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产品加工业年年鉴

农产品加工业年年鉴

农产品加工业年年鉴
农产品加工业年年鉴

食用菌加工业

年鉴资源名称: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年鉴

年鉴资源卷次: 2007

作者: 林彩民

正文

一、基本情况

2006年,中国食用菌协会围绕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发挥食用菌产业优势,在各地方协会和全体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国广大菇业生产的农村开展了“小蘑菇、新农村”建设活动,在这一活动推动下,我国食用菌生产又取得了新的进步。据对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2006年全国食用菌产量已达14 74万t,比2005年增加了10.49%;总产值达638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9.06%;出口食用菌产品60.39万t,比2005年下降了3.84%;创汇11.21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了16.30%。

从全国食用菌产量分布情况看,2006年河南、福建、山东三省的食用菌产量仍居全国前三,与2005年相比,三省分别增长了5.26%、1.51%、16.14%。其中,河北省食用菌产量增加到112万t,进入了年产100万t以上的行列。从食用菌年产值分布情况看,2006年产值超过50亿元的有河南、广东、山东三个省,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26.86%、57.42%、17.25%;年产值为20~49亿元的有河北、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等8个省;年产值为10~19亿元的有安徽、广西、云南、陕西4个省、自治区;年产值为1~9亿元的有福建、北京、天津、山西、上海、贵州、新疆、宁夏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年产值下降幅度比较大的是福建省,由2005年的全国前三跌到2006年的第四梯队,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从品种产量来看,年产量超过100万t的有平菇、香菇、双孢蘑菇、毛木耳、黑木耳等5个品种;年产量20~99万t的有金针菇、姬菇、鸡腿菇、草菇、银耳、茶薪菇等6个品种;年产量5~19万t的有滑菇、杏鲍菇、白灵菇、秀珍菇、灵芝、小平菇、茯苓、天麻、姬松茸等9个品种;年产量1~4万t的有竹荪、牛肝菌两个品种;年产量1万t以下的有灰树菇、松茸、羊肚菌3个品种。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5个品种总产量占当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71.1%,可见这5个品种已成为我国食用菌的当家品种。2006年我国食用菌产量按品种划分增长情况见表1。

表1 2006年我国食用菌产量按品种划分增长情况

据中国食用菌商务网调查,全国食用菌主产县已发展到500个,产值超过亿元以上的县有100多个,食用菌年产值50万元至100万元的企业约3万多个,年产值100万元至500万元的企业约3000个,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000多个。从总量上看数量不少,但能够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大型企业不多。2006年虽然全国食用菌总产量已达1474万t,但因产量增长的速度远不及市场消费量的增长速度(消费量增长速度为15%~38%),造成当年国内食用菌50万t的缺口。所以,我国食用菌产业若想做大做强,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我们必须尽快解决食用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地区单产水平较高,但二潮菇质量较差;二是食用菌生产资源成本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三是基本设施不配套,特别是菌种生产不适应食用菌发展的需求;四是现有生产企业规模小,大型企业数量少;五是国内南北方食用菌产业化程度发展不平衡等瓶颈问题。加快改造和提升现有食用菌企业产业化、规模化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

二、科研、新产品、新技术

中国食用菌协会一直高度重视食用菌的科研、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坚持栽培技术创新、保鲜技术创新、产品加工技术创新、营销模式创新,作为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持之以恒紧抓不放,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协会组织行业内专家委员会,积极开展向各地政府主管部门申报食用菌科研星火计划项目;组织行业内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攻关;在行业内大力

推广食用菌科研成果和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以及为产业发展培养中青年专家和技术熟练的高级“菌类园艺工”等一系列工作,先后均取得丰硕成果。2006年由于协会的关注和专家委员会的积极活动,行业内已有“食用菌国产设施工厂化栽培项目”、“食用菌废菌生物肥开发”等54个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比2005年增加了11项,增长了25.58%。2006年协会会同专家委员会组织了行业内科技成果评选活动,共评选出“无公害食用菌精深加工及出口基地建设”、“食用菌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等14项科技创新成果,在行业内进行了表彰和积极推广。这些科技成果的推广对食用菌产业的深入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部分成果项目见表2)。2006年在协会的大力支持下,由地方协会组织的企、事业单位开展的“牛肝菌仿生栽培技术研究”、“裂褶菌人工规模化种植及营养化学成分研究”、“巴里坤野生蘑菇人工驯化栽培研究”、“固体液化菌种在培育虫草的研究与应用”、“食用菌病虫害生物防治的研究与应用”等10余项科技攻关项目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其中,由浙江丽水市林科所食用菌中心承担的“牛肝菌仿生栽培技术研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经科研人员5年多的艰苦努力,于2006年11月21日在圃地培育出第一批褐环粘盖牛肝菌,标志着菌根菌、食用菌栽培的世界性难题被攻克,这是菌根菌、食用菌科研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这项成果的取得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将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由新疆哈密农校等单位开展的“巴里坤野生蘑菇人工驯化栽培研究”2006年试验获得成功,此项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东天山北坡巴里坤地区40余种野生食用菌积累了经验。由云南大学化学与工程学院、昆明云帆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承担的“裂褶菌人工规模化种植及营养化学成分研究”于2006年8月通过专家鉴定。这是人工栽培裂褶菌历史性原始创新,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于技术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大面积推广。上述科技成果的取得,进一步增强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后劲。协会为了推动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十分重视食用菌产业各方面人才的培养,2006年举办了3次高级《菌类园艺工》职业资格培训班,先后有85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聘请了食用菌专家授课,由国家级考试员进行考试,保证了学员质量。为了培养食用菌中青年专家,协会举办了全国性食用菌中青年专家学术交流会,为中青年专家提供了相互切磋技术、交流经验的平台,有3 5名中青年学者作了学术报告,会后编辑出版了论文集。这些参加食用菌高级《菌类园艺工》职业资格培训班的学员和食用菌中青年专家,将成为今后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表2 2006年食用菌行业评选出的科技创新成果

三、标准制订与产品质量监督

2006年,中国食用菌协会为进一步提高行业内有关领导对标准化工作的认识,特意举办了全国食用菌标准培训班,有10个省、直辖市的30多位食用菌主管部门、企业生产基地的领导参加了培训,使大家拓宽了思路,了解了食用菌国内外标准工作的差距,看到了标准工作对食用菌产业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提高了他们制修订标准、贯彻执行标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推动了行业内标准工作。2006年在协会的关注下,由河南省上报的“西峡香菇”通过了农业部食用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使其成为无公害绿色食品,为西峡香菇打造品牌创造了条件。随后卫生部又批准了福建省古田县申报的“食用菌熏蒸剂——硫磺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标准”,从而进一步规范了行业内对熏蒸剂的使用。为了继续解决行业内食用菌生产不标准、不规范的问题,协会组织有关专家进一步加强了对各地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出口基地建设的指导,2006年各地涌现出一批工厂化、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的食用菌生产企业,进一步提高了行业内标准化生产水平。

中国食用菌协会始终重视食用菌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一直把食用菌产品质量当作企业和行业的生命线来抓。2006年当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对国内10个省、直辖市50种食用菌产品(黑木耳、香菇、滑子菇)质量监督抽查,产品抽样合格率仅为64%后,协会立即积极协助国家质检总局依法对产品不合格的企业进行了处理并限期整改。当我国出口日本的“姬松茸”产品被查出含有重金属镉而退货后,协会专门进行了研究,立即责成专家委员会彻查此事,先后采取了有效措施:一是检测福建省三个姬松茸主产区,姬松茸中含镉的相关数据,为进一步检测和研究提供依据;.二是向福建省政府提出加大科研力度,尽快降低姬松茸中镉的含量的建议;三是通过内刊和网站发出预警通报,提醒菇农在此问题没有解决前不要盲目扩大姬松茸的生产,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上述事例,再次暴露了我国食用菌产业遇到的标准困境。

为了顺应当前国内外食用菌市场的需求,业内专家认为我国食用菌产业面临的当务之急是从生产源头抓起,加强菌种保护、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建立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和加工基地,建立食用菌生产溯源制度和食品安全体系,生产出符合现代食品安全和营养标准的食用菌产品,才能使食用菌产业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四、出口创汇情况

2006年我国食用菌出口创汇工作,虽然受到了国际上技术贸易壁垒的冲击,但由于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生产企业积极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拓宽了一批新的国际市场,使出口创汇总额仍保持了继续增长的态势。2006

年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的品种、出口量以干香菇、小白蘑菇罐头、未列名用作药料的植物(含灵芝)等9个品种居多,其出口量约占全部出口量的91.57%。出口金额以鲜或冷藏松茸、鲜或冷藏香菇、盐水其他伞菌属蘑菇、干木耳、干香菇、小白蘑菇罐头、其他伞菌属蘑菇罐头、未列名用作药料的植物(含灵芝)等8个品种居多,出口金额占全部出口金额的79.05%。2006年国内食用菌出口创汇发展不平衡,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8省为创汇大省,其创汇为10.07亿美元,约占全国食用菌创汇总额的89.83%,8个省中有6个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2006年我国食用菌出口的主要市场,仍集中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出口前10位的国家或地区有俄罗斯、美国、日本、法国、荷兰、马来西亚、韩国、加拿大、中国香港、泰国等,出口量为22.62万t,约占全部出口量的36.93%;出口金额为3.11亿美元,约占全部出口金额的27.74%,详情见表3。

表3 2006年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我国食用菌出口创汇中,由于受到“内忧外患”多种不利因素的制约,因此每年出口依然阻力重重。其内忧之一,我国的产品缺乏竞争力,低价竞销现象突出;内忧之二,产业规模迅猛扩大,增加了对环境的压力。“外患”主要来自国际贸易壁垒重重。2006年,欧盟出台了“食用菌蘑菇罐头中不能含双酚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全部酚醛环氧树脂含量必须小于1ppm”等规定;俄罗斯出台了“输俄果蔬不能使用植物性物质外包装”的规定;日本对我国香菇实施监控检查,并推出了“食品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种苗法修正案”等措施。这些规定和措施对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欧盟、俄罗斯、日本都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确保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使食用菌产品顺利走出国门,保持出口创汇继续增长的态势,业内专家建议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规范食用菌出口市场秩序的力度;二是加快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步伐,实现出口由数量型增长模式向效益型增长模式的转变,避免低端价格上的过度竞争;三是加强食用菌产品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和食用菌产品安全的监控工作;四是加大我国自主育种技术的开发力度,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自我保护意识。只有这样坚持做下去,我们才会逐步扭转当前以及今后的被动局面。

五、行业工作

1.努力实施“小蘑菇、新农村行动计划”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中国食用菌协会于2006年1~11月组织开展了“小蘑菇、新农村建设活动”。经一年时间的努力,全国已有123个村(镇)直接参与了协会的“小蘑菇、新农村”行动计划。通过这一活动,全国涌现出河北平原、浙江庆元、山东定陶、河南夏邑、黑龙江东宁、福建古田、河南西峡7个“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示范县,从而使食用菌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举办了“2005年度全国食用菌行业重大新闻、新闻人物及最具影响力品牌评选活动颁奖大会暨小蘑菇、新农村建设表彰大会”2006年1月18日,中国食用菌协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这次活动。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赵显人以及有关部门领导、获奖代表、企业代表、新闻界代表200人出席了这次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有18人被评为2005年度全国食用菌行业新闻人物;“安惠”“灵洁”等15个品牌被评为行业内最具影响力品牌;有15篇报道食用菌行业重大新闻事件的稿件和作品获重大新闻奖;河北灵寿县南托村、北京房山区庙耳岗村等6个村(镇)被授予了“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这项活动进一步提升了食用菌产业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扩大了食用菌品牌效益,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3.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国际食用菌烹饪大赛”这次大赛由国际蘑菇学会、中国食用菌协会、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中国烹饪协会于2006年9月6~8日在北京联合举办。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名选手参赛。本次大赛有20名选手获个人金牌;5个企业获团体金牌;6人分别被授予“中国食用菌烹饪名师”和“中国食用菌烹

饪名厨”称号。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国际蘑菇学会主席格雷格·西摩、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赵显人等领导为获奖者颁奖。

4.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了支持发展中国家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中国食用菌协会受商务部委托,于2006年承办了“发展中国家食用菌技术培训班”。来自塞尔维亚等14个发展中国家19名学员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学习。除了系统传授食用菌技术知识和实践技能,参观了我国主要食用菌生产品种的生产基地以及批发市场外,还特别安排了学员学习食用菌菌菜制作,邀请学员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国际食用菌烹饪大赛”。这些培训活动深受学员们的好评和国际蘑菇学会主席格雷格·西摩的赞赏,协会也在此活动中广交了发展中国家的朋友,为我国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打下了基础。

为了推动我国食用菌外经外贸工作,协会于2006年5月组织了国内部分企业、研究所等领导,赴荷兰参加了“国际蘑菇节生产技术设备交易会”,并参观考察了相关企业和市场。由于参展公司大多是国际性的大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国际上领先技术,使考察团成员受益匪浅。

(中国食用菌协会林彩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