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科学研究法习题库

教育科学研究法习题库

教育科学研究法习题库
教育科学研究法习题库

教育科学研究法习题库

一、选择题

1.观察研究法在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应用的高峰期大约在20世纪()

A.20年代

B.30年代

C.40年代

D.50年代答案:B

2.“三论”方法何时开始引入教育领域?

A.19世纪前后

B.20世纪2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答案:C

3.什么是问题?

A.问题就是假设

B.问题就是矛盾

C.问题就是疑问

D.问题就是意见答案:B 4.未来预测学产生于20世纪()

A.20年代

B.30年代

C.40年代

D.50年代答案:C

5.从总体中选择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称为

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个别调查答案:C

6.结构性访问又称

A. 深度访问

B.控制式访问

C.非标准化访问

D.集中性访问答案:B

7.下列量尺哪种精确度最低?

A.等级量尺

B.类别量尺

C.等距量尺

D.比率量尺答案:B

8.当代教育评价的鼻祖是()

A.泰勒

B.比纳

C.布卢姆

D.桑代克答案:A

9.下列要素哪个不是测量定义包含的要素?

A.事物及其属性

B.数字或符号

C.过程

D.法则答案:C

10.提高问卷效度的关键是

A. 正确选题

B.写好指导语

C.问卷题目的行文技巧

D. 设计“目标体系”答案:D 11.“社会经济地位”属于什么变量?()

A.连续变量

B.中介变量

C.主动变量

D.属性变量答案:D

12.对教育测量而言,最重要的效度是()

A.内容效度

B.效标关联效度

C.预测效度

D.结构效度答案:A

13.提高问卷效度的关键是

A.正确选题

B.写好指导语

C.问卷题目的行文技巧

D.设计“目标体系”答案:D 14.平均数属于什么量数?

A.差异量数

B.集中量数

C.差异系数

D.相关系数答案:B

15.选题的最后程序是

A.确定研究问题的领域

B.查阅有关资料

C.陈述研究问题

D.界定研究问题的范围

答案:C

16.“学习成绩”属于什么变量?

A.中介变量

B.主动变量

C.连续变量

D.类别变量答案:C

17.一般认为,在近代教育史上最早进行教育调查的人是()

A.杜威

B.莱斯

C.布鲁纳

D.赞科夫答案:B

18.某人关节一痛,就会下雨,这是

A.伪相关

B.中介相关

C.直接相关

D.伪零相关答案:A

19.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的关系如何?()

A.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没有直接联系

B.研究假设的叙述是直接从研究问题的叙述中产生的。

C.研究问题的叙述比研究假设的叙述更具操作性

D.研究问题就是研究假设答案:B 20.《教育研究》发出“教育科学的生命在教育实验”的呼声是

A.1979年

B.1985年

C.1990年

D.1998年答案:A

21.标准化考试指的是

A.试题编制过程的标准化

B.考试实施过程的标准化

C.评分、计分方法的标准化

D.考试全过程的标准化答案:D

22.开调查会的人数最好是

A.3-8个

B.5-10个

C.10-15个

D.15-20个答案:A

23.下列研究方法哪种是古代没有的?

A.测量评价法

B.历史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答案:D

24.教学方法是什么变量?

A.观察变量

B.中介变量

C.属性变量

D.因变量答案:A

25.美国坎贝尔与斯坦利:《实验与准实验研究设计》一书发表于

A.1930年

B.1963年

C.1976年

D.1982年答案:B

26.教育测量蓬勃兴起的时期是()

A.古代

B.18世纪前后

C.19世纪前后

D.20世纪前后答案:D

27.1864年,谁编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成绩量表?

A.比纳

B.菲雪尔

C.桑代克

D.斯坦利答案:B

28.提高问卷信度的关键是

A.目标体系设计

B.写好指导语

C.问卷题目的种类

D.问卷题目的行文技巧及控制问卷发放的条件答案:D

29.下列哪种统计图适用于连续性资料?

A.直条图

B.圆形图

C.直方图

D.扇形图答案:C

30.“必须有健全的大脑才能成为科学家”,“必须有健全的大脑”是“成为科学家”的什么条件?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都不是答案:B 31.下列哪种量数属于差异量数?

A. 平均数

B.中数

C.标准差

D.众数答案:C

32.差异系数属于什么量数?

A.差异量数

B.集中量数

C.相对差异量数

D.相关系数答案:C

33.适用于小样本差异显著性检验的是()

A.Z检验

B.D检验

C.t检验

D.F检验答案:C

33.除了实验变量外,还有一些自变量可能影响因变量而干扰实验结果,这些干扰实验结果的自变量,称为()

A.干扰变量

B.准实验变量

C.隐形变量

D.无关变量答案:A

34.Z检验适合于什么样本的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

A.大样本

B.中样本

C.小样本

D.都不对答案:A

35.下列研究方法哪种是近代才有的?

A.经验总结法

B.文献法

C.实验法

D.测量评价法答案:C

36.从承担各种职责或完成各项任务应具备的条件的角度提出的标准是()

A.效果标准

B.效率标准

C.职责标准

D.素质标准答案:D

37.皮亚杰在探索认识发生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对幼教研究有重大价值。A.“临床”观察法和跟踪研究法 B.文献法和预测法

C.调查法和个案法

D.实验法和溯因法答案:A

38.我国将模糊论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的年代是

A.20世纪前后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答案:D

39.下列诸因素中影响实验外在效度的是

A.统计回归

B.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

C.历史

D.差异选择答案:B

40.智力测验的鼻祖是

A.比纳

B.西蒙

C.推孟

D.斯腾答案:A

41.对测量学生高层次的认识水平更有利的题型是

A.分析题

B.填空题

C.选择题

D.判断题答案:A

42.年龄是()

A.社会学变量

B.教育学变量

C.心理学变量

D.生理学变量答案:A

43.问卷设计有关个人静态资料方面的题目,主要是了解

A.个人实际行为

B.个人对事物的态度

C.被问者个人基本情况

D.个人静止不变的态度答案:C

44.将总体按某种标准分为若干类,再从各类中抽取一个或几个单位整体来作为样本,此种抽样方法称为

A.分类抽样法

B.整体抽样法

C.有意抽样法

D.多级抽样法答案:B 45.下列诸因素中影响实验内在效度的是()

A.测量的反作用或交互作用效果

B.统计回归

C.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

D.多重实验除了干扰答案:B

46.在不同的时间使用同一份试卷,对同一集体的受试者进行重复测验,所得到的两组考试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称为()

A.复本信度

B.重测信度

C.分半信度

D.库李信度答案:B

47.下列途径哪个不是选择研究问题的途径?

A.从有关理论中演绎研究问题

B.从教育实际中发现问题

C.从现在研究中发现问题

D. 从过去研究中发现问题答案:C

48.性别是()

A.社会学变量

B.心理学变量

C.生理学变量

D.教育学变量答案:A 49.“教育程度”属于什么变量?

A.类别变量

B.中介变量

C.属性变量

D.主动变量答案:C

50.标准差属于什么量数?

A.差异量数

B.集中量数

C.差异系数

D.相关系数答案:A

51.在教育研究中,建立因果关系最好的方法是()

A.调查法

B.文献法

C.实验法

D.追踪法答案:C

52.下列哪种量尺精确度最高?

A.类别量尺

B.等距量尺

C.比率量尺

D.等级量尺答案:C

53.将“智力”界定为“认识能力”或“抽象思考的能力”属于什么定义?()

A.操作性定义

B.概念性定义

C.实验的操作性定义

D.测量的操作性定义答案:B

54.下列要求哪个不是抽样的要求?()

A.采取抽样的方法

B.确定抽样范围

C.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D.样本必须有足够的数量答案:A

55.教学时间属于什么变量?

A.中介变量

B.连续变量

C.类别变量

D.主动变量答案:D

56.选择研究问题的首要的基本原则是

A.需要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 创造性原则

D.可能性原则答案:A 57.探讨由时间的经过而发生变化的调查称为()

A.追踪调查

B.发展调查

C.相关调查

D.区别调查答案:B

58.现代教育评价产生于什么年代?

A.18世纪前后

B.19世纪前后

C.20世纪前后

D.20世纪40年代前后答案:D 59.问卷中不该出现的问题是

A.行为问题

B.思想问题

C.政治问题

D.隐私问题答案:D

60.选题的首个程序是

A.查阅有关资料

B.界定研究问题的范围

C.陈述研究问题

D.确定研究问题的领域答案:D

61.如果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经济收入则越高,这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伪相关

D.零相关答案:A

62.原始分数属于何种量尺?

A.等级量尺

B.类别量尺

C.等距量尺

D.比率量尺答案:A

63.未来研究法产生于什么年代?

A.19世纪前后

B.20世纪前后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答案:C 64.记者常常在每年教师节选取几位典型教师访问,以代表全体的教师,这是采用的什么抽样方法?

A.分类抽样法

B.整体抽样法

C.有意抽样法

D.双重抽样法答案:C 65.实验者所操纵的实验变量对因变量所造成的影响的真正程度称为实验的()

A.内在效度

B.外在效度

C.信度

D.区分度答案:A

66.美国学者曾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1964年的40种教育杂志,发现约有三分之一的研究采用

A.实验法

B.文献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答案:D

67.将“强化作用”界定为“在某类行为出现时加以称赞或对之微笑”,这是什么定义?A.概念性定义 B.操作的操作性定义

C.实验的操作性定义

D.测量的操作性定义答案:C

68.中数属于什么量数?()

A.差异量数

B.集中量数

C.相对差异量数

D.相关系数答案:B

69.下列特征哪个不是假设的特征?

A.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B.具有一定的猜测性

C.具有多样性

D.具有确定性答案:D

70.下列因素哪个影响实验的外在效度?

A.统计回归

B.选择偏差与实验变量的交互作用效果

C.成熟

D.测验答案:B 71.标准分数属于何种量尺?

A.等级量尺

B. 类别量尺

C.等距量尺

D.比率量尺答案:C

71.样本的第一个个体被随机选定后,其他的个体按一定的规律依次选出来。这是()方法。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抽样答案:B

72.研究的可靠性、真实性、一致性的程度,是研究的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答案:B

73.()指的是实验期间,另一相关的同时事件可能影响了实验的效果。

A.成熟因素

B.历史因素

C.测验因素

D.工具因素答案:B

74.测量的标准是()

A.法则

B.数量

C.参照点

D.量表答案:A

75.“霍桑效应”体现了哪种影响外在效度的因素。

A.前侧对后侧的影响

B.选择偏差

C.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

D.多重实验处理的干扰答案:C

76.()指的是对实验情境进行控制,严格按照实验的要求设置实验情境。

A.随机控制法

B.物理控制法

C.测量控制法

D.配对控制法答案:B

77.()是指未经出版发行的或未进入社会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献。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答案:A

78.抽样单位组成的小集合体是()。

A.母体

B.总体

C.个体

D.样本答案:D

79.()被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

A.《论语》

B.《学记》

C.《礼记》

D.《春秋》答案:B

80.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这是指

A.内在信度

B.外在信度

C.内在效度

D.外在效度答案:B

81.“智力是一种学习的能力”这是()定义方法

A.操作性定义

B.概念性定义

C.逻辑性定义

D.以上都不是答案:B

82.从研究的空间维度分类来看,学校的办学思想、方针、模式、管理等的研究是

A.宏观研究

B.中观研究

C.微观研究

D.以上选项都不是答案:B

83.()是选择研究问题的首要基本原则。

A.需要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创造性原则

D.可行性原则答案:A

84.()是指对那些由其他研究者原先为了其他目的所收集和分析过的文献资料进行一番新的分析的方法。

A.相关分析法

B.比较分析法

C.第二手分析法

D.演绎法答案:C

85.()是表示数据差异程度或分散程度、离散程度的量数。

A.集中量数

B.差异量数

C.标准分数

D.T分数答案:B

86.评价者由于对被评价者的某种印象而影响其对被评者的其他特征和品质的知觉,这是()

A.晕轮效应

B.定势效应

C.参照效应

D.近因效应答案:A

87.()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程度。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问卷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A.被试的主观倾向

B.测量工具的因素

C.情境方面的因素

D.研究者的准备情况

答案:A,B,C

2.科学必须具备哪些特点?

A.客观性

B.规律性

C.可验证性

D.系统性

答案:A,B,C,D

3.根据评价的时间和作用不同,教育评价可分为

A.诊断性评价

B.综合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答案:A,C,D

4.相关关系有以下几种()

A.正相关

B.因果关系

C.负相关

D.零相关

答案:A,C,D

5.非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有

A.全面抽样

B.最大差异抽样

C.极端个案抽样

D.典型个案抽样

答案:A,B,C,D

6.教育文献检索的方法有()

A.顺查法

B.倒查法

C.追溯法

D.循环法

答案:A,B,C,D

7.根据研究思维的方法分类,教育科研可分为

A.思辨研究

B.基础研究

C.实证研究

D.发展研究

答案:A,C

8.测量的要素是

A.单位

B.参照点

C.量表

D.数据

答案:A,B,C

9.一份完整的问卷包括以下内容

A.标题

B.指导语

C.问题

D.答案

答案:A,B,C

10.可以从哪些方面理解教育行动研究法。

A.为了行动而研究

B.在行动中研究

C.基于行动研究

D.由行动者研究

答案:A,B,C,D

11.统计学的内容主要包括

A.描述统计

B.推断统计

C.实验设计

D.精确统计答案:A,B,C

12.个案研究法的哲学基础来自()

A.逻辑学

B.现象学

C.统计学

D.阐释学答案:B,D

13.选题的一般原则有

A.科学性原则

B.创造性原则

C.需要性原则

D.可行性原则答案:A,B,C,D

14.研究的可行性原则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A.客观条件

B.主观条件

C.时机条件

D.经验条件答案:A,B,C

15.问题的主要来源有

A.教育实践领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B.教育理论方面的来源

C.各级科研主管部门的选题指南

D.参加有关的学术会议以及培训答案:A,B,C,D 16.行动研究的实施原则是

A.行动原则

B.合作原则

C.弹性原则

D.持续考核原则答案:A,B,C,D

17.信度的类型有()

A.等值性系数

B.重测系数

C.稳定性系数

D.内部一致性系数答案:A,B,C,D 18.变量按取值的精确性程度可分为

A.类别变量

B.等级变量

C.等距变量

D.比率变量答案:A,B,C,D

19.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

A.认知领域

B.动作技能领域

C.理解领域

D.情感领域答案:A,B,D

三、判断题

1.如果一个变量伴随着第二个变量的增加而增加,下降而下降,那么这两个变量的关系为负相关。()答案:错误

2.构成母体的基本单位或元素称为抽样单位。答案:正确

3.结构性观察法是一种系统性观察法。答案:错误

4.在问卷调查中,了解“文化程度”的题目属于静态资料方面的题目。答案:正确

5.契合法是因果分析的具体方法之一。()答案:正确

6.将“青少年”界定为“7岁以上18岁以下的人”,这种定义方法是概念性定义.

答案:错误

7.将“动机”界定为“激发一个人去行动或抑制一个人的行动的主观原因”,这种定义方法属于概念性定义。()答案:正确

8.静态评价是指对于评价对象的发展状态的评价。答案:错误

9.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将模糊论方法的原理运用于教育研究。()答案:错误

10.为某种结果的出现而必备的条件称为充分条件答案:错误

11.操作性定义是参照概念上或假设上的标准来界定研究变量或重要名词的意义答案:错误12.未来预测学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答案:正确

13.样本越大,其误差性就越大。答案:错误

14.题目对不同水平考生加以区分的能力称为区分度。答案:正确

15.美国布鲁姆把认知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答案:正确

16.教育评价的鼻祖是泰勒。答案:正确

17.t检验适用于小样本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答案:正确

18.矛盾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答案:正确

19.18世纪前后,是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全盛时期。()答案:错误

10.衡量考试质量的常用指标是:信度、效度。答案:错误

11.效度是测量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程度。答案:错误

12.结构性观察是一种无计划的观察。答案:错误

13.19世纪前后,教育实验运动迅速开展。答案:正确

14.Z检验适用于大样本答案:正确

15.定性分析的根本方法是数学方法答案:错误

16.单纯随机抽样法的特点是全凭机遇来抽样。()答案:正确

17.信度是测验所得分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程度。()答案:错误

18.在各种实验设计模式中,较严谨控制并较通用的实验设计是等组前后测或等组后测设计。答案:正确

19.从总体中选择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称为个别调查。

答案:错误

20.在教育实验中,有些变量(如动机、疲劳)不能直接观察控制或测量,但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这些变量称为隐形变量。()答案:错误

21.溯因研究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由果追因。()答案:正确

22.20世纪6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在教育研究中广泛运用。答案:正确23.循环实验设计是一种准实验设计。答案:正确

24.预测效度是指测验分数与过去的效标资料之间的相关程度。()答案:错误25.正确选择问题是科研工作成功的充分条件。()答案:错误

26.典型抽样法是指研究者按一定的目的要求去抽选样本。()答案:错误27.只要其出现,结果就一定会出现的条件称为充分条件。()答案:正确28.在坎贝尔和斯坦利的实验设计模式中,实验变量用X来表示。答案:正确29.在坎贝尔和斯坦利的教育实验设计模式中,用O表示实验变量。()答案:错误30.了解学生深层次的思想意向,问卷中应使用态度资料方面的题目。()答案:正确31.差异量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差异情况或离散程度的量数。答案:正确

32.将“智力”界定为“认识能力”或“抽象思考的能力”是给智力下概念性定义。

答案:正确

33.顺序量尺是一种等距量尺。答案:错误

34.教育实验大多数情况下是准实验。答案:正确

35.问题就是已经解决的假设答案:错误

36.点二列适用于检验二分名义变量与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答案:正确

37.假设是研究问题的肯定答案。答案:错误

38.问卷的主要特点是结构性强。答案:正确

39.问卷是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研究工具。()答案:正确

40.定量分析就是对教育过程和结果从质量方面进行分析。()答案:错误

41.教育调查研究法是一种实践性研究方法。()答案:错误

42.中数是数列按大小顺序排答案:正确

43.古代的教育研究法有观察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历史法、测量评价法和实验法。()答案:正确

44.将等组前后测实验设计与等组后测实验设计综合为四组实验设计,是由所罗门1949年首创答案:正确

45.两个变量之间,任何一个变量的变化都伴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这种关系称为正关系。答案:错误

46.抽样单位就是从总体中所抽取出来的个体或元素的小集合体。答案:错误

43.衡量考试质量的常用指标是:。答案:信度、效度、难度、区分

44.为某种结果的出现而必备的条件称为。答案:必要条件

45.定性分析的根本方法是方法。答案:哲学

46.整理文字资料的一般程序是:。答案:审查、分类和汇编

47.单纯随机抽样法遵循的是抽样的原则和独立原则。答案: 均等

48.差异量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的量数。答案:差异情况或离散程度

49.问题就是尚未解决的。答案:矛盾

50.中数是数列数。答案:按大小顺序排列的正中间的

51.重点集中访问是非访问的重点集中在上。答案:某一问题或某一事件

52.科学研究有如下三个显著特征:。答案:系统性、客观性、创造性

53.自20世纪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采用调查研究法越来越多。答案:50

54.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以现代教育研究中各种作为研究对象的。答案:科学方法55.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也称为效应。答案:霍桑

56.样本是指从母体中所抽取出来的个体或元素的。答案:小集合体

57.实验控制的基本原则是原则。答案:最大最小

58.目前,已成为从事教育科研的有力助手。答案:计算机

59.描述“未来事件”的研究主要有研究。答案:实验

60.思辨法产生于现代社会答案:错误

61.“目标体系”的设计会直接影响问卷资料的效度。答案:正确

62.测量的定义包含以下要素:事物及其属性;数字或符号答案:错误

63.调查研究在我国最早见于荀子学记所载的有关调查国家资源的文献。答案:错误64.概念性定义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或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研究变量的定义。答案:错误65.描述未来事件的研究主要有调查研究。()答案:错误

66.1979年,《教育研究》发出“教育科学的生命在教育改革”答案:错误

67.同时效度指测验分数与将来效标资料之间的相关程度。答案:错误

68.理想是一种社会学变量。()答案:错误

69.问卷的题目适合为好。答案:正确

70.假设是有科学依据的假定性看法。()答案:正确

71.20世纪40年代开始,“三论”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答案:错误

72.内在效度高的研究,外在效度也一定高。答案:错误

73.效度是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答案:正确

74.是非题适用于测量较高层次的学习结果。答案:错误

75.开放式问卷比较适用于小样本。答案:正确

76.集中量数是表示数据集中趋势或典型水平的量数。答案:正确

77.泰勒被誉为“教育评价之父”。答案:正确

78.摄氏零度是一个绝对零点。答案:错误

79.定性研究是指在研究中通常采用文字、图片的形式,引征第一手现场材料或文献资料的一种方法。答案:正确

80.外审法是指对文献资料本身真伪的鉴别。答案:正确

81.用“0”表示男生,“1”表示女生,这是等级变量。答案:错误

82.一次文献是指对大量分散、零乱、无序的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以便于查找利用的检索性文献。答案:错误

83.实验研究是指根据某种规则对客观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测定的方法。答案:错误84.区分度高的测量,信度必然高。答案:正确

四、填空题

1.限制式问卷题目由和选项两部分组成。答案: 题干

2.引文出自一本书,一般应注明六部分:①作者②书名③出版地④⑤出版时间⑥页码。答案:出版社

3.有意抽样法是指研究者按一定的去抽选样本。答案:目的要求

4.静态评价就是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答案:已经达到的水平或已经具备的条件5.在控制无关因素对因变量影响方面,最好的研究方法是法。答案:实验

6.动态评价是指对于评价对象的状态的评价。答案:发展

7.将“智力”界定为“认识能力”或“抽象思考的能力”是给智力下定义。

答案:概念性

8.效度是测量的程度。答案:准确性和有效性

9.定性研究的变量没有上的变化而只有性质上的差异。答案:数量

10.定量分析就是对教育过程和结果从方面进行分析。答案:数量

11.自变量居于的地位,因变量居于果的地位。答案:因

12.19世纪前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时期。答案:全盛13.实验的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性。答案:代表

14.封闭式问卷又称为问卷。答案:限制式

15.测量就是根据把所观察的对象的属性予以数量化的过程。答案:某种法则16.抽样数目越多,样本的越大。答案:代表性

17.根据研究目的分类,可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答案:基本18.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是;开展调查并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答案: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19.问卷的题目大致有三方面内容:①有关静态资料方面的题目;②有关行为方面的题目;

③有关方面的题目。答案:态度

20.重点调查是从调查对象总体中选出一部分进行调查。答案:重点单位21.概念性定义是参照的标准来界定研究变量或重要名词的意义。

答案:概念上或假设上

22.如果一个变量伴随着第二个变量的增加而增加,下降而下降,那么这两个变量的关系为相关。答案:正

23.实验效度有两种:一是效度;二是外在效度。答案:内在

24.内容效度是指测验题目在多大程度上概括了所要测量的整个内容,也就是内容的程度。答案:代表性

25.信度是测验所得分数的程度。答案:稳定性和可靠性

26.教育评价的标准一般都可以分成三类:效能标准、和素质标准。答案:职责标准27.标准化考试是一种大规模的,按照程序,具有统一的标准,并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考试。答案:系统的科学组织

28.问卷设计时首先要考虑以下问题:如何保证问卷能够获得研究问题和假设真正需要的资料,即问卷的问题。答案: 效度

29.20世纪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在教育研究中广泛运用。答案:50 30.实验内在效度的高低,取决于对变量控制的程度。答案:无关

31.“青少年”界定为“7岁以上18岁以下的人”,这种定义方法是定义。

答案:操作性

32.重点调查是从调查对象总体中选出一部分进行调查。答案:重点单位

33教育评价就是根据,运用科学手段,判断教育效果价值的过程。\

答案:一定的教育目标

34.构成母体的基本单位或元素称为。答案:抽样单位

35.问卷资料的真实可靠程度,即问卷的度。答案:信

36.假设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具有一定的。②具有一定的猜测性。③具有多样性。答案:科学依据

37.“动机”界定为“激发一个人去行动或抑制一个人的行动的主观原因”,这种定义方法属于定义。答案: 概念性

38.分类抽样法是先把总体按进行分类或分层,然后按类层抽取一定数目的对象。

答案:一定标准

39.理想是教育调查的一种学变量。答案:心理

40.选题的基本原则有:需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性和可能性原则。答案:创造41.非指导性深度访问的特点是不给予,让被访问者尽量表达其感情。

答案:任何的指导、建议或问题

42.跨文化研究法是利用各种为样本,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探索背景的变量间的关系。答案:不同文化

43.假设就是研究问题的答案。答案:暂时

44.只要其出现,结果就一定会出现的条件称为。答案:充分条件

45.一般说来,基本研究比较重视实验的效度,而应用研究则比较重视外在效度。

答案:内在

46.在教育实验中,自变量应包括实验变量和。答案:无关变量

47.为了提高问卷的效度,设计问卷时应着重抓好设计这一环节。答案:目标体系48.抽样调查的基本特征是。答案:以样本代表总体

49.题目对不同水平考生加以区分的能力称为。答案:区分度

50.实验设计模式中,用X表示。答案:实验变量

51.操作性定义是根据的特征来界定研究变量的定义。答案:可观察、可测量或可操作52.实验的外在效度可分为效度和生态效度。答案: 群体

53.自然观察法是在进行观察。答案:非控制状态中

54.观察研究法的特点是:性、情感性和重复性。答案: 直接

55.问卷中的题目必须与相符合。答案:研究目的

56.描述未来事件的研究主要有。答案:实验研究

57.众数是在次数分布中那个数。答案:出现次数最多的

58.实验法是由追果的研究方法。答案:因

60.问题就是尚未解决的。答案: 矛盾

五、简答题

1.选题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 (1)从有关理论中演绎研究问题(2)从教育实际中发现问题

(3)从过去研究中发现问题(4)从与专业人员接触中发现问题。

2.调查研究法有哪些优点?

答案:(1)研究提供第一手材料和数据。(2)实际出发、立足解决现实问题。(3)了解现实问题、验证假设。(4)特别适用于描述一个大总体的性质。

3.实验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实验变量控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案:(1)实验控制的基本原则就是最大最小控制原则,意思是使自变量产生最大变化,使其他干扰的变量与误差产生最小影响。(2)实验变量控制的基本内容包括三方面的内容:a) 控制实验变量。b) 控制无关变量。c) 控制测量变量。

4调查计划一般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答案:(1)调查课题。(2)调查地点、时间。(3)调查的方式、方法。(4)调查步骤与日程安排。(5)调查的组织领导。

5.抽样有哪些要求?

答案:(1)确定抽样范围。(2)保证样本的代表性。(3)样本必须有足够的数量。

6.选题的原则有哪些?

答案:(1)需要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创造性原则。(4)可能性原则。

7.开调查会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谁参加?(2)多少人参加?(3)怎样安排?(4)什么态度?(5)怎样引导?8.什么叫跨文化研究法?

答案:(1)是利用各种不同文化为样本,以其资料作比较研究,从而探索不同文化背景的变量间的关系。(2)这种方法最初为国外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广泛应用,以后逐步移植于教育研究。

9.简述教育评价的三类标准。

答案:(1)职能标准。(2)职责标准。(3)素质标准。

10.调查研究法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1)研究对象一般是教育现状而不是教育史实。(2)它可以在自然状态下收集资料。(3)它是一种间接的研究方法。

11.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些?

答案:(1)单纯随机抽样法。(2)等距抽样法。(3)分类抽样法。(4)多级抽样法。

(5)整体抽样法。(6)有意抽样法。(7)双重抽样法。

12.从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有何特点?

答案:这段时期是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全盛时期。(1)教育实验运动迅速开展。(2)教育测量运动蓬勃兴起。(3)教育调查开始被重视。(4)教育统计学及其他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也为教育研究向科学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13.测量的基本条件和指标有哪些?

答案:(1)效度。(2)信度。(3)难度。(4)区分度。

14.定性分析包括哪些方法?

答案:(1)因果分析法。(2)比较分析法。(3)矛盾分析法。(4)结构——功能分析法。(5)归纳和演绎法。(6)分析和综合法。(7)科学抽象法。

15.实验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1)随机控制法。(2)物理控制法。(3)排除控制法。(4)纳入控制法。(5)配对控制法。(6)测量选择控制法。

16.问卷设计时,主要考虑哪些问题?

答案:(1)如何保证问卷能够获得研究问题和假设真正需要的资料。(2)怎样才能使问卷比较顺利地获得所必需的资料并使资料真实可靠。(3)如何使获得的资料易于整理和统计。17.20世纪50年代以来,教育研究法的发展趋势如何?

答案:(1)教育调查越来越多。(2)以开发智能为中心的多方面教育试验越来越广泛。(3)长期追踪研究法引起人们重视。(4)现代教育评价的兴起。(5)系统科学方法引入教育研究领域。(6)未来研究法等新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上的应用。(7)注重采用综合研究法。18.选题的程序有哪些?

答案:(1)确定研究问题的领域。(2)查阅有关资料。(3)界定研究问题的范围。

(4)陈述研究问题。

19.古代的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它们有哪些局限性?

答案:(1)古代的教育研究方法有观察法、经验总结法、历史法、文献法、测量评价法、思辩法等。(2)主要局限性是:仅停留在定性描述和主观分析推断的水平上,还缺乏全面系统的逻辑论证、精确的定量分析、严格的科学实验验证。

因此,还没有达到真正科学研究的水平。

20.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答案: (1)选择问题。(2)提出假设。(3)设计方法。(4)收集资料。(5)分析资料。

(6)作出结论。

21.因果关系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要点:因果关系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形式之一,是由于某些原因而导致某种结果的一种相互关系。(1分)

(1)从时间上看,因果关系具有时序性。(2)从空间上看,因果关系具有普遍性。

(3)从发生上看,因果关系具有必然性。(4)从变化上看,因果关系具有转换性。22.确定问卷的型式需要综合考虑哪几方面的问题?

答案要点:(1)问卷设计的方式。(2)研究问题的性质。(3)问卷回答者的特点。

(4)将来资料分析和解释的方式。

23.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答案:(1)选择问题。(2)提出假设。(3)设计方法。(4)收集资料。(5)分析资料。

(6)作出结论。

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预测试题及答案

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预测试题及答案(5) 来源:考试大 2009/10/8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字号:T T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标准预测试卷(五)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倡导以数学为基础的唯理论的演绎法的是( ) A.亚里士多德B.弗兰西斯·培根 C.笛卡尔 D.康德 2.以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是( )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来源:考试大 C.发展性研究 D.预测研究 3.教育科学研究中选题的作用不包括( ) A.决定研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B.决定研究的内容 C.规定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 D.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 4.★为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发展规律,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是( ) A.最大数量的 B.有典型代表意义的 C.不可控制的 D.不同性质的www.Ehttps://www.wendangku.net/doc/5218547506.html,考试就到考试大 5.历史研究的核心是( ) A.搜集史料 B.分析、鉴别史料 C.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D.运用史学理论和方法 6.★有严密的计划,有详细的观察指标体系,对观察情境有较严格的要求,这种教育观察研究的类型是( ) 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 B.实验室中的观察采集者退散 C.参与性观察 D.结构式观察 7.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记录表的编制要依据( ) A.观察内容的结构

B. 观察的场地和时间 C.观察的目的 D.观察的对象 8.按调查的目的来划分,除现状调查和相关调查外,还有( ) A.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B.发展调查和测量调查 C.预测调查和测量调查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D.预测调查和访谈调查 9.测验对应试者的辨别能力,指的是测量工具的( ) A.效度 B.信度 C.难度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D.区分度 10.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身分化发展而形成的教育实验,相关的教育家除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外,还有( ) A.梅伊曼和拉伊 B.桑代克和蒙台梭利考试大论坛 C.蒙台梭利和拉伊 D.蒙台梭利和杜威 11.较简单的单因素实验设计中,固定组比较设计的基本模式是( ) A.XO B.O1X02 12.其内涵需要明确的概念,是定义的( ) A.被定义项 B.定义项来源:考试大 C.定义联项 D.定义的规则 13.先假说,后求证,是从一般到个别,推论和判断个别事例的认识方法,这是逻辑思维方法中的( ) A.分析 B.综合 C.归纳来源:考试大 D.演绎 14.★结论比较可靠,但由于个别事实繁杂,难以——考察,这是归纳法哪一具体方式的特点?( ) A.完全归纳法 B.简单枚举法 C.科学归纳法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D.因果联系归纳法 15.仅表示研究对象属性的顺序的是( ) A.计数数据资料 B.等级数据资料 C,等距数据资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 参考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一)参考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 _________,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 2.亚里士多德在_________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并以巴巴拉式_________为科学解释中演绎推理的范例,强调通过演绎建立科学解释,对以后的教育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3.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都属于_________性工具书。我国第一部教育百科全书是1985年出版的《_________》。 4.理论构思所含的基本概念,特别是_________,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有严格规定的含义,二有好的_________,三有好的清晰度。 5.从观察的系统性来看,观察法可分_________和_________。 6.教育观察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初步整理资料和进行描述统计等步骤。 7.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把访谈调查分为_________访谈调查和_________访谈调查。 8. _________,即变化的措施、条件。无关变量,也叫_________。 9.归纳法的具体方式有_________、完全归纳法和_________三种,前者又称不完全归纳法,后者又称因果关系归纳法。 10.根据一个判断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直接关系程度和是否加入评价性要素,可以把命题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及其活动过程中,形成( )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A.科学结论 B.科学理论 C.科学思想 D.科学观念 2.回答"将会怎么样"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与趋势的研究是( ) A.基础研究 B.描述研究 C.发展性研究 D.预测研究 3.历史研究法的运用,特别强调研究者应具有( ) A.历史感与正义感 B.历史感与责任感 C.责任感与现实感 D.历史感与现实感 4.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以自己的孩子为观察对象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 ) A.描述记录法 B.日记描述法 C.轶事记录法 D.连续记录法 5.用百分制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成绩测评属于( ) A.定名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

自然辩证法习题与答案经典题

1.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科学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继续向前发展,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将进一步深化。科学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畴。 技术作为人类该着自然能力的标志,它也是一个历史的畴。本世纪以来,技术除了指工具和机器之外,还包括制作方法、工艺流程和技术思想。按照这样的观点,技术乃是实践经验、物质设备和科学理论有机结合的整体,是劳动技能、技术、理论、物质手段和方法的综合。 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成果,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本质和规律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它具有以下的本质特征: 首先,自然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作为反映外部世界的知识体系,自然科学表现为一种观念形态,它的存在和发展也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但自然科学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不是依赖于特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它的容是人类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其次,自然科学作为精神产品,属于一般生产力的畴,是精神生产力。 技术的本质特征有: 首先,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技术虽然不是生产力结构的独立因素,但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全部要素之中;其次,技术是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的结合。依据现代技术的涵义,技术即属与物质因素,又属于精神因素;再有,技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所谓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的工程中,技术无论作为劳动手段、工艺或技能,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则。所谓技术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的过程中,技术严格地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 2.科学与技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意义? 答:首先,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性质功能:科学提供精神财富,技术提供物质财富。 (2)问题结构:科学研究“是什么”的问题,以知识单元为结构;技术研究“怎么做”的问题,以操作单元为结构。 (3)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由特殊到普遍,采用分析的方法;技术由普遍到特殊,采用整合的方法。 (4)目标:科学追求唯一的知识;技术追求多元化形式。 (5)评价标准:科学采用真理性标准;技术则是功利性和效用性标准。 (6)劳动特点:科学劳动存在不确定性,个体性强;技术劳动确定性强,协作性强。 (7)社会价值:科学主要是认知价值,技术主要是生产价值和军事价值。 其次,二者又是紧密联系的:技术是科学的基础,为科学发展提供手段和经验材料,是检验科学的重要手段;科学对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技术的发明往往依赖于某个科学原理,科学成为技术的先导,而技术则是科学原理的有目的的应用,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再次,二者有相互转化的趋势:科学正逐步技术化,科学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的发展;技术在不断科学化,技术是科学的物化,发源于科学;科学与技术日益一体化,一些研究同时兼备科学和技术的特点。 弄清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把握科学和技术的各自特点,充分认识和利用二者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科研中有效利用技术手段,以技术推动科学发展;在技术活动中加强科学的引导作用,以科学为指导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同时注重科技一体化趋势,以此来指导我们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成果。 3.为什么用科学革命来表征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进入20世纪以来,以物理学为开端的自然科学革命,把科学技术推进到一个崭新的现代发展阶段。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从宏观领域深入到微观领域,扩展到宇观领域,使得自然科学中出现了新发现、新发明,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练习题库及答案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本科 一. 单选题 1.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是___。 A客观;B准确;C创造;D学术价值 2.大样本是指按随机原则选取的被试数量在___以上的样本。 A15;B30;C40;D50 3.学前儿童是指___儿童。 A0-6;7周岁;B0-6岁;C0-3岁;D0-5岁 4.基础研究又被称为___,它是以建立和发展某门学科的理论体系为目的的研究。 A定性研究;B定量研究;C基本理论研究;D应用研究 5.着重运用描述性分析来试图理解某种现象或问题的性质或意义的研究是___。 A应用研究;B定量研究;C基础研究;D定性研究 6.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时期是___。 A 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30年代; C 20世纪初; D 20世纪50年代 7.抽样偏差小,则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___。 A不好;B好 8.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___ 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A学前教育;B教育科学;C科学;D学前教育科学 9.保证观察活动具有统一性和客观性的基本条件是___。 A制定计划;B确定观察对象;C观察报告撰写;D执行计划 10.在现场观察过程中出现的预料之外的对观察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的事件叫___。 A突发事件;B不利事件;C典型事;D意外事件 11.科学表现为___。 A系统化的知识体系;B系统化的结论;C一般性知识;D一般性结论 12.在课题适用的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体叫___。 A个体;B总体;C样本;D大样本 13.研究者选取研究对象的方法和程序叫___。 A随机抽样;B抽查;C抽样;D选择 世纪末以前是学前教育研究的___时期。 A萌芽时期;B迅速发展时期;C多样化时期;D以自然观察和经验总结为主 15.对比组时间系列设计是___的延伸。 A单组时间系列设计;B不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C固定组比较设计;D单组前后测设计 是主要运用数据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内容的特征或变化的研究。 A定量研究;B定性研究;C基础研究;D理论研究 17.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___的一个分支学科。 A学前教育科学;B学前教育;C科学;D教育科学 18.科研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_。 A可行性原则;B价值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 19.封闭性问卷也叫___。 A结构型问卷;B无结构性问卷;C送发问卷;D邮寄问卷 20.论文的主体部分是___。 A摘要;B正文;C标题;D引文注释 21.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进行的测验是___。 A操作测验;B目标参照测验;C标准化测验;D常模参照测验 22.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部分个体叫___ A样本;B随机样本;C大样本;D小样本 23.行动研究法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___于1946年提出的。 A裴斯泰洛齐;B库尔特勒温;C卢梭;D福碌贝尔 24. _____是指以设计和开发方便适用的教育产品为目的的研究。 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现场研究;D开发研究 25.科研活动的主题是___。A科研课题;B问题;C研究目的;D研究内容 26.学前教育个案研究中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手段是___。 A测验;B调查;C观察;D访谈 27.文字资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___。 A客观;B准确;C庞杂;D“去伪存真” 28.主要运用数据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内容的特征或变化的研究是___。 A定性;B开发研究;C定量研究;D综合研究 29.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和系统化时期在___。 A20世纪初;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50年代以后;D20世纪30年代 30.标志两列变量相互关系的量数称为___。 A相关系数;B方差;C标准差;D中数 答案: 单选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重要试题及问题详解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预测试题及答案汇集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标准预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研究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 )A.直觉观察时期之前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B.直觉观察时期C.以分析为主的发展时期D.系统综合发展时期 2.★教育研究的最高水平是( )A.直觉观察水平B.探究研究水平C.迁移推广水平D.理论研究水平 3.进行教育研究的起始环节是( )A.教育研究设计B.文献检索C.理论构思D.选题 4.在取样的基本方法中,又叫类型抽样的是( ) A.简单随机取样B.系统随机取样C.分层随机取样D.整群随机取样 5.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历史研究B.观察研究C.调查研究D.实验研究 6.对某一调查对象在一个较长的时间的特征变化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研究对象前后的变化和差异情况,这是教育调查研究中的( ) A.现状调查来源:考试大B.相关调查C.发展调查D.预测调查 7.一个测验要能实际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或功能的程度,这是对测量工具要求中的( ) A.效度要求B.信度要求C.难度要求D.区分度要求 8.首次提出“实验科学”概念的是( )A罗吉尔·培根B弗朗西斯·培根C.达·芬奇D.伽利略 9.进行教育实验设计所用的符号中,表示一次测试或观察的是( )A.X B.CC.0 D.R 10.从理性的抽象上升到理性的具体,目的是取同舍异,将具体概括为一般,这是基本思维逻辑方法中的( )A分析B综合C归纳D演绎 11.由余果推余因,其结论具有或然性,是归纳分析主要方法中哪一方法的特点?( )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剩余法 12.计算未分组数据标准差的公式是( ) 13.在方差分析中,可处理多个自变量与多个因变量相互关联的数据资料的统计技术是( ) A.单因素方差分析B.三因素方差分析C.协方差分析考试大论坛D.多元方差分析 14.教育研究报告中,列举参考的期刊所表述的主要项目和顺序是( ) A.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刊名和期号B.文章标题、作者、期刊刊名和期号来源:考试大 C.期刊刊名、文章标题、期号和作者D.文章标题、期刊刊名、期号和作者 15.同一层次各指标只能是并列关系,这就要求在编制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时要遵循( ) A.一致性B.独立性C.可测性D.可行性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7.样本18.无关变量19.定性分析采集者退散20.次数分布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1.★简述教育科学研究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22.★确立研究课题的基本要什么? 23.简述历史研究法的主要作用。24.简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基本要求。 四、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25.★试述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26.★什么是理论构思?试述其包含的容及好的教育科学研究理论构思的主要标准。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标准预测试卷(一)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在系统综合发展时期,教育研究方法从哲学方法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研究领域,教育研究方法本身为研究对象,它意味着人们认识的深化。采集者退散 2.★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研究的两个层次表现的四种水平。理论研究水平是教育研究的最高水平穗过教育研究形成较完善的理论体系,解释和预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3.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选题。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起始环节,并且是关键性的一步。 4.C此题主要考查取样的基本方法。分层抽样又叫类型抽样、配额抽样。此题为记忆性题目,考生对一些概念的其他叫法往往容易忽略。5.B此题主要考查教育观察研究的相关知识。教育观察研究是教育研究人员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辅助仪器,在一定时间有目的、有计

2016自然辩证法题库

2016自然辩证法题库总目录 第一部分 1、如何理解科学活动中的“判决性实验” 2、科学技术的目标:人类福利或国家利益? 3、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哲学意义 4、关于科学测量的认识论问题—测量仪器能否真实反映客观状况 5、爱因斯坦与哥本哈根学派的争论的哲学意义 6、生存权是否应从人类扩展到动物界? 7、技术自主性(一.16) 8、科学发展的渐进与革命共存 9、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10、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三29) 11、理论的评价——科学家接受一种科学理论的依据是什么? 12、美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3、人类是否应该敬畏自然?(二31、三5、四12) 14、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近代科学? 15、近代科学为什么产生在西方? 16、技术的社会构建(一7、二24) 第二部分 1、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四1、2) 2、科学与技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意义?(四1、2) 3、为什么用科学革命来表征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4、辩证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有哪些? 5、整体和部分有什么关系,怎样来理解整体既是部分的加和又不是它的各个部分的加和,为什么会出现整体大于部分 之和的情况? 6、什么是事物的整体性,整体观念对我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实际工作有什么现实意义? 7、运动,变化和演化有什么关系,演化的观点对我们认识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8、物质系统进化必须有外部条件,为什么又说系统是自组织的? 9、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有怎样的看法?什么是正确的人工自然观? 10、你认为人类能否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否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请陈述你的理由。 11、有人说认识客体是不依赖于认识主体的,这种说法错在什么地方? 12、有人说科学始于问题,有人说科学始于观察,试评述这两种说法。(二 32) 13、怎样正确对待和运用科研选题的五个原则,能否说创新性原则是科研选题的最主要原则?或需要性原则是最主 要的原则?为什么?(三11四34、) 14、科学事实、客观事实、经验事实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四 13) 15、怎样认识和对待实验和观察中出现的机遇?(四35) 16、为什么说归纳法有可靠性又有或然性? 17、科学符号对科学发展有什么意义? 18、为什么在科学研究中要用理想化模型,怎样运用理想化模型? 19、有人说在严密的科学中不应当有幻想和猜测的成分,你对此持何看法?20、探索复杂性与简单性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探索简单性的思维方法无助于解决复杂性问题? 21、有人说“负反馈是有益的,正反馈是有害的”,试分析这一观点。 22、有人说在科学发展中科学实验比科学理论更重要,有人说理论比实验更重要,试具体分析这两种说法。(四 23) 23、试结合本专业特点阐述范式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平时作业: 1、学前教育研究方案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请选择一个自己平时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有待研究的课题,写出课题名称。 2、根据自己选定课题,查找文献资料,将所有相关度高的文献资料全文收集在一个文件夹内,根据综述写作要求,整理撰写研究资料的综述,并正确罗列参考文献。 3、请根据第五章的学前教育调查问卷中问卷设计要求,设计《幼儿园教师教学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的问卷,并详细说明设计问卷的构思。 主要内容有: 1、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 2、学前教育研究方案设计 3、学前教育研究论文写作 4、学前教育观察研究 5、学前教育测量研究 6、学前教育调查研究 7、学前教育叙事研究 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游戏伴着儿童发展,儿童在游戏中成长。课间游戏是幼儿园自主性游戏之一,由于课间游戏在活动内容、地点、对象的选择上完全由幼儿自由控制,自由安排,孩子们可充分展示自我,课间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开展各种游戏的环境,孩子们可以轻松的进行交流、交往,因此受到幼儿的喜欢。课间游戏也是教师了解孩子发展、增进师生感情、实施教育的良好契机。 但是事实上,当前幼儿园往往只把课间游戏看成是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容易被忽视。幼儿园课间游戏内容较少、形式单一,且缺乏较强的整合性、系统性。教师对课间游戏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特别是对于小班课间游戏,一些老师认为, 让孩子们好好玩一下,自己轻松一下,或者做一些准备工作,只要注意安全,就可以了,于是就出现了“放羊式”的现象,而且课间游戏时间得不到保证,不是被侵占就是被挪用。针对本园小班课间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我计划开展“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实践研究”,探寻适合小班课间游戏的内容及材料,并探索有效的组织方法和策略。 二、课题的界定: (一)课间游戏。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题库及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科学 2. 变量 3. 研究假设 4. 测量 5. 区分度 6. 结构性观察 7. 科学研究 8. 观察变量 9. 单纯随机抽样法 10. 追踪研究法 11. 实验变量 12. 主动变量 13. 应用研究 14. 等距抽样 15. 信度 16. 典型调查 17. 分类抽样法 18. 效度 19. 抽样调查 二、填空题 1. 按材料的整理分类,可以把教育研究分为和。 2.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等距抽样、、多级抽样、整群抽样和有意抽样。 3. 测量有四种类型的量尺:类别量尺、、、比率量尺。 4. 根据研究目的分类,教育科学研究可分为和两大类。 5. 测量有三个要素:事物及其属性、、。 6. 效度的类型有:、和结构效度。 7. 科学研究的三个显著特征是:系统性、、。 8. 选题的原则有需要性原则、、、可能性原则。 9. 访问有两种形式:一是,二是。 10. 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是:选择问题、提出假设、、、分析资料和作出结论。 11. 信度的类型有:、、分半信度和库李信度。 三、简答题 1. 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2. 简述标准化考试的特征 3.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那几个方面 4. 简述开放式问卷的优点 5. 简述内容分析设计的五种常用模式 6. 简述研究假设的基本特征

7. 在内容分析中,确定类目时应注意那几个问题 8. 简述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 9. 简述测量的作用 10. 简述同一资料来源而不同时间的内容分析模式的操作程序 四、论述题 1. 试述问卷设计的程序 2. 试述观察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 试述选题的原则 4. 试述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5. 试述选题的程序 6. 试述实验控制的方法 7. 试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8. 试述教育评价的原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科学: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等现象规律性的认识,它以系统的有组织的知识形态反映出来。 2. 变量:变量是研究者操纵、控制或观察的条件或特征。或者说,变量是有多种取值的概念。 3. 研究假设:研究假设,就是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研究中的问题所提出的假定性的看法和说明。 4. 测量:测量就是根据某种规则把所观察的对象的属性予以数量化的过程。 5. 区分度:区分度是指题目对不同水平考生加以区分的能力。区分度高的试题,对被试有较高的鉴别力,使优生得高分,差生得低分。 6. 结构性观察:结构性观察是指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以及有系统的一种可控制性观察。 7. 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运用严密的科学方法,从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认识客观世界,探索客观真理的过程。 8. 观察变量:观察变量是指经过人的感官而能知觉其质或量的变量。 9. 单纯随机抽样法:单纯随机抽样法是指,全凭机遇来抽样。每个抽样单位在抽样过程中有着同等的被抽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2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2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科学研究的组成要素。教育科学研究由现象与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定量研究的特点。D项是定性研究的特点。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文献综述报告的主要内容。文献综述报告主要内容一般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正文和主要文献目录四个方面。 【解析l此题主要考查整群随机取样。整群取样所获得的样本,由于样本分布不均匀,在统计推论上存在一定缺陷。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历史分析法的特点。历史分析方法的特点是丰富性、直观性和具体性。本质性是逻辑的分析方法的特点。 6.★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观察研究的类型。A项是根据观察的情境条件来分的,C项是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来分的,D项是按观察实施的方法来分的。【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行为核对表,其只判断行为出现与否,而不提供行为性质的材料。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调查研究的发展。历史上最早的进行专门的教育调查是美国学者赖斯于1897年所作的学校拼写练习。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测量工具的要求。一般测验题目难度应控制在之间,测验平均难度应接近为好。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实验研究的历史发展。实验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心理学家梅伊曼和拉伊。1901年梅依曼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的名称。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在研究目的上,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以形成抽象化、概括化、普遍化程度较高的教育理论为主要目的。教育科学的实证研究是形成科学事实的方法。 12.★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定性分析研究程序的特点。A、B和C三项是定量分析的研究程序的特点。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信度判定公式。r为一致同意率,c为赞同人数,n为参加研究的总人数。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主要手段是统计分析,定性分析的主要手段是(归纳的)逻辑分析。 15.★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统计假设检验的类型。考生需要识记四种检验的常用范围。t检验主要用于平均数差异显着性检验,C项用于方差的差异显着性检验和方差分析,D项主要用于适合性检验和独立性检验。 二、名词解释题 16.方法是指为了获得科学知识应该遵循的程序以及依据的手段、工具和方式。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17.外部评论主要确定资料的真伪或真实性,即“辨伪”和“证真”。涉及文献的形式和外表,内容包括:确定作者、成书年代、地点、背景及版本等是否可靠。 18.★教育观察研究是教育研究人员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辅助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并收集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

2017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技术创新?它有哪些机制?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不同于技术发明,它主要是指技术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成功应用。技术创新包含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它是技术进步的基本形式。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是当前我国科技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所在,国家创新系统是市场经济架构下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环境。 技术创新的机制 技术创新的机制分为两个层次:国家层次是指国家创新体系,它主要是从国家竞争力考虑;企业层次主要是指,企业在其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创新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并对社会经济发挥作用的机理和原理,它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考虑。 2.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的想法。 (1)人与自然的三重矛盾关系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关系;尊重自然的价值与尊重人类发展权利的矛盾关系;技术开发与自然保护的矛盾关系。 (2)人与自然的关系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中国和世界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以及随之产生的废物也大幅度增长,为了取得长期的经济增长,中国必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的环境恶化很严重,加上庞大的人口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这些都对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重大障碍。这些都导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一)人口方面的挑战(二)资源方面的挑战(三)生态环境方面的1、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峻2、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峻:(1)水污染严重2)大气污染严重(3)土地污染严重(4)固体废物问题严重(5)噪声污染(6)电磁污染(7)光污染(8)热污染 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改变观念,科学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科学地协调、改造自然,善待自然,改变过去那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其次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最后要唤起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这条道路同时是十分艰难的,首先经济实力薄弱是一大障碍,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要达到这一点尚需长期努力,最后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有上述不足,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只要中国政府坚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公众参与,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的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3.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科学精神有广泛而深刻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题库完整

第一章概述 一、重点名词 科学科学研究科学方法假设理论科学实验科学观察数学方法科学方法论分析黑箱方法科学性原则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联系。 2、简述科学的特点。 3、简述科学研究的特点。 4、简述科学研究的类型。 5、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6、简述科学方法的分类。 7、怎样划分教育科学研究类型 8、谈谈你对教育科学研究程序的认识。 三、一般掌握 1、在研究中有哪些令你困惑的问题 2、谈你对教育科学方法论的认识。 3、谈谈你对研究方法论层次的理解。 4、谈谈你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类的看法。 第二章确定研究课题 一、重点名词 人类智慧人际智慧存在智慧四会能力多元智慧可行性原则假设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简单叙述科研问题提出的一般途径。 2、简单叙述科研问题的一般分类。 3、简单叙述确定科学研究问题时应该考虑的原则。 4、试述教育研究选题的一般方法。 5、为什么说“应试教育”改变和扭曲了教育目标 6、为什么说“多元智慧的研究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7、试论考试在教育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作用。 8、试论当前教育的四大支柱。 9、简述确定研究问题时的一般原则。 10、简述未来新人类应该具备的优秀的特点。 三、一般掌握 1、简单叙述多元智慧的内涵。 2、多元智慧与传统一元智力相比,有哪些特点。 3、简述应如何教会学生认知 4、简单叙述未来新人类应该具备的优秀的特点。 5、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结合学生四会能力的培养,选择一个教育研究题目。 第三章教育科学研究的设计 一、重点名词 取样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操作性定义取样误差样本总体研究设计研究计划随机样本容量内在效度常模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试问研究设计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题解读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的三要素:目的性、过程性、方法性 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含义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时所采用的方法,即研究教育问题、探索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时所采用的方法。 三、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1、研究目的具有针对性 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寻求真实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或改进问题的措施, 2、研究内容具有微观性 中小学教师成天忙于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很难有充分的时间与充足的精力顾及教育领域的宏观问题,因而其研究内容主要是一些教育领域中的微观问题。 3、研究场所具有自然性 4、研究范式具有平民性 (1)参与教育研究便成为中小学教师的一项群众性的活动; (2)中小学教师所进行的教育研究并非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学科规训式研究。 5、研究成果具有实效性 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破解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所遇到的一系列现实问题。 四、教育研究对教师发展的作用 1、教师从事教育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地位 教师从事教育研究:意味着教师开始注重自己的体验;注重自己的发展;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加以反思、研究与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建议;确信自己有能力构建知识和改进实践。 2、可以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 有效教育理念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它建立在教师不断研究已有教育理念与总结自身教育经验的基础之上。 3、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从事教育研究,可以促进教师教育实践知识、专业能力、科研能力的发展。 五、开展教育研究的客观条件 1、社会务必落实有利于促进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关键宣传 (1)落实“教师乃学者”的宣传倡导 (2)落实“教师职业乃专门职业”的宣传引导 2、政府务必落实有利于促进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关键制度 (1)落实教育研究经费投入制度 (2)落实各类学术监督管理制度 3、学校务必落实有利于促进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关键措施 (1)落实促进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各项管理制度 ①落实开展教育研究的相关管理制度。 ②落实教师在职提升教育研究能力的进修制度。 ③落实促进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工资与评晋制度。 ④落实校长带头开展教育研究的制度。 (2)落实促进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各类平台建设 ①落实教育研究专家指导平台。 ②落实教育研究信息服务平台。 ③落实教育研究成果展示平台。 六、教育科学研究的未来趋势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复习资料题库全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 1.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

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2.全面比较科学与技术的特点(区别与联系)科学就其存在方式来说,它是一种知识体系;就其发现过程来说,它是一种活动体系;就其社会存在方式来说,它是一种社会建制。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创造、应用和改进人工的知识、手段和技能、方法的系统。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目的和任务不同。科学知识主要回答自然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它揭示客观过程的因果性;技术知识主要解决实践过程中“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它最求满足主体需要的目的性。(2)知识形态不同。科学主要表现为一元性的知识,它把纷繁复杂的现象统一于某一种本质,力求从众多的假说中筛选出某一种定论,并尽量使之简洁明了;相对来说,技术则是从单一到多样,使提纯了的东西在条件耦合中复杂化,它把某一种科学认识转化为多种技术设施和工艺方法,从相同的原理中做出多种类型的设计方案。(3)知识的评价标准不同。对科学知识主要进行真理性评价,不能说用的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 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九章 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研究变量的四种类型分别是( )。 A. 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B. 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随机变量 C. 离散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D. 称名变量、顺序变量、连续变量和等比变量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教育统计主要用于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本推论总体等。 B. 对研究获得的有效内容进行统计处理,使其成为用数据形式和数据表现形式的研究材料,以数量化的方式说明研究结果,称为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 C. 定性研究方法(例如,深度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也要求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D. 统计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方法,以为“统计万能”的思想虽然有些过激,但是基本上是正确的。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对相关关系,至少有这样两种情况:变量X 是变量Y 的原因(或结果);或X 与Y 都是其它变量的结果。 B. 有相关一定有因果,两个存在相关关系的事物,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C. 相关关系与数学中函数与自变量关系的没有区别。 D. 相关的概念指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联系程度,它表达的是一种精确、稳定的变化关系。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差异量越大,表示数据分布的范围越广,越不集中,差异量越小,表示数据分布得越集中,变动范围越小。 B. 自由度是反映分布或数据差异信息的个数,即误差() X X i -的个数。 C. 用量化方式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仅用集中量数来描述是不够的。因为集中量数仅描述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和典型情况,而事实上,数据具有变异性,即它们并不都等于同一个值,而是分散、变化的。 D. 总体方差和总体标准差基本上等于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 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算术平均数受抽样变动的影响较小,从同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容量相同的样本,所计算出的算术平均数与其它集中量指标相比,抽样误差较小。 B. 为克服无法对总体进行整体检测的困难,大量的采用了相对容易获得的、对总体抽样的样本数据值。因而,计算样本平均数X 成为一种主要的方法。 C. 算术平均数反应灵敏。一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值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所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也会随之变大变小,能灵敏地反应出来。算术平均数不适合代数运算。 D. 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一旦在数据分布中出现个别极端数据,就会对平均数产生较大影响,从而使人对平均数产生怀疑。 二、填空题 1. ( )是具有不同比重的数据(或平均数)的算术平均数。比重也称为权重,

10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试题和答案

C.准实验 D.真实验 20XX 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试题 (课程代码00456)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教育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 归纳和演绎 C.分析和综合 2 .以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进行查找。这种文献 检索的方法是 将散见于其它书籍中的有关内容搜集编排,以反映遗失典籍梗概的方法是 适用于作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系数等统计的测量是 教育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一般是揭示事物的 10.直接以原教学班作为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实验称之为 A 前实验 B.比较和分类 D.结构和系统 A. 跟踪法 B. 回溯法 C. 顺查法 D. 逆查法 3. 抽样调查中的抽签取样属于 A. 简单随机取样 B. 系统随机取样 C. 机械取样 D. 分层取样 4. A. 辑佚 B.校勘 C. 训诂 D.考证 5. 教育科学历史研究的核心是对历史事件与历史发展过程 A. 本身的描述 B.价值的评价 C. 规律的揭示 D.意义的借鉴 6. A. 定名测量 B. 定序测量 C. 定距测量 D. 比率测量 7. 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要求实施的情境是 A. 日常教育教学 B. 课外校外活动 C. 自然状态 D. 实验室 A. 因果关系 B. 相关关系 C. 结构关系 D. 主从关系 9. 教育问卷调查的问卷设计中,研究者应持有的态度是 A. 明确立场 B.个人见解 C. 社会认可 D.价值中立 B.后实验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之选择题69道

1、不属于近代机械的自然观科学背景的科学事件是: A. 哥白尼论证日心说 B.阿里斯塔克斯日心说 C. 塞尔维特发现血液小循环 D. 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 2、关于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 A.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B.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C.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 D.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3、关于科学实验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过程,排除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使现象以简化 的纯粹的形式出现,从而容易看到事物的真正的面目。 B.可以强化研究对象,使研究对象处于某种极端的状态,从而呈现通常条件 下没有出现的某种性质或规律。 C.可以重现或模拟自然现象,加速或延缓自然过程。 D.可以作为控制自然的一种直接手段 4、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B.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C.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5、关于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不系统性 B.非批判性 C.反思性 D.历史性 6、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 A.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 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B.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 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C.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 代内平等 D.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7、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 A.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 B.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C.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 D.仪器设备所造成的误差。 8、在穆勒五法中“分析结果,因果对应。果有剩余,必有隐因。”是指: A.求同法 B.差异法 C.求同差异共用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