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从教务管理系统中查找使用):

课程类别:

中文名称:计量经济学

英文名称:Econometrics

授课对象:金融学专业本科生

学分:2

学时:48

先修课程:经济数学、统计学

建议教材:伍得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参考书目(内容包括编著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

1.Brooks, C., 金融计量经济学导论[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2. Franses, Philip H., 商业和经济预测中时间序列模型[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3. Mills, Terence C., 金融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学模型(第2版) [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 Greene, William H., 经济计量分析[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二、课程教学目标

计量经济学是财经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计量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理解计量经济分析的思想,把计量经济学模型和经济学理论、经济现实联系起来,具备一定经验研究的能力。

三、知识点

1.经济数据的结构

2.简单回归模型

3. 普通最小二乘法

4. 多元回归分析

5. 高斯-马尔科夫假定、定理

6. 单个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7. 参数线性组合的假设检验

8. 对多个线性约束的检验

9. 测度单位对估计量的影响

10. 函数形式

11. 二值变量

12. 异方差性

13. 趋势和季节性

14. 平稳性和弱相依时间序列

15. 高度持久序列

16. 序列相关

17. 稳健统计量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导论

课时:共2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什么是计量经济学有所了解;掌握数据结构的类型;熟悉经验分析的步骤;理解因果关系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概念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第二节经验分析的步骤

第三节经济数据的结构

一.横截面数据

二.时间序列数据

三.混合横截面数据

四.综列数据

五.对数据结构的评论

第四节计量经济分析中的因果关系和其他条件不变

第二章简单回归模型

课时:共7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简单回归模型的假定,理解“线性”,熟悉OLS的操作技巧和计量模型的经济解释

教学内容:

第一节简单回归模型的定义

第二节普通最小二乘法的推导

关于术语的注解

第三节 OLS的操作技巧

一.拟合值和残差

二.OLS统计的代数性质

三.拟合优度

第四节测量单位和函数形式

一.改变测量单位对OLS统计量的影响

二.在简单回归中加入非线性因素

三.“线性”回归的含义

第五节 OLS估计量的期望值和方差

一.OLS的无偏性

二.OLS估计量的方差

三.误差方差的估计

第三章多元回归分析:估计

课时:共7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高斯-马尔科夫假定,理解无偏性定理、斜率估计量抽样方差的定理和高斯-马尔科夫定理,熟悉多元回归模型的经济解释

教学内容:

第一节使用多元回归分析的动因

一.含有两个自变量的模型

二.含有K个自变量的模型

第二节 OLS的操作和解释

一.如何得到OLS估计值

二.对OLS回归方程的解释

三.OLS的拟合值和残差

四.拟合优度

五.简单回归和多元回归的估计值的影响

第三节 OLS估计量的期望值

一.在回归模型中包含了无关变量

二.遗漏变量的偏误:简单情形

第四节 OLS估计量的方差

一.OLS方差的成分:多重共线性

:OLS估计量的标准误

二.估计2

第五节OLS的有效性:高斯-马尔科夫定理

第四章多元回归分析:推断

课时:共8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经典线性模型假定、t检验和F检验,了解置信区间的构建,理解一般线性约束的检验,熟悉如何报告回归结果

教学内容:

第一节 OLS估计量的抽样分布

第二节检验对单个总体参数的假设:t检验

一.对单侧对立假设的检验

二.双侧对立假设

的其他假设

三.检验

j

四.计算t检验的P值

第三节置信区间

第四节检验关于参数的一个线性组合的假设

第五节对多个线性约束的检验:F检验

一.对排除性约束的检验

二.F统计量的R^2型

三.计算F检验的P值

四.回归整体显著性的F统计量

五.检验一般的线性约束

第六节报告回归结果

第五章多元回归分析:其他问题

课时:共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调整的R平方、非嵌套模型、交互效应和什么情形下应该对变量进行对数变换,理解预测和残差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数据的测度单位对OLS统计量的影响

第二节对函数形式的进一步讨论

一.对使用对数函数形式的进一步讨论

二.含有二次式的模型

三.含有交互作用的模型

第三节拟合优度和回归元选择的进一步探讨

一.调整R-平方

二.利用调整R-平方在两个非嵌套模型中进行选择

第四节预测和残差分析

一.预测的置信区间

二.残差分析

第六章含有定性信息的多元回归分析

课时:共4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虚拟变量的内涵及其经济解释、熟悉虚拟变量的交互作用项的经济解释

教学内容:

第一节对定性信息的描述

第二节只有一个虚拟变量

第三节使用多个虚拟变量

第四节涉及虚拟变量的交互作用

一.虚拟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

二.容许出现不同的斜率

三.检验不同组之间回归函数上的差别

第七章异方差性

课时:共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理解异方差的后果,熟悉稳健性统计量和异方差检验,了解加权最小二乘估计

教学内容:

第一节异方差性对OLS所造成的影响

第二节异方差-稳健性推断

第三节对异方差的检验

第四节加权最小二乘估计

一.除一个常数倍数外异方差是已知的

二.必须估计异方差函数:可行GLS

第八章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

课时:共8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时间序列数据的性质、时间序列数据的经典假定及如何处理趋势和季节性,理解平稳性、弱相依、高度持久、I(1)、I(0)、随机游走等概念,了解序列相关和异方差的校正及稳健性统计量。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时间序列数据的性质

第二节静态模型与有限分布滞后模型

一.静态模型

二.有限分布滞后模型

第三节经典假设下OLS的有限样本性质

一.OLS的无偏性

二.OLS估计量的方差和高斯-马尔科夫假定

三.经典线性模型假定下的推断

第四节趋势和季节性

一.描述有趋势的时间序列

二.在回归分析中使用趋势变量

三.对有时间趋势的回归作除趋势变换

四.季节性

第五节平稳性和弱相依时间序列

一.平稳和非平稳时间序列

二.弱相依时间序列

第六节OLS渐进性质

第七节使用高度持久时间序列作回归分析

一.高度持久时间序列

二.高度持久时间序列的变换

三.判断时间序列是否是I(1)

第八节时间序列回归中的序列相关和异方差

一.有序列相关误差的OLS 性质 二.序列相关的检验和校正 三.差分和序列相关 四.序列相关-稳健推断 五.异方差-稳健统计量 六.异方差的检验 七.自回归条件异方差

五、思考题(或练习题)

1.生育率对教育年数的简单回归 (i )u 中包含什么样的因素?它们可能与教育水平相关吗?

(ii )简单回归分析能揭示教育对生育率在其他条件不变下的影响吗?

2.下式为线性消费函数 估计的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MPC)就是beta1-cap ,平均消费倾向(APC)

为 。利用对100个家庭年收入和消费的观测,得到

(i) 解释式中的截距,并评价它的符号和大小。 (ii) 当家庭收入为30000时,预测消费为多少? (iii) 以inc 为x 轴,画出估计的MPC 和APC 的图

3. 在一项调查大学GPA 于在各种活动中所耗费的时间之关系的研究中,你对一些学生分发了调查问卷。学生被问到他们每周在学习、睡觉、工作和闲暇这四种活动中各花多少小时。任何活动都被列为这四种活动之一,所以对学生而言,这四种活动的小时数之和为168。

(i) 在模型GPA=b0+b1study+b2sleep+b3work+b4 leisure +u 中,保持sleep 、work 和leisure 不变而改变study 是否有意义?

(ii) 解释为什么这个模型违背了假定MLR.4?

(iii) 如何将这个模型重新表述,使得参数具有有用的解释,而又不违背假定MLR.4。 4. 刚从法学院毕业的学生的起薪中位数由下式决定:

01kids educ u ββ=++01

???cons inc ββ=+01

???//cons inc inc ββ=+2

?124.840.853100,0.692

cons

inc n R =-+==

Log(salary)=b0+b1LSAT+b2GPA+b3log(libvol)+b4 log(cost)+b5 rank+u ,LSAT 为LSAT 成绩的中位数;GPA 为该年级大学GPA 的中位数;libvol 为法学院图书馆的藏书量;cost 为进入法学院每年的费用;rank 为法学院的排名(rank=1的法学院是最好的)

(i) 解释为什么预期b5 小于等于0?

(ii) 你预计其他斜率参数的符号如何?理由是什么? (iii) 估计方程如下:

log (salary-hat)=8.34+0.0047LSAT+ 0.248GPA+0.095log(libvol)+0.038log(cost) -0.0033rank, n=136, R2 =0.84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计GPA 中位数相差1分会导致薪水有多大的差别

(iv) 解释变量log(libvol)的系数

(v) 是否应该进入一个排名更靠前的法学院?从预计起薪来看,排名相差20位的价值有多大?

5. 下面哪种因素可能导致通常的OLS 的t 统计量无效(即在原假设下不服从t 分布)? (i )异方差性

(ii )模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样本相关系数达到0.95 (iii )遗漏一个重要的解释变量

6. 利用密歇根州制造业的数据来估计产品废弃率与企业特征之间的关系。总体模型为log(scrap)=b0+b1hrsemp+b2log(sales) +b3log(employ)+u ,scrap 为产品废弃率,hrsemp 为平均每个雇员每年受到培训的小时数,sales 为企业年销售额,employ 为企业雇员人数

(i) 证明这个总体模型也可以写成

log(scrap)=b0+b1hrsemp+b2log(sales/employ) +q3log(employ)+u ,式中q3=b2+b3。 (ii) 估计(i)中模型,得到

检验假设:sales/employ 提高1%将伴随以废弃率下降1%

2?log()11.740.0420.951log(/)(4.57)(0.019)(0.370)

0.041log()(0.205)

43,0.310

scrap

hrsemp sales employ employ n R =--+==

7. 有关睡眠时间与其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估计如下

(i )对于双侧对立假设,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educ 、age 是统计上显著的吗? (ii )从方程中去掉educ 和age ,则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educ 和age 是联合统计显著的吗?

8. 能否用残差分析来判断某个电影演员得到相对票房而言过高的收入? 9. 如下模型使得受教育的回报还取决于父母双方受教育程度的总和pareduc :

(i)(以小数形式)证明此模型中多受一年教育的回报为

你的预期b2的符号是什么?为什么? (ii)所估计的方程是

解释交互项的系数。选择pareduc 的两个特殊值(比如,如果父母双方都受过大学教育,则pareduc=32,或父母都只受过高中教育,则pareduc=24),比较educ 的估计回报。

10. 有如下估计方程

2?3638.250.14811.13 2.20(112.28)(0.017)(5.88)(1.45)

706,0.113

sleep

totwork educ age n R =--+==2?3586.380.151(38.91)(0.017)

706,0.103

sleep

totwork n R =-==01234log()exp wage educ educ pareduc er tenure u

βββββ=+++

++12log()/wage educ pareduc

ββ??=+2log() 5.650.0470.00078(0.13)(0.010)(0.00021)

0.019exp 0.010(0.004)(0.003)722

0.169

wage educ educ pareduc

er tenure n R =++++==2

式中,sat 为SAT 的总分;hsize 为学生所在高中毕业年级的学生规模,单位为百人;female 为性别虚拟变量;black 为种族虚拟变量(黑人取值为1,其他人取值为0)。

(i) 有很强的证据支持模型中应该包含hsize2吗?从这个方程来看,最优高中规模是什么?

(ii) 保持hsize 不变,非黑人女性与非黑人男性之间sat 分数的估计差异是多少?这个统计差异统计上显著吗?

(iii) 非黑人男性和黑人男性之间sat 分数的估计差异是多少?检验其分数没有差异的虚拟假设。

(iv) 黑人女性和非黑人女性之间sat 分数的估计差异是多少?为了检验这个差异的统计显著性,需要做什么?

11. 假设你通过对工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和性别的调查来收集数据,而且你还询问了大麻使用方面的问题。原问题是:“上个月你吸过几次大麻?”

(i) 写出一个方程,使之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能让你估计出使用大麻对工资的影响。你应该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每月多吸5次大麻,估计会改变工资x%。”

(ii) 写出一个模型,使你能检验女人和男人在使用大麻对工资影响上是否存在差异。你将怎样检验男女之间在使用大麻的影响上是没有差异的?

(iii) 假设你认为最好按大麻使用量将人分为四类:不用者、浅尝者(每月1-5次)、适度者(每月6-10次)、重用者(每月10次以上)。写出一个模型,使你能估计出使用大麻对工资的影响。

(iv) 利用第(iii) 部分的模型,解释如何检验使用大麻对工资没有影响的虚拟假设。 12. 考虑如下解释每月啤酒消费量的线性模型

将其变为一个误差具有同方差性的模型

13. 对秋季第二学期学生有如下估计结果:

0123422

(,,,)0var(,,,)beer inc price educ female u E u inc price educ female u inc price educ female inc βββββσ=+++++==

trmgpa 为本学期的GPA ,crsgpa 为所修全部课程加权平均的GPA ,cumgpa 为此前学期所修课程的GPA ,tothrs 为此学期前总学分,sat 为SAT 分数,hsperc 为其在高中班级中排名的百分位,female 为性别虚拟变量,season 是虚拟变量,秋季有体育课时取值为1。

(i) crsgpa 、cumgpa 和tothrs 都有预期的估计效应吗?那些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是统计上显著的?使用不同的标准误,是否有影响?

(ii) 利用两种标准误来检验有体育课时对学期GPA 是否有影响。拒绝虚拟假设的显著性水平与所用的标准误有关系吗?

14.401K.RAW 中的数据是Papke(1995)所分析的数据的一个子集,Papke 是为了研究401k 养老老金计划的参与率和该计划的慷慨程度之间的关系。变量prate 是有活动账户的合格工人的百分比,也就是我们要解释的变量。慷慨程度的度量是计划的匹配率mrate ,其衡量当一个工人为公司贡献了1美元时,公司为工人的计划捐献的平均数。例如,如果mrate=0.50,那么工人每贡献1美元,公司就配给50美分。

(1)求出样本中的平均参与率和平均匹配率。 (2)估计下面这个简单回归方程

01

???prate mrate ββ=+ 报告你的结果及样本容量和R-平方。

(3)解释方程中的截距,解释mrate 的系数。

(4)当mrate=3.5时,求出prate 的预测值。这是一个合理预测吗?解释这里出现的情况。

(5)prate 的变异有多少是由mrate 解释的了?你认为这是一个足够大的量吗? 15. 使用HPRICE.RAW 中数据,估计如下模型:

012price sqrft bdrms u βββ=+++

式中,price 以千美元为单位的住房价格。

(1)以方程形式写出结果。

(2)住房在保持面积不变而又增加一间卧室时,估计其价格会提高多少?

(3)住房增加一间大小为140平方英尺的卧室,估计其价格会提高多少?将这个答案与你在第(2)部分的答案进行比较。

(4)价格中的变异有多大比例能被平方英尺和卧室数解释?

(5)样本中的第一套住房有sqrft=2438,bdrms=4,预计它的销售价格。

(6)样本中的第一套住房的实际销售价格是300000美元(price=300),求出其残差,它是否表明购买者为这套住房支付了过低或过高的价格?

16. 如下模型可用来研究竞选支出如何影响选举结果:

0122log(exp )log(exp )voteA endA endB prtystrA u ββββ=++++

式中,voteA 为候选人A 得到的选票百分数;expendA 和expendB 分别为候选人A 和B 的竞选支出;prtystrA 为A 所在党派之实力的一种度量(最近一次总统选中获得选票的百分比)。

(1)如何解释beta1?

(2)表述如下虚拟假设:A 的竞选支出提高1%被B 的支出提高1%所抵消。

(3)利用VOTE1.RAW 中的数据来估计上述模型,并以通常的方式报告结果。A 的竞选支出会影响结果吗?B 的支出了?你能用这些结论来检验(2)中的假设吗?

(4)估计一个模型,使之能直接给出检验(2)中所需的t 统计量。你有什么结论?(使用双侧对立假设)

17. 利用wage2.raw 的数据 (1)估计模型

01234567log()exp wage educ er tenure married

black south urban u

ββββββββ=++++++++

并以通常的形式报告结果。保持其他因素不变,黑人与非黑人之间月薪的差异是多少?

这个差异统计显著吗?

(2)在这个方程中增加变量exper^2和tenure^2,证明即便在20%的显著性水平上,它们也不是联合显著的?

(3)推广原模型,使受教育回报取决于种族,并检验受教育的回报是否的确取决于种族。

(4)再回到原模型,但现在容许四个不同人群(已婚男人、已婚非黑人、单身黑人和单身非黑人)的工资有区别。估计已婚黑人和已婚非黑人之间的工资差异。差异是统计显著的吗?

18. (1) 利用sleep75.raw 中的数据估计如下模型的参数:

20123456sleep totwork educ age age ynkid male u βββββββ=+++++++

sleep :mins sleep at night, per week ;totwrk :minutes worked per week ;educ :years of schooling ;age :in years ;yngkid=1 if children < 3;male= 1 if male

(2) 写出一个模型,容许u 的方差在男人和女人之间有所不同,但这个方差不依赖于其他因素。

(3) 估计模型(2)中的参数。

(4) u 的估计方差对于男人或女人更高?有显著的不同吗?

19. (1) 利用HPICE1.RAW 中的数据估计如下模型的回归结果,要求提供异方差-稳健型标准误。讨论其与通常的标准误之间有无重要差异。Price (千美元)

0123price lotsize sqrft bdrms u ββββ=++++

(2) 利用相同的数据对如下模型重复第(1)步的操作。

0123log()log()log()price lotsize sqrft bdrms u αααα=++++

(3) 对因变量所作的变换,对异方差性有何影响?

20.数据是关于1980年1月到1988年11月期间,印第安纳州安德森是每月失业申报数(uclms )的情况。1984年,一个工业区(ez )建立在安德森市。

(i )用log(uclms)对一个时间趋势变量和11个月份的虚拟变量作回归。说明时间趋势的系数含义。有迹象表明失业申报数有季节性吗?

(ii )在(i )的方程中增加一个虚拟变量ez (有工业园区的月份,ez=1)。工业区的存在是否降低了失业申报数?降低了多少?

(iii )若要把(ii )中得出的变化全部归功于ez 的建立,需要做什么假定? 21.变量rsp500是每月从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获得的收益,以年收益率计(%)。变量i3是三个月期国债的收益率,pcip 是工业生产的百分比变化,这二者也以年率计? (i )考虑模型

0125003t t t t rsp pcip i u βββ=+++

1β,2β应该有什么符号?

(ii )用OLS 估计模型。那些变量显著?如何解释系数的含义? (iii )从(ii )中的结果,你认为rsp500是否可预测的?为什么? 22.利用consump.txt 中的数据

(i) 估计一个反映实际人均消费(rc )的增长率与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ry )增长率之间的简单回归模型。

(ii) 在(i)的模型中加入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一期滞后,然后重新估计结果。你认为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一期滞后应该保留在模型中吗?

(iii) 检验(i)中所估计的方程有无AR(1)序列相关。

(iv) 一种消费的持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PIH)认为,消费的增长是不可预测的。令1log()log()t t t grc rc rc -=-表示人均实际消费的增长率。那么PIH 意味着1()()t t t E g r c I E g r c -=

,1t I -表示在时间

t-1知道的信息。估计011t t t grc grc u ββ-=++,以检验PIH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v) 检验(iv) 中所估计的方程有无异方差?

23.用自然对数的变化来定义每小时工资和每小时产出的增长率:

log(),log()ghrwage hrwage goutphr outphr =?=?,

(i) 利用earns.txt 中的数据估计0121t t t t ghrwage goutphr goutphr u βββ-=+++的结果。goutphr 的滞后值是统计上显著的吗?

(ii) 如果121ββ+=,生产率增长的一个永久上升将会在下一年里完全反映到更高的工资增长水平上。相对于双侧对立假设检验012:1H ββ+=。

(iii) 模型中需要2t goutphr -吗?说明理由。

六、考核方式

笔试(开卷)

七、成绩评定(指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等各考试环节所占总成绩比例)

笔试:70%,平时:30%

八、必要的说明

制订者: 审定者:

2012 年 9 月 17 日

水文地质学-教学大纲

《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译名】:Hydrogeology 【适用专业】:地质工程 【学分数】:2 【总学时数】:32 【实践学数】:0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水文地质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重点讲授有关的基本概念、地下水赋存、地下水运动的规律、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的物化性质、地下水资源、地下水的生态环境特性。介绍了地球上水的循环、包气带水的运动、化学成分成因类型、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等。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水文地质的基本知识,学会分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问题的基本方法,能阅读和分析常用的水文地质图件和资料,为学生从事该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所有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掌握水文地质的基本知识,熟悉水文地质工作的技术和方法,能阅读和分析常用的水文地质图件和资料。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应具有分析、研究、解决水文地质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学习前必须学习《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课程。 后继课程有《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等课程。 四、课程内容 注:“*”为重点部分;“#”为难点部分。 绪论 水文地质学概念;研究内容;地下水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水文地质学的分支;水文地质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 第1章地下水概论 1.1 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地球上水的分布;

*水循环的概念、水文循环、地质循环; *影响水循环的因素; 我国水文循环概况。 *1.2 地下水的赋存 岩石的空隙性:孔隙、裂隙、溶穴的概念、表征和特征; 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岩石骨架中的水、岩石孔隙中的水(重力水*、毛细水*)。 岩石的水理性质: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和透水性的概念、表征及相互间的关系; 有效应力原理与岩土压密:有效应力原理*、地下水位变动引起的岩土压密; 包气带与饱水带:概念;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理解掌握概念; 地下水的分类:按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按介质条件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1.3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色、嗅、味、比重、透明度、温度等; *地下水的化学性质:PH值、硬度、矿化度、侵蚀性。 *地下水化学成份的形成作用:溶滤作用、浓缩作用、脱碳酸作用、脱硫酸作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混合作用及人为作用。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类型:溶滤水、沉积水和内和生水。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析与资料整理:简分析、全分析和专门分析;库尔洛夫式、舒卡列夫分类表。 *1.4 不同埋藏条件下的地下水 上层滞水:概念及特征; *潜水:相关概念、特征(分布特征、补给与排泄特征、动态特征及水化学特征等)、等水位线图及其应用; *承压水:相关概念、特征(分布特征、补给与排泄特征、动态特征及水化学特征等)、等水压线图及其应用; 潜水与承压水的转化。 第2章地下水的运动和动态 *#2.1 重力水的运动

《煤矿地质学》测试试题

《煤矿地质学》试题

————————————————————————————————作者:————————————————————————————————日期:

中国矿业大学2014~2015学年第 1 学期 《煤矿地质学》试卷(A)卷 考试时间:10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名词解释(共20分) 1.节理与解理 答:节理——断裂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破裂面断开,但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节理构造。 解理——指结晶矿物在受外力打击后,沿一定的方向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2.层理构造与层面构造 答:层理构造—是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在层内形成的构造,主要由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等在垂向上的变化而显示出来。是沉积岩最重要的沉积构造类型。 层面构造—不同性质沉积层的分隔界面称层面,常见的层面构造有波痕、 泥裂、印模和结核。 3.年代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单位 答:年代地层单位—是指在特定的地质时间间隔中形成的成层或非成层的岩石体:宇、界、系、统、阶、时带。每个年代地层单位都有一个对应的地质年代单位(地质时间间隔):宙、代、纪、世、期、时。 4.煤的变质作用 答:褐煤在地下受到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影响转变为烟煤或无烟煤的地球化学作用。 5.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 答: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称内力地质作用,包括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 由地球外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称外力地质作用,按外应力的类型可以分为河流的地质作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和海洋的地质作用,按其发生的序列可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地质学基础实习》教学大纲【模板】

《地质学基础实习》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通过野外实习,使同学们对地质学和地质工作及其与农业的相关性有更具体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和巩固课堂教学中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原理和地质观测与研究方法以及课堂上难以学到的实践知识和方法,使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与野外的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其目的、任务与意义大体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通过地质博物馆的参观学习,有助于对课堂教学中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帮助同学们更全面而系统地了解地质学内容,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特别是矿物、岩石、矿产、地质演变等方面的知识,弥补校内教学中标本和器材不足的弱点。 2)实地观测并记录各种岩石及其所含矿物特征和野外产出状态,认识各种岩石中的代表岩石类型,特别是沉积岩中的各种代表岩石,如砂岩、砾岩、页岩、粉砂岩、石灰岩、白云岩等各种岩石在野外的产出状态和一般特征。使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在野外实践中得到验证,使理论知识有了实践基础。 3)观察地质构造现象及其与地形地貌的关系,认识基本地质构造现象,如断层、褶皱及其与地形地貌的关系,不仅使课堂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实际验证,而且能有新的认识,开阔视野。 4)观察不同岩层间的接触关系,观察不同岩层在野外的出露情况,寻找典型地段观察并分析各种岩石演化为土壤的过程和机理。这都有助于对农地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时间安排 第一天: 1)观察晚古生代石灰岩、砂岩等沉积岩的特征;

2)观察石灰岩中燧石结核的特征及其产出规律; 3)观察石灰岩中珊瑚、菊石等化石的特点; 4)认识一般的地质构造(断层、节理、褶皱); 5)介绍罗盘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第二天: 1)学习使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 2)认识砾岩、砂岩、泥岩; 3)在泥岩中寻找和观察植物化石; 4)学习观察河流二元结构。 第三天: 1)观察差异风化; 2)观察层内揉皱; 3)观察断层并判断其性质; 4)观察褶皱并分析其形成机制; 5)观察燕山期正长斑岩的特征及其产出状况; 6)观察下志留统高家边组泥岩、页岩中的笔石和灰岩中的腕足类动物化石。 第四天: 1)观察上白垩统浦口组角砾岩及其层理构造; 2)认识河流阶地和现代河流沉积物的层状构造特点; 3)观察石灰岩表面的溶蚀现象以及溶洞形态,并分析其成因; 4)观察石钟乳、石笋和石柱的生长状况; 5)观察三级溶洞—地壳三次抬升的证据; 6)观察直立岩层和倾斜岩层; 7)观察背斜核部的特点并学习绘制素描图; 第五天: 1)上白垩统赤山组红色粉砂岩和细砂岩; 2)观察火山构造; 3)观察玄武岩与下伏的沉积岩的接触关系; 4)观察气孔状和杏仁状构造的玄武岩; 5)观察玄武岩的球状风化; 6)辉绿岩岩墙; 第六天: 1)观察和描述晚古生代地层剖面:五通组石英砂岩、黄龙组灰岩、船山组生物碎屑灰岩; 2)观察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3)观察洞穴形态; 4)观察洞穴堆积类型—石柱、石钟乳、石笋; 第七天 1)观察玄武岩及其中的橄榄石包裹体,仔细观察并描述玄武岩的柱状节理和气孔状构造; 2)观察玄武岩的基底岩石-第三纪中新统浦镇组砾石层、砂砾层;

经济政治与社会 心得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体会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为适应我校新的教学改革的要求,我有幸接触《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在拿到教材的短短两周时间里,我对教材进行了认真阅读与学习,因时间紧,我深知对教材体会还很显浅,不足之处还望各位领导与同事指正。 我对教材的体会用五个“走进”来概括,即走进历史、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走进心灵、走进网络,从而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走进历史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和强烈的时代感,要让学生体会到经济、政治与社会三者的关系,就必须运用历史观点来分析世界各国或民族的发展进程。曾经有人说过“说当今的时事,用历史的观点来看问题”,因此应通过重温历史来让中专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同时也让他们看到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 如讲“货币产生发展的过程”时,可以通过货币的相关图片和资料来让学生认识货币是商业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反映了商业发展水平,又与政治环境有关,政治安定、国家统一,则货币统一。又如,要讲“人民当家作主”时,我想先播放一段新中国成立时的录像,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让学生知道毛泽东建立并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也可以看到人民当家作主是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要讲“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改革开放”时,可以通过《我国改革开

放三十年》专题片更好地让学生了解过去,正视现实,展望未来。 二、走进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中注重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生活、职业发展和社会服务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社会时事,选取中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将知识点与社会焦点融为一体,帮助学生既消化和掌握教学内容,又能关心变化莫测的世界,把书读“活”。如,要讲“个人所得税”时,可以结合我国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初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经过,将修正前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作比较,使学生对本知识点更清晰。又如,要讲“遵循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时,可以借助2011年3月中旬的日本大地震引发中国少数商家哄抬盐价的实例,让学生清楚认识到事件所折射出来的问题,绝非只是几包盐的事情,而是与经济、市场秩序、社会公德、国民教育相关的大事,这样的做法不仅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也毁坏商业伦理和商业道德。整个社会正常秩序的维护,社会道德的养成,需要公共部门防微杜渐,尽早向民众释疑解惑,传播科学的知识、正确的信息。再如,要讲“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时,我觉得应该带学生们到当地的行政服务中心进行调查,了解民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情况及人民政府如何为民办事、服务于民,走访相关窗口负责人,对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质量、公共形象、职能履行”的公众满意度进行调查总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的传统教育正在被世人所抛弃。应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走进生活 我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关键是要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普通地质学》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地质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1.实习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肉眼观察和描述手标本的一般方法,掌握几种常见矿物、岩石、古生物的鉴定特征,学会设计地层柱状图;培养学生进行地质科学实验的兴趣,掌握地质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对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分析地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习要求: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普通地质学》是地学类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课堂实验尤为重要,它是掌握本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重要环节。作为实践性启蒙教育,普通地质学实验对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野外实习至关重要,因而必须加强训练,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要求观察、描述和鉴别常见矿物、岩石、古生物标本,训练设计制作地层柱状图。二、实习内容 三、实习方式 在实验室观察、描述和鉴别常见矿物、岩石、古生物标本,训练阅读地质图,设计制作地层柱状图。 四、实习时间及安排 总共14学时,根据理论课程进展情况,安排进行各实习。 五、实习成绩考核 每次实验要求写实验报告,作为平时成绩,记入总成绩。

《地质学基础》(一)实验教学大纲(水文) 一、实验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实验性质 《地质学基础Ⅰ》实验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验,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实验,了解通过手标本认识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会常见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的的鉴别。 2、实验的目的 培养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的能力: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思维判断能力、表达书写能力、观察与判别能力。 3、实验的任务 通过对实标本的观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矿物、岩石手标本肉眼鉴定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对《地质学基础Ⅰ》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大纲

徐州中健科技职业技术学校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透视经济现象。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经济现象,掌握有关的经济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有关商品交换、消费、生产以及收入分配的基本知识,

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的分配制度。 情感态度观念:正确看待金钱,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崇尚诚信,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 运用:正确辨析常见的经济现象,理性消费,以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素质,尝试设计家庭理财方案。 教学内容 1.商品的交换与消费 (1)透视商品交换的现象,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2)透视商品价格的变化,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认识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 (3)透视选购商品的现象,评析常见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1)透视企业的不同类型,了解企业的含义和分类,理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2)透视企业经营的状况,理解企业形象、诚实守信、名牌产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 (3)透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理解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3.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1)透视家庭收入的多元化,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意义,增强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效率意识和公平意识。

煤地质学复习重点

煤地质学 植物残骸堆积的学说(或理论)及其依据 植物残骸的堆积方式两种观点 1)原地生成说原理:造煤植物残骸堆积于植物生存的泥炭沼泽内,没有经过搬运,在原地堆积转变成为泥炭。证据:现在很多煤层底板存在大量根土岩或煤层至上的直立树干。 2)异地生成说原理:泥炭层形成的地方不是成煤植物生长地方,残体经长距离搬运后,在浅水盆地、泻湖等地堆积。证据:现代三角洲地带存在上游漂木,煤中可见树根朝上以及大量矿物质。 3)微异地生成说(或称“亚原地生成说”)泥炭沼泽内部植物残体、部分泥炭受冲刷搬运并重新堆积的现象比较常见。 什么是泥炭化作用、腐泥化作用 1)泥炭化作用:植物物质经受生物化学分解及合成的复杂的过程且最终形成泥炭的作用 2)腐泥化作用:低等植物(藻类)和浮游生物遗体在滞流还原环境和厌氧微生物参与下,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形成的富含水分的有机软泥(腐泥) 的过程称为腐泥化作用 什么是凝胶化作用、丝炭化作用、残值化作用 1)凝胶化作用:指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泥炭化过程中经过生物化学变化和物理化学变化,形成以腐植酸和沥青质为主要成分的胶体物质(凝胶和溶胶)的过程。 2)丝炭化作用:高等植物死亡后在微生物参与下不断被分解、化合、聚积,发生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形成泥炭的过程 3)残值化作用:中水介质流通较畅,长期有新鲜氧供给的条件下,凝胶化作用和丝炭化作用的产物被充分分解破坏并被流水带走,稳定组分大量集中的过程称为残植化作用 比较凝胶化作用、丝炭化作用与残值化作用发生的条件 1)凝胶化作用:①较为停滞的、不太深的覆水条件下,②弱氧化至还原环境,在厌氧细菌的参与. 2)丝炭化作用:①沼泽覆水程度发生变化;②沼泽表面变得比较干燥,氧的供应较为充分;③氧化过程中有机物在微生物参与下由于失去被氧化的原子团而脱氢、脱水,碳含量相对地增加 3)残植化作用:①水介质具有流动特性—敞流沼泽②长期有新鲜氧供应,发生氧化作用③稳定组分聚集 煤化作用的阶段划分与基本特点 1.泥炭化作用阶段:从成煤原始物质的堆积,经生物化学作用直到泥炭的形成 2.煤化作用阶段:当泥炭形成后,由于沉积盆地的沉降,泥炭被埋藏于深处,在温度、压力增高等物理、化学作用下,形成褐煤、烟煤、无烟煤、变无烟煤 特点:①煤在连续地系列演化过程中,可明显地显现出增碳化(相对)趋势;②随着煤化作用进程,煤的有机分子表现为结构单一化趋势;③随着煤化作用进程,煤的有机分子结构表现为致密化和定向排列的趋势;④随着煤化作用进程,煤显微组分性质呈现为均一性趋势;⑤煤化作用是一种不可逆的反应;⑥煤化作用的发展是非线性的,表现为煤化作用的跃变,简称煤化跃变 煤化作用的演化主要是受温度的高低、经历的时间长短及压力的大小所决定的。 什么是希尔特定律它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1.希尔特定律:在地层大致水平的条件下,每百米煤的挥发分降低约%,即煤的变质程度随埋藏深度的加深而增高,

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普通地质学是对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概括介绍,是面向地质学及地质类相关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于地质学专业课程学习之前开设的一门先导性课程,每学年授课64学时(含48学时讲课与18学时实验课程)。课程包括以下基本教学内容:宇宙中的地球、矿物、岩浆作用与岩浆岩、外动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变质作用和变质岩、地质年代、地震与地球内部构造、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风化作用、河流及其地质作用、冰川及其地质作用、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海洋地质作用、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块体运动、地球环境与资源、地球系统科学概述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地质思维与地球系统科学观,为进一步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设计思路: 本课程面向低年级地质类专业开设,学生通过普通地质学的学习,掌握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地质工作的一般方法。课程内容包括以下教学模块:地球基本知识、地表外动力地质作用、岩石圈内动力地质作用、地质环境与人类与实验教学等五大部分。 地球基本知识主要介绍最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包括宇宙中的地球、矿物、地质年代等内容。 地表动力地质作用介绍各种地表动力作用和产物,和主要包括外动力地质作用与 - 4 -

沉积岩、河流地质作用、海洋地质作用、湖泊地质作用、风化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冰川地质作用和地下水地质作用等。 岩石圈动力地质作用主要介绍各种内动力地质作用和产物,包括岩浆作用和岩浆岩、变质作用和变质岩、地震活动、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等。 地质环境与人类主要介绍与地质相关的环境和对人类的影响,主要包括地球资源、地质环境、人类活动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实验教学主要介绍和培养学生的地质基本实践技能,主要包括晶体模型、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罗盘使用和地形图、地质图填绘以及图切剖面等实验教学内容。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普通地质学课程是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地质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全院每年平均有60余名学生学习该课程。作为地质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是结晶矿物学、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等地质专业课程的前导课程。 二、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对地质学的兴趣,对祖国河山与大自然的热爱,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地质园地,培养学生地质学思维方法、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地质学的时空观念,使学生初步掌握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初步学习与掌握地质工作的一般方法,学会地质基本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分析和研究地质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地质工作打下基础。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完成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课后作业和地质实践技能训练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2)按时完成常规练习作业和实验报告。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延期提交作业需要提前得到任课教师 - 4 -

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省颁)

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透视经济现象。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经济现象,掌握有关的经济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有关商品交换、消费、生产以及收入分配的基本知识,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的分配制度。 情感态度观念:正确看待金钱,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崇尚诚信,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

运用:正确辨析常见的经济现象,理性消费,以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素质,尝试设计家庭理财方案。 教学内容 1.商品的交换与消费 (1)透视商品交换的现象,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2)透视商品价格的变化,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认识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 (3)透视选购商品的现象,评析常见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1)透视企业的不同类型,了解企业的含义和分类,理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2)透视企业经营的状况,理解企业形象、诚实守信、名牌产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 (3)透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理解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3.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1)透视家庭收入的多元化,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意义,增强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效率意识和公平意识。 (2)透视个人所得要依法纳税的现象,了解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自觉纳税意识。 (3)透视财富增值的不同渠道,理解存款储蓄、债券、股票、

地质学基础大纲

《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开课对象】:四年制本科:旅游管理 【学分】:3 【总学时】48 【先修课程】:无 二、教学目标 如今了解地球科学知识的必要性,已经更紧迫地显示出来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就向地球作了更多的索取,然而人类如稍有处置不当,便会招致大自然严厉的惩罚。只有当地球上的居民都认识地球、了解地球,才能和它友善相处,和谐协调,从而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作为地质学专业的大学生,理应首先了解地球科学知识,带头向社会传播,并将其融入自己的专业工作中去,以造福于人类。我们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为地质学专业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科学的基本理论,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建立地球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一些实际的技能,增强探索自然的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素养起到一定的作用,激励大家了解地球,关爱地球,珍惜自然资源,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以造福于子孙后代。 三、教学要求及内容提要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要求 重点了解地球科学的学习目的、意义和课程的学习要求。一般了解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任务。 (二)重点、难点 重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任务 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教学要求

使学生概略地了解人类经过漫长的探索终于证实大地是一个球体,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太阳系中一颗不大的行星,太阳系是拥有2000多亿颗恒星的银河系中一个不大的天体系统,银河系是数以百亿计的星系中的一个旋涡星系,地球是现在已知的、惟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等基本知识,通过练习作业初步掌握地球上主要地形特点及其名称。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宇宙的特征 2、难点:理解宇宙观 第二节行星地球简史 (一)教学要求 概略地了解:宇宙应是无限的(但在自然科学中,却作为一个有限的研究对象来对待),这个宇宙产生于约137亿前的大爆炸,是现今比较流行的看法,冷的气体与宇宙尘埃组成的星云逐渐形成太阳系,是目前比较合理的假说,地球是太阳系的一员,它们有共同的起源,是自然本身演变的产物。重点掌握:将今论古、地层层序律、化石层序律、器官相关律等原理是认识地球历史的基本方法,20世纪开始,利用同位素等方法来取得地球的年龄资料。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宇宙应是无限的 2、难点:地层层序律、化石层序律、器官相关律等原理 第三章地球的结构 第一节地球的物质组成 (一)教学要求 地球的元素组成,矿物是天然产出的元素或化合物,具有自己的物理、化学特征,矿物内部的晶体结构是决定其外部形态及特性的主导因素,由矿物集合而成的岩石构成地球的主体。一般了解元素在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不断迁移和重新组合。 (二)重点、难点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2017

附件: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归属单位: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编写人:余墨林编写日期:2017年02月28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说明课程的基本类型、基本属性和为实现培养目标所承担的任务。 2.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生学完课程后,在知识、技能和能力上分别应达到的程度。 3.适用专业与学时数:说明教学大纲适用的专业及学时数。 4.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简要说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及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及参考书能反映该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理论动态。 6.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说明本课程教学所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及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实验仪器、设备、教学辅助设施等。 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 1.该章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4.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内容详略以能表达清楚知识、技能的范围和深度为度,充分反映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体现出课程的特点。 三、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实践教学内容。有实践教学要求的,应说明实践教学目的、要求、作业与实践报告、时间与学时分配等相关内容。单独开设实践性教学课程的,要单独编写实践教学大纲。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透视经济现象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经济现象,掌握有关的经济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要求

斯托克,沃森计量经济学第七章实证练习stata

E7.2 E7.3 E7.4

-------------------------------------------- (1) (2) ahe ahe -------------------------------------------- age 0.605*** 0.585*** (15.02) (16.02) female -3.664*** (-17.65) bachelor 8.083*** (38.00) _cons 1.082 -0.636 (0.93) (-0.59) (表2)Robust ci in parentheses *** p<0.01, ** p<0.05, * p<0.1 -------------------------------------------- N 7711 7711 -------------------------------------------- t statistics in parentheses * p<0.10, ** p<0.05, *** p<0.01 (表1) (1) 建立ahe 对age 的回归。截距估计值是1.082,斜率估计值是0.605。 (2) ①建立ahe 对age ,female 和bachelor 的回归。Age 对收入的效应的估计值是0.585。 ② age 回归系数的95%置信区间: (0.514,0.657) (3) 设H 0:βa,(2)-βa,(1)=0 H1:βa,(2)-βa (1)≠0 由表3,得SE ,SE(βa,(2)-βa,(1))=√(0.0403)2+(0.0365)2=0.054 t=(0.605-0.585)/0.054=0.37<1.96 所以不拒绝原假设,即在5%显著水平下age 对ahe 的效应估计没有显著差异,所以(1)中的回归没有遭遇遗漏变量偏差。 (4) B ob’s predicted ahe=0.585×26-3.664×0+8.083×0-0.636=$14.574 Alexis ’s predicted ahe=0.585×30-3.664×1+8.083×1-0.636=$21.333 VARIABLES ahe age 0.585*** (0.514 - 0.657) female -3.664*** (-4.071 - -3.257) bachelor 8.083*** (7.666 - 8.500) Constant -0.636 (-2.759 - 1.487) Observations 7,711 R-squared 0.200

煤矿地质学各种习题附答案

煤矿地质学 习题集 一、填空题 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为(从太阳由近而远排列) 。 2.地温梯度是深度每增加时地温升高的度数,地温分带分为 ,和。 3.地震波在地球内传播有两处极为明显的分界面,在平均地深km为第一地震分界面,又称面;平均地深km为第二地震分界面,又称面,由此将地球的内圈层划分为,和。 4.内力地质作用可分为 外力地质作用包括。 5.矿物是。 岩浆岩的六种造岩矿物是。摩氏 硬度计的十种代表矿物(由小到大)为 。 6.矿物的特征包括,,, ,,,,等,矿物的鉴定特征指 7.按照矿物解理面的完善程度,将解理分为,, ,,莫氏硬度计由一到十级的矿物分别为

。 8.常见的造岩矿物有,,, ,,,, 。 9.岩浆是 。根据的含量可将其划分为、、 和等四种基本岩浆类型。 10.岩浆岩的八种造岩矿物是 。摩氏硬度计的十种代表矿物(由小到大)为 。 11.外力地质作用包括。沉积岩根据划分为 等类型 12.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是按照___________来划分的,具体的划分规范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内源沉积岩的种类有,, ,,, ,和。 14.岩石地层单位从小到大为,,和,年代地层单位由小到大为,,,,和。 15.岩石地层分类系统的组是最基本的单位,组指 。列举出三个含煤地层的组名 16.地层对比是指, 地层对比的依据有,, ,。 17.地层对比的方法有:,, 和。 18.地质年代被划分为五个代,它们分别是,, ,,。 19.古生代可划分为纪,由老到新分别为(包括代号) 。 20.中生代和新生代共有六个纪,他们由老到新分别是,,,,,。 21.岩层的产状要素包括,和,根据岩层的倾角,可以将岩层分为,,和。 22.地层厚度包括,,,, 按照厚度,煤层可以分为,,, 。 23.褶曲要素包括,,,和,影响褶曲发育的因素有,, 24.成煤的必要条件有,,和。 宏观煤岩成分包括,,,和。 25.宏观煤岩成分可分为,,和。煤岩类型有,,和 26.煤矿中常见的地质图件有 。

南京大学精品课程《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及教案

普通地质学 (General Geology, Physical Geology) 目录 课程计划 (3) 主要参考文献 (4) 第一章绪论 (5) 第一节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 (5) 第二节中国的地学优势 (6) 第三节当代地质学的特点与最新进展 (7) 第四节地球科学家的任务 (7) 第五节地球科学的内容与分科 (7) 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 (8) 第二章矿物 MINERAL (9) 第一节若干基本概念 (9) 第二节矿物的物理性质 (12) 第三节矿物的鉴定 (13) 第四节常见矿物 (14) 第三章岩浆作用与火成岩 (14) 引言 (14) 第一节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Extrusion and Eruption) (15) 第二节侵入作用与侵入岩 (18) 第三节火成岩的结构与构造 (19) 第四节火成岩的主要类型 (21) 第五节岩浆的形成与地球内热 (21) 第四章外动力作用与沉积岩 (22) 第一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23) 第二节沉积岩的特性 (24) 第三节四类沉积岩 (26) 第五章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28) 第一节变质作用基本特征一 (28) 第二节变质作用中原岩的变化 (30) 第三节变质作用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 (31) 第六章地质年代 (32) 第一节相对年代的确定 (34) 第二节同位素年龄的测定 (34) 第三节地质年代表 Geology Time Scale (35) 第七章地震(Earthquake)及地球内部构造 (36) 第一节地震学 Seismology基本概念 (37) 第二节地震波与地震仪 (38) 第三节地震的分布 (39) 第四节地震预报与预防 (40) 第五节地球的内部构造 (41)

经济政治与社会 教学大纲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透视经济现象。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经济现象,掌握有关的经济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有关商品交换、消费、生产以及收入分配的基本知识,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的分配制度。 情感态度观念:正确看待金钱,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崇尚诚信,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 运用:正确辨析常见的经济现象,理性消费,以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素质,尝试设计家庭理财方案。 教学内容 1.商品的生产、交换与消费 (1)透视商品交换的现象,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2)透视商品价格的变化,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认识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 (3)透视选购商品的现象,评析常见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增加个人收入

《地质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doc

《地质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1104 课程类型:必修课实验学时:18 大纲主撰写人:王景平编写日期:2005. 10 课程名称:地质学基础适应专业:地理科学实验学分: 大纲审核人:袁晓兰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地质学基础是地理教存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岩石圈的基木特征和基木技能,为地貌、土壤、水文、区域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以及环境学等后行课程的开设,打下坚实的地质和实践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实习,使学生基本掌握矿物的物理性质和肉眼鉴定方法、掌握岩石的鉴定方法。能够识别常见矿物和岩石。 三、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 时数 每组 人数 实验 类型 实验 要求 实验 类别 内容提要 1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210验证必修专业技 术基础观察矿物的形态、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硬度、解理、断口等主要物理性质,通过观察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学会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掌握系统描述矿物标本的一般方法,为下一步鉴 2矿物的观察和鉴定210验证必修专业技 术基础在实验一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观察常见矿物,学会肉眼鉴定矿物的一般方法,并对所观察的矿物进行系统描述,完成实习报告的有关部分;掌握主要矿物的鉴定特征,尤其是主要造岩矿物,为鉴定岩石打下基

础。 3火成岩的观察与鉴定410验证必修专业技 术基础通过认真观察常见的火成岩标本,学会肉眼鉴定火成岩的i般方法,并对所观察的火成岩进行系统描述,完成实习报告的有关部分;掌握主要火成岩的鉴定特征,能够准确鉴定主要火成岩。 4沉积岩的观察和鉴定410验证必修专业技 术基础通过认真观察常见的沉积岩标本,学会肉眼鉴定沉积岩的一般方法,并对所观察的沉积岩进行系统描述,完成实习报告的有关部分;掌握主要沉积岩的鉴定特征,能够准确鉴定主要沉积岩;能够根据沉积岩的结构、构造等特征初步分析其成因。 5变质岩的观察和鉴定210验证必修专业技 术基础通过认真观察常见的变质岩标本,学会肉眼鉴定变质岩的一般方法,并对所观察的变质岩进行系统描述,完成实习报告的有关部分;掌握主要变质岩的鉴定特征,能够准确鉴定主要变质岩。 6地质图的判读210验证必修专业技 术基础了解地质图的基木内容,掌握分析地质图的方法和步骤;掌握V字型法则,学会编制倾斜岩层的地质剖面图;认识各类接触关系在地质图

煤矿地质学实验指导书

煤矿地质学 实验指导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目录 实验一矿物 实验二火成岩 实验三沉积岩与变质岩 实验四煤的肉眼鉴定 实验五读图方法及读倾斜岩层地区地质图并作剖面实验六读褶皱地区地质图并作剖面 实验七编制勘探线剖面图 实验八编制煤层顶板等高线图——剖面法 实验九编制断煤交线图和水平切面图

实验一矿物 一、目的与要求 1. 通过观察,了解矿物形态和物理性质。 2. 通过观察,熟悉和掌握矿物的描述、鉴定方法。 3. 掌握常见矿物的基本鉴定特征。 二、实验内容 石墨、黄铁矿、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斜长石、石英、方铅矿、普通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普通辉石、高岭石、橄榄石、石榴子石、黄铜矿、赤铁矿、磁铁矿 三、观察与描述内容 观察和描述矿物标本以如下顺序进行: 单体形态、集合体形态、颜色、条痕色、透明度、光泽、解理(包括组数、完全程度)、断口、硬度(用小刀、指甲刻划比较)、比重(用手掂重)、最后命名。 四、注意事项 1. 实验前注意复习有关内容。 2. 观察时注意相似矿物之间的比较。 五、作业 1. 描述部分标本。 2. 比较黄铁矿和黄铜矿的区别?

实验二火成岩 一、目的与要求 1. 通过实验认识常见的火成岩的结构、构造。复习常见火成岩的造岩矿物的鉴定特征以及火成岩类型及其特征(见教材71页表2-4)。 2. 掌握火成岩的观察、鉴定和描述方法,了解火成岩命名方法。 3. 通过观察,了解常见火成岩的宏观鉴定特征。 二、实验内容 观察以下标本,并做好观察记录: 超基性岩类:橄榄岩 基性岩类:辉长岩、玄武岩 中性岩类:闪长岩、安山岩 酸性岩类:花岗岩、流纹岩 三、观察与描述内容 观察、鉴定辉长岩标本时,按以下顺序进行观察和描述,最好利用表格形式:颜色、结构、矿物成分及其百分含量、其它特点(如次生变化、孔洞、裂隙等)、命名。 四、作业 描述上述标本 实验三沉积岩与变质岩 一、目的与要求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地理专业)

楚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系(院、部)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22105104 课程中文名称:综合自然地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使用专业:地理科学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总学时:5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6,实验学时:4) 总学分:2.5学分 预修课程: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部门自然地理学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系统讲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和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区划的理论与方法,土地分类与结构、土地评价与土地变化、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 教材建议:伍光和,蔡运龙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 [1]刘南威、郭有立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景贵和主编,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 陈传康,伍光各,李昌文编,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33。 [4] 赵松乔等编著,现代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5] 刘南威主编,自然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6] 黄秉维,郑度,赵名茶等著,现代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7] 王建主编,现代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 蒙吉军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二、课程性质、目的及总体教学要求 课程的基本特性:综合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基础理论课程。它是在各部门自然地理学基础上研究地球表层整体性特征及其结构、功能和演变规律的科学。特别着重研究地球表层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机制、地球表层区域分异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 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较好地认识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地位、特点与任务,熟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与趋势,深入认识和掌握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技能,从而为全面、科学地从事相关工作和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与方法基础。“综合自然地理学”又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故该课程除了课堂理论知识讲授外,还要求通过相关的专题讨论和实践教学等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际工作能力。 课程的总体教学要求:学习本课程应着重掌握地球表层系统、耗散结构、时空尺度、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综合体、地域分异、土地、景观、土地分类、土地分等等基本概念;重点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时间演化规律、自然区划的理论与方法、土地分类和分级理论等基础理论;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有:土地类型划分和应用地域分异原理分析各大洲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章节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中的地位(2学时)本章的内容、地位与作用分析,重点难点、总的教学要求与说明: 本章主要介绍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任务与特点,它是对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一个总体介绍或概述。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重点在于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和综合自然地理学与地理学三分支、三层次、三重性的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并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系统)的概念、范围、组成、特征。 (2)了解本学科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本学科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各节内容的教学要求: 第一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和特点(1学时)理解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理解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和特点;掌握自然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