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韶关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历史)韶关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历史)韶关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历史)韶关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韶关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历史

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涂黑。在答题卡右上角的

“试室号”栏填写本科目试室号,在“座位号列表”内填写座位号,并用2B

铅笔将相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

一、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A.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内外朝制2.“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此言论说明荀子

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峻法 C.主张王霸并用 D.提倡上善若水

3. 作为农耕文明政权与文化集结地和辐射中心的都城,承载着深邃的历史底蕴,而从西汉、唐和北宋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城市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突出反映了 A.工商皆本的主流思想 B.学术文化的活跃

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4.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据此,可以作出合理的史论推断的是

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B.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C.中国古代有把宰相制度看成是“贤人政治”体现的传统政治观念

D.宰相制度的废除是明朝中后期政治黑暗的根源

5. 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的权利。明清政府的做法

A. 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

B. 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

C.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导致了农耕经济的瓦解

6.如果用“有心栽花花不盛,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之洋务运动,那么,这里的“插柳”最有可能是指

A.培育了近代海防和教育 B.诱导了民族企业的产生

C.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D.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7.从《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其不能说明

A. 前者阻碍了后者

B. 前者推动了后者

C. 反映了民主的下移

D. 都具有进步性8.据传1941年旧历除夕,汪精卫在家门口贴上一副对联,以效古代帝王与民同乐的风度,还以孙中山的信徒自诩,对联是这样写的:“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民之大业”。半夜里有人只在几个字旁添几笔,变为“立泯族泯权泯生之宏愿,开伪党伪国伪民之大业”。寄寓了国人对此君的态度,汪精卫激起民愤是因为他

A.曾担任国民政府主席 B.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C.其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D.与蒋介石分庭抗礼,背叛中央

9.1947年9月,当刘(伯承)邓(小平)大军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并达大别山时,当地群众拉住时任该部队副司令员李先念的手说:司令员啊!前两次你们部队离开根据地,我们遭了好大的苦呀!这不会有第三次吧?这“前两次”是指

A.1926年北伐和1927年秋收起义后上井冈山

B.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和1941年新四军北移过长江

C.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和1946年内战全面爆发后中原突围

D.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

10.“一五”计划的实施,使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可知: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A.史料正确,理解准确,史论合理 B.史料正确,理解准确,史论不合理C.史料不正确,理解不准确,史论不合理 D.史料正确,理解不准确,史论不合理

11. 艺术创作反映了时代特征,右图《上山下乡光荣》可以

直接用于研究的主题是

A. 三大改造和“双百方针”的贯彻

B.“三下乡”活动

C. “文化大革命”的历史

D. 邓小平全面整顿思想

12.世界近代史上,中国与前两次工业(科技)革命失之交臂;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能证明此观点

的是①“两弹一星” ②“载人航天”③“籼型”杂交水稻④

无线电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 “文革”结束后,巴金第一个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构想。他说:建立“文革”博

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和政府吸取“文革”教训所采取的重大措施有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改进政治协商制度③提出“依法治国”理念④推进城乡基层民主建设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③④

14.王慎之在《清代海外竹枝词》写道“堪笑今人爱出洋,出洋最易变心肠。未知防海筹边策,且效高冠短褐装。”导致词中“爱出洋”、“短褐装”等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媚外心理的使然 B. 工业文明的影响 C. 攀比世风的结果 D. 交通运输的发展15. 2008年12月11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50岁生日,现在,广西正利用中国面向东南亚地

区桥头堡的独特的区位优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取得了商品贸易与投资合作的双丰收。较之广东的发展,广西发展的优势明显在于A.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 B.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

C.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6.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罗马法

A. 在很大程度上纵容犯罪

B. 包含理性、证据、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

C. 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

D. 主张重罪轻罚,轻罪免罚

17.19世纪中叶,德国人自上而下地完成了法国人曾经“自下而上干的事。”这个事的实质是

A.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B.为近代化扫除障碍

C.殖民地不断地扩大 D.满足资产阶级的要求

18.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之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的被发现和“物”的被发现的时代,导致这些发现的共同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B.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

C.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和运用 D.人们追求世俗生活的享受

19.同属于欧洲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有别于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

A.发展人文主义 B.批评天主教会 C.主张“教随国定” D.抨击封建专制20.马克思主义产生,吸收了19世纪人类最优秀的科技文化成果,其中,被誉为19世纪

科技的“三大发现”即为之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三大发现”是

A.日心说、自由落体理论、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B.引力定律、相对论、量子理论

C.电磁学理论、克隆技术、纳米技术 D.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衡定律21.《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

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成立人民委员会

22.罗斯福新政中,其政策措施中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有

①实行美元贬值②开展“蓝鹰”行动③实行“以工代赈” ④稳定农产品价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在谈到当代某一制度(现象)时,一位前英国政要曾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使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材料所

说的“安全网”是指

A.人民资本主义 B.培植新中间阶层 C.福利制度 D.促进知识经济壮大24.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巴黎公社失败时 B.世贸组织成立时 C.欧元问世时 D.两极格局瓦解时

25.出版社若要为卓别林的电影剧本《摩登时代》设计插图封面,插图的风格要与剧本的风格一致。以下最能让出版社心仪的画家是

A.毕加索 B.米勒 C.塞尚 D.凡·高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6小题,其中第26题13分、27题14分、28题11

分、29题12分、30题12分、31题13分。

26.(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所谓“天道”,泛指宇宙、天地、自然的起源和法则,而“人道”则是

关于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道理。……。②《周易》有这样的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③这里的“天文”是指关于季节、时令变化的学问,目的是为了使人们能适时地进行农耕活动;“人文”则是人类“文明”的另一种表述,主要指社会制度

和人们自身的素养。④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天道”和“人道”相互关系的探讨和论述,就是对于“天文”和“人文”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张岂之著《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著名学者阮炜在《中外文明十五论》中引用《中国必然强大》比较分析说明中国文化是“家文化”和“官文化”,中国人太重视家庭观念和“忠君”意识,“续香火”意识强;中国人是“天生的协调专家和政治家”。——读书札记问题:(1)就历史学而言,材料一中学术价值最大的句子是(将句子前的序号写出来) _________。指出战国时期具有“天道”和“人道”思想的主要流派的主张。

(5分)

(2)扼要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天道”和“人道”思想产生的原因。(3分)

(3)概述秦(西)汉统治者对儒、道、法思想的实践结果。(3分)

(4)“官”“家”结合,家国一体;天人合一。到了宋代,天人结合产生了什么

新的哲学思想。其对我们现在的最大影响是什么?(2分)

27.(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道光年间,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洋乎洋乎?盖洋洋乎!”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材料二】 1870年以后,因为官员们开始主办工业企业,许多买办商人都被招聘去当官办企业的经理。……正像商人捐纳官衔那样,官员和士绅也纷纷从商,从而扩大了商人队伍。到了1900年,有那么多人亦官亦商,致使经商活动已经变成仕途以外另一个令

人尊敬的选择了。——(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材料三】中国从来只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说。但1912年1月11日的《民立报》却传出了发自女界的另一种声音:“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一字之差却使人顿生

换了人间之慨。——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问题:(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在哪些领域发生变化?并结合当时的形势简要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5分)

(2)概括指出材料所体现的上述变化的特点。这些变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5

分)

(3)在这些变化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有人说它是“欧风美雨”的结果,

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28.(11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采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材料二】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

不妨说,光荣的成员。至少在亚洲的环境中,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的中国表现出战时所能期望的民主。当时尽管很少有人声称中国正在为民主而战,但是十分明显,中国人民正拒绝屈服于犯下像“南京暴行”那样的抢劫和屠杀罪行的法西斯侵略者。整个1938年,中

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问题:(1)国共第一、二次合作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各起怎样的作用?(5分)

(2)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有什么显著的差异?新课标

主要运用了文明史观之史学范式,上述两则材料主要运用了何种不同的史学

范式,试指出来。(3分)

(3)国共前两次合作破裂,带来什么严重后果?从国共分合的史实中,你得到什

么认识?(3分)

29.(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末和1979年初,中国计划者终于(至少是暂时的)抛弃了斯大林经济思想。消费资料部门第一次处于比生产资料部门优先的地位,以满足国内消费和出口的需要。中国的发展战略朝着其东亚邻国非常成功的发展模式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中国不再用砖头加固将其与其他民族隔离开的长城。……。30年来,中国融入全球化的方针与建立市场经济的方针并举,中国的内政和外交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中国,没有围墙。没有围墙的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才取得了今天如此骄人的成就。

——人民网:俄罗斯《独立报》评论摘要【材料三】看到中国的样板使我们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乐观,中国成功地依靠自己的历史、文化和渗透在工作中的传统价值观实现了现代化。

——人民网:法国《世界报》评论摘要问题:(1)“文革”结束后至1992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其精髓是什么?(5分)

(2)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中国的内政和外交如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4分)

(3)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成功地依靠自己的历史、文化和

渗透在工作中的传统价值观实现了现代化”的3个具体事例。(3分)30.(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经济革命一样,政治革命也是分为几个阶段发展起来的。……:17世纪的英国革命标志着其开端,随后的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标志着其进一步发展,接着它在19世纪影响了整个欧洲,最后它则在20世纪席卷了整个世界。

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并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实际上这两次革命息息相关。而且在很大程度可以说是经济革命决定着政治革命,因为它产生了一个有新利益、有使其利益合理化的新意识形态的新阶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社会历史发展不同,他们的发展水平不同,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不相同的。”

【材料三】“……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新华网:温家宝在2007年3月16日答记者问问题:(1)从古今中外的历史中列举4种不同的民主形式。(2分)

(2)分别概括指出近代史上英美走上民主制的形式和途径。(4分)

(3)世界近代史上,美国民主是否优越于英国民主?试结合时代背景作简要评

价。(4分)

(4)从材料三观点的角度,分析法国《人权宣言》所产生的影响。(2分)

31.(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不久,为扭转英国经济“滞涨”局面,改变战后历届政府奉行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实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即根据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学说,控制货币发行量来压低通货膨胀;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财政赤字;提高银行利率,紧缩信贷;鼓励企业自由竞争,加速固有企业私有化进程,并通过税收改革等手段来刺激经济复苏。

——王觉非主编《欧洲五百年史》【材料二】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模式无非有两种,一种是由储蓄积累起真正的财富,然后这些真金白银的资本被用于投资,从而产生更多的实实在在的财富,社会经济由此进步,这种增长带来的是经济肌肉的发达,经济骨骼的强健,经济营养分布的均衡。……

另一种模式就是债务拉动型经济增长,国家、企业和个人大量负债,这些债务经过银行系统的货币化之后,巨额债务货币增发产生了泡沫财富感,货币贬值无可避免,市场资源配置被人为扭曲,贫富分化日趋严重,其后果是经济脂肪大量增生。

——宋鸿兵编著《货币战争》【材料三】货币无可置疑是人类社会经济机体的血液。能够执掌和供应血液者,自然占据了先机和强势。什么样的“血源”令众生趋之若骛?它必须产生于健全而完备的肌体——内在经济发展模式与金融体制,若是染上循环裂变债务而无可救药的“艾滋”病毒,还强绑上大家“输血”,只会共赴黄泉。同时,该“血源”应该是O型——即具备独树一帜的公信力和不可撼动的被接受性质。

——宋鸿兵编著《货币战争》问题:(1)凯恩斯主义产生的背景是什么?指出其在二战后初期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具体表现形式。(4分)

(2)二战后,资本主义的货币体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在现代历史上,美国是否产生

过O型“血源”,并用史实说明之。(5分)

(3)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材料二、三的著者提出了什么主张?试举例说明材料二的观

点。(4分)

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

26.(13分) (1)学术价值最大的句子:②。(此问1分)

主要流派的主张:孟子提出:“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义利观。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礼法并用、性本恶、君舟民水。庄子提出:“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

(答出上述3人所提任意1点主张即可得1分,3派3分,答案较齐全者,可得4分,若答出阴阳家提出五行,可加1分,此问满分为4分。)

(2)原因:生产力的进步,农耕经济的发展;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教育的发展,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答对1点1分,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可同样赋分。此问满分为3分。)

(3)实践结果:秦朝“焚书坑儒”,运用法家思想建立中央集权,但运用失度,导致二世而亡。西汉初年,运用道家思想(黄老之学),与民休养生息,出现“文景之治”,然而不能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质外儒内法),完成大一统,使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

(答对1点1分,其它符合史实,言之成理的答案可同样赋分。此问满分为3分。)

(4)新哲学思想:产生了理学。(1分)

最大影响: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构建和谐社会)。

(答具体的某1点也可得1分,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可同样赋分。此问1分。)

27.(14分) (1)变化:食(吃、饮食)、住(居住、楼房)、行(出行、交通)、经

济结构、阶级(阶层)、社会风尚、习俗、女权运动(妇女地位、妇女解放)。

(答对4个及以上可得2分,答对3个及以下只得1分。此问共2分。)

原因: (1)西方近代文明传人、欧风东渐的结果。 (2)社会政治运动的推动。 (3) 政府政策的调整。 (4)近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推动。 (5)西方新思潮的传入,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的广泛传播。(答对任意3点即可得3分,此问满分为3分。)

(2)特点:西化(半殖民地化)、商业化、平等化。(答对1个1分,此问满分为3分。)

影响:(1)使人们的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开阔了人们视野,促进了科学

知识的普及。 (2)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3)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4) 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答对2点以上即可得2分,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可同样赋分。此问2分。)

(3)赞同(1分)。理由:从它产生的条件来看,正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导致自然经济的解体,在客观上为它的产生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条件;从动力上来看,它是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从产生的时间来看,它产生于鸦片战争后的六、七十年代;而且从它分布的地域来看,它最初分布在受外国资本主义影响的东部沿海地区。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一般被认为产生明朝中后期,几百年来没有成气候,也正说明了这种观点。

(答对1点可得1分,答对3点及以上可得3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此问满分为

3分。)

不赞同(1分)。理由:从它产生的条件来看,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从

动力上来看,它是一部分地主、官员、商人受洋务运动的诱导,受利润的驱使;从它分布的地域来看,它最初分布在交通、劳力、市场更优越的东部沿海地区;而且从它产生的途径来看,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是靠内因起作用。

(答对1点可得1分,答对3点及以上可得3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此问满分为

3分。)

(此问为开放题,只能给一次分,不能重叠给分。)

28.(11分)(1)目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和统一中国;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2分)

作用:第一次国共合作发动了史无前例的国民大革命,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1分)第二次国共合作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起来,共同进行了八年的艰苦抗战,打败了日本法西斯,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2分)

(采点与采意相结合赋分,此问满分为3分。)

(2)特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实行党外合作;没有统一的纲领(主义);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高举爱国主义,具有更广泛的群众性;取得更多的国际援助,享有更高的国际声誉。(答对任意2点即可得此问的满分2分。)

史学范式:材料一主要运用了现代化史观,材料二主要运用了全球史观。

(答对任意1点即可得此问的满分1分。)

(3)后果:第一次分裂导致1927——1936年国共十年对峙,日本乘机逐步扩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第二次分裂导致1945——1949国共内战,造成海峡两岸的分治。

(1点1分,此问共2分。)

认识:国共两党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应该团结起来,共同面对目前挑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答对任意1点即可得此问的满分1分。)

29.(12分)(1)过程:①在思想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了“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②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在十三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④邓小平“南方谈话”从理论上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十四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

(答对1点得1分,其它符合史实的答案,可酌情给分,此问满分为4分。)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分,答对1句话即可得此问的满分1分。)

(2)内政: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2分,其它符合史实的答案,可酌情给分。)外交:在对内改革的同时,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并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国策;加入世贸组织,“引进来,走出去”;实行不结盟外交,广交天下朋友,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平事业。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2分,其它符合史实的答案,可酌情给分。)(也可以如是概括:从中国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顺应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积极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4分)

(3)事例:利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不结盟外交,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科学发展观。(答对1点得1分,其它符合史实的答案,可酌情给分,此问满分为3分。)

30.(12分)(1)雅典奴隶制民主,美国总统共和制,英国君主立宪制,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民主等。(答对2个得1分,答对3个及以上可得2分。此问满分为2分)

(2)形式和途径:英国:通过革命和和平方式建立起民主制。资产阶级革命后,发动“光荣革命”,颁布《权利法案》,从而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后经过议会改革,加以逐步完善。(2分)

美国:主要通过革命手段建立起民主制。独立战争后,颁布了《1787年宪法》,从而确立起民主共和制政体,再经过南北战争,进一步完善。(2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3)英美民主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都符合本国国情,都促进本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采取较温和的,渐进的手段,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是和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较弱小,与封建势力较强大,及受启蒙思想影响较小有很大关系。而美国采取革命手段,建立起民主共和制政体,也与美国其时资本主义发展较充分,受启蒙思想影响较大,加之,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有很大关系。因此,社会历史发展不同,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不相同,政体未必相同。(4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4)理论上:成为法国宪法的序言,其所倡导的原则,成为后来法国和其它国家制宪

的理念。(1分)

实践上:鼓舞了法国和其它国家人民为民主自由而斗争。(1分)

31.(13分)(1)背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大萧条、大危机)。(1分)

具体表现形式:实行国有制,建立国营经济;指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1点1分,此问3分。) (2)建立:二战后期(1944年),由美国牵头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规定了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根据会议决定,会后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从而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2分,采点与采意相结合给分。)

美国存在过O型“血源”。(1分)

说明: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中,罗斯福新政,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恢复银行信用及工农生产,使经济得以恢复发展,二战后成为超级大国;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的金融汇兑制度,因此美元不可撼动的被接受为资本主义的世界货币。(2分,采点与采意相结合给分。)

(3)主张:实行GDP经济发展减肥,走内在经济发展模式与金融体制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子;同时确立货币的公信力和不可撼动的被接受性质。(2分,采点与采意相结合给分。)

举例说明:中国采用第一种经济增长模式,通过改革开放,积蓄财富,然后通过灵活务实(稳健的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美国走的是第二种经济增长模式之路,即依靠债务拉动型经济增长,结果引发了当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2分,采点与采意相结合给分。)

安徽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安徽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2题;共64分) 1. (2分) (2020高一上·泸县月考) 走进孙中山故居,就会看到先生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彰显了先生的伟大胸襟。在历史上,也曾存在“天下为公”的局面,但后被“家天下”的局面所取代。改变这一局面的人物是() A . 禹 B . 启 C . 商 D . 汤 2. (2分)(2020·南宁模拟) 西周的国家制度和政府机构较之商代不断完善,主要表现在君统宗法化、王权专制化、封国宗亲化。下列叙述可印证“君统宗法化”的是() A .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 .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 .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 D . “王后无嫡,则择立长” 3. (2分) (2020高一上·泸县月考) 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 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 . 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 C . 丞相制度的实行不合时宜 D . 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 4. (2分) (2017高一上·静海月考) 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 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②世卿世禄制 ③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均没有独立性 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均由皇帝任免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5. (2分)(2020·天津模拟) 曹丕继魏王后,颁制九品中正制,由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中正都由州郡的世家名门贵族官僚来担任,因而所定为上品者,无非世族名门。这表明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 A . 克服了察举制的诸多弊端 B . 打破了士族的特权垄断 C . 兼顾了家世与才能的考量 D . 弱化了中央的专制集权 6. (2分)唐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并下设吏房、兵房等五房为独立于六部之外的行政机构,得到玄宗认可。这反映当时() A . 三省体制逐步形成 B . 决策权审议权分离 C . 制度变革提高效率 D . 中枢体制发生质变 7. (2分)金庸在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虚构了主角郭靖大侠在南宋末年一直坚守襄阳(今湖北)抵御外族进攻。郭靖所抵抗的“外族”是() A . 契丹 B . 女真 C . 党项 D . 蒙古 8. (2分) (2017高一上·成都期中) 明太祖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诏罢中书省”,但相权被废使皇帝与六部之间产生了一个权力真空。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明代皇帝() A . 提高六部的政治地位 B . 设立内阁来辅助施政 C . 任用宦官来参预朝政 D . 以特务机构充当耳目 9. (2分) (2017高一上·梁山月考)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一个国家该要有一个凝固的中央。开始是封建,四分五裂,慢慢地就统一集中。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这说明()

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1—6单选,7—10多选,共40分) 1. 如图所示,A、B两质点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质点沿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 B. B质点沿正方向先减速后加速 C. 经过4s,A质点的位移小于B质点的位移 D. 0~4s内,两质点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2. 测速仪上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固定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670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和B相距710m.已知声速为340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0m/s2 B. 10m/s2 C. 5m/s2 D. 无法计算 3. 在t=0时,A、B两物体在同一地点以相同的初速度沿同一方向运动,A物体 的v-t图象如图,B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运动的时间可能等于A B. 在途中B始终在A的前方 C. 在途中任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不可能相同 D. 在途中任一时刻两物体的加速度不可能相同 4. “竹蜻蜓”是一种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传统儿童玩具,是中国古代一个很 精妙的小发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外形如图所示,呈T字形,横的一片是由木片经切削制成的螺旋桨,当中有一个小孔,其中插一根笔直的竹棍,用两手搓转这根竹棍,竹蜻蜓的桨叶便会旋转获得升力飞上天,随着升力减弱而最终又落回地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根据“竹蜻蜓”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直升机的螺旋桨.下列关于“竹蜻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始终在加速上升 B. “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始终在减速上升 C. 为使“竹蜻蜓”能以图示方向旋转上升,其桨叶前缘应比后缘略高 D. 为使“竹蜻蜓”能以图示方向旋转上升,其桨叶前缘应比后缘略低 5. 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 体m,且M、m相对静止,则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 A. 3 B. 4 C. 5 D. 6 6.如图所示,一个“V”型槽的左侧挡板A竖直,右侧挡板B为斜面,槽内嵌有一个质量 为m的光滑球C,“V”型槽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直线运动的一小段时间内,设 挡板A、B对球的弹力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辽宁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四次月考试卷

辽宁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四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 1. (2分) (2017高一上·汕头期中) 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周王准备以上卿之礼赏赐管仲,管仲推辞说:“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这反映了() A . 贵族政治渐趋瓦解 B . 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 C . 分封制度逐渐恢复 D . 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 (2分) (2020高一下·深圳月考)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明和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如果要研究隋唐时期的农业新发展,下列生产工具可以帮助说明的是() A . 耧车 B . 翻车 C . 曲辕犁 D . 水排 3. (2分) (2018高二上·马关月考) 宋代的官僚士大夫是书法名画的消费主体,更将之作为标榜身份的象征;新崛起的富民阶层因没有政治特权,基于书画作为精神类奢侈品的特性,也广泛加入书画消费行列;平民阶层消费的书画类型多以通俗类为主,但一些小工商业者对书画艺术品的追捧也蔚然成风。这种现象表明() A . 宋代的社会阶层差异逐渐消失 B . 书画消费的分层功能已经显现 C .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文人画成为主流形式 D . 书画消费成为社会身份建构的重要手段 4. (2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商品中,生产资料仅占8%左右,而消费资料占90%上,其中直接消费资料又占80%左右,这种结构,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并无根本改变。中国对外出口商品中,农业原料在1893年占1 5.6%,以后迅速增长,到20世纪30年代占45%左右,而制成品反由占56%退居34%。对此合理的认知是() A . 自然经济顽强抵制着列强侵略 B . 中国外贸的半殖民地色彩浓厚 C . 民族工业未涉足重工业 D . 近代农业有了一定发展 5. (2分) (2019高一下·雅安期中) 1878年,李鸿章主持筹建上海机器织布局,机器设备均从美国引进,聘请美国技术人员担任总工程师,“期渐收回利源”,并规定“十年以内不准另行设局”这一举措客观上() A . 解决了军事工业资金困难

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第一卷(选择题共69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回答第1~3题: 1.儒家思想体系所包含的优秀思想不包括 A、以德治国 B、依法治国 C、轻徭薄赋 D、和谐社会 【解析】B。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的思想主张进行分析,B属于法家思想。 2.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开始改变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 B、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家思想密切结合 C、从思想上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 D、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和各个方面 【解析】A。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早在秦朝“焚书坑儒”时期开始得到改变。3.下列历史人物,将自己的思想活动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有 ①葛洪②李贽 ③洪秀全④康有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C。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否定孔子权威;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4.下列对秦汉时期匈奴族社会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呼韩邪单于统一了北方草原

B 、在西汉时期内部出现过混战与分裂 C 、经过西汉的三次重大打击之后,再也不对汉朝构成威胁 D 、西汉时期威胁西域,东汉时期不构成对西域的威胁 【解析】B 。A 错误:统一北方草原的是冒顿单于;C 错误:此后,双方争夺的重点转移到西部,东汉时期仍然威胁东汉的中原、河西以及西域;D 错误:东汉初年汉朝无力顾及西域,西域各国重新被匈奴控制。 5.2006年6月10日我国迎来了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我国现存的石窟艺术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并留下的文化瑰宝,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 、秦汉时期开始修造 B 、云冈石窟佛像具有中原文化的特征 C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D 、最精美的作品大多是佛教特别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作品 【解析】C 。A 错误:魏晋以后,随着佛教广泛传播开始建造;B 错误:是典型的胡人形象,洛阳的龙门石窟佛像才具有中原文化特征;D 错误:大多是隋唐时期作品。 6.王安石变法规定,进士科专考 A 、明经诸科 B 、诗赋 C 、经义和时务策 D 、律令和断案 【解析】C 。基础知识再认再现的考查。王安石变法废除 了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设明法科,专考律令 和断案等 7.下图反映了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是 A 、引进的高产农作物逐渐取代传统的农作物 B 、棉花的种植区域在明朝中后期进一步扩大 C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D 、农业的进步促进了具有专门职能城市的发展 【解析】C 。A 不符合实际情况;B 项不对,该图反映的 是贸易场景,而不是生产场景;该图与D 项中城市的发展无关,所以答案应该体现出农业生产与贸易的关系。 8.明清时期,促进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①加强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②政局相对比较稳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③抗击的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④粉碎了各种分裂势力的活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解析】C 。根据明清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条件及其作用进行分析。③错误:其间抗击的日本倭寇、沙皇俄国等不是资本主义列强。 9.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下列属于从树上“摇撼下来的果子”有 A.美国公使进驻北京 B.江苏的南京、苏州和镇江开辟为通商口岸 C.允许美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D.美国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国通商口岸“巡查贸易” 【解析】A 。从树上“摇撼下来的果子”指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美国从中渔利或通过片面棉花图·收贩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三卷)

绝密★启用前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 宗法制 B. 禅让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 2.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发展水平 B. 绘画技术进步 C. 政治权力干预 D. 儒家思想影响 3.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 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 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 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4.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A. 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 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 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 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5.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 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 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 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 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6.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A.主张国家至上B. 批判封建伦理C. 反对西方民主D. 传播马克思主义 7.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 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 B. 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 C. 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普遍关注 D. 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 8.下图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17-18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学段历史试卷 注意:本试卷共6页,32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I卷(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中国古代有许多历史传说。如禹为治水,化身为熊,三过家门而不入。对于这些历史传说,我们的态度是( ) A.全不可信 B.完全相信 C.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D.与史书记载相对照 2.山东省自古人杰地灵,被称为“齐鲁大地”。这一名称的由来与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有关(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在西周的分封制中,由于周公旦是武王最大的弟弟,也是武王兴周灭纣时功绩最大的姬姓子弟,因此被封于鲁。由于周公要在都城“陪王伴驾,辅佐朝政”,按西周的宗法制,谁必须到鲁国就任诸侯( ) A.召公长子 B.周公长子 C.微子 D.周成王 4.我国古代有许多特色鲜明、魅力独特的节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传统节日,有的消亡了,有的与其他节日融合了。春节、中秋、清明等因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传承至今,这是因为( ) A.历朝历代的传承与保护 B.家庭因素、孝宗敬祖切合传统文化的主题 C.节日起源的美丽传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D.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脉相承 5.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秦始皇为能够“制六合”而采取直接的有效措施是( ) A.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解析 6.明代后期,宦官专权,甚至控制内阁,当时的宦官魏忠贤人称“九千岁”,控制着朝中的一切大权,其爪牙遍布全国,是明代后期统治黑暗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整个封建社会宦官专权屡见不鲜,造成宦官参政控制政权的根本原因是( ) A.皇权至上制度 B.皇帝昏庸无能 C.监察措施不到位D.废除丞相造成的 7.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一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衡制度的雏形”。这一制度最有可能是( ) A.分封制 B.中外朝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度 8.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经常发生变动,下图是元朝的行政区域图。通过观察下图可以看出与现在的行

2019届浙江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浙江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 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 政治与血缘的结合 , 看似牢不可破 , 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 建国’, 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 立家’, 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 , 就有‘ 国’ 与‘ 家’ 的对立 , 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 ‘ 家’, 只知效忠于‘ 家’, 而不知效忠于‘ 国’ 。” 材料表明 A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2. 春秋初诸侯遍行采邑(封地),中后期始行县—郡制度,“ 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战国时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县两级制。以上历史现象产 生的根源是 A .诸侯争霸的推动 B.铁犁牛耕的使用 C.分封制走向崩溃 D.法家思想的推广 3.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不断改革中央机构。下列能正确反映汉、唐、明、清四朝中枢演变过程的是 A .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B.都察院——提点刑狱司——御史台——刺史制度 C.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改土归流 D.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度——- 军机处

4. 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载:“ 岭南谓村市为虚,柳子厚《童区寄传》云:‘ 之虚所卖之。’ ……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 之为虚,不亦宜乎?” 从中可以获悉当时 A .农村集市开始出现 B.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C.草市经营有时空限制 D.商业市镇逐渐兴起 5. 明中叶起,松江“ 布被天下” 的局面真正呈现出来,远销全国各地和海外。但是,江南的棉纺织行业却并未出现手工工场这种集中生产方式。究其原因,可能是 A .棉纺织业出现较晚技术不够成熟 B.小农家庭副业是棉纺织业的主体 C.棉纺织品易损耗不能够集中生产 D.棉花种植分散使集中生产成本高 6. 据道光《苏州府制》记载,晚明苏州府“ 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 。该史料用来研究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可以得出的最完整 的结论是 ①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②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增多 ③市民阶层已经有相当数量④雇佣劳动的出现具备可能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7. 以下观点中,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不相符合的有① “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 “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 (山泽资源)不出则财匮少” ③ “ 待农而食之,虞(山泽资源)而出之,工 而成之,商而通之。” ④ “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A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 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 这

江西省2020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目前,在山东、四川、陕西、安徽、河南等地出土汉代普通百姓墓葬的画像石或画像砖上 均发现有“射雀射猴”画像。如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一块画像石上,树下两人持弓仰射,树上共计有20多只雀与猴。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汉代民间形成了浓厚的尚武风气 B. 麻雀与猴类对小农经济破坏最大 C. 汉代的仕途开阔权力向下层开放 D. 黄河下游逐渐成为政治经济重心 2. 刘邦率兵在外,屡屡遣使慰问留守后方的丞相萧何。萧何不解其意,部属回答说:“为君 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这反映了当时 A.丞相职权范围宽广B.皇权对相权严加防范 C.君主权力受到制约D.皇权对相权实行监督 3.《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这一变化体现了 A.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B.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 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 4.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这体现了 A.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 B.郡县制未广泛推广 C.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 D.啬夫由中央任命 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看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 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制度上。”宋代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有 A.实行节度使制度B.任命文官做知州 C.创立三省六部制D.实行二府三司制 6.下表为文献中有关唐代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高三期末考试 历史 说明:本试卷分第工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将第1卷各题所选答案字母涂抹在答题卡上。第工卷可不上交。 第工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自秦创立后,在我国延续了二千多年,成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回答1-4题。 1.我国最早设立乡级行政机构是在 A.西周B.秦C.西汉D.东汉 2.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之一。下列哪些举措是为了分割相权? ①秦设御史大夫②唐设三省六部③北宋设参知政事④清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以下法津主张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的是 A.《法律》B.《秦津》C.《唐律》D.《大明律》 4.为加强对军队的控制,一些朝代统冶者采取兵将分离的办法。下列哪些措施采取了这一方法? ①府兵制②募兵制③更戍法④将兵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社会经济是一切社会存在及历史发展的基础。回答5—8题。 5.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变法。下列变法措施,发生在山东境内的是 ①尽地力之教②相地而衰征③初税亩④为田开阡陌封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最后使用五铢钱的皇帝是 A.汉武帝B.隋炀帝C.唐高祖D.唐太宗 7.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了秘色瓷。唐代秘色瓷主要产自 A.邢州B.越州C.宣州D.益州 8.下列我国古代赋税制度中,哪些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①租庸调制②两税法③一条鞭法④摊丁人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从鸦片争战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侵略中国,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回答9-12题。 9.我们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当时主要是指 A.割香港岛给英国B.开放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 C.协定关税D.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进行贸易活动 10.清朝同治年间,一位美国商人来华,这时他享有的特权有 ①他可以到安徽黄山观光旅游②他在中国触犯了中国法律可以不受中国官员的审判③可在汉口租赁土地④可在重庆开设工厂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1.《马关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当时列强侵略意图的一项是

高三历史测试卷4(含答案)

高三历史测试卷4 24.文化是以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各方面发展的。西周以前的文明,还是限于一个小区域之内,东周时则以各强国和文化发达的地方为多。这反映当时 A.文化的扩张与认同 B.国家的统一 C.分封制的盛行 D.民族的隔阂 25.《史记·货殖列传》所载诸大实业家,有从事于畜牧的,有从事于种树的,有从事于开矿的,都非占有山泽之地不行。据此可知当时大实业家 A.具有环保意识 B.非法占有国有资源 C.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D.展开激烈的产业竞争 26.《宋史·食货志》载当时的农民,“幸而收成,公私之债,交争互夺;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这说明当时 A.钱庄盛行 B.借贷流行 C.租佃关系发展 D.社会和谐稳定 27.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据此可知“改土归流” A.阻碍了当地社会进步 B.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治理 C.破坏了民族团结 D.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28.明清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形成了一种宗藩关系的国家关系体系。这种关系从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起,逐步解体。这种变化反映了 A.传统的华夷观走向崩溃 B.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减弱 C.国家关系平衡机制的建立 D.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走向正常化 29.新文化运动破坏和扫除了儒学的僵化躯壳及束缚个性的腐化部分。但并没有打倒孔孟之真精神及其学术,反而推进了“五四”后传统儒学的现代化。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 B.继承和创新了传统文化 C.背离了救亡图存的政治轨道 D.推行全盘西化路线 30.蒋介石在《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中说(1937年7月17日):“我们既是一个弱国,便只有拼全民族生命,……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这表明 A.国民政府推行片面抗战路线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中国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1.毛泽东的“求同存异”外交思想是以其矛盾学说为哲学基础的。以“求同”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异”的非对抗性质为基本前提,以“异”的具体状况为策略根据,以“同” 与“异”的发展变化为客观条件,指导了新中国的外交实践。据此可知毛泽东的“求同存异”外交思想 A.舍弃了中国传统文化 B.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 C.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D.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高三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第Ⅰ卷(客观题,共51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5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孔子曾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描述人生的轨迹。“技进乎道,庶几不惑;名副其实,何虑无闻”与“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两幅寿联所贺寿主当时的年龄分别为 () A.20岁、30岁B.30岁、40岁C.40岁、50岁D.50岁、60岁 2.大禹治水是否确有其事,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论。在一件青铜器 ——遂公簋上,刻有大禹治水传说事迹的铭文(如右图),首 句是“天命向敷土,随山浚川。”它能否证明大禹治水确有其 事() A.能,因为出土文物有证明力 B.不能,因为此物非大禹遗留 C.能,因为与传说完全吻合 D.不能,因为还缺乏相关其他证据 3.“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心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4.右图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 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 是() A.人寿年丰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D.祭祀谷神 5.《陈杞世家》革:“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用复求舜后……封之于陈……”周武王这样做的意图是()A.利用舜的名望,统治陈地B.拉拢商朝旧势力,分化敌人 C.论功行赏,激励手下勇敢杀敌D.培植自己的亲信 6.《国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土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B.私营手工一得到迅速发展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式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7.先秦时期是我国青铜文明发展兴盛的时代,青铜器的纹饰传递着重要的信息。对比以下两幅青铜器的纹饰,其变化反映了()

2019届高三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2019届高三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称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n does the man say the lecture will begin? A.At 7:30 B.At 8:00 C.At 7:40 2.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At the post office B.At the airport C.At the hospital 3.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big travel company B. A job opportunity C.An inexperienced salesman 4.What does the man mean? A.Bill isn’t ready to help others B.Bill doesn’t want to listen to him C.Bill is actually in need of help himself 5.What does John think of his holiday? A.Wonderful B.Awful C.Boring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y didn’t the woman show up for class? A.She met a traffic accident B.She talked with the man C.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her car 7.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A.Have her car repaired B.Rent a car C.Buy a new car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卷Ⅰ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4.卷Ⅱ试题一律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氏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 ) A.郡县制度的发展 B.井田制瓦解 C.赋役制度的变化 D.皇帝制度的形成 2. 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 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C.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3.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 A.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D.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4.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为,“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盐铁官营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以垄断经营排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政府可获取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 C.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 D.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 5. 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他“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 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 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2.“分封制是建立在方国联合体上的血缘性国家,秦以后才是地缘性(即民族性)国家。”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最高统治者的行政权力不同 B.地方行政的组织方式不同 C.能够直接统治的区域不同 D.选拔官员的途径不同 3.“有一湖南籍书生,在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气概和抱负,潜心著述。这位士人是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魏源 D.曾国藩 4.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开始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其代表论文《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封建王朝复辟问题》指出:“任何一次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经过长期、反复、曲折、复杂阶级斗争而实现的”,“反动的统治阶级”“在被推翻之后”。可见当时世界史研究 ( ) A.侧重英法国际关系的演变 B.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 D.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 5.“如果没有海湾战争,中国军队就不会这么快清醒,可以说海湾战争是我国军事变革的分

水岭,其意义不亚于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海湾战争对我国军事变革最大的启示在于 A.全新的战争观念 B.先进的军事装备 C.落后就要挨打 D.多国部队的阵容 6.美国一大学教授编写的关于马克思的历史剧中有这样的台词:“他们都宣布我的思想死了。”“他们不觉得奇怪吗——有必要一次又一次地宣布我的思想死了吗?不断宣布一种思想已死了。不正可以证明这种宣布的虚妄吗?”台词中提到的“思想”是 A.马克思在继承和批判前人相关思想基础上创立起来的 B.标志着马克思已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C.主要体现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 D.科学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使国际共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7.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标志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 C.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D.宣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8. 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的依据是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很本改变,人民当家做主 C.中国开始进入社会土义初级阶段 D.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9.“世俗的政治活跃分子——(最初)还不是别有用心的政治统治者,而是普通的小康家庭——接受了改革者的抗议,把它视为自己的信条,并团结起来给统治者施压。”这段话()A.揭示宗教改革本质 B.诠释宗教改革原因 C.鼓舞宗教改革热情 D.冲击世俗权力阻碍 10.《梦梁录江海船舰》记载:“舶商之船,自入海门,便是海洋……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据所学判断该书最早可能成书于()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 B.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C.皇帝背离“独尊儒术”的初衷 D.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 2.北宋名臣李沆曾当着使者的面把真宗皇帝的手诏烧掉,并让使者回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另一名臣韩琦曾对神宗皇帝说:“先帝,臣所立;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上述现象说明宋代 A.君主权力受到了威胁 B.士大夫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C.士大夫参与政治决策 D.重文轻武的国策被严格执行 3.下列宋元时期三部重要的农业典籍在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记述上带有各自鲜明的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统一局面渐趋形成 D.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4.明代以每纳粮一万石的地区为一粮区,选派当地大户担任“粮长”,负责催征税粮,参与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有的还包揽地方事物。政府还以“税户人才”的名义,选拨优秀粮长为基层官吏。由此可知“粮长制”的推行 A.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C.推动了明代赋役制度的完善 D.适应了强化君权的需要 5.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的中国总人口量约为4.1亿,1873年下降至约3.5亿,锐减6000余万。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日趋加剧的民族矛盾 B.持续不断的海外移民 C.愈加沉重的封建剥削 D.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6.下图是刊登在1910年《神州日报》上的一-幅风俗画,画中男子正在张贴的布告上写有“奉旨不缠足”字样。此画旨在说明

2021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学科试卷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论语·为政》中,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据此判断,十世可知的原因是 A. 宗法制和王位世袭制的因袭 B. 儒家思想逐渐成大宗 C. “礼”的传承使文明得以延续 D. 父系血缘关系得以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礼制传承的影响。解读材料信息可知,子张问:“十代以后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可以知道吗?”孔子说:“商朝继承夏朝的礼仪制度,改动了多少,可以知道;周朝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改动了多少,也可以知道;以后的朝代继承周朝的礼仪制度,即使百代,同样可以推测。”,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礼”的传承使得文明得以延续,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礼”的传承对文明延续的作用,不是宗法制和王位世袭制的因袭,两者并不相同;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礼”的传承对文明延续的作用,并未体现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大宗,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早期儒家思想并未成为大宗;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礼”的传承对文明延续的作用,不是父系血缘关系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C 选项。 2. “唐无论社会、经济、选举、交通等,较之西汉,其繁杂程度又何止十倍!旧体制不足以取新社会,于是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从以上材料可以知中书和门下两省设立的最大意义是有利于 A. 正确决策 B. 限制皇权 C. 分权制衡 D. 推翻旧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据材料“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可知,唐朝设立中书和门下两省有利于正确决策的实行,故A正确;B项表述错误,不是限制了皇权,而是加强了皇权;C项不符合题意;

宁夏育才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

绝密★启用前 宁夏育才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英语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白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亳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写在草稿纸上、超出答题区域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保持卡而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选择题)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五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下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The man can't smoke at all. B.The man can smoke? C?Neither of them can smoke here? 2? Where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o? B.The Art Museum.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60242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分为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48分) 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西周分封诸侯,在武王时期即已开始,大规模分封在成王和其子康王时期。康王之后,分封机会减少,太子以外的各子多留在朝中为卿、大夫。这反映康王之后的西周 A.宗法血缘纽带更加牢固 B.分封制度日益走向瓦解 C.王室成员受到严密防范 D.嫡庶长幼地位依然有别 2.《考工记》是记述先秦时期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据该书记载,春秋时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由此可知,当时的手工业A. 工艺分工日益精细 B. 产品种类非常丰富 C. 地域特色较为明显 D . 生产管理特别严格 3.东汉中后期,皇帝早卒者较多,嗣君年幼,外戚得以擅权;至嗣君成年,则依靠亲信宦官翦除外戚实力,宦官专权局面随之而起。由此,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出现。这主要是由于A.君主专制体制得到加强 B.外朝官僚机构作用弱化 C.君主软弱权臣有机可乘 D.豪强大族左右政治局势 4.武则天在其身后的千余年间,主要是受批判和责难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她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建国后,史家对其评价有褒有贬,但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由此可知,历史人物的研究 A.视角不同导致结论有别B.时间愈久真相愈加清晰 C.观点越多越易达成共识D.需要迎合特定政治要求 5.宋代官员的选任,有科举取士、恩荫补官、学校考选、吏员出职、杂色补官以及摄官转正等途径。当时多数官员是以科举和恩荫补官入仕,其中又以后者居多,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被认为“无出身”,在任官升迁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少有能跻身高层者。这表明,宋代选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