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教学设计中的知识点·中国教育技术标准JJB101-2004

关于教学设计中的知识点·中国教育技术标准JJB101-2004

关于教学设计中的知识点·中国教育技术标准JJB101-2004
关于教学设计中的知识点·中国教育技术标准JJB101-2004

一、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堂教学设计表由4张基本表格组成,在填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章节名称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或课)的顺序和名称填写。

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如果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需要两堂以上的课(我们把它称为学时)才能完成,那幺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既可以统一设计、分段教学;也可以按学时分别设计、各成体系。

如《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原子,统一设计时章节名称可填写为:§2.2 原子;分别设计时则为:§2.2 原子(第一学时)和§2.2 原子(第二学时)两个设计表。

2.计划学时按照设计的授课实际需要填写。如上述统一设计,需要两堂课来完成“原子”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计划学时”栏中应填写“2”;若按照第二种分学时的设计方案,则在对应的“计划学时”栏中填写“1”。

3.教学目标应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编写一般包括了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内容。按新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尤其是情感目标,应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因势利导、自然贴切。

教学目标的叙述应简洁、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包括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四个要素。它和表下方的各知识点学习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又不是所有学习目标的简单相加。

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涉及的范围要和上面“章节名称”栏中所确定的范围相符合。如果是一节(课)的统一设计,教学目标也应是整节(课)的;若是按学时分别设计的,则教学目标应是对应该学时教学内容的那一部分,而不是该节(课)的全部。

4.学生特征填写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的学习准备情况,作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如果在课程教学设计时,已经对教学对象做过分析,没有新的内容,此栏可以不填。

5.学习目标描述学习目标描述的内容分三个部分:

(1)知识点编号指该知识点的代号,它在本课程中具有惟一性。知识点编号由两部分组成:前边为章、节(或课)的代号,后边为该知识点在本节(课)中的顺序号,中间用短横线相连。如:

2.6-1 代表第二章第六节的第一个知识点;

3.2-3 代表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三个知识点;

2 8-4 代表第28课的第四个知识点;

1.3.4-2 代表第一编第三章第四节的第二个知识点。

(2)学习目标指每个知识点所具有的学习目标层次。

(3)具体描述语句指对学习目标各个层次的具体描述。

在课堂教学的条件下,教学对象特指授课班级的学生,因此在目标描述中可以省略而不致引起误解;教学条件一般都在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场所进行,如非必要也可以省略;评价标准除了特指以外,都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或本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层次为依据,因此也不必再重复说明。对于学习目标的具体描述,只要用动宾短语来说明与学习目标相对应的学习行为就可以了。如: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基本作用。

画出常见电路组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了解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6.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构成本课程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中最重要和最本质的学习内容。教学难点主要指由于知识的深度和知识的模糊性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在填写此栏时,除应简要地说明重点、难点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突出和强化教学重

点、突破和化解教学难点。在填写“解决措施”一栏时,应把考虑的具体措施简要地加以说明。

7.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本栏是对课程教学设计表中教学媒体(资源)列表的具体落实,此栏共有9项内容:

(1)知识点编号同前。

(2)学习目标同前。

(3)媒体类型指选用的教学媒体的物理形态。一般常用的媒体有:图表、照片、标本、模型、幻灯、投影、电影、录音(CD)、录像(VCD)、课件(视频、音频、动画)、网络等。除此之外还包括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如演示、示范、实验、上网等。

(4)媒体内容要点指选用的教学媒体的主要内容,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一般情况下,媒体的名称(题目)大多可以反映它的内容要点。

(5)教学作用指媒体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它已经在表中列出,选用时只要把相应的代号A、B、……等填入栏内即可。

(6)使用方式指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它也在表中列出,只要把相应的代号A、B、……等填入栏内即可。

(7)所得结论指媒体使用后预期的结果。如阿基米德演示实验预期的结果是学生将认识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系。

(8)占用时间指媒体使用过程需要的时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估计到实际教学过程进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计划好媒体使用的时间。这样有利于教学进度及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合理掌握。

(9)媒体来源包括自制、购入、库存、取自××资源库、网上下载等。

8.板书设计板书是指教师讲课时在黑板(白板)上所写的文字、公式符号和所画的图表等内容。它是整个教学思路和内容的浓缩,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

板书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从表面上要求做到美观、整齐,充分合理地利用板面,更重要的在于板书可以使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按一定的形式有条理地呈现在黑板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要求板书设计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完整,系统性、逻辑性强,符合视觉心理,便于学生的学习。

“板书设计”一栏,整体可作为一幅板面,也可分为4幅板面,或者作为8幅投影片(只限板书内容)使用。如果需要在板面上书写的内容较多,设计时可以只用符号“×××”代替板书内容即可,不必把字符一一写出。

我们通常所用的板书,多为逻辑式的:

一、×××××××

1.×××××

(1)××××

①×××××××

其实,板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精心设计,学生得到的将不仅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和审美情趣的陶冶。

9.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这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前面所进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工作,都将在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中得到体现。

为了便于教学和交流,我们规定在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中统一使用下列图形符号:内填写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内容;

内填写媒体的类型和媒体的内容要点;

内填写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活动内容;

内填写教师进行逻辑判断的内容;

为课堂教学过程开始和结束的符号。

10.形成性练习它是按照教学目标编制的一组练习题,用以考核学生对本节课(或本知识单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它不同于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需要教师自己设计、编制。

形成性练习题的编制,应按如下要求进行:

(1)将每个知识点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练习题与之对应;

(2)将每个知识点上每个层次的学习目标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练习题与之对应;

(3)将所有的练习题由简单到复杂顺序排列;

(4)在满足上述三项要求的前提下,练习题要尽量精简,要求做到题量少但满足检测的需要。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深入钻研、精心设计。

11.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对每节课(或知识单元)教学情况的评价,在本栏中应填写以下内容:

(1)形成性练习题的检测结果;

(2)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

(3)批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

(4)遇到有测验和考试时,记录其评价结果。

此栏应在每节课后及时填写。对上述反馈信息中发现的问题,应在后续教学中及时解决,以保证教学效果最优化。

12.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进步的总结和记录,反映了教师成长的经过。此栏在需要时填写,内容较多时,可另加附页。

二、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1.常规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课堂教学设计表

整理人:尤殿龙

2.多媒体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课堂教学设计表

()大海国徽)在天安门城楼上

3、填空(说一说)

⑴水里的蝌蚪,告诉我们。

⑵鱼鳞上的圈圈,圈一岁(填数量)。

整理人:王俊萍

3.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型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程名称:语文设计者:王绮单位: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第一小学授课班级:三(3)班

4.网络环境下的研究型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程名称物理设计者谭泽毅单位(学校)广西北海市第九中学授课班级高一级

英语基于课标的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英语“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内容来源: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3 (part B Let’s learn Let’s do)第四课时 主题:look at me 课时:共六课时,第四课时 教学设计 英语学习的目的重在更好地运用语言于实际的交流之中,单调的重复课文内容或机械地操练吸引不了我们的学生。针对学生形象思维强于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为达到交流的目的,我在课堂上尽量创设情景,创造语言交流的环境,包括利用多媒体演示,启发学生表达与具体情景相适应的思想,达到用英语交流的目的。而且小学英语教学的编排特点是活泼有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运用游戏、小组活动、表演比赛等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的兴趣。以及采用图片、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做到图文并茂,化繁为简,学生学起来通俗易懂。在 Let’s learn 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自由制定学习数字的内容。在小组初步学习数字的基础上,教师展开综合性的练习,反馈学生自学效果,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最后利用全身动作反应法进行Let‘s do 部分的指令语。 三、设计思路 采用课件辅助教学。充分利用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与课本所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卡通动画、故事等素材,创设真实的情景,拓展课文内容,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的视觉及听觉产生全新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四、学习目标 ⑴课标陈述 新课程标准要求: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针对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考试试卷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教育技术的“视觉教育”阶段大致处于(A)。 A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至今 2.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学习资源(C)。 A信息和人员B材料和设备 C设计和制作D技巧和环境 3.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B)。 A学习材料与教学环境B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 C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D教学方法与手段 4.教育技术学的的基本理论是(AD)。 A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B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 C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管理理论 D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 5.CAI教学系统常用的教学媒体是(C)。 A黑板和粉笔B教材和练习册C计算机和课件D系统软件 6.我国教育技术学是在(D)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视觉教育B视听教育 C教育传播D电化教育 7.戴尔“经验之塔”的最顶层是(C)。 A有目的直接经验B设计的经验C语言符号D视觉符号 8.(D)是利用直观的形式来揭示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由归类分析发展而来,更强调直观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多用于认知类知识的学习。 A信息加工分析法B归类分析法

C层级分析法D图解分析法 9.在进行教学决策之前,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及学习内容、学生特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这种分析被称作(A)。 A.学习内容分析 B.学习需要分析 C.前端分析D.教学需要分析 10.学习需要分析的结果确定了(A) A.教学目标B.教学要求 C.学生水平状况D.学生学习风格 11.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常常提到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不包含下列哪个方面的内容:(B)。 A知识B情感 C意识D技术 12.下列哪项不属于多媒体的基本特征(B)。 A交互性B沉浸性 C多样性D集成性 13.按照ITU—TL347的建议媒体可分为(C)。 A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传输媒体 B感觉媒体、表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C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D感觉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14.用photoshop合成图片,以后还想修改,应当将文件保存为哪种格式(A)。 A psd格式 B gif格式 C bmp格式 D jpg格式 15.校风和班风是属于教育传播活动中的(B)。 A教育传播媒体B教育传播环境 C教育传播通道D教育传播系统 二、名词解释 1.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

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格式

小学数学教师“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 基本格式 附件1为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模板; 附件2为行为动词举例; 附件3为目标续写范例; 附件4为学习过程叙写案例。 附件1:惠济区小学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 【设计者】郑州市惠济区***小学*** 【教材】新世纪版小学数学*年级*册第*单元,第*页 【课程标准】 (学段目标中与本课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 【内容分析】 主要包括:本课主要内容,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及地位,本节课教材编写的意图及特色,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学习重点的确定等。 【学情分析】 主要包括: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含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及教学难点的预设等。 【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语) 目标表述中要包含:行为主体、学习内容、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等。 【评价设计】 应包括:评价题目及设计意图。评价手段和工具要能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

【学习过程】 1.主要包括:活动内容\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指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包括学生学习方式—独立学习,还是合作学习等;教师活动的开展—提问或提出任务,组织合作学习,组织交流,讲授等;教学资源的准备等,如学具、教具、课件等。)\活动的设计意图\活动的时间分配预设。 2.提倡以问题链(大步问题与小步问题相结合)的形式构建教学设计的整体框架。 附件2:行为动词举例

附件3: 【学习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并能解决与例题难度类似的问题; 2.通过阅读课本具体例题和小组交流,在教师提供的实际问题中求加权平均数,并说出“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3. 在小组交流时,至少能举出三个生活实例,体会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本教案基于标准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本单元的专题为“识字”,安排了四课识字:《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和《猜字谜》。目的是要求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口语交际”是听故事,讲故事,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怎样做到说话时既连贯又完整。语文园地是对本单元内容的综合考查,要求学生在主动识字的基础上,喜欢积累优美词语,爱上阅读。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一”,包括“口语交际”和“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 课题内容简说 《春夏秋冬》本课为看图学词识字,让学生在了解四季特点的基础上,学会四组词语,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姓氏歌》本课为有关中国姓氏的拼音儿歌,儿歌通过有趣的问答游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要求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小青蛙》这一篇拼音韵文,文章将汉字“青”加上不同偏旁组成的五个形声字,巧妙地穿插在韵文中,读起来生动有趣,琅琅上口,大大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猜字谜》这一课安排了两则字谜,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谜面优美的语言,还要让学生学会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猜出谜底生字,学会识字。 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并能背诵部分韵文。 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收集有关春天的词语,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春天。 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积累词语。 1. 春夏秋冬…………………………………………………………2~3课时 2.姓氏歌………………………………………………………………2~3课时 3.小青蛙………………………………………………………………2~3课时 4.猜字谜………………………………………………………………1~2课时 语文园地一……………………………………………………………2~3课时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主动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善于欣赏、勤于动手、善于发现的能力。 1.春夏秋冬 课题春夏秋冬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本导学案设计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读文识字,认识四季的不同特点。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学前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3.感受春天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

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 祝智庭 一、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的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IT在教育中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计划。 值得指出的是,“信息化”这一概念基本上是东方语言思维的产物,我们是在Internet上进行信息搜索时发现这一现象的。西方国家的文献中极少使用“信息化”之类的说法,而在许多东方国家,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则大量使用“信息化”的概念,并且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英译法:Informatization, Informationalization, Informationization。笔者最近通过Alta Visa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得到4893个含有这三个名词的项目(网页),其中含Informatization的项目约占90%,含Informationalization的项目约占6.5%,含Informationization的项目约占3.5%,可见Informatization是比较受国际公认的“信息化”译名。但是,“信息化”并不是西方人公认的概念。笔者曾经就“信息化”的这三种译法请教过多名英国教授,但都不被认可。与信息化教育相对应的译法应该是IT-Based Education,但在西方文献中也不普遍。西方人似乎不喜欢像“教育信息化”或“信息化教育”之类高度概括的概念,他们用了许多不同的名称,例如Itin education (教育中的信息技术),e-Education(电子化教育),Network-Based Education (基于网络的教育),Online Education(在线教育),Cyber Education(“赛波”教育),Virtual Education(虚拟教育)等。笔者认为IT in education语义范围与教育信息化相近,e-Education与信息化教育的意义相近,而其它4个名词主要与网络化教育相关,代表着当今信息化教育实践的主流。 二、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K12学习】教案评价标准和评价等级

教案评价标准和评价等级 《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1410011 课程名称:网络营销 总学分:3学分总学负荷:84学时自主学习:42学时课内总学时数:42学时 课内实验/实践/上机学时:14学时 先修课及后续课:经济学,企业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属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课程,是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高中起点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以商务活动的发展为起点提出对网络市场营销提出的经济原因分析;以网络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功能为依据介绍网络市场营销应用的技术基础;通过案例分析介绍网络市场营销的运用领域、思想、分类、特点、方法、需要解决的管理和技术问题;以企业市场营销手段的网络化为线索介绍网络市场营销方案的设计、营销网站的建立、网络市场营销项目的实施管理;以国内外网络市场营销发展的动态为线索介绍网络市场营销发展的环境及趋势。

2.教学目标及意义 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面向应用的专业课程,本课程融现代营销学理论及信息技术于一体,是一门讲述网络环境下的营销理论和方法的实务性课程。课程通过网络环境下的虚拟市场,运用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不断创新和实践市场营销实务,掌握网络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策略和方法。于新经济时代下的市场环境和性质、消费者观念和行为都在发生变化,如何运用网络市场营销的理论,系统地分析、策划和实施网络市场营销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网络市场营销的概念、实施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策划企业网络市场营销方案并加以实施。同时能够根据企业的环境与背景分析网络市场营销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自己走向社会实施网络市场营销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本课程针对网络虚拟市场的特点,系统研究网络虚拟市场下的营销理论与方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通过对现代营销学理论的透视,系统地介绍网络市场营销概念、内容、特点、基础与环境、市场性质、消费者行为分析、以及网络市场营销的战略规划、网络市场的调研方法和手段、网络市场的产品和价格策略、网络市场营销的渠道和网络直销、网络市场营销促销策略与网络广告、网络市场营销的管理与控制内容。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典型企业网络市

六语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语文(下册)第三组 教学主题:单元主题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姓名/单位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有关词句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了解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2.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三组课文以“人间真情”为专题,安排了相关的教学内容。《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赞美了一位音乐学院的老教授呵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本篇课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从老教授的语言、神态中感受她对年轻人的关爱;学习作者通过环境、语言、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表达方法,也为本组写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习作做好铺垫。 3.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过程中能熟练运用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自读自悟等多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接触过许多描写人物的文章,阅读中抓人物语言、神态描写来感受老教授对年轻人的呵护与鼓励,这一教学重点可以通过自读自悟,生生互动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领悟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会表达运用则需要教师课堂上创设情境,使学生运用课上习得的表达方法进行练笔,进行写法迁移。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6个生字,正确书写“神圣、悠悠、抱歉、溜走、割舍”等词语。

2.能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运用默读,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有感情朗读等阅读方法,感受老教授对“我”的呵护和鼓励。 3.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神态等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并尝试运用在习作中。 评价任务 1.通过自由练读、同桌互助、观察比较、全班交流等方式,认读生字词,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及字形,听写词语。 2.通过默读的方式画出描写老教授语言神态的语句,表达自己的理解感悟。 3.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交流,运用课文通过人物语言神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场景描写。 教学过程

郑州市小学语文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一下)

《识字6》教案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语文(下册)第六组 教学主题:识字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许睿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王小翠郑州市上街区中心路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认识60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认识新笔画和三个偏旁。 (2)背诵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 (3)把学习的课文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别人听。 解读:“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各个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一年级学生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有良好的识字习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朗读时应注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学情分析 教材的安排形象、生动,利于儿童接受,便于记忆。对于学生来讲接受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如何在生活中正确使用量词对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本课时,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认识事物,认识汉字是学习的关键。生字新词的学习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 3.教材分析 本课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说话、认读卡片等形式,读准“海、滩”等14个生字的字音,正确抄写“沙、海”等6个生字。 2.通过范读、对读等形式,能读准字音,学会读词语时要停顿。 3. 通过说量词的游戏活动,尝试使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积累语言。 评价任务 任务一:认读、书写“海、滩、沙、海”等14个词语。 任务二:读准字音,读出词语之间的停顿。 任务三:正确说出和事物相对的量词。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第1课《草原》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组 主题:走进西部,亲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郑雅静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能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还要把握主要内容。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理解中想想这样写的好处,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不懂的问题。 (4)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与情感。 2.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教材的第第一组课文以“走进西部”为专题,安排相关内容。这篇文章赞美了草原的风光景、人情美和民俗美。本课的重难点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展开想象,深入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3.学情分析 (1)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阅读理解能力,阅读中能运用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小组合作、自读自悟等多种方法进行学习。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写景的文章,阅读中应首先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从整体感知入手,来体会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来描写,又是怎样通过写景来抒发感情的。这一重点可通过自读自悟和小组交流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领悟作者写景抒情的方法。 (2)本班实际情况(略) 教学目标: 1、会认“渲、勒”等4个生字,会写“襟、貌、渲”等14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2自然段。 3、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4、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5、展开想象,深入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评价任务 1.能读准字音、连贯、恰当处理好语音、语调和语气。 2、能在阅读中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3、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架构和体系

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架构和体系 框架研究 Architecture and System of Chinese E-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 张屹* 闫寒冰** 祝智庭** *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网络中心 *E-mail:zhangyilyj@https://www.wendangku.net/doc/5117686758.html, **E-mail:yhb1225@https://www.wendangku.net/doc/5117686758.html, ZTZHU@https://www.wendangku.net/doc/5117686758.html, 为了保障网上学习资源共享和系统的互操作性,必须重视我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CELTS) 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本文介绍了CELTS体系架构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以及CELTS体 系架构的开发过程。详细分析了CELTS体系架构的五个细化层:学习者和环境交互、有关学 习者的设计特征、系统构件、受益者的观点、可操作的构件和互操作性,并讨论了由七个要 素构成的CELTS体系框架:总标准、教学资源相关标准、学习者相关标准、教学环境相关标 准、教育服务质量相关标准、本地化标准、跟踪研究课题相关标准。 关键词:网络教育教育技术标准体系架构体系框架 1 引言 世界各国在发展网络化教育时深刻认识到,基于Internet的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地域广泛、技术复杂、文化多样等特点,使得大量的网上学习资源难以实现共享,不同的教育系统也难以相互沟通。虽然现行的网络技术已为学习资源在低水平上的自治与共享(例如通过HTTP 和HTML)、学习活动的合作(例如通过各种网上通信工具)提供了基本技术条件,但是允许教学资源在课程知识和教学管理水平进行交换的标准却没有很好地认定,因此妨碍了网上教育资源的大范围共享与交流。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策略是制订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用标准化方法保障网上学习资源共享和系统互操作性。学习资源共享是指一个学习对象可被多个学习系统利用;系统互操作性是指多个系统及组件之间能够交换与使用彼此的信息。因此国际上有不少企业机构和学术团体致力于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开发,并且已经产生了一大批标准化成果。国内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化研究工作也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2001年,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启动了中国远程教育技术标准研究项目,简称CELTS(Chinese E-learning Technology Standards)项目,并任命祝智庭教授为项目负责人和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主任。该项目投资600万,专门从事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制订和推广工作。CELTS的体系架构是在参照美国LTSC IEEE 1484.1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整个标准体系的核心,其设计思想直接影响标准体系中其他子标准的建构。本人作为项目研究组成员之一,在此介绍CELTS体系架构的前期研究成果。 2 研究意义和内容 一般而言,开发系统体系架构的意义在于发现高层的框架以便理解某类系统、它们的子系统和与相关系统的交互作用。在远程网络教育领域,虽然可能有多种体系架构存在,这里提出的体系架构也不是设计单个系统的蓝图,但它是用于设计一般系统的框架,还可分析与比较这些系统。通过在一般化层次下揭示不同系统的共享构件,该体系架构有助于构件和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这些构件与子系统是可复用的、便宜的、可修改的,并可确定关键的互操作性接口和服务。本标准有助于形成一般的网络教育技术系统的指导方针。

教师教案评价标准

教师教案评价标准 精品文档 教师教案评价标准 教师教案评价标准 教师教学考核标准 一、指导思想 为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的素质,规范工作过程,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探索学校管理的科学途径,坚持全面衡量和客观、科学、公正的原则,试行量化管理,逐步将教师的考核规范化、数字化,通过考评记分制,为学期末考评、年度考核、职称晋级、树模评优提供依据,切实发挥好考核的杠杆作用,特制定本考核方案。 二、考核范围:全体任课教师。 三、考核领导小组 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刘若丹 副组长: 王振陆、李占友 成员: 各教研组长 四、考核办法及原则 按照每项要求对每一位教师的考核内容进行量化打分,作为教师考核分。 1、促进性原则: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校的品牌建设。 2、合理性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

1 / 5 精品文档 则,做到优质优奖。 3、导向性原则:体现“重过程、比结果,重团队、比素质,重全面、比质量”的导向。 4、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原则。 5、坚持定量和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五、考核项目 分三个级别指标: A级指标分教学常规工作、教学绩效、教研成果三个方面;比例分别为50%、40%、10%。 B级指标分备课、上课、教学研究、培优辅差、作业测试、上交材料、教学绩效、教研成果等八个方面。 备课 考核要求: 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通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体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案规范完整,教案内容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具准备、教学过程设计、作业布置、板书、反思等。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写教案,教案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教学目标明确,过程设计精当,重难点突出,环节、课型完备。教案要分课时书写,备课要有3课时的提 2 / 5 精品文档

(完整word版)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样例

《电脑住宅》 【设计者】新密市市直二小丁利敏 【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30课,第*页 【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中与本课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 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6、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内容分析】 《电脑住宅》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本组课文的专题是关于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这篇课文正好体现了这一特点。全文条理清晰,叙述有序,结构合理。 课文是如何有条理的介绍电脑住宅的?第一自然段先总体说明住宅的装置和使用情况,第二------七自然段从住宅的周边设施(风向标)、进入住宅的程序,以及会客室的布置、厨房装备、卧室“休息系统”的使用、浴室的装置等几个方面具体说明了电脑住宅中智能系统的使用和功能。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说明电脑住宅中电脑设置隐蔽,各负其责,相互合作的特点。其中第二------七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体现了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快捷和方便,安全和舒适。因此,从教学手法的角度来看,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的让学生交流合作。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有了较好的基础,在识字和阅读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但部分生字和内容还需老师指导。本课内容较简单,但让学生真切体会到高科技的神奇以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却并不容易。因此,本课设计本着“把语文课上到学生心灵”的目标追求,努力体现三个“基于”:一是基于学生,二是基于文本,三是基于生活。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读通句子,能说出“示范、预约”在文中的意思;

《荷叶圆圆》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 单元主题:夏天 课时:共两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郑州市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与写字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愿望。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基于阅读 学习默读。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3)基于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下册“夏天”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轻松活泼的小散文诗,它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四个小伙伴对荷叶的感悟,体现了荷叶的美,从而突出了夏天的特点,使读者从美中感受这个季节。课文语言活泼清晰,充满童真童趣,特别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 3.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与写字 一年级学生已经能借助拼音初步认识生字,运用加一加、减一减等识字方法进行识字,并能与同学交流,学生在生字和词语方面有一定的积累。在写字方面,学生初步掌握了汉字的基本笔画但部分学生不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不能正确笔顺书写。 (2)基于阅读 一年年级学生大体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不过有时还会出现多字、漏字的情况。一年级学生对于童话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这篇课文简单易懂,一年级学生能够有初步的感受,但有部分学生不能够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达出来。 (3)基于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大多数学生还缺乏表达的自信。 教学目标 1.认识“珠、摇”等14个生字和“身字旁”,会写“亮、台、机、”三个生字。 2.能根据多种方式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通过做动作知道“躺、眨”等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通过分角色朗读,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把荷叶当作什么,并找出句子中表示动作的字词。 评价任务 1.通过指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开火车读、观察、交流、教师范写等方式检测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的情况。 2.通过默读、指名读、师生对话、齐读等方式理解文本,引导学生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数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 【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2-74页 【课程标准】:数与代数中数的运算: 1、能熟练的口算表内乘法。 2、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做出解释。 【教材分析】:7的乘法口决是在2——6乘法口决的基础上学习的。7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与6的乘法口诀类似,包括例题、想一想和想想做做。在例题中编出乘法口诀,在想一想中用乘法口诀算乘法。由于学生在学习1——6乘法口诀时已有编制口诀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教材在这里创设了活动情境,预留了需要学生思考和填写的“空白”,安排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学情分析】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对与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一),学习表内乘法(二)中“7的乘法口诀”已经不算困难,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索能力和合作意识。加之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动手操作,学生将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经历体验中产生需求,探究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学生在动手操作、小组交流中,会说出7的乘法口诀的含义。 2、熟记7的乘法口诀,并会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3、会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探索7的乘法口诀和记忆7的口诀。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七巧板 【评价设计】 1、采用课堂观察、课中操作、参与小组活动,交流讨论结果等方式检测目标1。 2、通过课堂练习、评价样题等方式检测目标2、3。 本节课属于计算课教学,我结合教研室提供的计算课教学模式进行灵活运用。安排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探索尝试,编制口诀;发现规律,记忆口诀;运用口诀;总结回顾,回归生活;达标检测,验证收获。 【评价样题】:1、多种形式背诵口诀,记忆口诀 2、口算3×7 4×7 5×7 7×6 7×7 3、二年级的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组有7人,一共有多少人?【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大约3分钟) 1、集体背诵1-6的乘法口诀 2、课件出示,直接说得数,说说用哪一句口诀 6×2 3×2 3×3 4×6 5×4 5×2 4×2 6×6 4×4 3×6 (设计意图:巩固已学的表内乘法(一),为学习表内乘法(二)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记忆做铺垫,架起知识的桥梁。)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1、创设情景课件出示72页教材上的内容:

中国十大教育技术专家

中国十大教育技术学专家: 一、南国农(西北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现任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网络学院名誉院长,国家级学术刊物《电化教育研究》杂志主编,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顾问,西北五省电教协会理事长,甘肃教育学会会长,甘肃省政协常委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电化教育 二、萧树滋(河北大学) 河北大学教育系教授,著名教育技术专家、新中国电教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我国著名的电教专家。他以德高望重、功绩卓著驰名于电教界。“十个…第一?誉满神州: 1、第一个被公派出国学习教育技术,攻读硕士学位; 2、第一个获电教硕士学位,回国建设新中国,参加“开国大典”的电教人员; 3、第一个出任新中国中央电教领导机构的官员(萧先生为负责人之一),并制作了第一批科普幻灯机; 4、第一个建议高校开设“电化教育课”和在高校开设“电化教育课”; 5、第一个提出“电化教育”的定义和概念(新中国成立后); 6、第一个编写出版电化教育课教材; 7、第一个敢于在全国性权威报纸《人民日报》上争鸣有关电化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性问题,使我国电教事业得以继续发展; 8、第一个出版电化教育专著; 9、第一个获得电教(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办学者; 10、第一个终身从事电教事业并为电教事业奋斗终生的人。 三、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我国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技术学研究会理事长等。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处理 四、李克东(华南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技术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等师范学校计算机教育指导组副组长,担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等多项学术兼职。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技术科学理论、计算机辅助教育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五、祝智庭(华东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校教育信息网络中心主任。教育部高校教育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师范院校计算机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教育部现代远程教学资源建设项目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资源建设项目专家工作组副组长。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技术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基于标准的教学和评价”课堂教学设计参考模版 科目设计者学校授课班级学生人数课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型授课日期 一、课标描述(摘要)及其解读 二、教材分析(从三个维度出发,分析教材的基本结构、知识体系、逻辑顺序、地位、作用、编写意图、重点、难点等)单元(章节)目标 三、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生的认知程度、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兴趣等) 四、学习目标:(1.行为动词+限定词+核心名词;2.行为条件+行为动词+限定词+核心名词;3.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行为动词+限定词+核心名词;4.每个课时的学习目标一般不要超过5个) 1、 2、 3、4、 五、评价方案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用课堂提问、背诵、板演、动手操作、个体或小组展示、书面练习、结果呈现、学生作品展

示等方式) 1、举例:针对目标一,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测评; 2、举例:针对目标二,采用板演的方式进行测评; 3、举例:针对目标三,采用书面练习的方式进行测评; 4、举例:针对目标四,采用小组展示的方式进行测评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八、作业设计:(预习任务、自主学习任务、探究学习任务、实践活动、调查、查阅资料、阅读书目、文献或网站查询等开放性作业) 九、板书设计:(要求完整地反映教师本节课讲述的内容和思路,包括内容框架、重要的概念、定律、定理、公式、基本要点、主要结论和关键词等,表现形式为:提纲式、总分式、对比式、表格式、线索式和图解式等六种)十、教后反思:(可以单独写,也可以写在教学设计的反思栏中) 注意:以上表格式如使用不便,也可采用普通文本格式或分列式,但表内核心内容必须齐备。 新郑市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用于课时评价)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 课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班级:

教育技术学定义

教育技术的定义小组成员:崔鸿刚米玛石达贾璀珍王佳丽薛春霞候霖 经过我组成员对《教育技术学导论》中教育技术的定义的认真研读,和对相关书籍的阅读以及在网上查阅大量资料后综合讨论,我们认为: 教育技术:是指教育工作者通过创设、使用、管理和评价合适的技术过程和学习资源以提高学习质量和改进学习的效果、效率和效益的一种实践和研究。 教育技术的内容: 1.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主要针对教学系统中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软件、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 2.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开发包括,将音像技术、电于出版技术应用于教育与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基于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技术的开发研究以及将多种技术加以综合与集成并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 3.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利用,应强调对新型媒体和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并要设法加以制度化和法规化,以保证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

4.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管理,包括教学系统、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研究计划与项目的管理。 5.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评价,既要注重对教育、教学系统的总结性评价,更要注重形成评价并以此作为质量监控的主要措施。为此应及时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参照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定量的测量与比较。 参考书籍: (1)《教育技术学导论》—黄荣怀沙景荣彭绍 东主编。 负责人:薛春霞 教育技术的目的: 教育技术学具有双重目的:促进学习(facilitating learning)和改善绩效(improving performance)。促进学习强调运用技术手段优化教育过程,以提高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 效果的体现是各学科教学质量的改进。效益的体现是用较少的资金投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效率的体现是用较少的时间来达到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善绩效强调了学习的含义不单指获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能力。 参考书籍:

教案检查评价参考标准

教案检查评价参考标准 教学准备的主要呈现是教学方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案。在传统教学管理过程中,我们的目 标指向过于“机械”,提倡所谓的“标准化”、“规范化”,在管理要求上过于具体、过于详尽,统得过死。结果呢?一些教师要么按教案一层不变、按部就班地实施,要么教学与教案互不相干,形成“两张皮”。如何既让教案有力地指导课堂教学,又让教师从繁重的教案书写中解脱出来,这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集体备课,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既能让年级组(教研组)教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又能让教案张扬个性,教学百花齐放,同时还节省了教师的时间,有利于集中精力研究教学。 一、集体备课的操作程序 我校的“集体备课”,是指在年级组(教研组)组长(以下简称“组长)的组织下,组内教师根据 教学进度按时就一定的教学内容进行集体研讨,形成科学实效的教学方案,个体又结合班级实际和自己教学风格对其适当增、删、改、补的备课行为。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学期初,组长根据组内教师多少以教学单元为单位,将学期所有备课任务合理分解给组内教师,承担任务的教师即为该教学单元的“主备教师”。主备教师即刻研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对教学单元进行整体设计,并撰写发言材料(此为“一备”)。发言材料必须包括编者意图、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重难点、课时内容分配、设计理念、施教策略,以及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作业设计、注意事项等环节。 2.按实际教学进度(以最快的班级为准)提前一周(或两周),由组长组织组内教师定时进行集 体备课活动。活动中,首先由主备教师根据发言材料就该单元的教学整体设计进行解读,然后其他教师(其他教师在活动之前也应该认真研究非自己主备的教材)围绕主备教师的教学构想,结合自己的教学思考展开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专人做好活动记录。活动后,组长将活动记录送教务处审阅、登记,主备教师发言材料送教务处存档。 3.主备教师辩证吸收组内教师的教学建议,博采众长,并对自己原有的教学设计(构想)进行必 要的调整,本着科学、实用的原则撰写课时计划(即教案)(此为“二备”)。然后拉开行距(以便于其他教师个性化的增、删、改、补)打印,并装订成册(一单元订成一册)。组内教师人手一份。

四下语文基于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第1课《古诗词三首》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四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版 内容来源:四年级《语文》(下)第一组 教学主题:热爱自然 课时:2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四语教研组 目标设计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默读时不出声、不指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敢于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 (3)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学期的古诗词学习中已建立一定的学文基础,对于古诗词的理解不太困难,但通过搜集写作背景深入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对学生有难度,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词句反复揣摩、品味,来体会作者当时写诗的初衷,以突破学习难点。 3.教材分析 《古诗词三首》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热爱自然”主题中的的一篇精读课文。作为本册第一组第一篇课文,本篇文章的学习是训练学生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通过感悟古诗词的韵律,学会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独坐敬亭山》并默写。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的语言美、韵律美。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书写“敬亭山、洞庭、潭面、青螺、谙达”等词语。 评价任务二.个别读、分组读等形式练习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读流利、带着理解读出感情,会背诵三首古诗词,会默写前两首。 评价任务三.按照课下注释,根据小组讨论,理解古诗古诗《独坐敬亭山》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