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

腰间盘突出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它主要是由于腰间盘的生长导致疼痛所产生,疼痛是他的主要表现之一。腰痛及放射性腿痛是大多数本症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多数病人先有腰痛后有腿痛,部分病人腰痛和腿痛同。用【济愈堂腰椎顺古安玉贴】,纯中药提取,效果不错。

腰椎间盘突出症适合吃什么和注意事项

1饮食要清淡,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等。

还可以适当的补充维生素和钙片,以提高身体的含钙量,防止钙流失。

2忌吃油腻的食物,不要抽烟喝酒。防止伤害身体脏器,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身体的抵抗力,加重病情。

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防止腰腿部受凉,不要过度劳累。

腰间盘突出的症状与治疗

腰间盘突出的症状与治疗由NordriDesign提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以腰椎间盘为主的退行性变; ?二是退变的组织和物质必须对腰部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构成压迫或刺激,从而引起临床症状。

?腰部疼痛:绝大部分患者有数周或数月的腰痛史,或有反复腰痛发作史。腰痛程度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影响翻身和坐立。一般休息后症状减轻,咳嗽、喷嚏或大便时用力,均可使疼痛加剧。 ?腰部活动障碍:腰部活动在各方面均受影响,尤以后伸障碍为明显。少数患者在前屈时明显受限。 ?脊柱侧弯: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侧弯。侧凸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经根的关系。 ?下肢放射痛:一侧下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常在腰痛消失或减轻时出现。

?疼痛由臀部开始,逐渐放射亚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有的 可发展到足背外侧、足跟或足掌,影响站立和行走。如果突出部在中央,则表现为马尾神经症状;如果是双侧突出,则放射可能为双侧性或交替性。 ?患肢温度下降:不少患者患肢感觉发凉,客观检查,患肢 温度较健侧降低;有的足背动脉搏动亦较弱,这是由于交感神经受刺激所致。 ?主观麻木感:病程较长者,常有主观麻木感。多局限于小 腿后外侧、足背、足跟或足掌。

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 ?1、西药治疗治疗:服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起缓解 疼痛症状作用。缺点:对病情没有帮助,且西药多含激素,副作用大,不宜长期服用,患有肝肾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者尤须注意禁忌。 ?2、牵引治疗治疗:通过牵引方式,释放腰椎间盘内压, 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症状。缺点:达不到根治目的;只适用于椎间盘膨出患者,如椎间盘已凸出或脱出,牵引不仅无效,反而有可能加重病情。 ?3、封闭治疗治疗:减轻神经根炎症现象,麻醉神经,使 其敏感性降低,从而减轻痛苦。缺点:无法清除腰椎间盘突出物,从而不能达到根治效果。 ?4、手术治疗治疗:直接切除病变腰椎间盘髓核,解除神 经根压迫,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缺点:手术损伤大,正常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和存在的问题教学文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 1764年Contugno首先描述腰椎间盘脱出症的综合症状; 1896年Kocher发现因外伤所致的一例腰椎间盘脱出症; 1911年Middleton和Teacher报告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神经根而致死一例; 同年Good-Thwait说明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坐骨神经痛的关系; 1928-1929年Schmorl等提出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与腰椎间盘突出有关; 1934年Mixter和Barr报告于手术切除脱出的腰椎间盘获得成功。 【定义】 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所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脱出,压迫腰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出现腰腿放射性疼痛等一系列神经症状,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 )。 【病因】 1. 生理性退变因素 正常的椎间盘富有弹性和韧性,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一般认为人在20岁以后,椎间盘即开始退变。 2. 外伤因素 外伤是引起纤维环破裂的主要诱因。若腰椎间盘突然受到挤压或扭曲,造成髓核压力增高,可使髓核从纤维环的裂隙突出到椎管内。 【病理分型】 1. 根据髓核的病理阶段分为三期: (1) 突出前期:髓核变成碎块状物或瘢痕样的结缔组织,纤维环变薄或产生裂隙。 (2) 突出期:髓核从纤维环薄弱处或裂隙处突出。 (3) 突出晚期:椎间盘和邻近结缔组织发生一系列继发性病理改变,如:椎间盘突出物钙化;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神经根损害变性;黄韧带肥厚;关节突间关节增生;椎管狭窄。 2. 根据髓核突出的形态分为三型: (1) 凸起型:纤维环内部破裂,外层因为髓核压力而凸起。 (2) 破裂型:纤维环全层破裂,髓核或破碎的纤维环移入椎管。 (3) 游离型:突出物移到椎管中,甚至破入硬膜囊内。 3.根据髓核突出的方向和部位分五型: 根据髓核突出的方向和部位分为前方、后方、侧方、四周、椎体内突出等,以后方突出多见。后方突出又分为旁侧型和中央型。 【临床表现】 I. 症状 1. 前驱症状 (1) 急性腰痛:往往由轻微的动作所诱发。经过卧床休息或服些止痛药物,可自愈。 (2) 腰背痛反复发作:提示椎间盘退变合并椎间关节不稳或后关节过伸。 (3) 慢性持续性腰痛:反复发作的急性腰痛病史,逐渐转成持续性腰痛。 (4) 颈腰综合征:颈部疼痛可以放射到枕部、双肩,且可向上肢、胸部放射。 2. 腰背痛 疼痛主要在下腰背部或腰骶部,因为椎间盘突出时,刺激了外层纤维环及后纵韧带中的椎窦神经纤维。

腰椎间盘突出症知识总结

腰椎间盘突出症 亦可称为髓核突出(或脱出)或腰椎间盘纤维破裂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即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突出症脱出的髓核一般以向椎管方向(即向后方)脱出较多,而向椎体方向(即向上或向下)脱出较为少见。脱出的髓核止于后纵韧带前方称为“突出”,而穿过后纵韧带进入椎管内的,称为“脱出”。根据髓核突出的方向可分为:(1)单侧型,一般仅产生一侧下肢症状。(2)双侧型,则产生双侧下肢症状。(3)中央型,可压迫马迫尾神经,表现为会阴麻痹及大小便障碍症状。 成人椎间盘组织无血液供应,靠淋巴的渗透维持营养,仅纤维环表层有少量血液供应。椎间盘是身体负荷最重的部分。因此,20岁以后,腰椎间盘开始退行性变,髓核含水量逐步减少。由于脱水,髓核张力减低,椎间盘可变薄。同时髓核中的蛋白多糖含量下降,胶原纤维增多,髓核失去弹性。身体的剧烈运动,可引起纤维环的各层纤维互相摩擦,产生玻璃样变,从而失去弹性,最后导致纤维破裂。因此,随着年龄的线大,腰椎间盘的结构老化,其弹性和抗负荷能力也随之减退。长期劳累与磨损,致使关节中央软骨消失或关节外围软骨肥厚、增生。骨关节折后遗症,便会导致骨关节长期疼痛。滥用激素药物和食物添加剂中所含激素,会加速骨关节的退化性变化。 腰椎的构成 腰椎共有五个椎骨,两椎体之间由软而具有弹性的椎间盘构成椎间关节,这种结构使腰椎骨之间可前后左右弯屈及小范围旋转。椎间盘是由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三部分组成的。软骨板为覆盖纤维环和髓核上下两面的透明软骨,它与椎体骨紧密相连,将椎间盘限制在上下两个软骨板之间。纤维环由同心圆排列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纤维软骨组成,各层纤维的方向彼此交错构成菱形,牢固地附着在上下软骨板和椎体骨缘上,可耐受各种压力,限制椎体之间的过度扭转和滑移活动,并能缓冲外力,吸收震荡。髓核是由胶原纤维、粘多糖和大量的水分所组成的半胶体,它被限制在纤维环和软骨板之间,随外力作用而改变形状和位置,并将外力平均传导到纤维环和软骨板上,使其对纤维环及软骨板的压迫降到最底,有效的保护了后两者。成年人的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后,纤维环中的纤维变粗,发生玻璃变性以致最后破裂,使椎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担负原来承担的压力。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纤维环即可向外膨出,从而髓核也可经过破裂的纤维环的裂隙向外突出,这就是所谓的椎间盘突出。纤维环的前侧及两侧较厚,而后侧较薄。纤维环的前部有强大的前纵韧带,后侧的后纵韧带较窄、较薄。因此,髓核容易向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 怎样才知道自已得了腰间盘突出呢? 当你弯腰取物或无明显诱因引起腰痛牵掣腿痛,抬腿有明显的引拉样放射性疼痛时,你就有可能患上了腰间盘突出症,你就应当马上到医院去做CT或核磁共振检查,以便早期诊断,防止病情加重。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学里没有相应病名,散在于“腰腿痛”、“痹症”范畴。近年来,中医学对本病从理论探讨、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在临床治疗上,除传统药物内治、外治、推拿、针灸等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研究进展外,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创造出了药物离子导入、小针刀疗法等。 中医认识中医学认为腰为肾之腑。故腰痛一症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这从生理上说明脊椎的生理与病理和肾有着必然的联系。 根据椎间盘突出发病特点,其病机可如下; 1、肾精亏损,盘骨失养;诸般腰痛,肾气虚惫为本。这一观念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病理,大量资料表明,腰椎间盘突出是在原有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素体虚弱加之劳累过度或房

熬夜总结系列之腰椎MRI图文详解

熬夜总结系列之腰椎MRI详解 如果没有腰椎的定位图,对“外行人”来说几乎无法分清腰部的5个椎间盘的不同。定位图就象路线图一样告诉我们腰椎每个扫描层的具体扫描部位,所以即使对于很有经验的医师定位图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张定位图从矢状面观标出了腰部脊柱的20个MRI切片层。每个数字代表一个通过该平面所拍的MRI图像。这张片子中的图像层只涵盖了L3, L4, 及L5三节。例如,层11 (标为红色的第10层上的一层)正好穿过L4椎间盘。如果你L4椎间盘有问题,就看此层图像。图层18信息也非常有用,它对应着L3椎间盘。对于椎间盘很薄的病人,层的厚度应最好更薄一点(6mm),以便保证其正好穿过变薄的椎间盘。所以,如果你现在再去看自己的磁共振或者腰椎CT片子,就已经学会了怎样通过“定位图”找到它。在许多MRI片上,每个大的图像都附上一个小的定位图,这就使我们很容易知道正在看的哪个椎间盘。 <第二课完>第三课,学会看腰椎MRI/CT片子轴状面观。

图(一)及图(二)是L5椎间盘的轴状面观。此病人虽有中等程度的腰椎间盘退变(在片子上看到黑色的椎间盘)和小的非压迫性4mm的中央型椎间盘突出,但他却有一个很大的“中央管”,可以很好地表现轴向核磁共振解剖。椎间盘的髓核在这两个图像中看不到,一是因为椎间盘脱水太严重,不能将纤维环及髓核区分开,另外这些图像为T1加权象(更高分辨率),所以不能将含水多的髓核与较干燥的纤维环区分开。但在一个正常的,非退化性椎间盘T2加权像上,很容易看清髓核区及纤椎环区T2加权图像(见图三)。“后部神经结构”包括过往神经根(Traversing Nerve Roots)、硬膜囊(Thecal Sac)及发出神经根(Exiting Nerve Roots)。发出神经根位于椎间孔(看图中IVF粉红色区)内,在此图像中看不到。如果你发挥点想象力,你可以在图中找到一个象“米老鼠”样的图像,硬膜囊是米老鼠的头,两个过往神经根是米老鼠的耳朵。再重复以下,虽然此椎间盘有4mm的突出,但此病人的过往神经根S1和突出物之间没有接触。大部分情况下,椎间盘突出物或疤痕组织将遮挡住其中的一个过往神经根(米老鼠耳朵),这通常是神经根受压的象征。

看看以下症状就知道:腰椎间盘突出可要当心了

看看以下症状就知道:腰椎间盘突出可要当心了 腰椎间盘突出也算是一种 ,是白领一族中易发的病情。因为在工作中,白领们因长期腰部用力不当、过度用力姿势 或体位的不正确等情况。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对于腰间盘突出的症状肯定就连患有 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也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专家介绍,人是由爬行进化到直立行走的,原始的爬行对脊椎没有太大的压力,待直立后 脊椎压力增大很多。躺着睡眠可使脊椎得到休息,坐着入睡的话,脊椎无法保持正常的弯 曲状态,而是扭曲的,久而久之,容易给椎间盘和腰肌带来伤害,造成腰椎间盘突出及腰 肌劳损。此外,睡着后血液流动减慢,而由于体位的关系,坐着睡时,头部供血会比躺着 睡时要差,因此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脑意外,比如缺血性脑卒中。 腰椎间盘突出后出有的症状包括如下几种: 1、下肢放射痛 腰腿痛在外伤、劳累和受寒后容易发作,每次时间约2~3周,可以逐渐缓解。在发作时 如卧床休息,疼痛往往减轻。从事重体力劳动尤其是反复弯腰活动者发生腰腿痛几率高。 还有缺乏锻炼的人,腰背部肌力差,即使偶尔弯腰抬重物或腰部扭伤,也易诱发腰腿痛。 任何使腹压增加的因素如咳嗽、用力排便、大笑、喷嚏、抬举重物、慢性咳嗽等,都容易 诱发腰腿痛,或使已发生的腰腿痛加重。 2、腰部活动受限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的前屈后伸活动与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密切相关。如纤维环未完全 破裂,腰椎取前屈位置,后伸受限。原因在于腰椎前屈时,椎板间的黄韧带紧张,增加了 椎管容积和椎间隙后方空间,相应的后纵韧带紧张度增加使突出的髓核部分还纳,从而减 轻了神经根压迫的症状。 3、腰部疼痛 腰痛是大多数本症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少数病人只有腿痛而无腰痛,所 以说并不是每一个患者一定会发生腰痛。还有一些患者先出现腰痛,一段时间后出现腿痛,同时腰痛自行减轻或消失,来就诊时仅主诉腿痛。痛多为刺痛,常伴有麻木、酸胀的感觉。 4、脊柱侧凸 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减轻疼痛所采取的姿势性代偿畸形。表现是腰椎在向左侧或右 侧弯曲,在背部触摸正中位置的棘突可以发现棘突偏歪,但这并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 有体征,约50%的正常人也有脊柱棘突偏歪。 5、跛行

腰椎间盘突出症查体

腰椎间盘突出症查体 (1)步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行走时往往显得躯干僵硬,上身前屈,臀部歪向一侧不能正常迈步和负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较明显时,行走及转身较缓,姿态拘谨。 (2)脊柱姿势改变:腰椎间盘突出后约有9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脊柱舅凸,多数凸向患侧,少数凸向健侧,主要视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侧凸能使神经根松弛,减轻疼痛。如果突出物在神经根前外侧时,脊柱则凸向患侧;突出物在神经根内侧时,脊柱则凸向健侧。侧凸是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压迫的一种保护性措施。 (3)局部压痛及放射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压痛点多在病变间隙的棘突旁距后正中线约一横指,为深压痛。深压此痛点可向臀部及下肢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放射。此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往往在L4、5椎间盘突出时较为明显。 (4)腰部活动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的受限,有的可完全受限,后伸受限程度较腰椎前屈、侧屈、旋转稍多见。 (5)下肢肌肉萎缩: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下运动神经元受到损害,因此,相应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皆可有不同程度的肌萎缩。 (6)神经系统检查:L4、5椎间盘突出(L4神经根受压)时,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L4、5突出(L5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前外侧足背感觉减退,背伸肌力常有减退。L5、S1椎间盘突出(S1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外后及足外侧感觉减退,有足跖屈及屈曲无力,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神经压迫症状严重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缩。 如突出较大,或为中央型突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可出现较广泛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害症状,患侧麻木区常较广泛,可包括髓核突出平面以下患侧臀部、股外侧、小腿及足部。中央型突出往往两下肢均有神经损伤症状,但一侧较重;应意检查鞍区感觉,常有一侧减退,有时两侧减退,常有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甚至两下肢部分或大部瘫痪。 (7)坐骨神经牵拉试验:具体检查方法如下:①直腿抬高试验: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该_试验阳性无统一的度数标准,应注意两侧对比。患侧抬腿受限,并感到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笔即为阳性(注明抬高角度),此点对诊断有较大价值。②直腿抬高加强试验(Bragard征):在直腿抬高的基础上减少抬高角度,至无疼痛引出时,将踝关节用力被动背伸,诱发或加重根性疼痛为阳性。③屈伸膝试脸(Laseque征),屈髋屈膝90。,将膝逐渐伸直,出现根性放射痛为阳性。 (8)仰卧挺腹试验:患者仰卧,做挺腹抬臀的动作,使臀部、背部离开床面,使腹压和椎管内压力升高,出现患肢放射痛即为阳性。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一、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退步走:每天退步走40~60分钟。走的时候尽可能往后倒,以走完后微感疲劳,以不加重症状为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中,退步走最简单易行。 2、游泳:在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游泳运动较为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一种效果不错的锻炼方法。 3、仰卧蹬车:仰卧床上,双腿向上似蹬自行车状。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此方法是广大患者推荐的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4、引体向上:身体素质好的人可以在单扛上做引体向上,身体素质差点的人也可以双手握着单扛两脚悬空吊一会儿,手累了休息一会儿再做,一天反复多次。 二、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站立扭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两侧髋关节向左右两侧扭动,同时肩部也随着向后微微倾斜,左右共做100次。 2、平卧在床上,双膝弯曲把脚放在床上,而后用力将臀部抬起,离开床面约10公分,这时你会感到腰背肌在用力。坚持约3-5秒钟放下,如此反复10下。依此方法每天做3次。 3、腹肌的锻炼:即做仰卧起坐,同样是每次做10次,每天3次。 4、交叉扭腰: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内,两臂伸直,一手在体

侧,一手举过头,如果左手在上,先向右侧后方摆,然后右手在上,向左侧后方摆。腰部也随之扭动,左右各做100次。 5、前弯后伸两侧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内,漫慢向前弯腰,使手逐渐接触地面,然后再向后伸腰,向后伸到最大限度,反复做10次。 三、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仰卧抬起骨盆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足和背部作支点,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反复20次。该动作能矫下骨盆前倾,增加腰椎曲度。 2、抱膝触胸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 3、侧卧位抬腿侧卧位,上侧腿可伸直,下侧膝微屈,上侧腿侧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反复数十次。 4、爬行与膝触肘双膝及上肢撑起俯卧,腰部放松核发慢慢上沉,重得10次后,一侧下肢伸直,屈膝使其尽量触及同侧肘关节。重复15次。 5、直腿抬高仰卧位,将双手压在臀下,慢慢抬起双下肢,膝关节可微屈,然后放下,重复15次。 6、压腿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躯干前倾压向伸直的下肢,然后交换成另一下肢。此动作也可在站位进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 7、膝仰卧起坐仰卧位,双膝屈曲,收腹使躯干抬起,双手触膝。 四、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反复搓腰:将双手分别放于同侧腰大肌处,由上向下,再自下而

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及疗效评估的研究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及疗效评估的研究分析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及疗效评估的研究进展。方法总结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和疗效的方法,分析各种方法的作用。结果医学界目前正不断研究患者自我评价方法,其将会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及疗效评价方法进一步完善。通常将疗效评定当作某种疾病的治疗效果,疗效评定还应该具有测量所有临床重要变化的作用,不仅包含患者疼痛减轻、生活能力增强等相关指标,而且还应该包含患者临床体征改善情况。结论医护人员在评定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及疗效时,不仅需要利用主观评价量表,而且还应该综合评定查体指标,这样才能准确掌握患者术后疗效具体情况。 标签: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评估;疗效评估;研究进展 在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目前,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评定和疗效评价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普遍采用的是与腰痛有直接关系或者潜在关系的评定方法。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具体如下。 1以疼痛改善程度为主的评定方法 临床上评估患者疼痛改善程度主要采用强度评分和问卷表调查。其中,常用的疼痛强度评分法包括数字评分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和语言评分量表等。 1.1视觉模拟评分法该方法在临床上使用的最为频繁,具体操作为:在一条长10 cm的直尺或者直线两端分别标注无痛(0表示)和最剧烈的疼痛(10表示)。被测试者根据自己疼痛感受程度,在直线对应的部位做记号,0~10代表的是痛觉评分分数.该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①对患者视力及精神状态具有较高的要求;②疼痛评分是由患者估计的,受患者主观意识影响,评价并不客观。 1.2数字评分量表评定法数字评分法要求患者应用具体的数字对疼痛程度描述,操作简单,容易记录,其中常用的有:11点数字评分法、101点数字评分法以及11方框评分法[1]。但是对没有数字概念的患儿,不建议采用数字评分法。 11点数字评分法时由0~10共11个点,其中0点表示无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点数越大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强。临床测量主观疼痛普遍采用该方法。 101点数字评分法与10点数字评分法基本一致,主要是用0~100共101个点来描述疼痛程度,疼痛程度与点数大小成正比,即0点表示无痛,100点表示最剧烈的疼痛。疼痛评分随着选择点的增多更加数据化,该方法主要应用于镇痛药研究和临床科研中。 11点方框评分法也包含了0~10共11个点,分别表示无痛至最剧烈的疼痛,每个数字被方框包绕起来,数字表示的更加直观,便于患者将疼痛与抽象的数字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病因 (一)基本病因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 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2.损伤 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 4.遗传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有色人种本症发病率低。 5.腰骶先天异常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和损伤。 (二)诱发因素 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核突出。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临床分型及病理 从病理变化及CT、MRI表现,结合治疗方法可作以下分型。 1.膨隆型 纤维环部分破裂,而表层尚完整,此时髓核因压力而向椎管内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这一类型经保守治疗大多可缓解或治愈。 2.突出型 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仅有后纵韧带或一层纤维膜覆盖,表面高低不平或呈菜花状,常需手术治疗。 3.脱垂游离型 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脱入椎管内或完全游离。此型不单可引起神经根症状,还容易导致马尾神经症状,非手术治疗往往无效。 4.Schmorl结节 髓核经上下终板软骨的裂隙进入椎体松质骨内,一般仅有腰痛,无神经根症状,多不需要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 (一)临床症状 1.腰痛 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2.下肢放射痛 虽然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经痛,但临床少见,不足5%。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

常见的几大腰间盘突出的早期症状

常见的几大腰间盘突出的早期症状 腰间盘突出是生活中常见的骨科疾病,患上腰间盘突出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危害极大。腰间盘突出关键是要早日发现身体异常,一旦发现腰间盘突出的症状,早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腰间盘突出早期症状 1、腰间盘突出患者会出现腰或腿疼痛,在卧床休息后多可缓解,下床活动一段时间后又出现疼痛。这是属于常见的腰间盘突出的早期症状之一。 2、腰间盘突出的早期症状在行走时疼痛加重,不能完全站直行走,多数腰间盘突出患者需用手扶腰部疼痛一侧,咳嗽、打喷嚏或提重物时疼痛突然加重。 3、有腰部以上在外伤后出现腰部疼痛或单侧下肢疼痛,这也是属于患有腰间盘突出的症状表现。 4、腰间盘突出的早期症状可表现在腰疼部位多位于下腰部偏一侧,腿疼多为一侧由臀部向远端的放射性疼,腰间盘突出患者可伴有麻木感。 5、单侧鞍区(骑自行车与车座接触的部位)或一侧(双侧)小腿外侧,足背外侧或内侧疼痛或麻木,或疼痛、麻木同时存在。这也是患有腰间盘突出的表现。 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 1、卧床休息:发病后应卧床休息至少1周,一般以硬板床为宜,呈仰卧位,可在腰下垫一个软垫以维持腰椎自然的生理曲度,这样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1周后可逐渐下床做一些轻微的活动,2周后可根据病情做一些不需要大幅度弯腰的体力活动,3~4周后可恢复正常活动,但不能干重活或剧烈运动。 2、做好调理:科学的调理可有效缓解椎间盘突出症状,长期做调理还有一定的治疗功效。经确诊后及时正规有效的治疗是很关键的,使用[腰椎骨坊世医帖],促进腰部肌肉有效的血液循环,血氧交换饱和度,才能真正加强腰部肌肉,恢复腰部肌肉,周围韧带的腰椎保护作用。从而有效治疗疾病。 3、做好牵引:牵引疗法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腰椎间盘膨出效果最为明显的一种治疗方法了,这种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力学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来对腰椎进行施加牵引力,使得椎间隙得以拉宽。从而使得椎间盘的压力减小,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 4、锻炼腰肌:急性期宜在床上开展五点支撑法锻炼。取仰卧位,以头、两肘、两足为支撑点,向上抬高身体,每次2~5分钟,每日2次。一个月后可做三点支撑锻炼,取仰卧位,以头和双足为支撑点向上抬高身体,每次4~6分钟,每日2次。 5、物理疗法。物理疗法主要包括按摩、推拿、针灸、电疗、拔罐、激光、蜡疗等,这些物理疗法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消炎止痛,可以很好的缓解患者的病痛,也有很好的活血化瘀的作用,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腰椎间盘膨出。 6、封闭疗法。封闭疗法是通过把药物注射在患病部位的神经根四周来起到治疗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也是很常用的,它可以起到很好的消炎止痛、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对

教你如何看腰椎间盘突出CT和MR片

教你如何看腰椎间盘突出CT和MR片 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多发病,要确诊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好的方法是去医院拍一张腰部CT片或者MRI(磁共振片子)。不过一般医生都没有充裕的时间把片子报告详细解释给你听,患者常常只能拿着“语言简练”的CT 或者磁共振报告单对自己的病情似懂非懂。不要着急~现在就来手把手教你,怎样自己也能看懂CT和MRI磁共振片子,做到自己心中有数。学习本看片教程不需要以前有医学知识背景,只要学完本教程的几个简单的步骤,十分钟后你自己也可以看懂“高深”的CT/MRI片子啦 (^o^) 第一课,我们先学一点儿预备知识。 腰椎间盘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髓核,髓核外边包围着纤维环,上下是软骨板。关于腰椎间盘构成的详细知识,请参见腰椎知识堂中的相关文章,这里主要讲一下和MRI/CT片中与腰椎间盘疾病有关的几个关键解剖结构。看看腰椎间盘片子的轴面视图示意图,这几个关键结构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腱鞘囊、又叫做硬膜囊(Thecal Sac)·发出神经根(Exiting Spinal Nerve Roots )(L5) ·过往神经根(Traversing Spinal Nerve Roots)(S1) 我们仔细观察这个图,关键的“罪魁祸首”要看:·髓核·后纵韧带·后纤维环·小关节这几个结构中的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都可以导致腰痛以及下肢疼痛(坐骨神经痛)。要看清到底哪里受压,被什么压迫着,正确的方法是看其MRI/CT的轴状面图(从上往下看)。而从矢状面图(从侧面看)上只能大概地看出是否存在压迫、膨出或突出。随着对下面内容的学习,你可能感到CT和MRI图像并不象这个示意图中所画的那样清晰分辨出各个部分,看真实的CT/MRI片子,有时不得不发挥点“想象空间” ^_^ <第一课完> 第二课,找到我们要看的那一个椎间盘。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治疗规范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治疗规范 定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某些因素,主要是劳损引起的脊柱内外平衡失调而造成纤维环的破裂,髓核突出压迫马尾和神经根部,产生腰痛和坐骨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⒈诊断标准: (1)多数病人有腰部外伤或慢性损伤史; (2)下腰部疼痛或腰痛伴有一侧放射性坐骨神经痛,症状时轻时重; (3)脊柱姿态改变和不对称性运动受限; (4)病变棘突压痛,叩击痛伴患肢的放射痛; (5)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 (6)患侧腰5或骶1神经根性感觉、肌力和反射异常; (7)腰椎平片和CT检查提示。 ⒉证候分类及辩证治疗 2·1 气滞血淤证候特点:多有明显外伤史。伤后即感腰部不能活动,疼痛难忍,脊柱侧弯,多有固定压痛点,并向下肢放射,咳嗽时症状加重,舌紫暗或有淤斑,脉弦紧或涩。治法:活血祛淤,行气通络止痛。处方:立安散(《伤科汇纂》)加减。常用药物:当归、元胡、肉桂、茴香、杜仲、乳香、没药、丹参、桃仁、苏木各10 g,三七6 g (研细冲服)、川芎8g、木香5 g等。 按语:腰脊损伤,淤血阻滞,气血失畅,故腰部剧痛,痛有定处。舌质紫暗,脉涩均为淤血之症。方中当归、元胡、肉桂通行气血止

痛;木香、茴香行气止痛;当归、桃仁、苏木、丹参、三七、川芎活血化淤,通络止痛;诸药合用有活血化淤,行气通络止痛之功。2·2 风寒湿痹证候特点:多无明显外伤史。多说不出发病原因,系逐渐感到腰腿部重着疼痛,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不减,时向下肢放射,遇天气变化症状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治法: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散寒止痛。处方:皂独附姜汤加减。常用药物:皂刺、薏苡仁各30 g、姜黄、苍术、桑寄生各15 g,独活、制附子、防己、牛膝、地龙、土鳖虫、川续断各10g,肉桂6g等。 按语:肾气本虚,风寒湿三邪气杂至,寒湿留着腰部,寒主收引,湿性凝滞,故腰腿重着,转侧不利。苔白腻,脉沉缓均为寒湿留着之象。本方以皂刺为主,具有良好的通经活络止痛作用;制附子、独活、肉桂、姜黄、苍术等可温阳散寒、祛风通络;独活、桑寄生、川续断补肝肾,舒筋骨,通经络,祛风湿;牛膝、地龙、土鳖虫祛风活络,通痹止痛;薏苡仁、防己健脾除湿。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散寒止痛之效。 2·3 肝肾亏虚证候特点:腰腿疼痛,酸重无力,缠绵数年,时轻时重。偏于肾阳虚者,伴畏寒,面色浮白,尿后余沥,甚则失禁,气喘。偏于肾阴虚者,多伴头昏目眩,耳鸣耳聋,面部潮红,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法:滋补肝肾,舒筋通络,强筋壮骨。处方:补肾养血化淤汤加减。常用药物:熟地、鸡血藤30 g、白芍、牛膝、黄芪15 g,肉苁蓉20g,盐杜仲、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2015.11 艾孜古丽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腰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分布在腰椎骨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所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脱出,压迫腰椎神经,从而出现腰腿放射性疼痛。患有椎间盘突出症首先要注意改变生活方式,不适宜穿带跟的鞋,有条件的可以选择负跟鞋。日常生活中应多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为骨科临床最为多见的疾患之一,占骨科门诊下腰痛患者的10%-15%,和因腰腿痛住院病例的25%-40%。腰椎间盘突出是当今的多发病,而且康复难度较大,需要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 一、症状: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 (1)腰痛: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脱)出症患者有此症状,包括椎体型者在内。 ②表现:临床上以持续性腰背部钝痛为多见,平卧位减轻,站立则加剧,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忍受,并容许腰部适度活动及慢步行走,主要是机械压迫所致。持续时间少则2周,长者可达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另一类疼痛为腰部痉挛样剧痛,不仅发病急骤突然,且多难以忍受,非卧床休息不可。此主要是由于缺血性神经根炎所致,即髓核突然突出压迫神经根,致使根部血管同时受压而呈现缺血、淤血、乏氧及水肿等一系列改变,并可持续数天至数周(而椎管狭窄者亦可出现此征,但持续时间甚短,仅数分钟)。卧木板床、封闭疗法及各种脱水剂可起到早日缓解之效。 (2)下肢放射痛:80%以上病例出现此症,其中后型者可达95%以上。

②表现:轻者表现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的放射性刺痛或麻木感,直达足底部;一般可以忍受。重者则表现为由腰至足部的电击样剧痛,且多伴有麻木感。疼痛轻者虽仍可步行,但步态不稳,呈跛行;腰部多取前倾状或以手扶腰以缓解对坐骨神经的张应力。重者则卧床休息,并喜采取屈髋、屈膝、侧卧位。凡增加腹压的因素均使放射痛加剧。由于屈颈可通过对硬膜囊的牵拉使对脊神经的刺激加重(即屈颈试验),因此患者头颈多取仰伸位。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 (3)肢体麻木:多与前者伴发,单纯表现为麻木而无疼痛者仅占5%左右。此主要是脊神经根内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受刺激之故。其范围与部位取决于受累神经根序列数。 (4)肢体冷感:有少数病例(约5%~10%)自觉肢体发冷、发凉,主要是由于椎管内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之故。临床上常可发现手术后当天患者主诉肢体发热的病例,与此为同一机制。 (5)间歇性跛行:主要原因是在髓核突出的情况下,可出现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病理和生理学基础;对于伴有先天性发育性椎管矢状径狭小者,脱出的髓核更加重了椎管的狭窄程度,以致易诱发本症状。 (6)肌肉麻痹:因腰椎间盘突(脱)出症造成瘫痪者十分罕见,而多系因根性受损致使所支配肌肉出现程度不同的麻痹征。轻者肌力减弱,重者该肌失去功能。临床上以腰5脊神经所支配的胫前肌、腓骨长短肌、趾长伸肌及姆长伸肌等受累引起的足下垂症为多见,其次为股四头肌(腰3~4脊神经支配)和腓肠肌(骶1脊神经支配)等。 (7)马尾神经症状:主要见于后中央型及中央旁型的髓核突(脱)出症者,因此临床上少见。其主要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刺痛,排便及排尿障碍,阳痿(男性),以及双下肢坐骨神经受累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

腰间盘突出怎么办讲解

JYZ-IIIB颈腰椎治疗多功能牵引床 一. 腰间盘突出形成的原因: 1. 脊柱畸形或脊柱生理曲度的改变 脊柱畸形,如对称或不对称的移行椎、脊柱侧弯或畸形的腰椎,是导致腰椎病的诱发因素,脊柱的生理曲度的改变易诱发椎间盘退变。在脊柱侧弯处,椎间隙不仅不等宽,而是常常扭转,这就使纤维环所承受的压力不一,致使纤维环在脊柱的凸侧承受更大的应力,更加速了其退变的速度。 2、急慢性损伤 (1)急性损伤:急性损伤如腰背扭伤、脊柱骨折等,都会导致腰椎受损。此时,椎间盘纤维环破裂,使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出;可使椎间盘软骨终板破裂,使髓核突入椎体内。外伤是引起腰椎病的诱因,原始病因在于无痛的髓核突入内层纤维环,而外伤使髓核进一步突出而引起疼痛。 (2)慢性劳损:长时间的工作,尤其是在同一姿势喜爱(如弯腰、坐着低头工作等)工作,使腰部得不到休息,肌肉、韧带长时间地处于紧张状态,一旦超过了它的忍耐限度,即可造成损伤。

3、其他相关因素 (1)环境因素:如果长期处于潮湿寒冷的环境之中,很容易引起小血管收缩、腰肌反射性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而致纤维环破裂,最终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 (2)职业关系:劳动强度较大的职业群体中多出现腰椎问题。此外,长期处于坐位工作的人员,如汽车驾驶员、办公一族或久坐一族等腰部长期处于一种状态且缺乏运动,就很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 (3)腰椎负重: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举重运动,常因过度负荷而使腰椎发生早期退变,如煤矿工人、建筑工人。当双下肢直立弯腰提取20kg的重物时,椎间盘内压力会增加,如果长期处于如此大的椎间盘压力时,就会使纤维环破裂。 二.腰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 (一)临床症状 1.腰痛 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2.下肢放射痛 虽然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经痛,但临床少见,不足5%。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有三:①破裂的椎间盘产生化学物质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应使神经根发生化学性炎症;②突出的髓核压迫或牵张已有炎症的神经根,使其静脉回流受阻,进一步加重水肿,使得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③受压的神经根缺血。上述三种因素相互关连,互为加重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完整病历

腰椎间盘突出完整病历 入院记录 主诉:间歇性腰痛1年,加重伴右下肢放射疼4天。 现病史:患者汽车修理工,长期弯腰工作,自述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疼痛麻木,晚间疼痛渐増,时痛如刀割火燿,并以蚁行感沿右下肢放射,在私人诊所予“腰痛宁胶囊,VitB1、VitB12肌肉注射”未见好转,以后反复发作,腰部酸软困痛,喜揉喜按,遇劳加重,卧则减轻。4天前,劳累过度,致腰痛加生,今日来我院,行X线检查:L4-5、L5-S1椎间盘突出,L34椎体骨质增生,门诊以“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L4-5、L5-S1”收住入院住院。症见:神清,精神差,表情痛苦,面色咣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上述腰痛症状仍存,纳可,夜寐安,二便自调。 既往史: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中毒等病史;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不详;预防接种史不详;未发现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出生并成长于山东省,无异地长期居住史,居住条件可,无阴冷潮湿之弊,生活上无特殊嗜好。 婚育史:已婚。育一男一女,配偶及子女体健。 家族史: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36℃P :76次/分R:20次/分BP:140/90㎜/Hg 发育正常,营养一般,表情痛苦,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自动体位。舌质淡, 苔白腻,脉迟缓。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大小形态正常,眼睑无浮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口唇无发绀,

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未触及包块,颈静脉无怒张。 专科情况: (一)腰脊柱姿势 腰椎生理前突消失,腰椎轻度侧右弯畸形。 (二)压痛点 L4、L5,、S1棘间及棘右旁压痛(+),右环跳穴压痛(+),用力按压时诱发右下肢放射疼痛、麻木。 (三)特殊检查 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30(+),左侧(-)。腹压增高则且右下肢麻木加重。 (四)腱反射改变 右膝腱反射减弱,右跟腱反射消失,右下肢外后侧及足底感觉减弱。踇趾背伸力。 (五)腰部功能活动(站位) 前屈500、后伸100、左侧屈100、右侧屈100、左右侧旋100。 (六)其他骨盆挤压试验(-)、双侧“4”试验(-),双侧梨状肌牵拉试验(-)。双下肢末梢血液循环正常。双下肢肌力正常。其余脊柱、四肢关节形态、功能均正常。 辅助检查: X线检查:L4-5、L5-S1椎间盘突出,L34椎体骨质增生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腰痛肾阳虚 西医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L4-5、L5-S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症状是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由于腰部是人体活动的枢纽,承受了很大的挤压和扭转应力,故腰部的椎间盘最易发生变性破裂,在轻微的腰扭伤或感受风寒湿外邪等外因的作用下,发生椎间盘突出,约有一半的病人表现为先腰痛后腿痛,约有1/3的病人为腰背痛和腿痛同时发生,其他有少部分病人则先出现腿痛后出现腰背痛。先有腰背痛的患者,疼痛时间短者数天,长者可达数年。部位多在下腰背和腰骶部。这类疼痛的感觉部位较深,表现为起病缓慢,且定位不准确的腰背部局限或广泛的钝痛,活动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约有98%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有腿痛的症状。其疼痛的部位与性质,因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不同而不同。9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这一类患者多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下肢的沿坐骨神经走行的放射痛,多数病人疼痛沿臀部到大腿后面或外侧及小腿外侧至足跟或足趾,个别病人疼痛可始于小腿或外踝。疼痛的范围与神经根接触突出的椎间盘多少有关。半数病人可因咳嗽、打喷嚏或腹部用力而导致下肢疼痛加重。病人在早期可有下肢疼痛过敏,病程较久或神经根受压较重者,有下肢麻木或感觉迟钝。对于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症状多表现于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中央型椎间盘巨大突出患者,可发生大小便异常或失禁、马鞍区麻木,严重者可出现足下垂。有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因其腰部交感神经受刺激而表现出下肢发凉,有的还可出现单侧或双侧下肢水肿。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体征包括腰部肌肉痉挛、保护性的腰椎侧弯、腰椎活动受限(以前屈为主)、椎旁压痛、直腿抬高受限等。另外,上腰椎间盘突出发病较少,发病多以腰部疼痛和大腿疼痛明显。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在椎管中央,患者突然出现会阴部剧烈疼痛,小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或下肢活动无力突然加重,即为马尾神经综合症,应立即就诊,急症手术,但术后效果多不满意。2、查体腰部向一侧弯曲,腰椎的生理曲度减小(俗称"板腰"),腰部多有明显的压痛点或叩痛点(可伴同一侧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受限,多以前屈受限为主,直腿抬高试验70°以内为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单侧或双侧下肢有皮肤痛、温、触觉减退区,多为小腿内侧、外侧或足背外侧、第Ⅰ第Ⅱ足趾间、足底,但痛、温、触觉减退区不是呈"袜套"状分布,单侧或双侧下肢部分肌肉肌力减退,长时间发病有肌萎缩,或足下垂,足拇指下垂。3、影像学诊断普通X线平片提示腰椎生理前凸变小,病变椎间隙变窄或前窄后宽(侧位),腰椎出现侧弯,两侧椎间隙不等宽,病变侧变窄(正位)。腰椎CT提示软组织向后突入椎管,偏一侧多见,挤压神经根,偶有钙化影出现。腰椎MRI提示病变阶段椎间盘脱水变性,向后突出压迫硬膜囊、神经根,可基本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MRI(即磁共振成像)是近年来在医学临床工作中广为使用的一种特殊影像技术,它对软组织病变的灵敏度较高,如果病人由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则在MRI上可以较为明显地显露出来,并且由于MRI可以进行三个方向的摄影,根据其信号的强度,可较好地对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与类型作出诊断。但是MRI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如果用它对病人的骨组织进行检查,其结果则不如X光片与CT的检查结果好,并且体内有金属异物与假体的患者不能进行该项检查,尤其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骨刺形成,或合并骨质破坏、骨折的患者,应该全面进行X光片、CT与MRI平片检查。4、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1)、腿痛比腰痛严重,典型的根性坐骨神经痛。2)、下肢感觉异常,单一神经根在腿或足部痛觉异常(腰5、骶1或腰4脊神经根分布区)3)、下腰脊神经根牵扯体征:①直腿抬高试验小于50°。②直腿抬高加强试验为阳性。③健肢抬高试验阳性。以上三种体征必需有一种为阳性。4)、神经学物理检查中肌萎缩、肌无力、感觉异常及反射改变四种有两种为阳性。5)、脊髓造影、腰椎间盘CT平扫或腰核磁共振检查为阳性结果并与受累神经根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相符合。以上五个标准均为阳性,才能做出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腰间盘突出早期什么症状

腰间盘突出早期什么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由于劳累,姿势不对,加上长时间久坐,久站等因素而导致引起,对于长期做办公室,以及开车的职业人群会比较常见。出现症状可选择[腰椎骨坊世帖-调理治疗,如得不到及时治疗,突出的面积会逐渐的增大,而压迫局部的血管跟神经,因此会影响到下肢的正常行走。 腰间盘突出有哪些危害 1、脊柱侧弯:这种症状的患者一般大多数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脊柱侧弯。侧凸方向可以呈现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经根的关系。 2、患肢温度下降:由于患者会突出部位从而压迫血管,然后导致患肢的温度骤降,最后让患者的患肢经常会感觉发凉的现象、足背动脉搏动亦较弱的不良状况。 3、腰部活动障碍:在患者运动锻炼的时候,患者的腰部活动往往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患者在伸张或弯腰时,就可能会使患者出现剧烈的疼痛。 4、下肢放射痛: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期的时候,疼痛首先在臀部开始,逐渐放射亚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甚至可能发展到足背外侧、足跟或足掌等部位,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站立和行走。 5、腰部疼痛:根据我们带领大家临床调查发现,大多数患者都会有腰痛疾病史,或有反复腰痛发作史。由于每个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同,导致的腰痛程度轻重也不一样。患者的病情也较轻的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病情较重患者就需要卧床静养。 腰间盘突出的注意事项 1、患者应该注意饮食调理,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避免咳嗽、打喷嚏、防止便秘。 2、患者在急性期应改睡硬板床,要绝对卧床3周。 3、患者待症状明显好转后,可以逐步进行背肌锻炼,并在腰围保护下,下地做轻微的活动。 4、患者需要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治疗和休息后,可使病情缓解或痊愈,但该病的复发率相当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