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5(翻译家翻译观)

15(翻译家翻译观)

15(翻译家翻译观)
15(翻译家翻译观)

近现代翻译家及其翻译观

1.马建忠

在严复出版《天演论》前数年,《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于公元一八九四年提出他的“善译”的见解,包括三大要求:一、译者先要对两种语言素有研究,熟知彼此的异同;二、弄清原文的意义、精神和语气、把它传达出来;三、译文与原文毫无出入,“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

2.严复

严复在《天演论》卷首的《译例言》中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严复曾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严复主张的“信”是“意义不倍(背)本文”,“达”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尽译文语言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为“达”也是为“信”,两者是统一的。但严复对“雅”字的解释今天看来是不足取的。他所谓的“雅”,是指脱离原文而片面追求译文本身的古雅。他认为只有译文本身采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实际上即所谓上等的文言文,才算登大雅之堂。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尽管有其局限性,但至今也没有被我国翻译界所废弃,原因在于:这三个字的提法简明扼要,又有层次,主次突出;三者之中,信和达更为重要,而信与达二者之中,信尤为重要。今人对“雅”解释为“保存原作的风格”。(张培基)二十世纪初对中国译论贡献最大的,是严复的“信、达、雅”。

二十世纪的中国译者没有不受这三字影响的。但如何理解“信、达、雅”,如何解释“信、达、雅”三者之间的关系,则素有争论:(1)“信”今人理解为“忠实原文”,但究竟应忠实于原文的形式呢,还是忠实于原文的意思?

(2)“达”,有人认为不必要,理由是因为原文是“达”的,译文如果做到了“信”,就一定能“达”意。

(3)“信”与“达”的关系。

(4)“雅”是指古雅、文雅、高雅,还是优雅?原文不雅,译文应该雅还是不雅?雅或不雅的程度能相等吗?

举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最后两行曹禺和朱生豪的译文为例:

For never was a story of more woe

Than this of Juliet and her Romeo.

人间的故事不能比这个更悲惨,

象幽丽叶和她的柔密欧所受的灾难。

---曹禺译

古往今来多少离合悲欢,

谁曾见这样的哀怨辛酸!

---朱生豪译

补充材料:

1〉iambic pentameter---a line consisting of five iambic feet.

2〉Iamb---a two-syllable foot consisting of a light stress followed by a

heavy stress (e.g., the winds).

3〉Foot---measured combinations of heavy and light stresses, such as the iamb, which contains a light and heavy stress.)

4〉meter---the number of feet within a line of traditional verse, such as iambic pentameter referring to a line containing five iambs.

分析:原作的文字并不古老;两行押韵,每行都是五音步抑扬格,十十个音节。如果认为译文只要信达,那曹译已经达到了标准;如果认为还要雅,那只有朱译才达到了标准。

3.鲁迅的直译

本世纪第二个对中国译文有重大影响的是鲁迅。

翻译思想和理论:

周氏兄弟的翻译理论可概括为“直译”、“求信”和“达旨”三个方面。鲁迅曾表达自己的直译观点:“移译亦期弗失文情”,他还说道:“文句仍然是直译,和我历来所取的方法一样;也竭力想保存原书的口吻,大抵连语句的前后次序也不甚颠倒。”周作人在给朋友的书信中写道:“我认为以后译本,。。。。。。要使中国文中有容得别国文的度量,。。。。。。又当竭力保持原作的‘风气习惯,语言条理’。最好是逐字译,不得已也应逐句译,宁可‘中不像中,西不像西’,不必改头换面。”

周氏兄弟何以如此锲而不舍地追求“直译”、“硬译”或“逐字译”呢?鲁迅在《关于翻译的通信》中说:“这样的译本,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以弥补早期白话文在思维与表达方

面不甚精确的缺陷,这便是两人一致强调直译的主要目的所在。与此同时,强调直译,反对归化,还进一步反映了周氏兄弟的又一重要观点,即两人所共同倡导的译文应具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的洋气。”

周氏兄弟虽然强调直译,但也赞成一定程度上的意译。

在我国五四译坛上,人们对周氏兄弟的翻译思想有褒有贬。《晚清小说史》一书的作者阿英这样评述:“晚清翻译小说,林纾影响虽然最大,但就对文学的理解上,以及忠实于原文方面,是不能不首推周氏兄弟的。”与此相反,梁实秋等人则把他们的译文贬为“硬译”、“死译”、“好象看地图”,等等。胡适之说:“他(周作人)用的是直译的方法,严格的尽量保全原文的文法与口气,近年来很少有人仿效,是国语欧化的一个起点。”

鲁迅对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是:“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鲁迅竭力反对当时那种“牛头不对马嘴”、“削鼻剜眼”的胡译、乱译,他针对有人所谓“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而提出了“宁信而不顺”这一原则。鲁迅这条原则有“纠枉必须过正”的意味,但与借此作挡箭牌的“硬译”、“死译”实无共同之处。鲁迅主张直译,是为了照顾输入新表现法和保持原作的风貌。鲁迅虽然更正了翻译“宁信而不顺”的说法,但“信而不顺”的影响并没有消除。直到现在,“信而不顺”的译文已经成了一种“翻译腔”,而且受到部分读者欢迎。

鲁迅还提出了“三美”的观点:“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听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其在

文章。。。。。。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4.林语堂的美学

林语堂更把“三美”扩大成“五美”。在林语堂看来,“文字有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或得其神而忘其体,绝不能把文义、文神、文气、文体及声音之美完全同时译出。”“译书无所谓绝对最好之译句;同一原文,可有各种译法,。。。。。。翻译所以可称为艺术。”

译例分析:

原文: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原文赏析:

首句一连用了七组十四个迭字,将词人国破、家亡、丧夫之后在巨大悲痛和忧愁重压下的精神状态多角度、多层次地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起笔“寻寻觅觅”从动态落墨,描绘出词人整日若有所失,东寻西觅,执着而急切地要把丢失掉的东西重新找回来的焦虑难平、坐卧不安的心情。。。。。。。这三句七组叠字,绝大多数都是齿音字和入声字,迭相重复,就构成了低沉的音调、连贯的语势和顿促的节奏,使读者一开篇就听到了词人悲咽的心声,感到了词人激荡不平的感情,从而为全词奠定了基调。

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林语堂译

林译分析:

原文十四个字,译文十四个单音词,可以说是传达了原文的形美。原文是七对叠字,译文重复了七个so,用了七个双声词,可以说是传达了一部分音美。但最重要的意美却没有译出。这个译文是“顾其神而忘其义”的。

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许渊冲译

I seek and seek in vain,

I search and search again.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许渊冲译

许译分析:

许译传达了原文的意美;传达音美时用了韵脚。

5.郭沫若的创作论

郭沫若(1892---1978)与诗歌翻译

翻译难,诗歌翻译更是难上加难。这在翻译界差不多已成定论。但郭沫若却以自己精湛的诗歌翻译证明了诗歌是可以翻译的。他在诗歌翻译方面有其独特的见解,关于译诗的许多精辟论述对当今翻译工

作者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良好资质,译家必备。

许多译家深深地体会到,文学翻译要具有特殊的禀赋,或者说是天才。不仅要具有语言的禀赋,而且要有文学的禀赋。郭沫若能留给后人许多优美的诗歌翻译,不能不使我们感到他完全是个天才式的人物。摇篮时期母亲就给他诵诗,使他对诗歌培养了浓厚的兴趣。“翩翩少年郎”的诗句逗引了他对诗歌的兴趣,“落花相与恨”的诗句让他终生难忘。他在家孰里还读过《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扎实的古文基础的奠定为他日后创作与翻译迈开了根本的一步。

诗人译诗,以诗译诗。

英国大诗人雪莱曾说过“译诗是徒劳无益的”。这说明翻译难,译诗更是难上加难,因而有不可译之说。所谓不可译,是针对高标准而言的。除去诗的轻重节奏,平仄对仗,双关语,文化差异等无法译出之外,一般还是可以译的。至于译作成功率如何,则相差很大。

郭沫若认为诗歌是可译的,并在译诗方面作了不懈的努力。但他认为并非任何译家都能译诗。英国著名翻译家约翰德莱顿曾提出“诗人译诗”的主张,这一主张得到了英国另一著名翻译家泰特勒的极力支持。郭沫若在此基础上更深了一步,他提出“诗人译诗,以诗译诗”。郭沫若说:“外国诗译成中文,也得像诗才行。有些同志过分强调直译、硬译。可是诗是有一定的格调、一定的韵律、一定的诗的成分的。

如果把以上这些一律取消,那么译出来的就毫无味道,简直不像诗了。(郭沫若:《论文化翻译工作》,选自《人民日报》1954年8月29日)例1原诗

The sun is warm, the sky is clear,

The waves are dancing fast and bright,

Blue isles and snowy mountains wear

The purple noon’s transparent might:

The breath of the moist earth is light

Around its unexpanded buds;

Like many a voice of one delight

The winds, the birds, the ocean-floods;

The city voice iteself is soft, like solitude’s.

---Stanzas written in Dejection

December 1818, Near Naples, Percy Bysshe, Shelley

郭沫若译文:日暖天清,

海波跳跃速而明,

蓝岛雪山头

紫色阳光稳浸,

湿土的嘘息里,

幼芽笼住轻轻;

风吹,鸟啼,海荡,

欢乐之交鸣,

城市不哗,也如山林清韵。

郭沫若尽力使译文气韵与原文相符。读来琅琅上口,真正体现了他“以诗译诗”的主张。

统摄原意,表达灵活

由于郭沫若坚持“以诗译诗”、“风韵译”。“内在的韵律”等主张,加之他中文功底扎实,自己又是诗人,因此可以自由地运用汉语进行再创作。有的译诗根本不露翻译痕迹,正像出自他本人的手笔。

例2原文

A widow bird sate mourning for her love

upon a wintry bough;

The frozen wind crept on above

The freezing stream below.

---A Song, Percy Bysshe Shelley

郭沫若译文:有鸟仳离枯树颠,

哭丧其雄剧可怜;

上有冰天风入冻,

下有积雪下河川。

这诗选自雪莱“偶成”第一节。郭沫若采用“归化法”将其译成“七绝”。原诗韵律是abac, 郭译韵律也很严谨。在情感,艺术手段等方面都忠实于原诗。特别体现了原诗“悲哀”的实质。读来通顺、流畅。

译法不拘,但求效果

郭沫若在译诗方面很讲究韵律,除此之外,他还强调“内在韵律”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他译诗时有时押韵,有时不然,当用韵与内在的韵律发生冲突时,他毫不犹豫地放弃韵脚。在译诗形式方面,他也作了些大胆的尝试。如采用“归化法”、“移植法”、“改创法”等。其译法不拘一格,效果显著。

例3原诗

O 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 my luve’s like the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ed in tune.

--- A Red, Red, Rose, Robert Burns 郭沫若译文:吾爱吾爱玫瑰红,

六月初开韵晓风;

吾爱吾爱如管弦,

其声悠扬而玲珑。

郭沫若说:“译雪莱的诗,是要我成为雪莱,是要雪莱成为我自己。译诗不是鹦鹉学舌,不是沐猴而冠。我爱雪莱,我能感听得他的心声,

我能和他共鸣。。。。。。他的诗便如像自己的诗。我译他的诗便如我自己在创作一样。”

郭沫若最突出的翻译观点之一是,“好的翻译等于创作”。曾说“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有时翻译比创作还困难”。他本人的译作,就往往把原作的精神实质和艺术风格溶注在自己的笔端,进行了思想与艺术的再创造。

译例对比赏析:

Fainter, dimmer, stiller each moment,

Now night.

郭沫若译的《夜》译文如下,

愈近黄昏,

暗愈暗,

静愈静,

每刻每分,

已入夜境。

辜正坤的译文如下,

一刻比一刻飘渺,晦暗,安宁,

于是夜来临。

6.傅雷的神似

朱光潜之后,中国最重要的翻译家是傅雷。他说:“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第一要求将原作(连同思想、感情、气氛、情调等第)化为我有,方能谈到移译。”

“外文都是分析的,散文的,中文却是综合的,诗的。这两个不同的美学原则使双方的词汇不容易凑合。”“以甲国文字传达乙国文字所包括的那些特点,必须像伯乐相马,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而即使是最优秀的译文,其韵味较之原文不免过或不及。翻译时只能尽量缩短这个距离,过则求其勿太过,不及则求其勿过于不及。”

鲁迅说:“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写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象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可以说,巴尔扎克写对话的好手段,通过傅雷的译笔,还颇能使人领略得到。读过《高老头》,对伏脱冷抨击社会的长篇大论,不会不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过去的身世,倒过楣三个字儿就可以说完了。我是谁?伏脱冷。做些什么?做我爱做的事。。。。。。单枪匹马跟所有的人作对,把他们一齐打倒,不是挺美吗?。。。。。。你知道巴黎的人怎么打天下的?不是靠天才的光芒,就是靠腐败的本领。在这个人堆里,不像炮弹一般轰进去,就得像瘟疫一般钻进去。。。。。。要捞油水不能怕弄脏手,只消事后洗干净;今日所谓道德,不过是这一点。。。。。。我要成功了,就没有盘问我出身。我就是四百万先生,合众国公民。”人物的语言,富有个性特色,颇带江湖色彩:“咱家我,可不喜欢这种不平事儿。我好似堂。吉柯德,专爱锄强扶弱。”伏脱冷的性格神态,通过对话,表现得活灵活现。(《傅雷与他的世界》)7.钱钟书的化境

钱钟书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

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译文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翻译出来的东西。”“化境”与傅雷所说的“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有异曲同工之妙。钱钟书“入于化境”的名译如下:吃一堑,长一智。

A fall into a pit, a gain in your wit.

三个牛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 mind.

发展才是硬道理。

Socialism or Capitalism, developing economy is the first ism.(曹明伦译)思考题:

1.译者应树立什么样的翻译观?

推荐书目:

薛范《歌曲翻译探索与实践》湖北教育出版社

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思果《译道探微》《翻译研究》《翻译新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论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对中国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作业:

整理翻译作业;自由复习。

新四级汉译英段落翻译技巧

新四级汉译英段落翻译技巧 新四级汉译英段落翻译解题技巧 ?题型简介?基本要求?翻译技巧 题型简介 ?自2013年12月考次起,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翻译部分将由原单句汉译英调整文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题材。 140~160词 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以词、句的翻译为基础,扩大到对整体段落的翻译的把握,段落内容相对完整、结构相对独立。翻译时要把整个段落当作一个有机的语篇,注意各句子之间的衔接和段落间的过渡。 翻译技巧 (一) 词的翻译 (二) 句的翻译 (三) 段落翻译 (一) 词的翻译 1. 词义选择 2. 词类转换 3. 词的增补 4. 词的省略 5. 词的替代 1.词义选择 (1)语境词?汉语有些词语的含义会因语境而发生微妙的变化,称之为“语境词”,应紧密结合上下文译成相应的词,不能按照原词的字面意思来译。?原文:手机刷新了人与人的关系。?译文:Cell phone have alter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eople. ?分析:“刷新”此处实际是指“改变”,而并非是我们平常所指的含义,因此不宜译成refurbish或renovate,翻译为alter或 change更恰当。 (2) 表意模糊的词?原文:这所全国重点大学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人才。?译文:The national key university has prepared batches of qualified graduates for the society. ?分析:“输送”在句中是一个模糊笼统的词,具体说来是指“培养出”。“人才”笼统,译为qualified graduates比较确切。 (3) 比喻词汇?汉语有许多比喻词汇,表面意义和喻指含义完全不同,英译时应跳出机械对应的思维定式,动态地译出其潜在含义。?原文:老师答应给这几个学生“吃小灶”。?译文:The teacher has promised to give these students special tuition. ?分析:“吃小灶”在这里指的是“个别辅导”。 2.词类转换 (1)动词?名词?英语动词受到形态变化规则的严格限制,大量本应该由动词表达的概念,常需借助于名词,因为名词不受形态规则的束缚,使用相对灵活、方便。?原文:吃头两个主菜时,也是赞不绝口。?译文:You"ll be full of praise while eating the first two main courses. ?分析:英语中有大量抽象名词表示行为或动作意义 advice,agreement,inheritance,knowledge,praise,use等。以上例句借助抽象名词表达了特定的行为动作,译文也显得较为地道。 (2)动词?介词?介词与名词密切相关,英语名词的广泛使用使得介词也频繁出现,而且英语中有些介词本身就是由动词演变来的。汉译英时,有些动词可以用介词来表达。?原文:人们常用剪纸美化环境。?译文:People often beautify their homes with paper cuttings. (3)动词?形容词?汉语的一些动词常常用形容词来表达,这些形容词通常是与动词同源的词(如dreamful,doubtful,sympathetic 等),这样的译文有时会更地道、标准。?原文:在明朝和清朝时期特别流行。?译文:It was widespread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翻译理论与实践

翻译理论与实践试题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20% 1.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家------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思想。 A. 鸠摩罗什 B. 玄奘 C.安世高D。释道安 2.严复说的“一名之立,旬月踟躇”是指---------------------。 A.翻译一部书要化一个月时间作准备 B 翻译一个术语往往要考虑很久 C. 只有化苦功才能翻译成一部名著 D. 书名的翻译颇费思量 3..下列四句,----句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A.鲁迅提出过“宁信而不顺”的翻译观点。 B. 马建忠主张“善译”的翻译标准。 C. 钱钟书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D. 傅雷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是“形似”。 4.下列四位翻译家中,英译《红楼梦》的是------。 A.林语堂 B. 杨宪益 C. 杨必 D. 鲁迅 5.英国语言学家M.A.K.Halliday提出的构成语境三要素中,fields of discourse指---------------------------。 A.交际内容 B. 交际方式 C. 交际风格 D. 交际地点 6.多用被动语态是----------的一个比较明显的语法特点。 A.广告英语 B. 科技英语 C. 新闻英语 D. 法律英语 7.“意译”是指译文从意义出发,要求将原文的意义正确表达出来,不必拘泥于------的形式。 A.词句 B. 词句和比喻 C. 各种修辞手段 D. 词、句、以及各种修辞手段 8.. ------翻译了莎士比亚的全部戏剧作品。 A.朱生豪 B. 卞之琳 C. 梁实秋 D. 林语堂 9.fast, firm, secure三个同义词中,firm的正规程度介于前后两者之间,由此可以判定,它最有可能源自------。 A.法语 B. 拉丁语 C. 盎格鲁-撒克逊语 D. 德语 10.下列四种“语体”中,--------的语言最为正规。 A.广告英语 B. 法律英语 C. 新闻英语 D. 科技英语 二、问答题:30% 1.为什么严复要在他的翻译标准中加上一个“雅”字?你认为现在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个“雅”字?

尤金·奈达Eugene Nida翻译理论

Eugene Nida Dynamic Equivalence and Formal Equivalence Eugene A、Nida (1914 ) is a distinguished American translation theorist as well as a linguist、His translation theory has exerted a great influence on translation studies in Western countries、His work on translatoin set off the study of modern translation as an academic field, and he is regareded as “the patriarch of translation study and a founder of the discipline”(SnellHornby 1988:1; Baker 1998:277) Nida’s theory of dynamic equivalence is his major contribut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The concept is first mentioned in his articl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as Exemplified by Bible Translating”(1959) (《从圣经翻译瞧翻译原则》) as he attempts to define translating、In his influential work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1964) (《翻译原则科学探索》), he postulates dynamic equivalent translation as follows: In such a translation (dynamic equivalent translation) one is not so concerned with matching the receptorlanguage message with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but with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eptor and message should be substantially the same as that existed between the original receptors and the message (1964:159) However, he does not give a clear definition of dynamic equivalence untill 1969、In his 1969 textbook The Thoe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翻译理论与实践》),dynamic equivalence is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receptors of the messages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respond to it in substa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receptores in the source language”(1969:24) The expression “dynamic equivalence”is superseded by “functional equivalencev”in his work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1986, with De Waard)(《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However, there is essentially not much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oncepts、The substitu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is just to stress the concept of function and to avoid misunderstandings of the term “dynamic”, which is mistaken by some persons for something in the sense of impact ( Nida 1993:124)、In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1993)(《语言与文化:翻译中得语境》,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categories on two levels: the minimal level and the maximal level、The minimal level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s defined as “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prehend it to the point that they can conceive of how the original readers of the text must have understood and appreciated it”、The maximal level is stated as “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aprreciate it

(完整版)中国翻译史及重要翻译家

中国翻译史及重要翻译家 08英本1 杨慧颖 NO.35 中国翻译史上有许多为人们所熟知的大家,现就其翻译观点和主要作品做一简介: 严复 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才,文字典雅。这条[1]著名的“三字经”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很大,20世纪的中国译者几乎没有不受这三个字影响的。 主要翻译作品: 《救亡决论》,《直报》,1895年 《天演论》,赫胥黎,1896年~1898年 《原富》(即《国富论》),亚当·斯密,1901年 《群学肄言》,斯宾塞,1903年 《群己权界论》,约翰·穆勒,1903年 《穆勒名学》,约翰·穆勒,1903年 《社会通诠》,甄克斯,1903年 《法意》(即《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1904年~1909年 《名学浅说》,耶方斯,1909年 鲁迅 鲁迅翻译观的变化,从早期跟随晚清风尚以意译为主,到后期追求直译、反对归化。鲁迅的翻译思想主要是围绕"信"和"顺"问题展开的。他"宁信而不顺"的硬译观在我国文坛上曾经引发过极大的争议。 鲁迅先生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是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从实质上来讲,就是要使原文的内容、风格、笔锋、韵味在译文中得以再现。翻译涉及原语(source language)与译语(target language) 两种语言及其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知识,有时非常复杂。所以,译者要想收到理想的翻译效果,常常需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仅仅懂得一些基本技巧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广泛涉猎不同文化间的 差异,必须在两种语言上下工夫,乃至独具匠心。

翻译家及翻译理论部分 测试题

翻译家及翻译理论 0204 (二) 本部分共有5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择最佳答案完成句子。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0分) 11.“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这是_______提出的。 A.鲁迅 B.瞿秋白 C.茅盾 D.郭沫若 12.杨宪益说:“译者应尽量忠实于原文的形象,既不要夸张,也不要夹带任何别的东西”。他针对的是______。 A.任何一种翻译 B.文学翻译 C.诗歌翻译 D.汉英翻译 13.“上下文在解决语言单位的多义性问题上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这是______的论述。 A.林纾 B.巴尔胡达罗夫 C.泰特勒 D.费多罗夫 14.王力先生指出,中国语里多用意合法,______。 A.因此连词用得较多 B.因为主从结构用得较多 C.联结成分并非必需 D.联结成分十分需要 15.汉语有很多四字成语,译成英语时,译文______。 A.一定要保持原文的形象 B.一定要脱离原文的形象 C.一定要符合原文的意思 D.一定要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成语 0207 6.汉语语法单位的组合多用_______,连接成分并非必要。 A.意合法 B.形合法 C.意合法和形合法 D.省略法 7.在被动结构方面_______ A.英语被动句用得少,汉语被动式用得多。 B.英语被动句用得多,汉语被动式用得少。 C.英语多用主动来表示被动。 D.英语和汉语被动句用的都很多。 8._______主张,在翻译过程中“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还不如“形貌上有些差别而保留了 神韵”。 A.郭沫若 B.杨宪益 C.茅盾 D.钱钟书 9.1954年_______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好的 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能超过创作”。 A.郭沫若 B.钱钟书 C.茅盾 D.杨宪益 10._______ thought in translating one should aim at “translating sense,not words". A. Saint Jerome B. Cicero C. Tytler D. Nida 0304

(完整word版)当代翻译理论(根茨勒)——中文笔记

美国翻译培训派(The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注重文学作品的翻译,其指导思想是翻译是一门艺术,培训班可以加强学生对文学、语言和诠释的认识和理解,进而通过翻译经验的交流提高翻译技艺和水平。里查兹、庞德和威尔是该学派的主要代表。 里查兹(I. A. Richards)曾在哈佛大学创办阅读培训班,为翻译培训班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翻译培训班的宗旨是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文本,达成正确而统一的反映和体验,并用完美的口、笔译形式再现或阐述这一体验。其理论前提显然是文学作品有一个终极的、统一的意义。只要通过适当的训练,掌握正确的方法,人们就能准确地理解原文。翻译培训班的任务就是制定若干条款和程序,排除一切妨碍正确理解的障碍。 庞德(Ezra Pound)认为文学作品刻意塑造的是形象,而非内容或意义。在翻译中译者应注重的不是所描写的事物,而是描述的过程和语言的形式与能量(energy)。译者如同艺术家、雕刻家和书法家,应精确地再现细节、词语、片段和整个意象。作品真正的灵魂常常蕴藏于“一瞥或一瞬之间”。 威尔(Frederic Will)认为文学作品是表现自我、统一而连贯的形式,能赋予我们洞悉事物本质的能力。语际交际和翻译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类的体验和情感有一个共核。在翻译中他强调直觉的作用,认为在诗歌翻译中,有天赋的翻译家即使不精通原作的语言也同样可以再现原作的精髓与本质。他认为,所谓精髓和本质就是作品的能量和冲量(thrust),译文不仅是原作的补充和延伸,而且使原作获得新的生命,勃发出新的生机。 美国翻译培训派对人类主观无意识的研究、强调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转换(creative transposition)”、注重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以及在译文忠实的标准问题上提出的新颖观点等,都对其后的翻译学派产生了巨大影响。 翻译科学派(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亦称翻译语言学派,包括布拉格学派、伦敦学派、美国结构学派、交际理论派和俄国语言学派。从历史发展来看,翻译科学派是对施莱尔马赫、洪堡等语言学和翻译观的批判继承,但从更直接的原因看,则是对翻译培训派重实践、强调译作品位与文学价值、注重美学经验而缺少系统化理论的反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布龙菲尔德的结构语言学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深层结构/表层结构的转换规则等为翻译科学派提供了理论根据。 卡特福德(J .C. Catford)于一九六五年发表了《翻译的语言学理论》,首次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来探讨翻译的性质、类型、方法、条件和限度,并运用层次、范畴以及级阶等语言学概念来论述语际转换的根据,提出翻译对等只能是话语对等和功能对等,开辟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新途径。 奈达(E. A. Nida)于一九六四年和一九六五年先后发表了《翻译科学探索》和《翻译理论与实践》两部著名的翻译理论著作,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应用于翻译的理论研究,大胆地提出核心句的概念,并试图建立一种最有效、最科学的三阶段翻译转换模式: 1)将原语句子简化为意义最清楚的核心句(原语深层结构); 2)翻译核心句(译语深层结构); 3)将译语核心句转换成译语表层句子。 此外,奈达将语义成分分析(componential analysis)、信息论、交际理论也引人翻译研究,提出极有影响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的标准,也就是后来所称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德国的翻译理论家威尔斯(Wilss)以描述语言学和生成语法为基础,批判的继承了斯莱尔马郝和洪堡的语言观,提出翻译应该是一门认知性、解释性和联想性科学,其理论模式必须“客观”,“程序方法不受价值观念影响。他断言翻译是语际交际过程,并对翻译的方法进行了分类和界定;详细探讨了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之间的关系,并对语言学、交际学和翻译学三种等值进行了经验性描述。

赖斯的功能翻译主义理论

1 20世纪70年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四大代表性人物及其理论是: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即文本类型理论,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的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赫尔兹-曼塔利(Holz-Manttri)的翻译行为理论,诺德(Christiane Nord)的翻译功能加忠实理论 9 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1923 年出生于德国, 著名的学者, 翻译理论家。精通德语和西班牙语。曾执教于海德堡大学、维尔茨堡大学和美茵茨大学。赖斯于1971 年首次出版的《翻译批评: 潜力与制约》被认为是功能翻译理论形成的前奏吴艾玲。在这本书中她首次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提出了文本类型学。 赖斯在1984年和弗米尔合作出版的《翻译理论基础》 4 二、赖斯文本类型翻译理论的形成 20世纪60年代, 比较有名的有德国的奥陀# 凯德(K ade, 1964) , 他研究的是实用性文本的翻译1, Rudo lfW a lter Jumpe lt ( 1961) 研究的是科技翻译, 尤金# 奈达(N ida, 1964) 研究的是5圣经6 翻译, Ro lf K loepfer ( 1967) 研究的是文学) ) ) 散文和诗歌的翻译?, Ra lph -Ra inerWutheno ( 1969) 研究的是古代文献的翻译?。赖斯经过对他们的作品和翻译理论进行认真研究后发现, 他们的共同缺点是: 把自己在某一方面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其它的文本翻译当中去了, 把它说成是唯一的、通用的翻译标准。这是以偏概全, 很不科学的。她认为,能够解决所有类型文本的方法并不存在, 所以翻译必须首先分清文本类型, 以文本类型选择翻译手段。文本类型学不仅仅是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的前提和依据, 而且也是评论翻译的标准。其实, 在当时已经有学者开始注意到了分类翻译的问题。W1 E1 Suskind就提倡应用文和文学翻译的分类?, 这显然太粗化了。西班牙学者希亚莱丽( E lsa Tabern ig de Pucciare ll,i1964) 提出三分法?: ( 1) 科技文献; ( 2)( 2) 哲学文献; ( 3)

尤金·奈达EugeneNida翻译理论

E u g e n e N i d a Dynamic Equivalence and Formal Equivalence Eugene A. Nida (1914-- ) is a distinguished American translation theorist as well as a linguist. His translation theory has exerted a great influence on translation studies in Western countries. His work on translatoin set off the study of modern translation as an academic field, and he is regareded as “the patriarch of translation study and a founder of the discipline”(Snell-Hornby 1988:1; Baker 1998:277) Nida’s theory of dynamic equivalence is his major contribut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concept is first mentioned in his articl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as Exemplified by Bible Translating”(1959) (《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as he attempts to define translating. In his influential work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1964) (《翻译原则科学探索》), he postulates dynamic equivalent translation as follows: In such a translation (dynamic equivalent translation) one is not so concerned with matching the receptor-language message with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but with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eptor and message should be substantially the same as that existed between the original receptors and the message (1964:159) However, he does not give a clear definition of dynamic equivalence untill 1969. In his 1969 textbook The Thoe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翻译理论与实践》), dynamic equivalence is defined “ in terms of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receptors of the messages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respond to it in substa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receptores in the source language”(1969:24) The expression “dynamic equivalence” is superseded by “functional equivalencev” in his work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1986, with De Waard)(《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 However, there is essentially not much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oncepts. The substitu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s just to stress the concept of function and to avoid misunderstandings of the term “dynamic”, which is mistaken by some persons for something in the sense of impact ( Nida 1993:124). In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1993)(《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categories on two levels: the minimal level and the maximal level. The minimal level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s defined as “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comprehend it to the point that they can conceive of how the original readers of the

翻译理论流派

翻译理论流派 翻译是一们很重要的学问,从古至今有很多著名的学者从事翻译理论的研究,而他们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以下是一些翻译理论流派的划分,希望能让大家有一些大体的了解。 一:尤金;奈达(1976)根据各学派所关注的焦点将当代翻译理论分为: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Nida,1984)四个基本流派。 二:埃德温‘根茨勒(Edward Gentzler)在其专著《当代翻译理论》(1993)中依据各流派采用的研究方法和依据的理论来源将当代译论划分为:美国翻译培训派、翻译科学派、早期翻译研究派、多元体系派、解构主义派五大流派。 三、香港学者张南峰、陈德鸿 (2000)在《西方理论精选》中将西方翻译理论流派分为:语文学派、全市学派、语言学派、目的学派文化学派、解构学派六大学派。 四、谭载喜(中国著名翻译家、翻译理论研究学者) 在介绍西方翻译理论时,将西方翻译理论分为:布拉格学派、伦敦派、美国结构派、交际理论派四大学派。 五、柯平在《西方翻译理论浅析》一文中介绍了六大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美国翻译研讨班学派;文学-文化学派;结构学派;社会符号学派。下面将一一介绍。 (一)、布拉格学派 1、创始人:马希修斯(Vilem Mathesius)、特鲁贝斯科伊(Nikolay S. Trubetskoy)和雅可布森(Roman Jakobson)。 2、主要成员:雅可布森、列维、维内等重要的翻译理论家。 主要论点:(1)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表达功能和工具功能等; (2)翻译必须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以及文学体裁的比较。 3、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罗曼?雅可布森。 简介:原籍俄国,后移居捷克;二战时迁至美国,加入美籍。作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 inguisticAspects of Translation)之中。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的重要性、语言和翻译的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给出精辟的论述。自1959年发表后,此文一直被西方理论界奉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

赖斯的功能翻译主义理论

赖斯的功能翻译主义理论 1 20世纪70年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四大代表性人物及其理论是: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即文本类型理论,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的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赫尔兹-曼塔利(Holz-Manttri)的翻译行为理论,诺德(Christiane Nord)的翻译功能加忠实理论 9 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1923 年出生于德国, 著名的学者, 翻译理论家。精通德语和西班牙语。曾执教于海德堡大学、维尔茨堡大学和美茵茨大学。赖斯于1971 年首次出版的《翻译批评: 潜力与制约》被认为是功能翻译理论形成的前奏吴艾玲。在这本书中她首次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提出了文本类型学。 赖斯在1984年和弗米尔合作出版的《翻译理论基础》 4 二、赖斯文本类型翻译理论的形成 20世纪60年代, 比较有名的有德国的奥陀# 凯德(K ade, 1964) , 他研究的是实用性文本 的翻译1, Rudo lfW a lter Jumpe lt ( 1961) 研究的是科技翻译, 尤金# 奈达(N ida, 1964) 研究的是5圣经6 翻译, Ro lf K loepfer ( 1967) 研究的是文学) ) ) 散文和诗歌的翻译?, Ra lph -Ra inerWutheno ( 1969) 研究的是古代文献的翻译?。赖斯经过对他们的作品和翻译理论进行认真研究后发现, 他们的共同缺点是: 把自己在某一方面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其它的文本翻译当中去了, 把它说成是唯一的、通用的翻译标准。这是以偏概全, 很不科学的。她认为,能够解决所有类型文本的方法并不存在, 所以翻译必须首先分清文本类型, 以文本类型选择翻译手段。文本类型学不仅仅是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的前提和依据, 而且也是评论翻译的标准。其实, 在当时已经有学者开始注意到了分类翻译的问题。W1 E1 Suskind就提倡应用文和文学翻译的分类?, 这显然太粗化了。西班牙学者希亚莱丽( E lsa Tabern ig de Pucciare ll,i1964) 提出三分法?: ( 1) 科技文献; ( 2)( 2) 哲学文献; ( 3) 文学作品。赖斯对这种/ 哲学文献0 分类不满, 她认为, 了解哲学家的哲学理念只能算是一般性翻译的策略。也就是说, 无论什么类型的文本, 译者都必须吃透作者的思想, 所以不能把它说成是翻译哲学文献的专利。 另外, 还有Peter B rang ( 1963 ) 也主张三分法à, 他借鉴苏联有名的翻译理论家A1 Fedorov 的理论, 把文本分成: ( 1) 新闻、评论、正规体的文本、科技文献; ( 2) 组织和政治文件(包括经典马克思著作、社论和演说) ; ( 3) 文学作品。在第一类里, Brang 认为关键在于掌握专业术语, 而赖斯却认为这是任何文本都需要的, 换句话来说, 要想让译文能被看懂, 就必须解决术语问题。赖斯很不赞成把组织和政治文件单独列成一类, 认为这类文本只能算是第一类和第三类的混合。比如说, 演讲辞, 它既要像第一类文本一样重在信息的传递, 又要像第三类文本那样保留修辞的艺术性和文学性。对于第三类, Brang 认为, 这类文本除了可以用于口头语外, 还可以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文体和句法形式; 可是赖斯认为, 新闻报道也具备这几个要点, 所以这种分类是片面的。再者, 文学是一个大概念, 它包含散文、戏剧、抒情诗等, 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特色, 不该混为一谈。 奥陀# 凯德á 和R1 W1 Jumpelt? 认为翻译除了分实用型文本翻译和文学作品翻译之外,还应该进一步分类。他们接受了美国语言学家 J1B1Casagrande 的四分法: 实用类、审美- 艺术类、语言类、人种志类。Karl Thieme 根据文本接受群的不同作出四分法: 宗教类、文学类、官方类、商业类。法国语言学家穆南( G eorgesM oun in, 1967 ) 根据文本的功能把它分成七类?lv: 宗教翻译和科技翻译(根据内容)、

中国翻译理论浅说-翻译八大家(DOC)

中国翻译理论浅说 —近代中国八大翻译家 1.严复的“信达雅” 2.鲁迅的直译 3.林语堂的美学 4.郭沫若的创作论 5.朱光潜的艺术论 6.傅雷的神似 7.钱钟书的化境 8.许渊冲的竞赛论 1 严复 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2 鲁迅 宁信而不顺(Rather be faithful than smooth.) ?Lu has translated & introduced 200 works by 100 authors from 14 countries, half of which are in Russian. ?The first period:(1903---1919) ?While he was in Japan.in 1903年凡尔纳的著名科幻小说《月界旅行》和雨果的《随见录》中的《哀尘》以及编译的《斯巴达之魂》。 ?In 1907,《红星佚史》cooperated with Zhouzuoren. ?In 1909,《域外小说集》 ?“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与“以信为主,以顺为辅”的思想 ?鲁迅先生主张翻译“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与“以信为主,以顺为辅”。反对顺而不信。鲁迅所主张的“宁信而不顺”中的“不顺”,就是在翻译时,“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而“其中一部分,将从不顺而成为顺,有一部分,则因为到底不顺而被淘汰,被踢开。” ?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异化的翻译理论, ?其实,韦努蒂早在1986年在其发表于Criticism28(Spring)的一篇名为

“TheTranslator’Invisibil时”的论文中已经明确提出了“异化翻译” 的概念(参见Robinson,1997:97).但这个概念真正产生国际影响是在其名作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于1995年出版之后。另外,补充一点,我国传统译论中虽然没有明确、具体的“异化翻译”概念或提法,但其中并不缺乏“异化翻译”思想。追溯起来,唐玄奘的“五不翻”之说已经有明显的“异化翻译”思想雏形。 玄奘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异化翻译”进行归纳和理论总结的入。宋初高僧赞宁的“六例”说(详见王宏印,2003:78—91;陈福康,2000:38--42),则“大大地推进了玄奘的‘五不翻’理论”(王宏印,2003:80),可以说,赞宁发展了玄奘的古典“异化翻译”思想。鲁迅的“宁信而不顺” 之说(详见王秉钦:2004:1 10—127)在现代意义上与“异化翻译”理论有诸多类似。概括起来,我国传统译论中的异化翻译思想有如下内涵:1)作为翻译方法,其内容包括a)音译,b)直译,c)保存句法形式;2)作为文化策略,其内容包括a)保证佛典的准确、庄严和神秘,b)丰富汉语语汇,引进新的表达法;c)医治国人“脑筋糊涂”的毛病(即“改造国民性”);3)作为文化理念,它含有一的文化“精英主义”意识(参看本文注释2)。 ?其实鲁迅的“异化翻译”思想中也含有一定的文化“精英主义”意识,如,他在“关于翻译的通信”(1931)中将中国的译文读者分为三类.并主张对不同的读者要有不同的译文:“甲,有很受了教育的;乙,有略能识字的; 丙,有识字无几的。而其中的丙,则在‘读者’范围之外…… ?至于供给甲类的读者的译本,无论什么,我是主张‘宁信 ?而不顺’的……我还以为即使为乙类读者而译的书,也应 ?该时常加些新的字眼,新的语法在里面,但自然不宜太多,以偶尔遇见,而想一想,或问一问就能懂得为度。必须这样,群众的言语才能丰富起来”。 鲁迅的主张是正确的。但其中还是难免有些文化“精英主义”意识,即异化翻译的读者主要是少数文化精英。这与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中的文化“精英主义”意识有些类似。但韦努蒂比较极端.而鲁迅则灵活、现实得多,因为他完全注意到了“乙类”读者的重要性。

翻译理论(最新整理)

《翻译》课程理论汇编(基本概念) 1.1 翻译的概念 一般地,我们将翻译定义为:将一种语言(口语或笔语形式)(译出语)转换或创造为另一种语言(译入语)。翻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 人类高级语言活动,这种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很难以图示、语言等其他方式阐释清楚的。不 同领域、不同派别的学者对翻译有着不同的定义。 1.1.1 语言学家对翻译的定义 语言学家将翻译视为一种语言活动,同时认为,翻译理论属于语言学的一个部分,即研究 译出语和译入语的转换关系。解释如下: (1)Catford(1965:20)认为,翻译是译出语和译入语间的文本等效转换。 (2)Nida 和Taber(1969:12)认为,翻译是译出语和译入语间意义和形式上的最紧密联系转换。 (3)Newmark(1982/1988:5)认为,翻译理论源自于比较语言学,属于语义学的一部分,而所有语义学的研究课题都与翻译理论息 息相关。 1.1.2 文化角度对翻译的定义 从文化角度来看,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同时是文化的交流,尤其是“文化间交流”。通常我们把这一术语又改称为“文化 间合作”或“跨文化交际”等。 Shuttleworth 和Cowie(1997:35)认为,与其说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不如说是两种语言所代表的两种文化间的转换。 译者在处理涉及语言文化方面的译务工作时,认为任何一种语言中都饱含着其文化中的相 关元素(比如:语言中的问候语、固定搭配 等),任何文本都存在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同时,由于各语言所代表的多元文化差异很大,语言间的转化和创造性生成模式千变万化。 Nida 认为,对于一个成功的翻译工作者而言,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语言中的词汇只有在特定的语言文化环境 中才能具有正确的、合乎文化背景的义项。 王佐良先生指出(1989),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译者不仅要了解外 国的文化,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 不仅如此,还要不断的将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情色彩、影响等等都是相当的。 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人们会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 不了解语言当中的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1.1.3 文学角度对翻译的定义 持文学观点的翻译工作者认为,翻译是对语言的艺术性创造,或是一种善于创造的艺术。 一些西方学者也认为,翻译是对“原文本的 艺术性改写”。 文学翻译的任务时要把原作中包含的一定社会生活的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 一种语言中,在翻译过程中追求语言的艺术 美,再现原作的艺术性。用矛盾的话说,是“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著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语言是塑造文学形象的工具,因而文学的形象性特征必然要在语言上表现出来。文学语言 的特征,诸如形象、生动、鲜明、含蓄、凝

翻译理论家尤金

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辞世发布时间:2011-08-29 发布人:https://www.wendangku.net/doc/5e7785088.html, Eugene Nida dies on August 26th, 2011 by Hannah. Dr Eugene Nida, a giant and pioneer of Bible translation in the last century, died yesterday, aged 96. Of Dr Nida, our Executive Director Eddie Arthur, shared these thoughts: “Though the average Christian may not have heard the name Eugene Nida, he is undoubtedly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hristians of the last century. His legacy is found in hundreds, if not thousands, of Bible translations in minority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

This biography of his life and work below comes from the United Bible Societies, of whom Dr Nida was a respected leader. Eugene Nida, the giant of Bible transl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died in hospital in Brussels on August 25. He was 96. Conveying the news, his widow Elena said, “My adored husband has passed away 10 minutes ago. Thank you for your prayers. He was a saint. The Lord is with him.” For more than 50 years Eugene Nida was the leader of the translation program of the American Bible Society, and subsequently the intellectual leader of the global program of the United Bible Societies, as well as consultant to that organisation. Dr Nida will be best remembered for the revolution he brought about in the field of Bible translation in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The resulting impact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urch continues to be felt as millions of people in hundreds of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access to the Bible because of the approach he developed and promoted. Using concepts from linguistics, cultural studies, communication sciences and psychology, Nida developed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he called dynamic equivalence or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 goal of which was to make the translation clear and understandable as well as accurate. He also influenced the emerging field of moder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is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