滑坡导致G348国道约200m损毁中断,大岭电站3栋房屋被掩埋,损毁柑橘园约60亩,损毁镇村公路2条450m,16个村(居委会)133个供电台区全部停止供电,紧急转移撤离沙镇溪初级中学师生、当地村民、电站职工家属共计953人,估算直接经济损失3220万元。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2.1自然地理条件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坝上库首。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8'~111°0',北纬30°38'~31°11'。东与宜昌市夷陵区(原宜昌县)的三斗坪、太平溪、邓村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榔坪、贺家坪接壤,西临巴东县的信陵、平阳坝、茶店子,北接兴山县的峡口、高桥。县境东起茅坪新集镇凤凰山(新县城所在地),西止磨坪乡凉风台,南起杨林桥镇向王山,北止水田坝乡懒板凳垭。县境东西最大横距离66.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离60.6公里。秭归县版图面积2427平方公里。据2010年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秭归县国土实际总面积22.74万公顷。本次调查的杉树槽滑坡位于秭归中部的沙镇西镇流锣鼓洞河左岸。 2.2水文气象条件 滑坡区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19℃,多年平均降雨量1 493.2 mm.降雨具时段和频度相对集中的特点,雨季多暴雨,一日最大降雨量达358 mm.年降雨量由南向北、从低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课程内容: 1.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依据 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技术要求 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规范条例 4.各主要土地利用项目的评估内容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依据 1. 国土资源部文件 国土资发[2004]69号 2.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文件 闽国土资综[2004]149号 国土资发[2004]69号 (主要内容) 一、何时何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二、如何评估?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分级进行。 三、谁来评估?如何确定评估者的资格? 四、怎么审查评估是否合格?由谁来审查评估报告? 五、国土资源行政部门如何管理评估成果? 成果实行备案制度。 附件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附件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 何时何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十一条:“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地点)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时间)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评估。” 1.什么地方是地质灾害易发区? 2.什么是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阶段? 如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分级进行 评估工作级别按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和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分为三级。 1.如何确定建设项目的重要性?或确定重要性的依据?(依据技术要求) 2.如何确定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或确定复杂程度的依据?(依据技术要求) 谁来评估?评估者的认定 如何确定评估者的资格? 一级评估暂由获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甲级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 二级评估暂由获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甲级、乙级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 三级评估暂由获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甲级、乙级、丙级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 怎么审查评估是否合格? 由谁来审查评估报告?1.2.3 评估单位自行组织具有资格的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对拟提交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进行技术审查,并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点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点 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中,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不同阶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程序,对地勘单位更好地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评估程序 《技术要求》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工作程序作出如下规定:

评估范围 《技术要求》规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不能局限于建设用地和规划用地面积内,应视建设和规划项目的特点、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种类予以确定。若危险性仅限于用地面积内,则按用地范围进行评估。崩塌、滑坡其评估范围应以第一斜坡带为限;泥石流则必须以完整的沟道流域面积为评估范围;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的评估范围应与初步推测的可能范围一致;地裂缝应与初步推测可能延展、影响范围一致。 建设工程和规划区位于强震区,工程场地内分布有可能产生明显位错或构造性地裂的全新活动断裂或发震断裂,评估范围应尽可能把邻近地区活动断裂的一些特殊构造部位(不同方向的活动断裂的交汇部位、活动断裂的拐弯段、强烈活动部位、端点及断面不平滑处等)包括其中。重要的线路工程建设项目,评估范围一般应以相对线路两侧扩展500米~1000米为限。 《技术要求》规定,在已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建设工程处于已划定为危险性大—中等的区段,还应按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性与工程特点进行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区域性工程项目的评估范围,应根据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及工程类型确定。 评估的三个级别 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建设项目重要性,《技术要求》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划分为三级,分级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求在充分收集分析已有资料基础上,编制评估工作大纲,明确任务,确定评估范围与级别;设计地质灾害调查内容及重点,明确工作部署与工作量,提出质量监控措施和成果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具体分级和分类分别见表1、表2、表3。 表2 地震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oc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技术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规划区、建设用地和矿山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DZ/T0218-2006 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 DZ/T0220-2006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 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国家煤炭工业局2000) 3 术语、定义和符号 下列术语、定义和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3.1 术语和定义 3.1.1 地质灾害 geological hazard 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3.1.2 致灾地质作用 geological process probably resulting in hazard 可能导致灾害发生的地质作用。 3.1.3 致灾地质体 geological body probably resulting in hazard 可能导致灾害发生的地质体。 3.1.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assessment of geological hazard 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综合估量。 3.1.7滑坡 landslide 斜坡(含边坡)上的土体和岩体沿某个面发生剪切破坏向坡下运动的现象。 3.1.8危岩 dangerous rock 陡坡或悬崖上被裂隙分割可能失稳的岩体。 3.1.9崩塌 rock fall 岩(土)体离开母体崩落的现象。 3.1.10泥石流 debris flow 大量泥沙、石块和水的混合体流动的现象. 3.1.12 地面塌陷 ground collapse 土体或岩体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坑、洞的现象。由岩溶造成的地面塌陷称为岩溶塌陷;由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称为开采塌陷。 3.1.13地面沉降 land subsidence 区域性的地面下沉现象。 3.1.14 地裂缝 ground crevice 区域性的地面开裂现象。 3.1.16 采矿影响范围the range of mining effecfs 采矿地表移动涉及的范围。

滑坡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目录 第一章绪言 (1) 第一节任务由来 (1) 第二节地质灾害概况及危害情况 (1) 第三节勘查目的与任务 (1) 第四节勘查工作评述 (2) 第二章勘查区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 (7) 第一节自然条件 (7) 一、勘查区地理位置与交通及区域经济状况 (7) 二、气象与水文概况 (9) 第二节地质环境条件 (9) 一、地形地貌 (9) 二、地层及岩性 (9) 三、地质构造与地震 (11) 四、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13) 五、不良地质现象 (14) 六、人类工程活动 (14) 第三章滑坡基本特征及类别 (14) 第一节滑坡地形地貌 (14) 第二节滑坡空间形态及其类型与规模 (15) 一、Ⅰ号滑坡上段 (15) 二、Ⅰ号滑坡下段 (16) 三、Ⅱ号滑坡 (17) 第三节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17) 一、Ⅰ号滑坡上段 (17) 二、Ⅰ号滑坡下段 (18) 三、Ⅱ号滑坡 (19) 第四节滑坡水文地质 (19) 一、滑坡区含水层的含、富水性及隔水层的性质 (19) 二、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动态变化特征 (24) 三、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与性质 (26) 第五节滑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6) 一、滑体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6) 二、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 (27) 三、滑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32) 四、滑坡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32)

第一节滑坡变形宏观分析 (34) 一、Ⅰ号滑坡上段 (34) 二、Ⅰ号滑坡下段和Ⅱ号滑坡 (34) 第二节滑坡稳定性极限平衡法分析 (35) 一、计算的工况条件 (35) 二、计算参数 (35) 三、计算方法及公式的选择 (36) 第三节滑坡稳定性敏感因素分析 (56) 第四节滑坡稳定性综合分析 (57) 第五章滑坡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 (58) 第一节发展变形趋势 (58) 第二节危害性预测 (58) 第六章综合分析与建议 (59) 第一节综合分析 (59) 第二节建议 (59) 一、防治工程设计参数(表17) (59) 二、防治工程措施 (61) 三、下步勘查工作建议 (61) 结语 (62)

地质灾害评估技术要求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1.范围 1.1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不同阶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程序。 1.2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各类建设工程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及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 镇规划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定义 本技术要求采用下列定义: 2.1 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 用有关的灾害。 2.2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2.3 地质灾害危险区: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地区。 2.4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是指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 3.总则 3.1 为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今第39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办

发 [2001]35 号)的精神,规范全国建设工程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特制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3.2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必须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3.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必须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该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 3.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 3.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是: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 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作出建 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3.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必须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的遥感影象、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气象水文等资料基础上,进行地面调查,必要时可适当进行物探、坑槽探与取样测试。 3.7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应按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组织专家审查、备案后,方可提交立项、用地审批使用。 3.8 本技术要求规定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不替代建设工程和规划各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或有关的评价工作。 4.工作程序

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实施细则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 (修订稿) 国土资源部 二○○六年四月

目录 一、总则 (1) (一) 目的 (1) (二) 名词解释 (1) (三) 任务 (1) (四) 基本要求 (2) (五) 组织形式 (3) (六) 质量监控 (3) 二、设计编制 (3) (一) 基本要求 (3) (二) 设计书提纲 (4) 三、野外调查 (5) (一) 调查要点 (5) (二) 野外调查记录要求 (14) (三) 野外调查记录形式 (16) (四) 工作手图和清图填绘要求 (17) 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18) (一)群众监测网络建设 (18) (二)群专结合的预报预警系统建设 (20) 五、室内资料分析整理 (20) (一) 基本要求 (20) (二)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20) (三) 重点防治区的确定 (23) (四) 成果图件编制 (23) (五) 成果报告编制 (24) (六) 报告附件 (26) 六、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 (27) 附件1: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表 附件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图图例

一、总则 (一)目的 为查明我国地质灾害严重县(市)的地质灾害隐患,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二)名词解释 1、地质灾害:本细则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地质灾害隐患:本细则所称地质灾害隐患,包括可能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不稳定斜坡、潜在滑坡、潜在崩塌、潜在泥石流和潜在地面塌陷,以及已经发生但目前还不稳定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3、灾情:本细则所称灾情为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包括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4、险情:本细则所称险情为地质灾害隐患的潜在危害性,包括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人数和威胁财产数(潜在经济损失)。 (三)任务 1、“以人为本”,对城镇、厂矿、村庄、风景名胜区、重要交通干线和重要工程设施分布区不稳定斜坡(变形斜坡)、泥石流潜在发育区以及潜在地面塌陷区进行调查,并对其稳定程度和潜在危害(险情)进行初步评价。 2、对已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

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学习心得

《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 心得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6年12月28日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地质灾害调查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基本知识,老师在课堂上已经向我们介绍了很多有关地质灾害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是平面的、抽象的我们还需要理论结合实践,亲自去观察这些现象,更好点的认识地质灾害现象,加深对其了解通过实践,知识才变得具体了.我觉得,在这学期我们所学的课程中,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这门课程应该是最接近实际的,地质灾害就在在我们周围发生,我们总在电视上看见有滑坡、坍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发生,只要我们能认真观察,把我们所看到的与书上的联系起来,我们总会有一些发现的,这也会让我们有一种成就感,一种收获感,一种满足感!这学期的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课程我感觉收获还是挺大的。至少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的主要类型,灾害评价等。了解到滑坡、坍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概念和分类,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概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县(市)地质灾害排查,单灾种地质灾害评价,县(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总之,学了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这门课程,我还是有很大的收获的! 地质灾害是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地质灾害调查应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收集资料内容包括与地质灾害形成条件相关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区域构造、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等。地质灾害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根据工作区实际情况,可以增加其它种类的地质灾害调查内容。地质灾害调查应充分发动群众,采取有关部门和群众报险与专业人员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前人文献已有记载的以及当地群众和有关部门报告的地质灾害点,必须逐一进行现场调查;对于主要的居民点,无论有无地质灾害分布,都必须进行现场调查;对于据地质条件判断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一般居民点,也必须进行现场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必须做到“一点一卡”。按照卡片要求的内容逐一填写,对地质灾害的主要要素的描述不得遗漏。地质灾害调查必须按照统一的格式要求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列入年度计划的县(市),承担调查任务的单位须编制调查设计书。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开展调查工作。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资料(含文字报告、图件、附件、附表和有关原始资料等)均以纸介质和电子文档(光、磁盘)两种形式汇交。所汇交的资料均应严格按照

地质灾害报告的写法

地质灾害报告的写法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浅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写法 一、概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在对评估区进行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和建议,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我国为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区,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而其中大多数都是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规范和约束人类工程活动,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地质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21条明确规定: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同时鉴于重大工程项目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大,极易诱发地质灾害。某些省规定对处于地质灾害非易发区内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也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根据2004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

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或人为作用,多数情况下是二者共同作用引起的,在地球表层比较强烈地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岩土体移动事件。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具备自然演化和人为诱发的双重性,它既是自然灾害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属于人为灾害的范畴。在某种意义上,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安居的重要因素,同时又具有自然、社会和资源的三重属性,所以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显得迫切而需要。 二、地质灾害危险评估的基本问题 要写报告,首先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 主要有六种,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虽地质灾害可以有几十种,但国土资源部贯彻的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主要包括六大灾种,有的是地质灾害,但不属于国土资源部管辖的职能范畴。比如,地震、水土流失等。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 1、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 2、调查分析工程建设区或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现状。 3、简要分析评估对象在建设或运营过程中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范围、方式、强度与持续时间。

地质灾害情况调查报告2

六枝特区新兴煤矿 矿区范围地质灾害情况 调查报告 二〇一八年五月

报告会审意见

矿区范围地质灾害情况调查报告 一、矿井概况与矿区范围 1、矿井概况 六枝特区新兴煤矿位于贵州省六枝特区堕却乡及新窑乡境内,行政区划属贵州省六枝特区管辖。矿区距六枝特区县城约10km,煤矿有简易公路与贵(阳)烟(嘴山)公路相接,交通较为方便。 六枝特区新兴煤矿属于整合、扩界、扩能矿井,由原新河煤矿和新发煤矿整合为现在的新兴煤矿。 原新河煤矿建于1994年,2001年10月取得采矿许可证,设计生产规模3万吨/年。 2005年,该矿办理有关延续采矿证的有关手续,煤炭生产许可证核准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该矿井开拓方式为平硐开拓,主要开采3、7号煤层,回采工艺方式采用炮采。 原新发煤矿建于1999年,采用斜井开拓方式,2000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1万吨/年,每年仅产出原煤3-5千吨,2001年11月取得采矿许可证,设计生产规模6万吨/年,几年来虽生产一直未间断,但由于煤层地质条件复杂、瓦斯、顶、底板管理困难等原因,导致产量不高,一直未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回采工作面仅布置在3号煤层,回采工艺方式采用炮采。煤矿整合后,进行新系统的布置及开拓,主斜井、副斜井及风井均为斜井,现已形成+1250运输大巷、C3和

C7煤层运输巷及采煤工作面、+1200运输东、西运输大巷,井底车场、永久避灾硐室。 整合后的新兴煤矿,于2014年自行停产至今,目前矿井处于启动阶段,仍处在隐患排查整改治理之中。 2、矿区范围 新兴煤矿为30万t/a生产矿井,本矿井矿区范围由6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为1.3902km2。 表1 六枝特区新兴煤矿矿区拐点坐标 二、气象 本区属山地温暖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矿区地处山区,气候受地形、高程控制,高山与谷地气候差异大,垂直分带明显,六枝气象局1994~2003年气象:年平均气温12.7℃。日最高气温31.9℃(2002年5月1日),最低-12.6℃(99年元月12日)。年平均降水量1148.0毫米,最大1665.3毫米(1969年),最小884.8毫米(1966年)。每年5~9月份为暴雨、大雨季节,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70~75%,其余月份为绵绵细雨。年蒸发量1000~14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年日照时数1090~1500小时,无霜期254天。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1.范围 1、1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得原则、不同阶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得内容、要求、方法与程序。 1、2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各类建设工程时得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及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与集镇规划时得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定义 本技术要求采用下列定义: 2、1地质灾害:就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得危害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得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得灾害。 2、2地质灾害易发区:就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得区域。 2、3地质灾害危险区:就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与严重经济损失得地区。 2、4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就是指地质灾害造成得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得程度。 3.总则 3、1为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今第394号)与《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得通知》(国办发[2001]35号)得精神,规范全国建设工程与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特制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3、2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与集镇规划时,必须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3、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必须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得可能性与该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得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具体得预防治理措施。 3、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得灾种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与矿山采空塌陷)、地裂缝与地面沉降等。 3、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得主要内容就是:阐明工程建设区与规划区得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与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得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与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3、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必须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得遥感影象、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与气象水文等资料基础上,进行地面调查,必要时可适当进行物探、坑槽探与取样测试。 3、7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应按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得有关规定组织专家审查、备案后,方可提交立项、用地审批使用。 3、8本技术要求规定得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不替代建设工程与规划各阶段得工程地质勘察或有关得评价工作。 4.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见下面得框图:

地质灾害防治调研报告

地质灾害防治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地处盆地西北边缘方向,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系通往西北省区的北大门过渡地带,地形起伏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区域地质环境脆弱,是全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高发区之一,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目前,截至目前,全县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01处,其中威胁到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90处,共威胁5424人生命财产安全,潜在威胁财产约2.7846亿元。近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目前,我局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并配备了工作人员。每年汛前编制修订《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定《防灾明白》、《避险明白卡》并发放至乡镇、村民手中,让老百姓更加直观地了解如何防灾避灾,构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法规制度;相关部门、各县区、各乡镇(街道)及工作人员都能严格落实地质灾害值班管理、灾情速报、险情巡查、档案管理等日常工作制度。从组织领导、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到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严格落

实,我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日益完善,逐步进入了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的轨道。 (二)基础调查取得重要进展。 全县13个乡镇和2个牧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重要场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工作全面完成,基本摸清了区域内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规模和分布情况、形成条件、发育规律,对其稳定性、危险性进行了初步评价,划定了各行政区内地质灾害易发频发地段,提出了防治目标和方案,建立了地质灾害数据库,为防灾减灾规划部署打下了基础。新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确认工作基本完成,正在整理汇总相关信息,进行数据更新。 (三)监测预警体系初步形成。 已建立县、乡(镇、场)、村(寨)、监测员四级群测群防网络体系。每年编制发布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在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立警戒线、安装警示牌,向地质灾害威胁单位、群众发放“两卡一表”。国土、气象、水利三方共建“县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共享平台,利用雨量站对降雨进行时时监测,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推进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雨量监测站24台,裂缝位移计49套等地质灾害专业监测仪器,形成了覆盖全县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专业监测网络。 (四)治理工程有序推进。

滑坡地质灾害应急调研报告材料

第一章绪言 2010年2月,XX县XX镇XX村XX组下方斜坡地带发生滑坡地质灾害。XX县人民政府、XX县国土资源局、XX县水务局、XX镇人民政府等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及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亲临现场查看,并启动地质灾害应急排查预案,对地质灾害危害区居民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 受XX县国土资源局委托,XX单位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XX县XX镇XX村XX组滑坡地质灾害进行调查,于2010年1月20日至1月22日会同XX市国土资源局领导、XX县人民政府领导及相关人员和XX 镇主要领导对灾害现场进行了实地踏勘和调查。 第二章地理位置及乡镇概况 2.1地理位置 XX镇地处XX县城东北方38公里处,东邻安兴乡,南与芒洪乡相连,。XX县XX镇XX村XX组滑坡位于XX镇东部XX村XX组的下侧,大沟左岸,距XX镇约1km。镇和村组之间有水泥路,交通便利。 2.2乡镇概况 XX镇地处XX县城东北方38公里处,东邻大兴乡,南与芒洪乡相连,西接勐简乡、XX县县城,北与永德县和勐永镇接壤。 XX镇国土面积535.08平方公里,其中坝区面积52平方公里,是XX县第三大坝子。镇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坝区年平均气温17.2℃,最高气温32.5℃,最低气温2.3℃,年降雨量1700毫米,全年无霜期

310—320天,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全镇下辖9个村民委员会,92个自然村,14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7万人,占总人口的96%;居住着傣、佤、拉祜、回等14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9936 人,占总人口的33.12%。人口自然增长率 4.74‰,人口密度 56 人/平方千米。有耕地面积8.16万亩,其中,水田2.03万亩,旱地6.13万亩,人均耕地2.85亩。2010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2.49亿元,增长13%;完成农民人均纯收入5008元,增长31%;农民人均有粮292公斤。 XX县XX镇XX村XX组共有村民168户740余人,建筑物以1~2层为主,基础为浅基,墙体采用实心或空心砖砌成,局部为土墙。 第三章地质环境条件 3.1气象、水文 (1)气象 XX县地处横断山系南段,北回归线横穿县境,属北热带和南亚热相交的结合部,主要受印度洋暖湿气候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形成干、湿两季。由于受构造运动影响,境内地形起伏,海拔高低悬殊,立体气候明显。海拔800m以下的低热山脚和河谷坝区气候炎热多雨,终年无霜;海拔800m以上地区气候温和,多雨多雾,时有霜降。 据XX县气象站统计资料,全县年平均气温18.8℃,年平均日照时数2162小时,年平均总积温6883.3℃,年平均无霜期318天,年平均降雨量1331.84mm,年平均蒸发量1640.1mm,年平均相对湿度78%。 据XX气象局资料:县域内年降雨量最大为1757.10mm,出现于2001年,最大日降雨量152.10mm,出现于2006年10月7日;XX镇近10年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件附件1)

附件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1.范围 1.1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不同阶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程序。 1.2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各类建设工程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及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定义 本技术要求采用下列定义: 2.1 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2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2.3 地质灾害危险区: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地区。 2.4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是指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 3.总则 3.1 为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35号)的精神,规范全国建设工程和规划区地

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特制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3.2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必须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3.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必须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该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 3.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 3.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是: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3.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必须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的遥感影象、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气象水文等资料基础上,进行地面调查,必要时可适当进行物探、坑槽探与取样测试。 3.7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应按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组织专家审查、备案后,方可提交立项、用地审批使用。 3.8 本技术要求规定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不替代建设工程和规划各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或有关的评价工作。 4.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见下面的框图: 5.评估范围与级别 5.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不能局限于建设用地和规划用地面积内,应视建设和规划项目的特点、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种类予以确定。

地质灾害评估技术要求[全面]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1.范围 1.1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不同阶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程序. 1.2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各类建设工程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及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定义 本技术要求采用下列定义: 2.1 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2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2.3 地质灾害危险区: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地区. 2.4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 :是指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 . 3.总则 3.1 为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35号)的精神,规范全国建设工程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特制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3.2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必须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3.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必须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该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 3.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 3.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是: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3.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必须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的遥感影象、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气象水文等资料基础上,进行地面调查,必要时可适当进行物探、坑槽探与取样测试. 3.7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应按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组织专家审查、备案后,方可提交立项、用地审批使用. 3.8 本技术要求规定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不替代建设工程和规划各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或有关的评价工作. 4.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见下面的框图:

地质灾害—滑坡调查评价

地质灾害—滑坡调查评价 滑坡的概念 在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或局部保持结构而向下活动的过程和现象,称为滑坡。滑坡通常具有双重涵义,可指一种重力地质作用过程,也可指一种重力作用的结果。滑坡的特征表现:(1)发生变形破坏的岩土体以水平位移为主,除滑坡体边缘存在为数较少的崩离碎块和翻转现象外,滑坡体上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在滑动后变化不大。 (2)滑坡体始终沿着一个或几个软弱面(带)滑动,岩土体中各种成因的结构面均有可能成为滑动面,如古地形面、岩层层面、不整合面、断层面等。 (3)滑坡滑动过程可以在瞬间完成,也可能持续几年或更长的时间。规模较大的“整体”滑动一般为缓慢、长期或间歇的滑动。 二、滑坡的形成条件在自然界中,无论天然斜坡还是人工边坡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斜坡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滑坡形成的条件主要有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因素。 1.地形地貌条件:斜坡的高度、坡度、形态和成因与斜坡的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高陡斜坡通常比低缓斜坡更容易失稳而发生滑坡。斜坡的成因、形态反映了斜坡的形成历史、稳定程度和发展趋

势。如山地的缓坡地段,由于地表水流动缓慢,易于渗入地下,因 而有利于滑坡的形成和发展。山区河流的凹岸易被流水冲刷和掏蚀,黄土地区高阶地前缘坡脚被地表水侵蚀和地下水侵润,这些地段也易发生滑坡。 2.地层岩性条件:地层岩性是滑坡产生的物质基础。虽然不同地质时代、不同岩性的地层中都可能形成滑坡,但滑坡产生的数量和规模与岩性有密切关系。容易发生滑动的地层和岩层组合有第四系粘性土、黄土及各种成因的细粒沉积物,新近系、古近系、白垩系及侏罗系的砂岩与页岩、泥岩的互层,煤系地层,石炭系的石灰岩与页岩、泥岩互层,泥质岩的变质岩系,质软或易风化的凝灰岩等。这些地层岩性软弱,在水和其他外营力作用下因强度降低而易形成滑动带,从而具备了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这些地层称为易滑地层。易滑地层分布区滑坡多,反之则少,如青海、成都平原、北方诸省等滑坡就相当密集,而东北、长江中下游等地区滑坡则较少。 3.地质构造条件:滑坡沿断裂破碎带往往成群成带分布。各种软弱结构面控制了滑动面的空间展布及滑坡的范围。如常见的顺层滑坡的滑动面绝大部分是由岩层层面或泥化夹层等软弱结构面构成。 地质构造复杂区内的滑坡多,反之则少,如秦岭构 造带、喜马拉雅山构造带就是滑坡多发区 4.水文地质条件:各种软弱层、强风化带因组成物资中粘土成分多,容易阻隔、汇聚地下水,如果山坡上方或侧方有丰富的地下水补给,这些软弱层或风化带就可以成为活动带而诱发滑坡。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Xxxxxxxxx有限公司 地 质 灾 害 调 查 报 告 Xxxxxx有限公司 Xxxxxx年度 目录 第一章调查工作概述

一矿井概况与矿界范围 (1) 二气象水文 (2) 三地形地貌 (3) 四地层岩性 (3) 五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 稳定性 (8) 六工程地质条件 (8) 七水文地质条件 (9) 八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 环境的影响 (12) 第二章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一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12)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3) 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 一矿山建设引发和加剧地质灾害 危险性预测 (14) 二矿山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 危险性的预测 (15) 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 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16)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16)

三矿山适宜性评估 (16) 四防治措施 (16) 结论与建议 (17)

第一章调查工作概述 一、矿井概况与矿界范围 1、矿井概况: 该矿于2009年经xxxxxxx批准的兼并重组整合矿井,由xxxx整合而成,主体企业为xxxx有限公司,采矿许可证(证号:xxxxxx);采矿权人为xxxx有限公司;地址为xxxx村;矿山名称xxxx有限公司;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为年xx万吨,矿区面积xx平方公里,采矿许可证有限期自xx年xx月至xx年xx月,颁证机关为xxx。主井和风井口,均布置在矿区中部地面工业广场内,主井口标高为xx米,为立井开拓,采用倾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主采4#和10#煤层,现采4#煤层。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对该矿的基本建设进行了批复。地面办公楼、联合建筑和职工宿舍以及生产和生产配套设施正在有条不紊的建设当中,井下矿建工程也正在同步进行。 2、矿山范围及交通概况 该井田位于xx西北约12km处的xx,行政区划隶属xx镇,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xx,北纬xx。 井田东南距离石区约12km,井田内有xx公路通过,经xx公路相连。井田xx高速公路约10 km,南距xx,交通较为便利,矿山范围由7个拐点连线圈闭,各拐点坐标为: 重组后矿界拐点坐标表表1-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