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月球课件

月球课件

月球课件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17977722.html,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 免费下载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17977722.html,

板书:

一、 嫦娥奔月 直接观察

二、 月球的概况

月陆 月海 天文望远镜的使用

三、 月球的景观

1、 环形山 ---- -没有大气

2、 昼夜温差大—没有大气

3、 听不到声音—没有大气

4、 跳的更高------重力变小

月球是一个没有大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布满环行山的荒凉世界

四、 人类探索月球的意义

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清单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一、仰望天空 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不能用眼睛直视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5.太阳上有太阳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6.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 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2.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3.操作步骤: (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4)每隔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4.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6.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

体的影子在东边。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一—日晷计时。 三、影子的秘密 1.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其中手电简模拟的是太阳,木圆柱模拟的是物体。 2.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3.影子可以改变长短、方向和形状。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 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8.在实验中,让影子发生变化可以改变光的照射角度,也可以改变木圆柱的摆放位置。 9.太阳的位置与影子总是在物体的两侧。 10.通过改变手形,我们可以变化出许多有趣的手影。 1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已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1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四、月相变化的规律 1.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不同。 2.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3.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新月,“十五”称为望月。

《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1

《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 【教材简析】 本课是单元的最后一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将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梳理,教师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在本课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分组制作一张关于地球的主题海报。每个星球都有自己的主题颜色,例如太阳是红色,月球是灰色,地球也不例外。但是地球的颜色非常丰富,可以是森林的绿色、海洋的蓝色、火山的红色等等。鼓励学生确定和围绕某个主题颜色,然后通过各种方式查找、整理资料,最后合作完成一张主题海报。教材对于地球主题海报的制作步骤给出了详细地介绍。收集和选用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是做好海报的关键。这一环节可以事先布置任务让学生准备材料,在课堂上完成制作任务。也可以将制作任务放在课外进行。 【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单元已经对太阳、月球和地球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认识了三个星球的基本特征,也了解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但是学生对三个星球还没有进行一个整体的梳理,知识点比较分散。本节课,教师引领学生制作三个星球的主题海报(重点是制作地球主题海报),在完成制作后,将学生的海报进行展示,让学生间相互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充分地认识地球。本课将充分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工合作,展示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不同的主题颜色。 2.了解地球的资源十分丰富,颜色也是五彩缤纷。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比较科学的方式获取、加工、筛选、整理信息。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定简单的制作海报计划,包括海报主题、分工合作等。 3.掌握制作主题海报的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分工合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在小组合作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太阳、月球和地球知识点

太阳、月球和地球知识点 一.太阳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是1.5亿千米。 太阳是一颗气体星球。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我们通常看到的是光球层,在日全食时可观察到日冕层。 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光球层)、耀斑、日珥(色球层)和太阳风(日冕层) 太阳黑子:(1)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2)周期约为11年,发生在光球层。 (3)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4)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年,成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 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太阳活动的影响: 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不能直接观察太阳 二.月球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山脉和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没有空气和水 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 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是万户;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经长期探测,发现月球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三.地球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太阳东升西落:由于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太阳相对于地球自东向西运动,所以在地球上看太阳是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为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 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1)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2)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 14、白天与黑夜 一、教学内容及知识类型 1.地球的外部结构:地轴、北极、南极。(事实性知识) 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个小时。(事实性知识) 3.自转就是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概念性知识) 4.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概念性知识) 5.利用实验器材演示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程序性知识中的策略性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能说出地球的外部组成部分。(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水平) 2、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水平) 3、利用地球自转的定义,解释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概念性知识的理解水平)(二)科学技能 1、系统的观察,发现地球昼夜更替与太阳和地球本身有关。(程序性知识的分析水平) 2、能通过实验,演示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程序性知识的创造水平) 3、能利用地球自转解释不同地区昼夜变化情况。(程序性知识的运用和分析)(三)科学态度 1、对地球的昼夜更替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地球昼夜更替的秘密。 2、更细致的观察,观察到的现象就更真实。 3、喜欢大胆想象,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15、昼夜与生物 一、教学内容及知识类型 1、昼夜更替是有规律的。(概念性知识) 2、昼夜更替对植物有影响。(概念性知识) 3、昼夜更替对动物有影响。(概念性知识) 4、昼夜更替对人的影响。(概念性知识) 5、根据昼夜更替规律研究植物的生长规律,设计花钟。(程序性知识中的策略性

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根据昼夜更替规律研究昼夜更替对植物的影响。(概念性知识的理解水平) 2、根据昼夜更替规律研究昼夜更替对动物的影响。(概念性知识的理解水平) 3、动植物具有昼行性和夜行性的区别。(概念性知识的理解水平) (二)科学技能 1、能对“昼夜更替对动植物产生影响吗”的问题,作出假设并设计观察实验的实验步骤。(程序性知识的创造水平) 2、能用图表记录由于昼夜交替的影响,动、植物和人的变化情况;会描述生物每天在行为或特征方面的变化;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动植物随昼夜变化的行为特点。(程序性知识的运用和分析水平) (三)科学态度 1、对动、植物随昼夜更替产生变化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研究其中的规律。 2、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将自己的意见公开,主动与别人合作交流。 16、四季更替 一、教学内容及知识类型 1、地球的外部结构:地轴、北极、南极。(事实性知识) 2、地球围绕太阳转。(事实性知识) 3、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事实性知识) 4、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事实性知识) 5、地球的公转产生四季。(概念性知识) 6、利用实验器材演示地球公转产生四季更替。(程序性知识中的策略性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能说出地球的外部组成部分。(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水平) 2、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经验,编写二十四节气歌。(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水平) 3、通过对地球公转的研究,推论四季形成的原因。(概念性知识的理解水平)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登上月球教学实录

《登上月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中的最后一课,以认识月球的概貌为重点,以信息资料的搜集交流和共享为主要认知手段,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重点,努力提高学生能够提炼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书中内容展现了学生了解月球、探究月球、“登上月球”的科学探索过程,既呵护和保持了学生探究欲望,激发了他们科学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探索未知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月球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已经研究过月相的成因,对月球已经有了大体的了解,通过认识地球、太阳等天体,对于认识月球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储备。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自己能搜集相关资料,学会分析资料,提炼关键信息。 2.能区分什么是想象,什么是事实。在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过程中自主学习,在交流资料中互动合作。 3.能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探究月球外部条件之间的联系。 4.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5.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研究资料中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2.喜欢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及空间想象能力。 3.乐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人类实现登月中的问题,感受科技的魅力。 4. 知道中国探月计划,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一定能探索月球甚至太空更多的奥秘。鼓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航空志向,并为此努力学习。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从古至今人类认识月球不断探索的历程。

2.了解人们在不同阶段对月球的认识差异。 3.会查阅信息源,能抓住关键信息,会提炼有用信息,通过阅读、观察、讨论等方式认识月球的概貌。了解月球的整体概况,目标分解: (1)月球是个球体,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约38.4万千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 (2)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 (3)月球不会发光,我们所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4)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高山,看上去阴暗的部分是平原。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5)月球上的温差很大,朝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120℃以上,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零下180℃以下。 (6)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液态水,没有生物。 (7)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得多,只有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 4.了解人类耗费巨大财力、人力进行探月登月研究的目的;简单了解我国的登月计划,感受科技发展的魅力。 5.通过讨论方式让学生了解登月准备。 【教学重点】认识月球的概貌,及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历程。 【教学难点】增强对月球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及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月球探秘专题网站(或魔灯)、相关文字及图片资料、资料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出示图片)古时候,人们仰望天空一轮明月,总会产生无穷的遐想,这些遐想最终演绎成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你听过月亮的传说故事吗?能说出故事的名字吗?(点击图片: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你能试着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吗? 2.学生交流:【问题1听过;问题2:吴刚伐桂,月亮之子……问题3讲《嫦

高中地理: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地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地理教案 / 高中地理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广阔的见识,可以让学生了理解到做人的道理还有生存的意义,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高中地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2.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3.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阅读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的相关图分析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及太阳黑子对降水的影响。 2.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3.能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分析月相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关于太阳辐射的教学建议 太阳辐射这部分内容属于常识性的介绍,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除了让学生看教材的两张图,了解太阳常数的概念,以及由于纬度、地形和气象条件的不同,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外,这里介绍一个小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生动的了解太阳辐射。 实验是这样的:拿两个瓶子,一个涂成白色,一个涂成黑色,在瓶口各套一个小气球,气球没有充气。注意密封性要好。放在太阳下照射,观察结果。容易看到,白色瓶子上的气球没有太大变化,而黑色瓶子的气球开始膨胀。通过实验比较清楚地看到:黑色的瓶子更容易吸收太阳辐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对地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关于月相的教学建议 由于本节主要是要讲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和原教材相比,新的教材将月相这部分内容作为了必讲内容。关于月相,重点有三个: 一、要说明月相的成因。 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发生改变。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如果同时考虑两者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学生很容易被弄得摸不着头脑。其实,由于空间两点是决定一条直线,地球虽绕太阳一周,而地球和太阳总是能连成一条直线。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球》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与月球》 3、1、仰望天空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与月球的基本知识。 2、简单比较太阳与月球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教学重难点】 1、简单比较太阳与月球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 观察圆筒、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导入:我们白天能瞧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瞧到明亮的月亮。关于太阳与月球,您们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 1、分享我们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 (1)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太阳与月球的图片与相关资料。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太阳与月球的感性特征:①太阳、月球都很大,就是球体。②太阳与月球都离地球很远。③太阳的温度很高。④用涂黑的玻璃片观察太阳表面有黑斑。⑤月球会发“光”。⑥月球表面有明暗区域。 2、简单比较太阳与月球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1)教师提问:同学归纳了月球与太阳的特征,那么您们再来比较一下月球与太阳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维恩图的形式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3、比较太阳与月球的大小。 (1)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44展开模拟实验。 (2)实验中,教师明确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太阳与月亮一样大?在什么情况

下,太阳与月亮大小相差很大? (3)学生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现象并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在维恩图中添加我们的比较。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总结太阳与月球的相同与不同。 (1)教师指名学生: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您知道太阳与月球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总结。 2、补充分享关于太阳与月球的更多知识。 (1)教师提问:关于太阳与月球,您们还想知道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补充分享更多关于太阳与月球的知识。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教师:放学回家后查阅图书或上网搜索更多关于太阳与月球的知识。 【板书设计】 仰望天空 【教学反思】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教学目标】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就是与太阳的方向相反。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与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画出一天中影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认识到自然事物就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就是有联系与有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 1、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与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2、画出一天中影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不能用眼睛直视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3. 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5.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6.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7. 太阳上有太阳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8.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9.操作步骤: (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4)每隔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10.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1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12.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东边。 13.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一—日晷计时。 14.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其中手电简模拟的是太阳,木圆柱模拟的是物体。 15.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16.影子可以改变长短、方向和形状。 17.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18.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19.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20.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21.在实验中,让影子发生变化可以改变光的照射角度,也可以改变木圆柱的摆放位置。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填空含答案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填空 3.1仰望天空 1.太阳是太阳系唯一的一颗,太阳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 2.月球是地球唯一的。 3.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但是它们的表面。 4.太阳和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5.在比较太阳和月球大小的模拟实验时,观察圆纸筒模拟,大圆纸片模拟,小圆纸片模拟。 6.在模拟实验时,三位同学一直线,保持和不动,移动。当大圆纸片看上去和小圆纸片一样大时,请一位同学测量一下大小圆纸片与纸筒之间的距离。 7.通过模拟实验,我们知道: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差不多大是因为 : 8.月球本身不发光,月球明两部分其实是的部分。 9.利用韦恩图比较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3.2阳光下的影子

1.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 2.日晷是古代的仪器。 3.太阳的变化会引起物体影子的变化。 4.要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通常我们需要借助的仪器是。 5.影子上午,下午。 6.清晨长,逐渐,中午最短,然后,到太阳偏西快落山时。 7.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 8.太阳东升西落,影子的方向变化会像时钟一样转动,影子的方向与太阳方向。 太阳方向:,影子方向: 9.制作简易日晷的方法 3.3影子的秘密 1.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遮挡物的。

2.、和(接收影子的平面)是影子产生的条件。要在和之间。 3.和的变化会导致影子的变化。 4.影子的变化包括和的变化。 5.影子的方向与的位置有关,影子方向与光源的位置。 6.影子的长短与有关,斜射的程度大,影子就。 7.影子的大小与光源和遮挡物之间的有关,距离近影子,距离远影子。 8.影子的形状与遮挡物的有关。 9.在模拟影子产生实验时,手电筒代表,木圆柱代表,白纸代表。 10.人们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等。 11.在生活中我们仰望天空,天空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云朵,它们是天然的,当阳光撒下的时候,会在天然的接收屏上形成。 3.4月相变化的规律 1.月球的形态没有改变,但因为在一个月内,反射太阳光的面积大小不一样,而导致人们看到的月亮形态不一样,这就是。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球》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球》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球》 3.1.仰望天空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知识。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重难点】 1.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 观察圆筒、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导入:我们白天能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亮。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 1.分享我们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 (1)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太阳和月球的图片与相关资料。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太阳和月球的感性特征:①太阳、月球都很大,是球体。②太阳和月球都离地球很远。③太阳的温度很高。④用涂黑的玻璃片观察太阳表面有黑斑。⑤月球会发“光”。⑥月球表面有明暗区域。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教师提问:同学归纳了月球和太阳的特征,那么你们再来比较一下月球和太阳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维恩图的形式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3.比较太阳和月球的大小。 (1)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44展开模拟实验。 (2)实验中,教师明确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一样大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大小相差很大 (3)学生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现象并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在维恩图中添加我们的比较。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总结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1)教师指名学生: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总结。 2.补充分享关于太阳和月球的更多知识。 (1)教师提问: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补充分享更多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教师:放学回家后查阅图书或上网搜索更多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板书设计】 仰望天空

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关系

1.2.1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影响,了解太阳活动特征及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挂图、板图 教学方法:列表比较法、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一)基本概念 太阳辐射:是指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太阳常数。(教材第9页图1.4) 二)太阳辐射能量来源 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原子核的质量亏损转化成了能量。太阳每秒钟由于核聚变反应而损耗的质量,大约是400万吨。按这样的速度消耗,太阳在50亿年的漫长时间中,只消耗了0.03%的质量。 三)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地面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不同,地球上的热量传递主要依靠大气环流和洋流,大气环流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2、太阳辐射能是我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一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能:如太阳能发电、太阳灶、太阳能干燥加工农副产品等。 另一部分是太阳能转化的能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教材第7页图1.5)把我国太阳能分为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贫乏区。 问题:请学生判断下列4个地区各属于哪一类型区?简单分析其中最丰富区和最贫乏区的形成原因。 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海南岛 答:塔里木盆地为较丰富区、海南岛为可利用区。青藏高原为丰富区,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而且天气晴朗,这样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四川盆地为贫乏区,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习题及答案解析

仰望天空 一、填空题 1、月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两种,分别是()和()。 2、()是整个太阳系中唯一能够自身发光的天体。 3、物体距离观察位置越(),看起来越(),反之则看起来越大。太阳到地球的距离要比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得多,所以看上去大小差不多。 二、判断题。 1、月球和太阳一样,可以自己发光。() 2、月球的表面是光滑的。() 3、月球的大小与太阳相同。() 4、太阳是一个固态的球体。() 5、月球和太阳一样有黑子。() 三、选择题。 1、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 )。 A.火山 B.环形山 C.海洋 2、地球上自然状态下的光和热都来自( )。 A.太阳 B.月球 C.地球内部 3、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 A.太阳 B.月球 C.火星 4、太阳黑子的温度与太阳表面的温度相比,( )。 A.太阳黑子的温度高 B.太阳黑子的温度低 C.一样高

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填入下图。 五、实验探究 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想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为什么看起来大小差不多”,如下图所示。 1、他们需要准备的材料是()和大小不同的圆纸片。 2、大的圆纸片代表()。 3、从实验中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六、综合分析 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找个天气晴朗、月光明亮的夜晚,看一看月亮上的图案,结合本课所学知识,推测月亮上的图案是由什么构成的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月球 太阳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是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的,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 3、晴天时,在室外可以利用阳光下的影子来辨别方向。将铅笔用橡皮泥竖直地固定住,然后将其放在阳光下。在正午时,太阳在()方,铅笔的影子指向()方。 二、判断题。 1、如果太阳在你的后面,那么影子就出现在你的前面。() 2、同一时刻,阳光下的柳树和凤仙花的影子的大小和方向是相同的。() 3、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方向一直保持不变。() 4、在我国,从清晨到黄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由东到南再到西的。() 5、从清晨到黄昏,太阳在天空中的高低变化:高→低→高。() 三、选择题。 1、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在不同时刻( )。 A.方向保持不变 B.方向和长短都发生变化 C.长短保持不变 2、同一时间在阳光下观察两棵相邻的小树的影子,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 )。 A. B. C. 3、一天早晨,小亮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度为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这棵小树的影子,会发现( )。 A.影子的长度小于5米 B. 影子的长度大于5米 C. 影子的长度没有发生变化 4、图中的仪器叫( )。 A.磨盘 B.司南 C.日晷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 第8课时太阳、月球和地球 【教材简析】 本课是单元的最后一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将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梳理,教师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在本课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分组制作一张关于地球的主题海报。每个星球都有自己的主题颜色,例如太阳是红色,月球是灰色,地球也不例外。但是地球的颜色非常丰富,可以是森林的绿色、海洋的蓝色、火山的红色等等。鼓励学生确定和围绕某个主题颜色,然后通过各种方式查找、整理资料,最后合作完成一张主题海报。教材对于地球主题海报的制作步骤给出了详细地介绍。收集和选用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是做好海报的关键。这一环节可以事先布置任务让学生准备材料,在课堂上完成制作任务。也可以将制作任务放在课外进行。 【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单元已经对太阳、月球和地球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认识了三个星球的基本特征,也了解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但是学生对三个星球还没有进行一个整体的梳理,知识点比较分散。本节课,教师引领学生制作三个星球的主题海报(重点是制作地球主题海报),在完成制作后,将学生的海报进行展示,让学生间相互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充分地认识地球。本课将充分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工合作,展示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不同的主题颜色。 2.了解地球的资源十分丰富,颜色也是五彩缤纷。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比较科学的方式获取、加工、筛选、整理信息。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定简单的制作海报计划,包括海报主题、分工合作等。 3.掌握制作主题海报的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分工合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在小组合作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乐于展示交流自己的观点,善于学习他人优秀的做法和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验到地球的资源十分丰富,适合人类的居住。 2.认同地球相比于其他星球,是十分美妙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围绕某一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地球主题海报。 难点:通过制作地球主题海报,对保护地球家园产生责任感。 【教学准备】 每组同学:海报资料、双面胶、彩色笔、卡纸等。 【建议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聚焦: 1.情境铺垫:我们已经对太阳,月球和地球有了很多认识(展示图片),每个天体都有独特的特点,如果让你用一种颜色代表太阳和月球,你认为是什么? 2.学生给太阳和月球上颜色,并说明原因。 3.提问:地球上有很丰富的资源,比如水、土壤、岩石和形态多样的动植物。地球与太阳和月球相比,十分特别,那么地球应该是什么颜色呢? 4.小组讨论,学生表述。教师小结并板书记录。 二、探索 1.大家准备了很多关于地球的资料,这些介绍地球的资料里,我们能找到关于地球不同的颜色,今天我们要选择一种颜色,为地球制作一张属于这个颜色的海报 2、2.请小组先讨论一下,如果要给地球制作一张海报,你们将选择什么颜色? 3.小组讨论。 4.确定了地球主题海报的颜色后,接下来需要做些什么呢? 出示海报制作流程图:

六年级科学上册04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

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 14、白天与黑夜 1、日心说 2、地心说 3、日心说的主要内容 4、昼夜更替的成因 5、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 实验:昼夜变化的原因 15、昼夜与生物 1、人一天中身体的情况 2、花钟 3、昼行性动物、夜行性动物的代表 16、四季更替 1、地球公转方向、周期,地轴的倾斜 2、四季更替的成因 3、节气歌 4、二十四节气 实验:探究四季的成因 17、弯弯的月亮 1、月相 2、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3、月相图(初一、七八、十五、三十) 实验:月相变化模拟实验 18、日食和月食 1、日食、月食常识 2、日食、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3、为什么有日环食现象而没有月环食现象? 4、日食、月食形成示意图 实验:日食、月食形成模拟实验 19、登上月球 1、月球的认识 2、中国月球探测计划 3、论证人类在月球居住的可行性 总结:本章共有4个实验要掌握,22条知识点要记住。 1、日食和月食的认识 日食时,太阳被挡住的部分总是从西边开始,向东移动,这说明遮挡的天体总是自西向东运行的;月食时,

总是月亮的东边先亏;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和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日食是月球在太阳和地球的中间,而月食是地球在太阳和月球的中间;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的初一前后,月食发生在农历的十五前后。 2、日食是怎样形成的? 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在运动时,有时可能处在同一条直线上,但三个天体处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就会发生日食。 3、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在月球运动的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观察到月食现象。 4、为什么有日环食现象而没有月环食现象? 月食发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的阴影中,由于地球有月球轨道处的投影总比月球大,所以月环食的现象是不会发生的。 5、日食持续一个半小时,月食持续十多分钟。 6、日食、月食形成示意图 二十四节气 1、立春:开始进入春天,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 2、雨水: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 3、惊蛰:天气逐渐回暖,冬眠动物和各种昆虫开始活动。 4、春分:春季90天的中分点,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 5、清明:天气转暖,多数越冬植物开始返青生长,冬眠植物开始萌芽 6、谷雨:各种谷物得雨水滋润,则开始发芽生长 7、立夏: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生长旺盛 8、小满: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籽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9、芒种:表明麦类作物的成熟,谷类作物的播种 10、夏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开始转为白昼渐短,黑夜渐长 11、小暑:天气已经很热,但是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 12、大暑:炎热之意,大暑是一年最热的时候,天气酷热 13、立秋:春天的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 14、处暑:表示炎热的暑气基本结束,天气开始转为凉爽 15、白露:气温降低,夜间温度已达成露条件 16、秋分:从这一天开始,阳光直接从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 17、寒露: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气温更低且露水较重 18、霜降:气温已经渐寒冷,开始有白霜出现,所以叫霜降 19、立冬:从这一天开始进入冬季,天气开始由凉变寒 20、小雪:天气开始进入寒季,小雨改为下雪或雨夹雪 21、大雪:天气寒冷,表示降水将成为大雪 22、冬至:这一天,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23、小寒:天气寒冷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24、大寒: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三年级科学下册素材-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复习知识点 教科版

单元知识点:教科版三下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复习知识点 1.像开着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正在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电灯、星星、萤火虫、打开的手电筒 2.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挡光物体、屏。 3.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4.影子的特点: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 5.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例如: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 6.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影子最长的时间是早晨和傍晚,最短的时候是中午 7.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

8.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9.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地球是球形的,地球是运动的,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围着太阳转,并于去世前发表了著作《天体运行论》 10.天体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而发生的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正好与地球上看到的其他天体自东向 西或顺时针的运动方向相反。 1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每24小时转动一周,相当于一小时转动15度。 12.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方面与地球不同。 13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习题及答案解析

3.1仰望天空 一、填空题 1、月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两种,分别是()和()。 2、()是整个太阳系中唯一能够自身发光的天体。 3、物体距离观察位置越(),看起来越(),反之则看起来越大。太阳到地球的距离要比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得多,所以看上去大小差不多。 二、判断题。 1、月球和太阳一样,可以自己发光。() 2、月球的表面是光滑的。() 3、月球的大小与太阳相同。() 4、太阳是一个固态的球体。() 5、月球和太阳一样有黑子。() 三、选择题。 1、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 )。 A.火山 B.环形山 C.海洋 2、地球上自然状态下的光和热都来自( )。 A.太阳 B.月球 C.地球内部 3、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 A.太阳 B.月球 C.火星 4、太阳黑子的温度与太阳表面的温度相比,( )。 A.太阳黑子的温度高 B.太阳黑子的温度低 C.一样高 四、填图题 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填入下图。

五、实验探究 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想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为什么看起来大小差不多”,如下图所示。 1、他们需要准备的材料是()和大小不同的圆纸片。 2、大的圆纸片代表()。 3、从实验中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六、综合分析 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找个天气晴朗、月光明亮的夜晚,看一看月亮上的图案,结合本课所学知识,推测月亮上的图案是由什么构成的? 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一、填空题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是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的,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 月球 太阳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试题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修订) 3.1仰望天空 一.基础知识 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会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亮。 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 的一颗恒星,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质量和体积巨大,引力大,距离地球1.5亿千米。太阳表面能看到太阳黑子(太阳表面温度较低的地方)。 3.月球是地球唯一.. 的天然卫星,自身不发光。质量和体积小,引力小,距离地球38万千米。月球表面有许多环形山(目前认为陨石撞击形成)。4.为什么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大小差不多呢?答:由于太阳和月球离我们的距离不同,太阳离我们远,月球离我们近,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 5.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维恩图)二.《作业本》P40补充知识:既然月球自身不发光,为什么晚上看月球是亮的?1.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明亮部分其实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 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一.基础知识 1.制作日晷:(观测时间的工具) (1)在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或指南针)找方向,对准方向,平放纸板; (3)在纸板中心立上小木棒; (4)在纸板上画出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标上观察的时间; (5)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 2.发现的规律: (1)一天中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 (2)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低,影子长;正午时,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长—短—长)(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方向是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太阳:东—南—西;影子:西—北—东) (4)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在太阳的反方向)。 (5)没有光,就没有影子。 二.《作业本》P42补充知识:日晷 1.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仪器,它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1个时辰表示2小时 2.日晷都是利用太阳的位置来测定时间的。都是球体都会东升西落都有光都有一定寿命出现在白天 会发光发热 体积大 距离地球远 表面有太阳黑子太阳 月球出现在白天和夜晚不会发光体积小距离地球近表面有环形山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太阳、地球和月球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太阳性质与地球的关系。 2.月球与人类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观察月相,做观察记录。 (三)德育渗透点 1.认识地、月、日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 2.认识日、月对人类生产、生活、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地球上的大部分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 2.难点:月相变化原理。 3.疑点:太阳活动如何能影响地球。 4.解决办法:运用物理知识,通过看图、分析、演示、录像来解决。 三、课时安排 1.5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对月相图片的试错法排列、分析、讨论。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太阳能量,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月相变化原理。 (二)整体感知 通过录像光盘等视听资料,让学生认识地、月、日在宇宙空间的相对位置和运动关系,从宇宙的视点看地、月、日三者的相互影响与依存关系。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太阳 1.思考:太阳靠什么发光发热产生能量? 4H——He(热核聚变) 数据:(400万吨/秒×50亿年)÷太阳本体=0.03% 太阳每秒钟损失400万吨的质量,变为能量射向宇宙空间,地球可以捕捉到20亿分之一,但每分钟仍可得到相当于4亿吨煤的热量。太阳在50亿年的热核聚变中只损失了其质量的0.03%。 太阳能量巨大。 2.讨论:除直接使用的太阳能外,地球上哪些能源来于太阳? 解释: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等。 水能:是势位较高的水分子释放其势能转化成的动能。水分子向高处蒸发上升,来源于太阳给予的能量。 风能:是地表大气受热不均产生的运动,其能量直接来于太阳辐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