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区域经济的优势定位

区域经济的优势定位

区域经济的优势定位
区域经济的优势定位

宏观经济研究

区域经济的优势定位

3

白和金

3本文是作者在《中国经济导报》社主办的“中国区域经济与城市竞争力高层论坛”上的演讲稿,吸取了国家计委宏

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程选同志主持的《我国地区比较优势研究》课题的基本观点,有些表述直接引自该课题报告。

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的发展,主线是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这已在我国“十五”计划中明确体现出来,正在有步骤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等,但核心是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的空间分布合理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推进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因。这就必然要涉及到全国和各地区的优势产业选择或说产业空间分布的优势区位选择,也就是“区域经济的优势定位”问题。

关于区域经济优势的内涵及其来源、成因,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已经作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借鉴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在一些基本问题上澄清认识,走出误区。

第一,考察有关区域经济优势理论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无论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还是将“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统一于由要素禀赋所决定的货币成本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贸易理论,经济学家在试图

分析和解释区域的产业分布格局或产业的区位选择时,总是依赖贸易理论。这表明,区域经济优势总是与区际(国际)市场紧密相连的。离开一定的市场联系和竞争关系,关起大门而封闭起来去讲某一地区有什么经济优势,是毫无意义的。在我国市场供求格局、经济体制环境和对外经济关系业已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和新一轮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的国际背景下,我们必须把各个地区都置于统一、开放的全国大市场和全球大市场的竞争中,重

新审视各地区在国内、国际分工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及今后可能发生的变化,才能正确识别和有效发挥各自的区域经济优势。

第二,所谓区域经济优势,主要是指区域内的产业优势,其标志是这种优势产业能够在区际(国际)市场上表现出产品价格低廉因而占有市场的竞争力。区域经济优势的来源或成因,也就是说为什么在某个区域能够形成某些生产成本低廉、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或者说为什么产业的区位选择会影响产品成本和竞争力,至今仍是经济学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今后还会争论下去。但不论出于什么来源或成因,对识别区域经济优势的标志,各派经济学家的认识是一致的,那就是能够在区际(国际)市场上表现出很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优势产业,这种竞争力和占有率是基于它能够在同等质量的前提下提供成本更低、价格更便宜产品(包括服务产品)。因此,不能把某一区域具有的某些优势条件直接等同于该区域的经济优势定位。只有这些优势条件优化组合在一起,转化为能够在区际(国际)市场上比其他竞争对手提供更便宜的产品

的优势产业,才能说具有真正的、现实的经济优势。

第三,斯密和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只是给我们留下了区域经济优势的定义和识别标志,并未说明其生产率以及机会成本差异的来源和成因。新古典贸易理论综合和发展了古典贸易理论,认为要素禀赋结构是区域经济优势的诀定性因素。不同产品的生产需要不同的要素组合,也就是不同产业需要有不同的“要素密集度”;而不同区域有其不同的要素禀赋结构,即存在着“要素丰度差异”(“

要本刊特稿

2002年第7期

素丰度”是指其经济丰度,即相对于需求的供给能力,而不是物理丰度如矿产资源储量)。稀缺要素价格相对较高,丰裕要素价格相对较低。于是,各个区域表现出不同的要素供给成本价格,从而使不同区域选择不同要素密集度的产业,形成专业化生产分工,相互输出凝聚了本地丰裕要素的产品,换取凝聚了本地稀缺要素的产品。要素禀赋理论是新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但这一理论并未认定要素禀赋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唯一因素,而是在假定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论证了要素禀赋的决定作用。事实上,新古典贸易理论代表人物对需求偏好、技术状况、规模经济、交易成本以及社会制度环境等因素对产品成本从而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也作过比较深入的论述。其后出现的新贸易理论,修正了新古典贸易理论关于固定规模收益的基本假定,强调产业分布的地理集中依赖于递增收益与运输成本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要素禀赋差异只是决定着不同产业间的区位选择和贸易格局,而经济规模决定着同一产业的区位选择和产业内部的贸易格局。随着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市场体系日益完善,资源的替代普遍发生,运输费用大大降低,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性明显增强,使得许多产业分布的区位选择可以摆脱原来受其技术经济特点决定的指向性约束,成为所谓“footlooses”(指向随意)行业。这类“指向随意”的产业、产品究竟在什么地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主要是看什么地方能够为它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所以,我们在考虑区域经济优势定位时,既要充分重视要素禀赋结构的作用,也不宜绝对化地看待要素禀赋问题。即以要素禀赋结构而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非自然禀赋的获得性要素,如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和集聚,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主观努力去改变。

第四,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切实体现发挥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要求。积极培育和有效地发挥我国在全球经济和各地区在全国经济中的动态比较优势,应是全国和各地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为此,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挥现实比较优势和加快产业升级的关系。如果脱离我国及各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和其它优势条件去盲目追求产业、产品结构的高级化,特

别是每个省区甚至一个市县也去生搬硬套西方发展经济学关于工业化“三阶段”的公式(轻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高技术产业化)来指导产业结构调整,不仅不利于充分发挥我国和各地区现实的比较优势,不利于在国际分工和国内分工中获得现实的比较利益,还会带来地区间新一轮盲目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同化,那些以“拔苗助长”方式“升级”的产业和产品也会由于缺乏竞争力而陷于困境,遭致市场淘汰。反之,如果静止地、片面地看待要素禀赋结构等条件,忽视利用我们生产力结构的多层次性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通过技术进步与创新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产业转移来不断形成新的动态比较优势,忽视我国已经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是比较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而且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那就意味着我国及各地区在全球和全国经济分工体系中只能始终被动地处于低端上,还会由于后来的竞争者陆续进入市场使现有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我们讲产业结构要优化升级,本来就对发挥区域经济优势提出了两重要求:“优化”主要着眼于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升级”则着眼于培育新的更高层次的比较优势。

第五,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优势定位或者说区域内优势产业群体的选择和形成,不是先验确立或自封的,而是在市场力量作用下众多投资者和厂商的群体选择,是由市场选择、竞争定位的。这并不意味着绝对否定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和运用产业政策的积极意义。但要清醒地认识到,区域规划和产业政策能否成功,根本在于它能否科学反映和切实尊重市场选择。如果以计划指令、行政审批、限制竞争、扭曲价格等方式企图取代和背离市场选择来培植所谓“优势产业”,最终不会有好效果。因为,再高明的政策规划和产业政策,即使是集中了多方面专家的智慧并运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制订出来,充其量也只能对市场供求格局和竞争态势及其发展趋势作出一个大致的、宏观的判断和总体指导,并不能改变政府在极其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市场面前总是“信息不对称”的局面,更不可能、也不应当去取代众多市场主体能动地创造市场和自行承担风险的功能。不尊重市场选择而靠政府计划定点和行政保护扶(下转第8页)

达40多万,学成归国者仅约33%。另据统计,我国的劳动者有12%是文盲,35%仅受过小学教育,只有315%受过大专教育。在每年入学的同批学生中,只有6%最终升入大学。⑧据粗略估计,我国从事研究和开发的科学家只有50万名,而美国和日本则分别有100万名和80万名。⑨。有关专家预测,实现今后10年我国经济发展目标和实施西部大开发,高级人才缺口将超过两千万。⑩

以上引述的这些现象确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反思。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们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切切实实地贯彻落实。既要努力提高国民素质,又须积极培养出大批各类专业人才,这是保证科教兴国战略顺利实施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切实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疏通人才流动的合理渠道,消除人才浪费现象。对优秀人才的收入分配制度必须进行大力改革和完善,要采取特殊措施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还要实行有效政策,鼓励和吸引出国留学人员及在国外的优秀人才回国工作和创业。与此同时,也应克服“土博士不如洋博士”的片面观点,正确处理好“海归派”和“土著派”之间关系,土洋结合,各展所长,各尽所能。并且还须纠正人才选用上的性别歧视。重新审视老龄人才的价值,充分利用老龄人才资源,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余热。

注释:

①参见:鸟?贝克、哈贝马斯等著:《全球化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19、207-208页。

②见《参考消息》,2000年8月23日,第16版;《国外理论动态》,2001年第8期。

③见《参考消息》,2000年6月26日,第3版。

④见《参考消息》,2000年5月28日,第3版。

⑤见《人民日报》,2002年2月12日,第6版;1月15日,第2版。

⑥见《参考消息》,1999年6月6日。

⑦见《参考消息》,2000年8月29日。

⑧《中国统计年鉴 1998年》。

⑨见《人民日报》,2000年6月22日。

⑩见《人民日报》,2000年4月14日。

(作者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张翼翔

(上接第4页)植起来的所谓“主导产业”,不可能有真正的竞争优势,终归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掉。在这方面,我们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和汲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培育和发挥区域经济优势所要承担的职责,主要是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反对垄断,促进公平竞争,而不应去具体干预企业对生产经营和投资项目的选择,不应用行政垄断、行政封锁、行政保护等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做法强制推行“产业政策”。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有关法律法规、管理体制和政府行为都必须相应调整,使之与WTO规则相吻合,培育和发挥区域经济优势就更必须尊重市场选择,通过竞争定位。

第六,发挥区域经济比较优势,也是我们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原则和重要条件。外商包括大跨国公司为什么要到我国来投资?为什么会选择某一个地区去投资?如果说在我国加入WTO之前外商来华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避开进入中国市场的贸易壁垒,那么,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关税壁垒降低,非关税壁垒逐渐拆除,外商来中国投资的主要动因就在于利用我国和各地区的比较优势,降低其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其产品在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就各地区而言,越是能够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表现出产品成本低廉、价格竞争力强、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对投资者包括国外投资者越具有吸引力。反之,那些不能体现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项目,即使给出许多优惠政策,投资者也未必有兴趣。外商特别是大跨国公司来中国投资,不仅带来了资本,还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这恰恰是我国要素禀赋所欠缺的。因此,积极鼓励外商投资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要素禀赋结构,有利于发挥我国现实的比较优势和培育新的比较优势。把吸收外商投资同发挥区域经济优势结合起来,就能为外商和我们带来“双赢”的效果。

(作者单位: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责任编辑:李恩强

产品服务定位与竞争优势分析

1.目前数码营销产品服务概述 监管网通过给每件产品赋予唯一的监管码实现对每一件产品的识别,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对每一件产品的追踪监控,通过对每件产品的精确追踪,监管网可以为企业提供精度高、效率高的数码营销服务。 数码营销服务包括促销策划、促销信息发布、幸运监管码中奖促销、客户积分促销、文化促销、促销效果评估、客户关怀几项子服务。 各项子服务可以分开成单个的服务进行销售,也可以组合成一个综合方案打包销售。 下面对几项子服务分别进行介绍。 1.1.主力促销策划 一个促销活动想要获得成功,需要一个良好的促销策划,包括对市场环境的分析,促销主题、促销产品、促销时间、促销地点等的确定,奖品的设置等等。 监管网通过对消费者对产品查验记录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产品当前在各区域的销售量以及销售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在必要的情况下,监管网能够有针对性的选择消费者进行电话回访来进一步了解准确的市场信息。 通过这些工作,监管网能帮助企业准确掌握当前的市场环境,进而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产品举行促销活动。 监管网还能够为企业提供包括促销主题的确定、奖品的设置等在内的综合促销策划方案。 1.2.促销信息发布 企业举行促销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刺激销量、维系老客户、挖掘新客户。为了达到以上目的,企业就需要让尽可能多的现有客户群、潜在客户群了解促销活动并参与到促销活动中来。 监管网通过对消费者查验记录的统计分析,能帮助企业准确锁定目标客户群体。当企业计划进行促销活动时,可通过监管网进行定向的促销信息发布,以确保客户群体能够最大程度的接收到促销信息,并参与促销活动。 监管网选取所有的促销活动举行地区的曾经进行过该产品查验的消费者以及进行过其他同类产品查验的消费者,通过短信、电子邮件的方式向消费者发送促销信息。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区域经济发展分析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分析论文 为了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地区经济合作,我国政府在“十五”计划中强调,要进一步开放市场,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进一步开放价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培育和发展商品市场、资金、劳动力和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推动区域贸易和生产要素的区域合理流动,加快地区产业结构的和合理化调整,为“十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各区域之间产业优势比较: 东部地区的优势产业:电子工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工业、精密仪器以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轻纺工业等。这些产业明显体现了东部发达地区的资源及技术、劳动力与资本优势,并且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与较长的产业链,各行业的技术现代化水平较高。 中部地区的优势产业:机械制造业、建材工业、冶金工业以及煤化、盐化、磷化为主的化学工业和钢铁工业等,虽然具有一定的基础优势,也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但是成长性不高,面临比如发展空间有限、设备老化、附加值不高等发展困难。 西部地区则主要集中于资源相关的产业:电力工业、煤炭工业、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天然气开采、旅游业、畜牧产品,这些产业均为资源型,耗能高、产量大、附加值低,没有形成产业链,多为原材料与初级产品。 东北地区:所谓老工业基地,主要是指在新中国成立前以及20世纪50、60年代(部分为70年代)形成的,国家进行了大量投资、生产规模大、历史上曾对我国经济起到很大作用、做出很大贡献,但现在却表现出产业结构老化、产品不适应市场、技术落后、体制陈旧、产业竞争力下降、陷入整体困境的工业基地。东北三省的原油产量和木材提供量占全国的1/2,商品粮占全国的1/3,汽车产量占全国的1/4,其中重型卡车产量占全国的1/2,造船产量占全国的1/3,钢产量占全国的1/8,重型装备制造业,军用飞机、核潜艇等重要的军品生产任务均在东北。 我国各区域之间的综合比较单位:(万人)

城市定位理论与城市核心竞争力

城市定位理论与城市核心竞争力 1 城市定位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存在的缺陷 长期以来,“城市的准确定位”被认为是城市总体规划要研究的头等大事。在我国,大部分规划教科书上都有这样的表述:从客观层面上把握城市发展的定位、定性、定向,这是城市宏观决策人首先要关注的问题。如果在定位、定性、定向的问题上不花大力气去深入研究,即使总体规划做得再细、再具体,也将因目标和结构不合理,给城市发展带来全局性的问题,犯历史性的错误。这几乎已经成为无庸置疑的经典结论。我们将为城市寻找准确定位的战略行为称之为定位理论。 城市定位理论是假设城市内外环境的变化及不确定性很低,城市自身的产业结构及组织结构都处于稳定状态。在一个可以持久的、有吸引力和发展前景的环境中有利可图的准确定位,这就是定位理论追求的均衡状态。但这种因“准确定位”所获得的城市竞争力优势持续的时间,取决于选择的市场定位多大程度上是稳定不变的。因此,从城市定位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城市定位理论在当今这个时代有一定的局限性,还存在着某些缺陷。 城市定位理论的缺陷之一,就在于由于城市定位的理论注重研究与城市原有主导产业、自然资源相关的外部环境因素,而对城市内部的因素分析仅局限于针对“定位”而展开的协调安排(这不能充分体现城市在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本质意义上的竞争能力)。因此,定位理论虽然能够明确什么样的城市定位是有利的,但由于现代的城市外部环境、科学技术及产品(尤其是对以自然资源为原材料的替代用品)更新变化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围绕既定的产品进行市场分析往往不得要领。消费者的口味变化,朝阳行业的转移,都会使定位理论苦心经营的城市竞争力失去目标。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英国曼彻斯特仍然按照纺织业来定位,美国的圣何塞仍然追求杏子栽培与加工,尤他市、华盛顿市顽固地坚持原来的城市定位,人类社会将会减少出色的经贸中心、硅谷和仿生学集聚的高科技领地。这样的话,这些地区要么仍然是田园风光,要么早已因贫困潦倒而衰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传统“定位理论”假设制订和实施城市规划的专家和官员们能把握未来变化的全部信息,从而准确地让城市“定位”在未来变化有利的位置上。这在“信息爆炸”、竞争环境迅速变化的时代是不可能的,这里列举的成功变化城市并不是以出色的规划定位而成功的。 城市定位理论缺陷之二,是由于大部分城市都在采用类似的分析方法追求几

论文:区域经济区位优势分析--以唐山为例【摘要】

标题:区域经济区位优势分析——以唐山为例 英文标题:The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advantages——For example in Tangshan 内容摘要:唐山,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沿海重工业城市。唐山市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与秦皇岛市接壤,西与北京、天津毗邻,是联接华北、东北两大地区的咽喉要地和极其重要的走廊。唐山市是河北省经济中心,同时也是未来发展前景最好的一个城市。唐山市是我国京津唐大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新型高科技工业基地和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中国海运中心之一和东北亚重要城市,著名的现代化生态城市,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大城市。唐山市已经成为河北经济中心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唐山的经济影响力将逐步扩大,经济地位必定更重要。唐山地区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相对发达的地区,也是河北省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英文摘要:Tangshan, is a historic city with a history of one hundred years coastal heavy industry. Tangshan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Bohai gulf,the south is the Bohai sea, the north is Yanshan mountain, east is Qinhuangdao, the west is borders with Beijing and Tianjin, Tangshan is connecting north, northeast two regions throat and extremely important corridor. Tangshan is economic centre in Hebei province, is also one of the best future prospects city. Tangshan is our country Beijing TangJin metropolitan important component,and is also China's important new high-tech industrial bases and link Bohai sea area center city, China shipping centers and northeast Asia major cities, famous modern ecological city,modern international port cities. Tangshan has become Hebei economic center as the Bohai economic rim gradually established and perfected, Tangshan influence economies will gradually expand, economic status is surely more important.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ebei Tangshan area is relatively developed area in Hebei province, is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growth pole in fast development.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分析报告书

产业结构及区域经结构分析 一、产业结构优化 ) (一)产业结构变动的测度(见教材P 172-173 (二)产业结构优化的概念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具体说来,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包括数量比例关系由不协调走向协调的合理化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层次不断向高层次演进的高度化过程。 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质就是要实现资源在产业之间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产业经济协调稳定、高效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时点上有不同的优化内容。目前,产业结构优化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三)产业结构合理化 1.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所谓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向合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产业之间内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在能力。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是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越高,从而产业结构就越合理。反之,结构关系越不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越低。 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意义在于: (1)是社会再生产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2)是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3)是一国经济进入新的成长阶段的客观要求; (4)是迎接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大调整挑战的迫切需要。 3.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目标主要有: (1)各产业间相对地位协调。

(2)产业间关联方式协调。 (3)供给和需求在数量与结构上协调。 4.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性衡量标准主要有: (1)能够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以及国际分工的好处,使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组合。(2)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 (3)能取得较高的整体经济效益,并能保证社会有效需求的满足。 (4)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度量,主要考虑产业之间的协调程度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也就是说主要是对要素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耦合程度的一种衡量。就这种耦合而言,研究者一般采用结构偏离度对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衡量,其公式为: 公式中, E 表示结构偏离度 Y 表示产值 L 表示就业 i 表示第i产业 n 表示产业部门数。 根据古典经济学假设,经济最终将处于均衡状态,各产业部门生产率水平相同。由于Y / L可以用来表示生产率,因此,当经济均衡时, Yi/ Li= Y / L,从而结构偏离度E = 0。同时,Yi/Y可以用来表示产出结构, Li/ L 表示就业结构,因此,结构偏离度E 同时也是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耦合性的反映。结构偏离度E值越大,就表示经济越偏离均衡状态,产业结构越不合理。由于经济非均衡现象是一种常态,在发展中国家这种情形更为突出,因此,结构偏离度E 值是不可能为0的。而且,结构偏离度指标将各产业一视同仁,忽视了各产业在经济体的重要程度并不相同这一事实,同时绝对值的计算也为研究带来不便。因此,在很多后来的研究中,人们又引入了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又称泰尔熵,最早是由泰尔( Theil and Henri,1967)提出的,一些学者曾经将之用于地区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其实,泰尔指数也是一个很好的

大型综合百货店市场定位、竞争优势

大型综合百货店市场定位、竞争优势本文提要:未来大型商场的发展方向将是市场定位鲜明,经营主题突出,以独特的经营模式、经营内容和经营管理方式吸引消费者。目前国内已形成了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等业态多样的商业格局。 更多精品源自制度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零售类别和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家居装饰用品及家用电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居民文化需求提高,娱乐类、文体用品类零售额不断上升,消费心理个性化、品牌化、时尚化等趋势日益明显,商家必须为消费者提供商品定位准确的特色经营和专业服务。未来大型商场的发展方向将是市场定位鲜明,经营主题突出,以独特的经营模式、经营内容和经营管理方式吸引消费者。目前国内已形成了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等业态多样的商业格局,但比较缺乏集购物、休闲、饮食和娱乐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 消费群体资料分析显示:消费者的文化层次和生活素质越来

越高,中等收入阶层人口和家庭数量日益增多,人口密度增加较快,旅游群体得到进一步扩展,对定位在中档的大型综合百货超市需求将日益增加。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繁多的广告,增加了选购难度,令商家要为消费者提供商品种类齐全、购物环境舒适的购物场所。在生活节奏加快、城市区域扩大和交通堵塞情况下,消费者需要缩短购物时间,提高采购效率,因而商家要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购物环境。 大型购物中心--综合购物百货店坚持百货商场规模大、品种齐、价格平、功能全、服务优的经营特色,采取集休闲、购物、饮食、娱乐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购物百货公司这一代表零售业发展方向的经营业态。选择中等收入家庭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同时努力争取低收入阶层,吸引高收入阶层,最大限度地争取客源,由婴儿、儿童、年青人、成年人至老年人皆是目标顾客群。 业务策略 经营哲学:顾客至上。 服务宗旨:以合理价格为顾客提供完善而优质的生活必需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俞广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 要: 除了台湾,我国领土在广义上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东部沿海10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不断演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是相当滞后的。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资源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扬长避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西部地区 人口 资源优势 问题 引 言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1]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同时,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 1. 西部地区人口 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左右。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稀疏。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盆地面积不到10%,约有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有50多人,远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 除汉族以外,西部地区有44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傈僳、佤、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羌、布朗、撒拉、仡佬 、锡伯族、裕固、保安、俄罗斯、塔塔尔、乌孜别克、普米、怒、阿昌、崩龙、

德阳市产业结构分析

德阳市产业结构分析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德阳市产业结构分析 西昌学院郭佳 摘要: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德阳市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以四川省为参照系,对德阳市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制定德阳市产业发展战略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依据,促使产业结构逐渐趋向合理化和高度化,乃至更好地促进德阳市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偏离-份额分析法;德阳市;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表现为区域内各种类型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城市产业结构问题是城市经济研究的核心理论问题,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它不但有利于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发挥城市优势,提高城市产业经济效益,增强城市经济实力,而且还有利于城市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社会发展需求。本文将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来分析德阳产业结构优劣、竞争力的强弱,进而为确定德阳市经济发展和产业部门调整与优化的方向提供参考和依据,促进德阳市经济的发展。 一.偏离--份额分析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于1942年首先提出,后经过E·S·邓恩和埃德加·胡佛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Dunn集各家之所长,总结成现在普遍采用的形式[2-5].SSM分析法在国外区域与城市经济结构分析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与以往其他方法相比,偏离-份额分析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能够揭示区域与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程度和原因,是确定区域未来发展主导方向的有效方法。 1.基本原理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区域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3个分量,即份额分量(全国增长份额)、结构偏离分量(结构转移份额)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区域竞争力份额),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力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可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2.数学模型的构建 假设区域i在经历了时间[0,t]之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已发生变化.设初始期(基年)区域i经济总规模为bi,0,末期(截止年t)经济总规模为bi,t.同时,依照一定的规则,把区域经济划分为n个产业部门,分别以bij,0 ,bij,t (j=1,2,…,n)表示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初始期与末期的规模,并以B0,Bt表示区域所在大区或全国在相应时期初期与末期经济总规模.以Bj,0与Bj,t 表示在大区或全国初期与末期第j个产业部门的规模,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为:

客户“价值定位”创造竞争优势

你的公司可以像戴尔那样,针对客户率先创造和实施有效的“价值定位”。你也可以像凯马特那样钻进死胡同。如何选择全在你自己 为什么戴尔公司能靠价格每天都在下跌的大众性商品不断赚钱并扩大市场份额,而同行业其它公司却在苦苦挣扎? 为什么加拿大皇家银行三年削减了10亿美元成本,而收入却增加了10亿美元──在市场大幅下挫的情况下股票上升100%呢? 为什么同样经营纽约至伦敦──使用同样的机场和飞机──运送头等舱乘客这种非常有利可图的业务,英国航空公司能把美国航空公司打得一败涂地? 尽管这些公司所处的行业不同,面对的挑战也有很大差异,但他们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相同的:它们在各个方面都把客户置于业务的中心,而大多数公司在这方面做得很差,或者说无所作为。成功者认识到,成功主要依赖于从客户那里赚取的利润──以及管理层提高利润率的能力。而后者是通过使自己在竞争中形成主导地位的客户体验或者说“价值定位”实现的。 这是我们花费了两年的时间考察公司如何才能成功面对既增长又赢利这一挑战后得出的结论。我们发现的模式具有惊人的一致性。事实证明,伟大的“价值定位”比热销的产品或强大的覆盖能力更能产生持续、超常的回报。包括戴尔、加拿大皇家银行和富达投资基金(FidelityInvestments)在内的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这样的公司越来越多),为不同的细分市场客户创造并实施了非常独特的、使自己在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并能带来持续盈利的“价值定位”。通过这样做,公司的业绩有了明显甚至是极大的改善。 这些公司采用真正算数的指标──经济利润(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支出)──来计算它们从客户那里的所得或所失。他们了解到,最好的20%客户通常能带来公司总经济利润的150%,而最差的20%会造成总经济利润损失的75%(参见《财富》中文版2002年12月《这个客户正在坑害你!》)。为了提高整体利润率,它们保留和培育能给它们带来盈利的客户,并争取更多这样的客户。它们调整、终止或者卖掉那些最无法带来利润的客户。而且,它们按照细分客户群的情况,以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方式操作。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价值定位”,只不过大多数“价值定位”并不是很好。让我们看一看凯马特公司(Kmart)的情况吧。在不同的时期,它曾试图模仿沃尔玛“天天低价”或Target公司“鞋带也要时髦”的“价值定位”,但两者它都实行不了,而且又无法提出自己更好的“价值定位”。结果:申请破产保护。 有效的“价值定位”通常能全方位地满足客户的需要(包括价格方面)。也就是说,通过某些客户体验的关键要素要比通过竞争更能满足客户最重要的需求。这一点产生了差异化,形成能获得更高的客户利润率的潜力──一种互利的价值交换。你的目标是与有产生最大经济利润率潜力的细分客户群一道创造出互利价值交换。 如何创造、沟通和执行这种能产生极大的客户利润、使自己在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定位”?这里涉及一个有六个步骤的流程。我们在一些领先的公司中里看到了这种流程,并称之为“价值定位管理”。 第一步:搞清能带来最大利润的客户需求 假设有位律师(或投资银行家,或企业高管),他经常需要在一个工作日之后从纽约飞到伦敦参加第二天早上的会议,然后又飞回纽约赶晚上的董事会会议。在这一细分市场中,客户的需求具体而且很相似:节省时间,得到休息。英国航空公司和美国航空公司都为这些客户提供了自己的“价值定位”,咨询师迈克尔兰宁对此下了一个恰当定义──

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doc21

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发展,河北省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到2001年底,人口总数、国内生产总值、45种矿产储量、主要农产品产量、玻璃和陶瓷产量、化学原料药产量、公路通车里程、干线公路、铁路货物周转量、地方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等指标均在全国位居前10名以内,有的还是全国第一……但与此不相呼应的是,河北还不是一个经济强省,更不是一个经济富省,2001年底,反映经济实力和富裕程度的各种指标特别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都在全国位居10位之后,而能够从一定角度反映区域未来竞争能力的高技术产业化指标则位居20名之后。 展望未来,我省既面临国外经济力量对域内资源和市场的激烈争夺,又面临东部先进省份的竞争挤压以及中西部的加速追赶,可谓形势已极为严峻。面对如此局面,我们必须集中一切精力,下大力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要适时研究和制定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极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规模、特色和协调发展,以此提高河北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深圳特区的发展实践表明,突出重点区域经济的战略是区域获得广泛的社会生产力要素汇集动力的根本。随着区域内广泛意义上的社会生产力要素的不断聚集,区域市场机遇就会持续涌现,区域发展创新路径也会持续拓宽,先进的产业优势就必然凸现。而先进的产业优势正是区域经济产生跳跃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为此,本报告试图通过系统梳理各区域的产业优势,结合未来市场竞争走向,确定河北省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着力点和突破点。 一、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评价 (一)河北省宏观生产力布局演变及其框架 从建国起至今,我省宏观生产力布局的落脚点和主导思想几乎都是在强调自然资源禀赋与地理条件主导下的布局。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河北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河北省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各地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本文计算了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泰尔指数,然后对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开放程度和人力资本都会对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产生影响。 关键词:区域差异;泰尔指数;差异;实证分析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改革开放以后,河北省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实力和水平已经跻身于经济大省的行列。但是,河北省经济发展与经济强省还有很大的差距,且仍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省内各个城市间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已经成为制约河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由来已久。区域发展非均衡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或某一地区不具备全面增长的资本和其它资源,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应当集中有限资源优先发展重点区域或重点部门,以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区域发展非均衡理论主要以缪尔达尔的累积循环因果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一外围论为代表。 在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方法方面,主要是采用基尼系数、熵指数以及泰尔指数等测算方法对区域经济在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阶段的差异性进行描述(蔡玉倩,2008;陈培阳,2012;盖美,2013)[1][2][3]。 学者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一部分是基于全国省级行政的数据,甚至是跨省市的地区数据。周玉翠等(2002)[4]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指标,对全国31个省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省际差异明显增大。刘夏明(2004)[5]对1980-2001 年我国人均GDP 基尼系数按三大地区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地区间差距主要来自于沿海与内陆地区之间差距。 对于省市内部之间的差异问题,蔡安宁(2011)[6]计算了1978—2009年江

曹妃甸区域经济定位及产业结构展望

【摘要】本文运用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的有关工业集聚的理论,对曹妃甸未来经济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得出其将成为京津唐经济圈的一个制造业中心区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产业发展的规划提出了构想。 【关键词】曹妃甸产业发展新经济地理学一、曹妃甸历史及目前状况简述曹妃甸位于唐山市南部70公里的沿海的南堡地区,它是渤海湾中惟一不需开挖人工航道和港池、不需疏浚维护即可建设大型深水泊位(40万吨级)的天然“钻石级”港址资源。曹妃甸自1895、1900两次强风暴袭淹后,岛民已迁徙。截止到首钢搬迁、与河北省共同筹建码头前,岛上唯一建筑是一座为引导船舶夜航所用的航标塔。2002年6月,首钢、河北省建投、唐钢、唐山市四方以股份制的形式组建曹妃甸实业开发有限公司,出资2亿元启动码头通路工程建设,深水大港的建设拉开序幕。2005年初,中国中央政府相继批准了包括曹妃甸矿石码头、原油码头在内的《渤海湾地区港口建设规划》和首钢搬迁曹妃甸实施方案,曹妃甸港口建设工程正式纳入国家规划,并成为国家“十一五”期间投资最大的项目集群。按照国家规划,曹妃甸需填海建设的总面积达310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新加坡大。到2010年,曹妃甸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年财政收入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其经济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新唐山。到目前为止,曹妃甸二十五万吨级矿石码头已经开航,七十多公里的通岛道路已全线贯通,迁曹铁路已经通车,供电、供水项目已经基本完成,码头、钢铁、电能项目建设也全面铺开。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07年3月12日上午已宣布曹妃甸“新首钢”开工建设。曹妃甸至今已累计完成投资160亿元,仅2007年将完成投资300亿元。曹妃甸本来是冀东渤海之滨的一个小镇,名不见经传,但随着首钢的搬迁,声名雀起,曹妃甸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决定了其在中国的经济布局中将担任一个重要角色。伴随着一个钢铁基地的兴建,必然对其相关行业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河北省与首钢正在联合打造一个新兴的工业重镇,兴业伊始对未来产业布局的规划尤为重要:到底是以基地为依托打造一个专业的钢铁城市,还是以钢铁产业为支柱各种产业全面发展;着眼于富甲一方,还是放在整个京津唐经济圈考虑,构筑一个产业集群的次增长极,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应如何选择,曹妃甸未来在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定位已是迫在眉睫。二、曹妃甸未来产业定位分析1、曹妃甸的产业带动能力及规模经济分析无论是钢铁工业还是石化工业抑或是大型码头带来的航运业的发展均可以直接带动周边地区的煤炭、机械、采选矿业、食品工业、化工原料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煤气生产供应业、自来水生产供应业、建筑业等的快速发展,其带动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市场需求量的激增。上述三大产业横向、纵向产业链很长,而且对各行业产品的需求量较大,因而对上述不同行业会形成较大的拉动力。其次,降低相关企业的金属材料成本。钢铁、石化机械制造、电力等企业,其产品和原材料区位重量较大,运输成本占交易费用的比例较大,因而大型钢铁企业有利于相关行业的企业降低成本。具体的带动作用可有产业间的关联度来说明,产业间的联系可分为顺向联系和逆向联系两种:顺向联系是指某些产业因生产工序的前后,前一产业部门的产品为后一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这样一直延续到最后一个产业的产品,即最终产品为止;逆向联系是指后续产业部门为先行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作为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消耗。而石油、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电力对其他产业的顺向关联度都非常高,因而曹妃甸未来的产业带动力将是巨大的。曹妃甸的起步就在于钢铁工业,首钢曹妃甸搬迁后,将由首钢、唐钢联合建成国内最先进的、最终年产能1500万吨的精品钢材基地;一期计划实现年钢产量500万吨,二期形成1000万吨生产能力。其规模列目前国内第二位。据国外的专家测算钢铁企业的最佳规模为500-1000万钝,首钢在曹妃甸的钢铁项目规模效益应该是能实现的。另外已列入规划中的项目有:航运业包括矿石、原油、煤炭、液化天然气码头在内的76个码头,(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多种泊位并存、单体工程量最大的港口);1500万吨的华北原油储备基地;1000万吨级炼油、100万吨

大型综合百货店市场定位、竞争优势

大型综合百货店市场定位、竞争优势 本文提要:未来大型商场的发展方向将是市场定位鲜明,经营主题突出,以独特的经营模式、经营内容和经营管理方式吸引消费者。目前国内已形成了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等业态多样的商业格局。 更多精品源自制度 市场定位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零售类别和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家居装饰用品及家用电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居民文化需求提高,娱乐类、文体用品类零售额不断上升,消费心理个性化、品牌化、时尚化等趋势日益明显,商家必须为消费者提供商品定位准确的特色经营和专业服务。未来大型商场的发展方向将是市场定位鲜明,经营主题突出,以独特的经营模式、经营内容和经营管理方式吸引消费者。目前国内已形成了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等业态多样的商业格局,但比较缺乏集购物、休闲、饮食和娱乐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 消费群体资料分析显示:消费者的文化层次和生活素质

越来越高,中等收入阶层人口和家庭数量日益增多,人口密度增加较快,旅游群体得到进一步扩展,对定位在中档的大型综合百货超市需求将日益增加。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繁多的广告,增加了选购难度,令商家要为消费者提供商品种类齐全、购物环境舒适的购物场所。在生活节奏加快、城市区域扩大和交通堵塞情况下,消费者需要缩短购物时间,提高采购效率,因而商家要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购物环境。 大型购物中心--综合购物百货店坚持百货商场规模大、品种齐、价格平、功能全、服务优的经营特色,采取集休闲、购物、饮食、娱乐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购物百货公司这一代表零售业发展方向的经营业态。选择中等收入家庭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同时努力争取低收入阶层,吸引高收入阶层,最大限度地争取客源,由婴儿、儿童、年青人、成年人至老年人皆是目标顾客群。 业务策略 经营哲学:顾客至上。 服务宗旨:以合理价格为顾客提供完善而优质的生活必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国家政治、经济的统一。因此,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地区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所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缩小地区差异,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缩小差距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虽然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从总体上看,扩大的趋势进一步加大,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又有一些制度性因素,还有历史地理环境资源等因素,它们的相互作用才使得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不断分化的现状。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