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书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书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书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书上答案

P4、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影响:

1、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古代埃及的农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尼罗河便于航行,为古代埃及的统一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3古代埃及人观察尼罗河泛滥,发现其规律,发展起天文学,如制定了太阳历。

P6、第一条:它虽然有原始的“同态复仇”痕迹,但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人之间。第二条: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里,社会地位高的阶级对于社会地位低的阶级享有特权。第三条:反映了当时社会奴隶主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采用的刑罚十分残酷。第四条:反映了当时奴隶主的特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这些规定通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不同的,与现代法律相比,它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P7、古代北非和西亚产生过哪些古老的文字?它们对世界语言文化的发展有什么贡献?

古代北非和西亚产生了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字母文字等。

文字的出现有力的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尤其是腓尼基字母文字的出现,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P8、课文中婆罗门宣扬造物主创造等级说的目的在于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理发师儿子的故事反映了当时不同种姓之间壁垒分明、等级森严的社会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逐渐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激化社会矛盾。

P12、周朝时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是由其统治阶级血缘关系的远近决定的。

与现代社会的根本差异在于,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地位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学识、能力和才干等;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公民拥有平等的基本权利。

P14、1、从地理位置看,齐国处于中原东面,较少遭到各诸侯国的包围封锁;临近大海,物产丰富。2、从个人因素看,齐恒公不计前嫌,善于用人;虚怀若谷,擅于吸纳别人的正确意见。3、从实力、谋略来看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军制内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强大起来;打出“尊王攘夷”旗号,树立威信。

P15、“城门立木,取信于民”的作用?

使商鞅得以取信于民,增强了改革的信度,有利于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

“城门立木,取信于民”的意义?

从“以史为鉴”的角度看,改革会遇到各种阻力,人们难免有观望、等待和逃避的心态,只有通过“取信于民”才能显示改革者的决心,排除人们的观望情绪,推动改革的顺利实施。从公民教育的角度看,商鞅的做法对于学生学会如何做人也有启示:做诚实的人,不说假话、谎话,说到做到。

P16、老子的这番话的意思是,柔软的事物得以长久保存,而刚烈的事物很容易夭折,这反映了老子以柔克刚的思想以及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思想。

反映这种思维方式的成语有:积少成多、转败为胜、无中生有、苦尽甘来、否极泰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等等。

P17、孟子的核心观点是主张“仁政”“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道德准则。庄子的核心观点是主张重视人的天性,顺其自然。墨子的核心观点是“非攻”,“兼爱”,反对战争,主张爱一切人、互助友爱。韩非子的核心观点是主张变法,重视法律,主张加强君主的威权。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国君权力;同时,为了应付战争,统治者向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要求百姓服沉重的兵役、徭役,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受到秦国统治者的重视。

P18、雅典的民主制度并不像伯利克里那样的美好,他的话仅说对了一部分。因为,雅典民主制的实际上具有两重性:从积极的方面看,使公民主动积极地参政议政,它具有专制统

治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点,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权利;从消极的方面看,这一民主制度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占人口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P21、亚历山大帝国版图大致包括今天的希腊、马其顿、保加利、埃及、约旦、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塞浦路斯、土耳其、黎巴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约旦、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大部分和印度的小部分。希腊文化传播到这些国家或地区,促进了这些国家文化的发展

亚历山大帝国虽然短暂,但它是希腊城邦制度的终结,又是希腊文明的传播者,也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促进者。亚历山大帝国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透到西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P23、武力征服,古代罗马人尚有尚武精神,骁勇善战,战术高超。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土耳其、埃及、利比亚、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家。

P25、古罗马的建筑主要有哪些种类?

一、宗教建筑,如神庙、祭坛等;二、公共建筑,如广场、剧场、斗兽场、浴场等;三、纪念性建筑,如记功柱、凯旋门等;四、道路工程建筑,如桥梁、道路、高架水道;五、宫殿等。

罗马建筑的主要特点:

规模宏大、类型多样、庄严厚重、喜用柱子和拱券结构、建筑与艺术紧密结合、公路四通八达。

P27、

P28、(1)处于温带,气候条件适宜早期人类生存。

(2)临近大河流域,有充足的水源。

(3)除位于岛屿上的克里特文明外,其他几个文明区域都位于河谷或河流冲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4)克里特岛自然环境优越,农业以谷物、橄榄、葡萄种植为主,同时也充分利用海洋优势发展对外贸易,促进了区域的繁荣。

P28、概括出三项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

国家、文字、国家机构与制度

P29、(1)古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南部,包括希腊本土、爱琴海地区和小亚细亚三大部分,三面环海,交通便利。古希腊人利用当地丰富的物产和便利的航海条件,向海外输出橄榄油、酒、布匹等产品,输入大量的粮食和物资,商品贸易和城市经济繁荣。

(2)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制度的基础上的,广大奴隶为希腊的繁荣作出了很大贡献。

(3)古希腊占大多数人口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真正能够享受这种民主的人只占少数。

(4)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贸易和交流,为商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制度保障。

P30、自我测评

1、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古代西亚七天一星期制度;古代西亚的字母文字;古代印度的佛教和0到9的十个数字符号。

2、(1)孔子重视礼,重视不同社会等级、社会身份的人之间的关系和秩序,而西周时期完善的礼乐制度恰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2)从积极的方面说,礼乐制度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从消极方面来说,礼乐制度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一面,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力。

5、古希腊:

政治制度:雅典的民主制度,成为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

哲学:现代西方人所使用的“哲学”一词就来自古希腊语,原意是“热爱智慧”。

科学:阿基米德的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

文学:《荷马史诗》是世界闻名的长篇文学作品。

戏剧: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诞生了“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之父”阿里斯多芬。

体育: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可上溯到古代希腊,马拉松赛跑也起源于那里。

美术:《掷铁饼者》是公元前5世纪希腊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之一。

古罗马

法律: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语言、文字:拉丁语广泛传播,拉丁字母是目前世界上流传最广泛和最通用的字母,现在的很多语种都从拉丁语演化而来。

建筑:现代许多建筑沿袭了古希腊、古罗马的石制柱廊和拱券式等结构。

P32、查理这位几乎统治整个西欧的国王,为什么要跪教皇面前接受加冕?教皇为查理加冕,这一事件意味着什么?

查理为了巩固统治,积极争取基督教的支持;基督教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需要借助查理的势力,此事件标志着教权与王权之间相互利用的关系及其联盟的建立,为基督教在西欧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条件。

欧洲的封建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连年的征战迫使农民深受其苦,许多破产的农民被迫投靠大封建主,成为依附于封建主的农奴,同时,国王和大封建主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臣下,形成了封建主之间的封主与封臣关系,西欧封建制度随之形成。

P33、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由于封建等级制度是因土地的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各级封君与封臣之间都互有义务。所以,封臣即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而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却没有臣属关系。所以,中世纪的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这种复杂的关系,在封建主之间“造成一团乱麻般的权利和义务”,使封建主之间不断发生争夺和混战。

P33、·法兰克国王与教会之间为什么会建立起合作的关系?

教会宣扬的“君权神授”观念可以论证国王地位的合法性,维护教会的权威;而国王可以通过物质、军事等力量来维护教会的权威。它们之间相互利用,借助对方的力量巩固自己的统治。

P35、画面上的巴黎街道两侧都有哪些行业?上面的情景说明了什么?

有裁缝店、理发店、皮货店和杂货店等,这说明了当时巴黎商业、手工业和服务业的繁荣与兴旺。

P37、伊斯兰教的产生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之间有什么关系?

伊斯兰教用一神教取代阿拉伯人原始的多神宗教,适应统一的需要。《古兰经》对国家建立

后的伊斯兰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规范等产生重要影响。伊斯兰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就是阿拉伯半岛统一、阿拉伯国家建立的过程。

P39、阿拉伯在东西方交流中起了什么作用?

古代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把中华文明传到西方,又把西方文化传到中国。这是由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公元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帝国东北和唐朝的边境相连,当时唐朝时世界上强国;帝国的最西边境和欧洲的法国相连。这样,阿拉伯人把唐朝的文化传到欧洲,又把欧洲的文化传到中国。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融合精神。一方面,阿拉伯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传播,推动了帝国范围内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它是在吸收、消化原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帝国和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既有鲜明的特点,又很很强的包容性。阿拉伯半岛地处亚、非、欧三洲之间,这种优越的地利位置,使其既有条件吸取三大洲优秀的文化成果,促进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又能成为三洲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中古阿拉伯学者取得了哪些成就?

文化创新方面的贡献:

1、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艺术的典范。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克尔白神庙是前来朝觐的穆斯林必须拜谒之地。

2、数学,改造印度人发明的从0到9的计数法;现代“代数学”一词来自阿拉伯文;“代数学之父”花拉子密。

3、阿拉伯医学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拉齐斯的《医学集成》,伊本·西那的《医典》被译成拉丁文,长期被西方人视为医学指南。

4、文学《一千零一夜》。

5、天文学、化学取得很高成就。

传播文化方面的贡献:

1、传播阿拉伯数字。

2、把古希腊、罗马及印度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为日后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

3、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传播到欧洲。

2、阿拉伯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什么作用?

阿拉伯文化起到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作用。

P40、天皇似乎日本国君主的尊称,是由最高统治者“大王”改称而来。日本史书记载第一任日本天皇是被神化的神武天皇,传说是天照大神的后裔。明治维新之后倒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天皇是真正的最高统治者。在当今日本,天皇依然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P42、日本民族有强烈危机意识,具有善于学习、坚忍服从等特点。

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朱雀大街名称与走向相同,等等。平城京的唐招提寺是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后主持兴建的。

P46、自我测评

2、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最大特征表现于封建庄园制度、封建农奴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基督教的作用和影响。

5、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

6、

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亚洲地区

1世纪耶稣欧洲、北美

7世纪默罕默德亚非地区

7、基督教的圣诞节、佛教的腊八节、伊斯兰教的开斋节

8、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改革后,日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繁荣,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701年,日本参照中国的律令

制度,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作为治国的基础。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改革后,日本成为依靠“律令”实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P51、指统一法律、计量单位、车轮距、文字,这是发生在秦统一六国之后的历史事件,对巩固统一国家统一、促进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有着重要意义。

P53、秦法律名目繁多,刑罚残忍,百姓苦不堪言,从而导致矛盾激化,人民起来反抗。

P54、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

P57、传播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会产生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

一方面,确立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这种只发展一家学术,限制其他各家学术思想的做法,对学术发展非常不利。

P61、中国、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伊朗、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和塔克拉玛干沙漠

P64、纸的发明和使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1、造价低廉,容易推广,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有利于文化的普及。

2、纸面平整光滑,便于书写成文

3、纸质轻薄,便于装订、携带和保存,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

2、P69、由于丝绸之路不仅有干线,还有许多支路,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政治、宗教形势的演变,各条路线在不同时期的重要作用不同,并且不断有新的道路开辟。因此,让学生结合今天的世界政治地图对比课文中的丝绸之路示意图,说出大致的国家或者地区即可,如中国、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和意大利等,不追求全面。

外交上,西汉政府分别于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派张骞出使西域。军事上,西汉政府派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公元前121年,汉朝击败匈奴,占领河西走廊。行政上,西汉在击败匈奴后,先后设置酒泉、张掖、武威和敦煌四郡;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

长城对于汉朝向西开拓推进和保障丝绸之路通畅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西汉所采取的保护丝绸之路的措施发挥了作用。

丝绸之路的通畅推动了沿线区域的经贸发展以及民族的融合,同时也稳定了长城沿线地区的社会秩序。

P70、从邮政的内容方面来说,《驿使图》反映了当时邮政的基本要素:如邮递人员(驿使)、邮递物品(尺牍文书)、邮递工具(驿马)等,它是我国古代邮政制度的活生生的物证。从邮政的意义来说,邮政保证和促进不同区域间的物品和信息交流,而《驿使图》等画像砖正是出土于中国历史上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最具代表性的通道之一——丝绸之路。

P72、自我测评

1、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有:政治上,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统一采用郡县制。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文化上,统一文字;思想上,焚书坑儒。为了提高中央政令和军事行动的效率,还修筑了驰道。

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有: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的势力,建立刺史制度,以加强监察制度;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在长安设立太学,在地方上设立官学,以培养后备官员。

3、汉武帝以前,对匈奴实行退让和亲的政策,到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武力反击。这种政策变化,自然和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有关,但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西汉国力的增强。

4、4、这幅壁画说明,汉代北方游牧地区受中原农耕文明的影响,已经有了农耕生活,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民族交融的状况。

5、这两则史料说明,汉朝时,中国的丝织品、陶器等商品通过丝绸之路,到达了西方。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是东西贸易的重要通道,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

挥了巨大的作用。

6、《史记》由本纪、世家、表、书、列传组成。“本纪”依照时间顺序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世家”记载诸侯;“表”用来简列时事;“书”则记述制度;“列传”主要是人物传记。P75、袁绍刚愎自用,失于谋略,不肯听人建议;曹操精于谋略,从善如流,而且以诚待人,能宽容人。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拥有袁绍所没有的政治优势。

P76、从统一与分裂的角度来看,三国鼎立是一种倒退。这是因为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家分裂会加剧地方矛盾,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但从大规模分裂与局部统一的角度来看,三国鼎立又是一种历史进步。这是因为,东汉末年,十几个豪强势力的割据使东汉实际上已是一个分裂的国家,三国中的魏国实际上是在消灭了北方的割据势力、实现北方地方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的,吴国和蜀国也是如此。这样的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所以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P77、简要分析苻坚不能统一江南的原因。

从前秦方面看,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建立前秦的氐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以摆脱氐族贵族的控制,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能够打胜仗。此外,前秦军队指挥不当,展现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也是能够取胜的重要条件。

P79、司马迁描述的汉代江南,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物质生活水平比较低,但贫富分化的程度也低;而《宋书》所描述的南朝时期的江南,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丰收年头,一年的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

发生这种变化是因为,汉代的江南尚未开发,魏晋以来江南已逐渐得到开发。从自然条件来说,黄河流域农业生态环境在魏晋时期迅速恶化,而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从人口方面来说,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从技术条件来说,北方人口的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此外,从社会状况来说,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江南地区的进步与变化。

P80、今天人们普遍看到的蒸馍、烙饼、馅饼、面条和油炸饼等食物,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食物,后来,中原的汉族也普遍食用,又逐渐传到南方,成为很受欢迎的饮食。

P81、(1)胡服、汉服有什么区别?(汉服宽袍大袖,胡服窄衣小袖)

(2)在生活中,胡服、汉服哪一种服装比较便利?(胡服)

(3)既然胡服比较便利,孝文帝为什么要改穿汉服?(当时统治者向往汉族的生活方式)(4)为什么说这一改革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民族组成的四个要素: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素质。孝文帝迁都洛阳,使大批鲜卑人入居中原,民族地域进一步打破。语言、服饰、风俗、籍贯等方面的改变,有利用于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的融合。通婚更是造成民族在血统上的混合。这些都大大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融合,为隋、唐重新实现统一准备了条件。

P82、汉服宽袍大袖,胡服窄衣小袖。

鲜卑族服装和姓氏的变化说明了他们在生活习俗上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

孝文帝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他以后的北魏皇帝均以“孝”为谥号,说明了北魏皇室已接受了儒家思想。

P88、评价大运河:

利:大运河的开通,解决了南北的水路交通问题,有力的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大运河的某些河段依然承担着水路运输的作用。

弊:隋炀帝为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加强对南方的控制,搜刮更多江南的财富,满足自己乘

龙舟巡游江南的愿望。征发了大量民工,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给当时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P89、以铜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冠;以历史作为镜子,可以总结历代兴衰的经验教训;以人作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我常常通过这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犯错误。魏征死了,我也失去了一面镜子。唐太宗把魏征比作镜子,通过魏征来了解自己的得失。

反映了唐太宗善于以史为鉴,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勇于改过的治国风范。

P94、图4-30描绘的是唐僧取经的故事。

P97、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从礼仪的角度讲应该用“敲”,从意境的角度看,用“敲”字更能衬托出静中有动的意境。

这个故事说明了唐朝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以及做事情应该反复推敲。

P99、君臣礼仪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君臣礼仪的变化,反映了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你如何看待“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点?

从历史上看,这种观念反映了宋初的崇文抑武政策,它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但是,从历史影响上看,它强化了“为当官而读书”的观念。

P101、澶渊之盟的订立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对宋来说是屈辱的盟约;另一方面,也说明宋辽实力的均衡,盟约的签订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文化都得到发展。

P101、契丹文化对汉族文化的影响:乳酪本事游牧民族的主要食品,随着契丹南下,乳酪传入中原。契丹的服饰传入中原后,仿效者甚多,宋朝皇帝曾下诏禁止效仿,但阻挡不了契丹服装在中原的流行。幽燕地区的汉族和契丹人经常通婚,不少汉人为儿孙起契丹名字。P102、重视儒学,开设科举,模仿中原的政治制度,模仿汉字创造本民族的文字。

P105、资料1、反映了女真服饰(羊裘狼帽)对汴京服饰文化的影响。

资料2、反映了女真的乐器深受中原汉人的欢迎。

资料3、反映了女真睡火坑的习俗影响了北方汉人的生活。至今,北方仍然有睡火坑的习俗。资料4反映了女真的饮食习俗,这种礼仪在当今仍然有影响。

P108根据上述资料,归纳总结“苏湖熟,天下足”的原因。

从资料1可以看出,苏湖一带重视水利,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灌溉条件。

从资料2可以看出,当时所采取的精耕细作生产方式,提高了粮食产量。

从资料3和资料4可以看出,新稻种在这一地区的推广,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

从资料3中可以看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也推动了苏湖一带的农业发展。

上述几种因素,共同促成了“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

P110、从我们现代生活的需要来看,纸币、商标、广告的出现各有什么意义?

纸币比以往的金属货币更方便携带和交换;商标可以让消费者容易分辨商品的来源,生产者有效保护自己的权益;广告可以引导消费者的选购,同时也有利于商家的经营活动。总之,纸币、商标和广告的出现,说明了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

P111、你能说出这首诗反映了哪些北宋过年的习俗吗?

(1)燃放爆竹(2)家人一块儿喝屠苏酒辟邪(3)大门上更换新桃符。(桃符是刻画有门神形象的桃木板,用来驱鬼避邪,后世张贴门神和春联都是由此演化来的。

P114、经济,省时省力,排版错误容易修改,容易保存。

P115、从图4-99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木制棉纺车可以同时纺出三根线,这说明,黄道婆改进的棉纺技术先进,领先了欧洲大约四百年。

P117、(1)春天说。因为古代清明节有插柳的习俗,画中的轿顶就插有很多柳条。

(2)夏天说。因为《清明上河图》中有十多次出现了扇子,而且在郊外赶路人群中还有一

个赤膊奔跑追赶马匹的大汉,这似乎也说明当时正值夏日。

(3)秋天说。因为虹桥边的“十千脚店”门前的酒旗上写的“新酒”,与当时人们在中秋节饮新酒的习俗相吻合。另外,画卷前段的原野和院落中的石碾也与秋天刚打完庄稼的景象一致。

(5)图名中的“清明”指的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东京清明坊。(5)图片的“清明”表示当时的政治清明。

P118、(1)黄河水患频繁,河流泥沙含量大、淤塞严重。(2)黄河河道改道频繁。(3)黄河水量不稳定,汛期水量大、旱季容易出现断流,不利于行船。

(1)现代城市的很多过街天桥和地下人行通道两侧也同样有很多小摊贩。(2)乡村集镇时常也有很多是在桥上或者主要道路两侧,这也与画卷中的桥头商业活动很类似。

P119、我国的西北地区以及中亚、西亚的一些国家都有骆驼。画卷中出现了骆驼,说明虽然当时的北宋王朝与辽、西夏处于对峙状态,但与辽、西夏乃至中亚、西亚国家仍然有着密切的经济贸易往来。

租赁活动的出现说明了当时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很多专门化的服务行业为市民提供各种相关的服务。

唐代长安的居民区被分为大小不等的114个“坊”,居民白天通过周围的坊门出入,夜间则关闭坊门。长安城里的商业活动集中在“东市”和“西市”,由高大的“市墙”将其与周边的生活区分隔开。市墙四周设门,由专人掌管锁钥进行管理,交易时间有着严格的规定。宋代汴梁的城市布局顺应了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相较于唐代有了很大的规定。第一,突破了唐朝的坊市格局,商业区与居住区混合在一起。第二,商业区的交易时间更适合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需要,不但白天正常营业,还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P120、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南移的过程。它起于何时,成于何时?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一过程?

(1)魏晋以来北方人民的南迁,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唐朝后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向南转移,到了南宋,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①北方数遭战乱,经济和环境破坏严重,而南方相对和平,有利于经济的开发;

②北方民众的南迁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南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④中原传统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南移也促进了这一进程。

2、原因:元帝国的统治区域空前广大,扫除了诸多割据政权,交通的发达和畅通为中外交流提供了保障,创造了便利;朝廷容许和鼓励各国商人来华经商,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政策。所有这些都使元代成为中外关系史上的极盛时代。

表现:元代的空前开放和交流体现在以下方面:1、海外贸易空前繁荣,中国的瓷器和茶叶等大量出口,远销亚非欧诸大洲;2、中外科技交流达到高峰,指南针、火药等科技发明在这个时期传播出去,阿拉伯的医学、天文等科学知识也传入中国;3、中外人员往来和民族融合又迎来了一个高潮,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4、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各种宗教传入中国,并传播开来。

4、由于北方和中原在气候、地里条件、历史文化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上都有差异,因此,当北方民族政权的势力扩展到中原后,必须对原有的政策进行调整,即所谓“必行汉法”,以适应新的形势,只有这样,政权“乃可长久”。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详细版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版新 第一单元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2. 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孟斐斯→公元前15世纪国 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 文明: 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 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陵墓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 文化上 ①象形文字----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 ,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 ②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步太阳历。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 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日。 ③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4 、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村落,人 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2.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 3.古巴比伦文明: ?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干旱少雨,水量不稳; ?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 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 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性质(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比较:现代的法律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汉谟拉比法典》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4. 苏美尔文明:发明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5. 腓尼基文明: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影响:腓尼基字母文字后演变成22 个字母,为欧洲字母文字奠定 ) 2. 兴衰史: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后雅利安人入侵,陆续建立起一些小国→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 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3. 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 4. 佛教:?时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 只有摆脱欲望 刻苦修行才能拜托苦。 ?发展:公元前3世纪,国王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佛教兴盛一时。 ?传播:一个是北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再有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称为北传佛教。另一支向南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国。称南传佛教。 佛教在什么时候传入到中国?(西汉末年 公元元年前后) 2070年,禹建立夏朝→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公元前1064年,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商建 周,定都镐,史称西周(亡于公元前771年)→公元前772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世 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最后一任国王:桀。 3. 商朝:?青铜铸造业发达:青铜器种类多,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司 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古代最大的青铜器。 ?商朝出现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即甲骨文。(特点: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意义:我国有可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 4. 西周:?分封制:(内容+影响:P12)?礼乐制度:(目的+要求P12) 注:商和西周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西周分封制哪些人受封?(国王亲属、功臣等) 分到什么东西?(土地等) 有什么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物,保卫周王室。) 又有什么影响?(分封制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王控制区域) 分封制的基础是什么?(宗法制) 西周的礼乐制度用来干什么的?(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 孔子为什么推崇礼乐制度?(孔子重视尊卑等级,而礼乐制度恰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有无消极影响?(一方面起到了维护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一方面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年—公元前476年) 1.春秋五霸:?背景: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相互征战,争做霸主,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2.齐恒公称霸:?原因:①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军制和内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②后又采纳管仲的建议,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即在尊重周王室的名义下,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③.地理位置优越,背山面海,资源丰富。 ?时间:公元前7世纪中期,举行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承认他的霸主地位。 3..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 晋国——韩、赵、魏三个国家 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了解相对地理位置P14; 4.社会发展:春秋时期,我国出现铁农具,并已使用牛耕,这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其它方面的变化;春秋晚期,新兴地主和个体农民形成,社会结构发展了深刻的变化。 5.变法运动:魏国:李悝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最大影响) 6.商鞅变法: ①背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诸侯争霸的形势,秦国打出富国强兵的旗号,掀起变法运动。②时间人物:公元前395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③内容+影响:内容:1.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3.奖励军工,理由军工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4.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 (影响:与其他各国相比,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是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④性质:一次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 ⑤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深得秦孝公的重用;?.符合历史潮流;?.改革者态度坚决获取了人民的信任;?.献身精神和顽强毅力 商鞅“南门立木”在今天的意义:南门立木使商鞅得以取信于民,增强了改革的信度,有利于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对于我们学生的启示:要做诚实的人,不说假话、谎话,说到做到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令出必行, : ?. 原来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 ?.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他们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它们在众多领域提出的各种思想理论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 4.古代思想在现在的表现: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的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的教案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知道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方式。过程与方法:通过文物资料,了解远古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树立自觉保护文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 解释题目:“人猿相揖别。”——毛泽东《贺新郎读史》 人类是怎样产生的?目前基本公认的科学论断是什么? 但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新——¬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也许会有新的结论。我们要敢于质疑,敢于探索,推动人类向前发展。 学习新课: 一、从猿到人 1、进化中关键的一步——直立行走 小组讨论:直立行走有什么作用? 提问:是什么原因促使古猿改变原来的行走方式而站立起来的? 那么,直立行走为何能实现?——最重要的因素是劳动。 劳动不仅使猿直立行走,还促使人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 提问:观察P5图,比较人手和猿手最重要的区别是什么? 猿手的大拇指不能灵活的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 人手大拇指增长,大拇指第二节指骨的顶端高于相邻的指掌关节,大拇指能灵活的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 2、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制造工具 展示一些旧石器的图片 提问:这些石器是怎样制成的?使用这种石器的历史? (已有二三百万年) 旧石器、新石器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概念 3、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看P6《古人类分布图》回答: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 气候有什么特点? 继元谋人之后,已发现的中国境内的古人类中比较著名的有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基础知识汇总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基础知识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 2.四大文明古国的社会阶级 4.《汉谟拉比法典》 地位:迄今发现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 实质(性质):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是维护奴隶主对奴隶和平民统治的工具。

5.印度种姓制度 野蛮,开始进入文明时代,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7.列举四大文明古国中对现在还有直接影响的成就 (1)古埃及的太阳历; (2)古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 (3)古印度人发明的通用计数法 (4)古埃及的几何学、解剖学,计算等腰三角形,长方形等面积,推算圆周率为3.16; (5)古印度的佛教 (6)古代中国的文字 8.古代印度的佛教 1)佛教产生的时间:前6世纪 2)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尊称:佛陀,佛,释迦牟尼) 3)佛教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行,才能摆脱“苦”到达极乐世界。 4)传播:前3世纪,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兴盛一时,向外传播。 5)北传经中亚到中国内地,再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北传佛教(印度——中亚——东亚) 南传到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南传佛教(印度——东南亚) 6)宗教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 ①宗教倡导的宽容、慈善、诚信、尊重生命等观念对于社会道德改善和提高,对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②宗教的负面作用也是多方面的,比如过度的信仰可能导致宗教极端主义和邪教的产生,有害于社会等。 7)宗教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何作用?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曾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起过重要作用。人类文明的发展是由古代文明发展而来的,要理解古代文明,了解宗教的情况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西周 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工具 1.建立者(周武王)、时间(公元前1046年)、都城(镐)。 2.分封制和宗法制 3.礼乐制度(周公制礼作乐)→规范贵族的身份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具体内容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 1. 1368年( )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朱元璋就是( )。明成祖朱棣将都城迁到北京。 1627年,高迎祥、张献忠、( )等人先后起义,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2.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 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3. 从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 )”。 ▲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克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南至南海诸岛; ▲清朝前期的疆域图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4. 明朝的统治:明前期;①政治上,废除( )、创设内阁、设( )机构和迁都北京;②经 济上,奖励农耕,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③外交上,明成祖派( )下西洋;④影响:强化皇权;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开辟了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 明中后期;改革赋税制度;影响: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 )经济的高度繁荣。 5. 明清时期的不同名族政策 明朝:主要以防为主,采取比较被动的( )政策; 清朝:比较积极主动,采取( )的政策笼络其他少数民族。 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明朝:▲16世纪中期,( )、俞大猷抗击倭寇; ▲1662年( )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清朝:▲17世纪中期(康熙年间)抗击沙俄侵略,两次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天山以北的( )叛乱; ▲乾隆年间清朝平定天山以南的( )叛乱,后来,清政府设置( ),管理整个新疆地区的事物。 ▲册封( )、( )(金瓶掣签制度),设置( ); ▲明清时期,( )加强中央与西南少数名族地区的联系。 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今天我国多名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6. 农耕文明的繁盛 农业的繁盛 1.多熟制的种植制度逐渐成熟; 2.大量新品种被培育出来; 3.( )、( )等高产作物引进。 手工业的发展 1.手工业繁荣; 2.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3.出现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产生( )的萌芽。 商业的繁荣 1.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与繁荣; 2.商帮的形成,( )、( ) 海外贸易的发达 1.茶叶、生丝、土布、瓷器等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2.白银在明代中后期成为主要货币。 7.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时间:明朝中后期;地点:苏州、松江等江南地区 行业:纺织业部门;典型表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特征:以生产商品为目的,具有雇佣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8.进步思潮 代表人物:黄宗羲主张:批判专制皇权,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书历史与社会知识点复习大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书历史与社会知识点复习大全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 古代埃及 1.自然环境:位于非洲北部,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土壤肥沃。 2.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孟斐斯→公元前15 世纪国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文明: 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 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陵墓金字 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 文化上 ①象形文字----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 ②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步太阳历。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日。 ③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4、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 村落,人口增多,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城市,出现了国家,促进了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古代西亚国家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形似新月,土地肥沃,称为“新月沃地” 2.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 3.古巴比伦文明: ⑴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干旱少雨,水量不稳;

⑵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⑶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 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 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性质(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比较:现代的法律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汉谟拉比法典》所体现的 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4.苏美尔文明:发明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5.腓尼基文明: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影响:腓尼基字母文字后演变成22个字母,为欧洲字母文 字奠定了基础。古代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罗马人双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拉丁字母。)古代印度 1.自然环境:位于南亚次大陆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土壤肥沃,河水丰沛,发展农业的条件十分优越。 2.兴衰史: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后雅利安人入侵,陆续建立起一些小国→公元前3世纪,摩 揭陀国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3.种姓制度: 地位等级等级名称代表的社会阶层该阶层的职责或义务 统治阶级一婆罗门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 二刹帝利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国家军事行政大权 被 统治阶级三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为神庙上供,养活 第一第二等级 四首陀罗被征服者和贫困破产的 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上层剥削奴 役,从事最苦最累最脏职业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知识要点梳理

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 1: 1、爱琴文明形成于公元前 2000年起, 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 历时约 800年,是 古希腊文明 的开端。 2、古希腊最重要的两个城邦:雅典、斯巴达。 3、雅典民主制在公元前 5 世纪达到极盛,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最高司法机构是陪审 法庭。 4、古代希腊、罗马文明衰弱后,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直到 16 世纪。人们把这段历史时期叫 做“中世纪”(即 3 世纪到 16 世纪)。 雅典 :海上交通便利,商业贸易使城市繁荣起来。 雅典的民主制:①全体男性公民大会 ②“五百 人议事会” ③官员抽签产生 ④陪审员抽签产生 ⑤陶 片放逐法保证民主 民主制的评价(实质):①使公民主动积极地参 政议政 ②建立在奴隶 制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 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斯巴达的军事 :①一生都服从军事需要 ②男孩 7 岁 开始军事训练 ③女孩也要练习跑步、投矛 阿拉伯半岛 :处于亚洲西部的炎热地带,气候干旱。 伊斯兰教与阿 拉伯创立 :穆罕默于 622 年创立阿拉伯国 家, 去世前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8 世纪中叶阿拉伯成为 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格达(是当时最大的城市), 10 世 纪以后就逐渐衰弱下去。 知识点 2: 彼此争战,消 耗很大,公元 前 5 世纪晚期 以 后,古希腊 就衰弱下去。 古希腊文明 相 继兴衰的欧亚国 查理曼帝国 王政时代 :公元前 700 年左右,罗马在地中海沿岸的亚 平宁半岛兴起,经历了 200 年的王政时代。 共和国时代 :公元前 500 年左右,建立了罗马共和国。①共 和国的执 政官权利很大,扈从肩上有“法西斯”。②罗马人 崇尚武力,军队作战英勇,战术高超。军团有青年兵、壮年 兵、后备兵, 又分工兵、 机械兵和骑兵,具有集团军的优势。 帝国时代 :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自称罗马共和国“元首”, 独揽大权,实际上成为皇帝,罗马进入帝国时代。① 2 世纪, 地跨三洲,戏称地中海为“罗马人的小澡盆”② 3 世纪,分 裂为东、西罗马, 476 年,西罗马在日耳曼人打击下灭亡。 从王政时 代进入共 和国时代, 在屋大维 建立帝国 后迅速扩 张,成为地 跨三洲的 大帝国。 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查理统治时 期征服了西亚绝大部分地区。 查理曼帝国 :①800 年,在罗马, 教皇为查理举行加冕仪 式,查理曼帝国诞生,查理是第一个皇帝。②封建制度 形成。理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帝国分裂与英国兴起 :843 年,凡尔登签定条约, 三分帝 国。后发展为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同时英国兴起。 从王国到 帝国的转 变中,封建 制度逐渐 形成 阿拉伯帝国 伊斯兰 教与 阿拉伯 的共 同发展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总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1、直立行走对人类体质产生了哪些影响?P5 两足行走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生物学上的改变,也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性改变。由于直立行走使上肢解放出来,手脚逐渐形成;直立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变化,语言产生;直立还使头颅托置于脊柱上,使视野开阔,促进脑的发育,人脑逐渐形成。 2、观察图1-3,比较猿“手”与人手的区别。P5 猿“手”同攀缘生活相适应,大拇指短小,大鱼际肌群不发达,不能灵活地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而人手经过长期劳动,大拇指增长,拇指第二节指骨的顶端高于相邻的指掌关节,大鱼际肌群发达。因此,大拇指能够同其他四指灵活对握,做出猿类不能做的精细而多样的动作。 3、劳动对人类的诞生都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劳动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P5 从猿到人的转变,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和工具的制造,都离不开劳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现实意义: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促进社会的发展,劳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要以劳动为荣,热爱劳动,树立劳动观点。 4、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非洲、亚洲、欧洲等地) 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温暖、湿润、植物繁茂)P6 5、比较图1-6和图1-9,说说山顶洞人与北京人外貌特征的不同 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颏,脸部仍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而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山顶洞人的脸部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了。 6、山顶洞人在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 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制石器与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生活群体是氏族。 7、远古人类的取火方式:雷电生火、草木自燃生火(天然火);钻木或击燧生火(人工取火)。 人工取火比天然火的好处:人类可随时使用火,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自我测评]1.正确答案为B和C。2.可从身体形态(直立行走)、手的功能和面部特征等几方面思考。 3.排列顺序为:直立行走、打制石器、保存火种、熟食、人工取火。 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1、在世界农业、畜牧业起源时期,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整体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西亚、中美洲和欧洲 2、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食物生产的革命(有了稳定的衣食来源)。①使生产工具有了显著的改进,出现了磨制石器,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②推动了原始社会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例如制陶、制革、纺织等以妇女为主的手工业;③促使农业村落出现,人类逐步实现了定居生活。 3、较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先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主要有哪些不同之处? 新石器时代的“新”表现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使用上。石镰作为磨制石器的代表,侧重于生产领域;陶器作为重要的生活用具,侧重于生活领域 4、农业的产生、家畜的驯养、陶器的发明、与定居的实现有什么关系?P12 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磨制石器、陶器的出现,使人类逐渐开始了定居生活,形成了农业村落。定居生活促进了原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也促进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改善,对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5、半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半地穴式房屋。半坡遗址处于黄河流域,气候冬冷夏热、干旱少雨,半地穴式的房屋冬暖夏凉。 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的观点,向上帝造人说发起了挑战。人是由古猿进化而 来的,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都离不开劳动。 2、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称为史前时代。在史前时代,人们主要依靠石制和木制工 具,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表现在:人工取火的成功,农耕、畜牧的发明,定居生活的实现。 3、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 类巳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 4、我国境内以知的最早的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5、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开始使用天然火,巳掌 握了控制和管理火的技术。使用打制石器,处在旧石器时代。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6、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洞穴,巳会人工取火。山顶洞 人的外貌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上一样了。山顶洞人除了使用打制石器,也有经过磨光和钻孔处理的小件器物。巳使用骨针。但山顶洞人仍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生活群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7、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考古学家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 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要工具。新石器时代的居民还发明了陶器。 8、大约一万年以前,气候变得温暖湿润起来。环境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仅靠采集、狩猎 难以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于是,在一些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人们经过长期的尝试摸索栽培某些野生植物,驯养捕捉野生动物,以补充食品。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逐渐产生了。九千年前,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西亚地区。 10、19世纪末,在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岩壁上发现许多动物的形象,反映了当时这里人们的 狩猎生活。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制作了项链,人们已经有了审美观念;也有了宗教意识。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形式。半坡遗址出土了小口尖底瓶,证明形成了科学知识的萌芽。 11、古代西亚,流传着一部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诗。描写特洛 伊战争故事的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特洛伊人用木马计攻下了特洛伊城。12、炎帝的功绩有:发明耒耜,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号称神农氏,他还发明陶 器,开辟集市。黄帝的功绩有: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13、炎帝和黄帝是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著名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起来, 打败了东方强大的蚩尤部落,后来,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总整理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什么是史前时代?史前时代人们主要依靠什么工具过着怎样的生活? 2、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课人类相揖别 1、什么时候哪国科学家谁研究发现,高级生物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 2、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什么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什么? 3、古人类学家把什么看作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 4、人类特有的本领是什么? 5、人类诞生以什么为标志?至今有多少年历史? 6、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叫什么?距今多少年? 7、北京人距今多少年?生活在什么地方?开始使用什么火?火的使用有什么作用?过着什么样生活? 8、山顶洞人距今多少年?生活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样取火?生活的群体是按什么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9、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貌特征的什么区别? 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1、根据什么变化,可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工具有什么不同? 2、什么时候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怎样出现的? 3、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在哪里?请说出两方面的表现? 4、对比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文化特点的异同?(时间、地点、自然环境、建筑形式、反映的是什么流域的文化、主要农作物、驯养的动物、陶器) 5、世界上最早的村落出现在哪里? 6、史前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是什么? 2、描写特洛伊战争故事的是古希腊的什么史诗? 3、传说中黄帝的功绩有哪些? 4、传说中炎帝的功绩有哪些? 5、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什么意义? 6、炎帝和黄帝距今有多少年?它们为什么被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7、什么叫禅让? 8、谁三过家门而不入,用什么方法治理水? 9、请你谈谈在保护文物古迹时可能与哪些方面发生矛盾?你认为怎样保护文物古迹?保护文物古迹有什么意义? 第二单元 一、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1、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2、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大? 3、四大文明古国与哪些河流有关?说明什么?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 工业文明的来临 第一课 工商业的兴起 一、 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 1、 手工工场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 2、 中国手工工场出现在明清时期 3、 手工工场的特点: (1) 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场主不再亲自参加生产 (2) 工人多,分工合作 (3) 生产规模大,产量高 4、 手工工场的发展和社会影响: (1) 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 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3) 促进了社会阶级、社会结构的变化 二、 商人的地位变了 1、 商人地位的变化 (1) 身份的变化:他们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 (2) 经济地位的变化:经济实力超过了王公贵族 (3) 政治地位的变化:商人可以担任市长 2、 新诞生的社会阶层 手工工场主——早期资本家 雇佣工人——工人阶级的前身 3、 没落的阶层——贵族 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 一、 文艺复兴运动 1、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2、 主要代表 (1)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家,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代表作品:《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2) 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代表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3) 但丁:意大利作家,代表作品《神曲》 4、 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将人尊奉为世界的中心 三、 欧洲的宗教改革 1、 赎罪券——罗马天主教会为聚敛钱财而兜售

2、 “教皇的奶牛”——德国 3、 宗教改革: 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拉开了宗教改革序幕,主张:宗教信仰人人平等 4、 宗教改革使欧洲各国摆脱了罗马教会的控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四、 近代科学的诞生 1、英国科学家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2、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创立“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3、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宇宙无限,没有中心 4、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天空中的哥伦布” 5、 英国科学家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五、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法国 1、 宗旨:宣扬自由、平等、民主,反对宗教愚昧和封建专制,张扬理性的力量。 2、 主要代表 (1) 伏尔泰 法国思想家、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2) 罗梭 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提倡人民主权思想 (3) 法国的《百科全书》派 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 第三课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一、 新航路的开辟 1、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 欧洲工商业的快速发展,欧洲人对贵金属的狂热追求 (2) 《马可.波罗游记》激起欧洲人追求财富的强烈愿望 (3) 东西方传统商路被阻断,欧洲人迫切需要开辟新商路 2、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 西欧人已能制造适合远航的大船 (2) 积累了丰富先进的航海技术 (3) 罗盘针已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 (4) 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 3、 新航路的开辟 1487—1488 迪亚士(葡) 葡萄牙—非洲好望角 1492—1502 哥伦布(意) 西班牙—美洲大陆 1497—1498 达伽马(葡) 葡萄牙 印度 1519—1522 麦哲伦(葡) 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知识要点梳理

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1: 1、爱琴文明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起,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历时约800年,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 2、古希腊最重要的两个城邦:雅典、斯巴达。 3、雅典民主制在公元前5世纪达到极盛,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最高司法机构是陪审法庭。 4、古代希腊、罗马文明衰弱后,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直到16世纪。人们把这段历史时期叫做“中世纪”(即3世纪到16世纪)。 知识点2: 古希腊文明 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 雅典:海上交通便利,商业贸易使城市繁荣起来。 雅典的民主制:①全体男性公民大会 ②“五百 人议事会”③官员抽签产生 ④陪审员抽签产生 ⑤陶 片放逐法保证民主 民主制的评价(实质):①使公民主动积极地参 政议政 ②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 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斯巴达的军事:①一生都服从军事需要 ②男孩7岁开始军事训练 ③女孩也要练习跑步、投矛 彼此争战,消耗很大,公元前5世纪晚期以后,古希腊就衰弱下去。 古罗马 王政时代:公元前700年左右,罗马在地中海沿岸的亚 平宁半岛兴起,经历了200年的王政时代。 共和国时代:公元前500年左右,建立了罗马共和国。①共 和国的执政官权利很大,扈从肩上有“法西斯”。②罗马人 崇尚武力,军队作战英勇,战术高超。军团有青年兵、壮年 兵、后备兵,又分工兵、机械兵和骑兵,具有集团军的优势。 帝国时代: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罗马共和国“元首”, 独揽大权,实际上成为皇帝,罗马进入帝国时代。①2世纪, 地跨三洲,戏称地中海为“罗马人的小澡盆”②3世纪,分裂为东、西罗马,476年,西罗马在日耳曼人打击下灭亡。 从王政时代进入共和国时代,在屋大维建立帝国后迅速扩张,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阿拉伯帝国 查理曼帝国 法兰克王国: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查理统治时期征服了西亚绝大部分地区。 查理曼帝国:①800年,在罗马,教皇为查理举行加冕仪式,查理曼帝国诞生,查理是第一个皇帝。②封建制度形成。理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帝国分裂与英国兴起:843年,凡尔登签定条约,三分帝国。后发展为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同时英国兴起。 从王国到帝国的转变中,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阿拉伯半岛:处于亚洲西部的炎热地带,气候干旱。 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创立:穆罕默于622年创立阿拉伯国家,去世前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8世纪中叶阿拉伯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格达(是当时最大的城市),10世纪以后就逐渐衰弱下去。 伊斯兰教与阿拉伯的共同发展

2020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20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1945年10月24日成立联合国。宗旨是:为了维护人类 的持久和平,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2)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如存有 霸权主义、局部战争等。联合国应该在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促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第二 课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1.十九工业化 2.罗斯福民主 3.《国民公约》 4.苏维埃社会主 义共和国联盟 5.B 6.A 7.D 8.B 9.B 10.D 11.A 12.B 13.B 14.(1)沙皇政权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忽视了国内的革命力 量的发展;国内经济出现危机,矛盾激化,人民强烈要求*沙皇的统治。(2)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但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对整个人类 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5.胡佛的经济政策是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生产是企业的事,政 府不干预经济;罗斯福的经济政策是全面增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16.B 17.A 18.C 19.(1)轻视工业和贸易,对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不关心。(2)1922年,土耳其在凯末尔的领导下,与侵略者展开武装斗争,赶走了 外国侵略者,获得了独立。 20.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规定最低工资和工时的标准;承认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和雇主集体谈判;以 工代赈,解决失业问题。 第三课民族复兴的新道路 1.自由、平等、博爱 2.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 3.十月革命

4.1921、7 上海(嘉兴)共产主义 5.*列强消灭军阀实现全国 统一 6.A 7.B 8.B 9.A 10.D 11.A 12.B 13. 1926年红军长征贺胜桥战役 1927年北伐战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35年秋收起义遵义会议 14.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而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 建的革命运动。联系: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 15.革命道路: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代表人物: 毛泽东。 16.(A);(ABCD);(E) 17.A 18.B 19.D 20.(1)俄国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这为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 国历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走上了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道路,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1.陈独秀:1915年,在创办《新青年》杂志,倡导民主、科学,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展开;在北京建立共产主义小组,指导北方地区 的建党工作;在1921年7月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 中央局书记,后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地区的工作。 22.(1)A是湘鄂边革命根据地,B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C是闽 浙赣革命根据地。(2)位于各省的交界处,往往敌人的力量比较薄弱,革命的基础比较好,有利于革命队伍的存有与发展;共产党领导的革 命政权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第四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要点 1、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的观点,向上帝造人说发起了挑战。人是由 古猿进化而来的,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都离不开劳动。 2、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称为史前时代。在史前时代,人们主要依靠石 制和木制工具,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表现在:人工取火的成功,农耕、畜牧的发明,定居生活的实现。 3、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 的标志,人类巳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 4、我国境内以知的最早的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5、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开始使用天 然火,巳掌握了控制和管理火的技术。使用打制石器,处在旧石器时代。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6、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洞穴,巳会人工取 火。山顶洞人的外貌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上一样了。山顶洞人除了使用打制石器,也有经过磨光和钻孔处理的小件器物。巳使用骨针。但山顶洞人仍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生活群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7、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考古学家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要工具。新石器时代的居民还发明了陶器。 8、大约一万年以前,气候变得温暖湿润起来。环境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仅靠 采集、狩猎难以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于是,在一些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人们经过长期的尝试摸索栽培某些野生植物,驯养捕捉野生动物,以补充食品。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逐渐产生了。九千年前,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西亚地区。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自然环境 黄河流域、气候干燥、河流较少 长江流域、气候湿润、水网密布 建筑样式 半地穴式 干栏式 农作物 小麦、粟 水稻 驯养动物 猪 牛 制作陶器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导学从书参考答案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导学从书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 第一课第一课时 1、意大利,西欧。 2、明清时期,江南地区。 3、纺织、采矿、冶金、造船,英国、法国、德国。 4、B 5、D 6、C 第一课第二课时 1、工场手工业和商业,商人。 2、贵族,困境,没落。 3、D 4、C 5、D 6、(1)英国政府重商,中国明朝政府轻商。 (2)英国的重商政策促进了整个社会对商业的重视,在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中国的轻商政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发展落后了。 第二课第一课时 1、希腊罗马,人文精神。思想。资产阶级,宗教。 2、A 3、C 4、C 第二课第二课时 1、瑞士、英国,罗马教会。 2、B 3、D 4、B 5、C 第二课第三课时 1、知识就是力量。 2、牛顿。物理学,万有引力定律。 3、B 4、D 第二课第四课时 1自然,社会。法则,思考和判断。 2、伏尔泰,卢梭。 3、B 4、B 5、C 6、B 第三课第一课时 1、丝绸、瓷器、宝石、香料。 2、葡萄牙、西班牙。 3、哥伦布;麦哲伦;迪亚士。 4、各个大陆之间,人们的眼界,人类文明 5、B 6、D 7、B 第三课第二课时 1、饮食习惯、营养结构,生活条件。 2、科技成果,精良的武器,欧洲。 3、C 4、B 5、A 6、D 7、D 8、C 第三课第三课时 1、葡萄牙、西班牙,非洲、亚洲。 2、英国,日不落。 3、A 4、C 5、C 6、D 第四课第一课时 1、A 2、D 3、D 4、参考教师教学用书P54 第四课第二课时 1、 D 2.、C 3、C 4、奥巴马2009年-2012年 5 、略

第四课第三课时 1、C 2、D 3、A 4、A 5、略 第五课第一课时 1 、D 2、 C 3、 C 4 、A 第五课第二课时 1、 D 2 、C 3、 D 4、略 第五课第三课时 1、A 2 、 C 3、(1)中国的专制皇权高度加强(2)黄宗羲(3)反对封建专制,加强民主制度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黄宗羲这一反对专制皇权的思想对后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课第四课时 1、A 2、 D 3、略 综合探究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1、 C 2 、C 3 、A4、 B 5、略 第六单元 第一课第一课时 课中交流。一、1、略2、①英国较早地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②英国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积累起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同时也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的原料产地。③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取了大量的雇佣劳动力。④蓬勃发展的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⑤现有商品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3、棉纺织业。因为一方面棉纺织业是英国的新兴工业部门,受束缚小,迫切需要革新技术;另一方面当时棉纺织品的市场需求量大,而政府又禁止从国外输入,这就促使不少英国人努力从事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从而有了许多新的发明创造。 二、1、态度:大力鼓励科学研究。措施:书P52 .2、不同:16世纪的实验室条件非常简陋,而19世纪的实验室宽敞明亮,实验仪器精良。说明:当时重视科学研究,从而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变化:增设了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如巴黎大学P53。说明:当时人们注重科学的研究,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原因: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工业革命更使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被广泛的认识。19世纪的欧洲,普遍重视科学研究,所以,很多大学设置了与科研有关的新课程。4略。 课后巩固。1、棉纺织业机器生产手工劳动工业革命2、A3、D 第一课第二课时 一、1.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教案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教案 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历史与社会八年级教案,供大家参考。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教案1:战斗英雄邱少云 2.教师让学生读课本第10页的内容,分别请两位同学讲述一下黄继光和邱少云的战斗事迹。 提示:略。(要求生动、情节感人) 3.教师讲述:相信大家都被两位战斗英雄的英勇事迹所震撼,著名战地作家魏巍,1950年冬,随志愿军到了朝鲜前线,写了著名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文章最后这样写道:朋友!你已经知道了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领袖,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4.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把志愿军战士称为“最可爱的人”? 提示: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同时,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二)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1.教师讲述:抗美援朝的结果。 正是由于这些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战斗,终于在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2.史料解读: 材料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驾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材料二: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

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将军克拉克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3.提出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议一议,朝鲜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国内人民的踊跃参军,国内人民的大力支持,志愿军战士和朝鲜军民的英勇善战,党的英明决策,彭德怀的正确指挥,中朝人民的并肩战斗,抗美援朝是正义性反侵略战争。 4.请学生说说:胜利的结局对新中国有什么历史意义? 提示: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抗美援朝战争这一重大的历史活动。为了保家卫国,年轻的共和国以落后的武器、简陋的条件与世界一流强国美国对抗,并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赞美!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教案2:土地改革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走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因此,他们热切期盼着“耕者有其田”,翻身当家作主人。谁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谁就能得到他们的真诚支持。过去共产党就是通过“打土豪分土地”“减租减息”等政策获得农民的支持,夺取了全国政权。当时,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人口未进行土地改革。新中国政权要想巩固下来,特别需要这些农民的支持。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历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