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三历史必修一详尽整理

高三历史必修一详尽整理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①中央官制

中朝制度、三省六部制度、参知政事

见手写稿

②地方官制

刺史制度

汉武帝时代,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

行省制度

A 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行省)(陕西,甘肃,辽阳,河南江北,四川,云南,湖广,江浙,江西,岭北)

B 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宣政院辖地)

C 行省官员:a 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呈报枢密院 b 不能自行更改赋税征收制度,调动军队 c 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D 作用: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E 中央的控制手段: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③中国古代监察体制

秦代:御史大夫

汉代:刺史制度,御史大夫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

唐代: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

宋代: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邢狱的官员。

元朝:人命重案以公文移交御史台,由监察御史复按。御史权力大(拘捕,审讯,先斩后奏)

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世官制(秦汉以前):官员限定在贵族范围内(士族)

察举制:汉武帝开始-人才举荐制(庶族) * 察举制-地方向上举荐;征辟制-皇帝招人当官

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九品官人法)(腐朽)

特点:a 当时比较完善 b 封闭的特征 c 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科举制:隋朝草创

特点: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其科目和内容,大都不出儒家经义的范围;明清八股取士,科举制走向僵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

⑤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

秦汉:郡,县(后来在郡之上增加州)

唐代:道,州,县

宋代:路,州,县

元代及其之后:行省,路,府,州,县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①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A明太祖废除丞相

B明成祖设内阁(丞相有决策权;内阁首辅有建议权,无决策权)

C雍正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简,速,密)、密折制

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A 皇权膨胀;相权收缩,最终消失。

B 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则越来越受到压抑。

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

A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B皇权的极度膨胀,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考试说明解读

1.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A鸦片战争 1840-1842 背景:a 十九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继续更大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根本原因)b 当时中国国力渐衰,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内部危机严重,而中国地大物博且人口众多。中国 v s英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B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中国v s英法火烧圆明园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了。

C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中国v s日本带来了巨大的民族灾难,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中国v s(八国联军英法德俄美日意奥匈帝国)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B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 a 直接结果:主力尚存最后结果:丧失制海权,全军覆没。

b 社会制度的腐朽落后是失败的根源。

c 爱国将领:丁汝昌(海军提督)“定远”舰管带刘步蟾(代为指挥)“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牺牲)“经远”舰管带林永升(牺牲)“靖

远”舰管带叶祖珪

C义和团反帝运动

a 原因: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外民族矛盾激化,民族危机严重;洋教危害百姓,反洋教斗争高涨。

b 口号:“扶清灭洋”(评价:反映了民族矛盾极端尖锐,盲目排外,迷信色彩,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c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 运动性质(谁领导,反对谁):农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e 意义: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f 参加者:农民,手工业者,部分下层士兵。

g 清政府态度:剿(1899 袁世凯山东巡抚,从山东转移到直隶)-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下诏对各国宣战,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剿(慈禧太后)

* 共同特点:都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都表现了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最终都没有彻底胜利;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2.辛亥革命

①同盟会的成立 1905 孙中山日本东京兴中会,华兴会等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②辛亥革命的背景

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经济,阶级: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组织:革命团体,革命政党的建立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如三民主义

军事: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地区兵力空虚。

即时组织:共进会和文学社的组织。

③武昌起义

爆发1911.10 湖北新军建立湖北军政府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到11月下旬,十几个省份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④中华民国成立 1912.1.1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首都:南京国旗:五色旗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

⑤清帝退位 1912,2,12

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A 原则:主权在民(权利的归属);三权分立(权利的架构);责任内阁制(特殊设计)具体法令见书

B 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C 意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有进步意义,近代化里程碑

D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⑦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A 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E 推动了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①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②五四运动的主要成果和历史意义

主要成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③中国共产党“一大”

A 1921.7.23 上海—》嘉兴南湖

B 内容:制定党的纲领(最高纲领);明确中心工作(发动工人运动);选举领导机构

“二大”

A 1922.7 上海

B 内容:制定纲领(最低纲领)决定加入共产国际

C 意义: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④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即二大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4.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国民革命

A 条件:中共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合作方针);共产国际的帮助;孙中山愿意和共产党合作

B实现标志:国民党“一大”(1924.1 广州)合作方式:党内合作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也双反)

C 高潮: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26.7-1927 消灭孙传芳,吴佩孚收回九江,汉口租界工农运动蓬勃开展 1926年,连克武昌,九江,南昌 1927年初,直捣南京,上海)

D结果 1927 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破裂)

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完全破裂)失败

E意义: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它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F失败原因: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共产国际错误指示

G 教训:工人阶级应该坚持对于革命,尤其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②南昌起义 1927.8.1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打响了武装反馈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 A 准备:1927.8.7 汉口秘密会议(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的方针。 B 1927.9 毛泽东湘赣边界

③工农武装割据

A 实践:1927.10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大小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B 理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并举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④土地革命作用: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为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作战,努力发展生产。

⑤红军长征及意义

A 原因: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根本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直接原因)

B 过程:1934.10 江西瑞金出发 1935.1 遵义会议 1935.10 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在甘肃吴起镇会师

1936.10 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

C 历史意义:粉碎了国名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长征途中,广泛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长征精神:坚定的信念,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

⑥遵义会议

A 1935.1 贵州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

B 成果: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意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⑦全民族抗战

1935 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12 瓦窑堡会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7.8 陕北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⑧全面内战爆发 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6 刘邓大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⑨三大战役名称和意义 1948.8-1949.1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⑩渡江战役的作用 1949.4 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⑾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A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中国实现独立,统一;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B具有世界意义,壮大社会主义力量,鼓励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斗争的士气。

C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①卢沟桥事变 1937.7.7 北平卢沟桥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瓦窑堡会议和西安事变)

1935.12 瓦窑堡会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12.12 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③中共全面抗战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1937.8 陕北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会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

正面战场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蔡廷锴,蒋光鼐驻守淞沪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迫使日军三易主帅

1933年 1月,山海关安德馨全营力战殉国

二十九军宋哲元长城抗战

5月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多伦大捷

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华北事变北平“一二·九”运动

1937年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后,

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淞沪会战期间太原会战

1938年春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李宗仁指挥 1938.5 徐州失守

1938.10武汉会战(武汉,广州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940.5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敌后战场

1936年中共满洲省委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太原会战期间,一一五师(林彪)平型关大捷,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太原会战(国共合作的典范)

1940年下半年百团大战华北八路军

反扫荡斗争多种形式的游击战少数民族抗日武装(回民支队蒙古抗日游击队)

⑤南京大屠杀 1937.12

⑥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龙江(哈尔滨):516毒气部队哈尔滨:满洲731部队大连:满洲319部队

南京:“荣”字1644部队广州:“波”字8604部队

⑦抗战的胜利及其意义

1941.12.8 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12.9 中国正式对德,意,日宣战

1942.1 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动局部反攻

1945.7 中,美,英《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1945.8 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1945.8.15 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9.2 签署投降书 10.25 台湾光复

意义:

A 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B 捍卫了民族尊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重大牺牲,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⑧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A 1945年春延安

B内容:制定了党当时的任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C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一、考试说明解读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

A: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B:党的工作中心:恢复和发展生产(经济)

C:报告确定了全国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D:确定了党的总任务: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意义:为党成为执政党做政治和思想上的准备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1949.9 北平

B:内容:a对国名,国旗和国徽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b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重要文件c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意义:新中国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为党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做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开国大典 1949.10.1

③三大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及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1953 地方各级人大 1954.9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B:1954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了国家性质,权利归属,根本政治制度(民主集中制),公民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两大原则: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新阶段。

D:意义::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法律保证。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1954.1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正式确立

B:内容:通过政协章程职能:1949-1954 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1954之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性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目的: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C:1956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意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原因: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B: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C:民族区域自治机构(从早到晚):内蒙古自治区(194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西藏自治区(1965)

D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平等,共同繁荣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文化大革命”

①“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A 原因: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当时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势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野心家林彪,江青等的推波助澜

B过程:导火线:1965.11 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 1966.5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五一六”通知) 1966.8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②“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遭受严重破坏的典型事件

A:新的权力机关——“革命委员会”集党,政,军和立法,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党政合一,政企合一的一元化领导体制,这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

③“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④“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加强对公民的民主法制教育。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内容:拨乱反正

A:思想路线: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B: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C: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D:重大决策: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A:1980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其他特权现象)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B:1982.11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建国安邦的总章程。

C:1997.9 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D:1999.3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国家”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把依法治国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于此同时,制定了大批法律及其与法律有关的规章,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确定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③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①“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

A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建议海峡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三通)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需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平与稳定的环境。改革开放。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潮流。)

B 1981.9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九条方针政策

提出国共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C: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D:1984 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了这一伟大构想(成为法律性的永久定论),并获得大会通过。

“一国两制”的含义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高度自治,台湾还允许保留军队,长期不变。

C:核心:解决祖国统一问题。

②“一国两制”理论的意义成为解决港澳问题的关键因素。

③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及历史意义

香港:

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提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法解决,坚决否决英方“以主权换治权”的提议。

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6.30 香港回归祖国

澳门

1987.2中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9.12.20 澳门回归祖国

历史意义:

它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④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979 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两岸实现真正停火。

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通航,通邮,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1987.11 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收到大陆方面的欢迎。

1992 九二共识——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1994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促进了两岸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1995 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承诺绝不放弃使用武力

2008.12.15 两岸实现“大三通”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

⑤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

6.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的外交方针

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另起炉灶”: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一边倒”新中国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不至于孤立“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在此基础上,再与一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②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1953.12 中印就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1954 周恩来应邀访问缅甸和印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印,中缅外交关系的指导原则在中印两国的联合声明中,把“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

亚非会议(1955)上,周恩来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国际间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原则

1954.4-7 日内瓦会议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1955 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周恩来“求同存异”亚非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们誉为“万隆精神”

意义:万隆会议增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

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新中国成立初期和社会主义阵营国家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及其意义

签订:1950.2.12 苏联克里姆林宫中苏友好关系的建立

意义:对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7.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经过及其意义

背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中国长期和平外交的努力(内因,根本原因)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它们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1956-1965年与亚非独立国家)

经过:1971 美国“双重代表权”方案中国坚决反对

1971.7 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1.10.25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意义:这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突破),宣告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

它使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增强了第三世界的力量。

8.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①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

1971.4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1971.7 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作准备

1972.2 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海峡两岸一个中国)(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12 上海《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1979.1.1 中美正式建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中日建交进程

1972.9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中日双方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

随后,日本与台湾当局断绝了“外交关系”

1973年初中日双方正式建交。

②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

中美:

中方-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威胁中国安全。为了解决中美间的长期争端,为了有利于和平

解决台湾问题,需要改善同美国的关系。

美方-美国深陷越南战争,国内反战运动高涨。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对美国提出了挑战。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地位,在许多国际事务中需要与中国合作。

中日: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动因)日本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根本原因)

③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意义

中美:

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缓和世界局势,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和祖国的统一。

带动了众多西方国家和中国关系的改善,中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20世纪70年代后)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中日:

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

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

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①不结盟政策

A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论断成为新时期新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基本依据

1985.3 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

B 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

C原因:

国际形势的发展:在美苏均势,对峙争霸的格局中,中国独立于两个大国之外,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国内工作重点的转移,从中国半个世纪的发展经验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关起门来是不能搞好社会主义建设的。

与苏联结盟的教训。

D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地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的具体体现,就是不结盟。

1984年,邓小平提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

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多边外交和新型区域合作)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A原因:联合国的宗旨,基本原则与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基本一致。其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负责人大国的作用。维护联合国权威有利于稳定国际局势和地区形势。

B2000.9 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中国的倡议下,中俄美英法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举行了历史上的首次会晤。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A基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开展多边外交。

B 1993.11 江泽民美国西雅图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1.10 中国第一次举办了高级别的大型国际会议—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996.4 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确立了五国元首定期会晤的“上海五国机制”

2001.6 “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

立宣言》

③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努力的国内、国际意义

国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国内经济建设提供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国际: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考试说明解读

(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1.雅典民主政治

①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民主政治的摇篮

宽松自由的社会氛围(珍视独立自治)

古希腊工商业发达,具有便利的经济文化交往条件(从事海外贸易,殖民活动;三洲要冲)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山地广;海岸曲折,港湾众多;温和宜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平坦)

小国寡民的城邦

公民个人政治素养高,平等互利的观念(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于权威,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还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②雅典民主政治(内容与影响)

梭伦改革

A 目的:缓和社会矛盾

B 内容:经济:a 颁布“解负令”,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b 实行一系列措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政治:a 按财产多寡划分四个等级(财产等级制)b由四个部落各选一百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c 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d 第四等级不享有担任政府官职和参选“四百人会议”的权利

C影响:未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

A推动:希波战争,雇工贫农踊跃参战,其政治地位也随之大大提高。

B内容:a 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由抽签方式产生。(扩大公民参政范围) b “公民大会”经常化,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仍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并兼有政府职能,它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利;“陪审法庭”人数众多,负责审理全国大部分案件。(改革扩大“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的全力)c 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制定职务津贴制度)

③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分权意识,集体决策,抽签选举,轮流坐庄,资格审查,严格考核,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相结合

④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优越性:a 激发每个公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去从事各项事业,有利于人的聪明才智的发挥,从而产生巨大的效率。b 政权掌握在多数人的手里,决策通过多数人的认真讨论,会使决策更全面。c 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对群众负责,受社会监督,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缺陷和局限性:a 奴隶,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之外。B 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可能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c 最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 对今天的借鉴意义: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政治原则 b“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 c国家机构“分权”的组织形式 d国家公职选举的任期原则。

2.罗马法

①习惯法和成文法

习惯法: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人们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引发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成文法:BC 449 《十二铜表法》内容涉及法律诉讼方面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成为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②十二铜表法见上方

③公民法

概念: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十二铜表法》就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

范围:BC509,罗马共和国建立,从罗马建国到前三世纪中叶的罗马法律。

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繁琐。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则不够完善。

万民法

背景:a罗马帝国人口众多,疆域辽阔,管理事务繁杂,统治困难。 b 给外邦人以司法保护。

概念: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的法律。

特点: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变得简单灵活且实用有效,内容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结果:万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

④自然法

A 人物:西塞罗

B 概念: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C 意义: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项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

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⑤罗马法的影响

近期作用:a 共和国晚期(公民法):提高了平民的地位,缓和平民和贵族的利益,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的积极性。 b 帝国时期(万民法):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c 共同点:维系罗马持久统治的重要工具。

后世影响:a罗马帝国灭亡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 b 罗马法又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c 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及民族的永恒价值。d 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E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罗马法精神:主要包括自然法精神,私法精神和理性精神。

(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①代议制

1640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49.1.30 英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建立共和国(克伦威尔担任“护国主”)1660.5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②光荣革命的背景、结果与影响

背景及经过:詹姆士二世的女婿威廉三世率军到达英国,詹姆士二世被迫远走法国。

结果:复辟王朝的统治统治。

影响:国王失去至尊地位。

③《权利法案》制定的内容及其作用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内容:国王只有行政权,议会有立法权,司法权,征税权,军事权,选举权,言论自由权,集会权

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

结果:把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④责任制内阁形成

“光荣革命”之前,国王有一个最高的咨询机构—枢密院;“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国家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英王乔治一世开不参加内阁会议的先例。

1721 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大臣,经常主持内阁会议,居内阁大臣之首,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18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权利得以平衡),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⑤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君主统而不治(虚君),议会和内阁居权力中心(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和议会相互制衡(内阁权力膨胀),选举权扩大

* 积极作用:a结束君主专制制度,是历史的进步;资产阶级逐渐掌权,有利于民主

b 稳定社会秩序

c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为各国提供一种政治体制发展模式。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①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作用、评价1787.9 费城

主要内容:

a 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但国会在复议之后若以2/3以上的多数再次通过此法时,此为有效。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其中的1/3;众议院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最高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他们拥有最高司法权。

b 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

c 在中央权力加强的同时,各州还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拥有一些州权。

特点:

a采取了三权分立的“分权与制衡”原则。b地方采取联邦制,恰到好处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c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打上了宗族歧视的烙印。

作用:

a加强了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利,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

b确立了共和政体,权利相互制约,避免了绝对权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C使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和;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启蒙思想家的实践。

②1787年宪法中的“制约与平衡”原则

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但国会在复议之后若以2/3以

上的多数再次通过此法时,此为有效。

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其中的1/3;众议院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最高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他们拥有最高司法权。对国会拥有解释宪法权,可宣布总统行为违宪。

③美国的总统制

总统为国家元首,有实权;由选民选举产生;是国家权力中心;拥有最高行政权。

联邦制

内容:在中央权利加强的同时,各州还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拥有一些州权

意义: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市场,并有足够的权威和军队维护国内政局的稳定和对外来威胁的抵御。既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又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恰到好处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①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产生:1785.1 一票共和从而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确立起来

内容:赋予了总统极大的权力。总统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是国家元首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法国国庆日。

评价: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阻断了保皇党复辟的道路。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存在明显的妥协性,如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过大等。

②德意志的统一

俾斯麦三次王朝战争,分别击败了丹麦,奥地利和法国;为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871.1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镜厅加冕为皇帝,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

③《德意志帝国宪法》

产生:1871.4 《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确立了德意志立国的基本原则

内容:宪法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官吏任免权),创制法律(立法权),统率军队(军权),决定帝国对外政策(外交权)以及主宰议会(对议会的控制权)等大权。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实际上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普鲁士操纵着联邦议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评价:进步性(意义):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它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使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德国实现统一,统一的市场,统一的税收,第二次工业革命)

局限性: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色彩。

④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同:国家元首权力大。议会都实行两院制。都促进了本国的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异:德国皇帝权力大于法国总统。法国议会权力大于德国议会。法国实行单一制,德国实行联邦制。

法国为资产阶级专政,德国为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⑤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推进了政治民主化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范围内的广泛建立与政治制度的进步。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考试说明解读

(一)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1.《共产党宣言》

①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充分暴露

阶级前提: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哪三次)标志工人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思想基础: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实践活动: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政党创建所做的努力。

②《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和内容

1847.11 “共产主义者同盟”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

1848.2 新纲领发表,即《共产党宣言》

内容: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基本任务与斗争策略与原则。

具体:引言-《共产党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目的,任务。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

第二章-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第三章-批判各种假社会主义,分析它们形成的历史条件,揭露它们的阶级实质。第四章-论述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

意义:这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③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从此以后,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2.巴黎公社

①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背景和概况

1870年7月普鲁士和法国之间爆发战争,法国在战争中遭到惨败,9月4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统治,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由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政权(后把“临时政府”改为“国防政府”),但巴黎人民拥有自己的武装——国民自卫军。

②3月18日起义的原因和成果

原因: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民族矛盾尖锐。资产阶级政府窃取共和国政权,投降卖国,要解除工人武装,阶级矛盾尖锐。(直接原因)资产阶级政府军队偷袭蒙特马尔高地。成果:建立巴黎公社

③巴黎公社的性质及成立年代

性质:无产阶级政权。城市国家。

运动性质: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成立年代:1871.3.28

④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政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公社委员会是经过普选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均由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人民有监督和罢免权。

经济:(尝试)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颁布有利于工人的劳动法令。

军事:废除了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财政:国家公职人员的年薪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

⑤保卫公社的战斗和结局

战斗:5.21,凡尔赛军队攻入巴黎 1871年“五月流血周” 1871.5.28 巴黎公社革命结束。结局:失败

⑥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和科学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没有乘胜打击敌人,军事准备不足,领导失误;没有切断敌人的经济命脉。

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经验教训:

无产阶级革命必须结合时代条件和阶级力量对比,在合适的时机进行。

无产阶级革命需要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和科学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革命应当彻底,不应犯右倾退却主义错误。

必须对敌对势力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做好军事准备。

3.俄国十月革命

①二月革命

背景:沙俄因参加“一战”而造成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社会矛盾尖锐。人民大众和沙皇专制统治之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时间:1917.3.8(俄历2.23)彼得格勒

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罗曼诺夫王朝灭亡。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②《四月提纲》

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后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并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革命应由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

③“七月事件”

背景:二月革命后,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而临时政府则继续进行一战,妄图用战争消灭革命。1917年7月,临时政府下令俄军在前线发动进攻,15天内损失6万人,遭到惨败的消息传到彼得格勒后,50万工人和士兵举行游行和示威。临时政府出动军队血腥镇压,使政权完全转入临时政府手中,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革命的和平发展已经不可能。

布尔什维克党六大:制定武装起义的方针(和平过渡失败)

④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917.10 成立公开领导起义的机构—革命军事委员会。 1917.11.7 成功

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结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

⑤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1917.11.7晚起义者攻打冬宫之时

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

通过《和平法令》(退出一战,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协定)《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的土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⑥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对俄国: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奠基)

对世界: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为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对人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定性)

⑦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了革命的进程

(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①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基本过程

背景:雅尔塔体制勾画了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欲称霸世界,苏联成为美国称霸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根本原因)

二战后,美苏两国合作的基础丧失

基本过程

1946.3 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铁幕演说”,主张英美结盟并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共同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实际上揭开了美国向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

1947.3 美国杜鲁门主义(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1947.6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欧洲经济援助计划(马歇尔计划)

目的:是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作用: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到了很大作用,有利于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1947.9 苏联,波兰等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

(苏联,波兰,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法国,意大利 1956.4解体)

1949.1 苏联,保加利亚等六国“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

(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后来还有阿尔巴利亚(1961退出),民主德国,蒙古,古巴,越南等)

1949年美国,加拿大等12国在华盛顿集会,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冰岛,意大利,挪威,葡萄牙 1999.3 有12个成员国)

1955年苏联和东欧五国在华沙缔结《友好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②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冷战”下的国际关系-总体上: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

消极: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紧张。

积极: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推动了世界整体发展。

使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机会,促使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崛起。

③霸权主义的危害

美苏之间螺旋上升的军备竞赛,使世界笼罩在“核恐怖”之下,长期不得安宁。

局部热战频繁,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

使贫富差距拉大,不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①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程

1951年4月,法、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

意义: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经济和政治的联系,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为欧洲统一奠定了较好的政治基础。

1958年,法、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西欧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欧共体的主要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很漫长的过程)

1973年成员国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

1975年欧洲议会成立(共同体的立法机构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80年代后,政治联系进一步加强,防务合作也加快了步伐。

影响:大大加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是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部分变化。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②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阶段与概况及其在当今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1949.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3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1957 “一五”计划的完成,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1978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Eg:南疆铁路西藏羊八井实验电站二滩水电站重庆长江大桥长江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长沙)银河I,II,III型巨型计算机大亚湾核电站宝山钢铁总厂

秦山核电站山西安太堡露天煤矿齐鲁30万吨乙烯工程北京燕山石化总厂大庆30万吨乙烯工程

(哈尔滨)第一个集装箱专运火车站

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③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的作用

原因:20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亚非拉独立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希望保持和平中立。

倡导者:铁托(南斯拉夫)尼赫鲁(印度)纳赛尔(埃及)

诞生标志: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宗旨和原则:独立自主和非集团

影响: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④两极格局下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主要表现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振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

2018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历史试题1 24.“方镇相望于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段话反映了() A. 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 B. 郡国并行威胁中央集权 C. 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 D. 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 25.田庄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考古发现的风车、水井、短辕一牛挽犁画像石、曲柄锄石刻、水利灌溉模型等都出土于东汉豪强地主的墓中。这主要说明()A. 豪强威胁到个体经济的发展 B. 汉代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 当时厚葬风气逐渐盛行 D. 田庄经济有一定的进步性 26 有学者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A. 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 B. 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C. 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 D. 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27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朝初期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 友谅兵败投降 B. 朱元璋讨伐友谅 C. 基智取城 D. 朱元璋兵败城 28.从鸦片战争后到十九世纪末,“民教”冲突不断,大小教案达四百余起。但在1901年后数量迅速递减,直至辛亥革命前后此类案件已渐趋为无。这一变化最能够反映出当时()

A. 中外民族矛盾日趋走向缓和 B. 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C. 西方各国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D. 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 29.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在《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一书中说:“1820年中国GDP为199.212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28.7%。1870年中国为187.175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16.6%。……估计这两个年头中国人均GDP都是523美元。”这说明,当时中国() A. 民族经济开始衰落 B. 传统经济受到冲击 C. 经济受到战争影响 D. 海外移民现象严重 30.《军民庆祝抗战胜利纪实》一文中记载:“中华民族解放万岁”“联红军胜利万岁”的口号声震动山谷。游行队伍簇拥着斯大林元帅、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巨幅画像齐步向前。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 正义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 B. 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 国际支持是抗战胜利的原因之一 D. 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31.1961年,国家规定在1960年底12900万城镇人口的基础上,3年减少2000万以上……并要求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特别是1958年以来从农村招收的职工,凡是能回农村的,都动员回农村支援农业生产。这一规定意在() A. 减轻城市工业发展负担 B. 纠正工作中的右倾错误 C. 支援农村地区工业建设 D. 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32.据史料记载:古希腊的司法审判程序通常包括原告和被告在规定的时限进行申诉和辩论,最后由陪审团秘密投票决定有罪无罪。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反映了一定的和平等观念 B. 原告和被告进行申诉和辩论是审判程序的必需条件 C. 说明古希腊法律程序的完善、规 D. 体现了辩论是当时判案唯一的法律证据 33.下表是《1832—1935年英国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知识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世袭制:夏朝王位世袭制确立,家天下形成,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宗法制:宗法制的特点和作用 目的: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族的地位。 (1)特点 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 ②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结合。 ③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④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2)作用 ①对西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是西周政治的建制原则和指导思想。 ②对后世: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日常生活观念。如修族谱、认祖归宗、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甚至过分强调家庭本位和重视人情关系等。 商朝时期实行宗法制。 3、分封制 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 基本内容:①分封对象和主要国家:A、王族(姬姓贵族);B、功臣;C、先代贵族等;齐、鲁、燕、卫、宋、晋 权利和义务:受封者获得世袭的统治权,但承担一定的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 影响:A、积极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疆域。B 弊端: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形成割据混战局面。 4、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A、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B、“分”是“宗”在政治上的表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C、“宗”是“分”的主要依据和血缘纽带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六王毕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秦王朝。 2、四海一 北击匈奴 蒙恬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设九原郡 统一岭南地区 修灵渠(最初服务于军事)沟通湘水和漓水,岭南设郡(南海郡),归入中央王朝管理的开始 “西南夷” 开辟“五尺道”,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开始 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它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它奠定了中国辽阔的版图,加强了中原和边疆以及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秦统一后,中国社会进入快速发展一途。

(完整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史(知识点归纳)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史 (远古— 1840 年) 历史 阶段特征 中央政制 地方政制 时期 (政治) 奴隶社会的繁 王位世袭制: 封侯、伯 夏 荣时期 ①概念: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②方式:兄终弟及,父子相传 注意:特征 商 阶级和国家产生; ③意义:取代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标志着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占卜) ; 相、卿士、卜、祝、史 王位世袭制的确 家与国密切联系 西 立;等级森严的分 比较 分封制 宗法制 封制和宗法制的 巩固统治的需要 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保证王 周 推行,逐渐形成了 目的 先 权的稳定(权力,财产,土地继承) , 我国早期政治制 巩固统治 秦 度。 ①定义: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 ①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 内容 (分封 时 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政治等级、巩固统治国家的制度; 最多是同姓诸侯 ) ②主要的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和余 期 ②义务:受封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 子分封制(核心内容) ; 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确立了严格的大宗、 小宗体系。(具 的义务。 有相对性,周天子绝对的大宗) ③权利: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进行再分 ④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 封 ,而且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税, 宗法等级 有相对大的独立性。 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①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②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家和 国密切结合。 影响 ①积极(前期) :开拓了边远地区,巩固了奴隶主 ①对当时: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 贵族的统治,形成了众星捧月的局面, (周王确立 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防止贵族之间 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使 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 维护 西周成为了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盛国家。 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②消极(后期) :西周后期受破坏,春秋时期王室 ②对后世: 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 衰微,诸侯争霸。 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 对中国 破坏标志:楚王问鼎 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破坏原因: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井田制受破坏; 直接原因制度的缺陷(诸侯权力大) 选官 制度 世 官制 春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秋 诸侯争霸, 实现局 部统一;分封制逐 战 渐 瓦解,封建制度国 逐步建立 关系 相同 王室衰微 互为表里,相辅相承。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 治制度方面的外在体现。 ①都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礼乐制度)②分封的诸侯或众子在封国内都享有世袭统治权。 ③都是早期政治制度,都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④都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 各诸侯国实行改革和变法 (春秋管仲 改革 “相地而衰征 ”和战国 魏国李 悝、楚国吴起、秦国商鞅的变法) 封建社会的初 背景: ③理论根源:法家思想(商鞅变法) 期 ①历史根源 : 吸取春秋战国出现诸侯割据的教训,加强统治。 ②前提条件 : 秦的统一和秦朝的建立 ④经济根源:自然经济(小农经济) 实现了国家的大 BC230 年 —BC221 年先后灭六国。 BC221 年建立秦朝 ⑤政治根源:巩固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 一统;专制主义集 权制度的建立巩 概念 专制主义: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固时期。 1. 首创皇帝制度 3. 地方建立郡县制 秦 秦 ①皇帝独尊(称号) :显示皇帝的神圣感 ①建立 例如: “皇帝 ” 朕“ “制 ” 诏“”“玺” A 、春秋战国,开始设郡县 ②皇权至上(权力) : 显示地位的不可僭越,是皇帝制度的 B 、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全国分 核心。例如:虎符调兵 为 36郡 ②内容 ③皇位世袭(王位) :显示权力的不可转移 A 、郡(守)职权:中央以下最高一 例如:秦始皇、二世至万世 级地方行政机构。 2. 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汉 B 、县(长 /令)职权:由朝廷任命, ①三公 负责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 丞相:百官之首,辅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讼和兵役。 御史大夫:副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的诏令, 监 C 、乡里亭 察百官; ③意义: 太尉:太尉:负责管理军务,但军权秦始皇自掌。 A 、郡县制的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 ②九卿:丞相之下设诸卿,掌管各项具体事务 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特点: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 B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 互相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是官 僚统治取代贵族统治的重要标志。 影响 ( 1)积极方面 ①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成为当时的大国。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巩固国家统一,社会的安定;对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 2)消极方面 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形成暴政,激化阶级矛盾。 1 按 军 功 赐 爵,皇 帝 任 命

高三历史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

高三历史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 1.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胆学说”的提出者是( )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2.(2009年广东高考17题)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这种思想( ) A.促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 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 D.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3.(2009年高考北京文综20题)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反对宗教神学,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4.(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18题)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5.(2007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29题)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这句话是( ) A.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映 B.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 C.蒙昧主义思想的反映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 6.(2009年海南高考8题)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7.(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8题)“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精}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中国是较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也较早地走向完备和成熟。中国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随着秦汉大一统专制主义帝国的建立,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此后,官僚体制和行政机构的设置与管理制度的调整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晚清时期,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王朝政治终于走向末日。但是,传统的历史惯性依然影响着近代政治生活。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历史之长久,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可比拟的。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学习有关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知识,有益于全面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也有益于深刻理解今天中国的国情。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这句话中的“礼”的含义是() A.礼仪礼节B.政治制度C.风俗习惯D.国家政权 2.从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中可以体现出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个明显特征是() A.权力高度集中B.王权与神权结合C.严格的等级差别D.君主专制独裁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制建立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D.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4.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请你设计一套邮票(4枚),力求多元化地展现秦朝的面貌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下列内容最为恰当的是() ①商鞅像②秦始皇像③秦半两钱④西安兵马俑⑤秦长城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5.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6.汉代负责“周行郡国,省察治政,黜陟能否,断理冤狱,以六条问事”的官员是() A.丞相B.太尉C.刺史D.御史大夫 7.选官用人乃国之大事,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统治者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的主要选官制度是()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恩荫制 8.唐朝元和年间(806~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缚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佑驳回,皇帝最终采取了崔佑的意见。崔佑所属的部门应该是()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参知政事 9.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具体表现为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兴盛等方面。史学家们在总结其原因时,曾归结为“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创新、成熟与完善”。其中三省六部制的成熟与完善体现在() A.既削弱了相权,巩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B.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 C.机构运作程序合理D.负责皇家与国家的官署与官吏相互脱离而自成系统 10.中国古代对县级行政区的划分设置有个现象,即原有的县域经济富裕、人口密集了就再分出区域增设县治。此做法的最主要考虑是() A.增加财税B.多安置官吏C.给予地方更多权利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11.东汉尚书台、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 A.宰相权力不断削弱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文臣地位不断提高D.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12.“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俱即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精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导读:本文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下面是整理的“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欢迎阅读参考,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高考栏目.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1.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而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 B.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 C.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 D.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背,必有其一是伪史 2.“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

正确的是( ) 4.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上述材料( ) A.表明史学的实用价值 B.说明历史时序性特点 C.肯定求真的史学态度 D.阐释全球史观的意义 6.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作者在此强调的是( ) A.辩证统一中外关联 B.厚积薄发以古讽今 C.鉴往知来贯通古今 D.厚今薄古学贯中西 7.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中考试卷

2013---2014学年期中考试卷2013.11.08. 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 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 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A.天人合一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D.国家大一统 3. 中国封建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史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相关朝代加强皇权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设立中朝 B.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为路、州、县 C.明朝废丞相制度 D.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4.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 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5. “在父系大家庭的基础上……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的政权机构,并划分明确的等 级,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地把持各地政权。”(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所述的政治模式是()A.宗法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6. 一古代算数例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 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请问,这题算数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项特色( ) A.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 B.古代中国人特殊的数学观念 C.个人的地位由猎鹿活动决定 D.不同爵位者的分配权利差异 7. 奥地利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领地国家”和“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 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自己领地上的收入,一个是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无权对诸侯领地直接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是()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清朝 8.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 放”。这一时期“社会转变”的表现是() 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 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曰,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 的历史)曰:“周亡矣。”周太史伯阳认为“周亡矣”的主要理由是幽王破坏了() A.王位世袭制B.皇帝制度C.分封制 D.宗法制 10. 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 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A.分封制和宗法制 B.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 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 11. 下列负责监察事务的官员(或机构)不包括 A.御史大夫 B.刺史 C.都察院 D.参知政事 12. 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设立三省,分散相权 C.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 13. 隋唐时期推行科举制,从实质上说是 A.封建国家选拔官员的需要 B.庶族地主掌握政权的需要 C.笼络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D.发展教育、文化的需要 14. 元朝建立的行省中不包括 A.辽阳行省 B.云南行省 C.江浙行省 D.福建行省 15.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 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16.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 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17. 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18. 据统计:1931年欧美在华投资中,有42.8%集中于上海,1937年上海则集中了欧美在华投资的79.2%,不久上 海还一度成了欧美在华投资的唯一中心。导致欧美列强对上海投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红军战略转移完成,占领了广大农村地区 B.日本扩大对华侵略,挤压了列强投资空间 C.苏伊士运河开通,欧美与上海的距离缩短 D.列强在上海成立了“工部局”投资力度加大 19. 曼彻斯特的工厂主曾浪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然而 鸦片战争10年后一个叫米契尔的英国人在中国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形:“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这个国家9/lO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上述材料反映了() ①英国商人想用经济手段打开中国大门②传统的小农经济对工业品的顽强抵抗 ③英国商人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打开中国的市场④英国由此展开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 “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 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 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B.辛亥革命推翻清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21.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为求得“中国之自由解放,集余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 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的这种认识出现在下面哪一时期?() A、决定国共合作,改组国民党时 B、1894创立兴中会时 C、1905年组织同盟会时 D、1911年武昌起义时 22. 五四运动区别于辛亥革命之处有() ①提出了明确的反帝要求②主力军发生重要变化③拥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反封建的成果更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23. 1934年10月,中央工农红军开始了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的目的是() A、北上抗日 B、将革命推向全国 C、保存革命力量,实现战略转移 D、实现中国革命重心的转移

高考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高考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一】高考历史关于西周的知识点整理 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 【二】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

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三】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1、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四】“冷战”阴影响下的国际关系 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高考历史历年真题大题整理练习分析

大题练习 (2011年湖南)材料一:一九○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丈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材料二: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如其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8分) (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7分) 2.(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科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 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 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l70张,机匠补充 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二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 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l6世纪初,纽 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l l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 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 国,l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 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结构】 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和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两大趋势(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 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①背景: 早期政治制度②内容: (夏商周时期) (1)分封制③主要封国 ④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概括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西周政治制度⑤影响: ①含义: (2)宗法制②特点: ③影响: (1)前提:秦的统一。(要求:掌握秦统一的过程和意义) ①皇帝制:特点、地位 确立 (2)确立②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三公名称及职权、评价 (秦) ③郡县制:由来、内容、意义。 (3)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 古 代①汉朝:频繁换相、中外朝制度 中②唐朝:三省六部制、政事堂设立; 国(1)中央行政③宋朝: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的制度变化④元朝:中书省、宣政院 政⑤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治⑥清朝:设置军机处 制演进与强化①秦朝:郡县制 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②汉朝:汉初,郡国并行,东汉末,州、郡、县 (秦朝至清朝) (2)地方行政③唐朝:道、州、县 制度变化④宋朝:路、州、县 ⑤元朝:行省(行省制度)、路、府、州、县 ⑥明清:沿用行省设置。 (3)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发展趋势) ①秦: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 ②两汉:中央:御史大夫;地方:设刺史 (1)监察体制完善③唐:御史台 ④宋:提点刑狱司 制度保障⑤元明:元朝设有御史台,明朝改为都察院 ①世官制:含义 (2)选官制度变化②察举制:含义、发展、特征 ③科举制:含义、创立、评价。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1)

高中历史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结构】 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和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两大趋势(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 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①背景: 早期政治制度②内容: (夏商周时期) (1)分封制③主要封国 ④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西周政治制度⑤影响: ①含义: (2)宗法制②特点: ③影响: (1)前提:秦的统一。(要求:掌握秦统一的过程和意义) ①皇帝制:特点、地位 确立 (2)确立②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三公名称及职权、评价 (秦) ③郡县制:由来、内容、意义。 (3)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 古 代①汉朝:频繁换相、中外朝制度 中②唐朝:三省六部制、政事堂设立 国(1)中央行政③宋朝: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的制度变化④元朝:中书省、宣政院 政⑤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治⑥清朝:设置军机处 制演进与强化①秦朝:郡县制 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②汉朝:汉初,郡国并行,东汉末,州、郡、县 (秦朝至清朝) (2)地方行政③唐朝:道、州、县 制度变化④宋朝:路、州、县 ⑤元朝:行省(行省制度)、路、府、州、县 ⑥明清:沿用行省设置 (3)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发展趋势) ①秦: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 ②两汉:中央:御史大夫;地方:设刺史 (1)监察体制完善③唐:御史台 ④宋:提点刑狱司 制度保障⑤元明:元朝设有御史台,明朝改为都察院 ①世官制:含义 (2)选官制度变化②察举制:含义、发展、特征 ③科举制:含义、创立、评价。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总结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总结 打牢基础是一轮复习的目标,落实是一轮复习成败的关键,规范是提高成绩的主因,把握方向是提高效率的捷径。转眼半年过去,特总结如下: 一、加强集体备课,优化个人备课。 教师先阅读(通览教材、掌握内容)--探究(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在联系)--定点(确定重点和难点)--理路(理清思路,拟出教路,安排学路)。在此基础之上,充分的利用我校的网络优势,借鉴其他老师的网上备课,搜索相关专题,下载教案、习题等资料,围绕新课标整合教案和习题,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初步形成个人备课。备课组全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在一起,对将要教的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如:教学目标该如何制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本课重点是什么,如何突破;难点是什么,如何排除;本课怎样导入效果较好,一开始就能激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该怎样教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课后检测应怎样编写,编写哪些类型的题;在本课中,该给学生制定怎样的活动方案,等等。通过集体备课,得出本节课的施教框架,然后教师再根据个人和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二次备课。这样,备出来的一节课,既充分实现了教学目标,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活”字。 二、加强单元整体备课,统领课时备课 《历史标准》在课程结构上有三大变革:一是设置学习模块,二是确定专题型的教材和教学体系,三是分设必修和选修课程。其中第二大变革是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针对新课程以主题单元呈现教学内容的编排方式,教师的教学视野和教学思路也应更加开阔,这种编排体系既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又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整体统筹,加强单元备课。改变以往面面俱到的“单课式备课法”,采取对教学内容全盘考虑、整体设计的“单元备课法”。强调单元整体备课,单元备课统领课时备课更符合新课程的结构设计和编排理念,也才能一步步落实模块教学和课标要求。 三、运用学案导学。

高三历史必修三综合练习题

高三历史必修三综合练习题(2016.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3.汉宣帝(西汉第十位皇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汉代统治者的主张是【】 A.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 B.以兼爱非攻尚贤为治国理念 C.权势法制与伦理劝导相结合 D.推崇理学扶为官方统治哲学 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5.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这表明他【】 A.提出初步的民主思想 B.提出经世致用思想 C.宣传三纲五常等级秩序 D.否定封建礼教传统 6.与西方启蒙思想相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从内容主张上,其不同于西方启蒙思想的【】 ①有设想未来社会②批判专制制度③宣扬民主法制④尊重科学知识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7.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智者学派。下列有关其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它是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物 B.他们的思想蕴含着人文主义的萌芽 C.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D.它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8.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高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单选题 1.近代有学者称:“‘封建社会’这个名词的正确定义,就是名义上在一个王室的统治下,而实际上土地权和政治权却被无限制的分割;每方土地上都有它的大大小小的世袭主人,支配着一切经济和政治上的权利,形成一种地主与附属土地的农奴的现象。”这种封建制度普遍推行的结果是() A. 初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 B.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C. 导致了统一国家的分裂 D. 削弱了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 2.《十三经注疏》中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文中把“不娶无子”列为最大的不孝的原因是() A.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度 3.“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依据所学知识谈谈这句话是评价以下哪一制度的()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度 4.下列有关西周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B.宗法制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C.礼乐制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 D.王位世袭制开始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局面形成 5.(美)伊佩霞所著《剑桥插图中国史》记载,周初的一些文献把周克商描述为正义、高尚的武士对荒淫无道的君主及其谄媚之臣的胜利。该叙述一定程度上体

现了() A. 周人对历史的真实看法 B. 儒家经典在周初已成熟 C. 儒学否定周克商是进步 D. 周人谋求权利的合法化 6.我国自2019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 7.以下最能体现早期政权和神权结合的历史现象是() A.城的出现 B.大规模祭祀活动的举行 C.王的产生 D.贫富分化的加剧8.《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有地方分权体制……”文中“西周的创制”是指() A. 王位世袭制 B. 分封制 C. 军功爵制 D. 中央集权制 9.顾炎武说:“封建(指分封制)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分封制是一种落后的政治制度B分封制是一种先进的政治制度 C顾炎武没有历史地看问题D分封制带来诸侯的兼并,郡县制造成统治者的专制腐朽 10.《通典》记载:西周时期,“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凡杀其亲者,焚之;杀王之亲者,辜(磔)之”;“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古代刑法() ①维护权贵利益②重视宗法伦理③注重公平正义④保护私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