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英语教学热点问题研究之文献综述

英语教学热点问题研究之文献综述

英语教学热点问题研究之文献综述
英语教学热点问题研究之文献综述

英语教学热点问题研究之文献综述

作者:方建华来源:本站点击:1893 时间:2009-1-15 编辑:admin

英语教学热点问题研究之文献综述

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方建华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呈列了当前英语教学中的主要观点。内容分四大部分,即,英语教学宏观策略、阅读教学研究、英语有效教学研究、英语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研究。

关键词:宏观策略,阅读教学,有效教学,学生活动

前言

随着教改的逐步深入,英语教学领域也呈现各种思想交汇、各个学派共融的局面,广大基础教育领域的英语教学实践者——英语教师们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学习、领会和贯彻这些教学理念,并从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他们的文章与英语教学学者们的专业学术文章一起呈现在各大英语教学期刊、报纸、专著中,使我们一线的英语教师也能分享学人们高屋建瓴的真知灼见,也能阅读到诸多的教学案例分析,激发自己教学的灵感。

由于近期在自己的教学中比较关注三个方面的信息,即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英语教学中活动设计,本篇综述可以看作是这三个专题的综合,这些也是当前英语教学的热点问题;同时,在查阅文献过程中,也注意到当前英语教学中还有不少―大是大非‖的问题,尚存在于争论中,而这些争论的话题也涉及到我关注专题的展开,所以在此一并搜集,并作为本综述的第一部分呈列。

第一部分:英语教学宏观策略

英语教学中的新思维推动着英语教学的发展,但旧学说并不因此被抛弃,相反,在两者的博弈中,旧学说一样被很多学者一再提起。

清华大学外语系崔刚教授非常关注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他在《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述评》(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7): 25-31)一文中介绍了学习策略的不同定义,并与学习风格进行了

比较,提出了七大类的语言学习策略,介绍了成功语言学习者的五大特征,详细分析了影响策略选择的因素、语言学习策略的教学、学习策略的层次性等内容,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的三个方向:如何根据学习风格使用和调整学习策略、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者学习策略使用方面的差异、计算机在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已有诸多教学法得到实验和应用,吉林师范大学王金波教授就在《从中西外语教学法的发展角度看我国外语教学法应抓住的特点》(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24-26)介绍了多种教学法的起源,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阅读法、听说教学法、情景语言教学法、全身反应教学法、沉默教学法、自然教学法等,在此文中,他还阐述了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的几个方面,如综合教学目标、语言内容和功能、以学生为中心的多边互动、知识多元化、语言包容、对母语趋向折中、外语教学法的多元交叉、规范研究等。

同时,也有诸多学者对新思维保持一定的警惕,主张旧学说的改良,而不是颠覆。包天仁教授在《―有效教学‖的无效成因》(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7): 32-36)一文中对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提出的―有效教学‖的说法进行了质疑,并认为根据中国儒家的理性主义特点,提出了―高效教学‖(High Effective Teaching),建议立足本土、立足中国文化、中国国情、教情和学情,采用―四位一体‖教学法,坚持双基为主、坚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理性地进行外语教学。

作者认为―有效教学‖是个噱头,产生了诸多低效后果,并进行了一一罗列,共计22项,如重能力,轻双基、重感性,轻理性、重学生,轻教师、重习得,轻学得、重表演,轻内涵等。作者最后详细介绍了―四位一体‖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新―任务型教学‖法、新语言观。

《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症结与对策》(曾灿涛, 曹志希.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15-17)一文认为,我国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轻语法教学、排斥汉语翻译、忽略语言知识传授,交际法唯我独尊的现象相当普遍,教学质量仍未走出低谷。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中小学教研部门赛课活动的误导,只有正确把握―二语习得‖与―外语学得‖理论的指导原则,坚持―语言知识教学‖与―语言能力培养‖并重的方针,加强和改革课堂教学指导方法,才能着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推动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朝正确方向前进。

崔刚教授也在《谈谈英语教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崔刚.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18-20)一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师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技能、轻理论的倾向,把教学看作是一种技能型的东西,认为熟能生巧,不需要懂得那么多的理论。作者提倡,从哲学层面,要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学习理论(心理过程、个性差异)、方法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避免闭门造车和盲目引进。英语教学改革不是用一种教学方法代替另一种教学方法,英语教学要讲究延续性,―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才能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作者主张,―我们的研究成果要在世界外语教学界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采用规范、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于没有经过试验证明的,不要贸然作出决策,更不能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

而《警惕课堂教学引领中的―矫枉过正‖》(薛菊萍.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42-44)一文中,作者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繁盛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可喜之中,却又跨入了新课程改革的误区。

作者把这些误区概括为八个方面:

提倡民主:不是放弃―教学秩序‖;

创设情境:不仅仅是―亮丽包装‖;

学习方式:不一定要―合作探究‖;

快乐英语:不能牺牲知识积累为代价;

游戏教学:并不能淡化技能教学;

自主活动:老师并不能―靠边站‖;

综合教育:并不能缺乏―英语味‖;

鼓励赏识:容不得―滥用赏识‖。

作者通过对目前英语教学中诸多不合理现象的反思,提出了自己如上观点,发人深省。

孙泓老师作为青岛市的一名教研员,也在《小学英语优质课比赛中的误区及分析》(孙泓.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8(11): 20-22)一文中谈了自己的看法。他在观摩了山东省第四届小学英语优质课比赛后撰写了此文,提出了当前赛课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

重视创设教学情境,忽视和安排课堂时间,忽视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重视设计表面活动,忽视培养学生深层思维;

重视板书的美观,忽视其示范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重视导入环节,忽视课堂小结;

重视教书,忽视育人。

第二部分:阅读教学研究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被日益重视,它所具有的诸多特点和优势,被大多数人所认同。

怎样让学生成为一个高效阅读者?《阅读过程的认知与高中英语读课堂教学策略》(侯姝琛.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47-51)一文作者按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 的传统模式,介绍了具体的课堂教学策略。课前任务设计中可先激活学生背景知识,方法有The ETR (experience-text-relationship method) Activity、Pre-reading Questioning、the Brainstorm Activity、the Semantic Word Mapping、Making a KWL(What I think I know, What I want to know, What I learned) Map;可预测阅读内容,方法有Conducting a Picture Walk、

The Fortune Tellers、Anticipating Guides。读中任务中对信息获取阶段,可采用Scanning 扫读、Skimming略读;深层理解阶段,可采用Questions and Answers、Comparison、Information web、Further Digging。读后任务的信息呈现,方法有Summarizing、You-ask and I –answer、Three-Point Review、Knowledge Circle、Add-on Information;信息应用的活动,可采用Visual Creations、News Stories or Comic Strips、Talk Show Host等。

高效是基于目前的低效来说的,作者认为,目前阅读教学中有对阅读过程理解的误区:受传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将阅读看成是被动、精确、自下而上的过程,学生仅以解码者的身份参与了一小部分阅读过程,获取的信息是解码的结果,而非真正参与理解语篇。而作者认为真正的阅读过程是读者和读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意义不附于语言形式表层,读者必须利用多方面的知识通过预测、推理等积极思维才能获取意义,理解读物,在这个过程中读者身兼四职:解码者、使用者、参与者、分析者。

《从―衔接‖与―连贯‖的语篇视角谈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白薇, 景嫣.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11): 2-5)一文介绍了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衔接‖和―连贯‖。Halliday和Hasan(1976)认为,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是语义上的一种联系,包括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语篇连贯是指内容有逻辑性、描写有顺序、陈述内容显性适度、语篇有结构组织、整体与局部有联系。

作者认为,英语故事教学就是要通过理解故事的内容与组成结构,提高学生整体上把握英文语篇能力,发展其英语思维。在小学故事教学中应用―衔接‖和―连贯‖的分析方法,可以将故事语篇分解为很多个晓得有意义的片断,并且分解后的片断仍然可以作为完整的部分进行细化分析。利用衔接手段,学生可以借助于各处衔接关键词了解各个句子的衔接情况,把握语篇整体的结构,了解各个语言连接点的意义;通过连贯分析,学生能更好的理解与片的结构、内容和意义,了解语篇前后内容的关联和语言的呼应,从而对语篇的心理意义进行建构,把握住语篇的主要结构内容。

通过童话故事《三只小熊》的故事教学设计,作者详细介绍了故事中的衔接和连贯的具体应用,如阅读后回答问题、线索和情节发展的填空练习、真假判断练习、故事情节排序、回顾与复述、自编故事等。

对于故事教学法,有很多人比较关注,并进行了较深入的实践。《英语故事教学法的优势》(吴爱宁.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11): 6-9)作者认为,通过故事教学法,可以激发儿童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处于盎然的学习状态,可输入可理解的语言信息量,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扩大词汇量。

作者讲述了自己给女儿讲英语故事中的体会,还介绍了奥地利学者的研究发现―有意义的故事性教学要比传统方式的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克拉申(Crashen,1982)的观点―初级阶段的语言学习应尽量安排在轻松的环境之中,给学生提供易于理解、生动有趣的语言输入‖的观点。

作者还详细介绍了给女儿听故事的案例,初期阶段有《唯开英语系列》童话故事、外研社的《伊索寓言》,还有《父与子全集》、《牛津故事乐园》、《校园童话剧》等故事材料,发展阶段有薄冰编的初中版《英语趣味阅读》、《书虫系列》、外研社《英语学习四十年精选之童话传说卷》、《Black Cat有声名著阶梯阅读》等。

有很多英语教师,也对阅读教学撰写很多有参考价值的短文。《应对英语阅读理解中生词的策略》(陈剑霞.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52-54)一文中,作者认为,面对体裁多样,体裁广泛,时代性强的英语短文,即使掌握了相当可观的英语词汇,也难免会在阅读时遇到生词,如何教会学生猜测词义,作者作了一些探索与尝试。通过众多具体的示例,作者详细介绍了应对英语阅读理解中生词的策略,如忽视文中影响不大的生词、利用构词法,巧解新单词、根据语境,推断词义。

有教师提出了要进行―真实阅读‖的主张,《小学英语真实阅读教学初探》(万晓艳.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8(11): 11-15)一文中,作者认为,―真实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的、完整的、真情的阅读。原则包括: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完整的阅读;真实阅读包括:真实的阅读语境、真实的阅读内容、真实有趣的阅读活动、真实的阅读指导、真实的阅读目的。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与方法》(凌应强.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8(8): 6-11)一文中,作者认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要具有内隐的语句分析能力、图片观察能力、语篇分析能力、词汇推测能力、语境构建能力以及一定的阅读策略,培养阅读能力的目的包括寻求乐趣、撷取信息、扩大词汇量、巩固语法、培养策略,进行有效阅读的方法包括选取合适的阅读材料、进行有的放矢的语言训练。阅读材料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应符合小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应当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有一定的信息差、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现有能力等。

《图表在小学英语高年级语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王建凤.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7): 40-43),作者把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纲要信号‖图标教学实例研究中的做法应用于小学语篇教学。首先,作者通过教学案例介绍了多种图表形式,建立语篇的图式概念,如线形图表法、流程图表法、辐射图表法、树形图表法等,还介绍了运用图表进行语篇整体教学的具体策略,如课堂导入、抽象词汇教学、句式分析等。最后,作者还就如何利用图表帮助学生理解信息和形成观点、利用图表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了案例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马剑辉老师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探析》(马剑辉.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8(8): 12-15)一文中针对目前阅读教学中的某些误区,阐述了自己的观点。Grellet 认为的阅读课教学基本步骤为:浏览(标题、长度、插图等)、预测(内容、功能及问题结构)、快速略读、确认或修订预测、进一步预测、更加仔细地阅读,简化为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呈现―阅读-检测-再阅读-再检测‖的过程。随后,作者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详细叙述了前、中、后不同阶段的具体活动。

《对两节同课异构阅读课的思考》(梁添明.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8(7): 28-31)一文作者详细介绍了两堂同课异构的英语阅读教学课,第一节课主张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知识的内化;第二节课则突出阅读后活动,并引导学生用英语做事。作者归纳这两堂课的共同点有: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英语思维、设计梯度渐进的任务活动、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等。

除了课堂教学外,也有教师对高考中的阅读部分进行了细致地分析。《高考英语―任务型阅读‖

题型解读》(俞红珍.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11): 62-66)一文作者介绍了近几年高考英语科试卷中出现的新题型——―任务型阅读‖。―任务型阅读‖是一种任务驱动的阅读,它要求读者阅读后根据所读材料提供的信息完成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任务,主要题型有阅读表达题、信息匹配题、对话填空题、阅读填空题等,题目突出实用、交际、情境,增加非语言信息,答题要求

精炼、准确。作者认为该题型既有语言知识(词汇和句法)、理解细节、概括主旨等,也有语篇结构分析、逻辑思维、英语释义等新的考查要点。

该题型变革要求教师在训练中,注意增强学生语篇意识、以任务驱动阅读过程,读写结合,日常教学渗透阅读策略训练、语言知识教学不可忽视等。

作者最后强调,这种新型的考查方式彰显出―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教育部,2004)的价值取向。

《文化背景知识与英语阅读教学》(梅水英.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6): 58-61)一文中,作者认为,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外语课程内容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外国文化。文章介绍了Johnson 就文化背景知识对外语阅读理解的影响的一项实验,证明了测试前对该文化背景的体验有助于读者理解文中一熟悉的内容,还介绍了Steffensen做过的一个实验证明,当读到与本族文化风俗一致的部分时,受试者的阅读速度加快;而当读到异族文化部分时,情况则正好相反。

文章还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详细介绍了阅读教学中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具体方法,如课前了解学生已有的或可能缺乏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课中,激活和扩充学生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课后,拓宽文化学习渠道,开设―文化之窗‖等。

作者还归纳总结了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应遵循的原则,即适用性、阶段性、系统性、多样性,并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在《儿童英语教学实用技巧》(Caroline. T. Linse. 译林出版社, 2007)一书中关于阅读教学中的教学法时特别提到了如下三种:

低年级中较多的采用拼读教学法,这种方法教授学生基本的英语发音规则,帮助学生解码单词,它致力于帮助学生认识字母与发音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这种方法也应该把意义放在首位,选择语言材料时应该剔除过多的生词。

高年级中较多采用基于故事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以阅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过程为前提。故事中富含真实的英语语言和文化,可帮助学生发展认知和社会技能,并将阅读技能和阅读乐趣联系起来。

语言体验教学法,是一种有意义的群体性阅读教学方式。学生说,教师记,略作校正后,便可成为一个语篇,而这些文本可以作为宝贵的阅读材料。

第三部分:英语有效教学研究

虽然很多观摩课堂的人比较看重课的过程和设计,但英语教师们对效果看来情有独钟,但也是课堂教学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效的操练会削弱课堂教学的效果,《小学英语教学中无效操练的反思》(朱晓玲. 中小学英语

教学与研究, 2008(11): 14-15)一文作者采用案例具体分析了产生这些无效操练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作者认为,要把握―量‖,单词教学中,教师的范读、领读和学生的反复操练是必须的;要着眼―趣‖,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鼓励其大胆开口,采用游戏式教学活动,让学生精神饱满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要注重―效‖,在句型操练时,不适宜采用竞赛形式,过快会破坏句子的节奏;追求―活‖,创设情境应蕴含丰富的信息,给与不同学生不同的选择,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有效性探讨》(张静.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8): 10-11)一文中,作者认为,英语课堂上组织小组活动,目的是给每一个学生创造语言练习和应用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作者用三个小组活动案例讲述了小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提高小组活动的有效性。作者提出,在内容上,学生应通过活动确实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形式上,让每位学生到参与到活动中去;从反馈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应能互有所学。

课文教学也有不同的成效,《提高课文教学中任务设计的实效性》(杨延从.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7): 13-18)一文中,作者针对组织课文教学时出现的问题(控制过多、注重表层、学生被动)的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阅读任务设计要与阅读话题密切相关、突出文章语篇结构、形式与内容体裁协调、简化课文便于开展拓展活动、突出互动性和层次性;阅读前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自由讨论、预测文章内容、组织竞赛活动;阅读中设计略读、查读、研读;阅读后预测故事结局、组织辩论、角色表演、话题讨论等。

《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与对策》(李华.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7): 26-30)对于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作者认为主要有教学目标设计不明确、教学理念与行为有偏差两大方面,还提出了提高有效性的对策:1、明确教学目标;2、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合理组织课堂活动、课堂语言要清晰、课堂评价要具体到位。

《浅谈英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几个问题》(方建华. 辽宁:沈阳出版社, 2008)一文对信息技术运用于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认为只有克服了如下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才能在英语教学中体现出它的效益。

思维的连续性经常被媒体的操作打断;

媒体呈现方式有时过于直接,不利于启发式教学;

过分依赖计算机,可能会造成对听力和阅读能力培养的阻碍;

由于信息技术的频繁使用,可能会忽略活动的设计。

第四部分:英语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研究

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活动?《有效的英语教学需要怎样的活动》(钱希洁. 中小

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8(7): 7-10)作者通过案例详细分析了如下几个问题:1、活动场景是多多益善吗?2、盲目效仿活动也有效吗?3、活动仅是为了昙花一现吗?

作者认为,活动内容绝非多多益善,特别是在语言项目的首次呈现阶段,要尽可能剔除干扰项,以清晰、单纯的方式呈现相关语言项目,以确保学生在相对单纯的语境中理解和记忆核心的语言结构。

有教师在观课活动中看到一个活动拿来用了,但在以文本阅读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课堂中,活动只能初级教学内容的表面和局部,但却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妨碍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巩固,直接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这样的效仿显然是仿而无效的。

故事等有趣的活动形式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有效方式,但如果教师仅仅将故事活动作为―哄‖学生学习的诱饵,则非明智之举。如果教学内容式和一故事的活动形式呈现,教师可以把语言知识的学习融入充满趣味的故事中,让学生在故事中感悟相关语言知识的意义,并引导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等有趣的活动中加深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任务型教学是目前英语教学中炙手可热的话题,在《以学生为主题设计小学英语任务型学习活动》(李芳.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8(7): 15-17)一文中,作者认为,任务型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已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为出发点,重视学习的过程,要求教师创造性的设计活动和场景,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丰富语言知识,获得语言能力。

作者以案例方式分三个方面介绍了任务型学习活动的具体做法。一、贴近学生生活和兴趣,设计真实、有趣的任务,如,猜一猜、演一演、比赛;针对课堂目标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如调查型任务、表演型任务、比较型任务;设计拓展能力的自主学习任务,如编辑英语小报、撰写研究报告、写信、自制贺卡、采访活动等。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学习困难甚至是障碍,而点拨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点拨方法》(廖荣莲.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8): 34-35)一文中,作者认为,点拨即指点,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障碍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作者从把握点拨的有利时机和选择有效的点拨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展开。有利时机包括:在学生新旧知识迁移时、在学生语言表达卡壳时、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在学生认知出现错误时;点拨方法有导向点拨、设―陷‖点拨、比喻点拨、幽默点拨等。

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热身艺术》(王咏梅.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8): 38-39)一文对英语教学中的―热身‖进行了详细介绍。作者认为,热身(Warming-up exercises)是指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开始前,组织学生进行课前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活动。

作者举例介绍了七种不同的热身方法:在新科内容呈现之前,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话题用英语自由交谈的谈话热身;以优美的韵律、欢快的节奏吸引并打动学生心弦的儿歌热身;新颖别致且包

含课文内容的互动活动,用以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为新课呈现起到铺垫作用的活动热身;小学生情有独钟、乐此不疲的游戏热身;让学生对故事情节发展热切期待的悬念热身;针对儿童的求胜心理,促进和刺激学生的情绪兴奋点的竞赛热身;通过播放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电影、电视的片段进行视听热身,等。

《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现》(杜丽华. 辽宁:沈阳出版社, 2008)一文中,介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认为科学地建构是关键。如何在教学中设计合作环节?该文认为,首先要明确学习任务,充分发挥组长的带头作用,关注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灵活设计内容;另外合理评价,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关键一环。

《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周冬梅. 沈阳出版社, 2008)一文作者比较全面的介绍了任务型教学的理论依据、特点,以及联系自身教学实践介绍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如列举型任务、信息差任务、比较型任务、作决定任务、解决问题型任务等。作者还建议通过组织课外活动,自主查找资料等形式拓展任务。

最后,本文特别提示读者注意两个可能存在的问题: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结语

最近,认真阅读了不少英语教学的论文,回顾中发现,不少的刊物和杂志中论文的质量参差不齐,观点较多重叠,实验性论文很少,学者文章以思辨居多,教师文章的经验雷同。

但不管如何,通过文献的阅读,也的确得到了不少启发,以上提到的相关文章都以近期国内公开发表的为主,信息比较新,应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1 ] 崔刚. 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述评[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7): 25-31

[ 2 ] 王金波. 从中西外语教学法的发展角度看我国外语教学法应抓住的特点[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24-26

[ 3 ] 包天仁. ―有效教学‖的无效成因[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7): 32-36

[ 4 ] 曾灿涛, 曹志希. 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症结与对策[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15-17

[ 5 ] 崔刚. 谈谈英语教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18-20

[ 6 ] 薛菊萍. 警惕课堂教学引领中的―矫枉过正‖[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42-44 [ 7 ] 孙泓. 小学英语优质课比赛中的误区及分析[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8(11): 20-22

[ 8 ] 侯姝琛. 阅读过程的认知与高中英语读课堂教学策略[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47-51

[ 9 ] 白薇, 景嫣. 从―衔接‖与―连贯‖的语篇视角谈小学英语故事教学[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11): 2-5

[ 10 ] 吴爱宁. 英语故事教学法的优势[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11): 6-9

[ 11 ] 陈剑霞. 应对英语阅读理解中生词的策略[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52-54 [ 12 ] 万晓艳. 小学英语真实阅读教学初探[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8(11): 11-15

[ 13 ] 凌应强.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与方法[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8(8): 6-11

[ 14 ] 王建凤. 图表在小学英语高年级语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

究,2008(7): 40-43

[ 15 ] 马剑辉. 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探析[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8(8): 12-15 [ 16 ] 梁添明. 对两节同课异构阅读课的思考[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8(7): 28-31 [ 17 ] 俞红珍. 高考英语―任务型阅读‖题型解读[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11): 62-66 [ 18 ] 梅水英. 文化背景知识与英语阅读教学[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6): 58-61 [ 19 ] Caroline. T. Linse. 儿童英语教学实用技巧[M]. 北京: 译林出版社, 2007

[ 20 ] 朱晓玲. 小学英语教学中无效操练的反思[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11): 14-15 [ 21 ] 张静. 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有效性探讨[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8): 10-11

[ 22 ] 杨延从. 提高课文教学中任务设计的实效性[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7):

13-18

[ 23 ] 李华. 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7): 26-30 [ 24 ] 方建华. 浅谈英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几个问题, 中小学英语教学科研成果奖优秀论

文集(2008年上卷)[M]. 辽宁:沈阳出版社, 2008

[ 25 ] 钱希洁. 有效的英语教学需要怎样的活动[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8(7): 7-10

[ 26 ] 李芳. 以学生为主题设计小学英语任务型学习活动.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8(7): 15-17

[ 27 ] 廖荣莲.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点拨方法.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8): 34-35

[ 28 ] 王咏梅.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热身艺术.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8): 38-39

[ 29 ] 杜丽华. 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现, 中小学英语教学科研成果奖优秀论文集(2008年上卷)[M]. 辽宁:沈阳出版社, 2008

[ 30 ] 周冬梅. 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中小学英语教学科研成果奖优秀论文集(2008年上卷)[M]. 辽宁:沈阳出版社, 2008

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xtensive Reading 课程编号:71120205~71120208 学时数:192 学分数:12 适用专业: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一、二年级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英语泛读”是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一、二年级使用的基础课程,泛读课的特征体现在“泛”与“读”两个方面,就“泛”而言,泛读课所选的语言材料的内容呈百科知识性,包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同时语言材料的文体呈多样性,既有文学作品,又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新闻、广告等语言风格不同的各类文章;就“读”而言,泛读课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方法,从而提高理解的准确性,加快阅读速度。 “英语泛读”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略读、寻读、细读、评读等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不断积累各种语言知识,加深文化沉淀。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方法,从而提高理解的准确性,加快阅读速度,帮助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学生学会通过阅读,快速、准确地获取并处理信息。因此,培养阅读习惯、加快阅读速度、提高理解的准确性,在阅读课程教学中同等重要。 教学要求:Section A 要求在课堂上处理,学生不要预习。 Section B供课外阅读,课堂上进行检查。 Section C 主要用于快速阅读训练,要求严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按要求在不预习前提下完成Section A(20---25分钟)来培养良好阅读习惯;通过对Section A中词汇练习及阅读思考题的讲解,教授有关阅读方法。如:根据上下文判断生词的词义,熟悉英语句子结构,了解内容题材与中心思想的区别;把握文本中心思想;阅读速度和逻辑推导;对文本的批评鉴赏能力等。 课外要求学生熟练领会教材出现过的词汇,掌握所学阅读方法,并能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自觉熟练运用。课外通过大量阅读(建议至少课内阅读量的5---10倍以上),巩固所学阅读方法,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 第一册 本册目的与要求: 第一册首先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判断生词的词义,熟悉英语句子结构,了解内容题材与中心思想的区别。 Section 1:Unit1—Unit 4 重点和难点: Context Clue to Word Meaning I (以讲解为主,附以阅读练习) 内容: 1. Unit 1 University Student Life:Text On being a Student 2. Unit 2 Culture Shock:Text Making a Culture Change 3. Unit 3 Movies:Text How Do the Movies Do It 4. Unit 4 Food:Text A Food Tour of the United States

最新整理关于高中英语教学法有哪些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法有哪些 阅读能力的考查是英语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体现之一,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必须强化阅读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策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高中英语的教学法有哪些吧:高中英语教学法有哪些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他知识的积累,阅读的速度,还取决于他阅读中的再创造,以及由此产生的创新意识,而这一切都与阅读量有直接的关系。知识是兴趣产生的基础条件,因而要培养某种兴趣,就应有某种知识的积累。学生的阅读水平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给予学生从易到难的阅读材料并进行有指导的阅读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会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找到成就感,尤其对于那些英语基础相对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将会改变他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另外作为教授非母语的英语课程的教师,要想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多了解这一种语言,或者通过这一种语言了解更多知识,还必须教授音标、单词、语法

等等在内的英语学习基础。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常见的阅读方式有: 1、略读 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作准备。寻找主题句,获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题。 2、跳读 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3、细读 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

高中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文献综述

《高中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文献综述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当今社会中,阅读作为最基本的语言能力之一,已经成为获取知识和科学技术新信息的一条必不可缺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是中国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也是中国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重要学习手段。因此,可以说在缺少语言教学实际环境的我国英语教学中,阅读是高效率进行英语教学的首选捷径,这在我国具有及其突出的现实性和迫切性。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尽管大多数教师非常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但其教学目的仅局限于题海的应试教学上,致使学生中普遍存在这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阅读教学课中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注重阅读教学结果而轻视阅读心理状态的分析和调控。 因此,本文将从阅读策略出发,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二、理论基础 (一)、英语阅读策略的含义 英语阅读策略是学习策略的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效率和阅读水平,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英语阅读策略是指在英语阅读中有意识地调控阅读环节的过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

灵活运用一系列阅读方法或技能的学习过程。 (二)、常见的阅读策略主要包括: 1、略读(skimming) 略读是一种快速浏览阅读方式,其目的是了解文章的大意。因此读者不需要细读全文,而是有选择地进行跳跃式的阅读。其特点是速度快而理解的精确度则要求较低。通常采取三个步骤:1)通读文章的起始段和结尾段;2)细读其他段落的主题句;3)浏览一些与主题句相关的信息词。 2、寻读(scanning) 寻读是另一种快速阅读方式,其目的是从较长的文字资料中查询特定的细节内容。寻读与略读不同,要求既准又快,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地找到目标,可以利用以下几方面的信息:1)主题词。2)标题或图表。版式及印刷特点。 3、预测(prediction) 阅读不是被动地接受和理解信息的过程,而是不断地预测——验证与修正——进一步预测的循环过程。阅读过程中,读者经常要借助逻辑、语法、文化线索,对文章的主题、题材、结构以及相关的内容进行预测。 4、猜测词义(guessing the meaning of new words) 在阅读过程中猜测词义是扩大词汇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通常根据上下文以及词句结构知识来推断词性和词义。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英语阅读教学浅析

阅读文教学中的许多相关问题在教学中亦应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阅读文教学侧重于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但我们并不能排斥分析难句、解析新语法现象、精练语法知识和语言点,并不排斥略读(skim)、扫读(scan )或跳读(skip)、细读、精读,总结单元和篇章、惯用法、成语、习语、口语表达法等常规教学步骤和方法;另一方面,阅读教学需要加强学生听、读课文、培养其语感,并且根据精读材料,用自己所学的英语语言,进行总结、归类、分析。 (一)阅读之前的准备(warmming up) l介绍与阅读内容有关的社会、历史、人文、自然背景,特别是与我国不同的英美等西方过家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资料。 2摘要介绍部分有碍课文理解的生词。凡是学生可能猜得出的生词一定要让学生在阅读时去猜测,猜的能力的培养比动手查字典的“勤”更有意义。 猜词可运用下列技巧进行:(1)根据上下文提供的内容猜测;(2)根据语法结构猜测;(3)根据构词法猜测;(4)根据定义、解释猜测;(5)通过对比关系来猜测。

3.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标题、插图和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并预测文章内容;也可根据已有的事实,对文章的结局、未来的前景、隐含的事实进行发掘。 阅读课的教学过程应该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即按“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知道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训练。为此,阅读教学时我们采用语篇教学法,通过整句、整段阅读,达到对全篇文章的正确理解,让学生“见之森林”,知其概貌。我们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借助上下文等来揣测词义,理解句子的隐含意义,弄清全文的中心思想,层次结构,行文线索以及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态度和写作意图。要求学生要先粗读课文,理解总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模式。词句的学习,观点的理解都在一个完整清晰的全篇认知图中进行,通过关键词、主题句有针对性地分析理解点,并以点带面,深化阅读。在阅读前作必要的导入,能先声夺人,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上做好学习上的必要准备,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自己的过度到新的内容的教学。 4.最后教师最好提出一两个能概括全文中心思想的指导性问题。以统一思想,使学生明白阅读的奥妙。(二)阅读过程明确“目标”(goal) 1.快速阅读指定的内容。

英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英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英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摘要:英语是世界性的通用语言,对英语的研究尤其是对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必然会引起人们更大的兴趣。英语词汇教学在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综合能力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笔者认为应该把研究重点转移到对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研究和对学习者心理特征的研究上来。在国内外学者对词汇教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英语词汇的教学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英语词汇;综述 1 国外对词汇教学的研究 在《词汇、语义学和语言学教育》Vocabulary SemanticsandLanguage Education by Evelyn Hatch&Cherryl Brown一书第16章中作者介绍了词汇教学,把词汇教学分为有计划的词汇教学和无计划的词汇教学,并重点介绍了有计划的词汇教学,提出了两个判别词汇教学的标准:一是根据时间效率来判别,二是根据所学到的内容来判别,并讨论了两个常见的词汇学习方法:一是使用词汇表,二是根据语义场给词分类。在《第二语言词汇习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Second LanguageVocabularyAcquisition by James Coady Thomas Huckin)一书中作者主要探讨了词汇教学在第二

语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作者回顾了以往忽视词汇教学的原因以及补救的方法,论述了语境习得,个体学习策略,词汇规模,词典使用及常规的学习理论等实证性研究领域的问题,最后得出了第二语言词汇教学论的基本原理。随着交际法的产生,人们对词汇教学日益重视,与词汇教学有关的理论也日渐形成。其中 词块理论认为,词汇是许许多多词块(chunk)的集合,它们分布在一个具有生成力的连续体(Spectrum of Generative Power)上,这个连续体描述的是词汇创造新话语的能力。随着语言的版块学说得到许多研究人员的支持,据最近几年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自然话语中的90%是由那些同时兼有词汇和句法特征的半固定的“版块”来实现的。版块理论说明了词项搭配(eollocation)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Fm(1968)认为,词项搭配是一种“结伴关系”,且相结伴的词项彼此之间存在一种“共同期待"(mutual expectancy)性,这种靠“共同期待”而聚集在一起的“伙伴"决定了该词的特殊意义。以下是外国学者研究出来的教学法,他们对词汇教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1)听说法(The Method) 听说法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并在五六十年代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听说法中的词汇教学主要是通过机械地模仿、重复和记忆来完成的。 (2)情境教学法(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 英语学科是初中课程中比较重要的学科。对于英语课程的学习,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有的学生不能适应英语学科中思维逻和语法句式的教学要求,导致了对英语学习中不顺利。也有的学生由于长时间的跟不上教师的进度直接就导致了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丧失。本文在阅读了大量的近几年关于初中英语课程中阅读教学的核心素质培养的的文献,来针对初中英语课程中如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实践研究 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听说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语法能力等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其中,阅读能力是检验学生词汇量、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手段。[1]付野认为:初中英语教学对整个英语基础教育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是沟通小学英语和高中英语的桥梁。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它既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手段,又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容,一直都是英语教学的重点,阅读不管在积累词汇还是在熟悉语法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拥有良好英语学习素养对整个英语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新课改以来,八年级的英语阅读课文大量增加。面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比重在不断的增加的现状,我们要积极的采用措施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核心素养,提高阅读教育效果,为整个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实际性的问题是阻碍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原因,影响着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养成。[1]付野在教育实习期间,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发现了现阶段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教师方面,表现在对教学目标的不明确、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师缺少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教学模式固化、教学评价主体一元化和教学反思不足这七个方面;学生方面,学生缺乏对英语教材的阅读兴趣并且在课堂上对阅

英语专业文献综述

英语专业文献综述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Y i b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_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介词汉译策略研究 二级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 学生姓名简汝梦 学号年级 2011级 指导教师徐文英职称讲师 年月日 文献综述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介词汉译策略研究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English Prepositions Based on Skopos Theory 摘要:英语介词使用频率高,搭配能力强,含义灵活,因此在翻译中属于比较难以处理的一种词类。目的论论者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在译者的作用

下,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目的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目的决定了译者需要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目的论的提出为英语介词的汉译提供了可靠的指导。本文将目的论引入到介词翻译中,认为在目的论原则的指导下,英语介词的汉译可通过加词、减词、分译、转译等策略来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以及更好地实现翻译目的。 关键词:英语介词;翻译;目的论 导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中国入世的大好形势的出现,汉语与英语在世界上似乎显得同等重要,所以将这两种语言互相转化是我们越来越重要的任务。在英语中,英语介词数量不多,但其构成的介词短语在英语中的出现频率很高,功能多样且位置灵活,对构成句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英语介词的翻译策略问题一直深受广大翻译学者的关注。目的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目的论者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目的决定了译者需要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即“目的决定论”。目的论的提出为英语介词汉译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因此,译者若能熟练掌握翻译目的和翻译方法,则能译出高质量的译文。鉴于此,本文先是阐述各大专家对于英语介词翻译以及翻译目的论的已有研究和探索,并结合笔者自己的观点加以评述;然后以此综述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研究英语介词的汉译策略是个切实可行的手段;最后预测此观点的发展前景一定是光明受欢迎的。 历史发展:对于翻译目的论的发展历程,笔者在总结各前辈的资料中得出:在20世纪70年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四大代表性人物及其理论是: 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英语阅读教学概述

一、英语阅读教学概述 (一)什么是阅读? “阅读是从印刷或书写的文字信息中构建意义。” Day and Bamford (1998:12) 换句话说,阅读理解涉及: 1. 从文本中有效地获取有关信息。 2. 为了达到理解目的,将文本信息与读者个人的知识联系起来。 由于作者的目的是让读者读,而不是听。因此,阅读是一种安静的个人的活动。阅读严格来讲是默读(Silent Reading )。它实际上就是只看文字去理解文字的内容,或者是从文字中获得信息。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强调通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获取、处理和传递所需信息;在具体语境下开展有效交流。”从这个意义上出发,阅读不应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的接收性技能(It is a receptive skill but not a passive one. ),而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及获取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作者与阅读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思想交流的过程。信息时代的到来需要人们进行广泛而高效的阅读,因而对阅读技巧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阅读的意义

阅读是学生接触和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 1 )读是四种技能之一,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离不开阅读能力的培养。 2 )阅读是扩大语言输入量的有效途径。 3 )阅读是学习和巩固知识(如:词汇、语法、交际用语等)的有效途径。 4 )阅读材料是学生学习、拓展跨文化知识和提升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 5 )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相应的阅读技能和学习策略。 (三)阅读的模式 阅读有以下三种模式: ?自下而上模式Bottom Up Approach (Decode and understand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in the tex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text. ) ?自上而下模式Top-Down Approach (Use our expectations, previous knowledge to understand the general ideas of the text first. ) ?互动模式Interactive Approach

英语口语教学法文献综述

A Study on Teaching Methods of English Speak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方法探究” Literature Review Ⅰ. Introduction Spoken language is defined as a kind of output capabilities. Stimulated by the external sound or other information, speakers produce an initial motivation and intention, form deep syntactic structure through internal language stage, and then expand into an external speech based on a surface structure. (Zhu Chun, 1993) Linguist French once said that speaking is a basis of other abilities (listening, reading and writing). believed that no one would be born to speak, and people can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only by much practice. The Father of Application linguistic in British thought that, to learn English, you need to open your mouth , to read, to say. Linguist Thomas (D. HYMES) said, language refers not only ability of whether one can make grammatical sentence, but also the ability of whether one can apply it properly. He said speech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language and a significant way in communication. With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current world is changing rapidly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increase frequently. It has became a necessity of the society to learn English and use English in common communication. English is a language communication tool. Enhancing the teaching of spoken English and helping students improve overall level of oral English communication have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It is not only a real application of the knowledge on the books in daily life, but also a respond to face work, business, and other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future. English speaking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and integral part of English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middle school is a key stage of English study for all Chinese is a period which transition from simple word recognition in primary school to proficiently express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 Speaking learning of this stage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deep English study in future, also help in all aspects of English learning capabilities. However,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English teaching in our junior middle school still exist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Firstly, influenced by the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most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can not achieve the outline of the standard releas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econdly, insufficient emphasis is put on the teaching of pronunciation. Thirdly, the common level of teachers is not advanced. Fourthly, because of the over class size, fewer opportunities to practice is given the students. Fifthly, lack the necessary language environment. These problems encourage us to make further exploration on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so as to improve the standard of teaching and to enhance students' speaking level. The following paper reviews researches on main teaching methods of English speaking in and abroad. Ⅱ. Research status in and abroad Speaking is one of main language output skills. American linguist Krashen put forward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in the 1970s, which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both linguistics field

如何写英语文献综述

如何写英语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Literautre Review)是科研论文中重要的文体之一。它以作者对各种文献资料的整理、归纳、分析和比较为基础,就某个专题的历史背景、前人的工作、研究现状、争论的焦点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总结和评论。通过阅读文献综述,科研工作者可花费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多的关于某一专题系统而具体的信息,了解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它的学术水平和价值受到特别的重视。文献综述往往被收集在专业期刊的Review栏目中,常见的有Survey, Advances, Progress, Recent Advances,Update 和Annual Review等。 根据写作目的和内容的侧重点,文献综述大致可以分为动态性综述(developmental review)、成就性综述(result review)和争鸣性综述(contentious review)。按时间来划分,文献综述又可分为回顾性综述(retrospective review)和前瞻性综述(prospective review)。根据作者的参与情况,文献综述还可分为归纳性综述(inductive review)和评论性综述(critical review)。文献综述的分类并非绝对,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各种类型综合在一起。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献综述应由六个部分组成:标题与作者(title and author)、摘要与关键词(abstract and key words)、引言(introduction)、述评(review)、结论(conclusion)和参考文献(references)。与研究论文相比,文献综述的篇章结构比较自由,但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引言、述评和结论。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几个部分的特点及其写作方法。 2.1 引言(Introduction) 引言是文献综述正文的开始部分,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提出问题;二是介绍综述的范围和内容。提出问题时,作者要给出定义性解释、交代研究背景、简单介绍不同文献的看法和分歧所在并介绍该文献的写作目的;介绍该综述的范围和主要内容时,作者应使用简明扼要的语句加以概括。引言部分通常为200~300词。 引言的内容和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综述的引言通常包括定义性解释、研究背景、现存问题或分歧、综述的目的、内容和范围; (2)使用一般现在时介绍背景知识,使用现在完成时叙述他人成果,使用一般将来时或一般现在时简介本文内容; (3)句子结构力求简洁明了,多用简单句,并列成份较为常见; (4)以第三人称主语为主,间或使用第一人称复数充当主语。要将引言的内容清楚地用英文表述出来,常常需要借助以下的语言形式: (1)表定义或解释 ①??被定义为??: ?is defined as?/ ?has been defined as?②所谓??是指??: By?is meant?/ By?we mean? ③??指的是??: ?refers to? ④??包括??: ?includes? ⑤??有??种类型: ...is /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ere are ?kinds of? ⑥我们知道,??是一种??的常见病: ?is a common disease that?; ?is known to be a common disease that? (2)表现状和分歧 ①据发现/ 报道/ 证实??:It has been found/reported/proved that? ②普遍认为??:It is generally recognized / agreed/ accepted that? ③一般认为??:It is thought / regarded/ considered that?

英语教学法概述.doc

英语教学法概述 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发展,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stage and different periods.英语教学法主要分为传统和现代两大类Teaching methodology mainly divided into 2 types:traditional pedagogy and modern English teaching.传统教学法包括语法翻译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直接法(The Direct Method)、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还有教授语法知识的演绎法(The Deductive Method)、归纳法(The Inductive Method)等。Traditional pedagogy includes t 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the direct method , the Audio-lingual Method, The Deductive Method and The Inductive Method.现代英语教学包括情景语言法、视听法、交际法、自然法、全身反应法、暗示法等。归而言之,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都必须与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相对应。Modern English teaching includes scene language method, audio visual approach, communicative approach, Natural Approach, The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Method, suggestopaedia. No matter what kind of method to take,Must be with the teaching program by corresponding teaching task and goal. 下面介绍几种外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及其特点 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below the main schools of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一、翻译法(Translation Method)

对中学英语口语研究的文献综述[1]

对中学英语口语研究的文献综述 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的。(高鹏,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第9卷第20期{总第30期},2000年6月})新的课程标准对于上述五个方面都有具体规定。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由于高考的导向,在中学教学中一度忽视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努力探索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已显得相当重要了。高中英语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与书面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相比,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普遍较低,要使学生达到新的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有关“说”的要求,我们教师任重而道远。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长久不不变的教学环境和模式 在传统教学环境中,教学活动仅以教材、教师、教室为重心,教师习惯于套用旧的教学模式———封闭式教学,而忽略了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即忽略了学校和社区应相互依托、相互开放资源的紧密联系。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担负起扮演社区型、开放型角色的职责,从而使教学的重心偏重于书本知识,而与社区的“真实”活动相脱离。这种封闭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失去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没有可供练习口语的“真实”语境,进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由于有中招、高考等考试讲究的是总分上线,而大部分又都采用笔试,其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口试往往不做要求,这就导致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对英语口语的不重视。由此可见,在应试教育中,笔试“超重”,口试“失重”,教师大大忽略了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这一现象在那些经济欠发达、对外交流不活跃地区尤为突出。(张克福,新乡教育学院学报【J】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第18 卷第2 期,2005 年6 月)教学用书的制约也是一大因素。教材对口语能力的制约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校本课程的开设除要满足高考的需求外,对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为什么许多学校要选新综合英语或牛津英语呢? 这是因为他们的词汇量大,而且语言更加贴近生活。(余松慧,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J】中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策略研究,2008年4月) 二、教师的个人知识素质及能力的不均衡性 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知识素质以及个人能力的高低,事关课堂教学的成败。但是,当前在某些地区,由于师资的匮乏,有些英语教师甚至于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而是临时从其他专业“转行”而来,而且有许多教师不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不能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张克福,新乡教育学院学报【J】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第18 卷第2 期,2005 年6 月)同时如何利用好教材,使学生通过对话课的学习, 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是每个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处理好的问题。(杨秀云,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如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低15卷第1期2003年3月) 三、口语测试问题 在目前多数情况下,口语教学以完成课本上的内容为满足。口语考试内容与课本上的相似或相同,方式比较呆板。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说出来的英语基本上是造作的、不真实的。这种考试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张克福,新乡教育学院学报【J】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第18 卷第2 期,2005 年6 月)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和对策 现在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普遍接受了交际教学法。交际法认为语言能力就是合乎语法规范

英语教学方法有哪些

英语教学方法有哪些 1、交际法:是根据意念项目和交际功能发展学生交际能力的系统教法。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言语进行交流,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考虑到进行相互交流的人们的作用和 地位,考虑到所涉及的题目和情景,从而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语言。 2、游戏教学法:用游戏形式复习单词、句型,练习新语言点,使学生寓学于乐,在活泼、轻忪、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获得英语知识与技能。游戏要求简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与本课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3、情景教学法:情景是教师创设或模拟的生活场景,应具有真实、生动、实用的特点,便于学生将所学语言材料进行综合、创造性地进行表达交流。这种练习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际功能,而且能变单调、机械的句型操练为活泼、生动的交际性练习。 4、动作教学法: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用具体形象的手势、动作来辅助英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5、活动教学法:就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来设计、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让学生积极参与自由操

作、观察思考。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认识事物、发现问题,得出答案,发掘学生潜能。 6、三位一体教学法:是根据字母、音素、音标三者的内在联系业务和交叉关系将三者融为一体进行教学的方法。 7、自然法:这种方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对已学知识的熟练程度来参加活动。 8、全身反应法: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通过全身各个部位的不同动作达到记忆的目的。 9、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参加Pair work和group work活动,给学生练习语言并互相学习的条件和机会。 10、功能意念法:这种方法是教师集中提供给学生在某次会话时或某种情境中可能运用的有关语言,让他们感知其功能,在交际中运用。

国内外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常用阅读教学模式研究概述 2019年5月李建叶 英语阅读课一直是专家关注、研究的重点,关于它的研究也是数不胜数。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也不例外,研究者们从未停止过,对它的研究是层出不穷,但最有影响力的教学模式如下: 2.3.1国外常用的阅读教学模式研究概况 根据文献资料,最常用的国外阅读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 (1)德国莱因五段教学模式:预备、复习旧课→提示→比较→概括→应用。五段教学法是指如下五个阶段:①预备即准备,上正课前的一些准备活动,让学生为新课做好过渡和铺垫。②提示,指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重点和目标;③比较、联系,把所掌握的旧知识自然的过渡到新知,并进行联系、比较;④概括、总结:对本节课的要点、知识点作总结;⑤应用,将所学知识使用在题型中、生活中。 18世纪末,赫尔巴特提出四段论教学模式: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其后赫尔巴特学派的戚勒和莱茵把五段教学模式概括成:准备、提示、比较、概括、应用五个学习步骤。戚勒发展了赫尔巴特的理论,将“明了”称为“分析”、“综合”,改成了分析-综合-联想-系统-方法五段论,并在在初级中学推广。随后莱因把赫尔巴特的五段法发展成预备、提示、联合、总结、应用五段。此教学方法为新教师提供上课的基本环节,对教师把握、操控课堂是有促进作用的,但偶尔会造成死板或僵硬的现象(赵建房,2012)。 以上的四段论和五段论教学模式都已基本陈述清楚了一节课的主要环节,但其共性是突出以教师为主、以系统传授知识为目的,并且相对比较机械、死板,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日本石山修平“三读法”模式:通读、精读、味读的三步教学。这种模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比较受欢迎。其通读主要指的是今天的泛读或快速阅读;精读是细读、找语言点、弄清事实的阅读;味读指的是重复读,去感受文章的情感,其实就是如今的复读或总结读。日本石山修平“三读法”三层次教学只提到了课堂内阅读的具体步骤中的重要一步“读中”,即具体读文章“读中”的三步法:快速读-细读-查读,并不包括读前要做些什么,读后要做些什么,所以,对于今天的阅读教学来说,还不够全面。“三读法”有其缺陷,但仍然对今天的教学、对研究起重要作用。 (3)美国史密斯四级阅读模式:认识性阅读、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

中学英语教学综述

中学英语教学综述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越来越重要。在我国的课程教育中,英语教育很早便纳入其中,但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应试教育,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的不断革新,英语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优化。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运用英语,所以当前的英语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终生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从传统的应试英语教育转变为实用型,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建立学习信心。 【关键词】中学英语;兴趣;实用型;习惯 随着英语教程的改革,英语的教学方法也得到优化,由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转变为注重实用的教学模式。在这种课改的形势之下,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在响应课改的同时,也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方式作出相应的调整,对英语教学的目的也要进行转变。以下,便是本人多年进行英语教学得出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希望可以和更多的英语教育工作者进行相应的交流和探讨,学习到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使英语教学更加的行之有效。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点进行介绍:1.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英语学习更加高效;2.突破传统式教学,向实用型转变;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终生学习目标。 一、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中学时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学生的学习体系逐渐开始形成,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最好的方法便是兴趣的建立。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呢?1.利用实物,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除了利用英语教材之外,也可以充分的利用我们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来简单地描述他们的名称、颜色、形状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学生熟悉,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他们用英语描述它们的兴趣,在这样简单有趣的描述中,让学生更好的在生活中运用英语。2.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英语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毕竟有限,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讲解教材的同时,可以搜集更多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也越来越多,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教材内容制作为教学课件,利用生动的切换方式和图片,同时,也可以搜集相关的英语小短片,音频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教师才可以更好的进行教学安排,让学生逐渐的进入自己的教学节奏,建立有效的英语教学课堂。 二、应试型向实用型转化 在课改的形势之下,英语教育更加注重实用性,这也成为新式英语教学的目标,主要的方法如下:1.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教师通过课堂练习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英语基础之后,可以在后半节课堂上开展一些有趣的英语活动,先从简单地练习开始,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进来,不断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他们的自信心,随后在逐渐加深难度,让学生不知不觉的接受新的知识,通过这样轻松的环境,不仅学习知识,也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氛围,让他们有一个好的学习体验,对英语的学习更加充满兴趣。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做题,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