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DC_CIK治疗4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_蔡俊霞

DC_CIK治疗4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_蔡俊霞

DC_CIK治疗4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_蔡俊霞
DC_CIK治疗4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_蔡俊霞

DC-CIK治疗4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蔡俊霞,谭洁,王彬,吴锦昌

S hort-term curative efficacy of DC-C IK cell-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ai Junxia,Tan Jie,Wang Bin,Wu Jinchang

Department of Oncology,Suzhou Municip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Jiangsu Suzhou215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s of dendritic cells(DC)co-cultured with 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o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Methods:Forty-thre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 were treated with DC-CIK therapy.T lymphocyte subtypes and intra-cellular cytokine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Performance Status(KPS)and clinical effects were observed.The

safety were also observed.Results:The ratios of CD3+,CD4+,CD56+and CD4+/CD8+increased after treatment,

which showed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The therapy increased IL-2,IL-12,IFN-γand TNF-

αlevel after treatment(P<0.05).The disease control rate(DCR)was53.49%.The effective rate of KPS was

83.72%.Conclusion:DC-CIK cell-therapy can improve immune functions and elevate life quality of the pa-

tients.DC-CIKs cell-therapy is likely to be an effective adoptive immunotherapy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Key words】dendritic cells;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odern Oncology2014,22(01):0067-0070

【摘要】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共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

ler,CIK)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将43例确诊的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DC-CIK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变化,卡氏评分

(Karnofsky,KPS)和临床疗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治疗后CD3+、CD4+、CD56+和CD4+/CD8+的

比例较治疗前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治疗增加了细胞因子IL-2、IL-12、IFN-γ和TNF

-α的水平(P<0.05)。治疗后疾病控制率为53.49%,KPS评分总提高率为83.72%。结论:DC-CIK治疗

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有望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的过继免疫治疗方法。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非小细胞肺癌

【中图分类号】R730.54;R734.2【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4992.2014.01.20

【文章编号】1672-4992-(2014)01-0067-04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0%[1]。手术、化疗、放疗等传统治疗方法取得一定成效,但其5年生存率仍不足15%,新的治疗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免疫治疗既能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又能增加机体免疫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第4个主要治疗方法[2]。DC和CIK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方法成为近

【收稿日期】2013-05-28

【修回日期】2013-06-18

【基金项目】苏州市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编号:SZS201004)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肿瘤科,江苏苏州

215000

【作者简介】蔡俊霞(1987-),女,四川内江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医师,研究方向:肿瘤学。E-mail:174451240@qq.

com

【通讯作者】吴锦昌(1959-),男,江苏苏州人,教授,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肿瘤放疗和综合治疗。年来免疫治疗的热点,DC和CIK共培养(DC-CIK)可促进CIK的增殖和成熟,增强CIK的细胞毒活性,CIK也能促进DC的成熟,并且使其分泌大量IL-2[3],所获得的DC-CIK 细胞由于细胞毒活性强及安全可靠成为该领域极具发展前景的免疫细胞。我们自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通过将DC与CIK共培养后,将其回输到4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内,观察其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对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细胞学或病理学方法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经手术、放疗或化疗后行DC-CIK治疗的患者43例,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其中,III b期18例,18例中9例给予化疗,7例给予化放疗,1例放疗,1例未接受任何治疗;截止生物治疗之前18例中12例病情稳定,6例进展;KPS评分

·

76

·

现代肿瘤医学2014年1月第22卷第1期MODERN ONCOLOGY,Jan.2014,VOL.22,NO.01

90分者4例,80分14例。IV期25例,其中骨转移11例,脑转移5例,淋巴结转移15例,肝转移3例;既往手术者9例,25例患者均给予化疗,其中接受放化疗者18例,25例中经过化疗或放化疗后病情进展17例,患者不愿再接受放化疗,稳定8例;KPS评分90分者1例,80分14例,70分10例;末次治疗(手术、放化疗)结束1月以上,不愿或不宜再进行手术及放化疗,以前未接受过自体细胞免疫治疗,回输前据患者情况给予非那根25mg或者地塞米松2.5mg静脉推注,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46-80岁,中位年龄57岁;鳞癌19例,腺癌24例;43例患者均有可测病灶。入选标准:重要脏器功能正常,无自身免疫疾病,卡氏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超过6个月,患者同期未进行其他治疗,治疗前心、肝、肾功能大致正常。排除标准:怀孕或哺乳期妇女,脏器移植者,严重的不可控制感染,阻碍签署及理解知情同意者、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在接受治疗后1月进行疗效评价,43例患者接受3周期者29例,4-7周期者12例,7周期以上者2例,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或法定代理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DC-CIK细胞培养

1.2.1DC细胞的体外培养和扩增取患者经造血动员后抗凝外周血100-150ml,常规Ficoll(上海华精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PBMC用pH7.4的PBS洗涤3次,将细胞按2?106/ml数量悬浮于10%自体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Gibco公司)培养2h,弃上清,获得贴壁的PBMC,向每孔加入含100ng/ml rhGM-CSF(pepro-tech公司)、50ng/ml rhIL-4(peprotech公司)的完全培养基诱导DC,第5天加入终浓度为10ng/ml的IL-1β(peprotech 公司)、10μg/ml的PGE-2(Enzo公司)、20ng/ml的TNF-α(peprotech公司),置37?5%CO

2

培养箱中继续培养48小时,获得成熟DC。

1.2.2DC-CIK细胞的体外培养和扩增PBMC经pH 7.4的PBS洗涤3次,将细胞按2?106/ml数量悬浮于10%自体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加入1000U/ml IFN-γ、50ng/ml anti-CD3mAb(R&D公司)、1000U/ml IL-2(北京四环公司)、10%自体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诱导CIK。第7天将DC与CIK按照1?10比例混合培养5-7天产生DC-CIK。参照卫生部2003年3月颁布的“人体细胞治疗研究和制剂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取部分细胞进行细菌、霉菌的检测,待上述结果均为阴性后收集12d诱导扩增后获得的DC-CIK细胞,0.9%氯化钠溶液洗涤3次后配成100ml液体静脉回输,每天输1次,每次回输细胞数1?109,连续5次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回输细胞总数为(5-6)?109个。

1.3疗效判定

参照RECIST近期疗效判定标准,每两周期进行评价。采用影像学检查对比治疗前后瘤体大小,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恶化(PD)。计算疾病控制率(DCR)=(CR+PR+SD)/(CR+PR+SD+PD),对于CR或PR的患者,于4周后复评。按NCI《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反应的表现和分度标准》评价化疗毒性反应。参照《肺癌患者生活质量评估测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

1.4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及胞内细胞因子的水平抽取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送本院生物治疗中心,分别进行T细胞亚群检测,包括CD3+、CD4+、CD8+、CD56+、CD4+/CD8+;另外同时检测细胞因子,包括IL-2、IL-10、IL -12、IFN-γ和TNF-α。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录入数据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珋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DC-CIK治疗近期疗效评价

43例患者均有可测病灶,其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15例,恶化20例,疾病控制率达53.49%。

2.2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变化比较

实验结果显示(图1)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56+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详见表1。由此说明本实验室培养的DC-CIK细胞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表1DC-CIK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珋x?s)Tab.1Changes of T cell subgroup in peripheral blood before and after DC-CIK treatment(%,珋x?s)

Time CD3+CD4+CD8+CD56+CD4+/CD8+ Before treatment55.19?6.1527.90?4.5125.15?3.5418.04?5.611.12?0.13 After treatment61.43?6.0731.99?4.7324.88?3.1721.86?5.701.27?0.13 P<0.05<0.050.186<0.05<0.05

2.3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胞因子变化比较

实验结果显示(图2),患者DC-CIK治疗后细胞因子IL-2、IL-12、IFN-γ和TNF-α较治疗前升高(P<0.05)详见表2。结果提示,DC-CIK免疫治疗增加患者免疫功能。

表2DC-CIK治疗前后肺癌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pg/ml,珋x?s)

Tab.2Changes of intra-cellular cytokines in peripheral blood before and after DC-CIK treatment(pg/ml,珋x?s)Time IL-2IL-10IL-12IFN-γTNF-αBefore treatment1.89?0.451.86?0.381.95?0.391.88?0.401.82?0.41 After treatment2.08?0.441.85?0.382.16?0.451.97?0.412.05?0.46 P<0.050.42<0.05<0.05<0.05

2.4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

KP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10分者17例(39.53%),提高20分者19例(44.18%),共83.72%。原有疼痛需要用止痛药者30例,治疗后疼痛减轻3分者14例(46.67%),减轻6

·

86

·蔡俊霞,等DC-CIK治疗4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分者2例(6.67%)。食欲、体力改善35例(81.39%)。

2.5DC-CIK治疗的安全性评价

43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在细胞回输过程中出现发热,最高温度达39度,持续时间约1-2小时,给予处理后可消退,1例患者出现轻度皮疹,原因不明,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

图1DC-CIK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

(%,珋x?s)

Fig.1Changes of T cell subgroup in peripheral blood before and af-ter DC-CIK treatment(%,珋x?s

)

图2DC-CIK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

(pg/ml,珋x?s)

Fig.2Changes of intra-cellular cytokines in peripheral blood be-fore and after DC-CIK treatment(pg/ml,珋x?s)

3讨论

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机体免疫功能息息相关,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就诊时70%已处于晚期[4],患者本身肿瘤负荷已较重,免疫功能低下,且患者经过手术、放化疗之后免疫功能进一步损伤,不能继续耐受手术及放化疗,但病情又持续进展,新的治疗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免疫治疗既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又能调节免疫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尤其适用于不能继续耐受手术及放化疗者。DC及CIK是该领域极具发展潜力的免疫细胞,DC-CIK已在各种肿瘤中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运用报道较少。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由多种细胞因子诱导而成的对多种肿瘤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它是同时表达CD3+、CD56+的异质细胞群,兼具有T细胞特异性杀伤及NK细胞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性杀伤能力[5]。研究发现CIK细胞对耐药的肿瘤细胞也有杀伤作用[6-7],这是CIK应用于已经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基础[8]。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发现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能摄取、加工及提呈抗原,并能刺激初始型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DC细胞能有效呈递抗原多肽,高表达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为T细胞活化做准备,分泌大量的抗瘤因子如IL-2、TNF-α与IFN-γ[9-11]。DC和CIK共培养可促进CIK体外增殖和成熟,增强CIK细胞毒活性,同时CIK也能促进DC的成熟,两者相互作用[12]。Marten A[3]等研究发现CIK可以使DC高表达CD80、CD86和MHC-I、MHC-II,促使DC分泌大量IL-2,DC可以促进CIK高表达CD28和CD40。Schmidt[13]等研究发现DC-CIK可降低CIK 细胞群中的免疫抑制T细胞(Treg)而增强抗肿瘤活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DC-CIK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56+、CD4+/CD8+较治疗前上升(P <0.05),说明DC-CIK可以增强患者免疫功能。43例患者均有可测病灶,其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15例,恶化20例,总控制率为53.49%。有研究报道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约为69%-89.7%[14-16],本研究结果略低的原因可能是入组的对象部分是放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已较差。KP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10分者17例(39.53%),提高20分者19例(44.18%),共83.72%。原有疼痛需要用止痛药者30例,治疗后疼痛减轻3分者14例(46.67%),减轻6分者2例(6.67%)。食欲、体力改善35例(81.39%)。说明DC-CIK治疗后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细胞因子IL-2、IL-12、IFN-γ和TNF-α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表明IL-2、IFN-γ和TNF-α能增强NK细胞及T细胞的活性,既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又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并且能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17-18]。IL-12和肿瘤进展相关,在患者出现远处转移或恶液质时,IL-12呈最低水平[19]。

DC-CIK细胞在回输过程中有6例患者出现发热,最高温度达39度,持续时间约1-2小时,给予处理后可消退,1例患者出现轻度皮疹,原因不明,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综上所述,DC-CIK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Jemal A,SiegelR,Ward E,et al.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08,58(2):71-96.

[2]Rosenberg SA,Restifo NP,Yang JC,et al.Adoptive cell transfer:a clinical path to effective cancer immunotherapy[J].NatRev Canc-

er,2008,8(4):299-308.

[3]Marten A,Ziske C,Schottker B,et al.Interactions between dendrit-ic cells and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lead to an activation of

both populations[J].J Immunother,2001,24(6):502-510.[4]朱蔚文,李薇,郭人花,等.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12,32(11):1550-1554.

[5]Peng Wang,Jin-pu Yu,Song-yuan Gao,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intracerebral glioma xenograft with human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J].Cellular Immunol,2008,253

(1-2):59-65.

[6]李世俊,张连生,柴晔,等.树突状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共培养对多药耐药肿瘤细胞系的杀伤活性[J].中华肿瘤

杂志,2007,29(10):733-737.

[7]Niu Q,Wang W,Li Y,et al.Cord blood-derived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biotherapy combined with second-line chemo-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solid malignancies[J].Int Im-

munopharmacol,2011,11(4):449-456.

·

96

·

现代肿瘤医学2014年1月第22卷第1期MODERN ONCOLOGY,Jan.2014,VOL.22,NO.01

[8]杨加鹏,李高峰,叶联华,等.Cik 细胞治疗对肺癌术后辅助化

疗不良反应的影响[J ].现代肿瘤医学,2013,21(3):526-529.

[9]Galluzzi L ,Senovilla L ,Vacchelli E ,et al.Dendritic cell -based

interventions for cancer therapy [J ].Oncolmmunology ,2012,1(7):1111-1134.[10]

Kalinski P ,Ravikumar ,Muthuswamy ,et al.Dendritic cells in cancer immunotherapy :vaccines and combination immunothera-pies [J ].Expert Rev Vaccines ,2013,12(3):285-295.

[11]Lubong R,Sabado ,Bhardwaj N ,et al.Directing dendritic cell im-munotherapy towards successful cancer treatment [J ].Immuno-therapy ,2010,2(1):37-56.

[12]莫晨,黄燕苹,吴小娥,等.DCIK 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

道肿瘤的临床疗效[J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3):479-483.

[13]Schmidt J ,Klempp C ,Markus W ,et al.Release of ic3b from apop-totic tumor cells induces tolerance by binding to immature dendrit-ic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 [J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2006,55:31-38.

[14]Hui L ,Changli W ,Jinpu Y ,et al.Dendritic cell -activated cyto-kine -in -duced killer cells enhance the anti -tumor effect of

chemotherapy on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patients after sur-gery [J ].Cytotherapy ,2009,11(8):1076-1083.

[15]Wu CP ,Jiang JT ,Shi LR,et al.Prospective study of cheomotheapy

in combination with 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advanced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Anticancer Res ,2008,28:3997-4002.

[16]Yang L ,Ren B ,Li H ,et al.Enhanced antitumor effects of DC -

activated CIKs to chemotherapy treatment in a single cohort of ad-vanced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J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2013,62:65-73.

[17]Kane A ,Yang I.Interferon -gamma in brain tumor immunothera-py [J ].Neurosurg Clin N Am ,2010,21(1):77-86.

[18]Miwa S ,Nishida H ,Tanzawa Y ,et al.TNF -αand tumor lysate

promote the maturation of dendritic cells for immunotherapy for advanced maligant bone and soft tissue tumors [J ].PLOS ONE ,2012,7(12):e52926.

[19]Shibata M ,Nezu T ,Kanou H ,et al.Decreased production of inter-leukin -12and type 2immune responses are marked in cachectic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gastric cancer [J ].J Clin Gastroenterol ,2002,34(4):416-420.

(编校:徐萌)

PARP -1和p53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李锁严1,

李占勇1

,李蕾1,李泽浩

2

T he expression of PA RP -1and p 53in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Li Suoyan 1,Li Zhanyong 1,Li Lei 1,Li Zehao 2

1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Inner Mongolia Chifeng 024000,China ;2Department of Medicine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Inner Mongolia Hohhot 01011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PARP -1and p53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PARP -1and p53in 85cases of TNBC.Furthermore ,we analyzed the expressive correlation of PARP -1and p53,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P -1expression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factors.Results :The over -expression rate of PARP -1was 61.18%(52/85)in TNBC ,and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p53was 65.88%(56/85).There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ARP -1and p53expression (P <0.05).The patients with co -expression of PARP -1and p53had a shorter survival time than the patients without (P <0.05).There also had closely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P -1expression and TNM stages (including the status of lymphatic metastasis ,P <0.05).However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PARP -1expression and age ,hist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P >0.05.The postoperative survival pe-riod of patients with PARP -1positive expression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PARP -1negative expression (P <0.05).Conclusion :There has a correlation between PARP -1and p53expression in TNBC ,and the co -ex-pression of PARP -1and p53was associated with poor prognosis of TNBC patients.

【收稿日期】2013-03-02【修回日期】2013-05-25【作者单位】

1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内蒙古赤峰0240002

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

【作者简介】李锁严(1968-),女,内蒙古人,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病理诊断、尸检及病理教学工作,侧重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及科研。E -mail :suoyanlee@163.com

·07·李锁严,等PARP -1和p53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疫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四综述四 D O I :10.3760/c m a .j .i s s n .1673-436X.2012.004.017基金项目: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课题(R C 2007113);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B K 2008326 )作者单位:510000广州,南方医科大学(李玉枫);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内科(印洁二宋勇) 通信作者:宋勇,E m a i l :y o n g _s o n g 6310@y a h o o .c o m 非小细胞肺癌疫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李玉枫 印洁 宋勇 ?摘要? 在世界范围内,肺癌已占所有癌症病死率的首位,十分迫切地需要新的治疗方法三肿瘤疫苗代表了一种低毒二高特异性的新治疗方法,作为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治疗方式有望为肺癌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免疫治疗应用于肺癌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三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的疫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三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疫苗;免疫应答S i t u a t i o na n da d v a n c e s o f v a c c i n e s f o rn o n -s m a l l c e l l l u n g c a n c e r L IY u -f e n g *,Y I N J i e ,S O N GY o n g .*S o u t h e r n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G u a n g z h o u 510000,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S O N GY o n g ,E m a i l :y o n g _s o n g 6310@y a h o o .c o m ?A b s t r a c t ? S i n c el u n g c a n c e ri st h el e a d i n g c a u s eo ft h ec a n c e r - a s s o c i a t e dd e a t h ,n e w c u r a t i v e t r e a t m e n t s a r e a l w a y s d e s i r e d i n t h e c l i n i c .O w i n g t o i t s l o wt o x i c i t y a n dh i g h s p e c i f i c i t y ,t u m o r v a c c i n e s a r e g r a d u a l l y d r a w i n g p e o p l e sa t t e n t i o na san e w t h e r a p y p r o v i d i n g l u n g c a n c e rt r e a t m e n ta g r e a t p r o s p e c t .R e c e n t l y ,i n c r e a s e d e v i d e n c ef r o m c l i n i c a ls t u d i e sr e v e a l e d t h a tv a c c i n e sf o rl u n g c a n c e r d e m o n s t r a t e da p r o m i n e n tc l i n i c a le f f e c t .T h i sr e v i e w a i m st os u mm a r i z et h e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 a n d p r o g r e s s i o n f o r t h e v a c c i n e s f o r n o n -s m a l l c e l l l u n g c a n c e r (N S C L C )p a t i e n t s .?K e y w o r d s ? N o n -s m a l l c e l l l u n g c a n c e r ;T u m o r v a c c i n e ;I mm u n e r e s p o n s e 肺癌是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而非小细胞肺癌(N S C L C ) 患者约占肺癌患者总数的75%三目前, 肺癌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二放疗二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并且不断出现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对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的改善三但由于就诊时多为晚期,即使经积极地治 疗,多数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仍不理想[ 1] 三5年生存率小于15%,约50%的肺癌患者在手术后复 发,而化疗对复发患者的有效率不足25%[1] 三因 此,人们需要不断研究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肺癌治疗的有效率三 肿瘤疫苗治疗依赖于各种类型的肿瘤疫苗免疫后,患者体内产生肿瘤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来达到抑制二清除肿瘤的目的三由于其低风险性及合理性, 这种治疗策略对肺癌具有吸引力,尤其适用于完全切除术后患者的辅助治疗三尽管其疗效尚未得到Ⅲ期临床试验的证明,但是一些Ⅱ期临床试验的确发现肿瘤疫苗在肺癌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三 1 目前较常用于N S C L C 治疗研究的疫苗1.1 肽类疫苗 1.1.1 肿瘤相关的黏附素1(c a n c e r -a s s o c i a t e d m u c i n s 1,MU C 1)疫苗 MU C 1是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抗原,是编码黏蛋白的蛋白质骨架的21种黏蛋白基因之一;它是一种高度糖基化的跨膜蛋白,是一类有助于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黏附进而促进肿瘤转移的分子,在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细胞表面均有 MU C 1的过表达和异常糖基化[2] 三研究发现MU C 1表达于60%的肺癌患者中[3]三研究表明, MU C 1可充当抗黏附分子, 且与肿瘤形成二肿瘤细胞转移二抗细胞凋亡及化疗药物和免疫抑制有 关[4-8] 三MU C 1还能掩盖肿瘤细胞抗原, 逃避免疫细胞的识别,故有人考虑将MU C 1作为靶抗原三 L -B L P 25疫苗即是以MU C 1的细胞外暴露的核心肽为靶点的一种脂质体疫苗三它由一个较MU C 1骨架重复序列稍长的脂多肽和一个免疫佐 四 213四国际呼吸杂志2012年2月第32卷第4期 I n t JR e s p i r ,F e b r u a r y 2 012,V o l .32,N o .4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及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及进展 发表时间:2018-05-16T12:08:06.7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下第2期作者:武明君姚兵通讯作者[导读]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为最有效治疗方法。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肺癌处于第一位,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主要类型,约占80%以上,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治疗方案从单纯外科治疗发展到以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时代。 关键字: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加重,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正快速增长,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占80%以上,NSCLC起病隐匿,就医时多数已经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低,其中高龄患者占多数,约50%肺癌患者年龄>65 岁[1]。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治疗方案从单纯外科治疗发展到以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时代。 1.外科手术治疗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为最有效治疗方法,目前外科手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肺段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肺叶切除手术、袖式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扩大切除术、微创手术治疗。随着术前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纵膈镜、PET-CT等应用于临床,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能够进行准确的分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指导。目前对于非小细胞肺癌除Ⅲb、Ⅳ期外,应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只要患者身体素质良好,基本手术原则均应为解剖性肺叶切除+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也可在微创技术下行解剖性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Ⅲa期如肿瘤过大或侵犯周围重要器官可在行新辅助化疗后,根据化疗后复查结果考虑是否行肺癌根治术,Ⅳ期、Ⅲb期及部分Ⅲa不可手术者均应以化疗及放疗为主[2]。 2.常规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起病隐匿,发现时患者多数已处于晚期,很多病人因此错过手术最佳时期,化疗成为晚期肺癌重要治疗方式,其次ⅢA-ⅢB非小细胞肺癌,常因肿瘤体积或位置原因侵犯或包绕邻近组织或器官,导致常规手术很难将其彻底切除,使用化疗可降低TNM分期,提高手术疗效。对于不可手术的Ⅲb期及部分Ⅲa不可手术者,使用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ECOG1549研究中对比了紫杉醇+顺铂,吉西他滨+ 顺铂,多西他赛+顺铂,紫杉醇+卡铂四种化疗方案在NSCLC 上的疗效。结果显示从缓解率(15%-21%),中位生存期(7.4-8.2个月)和1年生存率(31% -36%)来看,4组间无显著差异,因此对于晚期NSCLC,其中的任何一个方案均为同样可以接受的治疗选择,自此奠定了第三代化疗药物联合铂类在NSCLC化疗的一线治疗地位[3]。联合化疗与支持治疗相比,使用含铂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能显著控制肺癌临床进展,延长中位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4]。但由于联合化疗不良反应较大,恶心呕吐、脱发、免疫力降低等临床表现,对于高龄及有联合化疗禁忌证的患者应使用单药化疗,以减少化疗带来的副反应。另外长期应用铂类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因此用非铂类化疗方案替代铂类,即可提高生存率而不会像铂类化疗影响生活质量的化疗药物,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3.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十年来NSCLC上取得最重要的突破。不同分子分型的明确以及更精确靶向药物的发展,使对不同驱动基因改变的靶向治疗更加精确和有效。分子靶向治疗是指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细胞生物学上的差异,针对细胞受体基因调控分子等信号传导为靶点的治疗具有靶向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断剂已进入临床应用通过促进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抗分化增殖等方面实现抗肿瘤作用分子靶向治疗比传统的化疗具有更高的选择性,不良反应小,是今后肿瘤治疗的趋势[5]。随着越来越多的治疗性分子靶点的发现和明确,通过特定分子分型改变的肿瘤类型可能相比传统的组织学分型更能精确的指导临床,将来基于驱动基因的改变也成为肿瘤的重要特征,基于分子靶向治疗的肿瘤分型将能够更有效的指导临床进行治疗选择。 4.放疗 近年来三维适型放疗及超分割放疗在临床广泛应用,放疗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可以对肿瘤靶区高剂量照射,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同步放疗化疗能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由于肺癌早期诊断相对困难,大部分患者就诊属于中晚期,手术不能根除瘤体较大的肿瘤,某些肿瘤已有远处转移,因此放疗对肺癌有重要价值放疗分为根治性放疗手术与放射综合治疗及腔内放疗,心肺功能不全以及其他不适合手术的患者,给予放疗常有较好的效果能手术切除的Ⅱ-Ⅲa期患者术前化疗可减小瘤体,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化疗可防止肿瘤复发但目前高剂量放疗亦有较多的并发症,故应联合化疗放疗化疗同步进行疗效优于序贯及单一治疗,但因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中断或延长放疗时间,影响了疗效考虑到患者耐受较差,目前国内各医疗机构仍多选用序贯或交替模式多项临床试验证实了放疗影响患者预后,但仍需进行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确认[6]。 5.中医治疗 中医药在治疗NSCLC方面积累了较为宝贵的临床应用经验,如康莱特注射液、艾迪注射液等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肺癌患者术前、术后使用中药治疗,能够通过提高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血液黏度、影响肿瘤细胞周期以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方式来抑制肺癌细胞生长,防止肺癌发生转移[7]。杨宏刚等[8]对57例NSCLC患者研究表明,采用手术化疗辅助益气扶正中药汤剂,可以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机体发生远处转移,自身免疫力降低,不能耐受手术及放化疗患者使用中医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某些中药甚至可以使肿瘤缩小防止转移中医治疗可进一步提高其他方法的疗效,也可以改善手术及放疗化疗后的免疫功能低下状态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高,因此中药与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亦可以防止复发转移以及改善预后此外中医治疗肿瘤并发症也具有较好的作用,如对合并胸水肿瘤热咯血等的治疗中医既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又可作为一种多因素结合基础上的组方治疗,具有多靶点全面兼顾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6.免疫治疗 国际上已将免疫治疗同手术放疗化疗并列为四大治疗模式,细胞因子疗法单克隆抗体疗法肿瘤杀伤细胞的继承性免疫疗法及其抗癌多糖基因疗法已逐步发展,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和免疫学的发展,免疫治疗将日趋成熟与完善,生物免疫治疗主要包括被动免疫治疗、主动免疫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三类[9]。分子生物学指导下的精确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发展的趋势。无论是传统的化疗,方兴未艾的分子靶向治疗还是新兴的生物免疫治疗,特定的药物基因组学、分子分型的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进展

中国肺癌杂志2014年3月第17卷第3期 Chin J Lung Cancer, March 2014, Vol.17, No.3 ·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进展 何圆 尤长宣 【摘要】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癌性死亡的首要因素,发病率、死亡率高,预后较差,急需开发一种新的高效低毒疗法。作为术后辅助或是姑息治疗手段,免疫治疗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向。免疫疗法作用机理各不相同,如免疫检测点受体抑制剂(抗CTLA4抗体、抗PD-1抗体、抗PD-L1抗体)、主动性免疫疫苗(L-BLP25脂质体疫苗、Belagenpumatucel-L 疫苗、MAGE-A3蛋白疫苗)、过继性免疫疫苗(CIK 细胞)等,研究表明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缓解率较前提高,前景值得期待,II 期/III 期临床试验亦在进一步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当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疗法原理、临床试验、不良反应及待解决问题作一概述。 【关键词】 肺肿瘤;免疫治疗;进展 Advances in Immunotherapies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Yuan HE 1 , Changxuan YOU 2 1 Graduate Student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China; 2Department of Oncology, Nanfang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Changxuan YOU, E-mail: ycx6026@https://www.wendangku.net/doc/5717749042.html, 【Abstract 】 Globally, Lung cancer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cancer-related death of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ith poor prognosis, which needs some more effective and less toxic therapies. The immunotherapies offer a novel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in both the adjuvant and palliative disease settings. A number of promising immunotherapies based on different mechanism have now been evaluated showing an increasing response rate. Moreover, further phase II/III clinical trials will be indicated to explore its value. These include checkpoint inhibitors (anti-CT-LA4 antibody, anti-PD-1 antibody, anti-PD-L1 antibody), active vaccination (L-BLP25 liposome vaccine, Belagenpumatucel-L vaccine, MAGE-A3 protein vaccine) and adoptive vaccination (CIK cell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ill draw a summary on the theory, clinical trials, toxicity and problems to be solved of the immunotherapies in NSCLC. 【Key words 】 Lung neoplasms; Immunotherapies; Progress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grants fro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81071847), 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No.S2011010003881), Guangdong Provi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No.2012B031800394), Wu Jieping Medical Foundation Funded Special Clinical Research Projects (No.320.6799.1118)(all to Changxuan YOU). DOI: 10.3779/j.issn.1009-3419.2014.03.17 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 o.81071847)、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 2011010003881)、广东省科技项目(No.2012B031800394)和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项目(No.320.6799.1118)资助 作者单位:510515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级研究生(何圆);510515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尤长宣)(通讯作者:尤长宣,E-mail: ycx6026@https://www.wendangku.net/doc/5717749042.html, )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首个癌症相关性死亡因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约占肺癌总数80%-85%,吸烟、环境污染(厨房油烟、煤炭燃烧、汽车尾气)等构成肺癌发病的主要原因。早期接受治疗NSCLC 患者超过40%会出现肿瘤复发,因此晚期 NSCLC 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15%,预后较差[1]。以铂类为基础的标准化疗方案治疗NSCLC ,患者肿瘤缓解率仅为20%-35% ,中位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 mOS )为10个月-12个月,分子靶向治疗与化疗方案相比,可延长NSCLC 患者无疾病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但患者mOS 未获益[2]。因此标准治疗或因严重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骨髓毒性等)或因经济学毒性(分子靶向药物价格较昂贵)已使其处于治疗瓶颈水平,急需开发一种新的NSCLC 疗法。目前免疫治疗NSCLC 在I 期/II 期临床试验中结果良好:肿瘤缓解率提高、毒副作用小、患者易耐受,这将为NSCLC 治疗开发新领域。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综述 2014年WHO发布GLIBOCAN2012的数据指出2012年全球约有1400万新发癌症病例,其中肺癌发病数为180万,占癌症发病率的13%。同时,肺癌也是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肿瘤死亡数量的30%【1】。肺癌按组织学分型可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肺小细胞癌(NSCLC)两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5%。随着肺癌研究的进展及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对肺癌的疗效有了一定提高,本文将就如今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外科手术治疗 针对早期的NSCLC,首选手术治疗【2】。目前普遍推荐使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进行筛查,使肺癌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3】。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术(FDG—PET)在确定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上要优于CT检查,而且在N、M分期上显示了重要的位置,但是价格昂贵,不易普及。手术的主要对象为适合手术的I、II及IIIa期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肺部原发癌肿病灶和局部淋巴组织,并尽可能保留最大量的健康肺组织【4】。手术主张采用肺叶切除,楔形切除和肺段切除只适用于肺功能不全患者。Ⅱ期NSCLC 包括区域淋巴结转移可采用袖式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术。Ⅲa期病变的病人在手术中发现单一区域纵隔淋巴结存在转移病变时,如能将淋巴结和原发肿瘤完全切除则行肺切除及纵隔淋巴结切除,IIIb期仅有少部分病人可手术治疗,IV期则不适宜手术治疗。氪氦刀冷冻消融术作为微创手术适用于病灶较小患者体质较差,难以耐受开胸手术或不同意行开胸手术的肺癌患者。术前应评估病人的全身情况,包括:肺功能、通气弥散功能、心功能等。 2放疗 单纯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的效果极不理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规放疗的5年生存率为3%-10%,中位生存时间为6~11个月【5】。根据恶性肿瘤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加速再增殖的理论而提出的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由于加速超分割放疗缩短了总治疗时间,相对提高了生物剂量效应,从而提高了疗效。Υ刀和X刀采用射线几何聚焦方式,通过精确的立体定向,将经过规划的一定剂量进行高精度放疗,提高了靶区剂量,治疗中与治疗后发生的副反应及放射性损伤均较小,近期疗效显著。但由于肺部随呼吸而运动,因此Υ刀和X刀难以继续提高其治疗精度,近年赛博刀逐渐应用于临床【6】。它可以对肿瘤进行跟踪放疗,治疗精度大为提高。放疗可以单独进行,但多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3化学治疗 化疗在肺癌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可以单独应用于晚期肺癌病饲起姑息治疗作用,更多是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与放疗、手术等联合治疗,目前是治疗NSCLC的主要手段。化疗可以防止癌肿转移、复发,提高长期生存率。根据美国的CAL GB9633【7】和加拿大的BRl02【8】项研究显示早期患者、第三代化疗方案、足够的周期数和按时完成化疗是NScLc完全性切除

小细胞肺癌终于有救啦,免疫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小细胞肺癌终于有救啦,免疫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在临床工作中,我所在的医疗团队积累了为数不少的肝癌免疫治疗临床病例,之前我也结合相关文献,向广大癌友介绍了一些以免疫治疗为核心的多种抗肿瘤方法相结合的治疗肝癌成功经验。随着人们对免疫治疗药物认识的不断深入,免疫治疗几乎拓展到各个部位实体肿瘤的治疗领域,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小细胞肺癌是肺癌家族重要成员之一,占到了整个肺癌人群的15%左右,与其他类型的肺癌相比,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较高,极易出现全身转移,患者生存期较短,常规化疗及放疗效果有限,是肺癌治疗中的一大难点。那么,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类免疫治疗药物的出现,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否可以从中获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小细胞肺癌中研究到了怎样的程度?下面,小编向大家梳理一下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最早开展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临床研究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CTLA-4抗体“伊匹目单抗(Ipilimumab)”。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已经提到(肿瘤科医生带你认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何治疗恶性肿瘤),这个药物可以调动我们体内的幼稚淋巴细胞向成熟淋巴细胞的转化,使T淋巴细胞的数目大大增加,而T淋巴细胞是抗击肿瘤细胞的“主力军”,在肿瘤免疫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2013年欧洲学者首先报道了Ipilimumab联合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该药物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相比,可以延长肿瘤的复发

时间。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2016年公布的进一步III 期临床研究结果,并没有支持II期研究的结论。因此,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CTLA-4抑制剂联合化疗可以使小细胞肺癌患者获益。Ipilimumab联合化疗并没有比单纯化疗延长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1]尽管第一类免疫治疗药物并没有显示出在治疗小细胞肺癌上的优势,但是免疫治疗专家并没有放弃对这一未知领域的探索,并且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2016年在肿瘤权威杂志Lancet Oncology上发表了另一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Nivolumab(PD-1抗体,O药)单药或者Nivolumab + Ipilimumab(PD-1抗体+CTLA-4抗体)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结果,发现Nivolumab单药或者Nivolumab + Ipilimumab均可以延长晚期化疗后进展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后续研究进一步证实,双药联合方案可以使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2年生存率达到30%,这一数据已经大大超过了传统化疗的疗效。因此,被肿瘤科医生广泛接受的NCCN指南在2017年第一版,将Nivolumab单药或Nivolumab + Ipilimumab作为复发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推荐方案。同年,在美国肿瘤年会(ASCO)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最新数据也得到了公布。结果显示,双药联合的治疗方法,可以使23%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缩小,26%的患者生存时间超过2年。即使是Nivolumab 单药治疗,也有11%的肿瘤缩小概率和14%的2年生存率。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综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综述)题库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综述) 2015-03-10 来源:丁香园作者:张波 曾几何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只能接受化疗。但是,其疗效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无法再进一步。可喜的是,随着人们对分子遗传学认识的不断增强,NSCLC 被细分为各种不同的分子亚型,并由此诞生了各类分子靶向治疗药物。靶向药的应用,明显改善 了 NSCLC 患者的预后。 带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的肿瘤患者的一线治疗中,化疗并没有一席之地,除非该患者的“可药化驱动基因(druggable driver oncogene)”缺失。2015 年 2 月17 日Kumarakulasinghe 等在respirology 上发布综述,全面讨论临床相关的驱动基因突变的情

况、肺腺癌和鳞癌的最新分子分型、分子靶向药物在治疗中的地位及其耐药机制。 肺癌是肿瘤世界的头号杀手。在 2014 年,预计将有 224210 名新确诊的肺癌患者,而且其中大部分为晚期NSCLC。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面对晚期 NSCLC 只能使用“含铂类药物 的化疗”这一招。这招与最佳支持治疗相比,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总生存期(OS),但它的上限也仅限于 20% 的反应率和 8-10 个月的中位生存期。 随着分子遗传学研究的不断进展,人们慢慢尝试识别导致 NSCLC 的关键基因突变。这些存在于癌基因上的遗传变异能编码调控细胞增殖 和存活的信号蛋白。癌基因依赖这个概念应运而生,而它存在的基础,是“肿瘤的生存非常依赖

中医药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 优势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18, 7(4), 340-347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717749042.html,/journal/tcm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5717749042.html,/10.12677/tcm.2018.76058 The Effects and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Xiange Huang1,2, Hegen Li2* 1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Longhua Hospit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Received: Oct. 20th, 2018; accepted: Nov. 2nd, 2018; published: Nov. 9th, 2018 Abstract Currently, lung cancer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harmful malignant tumors for human health. Especially,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accounts for about 87% in all lung cancers, and most patients are diagnosed at an advanced stag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exhibits its own unique effects and advantages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SCLC. 1) TCM focuses on the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i.e., the unique treatment plan is formulated for each patient according to his/hergene expression, treatment demand, economic status and so on. Various approaches, such a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r internal and external use etc., are adopted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physical performance and therapy efficacy while reduce treatment cost and disease deterioration risk. 2) The combination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can reduce side effects, improve curative efficiency, decrease drug resistance rate, regulate immunity function and improve prognosis for patients. 3) For the patients finished or cannot receive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TCM can effectively prolong their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delay their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to maintain them in a good survival state. Here we review the progress of TCM in treatment of NSCLC according to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in the past decade.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CM in treatment of NSCLC are also discussed. The relevant rules are summarized for optimizing the clinic treatment of NSCLC. Keywords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herapeutic Metho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药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 优势 *通讯作者。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维持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维持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经过初始治疗病情控制后,为稳定病情在耐药产生前采用具有良好耐受性的化疗药物或靶向药物或中医药维持治疗,这一模式已被大多数患者接受。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维持治疗尚有较多争议,中医药维持治疗已显示较多优势。 标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中医药治疗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无论城市或是乡村,男性或是女性,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都是肺癌,80%以上的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70%的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经为晚期或局部晚期[1]。晚期NSCLC患者往往伴有广泛的脏器转移,对于行为状态评分(PS)为0,1和2的患者,采用含铂双联方案化疗4~6周期,有效率为20%~40%,但大部分患者会在3~4个月病情出现进展,所以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对肿瘤治疗的认识和理念的更新,提出了肿瘤维持治疗这一概念。 1晚期NSCLC维持治疗现状 1.1晚期NSCLC的化疗维持治疗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NCCN指南推荐一线标准化疗方案为含铂双联方案,如吉西他滨+顺铂,紫杉醇+顺铂(卡铂),多西他赛+卡铂,培美曲赛+顺铂,完成4~6周期后,当病情达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或稳定,采用其中一种非铂类药物维持治疗,目前常用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每3w重复,多西他赛35mg/m2,第1,8,15每4w重复,有研究证实此二药在维持化疗中可见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PFS)延长的生存益处。培美曲赛600mg/m2,第1d,每3d重复,此药已经被美国FDA批准用于用于标准一线治疗后无进展晚期非肺鳞癌患者的维持治疗[2]。此三药静点时间短,不良反应轻,耐受性良好。 1.2晚期NSCLC的靶向维持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是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的分子生物学差异,通过封闭受体,抑制血管生成,阻断信号传导等机制作用于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进而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抗肿瘤靶向药物主要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其对于EGFR突变NSCLC的疗效已被认可,对于EGFR野生型其作用仍有争议。埃可替尼是我国资质研制的EGRF-TKI类药物,二、三线治疗NSCLC有效且安全,对于既往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具有较优的疗效和安全性。贝伐单抗是针对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靶向药物,其在晚期NSCLC的维持治疗中在PFS的延长上也获得了阳性结果[3]。 1.3晚期NSCLC化疗及靶向维持治疗存在的争议虽然晚期NSCLC维持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尚无相关的研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维持治疗是在保证较好的生活质量,在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范围内进行的治疗,但化疗药物具有毒性积累的副作用,多次维持化疗很可能会造成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免疫功能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现状及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现状及进展 肺癌是全球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预后差,美国肺癌总体5年生存率15%,我国仅10%左右,其发病率在大多数国家仍在持续上升[1]。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准确评估预后均有赖于正确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和细胞分化程度。理想的TNM分期方法应既能反映患者临床的真实情况,又不会产生明显的不适和并发症,同时又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主要简述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临床分期现状及进展 一、肺癌TNM分期 恶性肿瘤TNM分期系统是进行肿瘤诊断、治疗及临床研究的“国际语言”,一个理想的TNM分期系统应能够正确地反映患者病情,准确地判断预后。自1966年国际抗癌联盟(the 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 UICC)颁布第一版肺癌TNM分期以来[2],肺癌TNM分期系统共进行了五次修订。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是Clifton F. Mountain1997年制定的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第5版肺癌TNM分期系统[3],2002年AJCC第6版未做任何修订[4]。由于Clifton F. Mountain 1997年第5版肺癌TNM分期系统所依据的病例资料均来自于北美,多数来源于M. D. Anderson癌症中心一家医疗中心(德州大学M. D. Anderson 癌症中心4,351例,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肺癌研究组968例,共5,319例),且多为外科治疗病例,时间跨度较长(1975~1988年)。不能全面反映全球肺癌真实情况。为了反映近期肺癌治疗结果,并且使肺癌分期系统具有全世界的广泛代表性,1998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 IASLC)分期委员会着手进行肺癌新分期系统的修订工作。自1990年至2000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北美、欧洲、亚洲、澳大利亚共19个国家)收集了100,869例肺癌患者资料,其中有明确病理类型,分期、治疗以及随访资料完整的新发病例81,015例,其中NSCLC 67,725例,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13,290例。通过对不同TNM定义的统计分析,在2007年韩国首尔第十二届世界肺癌大会上报告了对第七版肺癌TNM 分期系统(2009年)的修订建议[5]。 1、T分期的修订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治疗 肺癌是发病率及死亡率很高的恶性肿瘤,主要原因为早期诊断难度较大,确诊时多为中晚期并已经发生远处转移,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而且经治疗后易局部复发。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多发生远处转移,脑为常见部位之一,5%-10%的NSCLC患者可出现脑转移,并且20%的肺癌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已出现脑转移。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多伴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功能改变、生存期短、生活质量差、预后不良,中位生存期(MST)为3-12个月。肺癌患者入院后行全面系统的检查既提高脑转移临床检出率,还可以尽早的选择合适的临床治疗方法。目前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方法有外科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等,本文将一一讲述非肺癌脑转移治疗的新进展。

转移部位: 脑转移分为脑实质转移和脑膜转移。实质转移最常见部位为大脑半球,随后依次为小脑、脑干。脑膜转移少见,预后更差。肺癌脑转移发生率较其他恶性肿瘤高,约20-65%的患者会在病程中出现。SEER数据称,非转移性腺癌、鳞癌、大细胞癌脑转移发生风险分别为11%、6%、12%。小细胞肺癌首诊时发病率即为10%,存活2年以上患者发生率达60-80%。 临床症状: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三大主征;还可出现复视、黑朦、视力减退、头晕、淡漠、意识障碍、二便失禁、脉搏徐缓、血压增高等。精神症状(性情改变、反应迟钝、痴呆等)常见于额叶转移;癫痫多见于额叶,其次为颞叶、顶叶;感觉障碍多见于顶叶肿瘤;运动障碍表现为肿瘤对侧肢体肌力减弱或完全瘫痪;失语症多见于优势大脑半球语言中枢转移瘤;视野损害多见于枕叶、顶叶、额叶深部;丘脑转移可产生丘脑综合征(对侧感觉缺失和/或刺激症状、对侧不自主运动);小脑半球肿瘤易出现爆破性语言、眼球震颤、患侧肢体协调动作障碍、同侧肌张力减低、腱反射迟钝、易向患侧跌倒;小脑蚓部肿瘤易引发步态不稳、行走困难、站立后向后倾倒;第四脑室可早期出现积水、颅内压增高。脑干转移出现交叉性瘫痪(病灶侧脑神经周围型瘫痪、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伴感觉障碍),根据受损脑神经可定位转移瘤位置:第Ⅲ对位于中脑;ⅤⅥⅦⅧ对位于脑桥;ⅨⅩⅪⅫ对位于延髓。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现状及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现状及进展 发表时间:2018-09-04T16:42:13.59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上第7期作者:覃庆坚 [导读] 近年来,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并已经成为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可根据癌细胞的不同 覃庆坚 广西藤县人民医院肿瘤科 543300 【摘要】近年来,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并已经成为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可根据癌细胞的不同,分为小细胞癌、鳞癌和腺癌,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手段进行综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 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又一大恶性肿瘤疾病,肺癌具有较高的病发率和死亡率,相关报道显示,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肺癌发病率占12.7%,其死亡率占18.2%。而非小细胞癌是肺癌发病患者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占肺癌患者发病率的百分之83%左右,该种癌症通过外科手术能够实现治疗,手术方式适用于早期,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后,患者仍然会出现局部或远处转移,能够使患者的生存率受到影响,而通过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手段,能够使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提高,并使患者预后良好。 1、早期舒服辅助化疗 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实施辅助化疗治疗,目的是能够降低患者肺癌的局部复发率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临床医学中,对肺癌早期术后辅助化疗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通主要通过免疫治疗、烷基化合物或放疗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辅助治疗手段,当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探究结果并不显著[1]。70年代后期,成立肺癌研究专项小组,统一了手术分期等一般资料,并对患者进行分层和生存率专项研究,化疗方案主要为环磷酰胺、顺铂和阿霉素,经过大量研究证明,无病生存期和平均生存期均无统计学差异,但通过研究发现,辅助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这也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使用铂类药物治疗奠定了良好的临床基础。 2、以铂类为基础的辅助化疗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铂类药物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经过大量样本分析,统一实验患者非小细胞肺癌分期,证明了联合使用铂类化疗药物,能够使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显著提升。国外学者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期治疗进行探究,主要对II期到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放疗与联联合化疗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参与实验患者的生存期和局部复发率均没有显著差,通过该次探究可以发现,联合放疗毒性更大,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显示出放疗预后效果欠佳,尤其针对非小细胞肺癌II期患者[2]。另外,外国学者曾对1200例,I期到III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进行随机研究,治疗方案为丝裂霉素,长春地辛和顺铂,另一组选择接受放疗,经探究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但其中仅有50%的患者完成了三个周期化疗,且化疗前进行了剂量调整。随后,国外等人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行了以铂类为基础的研究,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的作用,通过大量临床数据研究显示,术后化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随后,部分国外学者针对,I期到II期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进行调整实验,顺铂+长春瑞宾,经过试验探究后,化疗组五年绝对生存率为15%,患者总生存率得到降低,复发率均得到显著显著降低。 3、优福定的应用 日本学者对非小细胞癌术后辅助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化疗药物组和参照组,结果为:口服化疗药物组术后生存率为25.36%,参照组患者术后生存率为16.58%,口服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且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改善较为明显,从该次探究中不难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经过辅助治疗,患者的生存率显著得到提高,且患者的生存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但是该临床观点仅在日本国家得到了证实,其他国家并没有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这一观点。 4、新辅助化疗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辅助化疗手段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术前新辅助化疗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理论上优势较为明显,该种治疗方式能够消灭微小转移灶,并且患者的耐受性相对较好,能够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但法国学者对最新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经探究发现,患者总的生存优势并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但是,无病生存期和远期远处转移率相对较低,且患者治疗的危险能够得到相对较低。另外,部分国外学者对II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进行进行了临床实验,实验组患者行术前新辅助治疗,对照组行单纯手术治疗,实验结果为:实验组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当下仍有很多新辅助化疗治疗方向的研究,希望能够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5、新辅助治疗的方法 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治疗,在临床中已经得到了应有的贡献,临床实践表明,新的靶向药物治疗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靶向治疗在治疗癌症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4]。 5.1 抗血管生成药物 血管生成因子在肿瘤细胞生成过程中对侵袭和转移过程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当肿瘤速度生长达到1.5cm左右,血管生长因子能够为提供组织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因此,由此可以看出许多因子能对肿瘤的生长进行调整,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够使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生长过程中的血管因子得到控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能够对血管通路进行调控,并且当下临床研制出抗血管生成药物,能够对患者的肿瘤的生长得到有效控制。当下临床中研究最多的抗血管生成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抗血管生成药物通常为贝伐单抗,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5]。贝伐单抗在治疗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良好,张丽珍等人在探究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中,两组患者均使用卡铂+泰素化疗后,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加用贝伐单抗,贝伐单抗用量为15mg/kg,共治疗六个周期,持续治疗一年,排除脑转移、血栓等患者。结果显示,使用贝伐单抗治疗的患者其生存期平均延长(15.64±3.12)个月,患者的总生存率能够提高13%。 5.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肺癌患者检测过程中,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均能够明显表达,该表达能够使人体患癌率得到提高,尤其针对对亚洲女性,能够导致其腺癌的发病率较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能够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临床中常用为吉非替尼和艾罗替尼,该类抑制剂能够激活表皮生长因子,并且对氨酸激酶的进化过程起到抑制作用,大量临床实践显示,针对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两者药物治疗效果相比较,吉非替尼效果尚不明显[6]。若吉非替尼和艾罗替尼合用,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