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三文言文阅读基础阅读题汇编——字词句意

高三文言文阅读基础阅读题汇编——字词句意

高三文言文阅读基础阅读题汇编——字词句意
高三文言文阅读基础阅读题汇编——字词句意

高三现代文阅读基础阅读题汇编——思路清晰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5分)

商於子驾豕

[明]宋濂

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辄,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钜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宁毋先生曰:“《诗》不云乎:‘乃造其曹,执豕于牢’言将以为殽①。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是盖有激者也。”

[简注]①殽,同“肴”,熟肉。

1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破( ) ②造( ) ③牧( ) ④顾( )

18、选出?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 )(2分)

A、言将以为殽

B、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

C、今子以之代耕

D、不以贤,则天下受祸

19、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①以其力之钜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

②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

20、本文是一篇讽喻性小品文,作者借古喻今,把朝廷任用无德无才的庸人充当地方官吏比作是_________,形象生动地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社会问题。(3分)

参考答案:

17、使……耕完,到,管理,回头18、B

19、(1)凭借牛的力气能把田里的土翻过来,凭借他坚硬的蹄子能把田里的土块踩成泥浆。(2)你为什么把用责备我的话去责备那些统治百姓的人呢?

20、用猪耕田如何合理正确使用人才

(★★★2005徐汇二模)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7分)

琴谕

(明)宋濂

客有为予言,楚越之交恒多山。山民齐氏者,不识琴。问人曰:“何谓琴?”或答之曰:“琴之为制,广前狭后,圆上方下,岳首而越底①,被之以丝,则铿铿然泠泠然可听也。”齐氏悦曰:“是知琴也。”

一日,至通都大邑,见负筑来者,亟趋视之,惊曰:“是不类广前狭后、圆上方下者耶?”反侧视之,良久又曰:“是不类岳首而越底者耶?”以指横度之,则亦有声出丝间,复曰:“是又不类铿铿泠泠之可听耶?”遂力致其人而归,师之三年,早晚不辍,自以为尽其技也。

向之告者偶过焉。闻其声辄瞿然曰:“子习者筑也,非琴也。不然,何若是嘈杂淫哇也?”

因出琴而鼓。齐氏闻之,蹙额曰:“子绐②我矣!子绐我矣!淡乎如大羹③玄酒④,朴乎若蒉桴⑤土鼓,不足乐也。予所嗜者异乎是,若鸾凤之鸣,若笙箫之间作,若燕赵美人之善讴。吾不知子琴之为筑,吾筑之为琴也。请终乐之。”

嗟夫!琴之为器,人所易识。山民乃筑当之。则夫强指乡愿⑥为君子,日爱之而不知厌者,尚何怪乎?感斯言,作琴谕。

[注]①岳首而越底:琴头象山,琴底有小孔。②绐:欺骗。③大羹:未放调味料的肉汤。④玄酒:兑水的酒。⑤蒉桴:用土块做成的鼓槌。⑥乡愿:外貌忠厚老实,讨人喜欢,实际上却不能明辨是非的老好人。

18、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亟趋视之(2)若笙箫之间作

(3)请终乐之(4)山民乃筑当之

19、下面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和()。

A、楚越之交恒多山

B、师之三年,早晚不辍

C、若燕赵美人之善讴

D、吾不知子琴之为筑

E、山民乃筑当之

20、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齐氏悦曰:?是知琴也。?

(2)向之告者偶过焉。

21、听了齐氏的一番话,?向之告者?会作何感想?请展开想象,拟写一小段他的心理活动。

22、从文中可见,作者之所以作此文的目的是。

参考答案:

18、(1)赶紧,赶快(2)交替,错杂

(3)终止,停止(4)却(4分)

19、C D(2分)

20、(1)姓齐的高兴地说:“这(我)就知道什么是琴了。”(悦,是2分)

(2)先前告诉他(什么是琴)的人偶尔路过那个地方。(向,焉,省略句3分)

21、可围绕齐氏的短识、囿于表象、固执己见等方面展开思考、想象,合理即可。(3分)

22、讽喻那些在人际交往中也“以筑为琴”,常常把表里不一、伪善的老好人错当成品德高尚、操行美好的君子,而且天天爱惜拥戴却不知厌倦的人。他们不会“识人”,比“不辨琴筑”更可悲,更危险。(3分)

(★★★★2005嘉定二模)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智伯率韩、魏二国伐赵。围晋阳,决晋水而灌之。城下缘木而处,县釜而炊。襄子谓张孟谈曰:“城中力已尽,粮食匮乏,大夫病,为之奈何?”张孟谈曰:“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乃见韩、魏之君,说之曰:“臣闻之,唇亡而齿寒。今智伯率二君而伐赵,赵将亡矣。赵亡则君为之次矣。及今而不图之,祸将及二君!”二君曰:“智伯之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而泄,事必败,为之奈何?”张孟谈曰:“言出君之口,入臣之耳,人孰知之者乎?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君其图之。”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与之期。张孟谈乃报襄子。至其日之夜,赵氏杀其守堤之吏,决水灌智伯。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军,杀其身而三分其国。襄子乃赏有功者,而高赫为赏首。群臣请曰:“晋阳之存,张孟谈之功也。而赫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围也,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者,唯赫不失君臣之礼,吾是以先之。”由此观之,义者,人之大本也,虽有战胜存亡之功,不如行义之隆。故君子曰:“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17、写出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4分)

①赵亡则君为之次矣()②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

③与之期()④韩、魏翼而击之()

18、张孟谈用□□□□这个成语,说明了智伯灭赵将给韩、魏二国带来的危难。(1分)

1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城下缘木而处,县釜而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0.下列对原文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智伯率韩、魏围困晋阳,赵国形势危急,赵襄子找张孟谈问计。张孟谈提出了游说韩、魏,共谋对付智伯的计策。

B.张孟谈先打消韩、魏二君的顾虑,再晓以利害,最终说服了韩、魏二君,为了援救赵国,联合起来打击智伯。

C.赵氏掘开大堤,水淹智伯,又与韩、魏从不同方向展开了进攻,终于大败智伯的军队,杀死了他,并瓜分了他的土地。

D.赵襄子赏有功之臣,首先奖赏的不是张孟谈而是高赫,臣子们不解。赵襄子解释说,笃行忠义比?战胜存亡?更可贵。

21、文章认为:?虽有战胜存亡之功,不如行义之隆?,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说说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参考答案:

17、①下一个(第二个)。②暗中商量(谋划)。③约会,约定。④两侧。18、唇亡齿寒。

19、(1)城中的军民爬上树居住,悬挂着锅来烧饭。(2)国家面临灭亡而不能使它保全,有了危难却不能使它安定,那也就不用尊重有智谋的人了。

20、B(“为了援救赵国”与文意不符。)21、能结合具体情况,自圆其说即可。

(★★★★★2005黄埔二模)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第17—21题。(19分)

贞观六年,有人告尚书右丞魏征,言其阿党亲戚。太宗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案.验此事,乃.言者不直,彦博奏称,征既为.人所道,虽.在无私,亦有可责。遂令彦博谓征曰:?尔谏正我数百条,岂以.此小事,便损众美?自今以后,不得不存形迹。?居数日,太宗谓征曰:?昨来在外,闻有何不是事??征曰:?前日令彦博宣敕语臣曰:‘因何不存形迹?’此言大不是。臣闻君臣同气,义均一体。未闻不存公道,唯事形迹。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则邦国之兴衰,或未可知!?太宗瞿然改容曰:?前发此语,寻.已悔之,实大不是,公亦不得遂怀隐避。?征乃拜而言曰:?臣以身许国,直道而行,必不敢有所欺负。但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太宗曰:?忠良有异乎??征曰:?良臣使身获美名,群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独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太宗曰:?君但莫违此言,我必不忘社稷之计。?乃.赐绢二百匹。

余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而魏郑公①之徒

..,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诤,虽.其忠诚所自至,亦得君以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也。及观郑公以.谏诤事付史官,而太宗怒之,薄其恩礼,失终始之义,则未尝不反复嗟惜,恨.其不思,而益知郑公之贤焉。

注:①魏郑公:指魏征。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温彦博案.验此事()

⑵寻.已悔之()

⑶而魏郑公之徒

..()

⑷恨.其不思()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乃.言者不直岂以.此小事

A. B.

乃.赐绢二百匹及观郑公以.谏诤事付史官

虽.在无私征既为.人所道

C. D.

虽.其忠诚所自至但愿陛下使臣为.良臣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未闻不存公道,唯事形迹。

⑵能知其有此者,以书存也。

20.乙文称太宗为“贤主”,认为魏征是“贤臣”,从甲文看,太宗之“贤”具体表现是⑴⑵⑶;

魏征之“贤”具体表现为⑴⑵

⑶。(用自己的话回答)(6分)

21.结合甲文君臣“对话”和乙文君臣“对立”,试对唐太宗或魏征作简要评价。(3分)

参考答案:

17.(3分)⑴审查,追究⑵随即,不久⑶这些人

18.(2分)C

19.(4分)⑴没有听说过大臣不留心安邦治国的大事,而只注意检点平日的细小言行。(2分)

⑵能够知道魏郑公有谏诤之事,是因为有他的奏章还存在。(2分)

(意到即可)

20.(6分)太宗之贤:重事实,不偏听偏信;不因小事而否定别人的大美;主动询问

自己的过失;善于反思,勇于改错;虚心向大臣请教,奖励忠

良之臣等(任一点得1分,共3分)

魏征之贤:用人无私心;劝谏太宗几百次;敢于指出太宗说话不足之处;

表明以身许国,直道而行的决心;希望做良臣等(任一点得1

分,共3分)

21.(3分)观点:1分;分析有理有据、客观辩证:2分

比如:能改正错误,但也不愿自己的这些不好的事情流传于世。

(★★★☆2005宝山二模)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4分)

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董祀。

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词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

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操因问曰:“闻夫人家多坟籍,犹能忆识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载四百余篇耳。”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文姬曰:“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于是缮书送之,文无贻误。(选自《后汉书·烈女传》)

17.曹操,字□□,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与曹丕、曹植合称为“□□”。

18.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适.河东卫仲道( )

犯法当.死 ( )

文姬诣.曹操请之( )

诚实相矜.( )

19.对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文姬为.胡骑所获∕今为.诸君见之

②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乃.追原祀罪

A.①组两字含义相同,②组两字含义也相同。

B.①组两字含义不同,②组两字含义相同。

C.①组两字含义不同,②组两含义也不相同。

D.①组两字含义相同,②组两字含义不同。

20.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⑴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流离涂炭,罔有存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主要表现了蔡文姬□□□;第三自然段,主要表现了蔡文姬□□。(选择文中的词语回答)

参考答案:

17.孟德;三曹(2分) 18.出嫁、嫁给;判……罪、判罪;到;同情、怜悯(4分,各1分) 19.

B (2分) 20.⑴为什么要吝啬一匹快马,而不去拯救垂死之人的性命呢(2分。要点:惜、疾足一骑、济、通顺,各0.5分);⑵飘泊流离,生灵涂炭,没有(一本书籍)保存下来(2分。要点:流离、涂炭、罔、补充内容,各0.5分) 21.有才辩;博学(2分,各1分)(第一自然段中有概括性句子:“博学有才辩”下文的第二、三两自然段分别写此内容)

(★★★2005虹口二模)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6分)

《邴原别传》① (节选)

魏太子为五官中郎将,天下向慕,宾客如云,而原独守道持常,自非公事不妄举动。太祖②微使人从容问之,原曰:?吾闻国危不事冢宰③,君老不奉世子,此典制也。”

于是乃转五官长史,令曰:“子弱不长,懼其难正,贪欲相压,以匡励之。虽云利贤,能不恧恧④!?太子燕会,众宾百数十人,太子建议曰:?君父各有笃疾,有药一丸,可救一人,当救君邪,父邪??众人纷纭,或父或君。时原在坐,不与此论,太子谘之于原,原悖然对曰:“父也。”太子亦不复难之。

[注释] ①《邴原别传》:选自《三国志·邴原传》注。②太祖指曹操。③冢宰:官名。三国时,掌握军政大权的大将军,职位相当于宰相。④恧恧(nǜ):惭愧。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⑴太祖微.使人从容问之()⑵于是乃转.五官长史()

⑶太子建议

..曰()⑷太子谘.之于原()

17.下列句中“之”指代的内容相同的两项是(2分)

A.使人从容问之 B.以匡励之

C.太子谘之于原 D.太子亦不复难之

18.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天下向慕,宾客如云译文:

⑵君父各有笃疾,有药一丸,可救一人,当救君邪,父邪?译文:

19.文中两处运用对比,其作用是(2分)20.联系本文内容分析,在封建时代,邴原的“守道持常”可以成为士大夫的楷模;而千载之后,邴原仍值得我们学习的是(2分)参考答案:

16.⑴暗中⑵转任⑶发问,提问⑷同“咨”,询问。

17.A D

18.⑴天下人向往并仰慕魏太子,魏太子门下的宾客像云彩会聚一样多

⑵皇帝、父亲都患重病,只有一丸药,可以救一个人,应当救皇帝呢,还是救父亲呢?19.突出邴原的坚持原则和刚正不阿

20.不惧权贵,保持人格尊严的品行

(★★★2006浦东一模)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6分)

春,正月,乙丑朔,陈主①朝会群臣,大雾四塞,入人鼻,皆辛酸,陈主昏睡,至晡时乃寤。

是日,贺若弼②自广陵引兵济江。先是弼以老马多买陈船而匿之,买弊船五六十艘,臵于渎内。陈人觇之,以为内国无船。弼又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广陵,于是大列旗臶,营幕被野,陈人以为隋兵大至,急发兵为备,既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又使兵缘江时猎,人马喧噪。故弼之济江,陈人不觉。韩擒虎将五百人自横江宵济采石,守者皆醉,遂克之。晋王广③率大军屯六合镇桃叶山。

(选自《资治通鉴》)[注] ①陈主:南朝陈后主②贺若弼:隋吴州总管③晋王广:晋王杨广

17.广陵就是现在的(地名)。(1分)

18.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正月,乙丑朔. (2)陈人觇.之

(3)后以为常,不复设备

.. (4)营幕被.野

19.对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1)弼又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3)故弼之.济江,陈人不觉(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A. (1)(2)相同,(3)( 4) 相同

B. (1)(2)相同,(3)(4)不同

C. (1)(2)不同,(3)( 4) 不同

D. (1)(2)不同,(3)(4)相同20.把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先是弼以老马多买陈船而匿之

(2)又使兵缘江时猎

21. “弼之济江,陈人不觉”的原因,从天气上看是因为;从计谋上看,是因为。(3分)

参考答案;

17.扬州(1分)18.(1)农历初一;(2)看见;(3)加以防备;(4)遮盖(4分)19.A(2分)20.⑴在这之前,贺若弼多用老马买陈国的船只,并把它们隐藏起来。(3分)⑵(贺)又经常派兵沿江打猎(3分)21.大雾四塞(1分);多次用假象迷惑敌人。(2分)

(★★★☆2006浦东二模)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7分)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①。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

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耳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yì)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

..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一时阃寄②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顾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门人给谏③俞君,于是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来请予序之首简。

①经历:掌管文牍的小官。宰执:指严嵩。②阃寄:指边境将领。③给谏:掌管谏诤、弹劾之官。

1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宰执深疾.之(2)以恣.敌之出没

(3)稍稍

..传播(4)始出死力相煽构.

19.文中第二段有两个词的意思和“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句中“已而”的意思相近,它们是、(2分)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特薄其谴,徙之塞上。

译文:。

(2)其子来请予序之首简。

译文:。

21.沈君“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这“其怀”具体指(1)(2)(用文中句子回答,2分)22.沈君遭谗受害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参考答案:

18.(1)嫉恨(2)放纵,任凭(3)渐渐(4)构陷罪名(每小题1分,共4分)

19.寻(1分)未几(1分)

20.(1)只是减轻了对他的惩罚,把他贬谪﹙流放﹚到塞上。(3分)(2)沈君的儿子来请我为文集写篇序,(把这篇序)放在卷首﹙或作为全书第一篇﹚。(3分)

21.(1)上愤疆埸之日弛(1分)(2)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1分)22.(1)他敢于直言进谏,在当时名声很大;(2)他所撰写的诗歌文章对时弊多有嘲讽指责;(3)他的言论传播开来,引起上下震恐。(答对1点给1分,共3分)

(★★★★2006普陀二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14分)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入都,即伏阙上《平黎策》,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识者壮之。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成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瑞)历两京左、右通政,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朱(石+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瑞锐意兴革,请浚吴淞、白茆,通流入海,民赖其利,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飙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②处之,帝犹优诏奖瑞。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搢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瑞抚吴甫半岁。小民闻当去,号泣载道,家绘像祀之。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

注:①脱粟:吃小米饭。②清秩:清贵闲散的官职。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 ) (2)令老仆艺.蔬自给( )

(3)又裁节

..邮传冗费( ) (4)瑞抚吴甫.半岁( )

17、下面句子中的“其”指代的具体内容是:(2分)

(1)民赖其.利。其__________ (2)并其.职于南京户部。其__________

18,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墨者多自免去。

(2)下令飚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

19、用自己的话概括海瑞最后称病辞官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6.(1)安定,使……安定。(2)种植。(3)削减。(4)刚刚,才。(每个解释1分,共4分) 17.(1)锐意兴革或疏浚河道。(2)海瑞。(每空1分,共2分)

18.(5分)(1)那些贪污的官员大都自行辞官离职。(2分,评分要点:墨、免去。) (2)(海

瑞)下达政令雷厉风行,下属官员都战战兢兢地遵命执行。(3分,评分要点:飙发凌厉、所司、惴惴。)

19.打击豪强,得罪了地方势力;削减招待经费,得罪了朝廷官员;行事矫枉过正,落人以口实。(3分,每一点1分。)

(★★★☆2006杨浦二模)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5分)

王旦

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帝谓旦曰:?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旦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政事缺失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帝以是逾贤.旦。中书有事送密院,违诏格,准在密院,以.事上闻。旦被.责,第拜谢.,堂吏皆见.罚。不愈月,密院有事送中书,亦违诏格,堂吏欣然.呈旦,旦令送还密院。

准大惭,见旦曰:?同年,甚得许大度量??旦不答。寇准罢枢密使,托人私求为使相,旦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耶!吾不受私请。?准深憾之。已而除.准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准入见.,谢.曰:?非陛下知臣,安能至此??帝具道旦所以荐者。准愧叹,以.为不可及。准在藩镇,生辰,造山棚大宴,又服用僣侈,为人所奏。

帝怒,谓旦曰:?寇准每欲效朕,可乎??旦徐对曰:?准诚贤能,无如騃何。?真宗意遂解,曰:?然,此正是騃尔。?遂不问。

(节选自《宋史〃王旦》)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寇准数短.旦⑵旦被.责

⑶已而除.准武胜军节度使⑷帝以是逾贤.旦

18.选出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2分)

⑴第拜谢.⑵谢.曰⑶吏皆见.罚⑷准入见.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19.选出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2分)

⑴理固当然.⑵.堂吏欣然.呈旦

⑶帝以.是逾贤旦⑷以.为不可及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⑴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

⑵非陛下知臣,安能至此?

21.上文通过王旦与寇准的,表现出王旦为人的(2分)

参考答案:

17.⑴说坏话⑵遭受⑶授予官职⑷认为---贤能(4分)

18.D(①谢罪②感谢③被④拜见)(2分)

19.D(①这样②----的样子③因为④认为)(2分)

20.⑴寇准对陛下没有什么隐瞒,更表现出他的忠诚和正直,这就是我所用看重他的原因。

(得分点:“无所隐”、“所以”、“判断句”)

⑵不是陛下了解臣,臣怎么能到现在这个位置?(判断句、“安”、“知”)

21.对比,大度(2分)

(★★★语文在线2007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羲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②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注]①棐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固.求市之( ) (2)笼.鹅而归( )

(3)人竞.买之( ) (4)其书为世所重.( )

18.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笼鹅而.归②羲之笑而.不答③因.书之④因.谓姥曰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2)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20.本文所写关于王羲之的几件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关于__________;其二是关于___________。(2分)

21.根据文意,用一句话概括王羲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7.(4分)坚决;用笼子装;争相;看重,推崇

18.(2分)C

19.(6分)

(1)老妇人听说王羲之即将到来,(就把鹅宰了)煮好招待王羲之,王羲之(为此)叹息了一整天。(省略句,烹、弥)

(2)(这些字)后来被这个门生的父亲误会刮去了,这个门生连着懊恼了好几天。(省略、被动句,懊、累)

20.(2分)爱鹅,书法

21.(2分)王羲之是一个率性而为(任率)的人。

(★★★☆2006嘉定一模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及是,三杨已前卒,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时山东、陕西流民就食河南者二十余万,谦请发河南、怀庆二府积粟以振。又奏令布政使年富安集其众,授田给牛种,使里老司察之。前后在任十九年,丁内外艰,皆令归治丧,旋起复。 (《明史〃于谦传》)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 及是,三杨已前卒.卒:_______________

(2) 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适:______________

(3) 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

..自代:

(4) 谦请发河南、怀庆二府积粟以振.振:______________

18.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 (连词,因为)

B.请留谦者以.千数(介词,用)

C.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副词,才)

D.谦请发河南、怀庆二府积粟以.振 (连词,用来)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

答:

(2)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

答:

20.于谦入朝被捕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答:

21.语段侧重表现于谦□□和□□两方面的可贵品质。(2分)

参考答案:

17.(每词1分):(1) 死,去世(2) 恰巧,正好(3)代替自己(4)同“赈”,赈济,救济18.(2分):A(A项中的“以”为介词)

19.(1) (3分)但于谦每次去京城商议国事时,都是空着口袋去的(重点为“橐”及介宾短语后置,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 (3分)随后(不久)王振知道搞错了,于谦得以释放,但被降职为大理寺少卿。(重点词为“已而”、“左迁”,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0.有位和于谦同名的御史得罪了当朝权贵王振(1分),恰好于谦此时入京荐人自代(1分),结果遭逢迎王振旨意的人弹劾而被捕下狱(1分)。(共3分,意思接近即可)

21.(2分):正直、爱民(每项1分)

(★★★2006闵行一模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开元初,山东大蝗。姚元崇请分遣使捕蝗埋之。上曰:?蝗,天灾也,诚由不德而致焉。卿请捕蝗,得无违而伤义乎??元崇进曰:?臣闻《大田》①诗曰‘秉畀炎火’②者,捕蝗之术也。古人行之于前,陛下用之于后。古人行之,所以安农;陛下行之,所以除害。臣闻安农,非伤义也。农安则物丰,除害则人乐,兴农去害,有国之大事也,幸陛下熟思之。?上喜曰:?事既师古,用可救时,是朕心也。?遂行之。时中外咸以为不可,上谓左右,曰:?吾与贤相讨论已定,捕蝗之事,敢议者死!?是岁所司结奏捕蝗虫凡百余万石,时无饥谨,天下赖焉。唐·郑綮《开天传信记》【注】①《大田》:《诗经》中诗篇名。②秉畀炎火:就是烧草灭蝗。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元崇进.曰(2)臣闻安.农(3)幸陛下熟.思之(4)捕蝗虫凡.百余万石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得无

..违而伤义乎 B.陛下用之于.后

览物之情,得无

..异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古人行之,所以

..安农 D.除害则.人乐

师者,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少年强则.国强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蝗,天灾也,诚由不德而致焉。

(2)事既师古,用可救时,是朕心也。

20. 文中画线句生动刻画了人物形象,请用一句成语概括“上”的性格特点:□□□□(2分)21.唐开元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开元盛世”。请依据本文信息,推断“盛世”

的成因。(2分)

参考答案:

17.(4分,每字1分)(1)进:进谏(2)安:使……安定(3)熟:仔细,深入(4)

凡:总共,一共。

18.(3分)B

19.(1)(3分)蝗灾是一种天灾,的确由于(我们)不施德政而招致。(“判断句”1分,“德”1分,通顺1分)/(2)(3分)这种做法既效法(学习)古人,用它又可以解决

眼前的困难,这是(符合)我的心愿。(“师”1分,“救时”1分,通顺1分)

20.(2分)当机立断、斩钉截铁、从善如流等。

21.(2分)能依据文本自圆其说者均可,如:大臣敢于进谏,皇帝善于纳谏,重视民生

体察民情,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等。

(★★★☆2006浦东一模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

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

?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

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①。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②以守,卒

全其城。(《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版:古城墙之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②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

各一丈为一堵。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⑴尾属.于城()⑵吾侪

..小人()

⑶轼庐.于其上()⑷卒.全其城()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⑴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⑵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19.与“吾谁与守”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唯才是举 D.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20.苏轼在洪水泛溢“城将败”之际,采取的措施有(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21.从本文可以看出苏轼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3分)

参考答案:

17.⑴连接⑵我们这些(辈)人⑶造房,搭草棚⑷最终、终于(本题4分,每小题1分)18.⑴我在这里,(虽然)洪水冲垮了(曹村),也不能毁坏(徐州)城。(2分)

⑵洪水将使我城受害(毁坏我城),事情很危急了,(你们)即使(哪怕、即便)是禁军,也将替我尽力。(3分)

19.C(2分)

20.⑴驱使富民回城,稳定民心⑵筑堤护城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如调动军队,分堵守护,身先士卒,亲临一线等)(本题3分,答到一点给2分,答到两点给3分)

21.临危不惧、以身作则、善于指挥、足智多谋、公而忘私、亲民爱民等。(本题3分,答到其中三点给3分)

(★★★☆2006宝山二模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登扫叶楼记

管同

自予归江宁,爱其山川奇胜,间尝与客登石头①,历钟阜,泛舟于后湖,南极芙蓉、天阙诸峰,而北攀燕子矶,以俯观江流之猛壮。以为江宁奇胜,尽于是矣。或有邀予登览者,辄厌倦,思舍是而他游。

而四望②有扫叶楼,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辛酉秋,金坛王中子访予于家,语及,因相携以往。是楼起于岑山③之巅,土石秀洁,而旁多大树,山风西来,落木齐下,堆黄叠青,艳若绮绣。及其上登,则近接城市,远挹江岛,烟村云舍,沙鸟风帆,幽旷瑰奇,毕呈于几席。虽乡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

凡人之情,骛远而遗近。盖远则其至必难,视之先重,虽无得而不暇知④矣;近则其至必易,视之先轻,虽有得而亦不暇知矣。予之见,每自谓差远流俗⑤,顾不知奇境即在半里外,至厌倦思欲远游,则其生平行事之类乎是者,可胜计哉!虽然,得王君而予不终

误矣,此古人之所以贵益友与。

[注释]①石头:指石头城。本段中的“钟阜、芙蓉、天阙”均为山名。②四望:四望矶,山名。据《晋书·温峤传》载:东晋苏峻据石头,温峤筑垒四望矶以逼峻。③岑山:小山。④不暇知:顾不得去了解,即不在意。⑤差远流俗:尚能远离流俗。差:尚。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可胜.计哉( )

凡人之情,骛.远而遗近 ( )

顾.不知奇境即在半里外( )

则近接城市,远挹.江岛( )

18.对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因相携以.往∕验之以.事

②乃.未始一至焉∕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A.①组两字用法相同,②组两字用法也相同。

B.①组两字用法不同,②组两字用法相同。

C.①组两字用法不同,②组两用法也不相同。

D.①组两字用法相同,②组两字用法不同。

19.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⑴虽乡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此古人之所以贵益友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说“思舍是而他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中的词句回答)

21.登扫叶楼观赏后,作者获得了怎样的感悟?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参考答案:

17.尽;“鹜”通“务”,追求;但,却;连接(根据前后句的相互关系,可以推导出此答案)(4分,各1分)

18.B (前“以”作连词用,后“以”作介词用;两个“乃”均作副词用) (2分)

19.⑴即使以前所认为的奇异优美之景,又怎能超过这里呢?(3分,要点:虽、乡、奇胜、何以、加、通顺,各0.5分);⑵这就是古人把对自己有教益的朋友,看得很重的原因吧(2分,要点:所以、贵、益友、通顺,各0.5分)

20.以为江宁奇胜,尽于是矣(2分)

21.作者感悟到,行事不应该好高骛远,在眼前得之容易的事物中,也有着赏心悦目的东西

(大意相近相即可得分)(3分)

(★★★★2006嘉定二模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17分)

东西

伊墨卿太守语余曰:?向闻朱石君师言,世俗通行之语,但举‘东西’,而不言‘南北’者。‘东’谓我儒之教,即孔子之东家某;‘西’即彼教,谓西方之圣人。举此二端,足以函盖一切矣。?惜当时未闻所据何书。

余尝私质之纪文达师。师笑曰:石君笃信彼教,故其论如此。然余尝阐明思陵偶问词臣曰:?今市肆交易,但云买东西,而不及南北,何也??辅臣周延儒对曰:?南方火,北方水。昏夜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此不待次易,故但言东西耳。?思陵善之。余谓周乃小人,捷给取辨,一时亦未见碻凿。《齐书豫章王嶷传》:?上谓嶷曰:百年亦何可重,止得东西一百,于事亦得。?似当时已谓物为东西。物产四方而约举东西,正犹史记四时而约言?春秋?耳。(清?粱章钜《浪迹丛谈》)16.文中提及的“文达”是纪晓岚的谥号,他所著的《》是《聊斋志异》后又一部影响很大的文言短篇小说集。(1分)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余尝私质.之纪文达师。()

(2)今市肆.交易。()

(3)物产四方而约.举东西。()

(4)正犹史记

..四时而约言“春秋”耳。()

18.文中对“东西”的解释一共有三种,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他们的观点。(3分)朱石君:

周延儒:

纪昀: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昏夜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此不待次易,故但言东西耳。

20.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作者认为朱石君的观点是不可信的,因为它的观点本身没有依据。

B.纪文达认为朱石君自己信仰儒教,所以才有这个观点。

C.纪文达认为周延儒此人言词敏捷,善于应对,所以他的话不一定可信。

D.《齐书》上的话说明当时已经有把物称作“东西”的说法,所以能够就此推断“东西”一词的由来。

21.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你是否曾经对某一个词语的来历有过思考,请另举一个例子,并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6.(1分)阅微草堂笔记

17.(共4分。每个1分)(1)询问;(2)店铺;(3)简明,简要;(4)史书记载18.(每一点1分,共3分)

朱石君:东方儒教(孔子)与西方耶稣教(耶稣)包含一切事物,故名。

周延儒:南方火、北方水,求水火不须买卖,所以需要买卖之物称东西。

纪昀:物出产于四方但简称东西,如同四季简称春秋。

19.(4分)夜晚敲人家的门,如果是寻求饮水或灯火,没有不白白赠送的,根本用不着买卖;(要买的是水、火(南北)之外的其它物品,)所以只说买“东西”罢了。

关键词:“叩”、“与”、“易”等每字一分,句子通顺、大意连贯1分。

20.(2分) C

21.(例子1分,分析合理2分)

例:明代的徐咸在《相马经》一书中就说:“马旋毛者,善旋王,恶旋十四,所谓毛病,最为害者也。”意思是说,卷曲的马毛,有好有坏,位置生得不好,就是毛病。那么,如果主人骑的话。就会有害处。后来,有人却把这个词用到了人和物的身上了。“毛病”一词原来的意思人们却不知道了。

例:捣糨糊”一词的由来,一般都知道来源于上海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流行语,再由上海而流行全国。“捣糨糊”一词的本来面目,其实是九十年代初上海黑道的一个术语,是“逃江湖”一词的音转,并在音转中发生了涵义的变化。

例:100多年前,赛马是欧洲第一运动,当时的英国城市德比(Derby)郡以举行大赛马会而著称,德比也盛产名马。在英国的重要赛马会上,主要都是来自于德比的马进行争夺,后来德比一词便被广泛应用在体育运动中,专指同城市两支球队之间的对抗。

(★★★☆2006卢湾二模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5分)

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①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曰:?于我乎养生送死。?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尝僦②小舟,问舟子曰:?几何钱??曰数若干,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故负贩人亦曰瓶庵盛德长者。吴门高士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③,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酻之,不令其子孙知。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白徒④悍卒皆服之。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逆阉魏忠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⑤抗疏,既危而免。?瓶庵殊多父风也,父尝刲⑥股以疗亲病,瓶庵父病亦刲股。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魏禧《瓶庵小传》)[注]①失怙:失去父亲。怙,依靠。②僦:租赁。③先陇:祖先陇地,祖墓。④白徒:本指无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此处指散漫无管束的人。⑤叩阍(hūn):向朝廷进言。⑥刲(kuī):割取。

17.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瓶庵幼失怙废.学()⑵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

⑶瓶庵尝馈.遗之()⑷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善.容物者也 B.好.文墨士

吾六十,善.病好.行其德

C.君以.布衣叩阍抗疏 D.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

父尝刲股以.疗亲病并婚嫁之.如己出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

⑵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

20.从文中看,人们称曰“瓶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21.“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是因为瓶庵具有、、等优秀品格。(3分)

参考答案:

17.(4分)⑴停止;不再继续⑵认为……有才德⑶赠送⑷完毕

18.(2分)B (A项中“善容物者也”的“善”是“擅长”的意思,后句的“善”表示“容易”;B项两句中的“好”都为“喜爱”的意思;C项“君以布衣叩阍抗疏”的“以”为介词,表示“以……的身份”,“父尝刲股以疗亲病”的“以”为连词,相当于“来”,表示目的;D项前句“之”同“者”构成定语后置的标志,后句“之”为第三人称代词。)19.(4分)⑴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己?(2分,把握关键字“是”、“安”;注意倒装句式;语意连贯。)⑵邻里之间发生纠纷,常常到瓶庵那里请他评判是非。(2分,把握关键字“里”“就”、通假字“平”;语意连贯。)

20.(2分)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21.(3分)勤奋好学、济贫扶弱、重贤尊祖、敬老爱幼、公正无私(每项1分,写出三点即可)

(★★★☆2006浦东二模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齐宣王出猎于社山,社山父老十三人相与劳王,王曰:?父老苦矣!?谓左右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闾丘先生不拜。王曰:?父老以为少耶??谓左右复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闾丘先生又不拜。王曰:?拜者去,不拜者前。?曰:?寡人今观父老幸而劳之,故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先生独不拜,寡人自以为少,故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先生又独不拜,寡人得无有过乎??闾丘先生对曰:?惟闻大王来游,所以为劳大王,望得寿于大王,望得富于大王,望得贵于大王。?王曰:?天杀生有时,非寡人所得与也,无

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

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文言文阅读) 完全详解汇编 【汇编说明】: [本系列对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题和试题详解详析进行了重新校对和整理分类,主要目的在于给处于繁忙和超负荷工作的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复习和教学提供一些方便。但难免有错,在此请谅解] 三、(9分,每小题3分)(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晃错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力开其资财之道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体寒不得衣,慈母不能保其子,君亦安能以有民" 皇甫隆为敦煌,敦煌俗不晓作耧犁,及种,人牛功力既费,而收谷更少,皇甫隆乃教作耧犁,所省佣力过半,得谷加五①。又,敦煌俗,妇女作裙,孪缩②如羊肠,用布一匹。隆又改之,所省复不赀③。黄霸为颖川,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④: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豚子,可以为祭。吏往,皆如言。 李衡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柑橘千树。临卒,敕儿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⑤,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后柑橘成,岁得绢数千匹。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孔子曰:"居家理,治可移于官。"然则家犹国,国犹家,其义一也。 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直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凡九十二篇,分为十卷,卷首皆有目录。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故叮咛周至,不尚浮辞。览者无或嗤焉。 (选自《齐民要术》,有删改) [注]①加五:增加五成。②挛缩:褶皱。③不赀:不计其数④区处:分别处理。 ⑤千头木奴:暗指千棵柑橘树。⑥醯醢(xīhǎi):指酿造,腌制的方法。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书》所述,要在安民要:关键。 B。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责:需要。 C。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询:询问。 D。资生之业,靡不毕书资:资财。 【答案】:D(【解析】"资",凭借,获取。本文指用来谋生的方法。)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B。李衡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家犹国,国犹家,其义一也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小石潭记(节选)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面选项恰当的一项是() A. 甲诗作者为宋代诗人,乙文作者为唐代文学家。 B. 从题材看,甲诗为怀人诗,乙文为山水游记 C. 甲乙两诗文均有感而发,写于作者被贬谪之地。 D. 甲乙两诗文作者在文坛上被并称为“刘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下面选项恰当的一项是()。 A. 甲诗颈联描绘了诗人所见的“千帆过”“万木春”之景,表达其对生活哲理性的思考。 B. 乙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句着意描写了潭中鱼儿自由游弋的可爱情态。 C. 甲诗尾联中“长精神”和乙文中“凄神寒骨”都隐约传达出作者被贬后的失意与怅惘。 D. 甲诗和乙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均较为显性,伤感至豁达、欢乐转忧伤,读者能感同身受。 (4)古人云“诗言志,歌咏怀”,甲诗和乙文作者有过被贬谪经历后,都在作品中以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情感,请举例说明。 【答案】(1)D (2)(鱼儿)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3)D (4)甲诗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含蓄表达思念故友,感慨岁月的情感;乙文借幽深凄清之景委婉抒发被贬谪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 【解析】【分析】(1)A. 甲诗作者为刘禹锡,唐代文学家。B. 甲诗为酬答诗。C. 甲诗不是写于作者被贬谪之地。刘禹锡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三年(实则二十二年)后应召回京。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白居易。故选D。(2)本题注意关键词:俶尔,忽然。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迅疾。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任元受①事②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以燥湿,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③也。”张魏公作都督,欲辟④之入幕。元受力辞⑤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魏公太息而许之。 (节选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注】①任元受:名尽言。②事:侍奉。③迨(dài):及。④辟:征召。⑤辞:推辞。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未尝离左右________ ②或以语话稍多________ ③尽言方养亲________ ④必持以遗老母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 A.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幼时记趣》) B. 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C.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D.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虽名医不迨也 (4)翻译下列句子。 ①魏公太息而许之。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5)《老学庵笔记》是宋人笔记中的佼佼者。选文对任元受这一形象的刻画很出色,请简要分析。 【答案】(1)身边;稍微;正;给 (2)D (3)虽/名医/不迨也 (4)①张魏公感动不已答应了他。②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5)文章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了任元受至孝的形象。 动作描写:未尝离左右、皆朝暮候之。 语言描写: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 侧面烘托:魏公太息而许之。 【解析】【分析】(1)①句子大意为:不曾离开过母亲身边。左右:身边;②句子大意为:或许因为话语稍微多了点。稍:稍微;③句子大意为:我正侍奉母亲。方:正;④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写出下列带点的汉字的读音,并填空。 孔君平诣其父,“诣”的意思是;为设果,是为设果;儿应声答曰。 2、“惠”通假字是,“甚聪惠”是说杨氏子从文中这一句话可以看出。 3、杨氏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 二、解释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________ 乃: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示:________ 曰:________ 3、未闻是夫子。未:________ 闻:________ 三、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对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1、诣:拜见乃:于是,就、示:给……看曰:说、未:没有闻:听见三、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杨家儿子答道:“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杨家儿子反应极快,才思敏捷。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翻译句子。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 ②先子度其足: ③而置之其坐: 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文中的之字解释。 ①而置之其坐 ②至之市 ③而忘操之

2016年高考文言文真题

查看更多>> [转载]2016年语文高考汇编——文言文阅读(下) 2016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李台州传[宋]杨万里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马季思官蜀, 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 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至暮,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 必宽警之,饮泣强食,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竞不得。至荆州,复然。 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 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曰:“官人与我一文两文。”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既饮茗,问其里若姓。媪勃然怒曰:“官人能与我几钱,何遽问我姓名?我非乞人也。”宗质起敬,谢曰:“某皇恐,上忤阿婆,愿霁怒,试言之,何害?怒火乡邻或亲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媪喜曰:“老婆姓异甚,不可言。”宗质力恳请,忽曰:“我姓展。”宗质 瞿然起,抱之,大哭曰:“夫人,吾母也。”媪曰:“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宗质拜曰:“然。”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涕下。 宗质负其母归,季思与家人子亦泣,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母以高年终,宗质亦白首矣。 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明年,予官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朝士云:“李台州,曾规姻家也,规无子,子 台州之子。”予一见不敢再,亦未知其孝。 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予生八年,丧先太夫人,终身饮恨。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 赞曰:孔子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咏歌以为美谈。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人谁无母?有母谁无是心哉?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31分)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慭慭:yìn yìn,谨慎小心的样子。阚:hǎn,虎叫声。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4分) 船载以入()驴不胜怒()技止此耳()乃去() 2、解释下面每组中指定的词。(10分) ①然:庞然大物()然往来视之() ②因:因跳踉大阚()罔不因势象形() ③耳:技止此耳()无丝竹之乱耳(耳朵) ④且:以为且噬已也()且焉置土石() ⑤益:益习其声()有所广益() 3、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虎因喜,计之曰 D、稍出近之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贵州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 B、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慢慢学习它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 C、技止此耳。——它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 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6、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跳踉大阚”从动作、吼声两方面表现虎的勇猛凶狠。 B、“终不敢搏”写出老虎的谨慎。 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指向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D、这篇寓言生动形象,成功刻画了人格化了的驴和虎的形象。 7、举出课文中描写老虎心理活动及动作的词句,说说它们对刻画考虎形象有什么作用。(6分) 心理活动: 动作: 作用: 8、指出出自这段文字的成语(至少2个)。(2分)

-2018全国卷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 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 ..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池,恢复旧境;离开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C.鲁芝审时度势,进营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四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 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原文1.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导读: 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 注释: 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2.术未尽也() 3.先则恐逮于臣() 4.夫诱道争远

() 二.翻译 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2.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③地,遂得水。 导读: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

文言文翻译小练习及答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于是弗果用。(《礼记·檀弓下第四》)【注】陈子亢:陈子车的弟弟,孔子的弟子。 ⑴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 译文: ⑵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 译文: 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左传·襄公十五年》) ⑴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 ⑴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 ⑴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魏惠王谓卜皮曰:“子闻寡人之声闻亦何如焉?”对曰:“臣闻王之慈惠也。”王欣然喜曰:“然则功且安至?” 对曰:“王之功至于亡。”王曰:“慈惠,行善也。行之而亡,何也?”卜皮对曰:“夫

201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汇总

201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汇总(含参考答案) 全国卷Ⅰ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 幼赴阙 ..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②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祚 ..,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 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 ..,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赗赠有加,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10.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论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①吴保安,字永固,河北人,任遂州方义尉。其乡人郭仲翔,即元振注从侄也。仲翔有才学,元振欲成其名宦。 ②会南蛮作乱,以李蒙为姚州都督,帅师讨焉。蒙临行,辞元振。元振乃见仲翔,谓蒙曰:“弟之孤子,未有名宦。子姑将行,如破贼立功,某在政事,当接引之,俾其薄俸也。”蒙诺之。仲翔颇有干用,乃以为判官,委之军事。 ③至蜀,保安寓书于仲翔曰:“幸共乡里,素未谋面,而心常慕仰。侧闻吾子急人之忧,不遗乡曲之情,忽垂特达之眷,使保安得执鞭弭,以奉周旋。是吾子丘山之恩,即保安铭镂之日。” ④仲翔得书,深感之,即言于李将军,召为管记。未至而蛮贼转逼,李将军至姚州,与战破之。乘胜深入,蛮覆而败之。李身死军没,仲翔为虏。蛮夷利汉财物,其没落者,皆通音耗,令其家赎之。保安既至姚州,适值军没,迟留未返。而仲翔于蛮中,致书于保安曰:“永固无恙。顷辱书未报,值大军已发。深入贼庭,果逢挠败。吾今在厄,力屈计穷。而蛮俗没留,许亲族往赎,求绢千匹。愿足下早报吾伯父。宜以时到,得赎吾还。使亡魂复归,死骨更肉,唯望足下耳。”时元振已卒,保安乃为报,许赎仲翔。乃倾其家,置绢千匹,赎之。 ⑤向二百日而仲翔至姚州,形状憔悴,殆非人也。方与保安相识,语相泣也。仲翔到家,辞亲凡十五年矣。后因勋至京,授蔚州录事参军,则迎亲到官。仲翔至蜀访保安,而保安与其妻皆卒。于是尽以家财二十万,厚葬保安,仍刻石颂美。仲翔亲庐其侧,行服三年,德保安不已。 (选自《新唐书?吴保安传》 【注】元振:郭元振,唐朝名将,宰相。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帅师讨焉帅:率领 B.俾其薄俸也俾:使,让 C.蛮覆而败之覆:遮盖 D.殆非人也殆:几乎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侄:父亲的亲兄弟的孙子,即堂兄弟的儿子。 B.孤子:即孤儿,少年丧父者或幼无父母者。 C.乡曲:思乡的曲子,如《杨柳曲》《梅花落》等。 D.鞭弭:马鞭和弓;执鞭弭,意指在部队建功立业。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仲翔颇有干用,乃以为判官,委之军事。(4分) (2)仲翔亲庐其侧,行服三年,德保安不已。(4分) 9.结合全文,概括两件感恩回报的事情。(4分)

文言文阅读题含答案

【一】晏子之御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译文]:晏子担任齐国之相时,有一天出去。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她丈夫替国相驾车,坐在伞下,用鞭子抽打着车前的四匹马,趾高气昂,很是神采气昂。车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问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为齐相,名闻各国。今天,我看他 出门,智谋深远,态度谦虚。现在看看你,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可是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我因此要求离婚。”从此之后,她丈夫处处收敛,谦卑多了。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 怎么回事,车夫据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1.解释下列短语。 (1)意气扬扬: (2)名显诸侯: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3.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A.本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B.本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4.晏子是古代名相,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答案:1.(1)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2)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 2.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 3.B 4.晏子的标准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二】子鱼论战 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司马(④)曰:“彼众我寡, 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节选自《》) 【注释】(1)泓:泓水(2)既:尽,完了(3)济:渡过(4)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这里指子鱼。(5)陈:同“阵”,摆好阵势。 【二】[译文]:宋襄公领兵和楚军在泓水地方交战。宋军已经排好队列,楚军还未全部渡河。子鱼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趁他们尚未全部渡河,请下令攻击他们。”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尚未排好队列,子鱼又将上述意见报告襄公。襄公说:“还不行。”等到楚军排好了

小古文阅读训练题(附答案)

小古文阅读训练一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选择句子中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集:聚集。 B. 公欣然.曰然:样子 C.白雪纷纷何.所似?何:为什么。 D.未若.柳絮因风起若:如 2.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A. 与儿女讲论文义翻译:跟儿子、女儿在一起谈论诗文。 B.撒盐空中差可拟翻译:比作在空中撒盐差不多。 C.俄而雪骤翻译:不一会儿雪突然停了。 D . 公大笑乐翻译:谢太傅大笑起来,觉得很有意思。 3.关于“兄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的伯伯就是谢太傅;B.她的父亲叫谢无奕;C.她的丈夫是左将军王凝之 4.这则小古文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 A.谢太傅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儿女们从生活中学习。 B.谢太傅的兄女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 C.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喻,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二)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期”的意思正确的是() A.期待B.期望C.一起D.约定

2. “元方时年七岁”中“时”的意思正确的是() A.当时B.时候C.时间D.时期 3.“元方入门不顾”中“顾”的意思正确的是() A.理睬B.顾虑C.回头看D.照顾 3.“待君久不至,已去。”的正确翻译是() A.等你很久都没来,他已经先去了。B.等了你很久,你都没到,他已经离开了。C.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先走了。D。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离开了。 4.朗读下面这句话的正确停顿是() A.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B.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C.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D.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5.这则小古文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A.待人有礼貌B.做人要守信C.说话要有理D.知错要改正 小古文阅读训练二 (三)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下面带点字解释有有误的一项是(B) A.天雨墙坏雨:下雨B.其邻人之父亦云父:父亲 C.暮而果大亡其财亡:丢失D.其家甚智其子甚:很,十分 2.朗读下面这句话停顿正确的是(B)

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及答案翻译

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及答案翻译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及答案翻译》的内容,具体内容:高考语文中的文言文阅读是考试的难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成为高考语文复习的关键,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原文天生一不... 高考语文中的文言文阅读是考试的难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成为高考语文复习的关键,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原文 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②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夫所谓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羿之射,秋之奕,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使必待周、孔而后可以不朽,则宇宙间安得有此纷纷之周、孔哉! 子之大父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③。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反托于与陈文恭公讲学云云。呜呼!自是而一瓢先生不传矣,朽矣! 夫学在躬行,不在讲也。圣学莫如仁,先生能以术仁其民,使无夭札④,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素位而行,学孰大于是!而何必舍之以他求?文恭,相公也;子之大父,布衣也,相公借布衣以自重,则名高;而布衣扶相公以自尊,则甚陋。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曰:"一瓢先生非名医乎?"虽子

之仇,无异词也。又问之曰:"一瓢先生其理学乎?"虽子之戚,有异词也,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得毋以"艺成而下"⑤之说为斤斤乎?不知艺即道之有形者也。精求之,何艺非道?貌袭之,道艺两失。医之为艺,尤非易言,神农始之,黄帝昌之,周公使冢宰领之,其道通于神圣。今天下医绝矣,惟讲学一流转未绝者,何也?医之效立见,故名医百无一人;学之讲无稽,故村儒举目皆是。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而反贱之于举目皆是之中,过矣! 仆昔疾病,性命危笃,尔时虽十周、程、张、朱⑥何益?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⑦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耕而传焉,当高出语录陈言万万。而乃讳而不宣,甘舍神奇以就臭腐,在理学中未必增一伪席,而方伎中转失一真人矣。岂不悖哉!岂不惜哉! 【注】①此文是袁枚写给名医薛雪(号一瓢)之孙薛寿鱼的一封信,信中借如何评价薛雪,批评了当时重理学轻技艺的社会风气。②若:和,同。 ③不禄:死的委婉说法。④夭札:因病而早死。⑤艺成而下:语出《礼记乐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艺,技艺。⑥周、程、张、朱:即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均为理学家。⑦刀圭:用来量取药末的器具,代指药物。 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意:猜测 B.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曰执:拉住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25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写出下列带点的汉字的读音,并填空。 孔君平诣其父,“诣”的意思是果;儿应声答曰。2、“惠”通假字是,“甚聪惠”是说杨氏子从文中这一句话可以看出。 3、杨氏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二、解释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精品文档答案:二、1、诣:拜见乃:于是,就、未:没有闻:听见三、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 杨家儿子答道:“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都根据人物姓氏来 借题发挥,杨家儿子反应极快,才思敏捷。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 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翻 译句子。 而置之其坐: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文中的字解释。而置 之其坐 25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 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 恬若不知。 1.解释加点字窃入学舍窃:辄默记辄儿痴如此痴恬若不见 2.翻译 句子王冕者,诸暨人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3.王冕能 成为画家的因?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 25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 2.翻译句字。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6.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参考答案:郑国有一个想要买 鞋的人。先自己测量自己的脚。 然后把尺子放在他的座位上。 不要墨守陈规,按教条办事,要知道变通,摆脱腐朽思想的束缚。 代词,指尺子; 词,指尺子;代词,指鞋。 痴:形容极度迷恋某种事物;恬:坦然; 鞭子打。曷:同“何”,怎么,为什么。 王冕是诸暨县人。

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50

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50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葛乾孙,字可久,平江人也。生而负奇气,仪状伟特,膂力绝伦。未冠,好为击刺之术,战阵之教,百家众技,靡不精究。及长,遂更折节读书,应进士举所业,出语惊人。主司方按图索骏不能识斥弛之士把玩不忍舍置君亚选。君曰:“此不足为也。吾宁龌龊从谀,离析经旨以媚有司意乎!”遂不复应试。犹时时指授弟子,皆有可观。金华黄公溍尤奇其文,劝之仕,不应。 ②世传药书方论,而君之工巧,独自天得,治疾多奇验。自丞相以下诸贵人得奇疾,他医所不能治者,咸以谒君,无不随愈。有士人患伤寒疾,不得汗,比君往见,则发狂,循河而走,君就摔置水中,使禁不得出。良久出之,裹以重茧,得汗解,其治他疾多类此。当是时可久之名,重于南北,吴人有之四方者,必以可久为问,四方士大夫过吴中,亦必造可久之居而请焉。 ③至正壬辰,徽寇转掠江浙,吴人震恐。浙西廉访佥事李公仲善请与君图,君劝城之,因守以讨贼,仍请身任其事,李公壮其言,然其计,卒城之,而民赖以安。明年癸巳春正月,与予游开元佛舍,私与予言:“吾闻中原豪杰方兴,而吾不及预,命也夫。”公云:“六气淫厉,吾犯司地,殆将死矣。如期必于秋。”予曰:“何至是!”逾月果疾,予往视之,则犹谈笑无他苦。秋七月,沐浴竟,遂偃然而逝,年四十有九。其诗未及诠次,藏于家。君既没,而朝廷聘君之命适至,已无及矣。 (节选自元·徐显《稗史集传》)(1)出下列加下划线中的意思。 ①比君往见________ ②君既没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治疾多奇验() A.验证 B.经验 C.灵验 D.试验 ②而吾不及预,命也夫() A.参与 B.预先 C.料想 D.预兆 (3)①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三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主司方按图索骏不能识斥弛之士把玩不忍舍置君亚选 (4)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君劝城之,因守以讨贼,仍请身任其事,李公壮其言,然其计,卒城之,而民赖以安。(5)①段中葛乾孙“不复应试”的原因可以概括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 (6)②段中作者是如何塑造葛乾孙形象的?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1)等到;通“殁”,死。 (2)C;A (3)主司方按图索骏/不能识斥弛之士/把玩不忍舍/置君亚选 (4)葛君劝(李公)筑城,凭借城坚守来讨伐贼人,还请求亲自承担这件事。李公认为他的话很有气势,认可他的计策,最终筑城,老百姓依赖此得以安全。 (5)元朝政府科举政策限制人才;乾孙不愿歪曲经典逢迎献媚。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仇香者,陈留人也。至行①纯嘿②,乡党无知者。年四十,为蒲亭长。民有陈元,独与母居。母诣香告元不孝,香惊曰:“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母早时守寡,养人遗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母涕泣而起。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元感悟,卒为孝子。考城令王奂闻之曰:“枳棘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竟日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不应征辟③,卒于家。 【注】①至行:高尚的德行。②嘿:同“默”,闭口不说话。③征辟(bì):征召、推举做官。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为蒲亭长________ ②枳棘非鸾凤所集________ (2)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2处) 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 (3)翻译句子。 ①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三则》) (4)仇香有哪些“至行”?请概括。 【答案】(1)担任;栖息,停留 (2)吾近日过元舍 /庐落整顿/ 耕耘以时 (3)①于是(王奂)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学习。②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上那个穷和尚吗?③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 (4)①不偏听偏信,善于说服别人;②亲民;③不慕名利;④讲究仪容仪表。 【解析】【分析】(1)结合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并结合句意理解词语意思,①句意为:担任蒲亭亭长。为:担任;②句意为:荆棘的丛林,不是鸾凤栖身之所。集:栖息,停留。 (2)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本句句意为:我最近经过陈元的房舍,院落整理得干干净净,耕作也很及时。根据句意断句为: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 (3)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乃,于是;以,拿;奉,通“俸”,俸禄;资,资助;使,让;句子翻译为:于是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②顾,难道;不如,比不上;鄙,边境;句子翻译为: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比不上四川边界的那个和尚吗?③

小古文阅读训练题(附答案)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选择句子中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集:聚集。 B. 公欣然.曰然:样子 C.白雪纷纷何.所似?何:为什么。 D.未若.柳絮因风起若:如 2.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A. 与儿女讲论文义翻译:跟儿子、女儿在一起谈论诗文。 B.撒盐空中差可拟翻译:比作在空中撒盐差不多。 C.俄而雪骤翻译:不一会儿雪突然停了。 D . 公大笑乐翻译:谢太傅大笑起来,觉得很有意思。 3.关于“兄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的伯伯就是谢太傅;B.她的父亲叫谢无奕;C.她的丈夫是左将军王凝之 4.这则小古文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 A.谢太傅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儿女们从生活中学习。 B.谢太傅的兄女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 C.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喻,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二)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期”的意思正确的是() A.期待 B.期望C.一起D.约定 2. “元方时年七岁”中“时”的意思正确的是() A.当时 B.时候C.时间D.时期 3.“元方入门不顾”中“顾”的意思正确的是() A.理睬 B.顾虑C.回头看D.照顾 3.“待君久不至,已去。”的正确翻译是() A.等你很久都没来,他已经先去了。B.等了你很久,你都没到,他已经离开了。C.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先走了。D。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离开了。 4.朗读下面这句话的正确停顿是() A.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B.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C.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D.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5.这则小古文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A.待人有礼貌 B.做人要守信C.说话要有理D.知错要改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