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的几点思考_蔡雄飞

对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的几点思考_蔡雄飞

对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的几点思考_蔡雄飞
对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的几点思考_蔡雄飞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综 述·

Bulletin of Mineralogy,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Vol.31No.2,Mar.2012

收稿日期:2010-11-11收到,2011-04-

27改回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国家青藏专项”资助项目(1212010610103;1212011121261

)第一作者简介:蔡雄飞(1952-),男,副研究员,从事地层和沉积学研究.E-mail:caixiong

fei1952@163.com.对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的几点思考

蔡雄飞,顾延生,吴丽云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摘 要: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和隆升历史,需多学科参与。其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有几点值得思考:①磨拉石与高原(地面)隆升有没有必然的关系;②生物尤其是古植物对青藏高原隆升最具灵敏性,能够指示青藏高原多阶段隆升的一系列信息,应该是今后研究的重点;③不可忽视加大对高原腹地的沉积盆地研究;④多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已成为研究青藏高原隆升的必然趋势,并以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生物、沉积学、岩石学成果为例。这些研究不仅可以极大丰富青藏高原隆升的内容,而且可以相互验证,提供更多相关联的直接证据。关 键 词:青藏高原;几点思考;新生代

中图分类号:P542+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802(2012)02-0152-

08New Considerations in Studies on Up

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CAI Xiong-fei,GU Yan-sheng

,WU Li-yun1.Key Laboratory of Bi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Ministry 

of Education,Wuhan 430074,China;2.Faculty of Earth 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ChinaAbstract:Studies on uplift and uplift history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demand multidisciplinary participations.The uplift mechanism of the Plateau,a long time debate,is interested by geologists all over the world.Accordingto the recent field geological survey of the authors,we present here some considerations on studying methods and i-deas of the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First,whether or not molasse deposition has certain relationshipwith the plateau(surface)uplift.Second,biological records,especially palaeobotany,are sensitive to the plateau(surface)uplift,are credible indicators for a series of multi-phased uplifts of the Tibet plateau.Third,intercross ofmulti-subjects researching is needed to disclose the complete uplift history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Cenozoicera.Fourth,more emphasis should be given in studying the hinterland sedimentary 

basin of the Plateau.Key 

words:Qinghai-Tibet Plateau;considerations;Cenozoic 青藏高原隆升是现今地学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

之一,相关成果非常丰富。其中高原隆升机制和隆升历史一直是高原隆升研究中的两大主题。在隆升机制方面,

经历了启蒙、奠基、大发展到深化研究几个阶段。近年来特别强调了高原隆升的分块断性、多阶段性、多因素特点,并提出高原深部动力作用在高原隆升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横穿青藏高原断面,各块断

的壳幔结构、厚度以及热状态各不相同。李庭栋[

1]等将高原隆升分为3个不同动力机制的阶段,即K2-E2的碰撞挤压缓慢隆升阶段、E3-N的陆内汇聚热动力中速隆升阶段和Q以来的均衡调整热动力

快速隆升阶段。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矿物裂变径迹研究表明,高原经历了4个不等速和非均变的隆升过程,并先后受挤压缩短、侧向东逸、重力失稳等多

种因素的联合控制[2]。武红岭[3]

等用二维粘弹性有

限元数值法模拟和反演了高原形成过程和各地体岩石力学参数,阐明了高原隆升受多种因素控制,其中

各岩石圈层力学性质的不均一性是基本控制因素之一。孔祥儒[4]等通过对西藏西部综合地球物理剖面与岩石圈结构研究,提出高原深部构造是由不同特性的多个块体组成,故“其形成是多阶段、多形式、多机制、多块体的地球动力学构造演化过程的结果”。吕庆田[5]等根据高原天然地震震源参数和地震波各向异性资料,强调了不同圈层构造机制上的差异性,即高原地壳的变形以周边逆冲叠覆和内部东西向拉张走滑为主,中、下地壳和上地幔则以北东向的塑性流动为主,藏南上地幔盖层则以正断层脆性变形为主。Spencer[6]等通过对大喜马拉雅Kaghan地区的构造样式研究,提出了“垮塌褶皱模式”,认为现今隆起的高原受热变底侵、重力均衡、垮塌拉伸、褶皱抬升等多种因素共同制约。高原隆升的沉积响应变形研究亦表明强烈的构造逆冲与拆离拉伸等多种作用共同控制着高原的隆升。另外,Chen[7]等通过对柴达木盆地的研究,认为两个或多个巨型逆冲系统的“串联”作用加上地幔底辟作用完全可以把地面海拔提高上千米,并把这一假想的隆升机制应用于青藏高原的初生阶段。以上研究均说明高原隆升的分块断性、多阶段性和多种因素控制性的特点[8,9]。

九十年代以来,主喜马拉雅深部逆冲带(MHT)藏南拆离系(STDS)最受人瞩目[10],高原深部动力作用在高原隆升中占重要地位,并逐步突破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框架。中美两国科学家执行的IN-DEPTH项目收集制作的CMP和广角深部地震反射资料表明,在喜马拉雅壳幔中发育一条巨型向北下冲的陆内俯冲带,印度大陆地壳整体(或者是下地壳)沿此俯冲带向北俯冲到陆棚区北部的喜马拉雅地壳之下,它严格地控制着上、下地壳的变形活动;其上盘的抬升导致了地形大幅隆起。Hauck[11]等通过INDEPTH项目发现STDS沿造山带延伸达2000km以上,并伸入27km的地下深处,MHT则为北倾8°,厚60~80m的流体剪切带,同时STDS与MHT在地下深部呈汇聚趋势,相隔最近处距离9km,交角为11°,但在更深处是否相交却不得而知。许志琴[12]等通过天然地震岩石圈探测提出在高原深部很可能存在地幔热。

综上所述,青藏高原地球科学研究发生重大转移,即从搞清是什么转为探讨为什么并且呈现多学科紧密结合的特点。高原隆升从时间上看有早期隆升和晚期隆升,从始新世到上新世,甚至是更新世。就空间而言,有整体同时隆升和各个不同块体分别隆升[13]。因而,高原隆升是所有研究学者非常关注而又长期遭受争议的问题之一。其研究思想和研究

方法有几点值得思考。

1 思考之一:磨拉石与高原隆升的关系

磨拉石一词出自瑞士[14]用来描述发育在阿尔俾斯造山带前缘的一种碎屑沉积,是地槽发展后期粗碎屑岩的产物,是碰撞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人把45~23Ma的各时代造山后期磨拉石堆积的砾岩作为标志,但磨拉石与高原隆升没有必然的关系。因为每次造山作用抬升,并不等于隆升。

剥蚀速率与隆升作用紧密相关。当剥蚀速率大于或等于沉积速率,地面不会发生隆升;只有当剥蚀速率小于沉积速率,地面才会发生隆升。因此,各时期的造山作用与盆地相互关系是一种盆山耦合的关系,即高处剥蚀、低处充填,与地面隆升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地面隆升是高原隆升与剥蚀的差,换句话说,高原隆升受造山作用抬升速率和剥蚀速率制约。

以青藏高原隆升的北缘关键地区昆仑山为例,虽然在晚三叠世印支运动已抬升成陆,长期一直处于风化剥蚀状态,这从盆山耦合可以佐证。东昆仑中段今出露的基岩最新地层是晚三叠世八宝山组的磨拉石堆积,晚三叠世之后至古近纪之前未接受沉积。侏罗纪时期,仅局部地区接受沉积,昆仑山是当时的物源供给区。从昆仑山口下侏罗统羊曲组组分看(表1),羊曲组早、中期石英含量低、粘土含量高,晚期石英含量高,还出现粗碎屑含隧石、变砂岩、石英等组分,反映了中、晚期构造比较活跃,源区物质成分比较复杂,显示源区进一步抬升。

从碎屑组分看(表1)其来源比较复杂,除石英、长石组分外,还有黑云母、隧石、安山岩、灰岩、绢云母、炭质、粘土等。这些源区碎屑矿物组分,显然与下伏的浅变质岩有关。下伏的浅变质岩既有巴颜喀拉山群,又有马尔争组。这些碎屑组分显然与附近的巴颜喀拉山群组分无关。因为附近的巴颜喀拉山群内部无黑云母、隧石、安山岩、灰岩、炭质等成分,而与马尔争组内部各种组分密切相关。马尔争组内部可划分出碎屑岩组合、玄武岩组合以及碳酸盐岩组合等。白垩纪在昆南可可西里盆地未出露,仅在昆北柴达木盆地的北缘少量出露,该时期沉积盆地与昆仑山的相关性知之甚少。古、始新统沱沱河组作为古近纪盆地发展的早期,其粗碎屑岩组合以变砂岩、石英岩、花岗岩、绢云母板岩以及凝灰岩、长石和灰岩等为主,表明其物质来源不仅仅来自于三叠纪浅变质岩地层,还有三叠纪以前的碳酸盐岩地层、甚至中元古界万保沟群的地层(表2)。从风化作用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表1 下侏罗统羊曲组组分表

Table 1 Compositions the Tangqu Formation of Lower Jurassic series w

(%)

样品号砾石

组分

碎屑组分

基质组分

Bp34-1-1 40 2 1 5 52 3 2

Bp34-1-2 10 2 2 2 74 3 7

Bp34-2 70 3 7 7 10

Bp34-3-1 75 4 8 1 3 4 5

Bp34-4-2 50 43 2 5

Bp34-5-1 65 3 2 8 2 3 12 5

Bp34-6-1 36 2 2 30 30 2 3

Bp34-8-1 65 30 5Bp34-9-1 3 12 65 4 16

Bp34-10-1 75 2 1 5 2 5 10

Bp34-11-1 80 2 5 3 10

Bp34-12-1 75 6 3 7 2 2 5 5

Bp34-12-2 90 5

Bp34-14-1 78 2 5 5 10

表2 沱沱河组碎屑组分表

Table 2 Compositions of the Tuotuohe formation w

(%)

样品号

砾石组分

砂屑组分

基质组分

KP10-20-1 3 9 3 5 5 40 5 20 11 2KP10-17-2 6 2 2 5 30 3 5 40 1 40

KP10-16-1 5 40 35 15

KP10-12-1 3 8 35 35 2 2

KP10-10-1 2 1 2 50 10 5 10 10 10

KP10-9-1 10 3 5 37 5 10 5 5 5 15

KP10-7-3 3 1 1 72 5 10 3 5

KP10-5-1 60 4 3 8 10

KP10-4-1 5 2 10 6 2 55 5 5 5 5

KP10-3-1 35 15 5 20 5 6 4 2 3

KP10-2-2 10 3 10 7 30 8 10 5 7

看,以物理风化为主。沱沱河组大量的粗碎屑岩砾石和碳酸盐岩砾石是就近取材、迅速被搬运的产物。碎屑组分含有大量的透闪石大理岩,因而在可可西里盆地的发展早期,其物源是多样化的。反映昆仑山在当时一直处于风化剥蚀状态,抬升的高度大幅降低,因而物质来源组分比较混杂。昆南的可可西里盆地渐新统雅西措组第一段陆源粗、细碎屑岩组分主要来自于其下伏基岩上巴颜喀拉山亚群,以低长石含量和高石英、砂、泥碎屑岩为主,少量凝灰岩、安山岩、石英片岩等。这说明当时的物源供给以巴颜喀拉山为主,而昆仑山很少参与。位于昆仑山北缘的柴达木盆地和昆仑山南缘的可可西里盆地,两地的渐新统组分几乎相似,反映昆北柴达木盆地与昆南可可西里盆地当时连为一体,主要为开阔的湖相沉积。至中新世早期,昆南可可西里盆地与昆北柴达木盆地仍完全连为一体,以相同的生物群和相同的岩性组合为特征。

生物化石方面也佐证了渐新世-中新世时期青藏高原北部没出现隆升,近几年在东昆仑中部中、上元古代和下古生界地层分布区,陆续发现大量古近纪和新近纪孢粉化石,古近纪孢粉化石组合与渐新世面貌相同[15,16],表明古近纪渐新世初期昆仑山一直处于水下,不断接受大量沉积,直到中新世以后才开始隆升。因而昆仑山在印支运动已经抬升,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风化剥蚀状态,从渐新世以来至中新世中期不断下降。因此,地史各时期造山作用的磨拉石与地面隆升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如果把磨拉石作为高原隆升标志,那么青藏高原的磨拉石一

1蔡雄飞等/对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的几点思考

直可延伸到十几亿年前。

把磨拉石作为高原隆升的标志,虽然具有一定的醒目标志,但它仅仅在局部条件下才能代表地面隆升,

极大部分条件下并不是高原隆升的标志。2 思考之二:

古植物是指示高原隆升的标志

生物与环境紧密相连,

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每种生物对生存的环境都有一定的要求,过多或不足都可能使其生命活动受到抑制,乃至死亡。因此,生物的分异度不但与纬度、温度有关,而且与湿度、海水或湖水的深度、地形的海拔高度有关。这种敏感性,使得生物成为化石和古气候的良好标志,尤其是古植物受气候的影响比动物更明显。海拔高度不同会引起温度、降水、大气成分等差异,导致气候、土壤以及生物分布的垂直分带性。在高原山区,植物的垂直分带十分显著,从下往上,由热带植物群逐渐变为寒冷植物群。已故著名植物学家徐仁曾应用高山栎化石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他在西藏聂拉木县希夏邦马峰北坡海拔近6000m地带发现在上新世中、晚期的砂岩层有一个高山栎化石层,内部由高山栎、类似黄背栎、灰背栎和其他种类的叶化石组成。高山栎是一种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区和我国西南湿润地带的常绿乔木,多生长在海拔2200~3600

m,

由此推测青藏高原在上新世中、晚期青藏高原隆升到3000m左右。因而利用动、植物指示气候环境变化,不仅对动、植物演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而且为认识地史时期的高原隆升提供了非常直

观的标志[

17]

。同样作为古植物记录的孢粉、植硅体,也可以指示古植物生态环境、古气候以及恢复古地理的面貌。如在低山丘陵地带生长着常绿、阔叶、落叶的植被,热带-亚热带植被以木兰、山龙眼、冬青等属为代表,

沙漠草原的植被以麻黄、藜属为代表,高寒环境的高山植被以雪松、

铁杉、冷杉属为代表。古植物记录的孢粉和植硅体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首次寒冷的孢粉和植硅体都集中在中新世。青藏高原中部腹地温泉地区孢粉组合不仅具有明确的地质时代意义还指示了青藏高原隆升的古气候意义。自古新世至早、中新世,古植被由早期的针阔叶混交林、

森林草原植被向晚期的疏林草原植被演化,古气候也由亚热带暖湿气候向温凉气候转变。这些疏林草原植被的出现指示了青藏高原的隆升

[18,19]

青藏高原南部腹地也有相同的结果[

18]

。中新世晚期孢粉组合以落叶阔叶树种的桦科、山毛榉科为优势树种,裸子植物以具囊松柏类较发育,出现的种类有双束松属、单束松属、落叶松属、冷杉、云杉等,草本植物见有菊科、藜科等,反映当时的植被类型为干旱且温凉的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伴有常绿阔叶植物,林下阴湿环境生长有石松属、水龙骨属,在高山植被灌丛带分布有蒿属、

藜科的耐高寒属种。现代疏林草原植被都分布在近2~5km高程上,

其中菊科、藜科和石松属、水龙骨属等也都分布在2~5.5km的高原上。中新世这些草原植被孢

粉的出现,可指示青藏高原已隆升到一定高度[

19]

。青藏高原北部腹地可可西里盆地植硅体记录也是相同的。在雅西措组和五道梁组的底部发现了较为丰富的植硅体化石,其中渐新世雅西措组中、上部植硅体主要来源于禾本科植物,

少数为莎草科,另外还见蕨类、裸子植物和阔叶类植硅体,植硅体组合以温暖类型为主,而中新世五道梁组底部植硅体中裸子植物类型含量增高,

草本类植硅体类型单一,以齿型、平滑棒型、突起棒型、扇型植硅体为主,植硅体组合以温凉为主(表3),反映中新世以来古气候的降

温事件[

20]

。表3 雅西措组、五道梁组底部植硅体组合特征

Table 3 Assmblages of feature of the Phytolith,Yaxicuo and Wudaoliang 

Formation under样 号方

长方

扇型

哑铃型短鞍型长鞍型齿型平滑棒型刺边棒型长尖型多面体型三棱柱型球型薄板型突起棒型石屑导管型网脊块状硅藻温暖

指数KP23-15-1 

5 5 

5 

0.50KP23-13-3 10 

5 

5 

80 1.00KP23-13-2 5 

5 8 

5 5 

10 

5 

0.82KP23-12-1 15 15 10 

1.00KP23-10-1 20 15 10 

5 

5 

5 

10 

5 

10 10 20 5 

20 5 

0.92BP33-1-4型5 10 5 

3 

5 3 

3 2 

15 40 20 0.65BP33-1-1 5 20 

5 

20 2 

30 

5 

40 

20 

0.17

BP33-1-2 3 

5 

5 18BP33-1-3 

5 

6 

16 

35 

24

注:KP23-10-1中硅藻为盘星藻,KP23-13-

2中硅藻为羽纹藻5

51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古植物能够指示青藏高原多阶段隆升的一系列信息,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尤其注重孢粉和植硅体的研究,但仅仅依靠残存的植物碎块或者果实对孢粉和植硅体化石的鉴定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诸如花粉和种子等具有生殖功能的形态特征,在地质历史中由于进化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结合动物化石,尤其是脊椎动物化石研究,以此推断青藏高原的隆升。如前述中新世孢粉和植硅体都为寒冷型植物,而从脊椎动物群尤其是哺乳动物群研究表明古新世-始新世基本属于一个动物地理区系,地形一片平坦。至中新世哺乳动物群发生明显的分化,我国大西北地区出现了草原型动物[20]。因此,将植物和动物结合起来是研究高原隆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3 思考之三:加大对高原腹地沉积盆地的沉积物研究

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其周边及内部地区均形成了巨大的沉积盆地,其接受的沉积物量也是巨大的,如印度河扇和孟加拉扇两大盆地的沉积物体积相当于两个半喜马拉雅。这些盆地的沉积物是记录高原隆升历史忠实的档案,因此从沉积学角度把高原的隆升及其周边和内部盆地的沉积记录统一进行研究,是精确刻划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直观、系统的方法。然而该项研究却滞后于其它学科领域对高原隆升的研究,即使偶尔重现高原隆升的沉积响应,也多从周边盆地入手。由于受恶劣自然条件限制,对高原内部盆地的研究更少。

青藏高原内部的沉积盆地与青藏高原在空间上相互依存,在物质上相互转化。盆地的沉积物是连接盆地与造山带的“纽带”,通过盆地沉积物源分析,可以有效地恢复蚀源区构造面貌、岩石组成、基底和盖层剥露过程、古流向以及示踪山盆系统间的物质交换过程。

盆地的粗碎屑岩系中的砾石最能够直接反映母岩的性质,也可反映破坏、磨蚀的程度和风化剥蚀作用的方式。因而其成分与母岩区的岩石类型、风化作用方式息息相关。

盆地的细碎屑岩系虽然受搬运和磨蚀的影响更大,其中碎屑成分比母岩少得多,但仍然可以反映与母岩区的相关性。如细碎屑岩中含有石英、长石成分,说明附近有杂砂岩源;再如石英含量高,常形成石英细砂岩,一方面反映了基底母岩含有石英质,另一方面也反映母岩区以化学风化作用为主。石英最稳定,因而在长期或强的化学风化条件下得以保存。

盆地各种碎屑岩系最能反映基底母岩成分,是

青藏高原隆升研究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空间上相互依存、物质上相互转换、地表形态上相互调整、均衡,两者具有耦合关系。把高原隆升与内部沉积响应连为一体,把造山过程与盆地演化之间形成统一的运动学过程和动力学机制,以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揭示高原隆升的特点,是高原隆升不可缺少的重要研究部分。

4 思考之四:系统性、综合性研究应当是今后重点

青藏高原隆升关系到全球气候和环境,仅靠单学科研究是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的。尤其是对隆升的时代研究,多年来差异较大。从事前第四纪研究的地质工作者,往往考虑古近纪和新近纪比较多。从事第四纪研究人员非常强调上新统或更新世以来的高原隆升。而把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研究还不多见。

1885年Neumayr拉开对青藏高原研究的序幕。上个世纪70年代,地学工作者从古生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貌学等角度研究,得到大批优秀的研究成果,但综合研究或者多学科联合作战尚不多见。从20世纪末期以来,中国地调局集中全国地调的精兵强将,对青藏高原进行了多学科的调查,取得了大量新的多学科的综合性认识,弥补了单学科的缺陷。2003~2005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可可西里古近纪-中新世生物地层学、沉积学、岩石学研究中发现了中新世青藏高原隆升的信息。

可可西里古近纪-中新世的地层出露较好,剖面也比较连续,年代地层比较清晰。成都理工大学刘志飞等[21~23]对原风火山群地层进行了详细、系统的地层学、沉积学和磁性地层研究,认为风火山群下部的沱沱河组粗碎屑岩系年龄为5.60~32Ma,风火山群上部的细碎屑岩系夹石膏层的雅西措组年龄为32~30Ma,五道梁组23Ma。查保马组依据SHRIMPU-Pb年龄18.28±0.27Ma和13.09±0.57Ma,次火山岩的LA-ICP-MS U-Pb年龄值为17.67±0.38Ma,为中新世。区内主要地层单位为古近系、新近系。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古、始新统沱沱河组、渐新统雅西措组、渐新统-中新统五道梁组以及中新统查保马组。各个组岩性具有各自的标志。

可可西里陆相盆地出现3次湖相沉积,说明其盆地形成并不是经历一次构造旋回而形成的简单盆地。第一次构造旋回由沱沱河组组成,纵向上出现粗、细、粗旋回,代表盆地初形、扩展和萎缩。第二次

1蔡雄飞等/对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的几点思考

由雅西措组组成,纵向上出现粗、细和石膏层旋回,也代表盆地初形、扩展和萎缩。其中雅西措组中部分布甚广,从盆缘至中心稳定分布。晚期石膏层的出现,

是盆地开始萎缩的标志。第三次由五道梁组组成,纵向上也出现粗、细旋回,代表了盆地出现、扩展和萎缩。第四次由查保马组组成,为陆内火山喷发构造环境。因而可可西里盆地是一个经历多次构造旋回形成的复杂盆地,可将其沉积划分为隆升前和隆升后。

隆升前的沉积,从古近世到渐新世,可可西里岩性组合与内地相同,均含石膏的碎屑岩系沉积,古气候表现为炎热、干旱。隆升后的沉积,主要为中新世的五道梁组和查保马组。古气候表现为寒冷、温暖、潮湿、寒冷。古气候可用古植物的植硅体指示,即示暖型(方型、长方型、扇型、哑铃型、短鞍型、长鞍型)和示冷型(齿型、平滑棒型、刺边棒型、长尖型)颗粒

含量的多少来指示气候的温暖程度[24]

,即温暖指数

=(

示暖型植硅体总和)/(示暖型植硅体总和+示冷型植硅体总和)

。雅西措组植硅体以温暖类型为主,含丰富的蕨类、裸子植物和阔叶植物产植硅体,反映当时植被以森林为主,

林下草本层较发育,温暖指数研究表明,雅西措组中、上部以及含石膏层温暖指数0.92~1.00,

也就是形成时期气候炎热,到雅西措组上部炎热环境达到了顶峰。雅西措组顶部出现一次降温过程,但尚未达到极端寒冷时期,植硅体尚未出现寒冷标志的形态,如尖型、刺型等。

五道梁组底部的3个样品,木本植物中裸子植物含量增高,类型单一,以齿型、平滑棒型、突起棒型、扇型、齿型、棒型植硅体为主。指示了一次极端的降温事件,温暖指数仅为0.17,反映气候寒冷。因而从雅西措组到五道梁组,也就是古近纪渐新世-新近纪中新世本区出现了一次极端的降温事件(图1

。图1 雅西措组、五道梁组底部古气候指数变化曲线Fig

.1 Paleonclimatic index curve of the Yaxicuoformation and the low Wudaoliang 

Formation 在岩石学上以A

dakitic岩大量出现为特征。中新统查保马组火山岩具有Adakitic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其SiO2>59.38%,LREE强烈富集(>466.47μg/g),高Sr(>949μg/g)

,高Sr/Y(>53.66),低Y(13.29~19.87μg/g,平均值为17.12μ

g/g),低HREE(Yb<1.66μg/g),Eu异常不明显,而Nb、Ta的负异常显著,这与正常弧火山岩有显著区别。火山岩高SiO2说明它们是陆壳岩石在特定条件下部分熔融产生的壳源中酸性岩石系列。低Y和低HREE暗示了火山岩的源区物质在部分熔融时有石榴石矿物相的稳定存在。高Sr表明源区物质在部分熔融时有斜长石的熔融分解。Nb、Ta的负异常暗示了火山岩的壳源岩浆应源于陆壳物质。反映了查保马组火山岩是高原隆升之后的火山岩盆地,其成因与地壳增厚和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有关,提供了一种指示地壳加厚作用的标志。

由上可见,中新世早期可可西里已隆升一定高度,

出现了寒冷的植硅体,但青藏高原北缘的昆仑山隆升还未达到一定的高度。表现为中新世下油砂山组、五道梁组广泛发育大量叠层石以及藻类化石。不同的是柴达木盆地中新世叠层石类型多样,有层状、穹状、丘状等,而可可西里盆地中新世五道梁组类型比较简单,主要为两种类型,一种呈层状,另一种为穹状。

中新世中、后期青藏高原北缘的昆仑山剧烈隆升,以可可西里查保马组Adakitic岩的出现为标志,

表明青藏高原已经抬升到很高的高度,统一的湖盆构局被打破。昆仑山北缘的古地形进一步陡峻,导致昆仑山南缘柴达木盆地的上油沙山组底部以冲积扇为特征的粗碎屑岩砂砾岩层增厚。

关于中新世初期是青藏高原环境重大变化时期,也得到古植物和脊椎动物群尤其是哺乳动物群和构造古地理的佐证。从构造古地理看,

青藏高原南缘34~33Ma才结束海相沉积,

由海变陆[25]

,其海拔位于海平面。如果在其上覆地层中发育陆相地层,这二者转换的时间,便是高原发生隆升的时间。如Ritts等在塔里木东南一套新生代地层中发现了浮游有孔虫,确定该地区在15Ma仍为海相,而该套地层现在位于海拔1400m,

从而证明该地区快速隆升是发生在15Ma之后[2

6]

。从微体生物的孢粉和植硅体都是寒冷植物群的组合,表明了青藏高原中新世有一次突然变冷的事件。而在之前,

青藏高原内部并没有寒冷植物群的记录。

从岩石学看新近系中新统火山岩的岩石类型也比较发育,其岩石种类包括粗面玄武岩、玄武安山

51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岩、粗面安山岩、粗面岩,但以粗面安山岩和粗面岩居多,且粗面岩中往往发育两组近互垂直的节理。火山岩具典型的斑状结构,气孔、杏仁状构造。还发育许多在平面上呈圆筒状产出的次火山岩,次火山岩的岩石类型为玄武安山玢岩和粗面斑岩。次火山岩呈灰黑色,斑状结构,在次火山岩中发育大量的中-下地壳包体,如前所述尤其是中新统火山岩具Adakitic岩的地球化学性质。Adakitic火山岩的性质和成分特征都指示了它们的岩浆源区大于40km,也指示了当时地壳的最小厚度超过40km,揭示青藏高原已经抬升到很高的高度[27]。

因此,多学科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研究方法,极大丰富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的内容,提供更多隆升的标志和依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李廷栋.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机制[J].地球学报,1995,(1):1-9.

Li Tingdong.The uplifting proeess and meehanism of the Qin-

hai-Tibet Plateau[J].Ctag Eoscientia Sinica,1995,(1):1-

9.(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 钟大赉,丁林.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及其机制探讨[J].中国科学(D辑),1996,26(4):289-295.

Zhong Dalai,Ding Lin.The Tibetan plateau uplift process andits mechanism is discussed[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1996,26(4):289-295.(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3] 武红岭,王薇,王连捷,张利容,崔军文.青藏高原的隆升缩短及其弹性形变分析[J].地质力学学报,1996,(2):17-

24.

Wu Hongling,Wang Wei,Wang Lianjie,Zhang Lirong,CuiJunwen.Uilifting and shortening of Tibetan Plateau and visco-

elastic deformation analysis[J].Journal of Geomechanics,1996,2(1):17-24.(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4] 孔祥儒,王谦身,熊绍柏.西藏高原西部综合地球物理与岩石圈结构研究[J].中国科学(D辑),1996,26:308-315.

Kong Xiangru,Wang Qianshen,Xiong Shaobo.Tibetan Plat-

eau and the western geophysical structure of the lithosphere

[J].China Science(series D),1996,26(4):308-315.(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5] 吕庆田,姜枚,马开义,许志琴.由震源机制和地震波各向异性探讨青藏高原岩石圈变形[J].地质评论,1997,43:337-

346.

LüQingtian,Jiang Mei,Ma Kaiyi,Xu Zhiqin.The deforma-

tion characteres of Qinghai-Xizang lithosphere:Implicationfrom

earthquake mechanism and sei smic anisotropy[J].GeologicalRev.,1997,43(4):337-346.(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

stract)

[6] Spencer D A.Collapse folding as a mechanism of explainingthe early ductile extension along the Indus suture and the sub-

sequent exhumation of the Himalayan eclogites[R].11th Hi-

malaya-Karakorum-Tibet Workshop,1996:56-57.

[7] Chen W P,Chen C Y,John L N.Active deformation of theQai Dam Basin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the uplift of Tibet[R].11th Himalaya-Karakorum-Tibet Workshop,1996:35-36.[8] 张克信,王国灿,陈奋宁,徐亚东,骆满生,向树元,寇晓虎,赵来时.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隆升与沉积盆地分布耦合

[J].地球科学,2007,32(5):583-597.

Zhang Kexin,Wang Guocan,Chen Fenning,Xu Yadong,LuoMansheng,Xiang Shuyuan,Kou Xiaohu,Zhao Laishi.Cou-pling between the uplift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distribu-tion of basins of Paleogene-Neogene[J].Earth Science,2007,32(5):583-597.(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9] Zhang K X,Wang G C,Cao K,Liu C,Xiang S Y,Hong HL,Kou X H,Xu Y D,Chen F N,Meng Y N,Chen R M.Ce-nozoic sedimentary records and geochronological constraints ofdifferential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J].Science inChina(series D),2008,51(11):1658-1672.

[10] Burchfiel B C,Chen Z L.The south Tibetean detachmentsystem,himalaya orogen:Extension contemporaneouswith

and parallel to shortening in a collisional mountain belt[J].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special paper),1992:

269.

[11] Hauck M L.Are examination of Indepth-I data:Evidencefor STDS continuation to 27km depth and internal struc-

ture.of the MHT[R].12th Himalaya-Karakorum-Tibet

Workshop,1997:147-148.

[12] 许志琴,等.青藏高原的深部构造物理作用:地幔底辟及多向1陆内俯冲[C].青藏高原动力学研究讨论会论文摘要,1995:10.

Xu Zhiqin,et al.Qinghai Tibet Plateau deep structure of

physical function:Mantle diapirism and multi-directional sub-

duction[C].Dynamics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Abstract

Discussion,1995:10.(in Chinese)

[13] 王成善,戴紧根,刘志飞,朱利东,李亚林,贾国东.西藏高原与喜马拉雅的隆升历史和研究方法:回顾与进展[J].地学

前缘,2009,16(3):1-30.

Wang Chengshan,Dai Jingen,Liu Zhifei,Zhu Lidong,Li

Yalin,Jia Guodong.The uplift history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Himalaya and its study approaches and techniques:A re-

view[J].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9,16(3):1-3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4] Stanley R.Hart &Levent Gulen(Editor).Crust/Mantle re-cycling at convergence zones[M].Kluwer Academic Publish-

ers,1987:1-28.

[15] 郭宪璞,王乃文,丁孝忠,赵民,王大宁.东昆仑万保沟岩群古近纪孢粉化石的新发现[J].地层学杂志,2005,29(增

刊):608-611.

Guo Xianpu,Wang Naiwen,Ding Xiaozhong,Zhao Min,

Wang Daning.Discovery of the paleogene spore pollen from

the Wanbaogou group-complex of eastern Kunlun[J].Journalof Stratigraphy,2005,29(suppl.):608-611.(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6] 郭宪璞,王乃文,丁孝忠,赵民.东昆仑造山带纳赤台岩群

1蔡雄飞等/对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的几点思考

基底地层发现中新世孢粉组合[J].地质论评,2007,53(6):824-828.

Guo Xianpu,Wang Naiwen,Ding Xiaozhong,Zhao Min.Discovery of Miocene spore pollen from matrix strata of the

Naichitai Group-complex in the eastern Kunlun orogen belt

[J].Geological Review,2007,53(6):824-828.(in Chi-

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7] 徐仁.大陆漂移与喜马拉雅山上升的古植物学证据[A].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青藏高原隆升的时代、

幅度和形式问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8-18.

Xu Ren.Continental drift and the Himalayas rising palaeobo-

tanical evidence[A].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the Qing-

hai-Tibet Plateau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expedition team.Times the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magnitude andform[M].Beijing:Science Press,1981:8-1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8] 段志明,李勇,沈战武,祝向平,钟成全.青藏高原腹地温泉地区新生代生态环境演化与高原表面隆升过程分析[J].中

国地质,2007,34(4):688-696.

Duan Zhiming,Li Yong,Shen Zhanwu,Zhu Xiangping,Zhong Chengquan.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Cenozoic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cess of plateau surface uplift in

the Wenquan area in the interior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J].Geology in China,2007,34(4):688-696.(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9] Xu Y D,Zhang K X,Wang G C,Jiang S S,Chen F N,Xiang S Y,Guillaume D N,Hoorn C.Extended stratigra-

phy,palynology and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record the ini-

tiation of the Himalayan Gyirong Basin(Neogene China)[J].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2011,doi:10.1016/j.jse-

aes.2011.04.007.

[20] 邱铸鼎,李传夔.中国哺乳动物区系的演变与青藏高原的抬升[J].中国科学(D辑),2004,24(9):845-854.

Qiu Zhuding,Li Zhuankui.Evolution of Chinese mammalianfaunal regions and elevation of the Qinghai-Xizang(Tibet)Plateau[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2004,34(9):845-

854.(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1] 刘志飞,王成善,金帏,伊海生,郑洪波,赵西西,李亚林.青藏高原沱沱河盆地渐新-中新世沉积环境分析[J].沉积

学报,2005,23(2):210-216.

Liu Zhifei,Wang Chengshan,Jin Wei,Yi Haisheng,Zheng

Hongbo,Zhao Xixi,Li Yalin.Qligo-Miocene deposition en-

vironment of the Tuotoohe basin central Tibetan Plateau[J].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2005,23(2):210-216.(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2] 刘志飞,王成善.新生代全球变冷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J].矿物岩石,1998,18(增刊):123-127.

Liu Zhifei,Wang Chengshan.Relation between Cenozoic

Global Cooling and Qinghai Tibet plateau uplift[J].J.

Mineal.Petrol.,1998,18(suppl.):123-127.(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3] 刘志飞,王成善,伊海生,刘顺.可可西里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历史重建[J].地质学报,2001,75(2):250-257.

Liu Zhifei,Wang Chengshan,Yi Haisheng,Liu Shun.Re-

construction of depositional history of the Cenozoic Kekexil

basin[J].Acta Geologica Sinica,2001,75(2):250-25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4] 王永吉,吕厚远.植物硅酸体研究及应用[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111-118.

Wang Yongji,LüHouyuan.Studing of phytolith and appling

[M].Beijing:Press of Marine,1993:111-118.(in Chinese)[25] 蔡雄飞,刘德民,魏启荣,顾延生,袁晏明,李德威,王国灿,罗中杰.古新世-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北缘隆升的特

征———来自可可西里盆地的报告[J].地质学报,2008,82

(2):194-203.

Cai Xiongfei,Liu Demin,Wei Qirong,Gu Yansheng,Yuan

Yanming,Li Dewei,Wang Guocan,Luo Zhongjie.Charac-

teristics of north of tibetap plateau uplift at Paleocene-mio-

cene-The evidence from Kekexili basin[J].Acta Geologica

Sinica,2008,82(2):184-203.(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

stract)

[26] Ritts B D,Yue Y J,Graham S A,Sobel E R,Abbink O A,Stockli D.From sea level to high elevation in 15million

years:Uplift history of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margin

in the Altun Shan[J].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2008,308(5):657-678.

[27] 魏启荣,李德威,王国灿,郑建平.青藏北部贡帽日玛正长斑岩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岩石地球化学研究[J].

矿物岩石,2007,27(4):45-52.

Wei Qirong,Li Dewei,Wang Guocan,Zhen Jianping.SHRIMP U-Pb 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Cenozoic or-

thoclase porphyry in gongmaorima area,northerm Tibet plat-

eau[J].Mineral Petrol.,2007,27(4):45-52.(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自然地理课程作业一一一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青藏高原概述 青藏高原旧称青康藏高原(北纬25°~40°,东经74°~104°)是亚洲中部的一个高原地区,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青藏高原实际上是由一系列高大山脉组成的高山“大本营”,地理学家称它为“山原”。高原上的山脉主要是东西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自北而南有祁连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这些大山海拔都在五六千米以上。所以说“高”是青藏高原地形上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青藏高原在地形上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湖泊众多。高原上有两组不同走向的山岭相互交错,把高原分割成许多盆地、宽谷和湖泊。这些湖泊主要靠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补给,而且大部分都是自立门户,独成“一家”。著名的青海湖位于青海省境内,为断层陷落湖,面积为4456平方公里,高出海平面3175米,最大湖深达38米,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其次是西藏自治区境内的纳木湖,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高出海平面4 6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这些湖泊大多是内陆咸水湖,盛产食盐、硼砂、芒硝等矿物,有不少湖还盛产鱼类。在湖泊周围、山间盆地和向阳缓坡地带分布着大片翠绿的草地,所以这里是仅次于内蒙古、新疆的重要牧区。 它包括中国西藏自治区全部、和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的部分,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或全部,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 一、青藏高原隆起对地貌的影响 我国现代地貌格局与特点的最终形成是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的内、外营力做共同做用的结果,燕山运动以前形成的山脉高原在进入第三纪时,已经长期侵蚀夷平。与现代地貌关系最密切的是喜马拉雅运动和新构造运动期间隆起的青藏高原,与高原巨大高度,广阔面积屹立在我国西南部构成第一级阶梯,最后奠定了我国现代地貌格局。

青藏高原隆升研究进展

青藏高原隆升研究进展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地球的“第三极”,其隆升机理和过程以及对周边乃至全球环境的影响,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关键,涉及到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变化及多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牵涉到地球科学的方方面面,凝炼着地球科学的许多重大问题,其中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和过程就是众多问题的基础。 青藏高原抬升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强烈碰撞的结果。印度洋海底扩张研究揭示,大约于70Ma的白垩纪末,印度板块开始快速北进,最高速度达17cm/a。早期,印度大陆板块前端的大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简称“海-陆碰撞”),大洋板块厚度小、密度大,俯冲于欧亚大陆板块之下(图7-15左);晚期,大约在43Ma的中始新世,印度大洋板块俯冲殆尽,使印度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接触和碰撞(简称“陆-陆碰撞”(图7-15右),大陆板块厚度大、密度小,很难俯冲。有学者把“海-陆碰撞”称为“软碰撞”(soft collision),“陆-陆碰撞”称为“硬碰撞”(hard collision)。从“软碰撞”到“硬碰撞”,印度板块北进阻力加大,速度明显降低(下降至5cm/a),但传递的力量更大,影响更深远,最终导致青藏高原大规模隆升。 图7-15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软碰撞(左)和硬碰撞(右) 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有许多不同的认识,例如:①青藏高原从40Ma前后的始新世开始隆升,至14Ma的中中新世左右达到5000m多的最大值,此后逐渐下降到现在的高度(Coleman等,1980)。②青藏高原在中新世晚期已经接近现今的高度,此后高原抬升缓慢(Harrison等,1992)。③青藏高原从40Ma开始缓慢抬升,至4Ma前后加速上升(徐仁等,1973)。④青藏高原在40Ma、20Ma分别有过1000m多的隆升,后又经准平原化作用使地面降低,最后于4Ma以后才急剧隆升到4000m的海拔高度(李吉均等,1979,1998)。 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也有多种不同的假说,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种:

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变化

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变化 9.1青藏地区的板块-地体演化史 9.2印度-古亚洲板块碰撞的定时 9.3高原隆升过程及其环境效应 中间为陆壳块体,有称为地体,有的亲冈瓦那,有的亲扬子,后来由于板块分裂、漂移碰撞一起。 青藏地区原来大的板块都分裂成为小块,现在一般成为地体 地体原来就是某个板块的一部分,由于某种原因,从母体板块中裂离出来,开启独立演化史——独立 拼贴:两个地体的暂时连结(联合地体),总体仍处独立状态。 终极增生:独立的地体重新称为板块(母体或异体)的一部分,后期可以发生板内离散作用,但不再有独立演化史 泊位增生:独立的地体重新成为板块(或母体或异体)的一部分,后期可以发生板内离散作用,再次分离成独立的地体。 构造有争论:羌塘地区是整体还是要区分 西(南)羌塘地体: 冰筏 东(北)羌塘地体:(亲扬子板块) C1 日湾茶卡组:富含珊瑚、腕足(大长身贝等) C2 含蜓碳酸盐岩 P3 热觉茶卡组:双湖地区上部夹煤层,含华夏植物群(大羽羊齿、单网羊齿等) T1 康鲁组:飞仙关型红色地层(干旱气候带) 9.2印度-古亚洲板块碰撞的定时 9.3高原隆升过程及其环境效应 不同学科学者不同观点 高原隆升争论焦点:青藏高原什么时间开始快速隆起以及青藏高原何时达到其最大高度 构造学者的主张: M.Coleman和K.Hodges(1955):青藏高原在晚中新世以前就达到了最大高度。在过去某一段时间达到了最大高度,然后开始坍塌;14Ma是青藏高原保持其最大高度的最小年龄 T.M.Harrison etal.(1992):青藏高原于8Ma达到最大高度 南北向裂谷 “高原隆升”反方观点 从珠峰升高看青藏高原隆升,18mm/年,南面22mm/年 实测5.8mm/年 垮塌的是中间区域 没有百年历史高程的记录,无从谈隆升还是下降 岩石学家、构造地质学家认为:青藏高原最高的时段已经过去,现在处在降低,垮塌的时期古生物学家、地理学家、气象学者认为:青藏高原总体上处于上升阶段 证明5Ma来强烈上升

青藏高原隆升的意义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隆升的意义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及其意义: 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一带原是一片大海,后来大陆板块碰撞抬升才形成了今天的样子,而且还将继续增高。 青藏高原的隆起与新生代以来全球环境的重大变化具有明显联系。这些变化体现在亚洲季风环境的形成演化和亚洲内陆干旱化,比如,由此导致中国南方广大湿润地区和西北干旱区的出现,黄河中游地区出现大面积黄土堆积而形成黄土高原,奠定了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现代环境的宏观格局。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该区降基本上都在西北气流控制下,盛行风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属于副热带大陆气候,即干热类荒漠或沙漠气候;没有高原,也就没有了印度低压和蒙古高压,就不会形成现在的冬夏季风。当高原开始隆起,青藏地区干热气候就开始发生较明显的变化,降水增多,气温降低;当高度达到1000-2000m时,雨量增到最大,当高度达2000-3000m,高原季风形成,但较弱,气温继续降低;当高度达到3000-4000m时,夏季青藏热低压、冬季青藏冷高压更明显,高原季风也接近现在的情况,东亚季风也更明显,高原气温更低,降水量明显减少,高原湖泊逐渐干涸,于是青藏高原的隆升,经历了一个较暖湿到凉干的过程。值得详细说明的是,夏半年,西南季风控制着高原东南部、南部,形成暖湿气候,高原内部则形成雨影区,十分干旱,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交替控制着青藏高原。 水分入不敷出:高原北部、西北部刮到海洋的空气却又能带走部分水汽,使得高原内陆水分更加缺乏。从北部蒸发上高原的水分,无法从高原北沿流回北部,反而顺着高原的南坡流入印度洋或向东流入太平洋。塔里木盆地的低热与其南边紧邻的青藏高原的高寒恰成鲜明对照。盆地中蒸发出来的水汽随着热胀冷缩的空气而单向地漂移到高原。由于空气热胀冷缩以及盆地高温与高原低温,使得盆地相对于高原总是高压,造成常年的东北风将盆地的水汽吹往高原。水汽遇到高原低温冰川而凝聚。低海拔盆地中的水就这样被蒸发作用送到高原。这些从盆地吹往高原的水汽凝聚在高原广阔的地域,而不是限于高原北坡,这使得凝聚在高原上的水难以循环回盆地。空气中的水分近乎均匀地凝聚在高原群山的四周,

青藏高原研究论文合集

A review on applying ventilated double-skin facade to buildings in hot-summer and cold-winter zone in China 生态发展2010-08-17 11:08:33 阅读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中国通风双层幕墙在夏热冬冷地区建筑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Volume 14, Issue 4, May 2010, Pages 1321-1328 Juan Zhou, Youming Chen 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发展,是造成对被动式太阳能系统的新的兴趣。其中,双幕墙(DSF)的证明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和有希望的。色散位移光纤是由两种不同的建筑,是由通风玻璃幕墙空气腔分隔层形成的信 封。 The need to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buildings is causing a new interest towards passive solar systems. Among them, double-skin facade (DSF) proves to be extremely attractive and promising. DSF is building envelope formed by two layers of different glazing facades which are separated by a ventilated air cavity.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experiences from the Hai Hua ecological industry pilot zone (HHEIPZ) project in China 生态发展2010-08-17 11:09:25 阅读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经验,从海华生态产业试验区(HHEIPZ)在中国的项目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Volume 18, Issue 5, March 2010, Pages 447-453 Changhao Liu, Kai Zhang, Jiaming Zhang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ts ecological impacts in the Qinghai–Tibet region 生态发展2010-08-17 11:10:57 阅读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青藏地区的能源消费对生态的影响:现状和未来前景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In Press, Uncorrected Proof, Available online 30 July 2010 Xiaoge Ping, Zhigang Jiang, Chunwang Li

青藏高原冰芯研究进展

第14卷第2期1999年4月 地球科学进展 ADVANCE I N E ARTH SCIE NCES Vol.14 No.2 Apr.,1999青藏高原冰芯研究进展 杨 保 ,施雅风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8) (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青藏高原冰芯研究是恢复该地区古气候、环境变化的有力手段,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青藏高原冰芯研究在稳定氧同位素、冰川积累量、冰芯的断代以及冰芯记录的环境指标等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评述,总结了冰芯记录所恢复的气候、环境变化研究成果,并对当前青藏高原冰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青藏高原;冰芯研究;环境变化 中图分类号:P343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66(1999)02-0183-06 冰盖和冰帽是研究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最可靠的天然档案馆。从冰川上的适当部位钻取冰芯加以分析,是目前重建高分辨率古气候、环境的重要手段。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是冰芯研究最早的地区,在气候变化研究中起领先的作用。但是,仅仅依靠南北极冰芯来解释全球气候环境变化是不够的,必须以中纬度地区的冰芯研究作桥梁,才能最终解决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机制。作为 世界第三极 的青藏高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中纬度)和海拔高度(平均4 5km),成为两极之外人们最感兴趣的冰芯研究热点地区。在此种背景下,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与美国俄亥俄大学Byrd极地研究中心合作,分别于1986、1987年在祁连山敦德冰帽成功地钻取了三根各长140m左右的深孔冰芯,揭开了青藏高原冰芯研究的序幕。从1990年开始,又于西昆仑山古里雅冰帽、希夏邦马冰帽多处钻取冰芯,最深达309m。1997年,中国、美国、俄罗斯、秘鲁、尼泊尔国合作,在西夏邦马峰达索普冰川钻取了三根长分别为159 62m、149 23m、167 14m的深孔冰芯 1 。青藏高原冰芯研究的大规模展开,标志着青藏高原冰芯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1 青藏高原冰芯记录所反映的气候环 境信息 从气候变化的角度看,青藏高原是一个 敏感区 和 启动区 。由于发生于地质历史上的气候事件没有仪器观测记录,故研究古气候时常用一些代用指标来进行。在冰芯研究中,以 18O指示温度、冰川积累量代表降水,已成为冰芯研究中的基本方法。下面从 18O、冰川积累量以及冰芯的断代方面阐述青藏高原冰芯所反映的气候信息。 1 1 18O是指示温度的良好指标 18O能否正确反映温度效应,是研究青藏高原古气候变化要解决的首要环节之一。围绕敦德冰芯,姚檀栋等 2~9 对此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综合其研究方法,可归为两类:一是对每一次降水事件进行 18O 和温度的同步观测。通过对西宁(101 45 E,36 37 N)、德令哈(97 22 E,37 22 N)和沱沱河(96 26 E, 34 13 N)3个气象台站进行每次降水事件发生时的气温和 18O分析,发现二者具有正相关关系,尤其在德令哈最为显著,可表示为: 18O( )=0,66T a-13.5,R2=0.69(1)其中,Ta为温度,R为相关系数。它与地球上其他高山或极地气象台站具有相似性。 18O和温度关系说明,当 18O增减1 ,相当于温度增减1 5 。二是将个别降水事件汇总成逐月的平均状况进行研究。可得出类似的结论。不同之处在于 18O-T a的相关关系更加明显。同时,利用这种关系可以推断青藏高原地区的温度变化史。姚檀栋等 10 不仅对敦德冰 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 亚洲地区气候变迁与全球变化 (项目编号:KZ951-A1-202-04)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杨保,男,1971年5月生,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古气候的重建。 收稿日期:1998-05-25;修改稿:1998-08-18。

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PDF.pdf

试阐述青藏高原隆升的主要过程及其引起的季风气候 的演化过程,并阐述青藏高原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气候、地貌、水文有哪些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在之前的地史学课上有过了解,现在结合查找的文献资料,这个隆升过程可以分成三阶段:(1)断离隆升阶段大约在 40一50Ma 之前 , 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碰撞后,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其相对运动的速度从 10cm/a降至5cm /a(2)挤压隆升阶段印度大陆同欧亚大陆的碰撞和俯冲板片的断离可能改变青藏高原下局部区域上地慢物质运移的图式,但是它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全球尺度地慢对流的基本格局。印度大陆仍以5cm/a的速度向北推进、挤压欧亚大陆板块。在其挤压下青藏高原继续隆升 , 地壳不断增厚,同也不断缩短(3)对流隆升阶段欧亚大陆和印度大陆碰撞后,高原下部上地慢稳定的流场又开始活跃,新的对流格局主要受推进的印度大陆和塔里木地块的控制,下降流中心仍然处于塔里木地块之下,对流上升流也保持在高原的中部地区可以看到当受挤压的岩石层停止增厚以后,再次增长的上升流将使原来下移的等温线很快地向上推移,它意味着增厚的岩石层被很快减薄,其过程大约为10 - 15 Ma。减薄过程是从高原中部区域开始的,地幔下部的热物质上升,推动和支撑着岩石层向上隆起。同时,增长的热流动将很快地把青藏高原下部那一部分在挤压隆升过程中被“挤入”软流层的岩石层下部搬离。同时,均衡力的作用将直接导致青藏高原一次的快速隆升,这就是所谓的对流隆升。《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三阶段模式》(傅容珊李力刚黄建华徐耀民)季风气候的演化,我根据《青藏高原隆起及海陆分布变化对亚洲大陆气候的影响》(陈隆勋刘骥平周秀骥汪品先)的观点季风气候的演化过程可以概括为: 隆起初期 , 由于海陆分布和海陆热力差异的作用,冬季开始出现弱的中纬NE 风和比较明显的热带NE 季风,高空出现弱的两支西风急流及东亚沿岸弱的东亚大槽。夏季则出现弱的低空SW季风和高空反气旋。但此时的SW季风只在中国沿海可

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约束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 读书报告 报告题目:《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约束》 学生姓名:张海龙 学号:200801010122 指导老师:王刚老师

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约束 摘要:青藏高原的隆升,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直至现今它依然处于隆升之中,新生代早期,伴随着特提斯洋的消亡,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完全拼接在一起,同时开始了青藏高原的缓慢隆起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在第四纪,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基本形成现在的地形地貌与构造情况。 关键字:高原隆升;历史约束;青藏高原 关于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的起始时间,至今尚无一致的认识。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类意见。一类意见认为, 印度2亚洲大陆碰撞的起始时间晚于55Ma ,甚至可以晚到早中新 世【1-5】 ;另一类意见认为其早于55 Ma ,最早可以到晚白垩世 【6-11】 。越来越多的证据 支持这样的认识:印度2亚洲大陆起始碰撞的时间不晚于65 Ma。大致可以将青藏高原的构造岩浆事件划分为三大阶段:碰撞前(早于65 Ma) ,同碰撞(65~45/ 40a) ,后碰撞(晚于45/ 40 Ma) 。 青藏高原的显著隆升,主要发生在后碰撞阶段,多数人比较接受幕式隆升模型,认为现今青藏高原的高度主要是由18 Ma 左右、8 Ma 左右、3.6 Ma 左右三次大隆升造成的。李吉均(1999) 根据青藏高原的夷平面将3. 6Ma 以来青藏高原的构造运动划分为青藏运动(A 幕: 3. 6Ma ,B 幕: 2. 6Ma ,C 幕: 1. 7Ma) 、昆仑黄河运动(1. 2Ma ,0. 8Ma 和0. 6Ma) 以及共和运动(0. 15Ma)。 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有很多的研究证据可作为其约束,限制具体的隆升时间、事件、地点以及具体隆升高度。下面为一些约束证据: 1从青藏高原南北两个磨拉石剖面的对比看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 从高原南北两侧磨拉石建造的对比来看,近一千万年来,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的性质可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的磨拉石建造的沉积旋回来分析,反映在地貌与沉积上,则存在三种情况: (1)抬升速率小于剥蚀速率时期,原面高度下降,高原地貌出现以海平面为基准的绝 对夷平面,磨拉石序列则表现为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正旋回序列; (2)在抬升速率等于或近于剥蚀速率时期,原面高度趋于稳定,高原地貌出现以区域 基准面为准的相对夷平面,磨拉石序列则为相对均匀大小的粒度组合; (3)在抬升速率大于剥蚀速率时期,原面高度上升,高原地貌表现为发育山地地貌,磨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及其世界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及其世界的影响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巍然屹立于亚洲的中部,它的隆升对亚洲乃至世界环境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没有青藏高原的存在,现今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是一片亚热带沙漠,我国的新疆地区也不会如此干旱。青藏高原的存在,不仅加强了亚洲的季风环流,而且阻挡了源于印度洋的盟暖湿气流向亚洲内陆的输送,并在高原北侧形成下沉气流,对亚洲内陆干旱化的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夏季,青藏高原就像一个深入到大气层中的火炉,使得高原面上的空气受热上升,同时拉动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前来补充,由此而带来丰沛的季风降雨;冬季情况正好相反,高原仿佛一个巨大的冷流,将其上方的空气冷却,从高原涌向印度洋,这就导致北方的冷空气频频南下,从而形成强大的冬季风。青藏高原现代地貌格局与季风效应是如何发生的呢?这是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青藏高原对世界存在一定的影响。 近些年来,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从不同学科角度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对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作了大量的工作,认为青藏高原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开始隆升:在距今1000-800万年前或更近时期进一步隆升,并达到有意义的高度。然而,晚新生代以来(1000-800万年以来)高原隆升过程及其产生的气候和环境效应,至今还是一个尚未有效解决的问题.数学模拟表明以冬季风和夏季风组合为特征的东亚季风系统形成演变的良好地质记录。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序列既是对青藏高原构造隆升的响应,又是北半球大冰期气候变化的反映.中国黄土高原多个风尘堆积序列的底界年龄均显示中国内陆风尘堆积自900-800万年前开始,标志着东亚环境系统分异为东部季风区和西部干旱区。此外,印度洋北部ODP/722钻孔研究表明,在距今约900-800万年前阿拉伯海近岸上涌流持续加强,反映印度西南季风(夏季风)加强.而印度洋东北部的ODP/758钻孔的磁化率通量记录则表明,距今900万年前,印度恒河以及其他河流携带至孟加拉湾的陆源碎屑物明显增加。北太平洋ODP885/886钻孔沉积记录显示,距今800-700万年前,由西风携带至北太平洋的亚洲内陆粉尘的堆积速率显著增大。巴基斯坦土壤碳酸盐记录的氧同位素组分在800~700万年发生显著变化,碳同位素变化指示的植被从C3植被向C4植被变化。850万年前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植被由针叶-阔叶混交林向草原植被转化,均指示了在800万年前左右,季节性的凸显和夏季降雨的增加。联系到同一时期北半球高纬和极地冰川的发育,均说明这些变化的出现决非偶然,应是北半球陆地-海洋-大气耦合过程的产物,可以被认为是青藏高原在900~800万年前一次重要隆升的环境响应。 在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序列中,磁化率和Rb/Sr比值可以作为夏季风强度代用指标;而粗颗粒含量和铝通量则可分别作为冬季风强度和风尘源区干燥度的代用指标。根据这些季风气候代用指标的时间变化序列,距今600~200万年以来东亚季风气候的演化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距今360万年以前,季风气候开始形成,但与后两个阶段相比,变化趋势还不明显。距今360~260万年,由磁化率、Rb/Sr 比值反映的夏季风和由粗颗粒含量以及铝通童所反映的冬季风同时持续加强,季风降雨增加,导致湖泊广泛分布。这也和北太平洋所记录的粉尘通量的持续加强相一致。由深海氧同位素记录反映这一时段大陆冰盖迅速增长,气候向冰期方向发展,而根据气候模型的数字模拟结果,在冰期气候条件下,夏季风将减弱,冬季风加强。因此,这一阶段东亚冬、夏季风的同时加强很难解释。鉴于此,青藏

国际青藏高原研究文献计量分析报告

第18卷第4期2003年8月 地球科学进展 ADVANCE IN EAR TH SCIENCES Vol.18 No.4 Aug.,2003 文章编号:100128166(2003)0420643210 国际青藏高原研究文献计量分析报告Ξ 肖仙桃,孙成权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关 键 词:国际;青藏高原;文献计量分析报告 中图分类号:P56 文献标识码:A 以ISI为数据源,搜集ISI数据库(包括SCI科学引文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1981—2002年所报道的青藏高原研究文献及其引用情况,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 ,包括国家、研究机构、著者、刊物和年代分布,进而分析研究热点领域。 1 国际青藏高原研究的总体概况 1.1 国际青藏高原研究文献的年代分布 青藏高原这一地区的地质地理环境很早就引起世人的兴趣。据了解早在19世纪中叶,国际上就已有人对青藏高原进行研究,那时主要是介绍青藏高原的冰川、雪线和地貌,20世纪30年代就已有文献研究喜马拉雅的形成原因。新中国刚刚成立就开始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及社会的发展,国际青藏高原研究的学科领域也越来越广泛。1980年以前,青藏高原研究文献总的来说比较少,1980年以来,随着对青藏高原地球科学研究的深入,国际青藏高原研究文献有了较快的增长(表1,图1)。 1981—2002年,ISI数据库报道青藏高原研究的文献共计6050篇,文献被引用33820次,篇均被引5.59次。 112 国际青藏高原研究文献的国家(地区)分布国际青藏高原研究文献分布在66个国家,印度、美国、中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8个国家发表的文献占74.7%(4521篇);如果再加上澳大利亚、瑞士、尼泊尔这3个国家,发文量达4708篇,占总文献量的77.8%;其中印度、美国、中国是国际青藏高原研究的核心国家。1981—2002年,在开展青藏高原研究的国家中,中国无论在论文量还是论文被引频次均居第3位(表2、3,图2、3)。 表1 国际青藏高原研究文献的年代分布 T able1 Annu al distribution of international articles in Tibet plateau research 年  代 全球文献 量(篇) 中 国 论文量 中科院 论文量 年 代 全球文献 量(篇) 中 国 论文量 中科院 论文量20024881881001991228207 2001448132621990213167 20004961035219892172920 1999426603319882021910 199836154231987194259 1997377583119861692515 1996316482019851822615 1995272231419842093320 199426525719831771612 1993228321419821682113 1992243221419811712013 图1 1981—2002年国际青藏高原研究文献增长曲线图Fig.1 G raph of international article numbers in Tibet plateau resach from1981to2002 Ξ 收稿日期:2003206224;修回日期:20032072021  作者简介:肖仙桃(19652),女,湖北新州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资源环境文献计量分析研究1E2m ail:xxt@https://www.wendangku.net/doc/5116177792.html,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自然地理的环境

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形成和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影响 摘要综合介绍了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形成、北半球大气定常行星波建立、区域和全球气候变迁及环境演化的影响,并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评述,指出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青藏高原隆升亚洲季风形成气候变迁环境演化古气候模拟 1 引言 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隆起是地球演化史上一起重大的自然历史事件,高原隆起不仅对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甚至对北半球、乃至全球的气候与环境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气象学研究[1~3]表明,青藏高原与亚洲季风活动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地质时期东亚季风的变迁,必须考虑高原隆起的作用。多年来有许多科学家从各种角度揭示了高原隆升的地质事实,但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不同来源地质观测资料的局限性,使人们对于高原隆起的历史及过程至今仍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参见李吉均的介绍[4])。然而,青藏高原隆起对亚洲季风和全球气候及环境演化具有重大影响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地学科学家的共识。鉴于青藏高原在亚洲季风、全球气候乃至整个地球系统中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高原隆升再度成为地学界关注的热点。 2 高原隆起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2.1 高原隆起与亚洲季风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亚洲季风区是世界上最显著的季风区[5]。季风区雨热同季,利于植物的生长,养育着众多的人口(中国和印度为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分析发现,亚洲季风系统中存在着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南亚季风[6]、东亚季风[7]和高原季风[8]。以下仅简单讨论南亚季风和高原季风的形成。东亚季风的形成则在5.1节中专门讨论。 2.1.1 南亚季风的形成 Flohn[9]最早指出青藏高原在大尺度南亚季风中的重要性。后来Manabe 等[10,11]利用大气环流模式(GCM)进行了有山、无山的对比试验才使得这一问题得到全面而深入的认识。青藏高原大地形不仅直接控制着冬季西伯利亚高压的位置和强度,而且决定着夏季风的建立与发展。近年来又有一系列关于高原作用的数值试验[12~14],其中在对亚洲季风的影响方面与以前的结论没有大的区别。Prell等[15]通过一系列GCM敏感性试验的分析得出,高原地形对南亚季风的作用比地球轨道参数、大气CO2含量及冰期—间冰期下边界条件的影响都更为重要。虽然有人[16~20]根据南亚气候突变及阿拉伯海上升流加强的地质证据,提出印度洋地区的西南季风可能开始于中新世末和上新世初。但是,最近Ramstein等[21]的数值试验表明,由于从早渐新世到晚中新世,欧亚大陆的古地理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Paratethys海的退缩导致欧亚大陆面积扩大,从而使亚洲季风及其降水(主要指30°N以南地区)显著增强,所以他们认为Paratethys海退缩引起的海陆分布变化在对亚洲季风的驱动方面与高原隆升的作用同等重要。综合各种GCM模拟及地质记录的分析结果来看,即使在高原强烈隆起之前、地形高度还很低的情况下,南亚季风就已经存在,这几乎是可以肯定的。只是随着高原隆升加大了南亚地区由海陆分布所奠定的经向热力对比,从而使南亚季风进一步得到加强。

青藏高原年代际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第36卷第2期2008年4月 气 象 科 技 M ETEOROLO 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 GY Vol.36,No.2Apr.2008 青藏高原年代际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邹燕1,2 赵平1 (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2福建省气象局气候中心,福洲350001) 摘要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降水、气温、积雪及能量源汇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众多学者关于青藏高原年代际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研究显示,近百年来高原的气温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即20世纪20年代之前偏冷,20~50年代偏暖,60~70年代气温下降以及80年代至今的持续偏暖;80年代前后全球性的暖跃变在高原气候变化上同样存在,而且更超前于北半球。全球变暖的环境下,高原降水趋于增加,高原积雪呈偏多状态。高原气候的变化还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差异。文中还综述了青藏高原的热源和地形作用对亚洲季风爆发、季风区降水等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成果,并简要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科研方向。关键词 青藏高原 年代际气候变化 大气热源 亚洲季风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LC2004C 211)、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0722)共同资助作者简介:邹燕,女,1970年生,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东亚季风研究,Email :zy163zouya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116177792.html, 收稿日期:2006年12月26日;定稿日期:2007年5月30日 引言 青藏高原范围广大,地势高耸,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m 以上,发育着丰富的积雪、冰川、冻土、森林、 草原、荒漠、湖泊等多种自然景观。由于“冰冻圈” (包括季节雪盖、高山冰川以及冻土)为气候系统中较为活跃的重要成员,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因此,青藏高原在全球气候系统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人们也常常将青藏高原与南极、北极并称为地球“三极”。研究青藏高原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20世纪全球变暖的大环境的响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长期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高度关注。 早在20世纪50年代,叶笃正等 [1] 和Flohn [2] 分析了青藏高原上空的热力结构及其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指出青藏高原上空大气在夏季是热源。高由禧[3]指出,青藏高原夏季感热和潜热加热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最大的。之后,陈隆勋等[4]、Yanai 等[5]、丁一汇等[6]先后计算了青藏高原的热状况,并且讨论了它们的变化特征。这些研究使我们初步认识了青藏高原的热状况的基本特征,极大地推动了青藏高原气候学研究的进展。 本文旨在对青藏高原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及其 在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中重要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一个系统回顾。 1 青藏高原年代际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1.1 气温 众多学者基于不同年限高原地面温度资料的分析显示,青藏高原近百年的气温变化呈明显的年代际特征,全球性的80年代暖突变在高原同样存在。一些学者还进一步分析计算了高原的增温速率和突变时段。 王绍武等[7]利用冰芯代用资料得到1880~2000年我国西部4个区(西北、新疆、青藏、西南)的 气温序列,得出近百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的气温变化 趋势与东部地区较一致,表现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之前气温偏低,20世纪20~50年代持续偏暖,而且这一时期的气候变暖在西部更为明显。50年代起西部气温明显下降,80年代开始持续上 升。青藏地区20年代最暖,30年代次之,40年代与30年代相差不大。之后,青藏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到80年代又再次回升,20世纪末达到近百年最暖,其中1998年成为有观测记录以来120年中最暖的一年。刘晓东[8]根据近40年高原温度与北半球温度的相关,将高原的平均温度曲线延长到20世纪

青藏高原隆升的黄土高原构造侵蚀效应

第29卷第3期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No .3Vol .292007年9月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 Sept.2007  收稿日期:20062102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34021);国家西部交通建设重点科技项目(200431881212)  作者简介:马润勇(19612),男,陕西子洲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教学与研究。E 2mail :dcdgx31@31@https://www.wendangku.net/doc/5116177792.html, 青藏高原隆升的黄土高原构造侵蚀效应 马润勇,彭建兵,袁志东,邸海燕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研究了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大陆强季风气候的耦合效应、黄土高原的阶段性抬升、构造变形及其构造侵蚀效应。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隆升引起多种黄土地质灾害。黄土高原的构造抬升导致侵蚀基准面下降,为重力侵蚀、沟谷溯源侵蚀和流水侵蚀提供了有利条件;构造变形使黄土产生构造裂隙、节理,增大了黄土的侵蚀速率,促进了黄土的坍塌和滑坡等侵蚀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地形突变带、活动断裂带及地震活动带等稳定性条件差的黄土分布区,是黄土侵蚀性地质灾害最剧烈的地区。关键词:青藏高原;隆升;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构造侵蚀 中图分类号:P542;P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6561(2007)0320289205 G eological H azard E ffect in Loess Plateau due to Q inghai 2Tibet Plateau Uplift MA Run 2yong ,PEN G Jian 2bing ,YUAN Zhi 2dong ,DI Hai 2yan (S chool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S urveying ,Chang πan Universit y ,X i πan 710054,S haanx i ,China ) Abstract :The coupling among the Qinghai 2Tibet plateau uplift and strong monsoon effect in East Asia ,structure deformation and staggered uplift of the loess plateau and its tectonic erosion is studi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Qinghai 2Tibet plateau uplift have arose multi 2geological hazards ,and the uplift of loess plateau have induced gravitative ,trace to the source and water 2flow erosion.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has resulted in structural crevices and joints in loess ,increased the erosional rate of the loess ,and accelerated the collapse and landslide of the loess.Soil erosion is the most intense in large tectonic deformation zones ,active fault zones and seismic zones. K ey w ords :Qinghai 2Tibet plateau ;uplift ;loess plateau ;geological hazard ;tectonic erosion 0 引言 青藏高原的隆升强烈影响到亚洲大陆乃至全球的气候环境[122],其中,22Ma B P 改变了东亚地面行星风系并出现季风效应;815Ma B P 东亚季风效应增强,干旱化程度加剧,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开始;316Ma B P 起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与放大作用增强;112Ma B P 以来,亚洲现代冬夏季风气候效应逐级增强。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使高原内部及其周缘区的活动构造发育、地震活动强烈,滑坡 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324];隆升还导致其北 部区域干冷的冬季风气候盛行与亚洲内陆的干旱化及戈壁沙漠扩展[5];鄂尔多斯地块因其与青藏高原间特殊的地理位置关系、块体间构造变形格局关系,在亚洲大陆强季风气候效应的耦合下,导致了黄土高原的形成、后期的构造变形与各类灾害效应的产生。笔者以构造侵蚀为例,对青藏高原隆升引起的黄土高原地质灾害问题作简要探讨,以利于加深对现代黄土高原地质环境的认识和地质灾害的防治。

青藏高原研究所考题

名词解释 5分*10 总辐射板块地域分异规律水平气压梯度力径流系数冰盖原生矿物生物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土壤 二、简答 10分*4 大气分层的结构及特点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河流补给形式 冰川形成的地貌 三、论述 30分*2 结合气候带与植物论述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 青藏高原的形成对东亚气候格局的影响 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总汇 2008-11-05 11:38:27| 分类: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总汇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研2003----2004年自然地理学试题 (2003)一名词解释 大气环流洪积扇土壤结构沙漠化植物群落定振波俯冲型板块干洁空气雪线潜水 二简答1 简述地球的圈层构造。 2 图示大气的垂直分层。 3 简述地貌的成因。 4 简述主要的成土过程。 5 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论述 1 试述影响流域水量平衡的因素及水量平衡方程? 2 论述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未来气候可能的变化? (2004)一名词解释承压水雅丹林德曼效率准平原 3S ENSO 生物圈种群土地流量干燥度泥石流非地带性牛轭湖 二简答题1、简述气候变化的原因 2、简述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简述自然区划的原则 4、简述大气中水汽凝结的基本条件 5、简述风蚀作用的过程 6、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 三综述题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 2、论述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在水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调控对策 中科院地理所2004--2005年自然地理(2004) 名词: 1.生物圈 2.气候 3.太阳辐射 4.降水 5.径流 6.风蚀作用 7.植物群落 8.土地退化 9.土壤剖面 10.地域分异规律 简答1.气候变化 2.基本地貌类型 3.水量平衡 4.成土学说 5生态系统的组分与结构 论述:1.试述地带性学说 2.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 (2005)名词:1.矿物 2.地下水的总矿化度 3.季风 4.河流 5.地域分异规律6.生物群落7.对流层8.土壤9.(忘了)10.(忘了) 简答: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自然区划原则 3.

青藏高原隆起对周边环境有什么影响

藏高原隆起对周边环境有什么影响? 一、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具有重要意义 青藏高原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m以上,是世界上最高大,地形最复杂的高原。青藏高原的隆升是中、新生代以来地球科学中最重要事件之一,南极、北极和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构成了影响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三个关键地区。青藏高原是一个全球独特的地质、地理单元,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一把钥匙,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人们从实践中早已认识到,青藏高原对我国、亚洲、甚至对北半球、南半球的大气环流演变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又直接影响我国的旱涝等天气气候的形成和演变,因此,研究青藏高原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机制及其演变规律,对提高我国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科学家首次全面揭示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季风的关系 东南多雨、西北干旱,中国的这种气候格局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影响东亚和南亚20多亿人口乃至整个人类环境的亚洲季风气候,又是何时形成的?为什么北半球同纬度分布的大都是戈壁沙漠,而唯独中国却出现了水网密布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多年来,科学界、新闻界一直关注着“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中国科学家发现青藏高原上空存在臭氧低谷。中国地质大学工程物理学院教授魏文博带领的科研小组首次准确揭示了世界屋脊的地下奥秘,西藏底下蕴藏着超级油气田、地热田和金、银、铜等多金属矿床,国际地学界为之哗然。最近,中国科学家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季风气候的关系,确认早在260万年前我国气候格局就已经大势已定。 青藏高原在过去千万年里的隆升,成为地球上的一大景观,但是这种隆升仅仅是改变了地球的地貌吗?多年来,我国学者就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进行了不懈研究,研究中发现,青藏高原的隆升对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化和亚洲季风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中国科学院院士安芷生和黄土打了一辈子交道,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土高原缘何屹立于此,何时屹立于此?和冰芯、海洋沉积一样,黄土也是历史的最好记载。近年来,安芷生与美国著名的气候学家约翰?库茨巴赫、海洋地质学家沃伦?普瑞尔以及第四纪地质学家斯蒂芬?波特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以及印度洋、北太平洋大洋沉积等地质生物证据进行分析,并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季风气候的关系。 根据模拟的结果,过去1000万年以来,印度次大陆一直向亚洲挤压,形成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并使得青藏高原上升大约2000米。科学家指出,这个挤压作用不仅仅改变了地球的地貌格局,山体的隆升很可能在800万年前开始了亚洲的季风,并对开始于约250万年前的几个冰期有贡献。换句话说,距今1000万至800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升导致亚洲季风的出现,距今360万至260万年青藏高原的加速隆升则奠定了亚洲季风气候的基本格局。 三、青藏高原的隆升导致中国东南多雨、西北干旱气候格局的形成 中科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汤懋苍研究员认为,强大季风出现之前的青藏高原是一片祥和的世界:不见崇山峻岭,不见严寒雪冰,不存在因高原上升而起的强大季风,和煦的西风吹拂着大地,普天之下几乎是一样冷暖,气候宜人,动物们都在向超大型体态发展:蝗虫长1米,蜻蜓翅长2米。但是,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世界无法再平静:青藏高原上升到千米高度时,浅薄的季风与全球第一次大降温一道发生在3700万年前,此后,一次次造山运动、一次次冰期降临,季风逐渐强盛,世界越来越冷。季风的出现,使地球发生了为数众多的革命性改变:全球性变冷、北极冰盖发育、非洲变干、人属始现、黄土高原堆积,等等。亚洲季风区的形成,使北半球亚热带高原荒漠带北移,在高原北部地区形成塔克拉玛干等中亚沙漠,西北变成温带、暖温带干旱荒漠区。我国黄土高原的形成,以及我国现代自然环境由东南向西北自森林-草原-荒漠的更替,出现了东南潮湿、西北干旱的基本格局,都与青藏高原隆起密切相关。在夏季,高原就像一个深入到大气层中的火炉,使得高原表面上的空气受热上升,同时拉动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前来补充,由此而带来丰沛的季风降雨。冬季情况正好相反,高原仿佛一个巨大的冰块,将其上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