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络疗法

经络疗法

经络疗法
经络疗法

经络尺寸计算方法:一大拇指横指为1寸,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横开为3寸

火穴:该经络去火。郗穴:治疗急性病。合穴:去除逆气。络穴:联络表里,沟通其他经脉。如遇急症,络穴刺血可减缓症状。经穴:病变于音,取经穴井穴:各经络穴位末端,治疗突然晕倒,中风等症。原穴:肺脏原气经过、留止之为,该经络的原动力。幕穴:“受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两经交会,可察觉病因。

气虚的人属虚寒体质,需要先补气。火大的人气实,需泻火。

体感酸痛说明气血不足,可拔罐聚集气血。学位深按摩不到,可以拔罐。胀痛说明阻塞,适合按摩

手太阴肺经(肺属金)

咳嗽、心烦、掌中热、肺主表里(皮肤)

1.中府:胸骨旁开六寸。(幕穴,主管脾肺两脏,驱散胸中浊气,调气,止咳。主治:中气不足,

即喘不上气,大便无力,吃点东西就腹胀等症。心绞痛病人此穴必敏感)

2.云门:两手叉腰直立,胸廓上部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形凹窝正中处即是。(主治:烦

闷,四肢燥热。宣泄闷气,用力敲打打嗝,废气即出)

3.天府:腋横纹下三寸。通鼻窍,消炎抗过敏。

主治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上臂疼痛。

(找穴窍门:双臂平举,鼻尖点一墨点,触碰双臂,双臂墨点处。)

4.侠白穴:臂内侧面,肘横纹上5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凹陷处。

当腋前纹头下4寸,天府下1寸。(主治:支气管炎、心动过速、

风湿性心脏病、上臂痛、正中神经痛。)

5.尺泽穴:肘横纹外侧(合穴,肺经肾穴,补肾,主治高血压哮喘)

6.孔最穴:掌横纹上七寸,穴位较深,需要用力压按。

(郗穴,主管所有孔,及急性病)

7.列缺穴:双手合骨(大拇指食指之间)相对,食指按到凹陷处。

(络穴,主治:小儿遗尿,偏头痛,外感风寒引起

的头痛落枕、感冒引起的头疼)

8.经渠穴:手骨颈凸外侧顶骨边缘。(经穴,主治咳嗽)

9.太渊穴:大拇指关节咯经渠穴旁边

(原穴,大补穴,补气,脉之穴,主心脑血管)

10.鱼际穴:大指手掌连接之鱼腹中间

(火穴,主治:心中烦热,小儿消化不良,夜里咳嗽或烦热睡不着,3点多爱醒)

11.少商穴:大拇指指甲外侧边缘。(井穴,主治:咽喉肿痛要穴。按摩无效,需三棱针刺血,一

滴见效。怕刺可用指甲尖掐)

病情与解决方法

心血管疾病:推云门和中府穴。

长期咳嗽:大拇指按住中府,向云门推,可散掉浊气。

经常流鼻血:揉按天府穴。

肋间神经痛,经常性岔气:揉按侠白穴。

风湿性心脏病:侠白、京骨。

手脚冰凉,总想吃凉的:(上实下虚之症)按尺泽穴

高血压,哮喘:(上实下虚之症)按尺泽穴

痔疮,咽喉肿痛:按孔最穴

偏头痛:按列缺

小便不通,前列腺疾病:按列缺穴

呕吐:尺泽、大陵。

癫疾:尺泽、然谷。

风痹手臂不举:肩贞、尺泽。

百日咳:尺泽、合谷。

鼻衄:尺泽、太冲。

咳嗽:膻中、肺俞、列缺、足三里。

口歪:地仓、列缺。

茎中痛:列缺、行间。

蛋白尿:列缺、照海。

热病汗不出:上髎、孔最。

唾血:肺俞、曲泽、孔最。

失音:哑门、孔最。

发热、胸痛、咳嗽:大椎、肺俞、孔最。

肺结核咯血:尺泽、孔最。

咳嗽:经渠、行间。

热病汗不出:经渠、大都。

俯仰喘喝、接手以呼:鱼际、太溪。

喉痛:鱼际、腋门。

偏胁背痛痹:鱼际、委中。扁桃体炎:天柱、鱼际。

乳腺炎:鱼际、足三里、足临泣。

呕血上气:太渊、神门。

缺盆肿:太渊、商阳、足临泣。

无脉症:曲池、内关、太渊、合谷、足三里。

手阳明大肠经

气血两旺之经,增阳去火。肺与大肠相表里,可治便秘,腹泻等肠道疾病,去痘。

1.商阳穴:食指指尖,指甲下方,指甲掐揉(井穴,调节便秘,起开塞露作用)

主治: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颌肿,青盲,手指麻木,热病,昏迷。

2.二间穴:握拳,当食指桡侧掌指关节前凹陷中。火穴

主治:目昏,鼻衄,齿痛,口喎,咽喉肿痛,热病。

3.合谷穴:虎口处,右痛掐左边,反侧(原穴,止面痛、牙痛。同时掐面同侧耳垂近面颊处,

效果更好)

4.阳溪穴:腕背横纹桡侧端,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改善头眼部供血,经穴。

5.偏历穴: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阳溪穴上3寸处。主治:扁桃体炎,面神经麻痹,前臂

神经痛预防面神经麻痹,闹中风,利尿。络穴。

6.温溜穴:小臂背中,腕横纹上5寸(大肠经郗穴,去痘,体热刮痧,体寒艾灸)

主治:腮腺炎,口腔炎,舌炎

7.手三里: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曲池穴下2寸处。

主治:齿痛脸面肿痛,上肢不遂,腹痛腹泻,腰膝疼痛,驱胃寒,治疗过敏性鼻炎,增强免疫力。配合上下廉穴可以减肥排毒,净化血液。

8.肘髎:屈肘,曲池穴外上方1寸,肱骨边缘。治疗肘上疾病,如网球肘。

9.手五里:在曲池穴与肩髃穴的连线上,曲池穴上3寸处。

主治:肩膀疼痛,肩周炎,肩颈,头部供血。

10.曲池穴:屈肘,肘横纹端点,比较深

(降血压,治疗皮肤病,祛痘,明目,通便排毒)

11.肩嵎穴:手臂平举,肩部凹陷处(治风寒,

头部供血,脑中风,拔火罐此处最黑)

12.迎香穴:鼻侧凹陷处(通鼻窍,鼻窦炎、鼻炎、酒糟鼻、

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

便秘、胆道蛔虫症、痛经)

病情与解决方法

中风、昏迷、休克:百会、人中、内关、商阳。寒症:商阳、太溪。

咽喉肿痛:合谷、少商、商阳。

牙痛、头痛、喉痹:二间、三里。

牙痛:颧髎、二间。

寒栗恶寒:阴郄、二间。

肩背相引:二间、商阳、委中、昆仑。

目中漠漠:攒竹、三间。

喉痹:间使、三间。

肩背浮风劳:三间、肾俞。

手背肿痛:三间、后溪。

感冒或电光性眼炎:风池、合谷。

伤寒头痛:攒竹、太阳、合谷。

鼻塞、鼻痔及鼻渊:合谷、太冲。

鼻衄:上星、合谷。

牙痛:下关、颊车、合谷。

咽喉肿痛、闭塞、水粒不下:合谷、少商。

难产:合谷、三阴交。

带状疱疹:曲池、合谷、血海、三阴交。

少汗:合谷(补)、复溜(泻)。

汗多:合谷(泻)、复溜(补)。

寒疟面肿及肠鸣:合谷、内庭。

小儿单纯性或中毒性消化不良:合谷、足三里、三阴交。

急性胰腺炎:内关、合谷、足三里。

寒热痹痛:合谷、太冲。

胸满不得息:天容、阳溪。

惊悸怔忡:解溪、阳交。

癫疾:温溜、仆参。

牙痛:厥阳俞、温溜、内庭。

项强伤寒:温溜、期门。上肢不遂:曲池、手三里

高血压:曲池、太冲、大椎。

面痒肿:迎香、合谷。

耳聋气痞:听会、迎香。

赤眼:迎香、临泣、太冲、合谷。

鼻塞无闻:迎香、上星。

鼻炎:印堂、迎香、合谷。

胆道蛔虫症:迎香、四白、人中、曲池、足三里。

臂痛不举:臂臑、肘髎。

眼病:睛明、承泣、臂臑。

(整理)刮痧常用经络与穴位分布示意图.

刮痧常用经络与穴位分布示意图 中风偏瘫: 中风偏瘫的刮痧治疗应待中风病情稳定后,及早进行。 【刮痧部位】 上肢部: (1)刮手阳明大肠经:由颈前部扶突穴处沿颈向肩背部,经巨骨、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等穴,刮至合谷处(见图3示)。 (2)刮手少阳三焦经:由天牖穴处沿肩背部及上肢后侧,经肩髎、臑会、天井、外关等穴,刮至阳池穴处(见图2示);刮足少阳胆经:由头后部风池穴处沿颈椎向下刮至肩背部的肩井穴处(见图2示)。 (3)刮手厥阴心包经:由胸前天池穴处沿上肢前侧经天泉、曲泽、郄门、内关刮至劳宫穴处(见图1示)。 (4)刮督脉:由上星穴处沿正中线经百会、风府、大椎、至阳等穴,刮至命门穴处(见图2示);刮足太阳膀胱经:由天柱穴处沿脊柱两侧,经大杼、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等穴,刮至肾俞穴处(见图2示)。 下肢部: (1)刮足阳明胃经:由髀关穴处沿大腿外侧向下经伏兔、梁丘、犊鼻、足三里等穴,刮至丰隆穴处(见图1示)。 (2)刮足少阳胆经:由头后部风池穴处沿颈椎向下刮至肩背部的肩井穴处(见

图2示);由环跳穴处沿大腿外侧经风市、阳陵泉等穴,刮至悬钟穴处(见图3示)。 (3)刮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及足少阴肾经(足三阴经):由血海穴处沿下肢内侧经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照海等穴,刮至太冲穴处(见图3示)。(4)刮足太阳膀胱经:由承扶穴处沿下肢后侧向下,经殷门、委中、承山等穴,刮至昆仑穴处(见图2示)。 (5)刮督脉:由上星穴处沿正中线经百会、风府、大椎、至阳等穴,刮至命门穴处(见图2示);刮足太阳膀胱经:由天柱穴处沿脊柱两侧经大杼、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等穴,刮至肾俞穴处(见图2示)。 随证加减:中风伴口眼歪斜者,加刮面部迎确、颊车、地仓、阳白、太阳等穴(见图1示);语言謇涩者,加刮哑门(见图2示)、廉泉等穴(见图1示);元阳虚脱者,加刮关元、气海(见图1示)、涌泉穴(见图3示)。 注意事项: (1)中风偏瘫宜早期治疗,一般在中风发作后两周左右,待病情稳定后进行刮痧治疗,半年以内是刮痧治疗的最佳时期,一年以内疗效较好,三年以后刮痧治疗疗效较差。 (2)中风偏瘫在刮痧治疗的同时,可配合针灸、理疗、中西药物等方法综合治疗。 (3)中风偏瘫病人,宜保持情志平静,饮食清淡,起居有常。在治疗期间应配合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练习。

疏通经络的保健方法

疏通经络的保健方法 疏通经络的保健方法 古人疏通经络法——“导引” 大家都很忙,告诉大家一个诀窍“忙里偷闲”。偷闲做什么?做导引。 中医有五大技法:针砭按摩艾灸毒药导引。前四种方法都是外援的,是帮助你的,就是现在网络语言“给力”。导引是患者自己要做的就叫“导引”,叫接力,他给力我要把他接过来。 “易筋经”是导引的一种易筋经是一部完整的导引术. ——易“改变” 日为阳月为阴。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是在变的,就是“易”的,《易经》就是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 ——筋“筋经” 筋是人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能动肩能负脚能走都是筋在起作用。 ——经“经典” 就是宝典 筋络的松紧与健康有密切关系 人体有两部分。在体表运行的叫筋经。在人体内通到五

脏的叫经络。经络是无形的,筋经是有形的。可以把经络比作筋经的影子。筋经正了经络也是正了。筋经出现问题了经络也会出现问题。 筋松和筋紧对人的健康确实是有很大的关系。但不一定是筋特别长寿就特别长。寿命的长短跟筋经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跟健康肯定是有关系的。 筋也可以解释为韧带韧带膜筋膜。练筋骨就是练这个筋。 人体里面有12条筋经,相互之间和了健康就有保证。这是《总论》里讲的6句话。 “易筋经”主要是发掘人体的本能就是舒展筋骨。 两手握拳慢慢向上升起。易筋经就是伸懒腰。易筋经就是把人体的本能给它恢复起来。 人分上下前后都称为阴阳。它12个动作,从前到后从内到外一个一个松,人体的筋全部松了人就舒服了,这就是松筋骨。 自我按摩足尖和手指尖也是一种导引 捻脚趾捻手指在古代养生法里面就有的。筋经的起始点就在十个脚趾和十个手指上面。

晚上洗完脚上床了,不要急于睡觉,倒头睡不一定睡得好,睡着了睡眠质量不一定高。先坐在床上,把窗帘拉上把灯关掉,感受一下黑暗。现在白天光污染太厉害,要让人体的神经系统安静下来。然后用手指一个一个捻,先捻小脚趾,捏着指肚前后捻,捻得就是摸上去特别痛,把小脚趾往反方向掰一下。,然后再放松,再捻一下它就不痛了。不痛了就是通了。痛你就继续捻继续扳扳道它不痛为止。由小到大,一个一个挨着捻。把脚趾手指都这样捻一遍。 任督二脉与人体健康的关联任脉在人体的前面,任一身之阴。督脉在人的后面,督一身之阳。督脉不好中医就说是阳虚气虚。任脉不好,就是阴虚血虚。这是两个最重要的阴阳,实际上就是气血。 小孩是纯阳之体,由于现在孩子动的少,所以也会阳虚。解决这个问题就是用导引术,任脉可以下来,督脉可以上去。 易筋经演示 易筋经的预备式。先扎个腰带。 ——运动前绑腰带有益人体健康 扎腰带非常重要。现在有很多人腰椎胸椎颈椎都出现了问题。实际上根还是在腰上面。再往下看根还是在腿上面。所以腰腿腰腿,腰一定要给它护住。护住我们的腰就可以保护我们的筋。

中医反射点穴疗法

《中医反射点穴疗法》独门绝技的特点 作者:张进转载于《中国医学信息报》2009--07--08 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保护项目《中医反射点穴疗法》第十九代传人张双振介绍,反射点穴疗法是一种新型古老的治疗方法,医师通过自己的手、指、掌、肘“接触”患者的体表,以指代针,通过患者人反射,掌握患者病症,从而达到准确显著的治疗效果。“指针”点穴疗法是现代医学界治疗疑、难、杂、急、怪疾病的捷径,而且纯属绿色治疗,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这种疗法最大的特点是不扎针,不吃药,更不用做手术。通过手诊,了解病症,准确程度胜似中医里的传统把脉。 据记载,反射点穴疗法是以《黄帝内经》、《针灸大成》、《难经》等为理论基础,用经络穴位来调节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通过医者的手、指、掌、肘等部位直接点按患者身体的经络穴位,同时以意领气,以气灌指,以指代针,意气相和,意至气至,对症相求,以去其疾。这种疗法除了治病,保健作用也非常显著。在1962年至1964年间,门内第十七代传人张陵舟,曾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同志做过两年多的保健医生。 此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973年我国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黄帝内经》足以证明反射点穴疗法在我国源远流长。反射点穴疗法据考证:“早在1500年前,达摩创建了反射点穴疗法。本法为祖传技艺,在民间应用范围很小。作为门派一个分支,第十九代传人张双振,有意将此法弘扬光大,特创建北京祥和瑞德医药信息咨询中心,应用祖传密技“反射点穴疗法”,以“德高望自重,业精情更长”为服务理念,为广大患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反射点穴疗法具有疗程短、痛苦小,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的特点,效果非常理想。集内科、外科、男科、妇科、儿科、骨科、针灸、按摩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医疗法。在治疗糖尿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性疾病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对以上各类疾病具有彻底治愈的能力。 反射点穴疗法在临床上,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有较突出的表现。此法集诊断、治疗、护理于一体。例如糖尿病、尿毒症、心脏病、高血压等病症,其治疗效果能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 反射点穴疗法在治疗效果上大大优于现代西医,与中医针灸疗法相比,更具安全性。 真诚欢迎广大患者验证此法,为延续和弘扬祖国中医文化作出贡献!

【人体结构经络穴位】中医十二经络养生法

【人体结构、经络穴位】中医十二经络养生法 中医十二经络养生法 1、小指尖端——心脏健康 所属经络:手少阴心经。 具体方法:经常摩擦、按压小指尖端,有利于心脏健康。 2、拇指尖端——呼吸系统健康 所属经络:手太阴肺经。 具体方法:经常摩擦、按压拇指尖端,具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咳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可有效缓解其症状。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按摩拇指尖端,具有增加面部色泽的作用。 3、手掌中央——宁心安神 所属经络:手厥阴心包经。 具体方法:经常用食指指关节挤压手掌中心,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使面部红润,减少皱纹,并能宁心安神。 4、肩窝——增强免疫力 所属经络:手少阳三焦经。 具体方法:用力按压肩窝处,不仅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还能刺激大脑皮层,放松神经,改善头痛、耳鸣、目痛、咽喉痛等身体不适。

中医12经络养生法 5、屈肘外侧凹陷处——小肠保健 所属经络:手太阳小肠经。 具体方法:按摩手肘外侧凹陷处,能进行小肠保健,促进营养吸收。 6、鼻翼两侧——大肠健康 所属经络:手阳明大肠经。 具体方法: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鼻翼两侧,对大肠健康有益,便秘或腹泻时可按压此处。 7、脚底中心——改善过敏体质 所属经络:足少阴肾经。 具体方法:睡前按摩脚底中心,能提高睡眠质量;清晨按摩脚底中心,能带来一天的旺盛精力;经常按摩脚底中心,可改善过敏体质,同时对色斑、面色晦暗、面部浮肿等也有较好疗效。 8、腿伸直时膝盖内侧凹陷处——调理脾脏功能 所属经络:足太阴脾经。 具体方法:可用拇指按压或热水袋热敷。按压时尽量用力,以有酸胀感为宜,具有调理脾脏功能的作用。 9、大腿根部——促进肝脏排毒 所属经络:足厥阴肝经。

仅用一种方法即可打通全部经络受益终生(图

一打坐,您就知道了自己哪里酸、哪里痛,应该从哪里开始疏通。揉着揉着,就会感觉到由痛变酸,由酸转正常的滋味了。您只要每天这样修复一点点,您的身体就会越来越强壮。 一个人打坐的时候,一盘腿,就可以把气聚集在丹田之下,就跟生了一堆柴火似的,不但肚子这块热,腿也会感觉暖洋洋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不打坐的时候,能量是分散的,但是你一打坐,就把能量聚集起来了。 积聚自己的能量,然后把它点燃,就是您打坐所要达到的一个功效。 不过,最好是通过自然生火的形式来让能量燃烧,不要加入太多人为的因素,否则反而会对身体产生消耗。有些人非得使劲,一心想用意守住某个地方,结果适得其反。 万事万物都是这样,一旦加入"人为"两个字,它就变得不自然了。那么,我们怎么让身体的能量自然而然地生成呢?打坐的时候,我们必须找到一条通道,哪怕这是一条没有用的路,我们也得借助它冲破阻碍,走到有用的地方去。问题的关键是找到这条路的路口。找到了路口,我们就能顺着它找到答案。怎么找呢?有些人觉得应该意守丹田,至少要学会静心。可是这样一般人不仅很难做到,而且未必有效。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加简单还很管用的意守办法,那就是身体哪里疼就守哪里。 比如说,你盘腿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静不下心来,而且腿也疼。那么,此时,您就可以定下心来,先找到腿疼的地方,可能疼处是胆经的原穴--丘墟穴,这就说明您的胆经在这一块儿不通了。 那您就先顺着胆经揉一揉,等它不怎么疼了再盘。这时候,您就会发现,自己能盘得比刚才高了。可能刚才还只能单盘,现在就能开始尝试双盘了。

双盘时如果又有一个地方疼。那您再把疼的那条筋敲一敲。这样一来,在盘腿的过程中,您就能把那些不通的经络逐渐打通,而您的体质也在不知不觉中飞速提升。 这些东西就是您自己掌握的,最终会变成您自己的内力。如果打坐时您觉得疼就干脆放弃了,或者今天练一下,明天就不练了,打坐也就失去了它的灵性。 就在这个逐渐打通经络的过程中,您就逐渐开出了一条道路。而所谓的路口,其实就是您不通的地方。养生就是要学会自我修复,这要靠大家"没病找病"才能做到。什么叫"没病找病"?就是没打坐的时候,您不知道自己哪里不舒服,但是一打坐,就知道了自己哪里酸、哪里痛,应该从哪里开始疏通。揉着揉着,就会感觉到由痛变酸,由酸转正常的滋味了。您只要每天这样修复一点点,您的身体就会越来越强壮。 这时,您就自然而然地学会静心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本来,您想意守丹田,关注点是在丹田,可身上酸痛使得注意力无法集中,结果越守越乱。可现在您哪里痛就关注哪里,意念也跟着酸痛的地方走。比起守丹田,这种做法就容易得多。当注意力慢慢地跟着一条条经络上的痛处走的时候,您的意念就能集中,逐渐就能开始静心。 到这种程度,再让您意守丹田,就会容易得多。随便守哪条经,您都能轻松做到,因为您已经找到了守经的感觉。相反,要是您不这么做而去硬守丹田,就很难办到。更何况,这时您也会因为没有对比,体会不出什么是静心,什么是杂乱。但是经历过这个对比的过程之后,您就会发现,原来所谓的静心并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平静地关照自己身体的各种感觉。 实际上,通过打坐,我们能迅速发现身体上的毛病,得知自己身上哪些经络不通。发现这些问题后,您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 过去,有人一提到倾听内心的声音,就觉得很玄虚。其实,它一点都不复杂,关键在于意念。我们可以先问一下自己:身体会发出哪些声音呢?我们想倾听什么呢?声音是从肚子发出的吗?还是从身体的其他部位?这些都不必急着下结论。 我们只要在打坐的过程中学会关注痛的地方,哪里疼"听"哪里,就会慢慢地掌握这种"听"的方式,比如说,我们可以"听"到身体酸痛的感觉,可以"听"到刺痛的感觉,还有气血畅通之后身体十分舒服的感觉。我们可以"听"得特别详细,不管身体有多么细微的变化,我们都能感知得到。这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能够听懂身体的声音,并且实现身体与心灵的对话了。

最新刮痧常用经络与穴位分布示意图

刮痧常用经络与穴位分布示意图

刮痧常用经络与穴位分布示意图 中风偏瘫: 中风偏瘫的刮痧治疗应待中风病情稳定后,及早进行。 【刮痧部位】 上肢部: (1)刮手阳明大肠经:由颈前部扶突穴处沿颈向肩背部,经巨骨、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等穴,刮至合谷处(见图3示)。 (2)刮手少阳三焦经:由天牖穴处沿肩背部及上肢后侧,经肩髎、臑会、天井、外关等穴,刮至阳池穴处(见图2示);刮足少阳胆经:由头后部风池穴处沿颈椎向下刮至肩背部的肩井穴处(见图2示)。 (3)刮手厥阴心包经:由胸前天池穴处沿上肢前侧经天泉、曲泽、郄门、内关刮至劳宫穴处(见图1示)。 (4)刮督脉:由上星穴处沿正中线经百会、风府、大椎、至阳等穴,刮至命门穴处(见图2示);刮足太阳膀胱经:由天柱穴处沿脊柱两侧,经大杼、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等穴,刮至肾俞穴处(见图2示)。 下肢部: (1)刮足阳明胃经:由髀关穴处沿大腿外侧向下经伏兔、梁丘、犊鼻、足三里等穴,刮至丰隆穴处(见图1示)。 (2)刮足少阳胆经:由头后部风池穴处沿颈椎向下刮至肩背部的肩井穴处(见图2示);由环跳穴处沿大腿外侧经风市、阳陵泉等穴,刮至悬钟穴处(见图3示)。 (3)刮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及足少阴肾经(足三阴经):由血海穴处沿下肢内侧经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照海等穴,刮至太冲穴处(见图3示)。(4)刮足太阳膀胱经:由承扶穴处沿下肢后侧向下,经殷门、委中、承山等穴,刮至昆仑穴处(见图2示)。 (5)刮督脉:由上星穴处沿正中线经百会、风府、大椎、至阳等穴,刮至命门穴处(见图2示);刮足太阳膀胱经:由天柱穴处沿脊柱两侧经大杼、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等穴,刮至肾俞穴处(见图2示)。 随证加减:中风伴口眼歪斜者,加刮面部迎确、颊车、地仓、阳白、太阳等穴(见图1示);语言謇涩者,加刮哑门(见图2示)、廉泉等穴(见图1示);元阳虚脱者,加刮关元、气海(见图1示)、涌泉穴(见图3示)。 注意事项: (1)中风偏瘫宜早期治疗,一般在中风发作后两周左右,待病情稳定后进行刮痧治疗,半年以内是刮痧治疗的最佳时期,一年以内疗效较好,三年以后刮痧治疗疗效较差。

疏通经络的基础手法

疏通经络的基础手法 适应人群: 适应于各类有健康问题的人群。 手法操作: 1.疏通背部督脉:从后发际处向下疏通至尾骨(若干遍),寻找筋结和痛点。 2.疏通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从大椎穴旁开各1.5寸处向下疏通至骶部(若干遍),并寻找筋结和痛点。 3.由上向下刺激背部夹脊穴(若干遍)。 4.自颈部风池穴经肩井穴疏通至肩峰(若干遍),并寻找筋结和痛点。 5.自肩部肩胛骨内侧缘由上向下外疏通经络(若干遍),并寻找筋结和痛点,揉动天宗穴。 6.揉动筋结和痛点后,再次进行局部疏通。 7.揉动骶部八髎穴。 8.舒缓手法。 注意事项: 1.操作前需在相应部位皮肤涂匀温度适宜的美体紧致凝胶。 2.操作时尽量由上向下、由内向外疏通,返回时采用小回旋手法将介质带回起始处。 3.整体调理完毕后让客人静卧休息5--10分钟后饮用温开水200ML、g3 50ML。 4.室温应掌握在22度左右,避免客人受凉。 5.女性经期不宜进行调理。 6.注意保护客人隐私。 经络腧穴部位: 1.督脉:身体后正中线上,主要取用后发际至尾骨段。 2.膀胱经第一侧线:身体后部正中线旁开1.5寸处,左右各一,主要取用大椎穴至尾骨段。 3.大椎穴:后中线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4.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 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 5.风池穴:项部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6.肩井穴: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 7.天宗穴:肩胛冈下窝凹陷中,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1/3折点处。 8.八髎穴:第1--4对骶后孔中。

卵巢保养 适应人群: 1.女性35岁--42岁未老先衰,出现更年期症状者。 2.35岁以下不孕、月经不调、性冷淡者。 3.35岁以下女性面部皮肤暗哑、色斑、暗疮、出现皱纹者。 手法操作: 1.基础手法。 2.重点揉动骶部八髎穴。 3. 揉动腹部关元穴。 4.由上向下疏通小腿内侧面经络至内踝处,重点揉动三阴交穴。注意事项: 1.每周保养1--2次,10次为1疗程,间隔1周再进行下1疗程。 2.经期、孕期、产后6个月内不宜进行卵巢保养。 配用产品: 1.如沛。 2.虫草。 经络腧穴部位: 1.关元穴: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2.八髎穴:第1--4对骶后孔中。 3.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

十二经络常见39个易堵塞穴位汇总

十二经络常见39个易堵塞穴位汇总 中医讲究取象比类,生活中很多现象可以给我们提示:道路拥堵,人流、物流不畅;河道拥堵,河水不能灌溉良田;网络拥堵,信息不能传递;生产线拥堵,资源浪费、产能下降;下水道拥堵,城市内涝;如果体内的经络拥堵,势必造成气血运行阻碍,养分不能运送过来,垃圾无法及时排除,信息传递不畅,相应脏腑功能受到影响,久之疾病形成。 《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对于非专业人士,如何知晓经络是否通畅,如何疏通经络呢?经过长期实践,我发现十二条正经上也存在类似于城市道路的固定堵点。每条经络有2—3个容易堵塞的穴位,多分布在肘膝腕踝附近,人们可以自己动手在特定线路上循经敲揉导引3—5遍,这个点就以疼痛的形式表露出来。这些痛点的存在说明经络堵塞了,这就是证据,证明身体目前没有处在最佳状态。“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在探查到的痛点处敲揉、点按,3—5天后多数人的痛感可消失,意味着经络畅通。这种经络疏通的方法,简单、易学,好操作,按照动作要领,坚持实践,人人可自我疏通经络,随时保养身体。 自我疏理经络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疾病的诊治上,而是为人们预防疾病提供了有效手段!平时通过探查经络,发现身体异常,随时可以防患于未然。 十二经络常见堵塞穴位一览

经络穴位位置 1、肺经孔最穴前臂掌面拇指一线,肘横纹下2寸(3指宽) 肺经鱼际穴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2、大肠经手三里穴肘关节横纹下2寸(3指宽) 大肠经合谷穴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 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在拇指尖下 大肠经手五里穴屈肘,在曲池穴与肩髃穴的连线上, 曲池穴上3寸(四指宽)处。 3、胃经髀关穴腿根中点下2寸(3指宽),偏外侧 胃经梁丘穴髌骨外上缘直上2寸(3指宽) 胃经丰隆穴外踝尖与外膝眼连线中点,胫骨前脊外2横指4、脾经地机穴胫骨内侧缘,膝关节内侧下3寸(4指宽) 脾经三阴交穴胫骨内侧缘,内踝尖上3寸(4指宽) 脾经太白穴足大趾后,内侧核骨下,赤白肉际陷中 脾经公孙穴太白穴后一寸 5、心经无心经上臂部分的悬垂肌肉

以指代针治百病——指针点穴之配穴精华

以指代针治百病——指针点穴之配穴精华 1、肚子疼:点少府。 2、急救、通脊醒神:点人中穴。 3、两肋痛:点按蠡沟。 4、眼病:点按金门、申脉。 5、胸闷气短:拧脚面皮肤。 6、抽筋:哑门。 7、眼皮跳:鼻尖。 8、胃病:中脘。 9、口干:承浆。 10、便秘:调腹部和大肠经. 11、网球肘病、心脏病:尺泽、曲泽、少海、小海,左手按右手。 12、颈椎病:外耳廊、锁骨内源向里按直到肩井穴。 13、治疗不孕症和肩膀肌肉僵硬、酸痛:膀胱俞相关穴位。 14、降血压:耳门、大脚趾和二脚趾跟部四周、每个从下到脚指尖、神阙。 15、腰背疼:委中、承扶、天枢、神阙、人中治腰疼。 16、肩周炎:青灵、大包,肩反射区(涌泉上旁开二寸) 17、痛经:少府、三阴交、腹部调理。 18、晕车:翳风、劳宫、内关、外关。

19、手关节炎:太渊、劳宫、手部疏通。 20、偏头痛:至阴、头部疏通(胆经)。 21、头晕:劳宫,头昏:太冲、行间 22、崴脚:跗阳、跗阳上下有硬的地方。 23、咽炎:中府、云门、合谷、尺泽、鱼际、太溪。 24、腱鞘炎:劳宫穴,大拇指腱鞘炎,锁骨尖。 25、咳嗽:鱼际、合谷、中府、云门。 26、糠尿病:全身调理。 27、鼻炎:通天穴(四神聪旁)涌泉、太渊、鱼际。 28、抑郁症:心、肝、脾、胃是重点,全身调理。 29、遗精滑精:腰阳关、关元、膀胱、百会。 30、早泄:全身调理。 31、怕冷手脚凉:丰隆、解溪、条口、足三里。 32、乳腺增生:足三里、解溪、丰隆、乳中、乳根。 33、癫痫:肝、胆的病全身调理。 34、牛皮癣:脾的病全身调理。 35、老花眼:金门、申脉、行间、大脚趾根部外侧。 36、痛风:丰隆腿部疏通。禁吃蜂蜜和甜食。 37、半身不遂:主穴地基,全身调理。 38、失眠:神门、大陵、风市。 39、腿神经麻痹,四肢不灵活:环跳。

疏通经络有技巧

疏通经络有技巧 1、升温是疏通经络最有效的方法。 身体内寒湿重时,就如面对一块因冷而冻住的土地,你用按摩和针刺的方法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只有“大地”回暖,河流化冰,土地解冻,河流才会通畅,土地才会松软、透气。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只要身体内寒湿重,身体内所有的管道就会因冷而收缩,身体内的肌肉、组织也会遇冷而板结。这时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法对治疗各种疾病效果甚微,而且只能暂时缓解,复发率非常高。 遇到这类情况时,就要同时学会为身体升温、排寒湿的技巧,才能让身体内全面化冻,各种管道自然畅通。 2、学会看经络图 身体内的经络有两套系统,一个是小周天,一个是大周天。 小周天就是任督二脉的循环,大周天就是十二条经络的循环。 而大周天的十二条经络其实只是三条长长的经络的循环,都是从小腹内的丹田出发,上行至胸,由胸再行走到手臂内侧→手→手臂外侧→头→躯干→下肢外侧→脚→下肢内侧→再进入小腹。 这是一次循环,每次循环走四条经络,这四条经络其实就是一条经络,只是人为地将它们分开,起了不同的名字,但这条经络的精气是相连的、是没有断的。 还要提醒大家一下:经络的经就是主干道,就是大小周天。但络,其实是网络,有四通八达的意思,就是身体的经络除了主干道外,各种的侧枝是非常发达的,遍布全身的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里里外外,就会出现按摩哪里,身体都会有反应的情况出现,所以才会出现各种的全息理论。 人体的经络至今没有将全图画出来,就是经络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条马路,是网络,而大小周天的这些主干道上,也不是一根管道,而是一组管道。所以不要太拘泥与找穴位、找经络,只要有淤堵、疼痛、不通、长出多余肉的地方都进行梳理,都会对身体产生作用的。 中医的经络图看似复杂难懂,其实只要记住关键的几条经络就行了。下面是学经络图的技巧。 任脉、督脉(如图),走在人体的正中线,是身体最重要的经络,任督二脉畅通,百病不生。

(新)降血压有四个特效穴位——不花一分钱-您不妨一试

降血压有四个特效穴位——不花一分钱您不妨一试 古医指针点穴疗法,就是以指代针,意气相合,意到气到,以祛其疾。也就是说用意念和自己身体内家功(也叫内含功)的功法,最后用气到达指尖,针对经络和穴位祛病。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控制的同时,辅以穴位按摩,效果更佳。

1.降血压的穴位:大脚趾的第一个指节和第二个指节的连接处,就是脚趾窝上(见上左图),是人体上最敏感的降压反射区,只要用力点按5分钟以上就有明显的降压效果。下图为足底反射区图: 2、大脚趾的外侧(颈椎反射区),只要用力点按5分钟以上就有明显的降压效果。

3、还可按耳朵内侧的降压沟,如果血压高的人,按着这里就有跳的感觉,等这里不跳了,血压就降下来了。这个穴位要10-20多分钟就能见效。可以作为平时的降压保健按。力度适中就行,只要每天按上20分钟,一般坚持一周血压就能降的很好了。

4、降压操金刚指(张双振老师的独门降压方法):用大拇指尽量搓动你的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由小指根到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指尖,再到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指根,要用力搓动,刚开始一个手都不习惯,搓动的时候不仅好酸,你转个十几圈,可能三五圈,你会觉得手出汗了,重点在手心那块儿出汗。 这是为什么呢?掌心实际是心包经上的劳宫穴,劳宫穴是排解心脏内部的毒素用的。如果是在经常做降压手指操,就等于是在排解心脏内部的毒素。你可以摸摸出的汗肯定是黏汗。黏汗就是心脏里身上的毒气,所以常年坚持,对血压调节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还可以按摩手背上的血压反射区:

5、饭后一根香蕉,既降血压又防中风 有的病人为了控制好血压,一直坚持清淡饮食的习惯,盐也不多吃。但坚持一段时间后,实在忍不住了,时不时就会开开荤,弄点美味佳肴,这样,盐吃得多了,血压也就不怎么稳定了。 有没有两全其美之法呢?这里有一偏方:每日吃了咸东西后,再吃一根香蕉。这样既可以享受口福,又能保持血压稳定了。 人们只知道香蕉能通便,却很少有人知道它还有辅助降血压的功效。因为香蕉富含钾元素,一根香蕉约含400毫克钾。现代研究发现人体内的钾每增加一个浓度,就能抵消三个浓度盐的升血压作用,具体原因有两个,一是钾促进了盐的排泄,另一个原因是钾本身也有部分扩张血管的作用,所以饭后一根香蕉,便能事半功倍。对于控制血压来说,增加钾的摄入与限制盐的摄入,这两个方法的效果是相似的。长期摄入钾也可以减少降压药的用量。 多吃钾,除了降血压外,还可以防脑中风。有一项研究对9800名患者进行了20年的调查,发现脑中风和钾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每日摄入钾较低的人,脑中风 的危险性明显增加,但如果每日摄入钾能达到1500毫克以上,脑中风的危险性就低很多。其原因是由于钾能降血压,血压控制好了,脑中风的危险性自然就会降低。 6、注意温度: 人体在吹空调或穿衣服较少的状态下,身体感觉凉丝丝,血压会明显升高,而且长此以往会加重“病理血压”;而离开空调或加穿衣服,升高的血压会立马将下来,这叫“保暖降压法”。如果晒晒太阳或洗个温水澡,血压也会明显降下来一部分,也叫“升温降压法”。

疏通经络小妙招

疏通经络小妙招 黄帝内经云:“百病源于经络堵”,民间也有一句:“经络不通、走路中风”!人体如果经络堵塞,会严重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很多疾病。 人体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经络不通,人体会发出哪些不舒服的信号?经络不通对身体究竟有什么伤害?疏通经络又有什么小妙招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一、经络不通的身体表现 1、莫名疼痛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中医上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经络不通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疼痛,例如身体某个部位有时候会感到莫名的疼痛,则表明此处经络不通。 2、四肢发凉 身体其他某些部位发凉,最常见的便是四肢发凉。因为人的体温是由气血输送来决定的,气血旺盛,体温才会正常。哪个地方发冷,哪个地方可能经络不通,气血难以到达。 3、身体某些地方低热、干燥 经络不通会致使身体某些地方低热、干燥,或者局部异常出汗。这是因为体内经络不通,热气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散发出去引起的。除了外邪引起的红、肿、热、痛与发热所在的经络不通有关,一般低热可能来自相连的经络。 4、肢体感觉麻和木

经络不通会让肢体感到麻或木。比如盘腿坐得太久,下肢气血不通,就会疼痛;接下来经络被堵塞,气血彻底不通,双腿就会麻木。肢体出现麻痹时,必须要引起重视,尤其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一定要注意及时畅通经络,可以降低中风概率。 5、身体无端发酸 身体发酸说明的是经络气血供应过慢,不能满足身体需求。例如人在剧烈运动以后,比如短跑比赛,事后机体会发酸或者无力,这是因为短跑需要更多的气血供应,超过了正常机体气血供应的限度,导致气血供不上来而发酸。如果机体某个部位无故发酸,或者轻微运动也发酸,则说明该部位经络不畅通,气血供应减慢。这个时候,拍打、按摩所在的经络,就可能发现潜在的痛、肿、胀等经络不通的症状。 6、体温、出汗不对称出现 当身体某部位出现体温、出汗不对称时,表明该部位经络很有可能被堵塞了。例如某些半身不遂的人,经络严重不通,健康部位和不健康部位会出现一侧体温正常一侧凉的情况。 7、皮肤毛孔粗大 经络不通对皮表的影响,除了冷热感觉外,还可以表现为皮肤毛孔粗大、毛囊淤堵等问题,血气不至,毛孔内垃圾排不出来,把毛孔塞住,致使毛孔粗大,毛囊堵塞。 二、经络不通对身体的危害 1、心包经不通:失眠多梦易醒难入睡;心烦健忘胸翳闷口干;神经衰弱。

中医理疗简介

中医理疗简介 中医理疗是通过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产生有利的反应,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也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因素通过人体局部直接作用,和对神经、体液的间接作用引起人体反应,从而调整了血液循环,加快了新陈代谢,促进对细胞组织的修复,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功能,消除致病因素,改善病理过程,达到治病目的。 现在我们常用的物理因素有电、光、声、气、磁、温度和机械力等。电疗分直流电、低频电、中频电、高频电和静电等疗法,光疗分红外线,远红外线、可见光线、紫外线和半导体激光等疗法。 由于现代物理学,生物学的迅速发展,物理治疗日益受到重视,已成为临床综合治疗及康复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理疗法属无损伤手段,易被病伤残者所接受,物理治疗的作用广,不仅可用于对症治疗,而且可作为对某些疾病的病因治疗,若能正确地选择应用各种物理治疗法,可收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有利于患者及伤残者的康复。 中医理疗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经络理论为指导的外治法,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同时我们又是自然界中的一份子,早在人类远古时代,人们就会利用自然带来的阳光、温泉水、冷水治疗疾病, 强身健体。进入石器时代,人们已开始有了应用石器治疗疾病的方法,而这种方法经过长期的不断改进,不仅在解除人类某些重要疾病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同时也为我国医药科学中治疗方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医理疗在发展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医理论,以中医理论的五大支柱,(砭、针、灸、药和导引按跷),为基础,以经络学为指导,结合患者的病症在进行

调治的同时,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理疗设施进行配合治疗,将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病例:如何治疗颈椎病:颈椎病是由风寒、劳损或外伤引起颈椎活动异常,压迫神经引起的,主要症状为颈、肩疼痛、并伴 [1]有上肢疼痛、手指麻木、头晕、耳鸣。 治疗上首先对患者进行检查,发现患者颈椎2、3节均有错位并伴有椎体前移,我开始用气疗机开始治疗,因为气疗可以充分调动起人体的经络、组织细胞活跃加快血液循环,提高免疫机能,达到扶正、祛风寒、行气活血、通络驱痹的治疗作用。中医理疗理疗作用 编辑 一、饮食养生 古人认为,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故饮食既要注意“博食”即以“五谷为养、五果 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又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腑功能失调而致病。 二、经络养生 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网络”系统,它控制着血和气的运行流动,以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黄帝内经》说,经络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之作用。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 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疾患,足三里穴则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最有效。 三、固精养生

中国古医指针点穴疗法第十九代传人张双振老师的独门降压方法视频

中国古医指针点穴疗法第十九代传人张双振老师的独门降压方法视频 独门的降压方法 1.降血压的穴位就两个,第一个就是大脚趾的第一个指节和第二个指节的连接处,就是我们说的脚趾窝上,是人体上最敏感的降压反射区,只要用力点按5分钟以上就有明显的降压效果。第二个是在大脚趾的外侧(颈椎哪里),只要用力点按5分钟以上就有明显的降压效果。 2.如果在外面,不方便按脚,还可以按耳朵内侧的降压沟,如果血压高的人,按着这里就有跳的感觉,等这里不跳了,血压就降下来了。这个穴位要10-20多分钟就能见效。可以作为平时的降压保健按。力度适中就行,只要每天按上20分钟,一般坚持一周血压就能降的很好了。

3.祖传降压操金刚指保身大法:把你的手伸起来,用你的大拇指尽量的搓动你的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由小指根到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指尖,再到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指根,要用力搓动,刚开始一个手都不习惯,搓动的时候不仅好酸,你转个十几圈,可能三五圈,你会觉得手出汗了,重点在手心那块儿出汗。这是为什么呢?掌心实际是心包经上的劳宫穴,劳宫穴是排解心脏内部的毒素用的。如果是在经常做降压手指操,就等于是在排解心脏内部的毒素。你可以摸摸出的汗肯定是粘粘的,它跟一般的汗是不也一样的,你会感觉是从掌心沁出来的那种汗。黏汗和一般的汗有什么区别?黏汗就是心脏里身上的毒气,所以常年坚持,对血压调节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以上方法是中国古医指针点穴疗法第十九代传人张双振老师的独门降 压方法,效果非常神奇。 古医指针点穴疗法,就是以指代针,意气相合,意到气到,以祛其疾。也就是说用意念和自己身体内家功(也叫内含功)的功法,最后用气到达指尖,针对经络和穴位祛病。

正确疏通经络的方法与穴位按摩

正确疏通经络的方法与穴位按摩 经络养生是很好的一种养生方式,经络不通对我们的身体是很不好的,很多人有时候也会去美容院里去疏通经络,其实掌握了疏通经络的方法自己也可以做哦。以下是推荐疏通经络的方法知识,欢迎阅读! 疏通经络的方法1、轻揉耳轮通肾气 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1分钟,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提示:中医认为全身精气有各脏器收集后交肾来保存,肾开窍于耳,耳朵上布满了全身穴位,所以按摩耳朵不仅能健肾,还能打通全身穴位。 2、梳头促进血循环 用手指或木梳从额头前至枕后,从两侧的颞部至头顶进行“梳头”,每回50~100次,以晨起梳头为最佳。 提示:人体各条经络都汇聚于头部,梳头时要经过眉冲、通天、百会、印堂、玉枕、风池等近50个穴位,对这些穴位进行如同针灸的刺激,可以促进头部血流,疏通经络。 3、莲花坐活动韧带 坐时,屈左腿,将左脚的脚背放在右大腿的腹股沟处,双手放在

左膝盖上,轻柔地做上下弹性运动数次,使之接触地面;然后换右脚。 提示:坚持运动能有助于活动人体多处韧带,使腿、腹、胸、颈部等肌肉得到充分伸展,保持经络畅通。 4、5字调息通五脏 每天清晨,用鼻子吸气,嘴呼气,默念:嘘、呵、口四、吹、呼字,不要出声。每个字音对应一个脏腑:嘘对肝,呵对心,口四对肺,吹对肾,呼对脾。 提示:这是利用调节呼吸来调匀气息,疏通五脏。如果常念“嘘”可以养肝明目,常念“呵”可以泄心火等,长久坚持,会有一定作用。 5、三线放松通经络 平卧在床上,将身体分为三条线,分别自上而下放松。第一条线(两侧):头顶-头两侧-颈部两侧-两肩-两上臂-两肘关节-两手。意念在中指端保持1~2分钟;第二条线(前面):面部-颈部-胸部-腹部-两大腿-两膝部-两小腿-两足背-十个脚趾。意念在脚趾部保持1~2分钟;第三条线(后面):后脑部-枕部-两小腿后部-两脚跟-两脚底。意念在脚心涌泉穴保持1~2分钟。 6、薄荷茶味疏经络 取干薄荷叶15克,绿茶3克,冲入沸水1500毫升,待泡出味且稍凉后,滤去残渣,再加少量糖,或把鲜薄荷叶洗净,放入杯中,直接冲入开水。 提示:用于泡茶的有欧薄荷、绿薄荷和苹果薄荷,味苦辛,有健胃、通络之效,但是薄荷性凉,不易久服。

中医经络养生美容

中医经络养生美容 中医美容养生经络 1、肺经:让你皮肤不再干燥 从肩胛骨凹陷处连出一条直线,沿着手臂内侧,到拇指内侧端止,为人体肺经。“肺主皮毛”,经常敲打肺经的同时,保证每天至少1500毫升的进水量,就能使水分通过肺经运转到真皮层,使你的皮肤不再干燥! 敲打肺经时,从大臂到手腕上方,可用半空拳敲打,由于手掌面积较小,从手腕到拇指内侧,建议你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压,以使穴位足够受力。另外,清晨3点到5点是肺经运行时期,按理说此时敲打效果最好,如果你不愿打搅自己香甜的睡眠,可将敲打肺经作为晨练第一课! 2、胆经:让你头发黑亮 胆经由臀部中点开始,沿大腿笔直下滑,至脚踝底端结束。当胆汁分泌不足时,人体无法有效分解食物中的油脂,头发会显得油油的,在夏天尤其如此。 因此建议你每天用力敲打胆经,左右各200下,提高胆汁分泌速度,让头发健康、黑亮。另外,敲胆经还能帮助大腿排出堆积在外侧的脂肪,让你放心穿短裙! 3、膀胱经:让你记性好 膀胱经从头顶的百会穴开始,延至后背、臀部,于脚跟止。一般中医认为,膀胱经真正的效力位置从腰间开始,因此你只要敲打下半身就够了。 经常敲打膀胱经,可改善脑部供血质量,刺激脑神经细胞活性,让你记忆力提高!下午15点到17点是膀胱经的运行时间,那时敲打,可有效减少“午乏”,让你的精力格外充沛! 4、胃经:让你脸色白里透红 胃经从锁骨下开始,顺双乳,过腹部,到两腿正面,止于第四脚趾趾间。面部供血主要靠胃经,颜面的光泽程度、皮肤的弹性都与胃经供血有关。 如果脸上突然起了皱纹,很可能是胃经的气血亏虚造成。胃经的最佳敲打时间是早7点到9点,坚持敲打,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脸色白里透红,即使熬夜,也不会显得太憔悴! 5、大肠经:帮你排毒

经络不通的症状及打通经络的方法

经络不通的症状及打通经络的方法

经络不通的症状及打通经络的方法 中医经络学基本理论告诉我们,“气血足,百病除”。只有气血充足,才更有利于全身经络的通畅,有了充足的气血和畅通的经络,人体的脏腑才能得到很好的濡养而使功能强健起来,气血、经络、脏腑三者实现了互相之间的动态平衡,才是人体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态。 众所周知,阿是穴的取穴原则就是哪里疼痛就以哪里为穴,治疗的效果常常不错。这说明人体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经络不通,就会发出很多不舒服的信号来求救。现在就来看看,如果经络不通,人体还会发出哪些不舒服的求救信号。 ①冷 除了头凉之外,身体其他某些部位发凉,比如最常见的是手脚发凉,常常是经络不通的信号。因为人的体温是由气血输送来决定的,气血旺盛,体温才会正常。哪个地方发冷,哪个地方可能经络不通,气血难以到达。

气血在体内运行周而复始,如果此路不通,它就会从临近的经络那里寻找突破口,首先容易影响的就是具有表里关系或者子母关系的经络,使该经络发热。 比如头部低热,不一定全是膀胱经的问题,而可能是与它相表里的肾经气血不足或者不畅造成的。 ③疼和痛 疼和痛是两个概念,两者都和经络不通有关,但程度上有些差异。比如我们被扎了一下,立刻产生的感觉叫做“疼”;如果接着按压一下受伤的地方,这时候产生的感觉才叫做“痛”。 疼字是“疒”下面一个“冬”字,泛指由寒邪侵袭经络所致的不适,一般是刚发病的时候,经络受到外邪干扰,身体自动发出“疼”的信号,以便募集更多的气血救援,但“不通畅”、“堵塞”的局面还没形成,所以,“疼”通常是一闪而过的,呈现点状或散点状,如果没有堵塞,疼过

以后也可能无迹可寻。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要加强防护,就可以自愈或者不再复发。 痛字是“疒”下面一个甬字,古代甬是“隧道”、“走廊”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人体内部通道—经络的疾病。实际上,痛就是经络集结了很多气血,瘀滞不通而发出的信号。“痛者不通,通者不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痛感一般是按压、触摸才会感到,可以反复发作,面积比疼要大一些。总的来说,“疼”是经络不通的初发期,位置在“经”,“痛”则是经络不通的进一步加重,扩散到“络”。“初病在经”,“久病久痛在络”,就是这个道理。其中,穴位是“点”,经是“线”,络则是“面”。遇到疼痛类的问题,可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来疏通经络。面积小的可以用阿是穴,也就是哪里痛就按摩哪里,面积稍大一些可以刮痧,这样经络慢慢就通了。 ④麻和木

中医经络养生理论.doc

中医经络养生理论 人体治病,终究是离不开经脉的,无论哪种疗法,无论什么手段,其实最终都是通过气血的归经而产生疗效。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一、经络系统 1、定义:经络即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2、经络的基本作用: 1)、经络具有联系脏腑和肢体的作用。如《灵枢海论》中所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2)、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如《灵枢本藏》中所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 《灵枢经脉》中言: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3、经络的组成: 经络,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脉:分别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组成。 络脉:络脉分为十五络、孙络和浮络。 十二正经:由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组成。

脏与腑,外属经,手与足,二六均。足太阳,属膀胱,足阳明,胃腑当, 足少阳,属胆腑;足太阴,脾所主,足少阴,内属肾,足厥阴,肝之本。 手太阳,为小肠,手阳明,是大肠,手少阳,三焦强,手太阴,即肺金,手少阴,内属心,手厥阴,胞络经。 任督二脉: 有任督,百脉王,前与后,分两行,前行短,后行长,滞则病,通则常。 4、十二经络分布规律: 十二经络中,互为表里关系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相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相接;同名的阴经与阴经,在腹胸部相接。 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 六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 三阴经:上肢为手太阴肺经在前,手厥阴包络在中,手少阴心经在后;下肢在足内踝下,为足厥阴肝经在前,足太阴脾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 过内踝上8寸后,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三阳经:上肢为手阳明大肠经在前,手少阳三焦经在中,手太阳小肠经在后;下肢为足阳明胃经在前,足少阳胆经在中,足太阳膀胱经在后。 足少阴肾经:胸中线旁开2寸,腹中线旁开0.5寸。 足太阴脾经:胸中线旁开6寸,腹中线旁开4寸。 足阳明胃经:胸中线旁开4寸,腹中线旁开2寸。 足太阳膀胱经:背部正中线旁开3寸和1.5寸。 足少阳胆经:体侧。

张双振老师的独门点穴法

古医指针点穴疗法 第十九代传人张双振老师的独门降压方 独门的降压方法 1.降血压的穴位就两个,第一个就是大脚趾的第一个指节和第二个指节的连接处,就是我们说的脚趾窝上,是人体上最敏感的降压反射区,只要用力点按5分钟以上就有明显的降压效果。第二个是在大脚趾的外侧(颈椎哪里),只要用力点按5分钟以上就有明显的降压效果。 2.如果在外面,不方便按脚,还可以按耳朵内侧的降压沟,如果血压高的人,按着这里就有跳的感觉,等这里不跳了,血压就降下来了。这个穴位要10-20多分钟就能见效。可以作为平时的降压保健按。力度适中就行,只要每天按上20分钟,一般坚持一周血压就能降的很好了。 3.祖传降压操金刚指保身大法:把你的手伸起来,用你的大拇指尽量的搓动你的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由小指根到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指尖,再到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指根,要用力搓动,刚开始一个手都不习惯,搓动的时候不仅好酸,你转个十几圈,可能三五圈,你会觉得手出汗了,重点在手心那块儿出汗。这是为什么呢?掌心实际是心包经上的劳宫穴,劳宫穴是排解心脏内部的毒素用的。如果是在经常做降压手指操,就等于是在排解心脏内部的毒素。你可以摸摸出的汗肯定是粘粘的,它跟一般的汗是不也一样的,你会感觉是从掌心沁出来的那种汗。黏汗和一般的汗有什么区别?黏汗就是心脏里身上的毒气,所以常年坚持,对血压调节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以上方法是中国古医指针点穴疗法第十九代传人张双振老师的独门降压方法,效果非常神奇。 古医指针点穴疗法,就是以指代针,意气相合,意到气到,以祛其疾。也就是说用意念和自己身体内家功(也叫内含功)的功法,最后用气到达指尖,针对经络和穴位祛病。 肩周炎:同点清灵穴、大包穴 法如下: 腿疼点:鹤顶穴(膝盖骨正中央))上膝眼(左右各一穴)(膝盖骨上侧中点旁开一寸)下膝眼(左右各一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