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研究2

研究2

研究2
研究2

【财智研究】一颗老鼠屎和一锅老鼠屎——僵

尸企业系列研究之二

2016年01月13日 08:04 来源于财新网

僵尸企业阻碍生产率提高,加剧产能过剩,劣胜优汰

一颗老鼠屎和一锅老鼠屎

——僵尸企业系列研究之二

何帆,朱鹤

在第一篇报告里,我们介绍了如何识别僵尸企业。僵尸企业到底会对经济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会让各国政府如此头疼?我们在研究系列的第二篇报告里,就来谈谈僵尸企业的危害。

记得中学时期,每到公布成绩,老师就会数落班里学习成绩最差的几个同学。老师每次的台词基本都是:“咱班的平均分又被你们几个拉低了!”这就是僵尸企业最直接的危害:僵尸企业和差学生一样,直接拉低了整个行业的效率水平。这其中的道理很容易理解。我们在第一篇报告里提到,僵尸企业的典型特征是“效率低下,有些甚至已经到了即使卖掉全部家当也还不起债的地步”。图1是Caballero,Hoshi和Kashyap(2008)对1990年-2000年日本22个行业数据的分析结果。如图所示,横轴是僵尸企业占比,纵轴为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两者表现出显著地负相关。

但是,僵尸企业的危害可不止如此。让我们再次回到中学的场景。为什么这些差学生会让班主任如此头疼?如果他们只是每天迟到,上课睡觉,偶尔旷课不来,跟别的同学不相往来,或许班主任还是能够容忍的。毕竟,大部分同学都在努力学习,班主任会把精力都放在鼓励好学生身上,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水平,即使总有那么几个差生,但总体来看,班级的平均成绩还是会不断提高的。真正让班主任头疼的是,这些差生自己不听课,也不让别人好好听课。差生在上课的时候并没有睡觉,而是在不停地讲小话、嗑瓜子、甚至打闹嬉戏。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老师上课的心情和效率,好学生想好好听课也难。照这样下去,好学生想学也学不好,全班的学习成绩都会受到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差学生对班级的危害就不再是“拉低了平均分”这么简单,生气的班主任会说:“真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危害之一:阻碍生产率提高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解释经济发展时,创造了一个概念,叫做“创造性毁灭(Creative Destruction)”。在他看来,经济发展靠的是不断创新。但是,这种创新是有代价的。随着新技术的推广,旧的技术和生产体系都要被淘汰掉。所以,创新是具有毁灭性的,创新在让一批企业崛起的同时,会迫使另一批企业破产。这就是成长的代价。不破不立,只有经过洗礼,经济的整体生产率才会提高。

如果始终存在僵尸企业呢?即使它们已经资不抵债,但仍然不会被淘汰出局。旧的不去,新的何来?僵尸企业的存在制约了新兴企业的崛起。于是,创新的动力逐渐丧失,经济增长陷入停滞。企业、行业和宏观经济就像三个互相联动的齿轮。只有企业充满活力,行业才能蒸蒸日上,只有行业蒸蒸日上,经济发展才能大展宏图。然而,僵尸企业就像锈掉的齿轮,无法顺畅地转动,一旦企业的齿轮被卡住,宏观经济的齿轮也终将停止转动。

危害之二:加剧产能过剩

实际经营中,企业并不会经常改变价格,而是会根据市场价格变化来调整产量。价格高就多生产一点,价格低就少生产一点。为了灵活应对价格变化,企业就会预留出多余的生产能力(Chamberlin,1933)。当大部分企业都有多余生产能力时,整个行业自然也就会存在多余产能。这种因经营需要而出现的多余产能十分普遍。从历史经验来看,发达国家产能利用率(实际产量/全部生产能力)的历史平均水平大概只有80%左右,也就是近两成的生产能力都没用上。因此,行业存在多余产能是正常现象。

但是,有些多余产能并不是因经营需要而出现的,这部分多余产能就成了过剩产能。一般而言,行业的产能水平总是要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市场需求一旦减少,整个行业的产能水平就要进行相应调整。正常情况下,首先被淘汰掉的产能就是那些落后产能,对应的企业自然就会倒闭。随着落后企业不断倒闭,行业产

能会逐渐减少,直到行业产能与市场需求再次匹配为止。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去产能过剩。僵尸企业的存在会打断去产能过程。在市场需求减少时,这些效率较低的企业却没有被淘汰。本该减少的产能却没有减少,自然就成为了多余产能。显然,这部分多余产能并不是因经营需要而出现的,而是僵尸企业阻碍了行业去产能的过程。

研究已经证明(Caballero,Hoshi和Kashyap,2008),僵尸企业占比较多的行业,产能过剩现象也就更加严重。不仅如此,还有研究表明,僵尸企业比正常企业更愿意增加员工数量(Tanaka,2006 ),个别僵尸企业甚至还不断增加投资,而且投资效率普遍较低(Fukao et al,2006 ;Imai,2014 )。这会导致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

产能过剩的最直接影响就是会压低产品的市场价格。持续严重的产能过剩,就会导致产品价格不断下降。生产率不提高的情况下,成本很难提高,此时价格下降就意味着利润被挤压。这种情况下,产能过剩导致的竞争就变成了“剩者为王”——活下来就是胜利。照理来说,本该是那些效率高的企业活下来。但若有的企业得到了某种庇佑,获得了不死之身,那结局就不再是你我想象的那样了。

终极危害:劣胜优汰

Nishimura, Nakajima和Kiyota(2005)在研究日本制造业和建筑业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1996-1997年间,相比于活下来的企业,选择退出的企业反而生产率更高一些。不仅如此,那些新进入的企业在生产率方面竟然比现有的企业要低!这完全违背了“优胜劣汰”的法则。

其实,要解释这个现象并不困难。可以想象,如果班级里的差生过于嚣张,不仅自己不学习,上课捣乱,还结成了学校里的“黑社会”,专门欺负好学生,那么好学生就会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选择调班或者转校。于是,就出现了差学生没有被开除,反而把好学生挤走的情况。

僵尸企业之所以能够挤垮好的企业,是因为它们更能承受亏损。当行业不景气的时候,产能过剩加剧,产品价格跌跌不休,行业内的企业承受着更大的经营压力。在最寒冷的经济冬天,可能会出现全行业亏损。好的企业经此磨难,可能会选择壮士断腕,成败利钝,终非人力所能控制。失败的企业英雄仍然保住了自己的尊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僵尸企业可不管这些,它们通过源源不断的银行贷款,获得了巨大的耐亏损能力。笑骂由你笑骂,僵尸我自为之。

故事还没有结束。好企业不断退出,就意味着银行的优质客户逐渐减少。这样,银行就只能把更多的钱投向僵尸企业。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僵尸企业拿到钱——好的企业被淘汰——银行没有好的项目——僵尸企业拿到更多的钱。最终,僵尸企业大行其道,银行反而成为了僵尸企业的附庸,银行成了僵尸银行。整个经济一蹶不振,陷入长期衰退。

结语

一开始,是一颗老鼠屎。如果我们不加注意,姑息纵容,等到一夜醒来,你会发现锅里变成了热气腾腾的一锅老鼠屎。也正因如此,借用《让子弹飞》里的台词:“僵尸企业一定要剿,不剿不行!”要消灭僵尸企业,方法看起来很简单:让银行停止给这些企业提供贷款不就行了。但蹊跷的地方也正在于此:这些银行从一开始就知道哪些企业是僵尸企业,它们也知道再怎么努力,也救不活僵尸企业,但为什么又要如此奋不顾身、前仆后继地去救僵尸企业呢?请大家继续阅读我们的僵尸企业系列研究之三:《独家专访:一个巫师的自白》。■参考文献:

Caballero, Ricardo J., Takeo Hoshi, and Anil K. Kashyap. “Zombie Lending and Depressed Restructuring in Japa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8.5 (2008): 1943–1977.

Chamberlin,Edward H. (1993 and 1962), The 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anaka, Takanori. "A Lost Decade Revisited :Zombie Firms and Inefficient Labor Allocation." Discussion Papers in Economics & Business (2006).

Fukao, Kyoji, et al. "Plant Turnover and TFP Dynamics in Japanese Manufacturing." Hi-Stat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4(2006):561-562.

Imai, Kentaro. A Panel Study of Zombie SMEs in Japan: Identification, Borrowing and Investment Behavior. No. 13-16-Rev.. 2014.

Nishimura, Kiyohiko G., T. Nakajima, and K. Kiyota. "Does the natural selection mechanism still work in severe recessions?: Examination of the Japanese economy in the 1990s."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58.1(2005):53–78.

相关文章:嘿,我发现了一只僵尸企业——僵尸企业系列研究之一独家专访:一个“巫师”的自白——僵尸企业系列研究之三

生化危机的通关经验——僵尸企业系列研究之四

萨奇曼探究模式

萨奇曼探究模式(Suchman inquiry model) 这天,Dr. Doyle来上课时拎来了很多东西:一桶水,两个装着不明液体的可乐瓶。 果然,Dr. Doyle一上课就开始做实验。他告诉大家,两个可乐瓶中一瓶装着汽油,一瓶装着可乐。他问大家,如果他把两个瓶子放入水中,哪个瓶子会沉下去?哪个会浮上来?或者还有可能出现些什么现象? 由此,Dr. Doyle给大家开始展示萨奇曼探究教学模式。 萨奇曼(Richard Suchman)设计的探究模式通过发现和提问传授问题解决策略。萨奇曼认为科学家用来解决问题、探索未知的理智策略可以传授给学生,其探究模式便建立于这一前提之上。 由于美国的中小学非常重视科学教育,所以这一模式在美国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萨奇曼探究模式理论基础源自于斯腾伯格(Robert Sternberg)和布鲁纳等著名教育家的理论: 斯腾伯格(Robert Sternberg)指出,在学校中所探讨的问题与日常生活中提出的问题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1)日常问题解决常常难以确定问题何在;(2)解决生活提出的问题难以确定需要哪些信息以及如何找到这些信息;(3)日常问题通常不存在所谓“正确”的答案,甚至“最佳”答案的标准也是模糊不清的;(4)日常问题解决需要非正式知识(informal knowledge);(5)重要的日常问题解决需要伴有重要的后果。斯腾伯格进一步指出,已有一些教学观点试图将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问题解决与真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统一起来。萨奇曼是其中之一,它涉及许多解决生活问题所需要的思维技能。特别是,这一模式试图模拟科学这有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家面对疑难情境,搜集和加工所需要的资料,最后达成问题的探究过程成为探究模式的基础。 布鲁纳指出,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习有四个优点: 1、增强理智能力:发现过程可以帮助生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摈弃试误法做出合理的假设,如何将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如何坚持到底直至问题解决。 2、由外部奖励走向内部奖励:在发现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应付环境,解决问题而获得内在的满足感,而不再追求正确回答教师提问所获得的外在奖励。 3、学习探究和发现的方法:只有通过练习和开展探究过程,学生才会懂得如何最佳地解决问题,学生参与探究过程的练习越多,越能将这一过程迁移到解决其他问题的情境之中。 4、辅助记忆过程:记忆的主要任务是提取记住的内容。学生容易记住自己发现的内容。另外,好的问题解决者能够发现记住信息的有效策略。

管理研究方法论期末考试复习题版

管理研究方法论 一,简答题 1,实证论文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构 实证论文的结构是: 1,摘要:摘要是对已完成的论文的精要摘写,讲做了什么。 论文研究的是什么,有什么结论需要分条列示,由结论引出的启发是什么 2,引言:首先,说明在该方面各位学者的研究进度,所持的观点,阐述自己为什么要研究,其次,说明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再次,分条列示研究的结果,结论以及结果是否验证了假设;最后,说明自己的贡献。 3,文献回顾:是对相关文献的陈述述与评价; 对相关且重要的文献准确阐述学者的观点,可以稍作评价,但要中性客观。 4,研究设计,理论推导与研究模型构建 5,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6,实证分析与结果(描述性统计,相关系数分析,回归结果 7,敏感性检验, 8,结论

引言与摘要的区别:引言是讲打算做什么,为什么;摘要是对已完成的论文的精要摘写,讲做了什么。 2,事件研究的概念 事件研究是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在某一或某些事件窗口内某一事件发生对公司股价的波动的影响。 步骤:1.决定研究假说,一般假设事件对股价没有显着地影响;2.事件日的确定,通常以宣布日为事件日3.利用历史数据得到市场的收益率与公司收益率之间的固定关系,如果考察的时间窗口内的收益率不满足已经得出的方程,则说明事件对股价有显着影响,4,异常报酬率的检定 5,分析结果 3,引言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研究假设的提出与理论分析的关系是怎样的, 4,背诵几个中英文数据库和期刊的名字 5,中英文参考文献的引用,背诵几个 6,第二篇论文的交叉变量的使用原因 交叉变量的使用原因:在列联分析中,除了考察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外,还应该考察控制变量之间协同作用时对因变量的影响,尤其是当各控制变量之间的协方差不为0时。 7,含有会计、财务、经济、金融的英文期刊数据库(哪个期刊在哪个数据库里)

多模态分子影像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项目名称:多模态分子影像关键科学问题研究首席科学家:田捷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 依托部门:中国科学院

二、预期目标 (一) 项目总体目标 基于前一973项目的研究成果,围绕多模态分子影像研究中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经过五年的努力,本项目将实现更完整获取生物体细胞分子水平、功能代谢水平和解剖结构水平等生理病理信息的研究目标。具体来说,本项目拟达到如下的总体目标: 1、创建一套多模成像理论:基于组织特异性的动态多模态分子影像成像理 论、数学模型和高维重建方法; 2、研发一个多源计算平台:多源影像信息融合与计算平台,实现高维多模 态影像数据的分割、配准、可视化和融合; 3、构建一批多重分子探针:设计、构建并评价适用于多模态分子影像的多 功能、多靶点、高特异性分子探针; 4、研制一组融合成像系统:在体多模态分子影像成像系统,实现结构、功 能和分子等多角度影像信息的获取; 5、促成一些生物医学应用:多模态分子影像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转移与 诱导凋亡过程中的在体、非侵袭性、实时、动 态研究,用于乳腺癌早期精确诊断及抗肿瘤药 物疗效评价; 6、建设一支优秀研究队伍:培养一批高素质、高层次、多学科交叉的综合 研究人才,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多模态分子影 像研究队伍。 (二) 项目五年预期目标 本项目将通过多模态分子影像的研究,提出创新的理论和方法,研发新颖的技术和平台,实现有效的系统和应用。具体来说,项目五年预期目标如下:

本项目通过对多模态分子影像成像理论及方法的创新性基础研究,发展出基于生物组织复杂特异性的高阶近似数学模型和高维动态重建算法,并建立较为完整的、系统的多模态分子影像数据融合理论体系与方法框架; 本项目研发出具有原始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模态分子影像成像系统,实现结构和功能影像数据的多角度、高通量和动态连续获取;在实现多源数据补偿校正、快速分割、精确配准、高质量可视化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构建出多模态分子影像信息融合与计算平台,完成多角度信息融合,实现定性、定位和定量分析功能; 本项目将确定与乳腺癌发生、发展、转移、诱导凋亡相关的生物分子靶点,针对上述靶点进行多功能、多靶点分子探针的设计、制备和筛选,并对其完成在分子、细胞、组织、活体水平的多尺度评价; 本项目将利用多模态分子影像技术,展开乳腺癌发生、发展、转移和诱导凋亡的机制以及抗肿瘤药物药效和药代动力学的系统研究,阐述在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水平的多尺度生物体特性,辅助乳腺癌早期精确诊断、临床决策及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 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将培养出一批学术水平高、研究能力强的学术带头人与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博士研究生100名左右,培养硕士研究生150名左右,形成一支专门从事多模态分子影像研究和应用的综合交叉人才队伍,使我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将建立一个“多模态分子影像研究与应用平台”,促进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临床医院与相关产业之间的长期稳定合作,提升我国分子影像研究在国际上的战略地位; 本项目研究成果体现为:发表SCI检索国际杂志论文160篇以上,发表EI 检索学术论文140篇以上,共计发表300篇以上的高质量学术论文,申报发明专利30项以上,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0项以上,出版4部以上的专著。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研究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研究 发表时间:2019-02-18T14:58:07.0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作者:韩光[导读] 摘要: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改进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霸州市供电分公司摘要: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改进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应该深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开发,完善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优化岗位调整设置等,积极探索有效措施,促进实现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改进提高。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 1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概念及其意义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也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成效,除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管控之外,同时关注员工和企业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的评价。总的来说,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涵盖面更加广泛,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战略发展以及员工的个人成长发展充分联系起来。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进行评估、分析和提升,能够及时评估分析国有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帮助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完善措施,促进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规范完善。第二,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进行评估改进,有助于管理层更加及时准确的掌握企业以及企业员工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价,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内部人力资源投资以及人力资源开发,并针对员工成长发展,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第三,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进行评估完善,能够从国有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到国有企业的整体战略布局,并建立更加符合企业战略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2当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效能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人才招聘重视程序的合法性,忽视有效性 国有企业招聘工作的一大特点是突出程序的公平性与合法合规性,而忽视招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对于员工招聘的程序和方法都形成自己的一套固定的制度,这些招聘制度往往以公务员招聘为参照,或生搬硬套一些“成熟”企业的做法,例如,笔试采取和公务员考试相同或类似的题库、安排十个人一组进行集体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管理游戏等,几天之内完成对上千名求职者的筛选测评,不可谓效率不高。但是,这些方法几乎成为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共同的模式,甚至连笔试面试的题库都一模一样,一些应聘者因为屡屡在这种固定模式的考试中获得高分而成为“笔霸”“面霸”,成为诸多国有企业争抢的对象,而往往一些有特点、有专长,但不善应试的人才则难以进入企业。这样固定化的招聘程序虽然能够满足公平性、规范性的要求,但招来的人与实际工作的匹配度则很难保证。根据人岗匹配原理和工作胜任力理论,不同类型的企业和岗位所需的人才在知识结构、个性兴趣、技能、价值观等素质构成上是不同的,采取的人才甄选方式也应当不同,这些已经形成套路的招聘方式的有效性是值得商榷的。 2.2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供求管理不够科学 虽然国家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但是国有企业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僵化问题,不少国有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利用效能严重落后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非公有制企业。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很大一方面与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供求管理不够科学有着直接的关系,人力资源浪费的问题在国有企业内部较为严重。 3提升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对策 3.1加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层的市场化和契约化管理 一是建立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制度。对于高层管理者的任用,除少部分必须由政府实施委任或提名的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外,应增加国有企业管理经营者的市场化选聘比例,积极推行现代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行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董事会根据企业性质和业务发展需求,按市场化方式公开选聘职业经理人,以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为原则合理确定职业经理人任期,避免行政力量过分干预而导致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岗位频繁更换。大力推行企业经理人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增强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的考核;增强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薪酬的市场化水平,确定任期内的绩效考核目标和指标体系,明确绩效考核与薪酬水平挂钩的方式,确保薪酬收入与绩效贡献成正比,建立奖罚分明、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管理层激励机制。二是对后备干部的培养任用应重视内部选拔和外部招聘相结合,更要重视内部晋升机制对员工的 3.2注重做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有关工作 在提升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方面,首要工作就是完善人力资源开发有关工作。首先,应该注重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员工招聘质量,作为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按照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需要,调研分析国有企业对于招聘岗位的实际需求,尤其是明确学历层次、专业资质、岗位技能、岗位职责等方面的相关要求,确保招聘录用人员能够充分适应岗位需要。其次,注重加强国有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梯队的建设,从国有企业的长远战略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既要满足企业业务发展的全面性和可持续性的需要,同时也为员工的自我发展自我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共赢。第三,对于国有企业内部的相关富余人员进行整合开发,重点是适应当前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结构扁平化转变的实际情况,适当缩减管理层次和管理人员,向一线岗位和技能岗位倾斜。 3.3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定位和人力资源管理组织体系建设 只有确定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控模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才能明确下来。比如集中管理型的企业由于总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即是整个企业所有人力资源的实际管理者,因此必须建立起强大的资源管理部门,以便于实现包括整个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力资源战略确定,人力资源规划以及人力资源全部业务的作业等各方面的人力资源进行全面管理。而实施监管型和顾问型的集团,其人力资源总部的主要职能就是进行集团人力资源战略方面的研究,各方面人力资源其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以及指导与监督企业成员人力资源工作的进行。为了使得企业达到人尽其才的目标,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必须建立好。而良好的体系依托于科学合理的制度: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制度。以财务管理模式举例来说,就是建立工资的信息档案,建档管理企业工资的发放,一定要做到同一部门归属一档,档案一月一更新,把企业的工资、绩效、奖金、福利等各类信息分类归档,以电子档案来管理公司所有的单位人员,做到一人一档,电子单和纸质档案相互备份,这样才能做到与公司财务支出相呼应,把人员的增加减少调动等完成按月的信息更新,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作用。

教育即研究者

教师即研究者 一、“教师即研究者”探源 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校委员会和拉菲尔德基金会为培养青年学生对人文课程的兴趣和爱好,联合发起了“人文课程研究”运动。斯腾豪斯作为这个中心的负责人,在这次运动中首次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概念,要求把教师的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力图改变教师在课程、教学和学习中的原有定位。后来他的学生埃利奥特和凯米斯推广了他的这种思想,分别提出“教师即行动研究者”和“教师即解放的行动研究者”的命题。20世纪80年代,“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从西方传入我国,开始融入我国教育改革、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运动之中。二、肯定“教师即研究者” 我认为,“教师即研究者”,并不是说所有的教师都是研究者,而是说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且必须成为研究者。史密斯将“教师做研究”定义为:“教师对学校和课堂工作进行的一种系统的、有目的的探究,是教师与研究者、教学与研究的统一。”这一界定清楚地将教师做研究与专家学者做研究区分开来。实践中,教育专家的研究对象更多的是普遍意义上的或宏观层面上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因此,他们的研究不可能有效解决教师面对的一些实际教育教学问题;而教师做的研究则直接与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相关,是为了实践、通过实践和在实践中的研究,其研究对象是与学校教学相关的人、事、物和观念等。教师做研究表现为教师反思自己,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观念并改变它;探讨自己或他人成功的教育经验等。理查德·普林格在《教师是研究人员》一文中说:“当我谈到教师是研究人员的时候,我并没有把他们同那些用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复杂试验,并用各种技术手段来验证和测量成果的人相比,而只是想到他们是那种认真地使实践理论化或者是能系统而严格地考虑本人所从事的工作的人。”由此可见,教师做研究实际上包含了两类主体和两种过程:两类主体即“教师”和“研究者”;两种过程即“教学”和“研究”。在教师做研究中的两类主体实际上合并成了同一主体,那就是“教师,即研究者”;在教师做研究中两种过程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即边教学,边研究;边研究,边教学。 教师成为研究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是时代的要求

探究性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探究性教学模式通常包 括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探究性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2)启发思考(3)自主(或小组)探究(4)协作交流(5)总结提高而在本节课中,王老师一开始创设了情境,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思考,并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操练与练习教学模式,让学生进入自主探究过程,可以说,他完成前面的三个环节都是不错的。但是,在后面的协作交流与总结提高两个环节,却完成得不好,比如张婷在课中发现的问题也是这样。所以说,这节课并不算成功,教师还需要在探究中给与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在协作交流与总结提高两个环节上,还需要加强。 4、你认为什么样的课程活动适合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教学 答: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开展教学活动,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的资源共享、交流合作功能,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利用网络的交流功能,组织讨论与合作等学习活动。在以下情况中,可以考虑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室。(1)多媒体演示教学。教师可以将来自网络服务器和教师机的硬盘或光盘上的多媒体信息(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传送给学生,进行演示教学;也可以将教师机或任一学生机的屏幕内容传送给某个、某组或全体学生;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操作同一终端将操作示范发送给某个学生、某个小组或全体学生;可实现全动态图形、图像、视频和声音的实时同步发送。(2)分组教学。教师可以选择某个、某组或全体学生进行教学。(3)监听监视。教师可以用循环方式自动轮流监视每个学生的学习、操作情况,可以调回任何一个学生的屏幕内容进行监视。(4)交互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举手”方式与教师联系,进行实时交互式的教学。(5)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自己调用文件服务器内的信息资源进行学习。(6)语言辅导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耳机、话筒通话。教师可以发布信息,也可以接受学生的意见或问题,再进行语言指导。(7)网上学习。网络教室和校园网相连,并连接到国际互联网上,学生可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还可以利用在线交流工具开展网上交流合作等。(8)资源共享。可以提供文件服务器、打印、传真等多种设备和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9)进行教学测试和信息反馈分析。学生可以自己调用网络服务器上的试题库进行自学、自测,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以便调整学习的进度。教师可以通过调用试题库或新建试卷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可以通过分析系统得出每一个学生、每个班级甚至整个学校在一段时期内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为教师调整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5、学生在自测和游戏的时候,电脑对学生的操作有一定的反馈,您认为这是否可以取代老师对学生的反馈 答:我认为,这不可以取代老师对学生的反馈。这是因为,电脑对学生的操作虽然有一定的反馈,但这种反馈是建立在老师设计的程式的基础上的,它往往只能判断对与错,并提供正确的参考答案。至于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那根本是谈不上的。所以,电脑对学生的操作的反馈,几乎是固定的、死板的、缺乏探究性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1 )创设情境( 2 )启发思考( 3 )自主(或小组)探

需求分析方法论

需求分析方法论 原则上,需求分析阶段IT中心应尊重需求方的项目管理和项目分析能力;在具体的任务开展上,以不干扰需求方的自主权为主,除非在项目过程中发现需求方的项目管理以及项目分析能力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足。 为了保证项目的成功,IT中心必须加强项目管理和项目分析工作,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坚持吸收、同化、贯彻的方法和手段。 其中,需求分析是一个项目的开端,也是项目建设的基石。在以往的信息化建设失败的案例中,80%是由于需求分析的不明确而造成的。因此一个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对需求分析的把握程度。而项目的整体风险往往表现在需求分析不明确、业务流程不合理,用户不习惯或不愿意去用应用管理软件。作为IT中心,必须提醒需求方重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采用必要的手段和方法来进行需求调研,同时IT 中心也应深入具体的需求调研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切切实实地把握用户的需求和方向,才能在将来的功能界定、实施上有发言权。 一、如何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不象侦探推理那样需从蛛丝马迹着手,而是应该先了解宏观的问题,再了解细节的问题。 一个应用软件系统(记为S)的涉及面可能很广,可以按不同的问题域(记为D)分类,每个问题域对应于一个软件子系统。 S={D1,D2,D3,…Dn} 问题域Di由若干个问题(记为P)组成,每个问题对应于子系统中的一个软构件。 Di={P1,P2,P3,…Pm} 问题Pj有若干个行为(或功能,记为F),每个行为对应于软构件中的实现接口。 Pj={F1,F2,F3,…Fk} 需求说明书应该对于那些只想了解宏观需求的领导,和需要了解细节的技术人员都合适。在写需求说明书时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1、最好为每个需求注释“为什么”,这样可让双方(IT中心、需求方)了解需求的本质,以便选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此需求。 2、需求说明不可有二义性,更不能前后相矛盾。如果有二义性或前后相矛盾,则要重新分析此需求。 二、重点监控需求分析 由于项目的特殊性和行业覆盖的广阔性,以及需求分析的高风险性,软件需求分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需求分析又的的确确难做。其原因基本是由于以下情况造成的。 1、用户说不清楚需求 有些用户对需求只有朦胧的感觉,当然说不清楚具体的需求。例如总部各部门及各地的很多店铺在进行应用系统以及网络建设时,需求方的办公人员大多缺乏IT系统建设方面的专家和知识。此时,用户就会要求IT中心系统分析人员替他们设想需求。项目的需求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为项目未来建设埋下了潜在的风险。 2、需求自身经常变动 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随着用户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他们会在不同的阶段和时期对项目的需求提出新的要求和需求变更。事实上,历史上没有一个软件的需求改动少于三次的!所以必须接受“需求会变动”这个事实,在进行需求分析时要懂得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分析清楚哪些是稳定的需求,哪些是易变的需求,以便在系统选型及实施时,将软件的核心建筑在稳定的需求上,同时留出变更空间。IT中心在需求分析的功能界定上担任一个中间、公平、公正的角色,所以也必须积极参与到需求分析的准备中来,以便协助需求方来界定“做什么”、“不做什么”的系统功能界限。 3、IT中心分析人员或用户理解有误 系统分析人员不可能都是全才,更不可能是行业方面的专家。用户表达的需求,不同的分析人员可能

新媒体与现代影像研究

新媒体与现代影像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互联网+”趋势的形成,网络的飞速的普及率使信息的传送与接收变得触手可及。影视“众筹”模式正是在此背景下慢慢走俏,备受热捧的一种理论和方式创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新媒体与影视作品的融资的营销及传播模式不是简单的“联姻”,更多的是一种裂变式的传播、全面式的推广、立体化的包装、互动化的催化。新媒体与影视众筹的结合是“情投意合”、“惺惺相惜”而不是“乱点鸳鸯”。影视“众筹”以互联网为平台,以新媒体为依托,以网络渠道为协作,以大众投资的集资营销及传播模式给影像带来机遇和挑战。 标签:互联网;新媒体;众筹;姻缘 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就是典型的例子。这部作品是一个混合体,是关于电影、纪录片、多媒体、院线、产业众筹杂糅以及商业资本的样本。一开始在影片的发行阶段由于资金的紧缺,《大圣归来》的宣发总监在微信朋友圈发起了众筹以及纪录片爱好者通过微信二维码等支持国产纪录片。“路过自己,顺便看看全世界”,导演萧寒等人全球万人直播分享实录发布!提前预售众筹首映场和包场门票,大家可以通过链接支持包场。众多名人他们则在短时间内通过微信及微信订阅号、微博及微博“大v号”的言论、直播软件、QQ空间等网络社交平台和网络终端运行按照“光的速度”来把信息传递给其他巨量的消费群众,让更多的人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影视营销的过程,有利于加快该作品信息的传播速度,增强其知名度与影响力使得新媒体营销呈现出速度快、多元化及范围广的特点。 在互联网时代的潮流中以及随着各种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我国影视产业也随着受到巨大的影响冲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以网络平台或者移动通信终端为主的新媒体影视品主要有:微电影、网络直播剧、“众筹”影片等多种形式。目前学术界对“众筹”没有统一的定义概述。学者Belleflamme则认为众筹就是企业通过互联网向广大受众公开招标,并承诺各种形式的回报和权益为担保。比如众筹影视依托新媒体的各种平台营销和传播从而为影片本身带来了不小的资金和票房以及影响力,从而使得电影行业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换句话说,依托或者是借助各种新型新媒体产生的影视营销及传播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影视行业的未来发展走向。 影视“众筹”是依据“众筹”融资模式扩展到影视行业的一种新型的影视制作方式。“众筹”影片及营销模式在发展之初并没有被大众所熟知了解与接受,但是它作为一种全新的影视制作模式对中国影视行业的影响确实不容忽视的。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影响促进了影视众筹的发展速度。但新媒体与影视众筹的结合有利有弊,我们在肯定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在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弊病与问题,它并不是真正的符合我国影视业发展的规律和特征,需要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在该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的进行。根据影视“众筹”的特点把影视作品和新媒体结合的制作、宣传模式融合,从而为中国影视行业寻找新的发展出路与趋势,这也是我不断探索和研究该课题的价值之一。

科学探究教学模式资料讲解

科学探究教学模式

“探究一一发现式”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 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就一堂小学科学课而言,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进 行教学要取决于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教 学内容、教学模式是灵活多样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是所谓的“教学有法, 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和对象的特点,合理地选择、 组合和创立教学模式。而不能不加选择地“照搬”和“套用”己有的教学模式。 根据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特点,介绍一种常用教学模式。其目的是抛砖引玉,引导 广大科学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创造出新的、更多的有效教学模式来。“探究一一发现式”教学模式基本操作过程包含六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 题一一猜想假设,制定方案一一合作探究,实验验证一一表达交流,评价质疑一一总结概括,形成概念一一巩固应用,拓展延伸。根据探究的对象、每一次探究经历的过程也不尽相同,可根据探究的需要灵活组合。 基本环节介绍: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本环节要创设各种情境,包括生活情境、科学情境、知识情境,问题要由学生提出,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 本环节注意问题:内容的不同,复习情境等。 提出问题的(1)引导学生自主提问。教师应该依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借助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感知问题、寻找问题,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很多,可以是描述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也可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或分析某种事实现 象发现和提出问题。(2)探究的问题要有价值,符合教学目标需要。科学课中的探究不是儿童随兴所至的自发探究,而应该是符合教学目标规定性的有价值的探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筛选,从中选取具备探究价值、有条件研究的问题作为要探究的问题。 2、猜想假设,制定方案。 问题提出后,要对问题的解决做一些必要的猜想和假设,以便于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的发展。猜想和假设不但要针对问题的答案,也应当针对解决问题的过 程。 (1)在猜想假设阶段,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合理性原则。猜想不是胡猜乱想,要引导学生有根据地进行合理地猜想与假设。 ②规律性原则。寻找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一般规律。

医学影像学b超论文投稿《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医学影像学b超论文投稿《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乳腺癌的B超影像学探讨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及年轻化趋势。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种有效控制乳腺癌发病的一级预防措施。凶此,加强二级预防措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乳腺癌,对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和提高生存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进步和推广为此奠定了基础。目前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层出不穷,包括乳腺X摄片(MG)、高频B超、CT、核磁共振成像检查(MRI)、正发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计算机辅助诊断(CAD)等。本文对各种检查方法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特点综述如下。 关键词:影像医学论文 乳腺疾病是困扰女性的疾病之一,尤其是乳腺癌的发生会严重危害到女性的健康甚至是生命,早期诊断对于乳腺癌的预防和预后均有良好的效果,现针对B超检测乳腺癌的价值进行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月刊)是由国家新闻广电出版总局批准,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主办的以医学影像研究为主导的综合学术刊物。刊号CN13-1424/R。主要栏目有:论著、综述、影像特析、护理栏目,临床医学、技术与创新、综合医学等。 医学影像学b超论文投稿Q Q :1966715440 本刊全文收录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1 年1月至2012年4月期间入院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门诊体检中发现的乳腺病变,其余30例分别以乳腺肿块前来就诊。抽取门诊年体检的60名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参照。所以样本均为女性,年龄为15~65岁。乳腺癌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1.2方法:本次实验采用acusonx300彩色超声波诊断仪,探头频率为6~12mhz。检查在患者月经结束3~7天内进行,已经绝经的妇女可以随时进行。检查时患者取仰卧或侧卧位,双手抱头,充分暴露双侧乳腺、腋下等区域,尽量满足仪器检测的预设条件。探头循以乳头为中心逐渐向外呈发射状扫查,也可在乳腺区做顺时针/逆时针的横切、纵切、斜切等连性扫查。详细记录乳腺各层次组织结构的内部回声、局部肿块的位置、大小、边界、后方回声等,并观察两侧腋窝淋巴结的状况与乳腺内部血流状态。一旦发现可以病灶需要在两个以上的垂直且面上予以确认。 1.3血流划分标准:Alder半定量血流分级法。0级,无血流;Ⅰ级,血流呈点状或短棒状者归;Ⅱ级,一个断面上存在长度小于病灶直径1/2的1条至2条血管;Ⅲ级,一个断面出现3条以上血管或弥漫性网状血流的存在。 1.4乳腺癌分期标准。Ⅰ期:原发肿瘤小于2cm淋巴结无转移;Ⅱ期:原发肿瘤大于2cm有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活动;Ⅲ期:原发肿瘤大于5cm并出现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固定;Ⅳ期:原发肿瘤期大小不定,淋巴结出现锁骨上或锁骨下远处转移。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乳腺癌检出结果:60例患者检测出乳腺癌56例,其中包括Ⅰ期:乳腺癌19例,2例导管内癌,16例小叶原位癌;Ⅱ期乳腺癌27例5例乳头状癌症,9例小管癌,13例腺癌;Ⅲ期乳腺癌8例4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髓样癌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3例乳头湿疹样癌;2例Ⅳ期髓样癌。检测准确率为9 3.3%,误诊3例,1例不能确定。检出肿块最大为6cm×6cm ×3cm,最小为0.7cm×0.8cm×0.6cm。

领导力及其效能研究现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017314643.html, 领导力及其效能研究现状分析 作者:黄雪园 来源:《今日湖北·下旬刊》2014年第01期 摘要在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领导行为对组织的有效性成为组织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领导行为与领导有效性之间的关系也成为学者们的研究重点。本文分别对三种领导形式对领导效能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领导力变革型家长型交易型领导效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领导,更与员工的表现紧密相连,领导方式对组织最终的领导效能有直接的引导作用,目前学术界主流的领导方式为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和家长式领导,本文分别分析这三种领导方式对领导效能的影响。 一、变革型领导及其效能 Burns在 1978 年首次比较系统的提出变革型领导理论,他认为,变革型领导是领导者与成员相互提升道德及动机到较高层次的过程。但变革型领导的理论基础,由Bass在1985年出版的《领导与超越期望的绩效》一书中建构而成。到1990年,Bass和Avolio将变革型领导归纳为4个关键性因素,即变革型领导行为的四维结构,分别是:领导魅力,愿景激励,智力激发,个性化关怀。 在国内外以往的研究中,众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变革型领导对工作绩效、工作偏差行为、员工满意度等领导效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Keller(1992)指出变革型领导风格对大型研发组织内的团队绩效存在较为明显的正向影响;冯彩玲,张丽华(2011)以基层公务员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变革型领导和交易型领导都能显著影响工作绩效,该结果在基层公务员群体中得到了有效的验证;何立,凌文辁(2010)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变革型领导对员工的组织认同、工作投入、工作绩效都有非常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交易型领导的影响作用比较弱。 众多的研究结果证明变革型领导风格能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学者们普遍认为,变革型领导行为使得员工工作更加努力,有着更优秀的工作绩效,并且变革型领导可以提高员工对组织的承诺度,降低员工离职率,使员工对领导更加信任;Podsakoff(1996)在研究变革型领导与领导有效性关系时,发现变革型领导对员工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 二、交易型领导及其效能 交易型领导的概念是由Burns于1978年在《领导》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交易型领导通过奖励与下属工作进行交换,是一种短期的交换结果。他认为成员与领导这之间的关系是基于经济、政治、心理的价值互换,是一种互惠的关系。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及案例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及案例 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宁宝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据此,我们结合教学实践,确定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基本过程:引发问题——组织探究——作出解释——运用深化 该模式实施欲体现的特点:创景激疑,独思共议,解惑识质,实践升华。 模式过程说明: 一、引发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能去主动探究。引发问题,就是教师要根据要学习的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联系学生的知识水平、身边的生活实际,创设一种易于学生迅速进入状态的模拟情景,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一系列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杂乱的,有的是已经学习过的,有的是与本节课学习相关的,有的可能是后续学习才能解决的,教师要及时与学生共同进行梳理,提出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二、组织探究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盛装知识的容器。外在的知识、思想、方法只有通过学生实践、亲历,才能内化于学生脑海之中。组织探究,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尝试解决,体验感悟,获取感性认识,并与身边的同伴、全班的同学及老师进行探讨交流,澄清认识。探究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暂缓评价正误、优缺。 三、作出解释 “会学”是必要的,而“学会”是必须的。作出解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通过感知获取的直观认识条理化,抓住其本质属性,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融入已有认知结构中。简单地说,就是源于学生,高于学生,既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中抽象出知识的本质,又要让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分化点、生长点)。

企业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 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 企业文化论文参考文献范本一: [1]王俊秋,倪春晖.政治关联、会计信息与银行贷款成本--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 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08) [2]冯延超.中国民营企业政治关联与税收负担关系的研究[J].管理评论.2012(06) [3]田效先.企业所得税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4]殷枫,许颖星.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与出口行为的关系研究--基于股权性质与制度环 境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2(05) [5]陈守明,范嘉斯,余光胜.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与企业社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统 计与决策.2012(06) [6]龚小凤.国有股权对本土及境外机构投资者的不同影响:信息不对称[J].财会月 刊.2012(06) [7]潘红波,余明桂.支持之手、掠夺之手与异地并购[J].经济研究.2011(09) [8]李四海.制度环境、政治关系与企业捐赠[J].中国会计评论.2010(02) [9]游家兴,徐盼盼,陈淑敏.政治关联、职位壕沟与高管变更--来自中国财务困境上 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0(04) [10]贾明,张喆.高管的政治关联影响公司慈善行为吗?[J].管理世界.2010(04) [11]万华林,陈信元.治理环境、企业寻租与交易成本--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非生产性支 出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0(02) [12]杜兴强,周泽将.政治联系方式与民营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基于深交所信息披露 考评的经验证据[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01) [13]申香华.营利性组织财政补贴的成长性倾向及其反哺效应--基于2003年~2006年 河南省上市公司的研究[J].经济经纬.2010(05)

中国口述影像研究展望

中国口述影像研究展望 口述影像是指对于盲人和低视力者提供的基于图像信息的文本解说活动,属于符号间的视听翻译。本文厘清了口述影像的概念,并对中国口述影像研究和行业发展现状提出建议。 标签:中国;口述影像;展望 视障者是指先天及后天盲眼者以及视力低下无法如正常人生活的人群。口述影像是将视障者看不见的影像信息通过口头描述的方法转换成语言,从而帮助视障者理解影像传达的内容。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口述影像分为现场式(当场为视力障碍者提供影像解说的服务)和后期无障碍处理式(在录音棚内加入对影像的旁白描述录音然后合成音频)两种。 中国是世界上残疾人最多的国家,为了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口述影像相关的行业必须携手,锐意改革,以创新思维为主导推动口述影像良性、健康、持续的发展。除了研究者们提出的建议外,下面是笔者给出的几点建议。 一、开展不同形式的口述影像研究 目前的口述影像研究主要集中在无障碍电影领域,对于其他类型的口述影像研究关注较少。建议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开展针对电视、戏剧、博物馆、自然景观、图书插页等的口述影像服务,例如,在一些科学类电视节目当中,由于缺乏视像的辅助,科学概念是很难让视障者清晰理解的,针对这样的电视节目,可以制作口述影像版,这样的介入可以为视障者解说图像和知识的关系。再如,博物馆是保存人类知识与经验的地方,可以让参观者加深对世界的认知理解,口述影像员可以为视障者提供针对每个文物的外形、尺寸和历史的口述描述,通过实地体验,拉近视障者与文化知识的联系。还有一些配有插图的书籍对于视障者来说,理解的困难很大,可以运用口述影像的理念,解决视障者在欣赏这些图片时的问题,帮助视障者增进学习的沟通、理解、观察、记忆和创造能力。通过研究口述影像在不同领域的运用情况,丰富口述影像研究的内涵,从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扩展,构建国内科学完整的口述影像研究体系。 二、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共享口述影像研究成果 1970年,弗雷泽在其硕士论文中首次提及“口述影像”概念。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美国的口述影像服务在立法和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美国国家法律,广播电视网络收视率前四位和有线频道收视率前五位的节目每周需要提供四小时的口述影像辅助。2009年,美国盲人协会公布了口述影像译员培训计划,以期提升美国口述影像服务和学术研究的水平。港、澳、台地区的口述影像研究在协会建立、活动组织、建立文化产业创意群等方面也发展得较为成熟。 国内的口述影像研究应该加强与欧、美等国的联系,学习别的国家和地区的

“教师即研究者”

教师教育研究素养 一、“教师即研究者”观念的提出 当人类社会出现以教育和教学为职业的人——教师后,人们对教师的角色认识就没有停止过,并且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观念,但是把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观念却经历的了一个艰辛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反思专门教育研究者的研究与教师的消极无为不协调的现象。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发展对教育教学要求的提高,对教师专业化的探讨达到了空前高度,“教师即研究者”也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认同的理念和努力追求的目标。 总之,教育行动研究打出的口号就是“教师即研究者”,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承担研究任务,应该成为研究者。 二、一线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优势和素养 1.教师工作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最了解教学的困难、问题与需求,能及时清晰地知觉到问题的存在。 2.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交往构成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因此教师能准确地从学生的学习中了解到自己教学的成效,了解到师生互动需要改进的方面,尤其是能从教育教学现场中、从学生的文件中获得第一手资料,这为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实践性是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品性,教师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主体,针对具体的、真实的问题所采取的变革尝试,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进而产生自己的知识,建构适合情境的教学理论。 当然,一线教师要真正成为研究者,还应当具备以下素养: 1.有对于教育教学改进的热情,有教育研究的意识。 2.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3.自我反思和批判能力。 4.掌握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5.独立的教育研究精神。 三、教师教育研究的意义 1.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是培养人的工作,其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和创造性,使得教师必须基于他对教学实践的判断和深思做出决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审慎的、理智的安排。通过研究不仅能增进教师对有效教学的认识,扩展教师对新思想新方法的运用,引发他们对教育教学信念的追求,而且更能增进教师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关注和了解,更有效地促进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2.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使课程、教学与教师真正的融为一体 现代课程与教学观认为,课程不是一项事先规范教师执行的规定或计划,也不是一套教材或教材包含的纲要和内容,而是一种特定形式的教学实际说明;教学也不是转化课程内容以达成学生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课程中的教育观念只有通过教师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