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空气组成和氧气含量的测定九年级化学

空气组成和氧气含量的测定九年级化学

空气组成和氧气含量的测定九年级化学
空气组成和氧气含量的测定九年级化学

空气组成和氧气含量的测定

【学霸目标】

1.记住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了解空气主要成分的性质和用途;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装置、操作方法以及误差分析。

3.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并能从物质的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昂立知识库】

要点一、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这个著名实验是:把少量的汞放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结果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减少了约1/5;他研究了剩余的那部分气体,发现它既不能供动物呼吸,也不支持燃烧,这正是氮气;他把汞表面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容器里加热,除了得到汞以外,还得到了氧气,而且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里减少的气体体积;他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器中剩下的约4/5体积的气体里,结果得到的气体与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要点诠释】

拉瓦锡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要点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

1.实验原理:

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将集气瓶内氧气消耗掉,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2.实验装置:

3.实验步骤:

(1)将仪器连接好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集气瓶底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做上记号。

(3)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4)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

(5)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6)红磷燃烧停止,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

5. 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要点诠释】

1.可燃物必须选用燃烧后生成物为固体的物质。不能选用木炭、硫等,因为木炭、硫燃烧产生的是气体物质,且与所耗氧气体积相同,使瓶内外气压相等,水不会倒吸入瓶中。

2.红磷必须过量,燃烧时才能使容器内氧气消耗完。

3.红磷燃烧停止后,要等集气瓶内温度降至室温,方可打开弹簧夹。

4.该实验还能得到的结论:氮气(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具有不能燃烧、不支持

燃烧和难溶于水的性质。

5.实验后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的原因:

(1)红磷的量不足(则不能将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掉,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不到

原瓶内空气体积的1/5,导致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2)装置漏气(当集气瓶内氧气耗尽时,瓶内压强减小,瓶外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内,导致

进入水的体积减小,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3)装置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温度较高气体压强较大,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小,

引起测定结果偏低)。

6.测定结果大于21%的原因:

(1)点燃红磷前未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红磷燃烧放热会使部分空气由导管逸出,烧杯水

中冒气泡;最后造成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大于1/5)。

(2)将点燃的燃烧匙伸入瓶内太慢(放出的热将瓶内的部分空气赶出瓶外;冷却后打开止

水夹,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大于1/5)。

要点三、空气的组成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分别约占空气总体积的4/5和1/5。

【要点诠释】

1.空气中各气体的含量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

2.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组成比较固定,特别是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成分几乎不变,但

个别地区略有不同。

要点四、纯净物和混合物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蒸馏水、氢氧化钙等空气、盐水、糖水、矿泉水、铝合金、酱油等

【要点诠释】

混合物是由纯净物混合而成。

要点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主要用途是用作保护气、合成氮肥等。

2.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主要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医疗、潜水、气焊、炼钢、宇航等都需要用到氧气。

3.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一般情况下不与其他物质反应。通常作保护气、制成多种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氦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氙用于医疗麻醉。

【要点诠释】

1.空气质量日报中的“首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粉尘(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2.氮气和稀有气体作为保护气,是利用它们的稳定性。但是“稳定”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氮气及有些稀有气体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典型例题】

类型一、考查空气的组成

1.(2018?重庆中考)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A. 21%

B. 31%

C. 50%

D. 78%

【思路点拨】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答案】D

【解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

2.(2016?大连中考)空气中含量较多且能用于食品包装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思路点拨】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和性质,本题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含量较多且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说明该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

【答案】A

【解析】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氮气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能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

【总结升华】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掌握它们的性质与用途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1】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出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瑞典的舍勒

B.英国的汤姆生

C.法国的拉瓦锡

D.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

【答案】C

【变式2】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B.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一定条件下能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在空气中的含量为0.94%

【答案】A

类型二、考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3.为了测定空气的成分,按右图所示装置做实验:

(1)装置连接好后,先要检查装置的。

(2)将燃烧匙中过量的红磷点燃后放入集气瓶中,红磷燃烧产生。(3)反应停止,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会 ,

约达到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为止。

(4)此实验说明空气中含有,大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答案】(1)气密性

(2)大量白烟

(3)倒吸入集气瓶中 1/5

(4)氧气 1/5

【解析】过量的红磷燃烧,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掉,使瓶内压强减小;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被倒吸入集气瓶内,所进水的体积和消耗掉氧气的体积相等。

【总结升华】该实验还能得到的结论:氮气(集气瓶内剩余的4/5气体主要是氮气)具有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和难溶于水的性质。

举一反三:

【变式】同学们用上图(例3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红磷一定过量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等于氧气的体积

【答案】C

类型三、考查纯净物和混合物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海水

B.汽油

C.蒸馏水

D.空气

【答案】C

【解析】蒸馏水为纯净物,其他物质都是混合物。

【总结升华】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举一反三:

【变式】(2014?山东中考)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氧气B.生铁C.氯酸钾D.金刚石

【答案】B

【解析】氧气、氯酸钾、金刚石都分别由一种物质组成,都是纯净物。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因为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故属于混合物。

类型四、考查空气污染

5.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少用煤作燃料B.增加绿地面积

C.焚烧落叶D.汽车改用清洁燃料

【答案】C

【解析】增加绿地面积,可以增加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少用煤作燃料,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排放;汽车改用清洁燃料,可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焚烧落叶,会产生大量烟等有害物质。

【总结升华】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氧气

B.水蒸气

C.氮气

D.一氧化碳

【答案】D

【昂立题库】提高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8?齐齐哈尔中考)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

C.许多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2.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D.水蒸气

3.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4.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通电时发出有色的光

B.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不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在空气中的含量为0.94%

5.在我国的许多城市里,空气质量监测的指标主要包括()

①悬浮颗粒(粉尘)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一氧化碳⑤氮气⑥二氧化硫⑦稀有气体⑧氮的氧

化物(二氧化氮)

A.①④⑥⑧

B.②④⑦

C.③④⑥

D.①②③④

6.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

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空气中氧气约占1/5的体积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7.(2018?江西中考)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B.海水C.盐水D.雨水

8.(2014?河北中考)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B.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9.化学反应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有弊,下列属于化学反应对人类有弊的一个是()

A.提高生活质量

B.“神州六号”进入太空

C.大量燃烧含碳的燃料

D.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10.采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用下列哪种物质最为适宜()

A.红磷

B.硫磺

C.木炭

D.铁丝

11.下列物质中,属于室内污染物的是()

①吸烟产生的烟气②室内绿色植物发生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气体

③香瓜散发出的香味④装饰材料中某些石材及粘合剂释放出的气体

A.①④ B.②③ C.①③D.②④

二、填空题

12.下列是我们接触过的一些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蒸馏水B.氯酸钾C.净化后的空气D.冰水混合物

13.(2019?浙江模拟)2013年6月9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一致同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请你根据空气的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物质的分类中空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者“混合物”)。(2)在空气的成分中,制造化肥并可以做保护气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室气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3)稀有气体可以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是利用了稀有气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15.(2019?株洲模拟)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为空气总体积的。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成功,原因

是。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 新颖 完整 优质 复习资料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空气 单元设计 教材内容概述: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知其重要,却并不十分清楚空气到底是什么。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气作为初中化学中学习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因为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如空气有体积、有质量、形成大气压、空气流动就形成风等,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天然物质;还因为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本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制取的实验操作。 2.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以及氧化反应。 3.学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4.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方法的奥妙。 课题1 空气 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保护空气(污染与保护)。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可以说不存在什么教学难点。本课题主要研究空气的成分及空气污染的有关知识。小学自然课中学过有关空气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从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把“空气”作为较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开始,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化学殿堂。 课时分配:1课时 整体设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4)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运用观察、实验、收集资料,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总结等方法获取信息; (3)运用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逐步树立关注社会,热爱自然并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1.空气的组成;

初三化学空气和氧气综合测试题与答案

空气和氧气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 广西北部湾空气质量优量。空气的成分能供给呼吸的是( ) A .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4、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6、空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水蒸气 7、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是( ) A.稀有气体 B. 2CO C. 2O D. 2N 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 A .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 2 B .手于生产氮肥的N 2 C .用于医疗急救的O 2 D .用于飞艇的He 9、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在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水蒸气 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 C. 高温时,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D.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1、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高的是氮气 B.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 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 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空气 12、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 A .硫粉 B .木炭 C .铁丝 D .红磷 1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 . O 2 B. N 2 C. 稀有气体 D. H 2O 1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教案

课题1 空气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4、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5、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6、逐步树立关注社会、热爱自然,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难点: 1、空气的组成 2、空气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3、培养学生的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身边美丽的自然环境,蓝天、白云、溪水、绿树、阳光,引出我们离不开空气的观点。 [学生]讨论发言 [新课引入] 请大家做个深呼吸,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确实存在吗? [学生] 能够说明空气确实存在的实验或实例 互相评论 一、空气的组成 [过渡]因为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空气的复杂性,那么,空气到底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讲解]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许多科学家做了研究,最有名的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他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工具,最终研究出了空气的成分。 (请学生阅读P2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看图2-2) [过渡]拉瓦锡的实验比较麻烦,现在我们已经能用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拉瓦锡所得的结论,下面我们用红磷来测定一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实验2-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及结果)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水面上升,但不到1/5 [讲解]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 [过渡]请大家根据日常知识的积累和前面学习的内容,分组讨论下面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 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为空气体积的1/5,而我们的实验,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该实验中,水面上升不到1/5体积是因为氧气含量低,或者我们在塞塞子的过程中已经有少部分氧气消耗掉。红磷熄灭后瓶内没有残余的氧气,否则红磷会继续燃烧)[表示] 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小结] 上述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为空气体积的1/5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1)可用多种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原理都是利用某些物质在一定量的空气中,完全消耗其中的氧气而又不产生其他气体,导致压强减小,减少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2)常用来研究空气成分的药品和装置 研究空气成分的常用药品必须是易与氧气反应且没有气体生成的物质,如磷、铜丝,因为它们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物质,一般不选择铁丝,因为铁丝在空气中难以燃烧,也不选择碳和硫,因为它们燃烧后生成的产物分别是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燃烧后装置内压强变化不大。装置除课本提供的类型外通常还有如下四种: 图1 注意:所用来反应的物质必须足量,容器的气密性必须良好,不漏气 【例题】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图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小明用上中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的水占容器的4/5 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下降,水面上升 D.红磷一燃烧完,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 2.某同学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上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该同学在“金属梯”的每一步的凹处放置一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用放大镜会聚6 V手电筒光于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的白磷上。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金属梯”的每一步上都放置一小颗白磷与只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放一大颗白磷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1.拉瓦锡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 4.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 5.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比较 混合物 纯净物 概念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特征 无固定的性质,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有固定的性质 化学符号 无固定的化学符号 有固定的化学符号 举例 空气、海水、牛奶 N 2、O 2、H 2O 联系 混合物 纯净物 6.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氡的总称,属于混合物,又称为惰性气体。 7.空气污染物为有害气体和烟尘。 8.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氧 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在101KPa ,-183摄氏度时,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218 摄氏度时,氧气变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9.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0.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11.物质与氧发生的发生,叫做氧化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 混合 分离

性。 12.进行的很慢,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 13.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和加热高锰酸钾。 14.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液态氮与液态氧的沸点不同。属于 物理变化。 15.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 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 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16.催化剂的特点: (1)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和减慢) (2)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3)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17.几种反应。 (1)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白烟) (2)碳+氧气 二氧化碳 (3)硫+氧气 二氧化硫(空气中发出淡蓝色火焰,氧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燃烧剧烈,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实验前应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集气瓶炸裂) (5)过氧化氢 水+氧气 (6)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7)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加热 加热

试讲稿_人教版_化学_九年级_下册《空气的组成》

《空气的组成》试讲稿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我是来应聘初中化学学科的1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空气的组成》。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谜语导入: 师:有一个谜语:“敢怒不敢言(打一我们身边的物质)”,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学生七嘴八舌:空气。) 师:空气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既是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重要而又廉价的自然资源。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它是一种单一的物质么?老师相信通过预习同学已经对空气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二、新授 内容1:空气的存在 师:我们身边确实有空气存在吗?什么样的事实或实验能证明?空气中有哪些气体呢? (学生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间交流有无,大多数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所知,增长学识,增进友情。) 甲生:把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水不能进入瓶子里。 学生边说,教师边演示:竖直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侧立,有气泡冒出,水进入集气瓶。 (学生瞪大眼睛,在对比试验面前,感受到生活中各种现象下隐含的科学道理,在顿悟时,欣喜于学习的成功。) 乙生:把扁的密实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 学生边说,教师边演示:双手挤压,有压力,密封的塑料袋不能被压扁。

(在现象面前,学生兴奋地相互庆祝,“没扁”、“有空气”。) 丙生: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有风,风就是空气的流通 (坐在下面的学生偷偷在扇风,感到风后,开心的笑了) 丁生:给车胎打气,瘪车带涨起来了。 师:同学们通过生活经验证明了无色无味的空气确实存在,证明你们是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人,我们还可以通过证明空气中的成分来证明空气的存在啊! (学生惊呼:是啊!纷纷举手) 生:我们在空气中烧煤、呼吸,证明有氧气;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证明有二氧化碳;下雨下雪,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 师:说的非常好。 内容2:拉瓦锡实验 师: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对空气的成分提出了自己的猜想: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对空气成分的验证是最著名的,也是最先接近事实的。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段历史。请同学们阅读资料。 (学生自读、简述理解) (自学过程中,提高自读理解能力,使学生与科学伟人靠的更近,感悟科学真理发现的神奇过程,自读时,所有学生全神贯注。) 师:谁能给大家简述一下拉瓦锡实验的过程? (学生踊跃举手) 甲生:拉瓦锡在“二十天实验”后收集了红色的渣滓,用高温加热。收集了红色的渣滓,用高温加热。正好与原先钟罩中失去的气体体积相等。 乙生:拉瓦锡用汞把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光了。 师:拉瓦锡如何判断出:钟罩里的空气的体积,大约减少了五分之一。(教师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看剩下多少气体;看进来多少汞;看减少多少汞。。。。。 师言: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实验原理:(教师小结) 2Hg + O2 ==(加热) 2HgO 2HgO===(加热)2Hg+O2 消耗氧气,再还原.氧气量不变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氧气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氧气 1.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放过量的红磷? (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l/5的结论外,还可推导出氮气(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拨”)的结论. (3)在此实验过程中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2.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知道: 铜丝+氧气氧化铜 因此对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做了如下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充有20mL空气(如图所示),然后给装有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变黑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中.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实验完成后,注射器内空气的体积约减少了,这是因为.(2)在实验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3)改进后的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有.(填序号) 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丝量太少;④加入铜丝量太多. 3.某化学小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用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2Na2S4+O2+2H2O=8S↓+4NaOH(氢氧化钠). 小资料:四硫化钠(Na2S4)与氧气、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固体硫(S)和易溶于水的氢氧化钠. 【实验过程】 ①取足量的四硫化钠固体加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的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1所示). ②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2所示),拔下橡胶塞,观察到,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转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理论上h2:h1=.

九年级化学空气和氧气复习课教案

课题:空气和氧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记住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的体积分数,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认识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3、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4、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环境的意识 教学 设想重点: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 难点: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 教法学法指导::归纳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考点清单 师:前面我们学了我们地球周围的空气,你们都了解了那些? 生:作答学生自主完成考点清单 考点1:空气的成分及探究实验: 1、法国科学家实验得出结论空气是由和组成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的。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比计算,应该是占,占, 占,占,占。一般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有时有变化。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常见的实验装置如下两图) 燃烧匙所选药品有什么要 求?、, 量上要求。 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为。 写出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水位能变化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能不能用铁、碳、硫代替红磷的燃烧?。 实验中如果红磷的量不足结果会是。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使开始燃烧时大量白烟及气体泄露,结果会是 。 4、氮气的化学性质,溶解性是。 5、稀有气体包括、、、、。用途主要有、。考点2: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6、空气污染物分两大类和。 气体污染物主要指、、。 7、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包括三项内容:、 和。 8、防止大气污染的具体措施有:、、 、、

。 考点3: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9、物理性质。 10、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从而 决定了氧气的用途、。 ①黑色的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放热,生成使 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红色或白色的P和O2反应的现象是:产生(用于发令枪、烟雾弹),放热。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红色的Cu和O2反应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银白色的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发出,放出,生成(用 于照明弹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⑤银白色的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热,生成,注意点: 预先放入,防止生成的。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⑥硫和氧气反应的现象是:放出气体,产生火焰,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考点4:氧气的制取 考点清单见中考指南针36页考点四 1、实验室制法: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 ②; ③。 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检验方法: 验满方法: 操作步骤:(写出每一步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查; 装; 定; 点; 收; 离;

XX教育XX初三化学小班-空气成分的探究探究题-学生版

XX教育20XX年秋季XX校区 XX班名师培优精讲 第讲教务主任签字:教学部长签字: 空气成分的探究练习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 C.许多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2.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D.水蒸气 3.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4.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通电时发出有色的光 B.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不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在空气中的含量为0.94% 5.在我国的许多城市里,空气质量监测的指标主要包括() ①悬浮颗粒(粉尘)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一氧化碳⑤氮气⑥二氧化硫⑦稀有气体⑧氮的氧 化物(二氧化氮) A.①④⑥⑧ B.②④⑦ C.③④⑥ D.①②③④ 6.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做上记 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空气中氧气约占1/5的体积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B.海水C.盐水D.雨水 8.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B.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9.化学反应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有弊,下列属于化学反应对人类 有弊的一个是() A.提高生活质量 B.“神州六号”进入太空 C.大量燃烧含碳的燃料 D.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精)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专题作业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右图所示。1、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打开止水夹后水进入集气瓶内大约1/5体积处。 2、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是利用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导致水被吸入集气瓶内大约1/5 。 实验后若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红磷量过少、装置气密性不好、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实验后若结果偏大,可能的原因有止水夹没有夹紧、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 3、实验时选择的可燃物需具备以下条件:(1;(2氧气(如镁带不行);(3)生成物不能为气体(如硫粉、木炭等不行)。 4、该实验还可推出,瓶内剩余4/5性质有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 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 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 上升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 容积为60 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右图的实验装置。 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 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运用观察、实验、收集资料、从日常生活经验总结等方法 获取信息 (3)运用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变成自己 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对态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充分发展学习化 学的兴趣 (3)树立关注社会、热爱自然、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空气的组成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2、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便能很快适应化学课的教学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讨论法,课件展示法,练习法,联系实际等 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展示一个空杯子讨论它真的是“空的”吗? 学生回答: 引入新课: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投影:(活动与探究一)

空气对我们如此的重要但我们又看不见它、摸不着它,你能列举一些生活的实例或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空气的存在吗? 学生讨论:各小组选出代表总结发言 过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空气被看作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直到200多年前人类才对空气有了初步的认识,空气中其实有很多种物质空气真实存在,那空气中又有些什么物质呢? 通过生活经验和以往的探究活动能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具体物质? 投影:(活动与探究二) 通过生活经验和以往的探究活动能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 学生代表回答: 讲解:为了搞清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都曾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法国的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提问:拉瓦锡又是如何对空气成分进行探究的呢? 投影: 介绍拉瓦锡并展示他所用的实验装置 讲解实验原理与结论: 原理:汞和氧气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汞使容器中的气体减少 结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投影:(活动与探究三) 利用红磷燃烧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展示装置图并进行演示实验 学生观察并进行现象描述 讨论:1、冷却后打开止水夹为什么会有水进入集气瓶? 因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大于内面大气压,因此水被大气压沿导管压入集气瓶。 2、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的作用是什么? (1)、吸收热量,便于冷却 (2)、吸收溶解白烟,避免白烟占据体积影响气压减小 3、拉瓦锡的实验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进入瓶中的水小于瓶内空气的1/5? (1)、可能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漏气

九年级化学教案:空气 氧

九年级化学教案:空气氧 教学目的: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教学用具:仪器:钟罩、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烧杯、乳胶管、导管、双孔橡皮塞、弹簧夹、酒精灯;药品:红磷、水,火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旨 【引入】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 空气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呢?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板书】第一章空气氧 第一节空气 【板书】一、空气的组成

【提问】1.空气就在你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2.空气是一种单的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 【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课本p.7图1-1)。 介绍仪器名称,操作顺序,提示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学生分组的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参p.7图1-1)。 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操作顺序,注意事项。 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分析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是 空气中的什么气体? 2.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气体的 1/5而不是全部呢? 3.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或集气瓶内,火柴熄灭说明了剩余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板书】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空气中主 思考、回答问题。 回忆什么是物理性质,思考回答问题。 填写观察记录:

九年级化学空气组成的测定

空气的组成(化学说课稿) 第1课时 黄鳞兴 《空气的组成》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主要包括: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空气的组成、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一、分析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章选择学生最熟悉的空气入手,通过了解空气的组成而引申出一种重要的物质----氧气,然后围绕氧气展开教学。从而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 2、教学目标确定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初三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了解空气成分的发现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的精神。 了解空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初步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②过程与方法 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进行同一实验原理下,迁移性设计新实验方案的练习。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空气组成的实验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对待任何事物的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难点:实验误差产生原因的分析 二、教法说明 本节课采用了自学,启发式,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及科学探究等综合性的教学方法。根据化学教材学科的特点,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以实验为基础,理论为线索,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探究,边实验,边讨论,边比较,进行探究性学习,突出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同时发展学生的智能,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学法指导 对本课题而言,我采取了课前要学生查资料和预习;授课中示范实验操作,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模仿操作;课后及时辅导和督促学生及时复习。 四、教学程序 1、授课前 1.1教师准备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学设计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学设计 响肠中心学校王家进 2016-9-15 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是研究空气组成的一个基本实验,这个实验对于认识空气的组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为下节课教学——《氧气的性质》提供了基础。学情分析:空气是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学生在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对空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空气的存在、空气中含有氧气及二氧化碳等。这些为本课题的学习打下了有利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 2. 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合理的推测,并能利用教师提供的简单仪器和药品,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科学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 1. 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实验解决问题; 2. 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3. 在探究过程中,能主动与人交流、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进一步发展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 初步树立科学的物质观,科学的看待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3. 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精神。 难点:初步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如何引导学生去挖掘实验的条件和结果

九年级化学空气经典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九年级化学空气经典试题 【例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例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 【例3】桌子上有一个空烧杯,烧杯内() A.是氮气B.是氧气C.是空气D.没有物质 【例4】空气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如下图,把它补充完整。 【例5】 A D 【例6】 A 【例7】的 A 【例8】 A 【例9】 A 【例 A B C D 【例 A B C 【例 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______。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这样说明空气中有少量的____________;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_。 【例13】装在某容器中的空气经测定其中氮气的体积在相同条件下是10L,则该容器的容积为() A.10LB.15LC.12.5LD.18L 【例14】最早运用天平研究化学并得出“空气是由1/5体积氧气和4/5体积的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汤姆生B.道尔顿C.拉瓦锡D.门捷列夫 知识点:空气中各组分的用途 【例15】空气中供我们呼吸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稀有气体 【例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B.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C.氮气用于制造化肥D.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 【例17】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了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用氮气填充灯泡B.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C.用氦气填充气球D.用金属铜做电线 【例18】为了经久耐用,在灯泡中可填充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 【例19】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一些保护气,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一组是A.H2、N2B.N2、O2C.CO2、CO D.N2、Ar 【例20】已知氦气是一种比氢气密度几乎大一倍的气体,在首都东亚远东会上作升空表演的“北京2000”遥控飞艇内,充的就是氦气而不是易燃易爆的氢气,这是因为使用氦气() A 【例 A C 【例 【例 A B C D 拉瓦锡 【例 A 【例 A B C D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例2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C.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物质是混合物D.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例27】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液态氧B.石灰水C.冰水混合物D.四氧化三铁 【例2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铜B.空气C.矿泉水D.大理石 【例2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汽水B.液氧C.碘酒D.食醋 【例3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九年级化学空气、氧气知识点复习

绪言 一、化学发展进程 1、近代化学 (1)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伽德罗的分子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2)门捷列夫发现、编制出元素周期表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 律可循。 二、化学研究 化学式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并改变着 人类生存和发展条件,丰富人们的生活。 2.1 空气 一、空气的成分 1、 氧气含量的测定 (1)实验现象: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反应停止后,待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瓶内体积的 15 。 (3)实验原理:红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4)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N 2)78%,氧气(O 2)21%,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CO 2)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空气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有害气体和烟尘(可吸入颗粒),气体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一氧化碳、臭氧等。 二、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盐水、糖水、澄清石灰水、矿石等。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得物质。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红磷、五氧化二磷等。 2.2 氧气 一、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 (1)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和固态时变为淡蓝色)(2)密度比空气略大(3)不易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检验氧气) (2)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白色固体)

现象:比空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放热,集气瓶内出现水雾,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文字表达式:石蜡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 水 (3)硫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蓝紫色火焰(空气中是淡蓝色),放出热量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注:集气瓶底铺一层水或细沙。(防止铁丝燃烧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二、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特点:多变一。 表示: A + B →AB 2、氧化反应 定 义: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氧化反应 剧烈氧化反应:燃烧 分 类 缓慢氧化反应:呼吸、食物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说课稿 空气

空气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课题1。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教学创意”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设置主题──分析思考──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依据学情说教材 《空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课题1。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学生在过去的学习及日常生活积累中,对空气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都显得比较零碎,不够深入。学生已经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能流动,空气里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有利的基础,而本课是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空气的成分,由于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科学实验探究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教材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学习“走进化学世界”,对学习化学有了基本的了解,体会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单元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本节内容引导学生先从宏观上认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用途、空气的发现史等,为课题2和课题3从宏观上研究氧气的性质和制取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第三单元从微观上学习水、分子和原子做了铺垫,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于以前的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又是对以后的知识则起着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顺利的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2、结构特点 这一节内容包括三个小标题:“认识空气的组成”、“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因此,内容的安排上既没有与小学科学课中的知识重复,又以此为基础拓展深入,表面上平行的三个小标题,在结构上有着递进的关系。 根据教材及课程标准,我将本节的内容分为二课时,下面我就第一课时“空气的组成”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3、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 2.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合理的推测,并能利用教师提供的简单仪器和药品,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科学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探究过程

关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中考试题选萃

关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中考试题选萃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关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中考试题选萃 1.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 验方案: 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 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 集气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两种): ,。 (3)丙生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 (4)若仍然用木炭代替红磷,丙生的实验方案应作何改进,才能保证实验成功(只需答出实验方案中须改进的地方) 。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底面积为50 cm3、高20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 cm处; c.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 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 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 (1)在操作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代替铜粉的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 A.红磷 B.木炭 C.铁粉 (3)往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的刻度约为___________cm(填整数)。如果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刻度在11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4)该小组中有同学提出,用木炭代替铜粉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要将水换成一种溶液,则该溶液是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6年淮安市第29题)小明和小芳在讨论“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小芳认为:通过右图3装置,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她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注:本题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水槽中的液体是水) 小明认真分析了小芳的实验结果后,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还有其它原因吗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图4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