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就是个体一方面能够积极调整完善自我,顺应日益变化的环境,另一方面又能够有效地改变环境,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

2,适应性标准(大多数学者以个人能否适应环境来划分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发展性标准(认同尽其所能的勤奋以实现个人的价值,从而也实现个体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3,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标准: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4,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1适应良好(适应指个体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不断地身心调整,与环境保持和谐状态的过程。小学生适应包括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生活自理、青春期适应等方面;中学生的适应包括人际适应、学习适应、行为适应、青春期适应等方面。)2无心理困扰

3有较强的复原力(复原力指个人具有或学习到某些特质,这些特质或行为会因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而保护个人不受压力或挫折情境的影响,使个人重新获得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发展出健康的应对行为。)

5,1998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6,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与原则

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目标: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任务①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②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和辅导③面对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原则:教育性原则、全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保密性原则

7,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分三类

1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环境(指学校、家庭、社区、媒体等)

2提供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专门式和渗透式)、德育渗透、班主任工作渗透)

3开展面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8,入学适应常见问题及对策

学习适应问题:新课程新内容的增加;教师授课方式改变,学生不能适应;学习自信心不足人际关系适应问题:师生关系适应问题;同伴关系适应问题;亲子关系适应问题

9,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非认知因素。

内容: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知(知识价值观)、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学习兴趣)、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学习能力感和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成绩的归因(成就归因)

10,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①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②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趣味化③较强课堂内容的新颖性、想象性和具体化④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⑤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组织合理的课堂活动结构,实施合作式学习)

2及时反馈和适当评价

3科学使用奖赏和惩罚(赏注意:①奖赏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可给学生发一些他们喜欢的学习用品、书刊等作为奖品②奖赏要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③对同一个学生而言,奖赏不可用之过久,应注意逐渐撤销④奖赏方式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⑤淡化奖赏的为外部控制作用;罚注意:①偶尔使用惩罚②是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受罚③给学生提供一个可选的方式以获得某种积极的强化④强化学生与问题行为相反的行为,亦即当实施惩罚后,如发现学生有积极的表现,应停止惩罚⑤避免使用体罚⑥避免在非常愤怒或情绪不好时使用惩罚⑦在某个行为开始而不是结束时使用惩罚)

4科学设置难度,激发成就动机(①成就动机理论②成就动机训练)

5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努力{①归因理论(从结果来阐述学习动机的激发)P61表格

②归因训练(方法:团体发展法、观察学习法、强化矫正法)}

11,学习策略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12,认知策略及其学习

1复述策略(①及时复习、过度学习、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②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③整体识记与综合识记相结合④防止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排除干扰⑤注意首位效应和近位效应)2组织策略3精细加工策略4支持策略

13,考试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现象,考生在考试期间心理上的紧张、不安、担心、忧虑、恐惧等情绪反应,都可称之为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的原因:1不正确的认知2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3过分要面子,过分苛求自己4缺乏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不能有效地自我调节5应试技巧差6具有焦虑人格特征或者患有某些心理疾病调试方法:1端正应试动机,减轻心理负担2做好充分准备,形成良好的应试状态3掌握和提高考试策略和技巧4冷静处理“怯场”

14,自我认识指主体我对客体我的认识和评价,即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

15,小学生自我认识发展的特点:1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在不断发展2小学阶段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加速时期3小学阶段的儿童是在人际互动交往中采择到适当的观点以满足他们自尊的需要,从而学会更好地调节自我,促进其自我意识发展的

16,中学生自我认知发展的特点:1自我认识的全面性和深刻性提高2有自我控制的愿望,但自制力水平不高3自我监控意识有所增强,但是监控效果不理想

四自我知觉过程与内省过程类似,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个重要的差别。个体利用内省直接检验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动机;他们利用自我知觉通过分析间接地推断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动机。换一种方式表达,只有内省参与到直接考虑个体的内部状态的过程当中,自我知觉过程才是间接的。

17,自我接纳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所具有的特征所持有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即能欣然接受自己现实中的状况,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

18,自我接纳的途径和方式

1自尊的培养(①教育学生学会自尊自重②注意维护培养学生的自尊)

2自信心的培养(①给予学生积极评价②因材施教发掘潜能③自我竞赛获得自信④创造机会发挥特长⑤集体赞许互相尊重)

19,自我完善即自我教育,是相对于被动接受教育而存在的。指学生在实现自己的理想或目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20,自我完善的途径和方式

1自我设定与自我激励2自我监督与自我控制3自我体验与自我强化

21,什么是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呼唤等三部分组成的。

22,情绪智力的含义

(一)能力型情绪智力——沙洛维和梅耶尔的情绪智力理论

1.情绪的知觉、鉴赏和表达的能力

2.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

3.对情绪的理解、感悟的能力

4.对情绪成熟的调节,以促进心智发展的能力

(二)戈尔曼的情绪智力理论

(三)巴昂情绪智力理论:1997年提出了情绪智力的定义:情绪智力是“一系列影响个人成功应对环境需求和压力的能力的非认知能力、胜任力和技能。”并且他还认为,情绪智力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23,情绪认知的含义情绪认知是指对自己或他人内在情绪的推测

24,情绪表达的含义情绪表达指的是人们用来表达情绪的各种方式,其功能就是纾解情绪,使消极情绪得到缓解

25,怎样合理表达情绪

(一)有效的情绪表达1.觉察自己的情绪2.选择讨论感受的时机3.进入自己的内在语言并学会调整4.使用“我讯息”表达自己的情绪5.利用理性途径消除不合理的想法而改变情绪(二)无效情绪表达

1.使用模糊的语言

2.惯用非语言动作

3.依赖虚假的情绪语言

4.无法拥有感受

26,情绪管理的含义

情绪管理就是善于掌握自我,善于调节情绪,对生活中矛盾和事件引起的反应能适可而止地排解,能以乐观的态度、幽默的情趣及时地缓解消极的情绪(如自卑、紧张、急躁、忧虑、沮丧、冷漠、嫉妒、悲观、恐惧等)

27,管理情绪的方式(一)合理宣泄

(二)适当控制1.理智2、转移3、幽默4、升华5、辩解6.暗示7.放松

28,师生关系的特点1,学生在师生交往中要求有更多的独立和自尊,同时期望得到关心和抚慰。2.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进一步降低,学生不再把教师看成绝对的权威,而是更理智的注重教师的作用,把教师看做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辅助力量,教师对他们的奖罚和激励作用逐渐降低。3.学生和教师在感情上的亲密联系开始具有选择性,学生对教师的感情依开始普遍降低。4.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和期望更高、更全面、更深刻

29,师生关十系的类型友好型、冷淡型、关怀型、拒绝型

30,同伴关系的定义

就是指年龄相同或者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同伴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31,对学生同伴关系的教育方式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同伴互动

2.建立班级活动规则,重视学生非正式团体32,亲子关系的教育与辅导

(一)父母学会理解和尊重子女1.了解子女对父母的期望2.调整对子女的期望值3.及时更新调整教育方式

(二)子女理解和尊重父母(教师要教育学生)

1 .在任何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都会出现矛盾和冲突2.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满足交往双方的需求,特别是心理、情感的需求3.尽量站在父母的角度看问题

33,生命教育: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34,挫折教育与辅导的内涵:挫折教育与辅导,就是教育者有目的地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正确认识挫折,有意识地防范挫折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在挫折面前适时进行调整,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并建立和固化为良好的心理品质,能乐观、坦然地面对自身遭遇的挫折,从而为愿望和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35,生涯教育:是指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计划,其重点放在认得全部生涯上,即从幼儿园到成年,按照生涯认知、生涯准备、生涯熟练等步骤,逐一实现,使学生获得谋生技能,并建立个人的生活形态。

36,中小学生涯教育的意义:(一)开展显性的生涯教育课程1,设立生涯教育课程,2,开设教育课程3,开展一活动为主的综合实践课程(二)开展隐性的生涯教育课程(三)设置生涯教育指导机构1,信息提供2,建立生涯教育平台3,搜集学生的生涯信息4,开设生涯工作坊5,开展团体生涯咨询(四)建立社区和家庭参与生涯教育的机制。

37,个别心理咨询的含义:(概念)个别心理咨询是“一对一”式的咨询,适于较深入地探讨来访者个人化的心理问题,提供深层而持久的心理支持与帮助。它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点)心理性、职业性、人际性、成长性。

38,个别心理咨询的过程:(一)个别心理咨询的设置:咨询环境设置、咨询时间设置。(二)个别心理咨询的过程:进入定向阶段、问题个人探索阶段、目标与方案探讨阶段、行动/转变阶段、评估/结束阶段。

39,个别心理咨询技术:(一)建立关系的技术:罗杰斯最早提出了通情、无条件积极关注和真诚这三种助长条件。(二)常用技术:积极倾听、询问、观察、面质、自我暴露、解释、指导。

40,个别心理咨询的伦理:(一)转介:咨询内容与咨询师不匹配、价值观念与咨询师不相容、个性与咨询师不相容、与咨询师有双重关系。(二)保密:作为咨询师,必须了解来访者的经历,却绝对禁止在社交场合对他们评头论足。在了解来访者生活故事(包括其最隐秘的态度、愿望)的同时,咨询师必须守口如瓶,以尊重来访者的隐私权。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能与人谈论来访者的情况。这就是心理咨询工作中的保密原则。保密原则可以消除来访者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在心理咨询中敞开心扉,袒露隐私和敏感信息。

41,团体心理咨询的概念:团体心理咨询,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援助与指导的咨询形式。他是在专业咨询师的带领下,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过程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调整并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从而达到成员个人的发展和团体的改善的一种咨询方式。

42,团体心理咨询常用技术:主要包括通情、积极倾听、支持、摘要、发问、开启、反馈、非语言、保护、自我表露、面质、整合等技术。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指通过良好人际关系,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员协助当事人认识自己、接受自己以致克服成长的障碍,达到自强自立的过程。

团体辅导:团体辅导是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团体成员围绕某一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

智商:智商是个体智力水平的数量化指标,用以衡量智力水平的高低。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健全的人格,增进心理健康水平为目的的教育活动。这种课程主要是以班级活动的形式而展开,有时又称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它面向全体学生,属于发展性的教育。

1.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异常都可以追溯到个体的(早期经验)。

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而二者不可兼得,这属于(双趋冲突)。

3.定性观察是指(非结构性观察)。

4.不予批评、暂缓评价、鼓励畅所欲言、鼓励新奇想法的讨论方法是(脑力激荡法)。

5.(1999 )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6.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是()。

A、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直接目的

C、以学生活动为主

D、有教师指导

7.咨询员把体察到的当事人的各种情感以语言的或非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称为(情感反映)。

8.ADD是指(注意缺陷障碍)。

9.下面哪种疾病不属于神经症?()

A.强迫症B.社交恐惧症C.神经衰弱D.强迫型人格障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点汇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单元 简答题: 1、中小学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智力正常 (2)情绪适度 (3)意志健全 (4)人格统一完整 (5)人际关系和谐 (6)社会适应性良好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阶段 2、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为几类? (1)心理正常包括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心理不健康又不包括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 (2)心理异常包括神经症与精神病 3、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的原则有哪些? (1)适合性 (2)功能性 (3)保密性 (4)环境性 4、学校心理教师的专业技能有哪些? (1)谈话的技能(倾听、沉默、谈话、撞击、提问、终结等) (2)测量的技能(施测前的准备、施测过程中误差的控制、施测结果的解释等方面) (3)指导的技能(包括学习技能的传授、生活适应的辅导、职业选择的帮助等) (4)矫治的技能(包括鼓励、保证、解释、劝慰、暗示、说服、示范等)5、学生心理档案的收集方法有哪些? (1)个人总结 (2)调查分析 (3)日常行为观察 (4)作品分析 (5)心理测验 论述题 请论述中小学心理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自己编) 第二单元 1、简述学校学习的主要特点(找不到) 2、简述小学生入学适应不良的具体表现 (1)情绪不佳,经常处于抑郁、焦虑、强迫、恐怖、厌烦、退缩等状态(2)行为问题,包括三方面,能力抑制会注意力不集中;社会退缩会与同学交往减少;行为倒退会表现在不合群,撒娇耍赖。 (3)生理功能不良,比如说肚子疼、头疼以及起床困难。

3、简述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 (1)生物因素,生物钟作为一种对人体产生周期性影响的生物节律,对学生的考试有一定的影响。 (2)认知因素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是负性认知评价,其次的是自我效能感不足,最后是学习、考试技能不足。 4、简述自我暗示方法的使用 (1)一般是用不出声的内部语言默念,或者自言自语,甚至在无人处大声对自己呼喊来加强效果。 (2)还可以把提示语写在日记本、条幅上,将其贴在墙上、床头上或压在玻璃板下,经常鞭策、鼓励自己。 5、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呈“倒U”形关系 (2)中等程度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过强的学习动机会引发紧张和焦虑情绪,反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论述题:结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谈谈心理发展与学习的关系(找不到) 第三单元 1、简述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其发展过程 (1)含义:人对自己的认识、体验和调节,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的身心状况及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体验及调节。 (2)发展过程:自我中心期(七八个月至三岁)、客观化时期(三岁至青春期)、主观化时期 2、简述自我意识的结构 (1)自我认识 (2)自我体验 (3)自我调控 (4)自我实现 3、简述个体自我意识从产生到成熟所经历的三个时期 (1)自我中心期 (2)客观化时期 (3)主观化时期 4、简述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随年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不断发展, 但不是直线的、匀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既有上升的时期,也有平稳发展的时期。 5、简述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内省性增强 (2)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性 (3)“成人感”产生并不断增强 (4)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增强 论述题: 1、请论述中学生如何比较全面的认识自我? (1)根据社会上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自己 (2)通过与社会上和自己社会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比较来评价自己 (3)通过个人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分析来评价自己。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 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正处在身 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 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 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 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 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 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要求,为在我区更好地推广和实施心理健康教 育,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袄一、指导思想 葿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教师

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以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创建和谐校园为重要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努力提高我市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蕿二、指导原则 、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袅1 律和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要立足教育和发展,节2 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注重预防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在应急和突发事件中及时进行危机干预。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全体教师都薂3 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注重教育方式方法,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成因及对策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成因及对策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成因及对策 摘要:随着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和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观念迅速变革,人们的心理承受着以往从未有过的超重负荷,心理困惑,心理不良甚至失常者逐渐增多,而心理问题在青少年中尤为突出。本文从当前的时代背景出发,指出了青少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各方面原因,接着一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只有形成正确的、科学的认识,大力开展师资培训,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以整体教育网络,才能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对策 什么是心理健康呢?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具体表现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或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除此之外,人们还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解释。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有效的富有建设性的完善个人生活。基于以上观点,我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当代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且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实 施 方 案 制作人:王容 TEL: 2 2020年4月19日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林崇德说:“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是教育模式。”因此,建立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当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建立心理辅导室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的必要场所,是二十一世纪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公民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心理辅导室是学生心灵的家园,是学生快乐成长的加油站。因此,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及建立心理辅导室已成为学校建设重要的方面之一。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以及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立足学生发展,重在指导和服务,根据各校实际条件和学生实际需求,在心理咨询师或专业辅导人员的指导下科学、规范地开展。 3 2020年4月19日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建立的目的在于: 1、为全体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以促进学生问题的解决和心理健康成长。 2、帮助全体教师学会自我心理保健和提高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水平;同时也为家长教育子女提供咨询和服务。 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特点,具体要达到以下目标: 1、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加强学习方法与人际交往的指导; 2、帮助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发育问题,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3、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压力源",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和升学观,进行应试心理的辅导与训练。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八个方面: 1、学习心理教育。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心理问题,妨碍她们的学习,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指导。 学习心理教育包括:智力健康教育、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教 4 2020年4月19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2012年修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2012年修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 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 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 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进一步科学地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 认真总结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纲要。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注重学生心理和谐健康,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根据 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遵循学生 身心发展规律,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切实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12年修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进一步科学地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认真总结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纲要。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注重学生心理和谐健康,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401121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60学时、3学分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 【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课程性质 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这是继199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以后的又一个指导、规划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文件。 《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纲要》明确提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 ——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 ——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共60学时,3学分。 课程目的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咨询和辅导。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要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除了运用相关课堂教育内容进行教育外,更重要地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和辅导,同时要建立学校教育与家庭心理教育的沟通渠道,形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 课程要求 根据本课程强调应用的学科特点,课程教学要求设为四个层次了解、:识记、理解和应用。了解: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各章的一般内容介绍有所影响;识记:指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各章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理论要“知道是什么”有较清楚的记忆,能够较准确的描述;理解:指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原则、规律和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有较系统的领会与认识,“知道为什么”,对有关问题能进行准确的阐释;应用:指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原则、规律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并能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这些知识、理论,解释、论述和分析问题。针对本课程的特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可注意以下几点:

(完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为在我区更好地推广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袄一、指导思想 葿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以建立

良好师生关系、创建和谐校园为重要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努力提高我市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蕿二、指导原则 、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 袅1 规律和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要立足教育和发 节2 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注重预防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在应急和突发事件中及时进行危机干预。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全体教师 薂3 都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注重教育方式方法,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要在教师 虿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完善,各地教育水平不一,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学习,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是为你精心整理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篇1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心理健康也叫心理卫生,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二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的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上述两个方面即构成了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不仅能现实的认识自我,承认自我,接受自我,而且还要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特长和性格中的优缺点,能做到客观、恰当的自我评价,即不自傲,又不自卑。能正视现实,生活、学习目标符合实际,不怨天尤人,也不自寻苦恼。对自己的不足或某些无法补救的缺陷,能正确对待,安然接受。 2、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应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能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出来,取得成就,获得满足感。能够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自觉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而不以此为负担。在遇到困难时,能努力去克服,争取新的成就。 3、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表现出乐群性,有人际关系交往的欲望。能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团结互助,对人善良、诚恳、宽容、公正、谦虚有爱心。能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意见,正确对待他人的短处和缺点,善于与各种类型的人相处。 4、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主导心境始终处于轻松、活泼、快乐的状态。虽然因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失败或不幸,也会有悲、忧、愁、怒、烦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不会长期处于消极、悲观不可自拔的体验中,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2014版) 北京师范大学大连普湾附属学校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课程性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要培养学生认识自我、学会学习、正确处理人际交往、合理调节情绪、理性进行升学选择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 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二)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 要立足教育和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注重预防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在应急和突发事件中及时进行危机干预。 (三)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全体教师都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注重教育方式方法,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四)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要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自主自助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指导思想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注重学生心理和谐健康,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段划分 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不同的地区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段的具体教育内容,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

(完整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为在我区更好地推广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以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创建和谐校园为重要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努力提高我市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二、指导原则 1、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2、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要立足教育和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注重预防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在应急和突发事件中及时进行危机干预。 3、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全体教师都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注重教育方式方法,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4、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要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自主自助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三、基本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其具体目标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宁夏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宁夏中卫一小孟淑凤 摘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区的发展越来越被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我们必须正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不断在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症结并加以解决,才能够建立起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区的发展越来越被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做为一种先进的教育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带动校园的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同时对教育改革也起到了推动作用。由于我区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随着这项工作的开展,出现的问题将越来越多,所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突出。我们必须正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不断在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症结并加以解决,才能够建立起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此,笔者专门查阅了大量资料,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一番探讨。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许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小学的领导和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相比城市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承受的升学压力更大,许多家庭以让孩子考上大学、拿取文凭作为培养孩子的最终目标,教育行政部门也把升学率看成是衡量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因此,他们具有更加强烈的应试教育动机和思维倾向。在这种动机和思维倾向的支配下,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一项尴尬的工作,他们经常把心理健康教育挂在嘴上、写在墙上,

202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第一课兴趣是求知的动力 刘 一、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广泛的兴趣。二、教学准备 字谜答案扇形的小苹果找座位图四组数学口算机录音机配乐录音带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先来听一段录音故事。(播放麦克斯韦小时候的故事配乐录音)2.学文明理 提问:谁来说说小小的麦克斯韦为什么喜欢提出许多问题?/ (学回答后教师小结)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麦克斯韦对什么事情都好奇,都想知道究竟,这是一种学习的兴趣。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学习的兴趣,麦克斯韦最后城为了英国著名的科学家。许多有成就的人,他们从小对自己身边的事物有极大的兴趣。衣同学们看看书上还为我们介绍了其他的人。 (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中有关达尔文及严文井的故事) 教师:听了刚才的故事,看了书中的课文,请同学们说说看书的想法。(学生自由发言) 3.活动明理 (1)请同学们分组说说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说完后再选一名代表给全班同学说说你们组的发言情况。 (2)做个放松小游戏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字谜条幅粘贴在黑板上,请学生猜。将学生猜中的答案随时粘贴在字谜的旁边,并为猜中答案的学生发一颗智慧星。(3)谁来帮助苹果娃娃分别将扇形的填字游戏及写有“青、晴”等文字的苹果贴在黑板上,谁给苹果娃娃找到座位,就请谁把苹果娃娃带到他的座位上。(4)开个小擂台赛分别出示口算比赛题,每次两名同学比赛,看谁能当擂主,教师为擂主颁发证书。 (5)想想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有哪些?把它填在书中的表格中,填写完后再想一想自己为什么会喜欢这些课?对自己不喜欢的课,想个办法使自己对这样的课有兴趣。最好能将这个办法写在表格后面。 4.总结全课同学们喜欢今天的学习吗?大家的回答和笑脸告诉了老师。你们很喜欢这样的学习。其实我们的学习都能像今天的学习这样使你有兴趣。请同学们回家后问问自己的家长,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请你的家长和你一起动脑筋,找一找培养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浅谈怎样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踏水镇九义校教师杨耀达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被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关注。目前制定的《21世纪中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即进一步提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被纳入学校的日常工作中来,被看做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与突破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怎样认识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下面就我个人历经三十八个春秋的教育生涯,在工作中的体会,谈点粗浅的看法,仅与大家共勉。 一、平时留心观察,收集学习和生活中的典范 我认为教师只要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以下现象:1、老师对考试成绩差的学生说:“老师经常关照你,你的成绩始终提不高,怎么这么笨!真是没救了!全班的成绩都被你一个人拉下了!”这个学生低着头,忍受着教师的指责和全班同学投来的抱怨的目光。 2、老师对反驳自己的学生说:“你这是什么态度?竟敢和老师顶嘴?你还想不想念书了?!”在老师的呵斥中,学生满腹委屈但不敢讲话。 3、老师对学生说:“今天晚上的家庭作业谁要完不成,明天早晨你就别进教室了!”第二天早晨,果真有的学生被拒之门外,有的明知“进不了门”,干脆呆在家里不来或逃学了。 4、老师规定:“作业错一次,罚做20或50遍,再错,罚做100遍,依次翻番。”结果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因一错再错而老师又不给他“指点迷津”,被罚做1000遍!这样一个近乎天文数字的庞大作业量,使这名学生再也不敢上学了! 5、学生家长对老师说: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不听话你就打!没问题!而老师也感到这样的家长“真是通情达理,对老师信任,跟老师配合”。 现象6、一位学生因作业没完成,被老师用小棍打左手心,导致学生的左手发肿,家长要找老师论理,学生还极力阻拦不让家长去学校。这是为什么呢?值得我们去深思。 二、认真分析现象,找出现象的共同点 以上六种现象是对小学生心理上的惩罚和心灵上的伤害,这些现象的特点是: 第一、教师不讲究科学,使学生的心理产生障碍。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研究学生的心理,不讲究科学,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滥用不正确的惩罚措施,例如前面提到的罚学生翻番地做作业,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如厌学、考试焦虑、学校恐怖、自卑感、受挫感、丧失自信、缺乏兴趣、忧郁、压抑、胆怯、畏难、自我形象降低,不在与同学交往,甚至…… 第二、教师不尊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 对学生的体罚、讽刺以及家长式的“霸权主义”作风,使学生感到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信任,不被宽容,从而产生了羞愧、自卑、不思进取、委屈、失望、说谎、失落、对老师疏远,逆反心理等心理现象,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情”,其实不平常,它们造成了我们看不见的伤

(完整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老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小学校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要认真研究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领导重视不够,基础设施投入不到位 从全省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还缺乏重视,从事心理教育相关的基础设施的投入还不到位。部分学校心理测量设备、心理咨询室、心理团体活动室、团体训练室等还不能满足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需要。 2.心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专业心理咨询师缺乏 从我省中小学校心理教师队伍现状来看,整体水平还不高,专业素养和技能不强。大多数教师仅仅能够完成心理健康课程任务,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处于较低层次,致使学生心理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 3.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不够多样,心理健康教育收效不明显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课程化的倾向。有的学校采用简单生硬的说教,生搬硬套心理学概念,心理教育课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有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混淆,没有发挥出心理教育特色和优势。 4.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健全,全员抓心理健康教育的氛 围没有形成 有些学校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完全是心理教师的事情,过分依赖心理老师,不注重发挥班主任、科任老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没有构建起全员、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体系。 二、解决问题主要对策 1.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学校领导干部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把心理健康教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切实把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具体来说要做到“四个到位”:一是心理健康 教育组织机构到位。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制定、宏观指导。下设办公室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协调,推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的实施。二是基础设施保障到位。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就需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内容落实到位。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做到心理健康教育进课表、有师资、有教材、

(完整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教育科学学院07级小教专业陈慧梅学号:1011407018 心理健康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心理健康教育指一切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人格健全的教育活动。狭义上指在学校范围内,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专门教育。我们通常说的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狭义这个观点。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推动教育科学化进程;第二,它有助于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第三,它对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的课程目标主要是受教育者通过教学活动,心理素质得到培养,心理机能得到提高,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较好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渐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概念被提出并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高的关注。许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增强,中小学生群体由于处在人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是受到了高度关注。我将对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究竟如何做简要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们都可以看到,我国广大中小学生虽有着热爱生命、积极进取、开朗活泼等等健康状态,但也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逆反心理、社交困难、吸烟酗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问题。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小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总数的10%左右,初中生占15%左右,高中生占19%左右。可见,虽然我国中小学生当前心理不健康的所占比例不是很大,但由于我国中小学生的基数很大,所以中小学生——这些祖国未来的主人身上的各种心理问题绝对是不容忽视的。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也进行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也进行了初步培训,同时也加强了地区间与地区内的合作与交流。目前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发展规划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发展规划 前言 近几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成长”为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加强素质教育的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模式,拓展工作途径,促进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续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越来越成熟。 未来三年,学校将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性文件,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重点,把“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 一、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我校是镇属高级中学,以本地生源为主,成绩跨度较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同步,必然会引起诸多心理矛盾冲突。 (一)学习心理问题 我校部分班级的学习困难生较多,导致学业不良的主要原因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即心理问题。如:学习动机太弱(内驱力低);学习习惯不良(不能自主学习);注意力障碍(上课易分心);自控力、耐挫力弱(缺少毅力和吃苦精神);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等。学业不良会使一些学生自卑、焦虑,进而产生厌学情绪,甚至逃避学习,沉迷网络游戏,出现各种违纪行为。 (二)人际关系心理问题 高中生的人际交往,主要涉及与同学、老师、父母、朋友四方面的关系。 1、与同学的关系:部分独生子女“自我中心”的意识比较强,往往因一些小事发生矛盾冲突,互不相让。 2、与老师的关系:青春期的学生,易冲动,又很要面子,常常因不接受批评教育,或因师生交流、沟通不顺畅而与老师发生冲突。 3、与父母的关系:大多数学生都会因父母期望值高、唠叨,或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而与父母产生矛盾冲突。部分离异家庭的学生心理有创伤,或抑郁、孤僻,或专横、敌对,从而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4、与朋友的关系:高中生渴望结交朋友,但有时候难以区分良友、损友,有时对异性朋友的交往尺度把握不好。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青春期是人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情绪情感丰富,但不稳定,易冲动、自控力差;逆反心理强烈,做事鲁莽、不顾后果,对父母或老师有较强的抵触情绪,如在校出现打架骂人、破坏公物、顶撞老师等现象;处在青春萌动期,有性困惑;对异性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 1.帮助学生认识班级、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和基本规则; 2.初步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重点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

3.培养学生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感受友情; 4.使学生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初步学会自我控制; 5.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和新的学习生活,树立纪律意识、时间意识和规则意识。 小学中年级主要包括: 1.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树立自信,乐于学习; 3.树立集体意识,善于与同学、老师交往,培养自主参与各种

活动的能力,以及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 4.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学会体验情绪并表达自己的情绪; 5.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培养学生对不同社会角色的适应; 6.增强时间管理意识,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与兴趣、娱乐之间的矛盾。 小学高年级主要包括: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和兴趣爱好,在各种活动中悦纳自己;

2.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端正学习动机,调整学习心态,正确对待成绩,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开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异性交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同伴关系,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 4.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正确面对厌学等负面情绪,学会恰当地、正确地体验情绪和表达情绪; 5.积极促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逐步认识自己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 6.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初中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初中年级主要包括: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篇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被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关注。目前制定的《21世纪中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即进一步提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被纳入学校的日常工作中来,被看做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与突破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怎样认识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下面就我个人历经三十八个春秋的教育生涯,在工作中的体会,谈点粗浅的看法,仅与大家共勉。 我认为教师只要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以下现象: 1、老师对考试成绩差的学生说:“老师经常关照你,你的成绩始终提不高,怎么这么笨!真是没救了!全班的成绩都被你一个人拉下了!”这个学生低着头,忍受着教师的指责和全班同学投来的抱怨的目光。 2、老师对反驳自己的学生说:“你这是什么态度?竟敢和老师顶嘴?你还想不想念书了?!”在老师的呵斥中,学生满腹委屈但不敢讲话。 3、老师对学生说:“今天晚上的家庭作业谁要完不成,明天早晨你就别进教室了!”第二天早晨,果真有的学生被拒之门外,有的明知“进不了门”,干脆呆在家里不来或逃学了。 4、老师规定:“作业错一次,罚做20或50遍,再错,罚做100遍,依次翻番。”结果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因一错再错而老师又不给他“指点迷津”,被罚做1000遍!这样一个近乎天文数字的庞大作业量,使这名学生再也不敢上学了!

5、学生家长对老师说: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不听话你就打!没问题!而老师也感到这样的家长“真是通情达理,对老师信任,跟老 师配合”。 6、一位学生因作业没完成,被老师用小棍打左手心,导致学生 的左手发肿,家长要找老师论理,学生还极力阻拦不让家长去学校。这是为什么呢?值得我们去深思。 二、认真分析现象,找出现象的共同点 以上六种现象是对小学生心理上的惩罚和心灵上的伤害,这些现 象的特点是: 第一、教师不讲究科学,使学生的心理产生障碍。 第二、教师不尊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 对学生的体罚、讽刺以及家长式的“霸权主义”作风,使学生感到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信任,不被宽容,从而产生了羞愧、自卑、不思进取、委屈、失望、说谎、失落、对老师疏远,逆 反心理等心理现象,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情”,其实不平常,它们造成了我们看不见的伤 害却是更深的伤害——心理伤害,破坏了学生的心理状态。 三、共同调研查找,探究产生伤害的原因 第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也有一些教师,朦朦胧胧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但却 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与自己关系不大,与教育教学关 系不大,那不是自己该研究和能研究的,而是专家学者的事。 四、学校领导重视,组织教师开展培训 近两年来,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吴中良校长的带领下,组织教师开展培训,从而使教师认识到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 升华。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