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文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终极)

人文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终极)

人文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终极)
人文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终极)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赵荣等编著,《人文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2.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

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把以上三大传统范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二、简答题

1.分析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社会科学,它既有社会科学的特性,又有地理学的特点。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点是: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1)社会性

(2)区域性:①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的研究,它的分布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究,区域特性和区域条件的研究,区域划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地图的编制等,都是区域性的体现。②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差异,根本点之一也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3)综合性:①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和整体性。②人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也在于他在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后,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矛盾的构想。

三、论述题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人文地理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认识活动,不仅具有科学认知的价值,而且还能直接指导和参与社会实践。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社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①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②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③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2)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

(3)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2.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人文地理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社会科学以人及社

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2)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的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在不停的运动中,比如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政区和疆域的变革、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传播、聚落的形成和分布等,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要有动态的观点,要求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2.文化生态关系:在一定地域内,自然环境要素是文化系统形成与发展的基地,社会文化环境是文化系统演进的动力,文化影响人们对环境的作用,使环境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文化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是文化生态关系。

3.文化整合:文化除了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外,它们各又可分为不同的文化特质。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

4.文化景观: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文化景观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不同文化集团的差异与特征。

二、简答题

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1)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2)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3)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4)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

(5)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

2.文化区的分类★★★★★(掌握概念和各分类之间的对比)

(1)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者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地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的特征是,它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以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

例如:两个民族之间存在国界;语言文化现象等。

(2)功能文化区:是指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的特征:功能文化区的中心位置明确,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但不一定居于分布区的几何中心。并且因其中心位置及边界的界限确切、中心的功能性作用、区内的功能联系而与形式文化区具有显著差异。

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农场、一个教区等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

(3)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自我意识。

乡土文化区的特征: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在于,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与形式文化区的差异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例如:美国东南部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与文化的地区。

3.文化扩散的类型★★★★★(掌握概念)

(1)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扩散现象的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扩展扩散根据传播情况不同,又可以分为三类:

①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②等级扩散: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

③刺激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2)迁移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迁移扩散的特点:传播速度快,距离远,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

4.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

(1)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环境决定论认为人和自然对文化的关系是单向的、完全由自然决定的;“强”式文化生态关系认为环境强有力的决定、限制和影响着人类文化的行为和文化过程。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的决定着文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是因果直链型关系。

(2)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强调人的选择能力,把自然与人看成是双向影响。认为自然对人类文化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性,经过人的选择才能在特定环境下创造最佳文化。

(3)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研究人类环境关系中人对环境物象、观念的研究,探索和环境有关的人类行为动机,解释人对环境所产生的知觉决策的行为激励。

(4)和谐文化生态关系: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更加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和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的协调性。

5.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自然景观是指自然界原有物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景观,它的形成很少受到人类影响,诸如自然形成的河流、山川、树木等。而人文景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附加人类活动的形态痕迹,集合自然物质和人类文化共同形成的景观,如风景名胜景观,园林景观等;二是依靠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综合运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知识,形成具有文化审美内涵和全新形态面貌的景观,如城市景观、公共艺术景观、建筑景观等。

(2)联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共同组成了文化景观。但是,今天在地球表面上的所有自然现象的综合体可以说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一定的人为作用的影响,完全纯的自然现象综合体是不存在的。

6.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

(1)区位论——严格来说是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的核心理论,而不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理论,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

(2)文化景观论——通过过去或现在人文活动的结果,研究该地区的人以前的各种活动,恢复其以前的活动过程。弊端:只是过去人文活动的结果,并不能说明人文活动的动力和原因。

(3)行为论——把心理学的有关成就引入地理学,发展成为人文地理学一个新的分支:行为地理学。弊端:只能说明人在某种环境中的一些行为。

(4)人地关系论——人文地理的基本理论

三、论述题

1.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1)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成为人文地理学的基本主题,文化区是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

(2)文化区是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的分布地区。人文地理学以文化为核心理论来统帅人文地理学的各分支学科的人文地理现象。

(3)文化区由不同类型的文化为对象来分可分为三类:①形式文化区;②功能文化区;

③乡土文化区

2.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1)扩展扩散的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并且其中各种文化现象的扩散速度是不同的,有的速度慢,有的速度快。(造纸术与呼啦圈传播速度的对比)(2)迁移扩散的特点:由具有该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易于保持该文化本身特点。迁移到远处,使

该文化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功夫)

(3)某些边界对文化有屏障作用(南非边界阻止外来电视节目),完全不能通过的屏障是不多的,比较多的是可部分通过的可渗透屏障(加拿大要求在本国出版的外国杂志须含一定量本国题材)。

(4)某些文化现象,在一地的传播有速度快慢的波动和周期现象(追逐时尚的文化现

象)。

3.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通过影响人类活动,而对文化施加影响。生产力越低,这种作用越明显。而

随着科技发展,两者关系变得复杂,一方面,人类能动作用增强,改造和利用自然能力增

加,在自然环境不那么优越的条件下,也可以生存。另一方面,自然环境也慢慢成为具有

人类痕迹的自然环境。具体为:

(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例:因为文明的发生和发展,需要剩余劳动时间,故世界古文明均位于地理条件优越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自然条件的优越与否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例:波利尼西亚群岛土著人的石器生活。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文化发展施加一定的影响。)

(3)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不同地区具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不同,因而各自的生产发展方向不同。(例:在生产发展早期阶段,人类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由于地理环境的无数变化和等机构成不同,使各地形成不同的农业区域特征。)

(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例:梯田文化。)

4.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

(1)文化区: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即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的分布地区。

(2)文化扩散:指某种文化从一地区扩散到另一地区,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包括扩散、交流、传承等意,是指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过程。

(3)文化生态学: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

(4)文化整合:文化除了可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外,它们各又可分为一些文化特质。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

(5)文化景观:居住在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亦称人文景观。

(6)文化区是人文事象的空间特征、文化扩散是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生态是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整合是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景观是文化现象的综合体,上述五者为人文地理学的五大主题。

(7)只有了解文化的时间过程,才能深入认识文化区的空间特性,文化的空间现象的研究应与时间过程相结合。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人、文化、环境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地域文化系统。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性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要素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文化整合最先发生的是文化冲突,结果往往促进新文化的产生,文化整合的变化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地域之中。文化景观具有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

5.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并且,人地关系、区域研究、空间分析是人文地理学的三大主题。

(2)人地关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关系,其影响到人文地理学的各个要素和方面。

(3)20世纪60年代,面对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态失调等全球性问题使得人类开始意识并谋求人地关系中的和谐论,逐步确认,成为人文地理学理论的革新。

6.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1)环境决定论——过分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忽视各种因素之间复杂关系。人在该理论中几乎不起什么大的作用,居于从属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

(2)可能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认识积极地力量。生活方式是决定某一特定人群将会选择那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心理因素是人类与自然的媒介和一切行为的指导者。

(3)适应论——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

(4)生态论——主要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侧重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

(5)环境感知论——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受其环境与文化的影响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印象,这种由环境产生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人一旦形成环境感知后,他对现实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就必然受已存在的环境感知的影响,这样,人群对该环境做出的反应和决策必然以不全面的理解为依据

(6)文化决定论——人通过文化在人地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

(7)和谐论——人类要支配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共生和谐关系。

7.以“和谐论”阐述如何协调人地关系

(1)协调的目标是一个由多元指标构成的综合性战略指标,应包括生态、社会、环境等多远指标构成的一个综合性发展战略目标;

(2)要保持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3)合理利用资源,维护资源的永续利用,寻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对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使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保持和谐共生;

(4)整治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8.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

(1)汤因比的“挑战与迎战”学说(三原则)

①挑战与应战:古埃及人面对冰后期气候回升,草原变为荒漠,生存环境恶化,有三种选择,其一是迁移,二是以耐旱动物维持生存,三是训化动物和从事农业。埃及人选择了尼罗河岸农业。

②逆境美德:五种逆境刺激产生美德,一是困难地方的刺激,二是新地方的刺激,三是打击的刺激,四是压力的刺激,五是遭遇不幸的刺激。刺激使人奋起,从而战胜困难。

③中庸之道:刺激必须有限度。适度刺激使人产生应激反应,找到解决困难的途径和措施,从而改变环境,重塑文化景观,推动社会进步。

汤因比将客体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主体的人结合起来,并从其相互关系和彼此相互影响的力度来分析其挑战,这为人地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2)马克斯·韦伯探索资本主义工商业与新教之间的关系,由命定论分析出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即命定论坚信若被上帝获救,唯一办法是尽力于自己的职业,通过这种信念的支持,新教中的信徒们勤勉于世俗职业劳动,杜绝享乐,积累财富,使资本积累时期形成中产阶级人格特征,即“新教理论中的资本主义精神”,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对于人地关系的探索,韦伯介绍的是思想先变化,再改变生产与环境,这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新的人地关系的精神作用进行分析有所启发。

(3)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人的生活方式不只是地理环境主宰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心理等许多复杂因素作用的结果。把对人类历史的研究与对人类生活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地理环境为基础了解历史,在时间过程中研究人地关系。

9.依据文化地理学中人地关系图式说明人地关系★★★★★

由斯宾塞和托马斯提出,这图式是一个社会文化系

统的人地关系模式。其中四个要素,即人口、自然生物

环境、社会组织和技术。

人口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并具有一定文化的群

体。人口的数量和文化状况在各地质监的差别往往很

大。

自然生物环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空间与资

源。各地环境条件和资源状况也互不相同,对人口承载

能力亦不同。

社会组织,亦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环境。其各个单元

——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和血缘关系的——通过遵循群体内一系列共同的规则、法律、习惯和规矩,使一个个单独的人组成巨大而有机的组织网,保持社会稳定并有效地发挥功能。

技术是实现特定目标的手段,人们利用技术获得生存,改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在四个要素中,技术、社会组织与人口又都在自然生物环境所提供的空间与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活动。人口,作为社会的人,则又是这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中心,这里面的人地关系既反映了人的主动性(例如人发明新的技术,创造新的社会组织),但又反映了受自然生物环境的约束性。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人文地理调查方法:是在社会成员中收集并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和事件的趋势的资料,以查明区域人文地理环境或事象

二、简答题

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2)制定研究计划(3)收集、整理材料(4)调查研究与实地考擦(5)分析研究(6)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2.简述不同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

(1)经验主义方法论:

①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途径:通过调查,收集各地区的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采用地理学的研究思路进行表述,进而解释各地区的差异,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②特征:A观察是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价,得出结论;B区域研究最为典型,由于每个地方具有独特性,因而区域研究的哲学基础是例外论的;C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2)实证主义方法论

对传统人文地理学的影响:①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传统地理学关注地区特点因而是独特的,理论发展受到抑制;空间地理学则寻求用空间分布的普遍规律来解释各地区的独特事件。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引入,是地理学作为空间科学重建了研究内容和理论主体。②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的采用了演绎逻辑,即从某些一般性的规律出发,将其应用于特殊事件。

③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实证研究所采用的数量化技术,意味着空间分析上的精确性,取代了传统人文地理学的模糊化推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不足之处:①经济决定论的倾向。实证主义学派对人的看法类似于新古典经济学中“经纪人”的概念。②实证主义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在一个地方观察到的行为被设想为所有行为的规范。③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多变量系统,难于模拟实验,无法受控重演,因而演绎模型的建立具有相对性。

(3)人本主义方法论

加强对人的研究,以人这个主体为出发点,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在历史地理学方面,人本主义地理学思考位于人类活动背后的动机。在文化地理学方面,重点是地方观念的研究,即人与地点之间的联系。在日常生活方面,研究主体的人和客体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4)结构主义方法论

结构主义是根据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根据事物和社会事实来解释显示。它的基本原理是,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只需连续在一起时,才是有意义的。

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①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这从地理学家强调研究区域的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中可以看出。②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

2.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哪些途经和方法。

(1)地理社会调查

含义:地理现象的社会调查是指对一些地理现象或有关问题,通过到各机关单位收集资料、组织召开座谈会或个别访问或观察了解一些有关事务的遗迹,取得信息。

目的:社会调查的目的是直接通过对人的访问或手机查阅有关历史文献、统计资料,以实现区域地理野外考擦任务的完成。

特点:调查内容广泛复杂、受人的主观影响作用大等。

调查方法:访问法、资料收集法、抽样法、专家系统法。

(2)科技文献:①地理科技文献;②因特网信息资料库

(3)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与新方法:①遥感RS技术与地理信息的获取;②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获取;③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一、名词解释

1.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产率)的过渡。它不是一个独立自生的过程,而是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2.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互规律。

3.适度人口的概念: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的,前者是后者的主要组成部分。

4.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扶养的最多人口数量。而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5.适度人口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之别。经济适度人口:是指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达到最高生活水平(即按人口平均的最高产量和最高收入)的人口,也即获得最大经济福利的入口;实力适度人口是指一个国家达到最大实力时的入口,即除去考虑没人平均的最高生活水平外,还要考虑国家的政治和军事所需要的人口。因此,实力适度人口在数量上要高于经济适

度人口。

6.人口分布: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7.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

8.农业人口密度:是指一个地区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农业人口数量。

9.营养密度、比较密度分别是一个地区单位耕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和单位农用地上的人口数量,所谓农用耕地、林地及草原牧场(后者按3:1折算成耕地)。这些指标可以更清楚的表示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实际状况和土地的承载能力。

10.人口移动:广义的人口移动包括所有人类个体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人口迁移,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叫做人口流动。

11.人种: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它按人们自然的体形和遗传特征加以区分,人种属于生物学和体质人类学的范畴,是人类自然属性的一种表现。

12.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

13.民族的形成一般认为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部落(族)和民族三个发展阶段。民族是比氏族、部族(落)更高级的人群共同体。民族的出现是氏族部落制度瓦解的结果。民族是个历史范畴,民族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产生,也会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趋于消亡。

14.民族的特征:①共同语言;②共同的地域;③共同的经济生活;④共同心理素质。

15.民族分布:可以分为形式分布区和机能分布区。

16.民族省:分散居住在其他民族分布区的少数民族分布区面积大的可以称为民族省,小的可以称为民族岛。

17.塥坨:指一民族受某种压力或歧视而居住在市区内某地区的民族聚居区。这包含着贬义,是指受歧视民族在城市中的聚居区,特别是有色人种的聚居区。

18.民族邻里:是指民族聚居所形成的街区。

19.民族机能分布区:是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体制。例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不同等级的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20.城市民族聚居区空间发展上分四个过程:核心区阶段、中间地区和边缘地区、聚集点、民族聚居。

21.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民俗是各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具体反映在服饰、饮食、居住、生产、节庆、礼仪、禁忌等方面。

22. 流行文化:指当今风行的、大众的时尚的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动向,尽管有时转瞬即逝,但也有的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流变或在为新的文化而长久存在,甚至掩盖了传统文化。如欧洲和北美,流行文化几乎是完全淹没了民间文化,而在日本,则是传统文化(艺会、相扑、茶道)和流行文化(洋服、摇滚乐、棒球)并存。

二、简答题

1.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1)人口数量:1万年前地球上疏散地分布着1000万原始人类。

(2)农业革命前人口发展特征包括:①极低的人口密度;②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③最后两个特征是人口的分布和迁移,一般选择朝阳、干燥、场地较为开阔、地势较高、接近水源、能有效地抵御外来危险的场所作为固定或半固定营地,因而原始人类的分布又相对集中。

2.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1)一万多年以前,地球上出现了农业。在此后的几千年内,农牧业基本上取代了采集和狩猎,成为人类主要的生产方式,使世界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2)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亚洲西南部、东南部以及美洲中部的农业均为独立演化的观点得到认可。

(3)农业社会与采集狩猎社会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它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

(4)农业社会时期人口发展特征:即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

低。

3.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1)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的下降

①高死亡率是前工业社会世界人口特征之一。但自18世纪中叶,死亡率就开始持续下降,这种下降的趋势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死亡率的下降最早是从欧洲各国开始的,并由此引发了欧洲各国的人口变化。

②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益完善的服务引起的作用最为直接,是大幅度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2)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先上升后持续下降

在工业化早期的一个短时期内,欧洲一些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曾一度上升。

进入20世纪后,出生率仍持续下降的原因:①计划生育及控制生育的有效性;②妇女晋升机会增;③一些离婚率高的国家人们对传统家庭体系稳定性的怀疑;④现代人的求学、接受培训、就职和恋爱生涯占用了较多的时间,相对地推迟了生育行为;⑤现代社会将一名婴儿培养成人并使其接受高等教育将花费相当的代价。

(3)工业化过程中人口发展的特点:①在工业革命之前的15世纪,世界人口增长已经开始加速。据统计,世界人口在15、16、17、18世纪分别增长了28.2%、11.9%、47.5%和80.6%。可以看出,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②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发达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趋于下降,发展中地区在后期死亡率才开始下降,出生率却居高不下。

4.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1)1999年10月12日被联合国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并且,世界人口每增长一个10亿,所用时间在逐渐缩短。世界人口的第1个10亿用了近100万年的时间。从19世纪初至1930年的100余年时间里,实现了第2个10亿。1930年到1960年已发展到30亿。从1960年到1975年,世界人口由30亿发展到40亿。1975年至1986年,世界人口的第5个10亿过程只用了12年。从1987年至1999年,世界人口用了13年便突破了60亿大关。

(2)世界人口未来增长特征:尽管人口增长率下降,由于世界人口的基数巨大,世界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

5.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

(1)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作用:①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人类是自然环境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②自然环境给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生存资料的同时,人们所从事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一切物质条件也都来源于自然环境;③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人口发展、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也会产生重大影响;④自然环境对人口增长的作用集中体现在自然资源上。

(1)人口的发展状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①适量的人口是开发环境的动力,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存在,便谈不上开发环境;②过量的人口增长会对环境造成压力,从而不利于协调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6.人口与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因素突出的表现出两重性特征: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①人口是社会生产力不可或缺的前提和要素,人口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主体。②作为消费者,人类生活和生产上的消费需要,推动着下一次的再生产运动。所以,人口是再生产运动的起点和终点。

7.我国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

(1)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

(2)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

(3)人口的低地指向性,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不平衡。

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最早的论述,提出了自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止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8.中国人口分布的成因

(1)自然原因: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上东部以平原为主,有漫长的海岸线,西部以山地为主,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而且远离沿海,在经济的全球组织中处于边缘腹地的地位,所以西部地区人口承载力比中东部地区低得多。

(2)社会经济原因:①历史上,自宋朝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由西部向东部转移,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良好的自然环境推动了经济发展;②近代以来,东部地区便利的交通为其发展与交流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为东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③改革开放以来,东部良好的基础使东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流动,西部地区尽管人口密度比中东部低很多,但西部地区人口对环境的相对压力已经大于中东部地区。西部地

区的人口生理密度(以每公顷耕地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已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密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所负担的人口)不仅高于中部地区,而且高于东部地区,比东部地区高出的幅度达50%以上。

9.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原因及对策

(1)特点:①绝对数量大;②发展速度快;③老化速度大于经济增长速度;④耦合性。

(2)原因:①生育率下降,生育率是年龄构成的定盘星;②人口寿命的延长。

(3)对策:①突出老年人的精神价值;②发展老年产业;③加强积累,奠定基础,细化老龄程度,抓住发展机遇;④完善构成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体系;⑤加强技术投入,加快产业调整,以技术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⑥培养专门老年护理人才;⑦延长退休年龄;⑧关注老龄妇女。

10.人口迁移的分类

1.按涉及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按迁移的时间,可分为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等。

3.按人口迁移的社会组织形式,可分为个人迁移、集体迁移、自愿迁移、被迫迁移、自发移民和有组织移民等。

11.人口移动的历史回顾

(1)人类诞生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类最主要的经济活动是采集和狩猎,为满足最低限度的生存需要经常移动。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由早期居住的热带地区逐步向温带、寒温带森林地区迁移。

(2)农业社会时期,人类因政治、经济、宗教、军事等原因,各种形式的人口迁移断断续续地进行。

(3)到了近现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新大陆的发现、产业革命以及交通运输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人口移动的规模迅速扩大。工业革命也导致了城市化社会的兴起,促使劳动力由农业转向工业,由农村转向城市,逐步奠定了当今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12.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美国人口统计学家拉文斯坦——七条迁移法则)

(1)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

(2)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

(3)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

(5)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

(6)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较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

(7)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由祖国携带家眷全家移出是很少见的。

(8)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

拉文斯坦推论道:迁移发生率与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也就是说,迁移的距离越长,移民的数量就越少。

13.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1)流向的特点: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大多是由穷国向富国迁移,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向欧美发达国家迁移人口是国际人口迁移的普遍现象。②由低收入国到高收入国,如美国、西欧。

(2)人口结构特征:中青年、单身、男性为主,近年女性比重上升。

14.人口迁移的机制

(1)人口迁移和流动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一种反应。

(2)解释迁移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机动变化产生的因素。

(3)尽管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的原因是经济方面,即寻找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挣更多的金钱。政治因素文化因素也能引起大规模移民。国际战争或国内战争也能引起迁移潮流。社会秩序的变革和文化因素也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15.流动人口趋势和特点

(1)趋势:①流动规模越来越大;②流动半径越来越大;③流动高峰提前,外出时间延长;④外出民工以劳动力为主,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⑤流动方式以连锁方式为主。

(2)原因分析:①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行;②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农民对改变自己身份的渴望是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因素;③国内新的经济格局的形成和重心转移是客观因素;④耕地减少、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劳动剩余是流动人口产生的内在因素;⑤农村基层组织的失控及城乡收入差距的拉长是直接原因。

16.民俗的分类

(1)物质民俗:包括居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生产民俗、交通运输民俗等;

(2)社会民俗:包括节日民俗、岁时民俗;

(3)礼仪民俗:包括诞生礼仪、成年礼仪、婚姻礼仪、丧葬礼仪;

(4)精神民俗:包括巫术及其民俗、宗教、信仰民俗、民间禁忌;

(5)口承语言民俗:包括民间文学传承(神话、故事、歌谣、叙事诗、言语等)、民间艺术传承等。

其中物质民俗中的民居、饮食、服饰,在文化景观区中最易于辨别,最能反映民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论述题

1.比较人口转变理论

(1)1934年,法国人口学家兰迪——“三个序列”

①第一序列即原始阶段,特点是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②第二序列即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了、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③第三序列即现代阶段,先是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却维持不变、人口增长加速,后是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又转入低。

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奠定了人口转变理论研究的基础。

(2)1944年,美国人口学家诺特斯坦——“人口转变”理论

他将兰迪的第三序列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高低高”阶段、过渡阶段和“低低低”阶段。

(3)诺特斯坦的学生寇尔进一步深化了人口转变理论,对五个阶段进行了重新命名并提出了各阶段的数量界限。(参考书本P80)

(4)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参考书本P80)

①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②早期扩展阶段,即EE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③后期扩展阶段,即LE阶段,死亡率持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到最快而后减速。

④低位静止阶段:即LS阶段,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将至低水平并重新到达均衡,人口增长再次低于静止状态。

⑤减退阶段,即D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状态。

2.比较各国人口转变模式

(1)西北欧模式:经济增长促使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平稳、缓慢的下降。

(2)日本模式

发展阶段:①日本产业革命较晚,整个19世纪大体上均处于高位静止阶段;②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属于早期扩张阶段;③20世纪50—70年代是日本人口的后期扩展阶段;④进入80年代已经进入低位静止阶段;⑤90年代中期自然增长率仅为0.3%,预计2010年前后进入绝对衰减阶段。

日本模式特点:采取了强有力的人为干预生育行为的措施,因此,人口转变速度快,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北欧国家一二百年的道路。

(3)中国模式

发展阶段:①旧中国是高位静止的原始型;②1949—1970年处于早期扩张阶段;③70年代到90年代处于后期扩张阶段;④预计2020年前后进入低位静止阶段;⑤进入2040年将处于绝对衰减阶段。

中国模式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另外,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

(4)印度模式:20世纪20年代之前一直属于高位静止阶段,此后进入早期扩张阶段。50—60年代,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2.0%,一直到90年代仍未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异同

(1)相同点: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不仅取决于技术因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经济、政治、文化因素。

(2)不同点:①西欧等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基于经济起飞基础之上的。在日本,紧随人口转变之后的经济发展明显为其人口转变的彻底性提供了保障。②而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为人口转变设置了障碍。

4.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口转变三个显著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从1949~1957年: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出生率保持在高水平的情况下,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再生产出现了第一次增长高峰。

原因:①新中国成立之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带来了人口迅速增长;②医疗卫

生条件不断改善,各种危害人民生命的急性传染病很快得到控制,死亡率迅速下降,中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且转变速度之快,世所罕见。

(2)第二个阶段是从1958~1998年:这个阶段相继经历了一个人口发展非正常时期和两次增长高峰,突出特征是死亡率保持在低水平的情况下,出生率大幅度下降。

三个特殊时期:①非正常时期。1958—1961年。由于政策方针失误和自然灾害影响,人口再生产的自然演变过程被中断,死亡率异常上升,1960年达到25.43‰,导致出现了人口负增长。②第二次高峰期。1962~1965年是对被打断人口增长过程的补偿和恢复。③从1966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随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和计划生育政策在70年代中期推行,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但是,进入1980年以后,50年代和60年代两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相继进入婚育年龄,中国人口增长进入了第三次高峰期。

(3)第三个阶段是从1999年开始至今:中国人口再生产进入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是人口数量长期保持着低水平增长的状态。从趋势上看,由于人口逐步老龄化,人口死亡率将略有提高。

5.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1)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定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口现象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所以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编制,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要意义;

(2)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利于更好的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

(3)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来讲,适度人口的确定也有着重要意义。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基本上都是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顺其自然的自动实现的,而发展中国家则完全不同,它们不仅经济落后,实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实际人口已远远超过其适度人口。所以,只有及早确定科学、合理的适度人口,才能采取政策手段,促使人口转变,并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持续增长的经济实力保障人口转变的完成,这才是行之有效的策略。

6.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

(1)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①世界90%的人口居住在仅占陆地总面积10%的土地上,陆地上的大部分地区至今仍无人居住。②世界人口的88.5%集中在北半球,并且主要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区域。③从海岸线向内地约200km范围内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一半(而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30%)。④海拔500m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57%,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80%;而占陆地面积43%的高原地区(海拔500m以上),仅居住着世界人口的20%(小面积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⑤亚欧两洲合计人口占72.5%,其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6.2%。而面积广大的南极大陆无定居居民。⑥在各大洲(或地区)内部人口分布也不平衡。

(2)世界人口分布还表现出明显的中低纬指向(暖湿地区)、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

(3)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四大人口稠密区)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是南亚;第三个是欧洲;第四个为北美洲东部(特别是美国东北部)。这四个人类大陆的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但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2/3以上。

(4)人口最稀少地区:干旱(沙漠)地区、寒冷的两极地区、热带雨林地区和海拔5000m 以上的高山地区,这四类地区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3以上,人口却不足世界人口的2%。 7.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

中国人口分布依然不均衡,突出的特点是在土地载体上的分布东密西疏,人口在土地和经济载体上呈现逆向分布。中国人口分布的这一稳定的宏观格局是由生态系统承载力的空间差异和经济空间组织的空间不均衡性决定的。

目前,东部人口密集,但是人口承载状况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还有相当的人口承载潜力,但是上海的人口规模太大,不仅仅对土地的压力很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其经济承载能力;中部人口规模大,西部人口稀疏,但对这两个经济地带现有经济状况而言,人口规模仍然是过大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快经济发展,从而舒缓人口对土地载体的压力。

8.分析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①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气温和雨量来实现的。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地区(如亚热带和温带)成为人类密集的地区。②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表现为人口分布多趋于低平地区,其原因是气温和气压都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降低,直接制约着人们的生理机能。③土壤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④水体除了作为水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所用外,还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载体和通道,也是人类副食品的一个源地。海岸地区比内陆腹地具有更高的人口密度。⑤自产业革命以来,某些地区的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

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②经济发展水平;③经济活动方式;④交通输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3)历史因素:居住历史长、开发较早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地中海地区;而开发较晚的地区人口较稀疏,如大洋洲。

(4)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也较大,有时短时间内便可改变人口分布状况。例如,两次世界大战每一次都伴随着人口大规模的移动。此外,国家的人口政策和文化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9.分析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即人口迁移)的成因,思考人口变动对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影响。

(1)人口自然变动的成因: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人口增长过程随着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外部政治环境、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2)人口机械变动的的成因: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生态环境因素。

(3)人口变动的影响:①利:政治方面,为国家国土防御提供充足的战略人口,以便更好地管理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科学文化技术方面,为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奠定基础。②弊:给当地造成过大的人口压力并滋生很多问题;对迁出地意味着人才的流失。

10.种族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各种族自然形态的形成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既受环境条件制约又在环境长期影响下表现出自己的适应性。

(1)肤色是人类形态最一般的特征,它的变化和地理环境有关。

(2)气候对人体结构的影响,一般地说,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徨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其身体较肥大,而后者的身体趋向于细长。

(3)地理环境对人的鼻子、眼形和头发组织等身体特征亦有影响。环境对各种族的身体特征影响是巨大的,而各种族具有的特殊身体特征(黑皮肤、长四肢等)亦是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果。

(4)除此之外,社会环境对其些种族特征发展也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11.世界民族的分布

(1)分布概括:①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民族共有3000个左右。各民族的人数差异很大。汉族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占世界总人口的1/5。②目前世界上人口在一亿以上的民族有7个:汉人、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巴西人、日本人(2)世界主要民族及其分布

①汉族:中国(97.8%),其次在东南亚各国、美国等。

②印度斯坦人:印度(99.7%),其次在尼泊尔、巴基斯坦、新加坡等。

③美利坚人:美国(99.3%),其次在加拿大、墨西哥、英国等。

④孟加拉人:孟加拉国(58.7%)和印度(41.2%),其次在尼泊尔、英国等。

(3)中国的主要民族分布:①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②我国现有56各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2%,其余55个民族占总人口的8%,习惯上称之为少数民族。③我国民族的分布呈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主要特点。④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但汉族人口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区甚广,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0%~60%,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12.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1)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大多认为主要是在二三万年前,大部分由白令海峡过去,小部分可能在较晚时期由南太平洋群岛到达南美西部海岸。

(2)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从16世纪开始,非洲的黑人被欧洲人当做奴隶大量贩卖到美洲。在美洲的黑人主要集中在三个地区:①第一是加勒比地区,从1500年到1850年之间,运到该地区的黑人总量达到400万;②其次是巴西,到19世纪中期,输入的黑人奴隶由350万;③第三是美国,输入的黑奴约50万,目前黑人达到3000万。

(3)西班牙人和葡萄芽人向拉丁美洲迁移: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新大陆以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便开始向拉丁美洲各地移民。在拉丁美洲的大路上,大部分国家的现居民基本上有三部分人组成,即印第安人、白人、印欧混血型人。

(4)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法国人的殖民活动开始集中于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河谷地区,以魁北克为中心。英国的殖民活动集中于法国殖民地南面的新英格兰及其以南的大西洋沿岸各地。美国和加拿大是英国人后裔在海外组成的重要国家。

(5)美国城乡中的其它民族聚居区:目前在美国可称为民族省的聚居民族有墨西哥人、

黑人、法国人。

①墨西哥人位于美国的南部,东西两边的边境都属于干旱的荒漠地区,除少数地方外,几乎是无人居住的地区。

②黑人民族省是美国南部利用黑奴从事农业活动的结果。

③法国人在美国主要集中在两处:一是美国东北的新英格兰各州的北部与加拿大接壤的部分,这里的法国人是由加拿大法裔居民向南扩散进入美国边境的。;二是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密西西比河口及沿海的沼泽地区,这里是过去法国人在该地实施殖民的结果。

13.民族的变化与整合

任何一个民族,很少能够完全与外界处于长期孤立的状态,而都要与其它民族的文化相接触,并受其影响,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整合。

(1)北美印度安的文化变化:传统玉米种植地位下降,玉米主食让位于面包,大家庭解体,核心家庭出现,砖房替代土坯房,电器代替传统用器,汽车替代马车,英语普及;

(2)西班牙人在拉美与印第安人的整合:斗牛传到墨西哥

(3)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美国英语、信新教的占优势,形成新民族—美利坚民族。

(4)移民与民族整合:20世纪末出现了一个不同以往但规模更大的移民浪潮。

14.民族对地理景观有什么影响?

(1)衣:服饰受各民族聚居地的地理环境影响,如东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西北地区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西南和南方民族的服饰特点。

(2)食:饮食文化的中西差异、国内的地区差异等等。

(3)住:不同民居在建筑材料、建筑布局、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上的迥异的风格。

(4)民间文化:在物质、精神、礼仪等方面与别的民俗的差异以及和流行文化的不同。

15.民俗地理学的研究意义

(1)民俗地理学:研究一定地域内各民族人民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范围内文化现象的地区差异和分布规律,探讨民俗文化与当地自然环境、民俗文化与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互关系,并阐明其形成、发展、演变规律的学科。

(2)民族地理学研究的意义:①促进民族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发展;②对我国的外交政策能发挥应有的作用;③为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繁荣民族经济作贡献;④促进民族团结,开展民族教育。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农业:是人们通过生物机能的途径把自然物质转化为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社会基础工程。狭义的农业指耕作业,也称种植业;广义的农业则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五个生产部门。

2.传统农业的基础理论,包括七个方面。即:①农业是粮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来源;②农业是发展工业和其他产业所需劳动力的主要来源;③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所需原料的来源;④农业是工业的重要市场;⑤农业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⑥农业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⑦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

二、简答题

1.农业起源的地点

(1)农业起源多元论——中国、西南亚、亚洲热带是农业的发源地;

(2)农业起源一元论——代表人物:索尔。植物驯化的最初中心在东南亚。而中国、印度等都是其传播地区。

(3)考古学目前资料的证据——西亚两河流域的新月地区是动植物的一个驯化地;

(4)世界动植物的驯化——一般认为狗是世界最早被驯化的动物;在长江下游,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稻谷遗存堆积层,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它是中国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所在地,也是世界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所在地。因此,中国是世界上作物最重要的一个驯化中心。

2.农业的形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①人类开始有意识的保护动植物资源,使生态环境免遭无止境的破坏,并且为了发展农业以改善自身的生活,还需要有一系列的创造和发明,使科学和技术获得了一定的发展。②使人类的居住范围有所扩大。③农业的出现使人口增长速度比过去大大加快。随着农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人口的普遍增长也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可

能。

(2)农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①狩猎与采集活动要不断的迁移,而农业活动则需要定居。农业是人们以土地来种植作物,当其获得的产量能满足其一年的基本需求时,人们自然回定居下来,改变其原来流动的生活方式;②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③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

3.农业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农业景观是环境的镜子:①农业景观反映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②农业景观反映所在地区的社会人文环境。

(2)农业景观的观光价值:观光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性产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观光农业主要是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分布在城市周围地区,以满足城市居民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为主。

三、论述题

1.分析农业发展阶段的特点

(1)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含义: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即迁移农业。目前只在热带地区还保留这种农业类型,其主要地区包括:①南美洲的亚马孙地区;②非洲中部的刚果地区;③亚洲的新几内亚岛、东南亚一些雨林地区。

特点:①对土地进行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进行轮种,在居住区附近用刀耕火种办法清理出一块土地后,就用工具在土地上挖出坑穴,放进根、物进行轮种,“刀耕火种”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②农作物的种子是多种多样的,混合种植在一起,杂乱无章;③刀耕火种方式导致环境恶化,地力下降,因此土地需要不断更换,但都在村落附近进行,所以定居点不需要搬迁。

(2)传统农业——奴隶社会至产业革命以前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①传统农业阶段,农民经济是自然经济,农业生产基本上都是孤立进行的,是一种生计农业;②农业劳动基本上靠体力,同时也用畜力与简单的器械;③传统农业社会农民占绝大部分,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不多,因此在农业社会里,城镇人口远远少于农村人口。

传统农业的类型:①旱作农业——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的东岸以及副热带干旱的山地和高原,小麦占重要地位。②水稻农业——主要分布于热带和副热带地区,喜高温潮湿。分布地区集中于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平原于沿海地区,还零星分布于地中海、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古巴、委内瑞拉、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③地中海农业——地中海农业是地中海气候这一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农业类型,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多雨。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周围地区,还零星分布于美国西海岸、智利中部、南非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大麦,以及葡萄、油橄榄、果品业、花卉业与旅游业;④游牧业——一种在干旱地区以放养食草动物一种自给自足的农业类型,分布于副热带和温带极其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地区。游牧者放牧的牲畜有羊、牛、马、骆驼等。

(3)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①农业生产机械化、专业化、地域化程度高。机械化使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比传统农业低得多,专业化使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比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大得多。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亦成为商品农业。②现代农业的产品主要为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人口提高生活消费品,保证制造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的顺利进行。③现代农业也在向纵深发展,形成完整的农业生产体系,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使农业社会化的程度很高。

现代农业的类型:①种植园——种植园主要是指在热带地区出现的新型的、大规模的、单一作物型的集约化农场,主要种植某一种经济作物。如美国东南部、南美东北部、中美、非洲和亚洲的一些沿海地区。②谷物农业——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专业生产谷物的农业。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水稻。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欧洲等。皮包农场suitcase farm(农场主只需带个提包就可以进行其经营活动)、农业企业agribusiness(大型的、高度机械化的商业农场);③牲畜育肥农业——是一宗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的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五大湖以南、地中海沿岸、大西洋、波罗的海沿岸、巴西东南部;④乳品业——是适应城市居民对乳制品的需求而产生的,它是专门生产流质牛奶及一些乳加工制品的农业。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地区、瑞士、法国等地大城市郊区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⑤市场园艺业——是专为市场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产品的农业。⑥大牧场——大牧场与一般游牧业有很大不同。首先,其规模大,放牧的牲畜达到成千上万头。其次,它不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放牧,而是由牧主雇佣一些牧工放牧。最后,不是自给自足的生产,而是将牲畜全部投放市场。这种大牧场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的干旱地区较为流行。

2.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必要条件

(1)埃及——①尼罗河的影响因素:充足的水源除了每年给尼罗河带来定期的洪水,还带来富有营养的淤泥,有利于小麦的种植;②农业因素:埃及具有丰富的农业种植经验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③良好的对外防守环境:东有西奈荒漠,西有利比亚沙漠,北有大片河口沼泽,南有沙漠瀑布;④便利的运输条件:河运发达,在尼罗河上,往北顺流而下,往南借北风逆流而上。

(2)巴比伦——①气候:地中海气候,冬季降雨;②水源:位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之间的新月形地带,河水冬季来自雨水,春季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水源充足;③农业方面:秋种、夏收的小麦,生长期内有雨水、河水灌溉,产量较高。

(3)印度——①有利的气候水文条件: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夏季的西南季风的雨水补给;②夏汛洪水给河流两岸带来富含营养的沉积物。

(4)中国——①地形上:黄土高原边缘地区,黄土土质疏松,含矿物质多,有利于土地开垦、作物种植;②气候上:年降水量在600mm~650mm之间,气温7月平均26℃、2月平均-2℃,高温与雨季结合,利于作物生长。

3.分析世界农业生产布局

(1)世界粮食生产布局

①小麦的分布:小麦在世界粮食作物中居首要地位。它的播种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除南极以外,遍及世界各地。小麦是一种温带作物,主要分布区有,俄罗斯温带草原区的黑土带;美国和加拿大中部的小麦带;澳大利亚、印度的亚热带与热带草原区;中国的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

②水稻的分布:水稻是生长在温度较高、水分充足的亚热带地区的作物。集中产区是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地带,特别是该气候带的大河三角洲、江河冲积平原和沿海平原,如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印度的恒河流域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其次是墨西哥湾沿岸、密西西比河下游各地区。另外,拉丁美洲部分地区、非洲和地中海地区亦有水稻种植。

③玉米的分布:玉米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可以在世界大范围种植,各大洲高温多雨区产量更高。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欧洲,特别是美国被称为“玉米王国”,其次为中国。

(2)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布局

①棉花的分布:棉花是亚热带作物,主要生长在北纬20~40度之间的地区。亚洲中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是世界棉花的主要产区,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世界第二大棉花种植区是美国南部的棉花带,其次是非洲东北部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

②糖类作物分布:世界糖生产中最主要的原料是甘蔗,其次是甜菜。甘蔗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需要高温环境,生长期长。目前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5度之间,主要产地有南美、中美、加勒比海地区、大洋洲、南亚、东南亚和非洲等地。世界主要产甘蔗的大国有巴西、印度、中国、泰国等。而甜菜适合温凉的气候,以中温带地区种植最广泛,目前主要分布在北纬40~60度之间的广大温带地区。世界甜菜生产地区和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

(3)饮料作物分布:世界三大饮料主要是茶、可可和咖啡。茶是亚热带常绿植物,分布比较广泛,印度是世界上生产茶叶最多的过久,也是茶叶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此外还有斯里兰卡、肯尼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可可和咖啡都是典型的热带经济作物,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集中产于非洲西南沿海和拉丁美洲沿海地区。其中,可可主要产于非洲,咖啡主要产于拉丁美洲。巴西咖啡种植面积最大,有世界“咖啡王国”之称。哥伦比亚的咖啡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4)畜牧业生产布局:从世界主要畜牧业产品产量来看,除少数土地面积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阿根廷)以外,畜牧业产品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东欧等地区和国家。

4.探讨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按当时的农业生产条件,讲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呈同心圆状、由内向外的6个农业圈。

第一带:自由农作带。它最接近于城市市场,土地用于生产不易运输和易腐食品,以蔬菜、牛奶和花卉为主。该带也可以再分为两层。内层仅靠城市,主要发展鲜嫩易腐蔬菜,外层主要生产比较便于保管和运输的土豆、洋白菜等。这一农作带在经营方式上突出的特点是集约化程度很高。

第二带:林业带。此带农民专门从事林业产品生产。在杜能时代,城市主要燃料是木材。这一代的外限,根据城市对木材的需求量而定。

第三带:作物轮作带。第四带:谷草轮作带。谷物和畜产品轮作。

第五带:三圃农作带。第六带:畜牧带。实行粗放式经营,之外是荒野。

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假设条件很严格,在现实世界中几乎找不出这样的地方,尤其是可通航河流和卫星城镇的出现会使同心圆带局部变形。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

一、名词解释

1.第一产业中的工业:①伐木业;②捕捞业;③采矿业

二、简答题

1.工业革命的前提和基础

(1)科学前提与基础:①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要求建造更大更快速的船只,海上航行要求有准确的定方向、定位置的仪器和适合航海需要的地图。②贸易的发展,产品的交流,就要求在各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有所改进,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③追逐经济利益的刺激要求在生产技术上有所突破。这种前提和基础条件,都促使工业革命的发生。

(2)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①英国于18世纪的后半期出现工业革命。当时,英国在海外贸易方面,不但取代了老牌殖民主义者西班牙、葡萄牙,而且压倒了曾在17世纪垄断当时欧洲海外航运业与商业的荷兰,走上了欧洲对外贸易的霸主地位;②经过“光荣革命”(1689),英国摆脱了专制王权,走上君主立宪制,议会成为主权机构,逐步演变为由议会中多数执政,组织责任内阁。这对英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促进工业革命起着重要作用。

2.工业主要分布区

第二产业及其分布: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工业,经过二百多年的扩散和发展,多集中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主要是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3)北美工业区——北美的制造业集中在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包括:①新英格兰区;②中大西洋工业区;③摩霍克河谷区;④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⑤大湖西岸工业区;

⑥圣劳伦斯河谷-安大略工业区;⑦东南工业区;⑧海湾工业区;⑨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⑩西海岸工业区

(2)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英国和欧洲西部,从苏格兰向南,经南英格兰,从莱茵河进入西欧,由荷兰和法、德接壤处到意大利北部。包括:①英国工业区;②莱茵-鲁尔工业区;③莱茵中部工业区;④意大利北部工业区。

(3)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过去为苏联工业区,现俄、乌虽各自独立,但仍有较密切联系。包括:①中央工业区;②伏尔加工业区;③乌克兰工业区;

④乌拉尔工业区;⑤库兹涅茨克工业区。

(4)日本工业区——日本二战后,它却利用劳动力的低工资,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其水平,加上合理的组织,吸收清化他国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出口为导向,面向世界取得显著成绩。由于需要进口原料,输出产品,其工业区都面向太平洋一边。包括:①京滨工业区;②阪神工业区;③中京工业区;④北九洲工业

(5)其他国家的工业区——①拉美工业区(巴西东南沿海、阿根廷东部、委内瑞拉西北部、墨西哥中部);②亚洲工业区(四小龙、中国大陆、印度、西亚);③非洲工业区(埃及、尼日尼亚、肯尼亚、南非);④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采矿业)

三、论述题

1.工业的出现和发展

(1)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①首先出现的纺织工业: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织布)。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以棉纺织业中纺和织的连锁反应使棉纺织业普及了机器生产,“珍妮纺纱机”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②钢铁工业:1709年,达比发明焦炭铁,其子发明水力鼓风机。1760年,斯米顿改进鼓风技术。钢铁产量大幅增加。③采煤工业:钢铁工业的发展带动了采煤工业的兴起。煤炭在诸多领域取代了木炭。煤炭运输导致对机械工业与运输工业的需求。④运输业: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掀起建设运河的高潮。1833年,横越大西洋的航运开始使用汽船,海上帆船时代结束。⑤机械工业:蒸汽机制造的不断革新,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⑥化学工业:由纺织业最先带动,以化纤为原料的纺织厂选址常接近化工厂。⑦食品工业:化工的发展又带动食品工业的发展,法国与1810年发明沸水灭菌法,1839年又发明马口铁罐头保存食物。后来又有氯化钙、沸水灭菌。这些都都带动了食品工业的发展。

(2)工业生产的扩散: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垄断中,英国煤产量占世界的2/3,棉布占1/2以上,铁产量占1/2。在此之后,工业技术与工厂化生产才向世界各地扩散。开始时,其扩散主要方向是欧洲与北美。

①向欧洲的扩散: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次是法国。

②向北美的扩散:北美,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但是,其发展速度较欧洲为快。

③向其他地区的扩散: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3)继续发展: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革命。动力方面:发

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运输业:汽车、飞机等的发明。通信产业:电力与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电报、电话、广播的相继发明。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的新发展:转炉和平炉等新炼钢法的相继应用、合金钢的研制,石油燃料的提炼、人工合成化学制品的出现和应用。

2.其它产业及其与工业的关系

(1)第一产业:产品基本上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主要指农业部门。

(2)第二产业:产品是通过对自然物质资料(农产品和采掘业产品)及工业农料进行加工而取得的。

(3)第三产业:本质上是服务性产业,是一二产业之外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公用事业等。

(4)第四产业:第四产业是指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保险业、法律服务、银行、广告、批发、零售、房地产等,这些部门的情况也反映了工业经济的发展程度。

(5)第五产业:第五产业是指那些向消费者或家庭提供服务的服务业。例如教育、行政管理、旅游娱乐、医疗卫生等。

3.工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有什么意义。

(1)第三产业与工业:第三产业随着第二产业的制造业而发展起来的,是为了生产活动的持续进行。第三产业的空间分布与第一二产业的空间格局有紧密联系。商业、商品交换等参与产品流通、分配、交换的各环节,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媒介,推动了第二产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三产业部门都是为了保证第二产业生产和在生产活动持续进行而各自运转。

(2)第四产业与工业: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反过来也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第五产业与工业:以精神文化生产方式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兴起是产业下游化的产物。

4.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1)自然条件:

①地形条件:厂址的选择,较大面积平坦地形区利于安排生产活动。防御自然灾害,香港、日本劈山、填海造陆;

②气候条件:棉纱厂需要车间的湿度;

③水文条件:供水排水问题

(2)资源条件:①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原料;②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③消耗能量多的企业:④需要新鲜原料的企业:⑤产品需要新鲜的企业

(3)能源条件(4)市场条件

(5)劳动力条件: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价格、劳动力素质: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不同区位选择,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外商投资,生产出口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企业(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三废排放、温室效应;各国关注减小工业发展、工业区位选择对不同范围环境的影响。

(7)区位协作和全球一体化:沿海是跨区域协作的理想区位,北欧国家加入世贸后,工业布局向沿海转移。

5.工业区位理论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与克里斯泰勒工业区位理论有什么异同?

(1)同:都涉及了工业区位理论的研究。

(2)异:①克氏的中心地理论以韦氏区位论的静态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韦氏从简单假设开始,假定一些相同的条件;②克氏将地理学的地域性与综合性特点同区位论相结合,形成较完善的市场区位论。韦氏抽象分析生产分配过程以推导出纯区位规则;③克氏理论对某些工业部门布局有指导意义。韦氏理论由于诸多缺陷,只对单个生产企业的区位布局做出分析。

6.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1)钢铁工业的变化:以钢铁工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被新兴工业所取代。美国、西欧等传统工业大国的钢铁生产能力和钢产量都呈下降趋势,钢铁产业被称为“夕阳产业”;日本处于停滞状态,俄罗斯、东欧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钢铁生产能力持续增长,中国钢产量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

(2)纺织业与成衣业:发达国家日趋衰弱,发展中国家急速上升,从美国、西欧、日本向东南亚与东欧要区转移。

(3)汽车制造业:在发达国家之间变动(西欧、日本、美国)。

(4)电子信息工业:半导本、集成电路、微处理器的生产由日本、美国、西欧、东南亚四地控制,家用电器迅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美国、日本、中国排名前三,西欧各国出现衰退)

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

一、名词解释

1.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换句话,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

2.城市景观:即城市的总体景象,指城市的景象、形态等组成的城市地区的特色。

3.城市感知:城市的景观给人们带来的印象是不同的。从城市景观来说,给人感知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路、界、节点、区和路标。

二、简答题

1.当代中国城市化特征

(1)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正在形成(4)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2.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特征

(1)城市化进程加快(2)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3.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1)同心圆模型:1929年由芝加哥大学伯吉斯提出,分5个同心圆地带:中心商务区、过渡带、工人住宅带、中产阶级住宅带、通勤带。

(2)扇形模型:美国霍伊特于1939年提出高租金住宅区从市中心商业区开始,沿方便的交通线向另一远处高租金住宅区延伸,最后彼此相联成一个扇形。

(3)多核模型:美国哈里斯和乌尔曼于1945年提出,城市不断向外扩大,并出现新的郊区有自己的核心。原因是城市的多样化功能不断出现。

4.城市景观的特征

(1)最明显的是城市建筑高度:帝国大厦102层381米,国际贸易中心110层411米;

(2)与著名建筑物相联系,成为该城市的象征和标志,如伦敦的塔桥、巴黎的铁塔和凯旋门、莫斯科的红场与克里姆林宫、悉尼的歌剧院;

(3)是城市的格局,如华盛顿体现了美国的国家意识即民主和法制;

(4)是城市与环境协调所形成的风格:如杭州西湖、威尼斯的小桥。

5.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1)从防卫出发选择的区位:①利用河流—法国巴黎、塞纳河;②海洋—波士顿、东京;③制高点和隘口—奥地利萨尔斯堡、雅典、潼关、娘子关;

(2)从交通出发交通:①水运——在河流附近或沿河分布、河口处;②陆运——丝绸之路、铁路、公路;③海上交通——世界最大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6.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地质环境:特别突出的是地震;

(2)地形: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设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3)气候: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候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在这个地带内沿海地区的条件一般比内陆地区优越;

(4)水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数量充足、质量符合要求的水,还要注意排除污水;

(5)城市的生物环境:城市绿地建设。

三、论述题

1.分析村落的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

(1)一般类型的乡村

①密集型农村聚落(不规则密集型村落):村落格局大而紧凑,各户住房排列杂乱无章毫无条理,村中道路弯弯曲曲,发展缺乏指导,大方块形团聚状。

②分散型农村聚落:分布在地形条件不好的地方,如山区,相对集中,特殊出现独家村,形成排列松散的不规则村落。分布于特殊的生产地区,最典型是水稻种植区的村落,若干农家住在地势较高之处。西方殖民地区孤立的家庭农场。政府调整地块、合并土地使村落趋于分散。

③半集聚型农村聚落:最典型的是山区小村,各家排列不太靠近、村落小。法国式村落

(类似街道式村落)属于此类型,村落沿着一条交通线排列,每户彼此保持距离,相互不联结,长条式松散村落。

(2)活动型村落:出现在草原半干旱地区、牧区、少数山区。牧区房屋为帐篷式,可拆迁。少数以农、猎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山区,住房多为茅草棚,极易搭建。上述两种村落规模很小,甚至单户成村。

(3)特殊类型

①美国单户型:非自然形成,单户构成一个聚落,出现分散型单户型聚落形态,有完善的设施。聚落出现社会基础是土地私有制。

②集体农场型:非自然形成,建立聚落时做了规划,各种设施齐全,俨然一个小集镇。

③经营性农场:非自然形成,生活服务设施较差,农场的经营性较强,居民的社会组织程度较低。

人文地理考研学校分析

人文地理考研学校分析 人文地理学传统厉害的学校和研究院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 在这里北京大学的地理学就不要说了,拥有地理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也是拥有地理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中山大学的人文地理学也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国科学院虽然没有国家重点学科,但是其地理学在全国的地位可想而知。这五个是人文地理学的最高学府,也是考研难度最大的学校和研究院所。 拥有人文地理学博士点的学校:安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这些学校拥有人文地理学的博士点,其中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虽然不是“211”高校,但是这几个学校的人文地理学的难度并不小,热度可想而知了。在这些高校里,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的难度应该相差不大,都是211的院校,而且人文地理学综合实力并不差,具体排名可以参考上面的网站,其中南京师范大学是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估计是这批学校里最难的,原因大家都知道。 拥有人文地理学硕士点且是211工程的学校:湖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昌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延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浙江大学。其中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的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一个档次上次的,报考人数和报考难度相差不大,但是华南师大因为地处广州,而且学校公费比例大,所以相对比较热门。浙江大学虽然没有博士点,但是由于是全国知名大学,所以报考人数并不低,而且由于招生人数少,难度非常大。云南大学虽然地处偏远,但是学校是211,而且人文地理学还可以,报考虽然不如湖南师大、华南师大、西南大学,可是并不会差到哪去,但是2011年人文地理学需要调剂的。南昌大学虽然是211,可是人文地理学只有一个硕士点,而且是挂靠在南昌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综合实力相信大家都知道,排名在全国不怎么样。所以并不是很热门,难度也不是很大。前几年因为有个方面不考数学,导致了很多学生的报考,最激烈的一次就是2008年。不过从2009年开始要考数学后,难度就大大降低了,每年都需要调剂,不过2011年没有调剂。延边大学在吉林延吉,地处偏远,不过由于是211,所以并不需要调剂。 拥有人文地理学硕士点的一般学校:江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广州大学、华侨大学、徐州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这些学校就不要多说了,由于本身实力和地理位置等相关原因,并没有上面的学校那么热门。不过西安外国语大学、宁夏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华侨大学、广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基本是不需要调剂的,一志愿报考人数一般都能录满。 不过今年教育部公布了新一批的学科学位点,增加了不少新的学校,但是现在因为没有招生,所以实际的效果并不知道。 可能还有一些科研院所招收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生,但是一般都属于中国科学院的分支科研机构,这里就不多说了,难度大家应该知道。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3)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4) 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4)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基本形式) (5)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5) 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5) 五、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 (6) 六、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 (6)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7)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7) 二、分学科(常考名词) (8)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8) 一、人口转变理论和模式 (8) 二、人口与发展—适度人口 (8) 三、人口分布与迁移 (9) 四、人种 (10) 五、民族 (10) 六、民俗 (10)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10) 一、农业类型 (10) 二、农业景观: (11) 三、农业区位论 (11)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和工业区位 (11) 影响工业区位分布的因素 (11) 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 (11) 一、城市化概念 (11) 二、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划分) (12)

三、城市化机制 (12) 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12) 五、城市地域 (12) 六、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学说、名称、内容) (13) 七、城市体系 (14) 八、城市景观与感知 (14) 第八章语言的传播与影响 (15) 一、语言语系分布范围 (15) 二、语言传播的特性 (15) 三、语言传播与环境 (15) 四、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16) 第九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16) 一、世界三大宗教起源及分布 (16) 二、宗教的传播 (16) 第十章旅游地理 (17) 一、旅游文化 (17) 二、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17) 第十一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8) 一、政治与政治地理 (18) 二、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19) 三、国家权利 (19) 四、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20) 第十二章人类行为与空间环境 (20) 一、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 (20) 二、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21) 第十三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22) 可持续发展 (22)

人文地理专业排名

考研人文地理学研究生院排行榜 2010年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其中包括中国研究生教育按31个省、市、自治区(未含港澳台地区),按56个研究生院,按476所高校(含分省、分类型),按11个学科门类分高校,按81个一级学科和373个专业等8个方面的508个排行榜。 排名学校名称星级重点学科博士点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北京大学5★ 1 1 52 2 华东师范大学5★ 1 1 52 3 中山大学5★ 1 1 52 4 北京师范大学4★ 1 1 52 5 南京大学4★0 1 52 6 武汉大学4★0 1 52 7 安徽师范大学4★0 1 52 8 福建师范大学4★0 1 52 9 南京师范大学4★0 1 52 10 辽宁师范大学4★0 1 52 11 兰州大学3★0 1 52 12 华中师范大学3★0 1 52 13 河南大学3★0 1 52 14 西北大学3★0 1 52 15 西北师范大学3★0 1 52 16 陕西师范大学3★0 1 52 17 东北师范大学3★0 1 52 18 湖南师范大学3★0 0 52 19 浙江师范大学3★0 0 52 20 宁夏大学3★0 0 52 人文地理学人气院校 1.南京师范大学人气:88100 2.华中师范大学人气:64115 3.中山大学人气:106618 4.湖南师范大学人气:38318 5.华东师范大学人气:90743 6.南京大学人气:121405 7.西南大学人气:587438.北京大学人气:133538

9.武汉大学人气:15667810.上海师范大学人气:31089 11.华南师范大学人气:2751712.东北师范大学人气:57634 13.华东师范大学人气:9074314.中国科学院人气:41819 15.兰州大学人气:5283616.西北大学人气:46088 17.辽宁师范大学人气:2420318.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人气:12196 19.陕西师范大学人气:4179120.四川师范大学人气:19982 21.华侨大学人气:1979522.北京师范大学人气:91865 23.宁波大学人气:2000424.西北师范大学人气:19090 25.延边大学人气:1462026.南昌大学人气:41526 27.天津师范大学人气:3283528.陕西师范大学人气:41791 29.首都师范大学人气:4100630.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气:16317 31.贵州师范大学人气:1433532.福建师范大学人气:24722 33.中国科学院人气:4181934.河北师范大学人气:23862 35.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气:1726736.湖北大学人气:22249 37.浙江师范大学人气:2116338.内蒙古师范大学人气:16566 39.山西师范大学人气:1657840.山东师范大学人气:27782 41.曲阜师范大学人气:1714042.广州大学人气:15853 43.宁夏大学人气:1481644.青海师范大学人气:12452 45.华东师范大学人气:9074346.重庆师范大学人气:15366 人文地理学 一、专业介绍 1、概述: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日益成为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 2、研究方向: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01区域发展与旅游规划 02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

人文地理学 第二版 赵荣 考研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征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二、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各种地理志等。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和李特尔。洪堡的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2、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古代: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 ○2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重视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美国学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 文化地理学的鼻祖: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 哈特向的区域观点:《地理学的性质》是代表作。 俄国学派:承袭德国思想,但在十月革命后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经济地理取代人文地理。 对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批判削弱了苏联地理学界对人地关系的综合分析研究,导致了人地 分立的局面。 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在美国,战后区域学派占据了上风;50——60年代,数量革命对地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理论地理学的发展。70年代后,出现了人本主义的倾向,行为地理学等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前苏联,50年代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分离的二元论观点。60年代以后建立起“统一地理学”的概念。70年代后经济地理学逐渐扩展为“社会经济地理学”,实际上已接近人文地理学的内容。近年来出现了经济化、社会化、计量化和生态化等趋势。在出现人口、资源、旅游、文化和民族等概念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建设地理学和工程地理学等应用性强的学科。 ○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建立: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开始得到重视和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广泛应用;心理学方法和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在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1)

第一章绪论 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洪堡:德国地理学家,和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洪堡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的成就主要在自然地理学方面,但他也注意到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地理学从古典的对地理现象的描述和记述,走向近代地理学解释和探讨因果关系,他强调地表事物的整体研究。 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家乡,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的地理学,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与洪堡不同的是,李特尔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研究世界各地区不同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他学术思想上最大的缺陷是,他把“人地关系“看作为“神的意志“。 拉采尔2: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致力于研究人类迁移、文化借鉴和人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提出系统概括。拉采尔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在他著作中,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是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 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地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该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察觉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 景观的整体,他注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景观,探究一个原始景观转换成人文景观的过程,这就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杜能:首先创立了农业区位论 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论 克里斯泰勒:提出了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学说 廖什: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 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重点课程工作总结

《自然地理学》重点课程工作总结 ? 一、课程建设规划落实情况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一门核心的专业必修课程,同时它又是后续专业课的重要基础课程。因此,在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上,主要依据就是:既要保证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又必须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课程建设规划要求和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本课程在内容的先进性设置,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比较合理,被学生普遍接受,总体效果良好。 1、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完美结合,充实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必须保证课程教学内容及实现手段的先进性,才能确保课程教学效果的优秀。在教学中,除了选择最新版的国家级优秀教材作为课程教材之外,在教学组织中,还注意及时将新的内容补充进来。在教学课时安排上,注重与已修相关课程的内容衔接,删减不必要的重复内容,留出适当的课时增加新的教学或讨论内容。在教学方式上,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对本课程时时进行更新的要求。针对多媒体教学手段易于实现内容更新与扩充的特点,本课程是我院较早应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实施教学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目前已实施了7 届本科教学。本课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CAI教学课件包含文字、声音、图表、动画演示等多项教学互动内容,加上主讲教师与学生的适时交流与启发,声情并茂,内容充实,进而保证

了教学内容的先进和教学效果的优良。另外,本课程准备在校园网上开辟课程主页,内容包括:课程简介、完整的CAI教案、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大纲,章节学习纲要、课程习题库、教学日历、考研试题、难点分析、课程人气统计等,同时利用校园网设置网上答疑、互动讨论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课程教学服务,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2、加强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在课程的教学管理方面,每学年都要进行课程期中教学检查,内容包括接受教学检查,小组听课,学生民主评议,教师自评工作总结等。通过教学检查,保证及时发现各种教学问题,并及时地加以改进或补充,保证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进而监督和保证课程的总体教学质量。在课程考试环节上,有完整的课程试题库,各年试题(A、B卷)以及有关院校近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等资料齐全,每学期期末考试采用课程组集体阅卷方式,并对试题及考试成绩都进行统计分析。 3、实验教学及野外实习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按照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程实验讲义完备,实验开出率达100%。在实验设备购置及实验环境建设方面,近年来学校投资力度较大,仪器设备总值由1995年的不到4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268万元。有多名专职实验工作人员,负责进行设备维护、调试及相关的实验准备工作,并具备参与实验辅导工作的能力。授课教师全面负责实验课的教学组织和管理。 高度重视野外实习。在教学学时压缩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实验和

关于考研人文地理专业就业前景解析

关于2017考研人文地理专业就业前景解析 1、概述: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日益成为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 2、研究方向: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01区域发展与旅游规划 02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 03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 04文化地理与区域规划 05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70城乡规划与管理 (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中山大学为例) 3、培养目标: 要求毕业生掌握坚实宽广的人文地理学基础理论方法,具备坚实的地理学、规划学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外语水平,较为广博的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建筑与工程技术学知识;掌握综合分析与区域分析的能力和运用遥感和GIS技术的技能;了解国内外最新的专业发展动态,并能积极借鉴其长处用于科研;成为从事城市与区域及相关

领域的规划、设计、管理和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性专业人才。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方向(01、02、03、04、05)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61高等数学(B) (4)879城市规划原理(含城市道路与交通)或878地理学基础 方向(70)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58城乡规划 (4)880地理学综合 复试专业课: F3704综合考试 (注:各大院校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中山大学为例) ◆就业前景 人文地理学仍是许多分支学科松散组合的一门学科,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此外,有关人地关系的理论探讨,数量统计方法和模型、系统的运用,行为科学的引进,以及对社会实际问题的研究,也尚处于初始阶段。 尽管人文地理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解读

人文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相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是: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文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考研专业词汇总结 1、地理学geographe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 2、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研究对象是人文环境、人文现象和文化景观。其内核是注重区域和空间,注重人地关系 3、人地关系内涵:人指社会属性的人,具体说是指在一定区域空间和一定生产方式下从各种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具有群体行为的人;地指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具体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联系的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自然、人文、经济复合体系。 4、人文地理的学科特征: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5、近代人文地理学:(德国)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拉采尔:地理环境决定论。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代表。(法国)白兰士、白吕纳:人地相关论。(英国)麦金德:大陆腹地说。罗士培:适应论。(美国)森普尔:环境决定论。苏尔:文化景观学派。(俄国)巴朗斯基、萨乌什金:区域学派,费根、康斯坦丁:经济学派。 6、现代人文地理学:美国谢佛使作数学统计培养计量地学者,苏联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相分离的二元论观点。总体特征:(1)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建立:人地关系协调论和可持续发展观;(2)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数学模型、心理学的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法;(3)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在人地关系研究方面,既注重生态观点,同时社会化和人文化的倾向得到强化,面向解决实际问题。 7、中国:近代张相文、竺可桢,、胡焕庸、张其昀。现代李旭旦、吴传钧、鲍觉民。 8、方法论:(1)经验主义:观察是其重点,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2)实证主义:对任何事物合乎科学的理解必须有意义并且同实际相符,演绎由一般到特殊;(3)人本主义: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4)结构主义: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时,才有意义。(5)多学习、善思考、深入实际,新自作调查研究。 9、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以物质为基础。具有历史连续性、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10、文化结构:(1)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物质性、基础性、时代性;(2)制度文化: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强制性、权威性、缓慢变迁性、相对独立性。(3)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类文化心态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书面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心理文化。 11、文化对环境的适应性:(1)生物适应性:人类在其发展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具有遗传特性。(2)文化适应性:利用工具、制造工具、技术发展、群体组织与分工以有效获取食物和改善其生活条件,以适应环境。(3)

《人文地理学》考研赵荣版2021考研真题库

《人文地理学》考研赵荣版2021考研真题库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人文地理学[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研] 答:人文地理学是指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研究特点既有综合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等地理学各分支学科所共有的特征,又有以人文现象作为研究主体的特征;研究对象上注重地域分布特征及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既采用地理学中的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也引进大量的社会科学方法。 2埃拉托色尼[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埃拉托色尼是被西方地理学家推崇为“地理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学者。他运用简单的工具测量出了地球周长,成为最早测量地球半径的人,并在测地学和地理学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首创了“地理学”(Geographe)这一名词,Geo为地球,graphe为描述,并用它作为《地理学概论》的书名。他的研究特色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3文化特质的源地[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文化特质的源地是指某一特征文化特质的源地。文化特质的源地有单核源地和多核源地。文化特质的单核源地是指文化特质从一个地点产生,然后扩散到其他地区;文化特质的多核源地是指文化特质的源地除单中心的源地之外,还有一些是多中心的源地,以道教的文化源地为例,道教的文化源地有西部源地和东部源地。4环境决定论[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研]

答:环境决定论是指确认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一种思潮,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环境决定论的最大优势是:为人们从自然环境角度理解对人类的极大制约影响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但其不足也是显然的,即过分夸大地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忽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能动作用,显示出理论认识的局限性。因此,在运用此理论时,须辩证地去发挥出优势来。 5民族[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研;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研] 答:民族是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它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产生,也会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趋于消亡。民族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顺序发展的,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民族发展的不同水平和类型。但这并不是说,任何民族都毫无例外地必须经过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事实上,有的民族从其产生之后,从未经历过奴隶社会而进入了封建社会。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民族分化为两个民族的现象,也出现了几个民族结合为同一民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被同化的民族当然不会再经历以后的社会发展阶段,而新产生的民族自然也没有经过其产生以前的社会发展阶段。6种植园农业[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种植园农业是指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种植园农业往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生产,具有种植面积广大、使用劳力多和商品率高的特点。种植园农业一般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以及热带草原气候。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云南、广西以及广东等地区。

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竞争土壤肥力行星风系雅丹潜水 二、简述与分析题 1.分析气候作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举例说明干旱气候地貌的发育过程 2 何谓水量平衡?试推导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可用示意图) 3 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分析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4 举例说明自然区划应遵循的原则 5 简述我国西北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的特点 三、论述题 运用自然地理学理论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趋势及对我国西北地区产生的影响,在对西北干旱区自然资源开发时,如何趋利弊害? 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季风水分循环河流阶地羊背石生态系统 二、简述 1 简述土壤资源的特点及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 试比较准平原与山麓面的异同 3 试述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它与城市生态系统有何不同? 4 试述形成地球分异的基本原因及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分异的主导因素。 三、分析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对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科里奥利力 2.板块构造学说 3.大气活动中心 4.温带气旋 5.河口三角洲 6.等流速公式 7.气候地貌叠置性 8.冰期与间冰期9.成土因素学说10.生态金字塔 二.简答题 1.简述自然土壤剖面构造及其特点。 2.陆地生态系统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分布特点 3.海岸带的动力作用类型及其与海岸地貌的关系 4.岩溶作用的化学过程及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的主要因素 5.河流水位,流量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综述题 1.简述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2.地形对气候、植物、和土壤的影响作用 3.试论述河流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并举例说明

人文地理总结

绪论 1、人文地理学的概念: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的交叉学科。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和传播及其空间特点,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 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 A、揭示人地关系的总规律,普及生态伦理; B、改造现今充满对抗的社会关系与国际关系; C、利用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为国家建设服务; D、研究西方人文地理学,借鉴其新手段和新方法,学习他们的有用经验。 4、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 (1)地域性——地理学科的灵魂,人文地理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根本差异; (2)社会性——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影响人文现象的分布最基本因素,人文现象分布的历史动态性; (3)综合性——学科属性所决定; (4)复杂性——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 5、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理论人文地理学,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 6、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实地调查——研究者进入被调查对象所处的区域; 2)、比较与分类——区分人文现象的共性与差异性,对其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常采用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种方法; 3)、类比、归纳与演绎; 4)、分析与综合; 5)、应用“老三论”和“新三论” (1)、“老三论”:应用系统论、引入信息论和控制论; (2)、“新三论”:突变论、协同论和耗散结构论。 6)、预测; 7)、地理信息系统(GIS); 8)、建立科学的研究程序。 第一章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的概念:人地关系是指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传统研究内容,要求我们在人地关系中认识人地系统,探讨如何适应和改造地理环境,科学地协调人地关系。 1、人地关系理论历程: 1)、环境决定论: ①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孟德斯鸠 ②核心思想: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等起绝对支配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2)、人类中心论(又称征服自然论): ①代表人物:柏拉图、笛卡尔、康德、培根、洛克等; ②实质: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以人的利益出发。 3)、可能论(又称人地相关论和或然论):

地理科学考研学校排名

地理学的综合排名的学校依次是: A+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 A (14个)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新疆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B+(26个)河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南大学,青海师范大学 B (26个)成都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长安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福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长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鲁东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山西大学,河海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宁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学院,吉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聊城大学 C (18个)华南农业大学,海南师范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重庆交通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华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延边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南昌大学,西南林学院,曲阜师范大学 自然地理学专业的学校排名依次是: A+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A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新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B+(18个)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河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B(17个)广州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鲁东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山西大学,云南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长安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C(11个)广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海南师范学院,重庆交通学院,聊城大学,吉林师范大学 人文地理学专业的学校排名依次是: A+ 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A 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 B+(16个)辽宁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河北师范大学 B(15个)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 C(10)浙江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延边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南昌大学,曲阜师范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校排名依次是:A+ 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A 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B+(18个)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同济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 B(17)新疆大学,长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学院,湖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 C(11个)云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南林学院,江西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山东可见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精选)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大全

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汇总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1、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8、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第二章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6、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7、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第三章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第四章 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五章 1、分析农业起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分析比较世界五大古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条件。 3、阐述原始农业的特点及区域分布。 4、比较东西方传统农业的特点。 5、阐述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域类型。 第六章 1、分析现代工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说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 3、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变化,分析现代工业的空间格局有什么特点。 4、工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第七章

自然地理学考研名词解释汇总(一)

自然地理学名词总汇(一) 1.地壳: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 2.克拉克值:把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即元素的丰度。 3.矿物: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 4.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岩石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又是地质作用的对象。根据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5.岩浆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6.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沉积岩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有生物化石。 7.层理:是指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粒度、颜色等性质沿垂直于层面方向变化而形成层状构造,即表现出来的成层性。层理可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等。 8.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但经常涉及更深的构造圈。可使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形成各种地质构造,又称岩石圈的运动,可以促进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9.褶皱: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成为褶皱。褶皱能直接反映构造运动的性质和特征。基本形态有背斜和向斜两种。 10.断裂:岩石,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因所受应力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虽破裂但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位移的断裂构造叫做节理。岩块沿着断裂面有明显位移的则称

考研六大热门专业利与弊人文地理

考研六大热门专业利与弊人文地理 ◆专业介绍 1、概述: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日益成为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 2、研究方向: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01区域发展与旅游规划 02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 03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 04文化地理与区域规划 05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70城乡规划与管理 (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中山大学为例) 3、培养目标: 要求毕业生掌握坚实宽广的人文地理学基础理论方法,具备坚实的地理学、规划学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外语水平,较为广博的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建筑与工程技术学知识;掌握综合分析与区域分析的能力和运用遥感和GIS技术的技能;了解国内外最新的专业发展动态,并能积极借鉴其长处用于科研;成为从事城市与区域及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管理和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性专业人才。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方向(01、02、03、04、05)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61高等数学(B) (4)879城市规划原理(含城市道路与交通)或878地理学基础 方向(70)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58城乡规划 (4)880地理学综合 复试专业课: F3704综合考试 (注:各大院校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中山大学为例) ◆就业前景 人文地理学仍是许多分支学科松散组合的一门学科,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此外,有关人地关系的理论探讨,数量统计方法和模型、系统的运用,行为科学的引进,以及对社会实际问题的研究,也尚处于初始阶段。 尽管人文地理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

人文地理知识总结

人文地理知识总结 一、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1、农业 ①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气候、水源、地形、土壤、市场、交通、政策等

剪羊毛:8-9月。 ④其他几种农业地域类型:乳畜业――面向市场,饲养奶牛以获得牛奶及乳制品的密集农业,一般分布于大城市周围。世界主要分布区: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热带种植园农业――种植单一热带经济作物的大规模密集型农场,分布于拉美、东南亚、南亚及撒哈拉以南非洲,企业化经营,雇工生产。重要热带农产品的主产国。地中海型农业:分布于地中海式气候区,园艺业发达,作物以葡萄、无花果、橄榄、柑橘、蔬菜、花卉及小麦为主,兼营畜牧。 ⑤中国农业发展方针:“确保粮食供求平衡”、“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2、工业 ①工业区位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政策、环境等。

②工业发展与区位:

1、人口的增长和分布 ①世界人口的增长:时间上,工业革命以前人口增长缓慢,工业革命之后尤其是二战后人口增长迅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世界人口增速有所放慢。地区上,亚非拉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欧洲、北美的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有些国家的人口已停止增长或负增长。 ②世界人口的分布: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在上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前,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水平。实行计划生育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显著降低。 我国人口分布不平均:东南多,西北少。(以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以南,面积占全国43%,人口占94%) 原因是:东部耕地多,气候优越,人口密度大;工商业、交通业发达、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人口密度小;工商业、交通运输业不发达,城镇少,城镇人口也少。 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 2、人口数量与环境 ①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社会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文化及宗教、妇女受教育程度)对生育率影响极大,自然因素对生育率影响极小。影响死亡率的因素中,社会因素(经济、政治、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是主要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地方病、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对死亡率影响也较大。 人口增长过快,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较大压力,但并非是形成环境问题的唯一的主要的原因。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世界1999年10月12日达60亿;我国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总量达亿)会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人口持续的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生态问题,三废噪声污染问题,医疗、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社会问题。)因此,必须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②人口发展模式:(注意新教材去掉了过渡型的说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