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公开课底稿)

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公开课底稿)

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公开课底稿)
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公开课底稿)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青山不老》文章语言生动美,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的故事。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在读中思考、感悟。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其主动性,让他们自主阅读、理,最后读写结合,进行能力迁移,情感升华。

但是这篇课文语言虽然生动,但距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不易理解。尤其是我们南方农村的学生对防风护林带、林网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出“青山不老”的含义。

3、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

教学重难点:

把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

1.课件,西北地区土地少化和绿色山林的视频。

2.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状况的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1、(出示相关图片资料)你看到了什么?(荒无人烟、寸草不生、土地沙漠化,不适合生活)

2、过度:是啊,恶劣的自然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难,那金黄的沙土成了人们心中隐隐的痛,但是,有一位81岁的老人却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这一切。我们来看——

3、出示第一自然段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1)轻轻地读着这一段文字: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什么?

(2)交流:

(3)想一想这样的景象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

预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翠色欲流、郁郁葱葱……

(4)朗读指导:

引:a.多美的景色啊,谁能用声音来展现这样的画面——指名读b.你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片绿色的林海,我们都迫不及待了,一起来吧——齐读

(5)过度:一个81岁的老人竟然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把一片荒芜

之地变成这样一片绿色的林海,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板书:奇迹

(6)揭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16课,走近这位老人,感受老人所创造的奇迹——板书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感悟“奇迹”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老人还创造了哪些奇迹?用——画下来

2、交流(随机出示2个句子)

出示:⑴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 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a.生谈感受(评:老人的举动让你受到了震撼)

b.自由读师:请大家也自由去读读这句话,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c.课件点击数字

师:同学们,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些数字上,再去品味,你感受到什么?:

(我们樊川小学约占地几亩?(约7。4亩)(3700亩林网就相当于我们500个樊川小学差不多大。)

d.交流:看到这样的一组数据,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吗?

e.小结: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15年的枯燥岁月;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却是满山遍野的绿。老人付出了多少汗水,多少毅力。这就是——生:“奇迹”,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让我们用朗读来感受这

种奇迹吧!

——自由读这一句——指名读(强调数字)(2生)

评:1、你读的时候强调了数字,让我们更好的感受到了这种奇迹。

2、你读得声情并茂,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

师:(结)老人用他不屈不挠的毅力在风沙面前竖立起一道天然屏障,也在我们的心中竖立了高大的形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表达此时的心境吧。男生读,女生读。

预设(2):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a.师:为什么你觉得这也是奇迹呢?(引:我们身边也不乏垂柳依依翠杨挺拔的景象,那么这里的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生:……

b.师:是的,树的勇敢扼制了山洪的凶猛,庞大的根系牢牢扼住了稀疏的黄土,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c.朗读指导:指名——范读——齐读

师:参天的杨柳,绿色的波浪,如臂如股,劲挺山腰,这一切都是这位老人创造的奇迹——生读: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 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三、奇迹背后

1、师: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那么这位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的奇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2、3自然段,用﹏﹏画下来。

2、自由找

3、交流(预设)

(一)大环境

1、师:你找到的是老人生活的大环境(板书:大环境),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它,你会用什么?——生:恶劣(板书:恶劣)

2、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这一段话,(课件出示)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环境的恶劣?把它圈出来。

预设:干旱、霜冻、沙尘暴

肆虐、盘踞之地、风吹沙起

3、师:(课件出示)谁来读读这些词语?指名读

4、师:在座的同学有谁去过晋西北?那么你们知道晋西北的环境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恶劣吗?老师这儿有一则资料,我们一起来看:(出示资料)师读

(晋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

5、交流:(师:谁来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6、师:是啊,这里可称作穷山恶水、荒无人烟、死亡之地。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些词语——生齐读

师:如此恶劣的环境,难怪,县志载:(课件出示: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师: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师:在如此险恶的环境里,这位老人却创造出这一片青山秀水。

这的确是了不起的——奇迹啊。

(二)小环境

1、师:谁再来说说,老人还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了奇迹?

师:这是老人所生活的小环境(板书:小环境)

师:老人用他的坚毅抵住了环境的恶劣,而他生活的地方又有怎样辛酸的故事呢?

生:早出晚归

生:七位同伴五位过世

生:风雨同舟的老伴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师:可见老人的生活非常的——艰苦板书:艰苦

师引:

面对五位老汉的离去,老人没有离开,依旧选择了——(课件出示)种树!;

面对老伴的过世,他也没有离开,还是选择了——种树!!

面对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选择的还是——种树!!!。

师:15年啊,绿色披上了青山,而青丝却变成了白发,死亡带走了他的亲人,也正一步步向他逼近,但是,老人没有离开,他不走,是因为——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他不走,是因为——他觉得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2、师:他不走,还会因为什么?

生: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

了这片土(评:是啊,在老人心中,树与土的关系是如此的亲密啊)师:看眼前翠绿的青山,听耳边朴实的话语,我被老人的行为所感动,在我眼前,老人的形象愈发高大起来(课件出示句子)出示: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师:自由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质疑: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什么意思?

(理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另一种东西”)

师:想一想“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的字面意思是什么?

(与山川共存:和山山水水一起共同存在;与日月同辉:就是和太阳月亮一起发出光茫。)

师:可是,老农能和山水永远在一起吗?能像日月一样永远发出光辉吗?请大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到底是什么与山水共存、与日月同辉呢?

生:

(坚持不懈的毅力、板书:无私奉献造福人类)

师小结: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无私奉献的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师: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生

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师:是啊,就是这一股力量支撑着老人,让他执着的坚守着这一片土地,15年啊,生接读——他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 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师:此时此刻,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真正领悟到了──(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

四、再造奇迹

1、A“青山不老,精神永存!”这位老人是晋西北的农民,他淳朴顽强、不善言表。他就是马永顺。(课件+)今天,就让我们在这儿,说出老人心中的话。

B、(课件+)黑龙江省铁力市市政府在铁力林区前修建了马永顺纪念馆、马永顺林纪念碑,将铁力林业局第二中学改名为马永顺中学。此时,如果你来到纪念碑前,心里肯定有许多话想对马爷爷说吧。

现在,请左边两组同学来写老人想说的话,右边两组同学来写我想对老人说的话。

2、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五、总结

同学们,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地球对于我们也只有一个,热爱生命就要热爱地球,热爱家园。

六、布置作业

想想你身边人是如何保护环境的?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16青山不老

大环境──恶劣

奇迹

小环境──艰苦

体育优质课教案模板格式

2017年体育优质课 水平二小足球——脚内侧踢球教案 授课教师:杨晨 单位:王褚中心小学

教师简介:杨晨,男,中共党员,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硕士学历。2015年8月参加工作,中小学二级教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 011年版)》的要求,在教学中结合小学生对足球运动喜爱与拓展的需求,从水平二学生心理认知发展、生理发育成长规律出发,在尊重足球项目运动规律的前提下,结合简中、高效、有趣的“花头精”游戏来提高足球课上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足球技能。在教学中,力求营造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学练、合作学练、创新学练的良好氛围,并通过新颖的“花色球托”教学器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促使学生在宽松、和谐、开放的环境下进仃学列、锻炼和思维开发。在游戏中去体验锻炼的价值,享受足球带来的乐趣,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师用书《体育与健康》三至四年级小足球单元的第一课时脚内侧踢球。脚内侧踢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足球技术,它的技术特点是脚与球的接触面积大,出球平稳而且准确,是众多足球技术中最常用,

也最易掌握的一种踢球方法。通过小足球活动能够发展学生的奔跑、力量、耐力、灵敏、协调、反应等能力,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建立自尊与自信,促进心里健康。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水平二年龄段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学生思维敏捷,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逐渐成熟,竞争意识也逐渐增姒,同时在体能方面也处于一个上升期。学习“脚山侧踢球”,对只有浅显足球经验的水平二学生来说会山面临相当大的难度,最主要是来自于踢球时的脚型控制、触球部位是否准确以及支撑脚的站位等等。综上所述,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多接触球,熟悉球性,且提供简单易行活泼有趣的课堂组织形式,再结合教师设计的“花头精’课堂理念和游戏竞赛的方式,更好地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活跃课堂气氛,使之能在不知不觉中达成学习的目标。 四、教法、学法 本课采用直观教学法、领会教学法、谈话启发法、分层递进法、游戏竞赛法等教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正确的部位踢球。 教学难点:踢球动作的连贯协调。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_7.doc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1、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谈话: 上一课中,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⑴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⑵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指导阅读,感受奇迹 1、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 2、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⑴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

作出的巨大贡献。) ⑵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引导学生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⑶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些到了这一奇迹?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五自然段。 3、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⑴大环境──险恶: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学生用文中语句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话。

(如有条件可用课件补充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沙尘暴等资料。) ⑵小环境──艰苦: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艰苦? 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3、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⑴引导: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了──引读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与日月同辉了,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引读并出示青山是不会老的。 ⑵指导: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小学五年级语文《迟到》优质教案范例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迟到》优质教案范例三篇文章以倒叙方式,回忆和描述了“我”童年上学因赖床而挨打的往事,写父亲对“我”管教很严厉又很疼爱,表达出“我”对深沉父爱的理解和感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迟到》优质教案范例,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五年级语文《迟到》优质教案范例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4.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质疑问难,有针对性地再读课文。 3.抓关键词句,精读课文,理解感悟,感情朗读。 4.回顾全文,总结拓展,熏陶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文,学会感恩,学会孝顺父母,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4.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难点: 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有过迟到的经历吗?说说你迟到的原因及你当时的心情。

Excel公开课教案(表格式)

授课教案

教学过程主要内容及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1、在输入公式时应该注意什么? 2、求和函数和求平均函数是怎样表示的? 温故知新,为本课的学习准备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课件(学生成绩表和教师工资表)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Excel中数据的输入和计算,这些数据在表格中是按输入顺序排列的,也是没有 规律的,那么怎样从众多的数据中快速的找到我们需要的 数据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出了本课题。 讲授新课 一、数据排序 (一) 单列数据排序: 1、方法 把光标移到要排序数据列任意单元格,单击常用工具栏中 的“升序”按钮或“降序”按钮即可. 2、举列操作演示 成绩表中分别按“性别”升序、“语文”降序、“机械基础” 升序、“总分”降序单列排序 3、提示:注意观察每次排列后数据的顺序变化 【提问:当总分相同时我们怎么办呢?】 (二)多列同时排序 1、方法 (1)单击【数据】|【排序】弹出如下“排序”对话框 这里的“关键字”就是排序的条件依据。 (2)按要求从“主要关键字”下拉列表中选择排序的主要依 强调两按钮 的记忆方法 承上启下, 引入新知识 重点之一, 结合图示讲 解更直观

讲授新课 二、筛选 (一)筛选的定义 Excel中的筛选是指让某些满足条件的数据行显示出来,而 暂时隐藏不满足条件的数据,以便更清楚地显示需要的数据 (二)筛选的分类 筛选分为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两类 1、自动筛选 (1)单击数据区域中的任意单元格 (2)执行【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命令 (3)表格数据直接进入筛选状态,每个列标题右边均出现 一个筛选箭头。 (4)单击需要对之进行筛选的列标题右侧的筛选箭头按 要求进行筛选,也可以在“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中 进行筛选条件的设置。 (5)取消筛选: 再次选择【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命令,就可以去 掉命令前面的”√”符号,退出筛选状态,数据恢复。 (6)举例演示: (教师边讲边操作,学生观察) A、筛选出成绩表中总分前10名的学生 重点之二 讲练结合 本课难点 详写 典型案例 知识点一网 打尽

最新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学设计(精品)

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重点难点: 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课件。 2、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1、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谈话:上一课中,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⑴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⑵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指导阅读,感受“奇迹” 1、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 2、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①“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②“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引导学生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③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些到了这一奇迹?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五自然段。 3、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①“大环境”──险恶。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学生用文中语句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话。 (如有条件可用课件补充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沙尘暴等资料。) ②“小环境”──艰苦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艰苦? 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3、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①引导: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了──引读“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与日月同辉了”,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引读并出示“青山是不会老的”。

迟到教学设计(详细)

迟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亲严厉而深沉的爱。懂得要正确地 对待错误,改正错误。 2、学习小金钥匙。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我的心理变化写出我改正错误的过程, 又是怎样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的描写来刻画父亲形象的。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孩子们听的这首歌叫《送别》是电影《城南旧事》的插曲,课文《迟到》就选自《城南旧事》,经典的作品、经典的歌曲,涤荡着我们的心灵,今天我们就在《送别》歌声的引领下,再次走进经典,走进迟到。 2、生齐读课题,请孩子们打开书本。 3、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抓住主要事件,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精读感悟: (一)抓中心句,整体把握内容。 1、那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 2、出示句子: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a你能找出句子中的关键字吗?这个“严”字用了三个,似乎有点重复多余,我们把它去掉,句子的情感有什么变化? b这个“很严很严”是作者的一种感受,一种确认,是不能去掉的。因此在读的时候语气要加重,语速要缓慢。(抽生读,全班读) (二)感悟父亲的“严”。 1、父亲到底有多严呢?我们又该如何来体会父亲的严呢? 2、课后的金钥匙给孩子们支了一招(出示金钥匙)按照金钥匙的提示,我们在体会父亲的严时,应该找哪方面的内容(学生说一说) 3、那就按照你们所说的去找一找文中的语句,标画重点词语,并且在旁边作批注。(出示阅读提示,计时:3分钟) 4、学生读文,画句子,师巡视指导。 5、师:现在请以四人小组的形式交流阅读笔记,学会倾听,学会修改。 预设: 语言: a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读出催促、着急) 师:这是人物的什么描写,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带着感受读一读(关注两个感叹号)。 b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关注“起”字,读出生气、命令的口气) c两句话的语气不同,要学会区别,两句话连起读。 师:孩子们读的“起”字读得真棒,一字成句,没有商量,爸真是太严了!还有语句体现父亲的严吗? 动作: “爸气极了……就发出咻咻的声音” a 哪些词语突出了父亲的严呢?你能读一读吗?

体育公开课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体育课教案 教材内容:1、技巧:前滚翻。2、游戏:快快跳起来。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说出前滚翻的动作要领。能说出游戏的方法、名称及要求。2、技能目标:90%的学生学会前滚翻。95%的学生能熟练地游戏。 3、体能目标:发展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发展学生反应、快速跳跃能力。 4、情 感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小干部整队,汇报人数,师生问好。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服装鞋子情况。 3、宣布新课内容、要求。①技巧:前滚翻。 ②游戏:快快跳起来。 二、准备部分: 1、螺旋形慢跑。 2、拍手操一套。 ①伸展运动②体转运动③扩胸运动④体侧运动⑤踢腿运动⑥腹背运动⑦跳跃运 动 3、专项准备活动。①抱腿深蹲团身练习②颈、踝、腕关节运动 三、基本部分: 1、技巧:前滚翻: 重点:团身滚动。难点:两臂撑地力量均匀,用头后着地。 技术要求:颈、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前滚。 动作技术过程:蹲撑,提臀,两脚稍蹬地,两腿蹬直,获得向前翻转的动力,同时屈臂,低头、含胸、用头的后部、颈、肩、背、腰、臂依次着垫前滚。当背腰着垫时,两手迅速抱腿,缩短身体的翻转半径,上体紧跟大腿成蹲立。 教法:(1)教师利用警察抓小偷的情景导入。(问:小偷腿摔断了,而警察为什么完好无损。) (2)学生分组结合图片及动作要领自主体会尝试练习。 (3)集合队伍教师了解学生尝试掌握情况。 (4)教师给予评价激励并利用正方体与圆球的滚动让学生领悟团身紧的重要性。 (5)学生分组练习。相互评价。①做前滚翻成并腿坐,体会腱的伸直过程。②团身滚动练习。③胸前夹手绢练习。④完整前滚翻练习。(6)集合队伍学生到光荣垫示范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2、游戏:快快跳起来。要求:反应灵敏、快快跳起。

部编版小学语文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肆虐、盘踞”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山野老农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进一步巩固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青山不老”的深刻含义。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进一步巩固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青山不老”的深刻含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在读中思考、感悟。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其主动性,让他们自主阅读、理解,最后读写结合,进行能力迁移,情感升华。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奇迹”: 1.揭题:今天,何老师要和大家学习一篇课文,齐读题目:

青山不老 2.欣赏图片,积累描写环境优美的四字词语。 3.学习第一段,配乐朗读。 4.引导出示老人创造的“奇迹” 5.拓展图片补充资料:7条防风林 3700亩林网深入感受“奇迹” 板书:一片绿洲 二、潜心会文,感受“奇迹”的创造 1.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奇迹”?引导学习第2自然段。 通过图片感受恶劣的自然环境,进一步体会老人创造的是“奇迹”。 (1)学生找出有关句子 (2)通过声音、图片感受晋西北恶劣的自然环境 (3)积累描写环境恶劣的四字词语 (4)随文理解:肆虐、盘踞这几个重点词。 (5)读县志,进一步感受环境之恶劣和可怕 师板书:生命禁区 2.合作探究:这么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老人为什么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用横线划出有关句子,小组成员按序交流。 三、小组汇报

教学设计公开课(24)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五册《海滨小城》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练习积累语言。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诱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我们刚刚告别《美丽的小兴安岭》,今天老师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具有南国风光的美丽的海滨小城。 2、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可以默读、轻声读、大

声读,读完之后,再说说海滨小城到底什么样?(板书:美丽、整洁) 2、课文通过哪几处景物来写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 板书:大海、沙滩、庭院、公园、街道 3、这五处景物,哪些内容是写海滨的;哪些内容是写小城的? 三、导游介绍,导学“海滨” 1、提出自学要求:A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这部分描写的景物。 B作者在描写景物时,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2、检查自学情况。(汇报自己的学习方式及收获) 3、有感情地轻声朗读课文,体会海滨的美。(配乐) 4、风采展现: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美丽的画面,当一回小导游。(同桌先互相练习说一说) 5、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探究写作方法 屏显:A作者观察景物是站在什么地方观察的? B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C是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观察的?

(2)分组讨论,互相评议 (3)汇报讨论情况。 6、小结:正是由于作者站在小城的心头,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抓住了景物的色彩进行描写,所以海滨的美丽才给我们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我们要注意学习作者这种观察、描写的方法。(屏显学法指导:观察、描写一处景物要注意“三要”:要确定观察点;要按一定顺序;要抓景物特点) 四、游客拍照,导学“小城” 1、自读课文后四个自然段,找出概括海滨小城景物特点的一句话。(学生读书、勾画、交流) 2、抓拍你认为最美的景物介绍给大家。 3、学生自由汇报。(屏显小城美景图) 4、自由朗读后四个自然段,体会小城的美丽、整洁(音乐) 五、质疑、释疑,深化理解。 1、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如:课文中说:“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那贝壳怎么能寂寞呢?)(学生各抒己见) 2、教师小结:肯定学生的见解,指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和所起的作用。 六、总结全文,欣赏体会

小学五年级语文《迟到》优质教案范例范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迟到》优质教案范例范文 文章以倒叙方式,回忆和描述了“我”童年上学因赖床而挨打的往事,写父亲对“我”管教很严厉又很疼爱,表达出“我”对深沉父爱的理解和感受。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迟到》优质教案范例,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4.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质疑问难,有针对性地再读课文。 3.抓关键词句,精读课文,理解感悟,感情朗读。 4.回顾全文,总结拓展,熏陶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文,学会感恩,学会孝顺父母,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4.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难点: 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有过迟到的经历吗?说说你迟到的原因及你当时的心情。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迟到》,看看文章中的“我”是什么原因迟到了,这些事又给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齐读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次浏览,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1)识“炕、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 (2)能够利用导读解决疑难,培养略读课文的阅读方法。 (3)能够运用写作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并从中获得感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2. 教学重点/难点 1.能通过阅读捕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解决疑难。 2.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看这片绿绿的青山(出示课件)你想说什么? 滋养我们的土地是肥沃的,这片土地孕育了一代代勤劳朴素的中国农民。今天 我们将跟随记者梁衡走访一位晋西北的农民,在课文《青山不老》中了解他的 故事。(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提出质疑,初谈老人印象

1.自读课文 师:1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把你认为比较难理解词句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初谈印象 师:青山是不会老的,但养育青山的人是会老的。文中作者所要拜访的就是一位老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答案。(画出描写老人的词句) 生:瘦小、让人同情、敬佩、伟大 3、深入课文,重识老人 师:老人果真如同学们刚刚所说的那样吗?让我们走近老人,拜访这位护林使者。 (一)感受老人人生的酸楚 师:谁来说数这个老人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 生:1.外表:旱烟瘦小 2.年龄:65——81 3.居住环境:孤独 师:找——体会——归纳,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感受老人的壮举 师:这样的老人在中国的晋西北还有很多,可仅凭这一点,不会让作家写成这篇文章。那么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呢? ·预设一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师:读完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十五年如一日”的执着 师生:①十五年,他失去五位与他共同坚守岗位的护林伙伴,多少泪水——读

《迟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迟到》 教案 大新庄北务小学 郭晶

《迟到》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金钥匙”,理解父亲,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我”的心理变化写出我 改正错误的过程。 3、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并能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教学重难点: 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学过《上学歌》么?大家一起跟唱一下吧。 生:(齐唱。)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我们从小就知道上学不要—— 生(齐答):迟到 师:但是我们昨天认识的一位小女孩却经常赖床迟到。 同学们还记得她的名字吗?大家一起说。 生:林海音。 师:大家还记得谁帮她改掉迟到的怀习惯的? 生(齐答):父亲。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迟到》,看看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板书课题) 二、教授新课 (一)整体感知 师:爸爸究竟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书中有那么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找到以后,勾画下来。 师:(巡视)好!同学们找得都很很认真,很准确!我们一起读一下。 我们抓住父亲的语气、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来认识一下这位父亲。(二)体会父亲的爱 师:大家看课件,再一起读一遍(我的父亲很疼我……)

师:谁能说说“疼”是什么意思。 生:爱。 师:爱一个人是重的语气还是轻柔的语气? 生:轻柔。 师:所以“疼”字要读的轻一些。大家再一起试一试。 师:同学们读得真棒!生活中,父亲的爱无处不在,伴随着我们成长,让我们认真聆听父亲的爱(多媒体展示图片)。父爱真是温暖人心。 同桌讨论课文哪部分直接描写了父亲对作者的疼爱?(巡视) 生:第18自然段。 师:找的非常准确。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出父亲的爱的。 师:这些动作多么的感人啊。谁能说说从中体会父亲的爱是什么? 生:父亲的爱是关切的眼神和无声的叮咛。 (三)体会父亲的严 师:我们再一起读一下作者对父亲的介绍。 生: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师:作者反复说了父亲的什么特征? 生:严。 师:继续读课文,你从哪些部分体会到父亲的严。(出示阅读提示) 生默读。师巡视、指导。完成的同学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师展示课件,学生找关键词,交流体会。 师总结:父亲打得真是非常用力,打得很狠。 (四)认识错误 师:孩子们,请闭上眼睛。现在你就是文中刚才那个挨打的小女孩,爸爸早上狠狠的打了你,现在你像一只狼狈的小狗一样,来到学校。老师要求孩子们: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后,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留的功课有没有做好?今天的功课全带来了吗?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告别了吗?…… 师:孩子们,睁开眼睛。听了老师的话,你想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生:我此时感到非常的内疚,因为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我想逃学,爸爸才打我的,我却让爸爸伤心了。 师:谁能像她这样用一个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师:现在,“我”的心里就充满着自责、懊悔、遗憾,让我们带着这样复杂的心情,

教学设计公开课1

《台阶》教学设计 吴冬梅 教学目标: 1.注重熟读精思,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理解小说的主题。2.学习本文抓住一个有象征意味的特定物品展开情节的特点。 3. 品味作者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理解文章的关键语句,学会给课文做批注。 4. 体味父亲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感恩父亲。教学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理解小说的主题。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李森祥的资料,有关台阶的文化。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台阶,总是冥冥中给人一种向上的感觉,台阶能使人登高望远,开阔眼界。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我们人生的道路上也有许多的台阶要走,在走上台阶的每一步我们都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想要成功的信念。但是,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老一辈的人们是想要登上较高的台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今天我们学习李森祥笔下的《台阶》,了解父亲的台阶。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进门测 1、读拼音写词语或读生字注音。 凹()凼()硌()黏()撬() 门槛()xian()水chou()划尴()尬()、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言外之意:尴尬: 低眉顺眼:揩: 大庭广众:若有所失: 四、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简单地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简要说一下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仔细品读,体会父亲形象 仔细品读课文,在课本上圈点勾画做批注,表达自己的感悟,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你怎样理解父亲的这种心态? 2、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3、文中详细描写了父亲洗脚的情形,这是要表现什么? 4、为了建造高台阶新屋,父亲付出了哪些辛劳? 5、概括父亲有什么形象特点? 六、合作交流,探究文章主题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探究下面的问题,理解文章的主题。

最新林海音《迟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精品)

林海音《迟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 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2.用已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多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 概括父亲打我,及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人无完人,人都会犯错。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就经常犯一个错误,是什么?(生:迟到),(板书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这件事中小海音的心理变化。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请孩子们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 1、师:请孩子们翻开书第63页,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我”在父亲的管教下,改正了上学迟到的毛病,从中体会到父亲对自己的爱。) 2、师:这篇课文写了父亲做的几件事? 生:两件 师:请具体说说。 生:一件事是父亲打了林海音;另一件事是父亲给林海音送东西。(师边听,边板书“打”、“送”)

v 体会“打”的部分: 3、师:你们同意吗?(同意)那你们是从文中哪里知道父亲打了小海音。 生:爸气极了……我挨打了; 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尾。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 师: (1)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段话。(生读) (2)孩子们,我们这节课将继续运用这把金钥匙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两段话。(pp师播放出金钥匙内容)请一个孩子来给我们读一读。(生读) (3)根据这把金钥匙,对这两段话你能追问出什么问题? 预设:A、爸爸打小海音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师:是什么让你联想到了这些呢?(引导学生回到理解动词上来) B、爸爸怎么打小海音的?(直接体会动词,请孩子们先将父亲的动词勾画出来,再让孩子们汇报。) 师:要想知道父亲怎么打,要先从作者对父亲的什么描写入手? 生:动作描写。 师:好,赶快拿起笔勾出父亲的动词。 C、爸爸当时会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去联想,也可以抓住爸爸打人时一言不发来体会爸爸当时气极了。) D、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能体会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师导:那要体会这段文字的思想感情,我们应抓住这段文字对人物的什么细节描写来体会? E、为什么这一段没有写爸爸说的话呢? 师:你觉得作者是为什么不写呢?\没有写这一部分,那课文中写了什么?(将学生引向文中父亲打小海音的动词)

体育公开课教案_体育教案模板

体育与健康教案 授课对象:四(1)班(水平二)授课人:王志强课型:新授课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四年级的体育课,主要教材是“立定跳远”和游戏“青蛙障碍跳”。课的设计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课的目标为:1.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培养学生对跳跃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立定跳远是一种非常单调,枯燥的项目,所以学生比较喜欢选择跑或者投掷类的体育课,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其他的老师总是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教师先示范讲解,然后全体学生听教师口令集体学习,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整堂课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的动作变形,有的学生还坐在地上偷懒,而且学生每次测验的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现在,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主体性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乐学,会学,善学,从而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最佳的发挥和发展,所以,在本次课的设计中,我对突出“主体性教学”的方法做了一些尝试,主教材的部分采用了分组教学法—情景讨论法--游戏教学法。 分组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方法,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也避免了少数学生厌学当观众的现象,从而有效地克服了长期以来形

成的素质优生与素质差生的两极分化的弊病,利用团队的力量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与学生相互指导,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加深了学生们的友谊,提高了学习效果。 学生通过分组协作游戏,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和组员之间的凝聚力,从学生的练习程度上不难看出,学生对分组教学方法很感兴趣,教学游戏比赛既是素质,技术,战术的较量,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比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勇敢性和坚强的毅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分组比赛对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功效。自从经历了将近四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后,让我认识了教学的意义,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教学的过程要顺应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只能是在学生进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出现问题时,实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教学活动各环节的拟订,要淡化教师说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力求展现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突出主体,突出个性,并获得积极的,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 通过此次公开课,我发现自己有以下几项须改进之处: 1、体育教师的声音应该更洪亮一点,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清楚地听到老师的声音。 2、教师在讲解时应该简单明了,使学生能够明白。 3、教师在示范时应多做几次,使学生能够看清楚。 4、“兔子舞”游戏的导入很不错,但要掌握好音乐的节奏。 5、教师不必要急于授教,要做好安全教育。 6、结尾的放松过于仓促,学生的身心得不到充分的放松。 总之,这堂课虽有中心校领导、校领导和学校同事的肯定,但我自己感觉上的不够理想,也许有点紧张和准备的不够,不过,通过这次公开课的教学,我发现自己有很大地收

部编版《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19.青山不老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盘踞、治理、归宿、如臂如股、劲挺、荡漾、领悟、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风雨同舟”等词语的意思,并读读记记。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位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特别感悟“青山是不会老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从重点句段中,领受老人以老弱之躯在这穷山恶沟里创造奇迹的不易,感受老人改造穷山沟信念之真、决心之大、意志之坚、品格之高。 教学准备:教学PPT 课前学生预习: 1、按课文前面的“连接语”预习课文,思考问题。 2、查找资料,搜集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 读题以后,你有哪些问题?如:青山为什么不会老?是谁让它不老?不老的青山是怎样的?青山,是单指自然界的青山吗?如果不是,

那又指谁? 二、带着以上问题,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反馈交流: 1、检查词语:肆虐、盘踞、险恶、绿洲、治理、劲挺、荡漾、领悟、如臂如股、宏伟、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归宿、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他的精神与青山一样永远不老。 四、细读课文,感受“青山不老”的主题 (一)抓老人的年迈 1、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板书:离世) 2、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3、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4、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小结:就是这样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让世人震惊的奇迹 (二)抓植树造林的面积广 1、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

教学设计公开课(29)

九年级英语写作专题指导-----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九年级249班授课教师:杨全武 导语:1.中国少年说刘萱诺:真正的强者是微笑面对苦难的人2.英语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Listeningskills(听)、Speakingskills(说)、Readingskills(读)、Writingskills(写)四种技能。 一、写作目的 《标准(2021年版)》对五级写的具体要求: 1.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 2.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 3.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 4.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 5.能根据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 二、考查内容 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能力。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阶段书面表达要求学生围绕所给的文字信息、大意和要求,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进行表达。所写内容要切中题意、文理通顺、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段落清晰、题材正确、格式规范、书写工整、拼写和语法正确、大小写和标点无误、词数符合要求。

三、常用的五种基本时态 1.一般现在时:SallystudiesEnglisheveryday. 2.一般过去时:SallystudiedEnglishlastnight. 3.一般将来时:SallywillstudyEnglishtomorrow. 4.现在进行时:SallyisstudyingEnglishnow. 5.现在完成时:SallyhasstudiedEnglishfor10years. 四、常用的五种简单句型 1.主语+系动词+表语: Thedayisgettinglongerandlonger. 2.主语+不及物动词 Mywatchhasalreadystopped. 3.主语+及物动词+宾语 SheteachesEnglish. 4.主语+及物动词+间宾+直宾Theoldladyoftentellsusinterestingstories. 5.主语+及物动词+宾语+宾补IhearedTomsinginginthenextroomyesterday. 五、技巧盘点 1.审题:关键词、体裁、时态、人称 2.提纲:文章结构、词汇、句型

《迟到的奖赏》教学设计

《迟到的奖赏》教学设计 《迟到的奖赏》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理解本课重点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蒂姆所表现出来的协作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培养协作意识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联系课文理解本课重点词语,体会蒂姆所表现出来的协作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也许,在别人看来,蒂姆的一切举动都超凡脱俗,而在蒂姆眼里,让人类共享知识和互相协作是理所应当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体会蒂姆所表现出来的协作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搜集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2004年,在芬兰埃斯波市举行的一个仪式上,芬兰技术奖基金会

授予49岁的蒂姆全球最大的技术类奖——千年技术奖。这是一个迟到15年的奖赏,你想知道为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将句子读通顺,将字音读正确。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用笔勾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这些生字。同时将你不懂的词作上记号。 2.抽读课文,学生评,师生共同正音。 3.小组交流,采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解决不懂的词语,老师相机指导。 4.教师出示能概括本课主要内容的词语,读词,检查学生理解情况。同时让学生看着这些词语,大致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5.教师指导记住字形,书写课后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许多人都觉得蒂姆获得“千年技术奖”是当之无愧的,你是怎么看的?学生边读边作勾画,作批注。 2.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答,结合课后2题的词语相机理解以下几个句子: (1)在他之前,没有浏览器,网络世界一片空白。万维网的诞生给全球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一举打开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便之门。 学生汇报,互联网给你们带来了哪些方便?什么叫革命性的变化?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教师小结,蒂姆发明的万维网

最新小学六年级《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最新小学六年级《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他日事成,必当后报. 这句成语也是被人教版语文小学教科书收入在六年级上册第16课的名称.下面我们来看看小学六年级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本:16《青山不老》(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并对肆虐、盘踞、淤泥等词语有一定的认识.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事顺序,掌握关键句词的用法. 3、培养一定速度的默读方法并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1、以恰当的速度默读和略读课文 2、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和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3、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以及口头和书面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4、联系实际生活,展开联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2、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3、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章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感悟老人对家乡的情感和伟大的精神,以及深化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沟通和认同. 【教学工具】课件pocomaker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 1、讨论:学生自由简单阐述对我国环境破坏的认识,进而推入对土地沙化的了解3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以最大的空间,让学生 2、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为学生展现现实、感性的土地沙化状况,从而挖掘文章创作的特殊的社会背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5分钟 师:看完这个短片,你们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一起来交流一下吗? 是的,风沙防治刻不容缓,社会各阶层也日益增加对沙化的关注,而那些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晋西北,探望一位为环保事业无私奉献的老人.(板书:青山不老)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默读文章,同时并不提前浏览文章的阅读提示(培养学生的自我独立理解的能力),注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