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耳针法

耳针法

耳针法
耳针法

耳针法

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王不留行籽)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心里状况。

目标:

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禁忌症:

耳部炎症、冻伤的部分,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的孕妇禁用。

告知:

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物品准备:

治疗盘、针盒、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

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

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了,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

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8.清理用我,做好记录并签名。

护理及注意事项:

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

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3.使用耳针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

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艾条灸

用纯净的艾绒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

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里状况。

目标:

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者缓解各种虚寒性病症的临床症状。

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

治病强身的目的。

禁忌症: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腰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情况可能出现烫伤的情况。

2.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泡。

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物品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去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3.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4.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

及有无不适。

5.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全名。

护理注意事项:

1.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2.施灸后局部皮肤可能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时,无需处理,

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拔罐法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3.心理状况。

目标:

1.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嗽等症状。

2.用于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禁忌症:

1.高热抽搐及凝血障碍者。

2.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

2.告知罐内空气负压收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

3.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和烫伤。

物品准备:

治疗盘、火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去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

4.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扣至已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

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

5.拔罐过程中药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

7.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全名。

护理及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6.如水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穴位按摩法

穴位按摩法时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局部刺激,可疏通经络,调动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一种技术操作。

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体质及按摩部位皮肤情况。

3.心里状况。

目标:

1.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2.通过穴位按摩,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

禁忌症:

各种出血性疾病、妇女月经期、孕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禁忌按摩。

告知:

按摩时局部出现酸胀的感觉。

物品准备:

治疗巾。

操作程序:

1.遵医嘱进行穴位按摩。

2.进行腰腹部按摩时,嘱患者先排空膀胱。

3.安排合理体位,必要时协助松开衣着,注意保暖。

4.根据患者的症状、发病部位、年龄及耐受性,适宜的手法和刺激性强度,进行按摩。

5.操作过程中观察患者对手法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手法和停止操作,以防发生

意外。

6.操作后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卧位,做好记录并签字。

护理及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

2.操作时用力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

刮痧法

刮痧法是应用边缘纯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等物,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活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斑,从而达到逐外出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体质及刮痧部位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里状况。

目标:

1.缓解或解除外感是邪所致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2.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通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禁忌症:

体型过于消瘦、有出血倾向、皮肤病变处等禁用此法。

告知:

1.刮痧部位出现红紫色瘀点或瘀斑,数日后方可消失。

2.刮痧部位的皮肤有疼痛、灼热的感觉。

物品准备:

治疗盘、刮具,治疗碗内盛少量清水或药液,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物。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暴露刮痧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确定刮痧部位。

4.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以免划破皮肤。

5.刮治过程中,用力均匀,蘸湿刮具在确定的刮具部位从上至下刮擦,方向单一,皮肤呈

现出红、紫色瘀点为宜。

6.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调节手法力度。

7.刮痧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后,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

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字。

护理及注意事项:

1.保持空气新鲜,以防复感风寒而加重病情。

2.操作中用力均匀,勿损伤皮肤。

3.刮痧过程中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发生异常,立即停刮,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安定,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5.使用过的刮具,应消毒后备用。

耳穴压豆疗法讲课讲稿

耳穴压豆疗法

为什么通过耳穴可以治疗许多疾病? 通过耳穴诊疗疾病早在2000年前《灵枢·厥病》篇就有记载;随后历代医家对耳穴治病的机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认为耳为十二经脉气血汇聚之所。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所言“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窍,其精阳之气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从耳廓的解剖关系来认识,耳廓神经分布十分丰富,包括了耳大神经、枕小神经、耳颞神经、迷走、舌咽面混合神经;同时论证了《黄帝内经》灵枢篇提出的“足太阳的分支到耳上角,足阳明上耳前,足少阳下耳后,分支到耳中,手太阳的分支到耳上角,手阳明别络入耳中,阴经则通过其别支合于阳经而与耳部相聚也”。均说明了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均汇聚于耳部。 根据全信息理论,认为耳为倒立的一个胎儿,内在脏腑与四肢躯干均在耳廓部有相应的对应点。通过这些对应点色与形的改变,以及局部脱屑、丘疹、结节,压痛敏感等反应,就可通过耳廓视诊来诊断内在脏腑的生理与病理变化;选择这些对应点压豆,并施以按、压、捏等外力刺激,通过神经与经络的感传效应,可调整内在脏腑与气血失调。 什么是耳穴压豆法?其主要治疗哪些疾病? 耳穴压豆法又称耳穴药压法,是使用较硬的王不留行籽、决明子等进行耳穴压贴的一种传统疗法。耳穴压豆法主要遵循耳针、中医辨证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选择一定的穴位进行组合,以调整相应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耳穴压豆法对于治疗以下疾病有较好疗效: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坐骨神经痛等神经性疼痛;扭伤、挫伤、落枕等外伤性疼痛;各种炎症性病症如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气管炎、肠炎、末梢神经炎等;一些功能紊乱性病症如眩晕症、神经衰弱、失眠、癔症、心律不齐、疲劳综合症、多汗症、胃肠功能紊乱、肥胖、月经不调、痛经、遗尿等;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病症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各种慢性病症如对腰腿痛、肩周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肢体麻木等。另外,耳穴压豆法还有保健、减肥、美容、治疗近视等功效。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耳针法(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 耳针示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 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调 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适应证】 1.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对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 带状疱疹、坐骨神络痛等神经性疼痛;扭伤、挫伤、落枕等外伤性疼 痛;五官、颅脑、胸腹、四肢各种外科手术后所产生的伤口痛;麻醉 后的头痛、腰痛等手术后遗痛,均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2.各种炎症性病症如对急性结合膜炎、中耳炎、牙周炎、咽喉 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气管炎、肠炎、盆腔炎、风湿性关节炎、面 神经炎、末梢神经炎等,有一定的消炎止痛功效。 3.一些功能紊乱性病症如对眩晕症、心律不齐、高血压、多汗 症、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遗尿、神经衰弱、癔症等,具有良性调 整作用,促进病症的缓解和痊愈。 4.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病症如对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肠 炎、荨麻疹等,能消炎、脱敏、改善免疫功能。 5.内分泌代谢性病症如对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 经绝期综合征等,有改善症状、减少药量等辅助治疗作用。 6.一部分传染病症如对菌痢、疟疾、青年扁平疣等,有恢复和 提高机体的兔疫防御功能,加速疾病的治愈。 7.各种慢性病症如对腰腿痛、肩周炎、消化不良、肢体麻木等, 有改善症状、减轻痛苦的作用。耳针除上述病症外,还可用于针刺麻 醉中(耳针麻醉)。也可用于妇产科方面,如催产、催乳等。也能用 于预防感冒、晕车、晕船,以及预防和处理输血、输液反应。还可用 于戒烟、减肥,国外还用于戒毒等。 【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治疗盘、针盒或菜籽、碘酒、酒精、棉签、镊子、 探棒、胶布、弯盘等),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耳穴操作流程1

耳穴压豆法操作流程 1.评估 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1.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1.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5心理状况。 2.目标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禁忌症 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4.告知 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5.物品准备 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王不留行籽等,碘酒、酒精、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 6操作程序 6.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6.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6.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6.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 6.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6.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 6.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 7.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7.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7.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鼻饲操作流程

鼻饲护理 一、概述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包括经口和喂养管提供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是预防和纠正营养不良的一种营养支持治疗方法。 营养支持疗法的目的是预防和纠正病人在疾病或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营养不良。营养支持疗法包括肠内和肠外两种方法。随着对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步认识到胃肠道不仅是一个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正因如此,较之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优越性除体现在营养素经消化道消化、吸收和利用符合生理、方便、费用低廉外,更显示其有助于维持肠粘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的优点。故在决定营养支持疗法时,首选肠内营养已成为临床共识。 鼻饲疗法是指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胃管灌注流质食物、药物及水分的方法。二、鼻饲的适应症 对不能由口进食者,如昏迷,口腔疾患,手术后或肿瘤,食管狭窄,早产婴或病情危重的婴幼儿,及拒绝进食者,给予鼻饲饮食。 三、插管的注意事项 1、胃管插管长度为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或前额发际至剑突距离,成人约45~55cm。插管动作要轻稳,特别是在通过咽喉食管的三个狭窄处时(环状软骨水平处、平器官分叉处食管通过膈肌处),以避免损伤食管黏膜。操作时强调是“咽”而不是“插”。 2、在插管过程中病人出现恶心时应暂停片刻,嘱病人做深呼吸,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缓解紧张,减轻胃肌收缩;如出现呛咳、呼吸困难提示导管误入喉内,应立即拔管重插;如果插入不畅时,切忌硬性插入,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咽部,可将胃管拔出少许后再插入。 3、昏迷患者因吞咽反射及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而反复插管可致声带损伤与声门水肿。为了提高昏迷患者插管的成功率,可在插管前先将患者去枕平卧,头向后仰,避免胃管误入气管。当胃管插入14-16cm(会厌部)时,再以左手托起患者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便于管端沿后壁滑行。然后徐徐插入至所需长度。 四、鼻饲的种类、温度及鼻饲的方法 1、鼻饲的饮食一般都是医院营养科配方的匀浆液混合奶,也可有外购的各种营养成品,也可自带像鱼汤和菜汤,米汤,米糊,一个原则要保证热量,无渣,防止胃管堵塞。 2、.鼻饲饮食的温度应在38-40度左右,不可过热或过冷。太热刺激食道及胃粘膜导致损伤,温度太低极易引起胃痉挛,呕吐,消化不良,腹泻,腹胀不适,因此有条件情况下最好以水

鼻饲技术操作步骤及要求

鼻饲技术操作步骤及要求 一、素质要求: 1.服装、鞋帽整洁。 2.仪表大方,举止端正。 3.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 4.与患者沟通到位。 5.动作轻柔,爱伤观念强。 二、操作前准备: 1.洗手、戴口罩。 2. 备齐用物:治疗盘内放:治疗碗(内有消毒胃管一根),镊子一把,弯盘、50ml 注射器1支,纱布,石蜡油、汽油、棉签、胶布、手电筒、治疗巾(病人毛巾)、别针、压舌板、线绳、鼻饲饮食、备温水适量。 3.核对病情,做好解释。 三、操作过程: 1.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平卧位。 2.颌下铺治疗巾或病人毛巾。 3.用棉签清洁病人鼻腔。 4.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10cm左右。 5.左手持纱布拖住胃管,右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缓缓插入咽喉部(1416cm)嘱病人做吞咽动作(清醒病人)同时将胃管继续下送。 6.插胃管深度4555cm(相当于病人鼻尖至耳垂,加上鼻尖到尖突的距离)昏迷病人无吞咽反射不能合作,插管前应将病人头向后仰,胃管插入15cm时(会厌部),左手将病人头托起。 7.能正确处理插管中病人出现的恶心、呛咳等插入不畅的情况。 8.判断胃管是否插入胃内方法正确(三种方法)。 9.用胶布固定胃管于鼻翼两侧。 10.检查鼻饲量、质及温度(38—40ºC)。 11.用50ml注射器连接胃管开口端,回抽有胃液后,即可注入少量温水,再缓缓注入流食或药液。 12.最后注入温开水冲洗胃管,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 13. 将胃管开口端反折,用纱布包好,用别针固定于病人枕旁或衣服上。14.每次鼻饲后及时记录量。 15.观察病人进食后反应。 四、操作后: 1.整理用物、床单位。 2.将注射器洗净后放于治疗碗内,用纱布盖好备用。 3.所有用物每日消毒一次。

耳穴压豆法

耳穴压豆法 一、胆石症胆石耳穴方(《中国民间疗法》) 王不留行籽。取耳穴胰、肝、胆、脾、胃、食道、贲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神门等。将王不留行籽放置在一块o.6×0.8cm见方的橡皮膏中央,上述耳穴(单侧)分别各贴置一块,间隔1~2天后撕去,贴另一耳穴,反复交替。每次饭后用手轻轻揉按各穴,共20分钟左右,以加强刺激。治疗期间每天中午食脂肪餐,可吃油煎鸡蛋两个或其它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功能疏肝利胆排石。主治胆石症。二、失眠压豆安眠方(中医杂志1990;(10):46) 王不留行籽。选择耳穴神门、皮质下、枕、垂前、失眠(主穴);心、肝、脾、肾、胆、胃(配穴)。先用75%酒精局部消毒,然后取王不留行籽贴在0.6cm见方的胶布中间,对准穴位帖敷,并用手指按压,每日3~5次,每次3分钟左右,贴敷1次持续3~5天。功能清心安神,交通心肾。主治顽固性失眠。三、支气管哮喘耳穴压豆定喘方(黑龙江中医药1978;(1):36) 生白芥子或王不留行籽。取耳部支气管、肺、肾上腺、前列腺、内分泌等穴,将药籽置于O.3×0.5cm 的胶布中央,贴双耳上述穴位,嘱患者每日压4~6次,每次每穴按压1~2分钟。功能宣肺平喘。主治各型哮喘。四、腹痛腹痛耳穴压豆方(经验方) 王不留行籽或白芥子。取耳穴腹点、腹痛点、脾俞点,将药籽置于O.3×0.5cm的胶布上,贴

于双侧上述部位,嘱患者半小时按压1次,每次按压5分钟。功能理气止痛。主治各种原因所致的腹痛。五、胆囊炎利胆耳穴方(《中医外科》) 王不留行籽。用耳穴探测仪检查,在耳穴压痛点上敷贴中药王不留行籽。每日或隔日1换,10 次为1疗程。功能疏肝利胆止痛。主治胆囊炎、胆区疼痛。 六、冠心病冠心止痛方(四川中医1987;(2):28) 王不留行籽。取耳穴心、冠状动脉后(位于三角窝内侧和耳轮脚末端)、小肠、前列腺后穴,取王不留行籽置于菱形胶布上,贴一侧耳穴上述各穴,嘱病人每日按压4次,每次每穴按压40次,5天交换1次,10天为1疗程。功能理气活血止痛。主治冠心病、心包炎、胸膜炎等引起的心前区疼痛。七、高血压病降压耳穴方(黑龙江中医药1988;(4):29~31) 王不留行籽。取单侧耳降压沟、降压点、神门、内分泌、脑、耳后肾穴。将王不留行籽置于菱形胶布上,压于耳穴上,每穴压1粒,每次按揉各穴3~5分钟,每日按压3次,每隔3日换压对侧穴位,1个月为1疗程。功能降血压。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八、眩晕止晕耳穴方(江西中医药杂志1988;(1):43) 王不留行籽。主穴:内耳、额、枕、脑点、神门、交感;配穴:肝阳上亢加心、肝、肾、三焦。气血亏虚加脾、胃、肾;肾精不足加肾、子宫或睾丸、内分泌;痰浊内蕴加肺、脾、肾、皮质下;瘀血阻络选加脑干、肾、内分泌、皮质下。将王不留行籽贴压于穴位上,每穴1粒,隔日换药1次,3次为1疗程。

鼻饲饮食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鼻饲饮食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鼻饲的目的:对昏迷病人或不能由口进食者,从胃管供给食物和药物,以维持病人的营养和治疗。 适应症:常用于不能由口进食者,如昏迷、口腔疾患、口腔手术后的病人;早产婴儿和病情危重的病人;拒绝进食的病人。 鼻饲的操作步骤要点 1、插管前物品准备齐全(治疗盘、一次性胃管包、无菌注射器、医用纱布、石蜡 固定胶条、手电筒、无菌棉签) 2、向病人解释,取适当卧位,清洁一侧鼻腔,润滑胃管前端。 3、插管长度:前发际至剑突或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约45-55CM。 4、昏迷病人插管前应将头部梢向后仰,插至会厌部14--16cm时将病人头部托起,使其下 颌靠近胸骨柄、再缓缓插入。 5、插管中特殊情况的处理:如插入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如病人出现恶心,嘱 患者深呼吸,可稍停片刻再插入;如病人出现呛咳、紫绀、呼吸困难时,立即将管拔出、休息片刻再重插。 6、固定好胃管后先注入少量(10ml)的温开水,再注入鼻饲液,鼻饲液温度38℃-40℃, 每次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h。食物注入完后再注人少量(20ml)的温开水,防止食物存积胃管内阻塞管腔。 7、防止鼻饲液存积在管腔中变质,造成胃肠炎或堵塞管腔;药片应研碎溶解后灌入;灌入 速度不可过快,鼻饲液不可过冷或过热;若灌入新鲜果汁,应与奶液分别灌入,防止凝块产生;鼻饲过程中,避免灌入空气,以防造成腹胀。 8、将胃管开口端反折,用纱布包好,固定于病人枕边。 9、长期鼻饲者,应每天进行口腔护理。 10、每次抽鼻饲液时应反折或夹住胃管末端、鼻饲完毕应再注入温开水,并将胃管提起, 使全部流入胃内。 11、拔管:用于病人停止鼻饲或长期鼻饲为减少鼻黏膜刺激,每周或每月需要更换一次 胃管。拔管时胃管开口端用夹子夹紧,边拔边用纱布擦胃管,拔管余14cm左右, 嘱病人屏气,快速拔管,以防管内液体滴入气。拔管后帮助病人清洁鼻孔、面部及漱 口。

耳穴压豆常见病取穴

耳穴压豆常见病取穴 一.呼吸系统 1?伤风感冒:感冒穴(双)(对耳轮上缘的微前方耳轮的边缘部)风寒型感冒:感冒穴、肺、气管、内鼻、胃 风热型感冒:感冒穴、肺、内鼻、三焦 方法:每日按压3—5次,每次3分钟。 2.扁桃体炎咽炎:扁桃体、轮4—轮4 耳尖(放血)又咽喉,配穴耳背放血。 3.支气管炎:支气管、肺、角窝中、内分泌、神门、大肠,配 穴枕、耳迷根、肾 4.支气管哮喘:交感、肺、气管、内分泌、对屏尖、肾上腺, 配穴肾、脾、大肠 5.肺炎:肺区、胸、内分泌、肾上腺、交感 二.心血管系统 1.高血压:角窝中、交感、内分泌、心、神门、肝、肾,配穴耳背沟。 注意事项:1)耳穴疗法适宜初、中期的患者,不适宜已出现心脑或肾并发症的患者,疗效较差且不稳定。2)有些疾病也可导 致血压升高,称为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不同,不宜使用耳穴治疗。 2.低血压:交感、新、肾上腺、(升压点)、皮质下 3.头晕:神门、肝、肾、降压沟、心、交感

4.头痛:神门、皮质下、枕穴,配穴耳尖、肝、肾、脾、胃 外感头痛者:配加耳尖穴 肝阳上亢者:配加肝穴 肾虚头痛者:配加肾穴 痰浊头痛者:配加脾、胃穴 每日按压耳穴2—3次,7次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12日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适宜病程5年以下的单侧或双侧头痛。 5.中风后遗症:皮质下、缘中、肝、相应部位,配穴心、神门 6.冠心病:心、交感、神门、内分泌、脾、皮质下。配穴小肠、肾 7.心绞痛:心、交感、神门、(心脏点)、小肠 8..心悸:心、小肠、皮质下,配穴心脏点、交感、胸、肺、肝 9..失眠:神门、肾、心、枕、胃 10.神经衰弱:肾、心、枕、胃、垂前、神门、皮质下,配穴肝、脾 11.癔症:神门、枕、新、(脑干)、皮质下、肝 三.消化系统 1.恶心、呕吐:胃、(脑干)、神门、交感、内分泌、食管 2.呃逆:耳中、内分泌、食管、神门 3.急慢性胃炎:胃、交感、脾、皮质下、枕、内分泌 4.胃溃疡:胃、神门、脾、交感、胰胆 5.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胃、神门、脾、交感、三焦 6.腹胀:肺、大肠、小肠、胃、交感,配穴三焦

耳穴压豆的操作流程

耳针法(耳穴压豆法) 耳针示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心理状况。 二、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 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三、禁忌症: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四、告知: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五、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签、镊子、探棒、胶 布、弯盘等。 六、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 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 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 激,以加强疗效。 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 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 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 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 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完整版)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2)

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 【目的】 用物品(如菜籽、王不留行子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适应证】 临床适用于高血压、眩晕、失眠、疼痛、便秘、腹胀、颈椎病、腰痛等临床常见病症 【禁忌症】 1、耳郭上有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不宜用耳穴治疗。 2、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禁用耳针治疗;妇女怀孕期间也应慎用,尤其不宜用子宫、卵巢、内分泌、肾等穴。 【用物准备】 治疗盘、耳穴模型、探针、棉签、0.5%碘伏、镊子、王不留行籽、胶布、剪刀、弯盘等。 【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 3、术者一手持耳轮后上方,另一手持探针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常规消毒。 4、埋籽: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

心粘上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以局部耳廓微红、发热为度。 5、一边按压一边询问病人有无酸、胀、痛等“得气”感。 6、教会病人或家属按压的方法。 7、撤籽:撤除胶布和王不留行籽,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并及时给予处理。 8、操作完毕,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操作后应进行手的卫生消毒。【注意事项】 1、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2、动作轻巧,按压力度均匀适中,使病人有热、麻、胀、痛等感觉即可。 3、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一旦胶布潮湿,脱落应及时更换。 4、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5、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 6、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 【流程图】

鼻饲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IILB-YJYA-002 鼻饲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并发症一、鼻咽食管黏膜损伤和出血】 1.发生原因: (1)所选用的胃管过粗或过硬,护理人员在送管过程中动作太快、太急,致鼻咽食管黏膜损伤或出血。 (2)因患者烦躁不安自行拔除胃管或反复插管损伤鼻咽食管黏膜。 (3)长期留置胃管对黏膜的刺激引起口、鼻黏膜糜烂及食管炎。 2.临床表现: 咽部不适,疼痛,吞咽困难,鼻腔流出血性液,部分患者出现发热。 3.预防: (1)对需长期留置胃管者选用质地软、管径小的聚氯酯或硅胶胃管,以减少对患者的刺激。 (2)向患者做好解释说明,取得患者的合作,操作时动作要轻稳、快捷。尤其是胃管同过两个难点、三个狭窄处时应注意插管动作要轻慢,防止黏膜 (3)长期留置胃管者,按时更换胃管,应晚上拔除,翌晨再由另一鼻孔插入。(4)每日做好口腔护理2~3次/日,并用石蜡油滴鼻,保持口腔湿润、清洁,防止鼻黏膜干燥糜烂。 4.处理流程: 安慰患者→监测损伤出血情况→取合适卧位→冷了止血效果不佳时→通知医生协助处理→严密观察鼻粘膜损伤情况→记录 【并发症二、误吸】 1.发生原因: (1)患者胃肠功能减弱,鼻饲液注入速度过快,胃内容物潴留过多,腹压增高引起反流。 (2)年老、体弱或有意识障碍者,喷门括约肌松弛造成食物返流引起误吸。 (3)吞咽功能障碍导致分泌物或食物误吸。 (4)鼻饲后立即给患者翻身。 2.临床表现:

患者突然出现呛咳、气喘、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咳出或经气管吸出鼻饲液。 3.预防: (1)选用管径适宜的胃管,将鼻饲液匀速限速滴入。 (2)昏迷患者翻身应在鼻饲前进行,以免胃受到机械性刺激导致食物反流引起误吸。 (3)对于危重患者,进行鼻饲前应先吸净气道内痰液,鼻饲前和鼻饲后床头抬高30°~40°,取侧卧位,防止食物反流导致误吸。 (4)鼻饲后,不可立即给患者翻身,以免引起呕吐或呕吐物逆流入气道。 4.处理流程: 通知医生→立即停止鼻饲→取头低右侧卧位→吸出气道内误吸物→胃管接负压瓶→吸氧→检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准备气管切开用物→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记录 【并发症三、腹泻】 1.发生原因: (1)注入鼻饲液量过多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 (2)鼻饲液未妥善保存,发生变质。 (3)鼻饲液配置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造成污染。 (4)注入的鼻饲液速度过快,浓度过高,温度过高或过低,刺激肠蠕动增强。 (5)患者对某些营养物质不耐受而致腹泻。 2.临床表现: 大便次数增多,部分排水杨便,伴或不伴有腹痛,肠鸣音亢进。 3.预防: (1)防止鼻饲液的浓度过高、进食量过多、进食速度快而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 (2)鼻饲液要现用现配、妥善保存,防止室温过高,引起发酵变质。 (3)鼻饲液配置过程中防止污染,食物及容器每日煮沸灭菌后使用。 (4)注意鼻饲液是否新鲜,有无异味或沉淀。 (5)鼻饲液温度以37~42℃最适宜。 4.处理流程: 病情加重者应暂停喂食→遵医嘱用药→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维持水、电

鼻饲法操作流程

鼻饲法操作流程 鼻饲法就是将橡胶或硅胶鼻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灌注流质饮食的方法。 一、核对医嘱 以一口腔手术后患者行鼻饲法为例。患者,女,35岁,昨天下午行部分舌切除术,术后神清合作,伤口无渗血现象,患者自诉饥饿,想进食,医嘱插鼻饲胃管鼻饲流质饮食。(请人帮忙核对) 二、评估患者 持治疗卡至床旁,核对医嘱,床头卡,治疗卡,床号,姓名,与患者交流。 护士:01床,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患者:李红 护士:让我核对一下您的腕带,好不?01床,李红,女,35岁。李大姐,您感觉怎么样? 患者:感觉还可以,想吃东西。 护士:那还不行,您就是口腔手术后第一天,不能从口进食,给您插一根鼻胃管到胃部,从胃管中注入流质饮食,这样既能保证营养,又能有利于您口腔伤口恢复。 患者:好的 护士:您有假牙不?如果有的话必须取出来。 患者:没有。 护士:请您张口,我帮您检查鼻腔与口腔。您的鼻腔口腔粘膜无溃疡、无出血。谢谢您的配合,请您休息一会儿,我准备一下用物就来。 三、评估环境: 环视四周:室内环境清洁、舒适、光线充足。患者了解此次操作的目的与意义,主动配合,无紧张焦虑情绪,我对患者的病情熟悉,了解鼻饲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我已衣帽鞋穿戴整齐,已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预期目标: 1、患者明确目的,主动配合。 2、基本营养要求得到满足 3、患者饮食与营养知识增加。 四、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盛鼻饲包(内盛治疗碗1个、一次性鼻胃管一根、压舌板1个、血管钳1把、纱布数块、石蜡油棉球小瓶、弯盘2个),乳钵1个、20ml注射器2个、10ml 注射器1个、小药杯1个,温开水小药杯1个、棉签、胶布、橡皮圈、别针、温开水、鼻饲饮食,一次性乳胶手套,剪刀、笔。中层放置:听诊器、毛巾、治疗卡、温度计。 另备拔管用物:弯盘1个、治疗碗1个、血管钳1把、纱布数块、一次性手套1双,漱口杯内盛漱口水、吸管、酒精、毛巾、棉签。 检查胃管型号与质量,测试温开水与流汁食物的温度(38—40℃为宜)。 (口述:所有一次性物品三证齐全,在有效期内,包装无破损漏气;胃管型号符合要求,手套大小适中,其她用物准备齐全,摆放有序,符合操作要求) 五、实施 1、护士将用物带至床旁。 (一)插鼻饲管: 护士:01床,李红,对不?让我再次核对下您的腕带,好( 瞧腕带: 01床,李红,女,35岁)李大姐,您准备好了不?我要给您插胃管了。解释目的。

鼻饲法”操作流程讲课教案

鼻饲法”操作流程 一、鼻饲:1、评估解释:护士手持饮食卡,来到患者床旁,查对床号、姓名及手环,与患者交流,以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营养状况,向患者做好解释。护士:“某某,让我看看您的手环。根据医嘱,您需要从鼻腔插胃管至胃内进行鼻饲,以保证您的营养供应,请您配合”。“您以前插过胃管吗?”“您有假牙吗?”“哦,没有。那请您张口。我帮您检查一下口腔和鼻腔。”持手电筒认真观察口、鼻腔粘膜有无溃疡、出血等情况。护士:“谢谢您配合!请您休息一会儿,我准备一下就来。”环顾左右(观察病房内有无未处理的便盆或其它脏物)。面对评委老师:“报告:现在病人意识清楚,愿意配合。病房内清洁、整齐,适合病人进餐。”洗手(口述)(推治疗车面向考官)仔细检查用物是否齐全和符合要求,检查胃管型号与质量,测试温开水与流汁食物的温度(口述:一般以38~40℃为宜。用物符合操作要求。)将治疗车推至床旁,再次核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护士:“某某,您准备好了吗?我要给您插胃管了。”治疗车放患者右侧,护士站立在患者右侧床头前,与患者目光接触。护士:“某某,插管的时候会有些不舒服,如有恶心请您做深呼吸,如有其它不适请举手告诉我。戴口罩。 2、安置体位:①护士:“我帮您抬高床头。(30—40度)。”口述:昏迷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护士一侧。②颌下铺治疗巾。 3、清洁鼻腔:用湿棉签检查和擦净鼻孔(要清洁到位)。将治疗盘端至床头桌上,准备2~3条胶布。 4、量长润管:检查并打开鼻饲包,置一次性胃管和注射器于鼻饲包

内的治疗碗和方盘内。戴手套,弯盘置于患者口角旁。检测胃管的型号与质量,是否通畅。比量需插胃管的长度,前发际至剑突水平45~55cm,(口述:成人45~55cm,婴幼儿14~18cm)取胶布做好标记。润滑胃管15—20cm,用塞子盖好胃管末端。5、插管验证:护士:“现在给您插胃管,请您配合。”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右手用钳子夹住胃管前端,自一侧鼻孔轻轻插入。“请您做深呼吸。”插入约10--15cm时,“请您张开口,让我检查一下。”“请您做吞咽动作。”继续插入至预定长度。边做边口述:插管过程中如病人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可能误入气管,需迅速拔管后换管重插。如病人出现恶心应停止片刻,嘱患者深呼吸,如插入不顺利,检查胃管是否盘于口中”。“昏迷患者:左手托起患者头部,使下颌贴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弧度,顺势插至所需刻度”。用胶布固定胃管于患者鼻翼两侧,证实胃管在胃内:将胃管开口端置入水中,无气体溢出。口述另两种验证方法:(1)用注射器连接胃管抽吸出胃液。(2)用注射器注入10mL空气,同时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当证实胃管已插入胃内,将胃管末端小盖盖上,再次固定胃管于面颊部。口述:“每次鼻饲前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有无胃潴留。昏迷患者枕头复位,头偏向一侧。”6、灌注溶液:护士:“现在胃管已插好,我给您先喂温开水,有什么不适,请告诉我。”先注入10mL温开水,再缓缓注入流汁食物,然后再注入少量温开水冲洗胃管,饲食过程中防止空气进入(每次应排气,操作者手指勿触及管口)。7、管端固定:用纱布包好胃管末端,用橡胶圈绕紧。再用别针将胃管固定在患者衣肩上。撤下弯盘、治疗巾,放入医用垃圾桶内。脱手套。将治疗盘端

(完整版)耳穴压豆法的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01

一、耳针法(耳穴压豆法) 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1.评估: 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1.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1.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5心理状况。 2、目标: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禁忌症 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4.告知 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5.物品准备 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6操作程序: 6.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6.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6.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6.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6.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 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6.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6.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 7.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 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7.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7.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 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耳针法规范及操作流程(可编辑修改word版)

耳针法(耳穴埋豆)规范及操作流程 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2、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二、目标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 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三、禁忌证 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四、告知 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五、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2、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3、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 4、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 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5、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 6、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六、护理及注意事项 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 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七、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出现异常,妥善处理。 八、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鼻饲法”操作流程

鼻饲法”操作流程一、鼻饲:1、评估解释:护士手持饮食卡,来到患者床旁,查对床号、姓名及手环,与患者交流,以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营养状况,向患者做好解释。护士:“某某,让我看看您的手环。根据医嘱,您需要从鼻腔插胃管至胃内进行鼻饲,以保证您的营养供应,请您配合”。“您以前插过胃管吗?”“您有假牙吗?”“哦,没有。那请您张口。我帮您检查一下口腔和鼻腔。”持手电筒认真观察口、鼻腔粘膜有无溃疡、出血等情况。护士:“谢谢您配合!请您休息一会儿,我准备一下就来。”环顾左右(观察病房内有无未处理的便盆或其它脏物)。面对评委老师:“报告:现在病人意识清楚,愿意配合。病房内清洁、整齐,适合病人进餐。”洗手(口述)(推治疗车面向考官)仔细检查用物是否齐全和符合要求,检查胃管型号与质量,测试温开水与流汁食物的温度(口述:一般以38~40℃为宜。用物符合操作要求。)将治疗车推至床旁,再次核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护士:“某某,您准备好了吗?我要给您插胃管了。”治疗车放患者右侧,护士站立在患者右侧床头前,与患者目光接触。护士:“某某,插管的时候会有些不舒服,如有恶心请您做深呼吸,如有其它不适请举手告诉我。戴口罩。 2、安置体位:①护士:“我帮您抬高床头。(30—40度)。”口述:昏迷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护士一侧。②颌下铺治疗巾。 3、清洁鼻腔:用湿棉签检查和擦净鼻孔(要清洁到位)。将治疗盘端至床头桌上,准备2~3条胶布。

4、量长润管:检查并打开鼻饲包,置一次性胃管和注射器于鼻饲包内的治疗碗和方盘内。戴手套,弯盘置于患者口角旁。检测胃管的型号与质量,是否通畅。比量需插胃管的长度,前发际至剑突水平45~55cm,(口述:成人45~55cm,婴幼儿14~18cm)取胶布做好标记。润滑胃管15—20cm,用塞子盖好胃管末端。 5、插管验证:护士:“现在给您插胃管,请您配合。”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右手用钳子夹住胃管前端,自一侧鼻孔轻轻插入。“请您做深呼吸。”插入约10--15cm时,“请您张开口,让我检查一下。”“请您做吞咽动作。”继续插入至预定长度。边做边口述:插管过程中如病人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可能误入气管,需迅速拔管后换管重插。如病人出现恶心应停止片刻,嘱患者深呼吸,如插入不顺利,检查胃管是否盘于口中”。“昏迷患者:左手托起患者头部,使下颌贴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弧度,顺势插至所需刻度”。用胶布固定胃管于患者鼻翼两侧,证实胃管在胃内:将胃管开口端置入水中,无气体溢出。口述另两种验证方法:(1)用注射器连接胃管抽吸出胃液。(2)用注射器注入10mL空气,同时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当证实胃管已插入胃内,将胃管末端小盖盖上,再次固定胃管于面颊部。口述:“每次鼻饲前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有无胃潴留。昏迷患者枕头复位,头偏向一侧。” 6、灌注溶液:护士:“现在胃管已插好,我给您先喂温开水,有什么不适,请告诉我。”先注入10mL温开水,再缓缓注入流汁食物,然后再注入少量温开水冲洗胃管,饲食过程中防止空气进入(每次应排气,操作者手指勿触及管口)。 7、管端固定:用纱布包好胃管末端,用橡胶圈绕紧。再用别针将胃管固定在患者衣肩上。撤下弯盘、治疗巾,放入医

耳穴压豆法的治病原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耳穴压豆法的治病原理 导语:很多人都讨论耳穴压豆法,想要知道耳穴压豆法是什么原理,为啥就这么有疗效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耳穴压豆法,它是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 很多人都讨论耳穴压豆法,想要知道耳穴压豆法是什么原理,为啥就这么有疗效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耳穴压豆法,它是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疫、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下面让我们来具体介绍他的治病原理。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六腑与四肢百骸通过分布于周身的经络联为一体,外在的任何生理与病理反应均是内在脏腑对外折射出的生理与病理体现,并又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诊断出正常与异常,从而根据辨证来处方用药。通过耳穴诊疗疾病早在2000年前《灵枢?厥病》篇就有记载;随后历代医家对耳穴治病的机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认为耳为十二经脉气血汇聚之所。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所言“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窍,其精阳之气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根据全信息理论,认为耳为倒立的一个胎儿,内在脏腑与四肢躯干均在耳廓部有相应的对应点。通过这些对应点色与形的改变,以及局部脱屑、丘疹、结节,压痛敏感等反应,就可通过耳廓视诊来诊断内在脏腑的生理与病理变化;选择这些对应点压豆,并施以按、压、捏等外力刺激,通过神经与经络的感传效应,可调整内在脏腑与气血失调。从耳廓的解剖关系来认识,耳廓神经分布十分丰富,包括了耳大神经、枕小神经、耳颞神经、迷走、舌咽面混合神经;同时论证了《黄帝内经》灵枢篇提出的“足太阳的分支到耳上角,足阳明上耳前,足少阳下耳后,分支到耳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耳针法

一.耳针法(耳穴埋豆) 1.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手脚朝上,脏腑和肢体器官的分布都有一定的规律性。 2.耳穴疗法在耳廓上有关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3.耳穴疗法种类毫针、埋针、艾灸、放血、按摩、压籽、耳穴注射、贴膏、磁疗等。 4.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采用磁珠、菜籽、王不留行籽等,附在耳穴部位,以小块胶布固定,称为“耳穴压籽”。 5.《千金方》:“心气通于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见于耳,荣华于耳”。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 6.治疗目的:通过其疏通经络,推动、驱散病灶中郁滞的气血和病气,调节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7.神经、体液学说:耳穴良性刺激使全身组织器官通过神经和体液综合调节实现,特点是双向调节作用。 8.选穴的原则 1.按疾病相应部位选穴:如胃病取“胃”。 2.按循经辨证选穴:如偏头痛属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选“胆”。 3.按脏腑辨证选穴:脱发、遗精选“肾”。 4.按现代医学理论选穴:输液反应选“肾上腺”,月经不调选“内分泌”。 5.按临床经验选穴:如“神门”有镇静、镇痛作用,可治疗失眠、痛经等病。 四、适应症 1.临床内、外、妇、儿、五官、伤科及内分泌代谢等疾病。 2.失眠、老年便秘、预防感冒、晕车、预防和处理输血、输液 耳廓上有湿疹、溃疡、冻疮。 2.习惯性流产、妇女妊娠期,尤其是子宫、卵巢、内分泌、肾等穴禁用。3. 六、影响耳穴压籽效果的因素 1.诊断明确2.取穴恰当3.取穴准确 4.手法正确 七、常见病症应用 (一)不寐: 神门、心、交感。 (二)便秘大肠、直肠、交感、三焦、脾、皮质下、肺、腹内分泌。 (三)痛经子宫、内分泌、卵巢、肾、肝、神门。 八、操作 1.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有无感觉迟钝/障碍。(2)体质、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3)心理状态、对疼痛的耐受程度。(4)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三)操作流程(35分) 1.定穴 (1)观察法:拇、食指往后上方拉住耳轮。由上至下、从内到外,分区观察,在相应病变区有无变形、变色、结节、充血、丘疹、凹陷、脱屑、水泡等阳性反应。 2.消毒: 再次核对范围及顺序:自耳廓由上而下、由内到外、从前到后。 3.压籽 4.观察:(1)观察有无晕厥,疼痛等不适。(2)选择按压手法。 泻法:强刺激;常用于体质强壮的急性病、实证、瘀证、疼痛等。 补法:轻刺激;用于体质较差的慢性病、虚证等。 平补平泻法:中等刺激;常用的刺激法。 5.健康指导(1)留籽时间:留籽3-5天。留置期间嘱患者用手反复按压以刺激局部穴位,1-2min/次,2-3次/天。 (2)定期刺激:拇、食二指在耳廓前后捏住贴敷的压籽,一松一紧按压。 6. 1.热、胀、麻、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2.皮肤不湿水,每4h按压一次,以提高疗效。 3.每侧耳廓每次贴籽穴位10个以下。留籽3~5天,天气炎热、汗多可缩短时间。 4.孕妇做宜用轻刺激手法,习惯性流产史孕妇慎用。 5.压籽后患者自行按摩,以按压为主,切勿揉搓,以免搓破皮肤造成耳穴感染。 6.如胶布过敏,局部出现丘疹、瘙痒感,停3-5天再贴。 二.艾条灸法 1.、艾灸定义艾灸法是用艾绒制成艾条,点燃后在人体某穴位或患处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包括艾条灸、艾炷灸、温针灸、热敏灸法等。 2.功能主治:艾草芳香、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 3.治疗/护理目标1.缓解或解除各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 2.通过艾灸,以达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目的。 四、适应症 (一)温经散寒 治疗脏腑虚寒证及实寒证如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二)回阳救逆 :凡气虚下陷或阳气欲脱之危证,皆可用灸法,以扶助虚脱之阳气。临床常用于治疗亡阳虚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久泄、久痢、痰饮等。 (三)消肿散结乳痈(急性乳腺炎)初起、瘰疬(颈淋巴结核)、瘿瘤等疾病。 (四)保健强身 五、分类 1.艾灸(1)艾炷灸①直接灸: 瘢痕灸、无瘢痕灸②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 (2)艾条灸①悬起灸: 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②实按灸:太乙针灸、雷火针天灸 (3)温针灸 (4)温灸器灸 2.其他灸法(1)灯火灸(2)天灸:白芥子灸、蒜泥灸

鼻饲法操作流程图

鼻饲法操作流程图 1.形象:服装,鞋帽整洁,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未佩带饰品 2.态度:微笑服务,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 1.评估 (1)核对医嘱、床头卡、床号、姓名,予鼻饲的原因和方法 (2)患者评估:携带医嘱执行单至床旁核对床头卡、床号、姓名→评估其患者病情,生命体征,口鼻有无损伤(如鼻部是否动过手术是否通畅,食道是否有病变)→ 向病人或家属解释(X床X阿姨,您好!我是护士XX,因为您现在不能经口进食, 根据医嘱我将会用一根胃管从您的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和药物, 以维持您的营养和治疗,胃管要保留一段时间,在插管的过程中会有些不适,请 您不要紧张,深呼吸,我会尽量轻一些,快一些,很快就好了,请您配合一下好 吗?我能看一下您鼻腔的情况吗?好,您稍事休息,我准备好就来。) 取合适体位:坐位或半卧位,(无法坐起者取右侧卧位,昏迷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向后仰) (3)环境评估:整洁安静,舒适安全,光线适合,无异味。 2.操作者: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六步洗手法),戴口罩 3.用物准备:胃管,弯盘,纱布,治疗巾,棉签,手套,治疗碗(温开水适量),胶布, 石蜡油,听诊器,电筒,50ML注射器,别针,橡皮筋,鼻饲流食(38~40℃),水温

计,必要时备开口器,压舌板,舌钳。按需准备漱口或口腔护理用物及松节油。 携医嘱单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卡,床号,姓名→解释操作步骤及配合方法并询问要求(X床X阿姨,您准备好了吗?我要开始给您插胃管了,请您不要紧张,我会尽量轻一些,快一些,等一下当胃管插入一部分时,我会叫您做吞咽动作,请您配合一下 好吗?)→将病人取合适体位→将治疗巾垫于病人颌下,弯盘放于便于取用处→选择通畅一侧鼻腔清洁鼻腔→戴手套→测量胃管长度45-55CM(前额发际至剑突的距离)并标记→润滑胃管插入长度的1/3(石蜡油倒于纱布上)→从鼻腔插入→插入10-15CM,嘱(X阿姨,请您做吞咽动作,这会有助于胃管顺利插入胃内,一边插管一边观察,若插管中出现恶心、呕吐,可暂停插管并嘱患者深呼吸,如胃管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胃管休息片刻后重新插管。昏迷者:左手将患者头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缓缓插入胃管至预定长度)→证明胃管在胃内(三种方法)→固定(将胃管用胶布固定在鼻翼及颊部) 灌注食物:连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抽吸见有胃液抽出,再注入少量温开水,再缓慢注入鼻饲液或药液,鼻饲完后再次注入少量温开水,将胃管末端反折并用纱布包好用橡皮筋扎紧,用别针固定于枕旁、大单或患者衣领处。协助患者清洁鼻孔、口腔,整理床单位,嘱患者维持原卧位20~30分钟。洗净鼻饲用注射器放于治疗碗中用纱布盖好备用。(鼻饲用物应每天更换消毒)(X阿姨,现在已经为您上好胃管,现在进行鼻饲,如果感到腹胀就告诉我,……我把呼叫器放在您方便拿到的地方,如果您有任何不适或需要,请您告诉我好吗?我们也会随时来看您的,谢谢您的配合,好好休息) 1.洗手,整理收拾用物 2.记录鼻饲时间,鼻饲物的种类、量,患者反应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