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年级考试秘籍

中年级考试秘籍

中年级考试秘籍
中年级考试秘籍

十人学作文九人在东方

中年级语文

考试秘笈

2014年9月

东方作文2014年小升初辉煌战果!

我校同学在小升初推荐考试中被57中、桐柏一中、二

中、73中实验班等省级重点名校提前选拔。(其中花傲寒、王思旋、陈新卓、杨昕睿、岳修任、曹筝琦等六位同学被外语语总校录取)。从这些可观的数字来说,我们学校是一所值得信赖的学校,是让各位家长孩子放心的学校。

孩子自升入三年级后,一切一切都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加广泛了,中高年级的学习不同于低年级的学习了,现在除了基础知识以外,就是阅读和写作了。而阅读则是学生对文章的分析、理解、归纳和概况等综合能力的体现。所以,有不少家长觉得语文学习是一件头疼的事情。确实如此,如果说,数学有一条线,牵一发而动全身,像直泻而下的瀑布的话,那么,语文就好比是茫茫无边而又深不可测的大海。孩子们怎样才能在这样的大海里自由自在地遨游呢?怎样让他们在小学阶段的后三年跑得稳、跑得快、后劲足呢?这就是我们共同要探讨的问题。我想,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帮助孩子重新树立学语文的信心,重新感受到语文课的乐趣。尽管平时复习得多么的认真仔细,对知识多么的掌握,但是考试的时候临场发挥不好,没有掌握应试技巧,也会影响最终的考试结果。东方作文带来了小学中级语文考试应试秘笈,需要的同学马上收藏哦!

【一】如何进行句子的转换

一、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练习。

例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不是真理吗?(反问句)

分析

第一步:去即去掉反问词和语气词;常见语气词有“难道…吗?”“怎么…呢?”等。例: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不是真理(吗)?(难道省略了)

第二步:改即把“?”号改成“。”号

例: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不是真理(?)--(。)

第三步:反即把原句的意思反过来。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1、原句如果有否定词旧去掉一个否定词。

例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不)是真理。

2、原句如果没有否定词,就加一个否定词。

例如:这比山高比水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呢?

改:这比山高比水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不能忘怀。

第四步;查即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应和原来的一样。

出示例2;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改革开放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分析:怎样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归纳

(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与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过程一样,但内容恰恰相反。)加即加上反问词和语气词例如:(难道)改革开放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吗)

改即把“。”号改成“?”号。例如:难道改革开放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吗?

反即把原句的意思反过来例如:难道改革开放(不)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吗(?)

查即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应和原来的一样

二、把字句、陈述句、被字句的互换。

1、出示例句:

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2、分析:动作的执行者+动作+动作的接受者

主动被动

把字句(主动句):动作的执行者+“把”+动作的接受者+动作

原句改为:雨水把我的衣服淋湿了

被字句(被动句):动作的接受者+“被”+动作的执行者+动作

原句改为:我的衣服被雨水淋湿了

三、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互换练习。

出示例句:爷爷对小明说:“你帮我去浇花。”

改法:1、改变人称(前后人称要一致)

2、改变标点符号(:改为,去掉“”)

原句改为:爷爷对小明说,让小明帮他去浇花。

分析:原句引号内的你指提示语中的小明,我指爷爷。前后人称要一致。所以引号内的人称要与前面保持一致

四、扩句与缩句。

(一)、出示扩句练习。例:小鸟歌唱。

(树上的)小鸟(正)唱(着一支动听的)歌

分析:扩句时要注意

a、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以及句子的基本结构

b、扩句时要注意合理的运用的、地、得,注意词语的搭配。

c、要注意抓住句子的主要成分进行修饰。

d、要注意检查

(二)、出示缩句练习

例;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为大家表演节目。

(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为大家)表演节目。

分析:缩句时要注意

a、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以及句子的基本结构

b、缩句时要注意合理的删除的、地、得的修饰部分。

c、缩句时要注意删除所有修饰补充成分。

d、要注意检查。

【二】怎样消灭错别字

一、对常见错别字现象的分析,可分为以下几种:

错字:

(1)笔画增减:低(低) 臭(臭)

(2)位置移动:螎(融) 男生(甥)

(3)偏旁误用:去阝(却) 氵水(冰)

(4)局部写错:取(敢) 木已(杞)

别字:

(1)同音异义:布署(部) 由其(尤)

(2)同音近义,字形相似:辨论(辩) 急燥(躁)

(3)异音异义,字形相似:呜—鸣、戊—戍—戌—戎—戒。

(4)部件位置移动:鸟昔(鹊) 束辛(辣)

二、怎样防止和纠正错别字。防止和纠正错别字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对偏旁部首及表意部分进行分析,就不会把“补”写成“礻卜”。

(2)注意弄清字的笔画,就不会把“拜”写成“拜”。

(3)注意弄清字的结构,就不会把字的部件安错,把“凯”写成“几岂”、把“甥”写成“男生”。

(4)注意正确理解字义,不要错用同音字和形近字。有的音同形不同。如:“原形毕露”不能写成“原形必露”。有的音同形相近,如:“惊慌失措”不能写成“惊慌失错”。有的异音异义、字形相似,如:以上讲到的“呜—鸣”等。

三、常用的几种消灭错别字的方法:

(一)书写要规范

指导学生书写一定要准确、规范。特别是对那些易错的字,教学时要给予重点的指导。指导书写时,可以编些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比如:“器”,“上两口,下两口,中间大字点别丢”。

对学生的书写要严格要求,不能迁就。教育学生写字时精神要集中,不可马虎潦草。写完后,要同范写对照,寻找差距。书写规范了就可以减少错字的出现率。

(二)记牢汉字结构

要正确使用汉字,就得弄清每个汉字的形体,了解它们是怎样组合起来的。这对纠正错字,特别是容易组错的字,是有一定帮助的。这样,就不至于把上下

结构的“落”字,写成左右结构了;也不至于把“肺”的右边写成“市”了。(三)形近字排队比较

汉字中,形近字占了很大的比例,这类字不易分辨,也不易记清。学生也常常由于字的形体差不多而用错笔画。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形体相近的字挑出来,给它们排排队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明确这类字字形上的不同,弄清字义上的差异,从而加深印象,帮助记忆,以便纠正错别字。有些形近字,在排队比较时,可以编成口诀,帮助记忆。如:“戌xū横,戍shù点,戊wù中空,十字交叉就念戎róng。”

(四)弄清字义和词义

不明白字义,常常会因同音相混或形近相混而把字用错。例如:“辩解”写成“辨解”,就是因为字形相近而把字用错了。又如:把“下馆子”写成了“下管子”就是因为字同音,而又不明白字义的结果。再比如:把“辨别是非”写成了“辨别事非”,这属于没有弄懂词义。“是”在这里指正确的事物;“非”指错误的事物。“辨别是非”是把正确的和错误的事物在认识上加以区别的意思。

怎样才能弄清字义和词义呢?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字词教学中,首先要讲清字义和词义,特别是对那些易混的字词,尽量把它们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让学生从感性上加以认识和理解,并强化记忆。只有这样,才不会再使用别字了。(五)抓住错字反复练习

把学生易错的字收集到一起,经常拿出来让学生辨识和练习,以强化学生的记忆。另外,可让学生把自己易错的字,也收集到一个小本本中,有空就拿出来读读写写,直到有把握不再写错为止。

(六)多向字典请教

一本字典在手就等于身边经常跟着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常常教导学生,要养成查字典的习惯。比如:学生作文时,告诉学生遇到不会写的字或拿不准的字,千万不能瞎猜,应该拿出字典查一查。这样既避免了写错字,还可以多认识一些字。

(七)要讲普通话

有时写错别字,就是受方言影响的结果。所以教育学生不仅在学校要讲普通话,在家也要讲普通话。讲普通话对纠正错别字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不会因语音不同而写错别字。

(八)不受“生造字”的影响

有些学生喜欢模仿大人写字,这样就学来些生造的简化字。“生造字”的使用是不合法的,应该以教材、以字典为准。今后遇到有人写这类不规范的字,要给予纠正。

(九)举办“抓错别字俘虏”主题班会

事先把收集到的写有错别字的成语、句子、诗词、短文写在纸条上,用线串起来,挂在教室内的四壁上,以供游戏时学生搜索,看看谁抓的俘虏多。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既受到了教育,也达到了纠正错别字的目的。

一、怎样找出文章中的中心句。

1、“中心”,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事物的主要部分”。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而中心句是最能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果能掌握中心句在课文中出现的特点,就能较快地找出中心句。从而比较容易地理解课文。那么,如何找中心句呢?

2、可以用下面方法找中心句:

①. 从题目去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题目就是中心句。如《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题目,实际上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②. 从总起句去找。

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内容,所以就是中心句。如《詹天佑》的开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③. 从结尾上去找。

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如《海底世界》中“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总结全文,突出中心,揭示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④. 从反复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反复出现同一个句子,它就是中心句。如《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显然就是中心句。

⑤. 从议论句上去找。

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中的关键句就是中心句。如《一夜的工作》中:“他(总理)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一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⑥. 从哲理性句上去找。

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如《幸福是什么》中“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民有益的事情。”这是哲理性很强的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⑦. 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

有的句子中意义含而不露,蕴藏着深长的意义,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如《金

色的鱼钩》中“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茫”。这句就是本文的中心句。

⑨. 从过渡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往往用过渡句来点明中心句。如《伟大的友谊》中“在生活上,恩格斯热情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这个过渡句就是中心句。

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例: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011郑东新区外国语小学升学卷)答:这句话是总起句,在文中起到开篇点题,引出下文的作用,抒发了作者对荷兰的赞美之情。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例: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012 桐柏一中小学升学卷) 答: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抒发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热爱之情。

三、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例1:“笔直的公路上,一队队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仪仗队。”这句话好在哪里?--------(2011 郑州某中学实验班入班考试卷) 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灯柱的整齐地立在公路上的特点。

例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雨后春笋生机勃勃的特点。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例:“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漓江的水的静、清、绿的特点。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例1:“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

这样小的小船。”这句话好在哪里?--------(2014 郑州某重点中学入班考试卷) 答:这句话是设问句,它能引起读者对进入金龙洞的小船的注意,并引起读者的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例2:难道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是反问句,它强调了蝙蝠的特点,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也不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并加强了语气。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四、从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五、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以上内容摘自《东方作文妙趣阅读》

一、写人作文

在记叙文中,写人作文拥有主要职位地方。写人的目标,就是通过详细事例,次要表示人物的性格、质量。写人作文的类型有,一事写人、几事写人两种。一事写人就是通过一件事来反应人物的质量;几事写人就是通过几件事(正常是二或三件事)来反应人物的一个质量或多个质量。因而,写人的作文,应通过对事物的详细形容、对人物的外表(表面、神气、动作、言语)心里的描写来表示人物的质量,着重描绘人物在事物中是如何表现的。

(1)抓事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性格。

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是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体现出来的,所以,写人一定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件来写。这里的“典型事件”并非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事,有时,一件小事也能反映一个人的品质。有时,恰恰是一些平凡小事,才更能让人信服。

(2)通过言行描写,体现人物个性。

常言说:“听其言,观其行,知其人。”也就是说,想了解一个人的“特点”,就要留心观察他在做事的过程中的音容笑貌、举止动作,找出他与众不同之处,也就抓住了他的“特点”。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你所写的人物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身份,不能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奶奶用官员的腔调来说话。另外,行为也是体现人物性格的一个方面,因为,人的行动是由思想来支配的。描写人的行为,一定要仔细观察,用词准确。

(3)刻画心理活动,达到表里如一。

在描写人物时,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把所要描写人物的内心把握准确,才能表里如一地刻画人物。

(4)写人物抓特点,切勿千人一面。

我们知道,世界上这么多人,但我们依然能准确地区分出每个个体,这就说明人和人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我们在写人时要准确地抓住这些差异,而不是“一个鼻子一张嘴,两只眼睛两条腿”这样泛泛地写。

二、记事作文

记事作文与写人作文一样,在记叙文中拥有主要职位地方。记事的目标,正常是通过详细形容的工作,表示工作的教诲意思或蕴涵的思想豪情。

1、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2、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3、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以上内容摘自东方作文教材

【六】经常用错的成语

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4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5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6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9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0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1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13蓬荜生辉:谦敬之辞,蓬荜: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使寒门增添光辉。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14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15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6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7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8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地干坏事,错。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0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四年级专项阅读训练班

主要是针对小学生普遍比较头疼的阅读分析中出现问题,进行专项训练的班级。本班型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紧跟小升初命题的最新趋势,有针对性的对于四年级孩子在阅读分析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合,教给孩子方法,提高孩子的阅读分析水平,使学生在系统而高效的学习中快速提高语文成绩。

主讲老师:李老师

全国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郑州市优秀教师,郑州市教育改革积极分子,国家一级教师,授课风格幽默风趣,曾亲自实践六年一贯的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教学风格细腻,极具亲和力,注重学生学习心里活动的研究,阅读及写作教学富有成效。多年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学生成绩优秀。

★四年级尖子生班

四年级尖子生班是以基础知识和作文为主,补充课外知识,逐步渗透小升初语文知识,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为五年级精英班及六年级名校定向培训班储备优秀生源。

主讲老师:候老师

东方优硕全国培训主任,东方作文全国加盟校教学督导,2013年被中国教师作文培训中心评为全国十大精英讲师,授课风格生动活泼,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别具一格。讲课颇具激情,感染学生,深受学生及家长的认可!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1 2016 的相反数是() A.2016 B.﹣2016 C.1 2016D.?1 2016 2.如图是加工零件的尺寸要求,现有下列直径尺寸的产品(单位:mm),其中不合格的是() A.Φ45.02B.Φ44.9C.Φ44.98D.Φ45.01 3.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我国与世界一些国家的互利合作,根据规划“一带一路”地区覆盖总人口为4400000000人,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4.4×108B.4.40×108C.4.4×109D.4.4×1010 4.下列各对数中,相等的一对数是() A.(﹣2)3与﹣23B.﹣22与(﹣2)2C.﹣(﹣3)与﹣|﹣3| D. 2 2 3 与2 2 () 3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 4 m n 不是整式B.﹣ 3 2 abc 的系数是﹣3,次数是3 C.3是单项式D.多项式2x2y﹣xy是五次二项式 6.若a是有理数,则a+|a|() A.可以是负数B.不可能是负数 C.必是正数D.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7.一个三位数,个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b,百位数字是c,则这个三位数是()A.abc B.a+10b+100c C.100a+10b+c D.a+b+c 8.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A .b <a B .|b|>|a| C .a+b >0 D .a-b >0 9.观察下列算式: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通过观察,用你所发现的规律确定22011的个位数字是( ) A .2 B .4 C .6 D .8 二、填空题 10.3 1232 n m x y xy m n -- +=若与是同类项,则_________ 11.若|y+6|+(x ﹣2)2=0,则y x =_____. 12.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m=2, 4a b m ++m 2 -3cd= __ 13.“整体思想”是中学数学解题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在多项式的化简与求值中应用极为广泛.如:已知m+n=﹣2,mn=﹣4,则2(mn ﹣3m )﹣3(2n ﹣mn )的值为 . 14.为庆祝“六一”儿童节,某幼儿园举行用火柴棒摆“金鱼”比赛.如图所示,按照这样的规律,摆第n 个图,需用火柴棒的根数为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5.计算:(1)25÷5×(﹣1 5)÷(﹣34 ); (2)(79﹣56+5 18 )×(﹣18); (3)﹣42+112÷ |﹣113|×(12 ﹣2)2.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 (100分 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如图,AB ∥ED,∠B+∠C+∠D=( ) A.180° B.360° C.540° D.270° 2.若点A(x,3)与点B(2,y)关于x 轴对称,则( ) A.x=-2,y=-3; B.x=2,y=3; C.x=-2,y=3; D.x=2,y=-3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4.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cm,5cm,则它的周长为( ) A.8cm B.11cm C.13cm D.11cm 或13cm 5.若点A(m,n)在第二象限,那么点B(-m,│n │)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已知点P 在第三象限,且到x 轴的距离为3,到y 轴的距离为5,则点P 的坐标为( ? ) A.(3,5) B.(-5,3) C.(3,-5) D.(-5,-3) 7.如图,已知EF ∥BC,EH ∥AC,则图中与∠1互补的角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8.三角形是( ) A.连结任意三点组成的图形 B.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成的图形 C.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D.以上说法均不对 9.三条共点直线都与第四条直线相交,一共有( )对对顶角. A.8 B.24 C.7 D.12 10.△ABC 中,∠A= 13∠B=1 4 ∠C,则△ABC 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都有可能 11.学校的操场上,升旗的旗杆与地面关系属于( ) A.直线与直线平行; B.直线与平面平行; C.直线与直线垂直; D.直线与平面垂直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1分) 12.如图,AB ∥CD,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E 、F,EG 平分∠BEF,若∠1=72°,?则∠2=________度. 13.已知点M(a,-1)和N(2,b)不重合. (1)当点M 、N 关于_______对称时,a=2,b=1 (2)当点M 、N 关于原点对称时,a=__________,b=_________. 14.若A(a,b)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a 与b 的关系是_________. D A E C B H 1 F E D C B A G 2 1F E D C B A G

【完美奉献】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

药理名解来源:徐翔的日志 1、分布: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的组织的过程为分布。 2、生物利用度: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为生物利用度。 3、吸收、首过效应: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首过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全身血循环前必须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大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效应。 4、副反应: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 量反应: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称为量反应。 质反应:如果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者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则称为质反应。 5、消除半衰期: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其长短可反应体内药物消除速度。 6、内在拟交感活性:有些β受体阻断药与β受体结合后除能阻断受体外,对受体具有部分激动作用,称内在拟交感活性。 7、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8、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浓度成正比。 9、肝肠循环:被分泌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泄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肠肝循环。 10、不良反应: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11、ED50, LD50:ED50为半数有效量,即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如效应为死亡,则称为半数致死量,即LD50。 12、稳态血药浓度:按照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的药物,其体内药物总量随着不断给药而逐步增多,直至从体内消除的药物量和进入体内的药物量相等,体内药物总量不再增加而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称为稳态浓度。 13、调节痉挛:动眼神经兴奋时或毛果芸香碱作用后环状肌向瞳孔中心方向收缩,造成韧带放松,晶状体由于本身弹性变凸,屈光度增加,此时只适合视近物,而难以看清远物,毛果芸香家的这种作用称为调节痉挛。 14、调节麻痹:阿托品能使睫状肌松弛而退向外缘,使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为扁平,其

社会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 1.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的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躯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2.初级社会群体:也叫首属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它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 3.社区发展:也称社区发展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介入有问题的社区,通过启发和教育,协助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发挥社区合作精神、动员社区内外资源、有计划的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4.规则系统:社会制度都包含着一整套活动规则即规范系统,用以规定在这个制度笼罩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相互关系(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等)以及人们各自的行为模式。 5.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6.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生活共同体。它是与农村社区不同的另一类人类居住空间和生活组织形成。 7.社会解组:是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的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乃至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它是与社会整合相对应的概念。 8.越轨行为:也称违规行为,它是个体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越轨行为是针对具体条件下的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而言的,它是对社会或群体所期望的角色行为的偏离。 9.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组合形式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状态。它包括家庭由多少成员组成,由哪些成员组成和按照哪种关系模式组成。 10.人文区位学:又称人文生态学,是指借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是由美国芝加哥学派提出来的,其注重研究不同人群在地域空间上的居住与活动分布,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1.“第三次浪潮”:社会学家、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人类从农业革命文明,进入工业革命文明,又进入新技术、新材料开发的文明时期,他称该时期为“第三次浪潮”。也有人称之为“第四次产业革命”. 12.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生理上的断乳是指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查 七年级数学科试卷 班级____ 姓名_____ 座号____评分______ (说明:全卷80分钟完成,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 ) 1.下列各对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2--和2 B. ) (和3)3(+--+ C. 22 1 -和 D. ()55----和 ( ) 2. 下列式子:0,5,,73, 41,222 x c ab ab a x -++中,整式的个数是: A. 6 B. 5 C. 4 D. 3 ( ) 3. 一个数的平方和它的倒数相等,则这个数是: A. 1 B. -1 C. ±1 D. ±1和0 ( )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4812-=-- B. 945-=+- C. 1091-=-- D. 932 =- ( ) 5. 数轴上点A,B,C,D 对应的有理数都是整数,若点A 对应有理数a ,点B 对应有理数b ,且b-2a=7, 则数轴上原点应是: C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 ) 6.若()b a b a 则,032122 =-+-= A. 61 B. 2 1- C. 6 D. 81 ( )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a a a 则若 B. 0,0,0><

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l 、已知∠a 的对顶角是81°,则∠a=______. 2、把“等角的补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4,5)到x 轴的距离为______,到y 轴的距离为________. 4、若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3和6,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 5、如果P(m+3,2m+4)在y 轴上,那么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 6、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外角为100°,则它的底角为________. 7、若点(-a ,b)在第二象限, 则点(a ,-b)在第________象限. 8、一个长方形的三个顶点坐标为(―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 9、将点P (-3,4)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Q ,则点Q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 10、过钝角∠AOB 的顶点O 作CO ⊥AO ,CO 分∠AOB 为∠AOC 与∠BOC 两部分且∠AOC 是 ∠BOC 的4倍多2度,则∠AOB 的度数为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平行 C .相交或平行 D .相交、平行或垂直 12、如图,AB//CD//EF,那么∠BAC+∠ACE+∠CEF=( ) . A .1800 B .2700 C .3600 D .540 13、通过平移,可将图(1)中的福娃“欢欢”移动到图( ). (图1) A B C D 14、如果∠A 和∠B 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A 和∠B 的关系是( ). A.相等 B.互余或互补 C.互补 D.相等或互补 第(5)题 F E D C B A

2015药理学考试重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 1.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交叉学科。它以 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动学、药效学、毒副反应的性质和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规 律等;以促进医药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推动医 学与药理学发展为目的。 2.稳态血药浓度:药物在连续恒速给药或分次恒量给药过程中,血药浓度会逐渐增高,经过4-6 个半衰期可达稳定而有效的血药浓度,此时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血药浓度相 对稳定在一定水平,这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 3.药源性疾病:药物诱发性疾病,药物作为致病因子而引起人体功能异常或组织结构损害并具 有相应临床过程的症候群。它不仅包括药物正常用法情况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而且包括由 于超量、误服、错用以及不正常使用药物引起的疾病。 4.治疗药物监测(TDM):以药代动力学原理为指导,分析测定药物在血液或其它体液中的浓度, 用以评价疗效或确立给药方案,使给药方案个体化。 5.累积系数Rc:药物达稳态的平均血药浓度(C)与一次给药后的平均血药浓度(C1)之比值。 6.绝对生物利用度(F)=口服AUC/静注AUC。AUC(生物利用度):药物吸收进血液循环的相对 量或吸收程度。 7.相对生物利用度=受试品的AUC/参比品的AUC。 8.配伍禁忌:向静脉输液瓶或注射器内加入药物(一种或多种),由于药物物理化学反应而出现 沉淀、氧化、分解失效,即配伍禁忌。 9.负荷剂量:凡使首次给药达到稳态水平的剂量称为负荷量。 10.抗生素后效应:将细菌暴露于浓度高于MIC的某种抗菌药后,再去除培养基中的抗菌药,去 除抗菌药后的一定时间范围内(常以小时计)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抗菌后 效应或抗生素后效应。 11.表观分布溶积(V d):进行药代动力学计算时,可设想药物是均匀分布各组织和液体,且其浓 度与血液中浓度相同,在这种假设条件下药物分布所需要的容积称为表观分布容积。V d=D t/C t (单位:L/kg) 12.特异质反应:因先天性遗传异常,少数患者用药后发生与药物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有害反应。 13.半衰期:包括生物半衰期和血浆半衰期,通常是指药物的血浆消除半衰期,即血浆药物浓度 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而生物半衰期指药物效应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半衰期可用消除速率 常数(Ke)计算。常以T1/2表示,单位为min或h。 14.生物等效性(BE):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给予相同的剂量,其吸收速 度与程度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 15.双盲双模拟:A药组加B药安慰剂,B药组加A药安慰剂,则两组均分别用一真一假两种药, 外观与气味均无不同。 16.非线性动力学过程: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消除都是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跨膜转运的,此时药物 的转运速率与生物膜两侧的浓度差无关。因对数坐标图上的药物-时曲线的下降部分呈曲线, 故称非线性动力学。 17.药物相互作用:从广义上讲,同时或相隔一定时间内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其中一种药 物的作用受另一种药物的影响。从狭义上讲,通常指两种或以上的药物在病人体内共同存在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材料

《社会学概论》(本科)复习范围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的方式。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3.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4.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5.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三)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 A.孟德斯鸠B.孔德C.托克维尔D.马克思 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角色失败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3.从()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 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

C.关系建立的基础 D.关系的协调程度 4.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的标准。 A.结构特征 B.互动关系 C.归属感 D.从属关系 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A.显功能B.潜功能C.正功能D.反功能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C.逆城市化D.城乡二元结构 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 A.开放性社会结构 B.结构性流动 C.非结构性流动 D.社会变迁 8.()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社会解组论 B.偏差行为理论 C.社会建构论 D.冲突论 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 A.偶合人群B.常规人群C.表意人群D.行动人群 10.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错位 B.脱节 C.畸变 D.失衡 11.科塞是()的代表人物。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第九章阶段测试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6分) 1、 单项式2(2x )y 5-的系数是_____________ 2、 多项式2x 1-与1 x 12-+的乘积为_____________ 3、a 与b 互为相反数,x 与y 互为倒数(y 0≠),则x (a b) xy y +-=_____________ 4、如果n m n 3a b +与3m 223 a b 4-- 是同类项,则m-n=_____________ 5、1001021(3)()3 -?=_____________ 6、将多项式223343643x y xy x y y -+--按字母x 降幂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为D ,高为h ,用代数式表示这个圆柱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 8、如果x 20->,化简42x x 1-+-=_____________ 9、多项式323a (bc)4bc a 1+-+是_________次__________项式 10、()2 345x ????---????????=_____________ 11、如果m 23=,n 25=,则2m n 12++=_____________ 12、如果n 为偶数,那么n n 1n (2)(3)(4)-----_____0 (填< ,>或=)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3、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5a 2b 7ab += B. 224x y 5xy xy -=- C. 7ab 7ba 0-= D. 2353x 5x 8x +=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2是单项式 B. x 的次数是0 C. 1y 是单项式 D.23 x y 没有系数

初一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初一数学

七年级下数学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5322a b a =+ B 、a a a =÷44 C 、632a a a =? D 、()6 32a a -=- 2、下面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 它们能摆成三角形的是 ( ) A 、5, 1, 3 B 、2, 3, 4 C 、3, 3, 7 D 、2, 4, 2 3、如果两个不相等的角互为补角,那么这两个角 ( ) A 、都是锐角 B 、都是钝角 C 、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4、用科学计数法表示0.0000907的结果正确的是 ( ) A 、4101.9-? B 、5101.9-? C 、5100.9-? D 、51007.9-? 5、如图,已知:∠1=∠2,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C=∠D B .AD ∥BC C .AB ∥C D D .∠3=∠4 6、下列各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 A 、))((y x y x +-- B 、))((y x y x --+- C 、))((y x y x --- D 、))((y x y x +-+ 7、给出下列说法: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它与另一条也相交; (3)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其中正确的有 (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21F E D C B A G 8、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 ()222b a b a -=- B.()()22b a b a b a +=-+ C.()222b a b a +=+ D.()222b 2ab a b a ++=+ 9、一定在△ABC 内部的线段是 ( ) A .任意三角形的一条中线、二条角平分线、三条高 B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一条角平分线 C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 D .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 10、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cm ,另一边长为6cm ,那么它的周长为 ( ) A .16cm B.17cm C.16cm ,17cm , D .11cm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计算:=?9981002 12、若4a 2+ka +9是一个完全 平方式,则k = 13、()=-425y x 14、一个角与它的补角之差是20o,则这个角的大小是 . 15、.如图1,∠EAD=∠DCF ,要得到AB//CD ,则需要的条件 。 (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 16、如图2,AB ∥CD,直线EF 分别交 AB 、CD 于E 、F,EG 平分∠BEF,若∠1=72°,? 则∠2=________度. 17、如图3,已知∠B=∠DEF ,AB=DE ,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C ≌△DEF ,则需 F E C B A D 图1

《药理学》常考大题及答案整理(1)

第二章第三章:药效学和药动学 基本上不出大题,但是喜欢出选择题,所以还是要理解一些关键性的概念(比如药效学里头的神马效能,效价强度,治疗指数,激动药和拮抗药啊,药动学里头的ADME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概念等)(还有就是药动学那里的一些公式可以不用理会,考试不考计算)。 总论部分兰姐会讲得比较细,只要大家把她讲的内容掌握就差不多了。 以前考过的大题有: 1效价强度与效能在临床用药上有什么意义? (1)效价强度是达到一定效应(通常采用50%全效应)所需剂量,所需剂量越小作用越强,它反映药物对受体的亲和力。其意义是效价强度越大时临床用量越小。 (2)效能是药物的最大效应,它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其意义一是表明药物在达到一定剂量时可达到的最大效应,如再增加剂量,效应不会增加;二是效能大的药物能在效能小的药物无效时仍可起效。 2什么是非竞争性拮抗药? 非竞争性拮抗药是指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相对不可逆的,它能引起受体够性的改变,从而干扰激动药与受体的正常结合,同时激动药不能竞争性对抗这种干扰,即使增大激动药的剂量也不能使量效曲线的最大作用强度达到原有水平。随着此类拮抗药剂量的增加,激动药量效曲线逐渐下降。 3 肝药酶活化剂对合用药物的作用和浓度的影响? 第六章到十一章:传出神经系统药 一般会出简答题,但不会出论述题。 从第七章到十一章的内容都比较重要,但是从历年大题来看以β受体阻断药考得最多,其次是阿托品。总结性表格可以参照博济资料(中山医那边的人写的)或者是兰姐的PPT(貌似更好),但是建议在认真看完课本的基础上再去记忆表格,否则效果不佳。 以前考过的大题有: 1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心血管:阻断心肌β1受体,产生负性肌力、负性节律和负性传导,心输出量、耗氧量降低。阻断外周血管β2受体,引起血管收缩和外周阻力增强,但是由于外周血流量减少,长期用药的综合效应还是降低血压。 支气管:阻断β2受体,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增加呼吸道阻力,可加重或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代谢分泌:抑制脂肪和糖原的分解,出现低血糖。 减少肾血流,增加钠潴留,需要与利尿药联用。 临床应用: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减少心肌耗氧量。对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效,对室性心律失常无效。 高血压:减少心排血量。 青光眼、偏头痛:收缩眼部、脑部血管,减少房水生成,降低压力。 甲亢:控制其心律失常。 不良反应:反跳现象:长期使用时突然停药可引起病情恶化,如高血压病人血压骤升,心绞痛患者频繁发作。 心脏抑制和外周血管痉挛:心功能不全、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和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禁用。 支气管收缩:加重或诱发支气管哮喘。 代谢紊乱:出现低血糖。 注意事项:药物敏感个体差异大,从小剂量开始,不能突然停药。 2普萘洛尔对心脏有哪些作用,可用于哪些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3请叙述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心脏:兴奋,正性肌力,正性频率,正性传导。 平滑肌:血管平滑肌舒张,皮肤潮红。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答案

社会学复习内容 名词解释 一: ①社会角色: 定义一: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角色是指,有人的互动行为所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模式行为,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 定义二:指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们的行为期望,它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定义三: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规定着一个人活动的范围和权利义务,是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②文化堕距:文化堕距:即文化滞后。由于社会的非物质文化往往慢于物质文化而变迁,正是由于两者的不同步,从而产生了差距。 ③社会制度:人们在共同体的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这体现在对传播的控制方面即为传播制度。 ④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二: ①集合行为:是指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 ②社会解组: 定义一: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某些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几种规范体系互相冲突,人们失去了行为准则,于是发生社会解组。 定义二:因为社会变迁,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者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以及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一是失范,二是文化冲突,三是价值崩溃。因此需要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 ③社会流动: 定义一:指一个自然人因着本身的个人成就或失败,从而达至社会阶层的转变。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定义二: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 ④交换理论: 定义一:产生于50年代末的美国,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初一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与答案

7下数学试题 一、细心选一选(本题有10个小题, 每小题3分, 满分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正确 的.) 1. 下列图形中能够说明12∠>∠的是( ) A. B. C. D. 2. 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 A .邻补角互补 B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C .同位角相等 D .同旁内角互补 3. 如右图所示 ,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 ) A .(5,2) B .(4,-3) C .(-3,-4) D .(-5, 2) 4.不能成为某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是( ) A .360° B .540° C .720° D .1180°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都是线段 B. 三角形按角分类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C.三角形中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不可能都小于600 D. 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6.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在原来的反方向上平行行驶,那么汽车两次拐弯的角度是( ) A .第一次右拐60°,第二次左拐120° B .第一次左拐70°,第二次右拐70° C .第一次左拐65°,第二次左拐115° D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 7.如右图所示,PO ⊥RO ,OQ ⊥PR ,则表示点到直线(或线段)的距离,共有( )线段的长度 A. 2条 B.3条 C.4条 D.5条 8. 由 12 3=-y x ,用含x 的式子表示y 的结果是( ) A. 322-=x y B. 3132-=x y C. 232-=x y D. 3 22x y -= 9. 如图所示的象棋盘上,若○帅位于点(1,-2)上,○相位于点 (3,-2)上,则○炮位于点( ) A.(-1,1) B.(-2,1) C.(-1,2) D.(-2,2) 10. 用一条长为15㎝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如果它的三边都为整数,满足条件的不同的等腰三角形有 ( )个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吉山学校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 (100分 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如图,AB ∥ED,∠B+∠C+∠D=( ) A.180° B.360° C.540° D.270° 2.若点A(x,3)与点B(2,y)关于x 轴对称,则( ) A.x=-2,y=-3; B.x=2,y=3; C.x=-2,y=3; D.x=2,y=-3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4.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cm,5cm,则它的周长为( ) A.8cm B.11cm C.13cm D.11cm 或13cm 5.若点A(m,n)在第二象限,那么点B(-m,│n │)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已知点P 在第三象限,且到x 轴的距离为3,到y 轴的距离为5,则点P 的坐标为( ? ) A.(3,5) B.(-5,3) C.(3,-5) D.(-5,-3) 7.如图,已知EF ∥BC,EH ∥AC,则图中与∠1互补的角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8.三角形是( ) A.连结任意三点组成的图形 B.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成的图形 C.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D.以上说法均不对 9.三条共点直线都与第四条直线相交,一共有( )对对顶角. A.8 B.24 C.7 D.12 10.△ABC 中,∠A= 13 ∠B= 14 ∠C,则△ABC 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都有可能 11.学校的操场上,升旗的旗杆与地面关系属于( ) A.直线与直线平行; B.直线与平面平行; C.直线与直线垂直; D.直线与平面垂直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1分) 12.如图,AB ∥CD,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E 、F,EG 平分∠BEF,若∠1=72°,?则∠2=________度. 13.已知点M(a,-1)和N(2,b)不重合. (1)当点M 、N 关于_______对称时,a=2,b=1 (2)当点M 、N 关于原点对称时,a=__________,b=_________. 14.若A(a,b)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a 与b 的关系是_________. 15.两根木棒长分别为5和7,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其钉成三角形,?若第三根木棒的长选取偶数时,有_______种选取情况. 16.一个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各内角之和为168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__. 17.n 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是_________. 18.如图,甲、乙两岸之间要架一座桥梁,从甲岸测得桥梁的走向是北偏东50?°,如果甲、乙两岸同时开工.要使桥梁准确连接,那么在乙岸施工时,应按β 为_________度的方向动工. 三、解答题:(19-22每题9分,23题10分,共46分) 19.如图,△ABC 中,AD ∥BC,AE 平分∠BAC,∠B=20°,∠C=30°,求∠DAE 的度数. E D C A D A E C B H 1 F E D C B A G 2 1F E D C B A G 北 βα北乙 甲

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

药理学一、名词解释: 1不良反应:对机体带来不适,痛苦或损害的反应。 2血浆半衰期:是指体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是表示药物消除速度的一种参数。 3选择性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数药物吸收后,只对某一.两种器官或组织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而对其它组织作用很小甚至无作用,药物的这种特性称为选择性。 4激动剂: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它兴奋受体产生明显效应。 5拮抗剂: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较强,但无内在活性,故不产生效应,但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因而对抗或取消激动药的作用。 6部分激动剂:本类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只有弱的内在活性,能引起较弱的生理效应,较大剂量时,如与激动药同时存在,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7半数致死量(LD50):如以死亡为指标,则称为半数惊厥量或半数致死量。 8安全范围:有人用1%致死量与99%有效量的比值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5%致死量与95%有效量之间的距离称为药物的安全范围。 9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生物利用度高,说明药物吸收良好,反之,则药物吸收差。10首关消除:口服某些药物时,在胃肠道吸收后,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进入体循环前被肠粘膜及肝脏酶代谢灭活或结合贮存,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称首关消除。 12.首过效应:口服经门静脉进人肝脏的药物,在进人体循环前被代谢灭活或结合储存,使进人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11肝肠循环:药物自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后,在肠道被再吸收又回到肝脏的过程 12量效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靶部位的浓度成正相关,而后者决定于用药剂量或血中药物浓度,定量地分析与阐明两者间的变化规律称为量效关系。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为量效关系。 13有效量:出现疗效的剂量。 14肝药酶诱导剂:是指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后能加速肝药酶的合成并增强其活性,这类药物就称为肝药酶诱导剂。15最小有效量: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随剂量的增加药物效应逐渐增强,出 现疗效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有效量。 16耐药性:是在长期应用化疗药物 后,病原体对药物产生的耐受性。 17身体依赖性:是由反复用药造成 的一种适应状态,中断用药产生一系 列痛苦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 18抑菌药:指仅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 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19首剂现象:即部分患者首次给予哌唑 嗪(2mg以上)后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心悸、昏厥等。 20稳态浓度:按一级消除动力学规 律,如恒速静脉滴注药物,血药浓度 平稳上升,没有任何波动,约经5个 半衰期达到稳态浓度,此时给药速率 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其血药浓度称 为稳态浓度。 21反跳现象长期用药因减量太快或 骤然停药所致原病复发加重的现象。 22半数有效量:是指药物在一群动 物中引起半数动物阳性反应的剂量 23二重感染:正常人体内的菌群处于 一种平衡共生状态,长期应用广谱抗生 素后,使敏感菌受到抑制,不敏感菌乘 机在体内繁殖生长,造成新的感染,称 为二重感染。 24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 降低到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25抗菌谱: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范围。 26抗菌活性: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 微生物的能力称为抗菌活性 27钙拮抗剂: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和血 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 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钙离 子水平降低而引起心血管等组织器 官功能改变的药物。 28治疗指数:药物的半数致死量 (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 比值,用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治疗 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安全。 29替代疗法:用于补充身体内生理 剂量不足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急慢 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脑垂体前叶 功能减退症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30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性是细菌 产生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现象,产生原 因是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 特殊表现形式。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 药和获得性耐药。 3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 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可能给病人带 来不适或痛苦。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 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 药效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 用或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 生变化。 药动学:药动学是研究药物的吸收、分 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体内过程的变化 规律。 药物:指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在理论上,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 及细胞代谢的物质都属药物范畴。对药 物的基本要求安全,有效,故对其质量, 适应症、用法和用量均有严格的规定, 符合有关规定标准的才可供临床应用。 制剂:是药物经加工后制成便于病人使 用,能安全运输,贮存,又符合治疗要 求的剂型如片剂、注射剂、软膏等。 效能:药物所能达到的最大效应的能力 就是该药的效能,即最大效应。如再增 加药物剂量,效应不再进一步增强。 效价强度:产生相同效应的各个药物在 其达到一定治疗强度时所需要的剂量。 最小有效量:刚能引起效应的剂量称最 小有效量,亦称阈剂量。 半数有效量:能引起半数实验动物阳性 反应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 剂量。 对因治疗:应用药物消除致病原因的治 疗。如抗生素杀灭体内的致病微生物。 对症治疗:应用药物来减轻或消灭疾病 症状的治疗。如发烧时的解热作用。 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 的无关的作用。如阿托品引起的口干。 毒性反应:由于用药剂量过大而产生的 药物中毒反应,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甚至 危及生命。可有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急 特殊毒性。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到 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变态反应:人体对药物过敏所引起的反 应,与用药剂量无关。 选择性作用:治疗剂量的药物吸收入血 后,只对某个或几个器官组织产生明显 的作用,对其他器官组织作用很小或不 发生作用。 质反应:药物效应以阳性或阴性表示的 反应。 量反应:可以数量分级表示的药理效应 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治疗指数:指药物安全性的指标,以 LD50/ED50的比值表示,此值越大越安 全。 安全范围:指ED95与LD5之间的距离。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9) 学院专业级班号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 阶级斗争理论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最系统的冲突论。它的提出者是( )。 A、马克思 B、雷克斯 C、霍曼斯 D、帕森斯 2.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的西方社会学者是( )。 A、奥古斯特?孔德 B、赫伯特?斯宾塞 C、埃米尔?涂尔干 D、马克思?韦伯 3.人与人之间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思想和行为交流的有机渠道称( )。 A.社会关系 B.业缘关系 C.结合关系 D.人际关系 4. 由于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互相接触,其中的一种文化吸收或采纳了另一种文化元素,并且使之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主体文化中的一部分。通常将这个文化变迁过程称为( )。 A.社会关系 B.业缘关系 C.结合关系 D.人际关系 5.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是( )。 A.描述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规范性功能 D.预测性功能 6. 孙本文认为社会的四大要素是:地理要素、生物要素、( )和心理要素。 A.经济要素

B.政治要素 C.文化要素 D.社会要素 7. 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一般具有继承性和不可更改性,这是指( )。 A.户籍 B.身份 C.单位 D.契约 8.岗前培训是( )的重要表现。 A.预期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再社会化 9.残疾人群体,在社会学中称之为( )。 A. 偶发聚集体 B.社会类属 C. 大众 D.公众 10.马克思主义群体动力观认为,影响群体行为的内部因素是( )。 A.组织环境 B.经济关系 C.群体利益 D.群体凝聚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35分) 1、社会学: 2、生活方式: 3、参照群体: 4、社区行动: 5、社会现代化:

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针对以经结束的期中考试,在此这我将对七年级数学考试试题、学生的答题情况、总体成绩以及今后在教学中所采取的措施作如下分析。 一、试题特点 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四个大题21道小题,共100分,以基础知识为主。对于整套试题来说,容易题约占60%、中档题约占30%、难题约占10%,主要考查了七年级上册前三个单元的内容。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全面,难易也适度,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测检,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试卷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重视基本技能的形成。同时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章的知识点。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试卷成绩的分析,学生在答卷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数学联系生活的能力不足。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但学生根据要求举生活实例的能力稍欠,如选择题第1、4小题,,学生因理论与实践地脱节,从而得分率不高。 2、基本计算能力有待提高。计算能力的强弱对数学答题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数学试卷中有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内容离不开计算,计算能力过关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如解答题的第三大题(17)计算,第四大题的解答题(18、19及21题)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都出现不少错误,一共42

分的题目学生的平均得分只有18分左右,不到百分之五十。学生这样的计算能力是达不到计算要求的。 3、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差、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选择题的第5题,第6题,第8题以及填空题的14题,第15题和16题。因学生的理解有误,导致得分较低。 4、审题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审题在答题中比较关键,如果对题目审得清楚,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此题已做对一半,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语言,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还必须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和理解材料,会用口头和书面形式把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向别人表达,也就是要有清晰的解题过程。 三、期中考试的总体情况 纵观全班乃至全年级,本次考试的成绩较差,最高分只有90分,最低分26分,其中不及格的有14人。 四、今后的教学所采取的措施。: 通过这次考试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引领学生悟透教材的基本内容 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源泉,也是试题命制的蓝本。引导学生研究教材,悟透教材中包蕴的知识与方法,去发现、去体验、去感受数学的应用性和文化性,能迅速而又正确地解决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这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主要任务,是今后提高初中数学成绩的前提和关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