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彭凯平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彭凯平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北大讲坛《新闻周刊》02-9-9 27/02

社会心理学:研究与测试

主讲:彭凯平(男,)

时间:2002年8月10日下午

地点:北大勺园多功能厅

社会心理学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不是泛泛而谈,也不是纯粹的思辨。

社会心理学到底是研究什么问题呢?我从我个人的角度总结了一下,我认为研究的是四个比较大的问题:

1、社会认知:就是我们对他人的想法,判断和分析。

2、团体过程:也就是他人对我们的影响。

3、团体之间的关系:研究我们对来自于不同团体的他人的看法,比如歧视。这种歧视可能不是针对他个人的,但是是针对整个团体的。

4、文化:我们还要研究社会环境、研究文化传统对我们的行为、感情、思想的影响。

关于社会认知的四句话

先来看看社会认知教会了我们什么。我总结了四句大白话。第一句话是“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什么”。大家是学心理学的,有人会问你们,你们学心理学的都学了些什么?你就给他们解释你学了些什么,但是他们会说,这些东西我早就知道了,你们白教了。但事实上,他们不知道他们其实不知道这些东西。我们学习理的就知道。

第二句话是“我们的脑子里面有什么就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的脑子里面有什么,但是这些存在在脑子里面的东西却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待业。一个两岁的孩子,大家都以为他的脑子里面什么也没有,使劲地给他添东西,但事实上他的脑子里有很多很多东西。他自不知道,他的家长也不知道,但是心理学家知道。

第三句话是“什么东西容易进入我们的脑子,这些东西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我们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进入我们的头脑的,但是他们在影响我们的行为。

第四句话是“我们脑子的局限性影响我们的行为”,我们以前有知道自己的脑子有什么局限性,但是这些局限性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我接下来给大家一些心理测试的例子。

第一个问题,不同类的人互相吸引,这个心理学命题对吗?有人说对,有人说不对,等于没有回答。我们经常认为不同类的人,也就是不同性格的人互相比较容易吸引,最后结婚的人很多也属于这样的情况。但实际上,这是不对的,最后结婚的人大部分是相似的人,而不是异类的人。很多电影在描绘这样的异类相吸的故事,贫穷的姑娘和富家公子,为什么呢?恰恰是因为现实当中这样的情况很少见,如果按照生活原来的样子来拍电影的话就太没有故事了。

第二个问题,人的行为是由人格决定,这个命题对吗?50%的对错,事实上这个命题也是不对的。那有人会问,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研究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人格的,不能预测人的行为。一个外向的人和一个内向的人在一起,谁说的话多?大家以为是外向的人说的话多,事实上两个人说的话一样多。为什么呢?因为两个人以前也没有见过面,社会规则告诉我们交流必须要有来有往,有问有答,外向的人老是说话会觉得不礼貌,内向的人老是不说话也会觉得不礼貌。所以说,他们说的话基本上差不多。那么什么情况下,人格才能决定行为呢?两个人熟识之后就可以了,外向的太太和内向的丈夫在一起,太太一个劲地说话,丈夫默默地听,这是很常见的。所以说,其实是社会情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

再举个例子,一个内向的人和两个外向的人在一起,那个内向的人会不会不说话?答案是不会的,因为外向的人会问问内向的人的意见,而内向的人也觉得不说话是不礼貌的。那么,如果是两个内向的人和一个外向的人在一起呢?这个时候那两个内向的人就都会不怎么说话了,因为觉得你不说话在可以,那我也可以不说话。可以,人的行为是由社会情境决定的,而不是单纯地由人格决定的。

第三个问题,有一个我们已开始不喜欢的东西,我们看的时间长了就会慢慢地喜欢了。这句话对吗?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人们会习惯,这是人的本性。现在说要在天安门的旁边盖一个国家大剧院,很多人说太丑啦,像个大粪球。但是我可以说,等大家看的时间长了,就会习惯的。

第四个问题,性格抑郁的人是否比较不现实?这句话也是不对的,因为性格抑郁的人其实很现实,正因为他很现实,所以才会抑郁。而性格很开朗的人,反而容易形成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第五个问题,在正式辩论的场合,最后上场的一个一定是最有优势的吗?答案是不一定的。因为这要看是什么样的辩论。如果是一般知识性的辩论,那么第一个上场的比较有效,如果是感情类的辩论,那么最后一个确实占点儿优势。

我们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而且我们还有一种思维习惯,就是用已知的现成的知识来回答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回答,这叫做“自我合法性”。很多邪教和迷信都存在这样的情况。我们的思维太懒了,只愿意运用现成的东西。这样就会有心理误差。

我们脑子里的东西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心理这里有一个心理测试,我用一些特点来形容在座各位,大家可以告诉我,你认为我说的对不对。

1、你是一个希望别人都喜欢你、爱你的人;

2、你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

3、你的精力很多,但是用得不大是地主;

4、你知道自己有很多人格的弱点,但是你会用其它的方法来弥补它,所以你还是一个很优秀的人。

这些描述对吗?(同学答:绝对正确)。没错,大家都会觉得绝对正确。

但是如果我换一种描述呢?我换一种完全相反的描述试试看。

1、你是一个自力更生的人,你很独立;

2、你很愿意接受自己现在是什么样子的就是什么样子;

3、你不大愿意批评自己,对于正确错误与否也不是很在意。

这个时候大家会发现,你还是会认为这是对的,虽然这已经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格描述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大家的生活都是多方面的,你会有各种各样的例子来证明这个是对的,那个也是对的。所以,我们发现,任何一个抽象的描述都可以找到合适的例子来加以证明,我们的思维是找例子来证明一个道理是对的,而不是批评它。

这种确认的误差应该如何来加以控制呢?我们说只能通过科学的方法,数学的方法来加以控制。如果我们有四方面的信息,有两个情况A和B,那么我们经常只会考虑A和B都出现的情况。比如说,爸爸跟孩子说你要是好好学习(A),你就会考上北大清华(B)。这两个条件经常是一起出现的,这种情况会被经常考虑到。但是A出现,B不出现,或者A不出现,B出现的情况就很少想到了。有人好好学习,但是没考上北大清华;有人没好好学习也考上了北大清华,这些情况经常是被忽略的。而A和B都不出现的情况就更少被考虑了。

好,我们按下来看另外一句大白话——“我们脑子里的东西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心理”。我们来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关于“自我概念”的,什么叫做自我概念头?简单来说,就

是你认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每个人都有这种自我概念,但是不一定每个人都知道。最近北大心理学的朱老师做了一个关于自我概念对记忆力的影响的测试,我觉得很有意义。测试的内容是针对不同的自我概念对于记忆力的不同的影响。

测试的时候给被试者40个描述人格的词,比如“内向”、“外向”、“热情”等,第一批被试者要求在这些词当中挑选自己认为很大程度上描述了自己的词汇。第二批人则是被要求挑出那些可以用来描述自己的母亲的词。第三批人挑出那些可以用来描述鲁迅的词。一个小时以后,我们再给那些被试者40个词,其中有20个是老词,20个是新词。被试者的任务就是说出哪些是老词,哪些是新的。

测试的结果告诉我们,凡是用来描述自我的词,被试者可记忆70%—80%,这个比率是相当高的,而用来描述鲁迅的词,能记下来的只有30%—40%,虽然我们也很喜欢鲁迅。这就证明关于自己词我们会记得清楚一点,这就是自己参照的效应。而对于母亲的描述,在中美两国的被试者当中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中国人可以记忆70%左右,而美国人只有40%。这说明了自我概念的文化差异,在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中是包括母亲的,家庭也是自我概念的一个部分。而美国人的自我概念中没有家庭部分的,父母在他们的观念中和克林顿是一样的距离。在美国的测试里面,鲁迅换成了克林顿。

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我们脑子里面的东西影响了我们的行为和心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