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气候变化与国际安全

气候变化与国际安全

气候变化与国际安全
气候变化与国际安全

论全球气候变化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王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300071)

摘要:当全球化把国际社会日益变成“地球村”时,气候变化以及所引起的相关问题也开始困扰、甚至威胁着人类和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如何妥善解决这一非传统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界关注的焦点与磋商的议题。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为此指出,世界大国,特别是美国与中国在战略上的合作显然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治理、国际能源的合理分配至关重要的。此外,由于传统的国家安全意识的存在与干扰,国际社会能否形成紧迫的“安全共识”,似乎是克服这一全球威胁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气候变化、国际社会、全球安全、共识

上个世纪90年代,当冷战结束时,国际问题学者们就开始把研究安全问题的视角,从传统的政治与战争扩大到非传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1为此,他们强调“安全”应该被重新定义为“超越传统的抵御来自境外的军事威胁”。1996年,英国学者波特(Gareth Porter)指出,“【当前】国家安全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努力降低由自然环境变化而导致的对本国居民生活品质带来的影响。”2由此证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问题。随着环境安全作为国际关系的内容已被广泛认可,学界、政界甚至包括北约组织均相信,人口的激增、资源的短缺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继续恶化,都将导致未来国际冲突的周期性发生、失败国家的冒险和国际难民潮的涌现。3这样,到了世纪之交,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国际安全的影响成为非传统安全的核心问题。4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人类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感受到来自自然环境的威胁?而国际社会又是如何应对这一危机的?本文将从历史的视角阐述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探讨。为此,文章首先回顾气候问题演变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过程,其中包括它对国际安全产生的潜在危机。接着分析国际社会对此所持的态度以及治理的努力。文中不仅赞同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意识”的论点,而且也指出全球气

1较早研究非传统国际安全问题的英美学者中,有欧基汉(Robert Keohane)、奈(Joseph S. Nye, Jr.)、乌尔曼(Richard Ullman)、卡普兰(Robert Kaplan)、波特(Gareth Porter)等。

2Gareth Porter, “Advancing Environmental Security through Integrated Security Resources Planning” in ECSP report , Issue 2, 1996, pp. 44-77.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f16252605.html,/topics/pubs/ACF2F1.pdf

3北约针对现代社会挑战委员会:《国际条件下的自然环境与安全与》,(NA TO’s Committee on the challenges of modern society, “Environment and Security in an International Context》,布鲁塞尔:北约,1999。

4约翰·贝里斯、斯蒂文·斯密斯:《国际政治全球化:国际关系导论》,(John Baylis & Steve Sm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13—319页。

候条件恶化给国际社会带来挑战的同时,这无异于促进了国家间合作的努力、共同建构生态文明的历史机遇。

一、全球气候问题的产生与影响

18世纪以前,人类并不怀疑史前的气候与当时的条件有何不同。只是到了世纪末,地质学家才发现气候条件曾经有过变化。我们今天经常讨论的“温室效应”,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提出,可以追述到19世纪初期的法国科学家让·福莱尔(Jean-Baptiste Fourier)。当时他在探索阳光带给地球热能时发现,大气层实际上起到了一个防护罩的作用。由于它保存了相当的太阳热能让地球温暖,这个行星上的生物,如人类,动物和植物才得以生存繁衍。但是,如果大气层不能有效地散发红外线,就会导致地球表面上的气温升高。为此,福莱尔1827年使用了“温室”这个比喻。1很快,他的研究成果被欧洲其他国家的科学家所继承。其中较有影响的是1859年英国的泰代尔(John Tyndall)。他继续着福莱尔提出的命题,并发现导致温室效应的是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气体、特别是当时的早期工业释放出的“二氧化碳”(CO2)。随着欧洲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伴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1896年瑞典科学家阿尔翰纽斯(Svante Arrhenius)进一步认为,“人类使用煤炭作为燃料而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将会导致地球的温室效应,即全球变暖。”2同样的科学探索与社会关注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进行着。

20世纪人类虽然历经了两次世界战争的浩劫,但是探索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危害却从未放弃过。到了6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日益增长的二氧化碳将逐年“雾化”生态环境从而波及全球气温。1962年美国专栏专家卡森(Rachel Carson)撰写的《寂静的春天》一书,不仅引起了人们对过度依赖化学农药的现代西方农业模式的思考,同时也激发了国际社会的环保意识,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环保活动的开展。这本书的深远影响还在于它唤醒了人们对放射性物质危害人类健康的反思。在一定程度上,这一时期国际社会对生存环境的恶化所表现出来的担忧与不满,迫使美、英、苏三国于1963年签署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的条约》,即《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同时代的另一位美国

1https://www.wendangku.net/doc/5f16252605.html,/wiki/History_of_climate_change_science

2Gidde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f16252605.html,/wiki/History_of_climate_change_science"

生态学家厄尔里奇(Paul R. Ehrlich)在1968年出版的《人口炸弹》一书中指出,“由于二氧化碳的释放过快,温室效应正在激增。……,目前还很难预料,如果我们继续把大气层作为垃圾箱使用,全球气候变化将带给人类什么样的后果。”1在随后的20年里,科学家们不仅接受了温室效应的论点,而且还达成“气候的变化将导致全球变暖”的共识。科学家的态度推动了国际社会的合作。上个世纪70-80年代相继举办的世界性国际会议,都意在探索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国际社会安全的影响。尽管在气候变暖的原因以及危害程度上尚存争议,但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人口问题一样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2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二战后第一次关于人类环境的国际会议。共有114个国家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出席了此次大会。本次大会的目的是呼吁人们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大会通过了26条保护自然环境的基本原则。在人类环境史上,这次国际会议标志着国际社会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它的意义和成就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斯德哥尔摩会议强调环境问题治理的国际合作。其中第21条原则特别提出各国虽然对其境内的自然资源拥有主权,但各国也有共同的责任保证不滥用、过度开发其境内资源,以及不对周边国家环境的侵害。这次会议还首次提出了深海床底、外部太空等为“人类共同遗产”的概念。第二,斯德哥尔摩会议推动并建立了国际和区域的环境保护监测机制。它们有助于监视海洋污染和臭氧层的破坏程度。第三,该会议促使联合国设立了环境研究项目(UNEP),这一项目的设立增强了保护全球环境保护的意识,促使各国建立科研机构,加强国际合作并提高环境危机处理能力。最后,大会呼吁各国建立相应的国家级环保部门,以加强对环境问题的监督与治理。斯德哥尔摩会议是人类历史上开始共同治理环境问题的一个里程碑,它把环境保护问题作为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而制度化,同时明确了主权国家有责任参与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3

然而,要真正理解国际环境问题的性质及其治理的难度所在,有关学者还必须侧重并研究国际政府组织,特别是联合国的作用。这是因为在斯德哥尔摩会议1Paul R. Ehrlich, The Population Bomb (1968), p. 52.

2皮特·思提姆斯:《世界历史百科全书》( Peter Stearns, The Encyclopedia of World History),霍顿·米夫林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821页。

3欧文·格林:《环境问题》转引自约翰··拜里斯、斯蒂文·斯密斯:《国际政治全球化:国际关系导论》(Baylis & Sm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7页。

之后,国际环保政策的制定、完善与实施都是与联合国环保项目(UNEP)的支持分不开的。其中有相当一些环境保护协议是在联合国环保项目的推动下才得以完成。1他们包括保护地中海、北海、波罗地海区域性的协议,防止石油污染的有关协议与法令,特别是1985年《维也纳公约》明确规定了对大气臭氧层进行保护;1987年的《蒙特利尔协议书》重申了对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限制。同年发表的以当时挪威首相名字命名的《布兰特兰报告》(Brundtland Report)则是一个关于全球发展的纲领性报告。它的公布不仅引发了国际科学界对人类生态危机的大辩论,而且引起了整个国际社会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问题的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为了满足当代人的经济需要,不能以牺牲未来几代人的发展为代价。这一核心理念是针对当时南方国家的贫困化和地球资源如何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问题而提出的。它的深层含义是在警告国际社会“目前的经济、人口增长模式急需改革,因为人类在地球上的资源已经到达极限,而南北的贫富差距,如果不及时解决将导致国际冲突、动荡而非合作与稳定。此外,《布兰特兰报告》也明确指出,“解决环境问题——如何应对空气污染、气候变化、各种动植物濒临灭绝等人类生态危机,必须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2《布兰特兰报告》对推动对国际环境治理作用是很明显的。1992年联合国召开了里约热内卢国际会议,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次有关全球环境治理的最重要的国际会议。来自150个国家的代表,其中包括100位政府首脑出席了此次会议,此外还有8000多名新闻记者和1400个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列席了会议。有人把这次“地球峰会”比喻为推动人类环境保护的准立法机构。在这次大会上,通过了一系列环境保护规则,如防止由温室气体排放而引起的危险性的气候变暖;以及要求各国自愿制定“减排”目标。同时考虑到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绿化”它们的经济政策;国际海员组织(IM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也做出了相应的清洁海域和控制温室效应的规定。可以说是在这次“地球峰会”上正式提出,“所有的国际组织、国家以及人民应该团结起来,为实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而努力”。3

1[美] 康威·汉德森著,金帆译:《国际关系—世纪之交的冲突与合作》,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第412页。

2欧文·格林:《环境问题》转引自约翰··拜里斯、斯蒂文·斯密斯:《国际政治全球化:国际关系导论》,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页。

3欧文·格林:《环境问题》转引自约翰·拜里斯、斯蒂文·斯密斯:《国际政治全球化:国际关系导论》(Baylis & Sm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p. 331.), 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1页。.

1997年在日本京都签署的《京都议定书》是冷战结束后,第一个明确限定工业化国家减少排污气体的国际条约。。。。。。。。。。。。。。这样,国际社会在历经了三十年的合作与努力之后,终于完成了三个历史里程碑式的国际条约——斯德哥尔摩、里约、京都,从而确立了人类社会渴望战胜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及其严重后果。这一决心很快得到了2007年联合国在巴里召开的气候变化会议的证实。出席会议的各国代表同意在气候变化治理上合作,并预计在2009年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峰会上制定新的法律来代替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签署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社会为治理全球环境问题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是2001年美国拒绝签订《京都议定书》;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会议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核心问题上的分歧,反映出在认识和行动上国际社会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仍然存在不同意见。那么,为什么国际社会在事关人类共同命运的环境问题上没有能够达成共识呢?(600字)

二、对全球环境治理的理论分析

显然,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但其障碍主要来自三方面:当今国际体系的特征(sovereign states)、国家各自的优先利益(national prior interests)以及传统观念上的偏见(prejudice of mentality)。

首先应该承认,当今的国际社会仍是四百年前所确立的以主权国家为主体的国际体系,这意味它存在着一个无政府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每个国家首先要考虑到自身的现实利益。不可否认,面对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和频繁的文化交流,以及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的出现,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已成为一种趋势,甚至已经部分成为现实。然而,现实主义理论家却并不接受国家间依存关系的现实。在过去100年里,国际关系中的古典现实主义理论代表人物摩根索在他的代表作《国家间政治》一书中,只是把环境看作是国家实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如获取粮食、自然资源等),1根本没有意识到国家之间在环境保护上存在合作的可能。这种认识上的缺陷,即使到了60年代依然影响很大。同样,被称为新现实主义理论家的沃尔兹对国家间的长期合作、相互谅解地建构国际健康环境深表怀疑。他的主要精力都花在研究权力在全球结构,以及国家在特定权力分配体系中的地位。虽然也考虑过美国需要石油战略储备,但是他的出发点却是鼓励美国的霸权扩张而非集体安全与合作。2以沃尔兹为代表的这一新学派甚至认为国家实力的相互依存和联系是危险的。

无论是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还是新现实主义理论的旗手,他们都很难想象甚至拒绝考虑超越传统联盟的集体合作。迷信于陈腐概念和抽象理论游戏的现实主义者们无论他们从那个视角认识世界,他们所看到的周围环境是一个相互敌对与无政府状态的世界。3国家间的长期合作是不可能的,而集体安全被历史证明是一场悲剧。深受这些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美国政界中的一些鹰派人物和其它国家的一些现实主义理论的追随者们,对国际社会共同治理全球生态危机既无兴趣也无信心。因此不难理解1970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对环境问题的治理表现出相当的不负责任和傲慢。2001年美国拒绝接受《京

1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Hans Mor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 –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纽约: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 第122页,第127—135页。

2肯尼斯·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Kenneth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153页。

3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历史与理论》(Joseph S. Nye. Jr.,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History),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8页。

都议定书》的行为震动了整个国际社会,再次暴露出在后冷战时代,华盛顿政府存有追求单边霸权主义的意图,这一行为恰好吻合了当时在美国社会盛行的米尔斯海默对现实主义理论的重谈。1

除了国际体系自身的原因外,我们也不能忽视主权国家都有各自的国内优先考虑。由于今天世界上各国发展的程度不同,因此国内优先发展的政策考虑也是制约全球环境治理的另一原因。以经济发展水平来衡量,国际社会包含三种不同的国家。第一类是少数经济较发达,同时又拥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如美国;第二类是经济发达,但缺少国际影响的国家,如西欧国家、日本、加拿大等;第三类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这个庞大的国家群体中也有三六九等的差异,既有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也确有极端贫困的地区,如海地,苏丹,阿富汗等。国际社会的这种现实导致了各国在发展战略上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在强调共同但有区别承担治理空气污染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上,发达国家往往强迫发展中国家接受同样的排放总量或以牺牲本国发展为条件来处理所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这些发达国家的要求不能说就是对发展中国家存有恶意,但它们却忽视了或是不愿承担今天全球环境问题的历史责任。从1989年到1994年所签订的部分环境公约,如《巴塞尔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沙漠化公约》,既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关注,也存在着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不公平的苛求。实际上,从一开始国际环境就带给各国不同程度上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各国必须去认真考虑他们的现实利益与具体条件,不能贸然使用所谓的强权理论或大国模式来强迫别的国家采纳。在这方面,国际社会并不乏成功的案例,如1973年召开的国际会议以及所签订的《华盛顿国际濒危动植物物种贸易公约》。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分析全球环境治理时,我们不能忽视西方观念中存在的偏见。这种陈腐的观念既有来自他们在殖民时期形成的看法,也有当今国际体系中的核心理念与机制来源于近代欧洲的原因。国际社会的这种欧洲烙印,加上目前西方国家在经济、政治上的优势和话语权,使发达国家常对发展中国家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姿势。尤其是大国动辄指责发展中国家所欠的债务问题,甚至歧视贬低它们的文化遗风。在那些大国看来,似乎只要发展中国家遵循西方发展模

1约翰·米尔斯海默著,唐小松、王义桅译:《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虽然这是巧合而非白宫与美国保守主义的结合,但在国际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式,接受民主理念,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就比较容易了。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今天的全球环境问题,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国际体系自身的缺陷。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态度不是指责而是协商与合作。实际上,在治理国际环境问题上,发达国家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密切合作。美国《纽约时报》的分析耐人寻味。它写到“发展中国家握有与西方发达国家谈判的筹码。作为主要的空气污染国,发达国家想要减排污气、要求停止砍伐森林。但要做到这一切,我们必须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1这正说明国家与国家之间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存在的相互依存性。

另外,一方面各国政府在处理全球环境治理中有着相当特殊的地位,尤其是大国政府。从国际法角度讲,有关环保的国际协议和条约要通过政府间的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国家政府才是条约签订的唯一法人。从国内政治权力上看,政府即使不能直接建造环境保护工程,但它们紧紧握有的立法权力,并且对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起着关键作用。因而环保问题对国家的权力和职责提出了要求,没有国家的参与,环境保护和治理是难以想象的。但是,另一方面国际环境问题往往是跨国性质的,因而对它的治理并不完全是单个主权国家所能左右的。在大多情况下,环境问题很少是由某国政府蓄意造成的,它们通常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副产品。这一事实表明,跨国公司、国际金融机构、受地方政府保护的利益集团、以及多国商会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过失,它们应对全球环境保护与治理担负起与国家政府同等重要的责任。2即使是主权国家政府,在决定解决有关环境治理议题时,有时也难以摆脱这些庞大的国际组织或拥有全球利益的跨国公司的影响。其结果使得主权国家的权威大打折扣。对此,政治学者王逸舟指出,难以治理国际环境与生态安全的症结源于其广泛而复杂的跨国性。3不言而喻,包括主权国家、联合国经济开发署在内的国际社会,在全球环境治理问题上要同时面对传统的与非传统的、现实的与观念的障碍与困境。

1《纽约时报》1992年3月17日(The New Y ork Times, March 17, 1992)。

2同上。

3王逸舟主编《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103页。

三、结语

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全球生态环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任何一个地区环境的破坏都会影响到其他地区或国家居民生活,这也意味着人类拥有一个共同的未来。只有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

通过对环境问题的特点以及对国际社会在治理环境问题中所遇到挑战的思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第一,解决国际环境问题,人们必须要有智慧和勇气超越现实主义理论的框架。这是因为现实主义理论过分强调国际无政府状态下的国家权力及其对安全的追求,而忽视甚至歪曲包括环境在内的非传统安全因素的重要性。换言之,它的理论家们往往夸大个体的国家利益,而回避探讨人类的共同命运。对他们来说,主权国家永远是自利(self-interest)的行为角色,不可能为了共同利益而做出自我牺牲。所以,现实主义的理论家和实践者们不具备为改善环境、加强国际合作所需要的意识和眼光。第二,70~80年代出现的结构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理论代言人,如基欧汉、奈伊等国际著名学者在不否认国家主权存在的同时,认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趋势。他们指出:一个活跃的全球公民团体,正在走上国际舞台,他们具有真正的“全球观”,即代表着一种共识——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关系中的热点议题,为了保护地球环境,同时也是为了人类本身,国家必须要与国际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走到一起,对治理全球性环境问题进行共同协商。很显然,在日益全球化的当今世界,要解决环境问题,国际无政府状态已不再是一个符合各国利益的有效机制。那些时刻关注战争与权力的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根本不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空气的质量、海洋的污染、动植物的幸存以及酸雨的飘向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无疑需要很长时间,但它必须是朝着人类所追求的国际合作、集体安全、共同利益、理性磋商的国际社会的方向发展。2

毋庸置疑,正是环境危机带给人类加强合作的机遇,也正是人类对未来环境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2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历史与理论》(Joseph S. Nye. Jr.,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History),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260页。

的关心更加促进了形成中的国际社会。今天如此严峻的环境问题,比历史上任何其他问题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渴望拥有一个共同美好的未来。这一全球性的意识,只有在认真思考全球环境与国际社会的相互作用时才能够最后确立。

Abstract:Due to the rapid globalization that resulted in “the Earth V il lage”,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the subsequent issues began to worry and even threaten the human being and the natural milieu in which people live. How to tackle these non-conventional security issues has become the focal concern and debates. British renowned scholar Anthony Giddens thus put forward that global power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hould reach strategic agreement in fighting against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s and safeguarding energy supplying. Due to the deep-rooted notion of conventional security, that international society finds a “security consensus” seems to be the key to the winning over the global menace. However, in terms of the governance of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issues, the final outcome will be held by the wisdom and the consistent efforts on the part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 international society, global security, consensus

The Effect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s upo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Wang Li (School of History, Nankai University, 300071)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黄军,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近几百年来,全球气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也随之产生了很多新的环境问题,影响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如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锐减、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冻土融化、冰湖封冻期缩减、陆地面积减少、中高纬生长季节的延长、动植物生长范围向南北两极和高海拔地区延伸、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 关键词: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锐减 Th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on Ecosystem Huang Ju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bstract:The global climate has dramatically changed over the centuries, which features 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ming triggers a lot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h as decrease in bio-diversity, sea level rising, frozen earth melting, the period of freezing lake shortening, the shrinking of the land, growing time of the middle-high altitude prolonging, the scope of the animal and plant extending from the pole to high altitude, and the anthesis advancing. Therefore, the global warming has affected a variety of aspects of the bio-system. Key words:Global warming; green-house effect; eco-environment; loss of biodiversity 1 引言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专家预估:未来50-100年全球和我国的气候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我国气候的变暖趋势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海平面上升 全世界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的范围内,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冰川和海上浮冰层融化,可能在2100年使海平面上升50厘米,危及全球沿海地区,特别是那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沿海低地。这些地区可能会遭受淹没或海水人侵,海滩和海岸遭受侵蚀,土地恶化,海水倒灌和洪水加剧,港口受损,并影响沿海养殖业,破坏供排水系统。 2(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和气候变暖,可能会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延长生长季节,使世界一些地区更加适合农业耕作。温度升高将延长生长期,减少霜冻,二氧化碳的"肥料效应"会增强光合作用,对农业产生有利影响但土壤蒸发量上升,洪涝灾害增多和海水侵蚀等也将造成农业减产。全球气温和降雨形态的迅速变化,也可能使世界许多地区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无法适应或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使其遭受很大的破坏性影响,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和农业灾害。生物多样性:物种将大量死亡。北极熊和北极的其他动物将会像珊瑚礁水域的鱼一样成为主要受害者。?珊瑚礁、红树林、极地、高山生态系统、热带雨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威胁,生物多样性受损害。; 3(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灾害增多可能是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全球平均气温略有上升,就可能带来频繁的气候灾害--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有的科学家根据气候变化的历史数据,推测气候变暖可能破坏海洋环流,引发新的冰河期,给高纬度地区造成可怕的气候灾难。海平面上升最

全球气候变化对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保护生物学》期末考查 姓名: 学号: 一、简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选择价值、遗传价值及存在价值,还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 1、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表现在当地消耗使用价值(如食物,消费等)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地消耗使用价值,是指诸如猎物、薪柴等在当地消耗而不进入国内或国际市场的物品的价值。生产使用价值是指从野外收获、在国内或者国际商品市场销售的产品价值。 2、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并作为二氧化碳汇集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以及宜人价值(生态旅游、自然史与教育)等。 3、选择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长期价值也是选择价值或者潜在价值。今天,没有人敢确定现在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也不会有利用的价值(一些具药用的物种)。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也很难确定。 4、存在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价值,指伦理或道德价值,自然界多种多样的物种及其系统的存在,有利于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功能的保持及其结构的稳定。存在价值常常受保护愿望来决定,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的同情和责任。一个物种的存在价值有多大,它的消失究竟带来多大的损失,目前人们还难以准确评估,正如人们不能评估一只恐龙的存在价值一样。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价值也可以是收益价值或遗产价值——为保护子孙后代的某种价值而愿意支付的价值总和。

二、论述全球气候变化对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全球变暖研究最早从1824年法国物理学家Fourier提出温室效应的概念开始,至今己开展了将近200年,现在全球变暖己成为一个公认的事实。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己升高0.85℃。自1950年以来,气候系统的许多变化是史无前例的,科学家认为1983-2012年可能是北半球近1400年来最暖的30年,如果没有积极有效的措施,预计到21世纪末,全球年平均气温将比前工业时代至少上升1.5℃[1]。 1950-2010年间,全球有约5.7%的陆地面积发生了主要气候类型的转变,包括:干旱气候类型以及高纬度大陆气候类型的扩张、极地和中纬度大陆性气候类型的缩减、温带、大陆性以及极地气候的显著向极移动、热带和极地气候的海拔增长[2]。在中国,到2010年,己经能在气候带交界地区(约全国7.5%的陆地面积)诊断到气候带的变化,包括:东北地区温寒混交林气候向温带落叶林气候的转变:青藏高原苔原气候(ET)的消失;中国西南地区温带冬早气候的西进北抬。到21世纪末,全国将有超过52.6%的面积发生气候类型的转变[2]。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具有大尺度的综合性影响。过去的气候变化已使物种物候、分布和丰富度等改变,使一些物种灭绝、部分有害生物危害强度和频率增加,使一些生物入侵范围扩大、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改变等。未来的气候变化仍将使物种物候和行为、分布和丰富度等改变,使一些物种灭绝、使有害生物爆发频率和强度增加,并将可能使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等[3]。 我将从陆地、湖泊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论述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对陆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气候带北移、两极冰山退缩,植物向高纬度地区、高海拔山地移动[1,4,5]。到2100年,全球陆地表面49%的植物群落以及全球陆地生态系统37%的生物区系发生改变,同时在无任何减排努力、全球升温4℃的最悲观模型中,全球植物多样性的平均水平将下降9.4%[4]。海平面上升,海滨植物大面积萎缩、生物入侵加剧;植物种间竞争关系发生改变,优势种改变;早春温度提前升高,植物物候节律改变;荒漠草原区土壤增温使得植物群落发生演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物种加速灭绝[4]。以及森林群落生产力下降,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威胁加大[1,5]等。 野生动物的分布区整体上向北移,如鸟类的北扩或西扩[6],昆虫向两极和高海拔地区扩展[7],种群灭绝风险增加、物种多样性降低,如蝴蝶[8]。物候期提前,加快昆虫的生长发育,

浅谈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浅谈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摘要:近几年来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影响尤其需要关注,从今后发展趋势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现刚性增长,而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中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因此,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于农业的影响,不仅能提高预测农业生产力的能力,还可以为制定国家政策的科学行动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054-02 气候变化已经吸引了国际以及各国的关注,它不仅是一个科学命题,需要站在国家利益、全球化的高度来应对,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广泛,气候变化的预测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尺度、多层次的,负面和正面影响并存的。 一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是指能够识别(如采用统计检验)的气候状态的变化,即平均值变化和/或各种特性的变率,并持续较长的时间,一般可达几十年或更长时间[1]。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只是气候系统和气候要素变化的原因、幅度和区域分布迥异,且未来气候变化预测还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气候变化影响了粮食的安全。所谓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的一些学者结合中国国情,根据FAO的定义,对粮食安全概念作了进一步阐释。例如,郭书田认为:“中国粮食安全应该包括五方面内容,即粮食自给率、粮食库存率、农民收入、生态环境、食物安全等。”[2]翟虎渠认为:“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应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3]从以上对粮食安全的定义可以看出,无论国际或者中国学者怎样定义粮食安全,其中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都要确保有足够的粮食。充足的粮食储存量是国家安全的先决条件,离开这个条件谈国家安全,那国家安全就好比是空中楼阁。 二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如此源远流长,反映了中国几千年文明史和农业关系至为密切。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中的基础,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目前,全球气候的变化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有如下的影响: 第一,气候变化影响中国粮食的充足供应。粮食的充足供应,指在数量上和市场上有粮可食,包括粮食生产、粮食储备以及外来粮食援助等。全球气候体系的异常导致中国在降水、气温、自然灾害爆发频率和分布、水资源利用、病虫害发生机制等方面出现反常,最终冲击中国粮食的生产和供应。

全球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柴达木盆地气候正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型。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北部,其主体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为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所环绕,总面积25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境内蕴藏着各类丰富的矿产资源,被誉为中国的“聚宝盆”。但这个“聚宝盆”长期被水资源短缺所困扰,生态和经济发展均受制约。 最新气象研究表明,中国西部“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气候正在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型。2009年,盆地内的地下水量新增了2亿多立方米,相当于16个杭州西湖的水量。青海省气候监测评估中心近日发布的《柴达木盆地候变化评估报告》中称,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乃至全国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最为显著的地方,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升温和降水量的持续增加。 在气温升高的同时,柴达木盆地降水量也在持续增多。据青海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戴升介绍,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区从1998年以来降水量持续增加,增加趋势明显大于青海省其他地区。卫星遥感表明,近年来柴达木盆地湖泊面积不断增大、水位明显上升,其中2008年哈拉湖面积比2005年增大7.38平方公里。 气象专家预测,未来10年至20年,柴达木盆地的气温将继续上升,可能比20世纪90年代平均值偏高左右;降水还将继续增加,与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值相比将偏多5%-19%左右;柴达木等河流的径流量比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值将偏多10%左右。中国“聚宝盆”气候暖湿化的趋势还将在未来表现得更为明显。 气候变化规则将重塑全球产业结构 第一,能源消费成本的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不同生产要素之间的构成,进而影响全球产业的布局。不同产业的碳密度、不同国家同一产业的碳密度差异很大。比如,能源业的碳密度大约是服务业的10倍,发展中国家的碳密度大约是发达国家的4倍以上。因此,减排所引发的能源成本提高,对不同产业和不同国家的压力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第二,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的消费成本比价变化有可能会改变全球能源供求的格局。气候变化规则虽不能改变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的生产成本比价,但可以改变两者间的消费成本比价。一旦确立全球气候变化规则,清洁能源的发展将不再受制于化石能源的价格波动,因为每个国家(企业)都将面临减排额度的制约。这样,化石能源的现行供求格局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第三,围绕减排所开展的技术创新将成为产业技术进步的方向之一。国际气候变化规则既为减排技术创新提供动力,也将不可避免带来压力。未来产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取决于碳密度的高低,企业盈利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取决于减排的能力大小,因而产业技术进步与碳密度会有越来越高的关联度。很多产品的性能和功效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但由于其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及中国经济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及中国经济的影响 气候条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日常天气和气候变化趋势非常为人们所关注。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等,无一不是人们关心的焦点和日常的热门话题。保护环境、维持全球气候正常运行,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和科学家思考及研究的重点。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多尺度的和多层次的,既包括正面影响,同时也包括负面效应。但目前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为不利影响可能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会给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适应气候变化会花费不小的代价。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100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达到0.5~0.8℃,比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略高。近50年增暖尤其明显,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近100年中国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地区差别和长期波动较大。近50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流域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1990年以来,多数年份全国年降水量均高于常年,出现南涝北旱的雨型。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并将继续产生明显影响 观测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如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河(湖)封冻期缩短、中高纬生长季节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南、北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等。自然生态系统由于适应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正面临这种危险的系统包括:冰川、珊瑚礁岛、红树林、热带林、极地和高山生态系统、草原湿地、残余天然草地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等。随着气候变化频率和幅度的增加,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数目上会有所增加,其地理范围也将增加。 气候变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能以负面为主,将使我国未来农业生产面临以下三个突出问题: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作物种植制度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涝灾害频率和一些地区的水质等发生变化,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与高温热浪天气有关的疾病和死亡率可能增加。气候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还将严重影响到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变暖的原因在科学性上确实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多数人或者是主流的观点认为是工业化过程当中大量的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温室气体的增加;另外一种观点是认为这是太阳黑子的变化,或者是生态自然的变化造成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为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长远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各国的政府应该主动采取一些科学的措施,避免出现这些问题。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近三十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已为世人瞩目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我们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计划,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 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我们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 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我们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但是,我们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 当今时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自12月7日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备受世界瞩目。世界各国针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表明立场,并就气候变化问题提出应对方案。作为时代的青年人,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的后续有生力量,我们责无旁贷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与进展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与进展 一曹格丽一姜彤? 摘一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减缓是一项相对长期二艰巨的任务,而适应则更为现实二紧迫,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三中国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采取积极的适应行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三本文介绍了2009年以来农业二水资源二森林二草原二海岸带和沿海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二行动和进展,及部分气候变化敏感和典型区域的特色性适应措施三 关键词:气候变化一适应措施一重点领域一行动进展 一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回顾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三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结合生态保护重点工程以及防灾二减灾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切实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三2007年6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全面阐述了中国在2010年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并提出中国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主要目标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三 2008年10月和2009年11月,中国分别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09年年度报告“,及时向社会公布了国家方案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进展,全面介绍了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5 91?曹格丽,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姜彤,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二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和洪水响应三

响二中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以及中国对此进行的体制机制建设三2009年以来,中国继续探索和实施了一系列相关适应政策和措施三在农业领域实施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措施强化气候风险管控能力,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能力三水资源领域,在应对极端干旱和洪涝灾害中,三峡工程开始发挥效益,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推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三在森林和草原领域,继续实施了林业和草原发展相关规划,在西部大开发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当地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三加强沿海重点经济发展区域的海洋灾害预防,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海岸侵蚀二咸潮入侵等海平面上升灾害的影响,通过开展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并提出针对性的适应对策三在一系列气候变化敏感和典型区域,包括鄱阳湖流域二长江三峡库区和云南省等地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适应措施和行动三 二一2009年以来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二措施和计划 (一)农业 2009年以来,我国在农业领域继续采取积极的适应政策,制定了‘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保护性耕作和畜禽及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推广抗旱二抗涝二抗高温二抗病虫害等抗逆品种,提高了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三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2009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130亿元,提供风险保障3800亿元,参保农户超过1.33亿户①,种植业保险逐步覆盖全国主要产粮区和粮食生产大县②,为农业领域适应洪水二台风二雹灾二暴雨二干旱等气候风险提供了有力保障三 我国未来气候条件不容乐观,特别是干旱问题进一步恶化将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③三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确保主要立足于国内生产保障 691① ② ③ 吴高连:在 第一届亚太区农业保险再保险国际研讨会 的发言,2010年4月20日三 吴定富:‘种植险今年要覆盖主产区“,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1/19/content_ 10682389.htm三 2009年麦肯锡公司二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二中国农业科学院:‘从粮仓到旱地 中国华北二东北地区抗旱措施的经济影响评估“三

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12-17T16:22:28.12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作者:邓绮华 [导读] 从全球的湿地分布情况来看,湿地的数量十分稀缺,但是分布却十分广泛,再加上其属于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广东博阳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528251 摘要:湿地生态系统属于重要的研究对象,同时也属于地球上的宝贵生态系统之一,其生物多样性的特点不仅具有极高的生物研究价值,而且还可以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一些基础性物质支撑,另外湿地系统具有特殊水调节功能,比如贮藏水源功能、调节洪水功能以及充给地下水等诸多功能,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由于人类某些破坏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于气候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气候条件的变化直接对湿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轻者使得其生物多样性明显的缩减,重者甚至让某些湿地有消失退化的趋势。为了有效缓解和杜绝上述情况的发生,本文主要对气候变化与湿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气候变化;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 从全球的湿地分布情况来看,湿地的数量十分稀缺,但是分布却十分广泛,再加上其属于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因此综合以上几点,使得如今湿地生态环境以及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 1.研究气候变化与湿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分析 从广义的层面对湿地环境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天然形成、人工制造两种,其基础地貌无外乎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集中情况,一般情况下会伴有淡水或者半咸水,但是只有深度不超过六米的情况下才属于湿地。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大约有八百万平方公里的湿地,其在地球陆地面积中近乎占据二十分之一。湿地属于一种区域性的微型生态系统,其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持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还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许多专家普遍认为,湿地生态系统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属于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湿地的丰富多样性特征,具有丰富的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研究价值,此外其独特的水处理功能,更是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是唯一被纳入国际公约保护的生态系统对象,但是在很多地方湿地还在遭受着人类有意和无意的侵害,其中湿地围垦、生物物种资源的过度利用、湿地环境的污染破坏以及湿地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诸多行为都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直接导致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消退和退化,如今的湿地面积日趋缩减、水质量明显下降、水资源被过度开发、生物的多样性也在逐渐降低,当然湿地的功能也在明显的下降甚至消退。除此之外,环境气候也是影响湿地面积消退的重要因素之一,气候条件的变化对湿地的物质循环、能量传递、湿地生产、生物地、湿地动植物以及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都有密切的影响,因此加强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于湿地系统的保护十分有必要。 2.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概括的讲,气候变化与湿地的生态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其对于湿地的水文情况以及营养物质水平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而水文情况的细微改变都会对整个湿地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而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还可以通过改变水文循环,借助于水文循环系统的改变,其可以实现水资源在时空和地理位置上的重新分布,从降水的位置、形式以及量上造成影响,从而进一步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影响。除此之外,气候的变化还会对气温、辐射、风速以及干旱洪涝极端水文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造成直接影响,从而也就会对湿地的蒸发、径流、水位、水文周期等关键水文过程造成影响,那么最终湿地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自然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另外也有某些特殊情况的发生,诸如不可预知的生态变化,生物学上的外来物种入侵以及有害藻华的影响,也会对生态湿地造成严重的威胁,从而影响其正常运转以及各种功能的施展。简而言之,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升高、水文变化情况、水温变化、水系营养成分变化、生物学外来物种入侵、降雨形式变化、恶劣天气情况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等诸多问题,都会对湿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3.气候变化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3. 1 气候变化对湿地动物的影响分析 众所周知,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因此该生态系统属于许多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许多生物链能够维持的重要支撑。然而一些重点保护的湿地动物,例如基本的鱼虾、鸟类以及毛皮动物等,由于无法适应气候条件的剧烈变化,数量正在逐渐的消减甚至濒临灭绝。概括地讲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简介影响两个方面,其中直接影响是指气候变化对非生物环境的影响,例如由于不可抗拒的恶劣天气影响,会对动物群的生殖率和死亡率造成直接的影响,而所谓的间接影响则是指的气候变化对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例如环境变化对食物链中的食物、捕食者和竞争者关系的影响。据有关科研调查分析得知,由气候变化所引发的温度上升,会对水质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而水质的恶化会对水中的微生物以及底栖无脊椎动物产生消极影响。另外温度的变化还会使得浮游生物群落及其相关食物网构成情况也会发生关联性的变化,进而与之相关的水生物分布情况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有些生物甚至有灭绝的危险。再者,水温的升高或者降水量的变化会直接导致湿地与水路之间的消退,湿地和水系统中的生物无法在两者之间自由转移,这也会对其生存造成一定的威胁。尤其是两栖类动物,因为其属于冷血动物,所以由于生物自身的特性影响制约,决定了其对于生存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的要求更加的苛刻,最为直接的就是其对体温和生理机制都与合适的环境条件息息相关。最后就是迁徙类鸟类,地球气候变化会直接的影响着水鸟类的正常生活和生存,因为鸟类会根据温度的变化而选择迁徙、繁殖时机和地点,可以说湿地属于鸟类栖息或者停留的重要区域,如果这些地区的环境遭到了破坏,那么后果可想而知。综上所述,随着湿地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会存在逐渐退化甚至消失的危险,许多与之相关的动物也将会失去栖息地和停留地。 3. 2 气候变化对湿地植物的影响分析 不仅湿地的动物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制约,湿地的植物亦是如此。经过研究发先,大量的湿地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需要依赖一段时期的低水环境。而低水环境的维持自然会与环境的温度以及降水量的影响,因此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水量的变化都会直接关乎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与此同时,温度的升高还会对原有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尤其是一些喜温的水植物会在该地区存活甚至大量繁殖,这些植物由于缺乏天敌或者食物链的上端,就会迅速地占据湿地,与湿地原有的植物争夺生存空间、养料以及氧气等,从而引发环境问题。例如常见的水葫芦,如果湿地发生水葫芦的大面积繁殖,那么它们的存在会明显降低浮游植物的生产率,不仅争夺各种资源,而且还会遮挡阳光,从而导致水下的植物无法正常的接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不仅植物种类和群体的生存遭到威胁,而且整个生态也会遭受严重的破坏。最后,大气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生分析相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三种尺度和特征。 通过学生阅读课本资料来了解科学家推测古代气候状况的方法。 通过学生通过历史知识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古代文明和经济活动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阅读资料,培养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中国古代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图表分析,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开阔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现在和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跟气候有密切关系。 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确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近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分析、总结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组织分析材料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历史上的楼兰古国吗,下面我们来了解一段有关楼兰的材料。录音及图片 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弄清楼兰消失的确切原因,但大多数研究人员都认为与气候变化有关。那全球气候怎样变化呢? 同学们阅课本91页第一段回答: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有哪几种? 地质时期的气候、历史时期的气候、近代气候 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全球气候一直是在变化中的 承转:那么科学家是怎样推测古代气候变化的呢? 阅读科学家是如何推测古代气候状况的 尝试用树木年轮分析法分析图4-2-2 该树生长时期的气候变化特点? 设问:由以上内容气候变化影响了树木生长的快慢,那么全球气候的变化对人类活动有没有影响呢? [板书]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看图4-2-3分析图的含义: 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右纵坐标表示中国年平均气温左纵坐标表示挪威雪线高度知识与技能何为雪线??? 图中蓝虚线为挪威1万年来的雪线升降图 红实线为中国近5000年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 观察二者变化趋势有什么关系?

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

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 〈——————————1——————————〉 气候学与气候变化学 1.气候学:是研究气候形成及气候特征在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的学科,它是大气科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气象学与自然地理学间的边缘学科。 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气候要素在地球上的分布、区域气候特征、过去气候变化规律、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表及人类活动制约地球气候等问题,以期利用气候资源、改善气候条件,并避免气候不利影响。 分支: 1)按研究尺度: ①大气候学:较大空间尺度的气候状况。其水平范围在200km 以上,垂直高度在1-12km之间。 ②中气候学:中等空间尺度的气候状况。其水平范围在100-200km以上,垂直高度在1-6km之间。 ③小(微)气候学:由于下垫面性质以及人类和生物活动的影响而形成的小范围的特殊气候。 2)按研究所用原理和方法: ①天气气候学:借气流场型式与天气系统的关系,以研究地区气候特征的学科。 研究内容:长时期内平均环流、环流型式与天气系统相互作用,以及大气环流与大范围气候异常的关系等问题,从而为提高该地区天气预报准确率和阐明气候形成理论提供重要材料和理论分析。 ②物理动力气候学:用物理学方法分析、研究气候形成及其现象的学科。 研究内容:大气中的声、光、电、辐射、蒸发、凝结、云雾等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演变的过程与规律。 ③自然气候学 3)按研究时段和所用资料: ①古(地质时期)气候学:分析、研究史前地质时期气候状况及气候变迁的学科。 研究方法:依据古生物学、地史学等得出的化石、深海沉积、孢粉等资料,分析地质时期气候的演变规律。 ②历史时期气候学:研究人类进入文明,但尚无仪器观测大气现象时期的气候的学科。 研究方法:主要依据考古发掘所得植物遗骸及古代墓葬等提供气候信息和各种历史文献记载来研究数千年来冷暖气候演变的概貌。 ③近代气候学 2.气候变化学:研究区域气候变化、历史时期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气候系统年际变化预报、地球物理因子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变化预测方法的科学。 气候变化与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气候变化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1)气候变化导致发热、哮喘、白内障、皮肤癌和其他皮肤病的增加。 2)由于自然灾害增加和农业品改变引起饮食和营养的变化。3)传染病发病率增加,进而导致了死亡率、致命性伤病增加,媒介传染病在较暖湿的气候中影响范围及程度均会扩大。2.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增加,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2)反复曝露在气候变化引发疾病或压力下的个人,身体或精神病发病率均增加,从而导致暴力、自杀和犯罪率上升,影响社会的稳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意义 1.研究的主要方法: 10-100年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预测方法主要有:经验性气候预测方法、气候数理统计预测方法和气候动力学模式预测方法。 1)经验性气候预测方法 主要原理:建立在观测资料基础上,经过气候诊断分析,找到一些与预报对象有联系的物理因子,从而做出预报。 特点:计算简便、定性,物理机制不够明确,取决于是否有观测资料。 2)数理统计预测方法 主要原理:建立在观测资料基础上,利用统计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做出预报。 特点:计算简便、定性,物理机制不够明确,取决于是否有观测资料。 3)气候动力学模式预测方法 主要原理:根据数学物理方程建立描述全球气候系统的气候模式,利用模式做出预报。 特点:计算复杂、定量,物理机制较明确,尚有不确定性,尤其在局域范围。 2.方法介绍 1)经验性气候预测方法 主要依赖于影响气候变化的物理因子,特别是具有年代际时间尺度变化的因子。10-100年时间尺度气候预测的主要物理因子有: ①外部因子:太阳活动(太阳辐射、太阳黑子活动等)、火山活动、地球轨道参数(倾斜率、黄赤交角等)、月亮(阴阳历与节气、潮汐等)、行星(位置、相互关系等),以及人类活动(经济活动的排放、能源排放、土地利用、人口变化)。 ②内部因子:气候系统的五个组成成分 a.大气圈:大气环流型、环流特征量、年代际变率、遥相关等。 b.水圈:海洋环流、冷暖洋流、热盐环流、海温、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等。 c.冰雪圈:冰雪面积、强度、流冰、融化等。 d.陆地岩石圈:地形、地热、反射率、粗糙度等。 e.生物圈:植被覆盖变化等。 2)气候数理统计预测方法 ①时间序列分析 基本原理是计算预报对象本身的前后关系。 常用的方法有:趋势法、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方差分析、譜分析、小波分析等。 ②相关与回归分析 基本原理是根据最小二乘法,建立预报对象与预报因子之间

大理州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理州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9-05-09T11:08:07.01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3期作者:陶永英 [导读] 本文选用大理州气象局1969~2018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大理州气候变暖趋势较为显著,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气候变化会降低林地土壤质地和肥力、改变农田施肥量、加剧农作物病虫害、影响大理州水资源质量等方面。 (云南省大理州州气象局,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本文选用大理州气象局1969~2018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大理州气候变暖趋势较为显著,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气候变化会降低林地土壤质地和肥力、改变农田施肥量、加剧农作物病虫害、影响大理州水资源质量等方面。 关键词: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影响大理州 研究资料和方法 本文选用大理州气象局1969~2018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其中季节划分采用常规划分标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到次年2月为冬季。 2、大理州气候变化特征 2.1气温 2.1.1年、季节平均气温 如图1所示为1969~2018年大理州逐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近50年大理州年平均气温为15.8℃,呈现出缓慢增加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3℃/10a,也就是50年平均气温增加了1.11℃。年平均气温的最低值为14.8℃,出现在1971年,最高值为16.7℃,出现在2014年,两者之间相差1.9℃。结合曲线图,可以将大理州近50年平均气温划分两个阶段:1969~1979年年平均气温为15.3℃,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94℃/10a;从1979年往后大理州年平均气温为15.9℃,气候倾向率为0.24℃/10a。由此不难看出,从1979年往后大理州地区增温明显,但是气温年际变化波动幅度较大。 近50年大理州四季年平均气温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气候倾向率却有很大的差异。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06、0.191、0.178、0.319℃/10a,其中以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其次是春季季,夏季和秋季增温幅度最小。 图1 1969~2018年大理州逐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图 2.2降水量 如图2所示为1969~2018年大理州逐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近50年大理州年降水量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8.174mm/10a。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16.7mm,其中年降水量的最大值为1039.8mm,出现在1973年,最小值为597.1mm,出现在1982年,两者之间相差442.7mm,最大值将近是最小值的2倍,说明大理州降水量年际变化波动幅度较大。结合曲线图,1969~2001年大理州年平均降水量为835.6mm,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增加幅度较大;从2001年往后大理州年降水量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 近50年大理州四季降水量气候变化趋势有很大的差异,除了夏季和秋季外,其余两季的降水量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以春季降水量增加趋势最为显著,为7.536mm/10a,其次是冬季,气候倾向率为0.566mm/10a;秋季降水量减少趋势最为显著,为-10.45mm/10a,其次是夏季,降水量减少幅度为-6.669mm/10a。 图2 1969~2018年大理州逐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图 2、大理州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量的分析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反映最为明显的是温度变化,温度变化直接对大理州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2.1降低林地土壤质地和肥力 温度增加会降低土壤相对湿度,林地生产力下降,森林植被的恢复速度减慢,林区森林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方面的生态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另外气候变化会减弱林区森林在碳循环中碳汇的作用,打破了区域碳循环平衡。 2.2改变农田施肥量

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对策

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和深入,越来越明显的气候变化对我们赖以生存的森林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很多物种都在相继绝迹。基于这个背景,文章论述了气候的变化对森林生态的影响并探讨其对策,以唤起人们对森林生态的重视。 关键词:气候变化森林生态系统影响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和生物量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的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之一,也是陆地上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虽然其面积仅占陆地的26%,但碳储量却占整个陆地植被碳储量的80%以上,而且森林每年的碳固定量约占陆地生物碳固定量的2/3。森林不仅向人类提供木材、淀粉、蛋白质等众多产品,而且还能够涵养水源、减轻自然灾害、调节气候、孕育和保存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此外,森林还具有医疗保健、陶冶情操、旅游休憩等社会功能。所以,森林有维系地球生命系统平衡的作用。 由于森林与气候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而气候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对森林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我国未来主要森林分布可能发生明显变化,除云南松和红松分布面积有所增加外,其他树种的面积都将有所减少,减少幅度约为2%~57%,草原和荒漠分布范围将向中国西部和高海拔地区扩展。同时,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变化还将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许多珍贵的森林树种将面临灭绝。为了不让珍贵的森林树种再继续丧失,我们应该高度关注,共同探讨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的影响并思考其对策。 一、气候对森林生态的影响 (一) 对系统组成结构的影响 森林生态系统包含着丰富生物资源,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相关研究表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倍增时的气候变化,将使主要植被类型过渡带在水平方向上向北移动100~300km,垂直高度向上移动150~300m,加上降水量及其时空分布的变化,将使森林生态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气候与环境的剧烈变化。由于森林群落优势树种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其生态特性而在超出其气候适应范围的条件下生长,所以有可能导致某些森林群落的消失或脆弱化,甚至导致某些森林生境将恶化或消失。这些变化的速度超出某些物种的适应能力时,一些不易迁移的物种将会就地灭绝。同时,由于气候变化对不同植物的生长速度、繁殖及扩散能力等都将产生不同的影响,某些侵略性物种或杂草可能得益,从而增强其在群落中的竞争能力,导致群落原有的竞争和协调关系发生变化,使某些物种灭绝,甚至导致某些群落类型消失。 (二) 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由大气、海洋、陆地表面、冰雪覆盖层和生物圈等五个部分组成。太阳辐射是这 个系统的主要能源。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气候系统内部产生一系列的复杂过程一各个组成部 分之间,通过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紧密地联结成一个开放系统。气候系统卖际上就是地球系 统的表层系统。对气候变化,特别是对中长期气候变化原因的研究,不能仅限于气候系统,而 需扩大到地球系统。人们逐渐认识到,气候变化是地球系统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在大气圈中的反映,气候系统与深层地球系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出21。 气候变化是指长时期内气候状态的变化。通常用不同时期的温度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统计量的差异来反映。变化的时间长度从最长的几十亿年至最短的年际变化。气候变化己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学科问题,而日渐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静态到动态、由稳定到突变的过程。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气象科学家曾认为用30年的气候平均就可描述气候特征,气候被看作是一个静态、大体稳定的孤立系统。70年代提出的气候系统的概念,打破了这种形而上的观点,在各个不同时间尺度上都存在气候变化的观点逐步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卩斗 地球历史上经历了气候的多次重大变化,毫无疑问这些气候变化对生态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化石记录显示在过法的5亿年里物种大灭绝都和主要的气候变化有联系。然而,当前的全球气 候变暖却不同于以往,它己经被人类活动极大地“加速”了。 因此,气候变化很可能对物种及其生活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一一简言之,就是对生态系统产 生影响。正如我们有责任保护生态环境一样,我们必须控制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并且帮助 人类和生态系统适应地球变化的气候。 气候变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气候极端事件的变化。从1995年以后中国的年平均气温几乎呈直线增长,如果继续以这种速度增长必然会对生态系 统造成不可估量的威胁。下图表示近几年中国年平均气温的变化。 1· 1己观察到的变化 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增加了约0,6摄氏度,对全世界造成了影响。例如,在二十世纪期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10到20厘米:瑞士的冰川总量减少了三分之二晚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