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医院品管圈七大手法之三层别法

医院品管圈七大手法之三层别法

医院品管圈七大手法之三层别法
医院品管圈七大手法之三层别法

医院品管圈七大手法之三层别法

在医院品管圈开展活动中,七大手法的应用直接影响到医院品管圈项目所取得的效果。本文主要介绍最常用的手法之三层别法。层别法能够准确分析出医院运营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

一什么是层别法(WHAT)

为区别各种原因对结果的影响,找出影响质量的原因,而以个别原因为主体,分别作统计分析的方法,称为“层别法(Stratification)”。层别法的用途就是“分层别类”,按照其共同特征分为一个层,并使层与层之间有明确的区分,当条件改变或有异常变动时,能依照层别的种类很快找出变动之处,进而有效掌握变异的原因,除去异常原因。

因此,层别法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各种分层,按各层收集数据来寻找不良所在或最佳条件,作为改善质量的有效方法。质量管理活动中,“早期发现问题”是一个重要因素,确认问题后才可以利用质量改善方法找出真正的要因,确定明确可行的对策,因此“层别法”就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

层别法是一种系统概念,在于将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并归纳统计。层别法是品质管理手法中最基本、最容易的操作手法,强调用科学管理技法取代经验主义,也是其他品质管理手法的基础。

二什么时候使用层别法(WHEN)

层别法可按照使用的对象与项目进行层別:

(一)时间的层别。小时別、曰期别、周别、月别、上下午别、日夜别、季节別、操作开始/操作结束别……

(二)操作人员的层别。班別、组别、年龄别、操作法别、教育程度别、服务年资别……

(三)仪器、设备的层别。台别、场所别、机型别、年代别、机种别……

(四)操作条件的层别。温度别、湿度别、压力别、天气别、操作时间别……

(五)原材料的层别。供应者别、制造厂别、产地別、材质别、大小别……

(六)测定的层别。测定器別、测定者别、测定方法别……

(七)检查的层别。检查员別、检查场所別、检查方法別……

(八)环境、天气的层别,气温别、干湿别……

(九)地区的层别。沿海与内陆别、国内与国外别、南方与北方别……

(十)制品的层别。新旧品别、标准品与特殊品别……

(十一)其他的层别。良品与不良品别、包装别、搬运方法别……

三层别法的实施歩骤(HOW)

(一)确定使用层别法的目的

进行层別法吋,首先须了解为什么目的而进行层别。因此,须确定层别的对象及特性是什么,如收集的资料为不良件数(缺失数)、操作时间、性別、年龄、年资、疾病总类、并

发症总类、成本(固定或变动成本)等。层別法记录的方式与査检表相同,都是利用表格的方式收集数据,而不是以图形的方式表现。上述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层别法采用了“分层别类”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而两者都可配合其他质量改善工具使用。

(二)确定层别项目

(参阅“二什么时候使用层别法”的内容说明)。

(三)收集数据

数据的收集需依每一层别项目来分类,为使层别目的早日完成,收集到合适的数据,建议配合查检表,可以方便记录。如分成男女、白班或夜班、年齡、年资、科别、疾病类别、合并症或并发症种类等。

(四)解析原因,比较差异

利用所收集完成的数据来解析各层别间所显示的差异。由于品管圏活动是团队的活动。因此可适度配合图表及其他质量改善手法使用,能使结果的呈现更加清晰、明确,如柏拉图、散布图、直方图、制图等。当在层别项目发现有差异情况产生时,需进一步明了及掌握哪边是好、哪边不好,以了解造成变异或是不良情况的要因是什么,然后针对各项所找到的要因,进行对策研究,使对策与要因间相互紧密结合。因此,通过层别法的使用可获得以下三点好处:

1.通过层别的方式,使含糊不清、混沌不明的整体数据呈现出变异之处。

2.各层别间的数据变得明确,因此,可明确掌握及解释平均值的差异及变异源自何处,有助于后续对策研拟的进行。

3.从数据中获得正确有效的信息。

四层别法进行时的注意事项

为能达到层别的功能,需先清楚数据的性质,因此建议进行层别法时注意以下几点事项:(一)利用5W1H的方式明确地了解是谁(WHO)、是什么(WHAT〉、何时(WHEN)、在何处(WHERE)、为什么(WHY)、怎么做(HOW)等6个事项。

(二)使用以配合目的而设计的查检表协助进行数据收集。

(三)为能取得层别后的数据,需先设计操作日志、数据记录用纸等前置操作。

五层别法实例介绍

某医院神经外科共有四个医疗组,分别为一组、二组、三组、四组。在一个月内,通过对四个医疗组分别抽取10名患者做满意度调研。数据如下表:

结论:由上表可知神经外科的患者满意度平均值达到82.45分,未达到医院对各科室患者满意度达到85分的最低要求,主要原因是三、四组医疗组的患者满意度远远低于医院要求。提升神经外科的患者满意度,应该从三、四医疗组着手。

医院品管圈七大手法之七控制图

医院品管圈七大手法之七控制图 在医院品管圈开展活动中,七大手法的应用直接影响到医院品管圈项目所取得的效果。本文主要介绍最常用的手法之七控制图。控制图能够对医院诊疗服务品质进行有效监控。一什么是控制图(WHAT) 控制图(Control Chart)是1924年由美国品管大师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所发明。是对过程或过程中各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也叫管制图。 控制图是根据假设检验的原理构造一种图,用于监测生产或服务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它是统计质量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工具。将实际的品质特性,与根据过去经验所建立的过程能力的控制界限比较,按时间先后的次序,以判别质量是否稳定。 控制图的基本结构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画三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中间一条实线为中心线,上、下两条虚线分别为上、下控制界限。横轴表示按一定时间间隔抽取样本的次序,纵轴表示根据样本计算的、表达某种质量特征的统计量的数值,由相继取得的样本算出的结果,在图上标为一连串的点子,它们可以用线段连接起来。 二为什么要使用控制阁图(WHY) 在工作过程中,工作质量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动。而引起变动的原因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偶然(随机)因素,一种为异常(非随机)因索。偶然因素是大量地客观存在的,

是过程所固有的,但对过程质特性的影响很小,是人们无法加以消除的。异常因素不是过程所固有的,但对过程质量特性的影响较大,查明原因后,是可以消除的。 偶然因素和异常因素对照表: 当工作过程仅受偶然因素的影响,从而质量特征的平均值和变差都基本保持稳定时,称之为处于控制状态。此时,质量特征是服从确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分布(或其中的未知参数)可依据较长时期在稳定状态下取得的观测数据用统计方法进行估计。分布确定以后,质量特征的数学模型随之确定。为检验其后的过程是否也处于控制状态,就需要检验上述质量特征是否符合这种数学模型。为此,每隔一定时间,抽取一个大小固定的样本,计算其质量特征,若其数值符合这种数学模型,就认为过程正常。否则,就认为受到某种异常因素的影响,或者说过程失去控制。发现已经存在的或潜在的影响过程质量的异常因素,加以消除,使过程无异因。从而维持过程的稳定状态,使过程可预测。 三控制图的分类 (一)按数据的性质分类

品管圈与QC七大手法

品管圈與QC七大手法 一、品管圈的意義與進行步驟 品管圈是TQC舌動的一環,是實施自主品管活動的小集團。其定義為:「在同一單位內,自動自發實施品管活動所組成的小組。這個小組購成全公司品管活動的一環。在自我啟發、相互啟發的原則下,小組成員運用各種統計技術,以全員參與的方式,改善自己的工作場所。」 通常品管圈每週聚會1~2小時,每月大約2次,共同討輪一個改善提案,一個改善提案也許要歷經6至7次的圈會討論才會完成。 推動品管圈的步驟如下: 1.組成品管圈: 2.品管圈的命名: 3.掌握問題點: 4.決定主題; 5.設定目標:

6.擬定活動計劃: 7.現狀的調查: 8?追究原因: 9?研擬對策: 10.確認效果: 11.維持成果: 12.檢討,並規劃下一個主題 13.整理與發表:二、品管七大手法 品管圈七大手法是指特性要因圖、柏拉圖、圖表、檢核表、直方圖、散佈圖及管制圖。 1.特性要因圖: 特性要因圖(ishikaws diagram)係有系統把工作的結果及其原因之關係以圖來表示。因此圖類似骨,故又稱魚骨圖。由於工作的結果深

受設備、材料、零組件、工作方法、人員等原因的影響,故要有好的工作結果,必先確認有些因素影響工作結果,而特性要因圖示表達此種要因與結果關係之良好工具。例如:鉗子不良與其要因之特性因

2.柏拉圖 柏拉圖(Pareto chart) 是重點管理的有效方法,其基本精神 是:大部分的不良品或損失金額,來自於少數幾個項目而已。因 此,針對這少數幾個項目加以改善,往往可以獲得鉅大的效果。 繪製柏拉圖時,係依項目別,依其出現次數大小順序排列,並計 算其累計和,而以圖形表示之。 柏拉圖之例子 鉗子不良 % 雞眼不足 前項過度雞眼過度 接帽破 前 胸片漏洞 不良項目 例如:以下某產品不良項目所組成之柏拉圖

QC七大手法习题及答案

QC七大手法考试试题 姓名:部门:得分: 一、填空题(共20题) 1、QC七大手法包括查检表、层别法、直方图、柏拉图、特性要因图、 管制图、散布图。 2、特性要因图是当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要因(原因)的影响时,我们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且有系统的图形。 3、散布图根据变量的相关性,可分为正相关、负相关、不相关。 4、应用到80:20原理的是QC七大手法中的___柏拉图____。 5、造成产品变异的原因可分为异常原因、偶然原因。 6、查检表按用途分可分为记录用、查核用。 7、特性要因图,又称为鱼骨图、因果图。 8、制作特性要因图时,须收集多数人的意见,多多益善,可运用脑力激荡原则。 二、判断题(共30分) 1、散布图适用于计数型数据。(×) 2、排列图是寻找引发结果原因的管理图形工具。(?×?) 3、产品合格率、产品外观尺寸、时间等数据是属于计数值数据。(?× ?) 4、在解决日常问题时,在收集数据之前就应使用层别法(√) 5、[柏拉图]方法,由品管圈(QCC)的创始人日本石川馨博士介绍到品管圈活动中使用,而成为品管七大手法之一(√) 6、制作直方图时,所收集数据的数量应大于50以上。(√) 7、偶然原因,本质上是局部的,很少或没有,可避免的。(×) 8、计量型管制图,当每小组的样本10个或10个以上时,应采用Xbar-S管制图。(√) 9、当有点出现在控制图A区以外,即可判断该点对应的产品已不合格。(×) 10、不合格数图C-CHART属于计量型管制图。(×) 三.简答题/计算题(共50分) 1、简述制作特性要因图的五步骤,举例并画一个鱼骨图。(30分) 答:①决定问题特性;②决定大要因;③决定中小要因;④圈出最主要的原因;⑤填上制作项目、日期、制作者等资料。 2、简述5W2H。(20分) (1)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2)HOW ——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 (3)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造成这样的结果为什么? (4)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 (5)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 (6)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 (7)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Qc七大手法之层别法

第四章层别法57 第四章层别法(Stratification) 一、前言: 为区别我们所收集的数据中,因各种不同的特点而对结果产生的影响,而以个别特征加以分类、统计;此类统计分析的方法称为层别法(或分层法)。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可发现产品质量因人、时、料、机台??等不同时,会有差异性存在。如能针对上述各种可以明显区分的因素,在数据收集时,加以适当标注分类;如有不合格品发生时,很可能只是其中一种因素(原料或人或机台)有问题,便可快速寻找症结的所在。同样质量较优时,也可从分层数据,获得其状况而寻求其他因素或条件的改善。 由以上简述可知,如数据未能适当分层,则当有异常时,往往在调查上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有时甚至最终还是无法寻找到真正原因。所以,平时的数据收集如能适当分层,就可避免上述情形,而发挥分层法的最主要功能——透过各种分层收集数据以寻求不合格原因或最佳相关条件,以作为改善质量的有利手法。 二、层别的分类: 1. 部门层别、单位层别:生产部门、维修部门、测试部门、采购部门、 研究部门、资材部门??等。 2. 过程区域层别: 下料区、裁剪区、折弯区、加工区、焊接区、涂装区、组装区??等。 3. 操作员层别:班别、线别、组别、熟练度类别、操作法类别、年龄 别、性别、教育程度分类??等。 4. 机械、设备的层别: 58 机品台管分七类大、手场法所分类、机型分类、年份分类、制造厂分类、工具 分类、新旧分类、编号分类、速度分类?等。 5. 作业条件的层别: 温度类别、湿度类别、压力类别、天气类别、作业时 间类别、作

业方法类别、人工与自动类别、顺序类别、人工与机器类别?等. 6. 时间的层别: 小时类别、日期类别、周类别、旬类别、月类别,上、下 午类别、日夜类别、季节类别??等。 7. 原材料的层别:供应商类别、群体批类别、材质类别、产地类别、大小 类别、成分类别、储存时间类别??等。 8. 测量的层别:测量人员类别、测量方法类别、测量设备类别、测量环境 类别??等。 9. 检查的层别:检查员分类、检查方法分类、检查场所分类??等。 10. 环境、气候的层别:气温类别、湿度类别、晴或雨类别、照明类别、 潮湿或干燥类别??等。 11. 地区的层别:海岸与内陆类别、国内外类别、东区与西区类别、南区 与北区类别??等。 12. 制品的层别:新旧品类别、标准品与特殊品类别、制造类别??等。 13. 其他: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类别、包装类别、搬运方法类别??等。 三、层别法的实施步骤: 1. 先选定调查的对象。 2. 设计收集资料所使用的表单。第四章层别法59 3. 设定资料的收集点并培训员工如何填写表单。 4. 记录及观察所得的数值。 5. 整理资料、分类绘制应有的图表。 6. 比较分析与最终推论。 四、层别法使用的注意事项: 1. 实施前,首先确定分层的目的——不合格率分析?效率的提高?作业条 件确认???。 2. 检查表的设计应针对所怀疑的对象而设计。

QC七大手法之控制图

品管七大手法 七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 五、散布图 将因果关系所对应变化的数据分别描绘在X-Y轴坐标系上,以掌握两个变量之间是否相关及相关的程度如何,这种图形叫做“散布图”,也称为“相关图”。 1、分类 1)正相关:当变量X增大时,另一个变量Y也增大; 2)负相关:当变量X增大时,另一个变量Y却减小; 3)不相关:变量X(或Y)变化时,另一个变量并不改变; 4)曲线相关:变量X开始增大时,Y也随着增大,但达到某一值后,则当X值增大时,Y反而减小。 2、实施步骤 1)确定要调查的两个变量,收集相关的最新数据,至少30组以上; 2)找出两个变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将两个变量描入X轴与Y轴; 3)将相应的两个变量,以点的形式标上坐标系; 4)计入图名、制作者、制作时间等项目; 5)判读散布图的相关性与相关程度。 3、应用要点及注意事项 1)两组变量的对应数至少在30组以上,最好50组至100组,数据太少时,容易造成误判; 2)通常横坐标用来表示原因或自变量,纵坐标表示效果或因变量; 3)由于数据的获得常常因为5M1E的变化,导致数据的相关性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数据获得的条件进行层别,否则散布图不能真实地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4)当有异常点出现时,应立即查找原因,而不能把异常点删除; 5)当散布图的相关性与技术经验不符时,应进一步检讨是否有什么原因造成假象。 七、控制图 1、控制图法的涵义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有静态因素也有动态因素,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即时监控产品的生产过程、及时发现质量隐患,以便改善生产过程,减少废品和次品的产出?控制图法就是这样一种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控制方法,它利用现场收集到的质量特征值,绘制成控制图,通过观察图形来判断产品的生产过程的质量状况。控制图可以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控制图又叫管理图,它是一种带控制界限的质量管理图表。运用控制图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观察控制图上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布状况,分析和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发生了异常,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消除,使生产过程恢复稳定状态。也可以应用控制图来使生产过程达到统计控制的状态。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布是一种统计分布.因此,绘制控制图需要应用概率论的相关理论和知识。 控制图是对生产过程质量的一种记录图形,图上有中心线和上下控制限,并有反映按时间顺序抽取的各样本统计量的数值点。中心线是所控制的统计量的平均值,上下控制界限与中心线相距数倍标准差。多数的制造业应用三倍标准差控制界限,如果有充分的证据也可以使用其它控制界限。 常用的控制图有计量值和记数值两大类,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生产过程;每类又可细分为具体的控制图,如计量值控制图可具体分为均值——极差控制图、单值一移动极差控制图等。 2、控制图的绘制 控制图的基本式样如图所示,制作控制图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①按规定的抽样间隔和样本大小抽取样本; ②测量样本的质量特性值,计算其统计量数值; ③在控制图上描点; ④判断生产过程是否有并行。 控制图为管理者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生产过程信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根据工序的质量情况,合理地选择管理点。管理点一般是指关键部位、关健尺寸、工艺本身有特殊要求、对下工存有影响的关键点,如可以选质量不稳定、出现不良品较多的部位为管理点; ②根据管理点上的质量问题,合理选择控制图的种类:

医院品管圈七大手法之三层别法

医院品管圈七大手法之三层别法 在医院品管圈开展活动中,七大手法的应用直接影响到医院品管圈项目所取得的效果。本文主要介绍最常用的手法之三层别法。层别法能够准确分析出医院运营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 一什么是层别法(WHAT) 为区别各种原因对结果的影响,找出影响质量的原因,而以个别原因为主体,分别作统计分析的方法,称为“层别法(Stratification)”。层别法的用途就是“分层别类”,按照其共同特征分为一个层,并使层与层之间有明确的区分,当条件改变或有异常变动时,能依照层别的种类很快找出变动之处,进而有效掌握变异的原因,除去异常原因。 因此,层别法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各种分层,按各层收集数据来寻找不良所在或最佳条件,作为改善质量的有效方法。质量管理活动中,“早期发现问题”是一个重要因素,确认问题后才可以利用质量改善方法找出真正的要因,确定明确可行的对策,因此“层别法”就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 层别法是一种系统概念,在于将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并归纳统计。层别法是品质管理手法中最基本、最容易的操作手法,强调用科学管理技法取代经验主义,也是其他品质管理手法的基础。 二什么时候使用层别法(WHEN) 层别法可按照使用的对象与项目进行层別:

(一)时间的层别。小时別、曰期别、周别、月别、上下午别、日夜别、季节別、操作开始/操作结束别…… (二)操作人员的层别。班別、组别、年龄别、操作法别、教育程度别、服务年资别…… (三)仪器、设备的层别。台别、场所别、机型别、年代别、机种别…… (四)操作条件的层别。温度别、湿度别、压力别、天气别、操作时间别…… (五)原材料的层别。供应者别、制造厂别、产地別、材质别、大小别…… (六)测定的层别。测定器別、测定者别、测定方法别…… (七)检查的层别。检查员別、检查场所別、检查方法別…… (八)环境、天气的层别,气温别、干湿别…… (九)地区的层别。沿海与内陆别、国内与国外别、南方与北方别…… (十)制品的层别。新旧品别、标准品与特殊品别…… (十一)其他的层别。良品与不良品别、包装别、搬运方法别…… 三层别法的实施歩骤(HOW) (一)确定使用层别法的目的 进行层別法吋,首先须了解为什么目的而进行层别。因此,须确定层别的对象及特性是什么,如收集的资料为不良件数(缺失数)、操作时间、性別、年龄、年资、疾病总类、并

品管七大手法之层别法

第四章层别法 57 第四章层别法(Stratification) 一、前言: 为区别我们所收集的数据中,因各种不同的特点而对结果产生的影响,而以个别特征加以分类、统计;此类统计分析的方法称为层别法(或分层法)。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可发现产品质量因人、时、料、机台……等不同时,会有差异性存在。如能针对上述各种可以明显区分的因素,在数据收集时,加以适当标注分类;如有不合格品发生时,很可能只是其中一种因素(原料或人或机台)有问题,便可快速寻找症结的所在。同样质量较优时,也可从分层数据,获得其状况而寻求其他因素或条件的改善。 由以上简述可知,如数据未能适当分层,则当有异常时,往往在调查上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有时甚至最终还是无法寻找到真正原因。所以,平时的数据收集如能适当分层,就可避免上述情形,而发挥分层法的最主要功能——透过各种分层收集数据以寻求不合格原因或最佳相关条件,以作为改善质量的有利手法。 二、层别的分类: word资料

1.部门层别、单位层别: 生产部门、维修部门、测试部门、采购部门、研究部门、资材部门……等。 2.过程区域层别: 下料区、裁剪区、折弯区、加工区、焊接区、涂装区、组装区……等。 3.操作员层别: 班别、线别、组别、熟练度类别、操作法类别、年龄别、性别、教育程度分类……等。 4.机械、设备的层别: 机台分类、场所分类、机型分类、年份分类、制造厂分类、 工具 58 品管七大手法 分类、新旧分类、编号分类、速度分类…等。 5.作业条件的层别: 温度类别、湿度类别、压力类别、天气类别、作业时间类别、作业方法类别、人工与自动类别、顺序类别、人工与机器类别…等. 6.时间的层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