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内疚和羞耻的关系_来自反事实思维的验证

内疚和羞耻的关系_来自反事实思维的验证

内疚和羞耻的关系

*

)))来自反事实思维的验证

高学德**1 周爱保2

(1甘肃联合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730000)(2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730070)

摘 要 运用情境模拟法从反事实思维的角度探讨内疚与羞耻的关系,并比较了大学生和青少年罪犯反事实思维与内疚和羞耻关系方面的特点。结果表明:(1)研究结果部分支持/内疚事件和羞耻事件0假设,但不支持Lewis 提出的/自我和行为0假设,甚至与该假设相反;(2)大学生和青少年罪犯反事实思维与内疚和羞耻的关系具有某些方面的一致性,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大学生自我导向的反事实思维与内疚感有更为密切的联系,而青少年罪犯行为导向的反事实思维与羞耻感有更为密切的联系。关键词 内疚 羞耻 反事实思维 /内疚事件和羞耻事件0假设 /自我与行为0假设

1 研究目的

内疚(guilt)和羞耻(shame)关系的研究是最近十多年来国外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课题。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出内疚和羞耻在很多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1]。在所有关于内疚和羞耻差异的理论假设中,影响最大又最具争议的当数/内疚事件和羞耻事件0假设与/自我与行为0假设。有研究者认为,某些事件或情境会导致个体的内疚感,而另一些事件则会引起羞耻感(Niedenthal,1994;T ang ney ,

1996)[2-3]

。/自我与行为0假设最早由Lew is(1971)提出,他认为,羞耻是直接针对自我(self)的,而内疚

的评价焦点是个体所做或未做的行为(action)[4]

。之后,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Lewis 的上述理论假设进行了验证(Tangney,1995;谢波,2000;钱铭怡,2002;Nita Lutw ak,2003;M andel,2005)[5-8]。

反事实思维是个体在心理上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否定而重构一种可能性假设的思维活动[9]。其典型形式是/如果当时,,,就会(不会),,0、/要是,,就好了0。反事实思维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Kahneman 等人第一次提出以来,已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心理学家从反事实思维的结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及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Kahneman 1D,1986;Roese N J,1993;M arkman K D,1993;Niedental P M ,1994;MedvecV H,1995)。在反事实思维的众多研究内容中,反事实思维与情绪的关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反事实思维会影响人们对事件结果的情绪和满意度。对于同样的事件结果,不同的反事实思维可以引发不同种类的情绪。就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关于反事实思维与情绪关系的研究大多数集

中在后悔、悲伤情绪的探讨[10-12]

,对其它负面情绪的研究较少。而在这些负面情绪中,内疚和羞耻是

两类较少受到关注但却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情绪状态。而从反事实思维的角度探讨羞耻和内疚差异的经典性研究当属Niedenthal P 1M (1994)的工作了。他通过系列实验发现,对自己的能力、人格等进行反事实思维会更多地产生羞耻感,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事实思维会更多地产生内疚感[13]。之后,很多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结论进行了验证,绝大多数国外研究证实了以上以上结论[13]

。而谢波(1998)等人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得出的结论却与以西方被试所得到的结论刚好相反,即羞耻组和内疚组对改变自我的回答差异不显著,而羞耻组被试比

内疚组被试更倾向于改变行为[14]

综上所述,从反事实思维的角度探讨内疚和羞耻的关系已引起了心理学家的极大兴趣并引发了相关研究,但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还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和深入研究的领域。首先,尽管国外关于反事实思维与内疚和羞耻关系的研究十年前就已开始,但从目前能检索到的文献来看却非常有限,而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其次,从已有研究所得结果来看,/内疚事件和羞耻事件0假设和/自我和行为0假设仍存在很大的争议;再次,在研究设计上,不同的研究在评定内疚感和羞耻感时使用了不同的实验设计,不同研究结果的差异是否与这种测量情绪的方法有关?哪种方法更合理、更有效?最后,在被试选择上,绝大多数国外的研究是以大学生为被试的,国内仅有的几个研究也是以大学生为被试,那么,除大学生被试之外的其它特殊群体其反事实思维与内疚和羞耻的关系是否具有不同的特点?本研究试图对以上问题作一初步探索。

2 研究的总体思路

研究由预测和两个正式研究组成。预测选取大

***

通讯作者:高学德。E -mail:gaoxd@1631com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0713B-1);甘肃联合大学科研项目(07-03)126 心理科学 Ps ychologi cal S cience 2009,32(1):126-129

学生被试和青少年罪犯,旨在了解他们对内疚、羞耻及反事实思维概念的理解程度,验证/羞耻事件和内疚事件0假设,为正式研究准备材料。正式研究包括两个部分,分别运用典型事件和两可事件探讨反事实思维与内疚和羞耻的关系,验证/自我和行为0假设。

3预测

在预测阶段,分别随机选取大学生和青少年罪犯,要求他们回忆自己经历中感到最内疚或最羞耻的事件,并分别要求他们对所回忆出的内疚或羞耻事件中体验到的内疚感和羞耻感进行评价(七点量表)。我们假定,如果被试能够回忆出典型的内疚事件和羞耻事件,而且在内疚事件中体验到的内疚感显著地大于羞耻感或在羞耻事件中体验到的羞耻感显著大于内疚感,那么就可以证实/内疚事件和羞耻事件0假设。而如果被试对回忆出的内疚事件或羞耻事件的内疚感和羞耻感的评价没有显著差别,证明不存在典型的内疚事件和羞耻事件。

预测结果表明,内疚和羞耻差异的/内疚事件和羞耻事件0假设得到了部分验证,即某些事件或情境能引起个体的内疚感,而另一些事件或情境会引起羞耻感,我们把这类事件称为典型事件。但对一些特定的事件和情境而言,既能引起个体的内疚感,也能引起个体的羞耻感,这类事件被称为两可事件。因此,从反事实思维的角度研究羞耻和内疚的关系时,既要考虑到典型事件,又要考虑到两可事件,这样得到的研究结果才具有可靠性和全面性。

4正式研究

411研究一:使用典型事件探讨两类被试反事实思维与内疚和羞耻的关系

41111被试

被试包括大学生和青少年罪犯两类,分别选自兰州市几所高校和监狱。大学生被试人数共计76人,其中内疚组被试39人,羞耻组被试37人。青少年罪犯被试共计44人,其中内疚组被试21人,羞耻组被试23人。

41112材料

预测所得到的四个典型事件。

41113程序

首先向被试呈现模拟的内疚事件或羞耻事件,然后进行反事实思维的诱导,之后对被试的反事实思维结果进行归类。对因变量指标的操作,我们基于如下的考虑:在诱发被试不同类型的反事实思维时,要求被试通过回答四个问题(要是,,就好了)来进行,而在这四个反事实思维中,第一个应该是最强烈、最有代表性的反事实思维特点,因此我们首先将被试第一个反事实思维的结果所出现的频率总和与百分比作为因变量的第一个指标;同时,考虑到只有一个反事实思维结果不足以说明被试反事实思维的整体特点,所以我们将所有四个反事实思维的结果所出现的频率总和与百分比也作为因变量的指标之一。这两个指标之间应该具有某种一致性。41114研究结果

具体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大学生在典型模拟情境中的反事实思维结果

自我行为情境总和V2内疚事件22(56%)10(26%)7(18%)3991692***

70(45%)48(31%)37(24%)155101929**羞耻事件5(14%)26(70%)6(16%)37221757***

26(18%)82(58%)33(23%)141391617***表2青少年罪犯在典型模拟情境中的反事实思维结果

自我行为情境总和V2内疚事件8(38%)5(24%)8(38%)2101857

21(29%)26(36%)25(35%)7201583羞耻事件2(9%)9(39%)12(52%)236187

15(17%)28(32%)44(51%)87141552***研究结果表明,对大学生被试而言,内疚情境更容易诱发被试自我导向的反事实思维,而羞耻情境更易诱发行为导向的反事实思维。而青少年罪犯只在羞耻情境下行为导向的反事实思维要显著多于自我导向的反事实思维。

412研究二:使用两可事件探讨两类被试反事实思维与内疚和羞耻的关系

41211被试

被试选取过程同研究一。共计294人,其中大学生被试176人,分为四组:自我-内疚组,39人;自我-羞耻组,43人;行为-内疚组,51人;行为-羞耻组,43人。青少年罪犯被试118人,同样分为四组:自我-内疚组,28人;自我-羞耻组,30人;行为-内疚组,30人;行为-羞耻组,30人。

41212材料

预测所得到的两可事件。

41213研究设计

本研究为2(反事实思维类型:自我和行为)@2 (情感性质:内疚和羞耻)组间设计。因变量为被试对两可事件进行评价的内疚感和羞耻感的强度,在7点量表上进行。

41214程序

本研究与研究一的思路正好相反,即研究者事先设计一个能够引发同样程度的内疚感和羞耻感,然后,研究者诱发被试进行反事实思维,之后要求被试评价在此次事件中体验到的内疚感或羞耻感。最后,研究者对被试所产生的反事实思维依据研究一

高学德等:内疚和羞耻的关系127

的分类标准进行归类。

41215结果

表3大学生在两可模拟情境中体验到的内疚感和羞耻感得分

自我行为

内疚6138(0185)6133(0182)

羞耻5167(1146)6140(1116)

t21659**01294

表4青少年罪犯在两可模拟情境中体验到的内疚感和羞耻感得分

自我行为

内疚感5175(1151)5130(1184)

羞耻感5183(1186)6133(1158)

t0118721331**注:括弧内数据为内疚感或羞耻感得分的标准差

研究结果表明,对大学生被试而言,自我导向的反事实思维引发的内疚感显著地大于羞耻感,而行为导向的反事实思维引发的内疚感和羞耻感无显著差异;对青少年罪犯而言,行为导向的反事实思维引发的羞耻感显著大于内疚感,而自我导向的反事实思维引发的内疚感和羞耻感无显著差异。

5讨论

511/自我和行为0假设的验证

N iedenthal(1994)在其经典性研究中运用反事实思维的方法验证了内疚与羞耻差异的/自我和行为0假设,但本文的研究结果并不支持以上假设,甚至与上述假设相反。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有关。一是研究材料的选择。在Niedenthal (1994)的经典性研究中,被试在内疚情境下内疚感和羞耻感分别为5170和4162(p<0101),羞耻情境下羞耻感和内疚感的得分分别为4182和2151(p< 0101)。仔细分析我们发现,以上数据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被试在每一种情境下内疚感和羞耻感的得分有显著性的差异,但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羞耻情境中羞耻感的得分和内疚情境中羞耻感的得分几乎没什么差别(4182和4162),也就是说,Niedenthal使用的羞耻情境如果让他的内疚情境被试去评价的话,这种羞耻情境又变成了内疚情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Niedenthal使用的两类研究材料在情感强度上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可能是导致Niedenthal的被试在两类情境中所引发的反事实思维的类型与本研究的结果完全相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在本研究中,不仅考虑到了同一情境下内疚感与羞耻感的得分差异,也分析了在不同情境下内疚感与羞耻感的差异,这样就保证了两类典型情境在情感强度上的平衡。二是研究设计上的不同。N iedenthal要求被试报告不同的情感体验时使用的是组内设计,这种评价被试情感的方法可能并不是很恰当,因为当要求被试同时报告其羞耻感和内疚感时,被试会产生一种无意识的情感比较,从而会出现将羞耻感和内疚感的水平扩大化或缩小化的情况。第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可能是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西方国家被认为是内疚取向的文化(/罪感0文化),而东方社会(尤其是中国)被认为是羞耻取向的文化(/耻感0文化)。在西方国家,羞耻的含义是很狭义、极端的,感到羞耻是一种严重的事情,人们都尽力避免它。而内疚是更具有社会性价值的情感,特别是对上帝的/负罪感0促使个体积极地去弥补和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因此,内疚更多地与个体的行为相联系。而中国文化是一种他人取向和社会取向的文化形态,特别重视人际关系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个体对整体自我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行的。正是由于这种文化取向上的差异,中国被试更倾向于将羞耻与行为相联系,而将内疚与自我相联系;西方被试则更倾向于将羞耻与个体内在的整体的自我相联系,将内疚与个体暂时的、可变的行为相联系。

512大学生被试与青少年罪犯反事实思维与内疚和羞耻关系的讨论

关于大学生被试与青少年罪犯研究结果的差异,我们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大学生在自我/内疚和行为/羞耻的倾向上在不同的研究中表现出不一致性:在研究一中,无论是行为与羞耻还是自我与内疚都有显著性的相关,而在研究二中,只有自我与内疚有显著相关,行为与羞耻无显著性差异。但对于青少年罪犯而言,他们在两个研究中都表现出了一致的倾向,即行为与羞耻有显著相关,而自我与内疚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可能与两类被试所经历的不同的事件有关系。由于羞耻本身既是一种痛苦的体验,也是个体自我检查和内在激励的力量,因此,对于经受过重大生活事件的青少年罪犯来说,这种自我激励的力量促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将评价的焦点集中于行为。

由以上反事实思维与内疚和羞耻关系的分析和探讨,可以引发我们关于大学生和青少年罪犯道德感培养和教育的一些思考。首先,创设情境,诱发内疚感和羞耻感。其次,针对青少年罪犯羞耻与行为高度相关的研究结果,应着重从他们的犯罪行为入手,培育服刑青少年的羞耻之心。最后,要利用青少年罪犯对亲朋好友特别是父母的高内疚感,在实际的劳教改造活动中,充分运用家庭这一强有力的教化背景,使他们在愧对亲人的自责和内疚中改过自新。这一点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513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128心理科学

在样本的选取上,由于罪犯样本的特殊性和监狱管理制度的特殊性,在研究过程中对这类被试缺乏更好的控制和指导,以致所收集到的有效样本资料较大学生样本偏少,无法对他们的犯罪状况和人口学特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本研究结果的解释力度和外推性。方法论方面,我们将尝试采用实证研究与质化研究(如访谈、内容分析、产品分析等)相结合、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策略,全面探讨反事实思维与两类道德感的关系。

6结论

611总体来看,本研究结果初步支持内疚与羞耻差异的/内疚事件和羞耻事件0假设,但不支持/自我和行为0假设,甚至与该假设相反,即自我与内疚相联系,羞耻与行为相联系;

612大学生和青少年罪犯反事实思维与内疚和羞耻的关系具有某些方面的一致性,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大学生而言,自我导向的反事实思维与内疚感有更为密切的联系,对青少年罪犯而言,行为导向的反事实思维与羞耻感有更为密切的联系。

5参考文献

1施承荪,钱铭怡.内疚和羞耻的差异.心理学动态,1999, 7(1):35-38

2N iedenthal,P M,T ang ney,J.P,G avanski,I./If only I weren.t0versus/If only I hadn.t0:Distinguishing shame and g uilt in counterfactual t hinking.Jour 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 y,1994,67:585-595

3T ang ney J P,M iller R S,Flicker L,Barlow D H,Ar e shame,guilt and embarrassment distinct emotio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 cial Psycholo gy,1996,70(6):1256~

12694L ew is H B.Shame and guilt in neurosi s.N ewYor k:Inter na-tional U niv ersities Press,1971

5T angney J P,Recent advances in the empirical study of shame and guilt.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s,1995,38

(8):1132-1145

6谢波等.中国大学生羞耻和内疚的现象学差异.心理学报,2000,32(1):105-109

7钱铭怡,戚健利.大学生羞耻和内疚差异的对比研究.心理学报,2002,34(6):626-633

8David R.M andal,M andeep K.Dhami./What I did0versus /What I mig ht have done0:Effect of factual versus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on blame,g uilt,and shame in prisons.

Journal of Ex perimental Social Psy chology.2005:1-9

9杨红升,黄希庭.关于反事实思维的研究.心理学动态, 2000,12-18

10张结海.后悔的/状态改变-状态继续0效应:一个概念框架.心理学报,2003,35(5):701-710

11K ahneman D,T he psycholog y of r eferences.Scientific American,1982,246:160-173

12M arcel Zeelenberg.Wilco W.van Dijk,Joop van der Pligt.

Etc.Emotional Reactions to the Out comes of Decision:T he Role of Counterfactual T houg ht in the Experience of Reg ret and Disappointment.O rganizational Behav 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8,75(2):117-141

13David R.M andal,M andeep K.D hami./What I did0versus /What I mig ht have done0:Effect of factual versus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on blame,g uilt,and shame in prisons.

Journal of Ex perimental Social Psy chology.2005:1-9

14谢波.中国大学生的羞耻和内疚的差异.北京大学心理系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998

15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华人本土心理学.台北:远流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uilt and Sha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Gao X uede1,Zhou A ibao2

(1T he Economic M anagement College of Gansu U ni ted University,Lanzhou,730000)

(2Departm ent of Psychology,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730070)

Abstract T 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 uilt and shame by using t he situational simulated method from t he per-spective o f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and compared the char acteristics of the r ealation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p and juvenile criminals p counterfactual t hinking with guilt and shame.T 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1)T he result of this study partly supports/guilt cases and shame cases0hypothesis,but does not suppor t the/self and behav ior0hypo the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 een g uilt and shame advanced by w estern scholars and even goes ag ainst their study r esults.2)As for college students,their sel-f o riented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are mor e related to guilt than that of juvenile cr iminals;as for juvenile criminals,their behavio r-oriented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is more r elated to shame than that of juvenile criminals.

Key words guilt shame/guilt cases and shame cases0hypo thesis/self and behavio r0hypot hesis

高学德等:内疚和羞耻的关系12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