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理化学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总结 精品

物理化学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总结 精品

物理化学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总结 精品
物理化学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总结 精品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物理化学》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总结一、课程建设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自立项以来的三年多中,根据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了课程建设工作:

1、在教学体系内容方面,紧扣物理化学教学改革发展方向,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教学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及时将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以教材为本但不拘泥于教材,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课程目标。主持人李宪平年年修改物理化学多媒体课件,使之不断完善。

2、在教学方法方面,以先进的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根据教学内容不同章节的不同特点,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探究学习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高学生掌握与运用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能力。多种教学方法的联合运用,使课程生动性、科学性极大地增强,学生网评时给任课教师极高的评价。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针对课程特点,加强实实验课教学。首先,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弄清实验原理;然后,组织学生观看实验录像,搞清实验操作过程(流程)。通过高质量的物理化学实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配合本系学生的考研工作,根据绝大部分学生要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情况,在大四第一学期开展统计热力学等专题讲座或自学指导工作。

5、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自制的全套教学课件及电子教案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并对网站进行更新。

6、网络资源建设上,已于2010年对本课程网页进行了一次全面更新,包括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学课件、实验指导、考研指导、习题库、考研试题库、图书角等多个部分。现已做好了第二次全面更新的准备工作,待学校精品课程网络平台更换后,即可上传。

7、在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方面,自2010年以来课题组成员已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篇。其中教学研究论文5篇;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6篇,其中SCI3篇,CSCD或EI3篇;主持或参与各级科研课题5项。

二、课程网络平台建设情况

课程已初步实现网络化,网络平台有课程介绍、教学计划、教学管理、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电子教案、授课教案、作业习题、本系试题、物化考研、教材教参、课件下载、实验指导、实验视频、图书资料、站外链接、参考文献等内容,共15个大项,系统覆盖了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的各个方面。

三、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及变动情况

主持人:李宪平,教授,本科。

主讲教师:胡传跃,副教授,博士;汪形艳,讲师,博士;王书媚,讲师,硕士;文瑾,讲师,博士;易涛,高级实验师,专科。

本课程组现已有六名教师,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名,高级实验师1名,讲师3名。在学历分布上,博士3名,硕士1名,本科1名;在年龄分布上,中青年教师4名,老教教师2名。

其中汪形艳老师是在精品课程建设期间博士攻读博士学位的,获得博士学位后在校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过科学研究工作;文瑾博士是2011年进入课程组的。

课程组教师都具备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近年来课程组教师在课程建设中同心协力,相互交流,不断尝试教学改革,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我们将继续在教学上尝试改革,科研上深入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并在职称结构上有明显提升。

四、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课程网站互动平台的开发有些困难,主要原因是学校现有精品课程的软件有些问题,不方便互动平台的建立与建设,就连一般的网站内容更新都需通过把全部内容上传才能够实现,建议学校重新购买新的精品课程开发软件。此外,网络服务器畅通度不够,经常进不了网站,使已经上网的物理化学资源无法做到真正让学生共享。

五、课程建设以来课题组成员发表论文及主持或参与的科研课题的情况

A、2009年课程建设被批准以来,课程组成员共发表各类论文20篇,具体如下:

1、李宪平,汪形艳.物理化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学报》,2009年4月(第二期):136

2、胡传跃,易涛等.化学实验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8月(第四期):71

3、王书媚等.氧化锌基复合抗静电涂层的制备,《陶瓷》,2009.No.5:17

4、王书媚.新型长碳链尼龙636的合成与表征,《广州化工》,2009年37卷第3期:112

5、汪形艳,王先友,胡传跃,李宪平,易涛.电沉积法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纳米MnO2,《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V ol·31 No·4,2009年12月:47

6、胡传跃,汪形艳等.VC-Li2CO3电解液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TMP基阻燃电解液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8月(第四期):6

7、胡传跃,汪形艳,易涛等.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层状LiNi1/3Co1/3-x LaxMn1/3O2正极材料,《电源技术研究与设计》,2010.12,Vo1.,34 No.12:1230

8、胡传跃,汪形艳等.锂离子电池La2O3包覆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的制备,《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1卷第3期,2009年9月:15

9、胡传跃,易涛等.大学化学科研型开放性实验研究,《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0年12月第四期:38

10、丁常泽,申湘忠,陈艳,易涛,谢善梅.论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7月第四期:112

11、丁常泽,申湘忠,易涛.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应急措施,《企业技术开发》,Vo1.29 No.4,2010年2月:60

12、胡继林,刘鑫,胡传跃,汪形艳.陶瓷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广州化工》,2010年38卷第2期:191

13、胡传跃等.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锂离子电池层状LiNi1/3Co1/3-x La x Mn1/3O2,《电源技术》,2010年第12期

14、胡传跃等.Effects of synthesis conditions on layered Li[Ni1/3Co1/3Mn1/3]O2 positive-electrode via hydroxide co-precipitation method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1年第21卷第1期15、文瑾等.Preparation of copper nanoparticles in a water/oleic acid mixed solvent via two-step reduction method《Colloids and Surfaces A:Physicochemical and

陕师大物理化学课件9

第九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 一切现实的电化学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而应用Nernst 方程式处理电化学体系时,都有一个前提,即该体系需处于热力学平衡态。从而可见,应用Nernst 方程所能研究的问题范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对不可逆电极过程进行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或实际应用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要使电化学反应以一定的速度进行,无论是原电池的放电或是电解过程,在体系中总是有显著的电流通过。因此,这些过程总是在远离平衡的状态下进行的。研究不可逆电极反应及其规律性对电化学工业十分重要,因为它直接涉及工艺流程、能量消耗、产品单耗等因素。我们将讨论电解过程中在电极上进行的不可逆反应,从中得出不可逆电极过程的一些规律,将它们可应用于电镀、电化学腐蚀、化学电源等方面。 本章将主要介绍通电使体系发生化学变化即电解作用中的一些规律,对于在有电流通过电极的所发生的极化作用的原因也作了介绍。具体学习内容如下: 1、了解分解电压的意义。 2、了解产生极化作用的原因。了解超电势在电解中的作用。 3、能计算一些简单的电解分离问题。 第一节 分解电压 使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称为电解池。当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正离子向阴极迁移,负离子向阳极迁移,并分别在电极上起还原和氧化反应,从而获得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若外加一电压在一个电池上,逐渐增加电压直至使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发生逆转,这就是电解。 实验表明,对任一电解槽进行电解时,随着外加电压的改变,通过该电解槽的电流 亦随之变化。 图9.1 分解电压的测定装置 例如,使用两个铂电极电解HCl 溶液时,使用图 9.1的线路装置,改变可变电阻,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 的读数,则可测量电解槽两端电位差与电流强度的关系 曲线。 开始时,当外加电压很小时,几乎没有电流通过电 解槽;电压增加,电流略有增加;当电流增加到某一点 后,电流随电压增大而急剧上升,同时电极上有连续的

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报告书(新)

《网络安全技术》精品课程2008~2009年度项目建设情况报告书 《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建设项目组 二00九年十月

目录 一、项目年度建设规划概述 (1) 二、项目落实情况概述及取得效果 (5) 1、课程目标 (5) 2、课程内容与结构 (6) 3、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7) 4、课程团队 (8) 5、课程研究 (9) 6、课程资源 (10) 7、课程考核 (11) 8、课程效果 (12) 9、课程管理 (12) 三、项目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13) 四、下一步建设措施 (14)

一、项目年度建设规划概述 1、课程目标 (1)建设目标 以职业岗位综合能力为课程目标,体现应用型高技能网络安全人才的职业特点。 (2)建设内容与措施 通过对用人单位访谈和毕业生调查,根据专业发展的不同需求,适时地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目标,与合作企业一起修订教学大纲和实训大纲,使之更加贴近就业岗位技能需求。 (3)建设经费 计划投入0.35万元。 2、课程内容与结构 (1)建设目标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对遴选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序化,基于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将教学与实际工作过程紧密结合起来。 (2)建设内容与措施 ①确定职业岗位; ②明确工作任务; ③分解专项能力; ④遴选课程内容; ⑤设计学习情境。 (3)建设经费 计划投入0.35万元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3、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1)建设目标 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将教研教改成果推广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改革创新,推出适应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培养创新、创业型专业人才的教学机制;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外实训机会,实现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

09年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09年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2010年3月 一、课程设置 随着医学及相关科学的发展,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核心之一。控制遗传病,开展优生指导、降低出生缺陷成为重要国策。本课程的建设经过两年的努力,已在原来的职业基础课基础上,向学生的岗位需求延伸和发展,成为助产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并为适应高职学生的岗位需求及社会的发展,向教务处提出申请更名为“医学遗传与优生”。目前本课程已涵盖了:助产专业的职业技术课、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的职业基础课及护理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三大分支。 在助产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中的核心课程建设中,经过深入临床和学生职业岗位的调研,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高职教育发展,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课程设计。优生指导是助产专业重要内容之一,防止出生缺陷是优生指导重要任务,多数出生缺陷与遗传有关。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从遗传学角度,在基因水平认识生命,了解各种出生缺陷的遗传背景,了解产前诊断的主要方法;熟悉出生缺陷的遗传学预防;能够运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开展遗传咨询、遗传病的社会调查和优生优育服务。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熟悉优生指导、遗传服务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了解助产专业的发展动态,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适应不断发展的职业需求。 在护理等专业选修课的课程建设中,依据工作过程从新开展课程设计,并在07、08级护理及临床专业开展教学实践研究,与传统教学相比较,获得理想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 在助产专业的专业技术课中,经过临床教研制定新教学大纲,编写教案、制作新的教学课件和说课课件。注重选取临床常见病例、产前诊断常用方法、如出生缺陷筛查、优生指导、遗传服务并摘要介绍各种诊断治疗措施的遗传机理和遗传规律,传授遗传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法)。课程起始于临床病例——引导学生思考、学习、探究;终止于临床病例——检测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的进程中,使学生熟悉工作过程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通过实验课特别是模拟遗传咨询门诊检测学习效果。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职业基础课建设中,通过专业调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符合康复专业特征的“医学遗传与优生”教学大纲、教案及教学课件。在介绍医学遗传基础知识基础上,注重介绍脑瘫等精神与运动系统遗传病和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等前沿科学知识,为学生的职业需要和发展服务。 选用教材为国家规划教材,并根据不同专业需要参考如《临床遗传咨询》、《实用优生学》等国内外先进教材及最新研究资料。 参加了国家级规划教材和高职教改教材编写,并正在进行专业技术课《医学遗传与优生》教材的编写。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 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是本课程的重要理念。为此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与设计上,认真听取外聘教师——来自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门诊专家意见。理论与实践交替并同模拟临床遗传咨询门诊结合进行。 由于遗传病的特殊性,需要保护咨询者的隐私权,目前暂不便进行临床见习,我们就以社会调查、自查或网络查询病例、同学在教师引导和辅导下,应用学到的遗传理论及查阅文献予以解答,互相讨论和点评。

物理化学试验-华南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实验Ⅰ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Ⅰ 英文名称:Experiments in Physical Chemistry 课程代码:147012 学分:0.5 课程总学时:16 实验学时:16 (其中,上机学时:0)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是否独立设课:?是□否 课程类别:?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领域实验 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否 面向专业: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 先修课程:物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 大纲编制人:课程负责人张震实验室负责人刘仕文 一、教学信息 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该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是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三方面的训练: (1)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化学原理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使学生学会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3)培养学生查阅手册、处理实验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初步的物理性质研究方法的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实验中常用多种物理测量仪器。因此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基本测量技术的训练及初步培养学生选择和配套仪器进行实验研究工作的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包括下列内容: (1)热力学部分量热、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实验是这部分的基本内容。还可以选择稀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组分的活度系数或热分析等方面的实验。

精品课程汇报总结

精品课程汇报总结 精品课程汇报总结篇一所谓精品课程就是指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自实施精品课程建设以来,精品课程成为我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鼓励使用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发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我校精品课程建设概况 我校的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经过一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止到上学期,我校已有精品课程五门,分别是:李楠主任的高一《化学》,肖伟老师的高一《数学》,刘磊老师的《哲学与人生》,孙传洪老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李兴桂老师的《畜禽解剖生理》等。随着精品课程建设的推进和发展,我校的精品课程数量会逐年增加,质量会逐年提高。 为了规范精品课程建设,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了《利辛县王人职高精品课程实施方案》,明确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完善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促进了精品课程的有序发展。

二、经验总结 我校精品课程建设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和我校的总体规划,学科传统和重点投入是分不开的。简言之,我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有以下几点经验: 1、领导重视 我校成立了精品课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张献毅担任,副组长由王孝民副校长和李楠主任担任,其余领导班子和教研组长人成员。精品课程建设由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农学、养殖三个专业组及教务处落实和组织实施,在精品课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工作,设精品课建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务处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其职责是负责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方案、全校精品课程的规划、经费使用、过程管理、评估验收等工作。 各专业成立精品课程建设小组,由专业建设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及有关教师组成,负责制定并 2、经费投入到位 根据课程建设需求,凡经审定立项的精品课程给予一定的建设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实行专款专用。精品课程建设经费主要用于课程基本建设,可用于购置图书资料、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建设、题库建设、实践教学活动、网站建设等,以及参加国内有关课程建设的研讨会议和有关精品课程建设的检查评

课程建设总结

《CIS设计》课程自查报告 为了配合学院对2017年精品课程的检查工作,我们从4月起对《CIS设计》课程开展了自查工作,现将自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课程建设情况 1、课程建设目标 按照社会需求拓宽服务功能,增强社会适应性;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多种功能于一体,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发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通过技能分解、资源整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打造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以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驱动”和“工学结合”为特色,软、硬件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的示范性、共享型机械工程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的建设目标,合理设置实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注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结合历届毕业生的调查反馈信息及用人单位对课程教学的要求,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为突破口,进行课程综合性改革。将将单纯的数控实训与职业鉴定、数控大赛及工厂实际加工结合起来,强调以“掌握技能、强化动手能力、培养技术人才”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构建以技能培养为目的、以技能应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2、实现建设目标的规划与措施 (1)本课程的多媒体课件、习题等网络资源已经全部上网,运行效果良好。 (2)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在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技术培训,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形成一支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热心从教、教书育人、技术精湛,教学和生产结合的教学队伍。 (3)继续进行课程内容和体系的改革,全面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职业能力来进行课程教学规划和组织教学活动,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具有实践特色的一流教学内容和方法。 3、对已上网的课程资源注意进一步更新和完善。 网站内容更加完善,主要包括: 师资队伍:主讲教师、人员构成、整体素质、教学改革与研究 课程描述:课程特色、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 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大赛试题、大赛成绩、建设规划、习题、课程申报资料等,下一步准备增加相关的科研资料和学术论文,及前沿技术等资料。 4、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学水平、学历结构、项目开发水平还有待于提高。 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还很不是很合理,年龄结构比较合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尽可能的派出教师进行培训。今后我们将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尽可能的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数控方面的人才。 5、加强科研建设 鼓励教师参加教研、科研。我们鼓励课程组的老师们努力撰写课程建设方面和课改方面的学术论文。现已计划这方面最少发表两篇论文,论文正在撰写中。 二、存在的问题 1、课程经费未使用 2、关于本课程的论文未发表。

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二00九年四月十日

《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课程建设小组 自2006年2月起,《管理学》课程被学校确定为第二批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课程建设小组按照《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等文件精神与要求,积极、努力、认真地开展《管理学》课程建设工作,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手段和课程特色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完成了预期的建设目标与任务,使《管理学》课程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 Ⅰ.教学队伍建设 1.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 《管理学》课程教学队伍梯队:负责人为何苏华教授,主讲教师有陈晶瑛、杨望成、黄耀辉三位副教授,另有三位青年教师。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曾多次获得学校等有关部门奖励。 《管理学》课程教学队伍

1.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 为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任课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制订了科学合理的“《管理学》课程师资队伍培养计划”,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成效。教师职称、学历结构更加合理,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目前,《管理学》课程教师队伍共7人,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的队伍。近三年来,有2位教师(罗锋、辛焕平)职称从讲师晋升为副教授,有1位教师(杨望成)获得博士学位。目前,职称结构情况: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学历结构情况:博士1人,硕士4人(其中在读博士2人),本科2人。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 1.3教师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管理学》课程教师队伍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学改革成效显着,受过学校教学成果奖励和教学表彰,承担8项教研课题,并发表了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6篇。 2006年以来《管理学》课程教师教学改革获奖情况一览表

思政课建设情况总结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2013年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总结 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保障有力 (一)机构设置 学院根据中央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要求,由校党委直接领导,书记张 进平具体负责,主要把握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和工作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计划具体落实到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全过程中,由思政部主任张晓萨负责学院思政教学 督导工作,监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及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由思政教研室具体负责实施覆 盖学院所有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工作。在学院党委领导下,还建立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形成了融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全面组织开展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师资队伍 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由思政部下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该教 学团队是一个融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教学组织。团队建立以 来,始终致力于探索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等方面成 绩显著。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上,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积极选派教 研室主任和骨干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的培训。 (三)专职辅导员队伍 为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学院建立了各教学班配备一名辅导员的专职辅导员队伍,作为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辅导员的组织下,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二课堂,对学生 进行行为养成和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了数十个学生社团。在学生社团活动中,辅导员老师积极 引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寓教于乐,陶冶情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 治素质。 在行为养成上,由辅导员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对学生行为进行纠偏,引导学 生行为方向,并作为学生行为表现考核的主要依据,合理有效管理学生。既加强了学生管理, 又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制度保障 在制度保障方面,为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及时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思想状 况,贯彻院党委的工作指示,从制度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 对课程教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稳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建立了每学期两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满意度调查机制,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 论课老师进行教学效果监督,及时反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精品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校精品课程《高级英语》课程建设与改革总结 自2008年07月起,《高级英语》课程被学校确定为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课程建设小组按照《江苏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文件精神及要求,积极、努力、认真地开展《高级英语》课程建设工作,经过近两年半的建设,该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教学手段和课程特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完成了预期的建设目标与任务,使《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基本情况 1.课程改革与建设背景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习阶段的一门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专业技能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承前启后(将低年级学习阶段和高年级学习阶段紧密衔接的专业基础课。高级英语总课时数128,占专业课程的10%,开设时间一学年;其实践性和系统性很强。它在学生学习了《基础英语》、《英语听说》、《英语阅读》《英语语法》等专业课基础上开设的。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高级英语课程是这样规定的: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高级英语》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可见一斑。 2.《高级英语》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我校历来十分重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放首位。自从我校开设英语专业以来,《高级英语》课程一直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主干课程,严格按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对该课程的刚性教学指标实施教学。(每课都应配备有大量的相关练习,包括阅读理解、词汇研究、文体分析、中英互译、和写作练习等,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质量上有较大提高。P23《英语教学大纲》。 长期以来,我院注重对《高级英语》课程的建设,经过了院系领导和众多教师多年共同努力与探索,《高级英语》课程建设已夯实了基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高级英语》教材是英语专业中最具权威性、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针对性和科学性较高的部优教材之一,得到全国英语专业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时数有过几次变动,首届英语专业2000级教学计划中《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时数为192学时.2007年教学大纲修订时将《高级英语》中的阅读和翻译分流到了《翻译》、《英文报刊选读》、《阅读与欣赏》(相当于高级阅读)等专业课程之中;加强了实践性环节:专业认知实习;故课时数由原先的192课时减少到目前的128课时。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教学时数的变化,无疑是为了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熟巧的培养的系统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学校对英语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都比较满意。 二课程建设思路及目标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高级英语》课程组共有7名教师组成,高级英语课程师生比为1:12,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讲师2名。另外配备辅导教师(由本院硕士研究生担任)3-5名,每个班级1

英语视听说精品课程建设年度总结报告

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2006-2007年度) 总 结 报 告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目录 一、教师队伍建设 (1) 1.青年教师培养 (1) 2.团队建设 (1) 二、教学改革研究 (1) 1.教学获奖 (1) 2.教改课题 (2) 3.教改论文 (2) 三、网络资源更新 (2) 1.新编教材 (2) 2.课外资源 (2) 3.实况录相 (3) 四、系统软件维护 (3) 1.资源管理与远程备课平台 (3) 2.教学与管理网站 (3) 五、硬件设施建设 (4)

自成功申报国家精品课程以来,我们按建设规划中的既定目标对本课程进行了教师队伍、教改研究、网络资源、系统软件和硬件设施等方面的建设、维护和完善工作。 一、教师队伍建设 继续发扬学校和外国语学院一贯坚持的“传”、“帮”、“带”的优良传统,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中培养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1.青年教师培养 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课程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制订了多项激励措施: 1)召开课程组例会,分专题讨论,探讨能体现本课程特色和创新的相关教学与理论问题; 2)激励青年教师申报各级教改课题。先由课程组统一规划选题指南,然后结合个人特长选择研究课题或任务,最后由课程组统一审批并提供一定的启动经费;对于结合 精品课程进行研究的论文,一旦发表即给予奖励。 3)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学院和学校举办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竞赛; 4)带领青年教师进行《英语视听说》多媒体网络版立体教材的编写和开发; 5)协助青年教师进行录相课的设计、排练和录制。 2.团队建设 实行课程组成员年度滚动制,每年按一定比例滚动。本年度考察和发展新成员1人。 二、教学改革研究 一年来,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项目支持下,本课程组开展了一系列教改研究与实践活动,取了丰硕的成果和骄人的成绩。 1.教学获奖 1)白解红,全国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白解红、邓杰、邓颖玲、朱小舟、黄继勇,英语视听说多媒体网络教学研究与实践,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 3)邓杰,标记技术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 4)邓杰,DJ音视频网络教学系统,湖南师范大学首届多媒体课件设计大赛一等奖; 5)邓杰,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度教学优秀奖; 6)朱小舟,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艺术竞赛,湖南师范大学二等奖; 7)罗辉,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艺术竞赛,外国语学院一等奖,湖南师范大学优胜奖。

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化学精品课程习题(维生素)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个化合物的名称与所给出的维生素名称不符? ( ) A.α-生育酚一维生素E B.硫胺素一维生素B, C.抗坏血酸一维生素C D.氰钴胺素一维生素B12 E.吡哆醛一维生素B2 2.下列哪一个辅酶不是来自维生素 ( ) A.CoQ B.FAD C.NAD+ D.pLp E.Tpp 3.分子中具有醌式结构的是 (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E E.维生素K 4.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脂溶性维生素是 ( ) A.维生素C B.维生素E C.维生素A D.维生素B1 E.维生素D 5.下列维生素中含有噻唑环的是 ( ) 丸维生素E2 B.维生素B1 C.维生素PP D.叶酸 E.维生素B7 6.成人及儿童因缺乏哪种维生素而导致干眼病? ( ) A.维生素]35 B.叶酸 C.维生素A D.维生素B3 E.维生素B6 7.下列哪种维生素可转化为甲基和甲酰基载体的辅酶? ( ) A. 硫胺素 B.叶酸 C.维生素A D.泛酸 E.核黄素 8.下列关于维生素C结构和性质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 维生素C是含六个碳原子骨架的化合物 B.维生素C具有酸性是因为一COOH释放质子 C.还原型维生素C为烯醇式,而氧化型维生素C为酮式 D.还原型维生素C的元素组成为C:H:O=6:8:6 E.维生素C是一种内酯化合物 9.下列哪一种维生素或辅酶不含环状结构 ( ) A.烟酸 B.四氢叶酸 C.维生素D3 D.泛酸 E.生物素 10.下列哪一种辅酶能与焦磷酸硫胺素一起在丙酮酸转变为乙酰辅酶A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 A.维生素B3 B‘硫辛酸 C.维生素A D.维生素C E.NADP 11.泛酸是CoA的组成成分,后者在糖、脂和蛋白质代谢中起 ( ) A.脱羧作用 B.酰基转移作用 C.脱氢作用 D.还原作用 E.氧化作用12.下列哪个不是丙酮酸脱氢酶系的辅助因子? ( ) A.pLp B.Tpp C.硫辛酸 D.FAD E.CoA 13.下列哪一个反应需要生物素 ( ) A.羟化作用 B.羧化作用 C.脱羧作用 D.脱水作用 E.脱氨基作用 14.转氨酶的辅酶是下列化合物中的哪一个? ( ) A. 尼克酸 B.泛酸 C.硫胺素 D.磷酸吡哆醛 E.核黄素 15.下列哪一种化合物由谷氨酸、对氨基苯甲酸和蝶呤啶组成 ( ) A. 维生素B12 B.氰钴胺素 C.叶酸 D.生物素 E.CoA 16.除CoA可以作为酰基载体之外,下列哪种物质也可以传递乙酰基 ( ) A. 生物素 B.叶酸 C. Tpp D.硫辛酸 E.维生素B12 17.来自于食物的抗生物素蛋白不影响哪一种酶的催化反应? ( ) A.琥珀酸脱氢酶 B.丙酰辅酶A羧化酶

最新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网球》院级精品课程2012年建设总结报告 一、项目在建基础、支撑条件 运动系网地教研室承担全院网球和地掷球两门课程教学工作,在学院和运动系两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学院各职能部门的积极帮助下,我教研室不断发展,教学、科研、训练工作均有长足的进步。受此鼓舞,教研室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课程建设规划,2009年积极申报,《网球》课程被批准为“院级优质课程”,经过教研室全体教师2年的的不懈努力,2011年顺利完成了院级优质课程建设任务。2011年将《网球》课程申报为“院级精品课程”,获得批准。 近几年,我院网球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设施不断齐全,网球拥有13块标准场地,学院规划的网球馆已动工修建。师资水平不断提升,现有网球专职教师11名,其中副教授3名,讲师6名,助教2名。有7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另有1人正就读硕士研究生。 网球教研室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一)技术力量雄厚,运动水平较高。教师普遍技术水平精湛,个人具有较好的运动成绩,半数教师参加过专业训练或参加过全国性大型网球比赛,并获得优异比赛成绩。 (二)同事之间配合默契,团结协作精神强。教研室教师在教学、训练、比赛中有明确的人员编制分工,团结一致,密切配合,具有很强的协作精神。 (三)创造和谐氛围,青年教师进步快。教研室近几年来,几乎每年都有青年教师补充进来,教研室对其成长进步十分关心,鼓励他们参加校内外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四)开展对外培训,扩大学校影响。成立了“西安体育学院网球俱乐部”。能经常开展网球培训活动,发挥了教师的专业之长,丰富了中小学生的文化生活,扩大了学院影响。已于2011年将中国网球协会“快易网球”培训项目引进我院。 (五)在科研中,广大教师积极钻研业务,每个教师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积极进行科研工作,近两年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地市级课题1项、学院课题2项,教师参加过3 次全国性学术会议,被ISTP或EI检索论文3篇,在国内公开学术期刊发表网球教学科研论文50余篇。 二、建设目标与思路 建设目标:

职高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总结

职高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总结所谓精品课程就是指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自实施精品课程建设以来,精品课程成为我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鼓励使用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发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我校精品课程建设概况 我校的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经过一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止到上学期,我校已有精品课程五门,分别是:李楠主任的高一《化学》,肖伟老师的高一《数学》,刘磊老师的《哲学与人生》,孙传洪老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李兴桂老师的《畜禽解剖生理》等。随着精品课程建设的推进和发展,我校的精品课程数量会逐年增加,质量会逐年提高。 为了规范精品课程建设,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了《利辛县王人职高精品课程实施方案》,明确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完善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促进了精品课程的有序发展。 二、经验总结 我校精品课程建设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和我校的总体规

划,学科传统和重点投入是分不开的。简言之,我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有以下几点经验: 1、领导重视 我校成立了精品课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张献毅担任,副组长由王孝民副校长和李楠主任担任,其余领导班子和教研组长人成员。精品课程建设由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农学、养殖三个专业组及教务处落实和组织实施,在精品课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工作,设精品课建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务处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其职责是负责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方案、全校精品课程的规划、经费使用、过程管理、评估验收等工作。 各专业成立精品课程建设小组,由专业建设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及有关教师组成,负责制定并 2、经费投入到位 根据课程建设需求,凡经审定立项的精品课程给予一定的建设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实行专款专用。精品课程建设经费主要用于课程基本建设,可用于购置图书资料、多媒体教学、开发、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建设、题库建设、实践教学活动、网站建设等,以及参加国内有关课程建设的研讨会议和有关精品课程建设的检查评估等活动开支。 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经费分三批划拨,第一批为启动经

2021年职高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总结

所谓精品课程就是指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自实施精品课程建设以来,精品课程成为我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鼓励使用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发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我校精品课程建设概况 我校的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经过一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止到上学期,我校已有精品课程五门,分别是李楠主任的高一《化学》,肖伟老师的高一《数学》,刘磊老师的《哲学与人生》,孙传洪老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李兴桂老师的《畜禽解剖生理》等。随着精品课程建设的推进和发展,我校的精品课程数量会逐年增加,质量会逐年提高。 为了规范精品课程建设,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了《利辛县王人职高精品课程实施方案》,明确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完善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促进了精品课程的有序发展。 二、经验总结 我校精品课程建设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和我校的总体规划,学科传统和重点投入是分不开的。简言之,我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有以下几点经验 1、领导重视 我校成立了精品课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张献毅担任,副组长由王孝民副校长和李楠主任担任,其余领导班子和教研组长人成员。精品课程建设由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农学、养殖三个专业组及教务处落实和组织实施,在精品课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工作,设精品课建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务处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其职责是负责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方案、全校精品课程的规划、经费使用、过程管理、评估验收等工作。 各专业成立精品课程建设小组,由专业建设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及有关教师组成,负责制定并 2、经费投入到位 根据课程建设需求,凡经审定立项的精品课程给予一定的建设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实行专款专用。精品课程建设经费主要用于课程基本建设,可用于购置图书资料、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建设、题库建设、实践教学活动、网站建设等,以及参加国内有关课程建设的研讨会议和有关精品课程建设的检查评估等活动开支。 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经费分三批划拨,第一批为启动经费2%,在项目立项后

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化学精品课程习题(脂类代谢)

一、单项选择题 1.辅脂酶在脂肪消化吸收中的作用 ( ) A.直接水解脂肪成脂肪酸和甘油 B.是合成脂肪的主要关键酶 C.是胰脂酶对脂肪消化不可缺少的蛋白质辅助因子 D.是脂肪酸β氧化的第一个酶 E.以上都是 2.辅脂酶对胰脂酶起辅助作用的机制是 ( ) A. 传递H原子 B.提供O2 C. 解除肠腔内胆汁酸盐对胰脂酶的抑制 D.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为胰脂酶提供NADPH+H+ E.降低胰脂酶和脂肪的结合 3.合成甘油三酯最强的器官是 ( ) A.肝 B.肾 C.脂肪组织 D.脑 E.小肠 4.肝细胞内的脂肪合成后的去向 ( ) A. 在肝细胞内水解 B.在肝细胞内储存, C. 在肝细胞内氧化供能 D. 在肝细胞内与载脂蛋白结合为VLDL分泌入血 E.以上都不对 5.小肠黏膜细胞再合成脂肪的原料主要来源于 ( ) A.小肠黏膜细胞吸收来的脂肪的水解产物 B.肝细胞合成的脂肪到达小肠后被消化的产物 C.小肠黏膜细胞吸收来的胆固醇的水解产物 D.脂肪组织的分解产物 E.以上都对 6.脂肪动员指 ( ) A.脂肪组织中脂肪的合成 B.脂肪组织中脂肪的分解 C.脂肪组织中脂肪被脂肪酶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并释放人血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 D.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的合成及甘油的生成 E.以上都对 7.能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有 ( ) A.肾上腺素 B.胰高血糖素 C.促甲状腺素 D.ACTH E.以上都是 8.线粒体外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是 ( ) A. 酰基转移酶 B.乙酰CoA羧化酶 C.肉毒碱脂酰CoA转移酶I D.肉毒碱脂酰CoA转移酶Ⅱ E.β—酮脂酰还原酶 9.酮体肝外氧化,原因是肝内缺乏 ( ) A. 乙酰乙酰CoA硫解酶 B. 琥珀酰CoA转硫酶 C.β羟丁酸脱氢酶 D.β—羟—β—甲戊二酸单酰CoA合成酶

课程建设情况总结

课程建设情况总结 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山西中医药大学教学工作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在课程建设组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下,按山西省高等教育学校标准对以下课程进行了不懈的建设,达到了优秀课程的要求。现将以下课程建设情况做出总结如下: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定位及特色 (1)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根据山西省高等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和教学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法,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积极推进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与启发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和潜力。 (2)课程建设定位 内、外、妇、儿、五官、传染、急救医学及中医结合肿瘤学是山西中医药大学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建设的定位就是建设优秀课程,努力打造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为医学教育专业建设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3)课程建设特色 a.内、外、妇、儿、五官、传染、急救医学及中医结合肿瘤学是山西中医药大学的的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强,是必修的理论课。

b.有一支优化的教学梯队、有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有先进适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了严格科学的考试方法和制度。 c.引入了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和掌握各种知识和能力。 二、教师队伍建设成绩 ①本课程建设中师资力量雄厚,在教学中,各位老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配合默契。②年轻的教师经常向老教授讨教,经常组织听课和经验交流,同时注重与时代特色结合,是一只不可多得的优秀队伍。③学生评教及考核成绩均优秀。④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⑤发表了较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⑥本课程建设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合理并取得良好效果:坚持开展定期教研、科研活动,促进本教学队伍整体科研能力提高;坚持听课制度,及时了解课堂教学动态和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改进教学内容方法,促进良好教风形成和发扬;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考博、访学、进修等,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及建设成果 (1)教学内容 中西医结合内科、中西医结合外科、中西医结合妇科、中西医结合儿科、中西医结合五官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传染学、急救医学。首

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验收报告

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验收报告 为了切实落实省级特色学校内涵建设的目标,我校在完成省级特色校建设任务中设计建设的专业精品课程之外,设计建设学校各个专业的精品课程。2015年选定机电专业、电商专业和文化基础课共八门,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现各个课题组的工作基本完成,由各个课题组提供课程建设总结报告,学校课程建设项目办公室组织专家组进行验收。 一、学校课程建设项目组 组长:李一兵副组长:崔同辉 成员:董保卫申秋宇李玉超李军平张晓飞高丽丽王全乐 二、聘请专家组 1、洛阳市职业教育教研室:1人 2、机电专业市级教研员:1人 3、电商专业高校专家:1人 4、文化基础课名师:4人 5、学校领导:刘文清徐智国冯俊芹 三、验收程序 1、精品课程课题组长汇报建设思路、过程和总结;展示建设成果。 2、由专家组成员点评,提出建设意见。 3、由专家组决定是否通过验收。 洛阳市第四职业高中 2015年12月8日

附件:精品课程验收单 《网络营销》精品课程验收单

过实践,我认为可通过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教育青年教师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和参与教师结成对子,组织青年教师观摩、试讲、参加教学基本功比赛和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组织专家听课、考评、不断提高青年老师的教学水平。 3、课程内涵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 课程内涵主要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 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课程体系主要由特定的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所组成,其中课程观起着主宰作用。网络营销的课程观主要体现学生学会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营销策划,学会通过市场调查、选择项目、网上产品选择、价格确定、促销方法的待定、以及服务方案制定等措施,达到营利经营的目的。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难易程度适中,知识量适当、具有一定实践特征的知识做为授课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选择确定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选择项目驱动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等先进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活动,努力提高上课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质量之高低,科学评价很是关健,要建设考教分离的教学管理办法,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均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必须积极探索考试方法的改革,主动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我校的评价体系改变了一次考试定终身的评价方式,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与激励。在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作业、实验实训项目得分等情况)60%,期末考试占40%。 与此同时,电商专业正在建设的计算机考试系统,把测试内容输入电脑,进行随机考试,标准化考试的试点正在进行,这些都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很好的作用。 4、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 1)要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果落实在教材建设上,构建立体化精品教材; 2)主动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加速发展,加快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四、问题反思 精品课程示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动画教案等内容有待充实和提高,是我校精品课程建设的不足之处。精品课程按要求要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但目前还远远没达到此目标,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让精品课程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五、一点希望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课程建设成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任重道远,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2015-12-15

精品课程建设学习心得

精品课程建设 一、精品课程的提出 我国教育部自2003年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正式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该项目的建设目的是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各高校建设的精品课程在互联网上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并通过精品做好示范辐射作用,从整体上推动整个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1年,国家教育部以“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和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宗旨,计划于“十二五”期间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1000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000门,由此拉开了新一轮精品课程建设的大幕。 二、精品课程的概念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教育部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中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下简称精品课程建设。 三、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高等学校建设精品课程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1. 制订科学的建设规划。各高等学校要在课程建设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要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 2. 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高职高专精品课程要由本领域影响力较大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主讲),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鼓励博士研究生参加精品课程建设。 3. 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要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4. 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5. 重视教材建设。精品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可以自行编写、制作相关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6.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要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高职高专教育要特别重视配套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精品课程主讲教师要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7. 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各高等学校要采取切实措施,要求教授上讲台和承担精品课程建设,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各高等学校应对国家精品课程参与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高水平教师积极投身学校的教学工作。高等学校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建立健全精品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学生评教制度,促使精品课程建设不断发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