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计算机原理内容概念简答题附答案

微计算机原理内容概念简答题附答案

微计算机原理内容概念简答题附答案
微计算机原理内容概念简答题附答案

第二章:微处理器与体系结构

●计算机中,CPU的地址线与访问存储器单元范围的关系是什么?

【解】:在计算机中,若CPU的地址线引脚数为N条,则访问存储器单元的数量为2N个,访问存储器单元范围为0~2N-1。

●8086CPU中指令队列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解】:8086CPU中指令队列的功能是完成指令的流水线操作。BIU单位经总线从程序存储器中读取指令并放入指令队列缓冲器,EU单元从指令队列缓冲器中获取指令,因EU并未直接从程序存储器中读取指令,而是经指令队列缓冲,使取指和执指能同时操作,提高了CPU的效率。

●8086CPU的堆栈操作原理?

【解】:8086CPU的堆栈是一段特殊定义的存储区,用于存放CPU堆栈操作时的数据。在执行堆栈操作前,需先定义堆栈段SS、堆栈深度(栈底)和堆栈栈顶指针SP。数据的入栈出栈操作类型均为16位,入栈操作时,栈顶指针值先自动减2(SP=SP-2),然后16位数据从栈顶处入栈;出栈操作时,16位数据先从栈顶处出栈,然后栈顶指针值自动加2(SP=SP+2)。

●8086CPU的最小和最大工作模式的主要不同点?

【解】:CPU的控制线应用方式不同:在最小工作模式下,计算机系统的所需的控制线由CPU直接提供;在最大工作模式下,CPU仅为计算机系统提供必要的控制线,而系统所需的控制线由专用芯片总线控制器8288产生。计算机系统复杂度不同:在最小工作模式下,计算机系统仅用单处理器(8086)组成,系统结构简单且功能也较小;

在最大工作模式下,计算机系统由多处理器组成,除8086CPU外,还有总线控制器8288和协处理器8087。

●8086CPU中的EU单元,BIU单元的特点?

【解】:8086CPU为实现指令的流水线操作,将CPU分为指令执行单元EU和总线接口单元BIU。EU与一般CPU的结构基本相同,含运算器ALU、寄存器、控制器和内部总线,但EU不从存储器中直接读取指令。BIU是8086CPU的总线接口单元,主要功能有两点,第一是经总线从存储器中获得指令和数据,指令送指令队列缓冲器,以便EU从指令队列获取指令;数据经片内数据总线送CPU中的相关寄存器;第二是20位物理地址的形成,8086CPU中所有寄存器均是16位的,BIU中的地址加法器的入端为16位段首地址和16位段内偏移地址,出端为20位的实际地址,20位地址经线完成对存储器单元或I/O端口的访问。

●什么叫物理地址?什么叫逻辑地址?

【解】:物理地址:完成存储器单元或I/O端口寻址的实际地址称为物理地址,CPU型号不同其物理地址不问,例8080CPU的物理地址16位、8086CPU的物理地址20位、80286CPU的物理地址24位。逻辑地址:物理地址特殊表示方式,例如8086CPU中用16位段首逻辑地址和16位段内偏移逻辑地址表示20位的物理地址。物理地址是惟一的,而逻辑地址是多样的。

●8086CPU和8088CPU的主要区别?

【解】:CPU内部的区别:8086的指令队列缓冲器为6字节,8088为4字节;CPU数据总线的区别:8086的数据总线宽度为16位,8088为8位;CPU控制线的区别:因8086可一次进行16位数据的操作,可用控制线/BHE和地址线A0完成对奇偶存储库的选择,8088一次只能对8位数据的操作,无控制线/BHE的功能。8086与8088比较,存储器和I/0选择控制线的控制电平相反。

●8086CPU的6个状态标志位的作用是什么?

【解】:6个状态标志位为CF、OF、ZF、SF、AF和PF。CF是无符号数运算时的进位或借位标志,无进位或借位时CF=0,有进位或借位时CF=1;OF为有符号数运算时的溢出标志,无溢出时OF=0,有溢出时OF=1;ZF是两数运算时的值0标志,运算结果不为0,ZF=0,运算结果为0,ZF=1;SF是有符号数运算时运算结果符号的标志,运算结果为正时SF=0,运算结果为负时SF=1;AF是辅助进位标志,若D3位到D4位无进位时(或D4位到D3位无借位时),AF=0,若D3位到D4位有进位时(或D4位到D3位有借位时),AF=1;CF是运算结果的奇偶校验标志,若运算为奇个1,则PF=0,若运算为偶个1,则PF=1。

●8086CPU的3个控制标志位的作用是什么?

【解】:3个控制标志位是IF、DF和TF。IF是可屏蔽中断中断允许控制位,当IF=0时,有可屏蔽中断请求,但未中断响应产生,当IF=1时,有可屏蔽中断请求必有中断响应产生;DF是数据串操作时的自动增量方向控制位,当DF=0时,地址增量方向为自动加,当DF=1时,地址增量方向为自动减;TF是指令单步调试陷阱控制位,当TF=0时无指令单步调试操作,当TF=1时有指令单步调试操作。

●8086CPU的1M存储空间可分为多少个逻辑段个每段的寻址范围是多少?

【解】:8086CPU的1M存储空间可分为任意个逻辑段,段与段之间可连续也可不连续,可重叠也可相交。但每个分配逻辑段的寻址范围不能大于64K。

●什么是统一编址,分别编址? 各有何特点?

【解】:统一编址:存储器单元地址和I/O端口地址在同一个地址空间中分配。由于I/O端口地址占用存储器单元地址,减少了存储器的寻址空间,访问存储器单元和I/O端口可用相同的指令;分别编址:存储器单元地址和I/O端口地址在不同的地址空间中分配。存储器和I/O端口都有独立且较大的寻址空间,CPU需要用门的控制线来识别是访问存储器还是访问I/O端口,访问存储器单元和I/O端口要用不相的指令。

●8086CPU控制线/BHE,地址线A0对存储器奇偶库的作用是什么?

【解】:8086CPU对存储器进行组织时,每一存储单元地址中仅能存放8位二进制数据,所以8086在进行16位数据操作时需同时访问两个8位的存储单元。奇库中存放16位数据的高8位,即D8~D15,控制线/BHE为奇库片选控制,偶库中存放16位数据的高8位,即D0~D7,A0为偶库片选控制。当/BHE=0且A0=0时,奇偶库片选均有效,可完成16位数据(D0~D15)的同时操作。当/BHE=1且A0=0时,奇库片选无效,偶库片选有效,只能完成8位数据(D0~D7)的操作。当/BHE=0且A0=1时,奇库片选有效,偶库片选无效,只能完成8位数据(D8~D15)的操作。

●什么是基本总线周期,扩展总线周期?

【解】:8086CPU的基本总线周期由4个时钟周期组成,令为T1、T2、T3和T4。在T1时刻,CPU的地址/数据复用线上发出地址信息,用于存储器单元或I/O端口的寻址。T2~T4期间,在CPU的地址/数据复用线和存储器单元或I/O端口间实现数据传送。扩展总线周期是在基本总线周期的基础上,根据特殊要求加入等待周期T w和空闲周期T t。

为了保证高速CPU与低速存储器或I/O接口的数据读写,在控制线READY的控制下,可在T3与T4间插入一个或多个等待周期T w。当CPU暂时不需要经总线传送数据时,可在T4后插入一个或多个等待周期T t。

●在8086CPU中,控制线ALE的作用是什么?

【解】:控制线ALE的作用是在总线周期T1时,完成地址/数据复用线上地址信息的分离。

ALE用于控制锁存器的锁存控制端,在T1时ALE输出高电平锁存地址信息,在T2~T4间ALE输出低电平保持地址信息。

●在8086CPU中,控制线DEN、DT/R的作用是什么?

【解】:控制线DEN、DT/R的作用是完成对双向数据缓冲器芯片的控制。CPU的地址/数据复用线经数据缓冲器与数据总线相连接,当控制线DEN=0时,数据缓冲器片选有效,CPU的地址/数据复用线与数据总线连接有效。控制线DT/R的作用是数据缓冲器中数据传送方向控制,当DT/R=0时,数据从数据总线上流入CPU。当DT/R=1时,CPU经数据总线流出数据。

●在8086CPU中,控制线RD、WR的作用是什么?

【解】:控制线/RD、WR的作用是完成存储器单元或I/O端口的数据读写控制。当RD=0且WR=1时,CPU经数据总线从选中的存储器单元或I/O端口中读取数据,当RD=1且WR=0时,CPU经数据总线向选中的存储器单元或I/O端口中写入数据。

●在8086CPU中,控制线M/IO的作用是什么?

【解】:控制线M/IO的作用是确定在某一时刻CPU对存储器操作还是对I/O接口操作。

当M/IO=0时,CPU对I/O接口操作有效,当M/IO=1时,CPU对存储器操作有效。

●直接端口寻址,间接端口寻址的特点?

【解】:8086CPU在进行I/O端口访问时有效地址线为A1~A15,即16条地址线可访问64K 个字节I/O端口。若仅用16条地址线的低8位地址A1~A7进行访问I/O端口称为直接端口寻址,若16条地址线全用于访问I/O端口称为间接端口寻址。在直接端口寻址操作中,8位地址操作数可直接出现在IN/OUT指令中。在间接端口寻址操作中,16位地址操作数应先赋给寄存器DX,IN/OUT指令中仅出现间接地址DX。

●什么是规则字?什么是非规则字?

【解】:8086CPU的存储系统中,规定每个存储单元仅存放8位二进制信息。而8086CPU 的数据总线宽度为16位,即可将两个存储单元中的数据经数据总线传送。当16位字数据按规则字存放在存储器中时,即偶地址存放16位字数据的低8位,奇地址存放16位字数据的高8位,用一个总线周期可完成16位数据的传送。若16位字数据按非规则字存放在存储器中时,即偶地址存放16位字数据的高8位,奇地址存放16位字数据的低8位,需两个总线周期可完成16位数据的传送。

第三章:80X86指令系统

●指令中操作数存在的几种方式?

【解】:在寄存器寻址中,操作数存在于寄存器中;在立即寻址中,操作数存在于代码段中;

在存储器寻址中,操作数存在于数据段DS(ES、SS、CS)中。

●存储器寻址中间址寄存器的使用特点?

【解】:存储器寻址中可用的间址寄存器有BX、BP、SI、DI,当存储器间址寻址时,BX、SI、DI对应的缺省段是DS;BP对应的缺省段是SS。当存储器基址变址寻址时,BX+SI、BX+DI对应的缺省段是DS;BP+SI、BP+DI对应的缺省段是SS。

●MOV指令中源、目的操作数的禁用特点?

【解】:MOV指令中源、目的操作数有如下禁用特点:

立即数不能作目的操作数;寄存器CS、IP不能作目的操作数;源、目的操作数不能同时为存储器操作数;源、目的操作数不能同时为段寄存器操作数;立即数不能赋给段寄存器。

●CMP指令对状态标志位的影响?

【解】:当两操作数比较是否相等是,影响状态标志位ZF,即两数相等ZF=1,不等ZF=0;

当两操作数比较大小时,无符号数比较和有符号数比较会影响不同的状态标志位。

若无符号数比较,当目的操作数大于源操作数时,CF = 0,反之CF = 1;

若有符号数比较,当目的操作数大于源操作数时OF⊕SF=0,反之OF⊕SF = 1。

●MUL、DIV指令中专用寄存器的使用?

【解】:在8×8→16模式中,专用被乘数寄存器是AL、专用积寄存器是AX;

在16×16→32模式中,专用被乘数寄存器是AX、专用积寄存器是DX、AX。

在16÷8→8、8模式中,专用被除数寄存器是AX、专用商余积寄存器是AL、AH;

在32÷16→16、16模式中,专用被除数寄存器是DX、AX、专用商余积寄存器是AX、DX。

●AAM、AAD指令的使用特点?

【解】:AAM是BCD乖法调整指令,作用是对积进行调整即将真实的积调整为用BCD表示的积,应用时先用MUL指令后用AAM指令;

AAD是BCD除法调整指令,作用是对被除数进行调整即将用BCD表示的被除数调整为真实的被除数,应用时先用AAD指令后用DIV指令。

●串操作指令中的传用寄存器?

【解】:专用源操作数串寄存器:专用串存放段寄存器DS、专用串指针寄存器SI;

专用目的操作数串寄存器:专用串存放段寄存器ES、专用串指针寄存器DI;

专用串操作数数量计数(寄托)器CX;专用串指针自动移动方向控诉标志DF。

●串操作中控制标志DF、指令尾符B、W的使用特点?

【解】:当控制标志DF=0时,串指针SI、DI为自动增址方式;

当控制标志DF=1时,串指针SI、DI为自动减址方式;

当尾符为B时,为字节串操作,自动增、减址量为±1;

当尾符为W时,为字串操作,自动增、减址量为±2。

●JMP指令对目的CS:IP的影响?

【解】:当JMP指令为段内无条件转移时,目的CS不变仅影响目的IP;

当JMP指令为段间无条件转移时,将影响目CS和目的IP。

●中断类型码、中断向量、中断向量表之间的关系?

【解】:8086提供256个中断类型码,计为0~255;每个中断类型码有4字节的中断向量(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共计1024字节;中断向量存放在存储器地址为00000H~003FFH的存储单元中。0号中断类型码的中断向量存放在地址为0000H~0003H的存储单元中,其中低地址两单元存放中服程序入口的IP、高地址两单元存放中服程序入口的CS,即若中断类型码为N,则它的存放中断向量的表首地址为4×N。

●指令CALL和INT的相同点和不问点?

【解】:相同点均为调用一段功能程序,且都需要保护断点(现场)和恢复现场。不同点是保护断点(现场)和恢复现场的内容不同,若CALL为近调用则仅需保护和恢复IP;

若CALL为远调用则仅需保护和恢复CS、IP;而INT需保护和恢复F、CS、IP。

第四章: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汇编语言程序的设计过程?

【解】:汇编语言源程序的编辑,产生扩展名为ASM的ASCII码文件;汇编源程序的汇编,产生扩展名为OBJ的浮动目标代码文件;目标代码文件的连接,产生扩展名为EXE 的可执行文件。

●指令、伪指令、标识符在汇编语言中的作用?

【解】:汇编语言源程序设计中,用指令助记符表示指令机器码;用符号地址表示存储器真实地址;用伪指令管理整个源程序。源程序经汇编后,指令助记符被翻译为指令机器码;符号地址用真实地址替换;而伪指令无任何翻译结果。

●伪指令END、ENDS、ENDP、ENDM的作用?

【解】:END为汇编源程序结束伪指令,出现在源程序的最后一行;ENDS为段(结构)定义结束伪指令,出现在定义段的最后一行;ENDP为过程定义结束伪指令,出现在过程定义的最后一行;ENDM为宏定义结束伪指令,出现在宏定义的最后一行。

●在数据段中定义的地址变量的属性?

【解】:地址变量具有三个属性,即变量的段属性;变量的段内偏移量属性;变量的类型属性。

●过程调用和宏调用的特点?

【解】:过程调用发生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由于重复调用可节省指令机器码的存放空间,由于调用时需保护现场调用后需恢复现场会将耗费较多的时间,即过程调用省空费时;宏调用发生在源程序的汇编过程中,由于重复考贝会占用较多指令机器码的存放空间,由于执行程序时宏调用无现场保护和恢复将不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即宏调用省时费空。

●伪指令DB和BYTE的使用特点?

【解】:DB为字节数据类型定义伪指令,用于在数据段中定义地址变量的数据类型;BYTE 为字节数据类型的说明伪指令,用于在代码段中对指令操作数进行数据类型说明。

第五章:存储器

●CPU地址线与寻址存储器范围的关系是什么?

【解】:CPU的地址线数量决定了可寻址存储器单元的数量,若CPU的地址线数量为N条,则寻址存储器单元的数量为2N个。

●SRAM存储器芯片容量与芯片地址线和数据线的关系是什么?

【解】:不同型号的SRAM芯片的存储容量不同,可根据芯片的地址线数量和数据线数量确定芯片的存储容量,若芯片的地址线数量为N,数据线数量为M,则芯片的存储容量为2N×M(bit)或2N×M/8(BYTE)。从SRAM芯片的型号的型号也可知该芯片的存储容量,例:6116,容量为16Kb或2KB;6264,容量为64Kb或8KB。

●简述PC机中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的应用特点。

【解】:PC机中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都必不可少。PC机所用的操作系统存放在外存储器中,当开机时,在内存储器中引导程序控制下,CPU将存放在外存储器中的操作系统调入内存储器中。同理,PC机的应用程序和数据也存放在外存储器中,CPU要执行某一应用程序或调用数据时,也须先调入内存后执行或调用。当关机时,内存储器中的信息将消失,而外存储器中的信息将保持。

●简述PC/XT机中内存储器系统的地址范围的分配特点。

【解】:在PC/XT机中,内存储器系统分为固定区域和用户区域两部分。在固定区域中,中断向量存放在地址00000H~003FFH中;显示缓冲区从地址A0000H开始,根据显卡的需要确定缓冲区的大小;由于上电复位时的CS:IP=FFFFH:0000H,系统BIOS 存放在内存的高端地址处,一般在F0000H外开始存。除固定区域外,其余为用户区域,均为RAM存储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可从外存中调入用户区域中。●简述存储器芯片中存储单元数量与存储容量大小的关系。

【解】:在存储器芯片中,存储单元数量与芯片的地址线数量有关,若地址线数量为N,则存储单元数量为2N;存储容量除与存储单元数量有关外,还与芯片的数据线数量有关,若地址线数量为N,数据线线数量为M,则存储容量为2N×M。

●简述表示存储器容量时,符号B、KB、MB和GB的关系。

【解】:表示存储器容量时有存储字节(Byte)和存储位(bit)两种方式,符号B、KB、MB和GB均为字节表示方式,B表示字节、KB表示千字节、MB表示兆字节、GB 表示吉字节,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简述存储器芯片的主要技术指标。

【解】:存储器芯片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存储容量,表示一个存储器芯片上能存储多少个用二进制表示的信息位数。存取时间,指向存储器单元写入数据及从存储器单元读出数据所需的时间。功耗,其一是指存储器芯片中存储单元的功耗,单位为μW/单元;

其二是指存储器芯片的功耗,单位为mW/芯片。工作电源,指存储器芯片的供电电压。

●简述CPU与Cache、主存和外存的关系。

【解】:Cache、主存和外存为当前PC机的三级存储体系结构,CPU首先访问速度最快Cache,而Cache的数据由主存提供,称Cache中的数据为主存中数据的映射,而

主存中的数据从速度最慢的外存获得。采用三级存储体系结构后,可大大提高CPU 的工作效率。

●简述存储器与寄存器的异同。

【解】:相同点:存储器和寄存器均用于存放二进制信息。不同点:寄存器为CPU内部的存储单元,数量较少,每个寄存器都指定专门用途并命名,编程时用寄存器名访问,例如MOV AX,BX;存储器为CPU外部的存储单元,数量较大,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地址,可存放指令和数据,编程时用存储单元地址访问,例如MOV AX,[2000H]。

●简述ROM与RAM的异同。

【解】:相同点:ROM、RAM均为半导体存储器,构成计算机的内存储系统。不同点:RAM 中可写入和读取数据,掉电后存放的数据将消失,称RAM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OM 中的数数据应预先写入,工作时只能读取数据不能改写数据,掉电后预先写入的数据不会消失,称ROM为仅读存储器。

●简述内存储器与外存储器的作用。

【解】:内存储器由半导体存储器构成,有RAM和ROM两种,CPU可经存储器的存储单元地址访问;外存储器由磁、光材料构成,用于存放长期有用的信息,CPU经I/O 端口对磁盘或光盘进行访问。

●简述存储器芯片的位线扩展和字线扩展

【解】:存储器芯片的存储容量与存储器芯片的位线和字线有关,例如存储器芯片2114的存储容量为1024×4,即字线为1024(表示2114有1024个存储单元),位线为4(表示2114的每个存储单元中可存放4位二进制数)。PC机中定义每个地址单元中的二进制数位为8,若用2114构成1KB的存储系统,需2片2114,其中一片2114的数据线D0~D3接8位数据总线的D0~D3,另一片2114的数据线D0~D3接8位数据总线的D4~D7,称为位线扩展。若用6116(2048×8)构成4KB的存储系统,需2片6116,每片的位线为8(不需位线扩展),字线为2048,需11条片内地址线A0~A10寻址,而4K存储单元的字线为4096,需12条片内地址线A0~A11寻址,其中的片内地址线A11与字线扩展有关。

●名词解释:线选法、部分译码法、全译码法。

【解】:线选法:用CPU的片选地址线中的某一条直接控制存储器芯片的片选端,此法简单且不需要其它逻辑电路,但不利于存储系统的扩展;部分译码法:用CPU的片选地址线中的一些经译码器输出控制存储器芯片的片选端,由于片选地址线未全用,会造成存储单元有重复地址对应;全译码法:用CPU的片选地址线中的全部经译码器输出控制存储器芯片的片选端,由于片选地址线全用,译码器较复杂,因存储单元仅有惟一的地址对应,此法可方便存储系统的扩展。

●名词解释:片内地址线、片选地址线

【解】:片内地址线:为对存储器芯片中的每一个存储单元都能寻址,CPU为存储器提供的地址线;片选地址线:CPU的地址线中,除提供给存储器芯片的片内地址线外,其余均为片选地址线,用于确定某存储器芯片在存储系统空间中的具体存储范围。

第六章:微机接口基础

●什么是统一编址,分别编址? 各有何特点?

【解】:统一编址:存储器单元地址和I/O端口地址在同一个地址空间中分配。由于I/O端口地址占用存储器单元地址,减少了存储器的寻址空间,访问存储器单元和I/O端口可用相同的指令;分别编址:存储器单元地址和I/O端口地址在不同的地址空间中分配。存储器和I/O端口都有独立且较大的寻址空间,CPU需要用门的控制线来识别是访问存储器还是访问I/O端口,访问存储器单元和I/O端口要用不相的指令。

●为什么CPU与外设交换信息需要通过专门的I/O接口?

【解】:由于计算机外设的种类繁多,包括光、机、电、声和磁等外设。它们的工作速度高低不一。外部设备所处理的信息格式也有多种形式,有串行也有并行,有数字式也有模拟式,有标准的逻辑电平信号也有非标准的逻辑电平信号。因此,CPU与外设交换信息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外部设备不能直接接到计算机的系统总线上,而必须通过专门的I/O接口才能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通信,即I/O接口是CPU与外设间的桥梁。

●名词解释:I/O接口,I/O端口。

【解】:I/O接口是把微处理器同外围设备(简称外设)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送的控制电路,一般由通用或专用芯片构成;I/O端口是I/O接口中信息传送的通道,通过端口地址访问;一般情况下一个I/O接口含有多个I/O端口。

●I/O接口与CPU的信息连接;与外设的信息连接有那些?

【解】:I/O接口与CPU的信息连接有数据信息(经数据总线)、地址信息(经地址总线)和控制信息(经控制总线),即三总线连接;I/O接口与外设的信息连接有数据信息(经数字端口)、控制信息(经控制端口)和状态信息(经状态端口),即三信息连接。

●I/O接口电路与外设间交换的信号有哪几种类型?

【解】:数字量——二进制类型的数据或是已经过编码的二进制形式的数据,最小单位为“位”(bit),8位称为一个字节(BYTE)。

模拟量——如电压或电流等物理量。模拟量信号不能直接进入计算机,必须经过A/D 转换器,把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才能输入计算机。当外设需要模拟量信号输出时又经过D/A转换器把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信号。

开关量——信号只有两种状态,即:“开”或“闭”,仅用一位二进制数表示。

脉冲量——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经常用到计数脉冲、定时脉冲或者控制脉冲。脉冲量信号是以脉冲形式表示的一种信号。

●I/O接口中数据信息、控制信息和状态信息的作用。

【解】:数据信息是I/O接口中的有用信息,CPU通过数据总线经I/O接口中的数据端口与外设交换数据,多为8位数据,对输入设备数据流的方向为经数据端送数据总线,对输出设备数据流的方向为经数据总线送数据端口;控制信息和状态信息为辅助信息(握手信息),控制信息经数据总线送控制端口,控制外设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

状态信息经状态端口送数据总线,告诉CPU外设的工作状态,输入设备的状态信息是READY(是否准备好数据),输出设备的状态信息是BUSY(设备忙否),控制信

息和状态信息多为位操作。

●I/O接口中有那几种传送方式?它们可有何特点?

【解】:I/O接口中的传送方式有程序控制方式、中断控制方式和DMA控制方式,其中程序控制方式又分无条件和有条件(查询)两种。程序控制方式是CPU主动而外设被动,当CPU查询外设状态不正确时会造成CPU返复查询而进入死循环,故此种方式影响CPU的使用效率;中断控制方式和DMA控制方式是外设主动而CPU被动,当外设需要与CPU交换信息时,外设先经I/O接口向CPU发中断请求或DMA请求,CPU响应后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完成外设与CPU的数据传送。

●什么是无条件传送方式?什么是有条件传送方式?

【解】:在I/O接口的程序控制方式中有无条件程控传送方式和有条件程控传送方式两种,它们的区别为:在条件程控传送方式中仅有数据信息传送而无控制和状态信息传送,即无需握手信息;在有条件程控传送方式中除传送数据信息外还需加入控制信息(可选)和状态信息(必选),即必须握手信息,通常也称有无条件程控传送方式为查询(状态)方式。

●简述无条件传送方式的特点。

【解】:无条件传送(也称为同步传送):CPU直接与外设传送数据,不必预先检查外设状态。因而程序简单,硬件节省。但要求时序配合精确。故无条件传送方式使用较少,仅适用于数据变化缓慢,而且操作时间固定的外设。如:对开关信号的输入、LED 显示器的输出等一些简单外设的操作。

●简述有条件传送方式的特点。

【解】:条件传送方式(也称异步传送,常称查询方式):对I/O设备的适应性较好。不要求CPU与外设同步,编程较容易,使用方便。然而只有在输入设备已经准备就绪输出设备不忙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数据传送。条件传送比无条件传送要准确可靠。但是CPU要不断地查询外设的状态,这样会占用了大量的时间,CPU的效率较低,在实际控制系统中不能达到实时处理的要求。

●简述中断传送方式的特点。

【解】:中断控制传送方式改善了查询方式的缺点,只有外设需要与CPU交换信息时才向CPU发出中断请求,变CPU主动查询为被动响应,因而提高了CPU的利用率和控制程序执行的实时性。但中断工作过程较复杂,编程也较难。

●I/O接口中中断和DMA两种传输方式的特点。

【解】:在中断传输方式下,当外设要与CPU传输数据时,外设要先向CPU发中断请求,CPU执行完当前指令后响应中断请求并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完成外设与CPU间的数据传输,

在直接存储器访问(DMA)方式下,系统中有一个DMA控制器,它是一个可驱动总线的主控部件。当外设与主存储器之间需要传输数据时,外设向DMA控制器发出DMA请求,DMA控制器向中央处理器发出总线请求,取得总线控制权以后,DMA 控制器按照总线时序控制外设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输而不是通过指令来控制数据传输,传输速度大大高于中断方式。

●在通常的输入传送中,为什么输入接口仅用缓冲器而不用锁存器?

【解】:在输入数据时,因简单外设输入数据的保持时间相对于CPU的接收速度而言较长。

因而输入数据通常不用加锁存器来锁存,可直接使用三态缓冲器与CPU数据总线相连即可。

●在输出传送中,为什么输出接口必须要锁存器?

【解】:在CPU在输出数据时经过数据总线的时间是很短的,因而需要使用输出锁存器把要输出的数据保留,即用锁存器将数据锁存后输出给外设。

第七章:中断

●什么叫中断?为什么计算机系统中要使用中断?

【解】:中断即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生活中有这些突发事件例:吃饭时手机响了;中国发生SARS疫情;印度洋突发海啸等等。计算机系统中也有突发事件,例如:除数为零;

系统突发故障;QQ上有人呼唤;键盘上输入信息等等。中断是I/O控制方式之一,指CPU在正常执行程序时,为外理突发任务只有暂停正常程序转而外理突发任务程序。中断控制方式可提高CPU的工作效率,增强系统的实时处理能力。

●什么是中断类型码,中断向量,中断向量表?

【解】:微处理器可处理的每种中断的编号为中断类型码;中断向量是指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中断向量表是存放所有类型码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的一个默认的内存区域。

●8086/8088系统中中断类型码、中断向量、中断向量表的特点及关系?

【解】:在8086系统中,中断类型码共256个,定义为00H ~ FFH;每个中断类型码对应的中断向量为4字节,即中断服务程入口地址的CS段值(2字节)和IP值(2字节);

256个中断类型需1024个存储单元存放它的中断向量,8086系统定义在存储器地址空间00000H ~003FFH存放256个中断类码的中断向量且规定中断向量IP存放在低地址两单元,中断向量CS存放在高地址两单元。

●什么是硬件中断和软件中断?在PC机中二者的处理过程有什么不同?

【解】:硬件中断是外部设备通过向CPU的中断请求线输入电信号来来获得中断请求;软件中断是处理机内部识别中断请求,如内部异常中断或指令中断。

●8086/8088系统硬件中断类型及特点。

【解】:硬件中断类型有可屏蔽中断INTR和非屏蔽中断NMI两种,INTR的中断请求信号为高电平有效,NMI的中断请求信号为上升沿有效。可屏蔽中断INTR响应中断请求的条件由控制标志IF确定,若IF=0,中断响应/INTA输出高电平,即有中断请求但无中断响应(中断屏蔽);若IF=1,中断响应/INTA输出低电平,即有中断请求必有中断响应(中断允许)。非屏蔽中断NMI与IF条件无关,即只要在NMI线上输入上升沿信号,8086系统就将中断响应并执行中断类型码为02H的中断服务程序。

●简述8086的中断过程

【解】:8086CPU获得中断请求;

8086CPU执行完当前指令;

8086CPU查询中断源类型码;

保护现场,保护断点;

8086CPU响应中断,根据中断类型码获得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执行服务程序;

中断返回,即恢复断点,恢复现场;

重复上述过程

第八章:系统总线与接口技术

●计算机总线按其规模、功能和处位置分为那几类?

【解】:片内总:系统中单一芯片内部的总线,例如8088和8086CPU芯片的内部数据总线为16位,而8255、8259等可编程芯片的内部数据总线为8位。

片间总线:两芯片或多芯片间的总线,例如8088与8255间的数据总线为全8位连接;而8086与8255间的数据总线也为8位连接且仅连接8086的低8位。

内总线:系统内部各功能单元间的总线,AB、DB、CB为基础,遵循总线协议,例如PC/XT总线、ISA总线、PCI总线等。

外总线:系统间的通信总线,由于需长距离传送一般采用串行通信。

●并行总线和串行总线的特点?

【解】:并行总线:优点是高速、高效;;缺点是通信距离短,主要用于系统的内部总线。

串行总线:优点是通信距离远、接口简单缺点是速度慢,主要用于系统的外部总线。

●并行总线的类型及特点?

【解】:并行总线由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组成,分为同步、异步、半同步三种类型,特点是:

同步并行总线:总线时序以同一个总线时钟为参考,总线上所有信息(地址、数据、控制信息)的传送均以同步时钟为基准,优点是简单、容易实现、速

度快;缺点是无法兼容总线上各种不同响应速度的设备。

异步并行总线:总线时序没有绝对的间关系,只有相对的间关系。总线上的信息传送由握手信号线决定,优点是可根据总线上设备的响应速度调整总线

速度;缺点是速度较慢且控制复杂。

半同步并行总线:综合同步和异步并行总线的优点,克服其缺点,是目前微机系总线的主流,ISA、PCI都是半同步并行总线。

●串行总线的类型及特点?

【解】:串行总线分为串行异步总线和串行同步总线和两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信息按位方式在单线上顺序传送,特点是:

串行异步总线:在传送的“字节”信息中各位间有相对的时间关系,但“字节”与

“字节”这间无任何时间关系。

串行同步总线:在传送的信息中,字节内位与位这间,字节与字节之间与同步时钟

有严格的时间关系。

●PC/XT、ISA、PCI总线的主要性能指标?

【解】:

第九章:微机接口芯片及应用

●8255有哪些工作方式?

【解】:8255有三种工作方式,方式0即基本输入、输出、方式1即选通输入,输出、方式2即双向数据传送。

●简述8255方式0的特点和基本功能。

【解】:特点:无联络信号要求,工作于无条件程序控制方式

功能:两个8位并行通道,即A通道,B通道。

两个4位并行通道,即C通道高4位,C通道低4位。

各通道可为输入通道或输出通道。

为输入通道时,无锁存功能,为输出通道时,有锁存功能。

4个通道,共有24=16种输入,输出组合。

●简述8255方式1的特点和基本功能。

【解】:特点:要用联络信号,可工作于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

A、B、C 通道分为两组使用,C通道作为联络信号及中断输出用。

功能:A口,B口可作输入或者输出、输入。输出时均有锁存功能,

●简述8255方式2的特点和基本功能。

【解】:特点:实现数据的双向转送,可工作于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

功能:仅A通道可工作在方式2,是A通道方式1输入和输出的组合应用。

●简述8255写控制字的特点和控制字基本功能。

【解】:8255同址可写入工作方式控制字和C口置位复位控制字,写方式控制字时写入字的b7位必须写入高;写C口置位复位控制字时写入字的b7位必须写入低。方式控制字的基本功能是完成对A、B、C端口工作方式定义的编程,C口置位复位控制字的基本功能是完成对C端口中某一位的置1或清0的位控输入编程。

●若8255的控制字为38H,简述8255的可编程功能?

【解】:38H=00111000B,b7=0,写8255工作方式控制字;b6、b5、b4=011,A口工作方式1输入;b2、b1=00,B口工作方式0输出;b3=1,C口高4位中某些位作输入;

b0=0,C口低4位中某些位作输出。

●若8255的控制字为88H,简述8255的可编程功能?

【解】:88H=10001000B,b7=1,写8255C口置复位控制字;b6、b5、b4=000,无意义;

b3、b2、b1=100,选择C口中的PC4位;b0=0,PC4位置0即输出低电平。

●简述8253的作用与特性。

【解】:8253是通用可编程定时/计数器,含有3个独立的16位计数器,当外部计数脉冲输入时16位计数器完成减1操作,根据设定的工作方式输出不同的波形。

●简述8253的工作过程。

【解】:首先选定一个计数器,确定选定计数器的工作方式、计数方式和计数初值其次向8253 入控制字

最后对选定计数器写入初值

●若8253计数器的计数初值为16位,怎样写入初值?

【解】:8253的数据线仅有8位,要写入16位初值可分两次同址写入,第一次写入16位初值的低8位,第二次写入16位初值的高8位。

●若8253的控制字为99H,简述8253的可编程功能?

【解】:99H = 10011001B,b7、b6=10,选定计数器2;b5、b4=01,仅写低8位初值;b3、b2、b1=100,计数器2为工作方式4(方波输出);b0=1,十进制计数。

●8259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内部的可读写寄存储器完成什么功能?

【解】:8259的主要功能是管理输入到CPU的中断请求。具有中断源屏蔽、优先级判别、中断类型号生成等功能。

它内部的可读写寄存器及作用为:IRR:中断请求寄存器,用来保存各中断源提出的中断请求;IMR:中断屏蔽寄存器,对8路中断源分别进行屏蔽和允许控制;ISR:中断服务寄存器,用来指示目前正被CPU处理的中断源。

●8259分别有哪些初始化命令字和操作命令字?它们的使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解】:8259有4个初始化命令字ICW1~ICW4,3个操作命令字OCW1~OCW3。ICW是在系统启动时由初始化程序设置的,采用同址顺序写入法写入控制字,在系统工作过程中其值保持不变。而OCW是在初始化进行完后,控制8259执行各种不同的操作,如中断屏蔽、中断结束、优先权循环以及中断状态的读出和查询等,采用同址位识别法写入控制字,在系统工作过程中,OCW可以在任何时刻写入8259,并且可以多次设置。

●8259的中断屏蔽寄存器IMR与8086中断允许标志IF有什么区别?

【解】:IF是8086内部标志寄存器的一位,若IF=0,8086就不响应外部可屏蔽中断请求INTR引线上的请求信号。8259有8个中断请求输入线IR0~IR7,若IMR中的某位IMRn=1,则对应这位的中断请求IRn被禁止掉,无法被8259处理,也无法向8086产生INTR请求,即IMR仅条件屏蔽8259的某些中断源,而IF将屏蔽8259的所有中断源。

●若系统采用单片8259,中断类型码定义为20H~27H,某中断源的请求线与8259的IR4

相连,试问:对应中断源的中断向量表入口地址是多少?若该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为4FE24H,则对应该中断源的中断向量表内容是什么,如何定位?

【解】:该中断源的中断类型码为24H;中断向量表入口地址为00090H;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4FE24H(4F82H:0604H)存放在:(0090H)=04H、(0091H)=06H、(0092H)=82H、(0093H)=4FH。(注:4FE24H有多种分解方法)

●ADC0809模拟通道的选择方法。

【解】:0809芯片提供了8个模拟输入通道IN0~IN7,即0809可对8个模拟输入量分时进行模数转换。模拟输入通道IN0~IN7的选择由ADDA、ADDB、ADDC编码确定并由ALE控制信号锁存。

计算机原理试题与答案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计算机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84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计算机中一次处理的最大二进制位数即为() A.位B.字节 C.字长D.代码 2.下列算式中属于逻辑运算的是() A.1+1=2 B.1-1=0 C.1+1=10 D.1+1=1 3.下图所示的门电路,它的逻辑表达式是() A.F=CD AB B.F=ABCD C.F=AB+CD D.F=ABCD 4.八进制数中的1位对应于二进制数的() A.2位B.3位 C.4位D.5位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码是表示无符号数的编码方法 B.对一个数据的原码的各位取反而且在末位再加1就可以得到这个数据的补码

C.定点数表示的是整数 D.二进制数据表示在计算机中容易实现 6.浮点数0.00100011B×2-1的规格化表示是() A.0.1000110B×2-11B B.0.0100011B×2-10B C.0.0100011B×20B D.0.1000110B×21B 7.两个定点数作补码加法运算,对相加后最高位出现进位1的处理是() A.判为溢出B.AC中不保留 C.寄存在AC中D.循环加到末位 8.运算器中通用寄存器的长度一般取() A.8位B.16位 C.32位D.等于计算机字长 9.目前在大多数微型机上广泛使用宽度为32/64位的高速总线是() A.ISA B.EISA C.PCI D.VESA 10.某计算机指令的操作码有8个二进位,这种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中的指令条数至多为 ()A.8 B.64 C.128 D.256 11.间接访内指令LDA @Ad的指令周期包含CPU周期至少有() A.一个B.二个 C.三个D.四个 12.在程序中,可用转移指令实现跳过后续的3条指令继续执行。这种指令的寻址方式是() A.变址寻址方式B.相对寻址方式

计算机组成原理答案

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练习 一、填空题 1. 补码加减法中,(符号位)作为数的一部分参加运算,(符号位产生的进位)要丢掉。 2. 为判断溢出,可采用双符号位补码,此时正数的符号用(00)表示,负数的符号用(11)表示。 3. 采用双符号位的方法进行溢出检测时,若运算结果中两个符号位(不相同),则表明发生了溢出。若结果的符号位为(01),表示发生正溢出;若为(10),表示发生负溢出。 4. 采用单符号位进行溢出检测时,若加数与被加数符号相同,而运算结果的符号与操作数的符号(不一致),则表示溢出;当加数与被加数符号不同时,相加运算的结果(不会产生溢出)。 5. 利用数据的数值位最高位进位C和符号位进位Cf的状况来判断溢出,则其表达式为over=(C⊕Cf)。 6. 在减法运算中,正数减(负数)可能产生溢出,此时的溢出为(正)溢出;负数减(正数)可能产生溢出,此时的溢出为(负)溢出。 7. 补码一位乘法运算法则通过判断乘数最末位Yi和Yi-1的值决定下步操作,当 YiYi-1=(10)时,执行部分积加【-x】补,再右移一位;当YiYi-1=(01)时,执行部分积加 【x】补,再右移一位。 8. 浮点加减运算在(阶码运算溢出)情况下会发生溢出。 9. 原码一位乘法中,符号位与数值位(分开运算),运算结果的符号位等于(两操作数符号的异或值)。 10. 一个浮点数,当其补码尾数右移一位时,为使其值不变,阶码应该(加1)。 11. 左规的规则为:尾数(左移一位),阶码(减1)。 12. 右规的规则是:尾数(右移一位),阶码(加1)。 13. 影响进位加法器速度的关键因素是(进位信号的传递问题)。 14. 当运算结果的补码尾数部分不是(11.0×××××或00.1×××××)的形式时,则应进行规格化处理。当尾数符号位为(01)或(10)时,需要右规。 15. (进位信号的产生与传递逻辑)称为进位链。

《结构设计原理》试卷和答案

《结构设计原理》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配螺旋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其其核心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单轴混凝土抗压强度是因为【 C 】 A. 螺旋箍筋参与混凝土受压 B. 螺旋箍筋使混凝土密实 C. 螺旋箍筋横向约束了混凝土 D. 螺旋箍筋使纵向钢筋参与受压更强 2.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极限承载力N u有哪项提供【 B 】 A. 混凝土 B. 纵筋 C. 混凝土和纵筋 D. 混凝土、纵筋和箍筋 3.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其体积【 B 】 A. 膨胀 B. 收缩 C. 不变 D. 先膨胀后收缩 4.两根适筋梁,其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同,其余条件相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M u【 A 】 A. 配筋率大的,M u大 B. 配筋率小的,M u大 C. 两者M u相等 D. 两者M u接近 5.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要求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是因为【 D 】 A. 粘结力方面得考虑 B. 耐久性方面得考虑 C. 抗火方面得考虑 D. 以上3者 6.其他条件相同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与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指构件表面处)的关系是【 A 】 A.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大,裂缝宽度也愈大 B.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裂缝宽度也愈小 C.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但裂缝宽度愈大 D. 保护层厚度对平均裂缝间距没有影响,但保护层愈厚,裂缝宽度愈大 7.钢筋混凝土梁截面抗弯刚度随荷载的增加以及持续时间增加而【 B 】 A. 逐渐增加 B. 逐渐减少 C. 保持不变 D. 先增加后减少 8.减小预应力钢筋与孔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损失σs2的措施是【 B 】 A. 加强端部锚固 B. 超张拉 C. 采用高强钢丝 D. 升温养护混凝土 9.预应力混凝土在结构使用中【 C 】 A. 不允许开裂 B. 根据粘结情况而定 C. 有时允许开裂,有时不允许开裂 D. 允许开裂 10.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钢筋强度按下列哪项取值【 D 】 A. 比例极限 B. 强度极限 C. 弹性极限 D. 屈服强度或条件屈服强度 二、填空题 11. 所谓混凝土的线性徐变是指徐变变形与初应变成正比。 12. 钢筋经冷拉时效后,其屈服强度提高,塑性减小,弹性模量减小。 13. 在双筋矩形截面梁的基本公式应用中,应满足下列适用条件:①ξ≤ξb;②x≥2a’,其中,第①条是为了防止梁破坏时受拉筋不屈服;第②条是为了防止压筋达不到抗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答案

…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软件哪个更重要 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通信设备的物理或逻辑的综合体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的物理实体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及相关资料 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同样重要 如何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实际机器M1向上延伸构成了各级虚拟机器,机器M1内部也可向下延伸而形成下一级的微程序机器M0,硬件研究的主要对象归结为传统机器M1和微程序机器M0,软件研究对象主要是操作系统及以上的各级虚拟机 》 说明高级语言、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的差别及其联系。 机器语言是可以直接在机器上执行的二进制语言 汇编语言用符号表示指令或数据所在存储单元的地址,使程序员可以不再使用繁杂而又易错的二进制代码来编写程序 高级语言对问题的描述十分接近人们的习惯,并且还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如何理解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体系结构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对程序员可见的计算机系统的属性 计算机组成对程序员透明,如何实现计算机体系结构所体现的属性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 。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指令和数据以同一形式(二进制形式)存于存储器中 指令由操作码、地址码两大部分组成 指令在存储器中顺序存放,通常自动顺序取出执行 以运算器为中心(原始冯氏机) 画出计算机硬件组成框图,说明各部件的作用及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计算机硬件各部件 运算器:ACC, MQ, ALU, X ' 控制器:CU, IR, PC 主存储器:M, MDR, MAR I/O设备:设备,接口 计算机技术指标: 机器字长:一次能处理数据的位数,与CPU的寄存器位数有关 存储容量:主存:存储单元个数×存储字长 运算速度:MIPS, CPI, FLOPS 解释概念 & 主机:计算机硬件的主体部分,由 CPU+MM(主存或内存)组成 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控制器组成 主存: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可随机存取;由存储体、各种逻辑部件及控制电路组成

结构设计原理习题-练习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题 一、填空 1.按加工方式不同,钢筋分为()、()、()、()四种。2.()与()通常称为圬工结构。 3.梁内钢筋主要有()、()、()、()等。 4.随着柱的长细比不同,其破坏型式有()、()两种。 5.根据张拉预应力筋与浇筑混凝土构件之间的先后顺序,预应力混凝土分为()、()两类。 6.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主要有以下三项组成()、()、()。7.按照配筋多少的不同,梁可分为()、()、()三种。 8.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主要有()和()两种形式。 9.梁内钢筋主要有()、()、()、()等。 10.()、()、()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11.钢筋的冷加工方法有()、()、()三种。 12.结构的极限状态,根据结构的功能要求分为()、()两类。 13.T形截面梁的计算,按()的不同分为两种类型。 14.在预应力混凝土中,对预应力有如下的要求()、()、()。15.钢筋混凝土梁一般有()、()、()三种不同的剪切破坏形式。16.预应力钢筋可分为()、()、()三种。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其变形随时间延长而增大的现象称为徐变。()2.抗裂性计算的基础是第Ⅱ阶段。()3.超筋梁的破坏属于脆性破坏,而少筋梁的破坏属于塑性破坏。()4.增大粘结力、采用合理的构造和高质量的施工、采用预应力技术可以减小裂缝宽度。()5.当剪跨比在[1, 3]时,截面发生斜压破坏。. ()6.预应力损失是可以避免的。()7.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时,就不能满足结构功能的要求,这种特殊状态称为结构的极限状态。()8.箍筋的作用主要是与纵筋组成钢筋骨架,防止纵筋受力后压屈向外凸出。() 9.采用预应力技术可杜绝裂缝的发生或有效减少裂缝开展宽度。()10.为了保证正截面的抗弯刚度,纵筋的始弯点必须位于按正截面的抗弯计算该纵筋的强度全部被发挥的截面以内,并使抵抗弯矩位于设计弯矩图的里面。()11.偏心距增大系数与偏心距及构件的长细比有关。()12.钢筋混凝土梁的刚度是沿梁长变化的,无裂缝区段刚度小,有裂缝区段刚度大。()13.钢筋按其应力应变曲线分为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和没有明显流幅的钢筋。()14.因为钢筋的受拉性能好,所以我们只在受拉区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而在受压区不配置钢筋。()15.当轴向力的偏心较小时,全截面受压,称为小偏心受压。() 越大越好。()16.有效预应力 pe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

A .(7CD )16 B. ( 7D0)16 C. (7E0)16 D. 3. 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 _______ 。 A .(10011001) 2 B. (227) 8 C. (98)16 4. ____ 表示法主要用于表示浮点数中的阶码。 A. 原码 B. 补码 C. 反码 D. 移码 5. 在小型或微型计算机里,普遍采用的字符编码是 A. BCD 码 B. 16 进制 C. 格雷码 6. 下列有关运算器的描述中, ______ 是正确的 A. 只做算术运算,不做逻辑运算 B. C. 能暂时存放运算结果 D. 7. EPROM 是指 ____ 。 A. 读写存储器 B. C. 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D. 8. Intel80486 是 32位微处理器, Pentium 是A.16 B.32 C.48 D.64 9 .设]X ]补=1.XXX 3X 4,当满足 _________ ■寸,X > -1/2 成立。 A. X 1必须为1,X 2X 3X 4至少有一个为1 B. X 1必须为1 , X 2X 3X 4任意 C. X 1必须为0, X 2X 3X 4至少有一个为1 D. X 1必须为0, X 2X 3X 4任意 10. CPU 主要包括 _____ 。 A.控制器 B. 控制器、运算器、cache C.运算器和主存 D.控制器、ALU 和主存 11. 信息只用一条传输线 ,且采用脉冲传输的方式称为 _________ 。 A. 串行传输 B. 并行传输 C. 并串行传输 D. 分时传输 12. 以下四种类型指令中,执行时间最长的是 _________ 。 A. RR 型 B. RS 型 C. SS 型 D. 程序控制指令 13. 下列 _____ 属于应用软件。 A. 操作系统 B. 编译系统 C. 连接程序 D. 文本处理 14. 在主存和CPU 之间增加cache 存储器的目的是 _____ 。 A. 增加内存容量 B. 提高内存可靠性 C.解决CPU 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D. 增加内存容量,同时加快存取速 度 15. 某单片机的系统程序,不允许用户在执行时改变,则可以选用 ____________ 作为存储芯 片。 A. SRAM B. 闪速存储器 C. cache D. 辅助存储器 16. 设变址寄存器为X ,形式地址为D, (X )表示寄存器X 的内容,这种寻址方式的有 效地址为 ______ 。 A. EA=(X)+D B. EA=(X)+(D) C.EA=((X)+D) D. EA=((X)+(D)) 17. 在指令的地址字段中,直接指出操作数本身的寻址方式,称为 ___________ 。 A. 隐含寻址 B. 立即寻址 C. 寄存器寻址 D. 直接寻址 18. 下述 I/O 控制方式中,主要由程序实现的是 ________ 。 7F0)16 D. ( 152)10 o D. ASC H 码 只做加法 既做算术运算,又做逻辑运算 只读存储器 光擦除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位微处理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前面的括号内。) 1.为了缩短指令中某个地址段的位数,有效的方法是采取(C)。 A、立即寻址 B、变址寻址 C、间接寻址 D、寄存器寻址 2.某计算机字长是16位它的存储容量是64KB,按字编址,它们寻址范围是(C)。 A.64K B.32KB C.32K D.16KB 3.某一RAM芯片其容量为512*8位,除电源和接地端外该芯片引线的最少数目是(C)。 A.21 B.17 C.19 D.20 4.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C)。 A.实现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B.可以直接访问外存 C.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 D.提供扩展操作码的可能并降低指令译码难度

5.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处在(B)。 A.通用寄存器 B.贮存单元 C.程序计数器 D.堆栈 6.RISC是(A)的简称。 A.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 B.大规模集成电路 C.复杂指令计算机 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7.CPU响应中断的时间是_C_____。 A.中断源提出请求;B.取指周期结束;C.执行周期结束;D.间址周期结束。8.常用的虚拟存储器寻址系统由____A__两级存储器组成。 A.主存-辅存;B.Cache-主存;C.Cache-辅存;D.主存—硬盘。 9.DMA访问主存时,让CPU处于等待状态,等DMA的一批数据访问结束后,CPU再恢复工作,这种情况称作__A____。 A.停止CPU访问主存;B.周期挪用;C.DMA与CPU交替访问;D.DMA。10.浮点数的表示范围和精度取决于__C____。 A.阶码的位数和尾数的机器数形式;B.阶码的机器数形式和尾数的位数;

计算机原理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B A (1010010)2 B (00101000)BCD C (512)8D(235)16 2、某机字长16位,采用定点整数表示,符号位为1位,尾数为15位,则可表示的最大正整数为(),最小负整数为()。 A A +(215-1),-(215-1) B +(215-1),-(216-1) C +(214-1),-(215-1) D +(215-1), -(1-215) 3、运算器虽由许多部件组成,但核心部分是() B A 数据总线 B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 C 多路开关 D 累加寄存器 4、在定点运算器中,无论采用双符号位还是采用单符号位,都必须要有溢出判断电路,它一般用()来实现 C A 与非门 B 或非门 C 异或门 D 与或非门 5、立即寻址是指() B A 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地址 B 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 C 指令中间接给出操作数 D 指令中间接给出操作数地址 6、输入输出指令的功能是() C A 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B 进行主存与CPU之间的数据传送 C 进行CPU与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D 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 7、微程序控制器中,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是() D A 一段机器指令组成的程序可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 B 一条微指令由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 C 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 D 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用微指令编成的微程序来解释执行 8、相对指令流水线方案和多指令周期方案,单指令周期方案的资源利用率和性价比()A A 最低 B 居中 C 最高 D 都差不多 9、某一RAM芯片,其容量为1024×8位,除电源端和接地端外,连同片选和读/写信号该芯片引出腿的最小数目为() B A 23 B 20 C 17 D 19 10、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的目的是()。 C A 扩大主存的容量 B 增加CPU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 C 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 D 代替CPU中寄存器工作 11、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是()之间的交接界面。 B A CPU与存储器 B 主机与外围设备 C 存储器与外围设备 D CPU与系统总线 12、在采用DMA方式的I/O系统中,其基本思想是在()之间建立直接的数据通路。B A CPU与存储器 B 主机与外围设备 C 外设与外设 D CPU与主存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两个补码相加,只有在最高位都是1时有可能产生溢出。(×) 2、相对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程序计数器内容与偏移量之和(√) 3、指令是程序设计人员与计算机系统沟通的媒介,微指令是计算机指令和硬件电路建立联系的媒介。(√)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库集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库集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 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软件哪个更重要? 解:P3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综合体。 计算机硬件:指计算机中的电子线路和物理装置。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及相关资料。 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同样重要。 5.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 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P8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指令和数据以同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以按地址访问; 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表示; 指令由操作码、地址码两大部分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指令在存储器中顺序存放,通常自动顺序取出执行; 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原始冯?诺依曼机)。 7. 解释下列概念: 主机、CPU、主存、存储单元、存储元件、存储基元、存储元、存储字、存储字长、存储容量、机器字长、指令字长。 解:P9-10 主机:是计算机硬件的主体部分,由CPU和主存储器MM合成为主机。 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早期的运算器和控制器不在同一芯片上,现在的CPU内除含有运算器和控制器外还集成了CACHE)。 主存: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为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可随机存取;由存储体、各种逻辑部件及控制电路组成。 存储单元:可存放一个机器字并具有特定存储地址的存储单位。 存储元件: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的物理元件,是存储器中最小的存储单位,又叫存储基元或存储元,不能单独存取。 存储字: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逻辑单位。 存储字长: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存储容量:存储器中可存二进制代码的总量;(通常主、辅存容量分开描述)。 机器字长:指CPU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通常与CPU的寄存器位数有关。 指令字长:一条指令的二进制代码位数。 8. 解释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含义: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解答全解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解答 第1章 1. 解释概念或术语:实际机器、虚拟机器,机器指令、机器指令格式,主机、CPU、主存、I/O、PC、IR、ALU、CU、AC、MAR、MDR,机器字长、存储字长、指令字长、CPI、T C、主频、响应时间、吞吐量、MIPS、MFLOPS。 答:略 2. 如何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说明高级语言、汇编语言及机器语言的差别与联系。 答:⑴计算机系统是由软件和硬件结合而成的整体。为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好用性,程序设计语言的描述问题能力越来越强,各种程序设计语言大体上是一种层次结构,即高等级编程语言指令包含低等级编程语言指令的全部功能。 对于使用不同层次编程语言的程序员来说,他们所看到的同一计算机系统的属性是不同的,这些属性反映了同一计算机系统的不同层次的特征,即同一计算机系统可划分成多个层次结构,不同层次的结构反映的计算机系统的特征不同而已。 ⑵机器语言是能够被计算机硬件直接识别和执行的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是一种面向硬件的、数字式程序设计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均用符号表示机器语言指令,指令很容易阅读和编写、但不能被硬件直接识别和执行,它们均是一种面向软件的、符号式程序设计语言;相对于汇编语言而言,高级语言描述问题的能力更强;高级语言和汇编语言程序必须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后,才能在计算机硬件上执行。 3.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的定义各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何关系? 答:计算机系统结构是指机器语言程序员或编译程序编写者所看到的计算机系统的属性,包括概念性结构和功能特性两个方面。主要研究计算机系统软硬件交界面的定义及其上下的功能分配。 计算机组成是指计算机硬件设计人员所看到的计算机系统的属性。主要研究如何合理地逻辑实现硬件的功能。 计算机组成是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逻辑实现。 4. 冯·诺依曼模型的存储程序原理包含哪些内容、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有哪些要求?冯·诺依曼模型计算机的特点有哪些? 答:存储程序原理是指程序和数据预先存放在存储器中,机器工作时自动按程序的逻辑顺序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并执行。 存储程序原理要求存储器是由定长单元组成的、按地址访问的、一维线性空间结构的存储部件;要求软件指令支持用地址码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地址,指令长度为存储单元长度的倍数,编程语言中必须有转移型指令,以实现程序存储顺序到程序逻辑顺序的转变。 冯·诺依曼模型计算机的特点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⑴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⑵存储器是由定长单元组成的、按地址访问的、一维线性空间结构; ⑶程序由指令组成,指令和数据以等同地位存放在存储器中; ⑷机器工作时自动按程序的逻辑顺序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并执行; ⑸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用于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于表示操作数在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crl

二、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作用是替混凝土受拉或协助混凝土受压。 2、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有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和混凝土抗拉强度。 3、混凝土的变形可分为两类:受力变形和体积变形。 4、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的钢筋,不仅要强度高,而且要具有良好的塑性、可焊性, 同时还要求与混凝土有较好的粘结性能。 5、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强度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为混凝土强度、浇筑位置、保护层厚度及钢筋净间距。 6、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力学性能不同的材料能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其主要原 因是: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具有良好的粘结力、钢筋和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接近和混 凝土对钢筋起保护作用。 7、混凝土的变形可分为混凝土的受力变形和混凝土的体积变形。其中混凝土的徐变 属于混凝土的受力变形,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属于混凝土的体积变形。 (二)判断题 1、素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是由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控制的。 ...................... [X] 2、混凝土强度愈高,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愈剧烈,延性就愈好。...................... [X] 3、线性徐变在加荷初期增长很快,一般在两年左右趋以稳定,三年左右徐变即告基本终止。......................................................................... [V] 4、水泥的用量愈多,水灰比较大,收缩就越小。................................... [X] 5、钢筋中含碳量愈高,钢筋的强度愈高,但钢筋的塑性和可焊性就愈差。............. 【V] (三)名词解释 1、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 我国《公路桥规》规定以每边边长为150mm勺立方体试件,在20C± 2C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0%^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天,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极限强度值(以MPa计)作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用符号f cu表示。 2、混凝土的徐变 ----- 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亦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被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3、混凝土的收缩 ----- 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收缩。 (四)简答题 2、简述混凝土发生徐变的原因? 答: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凝胶体中的水份逐渐压出,水泥石逐渐粘性流动,微细 空隙逐渐闭合,细晶体内部逐渐滑动,微细裂缝逐渐发生等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第二章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计算的原则 三、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结构设计的目的,就是要使所设计的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在具有足够可靠性性 的前提下,完成全部功能的要求。 2、结构能够满足各项功能要求而良好地工作,称为结构可靠,反之则称为失效,结 构工作状态是处于可靠还是失效的标志用极限状态来衡量。 3、国际上一般将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三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破坏

计算机原理试题

计算机原理考试题库 一、选择题 1、电子计算机的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及主存储器合称为C。 A、CPU B、ALU C、主机 D、UP 2、用以指定待执行指令所在地址的就是C。 A、指令寄存器 B、数据计数器 C、程序计数器 D、累加器 3、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D。 A、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外部设备与主机 C、主机与实用程序 D、配套的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 4、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为A。 A、比特Bit B、字节Byte C、字组Word D、以上都不对 5、计算机中有关ALU的描述,D就是正确的。 A、只做算术运算,不做逻辑运算 B、只做加法 C、能存放运算结果 D、以上答案都不对 6、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系统就是指D。 A、RAM存储器 B、ROM存储器 C、主存 D、主存与辅存 7、下列语句中就是C正确的。 A、1KB=10241024B B、1KB=1024MB C、1MB=10241024B D、1MB=1024B 8、用以指定待执行指令所在地址的就是C。 A、指令寄存器 B、数据计数器 C、程序计数器 D、累加器 9、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系统就是指D。 A、RAM存储器 B、ROM存储器 C、主存 D、主存与辅存 10、电子计算机的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及主存储器合称为C。 A、CPU B、ALU C、主机 D、UP 11、计算机中有关ALU的描述,D就是正确的。 A、只做算术运算,不做逻辑运算 B、只做加法 C、能存放运算结果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2、下列D属于应用软件。 A、操作系统 B、编译程序 C、连接程序 D、文本处理 13、下列语句中就是C正确的。 A、1KB=10241024B B、1KB=1024MB C、1MB=10241024B D、1MB=1024B 14、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系统就是指D。 A、RAM存储器 B、ROM存储器 C、主存 D、主存与辅存 15、下列D属于应用软件。 A、操作系统 B、编译程序 C、连接程序 D、文本处理 16、存放欲执行指令的寄存器就是D。 A、MAE B、PC C、MDR D、IR 17、用以指定待执行指令所在地址的就是C。 A、指令寄存器 B、数据计数器 C、程序计数器 D、累加器 18、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为A。 A、比特Bit B、字节Byte C、字组Word D、以上都不对 19、下列语句中就是C正确的。

(完整版)计算机原理练习题答案

《计算机原理》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为区别不同的进制,在数的末尾用字母表示,二进制为B ,十六进制为H ,十进制为D 。 2、8位二进制数组成一个字节,它是单片机中数的基本单位。 3、硬件技术中三种基本的无源器件是电阻、电容、电感。 4、电感对电流的作用效果可以总结为:阻交流、通直流,交流电流频率越高,电感对电流的阻抗效应越强。 5、电容对电流的作用效果可以总结为:隔直流、通交流,交流电流频率越高,电容对电流的阻抗效应越弱。 6、晶体二极管的一个最重要特征是单向导电。 7、晶体三极管的主要作用是电流放大作用。 8、微机硬件的五大部件是: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9、单片机又称为微控制器(MCU)。 10、单片机就是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中央处理部件(CPU)、存储器(RAM、ROM)、定时器/计数器和各种输入/输出(I/O)接口等片上外设的微型计算机。 11、单片机构成的四要素是CPU 、ROM 、RAM 和片上外设,它们相互之间通过总线连接。 12、8051单片机是8 位CPU。 13、时钟电路用于产生单片机工作所需要的时钟信号。 14、时钟周期(振荡周期)是指为单片机提供时钟信号的振荡源的周期。 15、机器周期是指单片机完成某种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它由12 个时钟周期组成。 16、假设单片机时钟频率f=12MHz,则时钟周期为1/12 us,机器周期为1 us。 17、假设单片机时钟频率f=6MHz,则时钟周期为1/6 us,机器周期为2 us。 18、单片机的存储系统包含三大部分: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RAM) 和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 19、从物理地址空间来看,MCS-51单片机有四个存储器地址空间:即片内ROM 和片外ROM 以 及片内RAM 和片外RAM 。 20、从逻辑上看,单片机存储空间可分为三个部分:64KB程序存储器、256B数据存储器和64KB 数据存储器。 21、在单片机的引脚中,XTAL1和XTAL2用于连接时钟电路。 22、在单片机的引脚中,RESET用于连接复位电路。 23、在单片机的引脚中,EA=1,表示使用内部程序存储器。 24、在单片机的引脚中,EA=0,表示使用外部程序存储器。 25、单片机的时钟电路有:外部时钟电路和内部时钟电路。 26、单片机的并行端口有:P0 、P1 、P2 、P3 。其中P0 端口外接电路时要加上拉电阻,P3 端口主要使用其第二功能。 27、当单片机外接地址总线时,P2 端口作为地址总线高8位,P0 端口作为地址总线低8位。 28、当单片机外扩存储器时,作为数据总线的是P0 端口。 29、单片机复位后,PC= 0000H ,SP= 07H ,P0~P3= 0FFH 。 30、51单片机引脚P3.2的第二功能是:INT0外部中断0输入端,P3.3的第二功能是:INT1外部中断1输入端,P3.4的第二功能是:T0外部计数脉冲输入端0 ,P3.5的第二功能是:T1外部计数脉冲输入端1 。 31、单片机最小系统是能让单片机工作起来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电路。 32、C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有: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33、C语言程序中,有且仅有一个main 函数。 34、C程序的基本单位是函数。 35、C语言程序的执行是从main 函数开始,也是在main 函数中结束。 36、在C语言程序的运行过程中,我们称其值不能被改变的量为:常量;其值可以改变的量为:变量。 37、C语言中的变量必须先定义,后使用。 38、C语言规定给变量起名时,只能使用字母、数字、下划线,而且第一个字符不能是数字。 39、C语言中,定义数组a[10],则数组a的第一个元素是:a[0] ,最后一个元素是a[9] 。 40、C语言中,执行语句:x=7/3;则x的值为:2 。 41、C语言中,执行语句:x=7%3;则x的值为:1 。

计算机组成原理题库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控制器能理解、解释并执行所有的指令及存储结果 B一台计算机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存储及算术逻辑运算五个部件 C所有的数据运算都在CPU的控制器中完成 D以上答案都正确 4、有一些计算机将一部分软件永恒的存于只读存储器中,称之为 A硬件 B软件 C固件 D辅助存储器 E以上都不对 5、输入、输出装置以及外接的辅助存储器称为() A操作系统 B存储器 C主机 D外围设备 7、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A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外部设备和主机 C主机和实用程序 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8、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系统是指() A .RAM存储器存储器 C.主存 D.主存和辅存 19、计算机的算术逻辑单元和控制单元合称为() A. ALU B. UP C. CPU D. CAD 35、储存单元是指() A.存放一个字节的所有存储集合 B.存放一个储存字的所有存储集合 C.存放一个二进制信息的存储集合 D.存放一条指令的存储集合 36、存储字是指() A.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组合 B.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位数 C.存储单元的集合 D.机器指令 39、存放执行执行指令的寄存器是() 有些计算机将一部分软件永恒地存于只读存储器中,称为(A) 15.计算机将存储,算逻辑运算和控制三个部分合称为(A),再加上(B)和(C)就组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计算机是()

A.数字计算机 B.模拟计算机 C.数字模拟混合式计算机 D.特殊用途计算机 9.个人计算机(PC)属于()类计算机。 A.大型计算机 B.小型机 C.微型计算机 D.超级计算机、操作系统最早出现在第(A)代计算机上。 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便于增减外设,同时() A.减少了信息传输量 B.提高了信息的传输速度 C.减少了信息传输线的条数 2.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实现积木化,缺点是() A.地址信息,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不能同时出现 B.地址信息与数据信息不能同时出现 C.两种信息源的代码在总线中不能同时传送 5.在三中集合式总线控制中,()方式响应时间最快。 A.链式查询 B.计数器定时查询 C.独立请求 8.三种集合式总线控制中,()方式对电路故障最敏感的 A.链式查询 B.计数器定时查询 C.独立请求 13.在独立请求方式下,若有N个设备,则() A.有一个总线请求信号和一个总线响应信号 B.有N个总线请求信号和N个总线响应信号 C.有一个总线请求信号和N个总线响应信号 14.在链式查询方式下,若有N个设备,则() A.有N条总线请求线 B.无法确定有几条总线请求线 C.只有一条总线请求线

结构设计原理简答题(1)

钢筋和混凝土能共同工作的原因: 1)混凝土和钢筋之间有着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能可靠的结合成一个整体,在荷载的作用下能够很好的共同变形,完成其结构功能。 2)钢筋和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也较为接近,钢筋为(1.2×10﹣5)/℃,混凝土为(1.0×10﹣5~1.5×10﹣5)/℃,因此,当温度变化时,不至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破坏两者之间的粘结。 3)包围在钢筋外面的混凝土,起着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作用,保证了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作用。 1)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 徐变:在荷载的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亦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 的徐变。 影响徐变的主要因素: 1)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大小:当压应力小于σ≦0.5fc时,徐变大致与应力成正比,各条徐变曲线的间距差不多是相等的,称为线性 徐变。当压应力σ介于(0.5-0.8)fc之间时,徐变的增长较应力的增长为快,这种情况称为非线性徐变。当压应力>0.8fc时,混凝土的非线性徐变往往是不收敛的。 2)加荷时混凝土的龄期。加荷时混凝土龄期越短,则徐变越大。 3)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和配合比。 4)养护及使用条件下的温度与湿度。温度越高,湿度越大,水泥水化作用就约充分,徐变就越小。。混凝土的使用环境温度越高,徐变越大;环境 的相对湿度越低,徐变也越大,因此高温干燥环境将使徐变显著增大。 1)受弯构件正截面工作的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是:第1阶段,梁没有裂缝;第2阶段,梁带有裂缝工作;第3阶段,裂缝急剧开展,纵向受力钢筋应力维持在屈服强度不变。 5)适筋梁破坏-----塑性破坏 梁的受拉区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其应力保持不变而应变显著的增大,直到受压区边缘混凝土的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时,受压区出现纵向水平裂缝,随之因混凝土的压碎而破坏。这种梁破坏前,梁的裂缝急剧开展,挠度较大,梁截面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因而有明显的破坏预兆,属于塑性破坏。 6)超筋梁破坏-----脆性破坏 当梁截面配筋率ρ增大,钢筋应力增加缓慢,受压区混凝土应力有较快的增长,ρ越大,则纵向钢筋屈服时的弯矩My月趋梁破坏时的弯矩Mu,这意味着第三阶段缩短。当ρ增大到使My=Mu时,受拉钢筋屈服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几乎同时发生,这种破坏称为平衡破坏或界限破坏,相应的ρ值被称为最大配筋率ρmax。 7)少筋破坏----脆性破坏 当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即开裂弯矩Mcr趋近于受拉区钢筋屈服时的弯矩My,这意味着第二阶段的缩短,当ρ减小到使Mcr=MY时,裂缝一旦出现,钢筋应力立即达到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 3-5 钢筋混凝土适筋梁正截面受力全过程可划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受力主要特点是什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26476

中国自考人——700门自考课程永久免费、完整在线学习快快加入我们吧! 浙江省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18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 题1分,共20分) 1.迄今为上,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仍以二进制方式表示,其理由是( )。 A.运算速度快 B.信息处理方便 C.节约元件 D.物理器件性能决定 2.在计算机中能直接被接受的语言为( )。 A.机器语言 B.汇编语言 C.高级语言 D.数据库语言 3.设二进制代码内容为01111111,其原码对应的真值是( )。 D.+127 4.2对应的十进制数是( )。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 A.算术运算 B.逻辑运算 C.累加器运算 D.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6.若RAM芯片的存储容量为1M×8bit,则该芯片的地址线的数目是( )。 7.某计算机字长32位,存储容量为1MB,若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 )。 8.通常人们把依据某种需要而编制的指令序列称为计算机中的( )。 A.程序 B.文件

C.记录 D.集合 9.在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中,通常采用多种确定操作数的方式。当操作数的地址由某个指定的变址寄存器内容与位移量相加得到时,称为( )。 A.直接数 B.间接寻址 C.变址寻址 D.相对寻址 10.某型计算机系统的微处理器的主频为100MHZ,四个时钟周期组成一个机器周期,平均三个机器周期完成一条指 令,则它的机器周期为( )ns。 11.在计算机中的寄存器里的值有时是地址,这只有计算机的( )能识别它。 A.时序信号 B.判断程序 C.指令 D.译码器 12.程序计数器属于( )。 A.控制器 B.运算器 C.存储器 D.输入输出接口 13.计算机CPU芯片中的总线属于( )总线。 A.外部 B.内部 C.系统 D.板级 14.在串行传输时,按顺序传输表示一个数据所有二进制的脉冲信号,每次一位。通常用第一个脉冲信号表示 ( )。 A.最高有效位 B.最低有效位 C.码元 D.无符号数 15.一级汉字有3755个,假设每个汉字字模采用16×16点阵,并放在主存中,则约占( )字节。 16.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硬盘和主机进行数据交换一般采用( )方式。 A.通道控制 (直接存储器访问) C.程序中断控制 D.程序直接控制 17.周期挪用方式常用于( )方式的输入/输出中。

计算机原理题库

计算机组成原理题库 选择题(不排除有重复的) 1目前普遍使用的微型计算机采用的电路是( D ) A.电子管 B.晶体管 C.集成电路 D.超大规模集电成路 2通常人们把依据某种需要而编制的指令序列称为计算机中的( A )。 A.程序 B.文件 C.记录 D.集合 3在计算机中能直接被接受的语言为( A )。 A.机器语言 B.汇编语言 C.高级语言 D.数据库语言 4构成中央处理器的两个主要部分是( B) A.控制器和寄存器 B.控制器和运算器 C.运算器和寄存器 D.控制器和存储器 5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C )。 A.只作加法 B.逻辑运算 C.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D.算术运算 6计算机中的ALU属于( C )部件。 A.寄存器 B.控制器 C.运算器 D.译码器 7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C )。 A.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主机和实用程序 C.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 D.外部设备和主机 8堆栈常用于( A )。 A.保护程序现场 B.程序转移 C.输入输出 D.数据移位 9半导体静态存储器 SRAM 的存储原理是(A )。 A 、依靠双稳态电路 B 、依靠定时刷新 C 、依靠读后再生 D 、信息不再变化 10为了缩短指令中某个地址段的位数,有效的方法是采取( D)。 A 、立即寻址 B 、变址寻址 C 、间接寻址 D 、寄存器寻址 11能够改变程序执行顺序的是( D )。 A.移位操作类指令 B.输入输出类指令 C.数据传送类指令 D.转移类指令 12浮点加减中的对阶的( A)。 A 、将较小的一个阶码调整到与较大的一个阶码相同 B 、将较大的一个阶码调整到与较小的一个阶码相同 C 、将被加数的阶码调整到与加数的阶码相同 D 、将加数的阶码调整到与被加数的阶码相同 13原码加减交替除法又称为不恢复余数法,因此(C ) A 、不存在恢复余数的操作 B 、当某一步运算不够减时,做恢复余数的操作 C 、仅当最后一步余数为负时,做恢复余数的操作 D 、当某一步余数为负时,做恢复余数的操作 【分析】:在用原码加减交替法作除法运算时,商的符号位是由除数和被除数的符号位异或来决定的,商的数值是由除数、被除数的绝对值通过加减交替运算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