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隐喻研究的划时代标志_莱考夫和约翰逊

隐喻研究的划时代标志_莱考夫和约翰逊

隐喻研究的划时代标志_莱考夫和约翰逊
隐喻研究的划时代标志_莱考夫和约翰逊

2006年第3期总第130期 

外语学刊

FOREIG N LANG UAGE RESE ARCH

2006,N o.3

Serial N o.130

隐喻研究的划时代标志———莱考夫和约翰逊

王松鹤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150080)

提 要:海德格尔指出:人类始终嵌在语言本质之中,正是语言才使人真正可能站入存在物。(海德格尔1997:203; 1992:214)语言是人类的家园,而隐喻作为语言构成的基本形式,它又是语言的家园。通过对隐喻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人的认知结构,以及人在语言中的表现,即人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对语言的认识、构建和使用。许多学者对隐喻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主要介绍他们其中的二位———开始隐喻认知研究新纪元的人,著名语言学家莱考夫和哲学家约翰逊的工作经历、学术成就和主要学术思想。

关键词:莱考夫;隐喻研究;概念体系;认知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6)03-0109-03

1 引言

语言依赖人存在;人凭借语言成其所是,成其所为。人在语言构筑的世界中生存,在语言成就的行为中发展。语言既是显示其他存在的存在,也是成就其他行为的行为。换言之,语言是人类最为基本的行为和生命形式。(钱冠连2005:70)正因为如此,人们对语言及其意义探究的热情有增无减。而隐喻作为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古往今来,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亚里士多德把隐喻定义为给一事物冠以另一事物的名称(Haskell1987:16)。里查兹、布莱克等人在索绪尔的结构主义学说基础上提出了互动论(Richards 1936:93)。奥托尼和舍尔提出隐喻不是语言自身的表达,而是对它们的特殊使用方法(Ortony 1979:73)。他们分别从修辞视角、语义视角和语用视角对隐喻进行了研究。而莱考夫和约翰逊打破了前人研究的樊篱———隐喻是对语言范式的偏离,指出隐喻不仅是常规的,而且是成体系的,把语言就是隐喻的认识提到新的高度,使隐喻研究正式纳入认知科学的新领域。

2 学术经历与主要成果

乔治?莱考夫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的语言学教授。此前,他曾经在哈佛大学(1965—1969)和密西根大学(1969—1971)执教。并且,他曾任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员(1971—1972),1995年曾在巴黎作访问学者。1989—1993,他担任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主席; 1989—1995,他担任认知科学协会管理委员会会员;1995—1996,他在汤森德人文研究中心任高级研究员;1995—2001,他在圣塔菲研究所的科学委员会任职;目前,他与人共同管理伯克莱国际计算机科学学院的语言研究项目。(http:ΠΠw w w.rock2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b17927900.html,ΠpeopleΠlak offΠ)在1979年初,乔治?莱考夫与马克?约翰逊相识,并开始了两人的学术合作。

至今,莱考夫已有很多科研成果问世。最著名的有与马克?约翰逊合著的Metaph ors We Live By(1980),W omen,Fire and Dangerous T hings:What Categ ories Reveal Ab out T he Mind(1987),与马克?特纳合著的M ore T han C ool Reas ons:A G uide to P oetic Metaph or(1989),与马克?约翰逊合著的Philos ophy in the Flesh:T he E mb odied Mind and I ts Challenge T o T he Western T radition(1999),与人合著的Where Mathematics C omes From:H ow the E mb odied Mind Brings Mathematics Into Being)(2000),M oral P oli2 tics:H ow Liberals and C onservatives T hink(second edition2002),D on’t T hink of an E lephant:K n ow Y our Values,Frame the Debate(2004).(http:ΠΠw 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b17927900.html,Π3rd-cultureΠlak offΠlak off-p1.html)

?

9

1

?

3 学术思想

早在青年时期,莱考夫就批评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主流思想———转换生成模式,不赞同把语言能力与语言行为分离,而成为揭竿而起的生成语义学派的一个主要成员。这个学派怀疑在形式模式中的句法深层结构的可靠性和第一性,提出深层的语义结构才是语言理解的核心,主张将深层句法结构和深层语义结构合成一个整体,语义不能服从于句法。就隐喻而言,莱考夫认为隐喻不是语言的表面现象,它是深层的认知机制,组织我们的思想,形成我们的判断,使语言结构化,从而有巨大的语言生成力。他还指出,在人们思想底层的隐喻网络形成认知图,以认知者的物质经验为基础,构成认知者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莱考夫把它叫做“认知拓扑学”,是人们给空间赋予结构的机制,从而进行空间的推导。莱考夫肯定认知者的作用。他认为抽象思想不是按客观世界的空间物理特性构筑的,其特性是主观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由认知者通过他的认知图投射到世界上。(胡壮麟2004:71—72)

莱考夫和约翰逊两人合著的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活的隐喻》一书,被看作是对隐喻认知研究的新纪元的开始。作者研究隐喻,原打算对现有理论作一番修补。但当真正开始深入研究时,却在其中发现了解答一些哲学根本问题的途径。例如,在语言哲学著述中,人们最常谈论的是“意义”(meaning),但这些议论很少和“富有意义”(meaning fulness)相联系,而隐喻恰恰是联系两者的捷径。阅读本书我们可以感悟到,莱考夫和约翰逊不只想探究隐喻,他们想通过对隐喻现象的研究彻底改变传统认识论,改变整个西方哲学传统中占统治地位的“客观主义的神话”,其批判的矛头直指西方思想的核心主张———绝对真理:“我们不相信有客观的(绝对的和无条件的)真理这样的东西”。

作者在该书中这样界定隐喻的本质:通过另一件事情来理解、经验某事,例如通过战争、战斗来理解、经验辩论。谈到一场辩论,我们会有如下说法:攻击某个薄弱环节、击中要害等。作者把隐喻理解得很宽。他们把我们的概念分作两类:一类是自己萌生的概念;另一类是包含隐喻的概念。像上下、物体这样的概念是原始的、直接从经验萌生的概念,辩论、理论、时间这些概念则是包含隐喻的概念。作者认为,大多数概念都是包含隐喻的概念。隐喻对大多数概念具有建构作用。自然,我们的整个概念体系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隐喻式的,隐喻不仅属于语言,而且属于思想、活动、行为。(陈嘉映2002:6—7)

莱考夫和约翰逊1999年出版了《体验哲学———基于体验的心智及对西方思想的挑战》一书。书中提出了“体验哲学”(emb odied philos ophy,phi2 los ophy in the flesh)这一理论,对客观主义进行了严厉批评,与英美分析哲学和乔姆斯基基于混合哲学(二元论+形式主义)的心智观针锋相对,也是对普特南提出的内部实在论(Internal Realism)的一个发展。二人在书中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哲学思潮中的主要观点冠之以“客观主义”,并详细论述了客观主义的许多观点和特征。该书在西方哲学界、认知科学界和语言学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一本具有开拓性的著作,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西方哲学观,对西方思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并对许多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寅2003:24—26)通过对隐喻的研究,莱考夫还发现了进入政治话语语篇的途径。在《道德政治学》一书中他断言,人们在家庭隐喻框架内,在无意识状态下,把自己与政治思想意识联系起来。保守的政治家们是在一个由严厉的父亲制定的无任何可伸缩性的规章制度、严格的道德标准的家庭框架内来行事的;而自由党的政治家们却相反,他们生活在一个父母善解人意的家庭里。父母教育他们要追求个人幸福,并且要关心周围的人。因此,他们在这样的家庭框架中得到了最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莱考夫认为,大多数的选民都会在他们的大脑中拥有上述家庭框架的双重因素。至于哪个框架能被激活,对选民产生作用,要取决于政治家们所使用的语言以及他们所讲述的内容。

在1991年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沙漠风暴”之战前夕,莱考夫在互联网上发表题为“政治中的隐喻”(Metaph or in P olitics)的公开信,从分析隐喻概念入手,对美国政府所制造的战争舆论进行了有力的批驳,揭露了战争的深层原因: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公开信中提出一系列隐喻概念,入木三分地揭示了美国外交政策,尤其是伊拉克政策的性质与特征:美国政府认为,“国家是人”,“萨达姆是希特勒”,“科威特是受害者”,“美国是英雄”,即将开始一场拯救科威特的“正义战争”。显然,不同的隐喻代表着人们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可能会对政府制定政策造成影响,或可以用来为其采取某项措施制造舆论。美国政府利用一系列的隐喻指导其外交思维与行动,为其对伊拉克开战、为其军事行动的顺利实施寻找法理上的依据与道义上

?

1

1

?

的支持。(束金星2005:116—117)

莱考夫指出,事实上,认知科学已经证实了人们会自动地对深深根植于无意识的大脑里的框架进行反应。如果事实与框架不吻合,人们的大脑就会拒绝接受。莱考夫解释道:人们大脑中的框架可以被词和意象的正确匹配而激活,并且只有在这时,一旦大脑被“开启”,人们才能对投向自己的事实进行加工和处理。

目前,莱考夫的研究涉及认知语言学内概念分析的很多方面。例如,1)人类概念系统的本质,尤其是像时间、事件、原因、情感、道德、政治等概念隐喻体系;2)把认知语义学的理念应用到社会科学中去,使认知语言学的实际应用有助于社会的改革者们重新构筑社会的和政治的框架;3)与马克?约翰逊合作共同研究认知科学研究对哲学的意义;4)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认知科学系的一位教授合作研究认知结构,尤其是数学的隐喻结构;5)语言和概念系统研究的神经学基础等。(http:ΠΠw w 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b17927900.html,ΠziyuanΠxuejia1.php?id=304)

4 结论

人类对语言的研究历史悠久,蕴含广泛。发展至今,它已经向边缘学科逐渐渗透,并生成多路分支。在语言学的众多分支中,认知语言学在近20年来逐渐兴起,并成为令人关注的焦点。在理论上,语言的认知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心理学的研究,一是基于语言学的研究。前者注重语言的感知、语言理解、记忆、注意力、推理等方面的问题,后者比较注重语言的形式、语言符号的意义、形式和意义之间的操作、意义—概念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等方面的问题。隐喻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语言本质上是隐喻性的。构建主义的隐喻观强调隐喻的普遍存在性,认为隐喻是人类语言和认知的固有属性,对隐喻意义的理解是通过表面的矛盾性领悟出双方的相似性。正是隐喻所揭示的相似性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词本无义,义随人生。孤立的词没有实际意义,词只有在使用时才具有较明确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词义具有无可穷尽性。人的认知能力影响到对隐喻的理解和对隐喻的创造使用。反之,隐喻的创造使用打破了人的认知能力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研究隐喻现象的重要性,以及隐喻在人类的生活里所扮演的角色。随着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入,莱考夫和约翰逊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隐喻研究的划时代标志。

参考文献

G eorge Lakoff.from http:ΠΠw 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b17927900.html,ΠpeopleΠlakoffΠ

Haskell,E.R.C ognition and Symbolic S tructure:The Psychology of Metaphoric T rans formation〔M〕.New Jersey:Ablex Publishing

C orporation,1987.

John Brockman.“Philos ophy In The Flesh”,A T alk With G eorge Lakoff.From http:ΠΠw 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b17927900.html,Π3rd-cultureΠlakoffΠlakoff-p1.html Ortony Andrew.Metaphor and Thought〔M〕.New Y 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Richards,I.A.The Philos ophy of Rhetoric〔M〕.New Y ork:Ox 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陈嘉映.谈谈隐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6).

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海德格尔.赫尔德林与诗的本质〔A〕.海德格尔诗学文集〔C〕.(成穷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钱冠连.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束金星.隐喻与政治———“9.11事件”后美国外交政策中的隐喻思维透视〔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1).

王 寅.体验哲学:一种新的哲学理论〔J〕.哲学动态,2003(7).

语言学(中国),资源库———语言学家from http:ΠΠw 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b17927900.html,ΠziyuanΠxuejia1.php?id=304.

收稿日期:2005-10-11【责任编辑 李洪儒】

?

1

1

1

?

象征手法

“象征”一词来自古希腊语,本义是一物分成两半,双方各持一半,作为凭证式信物。有事时,两者相合以验真假,用法类似于中国的兵符,后来引申为凡能表现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或符号。象征主义是欧美现代派文学中出现最早、持续时间最长而影响也最大的一个派别。它以深刻的内涵和浪漫的风格强烈地影响了西方各国的文学潮流,在西方文学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在本世纪20至40年代盛行一时,主张朦胧、神秘、含蓄,强调刻划个人的感受和内心世界,强调用有物质感的物象,通过象征、隐喻、联想、暗示、对比、烘托以及语言的音响效果等去创造深远的意境。象征手法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们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他们常常借助象征这一手段,表达他们眼中的的某种抽象概念或某些事物。借助象征,他们将想要表达给读者的一些观念、哲理具体化,从而避免了抽象的说理与叙述。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对书中人物的刻画、主题的升华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能够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然后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从具体的物象中挖掘小说的深意。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探索了Love of Life 中Jack London 对象征手法的运用。 The word "symbol" comes from ancient Greece and the original meaning was one thing was divided into two halves, each party hold half, as token credentials. When you had some thing significant, just combined both of them to identified the authenticity. The usage is similar to the Chinese Commander’s tally, later extended to represent some abstract concepts or feelings of a specific image or symbol. Symbolism was the earliest, longest and also one of the largest factions in western modernism literature. With its profound connotation and romantic style strongly influenced the literary trends of the Western countries;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literature. It originated from France in the middle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became prevalent for a time in 1920s to 1940s. It advocated hazy, mysterious, subtle, emphasis on description of individual feelings and inner world. Through symbols, metaphors, associations, hints, comparison, contrast, and sound effects to create a profound artistic conception. Symbolism wa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expressions by western modernist writers in twentieth century. They often use symbols as a tool to express some abstract concepts or something in their eyes or something. Using symbols, they can make some ideas embodiment, thus avoiding the abstract argumentation and narr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symbolism in the novel will add fuel to the fire for portraying the characters and sublimating themes; it can make the abstract conception embodiment, and stimulate the reader’s imagination to dig out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from the specific imag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ove of Life,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symbolism by Jack London. 象征手法,是最古老的一种文艺表现手法。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它都由来已久,决不是象征主义的独家发明。

颜色词“白”英译过程的隐喻认知研究

颜色词“白”英译过程的隐喻认知研究 颜色隐喻认知不仅是语言现象,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基本颜色词“白”的非颜色领域词汇进行范畴划分和翻译认知分析。研究发现:1.根据“白”所在的不同领域,主要分为人物品质、情感类,社会生活类,政治类。2.颜色词“白”所在的非颜色领域在英译过程中可以通过隐喻机制进行解读,主要表现为三类隐喻思维:从物质域投射至情感域,从精神、颜色域投射至生活域,从生活、颜色域投射至身份域。3. 根据隐喻认知模式,可采取明喻(加喻底)、意译、改换喻体等不同翻译策略。 标签:颜色词“白” 认知隐喻翻译 一、引言 人类的认知以及语言的发展离不开人类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经验。颜色词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对颜色的感知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国外对颜色词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并在那以后取得了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Gladstone,1858;Geiger,1880;Berlin & Kay,1969)。Basic Color Terms:Their University and Evolution(Berlin& Kay,1969)一书作为基本颜色认知研究方法的开篇,影响力最为深远。国内对颜色词的研究多从修辞、语义等角度入手分析。王玉英(2004)从修辞的角度对汉语的“白”和英语的“white”进行了国俗语义(“语义反映概念时所增添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的对比。宋伟华(2008)从历时角度追溯颜色词“白”和“white“的语义演变历程。宋伟华(2010)从语义角度归类分析了颜色词“白”和“white”的常见译例。朱志梅,张品(2008)分析了英汉语言中的基本颜色词“白”和“white”,旨在比较分析不同语言中基本颜色词认知语义结构的共性和个性。 现有研究从认知角度研究颜色词的不多,对英汉基本颜色词进行认知分析的就更少了,且大多从语义对比角度出发,对基本颜色词翻译过程中的隐喻认知机理并没有专门研究。隐喻认知是“白(white)”的词义由颜色域向非颜色域扩展和延伸的主要手段之一,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隐喻认知是在认知基础上,通过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这样的心理运作机制而产生的结果”(赵艳芳,2001:12)。Lakoff and Johnson(1980:6)将隐喻从语言层面提升到人类思维的高度,形成了概念隐喻的理论。概念隐喻的核心是隐喻的映射。一个隐喻通常是通过系统的跨域映射(mapping)而产生的,它由两个概念域组成:源域(source)和目标域(target)。“白”作为基本颜色词,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认知域存在着外在表象和内在特征的联系,当人们把对其的认知投射到其他认知域上,如人物性格、情感等范畴时,颜色词“白”便会与这些抽象范畴之间产生某种相似性,引起人们的联想,形成关于“白”的颜色隐喻认知。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认知观为视角,剖析基本颜色词“白”在英译过程中究竟如何进行认知处理,从而实现从颜色域到非颜色域的投射。首先对“白”在汉语中被投射到的非颜色领域进行范畴分类,在此基础上完成隐喻跨域认知分析,

翻译中的隐喻性认知概要

上海科技翻译 ShanghaiJournalofTranslatorsforScienceandT echnology2001No.3 翻译中的隐喻性认知 谢之君(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436) [摘要]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译者积极的思维认知活动。研究翻译思维有助于更深刻地理 解和认识翻译过程、翻译理论、翻译方法等。,为翻译思维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翻译思维;隐喻;认知 [中图分类号]HA]100026141(2001)0320001206 1难点之一就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的确定以及和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本文试图运用西方隐喻性认知的理论,进行翻译思维过程的初步探讨。 2认知隐喻的基本观点及运作机制2.1基本观点 翻译从表面上看就是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之间进行形式转换,而在形式转换的背后,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认知活动。这项活动是通过认知主体即译者自身来完成的。 翻译以语言为载体,而语言符号又是思维的载体。符号转换是外在的、表面的;思维转换是内在的,深层的。 翻译过程简单来说可归纳为原语的理解和目的语的表达。原语符号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言语组合,所以,理解是认知主体通过原语的言语符号逆向还原其表征对 象(包括所指、情感等意义);目的语则先是以其体系性存在于译者的大脑中,在原语表征对象的制约下作适当调节选择后化为具体言语符号,结果是不稳定的、可变的,所以,直接表达的不再是原语符号,而是认知主体在理解思维过程中所获得的所指 意义和相关信息。 这是一个翻译过程,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在任何一个环节上,翻译主体的认知能 力和思维取向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揭示翻译规律,确立翻译标准,评判翻译优劣,我们很有必要将研究的目光转向翻译主体认知思维规律上来。 然而,揭示翻译思维规律并非易事。其中 七十年代以来,隐喻一直是西方语言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热门话题,至今方 兴未艾。虽然在语言层面隐喻与非隐喻的划分上以及研究的目的、途径上,学者见仁见智,有所不同,但在隐喻的认知功能上基本取得

隐喻研究综述(正文)

隐喻研究综述 Reviews on Metaphor Study 摘要:近年来隐喻研究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国内外隐喻研究,对不同时期的隐喻研究进行整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隐喻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隐喻研究;发展趋势 Abstract: Recent years, metaphor research is concerned by numerous scholars. 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s, this thesis summarizes metaphor theories among different periods by investigating metaphor the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on this basis, it points up the shortage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metaphor. Key Words:metaphor research; development tendency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没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界对隐喻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国内语言学家对隐喻也作了系统的评述。对隐喻研究的概述可以有不同的写法。林书武撰写的概述,以是否存在比喻性和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从隐喻的历史发展、本体与喻体、隐喻的成因及其认知功能全面地描述了国外的隐喻研究的发展。束定芳则对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进行了概述。他认为隐喻不仅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自身也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隐喻学。为了对隐喻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有必要对其历史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 1.传统隐喻 隐喻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然而,历史上首位对隐喻产生兴趣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其作品中多次提到了隐喻。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从“属”到“种”,或从“种”到“属”,或从“种”到“种”,或通过类比(束定芳2000)。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解释就是将隐喻看作了一种修辞手段。他的定义阐明了隐喻非常重要的特点。西方祖多的研究,例如G. Lakoff的研究就是根据“隐喻是借一事物谈另一事物”的观点展开的(林书武1996)。他还指出隐喻是根据类比的原则所作得隐形比较,也就是说隐喻就是一种明喻,他们之间的差别甚少,其不同之处只存在于他们的表达方式的差异。根据以上观点,亚氏对隐喻的理解被成为“对比论”。 公元前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良就隐喻提出了另一个理论,即“替代论”。他认为,隐喻实际上就是育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束定芳2000)。如: (1)He is a pig. 例(1)中,“pig”是用来替代“a lazy man”这一直接说法的。 传统隐喻研究认为隐喻是一种非常规性语言表达,它是一种修辞方式。就亚

英语词汇学中的象似性与隐喻关系新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b17927900.html, 英语词汇学中的象似性与隐喻关系新论 作者:卢平 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年第02期 [摘要]象似性和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两大重要课题。对于二者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建构原则和概念运作机制,进而为英语词汇学教学和研究提供建设性的理论支持。在回顾了各自的理论之后,文章从人类体验、映射、理据以及相似性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象似性和隐喻之间的关系,得出二者不可或分,一方的建构和理解涉及另一方;这一关系中隐喻占主导地位。这一结论指导我们在今后的英语词汇学教学和研究中,要更加关注并不断探索这一关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英语词汇学;象似性;隐喻;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2-0127-02 doi:10. 3969/j.issn.1671-5918. 2015. 02-064 [本刊网址]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5b17927900.html,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突破,由此启发了英语词汇学的研究,特别是象似性研究和隐喻研究,这两个方面分别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成果。遗憾的是,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还停留在简单、直观的层面上。国外学者,如乔治·莱可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只是在谈到手语时,才关注到了象似性与隐喻的关系,认为很多象似性符号与隐喻映射模型相匹配,但并未作更深入的阐述。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菲利斯·威尔科克斯副教授(Phyllis P.Wilcox)以及美国盖路德特大学莎拉·陶博副教授(Sarah F.Taub)也是在研究手语时,注意到象似性符号的隐喻化可以表达抽象概念。国内方面,王寅提到了象似性的隐喻本质,但却并未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严世清也意识到,象似性与隐喻的关系对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本质将会是一种有力的挑战,但也并未具体论及。 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少数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到这两者的关系。国际上,平贺雅子( Masako K.Hiraga)的研究意义重大,她使象似性研究和隐喻研究的关注点从独立研究向互证互释方向发展。国内,通过搜索中国知网( CNKI)各数据库,笔者在硕士论文库中找到相关文章2篇,期刊全文库中找到相关文章1篇,作者们研究了象似性与隐喻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以及二者在句法层面上的相互作用;另有评介文章1篇,介绍了在1992

英汉语言中隐喻的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浅谈文化差异对网络新词英译的影响 2 爱默生的自然观--生态批评视域下的《论自然》 3 The Applic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 4 凯特肖邦《觉醒》中女主人公女性意识的觉醒 5 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文化霸权 6 《绝望主妇》人物语言个性化翻译浅析 7 Contrariety of William Blake--Image Analysis of 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 8 扭曲的“美国梦”--简析“鸡蛋的胜利”的主题 9 A Cause Analysis of Tragedies of Three Female Protagonists in Sons and Lovers 10 《老人与海》中的存在主义分析 11 论AIDA模式在大众汽车英文广告中的语言体现 12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13 浅析当代美国跨种族领养的现状 14 称呼语的语用分析—个案分析:以《傲慢与偏见》中的称呼语为例 15 对英语影视片名翻译的研究 16 Principl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Legal English 17 从杨必翻译的《名利场》看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18 浅析哈克贝利的叛逆精神 19 An Analysis of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English Euphemism 20 美国个人主义与中国集体主义的比较 21 英语高尔夫新闻中隐喻的认知分析 22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反叛精神 23 影响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因素 24 从《在路上》看“垮掉的一代” 25 英汉新词理据对比研究 26 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27 试析《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畸形的爱情观 28 分析《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人物形象 29 中英广告宣传方式的比较研究 30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31 对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爱”的比较及其文化影响初探 32 从苔丝和曼桢的角色分析中西文化下女性的抗争 33 论反语的语用功能 34 论乔治?艾略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婚姻观及其原因 35 浅论《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的心里分析技巧 36 有效的英语新闻结构分析 37 从归化与异化角度浅析《毛泽东选集》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38 Analysis of the Individual Heroism in the American Movies 39 汽车品牌文化内涵 40 从文化差异视角看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41 语境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影响 42 中美幽默的比较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手法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手法 [摘要]本文解析了海明威后期代表作《老人与海》,阐释海明威写实主义的象征手法。描写出人与自然的对立和人类的拼搏精神,让这个简单的故事具有难以穷尽的内涵。在颂扬抽象的“硬汉”精神的同时,表达了人类的生存及命运与环境冲突的主题,将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与深刻的象征意义完美结合起来。 [关键词]老人与海;冰山原则;象征性;现实性 “象征”一词源于希腊文symbolism,是一种木制信物(一剖为二,各执一半,再次见面拼为一体以示友好)。后来引申为某个观念或事物的代表,是一种艺术手段,常以具体形象的事物揭示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强化或美化人与物之精神品格。 海明威创作的作品里有很多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味,如《永别了,武器》中的雨、《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山峦、《老人与海》中的鲨鱼。海明威通过最简单的语句来表达最复杂的思想,从而形成了他写作时独具一格的“冰山原则”。即如海明威自己所说:“我总是按照冰山的原则来写作,那就是浮出水面的只有八分之一,还有八分之七藏于水下,略去不写的就是含而不露。”我们从象征在文本中的运用、象征性与现实性的关系两方面来解析《老人与海》中的象征内涵。 一、象征在《老人与海》中的具体运用 海明威后期代表作《老人与海》不仅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他实践“冰山原则”取得最高成就的一部作品,具有双重审美意义。从表面看,作品所述故事十分简单:圣地亚哥(也译作桑提亚哥)连着84天未捕到一条鱼,第85天他再次出海,经过三天两夜的殊死搏斗,终于捕获一条巨大的马林鱼,但在返航途中,却遭遇了一群凶猛鲨鱼的进攻,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仍无济于事,待返回港口时,一条肥美的马林鱼变成了一幅巨大的空骨架。作品只塑造了老渔夫圣地亚哥和小男孩曼诺林两个人,然而深入分析后会发现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包含着多层复杂的意义,实际上是一个巨大而深刻的象征结构。 和海明威许多作品中的人物一样,《老人与海》中塑造的圣地亚哥,是在处理人与自然这一人生角斗场上的失败者。“他是一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过去了八十四天还没捉到一条鱼,”[1]于是孩子的父母不再让孩子跟从他。他的船帆“用面粉袋补了又补”“正好似一面象征永远失败的旗子”,他的神态“消瘦而憔悴”。他的双手布满了很深的伤疤,这些伤疤“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样古老”。[2]这些描述展现给我们一个孤独而失败的老人形象。但“那双眼睛像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 [4],也只有这双眼睛表现出圣地亚哥绝不向厄运屈服,象征着一种坚不可摧的毅力。在小说中出现的象征物不是抽象的,他们与被象征物之间有着某种客观相似性,都能引起人们浮想联翩。大海象征着人所面临的变幻无常的神秘处境,马林鱼象征着人生目的,鲨鱼象征着永远摆脱不了的悲剧,狮子象征着勇气和力量,甚至老人圣地亚哥也是一个象征,象征着“完全哲理化的人类形象和人类精神”。 我们通过老人与自然、与鲨鱼的搏斗,看到了一幅“老人闯海斗鱼”的图景,其实也象征着人生角斗。对于圣地亚哥来说,捕鱼“不仅仅是为了活命,卖钱糊口”,更主要的是要“表现你是个渔夫”,因此在与凶残鲨鱼的搏斗中,老人想到自己是强者,享受着胜利的喜悦,更加坚定战胜鲨鱼的决心。尽管最后失败了,但这八分之一的故事却暗示给我们潜台词,即: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人是无法抗拒的,然而,人在精神上是不可摧毁的,这是人类取得美好未来的保证。这种言尽意未尽的艺术效果,正是象征技法所营造出来的。 二、象征性与现实性的关系 海明威在近四十年的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从感觉、听觉、视觉、触觉各方面去刻画形象,将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把具体鲜明的画面映入读者的头脑,让读者体味凝聚在作品里的思想,用这样极其贴近现实的表达方式营造出

对英汉颜色词隐喻认知的对比

摘要:由于认知的共性,英汉民族在色彩词的认知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是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它们对于颜色词的认知又呈现出各自独特的个性。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展示了英汉民族颜色词的隐喻异同,并进一步探讨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英汉;颜色词;隐喻;认知 Abstract:Due to the cognitive commonness,considerable similarities can be easily perceived in the cognition of color word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But affected by various non—physical factors,the cognition show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respectively.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for metaphorical use of color words in the two languages are displayed. And the reasons for such differences are further explored. Key words:English and Chinese;color words;metaphor;Cognition 一、颜色词与隐喻认知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是语言的表面现象,而是深层的认知机制。其核心并不在语言本身,而在于通过了解一个语义域(domain)的经验,来认识另一截然不同的语义域,即一个由“来源语域” (source domain)到“目标语域” (target domain)的“映射” (map—ping)。 在人类语言中,颜色词表现出独特的魅力,令人刮目相看。颜色并非物体本身固有,从科学的定义来说,它是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一定光波所引起的视觉现象,即人眼通过借助物体表面所反射的光的程度获得的色觉。正是由于颜色的这种特性,在人们对这种自然现象进行描绘时,不得不借助于具体可感的实物,这就是常说的“借物呈色”。比如汉语中的“橘黄”、“草绿”;英语中的“snow white”、“sky blue”。人类认知发展到高级阶段后,开始由“借物呈色” 发展到“托义于色”。[3]人类用颜色域的经验或感知去理解表达其它经验域的事物或者概念,颜色隐喻因此而产生。比如,汉语文化中的红色源于古代人们对太阳的一种本能依恋和崇拜,因为烈日如火,其色赤红,给人温暖,与人光明。后来对红色的认知经验被映射到其它非颜色领域,红色的喜庆和吉祥之意油然而生。喜庆的日子要挂大红灯笼;男婚女嫁要贴大红“喜” 字;热闹的地方叫“红尘”;生意兴旺叫“红火”。而在英语中,红色被认为是“血”与“火” 的颜色。这一认知经验映射到其它经验域,便产生了“残酷”、“狂热”、“血腥”、“灾祸” 之意,如“red hands”(血腥的手,杀人的手)、“red headed”(狂 怒的)、“red ruin”(战祸)、“red battle”(血战)等词便是由此产生的。可见,人类对颜色的认知是人类对外部世界认知和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对颜色词的研究是探讨语言与认知关系的一座桥梁。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展示英汉民族颜色词隐喻异同,并进一步探讨产生各种差异的原因。 二、英汉颜色词的隐喻认知共性 1.具体颜色词呈现隐喻共性 由于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理机制和视觉神经系统,对颜色刺激的感受从理论上讲应无质的区别,由此而产生的比喻有相近之处实属情理之中。比如在西方文化中,黑色(black)是基本的禁忌色,象征魔鬼、邪恶、痛苦与不幸。因此黑色用在比喻中总是给人一种可怕的,甚至邪恶的感觉。如:“black mail” (讹诈,勒索)、“black words” (不吉利的话)、“a black letter day” (凶日,倒霉的日子)、“black art” (妖术)、“black—hearted”(黑心肠的,歹毒的)等。在汉语中,黑色的隐喻义跟英语非常相似,派生词总是与坏的、不光彩的、不幸、灾难、邪恶等意义相联系。例如,“黑帮”、“黑名单”、“黑市”、“黑店”、“黑幕”、“背黑锅”等。由此可见,中英两种文化中,人们对黑色的认知比较相似。 又如绿色,隐喻“和平”、“友善”、“希望” 和“生机”。无论是在英语或者汉语中,绿色这一

英语翻译中隐喻

一、科技英语中的隐喻 (一)隐喻 从词源角度看。英语中metaphor一词来自希腊语,meta含有across,的意思,phor表达carry。所以,metaphor原义为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一种转换。这就隐含着隐喻,必须涉及两种事物。—个作为出发点,一个作为目的地。理查德将前者称为载体(vehicle)后者称为话题“tenor'’。汉语分别将此称为“喻体”与“本体”。关于隐喻,Webster B New World Dictionary作了这样的解释:“a figure of speech containing an implied comparison in which a wont or phrase ordinarily and primarily used for one thing is applied to another”。这一解释简明扼要,即:隐喻是一种隐含着比喻的修辞格。它的通常和基本用法是:表述某一事物的词或词组被用来比喻另外的一种事物。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 从研究的范围和方法来看。西方的隐喻研究可以分为兰个不同的时期:1、隐喻的修辞学研究。大约从公元前300年列20世纪30年代。2、隐喻的语义学研究。大约从20世纪3O年代到70年代初,包括从逻辑和哲学角度对隐喻的语义研究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语义研究。3、隐喻的多学科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包括从认知心理学、哲学、语用学、符号学、现象学、阐释学等角度对隐喻的多角度、多层次研究。到了7O年代后期,欧美,尤其是美国学者。对隐喻的研究达到了高潮。有人将其称为“隐喻狂热”时代。与国外近几年的“隐喻热”相比,我国的隐喻研究就显得十分单薄。对隐喻的定义历来有广义和抉义之分,亚里士多德曾将一切修辞现象称为隐喻性语言;莱考夫等人的隐喻概念也是比较宽泛的。他们把换喻、提喻和反语等都当成隐喻。 (二)隐喻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需要创造一些新词或原有词语赋予新义。这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隐喻化(metaphorization),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科技术语来源于隐喻;二是不少科技术语通过隐喻增加和扩展了它的含义。 l、大量科技术语来源于隐喻 大量科技术语是通过隐喻产生的。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一些日常用语通过隐喻被借用到科技领域,从而具有新的科技意义。以“head”为例。“Head”原本指代人或者动物的一种器官,在字典中定义为“身体的一部分,包括眼、鼻、嘴和脑”;而在科技英语中,“head”指“磁盘的磁头”。对于这两种意义,其指代对象在位置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正是在这个相似点的基础上,单词“head”被隐喻化,意义发生了转移。又如,“memo~”(记也是个常用词,用于计算机,根据其类似的功能。成了接受、储存和提取信息的“存储器”。 2)一个领域的术语,随着科技的发展,被用于另一领域,产生新的词义。例如.Information Highway 息高速公路),是把运输领域的概念形象地应用到信息领域。再如:“lay by”这个词最初用于航运,是指河流或运河的一段宽阔水域。船只可以在那里停泊。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_林书武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林书武 提要:本文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是否存在比喻性语言跟非比喻性语言的区别为主线,综合考察了国外隐喻研究。文中着重介绍国外学者对隐喻两项(即两部分结构)的分析,以及对隐喻成因的分析,并叙述隐喻的认知功能,说明Lako ff的隐喻研究及其创新。 关键词:隐喻、认知 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可以有多种写法。E.Steinhart和 E.F.Kittay撰写的概述,扼要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隐喻理论、隐喻研究方法、隐喻的解释,但不涉及文学隐喻研究(见Asher主编,1994:v ol.5)。Kirsten Malmkj?r(1991)在为其主编的百科全书撰写“隐喻”一条中,概述了隐喻研究的两种主要方法“建构论”与“非建构论”,又介绍了“比较说”与“取代说”两种理论,以及从语义、语用的角度研究隐喻的概况。Andrew Orto ny (1993)为《隐喻与思维》一书写了一篇“导言”,对该书所收的论文作了概括的介绍,可以看作是对隐喻研究的一种综述,其中提出隐喻研究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大范畴。F.R.Ankersmit et al(1993)在为所编《隐喻与知识》一书撰写的“导言”中,提出关于“认知的真”(cog nitiv e truth)是评价历来各家理论价值的主轴;也就是说,认为隐喻是某一领域中真的始源,真的传送者,还是把隐喻当作一般看待,换言之,是承认有隐喻真还是否认有隐喻真,这是区分各家理论的重要标志。而M.C.Beardsley在为《哲学百科全书》(主编Paul,1967)撰写的“隐喻”一条中,着重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隐喻理论,包括“感情论”、“象义论”等等。我国有青年学者束定芳 (1996)对隐喻研究的历史发展、对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我们在这里提出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以隐喻属于形象语言[比喻性语言]还是属于普通语言[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把隐喻看作普通语言现象来研究,就是把认知概念引进隐喻研究,这个问题成为认知语言学和当今语言学研究主流派的分水岭。正如Mark Turner(1991)指出的:“有一种研究把语言研究与文学研究分开;它假定意义与句法分离,句法自主自足;假定语言系统与其他认知系统是自立自主的;假定语言意义(语义)和超语言意义(语用意义)分开,字面语言与比喻性语言分开。认知语言学的许多经验研究,结果都摒弃了上述种种看法”。顺便说一下,本综述不包括文学隐喻研究。 1.背景材料 隐喻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亚里士多德说,“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见《诗学》第二十一章,罗念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 11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年第1期(总第109期)

意象与隐喻

意象与隐喻 谢伟民 读鲁迅的《药》,给人印象最深刻最鲜明的,是这篇小说中的三个意象:药、人血馒头和坟。反复琢磨,益觉意味无穷,仿佛把握了进入文本世界和作者内心世界的钥匙。 “药”是阅读时视觉所触的第一个意象。它首先是小说的标题。在文本中,它既是穿线者——通过它,作者把小说中的人物一一介绍给读者,并通过它将小说中出现的人物逐一联系在一起;又是情节发展的目的所指——取药、煎药、服药、谈药。于是,它实际成为文本叙述结构的中心。由是观之,“药”这个意象在《药》的文本结构中,意义至关重大,不可忽略。 那么,“药”的意象具有什么意义?药,通常有二义。一作名词用,是疗病救人的药物;二作动词用,表治疗过程或行为。这里首先要弄清的是,药在鲁迅的笔下与常人有无歧义。观《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父亲的病》,用法与常人并无二致。而在小说文本中,我们亦读到,华老栓寻药是为了救治生命垂危的儿子华小栓(华小栓患的是肺痨,也就是肺结核。)而且,“药”在《药》的运用过程中也是二义兼之。作为“药”的实体的人血馒头是“药”的第一义,作为索取,熬煎,服用的具体过程是“药”的第二义。于是我们便能理解,药,至少在表面意义上,作者使用的是该字的原生意义。并且,它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强身壮阳、延年益寿之滋补药,而是起死回生之救命良药。这正是人类称药为“药”的命意本质所在(《诗·大雅·扳》:“不可救药”)。 药找到了没有?根据作者的描述,华老栓找到了。他是带着一种具有宗教般的敬畏和虔诚感去接受、并以仪式般的隆重去付诸应用的(见小说一、二节华老栓取药、煎药、让小栓服药的描写)。服药的效果如何?作者有如下三段描写: 小栓慢慢的从小屋子走出,两手按了胸口,不住的咳嗽;走到灶下,盛出一碗冷饭,泡上热水,坐下便吃。华大妈跟着他走,轻轻的问道,“小栓,你好些么?——你仍旧只是肚饿?……” 小栓已经吃完饭,吃得满身流汗,头上都冒出蒸气来。 小栓也趁着热闹,拼命咳嗽;…… 从服药的现场行为过程及服药之后的一段时间看,服药过程给了患者以一个强烈的刺激。但这种刺激在患者并非良性的催化,反是恐惧的畏慑。而且药物服下后至少暂时尚未奏效,小栓照咳不误,以致刽子手康大叔顿生恻隐之心,“走上前,拍他肩膀说:‘包好!小栓——你不要这么咳。包好!’”服药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呢?作者在第四节告诉我们,西关外埋葬穷人的丛冢中,又添了“一坐新坟”。华大妈在清明时节为自己的儿子去化纸。 服了救命的药,然而送了命。用药的本意和用药的效果成强烈的反差。从而药这个意象产生了它在小说文本的第一个强大的反讽:药,非救命,而是送命;服药,不是生,而是死。药,于是在其意愿之外,具有了与其旨趣完全相反的隐喻意义。 那么这种被华老栓夫妇以及康大叔、花白胡子奉若神明的灵药是什么呢?由此勾出了小说中的第二个意象:人血馒头。这是由两个事物构成的意象。馒头,一种食粮之谓也。民以食为天,人生自然缺乏不得,这是人延续生命的物质。人血,在小说文本中有二重意义,既是本义词即指人的鲜血,又是喻指人的生命(隐喻)。作者惟恐读者不能理解其隐喻意义,特在一二节两次指明: ……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

电影中的隐喻与象征艺术_以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为例

到抽象的表意过程,具有 而同地在某种意义上淡化于“隐喻与象征” 式,如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尔、费里尼、帕索里尼、 鼻祖, 延伸。 巨大的概括力、 染力。爱森斯坦在 个沉睡、苏醒、 国人民已经觉醒。 让?谷克多、 尼、帕索里尼、 晦、 考。“ 钢琴、几条被宰杀的牲畜、达鲁狗》), 人、海滩上的骡子( 邮递员和大公鸡( (《白日美人》), 安娜》 中,《维里迪安娜》 《最后的晚餐》, 瞎子, 尼轰动国际影坛的影片 的场景设置,

与阐明力。如果说上述雕像的意象旨在古今之间做喻,手法上还带有含蓄之处的话,《雾中风景》中的雕像则模糊了时空背景,其内涵之深,更加令人惶惑。寻父的孩子最终行至海边,海水中出现了奇迹:一只雕像的巨手浮出水面——在直升飞机的牵引下,雕像的巨手缓缓经过城市上空,巨大的断掌与琐屑渺小的城市在同一构图中形成魔幻般的影像奇观,隐喻某种抽象的力量在操纵生活,但这股力量又以自身的缺陷(巨手指示方向的食指缺失)让人感到怀疑。流浪艺人诵读着里尔克《杜依诺哀歌》第一首中的诗句:“如果我呼喊,各级天使中间有谁听得见我?”[2]个体生命无尽的孤独感与不可预期性以影像形式具象地呈现出来。《尤利西斯的凝视》中,曾经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权威的列宁被呈现为巨大而瘫痪的雕像,这堆被肢解的石头,竟穿行整个巴尔干半岛,盲目与荒诞显而易见。影片中的人物——那位导演站在雕像脚边,随船前往已在战火中解体的南斯拉夫。这是一种对意识形态权威的思考与形象性嘲讽。 二、穿黄制服的人 如果说,“破碎的雕像”寄托了安哲罗普洛斯对文明与历史、权势与历史的忧虑与思考,那么“穿黄制服的人”则承载了导演对世界的一种希望,也是导演电影语言诗学探索的表现形式之一。“常有人会问我电影中那些令他们不解的元素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像那些穿黄色衣服的人,我不知道为何这就被称为超现实,我只是把他们当作一种诗的元素,这些是我不能解释也不想解释的。所以当人们问起我那些穿黄色衣服的人的意义时,我回答,黄色是一种颜色。”[3]尽管安哲罗普洛斯拒绝回答“意义”,我们却不能无视“意义”。安哲罗普洛斯生长在一个信仰基督的社会中,受圣像画影响极深。在圣像神学中,每一种颜色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色彩多是人物形象的辨识符号。比如,圣母的披风是深樱桃红色,圣人尼古拉白色的披肩上一定有黑色的十字样式,圣徒彼得被描绘成身着褐色服装,耶稣多半穿着红色的长袖衫外套蓝色的披风……圣像画背景的颜色则多选用金黄色。而且,黄色“有最佳的远距离效果和醒目的近距离效果”[4],足以影响观众的视觉体验。“穿黄制服的人”作为标签似的存在,几乎成为安哲罗普洛斯影片中一个固定的韵脚,使影片产生一种视觉上的节奏感。 “穿黄制服的人”虽与叙事情节无关,却是一种具有精神内核的人文指代,使叙事层面获得一种更为饱满的情绪与意蕴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影片的表现空间与思想深度。《塞瑟岛之旅》中在儿子身边穿梭着穿黄雨衣的人,《雾中风景》穿黄雨衣的人从站台经过,《永恒与一天》中三位穿黄雨衣的人伴着公车 行使,《鹳鸟踟蹰》结尾,穿黄制服的人爬上电 线杆,架起连接的电线。穿黄色制服的人,总以 各种形式重复出现在安哲罗普洛斯的影像世 界中,像是一种提醒和劝慰。世界无论存在多 少地理上的边境和心灵上的隔阂,至少还存在 沟通的可能,这是安哲罗普洛斯对世界的温情 渴望。“穿黄制服的人”这一意象在单个画面、 单部影片中只是人物视线中的一抹风景,但从 整体看,却形成一个相对完整且涵义深厚的隐 喻体系,寄托着导演对世界、人生的参悟和期 望。这种隐喻“以闪电的光芒照亮了叙述,刹那 间夸大了感受的范围。隐喻是影片的情绪—— 涵义上的各个‘纽结’的浓缩物。”[5]正是“穿 黄制服的人”使我们感受到一种视觉上的节奏 感,领悟到一种沟通的可能性。 三、镜子与镜子中的影像 “镜子与镜子中的影像”体现了导演一种 独特的思考方式,并展现了在这种思考方式下 人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影片中一些重要人 物的出场往往首先通过镜子显现出来,镜子已 经被从具体事物中剥离并抽象出来,成为一种 接近于真实的、理性世界的隐喻和象征。《塞瑟 岛之旅》中,影片中的导演亚历山大通过镜子 发现了酷似“父亲”的卖花老人,镜中老人蹒跚 的身影,满脸的沧桑激起了亚历山大对父亲心 理上的渴望。卖花老人与影片开始时许多被选 的“父亲”形象截然不同。那些老人虽然在年龄 与相貌上与父亲特征相符,却没有卖花老人写 在脸上与刻在骨子中的沧桑与沉重,正是这一 点,使亚历山大找到了想象中的“父亲”。现实 中寻访不得的形象或是情感,在“镜子”中却有 意外的发现:通过“镜子”,亚历山大找到了“父 亲”;通过“镜子”,安哲罗普洛斯发现了一种更 加接近真实的思考途径。《塞瑟岛之旅》中,“父 亲”在海上的浮筏上等待何去何从,儿子在酒 馆中忧心忡忡。这时,安哲罗普洛斯利用“镜 子”这一道具强化了儿子思想与心理上的负 担。镜子中,一群艺人在唱歌跳舞,“儿子”在独 自吸烟,狂欢与烦闷的对比更加真实地凸显了 “儿子”的真实心境。《永恒与一天》中,阿尔及 利亚的小男孩、军人与老人在镜子中的影像真 实地再现了主人公的心境。小孩害怕军人把自 己押送出境,而老人则在短暂的交往中慢慢对 小孩产生了心理依赖。在镜子中,我们往往更 能够看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镜子中的影像往 往褪去伪装,被还原为一种更为本真的存在。 上面提到的一些意象是安哲罗普洛斯影 片中频繁出现的隐喻与象征载体,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形象或场面也是安哲罗普洛斯整个 隐喻与象征体系的一部分。比如,《猎人》中那 具死了三十年仍然流着鲜血的尸体,《雾中风 景》中在姐弟面前被拖行致死的马,《尤利西斯 的凝视》中那个着急与姐姐见面的老人,…… 这些电影意象生成了独特的造型手段与表意 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审美对象,它们的意蕴 远远超过电影语言的隐喻性,而进入到更加深 厚的哲学层次。从导演创作的角度讲,这是一 种超越有限升华到无限的艺术追求过程,从审 美的主体上讲,这是在读解电影过程中超越影 像语言之外的一种“诗学性”阐释。 隐喻与象征的运用使安哲罗普洛斯的影 片产生多层次的阐释空间,增强了电影艺术的 吸引力和感染力。安哲罗普洛斯影片中的隐喻 建立在对社会及人生的深度关注中。“隐喻一 旦失去了广泛的社会概括的远景,而‘粘附在’ 日常的生活情境中,就会流于支离破碎。它的 美学特性是大胆进行巨大概括与极度简洁相 结合。”[6]由于隐喻与象征镜像修辞方式的运 用,安哲罗普洛斯的作品超出了电影的读解范 畴,在文学、社会学、历史、哲学等方面获得了 多元阐释的可能性。 注释 [1](匈)伊芙特著 崔君衍译:《世俗神话:电影的野 性思维》,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第140 页。 [2](奥地利)里尔克著 绿原译:《里尔克诗选》,北 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32页。 [6]傅睿邨:《Meeting Mr. Angelopoulos——与安 哲罗普洛斯对话》,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6,第 90页。 [4](德)爱娃?海勒(Eva Heller)著 吴彤译:《色彩的 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 页。 [5] (苏)多宾著 罗慧生、伍刚译:《电影艺术诗学》,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第75页。 [6] (苏)多宾著 罗慧生、伍刚译:《电影艺术诗学》,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第83页。 作者简介 赵春霞,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教师,山东师范大 学电影学硕士,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