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源市旅游业发展定位与对策分析

河源市旅游业发展定位与对策分析

河源市旅游业发展定位与对策分析
河源市旅游业发展定位与对策分析

河源市旅游业发展定位与对策分析

李江帆毕斗斗余瑜江波

一、河源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河源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商旅旺市”的决策,以旅游业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旅游业1995年起步以来保持良好发展态势。1999年以来,旅游业的年增长速度达30%以上。2001年,旅游业总收入已达8.32亿元。1995-2001年,全市三大产业比例由48.2︰24.4︰27.4演变为35.1︰28.0︰36.9。旅游业对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新世纪,机遇与挑战并存。河源市旅游业面临着我国入世、旅游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全省旅游扶贫计划启动、交通环境全面改善、政府高度重视等一系列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周边地区旅游产品替代性强、旅游业开发与管理水平偏低等挑战。

(一)河源市旅游业面临的机遇

1.我国加入WTO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旅游业进入整体发展的新时期。开放的大环境将为我国旅游业带来大量的国外资金、技术、现代化管理方式。广东省一直走在全国改革的前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区。珠三角有大量游资正在寻求好的发展项目,近年来港、澳、粤三地经济互动也吸引了很多海外资金看好广东省的投资环境。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外国旅游企业将会进入广东旅游市场,以资金和技术输出的方式开展经营。在加剧广东旅游市场竞争的同时,也会对本土旅游企业产生明显的示范效应,有利于加快和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运行机制。这将为河源市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旅游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为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客源市场。假日旅游波及全国后,珠三角旅游发展迅猛,已成为国内最有实力、档次最高、规模最大的旅游客源输出区域之一。据调查,珠三角95%以上的市民有外出旅游的习惯。这与居民拥有较强的旅游消费能力是密不可分的。2001年广州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967元,居全国十大城市首位,恩格尔系数已降至42.6%。珠三角在国内已率先进入汽车消费时代。河源市正好处于珠三角自驾车休闲度假旅游最佳半径500公里范围内,有望成为珠三角短程旅游市场重要目的地之一。广东省近年来GDP年均增幅10%,为河源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客源市场。

3.全省全面启动旅游扶贫计划为旅游业提供良好的资金技术支持.从2002年开始,广东省每年拿出3000万元开展旅游扶贫,省旅游局将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一起,采取政策扶贫、规划扶贫、信息扶贫、人才扶贫、传媒扶贫等多种形式推动山区旅游业的发展。河源市作为粤北贫困山区,资金与技术一直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省旅游扶贫计划启动后,河源市旅游业将获得可靠的发展资金来源与技术支持。2002年11月,广东省旅游扶贫工作会议在河源市召开后,参加全省旅游扶贫工作会议的62家旅行社与14个旅游扶贫重点项目签订了240多个对子,河源市苏家围、东江画廊、万绿湖生态园景区共与52个旅行社结成对口扶贫对子,成为结对子最多的一个市,这必将促进河源市旅游业在信息渠道建设、客源市场开拓、服务管理质量等方面水平的完善和提高。

4.交通状况大为改善,旅游综合接待能力明显提高。“九五”期间,河源市用于交通投资建设投资共3.04亿元,改造国道和省道147公里,县道231.8公里,河惠高速公路、河龙高速公路、粤赣高速公路和忠定线北段、紫河线改造等工程相继动工,使河源至广州的车程缩短至三个小时。铁路方面,作为京九入粤

第一市,河源是全省铁路线最长的市,京九铁路和广梅汕铁路穿越全境,通车里程已达226公里。此外,河源的水运能力也较强,东江航运可达广州黄埔港。河源交通设施状况的改善,优化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山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前来河源旅游的人逐年增多。为进一步增强景区的可进入性,河源市还兴修了从市区前往万绿湖、桂山、野趣沟、霍山、苏家围等主要景区的公路,改善了景区内路况,大大增强了旅游交通的便捷性。此外,在旅游接待设施方面,2001年以来增建了一批酒店宾馆,现已有星级宾馆共37家,床位近5000个,基本上能满足黄金周及一些大型会议的需要。随着旅游人数的增长,河源市的旅行社也从最初的两三家发展到十八家,接待能力明显增强。

5.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 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把旅游业确定为第三产业中“积极发展”的新兴产业序列的第一位。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将旅游业、房地产业、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明确和肯定了旅游产业的地位和关联作用。在此背景下,广东省旅游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广东省旅游业的发展有利的措施。2002年,为推动旅游区域结构和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广东省旅游局还决定打破区域界限、地理界限,进一步拓展广东东西两翼和山区腹地,集中力量开发粤东、粤西、粤北的山水和文化资源,这对于地处粤北山区的河源来说,无疑是发展旅游业的一大契机。河源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从战略高度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来发展,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招商引资等方面努力为旅游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1999年,河源市委、市政府还提出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并将2000年确定为该市“旅游素质提高年”,把旅游业的发展又引导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河源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周边地区旅游产品替代性增强,使河源市市场面临分流威胁。旅游业持续升温的态势及良好经济效益,使全省各地普遍重视培育自身旅游特色和优势,不同程度地加大了旅游业资源的开发力度。周边旅游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对河源旅游产品产生替代作用,使河源市旅游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根据广东省旅游业新的开发思路,“广东北部培育以韶关为中心的旅游区,完善山区的旅游联合体,将京广铁路沿线建成粤湘旅游走廊;广东东部培育成潮汕文化之旅,发挥梅州客家文化中心的作用,加快南澳岛的开发和建设。”从北部看,河源市不是区域旅游建设的重点,仅沾上了“完善山区的旅游联合体”的边。从东部看,梅州在客家文化中心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河源地区客家文化的独占性。此外,河源市重要旅游资源之一的南国恐龙生物化石, 与丹霞山南雄恐龙遗址存在着区域竞争。

2.旅游业总体发展水平偏低,产业优势不明显。河源市旅游业从1995年开发万绿湖起步后,发展迅速,成绩较大,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时间不长,整体发展水平仍偏低。河源市经济低水平偏,导致多年来人才外流的恶性循环。缺乏具有创新精神的旅游企业家和高素质的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制约了旅游业水平的提高。目前,河源的旅游开发观念还比较落后,尚未实现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产品优势和旅游产业优势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经营管理、旅游行业管理、旅游服务设施与服务质量,与周边地区旅游同行业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旅游业总体素质亟需进一步提高。

二、河源市旅游业的发展定位

河源市必须结合自身的开发条件及竞争对手的状况,认清优势与差距,进行合理客源市场定位、旅游产品定位、旅游产业定位,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对策。

(一)客源市场定位

根据河源旅游资源的现状,我们认为河源市旅游客源市场定位是:为以珠三角市场为基础,立足广东省、面向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河源市应注重吸引华南地区游客,同时有重点地发展海外旅游市场,尤其

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市场,以形成重点突出、渠道多元、增长稳定的客源市场格局。

1.启动市场(区域市场):以珠三角为基础的客源市场。珠三角经济实力雄厚,居民生活水平高、旅游需求量大,有较强的旅游休闲动机和可自由支配收入,市场潜力巨大,是河源市旅游业需要重点培育的核心市场。应面向这一消费群体,举办“休闲度假好去处”、“假日观光新亮点”等展示会,开发“一日游”、“两日游”等类型的假日旅游市场,使珠三角成为河源地区稳定的客源市场。

2.发展市场(区内市场):以广东省为基础,面向国内的旅游客源市场。近年来,“广东人游广东”的活动推动了广东省内短线旅游的发展,也拓展了省内旅游市场。河源旅游业可借此东风,以省内的热点热线带动本地旅游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河源市还可以地域相近、资源相异、线路畅通等原则,将江西、湖南、福建作为中程市场,将国内其它地区作为远程市场进行开发。开拓与接待的重点为节假日旅游人群、会议群体、疗养群体。

3.拓展市场(海外市场):以日本、韩国和东南亚为重点的国外旅游市场。目前河源市海外旅游客源廖若晨星,海外市场尚未形成。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前来广东考察和工作的外国人将不断增多。河源市必须重视这一市场的开发。诗词文化对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的影响较大。苏家围景区,可以以其深厚文化积淀的吸引此部分客源市场。河源市可坚持地域相近,主要客源国、文化历史联系、友好关系的原则,开展入境旅游宣传促销,使海外旅游者认识与了解河源的旅游文化内涵。开拓与接待的重点为:海外青年修学旅游者、海外商务旅游者。

(二)旅游产品定位

根据河源市的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积淀,可以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形成以万绿湖生态旅游,苏家围文化旅游为品为品牌的多元化产品体系。

1.生态旅游产品。生态旅游倡导可持续发展原则,它是在全球环境保护运动盛行、消费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和绿色消费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从传统的自然旅游的基础上萌发并发展成一种消费潮流的旅游形式。河源市旅游业开始就打起了生态旅游的旗帜。经过八年的精心培育和打造,其生态环保旅游已成为广东省旅游业的一个亮点,“绿色河源”的旅游形象已得到广大游客的认可,以万绿湖为主要品牌的生态旅游也有了较高的知名度。河源市以这一思想指导桂山、霍山等景区的开发,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今后应坚持开发受大众欢迎的生态旅游产品、推行绿色经营和管理,继续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坚持走生态之路。

2.文化旅游产品。河源市拥有许多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如广东文化名城——佗城,孙中山入粤第一代祖居紫金孙屋排、苏家围等,具有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的资源优势。在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突出历史内涵,注重营造文化氛围,使旅游者可以在旅游中吸取历史文化中的精华,同时也能对传统的历史文化进行现代意识的思考,做到寓学于游。在开发文化产品时,还要针对旅游者历史文化需求,强调精神文化享受,引发旅游者的兴趣与共鸣,注重个性文化特色,突出历史文化形象,避免现代的改造倾向。现代旅游产品给予消费者的不仅仅是旅游服务,而且是突破传统形态上的更丰富的精神享受。苏家围开展历史文化旅游就富有特色,它在苏东城后裔居地,通过挖掘村庄浓郁的客家文化和客家风情,开辟了全国首创的客家乡村性别文化展、历史标语文化展和客家风俗趣味表演等项目,被誉为“南中国画里的客家乡村”。其开发成功为其它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只有在文化内涵的深度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下工夫,做文章,才能创造出具有新意的精品名牌。

3.度假旅游产品。度假旅游由于适应消费领域的精神主体化、行为个性化、需求高层次化的趋向,因而

被誉为世界上经久不衰的旅游方式。目前,度假旅游不仅占据了国际旅游20%的常年份额,而且已经成为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的标志。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的旅游需求也在不断增长。2001年6月,国家旅游局召开了环城市度假带工作会议,指出环城市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是都市旅游的外围支撑与有效延伸。河源市正好处于以广州为中心200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内,具备开发环城市度假旅游的有力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十分有利于绿色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旅游者来到河源进行回归自然、休闲度假之旅,获得的将会是心旷神怡的享受。

(三)旅游产业定位

为了促进河源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河源市向旅游强市的迈进,必须明确河源市未来近二十年旅游业发展的产业定位,以指导全市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

笔者主持完成的“广东旅游产业的定位分析”课题成果显示,广东旅游产业有可能成为广东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河源市来说,旅游业也能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产业关联来看,河源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很强,对国民经济有强大辐射和波及作用,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部门发展的产业。旅游业将沿着三条线路对国民经济产生波及:一是逆向波及线路,沿着旅游业→生产旅游业中间产品的先行产业→这先行产业的先行产业的线路,向其先行产业的发展逆向波及;二是顺向波及线路。旅游业的发展,会沿着旅游业→以旅游服务为中间产品的后续产业→这些后续产业的后续产业的线路产生顺向波及;三是间接波及,旅游业的发展会沿着旅游业→与旅游业具有消费互补性的产业→这些互补产业的先行产业和后续产业的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产业的线路,对国民经济产生波及。广东旅游业增加1万元增加值,能推动国内生产总值相应增加4.44万元,狭义旅游业增加值增长10个百分点, 可带动广东GDP增长0.8个百分点。旅游业每消费1万元,可带动GDP增长2.2万元,能带动2人就业。旅游业1个就业岗位,可带动三大产业6.12个人就业,其中与狭义旅游业相关的3.12人,与交通业相关的1.07人,与邮电通讯相关的0.04人,与饮食业相关的0.51人,与商业相关的0.38人,与农业相关的0.37人,与工业相关的0.67人。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大。可以预见,旅游业在河源市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会进一步增大。

基于旅游业产业定位,河源市可以制定阶段性的概念目标:

1.近期:奠定旅游发展基础,初步形成新兴产业。在“十五”期间,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通过打造万绿湖、苏家围、野趣沟、恐龙博物馆等拳头旅游产品,继续深化河源“秀丽的山水画卷、淳朴的客家风情、南国的恐龙故乡,独特的生态旅游”的旅游内涵,努力提高全市旅游业的综合接待能力及知名度。在“十五”末期,初步奠定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并确立旅游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新兴产业的地位。

2.中期:初步建成旅游强市,形成旅游竞争优势。2005-2015年,努力优化旅游产品体系,加强与省内各市与华南地区的区域合作,通过旅游六大要素的优化配置,使旅游业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到2015年,初步建成旅游设完善、旅游产业结构合理、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达到较高水平的旅游城市。

3.远期:基本形成旅游强市,成为粤北重要旅游目的地。2015-2020年,切实增强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调整旅游产业结构,合理配置旅游业的六大要素。实现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和精品化。建立旅游教育和培训体系,使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基本建成旅游强市,并成为粤北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三、河源市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1.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旅游产业是一个产业群体,涉及许多行业与部门,需要政府进行综合管理与协调。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完善旅游产业政策体系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的核心,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为了确保旅游业成为河源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需要建立完善的旅游产业政策体系,并将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政府议事日程,制定旅游业产业发展规划。应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行为,努力完善投资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产业区域发展政策等系列保障体系,优化旅游环境。

2.加速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培植旅游产业竞争力

必须看到,目前河源市旅游资源优势只是相对的区域优势,旅游产业竞争力远未形成。旅游业竞争演进一般规律是:第一阶段为旅游资源竞争阶段,要素成本的高低显得特别重要;第二阶段为旅游产销竞争阶段,产品的生产和营销能力、品牌营销手段以及资金融通成为关键;第三阶段为整体实力竞争阶段,资金实力、资本经营、企业制度、产权运作具有战略意义;第四阶段为创新竞争阶段,研究与开发、人才竞争是竞争力的源泉。河源市现在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阶段。必须以提升旅游竞争力为核心,注重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及辅助产业、企业经营战略、结构及竞争方式、机遇及政府行为六个方面因素的组合和互动,将资源优势提升为产业竞争优势。

3.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旅游业发展有赖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河源市旅游业的发展以生态旅游为特色,因此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注重保护各景区的水体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声学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环境质量。对于少数环境非常脆弱、敏感的地区实行封闭式的保护管理。另一方面,文化旅游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必须重视对历史文化景观、文物古迹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和旅游者的教育和宣传。

4.发挥资源优势互补,开发互补性旅游产品

河源市各旅游景点要正确地认识区域的整体特色和各地资源的优势特点,进行资源重组和优化配置,深度开发旅游产品。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必须考虑区域内旅游景点的配合,注重从河源市旅游业共同发展的角度对旅游线路进行整体设计,对旅游产品进行组合搭配,形成互补性的旅游产品,避免近距离内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此外,河源市旅游产品的季节性也十分明显,可以通过一些节庆活动来弥补此缺陷。

5.拓宽旅游融资渠道,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

要进一步鼓励和吸引社会各方面对旅游业的投入,采取国家、地方、集体、部门、个人“五个一起上”的方针,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不断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形成旅游产业投入产出的良性机制。河源市旅游业还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如旅游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筹集资金,通过项目融资。其中,项目融资的方式对于河源市最为切实可行。2001年在香港举行的广东经济贸易洽谈会中,广东旅游招商团推荐的100多个旅游热点,招商项目。总招商金额超过50亿美金。河源市今后进行景区建设可以采取这一方式。

6.加快组建旅游集团,壮大旅游企业规模与实力

从国内外旅游发展趋势来看,集团化经营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河源市缺乏具有竞争力的旅游龙头企业。入世后,面临中外旅游业联合夹击,河源市旅游企业必须加快改制改革进展,打破条块割据,组建大型集团。河源市旅游业可以组建紧密型的旅游企业联盟,将连锁加盟企业,相关行业企业与核心企业有有机联系起来,组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集团公司,实现“品牌一条龙,资源共分享”,这样就可以加强有序竞争,防止无谓内耗,确保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展开集约经营,创造规模效益,实现共赢和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7.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全方位进行目的地市场营销推广

河源市旅游业应充分利用有影响,有实力的宣传媒体,制作河源旅游专题,出版各类旅游宣传品,详细全面地宣传地方旅游资源、旅游形象、特色旅游产品。在旅游促销内容上,要注重突出旅游形象和旅游品牌;在旅游促销方式上,要多走联合促销的道路;在旅游促销渠道上,要着眼影视新闻媒体,形成完整鲜明的形象;在旅游促销手段上,要加强电子商务等现代手段的运用。针对省内和周边市场,河源市要有计划地开展旅游大篷车促销活动。河源市还应积极配合国家及广东省的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促销展览活动和一些经营性评比等活动,大力推销各类旅游产品。

8.加紧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提高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素质

在21世纪,旅游业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河源市旅游业要在广东省旅游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必须建立和健全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机制,提高旅游业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整体素质。为此,必须加强旅游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建设,建立和健全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机制,采用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外派培训等方式提高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同时,还应采取优惠政策引起一批中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提高各景区开发与经营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李江帆:教授、博导,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毕斗斗博士生;余瑜、江波:硕士生)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分校(站、点):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内容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3)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5) 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6) 三、我国旅游业发展对策 (7) 四、旅游营销的变革 (8) 参考文献 (12)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06春工商管理专科 XX小四号、宋体 【内容摘要】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 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旅游产业对社会经济作用的带动进一步加强,《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实现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 2011年全国旅游业的预期目标为:旅游业总收入1.72万亿元,增长11%。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它关系到国内游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它各种事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投资趋势及对策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旅游业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山川秀丽;进入21世纪,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亚冬会等;加之全国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的形成趋势,新形势的出境旅游、工业,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等等,必将给我国旅游业带来蓬勃发展。下面先看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从《中国旅游发展现状》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如下: (一)经济状况与旅游业的发展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要点

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潜力巨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已引起全球瞩目,但是入境旅游市场却持续低迷,出境旅游这一高额利润市场也受到国内外旅行社的普遍关注。本文采用市场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揭示我国旅游贸易逆差的原因,以及入境旅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个人建议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出境旅游入境旅游旅游逆差 旅游业是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食、行、游、住、购、娱等需求,提供相关旅游产品与服务为主的复合性产业,主要包括:观光产业、度假产、康体产业,商务产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教育产业等等。而在一定条件下商业、餐饮业、旅游地产业等产业也由于本身具有重要特色而会归入其范围内。因而,旅游业可说是一种无烟产业,优势明显。 在当今时代,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解决就业,帮助扶贫开发方面成效显著,产业不断提高。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的中国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拉动、社会就业的带动、以及对文化的提升与环境的改善作用也日益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我国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旅游资源日益丰富,旅游市场日趋完善。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的现象之下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出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分析。 一、我国出入境游客数量状况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7%。入境旅游人数12907.7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2.5%。其中:外国人2629.03万人次,下降 3.3%;香港同胞7688.46万人次,下降2.3%;澳门同胞207 4.03万人次,下降2.0%;台湾同胞516.25万人次,下降3.3%。中国国家旅游局3日宣布,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游首破1亿人次。 从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旅游市场中出入境游客数量分布不均,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出境旅游市场则发展良好,这就造成了我国旅游业的贸易逆差,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贸易逆差持续增大,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旅游业境外消费1020亿美元,贸易逆差519亿美元;2013年境外消费1287亿美元,贸易逆差769亿美元;2014年前6个月境外消费700亿美元,逆差470亿美元,预计2014年贸易逆差会超过1000亿美元。 二、出现旅游贸易逆差持续增长的原因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一般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特别是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

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和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

三亚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三亚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近几年来,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显著提高,三亚市旅游业较快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也愈来愈明显,成为促进三亚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的主导力量。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给三亚市旅游业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如何充分挖掘旅 游市场的巨大潜力,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旅游业发展,增强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推进旅游国际化,这是需要 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三亚市以“建设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为 目标,积极实施以旅游为龙头的产业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思 路,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 市场开发力度,加强对外开放程度,旅游业发展呈现出规模 扩大、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 旅游接待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三亚市旅游业发 展,旅游接待规模不断扩大,接待旅游过夜人数、旅游收入 均保持较快增长,占全省比重均有较大提高。全市接待旅游 过夜人数由2004 年的363.84 万人次增长到2009 年的669.05 万人次,年均增长13.0%,占全省接待旅游过夜游客人数由2004 年的25.9%提高到29.7%;旅游总收入由2004 年39.14

亿元增长到2009 年的103.77 亿元,年均增长21.5% ,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比重由2004 年的35.3% 提高到2009 年的49.0%。 旅游市场开发力度加大。近年来,三亚市不断加大投入,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加强旅游景点和配套设施建设,积极 开发旅游景点、乡村旅游等旅游资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009 年三亚市拥有共有 A 级景区8 处,其中5A 级景区 2 处,4A 级景区 3 处。海棠湾“国家海岸”开发建设态势强劲, 2009 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27 亿元,配套设施进一步 完善,国家海岸形象进一步提升。槟榔村5A 级乡村旅游区 建设项目顺利推进,乡村旅游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 旅游设施接待能力明显增强。截止2009 年底,全市列 入统计的旅游宾馆(酒店)187 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0 家, 四星级宾馆21 家,三星级宾馆25 家,二星级宾馆16 家, 一星级宾馆5 家,待评五星级宾馆15 家;拥有客房32177 间,床位57210 张,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 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强。近年来,三亚市不断加强对外 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全力办好国 际性赛事和活动,树立城市整体形象,取得了积极成效。一 是加大旅游营销投入,建立旅游营销系统,积极整合旅游协 会、航空、旅游企业和媒体的力量,巩固传统客源,积极开 拓新客源市场。二是积极参与筹办了首届博鳌国际旅游论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内游市场概况 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4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4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4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4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4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2013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2013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图表2014年中国旅游业相关搜索指数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另外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加深也是推动2014年国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近年来,寻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的共识。2014年,区域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缩小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水平差距。 除了造成国内旅游市场火爆的因素之外,关于国内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也引人关注。2014年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4.10,处于“一般”水平,与2013年水平相同但具体指数值下降0.78。但各季度指数又呈现持续回升趋势,具体数值分别为72.62、72.84、74.52以及76.39。具体来看,2014年旅客对于城市银行、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区域城市化发展对水资源的影响与对策浅析 (终稿)

区域城市化发展对水资源的影响与对策浅析 ————以深圳市为例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造成了城市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水环境的变化。认识城市化发展与水系统演变的内在联系、有助于维护水系统的正常功能和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对于城市用水健康循环和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以深圳市为例,就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对水资源产生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城市化;深圳市;水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地区人口密集、建筑林立、空气污染和水环境改变,这些因素都促使城市原有的水循环发生改变,从而使城市供水不足,水污染严重等,导致出现地下水过度开采,水质恶化等一系列水资源问题。 1 深圳市城市化及水资源现状 深圳市是著名的对外开放城市,是我国最早开放的一批经济特区之一,深圳市特区面积约327.5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其常住人口从1979年的31.41万人发展到2005年的827.75万人,年均增长13.4%;其中户籍人口从31.26万人增加到181.93万人,年均增长7%;暂住人口从0.15万人增加到645.82万人,年均增长38%;人口密度大,人口增长迅速;持续增长的人口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城市供水带来很大负担。 深圳市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837毫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即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5%,而汛期降水又多集中在7、8月份,降水季节变化大;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幅度则更大,如:2001年降水量为2747毫米,而1963年仅为912.5毫米;年最大降水量与年最小降水量相差近3倍。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18.72亿立方米;按实际用水人口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75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1/10,低于全省人均水平,按照联合国人均降水量少于500立方米属于极端缺水地区的标准,深圳市已经属于极端缺水地区。 2 城市化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 2.1 城市化对地表水循环的影响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后进地位。与周边省份相比,差距也很大。贵州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有利时机,抓住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加以重点解决,以推动整个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健词]贵州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优势 1.丰富的旅游资源 (1)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贵州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光著称于世。全省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1000多处,有12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随处可见直插云霄的奇峰、峥嵘诡谲的岩石、飞珠溅玉的山泉、云蒸霞蔚的飞瀑、烟波浩淼的湖泊池沼、高古幽深的溶洞峡谷,无不展现着贵州高原的奇特、古朴、神秘的魅力。 (2)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以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多元山地文化,以其古朴神秘、热情奔放、多姿多彩吸引着广大海内外游客。这里世代居住着汉族及苗、侗、布依、彝、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大观。 2.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 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6度,为四季皆宜的观光、旅游、休闲、考察、探险之地。尤其在夏季,已经成为众多游客的避暑胜地。 3.丰富的水资源 贵州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纵横,瀑布众多。黄果树瀑布世界知名。众多的河流造就了大量的漂流资源。而以赤水河水酿造的茅台酒,被称为“国酒”,更是誉满全球。 (二)贵州旅游市场的机遇 1.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无疑会给包括贵州在内的中国旅游带来巨大的客源市场。 2.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主要休闲消费方式。随着国民经济蓬勃发展,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主要休闲消费方式。中国旅游业、贵州旅游业都将以空前的速度稳步前进,旅游活动更加大众化、社会化,这为贵州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3.旅游需求旺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行社和旅游者都要寻找新的旅游目的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贵州旅游,极有可能成为旅游者新的旅游目的地的首选之一。 4.十六届三中全会带来的融资机遇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产权制度改革若干决议,使民营资本的发展进入快车道,无疑会推动民营资本进入旅游业。对于进入成本较低、地方经济实力较弱的贵州旅游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融资机遇。 (三)贵州旅游市场的劣势 1.交通很不方便。贵州地处高原,境内山地众多,铁路、公路建设成本高,因而许多景区交通很不方便,易到达性较差。游人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高,逗留时间短。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贵州很多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使游人缺乏安全感,更谈不上舒适感和亲切感。

未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在线旅游格局鲜明,巨头之下无完卵 2018年是中国在线旅游二十年的收局之年,风云变幻,群雄割据,在2018年末迎来了同程艺龙的上市,但是已经无关大局了,在这个格局鼎定的一年中,携程依然是在线旅游的龙头老大,但是格局已经悄然改变。 在互联网的国度中,“消灭你、但与你无关”的跨界威胁从未停止,即使是携程这样的老大,也面临着跨界巨头来势汹汹的威胁,在在线旅游的格局中,携程去哪儿、美团点评、阿里飞猪将会在2019年呈现出更加清晰的市场格局,场景迁移成为重要手段,在巨头之下,资本寒冬带来的是在线旅游企业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真正艰难时刻。之所以说场景迁移非常关键就在于随着手机里app越来越多,很多非常用场景的app就会被弃置甚至删除,常用场景的app才得以保留。携程因为是是行业龙头,且在酒店、航空、景区、游记攻略等方面都有联动效应,且它是行业的龙头企业,折扣力度大,才得以在手机中保留。携程2017年年度销售总额(GMV)达到6000亿,是行业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其他的在线旅游企业,诸如马蜂窝、同程艺龙、途牛、驴妈妈、众信

等无论是在资讯还是在SKU方面远远不及携程,跨界巨头进入旅游业后,首先承压的就是这些第二梯队、第三梯队成员,面临app被删除的可能性巨大。 如果把餐饮娱乐等泛休闲旅游进行合并的话,美团点评这一巨头就进入了视野,从2015年开始,美团点评在酒店、景区等领域陆续发力,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美团点评在餐饮端的良好应用场景,成功的绑架了一大批都市人群,使之成为都市人群的必备app,在场景迁移中,由餐饮向泛旅游的酒店、景区的迁移较为平滑,而且积分通用、激励券互动等都能够带来良好的转化效果,这种场景的迁移极易被使用,配合专业化团队,能够润物细无声的带来客户,这也是华南区美团点评在长隆门票销售代理逆袭携程的重要原因。 因此,美团点评虽然在目前的在线旅游中份额并不太高,但是未来的发力不可小视,2019年这种资本寒冬中,这样润物无声的巨头介入,更添行业压力。 阿里飞猪的成长则是依托于阿里集团,能够充分享受阿里淘宝、天猫、支付宝、蚂蚁金融、阿里白条、借呗、花呗……等整个阿里系的资源,2016年阿里飞猪的年销售总额达到1000亿,2018年双11,购买旅行商品的用户同比增长了30%;机票公务舱产品销售同比增长300%,据阿里飞猪负责人介绍,阿里飞猪预计到2020年GMV将达到万亿。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摘要】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光辉的前景。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更是生机勃勃。被称为朝阳产业,这说明了它的发展前途和生命力。但是,这个朝阳需要整个社会来托起来。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旅游发展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若干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200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截面数据回归得到的模型,对中国的旅游发展显著因素分析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支配收入旅游业投资国际游人数 (一)引言部分 旅游业是由旅行社业、住宿业、交通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集合,是一种关联带作用较大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对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加强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增加值超过了石油、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而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只占GDP的33%左右,2002年旅游产业的产值只有5530亿,占同年GDP很小一部分,而我国的旅游资源是很丰富的,我国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研究目的 我们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来对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一方面力求为增加旅游方法的研究指出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模型的分析针对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出我们对增加旅游收入的一些建议。 (三)理论支持 根据对旅游收入的分类,旅游收入可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我们的模型的设定以这一分类为基础,另外,考虑到旅游产业收入的发展除受外在因素影响以外,还很大程度上受其产业本身的发展水平影响,因此进行旅游收入分析模型设定时,我们还引入旅游的固定资产作为解释变量。 (四)模型的设定和数据的收集 1、根据理论分析和经验,我们最初选择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旅游业固定资产、国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公共绿地面积、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居民消费水平和旅客周转量等因素作为参考,但是经过反复的回归实验,我们发现有些因素或是不符合经济意义,或是显著性检验不能通过,或是不能改善拟合优度,同时对其他参数有明显影响,与我们的预计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们就认为这些都是多余变量,不宜引入模型,最后,我们选择了影响最为显著的三个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Y i=β0+β1X1+β2X2+β3X3+u i 其中:Y为旅游企业营业收入(万元),X1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元),X2为旅游业固定资产(万元),X3为国际游人(万)人次。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代表,国际游人是影响国际旅游收入的因素,而旅游固定资产则体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 2、为了避免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本模型使用截面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水资源分布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中国水资源分布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摘要]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意义十分重大。然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的水资源却是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继粮食危机、能源危机之后困扰人类生存的第三大危机。我国虽然地大物博,然而水资源的储量却并不多,并且在使用上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将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水资源短缺现状解决策略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但发展,人口的逐渐膨胀,对作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水资源的需求量也逐渐变大,并且社会中存在着许多水资源浪费及利用不合理的问题,这使得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而我国虽然幅员辽阔,资源众多,但是在水资源的利用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问题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就中国的水资源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二、我国的水资源的现状 1. 我国水资源的情况 从总量来看,按照2009年的最新统计,我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28124亿m3,其中河川平均年径流量27115亿m3,地下水8288亿m3,居世界第六位,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从人均来看,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不仅有2/3的城市缺水,农村还有近3亿人口饮水不安全。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扣除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水资源的问题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与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有密切关系。全国十个流域可合并划分为南方、北方及西北三个明显不同类型区:南方比较充沛,年均降雨量超过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湖南农机2010年7月收稿日期:2010-03-14作者简介:曹友情(1990-),女,江西九江人。 摘要: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作用。我国拥有丰富的自 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但是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因此应加强国内旅游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旅游市场的宏观调控,改善旅游环境,从而更好地带动经济发展。 关键词:旅游业;国民经济;旅游业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320(2010)04-0126-02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countermeasures CAO You-qing ,WU You ,FEI Li-ya (School of Economic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China ) Abstract :T ourism is an important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as a whole.China has abundant natural and human tourism resources ,but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domestic tourism is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So the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 facilities domestic tourism industry should be to strengthen ,use of economic ,legal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macro-control tourism market fully ,improve the tourism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ter. Key words :T ourism ;national economy ;tourism statu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曹友情,吴 优,费黎娅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据统计, 2009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9.02亿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2万亿元,增长16.4%;旅游总收入1.29万亿元,增长11.3%。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旅游业总体上依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从而拉动内需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1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都具有战略性关联带动作用。旅游业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够很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国民收入、赚取更多的外汇,对于扩大就业领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是作用巨大。 (1)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旅游收入是国民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指标,旅游收入的增加势必会增加国民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旅游牵涉甚广,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相关产业的收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1959-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旅游业产值占整个GDP 的产值比重逐年上升,其中2009年我国旅游业的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更是超过了4%,2010年 我国旅游业预期目标是实现总收入1.44万亿元,增长12%。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 (2)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高的行业,不仅能带动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也能带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只有具备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才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旅游消费是最终端消费和综合性消费,在社会总需求中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1元钱的旅游业直接收入,可以带来4.5元相关产业的收入,由此旅游业总收入对整个国家收入的带动作用是多么显著。它不仅为铁路、民航、公路、水路运输和旅馆住宿等输送了大量客源,而且对文化娱乐业有约50%的贡献率,对餐饮业、商品零售业、贡献率超过40%。 (3)增加外汇收入。外汇在一个国家对外经济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国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对外汇收入更是重视。旅游者必须要来旅游产品生产地进行消费,节省了商品外贸过程中的运输、仓储、保险等费用,降低了换汇成本;旅游出口不受客源国或地区贸易保护的限制,不受关税影响;旅游业创汇方便,无须产品包装、储运和其他繁杂的进出口手续……种种优势使旅游业已经逐渐成为增加外汇收入的一个重要指标。 (4)扩大就业领域。旅游业是综合性消费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不仅自身发展迅速,也很好的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就业岗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旅游业为游客 湖南农机 HUNAN AGRICUL TURAL MACHINERY 第37卷第4期·学术 V ol.37No.4 2010年7月 Jul.2010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2008-5-16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在加入北京2008将举办奥运会,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形成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等时代特点的推动下,将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其新趋势较为显著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会蓬勃发展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目标。随着教育,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进入21世纪,人们的旅游需求向多层次方向发展,因而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成为新的热点。 (一)工业旅游的兴起所谓工业旅游,就是以工业企业的生产线,生产工具,产品和厂区等为对象的专项参观活动。20世纪工业旅游起源于法国,当时雪铁龙公司让游客参观其生产流水线,欣赏其汽车生产工艺。后来,世界各地著名现代化工业企业纷纷仿效,汽车、钢铁、飞机、酿酒、饮料、陶瓷等行业先后开放生产制作过程,让游客一饱眼福。甚至,在美国,生产美元的印钞厂也向游人开放。对游客来说,游览工业企业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最初是出于好奇心理,后来在参观过程中增长了许多知识,开阔了视野,尤其是专业爱好者,还侍机加深了对生产企业的了解。而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不仅能获得一定的门粟收入,而且通过旅游等宣传,使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了不花钱发布广告的作用。所以,工业旅游发展将势不可挡。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前,工业企业很少对公众开放,90年代后工业旅游悄然兴起。例如,神龙轿车,可口可乐等著名公司均把生产车间对游客开放;青岛海尔集团和青岛啤酒厂,南京熊猫集团,柳州两面针集团,浙江农夫山泉公司均让公众参观;南京还推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一条工业旅游线路,让旅游者了解到南钢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我国工业旅游的出现,填补了我国旅游产品中的一页空白,为旅游业的发展拓宽了思路。通过工业旅游,宣传了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品牌,

浅谈旅游业行业发展现状

浅谈旅游业行业发展现状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我国旅游业行业发展现状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目前已被列为世界第三大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雪球也进一步提升。近几年来,我国的旅游业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有力的拉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但同时,我国的旅游业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的现状: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国际环境 国际旅游业成为近年的发展趋势,1990年代以来是世界旅游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据早前的旅游行业调查报告统计:1996年全球国际旅游总人数达592亿人次,旅游业总产出达36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已超过了石油、汽车、化工等行,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二、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战略性关联带动作用。据旅游行业调查分析显示,就2009年来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亿人次,增长%;国内旅游收入万亿元,增长%;旅游总收入万亿元,增长%。 三、旅游行业现状 (1)旅游方式的单一化 我国旅游业的服务项目通常是以一般性观光为主,活动内容单调,缺乏可让旅客直接参与的活动,直接导致景点吸引力弱,旅客不愿长时间停留。同时,旅游质量也不高,我国的观光产品目前还处于初级开发水平,还有待开发。

(2)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庞大,国内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的发展跟不上旅游消费者的扩大的步伐,国家投资也相对较少,基本上是贯彻“以旅游养旅游”的方针,花钱多的项目几乎很少触及,只能因陋就简,以致设施不全。 (3)旅游市场竞争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由于旅行社经营者没有长远的战略计划,市场定位不明确,同时受经济利益驱动,各种不正当竞争现象在旅游市场中普遍存在。 (4)不恰当的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 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在目前相关法律规章不健全的情况下,个别旅游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我们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目前我国的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从总的旅游人数和回笼货币来看,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每一年人数平均增长10%以上,旅游消费总额平均年增长率亦在10%以上。 2、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而修学、健身、寻根、考察、探奇、了解风土人情的专项特点旅游较少,一般游客住低档旅馆,饮食简单。据统计,在旅游消费结构中,吃住行比重高达85%,游览购物仅占15%。旅游整体消费水平低,据不完全统计1985—1992年,国内旅游人均消费额仅58元。 3、从旅游的地域性和客源分布来看,国内旅游热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知名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胜地,如北京、江浙泸、广东等地,象敦煌、九寨沟、西双版纳、黄果树瀑布等风景点由于交通不便相对处于温冷点。从距离上看,一般以中近距离旅游为主,远距离旅游为辅。如桂林主要以粤湘鄂的旅游者为主。从客源分布来看,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为主,内地县镇为辅。旅游者停留时间较短,一般在2. 5天~3. 5天“一日游”也占有很大比重。 4、旅游人员构成广泛、公费旅游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国内旅游人员的构成大体是:先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外出旅游,离退休干部的疗养旅游,职工干部的奖励旅游,企事业单位人员以及教师学生的度假旅游以及各种公务旅游。虽然随着消费观点的改变和经济收入的提高,社会各阶层、各行业都有相当数量的人加入自费旅游队伍的行列,但是,公费旅游仍占主要地位。 我国的旅游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才起步的新兴产业。虽然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名城较多,但由于过去几十年的闭关锁国,加上国家财政困难,对旅游业长期缺乏投资,以致我国的旅游业设施落后,近十多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经过努力追赶,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 5、所谓旅游业,实际包括住、吃、行、游、娱、购六要素。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由于我国对上述旅游服务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而在利用外资方面,因有的项目开放,有的不开放,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从总体上看,外资主要局限于饭店宾馆,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如交通、商业购物尽管也都涉及,但比重很小,投资十分有限。对景点建设,除国家指定的度假区外,外资不能插足,因而景点内设施落后,其中突出的是卫生条件差。 旅游业的对策 由于我国国内旅游业起步基础差,水平低,远远不能适应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我们必须探讨以下制约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开放范围,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龙头—旅行社为了保护我国的旅游业,特别对旅行社服务,目前我国采取的策略是“中度开放、高度保护、鼓励参与”。然而,旅游业能否高度发

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

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水是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源泉,也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宝贵 资源,更是城市的血液。而城市化是我国走向世界强国的不可缺少的阶段,因此我国目前正以世界罕见的速度推行城市化,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中的20%左右,预计2050年将达47%左右。城市是人地关系的焦点,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生产和消费最为集中的地方,因而城市也成为污染最为集中的地方,因而在城市化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水资源问题与水环境问题。 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用水需求量不断增长,水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以致形成“地下水越抽越深,水源越来越远,远距离取水的城市越来越多,用水成本越来越高。” 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系统 (夏军,朱一中,《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2002 07 )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水循环和水环境物质代谢的失衡严重影响着城市水环境的量和质,水资源污染严重造成水危机,不但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水资源矛盾进一步加剧,使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的发展需要一个和诣的环境,因此我们在发展城市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城市发展与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那么城市的发展是令人担忧的。尤其是在水环境方面,是举足轻重的不可忽视的。 我国城市发展中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中国是个水资源严重缺水的国家,全国670个城市中,严重缺水的有110多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m3(赵鹏,《城市水利的特点与发展》2008 04)。城市水资源问题与水环境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发达国家在各自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都曾不同程度地遭遇过这一问题,并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和巨额的治理费用。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水的危机带来的困难与挑战将更多更复杂。 我国城市水资源特点:城市水资源是指一切可被城市利用的天然淡水资源和

青海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

青海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趋势及对策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青海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尚珑杰 摘要: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于东部地区,但其自身独特而丰富的各类资源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契机为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文分析了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不足之处,提出应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崭新道路。 关键词:青海旅游现状问题对策 一、浅析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青海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端,面积72万平方公里。与其他中西部省区相比较,青海省既是一个特色突出、潜在优势深厚、尚不为人知的旅游资源大省,也是旅游资源开发小省和旅游经济弱省。总体来说青海省旅游业现状可以概括为:“一流资源,二流知名度,三流开发,四流交通,五流经营。”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青海旅游业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各级旅游部门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大旅游开发的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全方位、多形式宣传青海,如推出系列特色旅游新项目和旅游专线,开展节假日旅游活动,同时不断提高旅游综合质量,使青海省的旅游事业呈现较快发展的势头。2002年,青海省旅游业接待的人数和旅游创汇收入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使其成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近几年伴随着青海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青海旅游业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1、旅游客源逐步扩大,创汇不断增加。2002年,青海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万人次,创汇990万美元,旅游收入达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及民族风情旅游日趋升温。以青海湖、鸟岛、孟达天池、南山、互助北山、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可可西里、阿尼玛卿雪山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旅游人数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以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塔尔寺、瞿坛寺、清真寺等宗教圣地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也日趋升温。 3、旅游业的产业带动和社会效益已在显现。2002年青海旅游业为社会提供直接就业岗位5000余个。目前,全省直接旅游从业人员达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近7万人。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扩大了社会就业,增加了城镇居民和农牧民群众收入。 4、旅游业引入市场机制,全力推进投资结构调整,一大批非公有制旅游企业蓬勃发展。目前,全省101家旅行社中,52%为股份制和民营企业;39家星级宾馆中股份制和民营企业占了38%。 (二)青海省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青海省旅游业虽然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同国内发达省市相比,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各项旅游指标在国内仍处在落后位置。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思想观念相对滞后。青海旅游业观念陈旧的原因在于,青海的经济发展落后,国有经济改革进程普遍慢于东部其他省份,国有经济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很多人仍然抱着“靠国家吃饭”的老观念、老思想。要实现青海省旅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