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东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印发企业裁员停产倒闭及职工后续处理工作指引的通知

广东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印发企业裁员停产倒闭及职工后续处理工作指引的通知

广东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印发企业裁员停产倒闭及职工后续处理工作指引的通知
广东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印发企业裁员停产倒闭及职工后续处理工作指引的通知

广东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印发企业裁员停产倒闭及职工后续处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局、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单位:现将《企业裁员、停产、倒闭及职工后续处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印发给你们,请及时转发所辖的基层劳动保障部门和有关单位,并向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各界广泛宣传。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贯彻《指引》,加强政策法规指导,引导企业尽量避免或减少解除、终止职工劳动合同,帮助企业规范裁员行为,督促停产、倒闭企业做好职工安置工作,认真落实失业人员社会保险待遇问题,及时提供优质的再就业服务,积极预防和快速处理劳动纠纷,切实保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八日

广东省企业裁员、停产、倒闭及职工后续处理工作指引

各类企业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风暴对企业用工的影响,承担社会责任,规范用工管理,保持职工队伍稳定,尽量避免职工失业。职工要理性认识当前的经济和就业形势,依法遵守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积极履行劳动义务,与企业共渡难关。企业应当按照法定条件和程序解除或终止职工劳动合同,职工应当按照法定程序理性维权,在政府、企业帮助下通过自身努力尽快实现再就业,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企业裁员

本《指引》所称的裁员,是指企业一次性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0%以上的行为。

(一)依法裁员,避免或减少规模性集中裁员。

1.企业要尽可能维持职工队伍稳定。要采取积极措施克服生产经营的暂时困难,可根据生产经营情况,与职工协商变更工作岗位、工资报酬等劳动合同内容;可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工资能升能降机制;未安排职工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的,应统筹安排职工休带薪年假;对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情形的职工,应依法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通过开展职工在岗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储备人才,抓住机遇促进转型升级。

2.企业确需裁减人员应依法平稳有序进行。要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实施裁员行为。要事先与工会、职工和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沟通协调。不得裁减法定的特殊人员,优先留用法定的困难人员,注意保留技术和管理骨干。要避免大规模集中裁员,妥善处理好各项善后工作,防止因裁员的对象、程序、处置等违法而出现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依法规范裁员行为。

企业实施裁员,要按照以下步骤办理:

企业自我确认是否具备裁员条件→梳理职工情况和拟订裁员预案→启动裁员程序→听取本企业工会意见并制定裁员方案征求意见稿→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并全面修改完善裁员方案→向劳动保障部门报告情况→正式实施裁员方案

正式实施裁员方案=出具解除或终止证明+结清劳动报酬+支付经济补偿等法定费用

+办理档案、社保转移手续+整理保管用工材料

1.实施裁员前,要自我确认是否属于下列情形之一,否则不得裁员:

(1)本企业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

(2)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

(3)本企业存在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情形,已经与职工依法变更了劳动合同,但仍然需要裁减人员;

(4)本企业与职工在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已经无法履行。

如果无法自我确认是否符合裁员条件,各企业不要贸然裁员,要及时与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沟通,得到劳动保障部门确认后再启动裁员程序。

2.确定可以实施裁员后,先梳理职工情况,初步确定裁员对象,拟订裁员预案。组织工作人员对本企业职工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掌握职工总数、用工性质、入职时间、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家庭经济情况、伤病情况、月平均工资情况等;初步确定裁员对象和人数、优先留用对象和人数;对裁员可能产生的经济成本进行全面测算,确保资金到位;对裁员可能产生对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和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进行充分的分析评估,依法科学确定启动裁员程序的时机。

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不得裁减的人员:

①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而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或者是疑似职业病、还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职工;

②在本企业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提示:注意查阅《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

③患病或者非因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职工(提示:注意查阅《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④处在孕期、产期限、哺乳期的女职工;

⑤在本企业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职工;

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裁员时须优先留用的人员:

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职工;

②与本企业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职工;

③与本企业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职工;

④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职工。

3.启动裁员程序后,首先向本企业工会说明情况,听取工会对裁员预案的意见,并进行修改完善,制定裁员方案(征求意见稿)。听取本企业工会意见时,应当制作会议记录,如实记录工会意见,能当场解决,应当当场解释答复或修改完善,由与会人员签名确认并存档备查。不能当场解决的,应当认真研究,并书面答复工会。

本企业没有设立工会的,可直接进入下列第4步。

4.召开全体职工会议,向职工说明情况,听取职工意见,正式确定裁员方案。

召开会议前应当通知全体职工会议日期和地点,会议日期应当安排在正式解除劳动合同之日的30日前,对无法直接联系的职工应当采取有效方式(例如挂号信函、邮政专递等)通知其本人。

企业要在与会职工进入会场时组织书面签到备查。

企业应当在会上向职工说明裁员背景(一般包括经营情况和资产状况等)和裁员方案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步骤,可采取会上当场听取职工意见或会后收取职工书面意见等方式全面掌握职工对裁员方案的意见和建议。企业应当制作会议记录备查。

会后应当对职工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分析,并可采取面谈等方式与提出意见、建议的职工进行答复解释,特别是要注意疏导存有异议的职工群体的情绪。如工会或者职工反映其中的被裁减人员符合法定不得裁减人员范围的,企业应重新核实,情况属实的不得裁减,情况不实的应答复工会或者职工。如工会或者职工反映其中的被裁减人员符合法定优先

留用范围的,企业应重新核实,情况属实的应优先留用职工,情况不实的应答复工会或者职工。

企业要对职工提出的意见或建议逐一进行充分解释或答复,确保职工无明显对抗情绪后,正式确定裁员方案。

5.正式实施裁员方案前,企业应当向劳动保障部门书面报告裁员工作准备过程和最终确定的裁员方案。书面报告中应说明企业裁减人员的理由、被裁减人员的基本情况、是否已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负责人和联系方式等内容,附上裁减人员方案和相关证明材料。劳动保障部门对裁员事项提出意见或建议的,企业应当认真研究,依法逐一解决并作出书面报告,直至劳动保障部门最终认可。劳动保障部门对裁员工作直接介入协调处理的,企业应积极配合。

6.在职工全体会议召开之日起满30日并完成上述第4、5步骤后,可正式实施裁员方案。

(1)企业应对被列为裁员的职工,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书面证明中应当写明该职工的工作岗位、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等内容。

(2)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生效之日足额支付全部劳动报酬。企业应当按照《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的规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当日结清并一次性向被裁减人员足额支付工资。

(3)在被裁减人员完成工作交接之日,一次性依法足额支付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还要支付伤残补助、抚恤等法定费用。计算标准和方法参见后文。

(4)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之日起15日内,为被裁减人员办理档案转移手续,并依法办理社会保险待遇申领手续和转移手续。办理方式参见后文。

(5)收集、汇总被裁减人员的劳动合同文本、工资支付台账(包括能证明职工已领取相应工资的凭证)、劳动合同签收公示表等文件资料(特别是注意保留被裁减人员的联系方式),整理归档备查,至少保存二年。《劳动合同签收公示表》应当按照《关于印发广东省劳动合同签收公示暂行办法的通知》(粤劳社发〔2007〕16号)的要求制作。

(三)优先招用被裁减人员。企业实施裁员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需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过企业保留的被裁减人员联系方式,采取有效方式通知被裁减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二、企业停工停产

本《指引》所称停工停产,是指企业非因劳动者的原因而停工停产的情形。

(一)企业决定停工停产时,首先应当向职工说明情况。企业非因劳动者原因而停工停产的,应当采取会议等方式向职工说明停工停产原因、期限、停工停产期间拟安排的工作任务情况和拟执行的工资支付标准等相关情况,听取职工意见,并依法作出解释答复。

企业在可能或已经出现停工停产情形时,请及时向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反映情况,在劳动保障部门指引下做好预案,并将职工异常情况随时报告劳动保障部门,共同确保停工停产期间的企业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和谐安定。

(二)企业在短期停工停产期间的工资支付标准。停工停产不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最长三十日)的,为短期停工停产。

停工停产前的工资,应当依法正常结算支付。

停工停产开始后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企业应当按照正常工作时间支付停工停产职工的工资。

(三)企业在长期停工停产期间的工资支付标准。停工停产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为长期停工停产。

企业还能安排职工从事部分生产任务但不饱和的,可以根据拟安排的生产任务情况与职工依法展开协商,对停工停产满30日后次日起的工资标准进行重新约定,达成一致后签订书面的变更协议。实际履行期间,企业应按照新的协议,根据职工提供的实际劳动结算并支付工资。

企业已无任何生产任务可安排,职工不需要从事任何劳动的,企业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向所停工停产职工支付生活费。生活费的发放期限从停工停产满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后的次日起直至企业复工复产之日止,或者到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之日止。“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可向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查询。

(四)复工复产。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尽快复工复产。

复工复产后,企业应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或者结合复工复产后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依法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与职工重新约定新工资标准等内容,达成一致的,应签订书面的变更协议。

(五)无法复工复产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企业经过努力认为确已无法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的,可依法实施裁员(参见前文)、破产或提前解散等,并按照本《指引》相关内容办理职工安置手续。

三、企业倒闭

本《指引》所称倒闭,是指企业因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被责令关闭、被撤销或者企业自行决定提前解散等原因而终止企业主体的情形。

(一)企业出现倒闭情形的,应当向职工说明情况。企业应当采取会议等方式向职工说明倒闭原因、职工安置相关费用计发标准和依据等情况,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依法逐一进行解释答复,特别是要做好存有对抗情绪的职工群体的说服解释工作,避免引发群体性事件。企业应当按照法定标准,积极筹措资金。

(二)企业出现倒闭的,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情形,可与职工终止劳动合同。具体要做到:

1.出具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企业应向每名职工出具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写明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等内容。

2.支付终止劳动合同时职工应当享受的补偿、补助等法定费用。企业应当在终止劳动合同当日结清并一次性支付职工工资。企业还应依法支付职工经济补偿、伤残补助、抚恤等法定费用。企业的资产变现所得,应优先用于支付上述费用。

3.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相关手续。在终止劳动合同之日起15日内,为职工办理档案转移手续,并依法办理社会保险待遇申领等有关手续。办理方式参见后文。

(三)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国有企业关闭破产的,应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国有企业关闭破产的规定,妥善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其中属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的,应参照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印发国有企业改革职工安置方案参考样本的通知》(粤劳社办〔2006〕407号)中的《中央驻粤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职工安置方案参考样本》办理(可到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5716978549.html,查阅)。

四、计发经济补偿的注意事项

(一)主要计发依据:

1.《劳动合同法》;

2.《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3.《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

4.《广东省劳动合同管理规定》(粤府〔1995〕22号);

5.《关于修改<广东省劳动合同管理规定>第二十九条、三十条的决定》(粤府〔2003〕40号)。

(二)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职工,在合同期满后被终止劳动合同时经济补偿金的计发办法。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且劳动合同期满时因企业不愿维持或提高原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而被终止劳动合同的职工,除在本企业转为合同制职工的1986年9月30日(含本日)以前参加工作的原固定工(含干部)外,经济补偿年限应从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施行之日起计算。

(三)月工资的标准。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五、办理社会保险待遇申领等手续

企业解除或者终止职工劳动合同后,应当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的相关手续。其中养老、失业、医疗保险手续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养老保险手续。

1.企业与职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后,应尽快到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其办理减员停保手续。

2.企业破产、倒闭的,应由留守人员办理减员停保手续。

在上述两种情形下办理减员停保手续时,企业需提供《在职职工减员申报表》,解除、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或职工处理审批表等减员证明材料。

3.职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后重新就业的,应由新用人单位到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其办理参加养老保险手续。

4.鼓励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后回原籍的农村户籍职工,保留原参保地的养老保险关系,重新就业参保的,原缴费年限可以累计计算。农村户籍职工也可由其本人到参保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退保手续,退保后终止养老保险关系,重新就业参保的,原缴费年限不能累计计算。

农村户籍职工办理退保时,需提供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及书面申请。

(二)办理失业保险手续。

1.申领就业失业手册。企业解除或者终止职工的劳动合同后,须按广东省就业和失业登记的有关规定,持《广东省企业招用(解除)人员备案登记表》、解除劳动关系人员花名册电子版等资料,向所属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职工申领《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以下简称《就业失业手册》)。

2.办理失业登记。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且符合相关规定的失业人员,可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

本地城镇户籍人员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就业失业手册》、原企业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或生效的裁判文书等有关资料,到户籍所在地或原单位所属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非本地户籍人员在常住地稳定就业满6个月的,失业后可以在常住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

3.申领失业保险待遇。

(1)城镇户籍失业人员。符合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的城镇户籍失业人员,应当在终止、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劳动争议的裁决、判决之日起60日内,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就业失业手册》、原企业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或生效的裁判文书等有关资料,到受理其失业保险业务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申领失业保险手续。

(2)农民合同制工人。农民合同制工人连续工作满一年,单位已按规定为其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后,可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企业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或生效的裁判文书等有关资料,到受理其失业保险业务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一次性生活补助的申领手续。

(3)未参加失业保险的失业人员。企业未参加失业保险或者擅自停止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导致失业人员不能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或者农民合同制工人不能按规定享受一次性生活补助的,失业人员、农民合同制工人可要求企业依法按照本人应当享受的失业保险金或者一次性生活补助总额的二倍给予一次性赔偿。

4.医疗保险的相关手续。对于符合当地政府医疗保险政策规定条件的职工,企业在解除、终止其劳动合同时,应按照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支付过渡性基本医疗保险金。

六、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

(一)职工投诉。

1.投诉的渠道。职工对企业在裁员、停产、倒闭过程中存在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侵害其合法权益的行为,可以通过如下渠道进行投诉:

(1)直接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

(2)拨打12333投诉咨询电话和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公布的举报投诉电话;

(3)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邮寄投诉信件;

(4)开通网上投诉的地区,可通过电子邮件、劳动保障部门门户网站举报投诉专栏投诉。

如职工是因同一事由引起集体投诉,投诉人可以推荐代表投诉。

2.提交的材料。职工投诉企业违反劳动保障法律、侵犯其合法权益时,需提交下列材料:

(1)按要求填写的《投诉登记表》。《投诉登记表》内容包括:投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文书指定送达地址、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被投诉企业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建立劳动关系的情况;就投诉事项是否已申请劳动仲裁和提起诉讼;劳动保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和投诉请求等事项。《投诉登记表》应有投诉人本人的签章。

(2)投诉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应提供原件核对)。

(3)证明劳动关系和与投诉请求有关的事实证据。

属于推荐代表集体投诉的,同时要求提交推荐人签章的推荐委托文书和相关投诉材料。

投诉人书写投诉文书确有困难的,接受投诉的工作人员应进行笔录,由投诉人签字。

3.对投诉的受理。劳动保障部门对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事项的投诉,将及时提出不予受理的意见,并告知投诉人通过劳动争议处理或者诉讼程序等其他途径办理;对应当受理的案件,从受理之日起依法按照劳动保障监察程序优先快速办理。

4.对违法行为的处理。对于职工的投诉,经查实企业存在拖欠工资、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等违法行为,劳动保障部门将按照《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加付赔偿金:

(1)对企业未及时足额支付职工报酬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企业按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标准向职工加付赔偿金;

(2)对企业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3)对企业违反规定未向职工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

(二)劳动争议处理。

1.劳动争议处理范围。职工与企业发生下列劳动争议事项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划分。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企业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企业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法律法规等另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3.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职工申请仲裁应在法律规定的仲裁时效内提出书面申请。如果劳动争议发生在2008年5月1日前,职工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出书面申请;劳动争议发生在2008年5月1日后的,职工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1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4.需提交的材料。职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需提交下列材料:

(1)按规定填写的《仲裁申请书》,申请书中写明当事人基本情况(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原籍、现住址、联系电话、确认无误的通讯地址;企业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地址和联系电话)、具体的仲裁请求及金额、事实和理由等。申请人通讯地址变更的须及时书面告知仲裁委员会。

(2)提供身份证原件进行核对,并附相关证据材料。

(3)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询、打印的企业法人注册资料原件一份。

5.推举代表人。职工人数在30人以上的,应当推举3-5名代表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涉及承认、放弃、变更仲裁请求,代为和解、调解事项的,代表人应当告知并征求职工的意见。

6.委托代理人。职工可以委托律师,近亲属,工、青、妇等社会团体或者所在单位推荐的人,有正当理由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许可的其他公民作为代理人。

(1)代理人范围。职工委托近亲属为代理人的,应提供当事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亲属证明或公证机关出具的亲属关系证明书。职工委托有关的社会团体或所在单位推荐人为代理人的,应提供社会团体或单位开具的证明。职工委托律师作为代理人的,代理人应提交律师事务所开具的所函,仲裁工作人员应查验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代理涉及10名以上当事人的案件,需按《关于加强对律师代理重大群体性敏感案件监督指导的通知》(粤司〔2004〕208号)的规定报告当地司法局和律师协会备案。

有正当理由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许可的其他公民,主要指:一是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证或律师资格证的公民;二是获得企业法律顾问资格的公民;三是从事法学研究、教育工作的公民;四是从事劳动保障部门、工会组织、企业协会工作的公民;五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法律工作者。

(2)书面授权委托。职工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的,应按照规定填写《授权委托书》,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代理人资格进行审查。

(3)付酬问题。公民代理人参加劳动仲裁活动不得向当事人收取报酬。当事人与代理人应签订不收费的协议书,并提供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供不收费协议,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有权取消其代理资格。

(4)法律援助。职工经济困难的,可以向司法行政部门申请法律援助(具体申请手续,可通过所在地的114查询司法行政部门的联系电话和地址后进行咨询)。

七、失业人员培训

(一)再就业培训。登记失业人员凭《就业失业手册》或《社会保障卡》、身份证等相关材料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职业培训机构提出再就业培训申请,接受再就业培训服务,按规定享受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其中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限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特殊工种),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可申请领取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二)创业培训。失业人员有创业意愿的,可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下属的创业培训机构提出参加培训申请,参加创业培训。其中登记失业人员、本省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可按规定享受一次性创业培训补贴,培训合格的可继续接受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政策咨询、创业项目推介、开业指导等“一站式”免费创业服务。

八、再就业途径

(一)公益性职业介绍。失业人员办理失业登记后,可参加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组织的现场就业岗位信息发布会或专场招聘活动,根据自身就业意愿选择就业岗位。

(二)技能岗位对接。失业人员办理失业登记后,在参加现场就业岗位信息发布会后2天内未能就业或签订就业协议的,可前往原单位所在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参加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组织的岗位对接活动。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根据失业人员的专长,从发布的岗位信息中搜索匹配新的就业岗位,并提供落实政策、就业指导、再就业技能培训等一站式的就业服务。

(三)就业援助。对参加技能岗位对接活动后仍未再就业且符合我省就业困难对象范围的失业人员,可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等就业援助服务。

(四)自主创业。有创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可参加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开展的创业培训,培训合格后可自主创业,并按规定享受当地有关创业扶持政策,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2020年 企业裁员三种方式的要点解析

XX有限公司 MS-CARE-01 社会责任及EHS手册 (1.0版) 制订: 审批: 2020-1-1发布 2020-1-1实施

企业裁员三种方式的要点解析 “纵观劳动相关法律的主旨和要义,其目的也是促使劳资双 方,要本着善意处理之间的劳动关系,以维护劳资关系的稳定。所以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之下进行裁员及减员,是相关企业为自身计的最优选择。” 最近“社保改税”政策颁布以后,未来确对保障员工的退休金有一定助益,但是就眼下而言,企业所需“多缴”的社保费用增大了企业的负担。在现实的经营困难之下,当企业所有人评估,企业再按原有方式继续经营已经利润有限之后,决定转型升级也好,或缩小经营规模也罢,裁员都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那么一般企业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启动裁员呢? 首先,我们所说的裁员一般指狭义的裁员,即“经济性裁员”,《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 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正如条款中所说的,企业启动“经济性裁员”是需要达到上述条件的。如果企业目前无法达到这些条件,但仍有裁员的迫切需求,或者有其他更好途径进行裁员,除依据上述条款裁员外,也还有其他的实操方式,即广义的裁员。下面就对企业最常见、最可行的裁员方式分别做一个介绍。 ▌裁员路径的选择 广义的说,目前裁员主要有三种方式:单方解除(经济性裁员)、其他理由单方解除(严重违纪、客观发生重大变化)以及双方协商解除。企业到底采用哪种解除方式,能最大可能降低法律风险,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就实际诉讼、仲裁风险而言,最后一种协商解除,无疑是最安全,需要最先争取的,也是对劳资双方权益最有保障。 一、单方解除(经济性裁员)

如何降低员工离职率的几点思考

如何降低员工离职率的几点思考在知识经济、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企业对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争夺之战愈演愈烈。然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员工离职的问题。合理、有序的员工流动,能避免企业管理模式和思维方式的陈旧和僵化,有利于新的观念和思想的引进和吸纳。但过于频繁的员工流动,则会增加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影响组织的稳定性,不利于企业长期、持续地发展。 一、员工离职原因分析 导致员工离职的原因很多,这些原因的表现形式、重要程度、影响力度都各不相同。究其本质来源,可以从个人的心理活动以及所引发的心理机制来分析。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每个人有五种层次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任何一个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下一个层次的需要就转变为主导需要。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表明,个人与工作的关系是一种基本关系,该关系运作有效与否取决于激励和保健两种因素。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大多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有关(例如公司正确的管理、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金、地位、工作安定等),这类因素的改善可以预防或消除员工的不满,但不能直接

起到激励的作用,故称为保健因素。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主要与工作内容或工作成果有关(例如工作成就、提升、任务性质、个人发展的可能性、职务上的责任感等),这类因素的改善可以使员工获得满足感,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激励作用,故称为激励因素。 结合上述两个理论可以看出,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属于保健因素,能给员工带来基本的生活保障,实现员工个人基础层次的需求。工作内容或工作成果属于激励因素,能给员工带来成就感和受尊重感,实现员工个人对于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在此意义上,员工离职原因大致源于来自于企业和员工两个方面。 1.来自企业的原因 (1)福利待遇。福利的完善与健全程度,待遇的公平与合理程度,都将影响到员工的内心感受。员工如果长期认为内心实际感受与预期想法差异太大,就可能产生离职意愿。 (2)工作条件。工作环境恶劣,对员工的劳动保护措施欠缺,工作强度超负荷,工作地点太远,难以实现工作与日常生活的平衡,也可能促使员工产生离职想法。 (3)人际关系。上下级间沟通不利,同事间关系不好,人际关系复杂,勾心斗角,都容易让员工疲于应对人际关系而导致身心疲惫。

企业裁员管理(1)

精心整理 企业裁员管理 随着企业战略的调整、组织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人力资源结构性的调整,从而导致裁员。 裁员是企业为强化竞争力而进行的有计划的大量人员裁减,是用人单位违背员 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解聘那些业绩不佳的、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员工。 我们还可根据企业的决策行为将裁员分为主动性裁员和被动性裁员。上述结构性裁员和优化性裁员属于主动性裁员,经济性裁员属于被动性裁员。人们习惯认为,裁员往往是在企业效益下降、面临危机时的被动应对方式,即经济性裁员。而实际

上裁员及裁员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一种正常人力资源管理行为。 组织缩小员工队伍规模有三个主要原因:无效率、缺乏市场适应性和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变弱。在所有方面,效率都是一个主要的驱动因素:在许多组织中,劳动力成本或薪水是最大的开支之一。通过降低劳动力成本和重新设计工作流程,用 人力资源的独特性。首先,人力资源有自我就业选择权,自我就业选择权会导致人才选择有利于个人发展的企业,如果企业的机制、行业等不利于己,人才就会流动。其次,人力资源会退化,如果企业员工过于稳定,员工创业激情就会衰减,员工能力在岗位上得不到提升,就会退化。其三,人力资源会沉淀,如果员工进入

企业后缺乏压力和动力,不再努力工作和学习,没有创新,员工就会从人才变成庸才。因此,通过裁员,可以清除沉淀性人员,使组织的效率提高。 裁员是企业人力资源退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竞争淘汰机制的内在要求。裁员可以使员工感受到市场竞争压力,激发员工内在的动力,使整个组织充满活力。 人员的费用;来自于受委屈员工的诉讼费;管理层的信任的损失;当经济反弹时,缺乏增长所需要的职工;在劳动市场失去声誉,从而使未来的雇佣更加困难;由于员工士气的低落而导致顾客满意度的下降。但其主要缺点如下:

2020年企业作风建设心得范文

【篇一】 抓好作风建设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作风,按照辞海解释,是指工作或生活上一贯表现出的态度与行为。笔者以为,作为企业作风,是指企业在生产管理、核心技术、工作、市场研究、产品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态度与行为。 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就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尤其提出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这为今后各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好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笔者认为,只有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作风,才能更好地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一是强化勤俭奋斗的作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国与家如此,企业更是如此。一个经济效益好的企业,都是靠勤俭奋斗得来的,决不是从天上掉下或地里冒出的。倘若奢侈,尤其是经营者将挥霍企业的钱当作奢侈享受,就是一座金山也会被掏空,还论什么兴旺发达。 二是强化求真务实的作风。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一定要凭真本事、真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倘若搞虚假、玩花招,也许一时骗得了少数人,但决骗不了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定会败下阵来。 三是强化团结拼搏的作风。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凡是一个兴旺发达的企业,都是内部十分团结,一致拼搏的团体。倘若不团结,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乃至干群关系紧张,人心涣散,那这个企业非败不可。 四是强化诚实守信的作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诚实守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倘若不讲诚信,对工程质量欠缺责任,用劣质产品坑人,玩欺诈伎俩骗工,以虚假承诺哄人,那等于是把企业往绝路上推。 五是强化敢于请人揭短的作风。主棋者迷,旁观者清。企业的短处,企业自身不一定察觉。这就是敢于请人尤其是请消费者揭短,诊断自己的病症,以便“对症下药”,尽快攻之。倘若缺乏敢于请人揭短的作风,甚至违疾忌医,那势必把企业害死。企业作风,既是企业的一种外在形象,又是企业的一种内在本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保证。要使企业兴旺发达,必须认真抓好作风建设,并要求经营者和所有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模范带头抓,不断从各个方面强化自己,以切实增强综合的强有力的竞争实力,真正形成企业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动力,使企业的优势不断得到发展壮大,才能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才能实现国企改革发展的目标。 【篇二】

公司经济性裁员的6个棘手问题

公司经济性裁员的6个棘手问题 (一) 20个人以下不能适用“经济性裁员”吗? 经济性裁员,是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用人单位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为改善生产经营状况而辞退成批人员。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规定,适当放宽经济性裁员的条件。 用人单位需要裁减的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裁减人员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是必须发生了法定情形,确实需要裁减人员。即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它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2、必须履行法定程序:用人单位应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

会或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方可以裁减人员。 3、裁减人员时应优先留用下列劳动者: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它就业人员,有需要抚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4、用人单位在裁员后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二)协商解除导致裁员人数不足20人怎么办? 裁减人数有两个相对的标准:二十人以上或者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 同时,经济性裁员的时间标准就是一次性裁员。用人单位如果裁减人员人数不足法定标准,就不能以经济性裁员的实体条件为由成批解除劳动合同,只能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的规定单个解除劳动合同,其中的权衡,决定了用人单位不会一味地规避经济性裁员。 (三)经济性裁员方案必须职代会通过吗? 什么是经济性裁员?经济性裁员,是指用人单位一次性辞退部分劳动者,以此作为改善生产经营状况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保护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和生存能力,度过暂时的难关。 企业经济性裁员法律规定 (1)企业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七条,以及苏政发[2001]157号文规定,经职代会

员工管理企业如何应对员工急辞工

(员工管理)企业如何应对 员工急辞工

企业如何应对员工急辞工 跟“技术工人紧缺”、“招工困难”壹样,员工“急辞工”现象也逐渐成为许多企业头痛的事情。据调查,于珠三角地区,由于“急辞工”而引发的信访投诉迅速增多,已然成为劳动部门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 员工“急辞工”现象对企业HR部门的工作是壹次严峻考验。壹方面是企业生产及人员紧张的压力,另壹方面是人性化管理的要求,HR部门究竟该何去何从呢?员工急辞工的背后 H先生是壹家大型集团公司的人资经理,今天壹上班就收到了几份技术人员急辞工的申请。面对公司紧张的生产排程和HR部门忙碌的招聘工作,H先生决定和这几个员工开诚布公地好好谈谈。于访谈的过程中,员工陈述的辞工原因各不相同,如疾病、家有急事等。可是,H先生经过细心的观察,仍是发现了壹些珠丝马迹。这几位急辞工的员工几乎来自同壹个地区;他们虽然提出许多的辞工原因,可是却没有相应的依据进行证明;如因疾病而辞工的员工且不能出示正规医院的证明。种种迹象表明,这些员工急辞工的背后有着许多微妙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越来越多的企业HR经理均面临着类似于H先生这样的困境。员工急辞工大体上能够分为俩种类型:个人的急辞工和员工集体急辞工。其中集体急辞工对企业的危害非常大。于壹些人才招聘会上,甚至有部分应聘者公然以能挖到(带走)壹批熟练工人作为自己的应聘资本。由此可见,除了壹部分员工是有正当理由急辞工以外,相当多的员工急辞工行为的背后均隐藏着许多利益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很多员工均自觉不自觉地将急辞工作为了壹种自我保护和抱怨要挟的手段。如找到了壹个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环境,准备跳槽;借“急辞工”试探企业对自己的重视程度,促使企业增加工资待遇等。 员工急辞工是企业自酿的苦果 有不少人士认为“急辞工”现象的逐渐增加,主要是行业内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短缺,尤其是熟练技术工人的缺乏引起的。当行业内人才竞争激烈,壹些急需人员的企业往往会用高薪挖走其它企业的骨干人才,导致这些人才的急辞工现象。但于某种意义上,员工的急辞工现象却是企业自酿的苦果。 R公司是壹家化工企业,最近也遭受到“员工急辞工”的寒流。由于行业的性质,车间里高温高压设备多,连续性生产程度大,环境污染严重,工伤事故频发。面对这种现状,R公司未能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和手段。员工普遍缺乏安全感,于心理上产生“此地不可久留”的恐惧感。于最近发生壹次严重工伤事故后,竟然有三十多名壹线技术工人集体辞工,给公司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和影响。R 公司的关联负责人对此也显得很无奈。 R公司的有心无力显示出企业于管理方面隐藏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常常不被人们直接观察到,需要企业于日常和员工接触的过程中,用心去体会和观察。然而,于追求生产质量和利润的理念导向下,企业往往会忽视对员工的关注,于管理制度和手段上表现得过于刚性和强硬。“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员工于对企业丧失信心的情况下,急辞工行为成为了抱怨和反抗的唯壹途径。 经济处罚真的有效吗? 根据关联的劳动法律法规,员工辞职须提前壹个月通知企业。也就是说,员工的

企业裁员降薪的差异性策略

企业裁员降薪的差异性策略 因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使中国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收入减少、利润下降现象,许多企业不得已采取了裁员、降薪措施。那么,裁员、降薪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企业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裁员、降薪呢? 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衰退,近来,多家知名企业纷纷采取了裁员和降薪措施以缓解压力。网络上有关富士康裁员的传闻称,据一份截止日期为2008年7月25日的富士康内部文件显示,富士康10大事业群在中国大陆的员工为65万人,与2007年相比整整减少了10万人;中信证券的部分员工薪酬最高降幅达到20%……诸如索尼、百事、联想、惠普等国际巨头也纷纷宣布裁员计划和降薪措施,一时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狼”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客观认识危机 本次金融危机源自美国,继而引发了全球经济动荡,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循环链条中资本链这一环节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导致的危机爆发。“危机”是危险和机遇的组合词,它意味着在威胁来临的同时可能会孕育着新的机遇。危机是经济周期的决定性阶段,是上一个经济周期的终点,也是下一个经济周期的起点。企业应该冷静判断目前的形势和自己所处的位置。 从宏观上看,本次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相对较弱。其直接影响仅存在于那些过度依赖出口的企业,而对立足于内需的企业,其影响是间接、缓慢的。 近期,新浪面对全国企业白领进行的一次有关金融危机的网络调查显示:36%的被调查者认为金融危机对其企业基本没有影响,4.6%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任何影响,47.9%的被调查者认为有一定影响,只有11.5%的被调查者认为金融危机对其企业影响较大。该调查在一定意义上表明,不必高估金融危机在微观上的影响作用。 理性看待裁员与降薪 面对金融危机,企业通常会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表现:一种是企业的收入减少、利润降低,支付能力明显不足;另一种是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没有明显变化。对后者而言,企业尚未遇到生存危机,更重要的是做好预防措施,提高防范意识。对前者来说,企业已经遇到了生存危机,应采取果断措施来降低成本开支,裁员或降薪就是能够快速见效的人力资源手段之一。 因此,企业应该客观评估自己,不应该盲目跟风。当然,也不排除存在个别企业以

公司整顿和作风建设动员大会讲话(完整版)

公司整顿和作风建设动员大会讲话 公司整顿和作风建设动员大会讲话 一、统一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统一为党的建设。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作风是个人或组织在工作生活中一贯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是干部职工立德、立言、立行、立身之本,是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的综合体现。机关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集团公司的形象,关系到集团公司党委重大决策的部署和落实,关系到集团公司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次机关作风整顿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目前,集团公司机关作风总体情况是好的,多数同志工作上思想认识统一,行动到位。但极少数机关工作人员仍存在思想消极,不思进取,工作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生活上讲待遇,缺少敬业精神;责任、任务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诿、相互扯皮;工作不主动,思路不清晰;存在办事拖拉,不讲效率,服务质量不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工作纪律差,上班迟到、早退,不务正业,工作不能正常开展。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极个别人身上,如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对集团公司机关甚至集团公司的整体形象造成极坏的影响。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一)加强机关作风整顿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迫切需要。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综合体现,它解决的是党员的行为规范和党群、干群关系等问题。作风好坏直接关系到党

员、干部的素质和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影响。如何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要求,把广大干部员工利益真正落实好、维护好,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机关作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我们机关同志的一言一行,在员工、公众眼里都直接代表着集团公司的形象。机关的工作作风,直接影响到各部门对于集团公司党委的各项要求的贯彻执行,也直接影响到员工根本利益的体现和维护。因此,有必要乘这次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东风,使我们干部员工的精神状态、思想面貌和工作作风产生一个飞跃,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贯彻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 (二)整顿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是促进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需要。要抓好管理、谋求发展、确保今年工作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实现,就必须大力改善集团公司发展的软环境,解决好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员工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软环境的改善,主要集中反映在机关作风上。通过这次机关作风的集中整顿,机关各部门要不断调整工作方法,着力构建干部素质强、服务质量优、工作效率高的服务型机关,为集团公司的改革发展创造一流的发展环境。 (三)整顿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是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一个党员干部的素质结构可分为三个层面,即核心层、制度层、自为层。核心层的主要素质是党性,制度层的主要素质是组织纪律观念,自为层的主要素质是党员干部各种行为的自我表现。从当前我们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来看,三个层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自为层较为突出。目前,集团公司正进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阶段,需要的是大批干事创业的高素质干部,我们进行作风整顿,就是要站在对集团公司发展负责,对集团公司广大干部员工利益负责,对

企业员工离职率高的成因和对策

企业员工离职率高的成因和对策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各种资源中最重要的因 素。相对稳定的、高忠诚度的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职员的离职率一直是困扰企业单位的一个难题,在一定的调研的基础上,对该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归纳,对产生的后果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可行的对策。关键词:人力资源;离职率; 忠诚度 0 前言 当今社会,企业越来越强调员工忠诚的塑造,重视通过种种手段予以保证核心员工的留驻。但是,总是会有人对企业的现状不太满意,一个行动就是选择离职。适当的员工离职率对于企业发展和保持活力是有益的,过于频繁的离职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稳定发展,反映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员工管理和沟通方面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现实工作中,离职率过高的现象在企业中并不少见。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考虑,流失人才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使企业高层管理者能够对较高离职率的原因做出准确判断的关键。本文从理论与实际操作的角度出发,对造成企业较高离职率的原因和应该采取的对策进行研讨。 1 企业员工离职率高的原因 企业员工的离职率应有一个合理的界限,大多数学者认为10%左右为宜。但目前有许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人员的离职率却远远高于10%。很多人认为,企业离职率高的原因是因为工资水平低或者没有必要的劳动保障,但事情并非那么简单,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个人与组织融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匹配达成同化的过程。整个过程可以用下图来表示,但当某一环节发生错误,两者目标产生分歧,从而累积了一定程度的矛盾和冲突时, 员工的离职行为就发生了。 根据对一些企业和员工的调查,产生冲突造成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有:

人力资源管理:现在企业应该如何裁员

;在这段试用期内,员工的工作状况被详细如实地记录,经理保持记录,以一种人性的方法给予员工提高自身的压力。经理人员还要定期与处于试用期的员工会面,交流工作状况。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员工有明确的努力目标,而且也表明公司并不是想将他们简单地扫地出门,而是大家共同来帮助他提高技能。在员工获得足够的进步之后,他们便能够获得新的工作岗位;相反,如果在期限之内仍不能令人满意,那么,他们将面临被裁的命运。接下来,经理人员所应认真准备的就是针对该名员工的解雇谈话了。为了使被裁员工带着自尊离开公司,经理人员在谈话中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选择正确的时间:向员工宣布裁员决定的时间要选择在一天和一周的开始,最糟糕的时间是在周末和假期开始之前。准备好文件:要在宣布对某员工的解雇决定之前就准备好所有的文件。工资,包括其他方面的收入以及员工还没享受过的假期,这些都应该及时处理好。这不仅仅体现了良好的公司制度,而且也涉及到法律问题。第三者在场:应该有一位人力资源部的代表在场,这样会增强裁员谈话的严肃性和确定性。人力资源代表也可帮你解答一些人事方面的专业问题。另外第三者在场也可在必要时作为此次裁员事件的见证人。保证隐私:只能是经理和人力资源代表参加谈话。要向员工保证不会有其他任何人知情。忽略了这一点会让员工变得敏感。简明扼要:只能说你必须说的话,要表达清楚,言简意赅。拖长谈话时间会让员工以为这是在进行一次讨价还价的谈判。注意你的语气:谨慎地使用你的措辞,但是要保持一种诚恳和同情的语气。要有同情心,但是也要坚定;要诚恳,但也要有所警戒。寻求反馈:虽然要力求谈话简短,但还是要在宣布对其解雇后鼓励员工谈谈他们的感想。如果员工不立即回答,你可数数到20以等待他的反馈。千万不要惹上一个冷酷无情的名声。创造友好的气氛:要对员工的未来职业发展给予鼓励,帮助他树立信心。在适当的时候站起来并伸出手暗示谈话到此为止。对员工过去的工作表示谢意。当然如果员工因为被裁而拒绝向你表示感谢时你不要感到吃惊和受到了伤害。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裁员之风现在全球范围内波及甚广,这不得不使一些企业去摸索更好的裁员之道。美国SUN公司就准备在2001年7月开始的下一财年施行一种新的裁员策略——员工进步方案(EmployeeImprovementProgram),该方案与以上一揽子方案有相似之处。SUN公司将员工按能力排序,处于最后10%的员工将不得不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在90天之内提高自身技能以适应公司内另一新的岗位,要么就得离开SUN公司。对于国内的企业而言,它们同样会面临越来越多的裁员事件。所以多多吸收一些有关裁员的良好建议会带来很大的帮助。有统计表明,企业得罪了一位顾客就会失去十五位潜在客户。同样的道理,如果企业有了一次不适当的裁员,也可能会间接失去若干名合适的员工。裁员之道,不可不慎——现在是国内企业的经理人员们学习如何裁员的时候了。

作风建设的心得体会(企业)

作风建设的心得体会(企业) 抓好作风建设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作风,按照辞海解释,是指工作或生活上一贯表现出的态度与行为。笔者以为,作为企业作风,是指企业在生产管理、核心技术、工作、市场研究、产品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态度与行为。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就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尤其提出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这为今后各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好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笔者认为,只有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作风,才能更好地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一是强化勤俭奋斗的作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国与家如此,企业更是如此。一个经济效益好的企业,都是靠勤俭奋斗得来的,决不是从天上掉下或地里冒出的。倘若奢侈,尤其是经营者将挥霍企业的钱当作奢侈享受,就是一座金山也会被掏空,还论什么兴旺发达。二是强化求真务实的作风。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一定要凭真本事、真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倘若搞虚假、玩花招,也许一时骗得了少数人,但决骗不了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定会败下阵来。三是强化团结拼搏的作风。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凡是一个兴旺发达的企业,都是内部十分团结,一致拼搏的团体。倘若不团结,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乃至干群关系紧张,人心涣散,那这个企业非败不可。四是强化诚实守信的作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诚实守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倘若不讲诚信,对工程质量欠缺责任,用劣质产品坑人,玩欺诈伎俩骗工,以虚假承诺哄人,那

等于是把企业往绝路上推。五是强化敢于请人揭短的作风。主棋者迷,旁观者清。企业的短处,企业自身不一定察觉。这就是敢于请人尤其是请消费者揭短,诊断自己的病症,以便“对症下药”,尽快攻之。倘若缺乏敢于请人揭短的作风,甚至违疾忌医,那势必把企业害死。企业作风,既是企业的一种外在形象,又是企业的一种内在本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保证。要使企业兴旺发达,必须认真抓好作风建设,并要求经营者和所有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模范带头抓,不断从各个方面强化自己,以切实增强综合的强有力的竞争实力,真正形成企业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动力,使企业的优势不断得到发展壮大,才能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才能实现国企改革发展的目标。

企业员工离职处理准则

员工离职处理细则 (一)本公司员工不论何种原因离职,悉依本细则办理。 (二)员工离职区分: 1.自请辞职。 2.职务调动离职。 3.退休离职。 4.解雇离职。 5.其他原因离职。 (三)自请辞职者,如平时工作成绩优良,应由单位高级主管加以疏导挽留,如其去意仍坚,可办停薪留职,但不发离职证件,目的仍希再返公司效力。 (四)离职手续: 1.员工离职,由单位直属主管向人事单位索取员工离职通知单(如附件一)按规定填妥后,持单向单列各单位办理签证,再送人事单位审核。 2.职员以上人员离职时,应向人事单位索要移交清册三份(如附件二),按移交册内容规定,详加填入移交清册,办妥移交手续后,一份存原单位,一份离职人保存,一份随同离职通知单及工作时间卡一并交人事单位呈转核定,移交清册并移送稽核室存查。 (五)移交手续: 1.工作移交:原有职务上保管及办理中的帐册、文件(包括公司章则,技术资料图样)等均应列入移交清册并移交指定的接替人员或有关单位,并应将已办而未结案的事项交待清楚(章则,技术资料,图样等类应交保管资料单位签收)。 2.事务移交: ①原领的工作服交还总务科(一年以上的免)。 ②原领的工具,文具(消耗性的免)交还总务科或有关单位。 ③上项交还物品不必列入移交清册,由接收单位经办人在离职单上签证即可。 3.移交期限以5天内办妥。 (六)离职人员办理移交时应由直属主管指定接替人接收,如未定接收人时应临时指定人员先行接收保管,俟人选确定后再转交,如无人可派时,暂由其主管自行接收。 (七)各员工所列移交清册,应由直属主管详加审查,不合之处,应饬更正,如离职人员,正式离职后,再发现财物、资料或对外的公司应收款项有亏欠未清的,应由该单位主管负责追索。 (八)离职手续办妥后,始准填发离职证明。 (九)本细则呈奉总经理核定后实施,修订时亦同。 员工离职处理细则(2)

企业经济性裁员的操作要点与风险控制

企业经济性裁员的操作要点与风险控制 裁员,这个无论企业还是员工都惟恐避之不及的话题,尤其是面临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窘境,企业一直把裁员的问题藏在口袋里,员工则更是把裁员的话题埋在心底。不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提到裁员的问题,总会让企业领导感到烦恼,让员工感到忧虑。然而,裁员又是企业和员工都必须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用人单位什么时候可以裁员?或者说,在发生什么情况下,企业才可以理直气壮地裁员呢? 就像一个人员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我们称之为“辞职”,如果多名员工同时提出解除合同,我们就要称其为“集体辞职”或者“集体跳槽”;反过来,对于企业来说,也存在这种因人数及特定原因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企业对一个员工主动提出解除合同,我们通常称之为“解约”、“解聘”、“解雇”,当企业要对多名员工同时提出解除合同时,我们则会习惯上把这种情况下的解除合同称之为“裁员”。 因此,企业裁员,从实质上来讲就是企业因自身原因主动提出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就法律后果来言,在裁员与解除合同中,企业担负的法律责任近乎是一样的。只不过,对于因裁员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以及操作程序,前者比后者更为严格。 案例 某印刷公司,成立于2005年,现有员工300人左右,主要业务范围为商务印刷及包装。近年来,由于公司主要客户在中国的业务持续下滑并逐步转移部分产能到东南亚国家,加上日益增加的人工成本,公司订单急剧减少,近四年来持续出现经营性亏损。公司目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 此外,随着北京市基于疏解非首都功能定位要求,对于生产性企业的日益限制以及对企业环保的要求逐年提高,印刷行业在北京已经被视为限制投资的行业之一。随着今年《北京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污收费实施办法收费政策》的施行,包装印刷行业将作为试点收费的两大高污染行业之一进行收费,这使得公司的经营愈加困难。 在此情况下,为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同时为配合国家的环保政策,并结合公司的经营现状,公司决定实施转型升级战略,为尽快改变公司目前经营

企业员工离职率高的成因和对策

员工离职率高的成因和对策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各种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相对稳定的、高忠诚度的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职员的离职率一直是困扰企业单位的一个难题,在一定的调研的基础上,对该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归纳,对产生的后果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可行的对策。关键词:人力资源;离职率;忠诚度 0 前言 当今社会,企业越来越强调员工忠诚的塑造,重视通过种种手段予以保证核心员工的留驻。但是,总是会有人对企业的现状不太满意,一个行动就是选择离职。适当的员工离职率对于企业发展和保持活力是有益的,过于频繁的离职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稳定发展,反映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员工管理和沟通方面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现实工作中,离职率过高的现象在企业中并不少见。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考虑,流失人才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使企业高层管理者能够对较高离职率的原因做出准确判断的关键。本文从理论与实际操作的角度出发,对造成企业较高离职率的原因和应该采取的对策进行研讨。 1 企业员工离职率高的原因 企业员工的离职率应有一个合理的界限,大多数学者认为10%左右为宜。但目前有许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人员的离职

率却远远高于10%。很多人认为,企业离职率高的原因是因为工资水平低或者没有必要的劳动保障,但事情并非那么简单,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个人与组织融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匹配达成同化的过程。整个过程可以用下图来表示,但当某一环节发生错误,两者目标产生分歧,从而累积了一定程度的矛盾和冲突时,员工的离职行为就发生了。 根据对一些企业和员工的调查,产生冲突造成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有: 人员聘用上采取宽进宽出的方法 宽进宽出往往是招聘工作不细致的直接结果。招聘工作不细致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岗位的任职条件缺乏明确的认识。一个岗位的任职条件基本应该包括学历、工作经验、知识技能、个性特征等条件。任职条件的确定需要借助于工作分析,但相当多的企业没有开展这项工作。(2)对应聘者的甄选方法单一,面试凭印象。许多企业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仅仅采用面试一种手段,没有根据岗位要求编制系统的、有针对性的面试题目。(3)招聘工作的简单化与制式化造成把关不严,选人不准。 没有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机会 在人才市场谋求职位的人,绝大多数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不但看重物质待遇,更看重在新的岗位上能否得到发展。而能否得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企业是否有一个合理的、明确的晋升制

企业裁员方案

企业裁员方案 篇一:公司裁员方案 (918字) 1、目的: 因公司战略调整及企业发展侧重不同,及工作分析,结合现在有些岗位工作不饱和,特对公司人员架构调整和员计划。裁员一定会有风险,对员工会有影响,但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风险和影响降到最低。 2、裁员名单: 3、裁员整体原则: 1)稳定员工心态第一; 2)然给员工认同裁员的原因; 3)从感情上让裁员从和平的心态接受。 4)为员工做好后路铺垫。(提供所有他担心的问题和可能遇到的困难) 5)低调处理,不影响其它同事。 6)快速解决,我建议当即谈判离职当即办理手续当即结算工资。 4、前期准备: 1)充分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特点、性格、心态、家庭背景等;了解越多的基本信息对谈判越有帮助。 2)员工对裁员事件的心理承受因素。 3)让上司与其沟通; 4)裁员员工的家庭情况,有没有困难家庭的,有没有会因为离职而影响家庭生活的。 5)制定出裁员通知书、补偿协议(让其签名,以防劳动纠纷)

6)充分了解人员的几本情况,他们可能会提出的疑问,(请列出所有详单)及应对措施。 7)相关表格准备: a)《离职通知书》 b)《离职工资结算单》 c)《离职证明书》 d)《离职交接表》 5、谈判策略 1)了解他在公司所作出的业绩,给予认可;引导出但是由于公司目前的困境和发展战略调整,及工作不饱合的等原因。(视当时情况而沟通) 2)说出是他主动离职,但是公司给补偿;(这条根据实际当时谈判情况进行) 3)公司裁员会给予相应的补偿; a)提供补偿通知书,让他签名确认; b)提供补偿工资条,当日结算,让他签名确认; 4)提供离职证明书,是优秀评价; 5)提供职位推荐。(这里需要先了解一下他们的特长,看是否有合适的职位推荐) 6)告之,如果公司有合适的职位,首先考虑的也是他本人。 按照正常原则裁员要当即立断,不能拖拉,最好安排在周五,上午谈完下午办完手续,这样不会影响其他人。 6、谈判流程:见附表。 7、注意事项: a)做好访谈记录。 b)做好交接准备。(交接数据备份,以防数据遗失)

如何进行裁员面谈

如何进行裁员面谈 作为一名专业实施EAP(员工帮助计划)的心理咨询师,易普斯公司首席顾问张西超博士亲自参与咨询了最近引人注目的联想裁员。那么,老板或HR经理该如何有效地实施裁员?该以什么心态和方式与被裁人员进行面谈,以尽可能降低对被裁员工造成的心理伤害呢? 裁员震荡 人的一生会丧失很多东西,比如:青春会丧失,健康会丧失,亲人会离我们而去……对于在职场中的人来说,他们眼中的丧失是什么?就是失业。这种丧失会使人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甚至是一种跌入谷底的感觉。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被裁员工最大的丧失就是丧失了自己,自我迷失。他可能会想:我没有用了?因为我老了,跟不上时代了?或者是人家比我强,我太可怜了……就像谈恋爱也是一样,最痛苦的不是失去了爱人,而是让人觉得失去的是自我价值,甚至会过低估计自己,导致一蹶不振。 因此,当一个企业要裁员的时候,一定要想到被裁员工的心理反应和心理需要,一定要去研究。此时,裁员者需要用真诚、真实去对待你即将“曾经”的员工,并且要从关注生命的角度去关注他们。 在这场裁员战役里面,对于一个裁员者来说,你必须要界定你到底是什么角色?在发生过的裁员“事故”里面,我们不难分析出一个共同特点:震荡,往往是由于没有沟通好而引发的。 裁员者的素质 因此,裁员者首先要做好的事,就是做好离职谈话。裁员者在与被裁员工沟通时,要表现出这是公司的决定:你不可以在这里逗留了。而作为一个合格的裁员者,必须要完成这个过程,而且还要表现出你对生命的关怀和保护。但是无论你多么同情他,多么心软,也绝对不可以妥协。这时候他也就不会再勉强你了。 另外,在进行离职谈话时,每位裁员者之间要有比较统一的口径,并且你对这次谈话要有一个比较客观的预期,要有心理准备。在整个谈话中,要围绕两个字:真诚。 裁员通常都是在较长时间里酝酿好,然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施完毕的,这个过程通常都是保密的。这样做的好处很多,比如:可以尽可能保护企业资源不流失,使裁员带来的影响周期缩短等等。 因此,当你把一位正在工作的员工叫到你办公室的时候,他一定不会想到是这件事。当你说要辞退他时,他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一定会有许多情绪反应,这也是人之常情。有的员工可能表现得很气愤:“这怎么可能?我工作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这是谁的决定?……”有的员工可能会一边默默流泪,一边不相信这个事实。 此时,就是考验裁员者基本素质的时候了。作为裁员者,你必须从态度和言语中表现出对他的深切同情,比如:“我知道你很不容易,你的爱人也下岗了,孩子又要上学,我真的很同情你”;同时还要表现出对他的充分尊重和接纳他的情绪,你应该尽可能地让他发泄、哭泣、牢骚,而不能加以阻拦,诸如:“一个大男人,有什么值得哭的,难不难看呀……”这种话一定不能说。你能做的只是让他正常地发泄,适当时给他递上一张纸巾,当他发泄累了的时候,一切也就归于平静了。但如果你要是与他争辩,事情就会很麻烦了,甚至会出现“我要报复!”等破坏性行为。因此,在整个离职谈话中,裁员者一直要抱以真诚的态度,用简洁的语言和职业化的商业角色形象来面对员工,让他感到你是在行使公司的决议,而非自己的意图。 人在做任何事情时,贵在自信。作为裁员者,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可以通过自己本身所具备的职业素质,使被裁员工的痛苦降至最低。在谈话中,有时被裁员工常常会陷入这个怪

企业如何防范员工离职带来的风险

企业如何防范员工离职带来的风险? 我们常常面对这种现象:公司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一个技术尖子,刚刚独立完成了一个技术项目,就被直接竞争对手挖走了。我们除了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之外,还要想办法将其损失程度和伴随而来的风险降到最低,并且应该思考如何控制员工离职率。员工是企业的资本,很多企业一直持这样的观点:“员工第二,顾客第二”,如此一来,企业更要解决员工离职问题,不要让其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 员工频频跳槽,引发大量劳动争议,由于对员工跳槽管理不当导致企业在劳动仲裁、诉讼中败诉的风险现实的摆在HR的面前,作为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当您遇到仲裁案件,您将如何处理?管理跳槽员工、离职员工时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劳动纠纷甚至对簿公堂,甚至对公司正常营运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只有了解员工辞职的原因,才能制定适合的挽留方案。企业也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员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如:住房、福利或办理停薪留职等措施。员工离职可以分主动离职和被动离职。相比之下,员工的主动离职容易造成企业的损失。对于员工直属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经理来说,如果能及早捕捉到员工主动离职的信号,就可以及早准备对策,或是挽留,或是尽早准备后备人选,以免措手不及。 其次,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励,职场员工的压力在逐渐的增大,突出的表现在工作时间的不断增加与娱乐时间的不断减少。工作时间过长,员工的自我时间没有达到保障,已经引起了很多员工的消极抵抗,也成为了他们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激励措施应该根据不同员工、不同时间的需求进行激励,不要再员工需要事物的时候,用水来激励员工;摒弃错误的单一、固定激励方式,根据员工需求从物质、精神、管理制度、工作程序设定等多方面开展全方位激励; 在激励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通过合适的沟通策略,运用合适的沟通渠道和方式,向相应的员工进行沟通,这样能让员工真正地感知到公司在这方面的努力将有助于提高激励实施的最终效果。

公司裁员方案

公司裁员方案 导读:本文公司裁员方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公司裁员方案(一) 一、裁员基本原则——支付经济补偿方式与员工协商解除合同 1、裁员原因:因生产经营困难,难以维联系公司运营,需大幅度裁员 2. 裁员对象:除经评估认为优秀的,可以暂时保留外,第一批裁员83人,暂保留员工60人 二、裁员工作主要流程: 1、召开会议,由公司领导宣布裁员决定及裁员原因 2、公布被裁人员名单及补偿方案 3、下发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单,并请接到通知单的员工签字确认,由人事部负责收回回执,如员工拒收通知单,则由该部门主管会同一名在职员工在通知单上签名,视为送达。 4、被裁减员工应该在接到通知后根据公司后面规定的办理时间,办理相关工作交接手续并填写《员工离职单》; 2. 工作交接手续办理完成后,将《员工离职单》并人事行政部,人事行政部当场核算其当月工资和有关补偿金; 3. 人事行政部与财务部对接,对履行完工作交接手续,工作无误的员工,在规定的时间内由财务部发放工资及相关补偿后,员工需

签字确认。 三、经济补偿方案为:N+1 1、N=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企业要求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按在公司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1=提前通知金。 根据劳动法规定,企业要求解除劳动关系,一是提前30天通知被裁员工二是不提前通知,但需支付员工一个月的工资,公司要求被裁减立即办理手续,需予以支付其一个月工资;月工资高于XX 市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倍的,按照3倍标准计算,按XX地区标准一年最高上限为6600元 四、本次裁员劝退工作涉及各部门职责: 1、公司总经理会同班子成员主持裁员工作,做好离职人员谈话及思想工作; 2、人事行政部负责通知书的发放和回执的回收工作,负责核算人员工资和经济补偿,如有被裁员工要求补缴社保的,负责在本年度社保基数公布之日后,为离职员工办理社保补缴手续等劳资后续工作;负责与财务部清点公司固定资产清况; 3、被裁员工部门负责人协助做好离职人员的谈话思想工作,做好组织带领办理手续工作、其原来的工作交接、包括材料物资、设施设备的交接,每个部门应指定人员负责此项工作,确保交接工作准确、

2020年企业财务部作风建设活动最新工作报告

企业财务部作风建设活动最新工作报告 绳循矩而以成方,又因规而以成圆。事事皆需要规矩才能正其身,身正才能作风过硬,作风过硬则事事可为,可成。一直以来本片 区财务人员因为工作繁忙导致思想受教育程度滞后,认识不足,从而 忽略了自身作风建设,这就导致了执行力,工作效率,团队协作,大 局观念等其他方面的短板的形成。现在,在公司财务作风的整顿之下,才恍然警醒。为了使个人思想与公司层面保持高度一致,提高认识, 以达到强化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 执行意识的效果,现就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 措施。 一、问题分析 首先一点就是执行力不到位以及工作效率不高,出现这种问题 我们认为是出于对业务的不熟悉与混乱的工作模式导致的,比如某项 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业务拿到手上,往往找不到工作的切入点,于是就 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结果是不合规打下来重做,最终导致工作进度延后,后续工作无法开展。

然后是群内通知关注不及时,上级安排的任务没有第一时间采取行动。我认为这是一种责任担当的缺失,对于群里面的通知有时候会认为不重要就放在一边不去理会,或者是认为总会有其他人去做,没有一种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最终导致严重后果。 还有就是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在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只会自己冥思苦想,不懂得向他人寻求解决方案。不想麻烦他人是一方面原因,更主要的是没有深刻意识到现如今是信息、资源共享社会,唯有群策群力,汇聚集体智慧才能更好、更快解决问题,否则只会固步自封,对自身成长没有一点帮助。 二、整改措施 当下最主要的任务是尽快提升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断熟悉业务流程及业务标准,只有在了解业务的基础上才能谈工作效率,同时要分清各项任务的轻重缓急,合理制定工作计划,可以采用列举工作清单的方式逐一完成任务,这样做的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使工作思路清晰,及时把控工作进度,避免部分工作不到位或漏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