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f15070828.html,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

作者:赵凤娇

来源:《现代语文》2019年第12期

摘; 要:通过对近十年来《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和《语言教学与研究》中有关汉语词汇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共时和历时两种研究视角出发,回顾、总结和反思现代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成果与不足,以期为汉语词汇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词法构词;词汇化;词类

一、引言

汉语词汇学作为语言学的重要分支,相比于语法学和语音学形成较晚,经过中国学者六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词汇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拓宽,知识体系不断充实,研究理念、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多个分支领域都得到长足发展。尽管汉语词汇学研究已经成果丰硕,但作为新兴学科,该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汉语词汇更深层次的研究,更深入地了解汉语词汇学的发展态势,我们还需要总结和反思近些年来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发展概况。

按照词语的产生原因和过程,汉语合成词大致可分为两类:词法构词和词汇化成词。前者指直接创造产生的合成词;后者指非词结构经过历时演变而产生的合成词。前者注重共时层面的分析,后者关注历时层面的考察。近十年来,词法构词和词汇化研究一直是词汇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此外,现代汉语词汇分类体系虽已建立,但其内部的具体分类以及一些词语的归类问题还存在一定争议,近年来也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以近十年来《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和《语言教学与研究》发表的相关论文为依据,拟从词法构词、词汇化和词类划分三个方面,评述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发展概况。

二、词法构词

词法研究包括造词法和构词法的研究,这里主要指构词法的研究,包括对构词成分、词语结构关系、构词理据等的研究。从研究理路上看,词法研究可分为两种:一是从结构出发、兼顾结构成分,即词语结构形式层面的研究;二是从结构成分出发、兼顾结构关系,从语法—语义的角度全面考察词语的形义特点。纵观近十年来的研究情况,我们发现第二种方法在汉语词汇研究中比较普遍。根据词汇研究对象,本文将从合成词、语汇、新词语三个方面,对近年来的词法研究进行综述。

(一)合成词的词法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本体研究和汉语本体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 本体研究和汉语本体研究 陆俭明 提要 本文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本体研究问题进行了论述,文章强调,必须区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本体研究和汉语本体研究,并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本体研究的内涵和外延作了说明。 关键词 汉语教学 汉语教学本体研究 汉语本体研究 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以前称作“对外汉语教学”,以下简称“汉语教学”)的本体研究,我也有一个认识过程。最早,认为“汉语本体研究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支撑”;后来又认识到,“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汉语本体研究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支撑”,而“汉语教学是汉语本体研究的试金石”,“汉语教学对于汉语本体研究也起着推动作用”,“汉语教学拓展了汉语本体研究”。(陆俭明,2005a、2005b)这些认识不能说错,但还有进一步认识的必要。本文想进一步说说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本体研究和汉语本体研究的问题,着重说明二者的区分。 这里首先要指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本体研究”和“汉语本体研究”不是一码事。 汉语本体研究是指对汉语本身的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诸种现象及其历史演变和发展进行考察、描写、分析、解释,并升华为理论,以建立相应的理论系统这样的一系列研究。汉语教学的本体研究则是指围绕和服务于汉语教学的汉语应用研究。 区分汉语教学的本体研究和汉语本体研究是极为必要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 第一,二者研究的范围不一样。汉语的本体研究,如上所说,是就汉语本身的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诸种现象及其历史演变和发展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考察、描写、分析、解释,而且进一步升华为理论,以建立相应的理论系统。当前不管是运用形式派的理论方法(包括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和生成语法学的理论方法),还是运用功能派的理论方法,还是运用认知派的理论方法所作的汉语研究,都属于汉语本体研究。而汉语教学的本体研究,则是指以下一些方面的研究: 一是开展服务于汉语教学的汉语要素(如语音、词汇、语法等以及汉语的书写符号汉字)及其教学之研究,其研究成果应该可以运用到课堂教学且能获得预期教学效果,以解决

汉语欧化语法的历史与现状(一)

汉语欧化语法的历史与现状(一) 摘要:汉语语法的欧化,可说是汉语语法史上的一桩大事。通过对《中国现代语法》的学习,从欧化历史回顾、欧化现象、研究现状和利弊四个方面考察了汉语语法的欧化历程及其发展趋势,认为随着英语在中国的普及,欧化将日益普遍,汉语的语言传统将受到进一步的冲击,我们应当对此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关键词:欧化现象研究现状利弊 0引言 王力是我国第一位精心研究汉语欧化现象的语言学家,他在40年代初所著的《中国现代语法》中,用相当大的篇幅从六个方面对新文化运动以后汉语的欧化表现进行了细致的讨论。书中对“欧化”有着深刻的认识:“所谓欧化,大致就是英化,因为中国人懂英语的比懂法德意西等语的人多得多。”近年来,何自然、吴东英、谢耀基、石定栩等不少学者也发表有关文章和著作,列举了近年来香港报纸中汉语句子在句法层面上的一系列变化,并认为这些变化是受了英语的影响。 自从西方语言进入中国后,就存在了“欧化”的问题。王力将文法的欧化视为语法史上的一桩大事。后来有观点认为,促成现代汉语尤其书面语的面貌和精神发生深刻变化的一个主要动力,就是当年所提出的欧化。欧化为现代汉语的发展打通了一条宽广的大路,为它的壮大提供了支持,这是不能否认的。 1欧化的表现 1.1句子延长“句子的延长也是欧化文章的一种现象。”通过连接词把句子延长,是英语的一大特点,而汉语无需使用或较少使用联结成份,因此趋向于使用短句。然而现代汉语文章里的句子却越来越长,长句越来越多,使用长句成为一种很普遍的文风。尽管这种句子明显是欧化了的,但同时又有被汉语“同化”的味道,因为它被标点符号“化整为零”,又用了连接词,因而也算一种规范的汉语句子。汉语句子无节制地延长,是人们在翻译中模仿印欧语句子的结果。翻译者顺着翻译,比先理解原文再按汉语习惯去写要容易得多。但也不可否认,有的翻译者刻意模仿外文句子结构,殊不知久而久之,渐成风气,以至损害了汉语的传统。 1.2可能式与被动式汉语的“可能式”原本是从英语直译过来的,是欧化的,因为它与汉语的“可”字不同。王力先生认为把Hemaycometomorrow译为“很可能地他明天就回来”比译为“他可能明天回来”要顺口些,但以现在看来情况恰恰相反。由此可见,有些欧化的形式,现代人恐怕已经难以分辨哪些是传统的,哪些是舶来品了。 汉语的被动语态所叙述的原是不如意或不希望的事。“被动式所叙述的是不如意或不企望的事,并非一切的叙述都可变为被动句。”王力还指出:直到现在,“被”字句的动词,大多数仍是表示不如意或不愉快的动作。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频率就相当高,没有语义上的限制,可以用来表示褒义、贬义、中性三种。 自从西方语法进入以后,其使用的范围日益扩大,因为“西文里如意的事或企望的事也都可用被动式,于是凡西文能用的,中国人也跟着用(尤其是翻译),许多从前不说的话也跟着说了。”下面是当年王力先生列举的不符合中国传统习惯的欧化句子,恐怕在今天没有谁看着不习惯了: 他被选为会长。 昨天捉着的嫌疑犯,经警察局证明无罪,已被释放了。 1.3连接词连接词在现代汉语使用过程中随处可见。然而,汉语本来并不是这样。汉语因为没有繁复的变位、变格以及形态变化,所以汉语词语的结合不受形态成分的约束,而更多地受语义因素的制约,词与词之间的联系手段往往不靠语法,而靠语义条件,这是所谓的“意合法”。英语的造句方法是形合法,连接词是必不可少的。现代汉语的巨大变化之一就是比以前更大量地、更频繁地使用连接词。尤其是学术性著作中,连接词成为不可缺少的联结手

近年来现代汉语复合词结构研究述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第22卷第5期JOURNAL OF JINAN UNIVERSITY Vol.22No.5 2000年9月(Philosophy&Social Sciences Edi tion)Sep.,2000 近年来现代汉语复合词结构研究述评 陈瑶 (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近年来(1994年至1998)复合词结构研究主要有三个特点:1、研究观念相对化;2、研究方法多样化;3、研究目标多元化。 [关键词]现代汉语;复合词结构;特点 [中图分类号]H1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072(2000)05-0065-06 一、研究观念相对化 建国到九十年代初,复合词结构的研究多半是/非此即彼0的研究,即对复合词结构的有关问题经常是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而且各持一端,各有一套支撑自己观点的语言事实,只是较少坐下来用对方的语言事实来检验自己的观点。近年来,研究者们较注意打破前人既有的研究框架,将复合词的研究相对化,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复合词的研究更贴近汉语的实际。这种相对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既此既彼0的研究。这种研究注意分清前人两种相反观点的利弊,根据汉语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折中的观点,这种折中并不是一种中庸,而是一种对/非此即彼0研究的反思,是一种使复合词结构研究更接近复合词自身结构规律的积极努力。 如在复合词结构性质的研究中,以前对复合词结构的性质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复合词的结构与短语的结构一致,应是语法学研究的对象(八十年代中期大都这样认为);一种认为复合词有与短语相差很大的结构规律,应是词汇学研究的对象(刘叔新1990)。近年来,有的研究者通过对形名结构的复合词的深入分析,从复合词结构中的词素类与复合词的词类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以及复合词的词性和词素意义关系类型与词序形式有较整齐的因应规律,某些词素序与词序一样能表示语法意义的语言事实出发,对/复合词的形类与其直接成分的形类不同0 (施关淦1988),/复合词的词性和词素意义关系类型一般不与特定的词素序形式相因应0(刘叔新1990),复合词的结构具有词汇性的观点提出疑议,认为复合词结构的研究并不是单纯的语法学或词汇学问题,而是/有一定的语法性质0的问题(王政红1998)。也就是说,复合词结构的研究应该与语法学和词汇学都有密切的关系。 这种/既此既彼0的观念在复合词与短语划界的研究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我们知道,由于 [收稿日期]2000-01-10 [作者简介]陈瑶(1971)),女,湖北武汉市人,深圳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暨南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博士研究生。

现代汉语词语修辞研究的综述

现代汉语词语修辞研究的综述 摘要:词语修辞是汉语修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它的研究古已有之,但真正比 较系统的研究则是在现代。总的说来,词语修辞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除了屈指可数的几本专著对词语修辞的研究有所建树外,其余大都显得比较粗浅。也就是说,词语修辞研究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悬而未决,而且有些问题争议很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开展,不但是词语修辞研究本身的需要,还是汉语修辞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字:现代汉语;词语;修辞;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全部的词和固定语的集合,因为它包含了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固定语,所以又叫词语、语汇。词语是造句的材料,也是修辞的材料。古人说“夫人之立言, 因字而生句,……句之精英,字之不妄也。”[1] “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2]这里所谓的“字”相当于现代的词。古人“炼字”的理论和实践,都精辟地说明了词语修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代修辞中关于词语选用、加工和调整等各种方法,就是对古人“炼字”方法的继承和发展。传统词汇学对汉语词汇的研究大多偏重于对其内容结构、意义、源流、分化、发展诸方面作日益精细的条分缕析和考辨性研究.20 世纪70 年代末,词汇的研究领域扩大了,派生出相关的词典学、熟语学、语义学等新的分支学科,但大多只作单一的静态研究。90 年代开始,一些语言学家把视角扩大到了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进一步拓展了词语研究的层面和空间,如词汇学与语义学、语用学、修辞学、心理学、文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汉语词语修辞的研究也突破了传统的选用、加工、调整等方法手段及效果的研究层面,扩大到语形、语义、语用、语表、语里、文化、审美诸多层面,且这些层面尚待研究的内容极为丰富,研究的方法更为多样化。 一.问题的提出 最初的修辞,专以修辞格为主要对象,甚至达到了相等同的地步。这显然是有偏颇的。而今我们将修辞研究的本体范围扩至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辞格的使用和语言风格四项组成部分,整个体系建设应该说才变得相对完善了。从内容的丰厚度上讲,足以和其他的学科相抗衡了。但真正以冷静的态度来认识修辞学自身建构的话,即会发现,它仍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是四项内容间轻重份量不但不对应,而且差距甚大。拿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的有关内容为例,前边两个、后边一个,三者是各占一节,而辞格一项即占四节,这种安排在一定程度上透现了辞格仍为修辞学主体的现实。再看我们修辞学领域最值得推崇并引以自豪的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其体系的建立虽与唐钺的《修辞格》已有根本差别,然则各部分内容份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也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再则是这种差别不但表现在数量上,从质量的厚重程度上讲似乎也有明显的不同。比如说修辞学研究里一向很少讲规律二字,好像这种言语使用及效果往往都是个案性质的。这里,唯独辞格好像是个例外。吴士文先生曾对辞格的建立提出过三项要求,即特定的语词材料、特定的表现方式以及特定的修辞效果。以此将辞格与非辞格区分开来。人们在认识该类言语现象的时候因而具有了普遍性的可遵循的价值标准。其他三个方面呢? 语言风格,其实是对前边三项内容综合运用所形成的整体格调,不是某一方面的着意苛求便能达到的。而词语的锤炼和句式的选择,其内容如何? 有没有规律? 具不具备可操作性? 多少年来,好像还没有一个比较一致

现代汉语连词意义及用法总结

连词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递进、条件、目的等关系。一般说来,连词有很多是由副词、介词发展而来的;很多副词、介词又是由动词发展而来。所以动词、介词、连词需要区别。 和 =跟、=与、=及、=同<方>。表示并列关系、联合关系。 车上装的是机器和材料。他的胳膊和大腿都受伤了。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工业与农业。批评与自我批评。我同你一起去。图书、仪器、标本及其他。(注意:用“及”连接的成分多在词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成分放在“及”的前面) 以及 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以及”前面往往是主要的):院子里种着大丽花、矢车菊、夹竹桃以及其他的花木。 既=既然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他不愿意,那就算了吧。既然知道做错了,就应该赶紧纠正。你既然一定要去,我也不便阻拦。既要做,就一定要做好。既然这样,还不去做?用在上半句话里,下半句话里往往用副词就、也、还跟他呼应,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既然。。。就。。。既然。。。也。。。既然。。。还。。。 继而=既而 先是惊叹,既而大家一起欢呼起来。人们先是一惊,继而哄堂大笑。先是一个人领唱,继而全体跟着一起唱。表示紧随在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 而 1、连接动词、形容词、词组、分句。 (1)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 (2)连接肯定和否定相互补充的成分:此种花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有转折的意思。 (3)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 (4)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 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 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过、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三十而立。 而且 表示更进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仅”跟它呼应:性情温和而且心地善良。他不仅会开汽车,而且会修汽车。不但战胜了各种灾害,而且获得了丰收。 因而=因此 表示结果。下游河床狭窄,因而河水容易泛滥。 因为 常跟所以连用,表示因果关系。因为今天事情多,所以没去成。 何况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这么多事情一个人一天做完是困难的,何况他又是新手。他在生人面前都不习惯讲话,何况要到大庭广众之中呢?(even)

2016年华师《近代汉语研究》作业

2016年华师《近代汉语研究》作业 1.第1题 “吃我说了他几句,从今改了。”这个句子是()。 A.处置句 B.祈使句 C.判断句 D.被动句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第2题 “小可许州人氏,姓李,排行第四,人口顺唤做银匠李四。”句中“口顺”这个词的构成方式是() A.偏正式 B.主谓式 C.述宾式 D.联合式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3.第3题 下列著作中不属于近代汉语研究对象的是()。 A.敦煌变文 B.后汉书 C.王梵志诗 D.唐人小说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4.第4题 下列词语中与刻板印刷术有关的是()。 A.秀才 B.说话 C.边栏 D.信心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5.第5题 以下助词中属于时态助词的是()。

A.将 B.里 C.得 D.了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6.第6题 “者汉大痴,好不自知。”句中的“者”就是()。 A.这 B.那 C.好 D.野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7.第7题 下列作品中,基本上是用文言写作,仅偶尔使用口语词或口语句子的著作是()。 A.西游记

B.北梦琐言 C.金瓶梅 D.水浒传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8.第8题 属于文言短篇小说集的是下列文献中的()。 A.水浒传 B.聊斋志异 C.北梦琐言 D.三国演义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9.第9题 从词的结构角度着眼,“阿谁”属于()式。 A.主谓式 B.偏正式 C.述宾式

从汉语本体研究的角度看对外汉语“把”字句教学

从汉语本体研究的角度看对外汉语“把”字句教学“把”字句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语法结构“把+O+V+C”中,“C” 具有形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把”字句的语法意义主要包括动作施加影响(V→O)和对象发生变化(O—O’)。“把”字句处置对象的受限条件是指处置对象必须是已存在和有定的。 标签:处置结构语义受限条件 一、“把”字句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在对外汉语“把”字句教学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句子: (1)*我把饺子吃在中国。 (2)*他把房子盖了。 为找到原因,大部分教师会试图从高校所采用的《现代汉语》教材中寻找答案,可结果往往差强人意。因为大部分教材对“把”字句仅限于一般解释,对一些特殊的“把”字句没作进一步探讨。胡裕树《现代汉语》对“把”字句的解释为:有强调动词的结果的作用,一般地说,“把”字句中的动词是能带受事宾语的;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对“把”字句的定义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如: (3)你收拾一下房间吧!→你把房间收拾一下吧! “房间”是“收拾”的受事宾语。上述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教材注重”把”字句谓语动词与受事宾语的关系。可是,仅关注受动关系并不能解决上述错句问题。由此可见,要准确完整地定义“把”字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下面我们尝试从“把”字句的语法结构、语法意义及受限条件等三个方面来进行阐释,以期为对外汉语“把”字句的课堂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把”字句的语法结构 薛凤生(1987)用“(A)把B-VR”将“把”字句的语法结构形式化,“把”字句的语法意义就是通过这个语法形式来表示的,即“由于‘A’的原因,致使‘B’发生了某种变化。”李英、邓小宁(2005)将留学生的“把”字偏误句式细分为10类: S+把+N1+V+在/到+N S+把+N+V+结果补语

浅议现代汉语语法中的欧化定语长句

浅议现代汉语语法中的欧化定语长句 一、引言 不同国、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交往接触,必然有语言的接触,而言长时间的密切接触必然导一定程度上的语言变化。自17纪始,尤其是“五”新文化运动以来西学东渐,印欧语言特别英语的影响日益扩大,其汉语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汇上,而且在词法和句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冲传统汉语语法规范的言变异现象。所谓欧现象,就是以印欧语言文化为照系,并吸纳其某些特的语言演变倾向。力(2000:335)为,“所谓欧化,大致就是英化,为中国人懂英语的比懂德意西等语言的人多得,拿英语研究是更趣的事。”贺阳(2004:83)指出“这一概念既指汉中以印欧语言为摹本,通过仿而产生的新兴语成分和句法格式,也指汉语中原本于萌芽或休眠状态的语形式由于印欧语言影响的推动和刺而得到迅速发展的现。”“欧化的语法可以说是没限制的……我们不敢现在欧化已经到了境”(王力,1955:348)。汉语的发确实如此,欧化已经渗透到现代汉的各个层面,但汉语化主要体现在现代汉语面语上。 二、汉语与印欧语在语构文化的差异 语构文化是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模式和思维方式。汉是孤立语,它的最大特点就缺乏词形变化。它主由语义和次序来表达意。汉语遵照一定的结构规则,在下文中只要语义搭配合乎事理,就以合在一起组成句子。汉语分句结合

成复句也很灵活,间常常不加连词。比如“明天有雨,出不去了。”强调意合的句子中,联词语大量省略,很多成分如语、修饰语、中心词甚动词也都可省略。而印欧语系语如英语等屈折语,有着丰富形态变化。其结构特征以外形式标志来表明语句中的法关系和语法意义。它是形合的言,句中的词语和分句通过介、连词等形式标志来接。这种“结构型”言,通常一个完整的法结构就表示一个完整的句子。力就说过,“西洋人做文是把语言化零为整,中国人做文章乎可以说是化整为。”(王力,1995:290)。朱光潜为“中文以简练直接见长西文以繁复绵密见长。”因而先生说,“西文长句所包含的思用中文来表达,往往要几个单句才行。” 三、欧化长句 汉语和印语生成词句的方式不同。随着民关系和语言间的相互影响的进一发展,语言系统内部发生在位、音节构造、构词规乃至句法规则各个层面的借用是必然的,但同时也应多层地考虑汉语欧化的程度及用的方式。 一方面,重意合汉语在表达逻辑严密的思想方面,之重形合的英语,欧化确实能使语显得更加精密、准确、辑性更强。“五四”动以来,汉语欧化成了对话文革新的有效途径。接词在汉语的使用由自然到必然是一种明显的、普遍欧化现象,“所谓连词的欧化,就是由随便变为必须,此而已”(王力,1955)从下面的这些译文实例可以看出语结构连词对汉语的影响 (1Despitescientificassurancesthat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sGMOs)

_现代汉语_历史与社会语言学_述评

《当代语言学》第8卷2006年第3期265-271页,北京 《现代汉语:历史与社会语言学》述评 P.Chen著李晋霞刘云述评 Chen Ping(陈平)《现代汉语:历史与社会语言学》(M odern Chinese:Its H istory and S o2 ciolinguistics)1999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是供国外的汉语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可能是基于这样一个写作目的,作者以还原现代汉语的发展史为目标,在历史和社会的大背景下,从现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书面语、现代汉语书写系统三个方面出发,对自19世纪末至1990年代的现代汉语的产生、发展过程进行了翔实、全面的考察,对外国人系统了解现代汉语和汉语的现代化过程极有帮助。 这本书是写给外国人的,但对于国人而言也很有价值。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应该对它的历史有所了解。现代汉语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但现代汉语的发展史我们却未必都知道。特别是对于没有经历过汉语拼音化、汉字简化这些“语言运动”的年轻人来说,现代汉语是如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更是所知甚少。读完本书,这个缺憾会得到很大的弥补。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学习了这本著作之后萌生了把它介绍给国内读者的想法。该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现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书面语、现代汉语书写系统。下面择要介绍。 1.现代汉语口语 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现代汉语口语的建立和发展;标准现代汉语的规范和变异;标准语和方言。 1.1现代汉语口语的建立和发展 在简要回顾19世纪末以前的汉语标准口语的历史之后,作者重点论述了19世纪末以来现代汉语标准口语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鸦片战争使国人认识到了自己的落后。从19世纪中期开始,由政府组织或民间自发的振兴中华的运动蓬勃发展,语言改革也是其中最为紧迫的一项任务。很多方言之间不能相互交流,在这一现实面前,建立和发展标准的现代汉语,并改革书写系统,就成为汉语现代化的两个最主要的任务。 受日本的启发,几位知名学者将日本的“国语”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在他们的努力推动下,国语被确立为现代标准汉语。1911年清朝灭亡前夕,《统一国语方法案》通过。由该法案可以看出,学者们在建立和发展现代标准汉语方面达成了以下共识:(1)国语的标准不止语音一个方面,还包括词汇和语法;(2)国语应主要建立在官话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建立在北京话的基础之上,应具有正确、文雅、合逻辑的特点;(3)现代标准汉语不应该只建立在某个单一方言或单一方言群的基础之上,而应包含不同特点,容纳其他方言的语音特点。这些设想和建议成为“国语运动”的基本使命。 本刊网址:htt p://https://www.wendangku.net/doc/5f15070828.html, 562

现代汉语学生论文选题

现代汉语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市(或县/乡镇)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2.××市(或县/乡镇)地名研究 3.××话的特殊词汇 4.××话的量词研究 5.××话的代词研究 6.××话的疑问句研究 7.××话与普通话的语序比较 8.校园流行语考察 9.网络词语的文化内涵 10.手机短信语言的修辞方式 11.流行歌曲歌词中语义的超常搭配 12.现代汉语中异读词的规范问题 13.报刊语言规范问题 14.关于普通话词语规范的几点建议 15.试论现代汉语后缀”者”的构词规律 16.广告中的语言修辞浅论 17.化妆品广告的用词特点及文化内涵 18.广告语中语用预设的运用及分类 19.广告语的隐喻分析 20.试论广告语中一语双关辞格的运用 21.广告用语中的语言技巧考察 22.论小品的幽默讽刺语言艺术 23.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24.小议主持人的幽默语言艺术 25.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技巧论析 26.XX作家(或作品)语言研究 27.汉字的字形修辞现象 28.汉字结构的美学原则 29.近年来出现的某些新词及其发展研究 30.关于称谓语的异化与泛化 31.歇后语与言语幽默 32.歇后语的语义论析 33.简析熟语和成语的种属关系 34.店名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店名”也可换成”人名”,”姓氏”,”地名”,”菜名”,”品牌名称”等等词语,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 35.网络语言交际特点初探 36.熟语的语形问题浅论 37.试论成语与民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语言特点的关系38.成语的划界和释义问题 39.惯用语的划界和释义问题 40.汉语隐语说略 41.论缩略语 42.词语的形象色彩及其功能浅析 43.XX小说中色彩词的运用及作用 44.歧义句的产生原因及分化办法 45.浅析汉语歧义的语用价值 46.连谓句与兼语句的辨析 47.小议词义虚化 48.简论现代汉语中的名词重叠现象 49.”像X似的”语用价值浅析 50.某类词(如代词,语气词等)的语用研究 51.主语省略的修辞作用 52.连词连接作用研究 53.现代汉语插入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 54.现代汉语委婉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 55.汉语口语中的话语标记研究(如:“对了,嗯,好,得了,回头,然后,我说”等) 56.代词”人”,”人家”使用情况考察 57.确定语法病句的标准和修改病句的原则 58.句末语气词使用状况调查 59.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 60.现代汉语程度副词重叠式研究 61.对立原则和××方言的音位 62.互补原则和××方言的音位 63.论汉语言的音节特点 64.同音词分析(或同义词分析) 65.浅谈汉语的词类划分 66.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补述式也可以任选一种) 67.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 68.虚字和汉语的语法形式 69.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70.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71.新兴词缀研究 72.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73.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 74.论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 12 现代汉语语序在汉语语法中的作用 13 现代汉语紧缩句的音乐美 14现代汉语叠音词的作用初探 15现代汉语中缀说略 16 现代汉语《围城》中的比喻

春《近代汉语研究》作业

春《近代汉语研究》作业

————————————————————————————————作者:————————————————————————————————日期:

1.第1题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张胜回头看时,是一个酒博士”中“博士”的意思是()。 A.博通古今的人 B.古代学官名 C.对具有某种技艺或专门从事某种职业的人的尊称 D.学位名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第2题 唐宋时代声调有平、上、去、入四声,当时的学人把这四声分成平、仄两类。其中“仄”是指()。 A.上声 B.去声 C.入声 D.上声、去声和入声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3.第3题 南戏所反映口语的地域大致是我国的()。 A.浙江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中原地区 答案:A 您的答案:A

此题得分:1.0 4.第4题 下列词语中与科举制度有关的是()。 A.秀才 B.说话 C.家刻 D.信心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5.第5题 “拔短梯”、“乌鸦嘴”、“另起炉灶”等属于()。 A.模式词语 B.俗语 C.偏义词语 D.倒序词语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6.第6题 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这个引子叫做()。 A.弹词 B.道情 C.题目正名 D.得胜头回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7.第7题 下列词中属于单纯词的有()。 A.大辣酥 B.打化 C.猛可 D.兀谁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8.第8题 宋元时代的所谓“书会”是指()。 A.想要中举的读书人切磋八股文的组织 B.书籍印刷业的同行组织 C.贩书商人的同行组织 D.说书人、话本作者、艺人、编剧的同行组织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9.第9题 音韵学中所说的“五音”是指的()。 A.宫商角徵羽 B.五个声母 C.五个韵母 D.按发音部位将声母分为五类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0.第10题

现代汉语欧化研究综述

2007年3月第15卷 第1期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J ourna l of X i’an In terna tiona l S tud ies U n iversity M ar.2007 V o l.15N o.1现代汉语欧化研究综述 郭鸿杰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240) 摘 要:本文对现代汉语欧化研究的状况和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梳理,并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加强该领域的研究,阐述了作者的看法。 关键词:现代汉语;欧化;综述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703(2007)0120021204 Abstract:T he p resent study offers a comparatively tho rough review of the research conducted on Europeanizati on in modern standard Ch inese.In additi on,li m itati on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and suggesti ons fo r future research are investigated. Key words:M odern Ch inese;Europeanizati on;tho rough review 随着描写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语言接触对语言演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人类语言演变中,几乎任何一种语言都会阶段性地或连续地受到他族语言的影响,使语言本身的特点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而, ,也就不可能对语言变化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英汉语言接触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上半叶,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科技及其思想文化大举进入中国,白话文运动一日千里之际,翻译作品如潮涌来。英语作为一种强势语言对汉语书面语的影响,成为一种语言事实。这种影响不仅表现汉语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而且在词法和句法层面也出现了一些冲击汉语语法规范的语言变异现象,有的已经或正在逐步扩散出去,甚至已经变成有序的变异,即“欧化语法现象”。贺阳(2004:83)认为,“这一概念既指汉语中以印欧语言为摹本,通过模仿而产生的新兴语法成分和句法格式,也指汉语中原本出于萌芽或休眠状态的语法形式由于印欧语言影响的推动和刺激而得到迅速发展的现象”。 欧化是汉语语法史上的一桩大事。近百年来,该研究一直受到语法学界的关注。总的来说,现代汉语欧化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对其中一些问题的认识尚未取得一致。 1.现代汉语欧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 1919年傅斯年在《怎样做白话文》中说,“我们造词的方法,不得不随西洋语言的习惯,用西洋人表示的意味。而最终就是要直用西洋文的款式,文法,词法,句法……”。这是最早提倡汉语欧化的文章。1921年陈望道一面提倡欧化,一面提出要加以限制。1922年陈独秀做《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大书“国语的欧化”。后来,鲁迅也表示“支持欧化式的文章”,他认为使用带有印欧印记的句子,不仅可以介绍新事物、新思想,而且可以吸收新的表达方法,使现代文更加丰富、清晰和精密。当然,也有学者反对白话文欧化。Ke(1928,转引自H su, 1994)从当时的报纸和杂志上也注意到了白话文的欧化现象,文章用的是汉语词汇,却套用了西方的文法模式、性、标点符号、长句子、同义词或短语的连用、以及条件复句和转折复句的偏句后置现象。他认为这些现象污染了汉语,因而提倡汉语纯净化。梁实秋旗帜鲜明地反对欧化,他认为汉语欧化跟硬译 有直接的关系。 汉语欧化的主张提出以后,引起一些学者的研究兴趣。然而很多研究多是从文学翻译的视角出发,而不是使用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结论只能依赖个人的经验或直觉,而不是细致的观察,所以得出的结论较为片面。王力是中国第一位最为系统研究汉语欧化现象的语言学家。王力(1954:258)认为,“文法的欧化,是语法史上一桩大事。”大量欧化语法现象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现代汉语书面语的面貌。到了20世纪50、60年代,关于欧化的讨论在翻译界重新展开。赞成一方主张吸收新的表达方法,使汉语更加丰富,因而他们提倡借用外语组词造句的规则可以丰富汉语。而排斥汉语欧化的一方则呼吁汉语的纯洁性,特别指出了一些误译和欧化很浓的译文。 近几十年来,中国与世界的接触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英汉语言接触的频度和密度亦不断提高。汉语语法的欧化发展印证了王力先生当年的预言“欧化的语法可以说是没有限制的……我们不敢说现在欧化已经到了止境”。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现代汉语欧化研究进行全方位的梳理,这对于认识非双语环境下的间接语言接触的特点、以及语言接触理论的共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汉语欧化研究的主要状况 2.1外来词研究 在词汇平面上,中国学者对借词进行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第一个对外语借词进行分析并划定借词范围的是罗常培(1950)。不同的学者在不同时期对它的称呼也不尽一致。吕叔湘(1942)叫“外来语”,罗常培(1950)称“借字”,孙常叙(1956)叫“外来语词”,周祖谟(1959)叫“外来词”(或称“借词”),高名凯、刘正琰(1958,1984)叫“外来词”,其他如史有为、符淮青、葛本仪、刘叔新等也采用“外来词”一说。“借词”术语的使用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是随着“词”的确立才开始将它作为“外来词”的等义形式。除了广义的借词定义达成共识外,其他方面一直存在着分歧,这主要是围绕着意译词是不是借词展开的。 有些学者主张把借词局限于音译词,如吕叔湘(1942)、高名凯、刘正 (1958)、王力(1958)。他们坚持“语素原则”,认为将其他语言中的词连音带义都接受过来的音译词才是借词。

现代汉语平时作业答案(绪论部分)

绪论部分 一、填空 1、通常认为说出来的话是口语,用笔写下来的是书面语,而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风格 2、周秦时代的书面语就是一般所说的文言文,汉魏以后出现了一种跟口语比较接近的书面语,如唐宋时代的语录、宋代的平话、元明清的戏曲和__________________等。小说 3、现代汉语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4、现代汉语的存在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口语、书面语、文学语言 5、汉语是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这六种工作语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6、英语和汉语的句子中都可以有修饰语,但两种语言的修饰语的位置不同,汉语的修饰语包括定语和状语一般在中心语__________________。前面 7、语言的规范化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规范不明确、规范不普及 8、从方言区划分上,上海话属于_____________,南京话属于_____________,广州话属于_____________,南昌话属于________________。吴方言、北方方言、粤方言、赣方言 9、春秋时代,汉民族共同语被称作___________,汉代起被称作___________,明代改称___________,辛亥革命后称为___________,新中国成立后被称作___________。雅言、通语、官话、国语、普通话 10、结构主义语言学分析方法包括替换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布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变换分析法 二、判断正误,不正确的请改正。 1、文学家在作品中记录了大量的人物对话,作品中的这些对话属于口语。正确 2、报纸上的社论是典型的书面语,而社论通过广播电视播出后,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中间。错误,社论通过广播电视播出后仍然是书面语。

现代汉语中字母词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中字母词研究综述 薛笑丛① (陕西榆林学院外语系,陕西榆林719000) [摘 要]近年在中文媒体、出版物中频繁出现字母词,群众口语中也经常使用字母词。已有 不少学者对这一现象展开研究,有学者认为字母词是一种新形式的外来词,对其持肯定态度;也有 学者持否定态度,认为字母词的大量使用影响了汉语的纯洁。本文对过去十多年来字母词的相关 研究进行分析和梳理,发现普遍认为应在承认字母词存在的前提下,规范字母词的使用。 [关键词]现代汉语;字母词;规范化;综述 [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65(2007)02-0062-08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国外信息的传递及其影响的日益扩大,以致一些人在公众场合说话时常在汉语中夹杂英语单词,在一些报刊媒体上经常出现一些英文字母缩略词,如“A PEC、W TO、GDP、CEO、M TV、DVD”等,甚至一些具有中国独创用法的“N次”、 “P K”也大行其道,字母词的使用呈快速上升趋势。有的学者认为,目前中国文字的混乱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不少专家学者担忧:这会影响汉语的纯洁和发展,也会影响词汇的表意效果,更将危及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的学者甚至将其上升到要维护祖国语言文字主权的高度上。 对字母词的使用我们不能等闲视之,学者们也早就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本文的考察范围是从1994年至2006年公开发表的有关字母词研究的成果,成果的来源主要是全国语言类刊物和高校学报。②关于字母词的研究应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刘涌泉在1994年发表了《谈谈字母词》一文,此后相继出现了一批文章,主要发表在《语言文字应用》(18篇)、 《语文建设》(10篇)、 《修辞学习》(7篇)、 《科技术语研究》(7篇)、 《辞书研究》(3篇)等刊物上,还有许多研究论文散见于《中国语文》、 《语言与翻译》、 《语言教学与研究》、 《汉字文化》、 《山东外语教学》以及一些大学学报。进入新世纪以来,字母词的使用受到更多人的关注,研究达到了高峰期,一些学者从理论到实践探讨字母词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了很大提高。 §1字母词名称和定义之争 刘涌泉(1994)在《谈谈字母词》一文中曾把字母词定义为“汉语中带外文字母(主要是拉丁字母)或完全用外文字母表达的词,前者如B超、卡拉O K等;后者如CD、U FO等。它是一种 ①②[作者简介]薛笑丛,1963年生,男,教授,研究方向为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 将综述的起始时间确定为1994年的主要原因是,在此之前,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此后字母词的使用开始呈上升趋势,相关研究也相继展开。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的规范化标准: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词汇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音节(元音占优势)、声调(音乐性) 词汇—数量丰富 语法—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 语音 声母:双唇音(b\p\m)齿唇音(f)舌尖前音(z\c\s)舌尖中音(d\t\n\l)舌尖后音(zh\ch\sh\r)舌面音(j\q\x)舌根音(g\k\h) 韵母:开口呼(a\o\e)齐齿呼(i)合口呼(u)撮口呼(ü)双声、叠韵 音变:轻声、变调(如“一”)、啊的音变(i\ü-ya,u\ao\iao-wa,n-na,ng\nga-a,其余不变)、儿化 文字 汉字的字体:甲骨文、金文、小篆(汉字的第一次规范)、隶书(进一步符号化)、楷书、草书、行书 汉字的特点:1)表意性文字2)字形记录的语音单位是音节3)平面型文字4)不实行分词连写 汉字的结构方式:六书象形(火首贝燕禾门)独体字 造字方法指事(上三本至亦刃) 会意(从北兵看益寒友匠烦休)合体字 形声(江问郊霖翅) 用字方法假借:本无其字,借用已有的音近或音同的汉字来表示(自莫) 转注:一对同部首的字,由于意义相近,声音相同或相近而互相注释 外部结构:结构单位(笔画、部件-偏旁和部首)和结构关系 词汇 语素:一般一个音节都是一个语素,但一个语素不一定是一个音节。另:儿化音是一个音节写成两个汉字即两个语素 语素的分类:单音节语素 双音节语素连绵词(双声、叠韵、非双声叠韵-鹌鹑、蝙蝠) 多音节语素基本是音译外来词-巧克力 自由语素:能独立成词,也能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定位语素:一个语素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有一定的位置(第-第一、阿-阿爸\头-锄头、子- 包子)在构词中常具有类化作用(化、性),有的还带有词汇意义(阿-带有亲热的感情色彩)不定位语素:一个语素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的时候,没有一定的位置 可以把不自由的定位语素称为“词缀”,自由的、不自由的不定位语素称为“词根” 语素结合的方式:联合式(语言、江湖、国家、高低) 附加式(红旗、草图、春耕、秋收) 补充式(认清、说明、打动,可插入“得”“不”\船只、房间、花朵、马匹) 陈述式(眼花、胆怯、性急、年轻) 支配式(带头、伤心、知己、司令) 多义词危:1)不安全—危险、居安思危;2)损害—危害、危及生命;3)指人快要死—病危、临危; 4)高—危楼百尺;5)端正—正襟危坐 手:1)人体上肢前拿东西的部位;2)拿—人手一册;3)小巧便携—手册、手折;4)亲手—手植、手札;5)量词—一手好字 同音词与多义词:同音词虽然语音相同但意义之间毫无联系,多义词表示的是同一个词表示不同的意义

古代汉语连词研究

古代漢語連詞研究 摘要:对于古代汉语连词的研究历来多从单本著作入手,详尽研究该本文献中有关连词的方方面面。本文将从连词的定义入手,探究它的来龙去脉、产生发展,接着再进行专书研究,从甲骨文中的连词开始,到《孟子》中的连词再到《史记》连词,为古代汉语连词研究展开一个新面貌。 人们在尚未接触语言学之前对连词的定义应该比较模糊。首先,它的属性很明确,即它是一种虚词。以周秉钧《古汉语纲要》为例,该书中对连词的定义为:连词是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也有连接词和词组)、分句与分句,以及句与句的词类。不管是在丰富词的类型方面还是充当句子的成分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连词所发挥的作用自不必赘述。古代汉语连词系统中除了少数几个连词与现代汉语全然不同,大部分的都是延续至今的。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我们可以断言现代汉语连词不是突变的,而是渐变的,它是不断地从古至今发展过来的。研究连词,无论是古代汉语连词还是现代汉语连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就是它有怎样的发展演变,用发展的观点来研究,这样就更能理解在此阶段中出现的文献中的连词所要表达的意义,从而更有利于对文献的解读多方面解读。 关于汉语连词的产生和发展,语言学家已经发现连词早在殷商时代就已产生了。甲骨卜辞作为殷代王家档案,可以部分反映出当时语言的基本面貌。据研究,甲骨卜辞文已经初步具备一个包括连词在内的虚词系统,其中连词有“及”、“于”、“以”、“若”、“则”等。其作用有的是连接词与词的,也有的是连接分句与分句的,比如说“及”、“于”是连接词与词的。从中古时期开始,汉语的书面语和口头语逐渐分化,书面语中的连词系统基本保持古代汉语的面貌,延续使用至近代,即文言的连词系统。口语中的连词不断发展演变,历经中古、近代两大历史时期,才形成了现代汉语的连词系统。晚唐代以后,连词在中古汉语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变化发展,主要表现在新旧形式继续交替,双音节词剧增,口语化趋势已经形成。现代汉语中使用的连词大多在这一时期就已经出现。清中叶至清末到民国初年这段时期是近代汉语演变到现代汉语的过渡时期,连词的发展不仅表现为数量大量增加,现代汉语中使用的连词也已全部出现,同时还保留了一部分旧的形式。当然这个时期的连词与现代汉语也有不完全相同的地方,这体现的是汉语过渡时期不稳定的特征。经过这个时期,连词中这些不稳定的因素趋于消亡,比如同义异形、文言词、紧缩形单音节词等现象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筛选同义异形的词,把晦涩冷僻的词淘汰出去,通俗常用的词则加以保留,此外,紧缩形单音节词和文言词大量摒弃,大大重用口语词和双音节词,这样连词才呈现出了现有的面貌。这大致就是连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不过因为研究方法、方式的不同,人们对于这一点又有着不同的见解。 关于连词分期,汉语中的连词和汉语其他的语法现象一样,从产生、发展到现代的形式,经历了一个很悠久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连词的产生和发展的分期应该与汉语语法史的分期一致。王力先生提出的汉语语法史分期是:(一)公元3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为上古期。(3、4世纪为过渡阶段);(二)公元4世纪到12世纪(南宋前半)为中古期。(12、13世纪为过渡阶段);(三)公元13世纪到19世纪为近代。(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