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橡树一样的生命

橡树一样的生命

橡树一样的生命
橡树一样的生命

橡树一样的生命

——西北监理一直以来,我常为那些生长在大山中的树而感怀,脑海中总是浮现着那些在石缝中奋力生长的树。便想记录一些能够让生命怀念的东西,想要赞美这倔强而顽强的生命,想试着追溯那生存毅力和拼搏精神存在的根源。也许,我更想说,你——西北监理。我被感动的这棵树。

我所在的工地,被层峦叠嶂的大山所环绕。每天下班后去散步时,便可以看到那些树,那些生长在大山石缝间的树。他们的根部被石缝夹得遍体鳞伤,他们的身体已经严重变形,被扭曲成伤疤一样的皮肤凹凸不平、纹路粗糙。树身虽然细瘦,但却也被分成若干个枝干,扭曲着向上伸展。这些树吮吸着石缝间仅有的养分,艰难而倔强的生长着,弯曲的枝干上零星的长这几片叶子,在劲风中瑟瑟发抖。

看着这些树,有时会感慨,我、我们——西北监理,似这孤寂而顽强的树,常年植根于悬崖峭壁的深山里,一进去便是大半年,面对这艰巨而艰苦的任务,却也不敢有一丝懈怠。

在这群山峻岭中,在这石缝中,这些树顽强的呼吸着、抗争着、努力着、拼搏着。想极力展示他们生命的辉煌。我常被这种景象感动,一次有一次。如果这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本能,那么这种本能是多么的令人肃然起敬。生命的尊贵与壮丽,便蕴含在这不可扼制的生机里。

我曾为石缝间小草的纤弱而疼惜,曾为石缝间碎小的花朵而欣喜,也曾为石缝间努力攀援的藤蔓而感动,但令我震撼的却是对生命

有着持久坚持力的这些石缝间的树,孤独却不孤傲,细瘦却不纤弱。在多少个日夜里,我们也像夹缝里的树一样拼搏在工地上,像树一样,任凭风霜雨雪,艰难险阻,却不退缩,奋战在施工一线。因为,我们深知,我们肩负这职业的使命,更肩负着公司、业主对我们殷切的期望。在这深山工作久了,便也有了像树一样勇于拼搏,吃苦耐劳的品质。

那长在石缝间的绿色尤物,他具有比语言更有力的感召力,他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任凭风吹雨打,依然坦然面对。这便是顽劲、是倔强、是坚强、是生命的绚丽与辉煌!

安逸和养尊处优,就像肥沃土地上生长的万物。虽然茁壮,但却缺少一种特质,一种可以韵味悠长,震撼人心的力量,而这力量却可以给人以启迪,改变人的一生。

我便开始明白,什么是强者,像这树一样。虽身经磨难,千锤百炼,在艰苦的环境中,在困厄的境遇下,在严酷的考验里,依然顽强。强者便是走向成功且永不言败,在这残酷的自然规律中也是一个适者。

我便这样,时常感动于这像树一样的生命。

一棵橡树教案

27、一棵橡树(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复习本课生字词:“与日俱增”、“居高临下”、“妄自尊大”、“不可一世”等。 2、学习学、探、练、展的方法,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这棵橡树的骄傲情绪。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骄傲的人将失去朋友,没有朋友的帮助必然失败”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将自己的感受、体会、感悟等批注在课文旁边。 2、从橡树成长、骄傲、无助、失败的过程,明白“骄傲的人将失去朋友,没有朋友的帮助必然失败”的道理。 3、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教学模式】引学、引探、引练、引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引学) 二、 (一)复习词语,引出新课(引学) 1.出示生字新词,全班一起读一读。(引导同学大胆的到讲台领读) 2.回顾橡树的骄傲。(指名反馈:为什么骄傲,从哪里得到的答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它一年比一年粗壮高大,一年比一年挺拔威武。他那亭亭如盖的树冠遮天蔽日,挡住了它周围所有树木的阳光。随着身材的长高和枝叶的繁茂,橡树的骄傲情绪也与日俱增。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粗壮高大、挺拔威武的橡树产生了骄傲情绪。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橡树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二)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1.自由学习课文2—6自然段,思考并交流以下问题 (1)橡树是如何对待榛子树、无花果树以及其他果树的? (2)橡树最后的结局如何?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 (3)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二、重点研读,感悟道理(引探) (一)、这是怎样的一棵橡树呢?(骄傲) 它几次砍掉周围的树木?如何对待榛子树、无花果树以及其他果树的,请找出相关语句。(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有一天,它居高临下,用轻蔑的目光望着周围的树木大声喊:“快把这棵丑陋的榛子树给我收拾掉!”(骄傲) ——“我再也不愿意与这课讨厌的无花果树为邻!看见它那副蠢笨的样子我就恶心!”脾气越来越大的橡树又命令说。(妄自尊大) ——妄自尊大的橡树并没有就此罢休,它不可一世地摇晃着漂亮的枝叶,傲慢地

小学语文说课稿(三年级下册)

小学语文说课稿(三年级下册) 目录 1 燕子 (2) 2 春日 (4) 3 荷花 (6) 4 珍珠泉 (10) 5 翠鸟 (12) 6 燕子专列 (15)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18) 8 路旁的橡树 (20) 9 南辕北辙 (22) 10 亡羊补牢 (22) 11 惊弓之鸟 (23) 12 画杨桃 (27) 13 和时间赛跑 (31) 14 检阅 (33) 15 争吵 (34) 16 绝招 (36) 17 可贵的沉默 (38) 18 她是我的朋友 (40) 19 用生命编织的爱 (42) 20 妈妈的账单 (43) 21 太阳 (45) 22月球之谜 (47) 23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49) 24 果园机器人 (50) 25 太阳是大家的 (51) 26 一面五星红旗 (53) 27 卖木雕的少年 (55) 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58) 29 古诗两首 (60) 30 西门豹 (62) 31 女娲补天 (64)

1 燕子 【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燕子》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课文的作者是现代作家郑振铎先生。《燕子》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状物散文,主要描绘了春天里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翔、在电线上停歇的画面,给春天带来了许多生机。 课文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写燕子的外形特点(描绘外形美)。第二部分写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生趣(写出了春天的美)。第三部分写燕子飞行时的情景(写出了动态美)。第四部分写燕子停歇时的特点(这是静态美)。 文章的篇幅短小、条理性强、语句优美,作者的观察细致入微,表现了燕子 的可爱,春天的美丽,既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训练的好文章,也是本单元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的好材料,又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素材。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本单元训练重点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按新课标要求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掌握“俊俏、聚拢、增添、倦了、音符”等词语。 (2)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描写事物的能力。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重点、难点分析 课文的题目是燕子,因此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是文章的重点,同时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以及小学生认识分析事物的特点学会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也是本课的重点。而理解课文两个重点句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和“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可音符”是本课的难点。 【说教法】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宜将情教学 法贯穿教学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感情朗读,读中悟情,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完成本课教学。 【说学法】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 法,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学习本课。 【课时安排】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本课安排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质疑解疑。 第二课时:探究第二、三、四自然段;质疑问难,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自由创作。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由学会听儿歌《小燕子》引入课题,这样的导入既触动了儿童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增强趣味性,同时让学生齐唱便无形中让学生对歌词中的“燕子”、“春天”有了熟悉的感觉同时集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详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第二单元第8课《路旁的橡树》 教材分析 《路旁的橡树》为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从教材编排来看,本课课文都是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主题而展开的。旨在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本课讲述的是与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有关的故事。在南北两座大城市之间,准备修建一条公路。在公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工人们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着的橡树。为了保护这棵橡树,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既保住了这棵橡树,又圆满地完成了筑路计划。本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所反映的人们的行为却非常高尚,这个故事,表现了人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另外,本文通过对一件寻常小事不寻常处理方式的描写,读者在读后内心受到震动和感染,自然而然地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对于中段的小学生,新课标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与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阅读能力,具有独立识字和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来理解上下文的能力。本年龄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开始发展抽象逻辑思维,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路旁的橡树》一文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自行理解,但要让学生从这件寻常小事上抽象体会出环保意识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具体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理解文本。 教学目标

《致橡树》说课稿

《致橡树》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当代诗歌《致橡树》,说课内容由四部分组成,一说教材,二说教法学法,三说教学过程,四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首先我们的《语文》课本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中职学校通用教材。《致橡树》出自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是当代女诗人舒婷创作的一首爱情诗。作品通过象征手法表达了平等独立而又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的爱情观。 中职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并逐步确立的阶段。因而学习本诗有利于健康情操的形成。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诗歌的要求“品位语言,感受艺术魅力”,结合本课特点,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掌握意象、象征手法运用,理解诗人的爱情观。 ②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水平。 ③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及人生观。 3、教学重点、难点 同时确立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人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掌握象征手法的运用

二、说教法学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①诵读法 ②情境教学法 ③讨论对比法 整体教学通过情感教学法展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虽然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有效的学习方法更能锦上添花。 对于中职生而言,他们对当代诗歌有一定了解,爱情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易于体会,但是他们缺乏独立鉴赏诗歌的能力,无法准确把握诗歌意象,深刻领会诗人情感。鉴于学生现有情况,我确立一下学法: ①诵读法 ②联想鉴赏法 ③比较鉴赏法 整体学习过程则通过参与学习法展开。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步骤并附时间安排: 1、精巧导入创设美 2、激情诵读感受美 3、探究阅读领悟美 4、拓展阅读发现美

致橡树(公开课)教案教学文稿

致橡树(公开课)教案

十七、《致橡树》公开课教案 时间:二0一三年四月十五日地点:现代一二级技能高考班讲授人:刘焕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中运用的象征手法。 2、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诗歌内容的把握。 3、通过分析意象,强化对作者爱情观的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教学难点: 1、理解朦胧诗含蓄朦胧的意象。 2、诗歌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3、从韵律美、语言形式之美、意境意象之美鉴赏诗歌。 4、理解作者的爱情观,从而对学生爱情观的树立有所引导 三、课型:公开课(配乐朗诵) 四、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步骤: 1、导入: 爱情,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是一个亘古不衰的题材。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演绎着爱情的故事,有多少人在享受着爱的甜蜜,又有多少人在承受着爱的痛苦。有一部电影则忍不住困惑地问道——《爱情啊,你姓什么?》,是的,爱情啊,你究竟姓什么呢?什么样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舒婷的《致橡树》,相信学过之后会有收获。2、作者介绍: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写有许多著名的朦胧诗,如《四月的黄昏》《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双桅船》《也许》等。其中《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全国新诗二等奖,《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3、朦胧诗:

产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还有顾城、北岛等。 4、分析课文: (1)这位朦胧派代表诗人的爱情宣言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屏神静听那来自心灵深处的真实表白。(先听录音,再订正读音,再请同学们齐读。) (2)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 让我们先听听美丽的木棉树的回答吧!她说:爱情不应该是这样的。 ①老师范读。 ②分析(板书): A、首先,攀援的凌霄花。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这是一种“极力攀附”的爱情。木棉对这种爱情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坚决予以否定。课文中有三个字:“绝不像”!其中哪一个字可以体会到作者决心之大?绝! B、其次,痴情的鸟儿。 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的鸟儿,木棉树又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课文中也有三个字,“绝不学”!因为这种鸟儿是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所以,这是一种“只知痴恋”的爱情。 C、接下来,诗人又分别列举了“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这些事物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大多属于被赞美对象,那么在本诗中木棉对它们的态度呢? 同学们回答:“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 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遗憾。因为它们为了橡树的蓬勃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与,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这种自我牺牲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所以,这是一种“一味奉献”的爱情。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51套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51套 目录: 1、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一去二三里》说课稿. 2、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丝绸之路》说课稿. 3、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稿. 4、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伯牙绝弦》说课稿. 5、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冬阳·童年·骆驼队》说课稿. 6、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匆匆》说课稿. 7、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北京的春天》说课稿. 8、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北大荒的秋天》说课稿. 9、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变色龙》说课稿. 10、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四季》说课稿. 11、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12、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13、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失物招领》说课稿. 14、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孔子拜师》说课稿. 15、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 16、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小猪画画》说课稿. 17、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 18、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小鹰学飞》说课稿. 19、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少年闰土》说课稿. 20、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山雨》说课稿. 21、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说课稿. 22、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惊弓之鸟》说课稿. 23、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晏子使楚》说课稿. 24、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月光曲》说课稿. 25、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桂林山水》说课稿. 26、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梅花魂》说课稿. 27、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燕子》说课稿. 28、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 29、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珍珠鸟》说课稿. 30、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白杨》说课稿. 31、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祖父的园子》说课. 32、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秋思》说课稿. 33、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窃读记》说课稿. 34、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精彩的马戏》说课稿. 35、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索溪谷的“野”》说课稿. 36、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给予树》说课稿. 37、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美丽的丹顶鹤》说课稿. 38、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 39、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草原》说课稿. 40、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草船借箭》说课稿. 41、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落花生》说课稿. 42、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蓝色的树叶》说课稿.

《致橡树》参赛说课稿

《致橡树》参赛说课稿 贵港市港南中学韦首建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致橡树》。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致橡树》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学习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这些诗歌的题材和风格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是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致橡树》是我国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的成名作,也是我国朦胧诗派的代表作。诗人用象征手法热情而坦诚地歌唱了新型的爱情观。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关于朦胧诗的一些知识,加深对意象和象征手法的理解,同时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2、教学目标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一的学生对诗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又经过第一单元前六首诗歌的学习,对诗歌的意象有了较为具体的印象,初步具备了理解鉴赏诗歌的能力。因此,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 ①了解作家和朦胧诗的特点等文学常识; ②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诵全文。 (2)能力目标 ①继续培养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的能力;

②初步培养学生深入品味诗歌意境与情感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领会作者新型的爱情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②提高审美情趣。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本文主要通过多组意象来表达思想情感,因此对各种意象的理解是进一步理解全文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我把对意象的理解作为教学重点的第一条。 ②理解、概括作者抒发的新型爱情观。 (2)教学难点: 本事是朦胧诗的代表作,意象多,并且有些意象较为含蓄,不是一下子就能看懂,因此我把对意象的理解作为本事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水平,我采用诵读感悟法、探究阅读法、讨论法以及多媒体进行教学。 本文意象较多,我在上课开始通过配乐朗诵、学生齐读、个人品读等方式,让学生对诗歌大意有初步了解;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明确各种意象的意思和作者抒发的爱情观。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和鉴赏,发挥学习主体的作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说课稿 说单元教材: 本组的四篇课文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 说单元目标: 1、认识本组“秆、绣、赤”等31个生字,会写“翠、衬、衫”等4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主动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5、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说单元教学重难点: 1、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2、主动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说教学课时安排: 《翠鸟》2课时《燕子专 列》2课时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2课时《路旁的橡树》1课时《语文园地二》4课时 5翠鸟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翠鸟》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爱护动物、植物,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这篇文章共五个自然段,通过对翠鸟美丽的羽毛、小巧玲珑的外形和活动机敏特点的描写,最后归纳到对翠鸟的喜爱,进而升华为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2、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通过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作者的语言美,让学生受到爱鸟情感的陶冶。 难点:抓住动物特点,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有顺序的描写。 二、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抓住有关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的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学生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三、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环节: 1、由于学生没有见过翠鸟,对翠鸟的知识了解甚少,在一开始就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这样的设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培养了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的能力。 2、学生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走进翠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去欣赏《翠鸟》的美文,读后六人小组内交流读书收获。 这样的设计,一是让学生养成看到课题思考内容的学习方法;二是制造悬念,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读书明确了目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起到了帮助学困生读懂课文的作用。 3、出示翠鸟图片,让学生看图口述翠鸟的外形。 这样的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进入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我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

小学语文《路旁的橡树》优秀说课稿

小学语文《路旁的橡树》说课稿 一、朗读课文 师:(板书路旁的橡树)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28页,今天我们学习第8课《路旁的橡( xiàng )树》。请同学们用铅笔,把课文中的生词圈(quān)起来。然后,每个生词齐读三遍。 说课: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拿铅笔看书,在课本上做记号,是一种很科学的学习方法。这种习惯的养成,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关于《拿铅笔看书的思维科学》,有一位学生写过一篇作文。还有一位学生,写过一篇《语文笔记应该做在语文课本上》。学生写的这些作文,也是对我教学经验的总结。 生:齐读,教师领读: 橡( xiàng )树延( yán )伸挺拔( bá)楔(xiē)子 沥( lì)青马蹄( tí)形高尚( shàng ) 说课:课文中的生字,是本课的难点。要首先突破。 师:在同学们齐读课文之前,我们来听一遍课文的朗读录音。 说课:教师事先通过互联网搜寻有关课文朗读的录音,下载到MP3播放器里面,通过小型有源音箱播放,对学生了解课文朗读的语气语调、感情色彩,很有好处。也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添课堂学习的乐趣。只是教师就要费神了,在备课上要多花一些精力。 师:(录音播放完毕)好。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路旁的橡树》。 说课:读书的方法,有点某个学生读,有轮读、分组读、教师范读等。我认为,注重齐读,有很多好处。 生:(齐读) 路旁的橡树 从北方到南方的两座大城市之间,人们打算修建一条公路。这条公路将会宽阔、平坦又漂亮。 开始筑路了。一天,工人们来到田野上,那里长着一片不大的灌木林。工程师批示未来的路要铺在哪里,工人们就往土里埋进排水管。 突然,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计划( huà)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 “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地说。 几年过去了,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刚才,同学们把课文齐读了一遍,有几个字发音不大准,现在,校正一下。 说课:这种现象,在教学中是常见的。我们的备课,不可能备得完美无缺。学生是一群有思维、有个性的个体,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灵活机动。 师:(教师备有翻阅迅速的四角号码字典,立即在课本上作出记号,板书在黑板上。这时,教师要在课本上做记号、作笔记,这些事情站着做,显然是不方便的。这里,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问他们:刚才朗读时,有哪几个字的音发得不准。请上讲台来写出发音不

《致橡树》参赛说课稿

《致橡树》说课稿 户县职教中心刘会娥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就是《致橡树》。我将从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6个方面进行阐述。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致橡树》选自北师大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拓展模块“选文突出经典性,为学生提供语文学习与精神成长的范本”(见拓展模块前言“编写指导思想”) 《致橡树》就是第二单元第三课,就是教材中唯一一首现代爱情诗,意象生动,语言优美,立意鲜明,像一把钥匙,为学生开启了鉴赏诗美的大门(工具性);如一座闪耀着理性光辉的灯塔,为在爱情中迷茫的人们指明了方向(人文性)。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就是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的诗歌学习,她们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她们正处于青春期,对爱情充满向往,却又价值观模糊,需要正确的引导。这节课,我将针对学生的特点展开有效教学。 教学目标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提高审美情趣,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根据以上要求与学情特点,确定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继续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品味语言的能力 2、增强学生表达能力,为将来职业发展与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体会诗歌之美 2、通过分析意象、品味语言、自主合作,探究诗人的爱情观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树立积极健康的爱情观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意象,品味语言,明确诗人的爱情观与价值观 (依据:意象生动鲜明就是本课的特点,准确把握意象的内涵才能理解诗歌的主旨) 难点:理解诗人的爱情观,树立积极健康的爱情观与价值观 (依据:由于学生的年龄与认知水平限制,如何引导就成了难点)

一棵橡树 教案

27 一棵橡树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与日俱增”、“居高临下”、“妄自尊大”、“不可一世”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读、找、悟、批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这棵橡树的骄傲情绪。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骄傲的人将失去朋友,无助的人必然失败”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将自己的感受、体会、感悟等批注在课文旁边。 2.从橡树成长、骄傲、无助、失败的过程,明白“骄傲的人将失去朋友,无助的人必然失败”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运用工具书识字解词;橡树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橡树,引入新课 师:橡树的种类很多,黑橡、白橡、栗橡等等,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开花植物。橡树之老,高寿竟达400多岁,叶子比手掌还大,果实坚硬,是松鼠等好玩动物的上等食品;橡树树冠有多大,树根就有多广,地下风光和地上风情可以媲美,人们把橡树看作壮悍强大的象征。是啊,橡树是挺拔威武的,这使它渐渐变得骄傲起来,并且随着身材的长高和枝叶的繁茂,橡树的骄傲情绪也与日俱增。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骄傲的橡树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本课生字新词,并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重点抓住“与日俱增”、“居高临下”、“妄自尊大”、“不可一世”、“独一无二”等)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些什么,并跟同桌交流。 3.检查初读情况,抽生谈谈课文内容。 三、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1.这是怎样的一棵橡树呢?(骄傲)它几次砍掉周围的树木?体现在文中的哪些段? 2.由点及面,逐步感悟。 (1)示范引路,掌握方法(学习课文第2段)。

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今天我所说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语文学科是学好各个领域知识的基础和工具,学好语文,就拥有了一条通向知识海洋的绿色通道。引领孩子学好语文,感受祖国语言的文字美,我们要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灵活驾驭语文教材。今天,我就从课标、教材和建议三部分来进行研说。 第一、说课标 一、说课程的总目标 小学语文同其他的学科有所不同,它是将课程标准和内容融合在一起的。小学语文的课程总目标是以三维目标来呈现的,全面而又富有新意。(知识树:课程的总目标) 知识目标是要学生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能正确公整的书写汉字,能说普通话; 能力目标主要是要求孩子们能主动探究性学习,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并能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则是培养孩子们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三维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我们所说的全面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识字、写字的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以及综合性学习的能力。(课件出示知识树,学段目标与课程标准) 二、学段目标 小学语文分为三个学段,目标螺旋上升,整体推进。第二学段目标建立在第一学段目标基础上,着眼于阅读、口语交际发展,在写作上下功夫。第二学段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初步识字能力,认识200个,会写300个,累计认识2200个,会写1600个。 2.初步会默读,学习略读,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理解词句意思,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学习修改习作. 4.学会倾听,领会要点,把握主要内容,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 5.收集资料,共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致橡树》说课稿知识讲解

《致橡树》说课稿 一、说教材 《致橡树》是人教版职高语文基础版第三册诗歌阅读与欣赏单元的第四首诗歌。 这个单元的诗歌由于作者、时代、题材、体裁不同,风格差异明显,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歌共性基础上,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诗歌作品。《致橡树》则是一首当代朦胧诗,与学生的时代比较贴近,更有助于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共性,感受诗歌的魅力。 《致橡树》是当代女诗人舒婷创作的一首爱情诗。通过象征手法展示富有时代气息的爱情追求,表达的是平等独立而又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的爱情观。 二、说学生 这首诗的教学对象是十六七岁的高二学生,他们在初中对诗歌有了一定感性积累。职高学生大多对爱情有了朦胧的感知,对爱情题材关注较强但又有所回避。根据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我设计较为宽松的课堂环境,以讨论交流为主,让学生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提高其诗歌鉴赏水平,另一方面提高他们对爱情、人生的认知水平,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独立的个性。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本文的关键是阅读、欣赏、领悟,即把握作品形象,感受作者倾注于其中的感情。据此我确定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是本节课中要求学生整体达标的,对部分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这是根据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教学重点与学生实际而确立。 知识点1:了解本文作家作品(了解) 知识点2:掌握本文所运用的写作手法(理解、分析) 知识点3:理解作者的爱情观(理解、拓展) 2、德育目标: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及人生观。德育目标的实施则贯穿在教

学的整个过程中。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水平 四、说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爱情观 本文的创作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但作者追求的爱情观对当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只有理解了作者的爱情观,才能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与拓展。 五、说教学难点:象征的表现手法 本诗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正是因为诗人不满足于对现实世界的简单的自我观照,而是通过感情化的具体意象,使感情的积淀和理智的渗透相结合,扩大了诗的表现领域。但象征手法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是一个难点。 六、说教法学法 1、教法采用“四步教学法: 精巧导入——创设美 激情诵读——感受美 讨论分析——领悟美 对比阅读——发现美 这几个环节的设计,是依据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审美训练,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旺盛的求知欲,让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能动地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2、与教法相应,设计如下学法: (1)诵读法 (2)问题讨论法 (3)理解领悟法 七、教学时间: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用多媒体播放轻柔缠绵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背景音

【精品】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7 一棵橡树_西师大版

第27课《一棵橡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交流资料,了解橡树。 橡树的种类很多,黑橡、白橡、栗橡等等,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开花植物。橡树之老,高寿竟达400多岁,叶子比手掌还大,果实坚硬,是松鼠等好玩动物的上等食品;橡树树冠有多大,树根就有多广,地下风光和地上风情可以媲美,人

们把橡树看作壮悍强大的象征。(课件出示橡树的图片。) 2.简介作者。 达·芬奇(1452——1519)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位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后人称他是“旷世奇才”,他一生在绘画上孜孜追求,留下了许多名垂千古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是《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 3.导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达·芬奇的一篇文章《一棵橡树》。作者笔下的橡树是挺拔威武的,这使它渐渐变得骄傲起来,并且随着身材的长高和枝叶的繁茂,橡树的骄傲情绪也与日俱增。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中骄傲的橡树是怎样的。 二、诵读课文,初步探究。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勾画出本课生字新词,并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些什么,并跟同桌交流。 2.检查初读情况。 (1)课件出示文中的重点词语,指名读,师生评议正音,指名领读,开火车读。橡树树冠遮天蔽日树荫繁茂情绪轻蔑丑陋榛子树可怜 砍倒讨厌一副蠢笨恶心脾气遭到厄运罢休傲慢斩尽 挺立阻拦撕扯躯干折磨劈裂粗壮高大挺拔威武亭亭如盖 与日俱增居高临下妄自尊大大吵大闹独一无二畅通无阻死去活来(2)理解文中的词语。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高高在上的样子。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厄运:不幸的遭遇,本文指无花果树被砍倒。 妄自尊大:狂妄地自高自大。 (3)指名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师生相机评议,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地方。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互相交流,理清顺序。

三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路旁的橡树》说课稿 说课人:司文芳 一、说教材 《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新课标第六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在南北的两座大城市之间,准备修建一条公路。在公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工人们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着的橡树。为了保护这棵橡树,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既保住了这棵橡树,又圆满地完成了筑路计划。这个故事,表现了人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 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所反映的人们的行为非常高尚。从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的言行可以看出,他们保护橡树的行为完全是自发自觉的,换句话说,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意识。这篇课文的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对一件寻常小事,处理却不寻常的作法的描写,读者在读后内心受到震动和感染,自然而然地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二、说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理念,本设计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

学生通过想象,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说重、难点: 1、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2、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两张图片,让学生欣赏宽阔笔直的公路和高大的橡树,同时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 2、揭示课题。 3、作者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家。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然后找一找课文中是用哪些词来形容公路和橡树的? 2、交流讨论: 公路:宽阔平坦漂亮马蹄形 橡树:粗壮结实挺拔 随机板书这些词,让学生读一读 3、默读课文,看看公路与橡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汇报:

课文《一棵橡树》教案

课文《一棵橡树》教案 课文《一棵橡树》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与日俱增、居高临下、妄自尊大、不可一世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读、找、悟、批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这棵橡树的骄傲情绪。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骄傲的人将失去朋友,无助的人必然失败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将自己的感受、体会、感悟等批注在课文旁边。 2、从橡树成长、骄傲、无助、失败的过程,明白骄傲的人将失去朋友,无助的人必然失败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运用工具书识字解词;橡树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橡树,引入新课 师:(贴图片)这是一棵高大的橡树。橡树的种类很多,黑橡、白橡、栗橡等等,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开花植物。橡树之老,高寿竟达400

多岁,叶子比手掌还大,果实坚硬,是松鼠等好玩动物的上等食品;橡树树冠有多大,树根就有多广,地下风光和地上风情可以媲美,人们把橡树看作壮悍强大的象征。是啊,橡树是挺拔威武的,这使它渐渐变得骄傲起来,并且随着身材的长高和枝叶的繁茂,橡树的骄傲情绪也与日俱增。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骄傲的橡树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本课生字新词,并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重点抓住与日俱增、居高临下、妄自尊大、不可一世、独一无二等)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些什么,并跟同桌交流。 3、检查初读情况,抽生谈谈课文内容。 三、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1、这是怎样的一棵橡树呢(骄傲)它几次砍掉周围的树木体现在文中的哪些段 2、由点及面,逐步感悟。 (1)示范引路,掌握方法(学习课文第2段)。 (读) 自由读课文第2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谁干什么态度怎样(找)课文哪些词句体现了橡树的骄傲、蛮横请找出来作上记号。(生能找出居高临下、轻蔑、大声喊等明显的词,师相机板书;生找出橡树的语言,师给予肯定并指出这是较为含蓄地体现了橡树的骄傲、蛮横,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复习课

语文组教研活动说课稿

说板书 说教法说学法说教法: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所以,在教学方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记忆、品读感悟、创设情景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说学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本课,我引导学生运用了以下学习方法:品读感悟、自主学习、情感体验、情境想象。 说 教学过程一 谈话 导入 1.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小诗,愿意听老师读读吗? (师配乐朗诵) 2.听老师读了,能谈谈你们的感受吗?(生自由谈) 3.同学们,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的母亲。然而今 天的地球却已是满目疮痍。地球的出路何在?人类的出路何 在?面对日益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我们又能做些什么?今 天,我们就来复习这一单元。 二主题 回顾 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课本上的四篇课文: 《翠鸟》──大家喜欢翠鸟吗?(喜欢)是啊,那机灵而又 美丽的翠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主题词:美好】 《燕子专列》和《路旁的橡树》两篇课文展示了人们为保护 动植物而采取的行动,他们的做法深深地打动着我们。【主 题词:呼吁、行动】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宋丽震 教材分析: 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要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在一年级下册第三组安排了“保护环境”,二年级上册第七组安排了“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专题。与以往专题不同的是,本组教学内容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专题,本组教材将导语、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综合性学习等相关内容以整合的方式编排在一起。其中,“调查周围环境”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5课《翠鸟》之后,提示学生此次活动要求调查的内容、所选择的组织和调查方式;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之后,提示学生交流开展活动的方式,整理调查材料,做好展示和交流的准备。 本组的四篇课文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本组的导语提醒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顺着这个情感发展主线,教材在课文后面安排学生去亲身调查、开展以“调查周围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中,教材在学生开展的调查活动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和此次活动,开展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等学习活动。 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秆、绣、赤”等38个生字,会写“翠、衬、衫”等4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主动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4、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主动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安排: 《翠鸟》2课时《燕子专列》2课时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2课时《路旁的橡树》1课时 《语文园地二》4课时单元复习2课时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小诗,愿意听老师读读吗?(师配乐朗诵) 《地球你好吗》 当天空不再是蓝色,小鸟不会飞翔;当江河不再有清澈,鱼儿也离开家乡;当空气不再是清新,花朵也失去芬芳;当乌云遮住了太阳,世界将黑暗无光;当冰山渐渐地融化,地球是一片汪洋;当大地干枯了村庄,眼睛也失去渴望;当城市川流不息的车从此没有一点安详,当童话失去了森林,仙女也丢了魔棒……让我们一起呼唤地球你还好吗? 2.听老师读了,能谈谈你们的感受吗?(生自由谈) 3.同学们,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的母亲。然而今天的地球却已是满目疮痍。地球的出路何在?人类的出路何在?面对日益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我们又能做些什么?今

致橡树参赛说课稿

致橡树参赛说课稿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致橡树》说课稿 户县职教中心刘会娥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致橡树》。我将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6个方面进行阐述。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致橡树》选自北师大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拓展模块“选文突出经典性,为学生提供语文学习和精神成长的范本”(见拓展模块前言“编写指导思想”)《致橡树》是第二单元第三课,是教材中唯一一首现代爱情诗,意象生动,语言优美,立意鲜明,像一把钥匙,为学生开启了鉴赏诗美的大门(工具性);如一座闪耀着理性光辉的灯塔,为在爱情中迷茫的人们指明了方向(人文性)。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的诗歌学习,他们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对爱情充满向往,却又价值观模糊,需要正确的引导。这节课,我将针对学生的特点展开有效教学。 教学目标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提高审美情趣,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根据以上要求和学情特点,确定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继续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品味语言的能力 2、增强学生表达能力,为将来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体会诗歌之美 2、通过分析意象、品味语言、自主合作,探究诗人的爱情观和价值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树立积极健康的爱情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意象,品味语言,明确诗人的爱情观和价值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