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7年中国CDM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及相关政策分析报告

2007年中国CDM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及相关政策分析报告

2007年中国CDM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及相关政策分析报告
2007年中国CDM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及相关政策分析报告

2007年中国CDM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及相关

政策分析报告

《2007年中国CDM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及相关政策分析

报告》

全球经济发展到现在,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同时对环境造成极大伤害,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现实问题,更成为问题的焦点。2005年2月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明确规定:从2008年到2012年,所有工业发达国家要将二氧化碳等六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5.2%。并规定,发达国家每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一吨二氧化碳排放,就可获等量排放权。2006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权第一供应国,占全球供应总量的43%,可见国内CDM 项目迎来高速发展黄金时期。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12月11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08年全球正在实施或者处于筹备过程中的《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总数达4200多个。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四个国家占据极高的比例,总数为3218个,其中中国有1557个,印度有1135个。环境署估计,到2012年,处于实施或筹备阶段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将超过8000个,由此带来的“由北向南”的资金流动金额将超过300亿美元。

《2007年中国CDM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及相关政策分析报告》是在中心“十一五”CDM研究组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我们对企业进行战略和竞争策略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而成。本研究报告的主要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海关总署、清洁发展机制促进会等业内权威专业机构,同时采用本中心大量产业数据以及我们对CDM所进行的市场调查资料,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该行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分析。在报告的成稿过程中得到业内专家、领导的耐心指导和建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报告主要面向于CDM相关的企业,同时对于产业研究规律、产业政策制定和欲进入的金融投资集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报告全文共七章255页,20余万字,其中图表21个,2008年12月出品)

目录

第一章温室气体概述 (1)

第一节温室气体定义 (1)

第二节温室气体的来源 (1)

第三节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3)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5)

第五节中国在温室气体减排中的重要作用 (7)

第二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9)

第一节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体状况分析 (9)

第二节美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分析 (10)

第三节欧盟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分析 (10)

第三章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情况分析 (11)

第一节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总体情况分析 (11)

第二节欧盟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分析 (23)

第三节美国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分析 (24)

第四节我国温室气体减排情况分析 (26)

一、中国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 (26)

二、少排温室气体,中国努力兑现承诺 (26)

三、中国各地节能减排初显成效 (28)

四、首钢迁钢公司有望每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4.5万吨 (33)

五、从三个指标看中国的节能减排 (33)

六、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单位节能减排GDP能耗下降3.46% (35)

第五节联合国机构呼吁投入更多资金减排温室气体 (36)

第四章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分析 (37)

第一节就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达成共识 (37)

第二节《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37)

第三节美国实行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制度 (39)

第四节日本与欧盟联手制订新温室气体排放协议 (39)

第五节欧盟欲控船舶温室气体排放 (40)

第六节英国实施积极政策促进温室气体减排 (40)

第七节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政策 (45)

一、中国研究出台政策鼓励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投资 (45)

二、中国公布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展负责大国形象 (46)

三、各地自定高耗能产业优惠政策一律废止 (47)

四、落实节能减排政策环保总局在全国推行国Ⅲ标准 (48)

五、国务院将汽车工业与气候变化挂钩 (49)

六、一审节约能源法修订草案节能可望获税收优惠 (50)

七、环保部建议征二氧化碳税促使企业减少排放 (53)

八、福建《关于金融支持福建省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出台 (54)

九、“污染减排”明年纳入政府全面考核 (55)

十、海南首设1000万元节能专项资金加强节能减排 (55)

第八节德总向新兴市场国家提出温室气体减排建议 (57)

第九节工业化国家树立温室气体减排新目标 (57)

第十节碳税: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税收制度 (58)

第十一节澳大利亚宣布温室气体减排新措施 (66)

第十二节《杜克法则》将使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有据可依 (67)

第十三节欧盟制定航空运输业“减排”计划 (68)

第十四节APEC发表《利马宣言》呼吁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70)

第五章清洁发展机制 (71)

第一节清洁发展机制概述 (71)

第二节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交易链 (79)

第三节全球碳交易情况分析 (82)

一、全球碳市场加速发展 (82)

二、欧洲公司尚未充分利用碳市场 (82)

三、欧盟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主导减排市场 (83)

四、亚洲在碳市场影响巨大 (89)

五、中国-印度占据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巨大份额 (89)

六、伦敦成为全球碳交易中心 (90)

七、韩国推出首家碳交易公司 (90)

八、亚洲开发银行为清洁发展机制提供1.518亿美元融资 (91)

九、拉美国家积极推动清洁发展机制减排项目 (92)

十、墨西哥鼓励碳交易力促减排 (92)

第四节中国碳交易情况分析 (93)

一、中国企业能从CDM得到什么好处 (93)

二、企业对碳减排还很陌生 (94)

三、中国尝试用温室气体换美元 (97)

四、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合作伙伴 (97)

五、联合国助皖企卖二氧化碳,获取"绿色融资" (99)

六、中英两企业签署碳减排量购买协议 (99)

七、法国购买中国三百六十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 (100)

八、中国首个黄金标准CDM项目成功获得签发CERs (101)

九、济钢联合循环发电项目获得第四笔CERs签发 (101)

十、德国纯碳基金公司购买青岛温室气体减排指标 (102)

第五节我国已设立27个省级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 (103)

第六节中国CDM发展前景 (104)

一、日本将向中国购买温室气体排放权 (104)

二、中西将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 (104)

三、中奥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潜力巨大 (105)

第七节中国清洁发展机制注册项目减排量居全球首位 (107)

第六章温室气体减排的措施 (108)

第一节发展水电是减少温室气体的重要措施 (108)

第二节美印共建煤甲烷信息中心 (117)

第三节要利用金融市场支持节能减排工作 (118)

第四节国内首只挂钩“二氧化碳”金融产品问世 (121)

第五节碳中和:抵消全球变暖带来的负面影响 (122)

第六节不同部门减排技术选择 (124)

第七章温室气体减排的投资机会及建议分析 (126)

第一节温室气体减排的机会 (126)

一、碳交易:中国的机会 (126)

二、中国企业挖掘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商机 (130)

三、温室气体减排蕴藏新商机 (130)

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展露巨大商机 (131)

五、排放权经济---21世纪第一大商机美日垂涎 (132)

六、碳基金和中国环保的新契机 (135)

第二节温室气体减排应与可持续发展并行 (139)

第三节推进清洁发展机制促进温室气体减排 (140)

第四节关于我国碳排放问题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145)

附录六已获得CERs签发的中国CDM项目(截至2008年12月22日) (249)

附表

表3.1 现有2022 个CDM 项目的类型构成 (15)

表3.2 现有项目PDD 中表明的15个最大买家 (17)

表3.3 已批准大型CDM 方法学及其应用情况 (18)

表3.4 已批准小型CDM方法学及其应用情况 (21)

表3.5 小型造林/再造林CDM 方法学 (22)

表6.1 各种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表 (109)

表6.2 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的CO2量值表 (109)

表6.3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温室气体表 (110)

表6.4 煤炭发电环保指标对比表 (113)

表6.5 各种发电方式下每kW.h排放CO2折合碳单位(g)表 (113)

表6.6 水力发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情况分析和评价表 (114)

表6.7 不同部门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选择及技术潜力示意表 (124)

附图

图3.1 每月开始公示的项目个数和申请注册的项目个数,以及两者之间的累计平均时间间隔 (13)

图3.2 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四国项目占全球项目总数比例 (14)

图3.3 CDM项目CER签发情况 (14)

图3.4 项目类型构成 (16)

图5.1 CDM示意图 (72)

图5.2 CDM流程图 (72)

图5.3 CDM的管理机构 (73)

图5.4 东道国CDM项目签发情况 (102)

图1 CDM项目申报审批流程 (241)

第一章温室气体概述

第一节温室气体定义

温室气体指大气层中能够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的和认为的气体。大气中温室气体包括水气、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臭氧(O3)、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CFCs)、氢代氯氟烃类化合物(HCFCs)、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等。

第二节温室气体的来源

1、能源供应

人类在2004年制造的温室气体中超过四分之一都产生于能源供应过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认为,能源供应是产生温室气体的罪魁祸首。2004年人类因能源供应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已经是1970年的1.5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警告说,若目前的情况仍未改善,到2030前进入大气的温室气体量将比现在增加50%。

2、工业生产

2004年地球排放的温室气体中几乎有五分之一来源于工业生产。从1070年至2004年,工业生产排放的温室气体增长了164%。2004年,人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达到90亿吨,如果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这一数字到2030年将达到140亿吨。

3、交通运输

2004年,地球产生的温室气体大约有13%来自交通工具(除了渔船)。由交通工具产生的温室气体自1970年来已经增长了222%,如果现状不加以改善,这一数字还将再增长80%。

4、住房和办公室

2004年,与人类住房和办公室有关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总量的10%。研究人员粗略估算,若不采取严格的气候保护措施,与人类住房和办公室有关的

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曲线

麦肯锡季刊 2007年3月 作者:Per-Anders Enkvist, Tomas Nauclér and Jerker Rosander 有关温室气体的争论正日益升温。在众说纷纭中,一些言论坚持认为,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没有关联,而另一些言论则敦促全球尽快采取一致行动,减少温室气体向大气层的排放。即使行动的倡议者之间也对行动的时间、目标和手段意见不一。尽管存在种种争议,但有一件事情是确定无疑的:任何形式的法规强化都将对企业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对这一主题的贡献,并非是对气候变化科学进行评估,或者来回答全球各国是否应该以及怎样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一问题。相反,我们旨在通过本文,为决策者(如果他们选择采取行动的话)提供各种可能的减排方法的重要意义和成本,并提供对不同地区和行业的相对重要性的认识。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综合数据库和相关成本曲线,以此显示全球及各地区和各行业各种可用方法的重要意义和成本。我们的另一个目的是,帮助企业领导人认识潜在法规变化对企业和行业的影响。实际上,许多高层管理者已经在考虑法规问题。近期的一项调查1显示,欧洲能源密集型行业企业中有一半将《欧盟排放交易方案》视为影响它们长期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为本次研究的一个基准,我们采用了国际能源署(IEA)和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排放量增长常规预测2 。然后,我们分析了减少,即“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各种可用方法相对于这些常规预测的重要意义和成本。我们的研究3覆盖六个地区(北美、西欧、东欧(包括俄罗斯)、其他发达国家、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电、制造业(侧重钢铁和水泥)、交通运输、住宅和商业建筑、林业,以及农业和垃圾处理行业。这项研究横跨三个时间段,即2010、2020和2030年,重点研究到2030年我们估计可能花费每吨40欧元或以下的减排措施。其他人对具体行业和具体地域开展了更为详细的研究。但据我们了解,我们的研究是所有关于温室气体、行业和地区同类研究中首个涉及微观经济的调查。 解读成本曲线 我们建立的成本曲线显示了对预期年减排成本的估计4,以每吨避免排放的温室气体多少欧元为单位5,以及采取这些方法的潜在减排效果,单位为千兆吨(十亿吨)。例如,风力发电技术的减排成本应被理解为,采用这一零排放技术的额外成本,而非它所替代的用更廉价的化石燃料发电的额外成本。风力发电减排潜力即我们所估计的以每吨40欧元或更少的成本可以减少的可行排放量。从另一角度看,这些成本可以被理解为通过决策采取具成本优势的或其他可行办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终对于全球经济的)代价。有关可用减排措施的未来成本和可行部署率的假设多如牛毛,它们构成了其成本和重要意义的估计。例如,风力发电技术的重要意义假设到2008年全球各地区已着手采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而我们模型(以及本文) 中的数量应被视为潜在减排量,而非减排量预测。 我们的减排“供应”模型可以与政府确定的2010年、2020年和2030年温室气体任何减排目标(即“需求”) 作比较。但气候变化科学不属于我们的研究范围,我们专家的研究领域也不在这里。因此,出于示意目的,我们将调查发现与辩论中所讨论的三大排放量目标,即相应决定大气中550ppm、450ppm或400ppm温室气体长期集中度(ppm是一种对大气中温室气体分子比例的度量单位)进行了比较。根据指标的提出者,各项指标的目的是预防全球平均气温提高2个摄氏度以上。到2030年,这些排放指标中每一项都难以达到,因为,它都要求全球经济中温室气体与常规趋势之比的效率(相对GDP规模的排放量)至少提高50%。

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了有效地对本公司温室气体进行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二、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及管理。 三、职责 行政人事部负责本公司温室气体管理。 四、定义 温室气体(GHG Greenhouse Gas): 指任何会吸收和释放红外线辐射并存在大气中的气体。京都议定书中控制的6种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 、氢氟碳化合物(HFCs) 、全氟碳化合物(PFCs) 、六氟化硫(SF6)。 五、实施流程 流程: 组织和运营边界设定----选择基准年----确认与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 1、组织和运营边界 为了有效地对温室气体进行管理,设定包括直接和间接排放的运营边界有助于公司更好地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的全部风险,利用好价值链上的机会。针对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设定了三个“范围”。它们共同提供管理和减少直接和间接排放的全面温室气体核算框架。

范围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出现在公司持有或者控制的排放源,例如公司持有或者控制的钎焊、车辆等产生的燃烧排放。 范围2:电力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2核算公司消耗的采购电力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采购电力的定义是通过采购或者其他方式进入公司组织边界的电力。这部分的排放实际上出现在电力生产设施。 范围3: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3是选择性的报告类别,允许对所有其他间接排放进行处理。范围3的排放是公司活动的结果,但出现在非公司持有或者控制的排放源。例如提炼和生产采购的原材料、运输采购的燃料,以及使用出售的产品和服务所产生的排放。 通常情况下,建议公司至少对直接排放(范围1)和使用电力造成的间接排放(范围2)进行核算,这也是大多数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倡议的要求。 2、选择基准年 公司可以选择一个基准年报告其温室气体排放,目的也是为了今后进行比较。选择基准年的原则是公司有可靠数据的最早相关时间点。 公司制定一个重新计算基准年排放量的政策也同样重要,如果数据、报告边界、计算方法或有关因素发生重大变化,那么需要重新计算基准年排放量。 3、确认与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 公司在确定组织和运营边界以及基准年后,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 ·确认温室气体排放源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6〕6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6年10月27日(此件公开发布) “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确保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低碳发展目标任务,推动我国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绿色低碳发展国际潮流,把低碳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措施,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快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发挥

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强化低碳引领,推动能源革命和产业革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消费端转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氢氟碳化物、甲烷、氧化亚氮、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排力度进一步加大。碳汇能力显著增强。支持优化开发区域碳排放率先达到峰值,力争部分重化工业2020年左右实现率先达峰,能源体系、产业体系和消费领域低碳转型取得积极成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运行,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初步建立,统计核算、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得到健全,低碳试点示范不断深化,减污减碳协同作用进一步加强,公众低碳意识明显提升。 二、低碳引领能源革命 (一)加强能源碳排放指标控制。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基本形成以低碳能源满足新增能源需求的能源发展格局。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比2015年下降15%,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5%。大型发电集团单位供电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550克二氧化碳/千瓦时以内。 (二)大力推进能源节约。坚持节约优先的能源战略,合理引导能源需求,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严格实施节能评估审查,强化节能监察。推动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组织开展重点节能工程。健全节能标准体系,加强能源计量监管和服务,实施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动节能服务产业健康发展。 (三)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有序推进水电开发,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稳步发展风电,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积极发展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到2020年,力争常规水电装机达到3.4亿千瓦,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光伏装机达到1亿千瓦,核电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加强智慧能源体系建设,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提升非化石能源电力消纳能力。

中国主要行业温室气体减排的共生效益分析

中国主要行业温室气体减排的共生效益分析我国当前面临温室气体减排和空气污染物的双重挑战,多数实证研究证明针对两者的措施存在共生效益,研究共生效益有利于我国制定更科学全面的空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减排政策。同时,共生效益概念所包含政治属性使得我国有必要明确行业具有的共生效益大小,以在国际谈判上具有更多的话语权。为评估我国主要行业二氧化碳减排的共生效益,量化共生效益对减排政策制定的影响,本研究基于钢铁、电力和水泥三个行业共146项技术开发了自底向上优化模型,构建了行业二氧化碳共生效益分析框架,结合多目标分析、不确定情景分析等评价了行业二氧化碳减排政策共生效益存在性和大小,在此基础上对行业未来二氧化碳削减目标给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行业现有的针对2015年的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在电力和钢铁中能够实现,而水泥行业的烟粉尘和二氧化硫目标设定过严。 对三个行业而言,无论是减碳还是减污目标都具有使对方削减的共生效益,但在减污目标驱动下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的共生效益总和更大。三个行业在2015年达到减碳减污目标基础上,2020年其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还能够分别进一步削减4-20%,0-4%及2-15%。通过将碳排放强度在其可行范围内采样发现,并非任何水平的二氧化碳削减强度都具有空气污染物减排的共生效益,对某些污染物而言,只有碳约束达到较强程度时才具有协同削减的效益。三个行业在2020年所具有的最大空气污染物削减共生效益值占行业减排成本的比重分别为 0.7-1.3%,1.2-2.4%,1.5-3.1%,共生效益值同成本的比值十分微小。 在考虑减污共生效益大小,单位减排成本变化趋势和速率下,对三个行业2020年碳削减目标的建议为:电力行业2020年单位发电量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削减10-14%,排放量为34.4-36.0亿吨;钢铁行业2020年吨钢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削减1-2%,排放总量将达到12.6-12.8亿吨;水泥行业2020年吨水泥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削减8-12%,排放总量为11.8-12.4亿吨。届时水泥行业有可能进入碳排放峰值的平台。

世界各国的减排目标汇总

世界各国的减排目标汇总 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从历史累积排放来看,发达国家几百年工业化过程中的碳排放才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正如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2009》所指出的,“要想成功阻止气候变化,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各国政府履行其承诺的速度”。其中,特别是发达国家要尽快承诺并履行其应该承担的减排目标。在中国政府第一次对全世界公开承诺量化减排指标之际,世界其他主要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态度如何呢? 发达经济体 美国 中国的减排目标一出台,国际舆论可以说是一片赞誉。就在中国公布减排目标的当天,美国白宫也宣布,美国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据专家测算,这约为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4%。另外,美国的减排目标还包括到2025年减排30%,2030年减排42%,2050年减排83%。 欧盟 通过包括气候与能源一揽子计划和各种能效措施,无条件承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20%以上。同时承诺抬高减排幅度至30%,前提是各发达经济体同意相当水平的减排力度,同时发展中经济体做出重大贡献,共同促成国际条约的签署。 日本 若哥本哈根会议能达成协议,日本将把减排目标定为在1990年的基础上对温室气体减排25%。 挪威 挪威是首个承诺到2020年较1990年温室气体减排达40%的国家,这与发展中国家要求富裕发达国家做出的减排承诺幅度一致。 澳大利亚 承诺到2020年在2000年基础上实现温室气体减排5%至25%(后一个数字均是有条件承诺),但这个目标已被议会两次否决。 新西兰 承诺到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实现温室气体减排10%至20%。 加拿大

4-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方案评估

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方案评估及 中国长期排放权讨论
丁仲礼①,段晓男②,葛全胜③,张志强④
①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②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北京,100864 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④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兰州,730000

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果与启示
1、确定了控制2oC增温之共识 2、美国回来同大家一起“玩”了 3、没有真正的联盟,只有国家利益 4、“气候债”讨债难,还债易 5、占据道德制高点为首要 6、长期排放问题成我国“软肋” 7、用“数据说话”需技巧
真正的游戏还没有开始

“后哥本哈根”中国面临三大问题
?
如何应对“三可”问题中的透明度? (碳收支)
?
如何获得更多的排放空间? (8000亿吨或更多CO2分配问题)
?
如何借减排压力,推动国内绿色发展? (相关政策与措施)

长期排放权之争是今后谈判的焦点
话语权

减排与排放权分配为同一事物之两面
国际上七个影响较大的减排方案
中期目标 (2020年) 附件1国家减排25 %~40%;非附件1 国家中拉美、中东、 东亚地区及亚洲中 央计划国家在基线 水平上大幅度减排 ─ 到达峰值
长期目标 (2050年)
基准年
控排主体分类
IPCC方案
附件1国家减排80 %~95%; 非附件1 国家在基线水平上 大幅减排
1990年
附件1国家 非附件1国家
G8国家方案 UNDP 方案
减排50% 减排50%
─ 1990年
发达国家 其他国家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OECD国家 金砖四国 其它国家 澳大利亚 加拿大 美国 日本 欧盟25国 发展中国家 美国 美国以外的经合组织国 家 中国 中国以外的非经合组织 国家 美国、中国、西欧等13 类
OECD方案
减排3%(2030)
减排41%
2000年
澳大利亚 Garnaut方案
增加29%
减排50%
2001年
CCCPST方案
到达峰值 (9.03 GtC)
减排到8.18GtC (2030年)
2003年
丹麦 S?rensen方案

486.27 GtC (2000-2100年累 计排放)
2000年

京都议定书及其温室气体减排机制

《京都议定书》及其温室气体减排机制 -清洁发展机制为我国带来的可持续发展机遇 张学勤杨芳曲建升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兰州730000) 2005年2月16日,举世瞩目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京都议定书》实际上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实施细则”。它是联合国第一个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防止全球变暖而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具有实际措施和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条约,被公认为国际环境外交的里程碑。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标志着国际社会在保护人类地球家园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其政策内容特别是《京都议定书》三机制(联合履行、清洁发展、排放额贸易)的实施,不仅将对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世界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各国政府和一些企业已纷纷采取对策,寻找新的发展机遇,采取新的发展策略。那么,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此环境政策的影响下,将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和发展机遇,需要采取那些对策和措施,尤其是怎样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开展好清洁发展机制的项目工作,这是当前各级政府、企业和学术界高度重视并需要认真研究和迫切实践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认识《京都议定书》,了解其三机制。 一、《京都议定书》的由来 《京都议定书》的主旨在于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它的产生和正式生效反映了工业化以来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性和世界多数国家应对环境问题的决心和意志。应当说它是从科学家的全球气候变化科学发现到国际社会取得共识并采取实际行动(控制工业排放)以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明智抉择。 在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近代科学研究一再表明,全球气候在变暖,我们生存的地球“发烧了”,病因在于人类工业化生产活动过多地排放了温室气体。 1、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全球气候的变化,碳循环的不平衡导致了气候变暖。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的温度是由太阳辐射照到地球表面的速率和吸热后的地

温室气体排放改善方案

温室气体排放改善方案 一、控制燃料使用 1、优二06:热解炉开车过程,确保空压压力维持在0.5mpa,保证燃料 充分燃烧,母液枪定期清理保证雾化效果,定期切换备泵:燃料泵、废水泵、蒸汽冷凝水泵、给水泵、打浆泵、1#炉水幕吸收循环泵,每 周二早中班切换一次,保证设备完好,减少热解炉开停频次,进一步 减少甲醇燃料的使用; 2、优二03:RTO开车过程,通过控制燃料风机压力,保证柴油燃料枪 雾化效果,确保柴油能够充分燃烧,较少使用频次; 二、控制用电 1、停用的设备及时断电,减少电使用浪费; 2、梳理大机大泵,根据工艺状况,适当增加变频器控制,保证生产同 时,减少用电; 3、根据工艺控制,适当增加控制,确保设备不用是及时停机 三、控制蒸汽用量 1、反应釜釜升温过程必须使用连锁进行自动调节,不得使用手动调节, 时刻关注相关设备、物料温度,及时调节蒸汽量,避免蒸汽使用过度; 2、蒸汽管道有效保温,减少蒸汽热损,梳理蒸汽阀门,对阀门保温缺失 的进行补充; 3、进行余热回用,热解炉尾气设置余热锅炉,控制余热锅炉液位在正常 值,自动控制液位,保证换热效率,产生的蒸汽并入生产管网,供生 产使用; 4、蒸发五效开车过程,优先使用稀醛精馏产生的二次蒸汽,减少生蒸汽 用量; 5、使用蒸汽之前必须确保管道完好,疏水器、输水管道排水正常,避免 蒸汽浪费; 6、使用临时蒸汽时必须做好安全措施,使用结束后必须及时关闭阀门, 有必要时必须上盲板,确保无泄漏。

四、原料使用 1、真执行岗位技控点,执行管理层面能源绩效参数 2、生产过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保证产品消耗稳定,无跑、满料 事故发生;定期开展消耗分析,及时落实措施,保证消耗稳定。 3、工艺管线选择符合工况的材质,减少设备、管道腐蚀,导致现场跑 冒滴漏; 4、定期开展能源使用统计分析,对能源使用较多的点进行管控; 5、岗位定期巡回,发现现场泄漏及时汇报处理。 6、生产区域严禁无人灯、长明灯。现场检修、巡回时做到谁用谁开、 人走灯关,尽量做到迟开早关。 江苏优士化学有限公司 2020.2

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程序(EICC5.1版)

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程序 1、目的 做好本公司节能减排温室气工作,在公司发展的同时,为环境保护做贡献。 2、范围 本程序所规定的范围为本公司的日常运作范围。 3、职责 3.1各部门:负责按照本文件要求,在本公司运作过程中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3.2财务部门负责对各部门排放源的识别及数据收集方面的工作给予支持。 4、定义 无 5、内容 5.1管理方针和理念 5.1.1成立环保管理系统(EMS),促进和管理一切环保减排的目标和政策; 5.1.2生产运作时,对环境的伤害和风险减至最低; 5.1.3在主要的环节中减少对能源、原料、水、电能等的消耗; 5.1.4确定要遵守所有相关的法律要求; 5.1.5提供给客户和第三方的环保和减碳排放的信心; 5.1.6提高所有员工对环保和减排的学习和重视; 5.1.7最大化有效地使用所有资源; 5.1.8建立一个良好的、有责任的环保形象企业。 5.2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5.2.1确定工厂和供应商的最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的源头; 5.2.2重点处理在生产时工厂能控制的排放气体; 5.2.3收集有关数据,作分析、处理和定立目标等依据。 5.3减少能源消耗 5.3.1尽可能少用空调,多开关窗户,控制工厂的温度; 5.3.2检查和监控室内的温度、湿度,用以确定如何控制空调的温度; 5.3.3照明灯要正确使用,尽可能使用窗外的自然光源; 5.3.4经常和定期检查和保养所有影响能源效用的设备;

5.3.5所有生产的机器,下班后要立刻关机,没有工人使用的机器要把电源关上,避 免机器空转而浪费能源; 5.3.6使用节约类型的生产机器,增加能源效益。 5.4废料处理 5.4.1把生产所产生的废料减至最少; 5.4.2把所有废料和垃圾分类存放; 5.4.3把所有收集的废料尽量循环利用; 5.4.4一定要按当地的法律法规搬运、丢弃和处理。 5.5水的使用 5.5.1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用水,节约用水; 5.5.2检查所有水管是否有破损; 5.5.3最大化使用水的功能; 5.5.4洗手间使用完后要及时关闭水龙头。 5.6控制环境污染 5.6.1遵守当地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污染空气、水源,不发出噪音和难闻有害的 气味,合法地排放所有废弃物; 5.6.2努力减少使用化学品; 5.6.3通过采购和合理安排生产方法,降低工业的废料数量和气体排放。 6、相关文件 无 7、相关记录 无

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

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 1标准编制的目的及意义 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是关系到全人类命运的议题,国际社会纷纷采取措施应对。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前夕,中国政府宣布了到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GHG)排放的行动目标:即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国首个自愿碳减排标准——“熊猫标准”也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发布,这标志着国内碳交易市场即将启动。 目前,国际通行的碳排放计算标准主要包括:CDM(清洁发展机制)、GS(黄金标准)、VCS、VER+、VOS、CCX、CCBS、Plan Vivo System等,其中自愿碳减排市场较常用到的是VCS、VER+等少数几个标准。这些标准都是基于项目层面,不适用于全面核算组织层次的排放量。2006年3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ISO14064标准,其中ISO14064—l:2006《温室气体——第1部分: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用于指导政府和组织量化、报告和核查温室气体的排放。然而,ISO14064—l标准并未涉及具体的操作方法,也无法完全适应中国国情的需要。国内关于组织温室气体排放的标准尚未制定,与标准相配套的计算方法仍处于开发阶段。在这一历史时机编制《基于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的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预期的经济、社会效益在于: (1)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法规,服从并服务于我国政府提出的单位GDP碳排放量考查的要求; (2)针对湖南省行政区划内不同行业组织的特点,全面计算和审核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可操作性强; (3)为组织特别是企业建立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记账提供依据,使企业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的采取适当的减排措施; (4)随着国内相关政策法规的逐步制定与实施,碳交易将成为促进我国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标准将作为碳交易过程中的基础工具发挥重要的意义; (5)本标准的制定将为我国其他地区的碳交易体系和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和借鉴经验。 2标准编制过程 2.1 任务来源 温室气体计算是温室气体考核和交易的基础。为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法规,服务于我国政府提出的碳排放量考查要求,审核湖南省不同行业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湖南省科技厅批准了《基于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方法学开发》的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0FJ3070),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了《关于下达2010年度湖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湘质监函[2010]238号)。本标准由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改革实验区领导协调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由湖南省湘科清洁发展有

2020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落实方案

2020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落实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推进新的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综合运用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增加碳汇等多种手段,开展低碳试验试点,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目标。大幅度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到20xx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年下降17%。控制非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和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成效。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体系、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基本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逐步形成。通过低碳试验试点,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低碳省区和城市,建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低碳园区和低碳社区,推广一批具有良好减排效果的低碳技术和产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综合运用多种控制措施 (三)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进一步提高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准入门槛,健全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严格控制新建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制定并落实重点行业“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xx 年服务业增加值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提高到47%和8%左右。 (四)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加快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完善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制度,加快节能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能力建设。到20xx 年,形成3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年下降16%。 (五)积极发展低碳能源。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煤炭清洁利用,鼓励开发利用煤层气和天然气,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核电,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促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应用。到20xx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达到11.4%。

农业温室气体

农业温室气体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现状与减排路径》 《农业生产的问世气体排放研究进展》 《农业生产中氧化亚氮排放源的影响因素分析》 《动物温室气体排放机制及减排技术与策略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挑战》 《中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技术对策》 《秸秆还田对中国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中国农田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控制技术》 《免耕施肥对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及其温室效应的影响》 《保护性耕作和稻田免耕栽培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稻田秸秆还田的土壤增碳及其温室气体排放效应和机理研究进展》《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研究综述》 《稻田CH4和N2O排放消长关系及其减排措施》 《免耕施肥对稻田CH4和N2O排放及其温室效应的影响》 《农田N2O排放影响因素及其减排措施》 《中国农业领域温室气体主要减排措施研究分析》 《农田土壤N2O排放和减排措施的研究进展》 农业温室气体CH4和N2O的产生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减排措施

1、水稻田 1、种植业 2、秸秆还田 农业源CH 4 1、家畜胃肠道发酵 2、畜牧业 2、 粪便管理系统 一、 水稻田: 1、产生机制:产甲烷菌在厌氧条件下将土壤有机质分解成甲烷。 2、影响因素:土壤特性、灌溉、施肥、水稻品种等。 3、减排的措施:○1合理灌溉;(是最简单效果最明显的措施,间歇灌溉和烤田可以有 效的降低甲烷的排放,但增加了N 2O 的排放,减排效应应从两者综 合增温效应考虑。) ○2科学施肥;(推广用沼渣代替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混施。) ○3选育新品种。(选育土壤氧化层根系发达、厌氧层根系分布小、通气组 织不发达的品种,有利于根际形成有氧环境,抑制产甲烷菌的活性, 如杂交水稻。选育根系较大,氧化获利较强,经济系数高,CH4排 放量低的水稻品种,如超级稻。) ○4土壤耕作方式(稻麦两熟制农田采用周年旋耕措施能有效减少甲烷的 释放。) 二、秸秆还田 1、产生机制:焚烧后的秸秆灰含有一定量的有机质,为产甲烷菌提供了产甲烷基质。 (其增 温潜能 是CO2 的 20-30 倍)

全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最新)

全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最新) 为贯彻《X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XX府发〔XX〕31号)精神,推进我市绿色低碳发展,确保完成省下达我市的“十三五”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在XX年前达到峰值,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顺应绿色低碳发展国际潮流,推进《中共XX市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XX山的决定》(XX委发〔XX〕14号)实施,将低碳发展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措施,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快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强化低碳引领,推动能源革命和产业革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消费端转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二)主要目标。到XX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XX年下降21%,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氢氟碳化物、甲烷、氧化亚氮、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排力度进一步加大。碳汇能力持续增强。力争我市部分条件成熟的重点开发区域

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部分重化工业XX年左右与全国同行业同步实现碳排放达峰,全市能源体系、产业体系和消费领域低碳转型取得积极成效。市级碳排放统计核算、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健全,低碳试点示范进一步深化,节能减碳协同作用进一步加强,公众低碳意识明显提升。 二、建立清洁低碳能源体系 (三)加强能源碳排放控制。严格实行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目标双控管理,以大力推进能源节约和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为主要路径,努力实现“十三五”省下达我市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到XX年,力争全市能源消费增量控制在200万吨标准煤以内、总量控制在1619万吨标准煤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费比XX年下降17%,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5%。大型发电集团单位供电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550克二氧化碳/千瓦时以内。〔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住建局、市交委、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接待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以及XX山XX区管委会,以下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以及XX 山XX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四)大力推进能源节约。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完善能效标识制度,推动节能低碳产品认证和节能低碳产品政府强制采购,推进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开展高耗能行业能效对标达标活动,强化节能评估审查。实施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能量系统优化等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和燃

2007年中国CDM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及相关政策分析报告

2007年中国CDM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及相关 政策分析报告

《2007年中国CDM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及相关政策分析 报告》 全球经济发展到现在,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同时对环境造成极大伤害,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现实问题,更成为问题的焦点。2005年2月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明确规定:从2008年到2012年,所有工业发达国家要将二氧化碳等六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5.2%。并规定,发达国家每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一吨二氧化碳排放,就可获等量排放权。2006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权第一供应国,占全球供应总量的43%,可见国内CDM 项目迎来高速发展黄金时期。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12月11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08年全球正在实施或者处于筹备过程中的《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总数达4200多个。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四个国家占据极高的比例,总数为3218个,其中中国有1557个,印度有1135个。环境署估计,到2012年,处于实施或筹备阶段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将超过8000个,由此带来的“由北向南”的资金流动金额将超过300亿美元。 《2007年中国CDM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及相关政策分析报告》是在中心“十一五”CDM研究组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我们对企业进行战略和竞争策略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而成。本研究报告的主要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海关总署、清洁发展机制促进会等业内权威专业机构,同时采用本中心大量产业数据以及我们对CDM所进行的市场调查资料,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该行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分析。在报告的成稿过程中得到业内专家、领导的耐心指导和建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报告主要面向于CDM相关的企业,同时对于产业研究规律、产业政策制定和欲进入的金融投资集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报告全文共七章255页,20余万字,其中图表21个,2008年12月出品)

“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6]61号)

“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确保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低碳发展目标任务,推动我国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绿色低碳发展国际潮流,把低碳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措施,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快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强化低碳引领,推动能源革命和产业革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消费端转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氢氟碳化物、甲烷、氧化亚氮、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排力度进一步加大。碳汇能力显著增强。支持优化开发区域碳排放率先达到峰值,力争部分重化工业2020年左右实现率先达峰,能源体系、产业体系和消费领域低碳转型取得积极成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运行,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初步建立,统计核算、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得到健全,低碳试点示范不断深化,减污减碳协同作用进一步加强,公众低碳意识明显提升。 二、低碳引领能源革命 (一)加强能源碳排放指标控制。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基本形成以低碳能源满足新增能源需求的能源发展格局。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比2015年下降15%,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5%。大型发电集团单位供电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550克二氧化碳/千瓦时以内。 (二)大力推进能源节约。坚持节约优先的能源战略,合理引导能源需求,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严格实施节能评估审查,强化节能监察。推动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组织开展重点节

“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国务院 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确保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低碳发展目标任务,推动我国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绿色低碳发展国际潮流,把低碳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措施,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快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强化低碳引领,推动能源革命和产业革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消费端转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氢氟碳化物、甲烷、氧化亚氮、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排力度进一步加大。碳汇能力显著增强。支持优化开发区域碳排放率先达到峰值,力争部分重化工业2020年左右实现率先达峰,能源体系、产业体系和消费领域低碳转型取得积极成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运行,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初步建立,统计核算、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得到健全,低碳试点示范不断深化,减污减碳协同作用进一步加强,公众低碳意识明显提升。 二、低碳引领能源革命 (一)加强能源碳排放指标控制。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基本形成以低碳能源

《京都议定书》致力温室气体减排

《京都议定书》致力温室气体减排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都议定书》。其主要目标是将2008~2010年工业化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 《京都议定书》确定的主要减排指标为: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8%,新西兰、俄罗斯、乌克兰保持1990年水平,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分别增加10%、8%、1%。德国的近期减排目标是,通过2005~2007年排放权的管理,使其全国年排放总量相对于2000年要减少0.4%。 《京都议定书》规定要减排6种温室气体,分别是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还规定了3种“灵活机制”来帮助附件一所列缔约方以节省成本的方式实现其部分减排目标,这3种机制是排放贸易(ET)、联合履行(JI)和清洁发展机制(CDM)。排放贸易和联合履行主要涉及附件一所列缔约方之间的合作;而清洁发展机制涉及附件一所列缔约方与发展中国家缔约方之间在二氧化碳减排量交易方面的合作关系。 按照欧盟规定,其25个成员国无偿取得总排放额度后,作为一个整体指标使用者,将其再分配给成员国,各成员国在分配额度内无偿使用。如果成员国超过分配额度,则应向其他成员国购买指标。各成员国将指标再分配给国内企业,如果某一企业在使用过程中超过分配额度,则应向国内其他企业购买指标。德国发放指标在2005年至2007年为14.85亿吨,每年为4.95亿吨,额外每年还有300万吨的指标专门用于新参加企业的排放量。 摘引自:《中国环境报》2006-08-11(4) 通过排放权管理做到经济环境双赢 ——德国碳排放权交易及其启示 德国碳排放权交易状况 德国作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一直走在欧洲其他国家甚至世界的前列,保护气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具体指标也列入了其可持续发展的总指标体系中,并明确规定了具体的实现时间和目标,在国内全面实施了碳排放权的分配和交易制度。 德国政府开展减排和交易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由于限制二氧化碳排放,将影响到本国能源配比与产业结构,影响本国经济发展;二是减少温室气体,是环境保护和防止全

温室气体减排方案

版本A0 温室气体减排方案生效日期2015-12-11页码1 制作审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集团公司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管理工作,确保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包括清洁发展机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或其它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交 易机制下开展的项目)的顺利实施,依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和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集团公司开展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重点领域是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甲烷和煤层气回收利用等,所有能减少二氧化碳(CO2)、甲烷 (CH4)、氧化亚氮( N2O)、氢氟碳化物( HFCs)、全氟化碳( PFCs)和六氟化硫(SF6) 等六种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 第三条集团公司本部,各子、分公司范围内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活动,均适用本 办法。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资源环境管理局是集团公司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开发、管理和实施部门, 其职责如下: 1、制定和修订集团公司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管理办法、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 2、负责集团公司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开发、日常管理实施。 3、负责集团公司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政策宣传、知识普及和业务培训。 4、负责就集团公司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开发实施与国内外主管机构及相关单位 协调和沟通。 5、负责研究清洁发展机制,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及其它温室气体减排交易机制的 政策、规则及实施方法。 6、负责对集团公司温室气体减排项目产生的减排量进行统一管理,根据国家政策和国际规则进行交易或处置。 7、负责对集团公司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第五条项目主体单位是指建设项目的业主单位,项目主体单位应配合资源环境管 理局开展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活动。其职责是: 1、建设项目立项时,及时通报资源环境管理局,协助资源环境管理局,进行项 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潜力评估。 2、协助资源环境管理局,进行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开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