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枪鱼市场

金枪鱼市场

金枪鱼市场
金枪鱼市场

金枪鱼市场

世界金枪鱼捕捞量较大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日本、中国台湾、西班牙,韩国. 日本的金枪鱼捕捞量约占16%,居世界首位,然后依次是中国台湾(占12%),西班牙(占7.2%),韩国(占5.7%),美国(4.6%),法国(4.1%),这六个国家和地区的金枪鱼产量占金枪鱼总产量的50%,此外,墨西哥、菲律宾、印尼、泰国、塞舌尔等国家的金枪鱼捕捞量也较大。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的金枪鱼产量占其渔业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日本、南韩的金枪鱼产量占其整个远洋产量的

30-40%。

目前,日本、欧洲和美国是世界金枪鱼产品消费的三个

主要市场,。日本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金枪鱼捕捞国家,也

是最大的金枪鱼消费国,约占整个世界金枪鱼消费总量的

30%左右,每年要从韩国、泰国和台湾等地进口35万吨左

右。主要以生鲜、冷冻、干制及调味方式消费。欧洲和美国

是另外二个金枪鱼的主要消费市场,与日本不同的是他们以金枪鱼罐头消费为主,品种包括水渍黄鳍金枪鱼罐头、色拉金枪鱼罐头、油渍金枪鱼罐头,目前全球金枪鱼罐头消费量约1.7亿箱,其中法国、意大利、美国,西班牙和德国等欧盟国家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金枪鱼罐头消费市场,除了本国生产外,主要从非洲的科特迪瓦,亚洲的泰国和土耳其等国进口,而美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金枪鱼进口国和金枪鱼罐头生产国,其最主要的供应国为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原来以出口贸易为主,但近几年来,国内的消费市场也正在不断发展,上海、广州等地已形成一定的消费规模。

金枪鱼品种

鲣鱼:

鲣鱼具有典型的纺锤形体型,它们聚集成大鱼群,

在从沿岸到外洋的表层快速游动。它们有特别的血管构

造,体温比周围的海水温度高3-10C。在日本近海,

鲣鱼从春到夏北上,从秋到冬南下,作季节洄游。有尾

随大型鲨鱼类或鲸鱼类及浮木的习性。属黎明、昼行性

鱼,经常吃沙丁鱼、竹篓角等鱼类和甲壳类。腹部所见

的暗色条纹活着时没有,死后才出现。体长50-90厘

米(大的可达120厘米)。

分布:日本近海、西九洲:全世界的热带、温带海

域。

长鳍金枪鱼(longfinTuna):

体背是深蓝色,侧面及腹侧为银白色,体色均

匀,体长1.5m,体重15kg左右,最大可达45k8,

肉粉红色,特点为胸鳍呈刀状,其长度超过头部,

白天主要分布于90~150m水深,傍晚分布于近表

层,最适温度范围为14~20oC,以沙丁鱼及甲壳类

为食,主要作为加工罐头金枪鱼的原料。

黄鳍金枪鱼(Yellowfin Tuna):

鱼体呈纺锤型,稍侧扁,头小,尾部长而细,肉粉

红色。体背呈蓝青色,体侧浅灰色,带点黄色,有点状

横带,成鱼的的二背鳍和臀鳍及其后面的小鳍,均呈鲜

黄色。第一背鳍和腹鳍均带有黄色。体长1-3米,因不

同海区而异,体重一般为40-60公斤。

黄鳍金枪鱼食性很广,以鱿鱼、表层鱼和大型甲壳

类为主。作长距离洄游,其洄游与海流的季节变化有关,

在热带雨季,它远离较淡的沿岸水域,游向高盐度的海

区。

黄鳍金枪鱼广泛分布斗争三大洋的赤道海域,是热

带海区的代表种。黄鳍金枪鱼常见水深达160米,水

温达20-28℃,最大游泳速度为90公里/小时。

黄鳍金枪鱼占全球金枪鱼产量的35%。大部分用来

制罐头,生鲜和冷冻产品也持续增长。黄鳍金枪鱼现在以处于合理开发状态。

大眼金枪鱼(Bigeye Tuna):

大眼金枪鱼(Bigeye Tuna)又称肥壮金枪鱼和副

金枪鱼,体长约1.5-2.0米,体重大的在100公斤以

上,一般为16-35公斤。体背蓝青色,侧面及腹面银

白色。肉粉红色,略柔软。胸鳍长,其末端甚突,达

第二背鳍下方,第二背鳍也较窄,与第一背鳍高度相

近。鱼体呈灰色,肥满、尾短、头和眼明显较大。

大眼金枪鱼栖息水深较深,可达200-300米,性为成

熟的个体栖息于表层。主要以深海性鱼类为食,小鱼、

鱿鱼和大型甲壳类为主。最大游速可达100公里/小

时。

目前大眼金枪鱼渔获产量较低,但价格较高,很有发

展潜力。

蓝鳍金枪鱼(Bluefin Tuna):

蓝鳍金枪鱼(Bluefin Tuna)是金枪鱼类中最大型

的鱼种。身体短而结实、锥状细长的身躯,尾鳍成交

叉状;身躯底部至侧边的色彩明亮,上身躯则是深蓝

色,鳍是深暗色,小鳍则是呈现微黄色,尾柄隆起嵴

呈黑色。全身被鳞,口相当大,眼不大,胸鳍短,末端

不到第一背鳍的中央,这是本种的最大特点。体长一

般1-3米,大者长达3米多,体重700多公斤。

蓝鳍金枪鱼常以50-60尾成群,也有1000尾以上

的鱼群。栖息水层从表层至50米深层,最适宜水温

10-20℃,饵料以鲱鱼、沙丁鱼、鲐鱼、鱿鱼和甲壳类

为主,是金枪鱼类中的名贵品种。

平均大小:200 ~400公斤

从生物学的分类上讲,广义的金枪鱼是指鱼类中的鲭科、箭鱼科和旗鱼科共计约30种鱼类。经济价值较大的种类包括蓝鳍金枪鱼、马苏金枪鱼、大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长鳍金枪鱼、鲣鱼等6种,其中蓝鳍金枪鱼、马苏金枪鱼、大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是生鱼片原料鱼、长鳍金枪鱼和鲣鱼主要用来做金枪鱼罐头原料,但是,最近也用长鳍金枪鱼来做生鱼片。

从金枪鱼的品种看,生鱼片质量由高至低分别为蓝鳍金枪鱼、马苏金枪鱼、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蓝鳍金枪鱼和马苏金枪鱼产量较低,价格非常高,常见的金枪鱼鱼片是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制成的。

栖息深度

科学研究表明,大多数金枪鱼栖息在100-400米水深的海域,幼体的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以及鲣鱼都栖息在海洋的表层水域,一般不超过50米水深,而成体的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栖息水层比较深,大眼金枪鱼的栖息水层深于黄鳍金枪鱼。

金枪鱼游多远

金枪鱼体呈纺锤形,使金枪鱼游泳的阻力减少,一般时速为每小时30-50公里,最高速可达每小时160公里,比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还要快。

金枪鱼若停止游泳就会窒息,原因是金枪鱼游泳时总是开着口,使水流经过鳃部而吸氧呼吸,所以在一生中它只能不停地持续高速游泳,即使在夜间也不休息,只是减缓了游速,降低了代谢。

捕捞金枪鱼

金枪鱼的捕捞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延绳钓捕捞方法,主要捕捞栖息在较深海域的蓝鳍金枪鱼、马苏金枪鱼、大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和长鳍金枪鱼,体重在20千克以上;另一种是表层渔具捕捞方法,包括围网、竿钓和曳绳钓等,捕捞栖息在海洋表层的金枪鱼,捕捞的品种主要是小个体的黄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和鲣鱼,体重范围是5-10千克。

海洋鱼类资源供应情况

1、海洋生物资源量估计。海洋是生物资源宝库。据生物学家统计,海洋中约有20万种生物,其中已知鱼类约1.9万种,甲壳类约2万种。许多海洋生物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为人类提供了丰富食物和其他资源。关于海洋生物资源的数量,特别是其中鱼类资源的数量,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生物学家曾做过许多研究。有些专家用全球海洋净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年产量)作为估算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数量的基础,其结果为:世界海洋浮游植物产量5000亿t。折合成鱼类年生产量约6亿t。假如以50%的资源量为可捕量,则世界海洋中鱼类可捕量约3亿t。 2、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状况。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产业是海洋渔业,另外还有少量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开发。1989年世界海洋渔业产量约8575万t。1990年世界渔业总产量估计(正式统计数字尚未见报道)为1亿t,其中海洋渔业产量也比1989年有所增长。其中,世界各大洋的渔业产量分别为:太平洋0.54亿t,大西洋0.24亿t,印度洋0.6亿t。 在接近2万种鱼类中,目前比较重要的捕捞对象800多种,其中年产量超过100万t的共8-10种,年产量10-100万t的品种60-62种,年产量1-10万t的品种约280种,年产量0.1-1万t的品种约300种。 3、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潜力。世界大洋生物资源的开发潜力是很大的。如前述各国专家所估计的,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总可捕量在2-3亿t之间,目前的实际捕捞量不足1亿t。另外,药用和其他生物资源也有很大开发潜力。 4、从地理分布来说,世界大洋中的各种区域都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其中比较重要的区域有: (1) 太平洋西北部潜在渔获量1980-2133万t,目前的实际捕捞量已达潜在可捕量的90%,头足类、鲽鱼是开发潜力大的资源。 (2) 白令海东部和阿列鸟特岛区的底层鱼类资源量约1600万t,目前利用的比较少,尚有开发潜力。 (3) 太平洋中西部的热带海区,头足类资源潜力很大,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沿岸的底层和中上层鱼类尚有开发潜力,本区内的小型金枪鱼尚处于中等开发状态。 (4) 太平洋西南部头足类的年捕捞量6-7万t,增产潜力尚大。 (5) 太平洋东南部的竹策鱼和枪乌贼,未充分开发。 (6) 大西洋中东部区离岸50-200海里的底层鱼类资源,尚有开发潜力。 (7) 印度洋西部的头足类资源潜力很大。 (8)太平洋西南部的鲣鱼,生物量比较大,还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重要海洋渔业资源? 突吻鳕 竹筴鱼、黍鲱 小沙丁鱼、金枪鱼、鲱科、鲨鳐类、蟹类 小沙丁鱼澳洲鳕、石首鱼 小沙丁鱼、南非竹筴鱼 鯷鱼 刺黄盖鲽、太平洋鳕、北太平洋无须鳕 鯷鱼、小型金枪鱼 鲐、鲣、长鳍金枪鱼、肥壮金枪鱼、金枪鱼

全球金枪鱼人工养殖及繁育研究进展

Open Journal of Fisheries Research 水产研究, 2019, 6(3), 118-125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d18314395.html,/journal/ojfr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5d18314395.html,/10.12677/ojfr.2019.63015 Research Progress on Artificial Culture and Breeding of Tuna in the World Shiming Peng*, Lumin Wang, Yongjin Wang, Hanfeng Zheng, Lei Wang, Minghua Min, Zhaohong Shi East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Shanghai Received: Aug. 15th, 2019; accepted: Aug. 30th, 2019; published: Sep. 6th, 2019 Abstract Tuna is recognized as a high-end marine economic fish in the world. Due to its high market econ-omy value and huge market demand, the capture-based tuna farming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world since the 1990s. The culture area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Mediterranean countries, as well as Japan, Mexico, Australia and other countries. However, overfishing in recent years has put global tuna resources under great pressure, and tuna conservation organizations have insti-tuted quota fishing systems, making the future prospects of tuna farming, which relies on catching wild tuna, worrisome. Therefore,carrying out the research on tuna artificial breeding technology and gradually establishing the tuna breeding industry based on artificial culture are the only feasible and effective way for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una farming indus-try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gress made in the field of tuna culture and breed-ing in the world,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tuna culture and breeding technology in China. Keywords Tuna, Culture, Breeding, Progress 全球金枪鱼人工养殖及繁育研究进展 彭士明*,王鲁民,王永进,郑汉丰,王磊,闵明华,施兆鸿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 收稿日期:2019年8月15日;录用日期:2019年8月30日;发布日期:2019年9月6日 *通讯作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