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报告第86期:中国农业保险:现状、问题与政策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报告第86期:中国农业保险:现状、问题与政策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报告第86期:中国农业保险:现状、问题与政策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报告第86期:中国农业保险:现状、问题与政策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资助项目

中国农业保险:

现状、问题与政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

《中国农业保险:现状、问题与政策》课题组

2010年7月

本课题为中国发展基金会日本东京海上日动中国基金的资助项目。

本课题旨在全面分析和认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探索实现中国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方针、政策目标及可操作的措施,以便为高层领导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支持。为掌握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课题组对10个中央财政补贴试点省(市、自治区)、3个非试点省(市、自治区)和黑龙江垦区进行了调研,并考察了法国和土耳其发展农业保险的做法和经验。

项目顾问:张玉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克穆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夏 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

执笔人:张承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

田 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

内容提要

农业保险是对农业风险进行管理的一种积极手段。随着气候变化、WTO监管规则的有效推动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全球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显著增加,农业保险的规模稳步增长,产品日趋多样化。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恢复国内农业保险业务一直到2004年之前,由于受到高赔付率、低收益、农民承受能力不足、政策支持不到位等因素的制约,农业保险的发展始终不是很理想。2004年,根据中央1号文件精神,保监会在部分地区启动了农业保险试点工作。2007年中央财政启动对部分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产品提供保费补贴的试点后,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进一步提速,不仅业务规模迅速扩大,而且在保障农业生产、帮助农民灾后迅速恢复生产生活等方面正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如果从2004年我国启动农业保险试点算起,至今已进入第7个年头。此时有必要对农业保险的试点情况进行全面摸底,以评估绩效,总结经验,为下一步的政策调整提供决策依据。有鉴于此,本课题报告旨在全面分析和认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探索实现中国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方针、政策目标及可操作的措施,以便为高层领导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支持。

本课题的主报告主要由七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对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对全球农业保险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第三部分对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现状与成就进行了总结;第四部分对调研省份农业保险的具体做法进行多方面比较,较为全面地勾勒出当前农业保险试点情况;第五部分分析总结了试点地区的一些发展经验;第六部分探讨了试点中遇到的问题和发展障碍;第七部分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保险试点问题政策建议

目录

一、全球农业保险发展现状概述 (1)

二、中国农业保险的试点与成就 (4)

三、调研省份农业保险的做法比较 (8)

四、试点地区的做法与经验 (18)

五、试点中遇到的问题和发展障碍 (23)

六、有关政策建议 (28)

编者说明 (35)

一、全球农业保险发展现状概述

农业保险是对农业风险进行管理的一种积极手段。从全球范围看,农业保险分布的比较广泛,不仅在欧美日这些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上,而且在亚洲(包括中国、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等)、拉美(阿根廷、巴西)、非洲(毛里求斯)等新兴国家保险市场上都有不同形式的农业保险存在。

各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主要依赖于两个决定因素:一是面临的实际需要,包括农业在全部经济规模中的重要程度和所面临的风险水平;二是国家对农业保险体系所给予的经济和非经济支持。当前全球农业保险呈现出如下特点:

1. 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日益扩大,农业保险的规模稳步增长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05年发布的报告《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保险》中指出,近年来全球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显著增加,主要原因在于:(1)破坏农作物生产的天气事故日趋频繁;(2)农业和合同农业的商业化程度显著增加;(3)WTO监管规则的有效推动,即WTO一般禁止政府对农业直接提供补贴,然而允许政府对农业保险保费提供补贴;(4)一些新的保险产品(如收入保险和指数保险)创建了新的客户群体;(5)随着害虫及疾病对农业侵害的增加,对这类保障产品的需求正日益增加;(6)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日益严重,引发了对这类保险产品的需求。

实践中,全球农业保险市场近年来的发展轨迹印证了上述观点。2001年,全球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约为65亿美元,2005年达到80亿美元左右,2008年则提高为185亿美元。

图1:2005~2008全球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变化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09

2. 新兴国家市场农业保险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市场相比仍然差距明显

北美、西欧等保险市场十分发达的工业化地区,尽管农业产值在全球总量中占比较低,但农业保险的保费规模却占据了全球总量的绝对比重。相比之下,新兴市场由于政府财政能力有限、缺乏经验、农业基础设施不足等原因,在农业保险方面的发展较为滞后。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的统计,2005年新兴国家市场占全球粮食生产总量的近70%,而其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约为11亿美元,却只占全球总量的不到20%,在GDP中的比重低于0.01%。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深度则要高得多。

近年来,尽管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但新兴国家市场——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农业保险市场发展迅猛,亚洲甚至替代欧洲,成为北美之后第二大农险市场。下图清楚显示了亚洲农险市场的崛起。2001年,全球农业保险保费结构中,北美地区占55%;西欧为29%;拉美和亚洲各占4%;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占3%;中东欧占3%;非洲占2%,发展中国家合计所占比例为13%。2008年,全球农业保险结构中,美国和加拿大占62%,亚洲占18%,欧洲占16%,拉美、大洋洲和非洲则各占2%、1%和1%。

图2:2001、2008各地区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全球比重的变化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瑞士再保险报告自行编制

3. 种植业的多风险保险是最主要的农业保险产品,但险种在各地区的分布有所差异

种植业保险是全球农业保险中的主打产品,2001年,占据全球农业保险保

费收入的70%,2008年则接近90%。在种植业保险产品中,以多种自然灾害风险为承保对象的保险占据主要地位,约占全球总量的74%;其次是以单风险(主要是冰雹)为承保对象的产品,约占全球总量的16%。其他所有产品则只占全球农险保费总量的10%。

表1:2008年全球农业保险产品结构

产品保费占比

种植业保险——多风险 74%

种植业保险——单风险冰雹 16%

牲畜保险 4%

高附加值畜牧保险 3%

水产保险 1%

温室大棚保险 1%

森林保险 1%

合计 100% 资料来源:瑞士再保险公司,2009

全球各地区的主导农险产品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冰雹为主要风险的产品在欧洲最为流行,而美国和加拿大农险市场上销售许多以包括干旱在内的多种自然灾害风险为承保对象的产品,单风险产品反而并不流行。美国还是世界上目前唯一有收入和利润保险(revenue and income insurance)的国家,出售多种形式的收入保险,美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约73%来自于各种类型的收入保险1。在日本和美国都有以一个农场所有农作物发生的全部天气灾害为承保对象的整农庄保险,而近年来兴起的创新产品——指数保险则仅在部分发达地区以及个别发展中国家市场上存在。

表2:农业保险的种类及其覆盖地区

种类覆盖风险国家、地区

单风险保险

Single-risk insurance 冰雹;冰雹+火灾;或者牲畜

养殖中面临的某一风险

多数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

多风险保险Combined insurance 多种风险,冰雹+火灾、暴雨、

暴风等其他一些风险,通常不

包括干旱

多数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

产量保险Yield insurance 多种风险,囊括了所有影响产

量的主要风险,包括干旱

美加、欧洲多数国家(波兰没

有)

1加拿大曾经有过收入保险,但最后失败而撤销;英国也曾经有一个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收入保险产品,但很快就退出了市场。

收入保险Revenue insurance 某一产品的产量和价格风险美国

整农庄保险

Whole-farm insurance 对一个农场所有农作物发生

的所有天气灾害都给予保障

日本和美国

指数保险index insurance 赔偿并非建立在单个农民基

础上,而是基于一个外部的参

数或指数。

美国、加拿大、巴西、印度;

欧洲部分地区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二、中国农业保险的试点与成就

1.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业务恢复试办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和体制配套,在以后的近20年中,除有2年实现微利外,其余18年均为亏损,平均综合赔付率达到120%,导致保险公司不得不退出这一领域,农业保险业务归于沉寂。到1988年农业保险业务收入只有2.3亿元,占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总体业务收入的比例仅为0.6%。全国90%以上的农民没有农业保险,在自然风险面前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1989年以后,河南、河北、湖南、云南、吉林、新疆、河北、山东、上海等省市相继开展了以“政府组织推动、农民互助共济、保险公司经办、结余滚存留地方建立风险基金”为特点的农业保险试点。1993年,农业保险费收入增长到8.7亿元,各类险种达到400多个,保障面扩大,过高的经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赔付率稳定在80%左右。但是随着国有保险公司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业保险业务的非盈利性越来越不能适应保险公司的盈利要求,2000年以后人保公司大面积停办了农业保险业务,基本撤消了各级公司农业保险机构。地方的农业保险工作要么再度萎缩,要么被政府“接管”。

2004年,中央首次下发以“三农”为主题的1号文件,再次提出发展农业保险的问题,明确要求选择农产品种类、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业保险试点,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根据1号文件精神,保监会在部分地区启动了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通过组建设立专业农业保险公司、促进保险公司与政府联办或为政府代办农业保险、为农民提供保费补贴等方式,各省陆续开展了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奶牛、生猪、肉鸡、烟叶、西瓜等多种牲畜和农作物保险。根据保监会的调查,许多试点地区的农业保险保费都有省级和市(县)级的财政补贴予以支持,补贴比率平均达40%以上。在中央的引导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农业

保险一举扭转颓势,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2005年全国农业保险业务实现保

费收入7.5亿元,赔款支出5.8亿元;2006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8.46亿元,

同比增长15.98%;赔款支出5.84亿元,同比增长3%;农业保险保额达733.21

亿元,同比增长123.66%。

2007年中央财政启动对部分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产品提供保费补贴的试点

后,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进一步提速。2007年国家财政投入10亿元在四川、湖

南、江苏、新疆、内蒙、山东6个省份开展试点,投入11.5亿元试办能繁母猪

保险;2008年试点省份增加为13个,财政投入增加到60.5亿元;2009年试点

省份进一步扩大为19个,中央财政投入加大到80亿元。中央财政支持对农业保

险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据统计,2007~2009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分别达到

51.84亿元、110.7亿元和133.8亿元;支付赔款分别为32.8、69.1和101.9亿元。

2007~2009年,种植业保险承保面积从2.31亿亩增加到9.48亿亩;林木从0.28

亿亩增加到2.86亿亩,牲畜从3.82 亿头(羽、只)增加到6.79亿头(羽、只);

保险金额从1126亿元增加到3812亿元(其中,种植业保险金额从706亿元增加

到3118亿元)。2009年,保险覆盖的农户数超过1.3亿人次,受益农户达到2185.94

万户(次)。

表3:2007~2009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状况

年度/项目2007 2008 2009

133.79

110.69

保费收入(亿元) 51.84

其中:种植业保费收入(亿元)32.15 73.70 99.99 种植业保费收入(亿元)19.69 36.99 33.89 种植业保险承保面积(亿亩) 2.31 5.32 9.49 林木承保面积(亿亩)0.28 0.77 2.86 养殖业保险承保数量(亿头/羽) 3.82 4.69 6.79 参保农户数(万户次)4980.85 9015.85 13336.3

23.97

38.12

保险金额(百亿元) 11.26

其中:种植业保险金额(百亿元) 7.06 15.4 31.18 养殖业保险金额(百亿元) 4.20 8.57 6.94

101.89

69.09

支付赔款(亿元) 32.83

2185.94

1485.05

受益农户户次(万户次) 451.2

资料来源:保监会

从各试点地区的情况看,小麦、水稻等主粮作物的投保面积占全部种植面积比例少则20~30%,高则60~70%左右,能繁母猪保险许多地区做到了“应保尽保”。农业保险产品的品种也不断增加,除了中央财政支持的水稻、玉米、小麦、棉花、大豆、花生、油菜等重点农作物以外,各地还以地方特色经济发展为重点,开展了烟叶、橡胶、瓜果、林木、蔬菜等经济保险。在养殖业,除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办能繁母猪和奶牛保险外,一些地方还开办了生猪、家禽等养殖业保险。此外,森林保险、渔业保险、农机具保险也在一些省份得到较快发展。个别地方(上海)的农业保险则已经实现了对农业产业从生产到流通环节的全覆盖,从保成本转向保产值和保市场价格(部分品种)的转变。此外,一些创新型产品如天气气象指数保险、农产品价格保险、农民小额贷款信用保障保险、农产品质量保险和食品质量安全保险等也开始由设计阶段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

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同时,商业性农业保险也得到了发展。农民财产保险,如农房保险、农作物大棚保险,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保险,以及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农村主要劳动力意外伤害保险、农村学生平安保险等产品正在逐步推广。

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统计,2008年底,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6亿美元,约占全球农险保费收入的10%,规模已上升至全球第二位,亚洲第一位。

2.农业保险试点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

从课题组的调研情况看,农业保险试点在保障农业生产,帮助农民灾后迅速恢复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受到地方政府和农民的欢迎。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分散了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保证粮食安全。中国幅员辽阔,各种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长期主要“靠天吃饭”。一旦自然灾害发生,农民只能眼睁睁看着庄稼损失。建立农业保险制度以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保险渠道予以分散,使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补偿,保证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客观上也起到了保障农产品供给的作用。例如在应对2007年东北旱灾中,吉林安华农业保险公司为140余万受灾农户的152.3万公顷粮食作物支付赔款8.3亿元,占当年吉林省灾后生产恢复重建资金的25%,2009年东北旱灾的赔付则高达19.5亿元,保证了次年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在应对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自然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中,仅能繁母猪保险赔款就近1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灾区重建工作。

二是保障农民生活,减轻了政府的救灾压力。试点之前,农业受灾以后主要通过财政拨款对灾民进行救济。由于政府财力有限,这种救灾活动往往只能解决受灾农民短期的生活困难。建立农业保险制度以后,通过保险公司的理赔,不仅保证了受灾农民的基本生产能力,也有效减轻了政府的资金压力。2008年,农业保险向1400万户农户支付赔款70亿元,2009年向近2200万农户支付了100亿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状况。

三是提升农业防灾抗灾能力。保险公司承保农业险以后,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因而保险公司有动力在防灾减灾方面投入资源。为降低赔付率,一些保险公司特别是4家专业农险公司纷纷针对本地区经常发生的主要自然风险,强化了事前风险管理措施。例如上海的安信公司侧重预防水灾、黑龙江阳光公司构建了以人工增雨防雹为主的防灾减损体系、吉林安华公司与有关部门合作开展防雹增雨合作等等。一些保险公司与气象台合作,为农民提供气象状况提醒服务;与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开展数据共享、防疫共建等合作,提高了农业防灾抗灾能力。

四是提升了农业数据统计、风险评价与分级、防疫检疫等基础工作的水平。我国农村的基础性工作历来比较薄弱,加上各地气候、土壤、地形等方面差异极大,更增加了基础数据整理的难度。目前在很多地方,土地承包信息不完整、档案资料不健全、缺乏对不同地区自然风险评估、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不到位等问题相当普遍,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业保险的难度。试点开始后,保险公司出于业务的需要,或者积极推动和配合农业部门重新对二轮承包土地基础信息进行整理并建立电子化档案,或者加强与畜牧部门的联系,强化对能繁母猪、奶牛和生猪的防疫工作,从而起到了健全农业信息系统、改进基础性工作的作用。

五是推动金融创新,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出于规避风险、降低经营成本和拓展业务的需要,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当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就会主动开展产品创新活动。象上海安信公司研发出“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和“西甜瓜梅雨强度指数保险”,走出我国农业保险指数化的第一步;安徽国元公司开展了中国第一个天气指数保险产品试点,与商业银行合作开展“草莓种植信贷+保险”试点等都是金融创新的典型案例。这类创新产品的推出,不仅有利于保险公司改善自身业务结构和经营方式,同时也提高了金融服务水平,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三、调研省份农业保险的做法比较

本部分在对13个省市和黑龙江垦区的深入调研基础上,对调研省份农业保险的具体做法进行多方面比较,以期勾勒出较为完整的情况:

1. 财政补贴的试点品种和试点范围

(1)中央财政只对玉米、水稻、小麦、大豆、棉花、花生、油菜(和森林)等种植业保险以及能繁母猪、奶牛等养殖业保险提供补贴,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享受的中央财政补贴品种有所不同。例如河北省有小麦、玉米、棉花、奶牛、能繁母猪等5个品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宁夏自治区则只有奶牛和能繁母猪享受中央财政补贴,种植业方面没有品种入选;北京和上海则没有一个险种享受中央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全部由地方财政支持。

(2)地方财政除对中央财政补贴险种予以配套补贴之外,一般还会选择部分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种予以保费补贴的试点支持,其中多为高效经济作物。例如,山东省的蔬菜大棚、苹果、奶牛、渔业等高附加值项目;内蒙古的马铃薯等。安徽省财政对草莓进行补贴试点,而高山蔬菜种植、大棚蔬菜等特色险种,没有中央和省财政的补贴,只有在个别县市进行零星的补贴试点。

(3)经过几年的实践,各地农业保险的试点区域已经大大拓展,很多地区都实现了在全省(市、自治区)的全面推广和普及。即使没有进行全面试点,试点地区占全省的比重也超过非试点地区。此外,平均来说中央补贴险种的试点范围明显高于地方补贴险种的试点范围。

表4:调研地区的试点品种和试点范围

调研地区中央财政补贴品种地方财政补贴品种试点区域

山东省小麦、玉米、棉花,能

繁母猪

蔬菜大棚、苹果、奶

牛、渔业等高附加值

项目

2008年为六成农业县市(即60个

县)

河北省小麦、玉米、棉花、奶

牛、能繁母猪

全省所有县(市、区),但根据各地

农业经济特点和地方财力状况有

所区别

辽宁省玉米、水稻、大豆、花

生作物日光温室

中央补贴险种在全省推广;省级

试点的日光温室保险为朝阳市和

绥中县

吉林省玉米、水稻、大豆、烟叶、花生和葵花籽

30个粮食创高产活动县份全部参

加,其他县(市、区)自愿参加

黑龙江省玉米、水稻、小麦、大

豆、能繁母猪、奶牛

根据全省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实

际执行情况,研究确定当年保险

面积

黑龙江垦

区水稻、小麦、玉米、大

麦、大豆,能繁母猪、

奶牛

马铃薯、亚麻、杂豆、

白瓜籽等经济作物

中央财政补贴险种全部投保,垦

区补贴作物自愿参加保险

江苏省水稻、小麦、油菜、棉

花、玉米、奶牛、能繁

母猪

桑蚕、林木、生猪、

家禽、农机、设施农

业、渔船和渔民互助

全省推广,并对投保率有具体要

求,例如2008年,要求主要种植

品种的承保面达到80%以上,能

繁母猪和奶牛承保面达100%,其

他主要养殖品种承保面达20%

内蒙古玉米、小麦、大豆、油

菜籽、葵花籽、能繁母

猪、奶牛

马铃薯

在兴安盟、赤峰市、锡林郭勒盟、

乌兰察布市开展马铃薯保险试

点,其他全区推广

宁夏奶牛和能繁母猪设施农业、小麦、水

稻、玉米、压砂西瓜、

脱水蔬菜、葡萄、苹

果、番茄、葵花、枸

杞、长红枣等

全区各市、县(区)及农垦国有

农场,但2008年对试点规模进行

了限制,以便控制财政补贴的规

模,2009年则取消了限制

浙江省水稻、油菜大棚蔬菜、露地西

瓜、柑橘树、林木、

生猪、鸡、鸭、鹅、

淡水鱼、能繁母猪、

奶牛、公益林

全省全面展开

北京市无玉米、小麦、种猪、

生猪、奶牛、西瓜、

苹果、梨、桃等18

个品种

全市推广

上海市无2009年,市级财政给

予保费补贴的农业

保险险种为20种

全市推广

安徽省水稻、玉米、小麦、油

菜、棉花、大豆、能繁

母猪、奶牛

草莓、高山蔬菜种

植、大棚蔬菜等

全省所有17个市及所属93个县

市区

2. 保险责任

(1)全部试点地区都采取了多风险、多灾因的保险保障。尽管各地根据具体的灾害状况,涵盖的保险责任略微有所不同,但大都涵盖了全省(市、自治区)发生较为频繁和易造成较大损失的灾害风险。例如吉林省的农业保险主要承保那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包括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内涝、风灾、雹灾、旱灾、冰冻(霜冻及障碍性低温冷害)等;浙江则以本省发生频率比较高、

对农业生产影响比较大的灾害为主,种植业主要包括台风、洪涝、暴雨、冰冻和常见病虫害;养殖业主要包括重大疫病和自然灾害等,基本覆盖了浙江自然灾害的80%以上。

(2)调研地区普遍都已将旱灾纳入保险责任范围内。

3. 保险费率和保险额

(1)各地普遍都将补贴险种按“低保障、广覆盖”的原则来确定保障水平,即保险金额相当于承保对象物化成本的一定比例(40~60%),以保障农户灾后恢复生产为主要目标。具体的保险金额各地差异很大。以玉米为例,河北省每亩保险金额为260元,吉林为200元,黑龙江省为145元,宁夏为300元等。

(2)各地区种植业保险的费率差异较大,例如,对于玉米而言,河北省费率为7%,吉林省和内蒙古为10%,黑龙江省10.35%,宁夏5%,山东则为2%。其中的原因固然有保险责任和实际风险状况的地区差异所致,但更与本地财政实力的强弱息息相关。

(3)各省(市、自治区)一般都执行全省统一的保险条款和费率,执行前须经保监会备案。

表5:部分调研地区的主要粮油作物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率

调研地区保险金额(元/亩)保险费率

山东省 200~500元 1.6%~2.5%

河北省小麦300;玉米260;棉花

400

小麦5%;玉米7%;棉花6%

吉林省玉米200元,水稻266.67

元,大豆166.67元,花生

133.33元,葵花籽133.33

玉米10%,水稻8%,大豆8

%,花生和葵花籽7%

黑龙江省玉米145元、水稻200元、

小麦125元、大豆120元

每亩保费平均为15元,其中

玉米10.35%、水稻7.5%、小

麦11.97%、大豆12.52%

黑龙江垦区每亩保险费20元

江苏省分若干档确定,最高不超过500元/亩

内蒙古区分旱地和水浇地,水地

玉米、小麦各350元,旱

地玉米200元、小麦210

元,大豆180元、葵花籽

190元、油菜籽150元、马

铃薯400元

玉米为10%,小麦、大豆、油

菜籽、油葵为8%,马铃薯为6

%。

宁夏小麦300元/亩,水稻400

元/亩,玉米300元/亩

小麦5%,水稻6%,玉米5%

浙江省按实际生产成本的50%起步,同时配合以分档选择

北京市 2008年首次下调了农险中小

麦、西瓜、豆类、葡萄、柿子

和奶牛6个险种的费率,以减

轻农民保费负担。例如,政策

性农险小麦保险费率从8%下

调到7%。

上海市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水稻的保费大约在1.2%左右,奶牛在1%至3%之间

安徽省水稻300元/亩、小麦260

元/亩、玉米240元/亩、油

菜260元/亩、棉花300元/

水稻5%,小麦4%,玉米5%,

油菜4%,棉花5%,大豆6%。

4. 财政补贴

(1)财政补贴的形式主要是保费补贴,只有北京市财政给予经营政策性农险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0%的经营管理费用补贴。

(2)财政补贴主要根据农作物品种以及牲畜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有中央财政补贴的产品的合计补贴比例一般高于单纯地方补贴的产品。例如,辽宁省对粮油作物的补贴比例为:市、县(市、区)政府不低于20%,省级财政25%(不含大连市),中央财政补贴35%。而对于日光温室,给予50%的保费补贴,其中省财政与试点市、县(市、区)财政实行“四六”比例分担,没有中央政府补贴。

(3)对于中央补贴险种而言,补贴层级一般为中央、省、地级市、县(市、区)四级,在省直管县的地区,则补贴层级为中央、省、试点县(市、区)三级。中央财政的补贴比例为35~40%,省级财政的补贴比例低则20%,高则35%,平均在25%左右;市级及以下财政承担的补贴比例低则10%,高则30%,平均在20%左右。这意味着农业保险保费结构中,农民自担部分平均为20%。

(4)多数地区都采用了全省(市、自治区)统一的补贴结构和补贴比例,但山东、浙江等地区则根据各县市经济实力采取了差别补贴方式。例如,山东省对小麦、玉米、棉花保险的保费,按照80%的比例给予补贴,分担比例分为三类:对列入30个经济强县的试点地区,中央、省级财政承担50%,市级及以下财政

承担30%;对列入30个欠发达县的试点地区,中央、省级财政承担70%,市级及以下财政承担10%;其他地区,中央、省级财政承担60%,市级及以下财政承担20%。

表6:调研地区的种植业保费补贴情况调研地区财政补贴情况

山东对小麦、玉米、棉花保险的保费,按照80%的比例给予补贴,其余20%由农户自担。补贴资金由中央、省、设区市、试点县(市、区)按比例分担。分担比例分为三类:对列入30个经济强县的试点地区,中央、省级财政承担50%,市级及以下财政承担30%;对列入30个欠发达县的试点地区,中央、省级财政承担70%,市级及以下财政承担10%;其他地区,中央、省级财政承担60%,市级及以下财政承担20%。市级以下财政分担比例由设区市自主确定。其他险种按照种植业50%、养殖业40%的比例补贴,其中蔬菜大棚补贴比例为40%。

河北对于地级市,施行四级补贴,即县财政补贴10%、市财政补贴10%省财政补贴25%、中央财政补贴35%;对于扩权县(市),施行三级补贴,即县财政补贴10%,省财政补贴35%、中央财政补贴35%。

辽宁省粮油作物为:市、县(市、区)政府不低于20%,省级财政25%(不含大连市),中央财政补贴35%;对日光温室,给予50%的保费补贴,其中省财政与试点市、县(市、区)财政实行“四六”比例分担

吉林中央(40%)、省(25%)、县(市、区)财政(15%)

黑龙江垦区主要粮油作物:中央财政补贴65%,农(牧)场、上市分公司补贴10%;亚麻、杂豆、白瓜籽由农(牧)场、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各分公司补贴66.7%元;马铃薯由农(牧)场补贴64.3%;能繁母猪保险中央财政补贴80%;奶牛保险中央财政补贴60%

江苏省对于主要种植业参保品种,各级财政保费补贴不低于70%,其中,中央财政补贴35%,省级财政补贴25%,中央、省级财政补贴与70%的差额部分由市、县级财政给予补贴。能繁母猪保险各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不低于80%;奶牛保险不低于60%,其中省级财政对苏南地区补贴20%,苏中地区30%,苏北地区50%,差额部分由市、县财政部门给予补贴

内蒙古对于5种粮油作物,中央财政补贴40%,自治区级财政补贴20%,自治区财政通过一般转移支付下达给旗县30%的补贴,转移支付满足不了的部分由旗县级财政承担;对马铃薯保险保费由自治区级财政补贴60%,盟市和旗县财政共同补贴30%;能繁母猪保险中央财政补贴50%,自治区本级财政补贴20%,盟市、旗县级财政各补贴10%;奶牛保险保费中央财政补贴30%,自治区级财政补贴20%,区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旗县财政补贴30%。

宁夏种植业自治区财政补贴40%,市、县(区)财政补贴30%;奶牛中央财政补贴30%,自治区财政补贴20%,市、县(区)财政补贴10%;能繁母猪,中央财政补贴50%,自治区财政补贴30%。市、县(区)财政分担比例由各地自主确定。

浙江(1)水稻、油菜保费由财政补贴90%,其中欠发达和海岛地区由中央、省、县财政分别承担35%、45%、10%,其他地区由中央、省、县财政分别承担35%、30%、25%。(2)大棚蔬菜、露地西瓜、柑橘树、林木、淡水鱼等5个品种保费由财政补贴45%;奶牛保费由财政补贴60%;生猪、鸡、鸭、鹅保费由财政补贴65%;公益林火灾保险保费由财政全额补贴。省财政与欠发达和海岛地区按六四比例分担,与其他地区按四六比例分担。(3)能繁母猪保费由财政补贴80%。欠发达和海岛地区由省、县财政分别承担60%、20%,其他地区省、县财政分别承担20%、60%。

北京市十一五期间,市财政给予农民50%的保费补贴,各区县根据实际累加农民保费补贴,各区县具体补贴比例不同,但平均为25%左右

上海市2009年市和区县两级政府提供补贴:水稻、能繁母猪保险险种保费补贴比例为80%;奶牛保险险种保费补贴比例为60%;麦子、油菜、蔬菜、生猪、家禽、大棚设施、农机具综合保险、群众性渔船综合保险等险种保费补贴比例为50%;鲜食玉米、果树、西甜瓜、食用菌、草莓、肉鸽、白山羊、淡水养殖、林木等险种保费补贴比例为40%。市和区县财政各自分担比例施行差别承担政策,市财政分担比例为50-100%。

安徽省 2009年,种植业中央财政补贴40%,省财政30%,县10%,农户20%。

5. 保险经营机构

(1)如前所述,整体看来,各地区农业保险的具体经办机构十分多元化,既有综合性财险公司,又有专业性农险公司;既有股份制公司,又有相互制公司;既有单个的商业保险公司,又有多家商业保险机构构成的共保联合体。

(2)部分地区保险经办机构的确定由地方政府直接指定,部分地区则在招标基础上进行筛选。例如,辽宁省由各市从省定的两家保险公司中确定一家承办。内蒙古自治区相关文件规定:“2008年、2009年我区种植业保险业务经办机构选定,通过公开招标的办法进行。养殖业保险经办机构的参与及业务区域完全放开,即政府不特别确定哪家保险机构可以在我区开展补贴险种养殖业保险业务,凡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保险机构均可在全区范围内自由开展业务。各盟市、旗县不得自行指定奶牛和能繁母猪保险业务的经办保险机构。”然而,由于受到服务网络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某一省(市、自治区)辖区内经营农业保险的机构数量普遍较少,少则1家,多则4家,2~3家较为常见。

(3)在一省辖区内,农业保险市场的竞争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由一家机构垄断经营,不存在竞争,例如上海只有安信一家农险经办机构;二是存在有限度的竞争,例如黑龙江省有阳光农业和人保财险两家承办机构,但两家有明确的业务分工,种植业保险主要由阳光保险承办,能繁母猪保险主要由人保财险承办,奶牛保险则由上述两家保险公司共同承办。三是在上级政府已经确定的保险

经办机构名单中,由县(市、区)政府与保险公司双向选择。

表7:各地农业保险经营机构情况调研地区经办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的选择

山东省人保财险、中华联合保险、安华农业

保险、太平洋保险等4家公司;每个

试点县(市、区)由1个保险公司承

县(市、区)政府决定

河北省共有人保、中华联合、大地3家公司

办理农险业务,其中人保、中华联合

办理政策性农险业务。

省政府确定

辽宁省人保财险和中华联合两家由各市从省定的两家保险公司中确定一

家承办

黑龙江省阳光和人保财险两家省政府确定

黑龙江垦区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1家农垦总局江苏省中华联合财险和人保财险两家省、市政府决定

内蒙古人保财险、安华农险和中华联合保险

三家

公开招标选定种植业保险业务经办机

构,养殖业保险完全放开,各盟市、旗

县不得自行指定

宁夏人保财险一家全区统一运作

浙江省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2009年

有5家保险公司组成,其中PICC负

责具体运营,并承担77%的责任

保险公司自愿参加,2009年有两家公司

退出。

北京市人保财险、中华联合、安华三家市政府选择上海市安信一家市政府确定

安徽省人保财险和国元保险两家省政府招标确定两家,再由各试点市自主选择

6. 承保、理赔和风险管理

(1)销售渠道以兼业代理的间接销售为主,例如聘请县乡农技、农经部门为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乡村干部为农村营销员等,以便充分借助本地基层政府和干部的资源和优势,有助于缓解因农村土地广阔、农户分散而带来的保险机构人员力量不足的压力。

(2)一般以村为单位进行签单,普遍能够做到“投保明细发到户,参保信息告知到户”,并且由参保农民签字确认。

(3)在理赔方面,一般都要经过事故上报、事故查勘(如核查受损面积)、初次定损、二次定损、张榜公示定损理赔情况、发放赔款等程序。在这一过程中,

许多地区的保险经办机构一般会大量借助基层农业管理、农业技术单位的人员和专家力量进行查勘定损。

(4)许多调研地区已经或者正在实施“零现金”赔款发放办法,即借助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把农户赔款直接打到银行卡或存折中。

(5)部分地区的农险经办机构初步进行了一些事前风险管理尝试,并在有限范围内,与政府气象等部门展开积极合作,实施主动的防灾防损工作。

7. 组织管理机构

(1)各省(市、自治区)主要通过成立包括财政、农业、保监、气象、金融办、保险公司等各相关单位在内的领导小组的方式对农业保险加以推进和管理。例如黑龙江省确定了农业保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江苏省则由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担任领导机构。

(2)牵头和总体协调机构在各省殊不相同,有的为农业局/农委,有的为财政局,有的则设在发改委或金融办。从我们调查结果看,总体协调机构设在农业部门的更为常见。

表8:各地农业保险组织管理机构

调研地区省级领导机构总体协调机构

山东省 2006、2007年由省金融办负

责,从2008年起,转为金

融办牵头,农业厅直接管理

辽宁省农业保险工作联席会议制

省农委

吉林省省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省农委负责种植业保险;

省财政厅负责养殖业保险

黑龙江省省农业保险联席会议省农委

黑龙江垦区总局、分局、北大荒农业股

份有限公司及各分公司、农

(牧)场组成保险工作领导

小组

农垦总局

江苏省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

小组

省金融办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工作领导小组

自治区农牧业厅

宁夏联席会议制度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浙江省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协

调小组

发改委

北京市领导小组市农委

上海市推进农业保险委员会市农委

安徽省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

小组

省财政厅

8. 巨灾风险分摊机制

(1)多数调研地区都对保险公司单独承担的风险责任有一个上限规定,例如黑龙江省以县(场)为单位设定最高赔付率为200%封顶;黑龙江垦区以农场保险协会为单位,设定综合赔付率为120%;宁夏区分种植业和养殖业分别设定封顶限额:种植业为当年全区种植业保险保费的1倍封顶;养殖业为当年全区养植业保险保费2倍封顶。山东辽宁、河北等地区则没有保险公司承担责任的限额规定。

(2)多数调研地区的政府都与保险公司有明确的责任分担。例如,浙江省共保体的赔偿限额为当年保费收入的2倍以内;当年农业保险累计赔付在保费收入2~3倍部分,由政府与共保体按1:1比例承担;在3~5倍部分,由政府与共保体按2:1比例承担;全部保险责任的限额为当年全区保费收入的5倍。上海市规定,保险公司以单次农业赔付金额超过5000万元、全年累计赔付金额以公司当年全部赔付能力为限,超过部分由政府兜底。辽宁、黑龙江省则没有政府与保险公司明确的责任划分。吉林省虽然没有制定明确的巨灾风险分摊办法,但在2007年农业遭受了多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后,省政府出面解决了安华保险公司超赔3.4亿元的资金问题。辽宁、河北等地区则没有政府与保险公司明确的责任分担。

(3)有的地区以巨灾风险基金的形式应对政府部分的超赔责任。例如江苏从2008年起在省辖市建立巨灾风险准备金,资金来源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各县(市、区)按实际投保保费总额上缴10%;二是省辖市按照县(市、区)上缴额的50%进行配套;三是在市县资金筹集到位的前提下,省级财政按省辖市配套部分进行等额补贴。仅一年时间,基金积累超1亿元。

(4)有的地区以购买再保险的形式应对政府部分的超赔责任。例如,2009年,北京市政府针对自己承担的赔付率160%~300%的风险,以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政策农业保险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代表市政府作为投保人,将全市农险业务作为统一整体,直接出资向瑞士再保险公司与中国再保险公司两家再保险公司购买再保险,当任一保险公司赔付率超过160%后,可直接向再保险公司索赔。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范文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 告范文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范文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我国脆弱的农业,亟须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以保证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1982年开始由民政部门、农业部门、保险公司等陆续开办了一些农业保险业务。1982年到1992年农业保险业务呈上升趋势,到1992年当年农业保险费收入达到8。62亿元。但保费快速上升的同时是居高不下的赔付率,1991年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为119%。在政府支持性措施减弱以后,过高的赔付率导致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不得不调整农险结构,对一些风险大、亏损多的农险业务进行战略性收缩,而其他保险公司则是退出农业保险的经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香港上市后,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不再经营大部分的农险业务。 自以来,专业农险公司开始浮出水面,9个省区市的农业保险试点也已经全面铺开。,保监会颁布了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性意见,提出农业保险发展的五种模式:一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二是在经营农业险基础较好的上海、黑龙江等地区,

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四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五是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等具有农业保险经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 二、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现行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适应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资源短缺、技术薄弱、人才匮乏等问题。另外,传统风险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有效需求不足 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必然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窄小的经营规模使农民产生较低的预期收益,因而不愿意付出保险成本;我国的农业保险主要以商业形式经营,国家支持和补贴较少,相对农民收入而言,保险费率较高,抑制了农民对保险的需求。 缺乏专业性保险从业人员 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发展呈现多次起落,保险人才断层,目前我国保险从业人员大多数人是从其他行业转来的,没受过专门保险教育。而农业保险经营的复杂性、艰苦性,更是导致人才奇缺。因此,从业人员现状是经验型多,知识型少;保

世界500中国人寿企业调研报告

世界500中国人寿企业调研报告 世界500强企业之一:中国人寿的调查与比较研究报告 A、目标公司中文译名:中国人寿保险 B、目标公司外文名称: China Life Insurance C、比较公司中文名称:中国平安保险 第一部分导语 (一)世界500强企业之中国人寿的背景:我们对某一个跨国公司进行调查、进行比较研究,并撰写报告。本次的调查活动的目标是中国人寿公司,属于世界500强的企业,通过调查,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公司理念,! (二)世界500强企业之中国人寿调查的的意义: 1、希望学生学会实际运用“企业国际化的动机框架”,分析企业为何进行跨国经营。 2、希望学生学会应用任何企业都存在的六种基本活动类型,来评价一个企业。①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和加工。②商业活动,指采购、销售和交换。③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和控制。④安全活动,指设备的维护和人员的保护。⑤会计活动,指货物盘点、成本统计和核算。⑥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3、希望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过程,通过同学间的讨论与交流,提升同学们对企业的感性认识,也为今后就业选择奠定基础。

4、该课程作业,是个位同学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个标志性成果,可以作为送给父母亲的礼物,也可以作为交流的成果。希望各位同学超越自己,对自己的进步感到自豪。 (三)世界500强企业之中国人寿调查的目的:通过对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调查,了解他们的运作方式,管理理念,从而了解到一个企业的发展的历程,对于我们将来的就业问题,就业方向的考虑,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我们还可以学到一些方法,对于我们的发展,以及以后做事情的方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四)世界500强企业之中国人寿调查的方法与方式: 此次调查活动,本人通过案头调查方式的调查获得以下一些内容,经过整理写出了该报告!对象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隶属世界500强之列! 第二部分、调查报告的主体 (一)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简介: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构成了中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是国内几家资产过万亿的保险集团之一,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属国有大型金融保险企业,总部设在北京。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96年分设为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1999年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20XX年,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原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摘要: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开饭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行业。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不断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行业面貌放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虽然我国的保险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落后于外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目前国内保险业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角度入 手,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并阐述我国现在保险业的现状。 关键字:民族保险业发展历史初级阶段

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拼三余一"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保险在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广州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为鸦片贸易服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保险业的开端还是在十九世纪后页。 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史 (一)中国保险业的开端。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强了对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的侵略。外国保险公司纷纷登陆中国,中国保险市场逐渐形成。外国保险公司凭借不平等条约所持有的政治特权扩张业务领域,利用买办招揽业务,垄断了早期的中国保险市场从中,攫取了巨额利润。 面对外商独占中国保险市场,每年从中国掠夺巨额利润,致使白银大量外流这一严峻事实,中国人民振兴图强、维护民族权利、自办保险的民族意识被激起。在此情况下,1865年5月25日义和公司保险行在上海创立。义和公司保险行,是我国第一家自办的保险机构,其成立打破了外商保险公司独占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为以后民族保险业的兴起开辟了先河。 提到保险业就不得不提到航运业,保险与贸易两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轮船招商局于1872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轮船航运企业,也是现在的招商局集团的前身。它不仅是中国现代航运业的起点,也可以说是中国保险业的源头之一。轮船招商局自创办之日起就深刻明白保险对于航运业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打击竞争对手的手法,早期依附于外商航运业的外资保险公司听命于上司,为了击垮轮船招商局,对其所属船舶百般刁难。收取高额保费、对中国本土产的船只不保等限制。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为适应航运业发展的需要,先后创办了“保险招商局”、“仁和水险公司”和“济和水火险公司”等官办保险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并坚持与外商保险公司进行斗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商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控制。当然,洋务派在保险业方面的努力不能改变外商垄断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 (二)建国前在夹缝中生存发展的民族保险业。 到民国初期,中国民族保险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民国初建需要刺激工商业的发展以稳定政权;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美列强卷入战争,无暇东顾,大大减缓了洋商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 告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我国脆弱的农业,亟须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以保证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1982年开始由民政部门、农业部门、保险公司等陆续开办了一些农业保险业务。1982年到1992年农业保险业务呈上升趋势,到1992年当年农业保险费收入达到8.62亿元。但保费快速上升的同时是居高不下的赔付率,1991年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为119%。在政府支持性措施减弱以后,过高的赔付率导致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不得不调整农险结构,对一些风险大、亏损多的农险业务进行战略性收缩,而其他保险公司则是退出农业保险的经营。XX年,中国人保香港上市后,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不再经营大部分的农险业务。 自XX年以来,专业农险公司开始浮出水面,9个省区市的农业保险试点也已经全面铺开。XX年,保监会颁布了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性意见,提出农业保险发展的五种模式:一是

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二是在经营农业险基础较好的上海、黑龙江等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四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五是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等具有农业保险经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 二、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现行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适应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资源短缺、技术薄弱、人才匮乏等问题。另外,传统风险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有效需求不足 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必然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窄小的经营规模使农民产生较低的预期收益,因而不愿意付出保险成本;我国的农业保险主要以商业形式经营,国家支持和补贴较少,相对农民收入而言,保险费率较高,抑制了农民对保险的需求。 缺乏专业性保险从业人员

中国人寿保险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中国人寿保险 市 场 调 研 报 告

调查人:13投资董益明 2015年5月1号 目录 一.引言 二.调查目的 三.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 四.营销启示及建议

一、引言 近三年,中国人寿继续就人寿保险服务作为中国人寿的主营业务,由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承担,经营围涵盖寿险、人身意外险、健康险、年金等人身保险的全部领域。单页开发了新的业务项目。如:财产保险服务是和养老保险服务。其中财产保险由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公司承担,经营围主要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法定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农业保险及其他财产保险业务;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以及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养老保险由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承担,其经营围主要包括:企业年金业务;个人年金业务;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以及经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另外,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还有境外保险和资产管理服务,由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承担,主要业务包括人寿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健康保险、退休计划(公积金与强积金)及基金管理、第三方机构客户境外资产管理及投资咨询服务。虽然公司业务明确,经营战略也无较大问题,但由于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公司正在经受“低投资回报和高的资产减值”的阶段。 二、调查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程度越来越被重视。保险公司在中国飞速成长,“保险”这一名词在人们的心中越来越重要,保险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作用。 从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这就是说,中国市场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 摘要: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开饭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行业。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不断对外开放的 过程中,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行业面貌放生了历史性的 变化。虽然我国的保险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一 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落后于外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目前国内保险业发 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现在保险业的现状。关键字:民族保险业初级阶段

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 " 拼三余一" 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保险在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广州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为鸦片贸易服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保险业的开端还是在十九世纪后页。 一、目前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保险业的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经 济功能初步显现。 回顾保险业60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虽然经历了曲折,但全行业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在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抓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下,我国保险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在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1.保费收入规模迅速扩大 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2012年,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5488亿元,同比增长8.0%,保险业增速继续在低位徘徊,而且增速首次降为个位数,与近20年来超过20%的平均增速形成了明显反差。从外部环境看,复杂严峻的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通过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等多种渠道传导至保险业,增加了保险市场稳定运行和风险防范的难度与压力。2012年,保险监管强调“风险底线”和“消费者权益”,取得积极成效。从国际

农业保险调研报告【精品范文】.doc

农业保险调研报告 目录 第一篇:关于我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调研报告第二篇:云南省农村农业保险调研报告第三篇:关于高县养殖业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调研报告财险第四篇:办事处关于农业保险情况调研报告第五篇: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关于我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调研报告随着农业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农业受自然条件制约大、农业防灾抗灾能力脆弱,“多年致富,一灾返贫”现象日益突出。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省委、省政府针对农业发展现状作出的一项科学决策,对于减轻农业风险、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县政策性农 业保险的基本情况 自2014年5月我县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县发改局、农业局、财政局、人保公司等9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了由农业技术专家、人保公司人员组成的农险核损理赔专家小组。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把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进展情况,列入“三农”工作督查考核内容。同时,出台各种配套措施,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2014年,在水稻、生猪、鸡、鸭、大棚蔬菜五个品种的参保项目上,全县共有85户种养大户参加保险,其中种植水稻18户,1644 亩;养生猪28户,4445头;养鸡27户,21.3万只;养鸭10户,19.2万只;种植大棚蔬菜2户,18 亩,累计保险金额1138.97万元,保费收入34.15万元。截止2014年4月25日,共发生理赔案29起,赔款192373.68元,其中2014年17起,

保险公司调研报告

保险公司调研报告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市分公司) 安全1001 韩佳妍 20100971 通过学习保险学这门课程,使我们 不仅对了保险有了更加专业的认识,也 使我们了解了更多的知识。为了将课上 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所学结合起来, 我根据老师的建议,前往中国人寿保险 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市分公司)进行公司调研,在此次调研过程中,了解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了解了一些保险公司的客户服务的内容,使得我对课程所学理解的更加深刻。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沈阳有几个分公司,我在网上查找其具体位置后,便去了离学校最近的,位于三好街22号中润?国际B座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沈阳分公司)进行调研。以下是我的调研结果。 1(公司简介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China Life)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构成了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是国内唯一一家资产过万亿的保险集团,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 2008年,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总保费收入达到3220.52亿元,境内寿险业务约占寿险市场份额的42.7%;总资产达到12846.11亿元,可运用资金超过11000亿元。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已连

续8年入选《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排名由2002年的290位跃升为2011年的108位;连续3年入选世界品牌500强,位列第278位,是中国保险业唯一一家全球企业、全球品牌“双500强”企业;在“2011中国企业500强”中,营业收入3887.91亿元人民币列第6位。2013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第111位。 目前,中国人寿正致力于实施“资源配置合理、综合优势明显,主业特强、适度多元,备受社会与业界尊重的内含价值高、核心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后劲足”的集团化战略,奋力打造“实力雄厚、管治先进、制度健全、内控严密、技术领先、队伍一流、服务优良、品牌杰出、发展和谐”的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 2(公司发展历程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属国有大型金融保险企业,总部设在北京。中国人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成立于1949年10月20日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所经办的人身保险业务。新中国建立刚刚20天,为迅速发展经济,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全国统一的保险机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下设人身保险室。 建国初期的人身保险业务有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两大类,强制保险主要是铁路、轮船、飞机旅客意外伤害保险,自愿保险则分为职工团体人身保险和简易人身保险两类。到1958年,共实现人身险保费收入1.41亿元,参加职工团体人身保险者达到300万人,参加简易人身保险者发展到180万人,对安定群众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公司1996年分设为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1999年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2003年,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批准,原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进行重组改制,变更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集团公司下设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及保险职业学院等多家公司和机构,业务范围全面涵盖寿险、财产险、养老保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现代保险业不过20多年的发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一)我国保险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 第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时又说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与投资意识还要有一个提高过程。 第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

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这种分布上的不均衡,对中国保险业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第四,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粗放式经营与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构简单与供给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才是经营水平较低的显著特点。这都表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第五,保险市场还未形成完整体系。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相对来说两头大中间小,即保险主体与保险市场发展很快,而中介组织发展缓慢。 第六,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和保险监管亟待加强。目前监管还基本上处于被动的监管状态,监管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不够。对于关系到保险行业稳定的偿付能力、资产负债质量、再保险安排等重要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够。至于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还缺乏严密、完善的成套法律法规。 (二)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1.保费收入规模迅速扩大 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2006年全国保费收入达到5,641亿元,是2002年的1.8倍,在世界排名第9位,比2000年上升了7位。也就是说,中国保险业的国际排名平均每年上升1位。截至2007年底,中国共有保险公司110家,其中外资公司43家,比2002年底的22家公司增加了21家;中国保费收入达7035.8亿元,是2002年的2.3倍,同期,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达420亿元,是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本页是最新发布的《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我国脆弱的农业,亟须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1982年开始由___门、农业部门、保险公司等陆续开办了一些农业保险业务。1982年到1992年农业保险业务呈上升趋势,到1992年当年农业保险费收入达到8.62亿元。但保费快速上升的同时是居高不下的赔付 率,1991年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为119%。在政府支持性措施减弱以后,过高的赔付率导致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不得不调整农险结构,对一些风险大、亏损多的农险业务进行战略性收缩,而其他保险公司则是退出农业保险的经营。,中国人保香港上市后,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不再经营大部分的农险业务。

自以来,专业农险公司开始浮出水面,9个省区市的农业保险试点也已经全面铺开。,保监会颁布了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性意见,提出农业保险发展的五种模式:一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二是在经营农业险基础较好的上海、黑龙江等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四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五是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等具有农业保险经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 二、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现行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适应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资源短缺、技术薄弱、人才匮乏等问题。另外,传统风险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一)有效需求不足 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必然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窄小的经营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班级:投资Q1041 姓名:谭志华学号:100307025 摘要:保险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成为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市场化机制。在发达国家,保险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为人们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险服务。保险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保险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保险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 (二)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支柱 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一起,共同构成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 (三)保险是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从发展趋势看,保险业在全球风险管理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保险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 保险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速度惊人。作为朝阳行业,我国保险业处于快速成长期,业务扩张非常快,加上国外保险公司的涌入,行业的繁荣,市场主体的增加,人口红利期的到来,投资理财观念的更新,保险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行业规模迅速扩大 (二)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我国保险市场已经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多种所有制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三)保险改革深入推进 多家保险公司成功进行了改制上市。通过改制上市,保险公司资本实力大大增强,经营理念明显转变,为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在传统的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基础上,保险业积极创新,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五)保险资金运用向多领域扩展 (六)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效果 (七)保险监管与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加强 (八)全社会的风险和保险意识不断增强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和发展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和发展 所谓的农业保险,是指对种植业(农作物)、养殖业(禽畜)在生产、哺育、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到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机构通过保险的形式,组织农业从业人员集体互助,使受损单位或个人得到应有的补偿,以便及时恢复生产,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农业风险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目前农业保险是许多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农业保障方式,其主要的目的是用于降低农业生产中遇到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所以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五个统筹发展战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农业和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农业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却没有得到大力推行,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业保险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1.1农业保险的初步发展阶段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农业保险只是在局部地区进行了零星的试点,没有形成大的气候。我国正式的农业保险应该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949年10月20日成立。次年,在山东商河、重庆北碚以及北京远郊试办牲畜保险;在江苏南通、陕西咸阳和北京远郊试办棉花保险。1951年在个别地区试办了油菜和水稻保险。1952年牲畜、棉花等农业保险基本覆盖了全国各地。1953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开始,按照国家指示除东北地区外全国基本停办了农业保险。1955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又恢复办理农业保险。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保险,经历了起起伏伏,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影响,主要是学习的苏联模式。尽管当时的保险模式还不规范,但不能否认,农业保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1.2农业保险的停办阶段 1958年至1981年是农业保险的停办阶段。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后,政府在认识上出现的偏差,认为人民公社规模大,后备力量强,抑制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灾害的损失,公社有能力弥补。农村保险己不适应新形势,没有必要再继续办下去。’ 1.3以商业保险为主的农业保险发展阶段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需要独白面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1982年国务院决定恢复办理农业保险,在我国停办了24年的农业保险终于重新走上历史的舞台。1985年,国务院颁布《保险企业管理暂行规定》,这是我国开展农业保险试点业务最早的法律依据,中央在《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也提出应积极兴办农村保险事业。1982年至1995年间,随着农业保险的恢复办理,农业保险业务曾一度出现繁荣状态,保费收入逐年增加。但是到了1996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组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农业保险由其中的中保财产保险公司经营。中保财产保险公司作为国有独资的商业保险公司,在兼顾商业利益的前提下,对农业保险进行了构调整,停办了一些亏损的险种,从此,农业保险的规模逐年呈现负增长。由一于损失率高,如果保费按照损失率来制定,农民保不起;

农业保险情况调研报告

农业保险情况调研报告 办事处关于 ##办事处位于科右前旗西南部,总面积平方公里,辖10个村,29个自然屯,47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现有4806户,其中农业户4554户,人口15946人,其中农业人口15115人,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现实有农业人口万人。全办事处现有耕地面积亩,其中川地32826亩,占耕地比重的%。气候特征干旱缺雨,年平均气温4摄氏度,最高气温37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420毫米,无霜期127天左右,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粱、马铃薯、葵花、大豆及杂粮杂豆。受所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气候条件影响,自然灾害尤其是旱灾随时威胁着农业生产,农民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在十年九旱,年年春旱的情况下,为避免自然灾害后农民和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是比较可行的方式之一,农业保险可以分散风险,转移风险,使农民获得必要的补偿,有助于尽快恢复正常的农业生产。 一、##办事处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以XX年为例,##办事处农户保险投保面积共计亩,保额共计元,其中:旱地玉米投保户2387户,面积亩,保额元;水浇地玉米投保户414户,面积亩,保额元;葵花投保户968户,面积亩,保额元;大豆投保户669户,面积亩,保额

元。投保作物面积占耕地面积的%。XX年保险公司共分两批对农户进行了理赔,第一批理赔各类农作物亩数为亩,占投保面积的%,赔付金额为元,占保额的%,第二批赔付金额10万元,两批共赔付金额为元,占保额的%。同时,保险公司将农户投保的元保金转到XX年,为农户继续参了保。 二、存在的问题 1、保险公司强行将农户上一年的保费转到下一年,在部分农户中产生不良影响,剥夺了农户自主投保的权力。 2、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公司少,目前只有一家保险公司在办事处开展种植业保险,无竞争,势必导致其服务质量上存在问题,与农民的需求存在差距。 3、农业保险的理赔程序不透明,诸如:灾年农业年成是怎样界定的,理赔标准是什么等等,参保农户都不清楚,导致农民反响很大。 4、保险公司理赔时间过长,与农业生产周期不相适应。 5、理赔数额应严格按农业保险理赔标准实施,不能各乡平均分配。这样严重破坏了公平原则,也会使保险部门公众形象大打折扣,影响农业保险业务开展,制约保险业发展。 三、几点建议 1、强化政府引导。农业是高风险的产业,自然灾害往往给农业、农村、农民造成巨大损失,而个体农民自身抗灾能力极其有限,对于农民的损失以往主要靠政府财政补贴和

中国人寿保险调研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人寿保险调研报告 篇一: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调研报告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调研报告 调研人员:大太阳全体成员 成员一成员二 成员三成员四 五号六号 保险实务14-1 目录 一、公司简介················································································(一) (二) (三) (四) (五)企业背

景··············································································企业结构··············································································企业荣誉··············································································品牌价值··············································································发展历程·············································································· 二、公司的cIs战略简介···························································(一) (二) (三)公司的cIs战略策划······················································mI企业理念识别——企业之“心”···········································bI 企业行为识别——企业之“手”············································1、2、 3、

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策分析

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对策分析 一、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而其中,国有独资的人保、中国人寿则几乎占去保险市场份额的70%。中国人寿占去了寿险市场份额的77%,人保占去了产险市场的78%。而机动车险市场中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就占82%。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 第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按人均保费计算,仅为100元人民币,虽然较恢复保险业务初期的人均不到10元人民币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在世界排名第80位左右。当然,我们要达到西方发达国家人均保费2000多美元的水平还有距离。因为,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

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时又说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与投资意识还要有一个提高过程。 第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 第四,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粗放式经营与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构简单与供给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才是经营水平较低的显著特点。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已经开发和销售的产品寿险产品品种并不少,但产品结构雷同和保险责任不足,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呼声。中国保险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保险专业教育又有保险专业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不到30%,其中既了解国际保险市场又懂得精算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是毛凤鳞角。这都表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为进一步完善市场法制化的建设,使外资公司进入市场更加有法可依,保监会也努力提高保险市场的专业化监管水平,也按照世贸组织透明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保险法的制订和监管工作透明度,加强了监管工作的程序化和规模化的建设。这两年来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推进的速度明显快速化,

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查报告

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查报告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我国脆弱的农业,亟须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以保证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我国农业保险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1982 年开始由民政部门、农业部门、保险公司等陆续开办了一些农业保险业务。1982 年到1992 年农业保险业务呈上升趋势,到1992 年当年农业保险费收入达到8.62 亿元。但保费快速上升的同时是居高不下的赔付率,1991 年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为119。在政府支持性措施减弱以后,过高的赔付率导致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不得不调整农险结构,对一些风险大、亏损多的农险业务进行战略性收缩,而其他保险公司则是退出农业保险的经营。,中国人保香港上市后,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不再经营大部分的农险业务。自以来,专业农险公司开始浮出水面,9个省区市的农业保险试点也已经全面铺开。,保监会颁布了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性意见,提出农业保险发展的五种模式:一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 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二是在经营农业险基础较好的上海、黑龙江等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四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五是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等具有农业保险经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二、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现行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适应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资源短缺、技术薄弱、人才匮乏等问题。另外,传统风险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一)有效需求不足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必然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窄小的经营规模使农民产生较低的预期收益,因而不愿意付出保险成本;我国的农业保险主要以商业形式经营,国家支持和补贴较少,相对农民收入而言,保险费率较高,抑制了农民对保险的需求。(二)缺乏专业性保险从业人员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发展呈现多次起落,保险人才断层,目前我国保险从业人员大多数人是从其他行业转来的,没受过专门保险教育。而农业保险经营的复杂性、艰苦性,更是导致人才奇缺。因此,从业人员现状是经验型多,知识型少;保守型多,开拓型少;单一型多,复合型少;粗放型多,效益型少。数据表明,我

农业保险调研报告

农业保险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我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调研报告随着农业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农业受自然条件制约大、农业防灾抗灾能力脆弱,“多年致富,一灾返贫”现象日益突出。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省委、省政府针对农业发展现状作出的一项科学决策,对于减轻农业风险、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县政策性农 业保险的基本情况 自2014年5月我县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县发改局、农业局、财政局、人保公司等9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了由农业技术专家、人保公司人员组成的农险核损理赔专家小组。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把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进展情况,列入“三农”工作督查考核内容。同时,出台各种配套措施,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2014年,在水稻、生猪、鸡、鸭、大棚蔬菜五个品种的参保项目上,全县共有85户种养大户参加保险,其中种植水稻18户,1644 亩;养生猪28户,4445头;养鸡27户,21.3万只;养鸭10户,19.2万只;种植大棚蔬菜2户,18 亩,累计保险金额1138.97万元,保费收入34.15万元。截止2014年4月

25日,共发生理赔案29起,赔款192373.68元,其中2014年17起,赔款83945.68元;2014年1至4月12起,赔款108428元,已有54214.65元发放到农户手中,剩余赔款将在年底全部赔付。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农村发展的“保护伞”、农业增效的“安全网”、农民增收的“护身符”,对于促进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户防灾抗灾能力、维护整个农村社会稳定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我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这是一项新生事物,尚处于摸索阶段,推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一)保险险种范围较小。省里试点起步阶段规定保险产品目录为水稻、生猪、鸡、鸭、大棚蔬菜、西瓜、柑桔、林木、淡水养殖等9个品种,根据我县特色优势农业发展和抗风险需要,按省定1+4x模式,参保险种原则上不超过5个,我县只能从中选择确定水稻、生猪、鸡、鸭、蔬菜大棚等5个险种,其他如食用菌、蚕桑、茶叶等我县传统支柱产业却无法参保,群众对开设这些险种呼声很高。 (二)保险条款不尽完善。一是参保对象条件偏高。现有保险条款倾向于规模化的种养大户设保,其设保“门槛”偏高,如要求水稻种植20亩以上、大棚蔬菜5亩以上、生猪50头以上、肉鸡鸭8000羽以上,使许多未达到一定规模的种养户失去参保机会。二是事故绝对免赔额偏高。如生猪,规定饲养1000头以下的绝对免赔额是5头,使得养殖规模在几百头的农户认为参保不合算。三是产量减少没有列入赔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