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思考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思考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思考

<医学与哲学>
期刊:2006年第3期第27卷第3期304页 \ 作者:孙泽庭①聂正怀 邓崇平
[概要]: 根据中西医结合的现状,分析中、西医学的可结合性;从中西医学的“共通”点,根据临床结合已取得较好成果的客观事实,从能结合宏观与微观的“黑箱方法”这一角度,通过分析人健康状态时的输入变量、输出变量和疾病状态时的输入变量、输出变量之间的关系,浅析中西医结合切入点,并提及未来医学发展的整体性方向。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to find out the possibility of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Through the “applicable to both” of the two kinds of medicine,and the object truth that the combination could get exerllent outcome,from the angle of “black box way”which could combine macroscopic and microcosmic,and to analyse relation about the “Import variable”and “Export vriable” of the healthy state and disease state,talk about properly the point of contac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and the unity dirction of the future medicine.
Key Words: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black box way;import variable;export vriable;whole medicine





--------------------------------------------------------------------------------




中西医结合的提法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在临床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满意的成果。但关于中西结合的思路至今仍无清淅的认识,当然更谈不上形成一整套理论体系。本文从中西医各自的特点及“共通”点,从能结合宏观与微观的“黑箱方法”这一角度,通过分析人健康状态时的输入变量、输出变量和疾病状态时的输入变量、输出变量之间的关系,来浅析中西医结合切入点,并提及未来医学发展的整体性方向。
1 中西医学各自的特点及联系
中医理论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受当时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人体五脏、六腑、经络等为研究内容,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理论体系。它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构建自身的理论体系,运用哲学的概念和范畴去阐明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使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1]。在思维方式上,以形象思维等为主,主要采取取类比象等思维方法;在研究方法上,以观察法为主;在医学模式上,以朴素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主;在诊断方面以望、闻、问、切——人的主观体

验为主;在治疗上,采用汤剂、情志调节为主的内治法,和以推拿、针灸等为主的外治法相结合的全方位治疗方法;在发展模式上,中医以不断充实、完善已固有的理论框架为主。
西医学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受当时西方哲学和自然科学,特别是哲学上“还原论”的影响,西医将人体分解成各个不同的系统,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了解剖学、生理学等各个学科。以实验手段为主要研究方法;以逻辑方式为其思维特征;在诊断上,除通过人体器官的感受外,还引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手段,对人体感官加以延伸;治疗上则根据不同系统的病变采取化学药品、精神安慰、物理手段、生物手段等疗法;在发展模式上,西医不断吸收哲学,特别是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正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
从以上对比可知:中医和西医最本质的区别应该是思维方式的区别,具有整体、系统思维特征的就是中医,具有分析、“还原”思维特征的就是西医,我们不能把是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作为中西医学的判断标准。中医也可以用现代物理的、化学的手段延伸自已的视听范围。中西医学各有特点,有许多异同之处,但有相通的地方,最大的“共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都是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另外,它们的目的都是使人体保证健康,促进疾病人体向健康人体转化。这是中西医结合最主要的根据之一。西医发展的模式,即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正与中医朴素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谋而合。这是中西医能取得共识的又一根据。
 2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及浅析
纵观中西医结合的历史,不难知道中西结合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2.1 对疾病进行西医诊断的同时,再结合中医辨证,即西医辨病,中医辨证。在治疗上采

取西药结合中药治疗,如西医明确诊断为糖尿病的病人,除用相应的西药如胰岛素、二甲双呱等治疗外,还根据中医辨证的结论,是肺热津伤,还是肾阴亏虚,分别采用消渴方或六味地黄丸为主治疗[2]。
2.2 对某一疾病,中西医两种诊断,两种治疗同时运用。这与上面提到的极相似,不同的是,这种情况是针对同一病人,西医在西医理论指导下,运用西药,或一些所谓的西医手段,如外科手术等处理病人,中医按中医理论,运用中药或针灸等所谓的中医手段。两种医学思路,两种手段,用在同一病人身上,但两种医学间不打照面,各做各的。这种例子较多,如某病人,中医可诊断为肝阳上

亢,在其理论指导下,可用天麻钩藤饮治疗,但从西医的角度,这病人有可能是高血压,有可能是心功能不全,在其理论指导下,分别用降压药或强心药治疗。
2.3 通过对中药及有效方剂的药理研究,得到该药或该方对人体状态(主要是疾病状态)的资料后,在西医诊断下运用该药或该方。如通过现代药理学研究,丹参的提取物具有扩张动、静脉的作用,现代多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
2.4 用现代医学的一些理论,来解释中医理论。比如,曾有一段时间有些专家提出的“脾虚本质”,“肾虚本质”的研究,试探性的找一些生化指标如腺苷酸环化酶等作为判断标准,试图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对中医进行“微观辨证”,试图找到中医诊治疾病的本质。
从当代中西结合的形式看,我们不难知道,中西医在临床上的结合取得了不少令人满意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中西医结合可提高疗效,缩短治疗周期等方面。但以上几种方式的结合皆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因为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中西医在理论上的结合几乎等于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表现在应用结果的不确定性上。 
在第1种形式中,对疾病的西医辨病,中医辨证。比如,西医诊断为糖尿病后该用哪一个方剂进行治疗,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尝试性,有时取得一些临床效果也可能是“巧合的结果”。至于为什么这样联合用药后,效果好或不好,无从谈起。
在第2种形式中,中医理论指导下中药和西医理论指导下的西药用在同一病人身上,在体内有什么关系、什么影响没有搞清楚,这也带有很大盲目性,尝试性,只是如此尝试后,发现对有些病,中西医结合比单纯用中医或西医治疗效果好,其理论根据无从谈起。
至于第3种形式,是利用中医的现成成果,通过实验方法解读后,为临床所用。如上面所说的丹参的例子。实际上处理这类事件是思维方法具有西医学实验思维方法的特点。
在第4种形式中,通过一些生理或生化指标的变化来定义中医的证型、来解释中医的理论,显得有点牵强,如不能解释不同病人,其相同的证型有不同的生化或生理指标;或不同的生理、生化指标,中医可辨为同一证型。出现这各情况是中医出了问题还是研究思路出了问题,无人能说清楚。
3 中西医结合的探讨
3.1 中西医可结合性思考 上述提及的中西结合,只是中西结合的一种尝试,一种摸索,一种达到中西结合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环节。离中西医的有机结合相距甚远。中西医结合不仅是要有临床结合,而且要有理论结合。西医学的存在是因为有其令人

信服的实验数据,有符合数理逻辑的推理,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中医的存在(之所有没有消亡),主要是因为它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它能解决实际医疗问题,虽然其理论暂未得到普遍公认。
中西医结合在临床上结合取得了良好疗效,成为中西医能结合的又一最有说服力的依据(除了上述谈及的中西医学的“共通”点外)。当然中西医的可结合性还可从其它角度得以佐证,如张玉清在《从东西方科学的融合看中西医结合》一文中指出,从东西方科学融合的规律来看,中西医结合是一种历史必然[3]。文章指出,中西方科学的融合,越单纯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学、化学,其融合的周期越短,越复杂的学科,如医学,其融合的周期越长,但其趋势是一定要融合的。
现在,很多人都认识到中医学理论体系具有朴素系统论思想,认为复杂的宇宙是不可分割的大系统,世界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可取类比象地分成阴阳两大系统[4]。其实中医的证就是在这种朴素系统论指导下对疾病状态的总结,因为按中医观点,人不仅有生理活动,而且有心理活动;不仅有自然属性,而且有社会属性。因此中医的证是对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概括,是人的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某一特定情况下健康或疾病状态的总结,是动态的,是人体内部各脏腑关系的共同特点的描述,因此对其定量分析是有难度的。西医的思维方法主要是还原论思维方法,这不需要太多的论证,它不仅可作定量分析,还可作定性分析。末来医学的发展趋势,一是从微观方面深入,医学高度分化。一是从宏观方面扩展,医学高度综合,医学向整体化方向发展[5]。笔者认为,用“黑箱方法”可以把主要有系统论特点的中医和有还原论特点的西医结合起来,可以实现未来医学宏观与微观的统一。
3.2 黑箱方法[6]它是控制论的一个主要的方法,它为人们探索和研究末知世界,特别是对生命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通常被定义为:是指内部构造及作用机理还不清楚,但能通过外部的观测与试验,认识其功能和性质的系统或事物。它的基本特征为:(1)黑箱是人们对其结构和作用机制尚无法认识的系统或事物,人们通过输入、输出变量来认识其功能和作用机制。(2)黑箱和人们的认识有关,事物本身无所谓黑箱、灰箱、白箱,它体现人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对系统或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全部认识,称为白箱,部分认识称为灰箱,没有认识称为黑箱。(3)黑箱是相对的,是否是黑箱,与人的认识水平有关。另外,是否是黑箱将随着人的认识能力的发

展而发展。
黑箱方法对生物系统具有普遍性,这是由生命系统的性质决定的,生命活动的过程,只有“生命”存在时才能进行,一旦生命不存在了,生命活动就停止了。所以只有用黑箱方法,才能在生命活动的本来状态下研究生命活动,才能揭示生命活动的真正规律。
3.3 中西医学如何通过黑箱方法进行统一 我们假设人体是一个认识的客体P,P包括两种状态,健康状态P1,疾病状态(包括亚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 P2, A表示人体在健康状态时对人体的影响因素,可看作输入变量。A表示人体在健康状态的外在表现——即中医所谓之“神”,可看作输出变量;B表示人体在疾病状态时对人体的影响因素,即疾病状态时的输入变量。B表示人体在疾病状态的外在表现,即疾病状态时的输出变量。C表示对疾病人体采用的干预因素,如方药,针灸,气功等,也可以看成是干扰输入变量或干扰变量,C表示对病人采取干预因素后所获得的外在表现,也可以看成是预期输出变量。如下图:


中医在指导本学科的理论——现成的哲学理论(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通过对健康状态时的输出变量的直观观察,采用取类比象等思维方式,抽象出判断人体是否是健康状态的标准,即中医的“神气学说”。人体在健康状态时的输入变量A和输出变量A′,一定具有被人感知的特征。就是中医所谓的人有“胃气、有神气”等,相当于西医所谓的生理功能正常。反过来,只要人体的输入、输出变量具有A、A′特征则为健康状态。中医判断人体是否处于疾病状态,也通过其外在表现(疾病人体的主观体验和客观表现)来推断,如果输出变量发生变化(与A′不同),则称人体进入疾病状态B′,具体而言之,人体在健康状态时有许多特征,如舌、脉有神,如果人体有主观痛苦或不适,以及舌、脉无神等客观反映。我们说人体已进入疾病状态。A′不等于B′。通过考查疾病时人体的输入变量B,可以发现,此时的输入变量B也不等同于人健康时的变量A。通过A与B和A′与B′的差异对比,对输入、输出变量进行分析、总结,即中医的辨证过程,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诊断过程。然后,通过调整输入变量,用输入手段C干预P2,干预的目的是使疾病人体恢复健康状态。干预后是否达到目的,是通过干预后的输出变量C′与A′比较,如果C′等于A′,则说明人体恢复其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如果C′不等于A′,,则说明干预不成功,或形成另一种病理性平衡,即残疾状态。至于A如何变成B′,通过C干预后,C′是否等于A′。在A与A′、B与B′、C与C′的比较和A′与B′、B′与C′、C′与A

′的比较观察中,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作为理论框架进行指导,也作为分析问题的思维工具。以取类比象等思维方式。在观念中抽象出其机理。并通过思维加工进而形成一套理论。在指导临床时,仍然是以A′与B′的比较中,给予相应的手段C,然后观察是否C′等于A′来判断其结果。如果不正确,可在观念中对其理论进行修正。整个研究过程都是对P的观察在思维中加工进行。应当指出:“黑箱方法”并不能百分之百代表中医理论形成所运用的方法,但它是最主要的方法,可以把它看作医学理论形成的研究方法。纵观中医发展史,这种研究方法一直特续存在。发生变化的只是观察、分析输入和输出变量的角度、手段不同。当然,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对上面提到的有关变量的观察几乎都采用原始的、粗略的直观观察法,和中国古代哲学的朴素分析方法。在黑箱方法下形成的中医理论框架只是不断地得到完善和补充,但没有重大突破性变化。西医受“还原论”的影响,采用的实验研究方法,在发展中不断吸收哲学,自然科学的成果,形成的理论体系从主要从微观上揭示了生命的奥秘。
根据未来医学从微观上深入、宏观上扩展的整体化发展趋势。我们姑且把具有上述特征的医学叫“整体医学”。它理论上的特点要求有与它相应的研究方法,即同时采用宏观方法——以黑箱方法为主;以及微观方法——以实验方法为主。(如前所述,黑箱方法是中医的主要研究方法,实验方法主要是西医的研究方法)。在对黑箱输入、输出变量进行处理时,以及干预手段的改进上,可以引进一切先进的技术手段。这种引进即具有西医实验方法的特征。

例如:我们研究某中药方剂对某疾病状态人体的治疗作用时,我们可以不去研究它哪些成份通过哪些具体途径对人体起具体的作用,只要研究用药前后人体输入、输出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调整干扰变量,以达到最佳调控状态,就能解决实际临床问题,而在测定输入、输出变量时,可以用一些现代医学的手段,如B超、CT、肝功、肾功等,在干预变量方面也是如此,如可用抗生素,理疗等。
中西医学在方法上的结合在这里找到了切入点。另一方面,在对人体微观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上,中医几千年来总的“果”,给实验研究提供研究目标。以及能给实验思路以启示。中西医在方法上的结合在这里也找到了共通。从上可知,黑箱方法和实验方法既对立又统一,形成一对矛盾统一体。都是整体医学所需要的。相反,中西医在方法上的结合会促进整体医学理论上的形成和发展。届

时,中西医结合找到了归宿,也找到了出路。即中西医学将奉献所长,为一新的医学形式所取代。
参考文献:
[1]司富春.中医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7-8.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27-431.
[3]张玉清,常存库.从东西方科学的融合看中西医结合[J].医学与哲学,2004,25(77)61-62.
[4]黄俊卿,马陆军.简谈中医学的朴素系统论思想[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5,10(5)7-9.
[5]《自然辩证法原理》编写组.自然辩证法原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19-121.
[6]刘明轩.黑箱方法在生物学中的应用[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4(2)62-62.
作者简介:孙泽庭(1971-),男,医学硕士,主治医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工作,研究方向:胃肠动力,乙肝研究。




相关文档